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考改革十大亮点

合集下载

新高考改革的看法和意见

新高考改革的看法和意见

新高考改革的看法和意见
新高考改革的看法和意见:
1. 统一高考改为分省招生
新高考的改革,取消了传统的统一高考,改为分省招生。

这也就给了
广大学生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为地方高校提供了更多的招生机会。


于提升高校人才素质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都有积极推动作用。

2. 选修课程数量增加,可选性更强
新高考改革后,选修课程数量增加,选课可选性也更强。

这为学生提
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方面的要求。

但同时,也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程,避免盲目跟风。

3. 学科组合更加灵活
新高考改革后,学科组合更加灵活。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更为擅长和感
兴趣的科目,这将有助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好地发掘自己的特长和发
展趋势。

4. 绩点制度的使用
在新高考改革中,绩点制度的使用已经全面推广。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
好地发挥自身潜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评价标准的科学化和公正性。

5. 体育考试取消
新高考取消了传统体育考试。

虽然可以减少学生额外的考试负担,但也容易使学生忽视体育健康和锻炼的重要性,需要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注重体育素质培养。

总之,新高考的改革切实地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为培养拥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平台。

在落实新高考改革中,需要针对现实问题,不断完善落实措施,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反馈和学生需求等方面,不断推进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新旧高考解读

新旧高考解读

新旧高考解读一、考试制度对比新高考改革是适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必要举措,旨在培养创新型、实践型、通识型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相比传统高考,新高考在考试制度、科目与内容、形式与难度、招生录取政策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二、考试科目与内容变化在新高考中,考试科目由传统的文理分科转变为“3+1+2”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加物理、历史两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同时需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四门中选两门进行等级性考试。

此外,高考内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加强调对考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三、考试形式与难度变化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对于各科目的考试形式和难度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在语文科目中,增加了阅读量和写作要求,数学则提高了对应用问题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外语增加了口语测试和听力要求。

同时,对于物理、历史等选择性考试科目,采用了等级赋分制,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四、招生录取政策变化新高考改革后,高校招生录取政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一方面,取消了批次录取,采用“平行志愿”模式进行录取;另一方面,对于特长生和特殊类型招生也进行了调整和规范。

同时,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也提高了,强调了对考生全面发展的考查。

五、综合素质评价要求新高考改革强调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求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对考生的品德、学业、体育、艺术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查。

此外,还要求高校在招生录取中加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以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六、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新高考改革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旨在推动教育向更加均衡、更加优质的方向发展。

未来,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此外,教育还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七、考试报名与志愿填报要求新高考改革后,考试报名和志愿填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高考改革方案及解读(精选3篇)

高考改革方案及解读(精选3篇)

高考改革方案及解读(精选3篇)高考改革方案及解读篇11、突破传统育人模式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实,目的就是培养个性化能力水平强的人才,改革之路确实需要更漫长的调整,突破各种局限迎接各种挑战,才会让改革的政策更为合理,突破了传统的育人模式,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全面激发,自然就会给社会增添更多的人才,让高考发掘更多的综合人才。

2、给学生更多自主权通过新高考改革,让考试变得更加公正公开,而且更有利于培养个性化人才,还能更深入挖掘综合水平更强的学生,这个对学生来说就会有更多的自主权,在高考方面就能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局限,让每个学生面对高考都会有更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在选择高效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条件,给社会挖掘更多的潜在人才。

新高考改革可以说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政策落实,也并不单纯是家长和学校要关注的问题,而是要让各界参与到高考这个流程中的不同个体,都要积极响应新高考的政策落实,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深入到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中,让高考的传统形式发生改变。

高考改革方案及解读篇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依据考生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按照物理和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分类划定分数线、分类投档录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

新的高考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自己所想报考的专业来选择相应的学科,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避开自己的弱项,提升自己的升学率。

深化英语考试改革。

增加一次英语考试机会,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英语考试,将成绩最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成绩中。

