17年高考政治聚焦时政热点07《中国诗词大会》,胜利的不只是诗词

合集下载

联申论热点解析评中国诗词大会

联申论热点解析评中国诗词大会

2017年公务员422联考申论热点解析:评《诗词大会》2017年公务员422联考申论热点解析:评《诗词大会》2017-03-24 16:25:36 公务员文章来源:备考2017年公务员422联考,华图整理了2017年公务员422联考申论热点解析:评《诗词大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助力2017年公务员422联考!近期,一套播出的《诗词大会》引发广泛热议,受到了不少观众的欢迎,一时掀起了诗词热。

这其实折射了当下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挖掘,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一种彰显,无形之中增加了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

,文化源远流长,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的财富与宝库,彰显着人的传统道德与价值观。

只是当下,随着生活节奏的,人们被快餐化读物占用了太多时间与精力,更多人选择的书籍多具功利化与娱乐化性质,自觉安静的徜徉在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好在《诗词大会》一经播出便深受欢迎,无疑给当下文化的传承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其实,传统文化之所以得不到重视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够,推广度不足,并未将其融入到日常生产生活中,国民教育存在缺位.其次,氛围不浓烈,缺乏书香气息。

再次,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较少举办传统的国学经典活动,使得文化本身具有的的作用并未得到彰显。

最后,传播机构或过多关注经济效益,多将重心用在传播能带来更多经济效益的活动,至于是否带来效益,则不在其考虑范围。

因此,要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大放异彩,国家应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多组织传承工程,并将其融入教育,融入生活。

应营造良好的书香气息与古典文化氛围,使传统的优秀文化符号随处可见,让人们在中深受影响与熏陶。

学校应积极响应**XX的文化课程与教材体系,并因地制宜地有所增加、有所补充,可通过定期举办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传统文化的.传播机构或应转变固有的观念,通过创新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进入千家万户,让观众在喜闻乐见的方式中接受优秀文化的滋养与洗礼.总之,对优秀传统的传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既需要的府力量做支撑,也需要**界的广泛参与,众志成城,合力,那么,优秀传统文化的春天将为之不远矣。

2017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中国诗词大会》实力圈粉

2017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中国诗词大会》实力圈粉

2017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中国诗词大会》实力圈粉【热点背景】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于春节期间开播,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多位具有深厚古诗词素养的年轻学生更是实力“圈粉”,被网友称赞为“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者表示,兼具典雅韵律与人文精神的古诗词,在现代社会仍能引发情感共鸣,要加强古诗词的审美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中公时评】一档并无明星的节目引发诗词热,确实让人惊喜。

不过,也有网友质疑,这样的诗词热有跟风之嫌,太有“功利心”。

网上流行这样一段话,为什么要读书?举个例子:当你看到夕阳余晖,鸟儿归巢,你的脑海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这么多鸟,真好看!”诗词不仅有文字的美,还有生活和哲学、传统和道德,读诗长大的孩子,当他们看到美景时,他的思想和表达一定会不一样。

以诗会友、以词怡情,当然是学习诗词的一种境界。

但是,哪怕只是为了丰富词汇,提高语文成绩,或者纯粹就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语言魅力,“功利”一点又何妨?古人云“格物致知”,大意是研究事物,获得知识。

学习诗词的过程,也是领略诗词之美的过程,有人学习诗词是为了应付考试,有人是为了打发时间,但只要学了,总归是好事。

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日前接受采访时坦言,当下很多中小学语文老师正在做的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产出、最高的分数”,让语文教学落入“工具理性”的陷阱。

传统文化素养的匮乏和缺失,已成了普遍现状,无论是从热爱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从升学应试的角度,调动学生学习诗词的动力,确乎有其必要。

教育部要求,中华传统文化所占比重,也是教材审查的标准之一,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

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文章范本,培养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还需要真正将传统文化的精髓纳入教学之中,使之从“工具”转化为学生的人文素养。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无论我们学不学,古诗词就在那里。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解读:《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结束语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解读:《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结束语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解读:《中国诗词大会》开场词、结束语开场词:2月3日晚,2023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落下帷幕,民航“诗意机长”马保利夺冠。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自2016年推出至今,已走到第8个年头。

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1月25日,正月初四,《2023中国诗词大会》正式开播。

节目围绕“欢喜、寻味、燃、寒暑、先生、本来、心动、天下、十年、远方”十个关键词,以“欢喜”为始,以“远方”为盼,回归诗意的共同落点,给人以穿越凛冬的温暖力量。

结束语:郦波:“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诗词对我们中国人来讲,是一种抚慰心灵的力量、塑造精神的力量、滋养灵魂的力量,让我们可以从容的面对命运,温柔的面对你我,坚定地面对那些坎坷。

杨雨:新的一年,祝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都能够迎着风,向着光,飞跃千岩万壑,月中折桂,星河揽胜,愿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远方,都能够变成“无边光景一时新”的眼前。

龙洋:这一季我们从“欢喜”开始,这一夜我们带着欢喜奔赴远方,每一年的诗词大会都像滔滔江水送来的一座楼船,船内高朋满座,穿上灯火通明,我们以诗会友,以友辅仁,含英咀华,培根铸魂。