两次时间,一次是六月份全国统一考试还有一次根据教育部的考试安排,平时多关注教育官网动态消息。

随着国家近几年对于高职教育的越发重视,新高考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

面向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

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毕业生及具有同等学力社会人员可通过全省统一技能高考或单独考试,报考省内高职高专院校。

高考改革十大亮点

高考改革十大亮点

聚焦高考改革十大亮点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高中将不分文理科高考计分3+3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每科150分的分值不变。

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

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试点省(市)的其他在校高中生和没有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高中生,仍实行现行高考办法。

东部高校为中西部学子留专门名额,部属高校严控属地招生比例自2007年以来,国家采取多项措施努力缩小区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

2013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为76%,最低省份录取率达到70%,两者的差距由2007年的17个百分点缩小至6个百分点。

这次改革将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同时部属高校要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

力争到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加分项目大“瘦身”,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实行考试加分政策,一类是补偿性的,一类是鼓励性的。

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

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读

高考综合改革政策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推动考试评价方式的创新和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以下是对高考综合改革政策的解读:
1.综合素质评价:高考综合改革政策提出要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的学业水平、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潜能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

不再仅仅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2.考试方式多样化:改革政策鼓励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包括笔试、实践操作、口试等,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校内综合评价:除了高考,学校内部也会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平时表现、课程成绩、学科竞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样的评价机制更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成长潜力。

4.学业水平测试:高考综合改革政策将逐步推行学业水平测试,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知识技能。

学业水平测试相当于一次全国性的考试,强调对学科知识的复习和掌握。

5.引导性选拔机制:政策鼓励高校和用人单位参与选拔工作,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参考,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实现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高考综合改革政策的出台,旨在推动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转变,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它是对传统高考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展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新的机遇,需要学生和教育机构共
同努力,适应并逐步深化改革。

新高考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析

新高考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析

新高考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变得日益迫切。

新高考改革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新高考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进行分析。

新高考改革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高考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注重素质教育的发展。

传统高考过于注重知识层面的考核,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新高考改革致力于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其次,新高考改革的重点是注重学科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过去的高考只考核文科和理科两大门类,对学生的选择范围较窄。

而新高考改革将开设更多的学科门类,包括艺术、体育、技术等,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修。

这样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也有助于提升社会的综合素质水平。

然而,新高考改革面临的难点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新高考改革需要一套全新的考试评价体系。

过去的高考评价主要依靠单一的笔试来考核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但新高考改革强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这就需要构建一套客观、公平、科学的评价体系,兼顾考试和非考试的评价方式,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其次,新高考改革需要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传统高考面向的是应试教育,培养学生进行记忆和应用的能力,忽视了创新和实践的培养。

而新高考改革要求从教育观念上进行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需要转变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

在新高考改革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重点关注。

首先,新高考改革需要与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相结合。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新高考改革中,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产业的发展趋势,调整学科设置和课程设置,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其次,新高考改革需要注重区域的差异性。

我国各地的教育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新高考改革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特点及重要启示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特点及重要启示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特点及重要启示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与意义 (2)1.2 新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二、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特点 (4)2.1 考试科目设置的多元化 (6)2.1.1 语文、数学、外语必考科目的不变 (7)2.1.2 多样化的选考科目 (8)2.2 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 (10)2.2.1 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 (10)2.2.2 课程学习成效的评价 (11)2.2.3 身心健康素质的评价 (13)2.3 招生录取方式的多样化 (14)2.3.1 基于高考成绩的录取方式 (15)2.3.2 基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方式 (16)2.3.3 基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录取方式 (17)三、新高考改革的重要启示 (18)3.1 对教育理念的启示 (20)3.1.1 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20)3.1.2 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22)3.2 对教学内容的启示 (23)3.2.1 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学内容 (24)3.2.2 强化跨学科知识的学习 (25)3.3 对招生制度的启示 (26)3.3.1 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提高招生质量 (27)3.3.2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考察学生素质 (29)四、结论 (30)4.1 新高考改革的积极成果 (31)4.2 对未来教育改革的展望 (32)一、内容简述新高考改革是中国教育部门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而进行的一次重大教育改革。