今夜,楼船靠岸,骊歌渐响,但流水带不走我们珍贵的情谊,也带不走我们对诗词的热爱与深情。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就让我们互道珍重,各自扬帆,相约“待到明年春草绿”“添酒回灯重开宴”。

【精彩时评】人生出彩的机遇在诗外秦玉龙农民工与诗词达人,看起来丝毫不搭界的两个身份集于一身,让朱彦军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网红”人物。

2月3日,来自平凉市静宁县红寺镇魏沟村的农民工朱彦军,获得《2023中国诗词大会》第八季总决赛亚军。

媒体这样评价他:“每年诗词大会的舞台上,都会出现很多像朱彦军一样在烟火里谋生、在诗意里追梦的人。

他们既能‘为五斗米折腰’,也能为梦中月、镜中花停留。

高中材料作文:,中国诗词大会 成功获得了高收视率,成为热点。有人认为,该节目点燃了民众对中国

高中材料作文:,中国诗词大会 成功获得了高收视率,成为热点。有人认为,该节目点燃了民众对中国

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成功获得了高收视率,成为热点。

有人认为,该节目点燃了民众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喜爱之情,引起了社会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有人认为,该节目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感,树立了民族文化的自信;但也有人担忧,传统诗词在被普及的同时越来越被符号化,诗词承载的宝贵情感越来越被疏离;而对熟稔应试套路的学生而言,诗词大会堪称另一场标准化考试,而单纯背诵会让思维僵化,影响创造力发展。

对以上评论,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 【答案】传承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文字也历时久远。

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又经过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如今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自然是学养深厚。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

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因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

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

一个“知音”里,就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词语中,包含了多少中国的历史文化。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希望能有一个一心一意的人,就这样,和他一起走到白头也不分离。

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没有堆砌的华丽辞藻,却扣人心弦,因为它饱含着真情实感。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那么说起美德,孝顺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长大,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我们应当感谢,应当报答。

一篇广告,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大盆水,笑着对妈妈说说‘妈妈,洗脚!’”让我记忆犹新的,不仅仅是那个小男孩的乖巧,还有他那份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至深的爱。

2017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5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

2017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5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

热点5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2017年2月7日,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在央视播出,来自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

据节目总导演颜芳介绍,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百余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

叶嘉莹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使我更加坚信,中国的古典诗词绝对不会消亡。

”热点命题解读1.请你列举我国近年来创新文化传承方式的具体举措。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百家讲坛;国学达人挑战赛。

2.《中国诗词大会》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说明了什么?①中国诗词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③中国古典诗词文化影响深远等。

3.你认为“中国的古典诗词绝对不会消亡”的原因有哪些?(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2)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开发,为古典诗词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3)中国的古典诗词深入人心,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4.在今天,为什么仍然要弘扬古典诗词?(举行《中国诗词大会》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引起观众共鸣,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2)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热点新题预测1.节目总导演颜芳介绍,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百余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

这说明()①中国诗词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②中国诗词没有难度,人人都会③中国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④中国诗词深受人民喜爱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叶嘉莹说:“《中国诗词大会》能够在社会上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使我更加坚信:中国的古典诗词绝对不会消亡。