自2014年起,新高考改革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旨在从根本上改变原有高考制度的弊端,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特点包括:课程设置多样化、考试评价体系改革、选拔录取方式创新、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等。

本文将对新高考改革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启示。

1.1 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传统的高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新高考改革有什么亮点,学生学校如何应对

新高考改革有什么亮点,学生学校如何应对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明确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高考制度,选考与评价机制都不同于往昔,学生、学校、教育机构都将卷入其中。

新常态走班制“教师不动学生动”走班制教学模式将成为教学新常态。

由于学生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数、外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学生选课将变得多样化,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不再采取固定班级授课模式,变成了“教师不动学生动”,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班”概念将淡化。

同时教师面临更强的角色挑战,开始由原来的“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将接受学生的挑选。

新挑战学校学科均衡发展学校学科之间均衡发展将成为发展新挑战。

按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我省将开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要求各高中学校落实好国家规定的基本教育教学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质量要求开齐开好各学科课程。

新方向不同类型学生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将成为教学新方向。

由于在理、化、生、史、地、政等6个科目中,同一个科目,有的学生只将其作为学考科目,有的学生则会将其选定为高考选考科目,这就要求学校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新趋势学生评价注重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将成为学生评价新趋势。

按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我省将进一步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这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成长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普通高中要进一步推动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热点职业规划摆上高中日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成为教育关注新热点。

新高考选科的三门科目,直接决定学生大学里将学习什么专业,以及今后可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将改变当前学生进入大学后才思考自己未来职业的局面,这要求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业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将摆上学生的高中教育日程。

如何应对新高考时代?——选科目、选专业,学生学校怎么应对?看个人的生涯规划作为一名高中生,首先要了解新高考的变化和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选考科目。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十大亮点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十大亮点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十大亮点亮点一: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省份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

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亮点二: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地方性高考加分只适用省属高校当地招生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

2014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亮点三: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亮点四: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规范招生简章,强化招生委员会,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录申诉机制,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

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

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专家解读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四大亮点

专家解读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四大亮点

专家解读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四大亮点12月7日,教育部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高考改革的相关提议,宣布已制定完成有关高考招生改革的总体方案,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方案中有许多亮点,本报选取其中四个予以盘点和解读。

亮点1 外语不再作为统考科目在此次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争议最大、讨论最多的莫过于“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政策了。

实行社会化考试之后,外语考试将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增加学生的选择权,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也就是说,外语每年可以考两次,高中阶段最多可以考六次,选取最高值作为最终分数。

西大博仁补习学校认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人过度重视英语教育,几代人花费过多精力,造成极大浪费。

他认为,当前中国英语教育的问题是把英语当做知识教学,而不是作为一种语言,这违背了语言本身具有的规律,“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其是一种语言能力获取,而并不是知识的教授”。

围绕着外语社会化考试这一主题,各地也在酝酿出台一些细则。

以北京地区为例,计划从2016年起,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同时将英语的分值由150分降至100分。

亮点2 文理科目不再分开考试12月7日,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教育部制定的考试招生总体方案中,改革统一高考的重要基础就是统筹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自的功能定位,在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探索不分文理科设置考试科目。

对于文理不分科制度,外界普遍表示欢迎态度,认为此举意在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素质综合发展。

“取消分科并不等于所有课程都要学,而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侧重文科或者理科的课程,它的前提是高中能开齐开足各种选修课和实行学分制度。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郭元祥进一步解释。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得知,围绕着“高考文理不分科”制度,一些自主命题的省份已经先行一步,例如山东省2014年将探索“3+综合”模式。