高考作文热点《中国诗词大会》精选

高考作文热点《中国诗词大会》精选

高考作文热点《中国诗词大会》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台前竞技的少数选手身上时,却忽略了站在他们身后强大的“百人团”.事实上,台前竞技的选手都是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百人团”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各行各业的普通大众.我一直在想:“百人团”中的这些人,他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学习诗词的?他们学习诗词的初衷是什么?他们对诗词究竟有怎样的情感?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下来的?在当下,整个社会都与静心读书、安心育人的氛围不甚和谐.各种急功近利的思潮、各种喧嚣浮躁的信息、各种光怪陆离现象纷至沓来.整个社会都处于躁动状态,缺乏良好的读书环境,更缺乏良好的育人生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诗词就更是一个小众了.但我们怎么看“百人团”中的这些诗词达人?我们会想些什么?尽管整个社会都处于喧嚣浮躁之中,但在这些人的生命中,心灵里,诗词却是万水千山.我们应该相信,在每一个诗词达人的背后,都应该有一个培育根植诗词萌发生长的土壤和环境.在整个社会与学习不堪和谐的大氛围中,他们这方沃土却是一派春光.本次诗词大会,三位00后上海学生武亦姝、姜闻页、侯尤雯,以海量的储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征服了亿万观众.因此,有人说实力的背后是栽培他们的沃土——学校.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学校教育所起到的作用,但笔者以为,这方沃土更多应该在家庭.纵观历史,但凡在古典文化方面有很高造诣的人,大多都源于家庭方面熏陶和培育.有人感言:“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结束.”人们一边享受着物质的丰盛,一边遭遇着精神的匮乏.现代生活让很多灵魂无处着陆.因为没有灵魂的参与,再高的消费也只是低质量地消度时光.生活在物质极大丰裕,技术迅猛狂飙的时代,我们的世界正经历着日益剧烈的变化.读图,成为这个时代最明显的特征.人们越来越多的基于碎片化的信息来讨论、评价、围观,将大量时间消耗在碎片化信息获取上,从而越来越少去深思熟虑和理性分辨.娱乐化已经成为当下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电视、电脑、手机成了许多孩子的保姆.许许多多的成人也都被手机绑架,成为低头一族.漫天的信息像是散乱一地的碎石,每一块似乎都很美,但却无法融合在一起雕刻出不朽的作品.这就像水果点心,吃的再多也只是零食,没有办法代替正餐,更不能够保证健康和能量.因此上,当一场诗词盛宴来袭时,我们突然觉得,任何一种繁华精美的图文比起厚重的诗词都显得轻飘、浮华、暗淡和不值一提.没有什么能比得了诗词更能直击灵魂和思想.我们赞叹选手们的精彩,其实更多的是对诗词本身的敬畏,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知识匮乏,精神苍白的汗颜.孩子学习诗词到底有什么意义?窦桂梅说:“一篇篇经典的文章,一部部经典的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创造的积淀,她涵咏着人性的华彩,提纯着人类的灵魂,同时也是语言艺术的典范.这些积淀了各民族以及人类精神的有效载体,应该成为学生基本的阅读教材.这样的阅读,这种精神上的营养关爱,会使学生以全新的眼光看待自我和世界,甚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生命状态.”她说:“读书不是学习的唯一,但要天天读书,用好书滋养自己,使自己高贵起来,这是一天也不能断的潺潺小溪,一天也不能少的精神食量,她充实着思想的流脉,支撑着人格的大山.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是丰厚的,可我们却看到青年一代的人文素养呈现下降的趋势.从事教育的我们,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我们的民族将来怎么会拥有高尚的、文明的、创造的现代人呢?”“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的活着.学诗词犹如在花的世界中徜徉,染其色、闻其香、尝其味,熏染自己的文化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开阔自己的视野,求得身体和精神上的成长.有人说:“读书,是为了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调会思考的人.”学诗词也一样.诗词并不一定能给孩子带来什么立竿见影的收获,但一定会像血肉一样长在孩子的精神世界里,像一组密码一样浸在他们的生命中.在他们漫长的人生历程中,某一时刻这组密码就会自动启动.作为家长,如何看待孩子学诗词?首先,背诵积累.学诗词唯有背诵.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更有效的方法.不必在意孩子是不是能背熟,能解意,兴趣才是最重要的.有兴趣才能保持热情,才不觉得枯燥,才能乐在其中.其次,不带功利.背诗就是背诗,不带任何功利.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写文章,也不是为了展示.如果一定要意义的话,那是为了增加孩子的精神养分,为他们打好精神底色.有一个比拟:“古诗词是一块精美蛋糕,把它送入口中,只是为了品尝它的香甜,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我吃过蛋糕,也不是为某一天饿肚子而储存更多热量.”背是为了更好地积累和内化,为进一步体悟打基础,而不是为了会背而背.背诗,没有目的才是最大的目的.最后,爱是根本.让孩子真正爱上诗词,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爱,才能主动学.只有爱,才能坚持学.只有爱,才能学有所获.让诗词成为孩子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就犹如衣食住行一样必不可少.让诗词融进孩子的血脉,浸进孩子的思想和心灵.让他们满载诗情,过一个富有诗意的幸福人生.。

完整版高考政治全国卷文化生活部分

完整版高考政治全国卷文化生活部分

全国卷非选择题:文化部分1. ( 2017 全国卷Ⅰ)“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2017年春节时期,大型文化类比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1. ( 2017全国卷Ⅰ)《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事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由。

(10 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牢牢抓住受众的中2. ( 2017全国卷Ⅱ)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联合资料,说明弘扬创新精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英勇创新。

比赛诗词涵盖《诗经》、神关于推进创新发展的作用。

(10 分)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3.(2017全国卷Ⅲ)运用文化流传的知识并联合资料,说明中国铁路“走善等主题。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出去”的文化意义。

( 10 分)有外国华人、外国留学生。

嘉宾现场谈论,或剖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4. ( 2016全国卷Ⅰ)联合资料和文化生活知识,研究如何保卫英豪、弘词的道德价值,或表达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

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扬中华民族精神。

( 10 分)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现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流传等技术5. ( 2016全国卷Ⅱ)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加的诗词文化盛宴。

节目的播出,引起激烈的反响,验,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10 分)总收视观众超出 11 亿人次,引起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6. ( 2016全国卷Ⅲ)联合文化生活的知识,说说屠呦呦团队的发现关于《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事例,运用文化生活知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

(10 分)识说明其成功的原由。

( 10 分)7. ( 2015全国卷Ⅰ)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中心价值观需要记着乡愁,传参照答案: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会合展现中国诗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17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场答题过程解读

2017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场答题过程解读

2017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场答题过程解读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参与XXX诗词知识比拼。

诗词内容选择更加广泛,加入了《诗经》、XXX诗词等内容。

百人选手团在赛制安排上更加合理,加入了“百里挑一”挑战“飞花令”的环节,令竞争更加激烈。

现场嘉宾的点评更加贴近生活和通俗有趣,继续带领观众去拥抱诗词世界的千里江山。

开场词为XXX流芳千古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XXX,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声光舞美的配合下,别有韵味。

主持人为XXX,XXX节目主持人。

点评嘉宾为XXX和XXX。

每一位选手上场都由一句诗词来表达心境或介绍自己,这可以让我们眼界得以开阔,人生境界得以提升。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选参赛者,来自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甚至还有外国朋友。

节目赛制为104人现场同步答题,和计分规则。

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9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每一题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

每场比赛,104位挑战者将全部参赛,分为单人追逐赛、飞花令和擂主争霸赛三部分。

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场,上期擂主XXX将迎来四位挑战者:辽宁为照顾母亲返乡的银行客户经理XXX,熟读古诗近百首的上海中学生XXX,用诗词抗击病魔的乐观少女、XXXXXX,第二次返场的汉服女大学生山东XXX。

四位挑战者中只有一人能留在台上与XXX的胜出者进行新环节“飞花令”的比拼,争夺攻擂资格。

五位选手开启首轮比拼。

答案:XXX(选手答对),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画家。

百人选手中有12人战船被击沉,挑战者得12分。

在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在识别诗句时提交了错误答案,只得到了1分。

但是,在下场时,主持人告诉他因为上一场第四名XXX有事不能到场,他临时替补,没有做好上场准备,所以他实际上是上一场的第五名。

此外,他的母亲已经住院,患有癌症晚期,这让他更加伤心。

然而,他的母亲给他发来了一段祝福录音,鼓励他一定能行。

从《中国诗词大会》走红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

从《中国诗词大会》走红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

龙源期刊网 从《中国诗词大会》走红看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意义作者:韩奕朴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9年第10期如何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光彩,成为滋养我们的源泉?面对这个大课题,《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该节目仿佛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仿佛一声号角,召唤我们更好地传承经典、筑牢文化自信。

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证明了“曲高”的古诗词也能引来众人和,关键是要符合大众文化追求,顺应传统文化传播规律,创新传播形式,进而实现从“有意思”到“有意义”的文化认同升级。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告诉了我们诗词的魅力,而且生动展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水乳交融”是如何缓解社会“文化焦虑”的。

因此,我们也愈加急迫地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时代风采,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

首先,古代诗词中运用的写作技巧丰富多彩,值得借鉴。

常见的有对比、抑扬、衬托、象征、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等。

如王昌龄《从军行(其二)》中有这样的诗句:“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尾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來表现“不尽”呢?诗人以“高高秋月照长城”这一景色来结情。

这样一来,仿佛在军中置酒设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这样也就化抽象为形象,抽象的事物被赋予了形象化的特征。

又如,写“愁”的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写“喜”的则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这些都涉及抽象语言的形象化表达问题。

这些诗句颇耐咀嚼,给人鲜活之感。

读完以上这些,同学们会意犹未尽。

古代诗词中类似抽象语言形象化表达的例子不胜枚举。

其次,古代文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履行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

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

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

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

且看本期的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话题,希望对考生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提升申论写作的辩证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热点背景】《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之后,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节目中的点评嘉宾蒙曼老师、康震老师,到节目主持人董卿再到最终的冠军武亦姝,都成为了全民热议的对象,足以见得《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程度。

【时评】《中国诗词大会》成为今年春节期间的一档高收视率节目,被观众称为“诗词界的饕餮盛宴”。

我也是这个节目的忠实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国诗词之美,也体会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也是该档节目收视率节节高攀的原因也在。

其一,这档节目被大众称之为“电视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纵观眼下,少有本土化的电视节目,尤其是不少热播的综艺节目,节目形式与内容多为照搬照抄,一味模仿。

而《中国诗词大会》立足我国传统文化,创新传播方式,自然会收获大众的喜爱。

其二,古代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档节目以优秀的古代诗词作为核心,在观看节目的同时唤起了观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

正如节目的宗旨所说“寻文化基因”,不论是节目开场集体诵读经典诗词,还是现场专家引经据典的点评,都让大众一次次触摸到传统文化的脉搏。

中华文化瑰丽大放异彩,无疑对我们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以及提升文化软实力大有裨益。

其三,自古就有“诗词可以传情,诗词可以言志”的说法。

李白的《静夜思》传达的是浓厚的思乡之情,岳飞的《满江红》传达出强烈的报国情怀,无数优秀的诗词作品告诉我们,很多优秀的文化思想都植根于诗词之中。

2017年小升初语文时政热点考点分析

2017年小升初语文时政热点考点分析

2017年小升初语文时政热点考点分析(含面谈话题)热点考题一:《中国诗词大会》1《中国诗词大会》是什么电视台办的节目?答:《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举办的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

2.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有什么现实意义?答:举办这个节目是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冠军是谁?答:第二季冠军是武亦姝。

她2000年出生于上海,小学就读于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初中就读于兰生复旦中学,2016年被复旦附中提前录取。

在节目中,她借强大实力和淡定气魄,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最后胜利。

热点考题二:弘扬工匠精神1.什么是工匠精神?答: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2.说说你所了解到具有工匠精神的杰出人物?鲁班,又叫公输盘,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

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出了五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远比法案规定的最小误差(2分钟)还少,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热点考题三:聚焦杭州G20峰会1.本次峰会的主题是什么?答:本次峰会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

2.在杭州西湖边进行的一场仅仅50多分钟的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有什么意义?答:一场仅仅50多分钟的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更传递着中国的文化自信。

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2017黑龙江省考【申论热点】:《中华诗词大会》让古诗文大放光彩