高考改革内容建议

高考改革内容建议

高考改革内容建议
1. 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提倡多元化的科目设置,不仅包括传统的文科和理科,还可以考虑设置艺术、体育、技术等科目,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2. 考试形式的改革:除了传统的笔试形式,可以考虑引入实践性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3. 高考内容的改革:将重点从纯记忆和死记硬背转向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强调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4. 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取消一次性的高考成绩决定学生的命运,引入多次高考的制度或者加权录取的方式,允许学生有多个机会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5. 高校招生政策的改革:通过改革招生政策,鼓励高校多元化招生,不仅看重学生的高考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

6. 高考评卷的改革:建立公正、透明的评卷制度,加强评卷师队伍的培养和管理,确保高考评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7. 高考考试环境的改革:通过改善考试环境,提高考试的严肃性和安全性,确保考生能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参加考试。

8. 高考资源的公平分配: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高考资源投入,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教育公平性。

9. 高考辅导的改革:加强高考辅导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10. 高考信息公开的改革:建立高考信息公开的制度,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高考信息,使考生和家长能够更好地了解高考政策和相关信息。

新高考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新高考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新高考的主要优势是什么新高考的主要优势是什么1、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2、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增加了学生自主选择性从数学排列组合看: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组合是可以达到二十余种,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得到有效的彰显。

3、英语考试有了两次机会对于一些理科生而言,作为爸妈的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当初如果我的英语不是没有及格,或者再来一次,也许我就是985毕业的了吧。

高考虽然是一项比较公平的考试,但是却因为“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为很多人诟病。

在新高考阶段,英语的考试可以考两次。

也就是说,作为高二的学生,就可以直接参加英语的考试了,这样在高三的时候还能继续参加考试。

自己可以选择一次成绩较高的那个作为自己的高考英语成绩。

新高考政策和以前有什么区别1.文理分科不同以前高考将普通高中生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两类,数学试题也是文科理科不同。

现在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将依据个人学习兴趣、学科优势和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选择确定等级考科目,学生的知识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

2.科目与分值不同以前高考的考试科目分为两类:语数外+理综(理化生)、语数外+文综(史地政)。

其中,语数外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文综或理综满分均为300分。

新高考实行“3+3”模式,前一个“3”是指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每科满分均为150分,其中外语进行2次考试;后一个“3”是指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考生可以在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等级考试,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还有“3+1+2”模式,所谓3+1+2,其中“3”代表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1”指的是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一门课,最后这个“2”是指从政治、生物、化学、地理中选2门课。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选科?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首先要面临的便是科目的选择。

那么,“3+3”和“3+1+2”模式下,大学的专业招录对考生选科有何要求?不同的选科对未来发展是否会有影响?“对于北航来说,理工科专业偏多一些,文科专业相对少。

最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

最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

最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引言作为中国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一环,高考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高考改革也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最近,中国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度负担、提高考试公平性和培养综合素质。

本文将对这些政策进行解读。

考试科目多元化高考改革的核心是在考试科目上的多元化。

传统的高考只有文理科两个大类,这使得许多学生在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时感到困惑。

根据最新政策,高考将增加一些新的考试科目,如艺术、体育、创新创业等,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这项改革的一个优势是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例如,对于喜欢艺术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选择参加艺术专业的考试科目,这将让他们能够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艺术天赋。

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具备更多的竞争优势。

跨学科综合考核除了考试科目的多元化外,高考改革还提出了跨学科综合考核的概念。

传统的高考侧重于学科的单一考核,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在最新的高考改革中,学生将会面临更加综合性的考试,涵盖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这个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的问题往往是跨学科的,需要学生能够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解决。

通过跨学科综合考核,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降低考试压力高考改革政策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降低学生的考试压力。

长期以来,高考被认为是决定学生前途命运的一场考试,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在最新高考改革中,教育部也提出了一些措施来减轻考试压力。

其中一个措施是改变考试形式,采取开放性题目和综合能力测试,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选择题。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减少对于记忆性的依赖。