2017黑龙江省考【申论热点】:《中华诗词大会》让古诗文大放光彩

在省考中,申论是最能拉开考生成绩的一门科目,积累对于申论而言,是尤为重要的。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醒考生仔细阅读下文,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在综艺节目大火的当下,央视这样一档主题如此“清淡”的节目,是如何如一缕清流,洗涤了大家的精神世界的呢?背景链接自2017年正月初二于央视一套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昨日落下了帷幕,来自复旦附中的才女武艺姝夺下冠军。

虽然赛事暂告段落,然而其引发的探讨却远未结束。

这档在去年首播时曾被视为收视黑马的节目在这个春节期间以刷屏之势席卷各大媒体,给观众们带来了众多期待。

综合分析“诗词综艺热”是时代的声音,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依然有着自己的受众,其关键就在于有没有人去做传播工作,能不能创新传播形式,做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中国的古诗文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它不仅是中国文化、民族精神的宝库,更是语言的宝库。

众所周知古代经典的诗词、散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有数千年的历史。

从屈原的《离骚》,到岳飞的《满江红》,再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华传统文化得到了挖掘和诠释,能让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得以增强。

【现状问题】一直以来,中华民族的诗词歌赋源远流长,为每个国人所自豪。

在五千年文明史中,历代诗人留下了众多为人赞叹的诗句,今天读来亦让人赞叹。

然而令人汗颜的是,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饱读诗书的人少了,在网络上吐槽争论的人多了。

专注于文化内涵的人少了,重视颜值体型的人多了。

即便开卷有益,带着功利目的去阅读文章的人多了,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去提升文化素养的人少了。

步入书店,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摆放着成功学、职场技巧、商业推销等书籍,诗词歌赋和传统文化的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我们走了弯路。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教育曾经被挤到了的边缘,近些年才再获重视。

课堂中的诗词教育,往往抛却诗词的绝妙词句和美好意境,专注于反复咀嚼诗词的中心思想,专注于由此衍生的各种试题。

北京高三高中政治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北京高三高中政治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北京高三高中政治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

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之趣此节目不仅摘得收视率桂冠,也在全国掀起一股学习背诵古诗词的热潮,其主要原因在于①优秀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②中华韵味民族认同,雅俗共赏③声像合一新颖创新,引人人胜④吟诗赏识全民动员,古诗新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鸡”在中国被赋予“文、武、勇、信、义”五德,而韩国人谈到“鸡”形象时一般会与“活泼”“吵闹”联系在一起。

中韩两国对“鸡”形象的理解A.展示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B.蕴含着世界文化的共性与普遍规律C.说明生肖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D.表明不同地域决定了不同的文化3.自古以来鸡鸣是我国农业社会的公共时钟。

《诗经》有:“女曰鸡鸣,士曰昧旦”的催起劳作的夫妻对话。

鸡鸣演绎着早期先民生活的时间观。

这表明①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着先民时间观的发展②鸡鸣这种朴素的时间观决定了先民的生产生活③先民的朴素时间观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先民的实践活动与认知影响着人们朴素的时间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漫画给出的哲学寓意是A.动机不同结果各异B.结果往往比想法重要C.悲与喜相比较而存在D.机遇总是靠自己把握5.偏远山村,搭上电商“顺风车”,一时间变成时代弄潮儿;居民看病,借助远程医疗网,预约全国名医不是梦;穿梭城市,购物、租车、食宿,均可在线支付……这说明①互联网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②互联网出现是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统一③互联网使人们的想象空间成为现实④互联网已经成为联系诸多事物的桥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2017年1月3日,被称为最严格的《珠海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正式出台。

2017年高考政治聚焦时政热点07中国诗词大会胜利的不只是诗词 精品

2017年高考政治聚焦时政热点07中国诗词大会胜利的不只是诗词 精品

《中国诗词大会》,胜利的不只是诗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之后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成为年初电视节目中一匹最大的“黑马”。

2017年2月7日晚,节目总决赛落下帷幕,“00后”复旦女孩武亦姝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

综艺和鲜肉霸屏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中国人诗心不死”,《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原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蒙曼认为,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喷发。

关于诗或词,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

一部中国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诗歌史。

盛世必言诗,“大江东去”形成唐宋诗词创作的顶峰,“红军不怕远征难”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豪情;节日必言诗,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入世必言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世必言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触景时言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情时言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闲适时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虽然在现代诗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自古以来,当中国人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

真心实意亲近古诗词,用诗意抵消生活的粗粝,用壮阔开掘思维的闭塞,用精致磨洗庸常的琐屑,知耻、知礼、知不可为,这就是诗,让一个人形端表正,扩大到社会,“再使风俗淳”。

因此,《中国诗词大会》比拼的绝不只是记忆力,更是对审美、对感知、对体用的回归,让我们的口耳鼻舌触重新敏感起来,让我们知道该说什么、该怎样说。

“文化的‘痛点’常常可以转化为传播的‘热点’与多媒体‘槽点’”,有学者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民族文化基础,通过电视传播手段,让电视受众以“会诗”的形式与选手对话,与前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审美情操。

2017河北公务员时政热点:喜见古诗词成文化“网红”

2017河北公务员时政热点:喜见古诗词成文化“网红”

2017河北公务员时政热点:喜见古诗词成文化“网红”不是歌手选秀,也不是明星综艺,2017年春节到元宵节,一档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意外”走红。

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让观众叹为观止、拍案叫绝、热血澎湃、欲罢不能。

据央视数据显示,该节目全部10期累计收看观众达到11.63亿人次。

(2月16日新华网)一时,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

人们的朋友圈被诗词曲赋刷屏,无数男女老少被诗词达人们圈粉……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国诗词大会》以罕见的魅力把老中青三代人同时吸引到电视机前,不仅刷新了收视率新高,也在荧屏内外掀起了一波波诵读传统诗词经典的热潮。

更多的人在领略到诗词之美、诗词之趣的同时,纷纷感到自己诗词知识的匮乏,惊呼“好想再学一遍古诗词”。

中国是诗的国度。

而古典诗词,作为中文特有的一种文体,不仅是“六艺之一,群经之始”,也是每一个中国文人必备的文化技能,更是中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块靓丽瑰宝。

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千百年来,那些历久弥新的古典诗词,不仅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博大、精深,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彩生活,更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码。

中国人的启蒙教育,多是从学诗开始。

诸如珍爱粮食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寻求新机遇、新境界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教人顽强执着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身处逆境仍乐观打拼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拳拳爱国心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历经时代的演绎和岁月的磨砺,更加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当今时代,会作古体诗词的人已是凤毛麟角,用网络流行语篡改恶搞古诗词的却屡见不鲜。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现行的教育制度也没给古诗词留下多少空间,默写古诗词在高考中只占6分比例。

在此“指挥棒”下面,中小学语文教学正落入“工具理性”陷阱之中。

(完整)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试题库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试题库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试题库及答案题型一:点字成诗例题1:商生国山依女多不知尽亡恨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例题2:零骰豆珑尘安子作碾成泥落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题型二:飞花令“飞花令”本为古人行酒令的一种,原为按顺序吟诵带“花”字的诗词,答不上则罚酒。

“中国诗词大会”中简化为两人依次吟诵带主题字的诗句。

节选1:飞“春”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节选2:飞“月”字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觉得太简单?全都会?更多精彩内容请看如下↓↓↓题型三:解字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中,“ 松风”指的是?A.吹拂松树的风B.一首古琴曲C.一篇文章D.一首古诗下面哪首诗中,没有使用“ 月亮”的意象?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C.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D.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 参”和“ 商”指的是?A.两个人名B.两种动物C.两颗星星D.两种职业题型四:解句请选手根据提示,猜出以下诗句描绘的是我国哪座名山提示一: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提示二: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提示三: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某次考试结束后,一男学霸问老师:“ 画眉深浅入时无?”他的意思是:A.询问老师是否需要帮忙B.打听自己考试分数如何C.想知道自己和女学霸谁的成绩更好有一位旅客出行回来后冲洗照片,赫然发现一张不可能拍到的奇怪照片,这张照片的景象应该是:A.四面荷花三面柳B.绿树村边合C.古道西风瘦马D.三更画舫穿藕花题型五:解篇下列作品的内容都与美女西施有关,请问哪首作品的中心思想与其他几首不同?A.罗隐《西施》B.崔道融《西施滩》C.王安石《宰嚭》D.王维《西施咏》请根据下列作品猜诗谜: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2017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传统诗词之美

2017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传统诗词之美

[键入文字]2017 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传统诗词之美政治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2017 年高考政治时事热点:传统诗词之美,2017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分析:传统诗词之美,2017 年高考政治必考热点。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政治网。

2017 年4 月15 日晚上,《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总决赛落下帷幕。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传统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1.文化塑造人生。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精髓,几乎无一字无来历,每一句诗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

诗词本身涵纳了关于节日的丰富的传统习俗,读之能触摸到几千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

读之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诗词涵盖不少做人做事的道理,对于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尤其值得继承和发扬。

社会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文化软实力和人的素质思想亟待并行跟进,古诗文传统文化恰恰是一种提升的力量。

3.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诗是记载人类生命文化最早的文学形式,它给人类巨大的精神支持,并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强大的文化精神,对社会历史产生深刻影响。

4.弘扬和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要把中华诗词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我们传承古代经典,不是单纯的背诵一些诗词,而是传统中华民族文1。

2017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2017年高考文综试题已经发布,下面将为大家呈现题目及其答案。

第一部分:时事政治一、选择题1. 下列国家中,不属于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是:A. 中国B. 俄罗斯C. 美国D. 英国答案:B2. 2016年G20领导人杭州峰会的主题是:A.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B. 加强反恐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C. 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可持续增长D. 打击贫困,促进全球发展答案:A二、问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制度。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制度,具有党的集中统一和民主集中制两大特点。

党的集中统一体现在坚持党中央全面领导、省级以上党委统一领导、下级党组织必须服从上级党委的领导等方面。

民主集中制则体现在党内重大方针政策决策上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部分:文学常识一、选择题1. 下列古代文人中,诗、书、画三绝齐备的是:A. 王羲之B. 王献之C. 王珪D. 王安石答案:A2. 以下哪位作家是中国现当代作家?A. 曹雪芹B. 鲁迅C. 李白D. 辛弃疾答案:B二、问答题1. 芈月是中国历史上哪个时期的重要人物?答:芈月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她是秦国的女性君主,被尊称为芈姝。