另一个措施是减少考试科目和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发展其他兴趣爱好。

提高公平性高考改革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考试的公平性。

传统的高考在评判学生的能力时,主要依靠卷面测试,这容易被培训机构和作弊行为所利用,给一些学生带来不公平。

2019-广东高考改革方案亮点-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广东高考改革方案亮点-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广东高考改革方案亮点-优秀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广东高考改革方案亮点高考改革问题一直是今年来的热点问题,怎么改革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呢?这也是大家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经教育部备案同意,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意见》明确,考试招生制度单项改革从 201X年陆续展开,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1年高考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那么到底这次改革有哪一些亮点呢?亮点一:完善分类考试招生制度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分开招生《意见》提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逐步实现考试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和录取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对分开,本科院校实行统一考试,高职院校实行 " 文化素质 + 职业技能 " 评价方式。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是指从统一高考中分离出来的实行单独招生的考试方式,目前主要包括:"3+ 技能证书 " 考试、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三二分段、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等考试招生形式。

亮点二:完善中小学招生制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制对口招生《意见》提出,对中小学招生制度进行系统设计、统筹规划,通过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积极推进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录取高中阶段学校新生等有力措施。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依据,覆盖高中所有学习科目。

综合素质评价也为高校录取提供参考。

亮点三:完善一年多考制度英语科目有两次考试机会这次改革也改变了以往 " 一考定终生 " 的格局。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考外语科目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机会,学生选择最好成绩使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考内容改革的三个亮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考内容改革的三个亮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考内容改革的三个亮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考内容改革的三个亮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高考内容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与成效。

作为整个教育评价改革中难度最大,社会关切最集中,以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领域之一,高考内容的改革发展成为了近年来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亮点。

在领导关注、社会评价与舆论反映等方面都呈现出一种健康、积极和平稳的态势。

概括与总结十年来高考内容改革的成效与变化,特别突出的是三个方面:第一、高考内容改革中立德树人的导向达到了制度化的水平,并且已经形成了系统化与有效的实现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标准等,为高考内容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全面与完备的制度与政策环境。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了高考命题过程中首要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以及高考命题、判卷与工作人员的自觉意识。

立德树人的导向功能正在实现从国家的政策要求到高考内容与命题的现实转化。

其中不仅有高考命题中的知识呈现,包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以及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与变革等;也有高考内容中的相关性分析与价值判断,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等;还有高考试卷的评判标准,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与合格建设者的要求等,由此,很好地发挥了高考内容的导向功能。

第二、高考作为衔接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机制,引导中学教育教学与服务高等学校选才的双重任务得到了进一步的协调。

引导教学与服务选才的结合是高考的定位所决定的,也是高考内容改革中的难点。

作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环节,高考内容依据高中课程标准,覆盖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全部领域,努力实现全面与重点的相互结合,广度与深度的相互呼应,以及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与创新性的相互支持,有效地引导了中学更加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考改革政策

高考改革政策

高考改革政策
高考改革政策的实施对教育体制带来的重大改变
教育部最近推出了一系列高考改革政策,旨在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对当前教育体制带来重大的改变。

首先,取消高考加分政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举措。

以往,高考加分政策让许多学生为了加分不断参加各种额外的活动,导致他们疲于奔命,缺乏真正的兴趣和专注。

取消这一政策将减少学生的课外负担,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学习和个人兴趣的发展。

其次,改革高考考试科目和内容也是改革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中学生通常需要同时面对多个科目的考试,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减轻这种压力,教育部决定减少高考科目的数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此举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兴趣和优势,而不是过度关注分数。

此外,高考改革政策还将重视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平衡。

以前,学生成绩是评价他们能否进入理想大学的唯一标准。

而现在,教育部鼓励学校和教师充分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这样一来,学生将有更多展示自己潜力的机会,也能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最后,高考改革政策还将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监督。

政府将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帮助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
的发展。

同时,政府将对学校的考试成绩和教育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总的来说,高考改革政策的实施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同时,这项政策也将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2021湖南高中校长论坛聚焦高考改革十大亮点