芈姝是秦穆公的妻子,秦国的第一个女君主,她在秦国的政治和军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地理知识一、选择题1.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自然地理现象的是:A. 农田排水B. 加工模具制造C. 城市交通拥堵D. 工业区划答案:A2. 世界第二大流域是:A. 尼罗河B. 黄河C. 长江D. 亚马逊河答案:D二、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城市化的概念。

答: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同时城市化还包括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空间的扩展等方面。

城市化是一个综合指标,代表了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口流动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总结:本文介绍了2017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分为时事政治、文学常识和地理知识三个部分。

教师资格证作文中国诗词大会

教师资格证作文中国诗词大会

教师资格证作文中国诗词大会作文材料2017年春节期间,央视一档以古诗词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了无数低头玩手机的年轻人。

这个节目的一位嘉宾对此评论道∶"中国人的诗心一直都在,但需要被激活。

"另有学者认为,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巨大的精神宝库,它唤醒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要求: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立意分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两位嘉宾的话,一位嘉宾的观点是“中国人的诗心需要被激活”,另一个嘉宾的观点是“诗词是宝库,唤醒了文化自信”。

综合两位嘉宾的观点,即以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需要被重视和传承。

因此,应围绕“传承传统文化的态度”来立意。

作文示例旧调换新曲炎黄谱华章在《中国诗词大会》中,一位嘉宾的观点是“中国人的诗心需要被激活”,另一个嘉宾的观点是“诗词是宝库,唤醒了文化自信”。

综合两位嘉宾的观点,都在警示后辈们,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被重视和传承,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魂与根,优秀传统文化一定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更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给中华文化注入新力量。

继承传统文化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

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所以当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现在依然常见一些传统文化陋习,如对权力的膜拜、对生男孩儿的普遍渴求、森严的等级观念、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等,因此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合理地扬弃。

创新传统文化不能割裂传统、全盘否定。

正如古语“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丰富的传统文化恰似朗月清风,不知不觉间融在了每个人的品行里,成为一生的底色,中华民族发源于这片土地,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文化从未断流,这里埋藏着中国梦的魂与根,文化重建必将是民族复兴的应有之义——国家的复兴不可能也无法脱离传统文化的滋养。

对待传统文化一定既要继承,又要创新,要追求继承与创新的守恒。

中国诗词大会蕴含的申论知识

中国诗词大会蕴含的申论知识

中国诗词大会蕴含的申论知识一、诗词大会中的素材积累与申论在申论写作中,素材的丰富性特别重要。

中国诗词大会里那可是满满的素材宝藏。

就像“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申论角度看,这可以用在论述个人坚持原则,不畏外界干扰的情况。

申论里常常需要举例论证,这些诗词就像是一个个生动的小例子。

而且很多诗词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比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可以用来阐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这在申论中写一些社会发展、改革创新之类的话题时特别好用。

二、诗词大会中的语言表达与申论中国诗词大会上那些嘉宾和选手的语言表达特别精彩。

他们对诗词的解读就像是申论答题中的阐述部分。

那种精炼、富有韵味又准确的表达,就是申论需要的。

在申论作答时,如果能像描述诗词意境那样,用生动形象又不失严谨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肯定能加分不少。

比如说,描述一个地方的文化建设,要是能用上“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让整个表述变得很高级。

而且诗词大会中的语言很有节奏感,申论写作也需要有节奏,比如长短句结合,就像诗词中的对仗与散句搭配一样。

三、诗词大会中的文化底蕴与申论申论有时候也考查考生的文化底蕴。

中国诗词大会展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当我们了解这些诗词,在申论中就能够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在谈到文化自信这个话题时,我们可以引用大量诗词来证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景色描写,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感表达,这些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让我们在申论答题时更有深度。

而且在面试环节,如果涉及到文化相关的申论问题,我们能够侃侃而谈诗词大会中的见闻和对诗词的理解,那肯定会给考官留下好印象。

四、诗词大会中的思维逻辑与申论诗词大会里其实也隐藏着逻辑思维。

从诗词的创作背景到诗词的内涵,再到它的影响,这就像是申论答题中的逻辑链条。

在申论作答中,我们要回答一个社会现象问题,就可以像剖析诗词一样,先分析背景,再阐述现象本身,接着说影响,最后提出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诗词大会》,胜利的不只是诗词“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之后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成为年初电视节目中一匹最大的“黑马”。

2017年2月7日晚,节目总决赛落下帷幕,“00后”复旦女孩武亦姝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

综艺和鲜肉霸屏的今天,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中国人诗心不死”,《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嘉宾、原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蒙曼认为,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喷发。

关于诗或词,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

一部中国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诗歌史。

盛世必言诗,“大江东去”形成唐宋诗词创作的顶峰,“红军不怕远征难”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豪情;节日必言诗,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入世必言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世必言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触景时言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情时言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闲适时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虽然在现代诗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自古以来,当中国人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

真心实意亲近古诗词,用诗意抵消生活的粗粝,用壮阔开掘思维的闭塞,用精致磨洗庸常的琐屑,知耻、知礼、知不可为,这就是诗,让一个人形端表正,扩大到社会,“再使风俗淳”。

因此,《中国诗词大会》比拼的绝不只是记忆力,更是对审美、对感知、对体用的回归,让我们的口耳鼻舌触重新敏感起来,让我们知道该说什么、该怎样说。

“文化的‘痛点’常常可以转化为传播的‘热点’与多媒体‘槽点’”,有学者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准的电视阐释。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正是抓住了这样的民族文化基础,通过电视传播手段,让电视受众以“会诗”的形式与选手对话,与前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审美情操。

中国古典诗词的多元文化信息,与电视手段的有机结合,也使得《中国诗词大会》形成了诗样传播调性与多元文化传播形态。

这使得节目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强化哲理的同时没有酸腐的道学气味。

文化的魅力,从不、也永远不会屈从于任何压力。

诗书传家济世,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规律。

诗词大会引发了全民热追,优胜者赢在热爱诗词上,更赢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上。

这种现象引导全社会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引导全社会自然地、自发地体会传统文化中的温暖和情意。

一、《文化生活》角度1.文化的社会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通过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的作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2.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

诗词大会令选手和观众身入其境地受到文化情怀的感染、人文精神的洗礼、文化自信的鼓舞。

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精髓,读诗能触摸到几千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诗词大会集教育、娱乐、竞赛于一体,为普及传统文化进行了创新的尝试,让与国家要求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入人心,引爆全民关注传统文化的热潮。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面对当前的“传统文化危机”,我们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发挥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应有的作用。

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独特的诗词承载和促进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通过中国诗词大会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永恒魅力。

二、《生活与哲学》角度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学校教育中可将古诗文嵌入学校宣传栏、文化走廊等,让孩子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古诗词强大的感召力大大激发了全民族的文化创造热情,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更多的国人心里,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3.辩证否定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辩证否定观点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让传统文化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等于对所有的传统文化包括糟粕都吸收进来,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处理。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诗词大会有利于传承弘扬华夏民族文化,提升中华民族亲和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以保护民族文化为己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

节目用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观众的记忆与情怀,带领观众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

中华诗词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决定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③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④体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以诗词为焦点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

据了解,央视节目组遍访电视、诗词及社会文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从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大胆创新,力求把《中国诗词大会》打造成一档突破创新、特色鲜明的诗词文化盛宴。

央视节目组这么做是基于①专家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专家的灵感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必由之路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实现节目播出时电视观众利用手机与场上观众同步答题,观众也可在网络互动社区讨论诗词,表达观点,增加节目的参与感。

多媒体互动为全国观众奉献“全民的诗词文化盛宴”,这表明①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②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③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④影视作品的创作一定要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古诗文是中国人、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道德精华、思想精华和价值精华,中小学语文教材在吸收世界文明发展成果的同时,要将传统文化精品,装进青春的行囊,让他们走得更远,更为开阔。

这启示我们A.要勇于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B.要树立信心,正视眼前的困难C.要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D.要抓住机遇,促成事物质变5.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等于对所有的传统文化包括糟粕都吸收进来,也不意味着排斥其他国家的先进文化。

这启示我们,传承古代经典需要A.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B.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实现事物自我发展C.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D.创造必要条件,促进主次矛盾相互转化6.《中国诗词大会》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人们重温那些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

入选的诗词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亦有“雁字回头,月满西楼”的飘逸,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重温经典,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透过诗词之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意味着①“陌生”中往往隐含着“熟悉”的韵律②“豪迈”与“飘逸”总是无法包容③“古典”之美在“现代”文化中流淌着④“经典”与“流行”两者同出一辙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7.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

下列诗句中正确阐述运动与静止关系的有A.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B.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C.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D.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8.新春伊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强势回归,为新春佳节奉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至第四集,《中国诗词大会》已累计吸引2.75亿观众收看,节目话题总阅读量1亿多人次,一举冲入全国上星收视排名第三位和新浪话题榜单前三名。

秉承“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宗旨,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入选节目的诗词从中国诗歌的缘起《诗经》开始,包括了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毛泽东诗词,时间跨度达数千年,涵盖了一部中国文学史。

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

“一部中国诗歌史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精华,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

”总导演颜芳介绍了节目中诗词的选择: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

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从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

而毛泽东在各个时期所创作的十几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也以各种题型出现在节目中,引发了观众的极大共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热播的原因所在。

参考答案1.D 【解析】①表述错误,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与集中表达。

②表述错误,中华诗词不能决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中华诗词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故本题选D。

2.C 【解析】央视节目组遍访专家,在充分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力求把节目打造成一档突破创新、特色鲜明的诗词文化盛宴,说明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创新是繁荣文化必由之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不符合题意。

3.B 【解析】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传播途径,①错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而影视作品属于发展文化产业,故④错误;电视综艺节目对表达中国文化、中国人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说明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②符合题意;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受到群众喜爱说明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4.C 【解析】“要将传统文化精品装进青春的行囊,让他们走得更远”强调的是要注重量的积累,故C说法正确;A、B、D三项不符合主旨,故排除。

本题选C。

5.B 【解析】让古代经典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不等于对所有的传统文化包括糟粕都吸收进来,说明传承古代经典需要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