2021湖南高中校长论坛聚焦高考改革十大亮点

2021湖南高中校长论坛聚焦高考改革十大亮点
晨雾 / 转帖
湖南普通高中校长论坛在长沙举行。

图/潇湘晨报记者范典
12月5日至7日,湖南省教育学会主办的2014湖南普通高中校长论坛在长沙举行,来
自省内高中的校长共同探讨本次论坛的主题“高考改革与校长课程领导力”,“高考改革”是此次
论坛的热点话题之一。

雅礼中学校长刘维朝认为,“改革”成为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主旋律,可以预见,本
世纪前二十年的教育变革与发展对未来所产生的影响不会低于上个世纪初废除科举制度,开启
新式学堂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在7日的专题报告上,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王建华总结了新世纪高考
改革的十大亮点。

王建华认为,高考改革给高中教育带来新的要求,高中教育要从过于偏重文
理向全面打好文理基础转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也要实施分层教学和走班制,创新教学方式,推进分层教学和走班制。

同时也需要增强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透明度。

王建华总结高考改革的十大亮点:高中将不分文理科,高考计分3 3;东部高校为中西部学
子留专门名额,部属高校严控属地招生比例;加分项目大“瘦身”,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
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贫困生”,不再让“寒门难出贵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考,覆盖所有科
目避免偏科;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综合素质评价程序公开防“注水”;高职院校相对分开招生;
自主招生严控规模,安排在高考后进行;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逐步取消录取批次;考试招生全
程接受监督,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潇湘晨报长沙12月7日讯记者范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考改革十大亮点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9月4日发布,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9月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改革的总体定位是,促进公平、科学选才。

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我国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中小学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这次改革在保持现行考试招生制度稳定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更好地科学选拔各类人才,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

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1.高中将不分文理科高考计分3+3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每科150分的分值不变。

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

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

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

试点省(市)的其他在校高中生和没有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高中生,仍实行现行高考办法。

2.东部高校为中西部学子留专门名额,部属高校严控属地招生比例
自2007年以来,国家采取多项措施努力缩小区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

2013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为76%,最低省份录取率达到70%,两者的差距由2007年的17个百分点缩小至6个百分点。

这次改革将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同时部属高校要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

力争到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3.加分项目大“瘦身”,取消体育、艺术特长生加分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实行考试加分政策,一类是补偿性的,一类是鼓励性的。

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大特别是资格造假等问题。

这次改革主要采取3项措施。

一是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

二是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

三是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

今年年底,教育部将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4.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贫困生”,不再让“寒门难出贵子”
由于城乡基础教育水平存在差距等多种因素,农村学生考上重点高校的比例相对较低。

今后将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

这项计划从2012年开始实施,当年安排1万名,2013年扩大到3万名,2014年扩大到5万名,覆盖22个省(区、市)的832个贫困县。

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还要安排一定比例名额,专门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

力争到2017年使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并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5.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考,覆盖所有科目避免偏科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避免严重偏科的一项制度设计,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

今后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统一组织实施。

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

2014年,教育部将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

6.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综合素质评价程序公开防“注水”
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更好地规范评价的内容、程序,确保内容客观真实、程序公开公正。

一是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

二是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

三是各省(区、市)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

2014年,教育部将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7.高职院校相对分开招生
根据改革方案,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将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8.自主招生严控规模,安排在高考后进行
2003年国家启动自主招生试点,目前试点高校共90所,招生人数约占试点高校招生总数的5%,2013年选拔录取了2.5万人。

这次改革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的措施。

一是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

二是试点高校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

三是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

四是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

五是从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9.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高校招生录取方式的变化主要有:一、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二、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三、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四、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五、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六、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七、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八、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

10.考试招生全程接受监督,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主要采取3项措施:一是加大招生工作的信息公开力度,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等信息,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加强制度保障,强化教育考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健全诚信制度和教育考试招生法律法规。

三是加大违规查处力度,对考试招生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公开一起,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