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高一数学必修二 立体几何点线面 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二  立体几何点线面  专项练习(含答案)
(2)证明: 平面;
(3)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
15. (本题13分)在几何体ABCDE中, ∠BAC= , DC⊥平面ABC, EB⊥平面ABC, F是BC的中点, AB=AC=BE=2, CD=1.
(1)求证: DC∥平面ABE;
(2)求证: AF⊥平面BCDE;
(3)求几何体ABCDE的体积.
16. 如图, 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 底面边长及侧棱长均为2, D是棱AB的中点,
(1)求证 ;
(2)求异面直线AC1与B1C所成角的余弦值.
17.如图,在正方体中,为底面的中心,是的中点,设是上的中点,求证:(1);
(2)平面 ∥平面 .
18. (14分)如图, 在直三棱柱中, , 点是的中点.
(Ⅰ)求证: ;
(Ⅱ)求证: 平面 ;
(Ⅲ)求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
参考答案
Hale Waihona Puke 1.D2.D3.C
4.D
5.B
6.②④
7.平行或相交(直线在平面外)
8.1, 2, 3
9.
10. ②④⑤
11. (1)见解析(2)见解析
12. 见解析。
13. (Ⅰ)见解析;(Ⅱ)见解析。
14. (1)证明: 见解析;(2)证明: 见解析;(3)
二、填空题:
6.设是三个不重合的平面,是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②若
③若
④若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7. 已知两条相交直线, , ∥平面, 则与的位置关系是 .
8.如图, 空间中两个有一条公共边AD的正方形ABCD和ADEF.设M、N分别是BD和AE的中点, 那么
①AD⊥MN;②MN∥平面CDE;③MN∥CE;④MN、CE异面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B.平面α内△ABC的三个顶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则α与β平行C.α//β,a//α,则a//βD.a//b,a//α,b⊄α,则b//α答案:D分析:根据线面关系,逐一判断每个选项即可.解:对于A选项,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而不是任意的直线平行,故错误;对于B选项,如图1,D,E,F,G分别为正方体中所在棱的中点,平面DEFG设为平面β,易知正方体的三个顶点A,B,C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但△ABC所在平面α与β相交,故错误;对于选项C,a可能在平面β内,故错误;对于选项D,正确.故选:D.2、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且该棱柱的体积为√3,AB=2,AC=1,∠BAC=60°,则该球的表面积为()A.4πB.4√2πC.8πD.32π答案:C解析:利用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棱柱的体积为√3,AB =2,AC =1,∠BAC =60°,求出AA 1,再求出ΔABC 外接圆的半径,即可求得球的半径,从而可求球的表面积. ∵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垂直于底面, 棱柱的体积为√3,AB =2,AC =1,∠BAC =60°, ∴12×2×1×sin60°×AA 1=√3,∴AA 1=2∵BC 2=AB 2+AC 2−2AB ⋅ACcos60°=4+1−2=3,∴BC =√3. 设Δ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R ,则BCsin60°=2R ,∴R =1.∴外接球的半径为√1+1=√2,∴球的表面积等于4π×(√2)2=8π. 故选:C.小提示: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柱体体积求棱长,考查几何体外接球有关计算,属于基础题.3、牟合方盖是由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首先发现并采用的一种用于计算球体体积的方法,该方法不直接给出球体的体积,而是先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刘徽通过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与球的体积关系为V 牟V 球=4π,并且推理出了“牟合方盖”的八分之一的体积计算公式,即V 牟8=r 3−V 方盖差,从而计算出V 球=43πr 3.如果记所有棱长都为r 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 ,则V 方差盖:V =( ) A .√22B .1C .√2D .2√2 答案:C分析:计算出V 方盖差,V ,即可得出结论.由题意,V 方盖差=r 3−18V 牟=r 3−18×4π×43×π×r 3=13r 3, 所有棱长都为r 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 正=13×r ×r ×r 2−(√2r 2)2=√26r 3, ∴V 方盖差V 正=13r 3√2r 36=√2,故选:C .4、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3R ,在它的所有内接圆柱中,全面积的最大值是( ) A .2πR 2B .94πR 2C .83πR 2D .πR 2答案:B分析:根据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出.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高为ℎ,所以在轴截面三角形中,如图所示:由相似可得,rR =3R−ℎ3R,所以,ℎ=3R−3r,即圆柱的全面积为S=2πr2+2πrℎ=2πr2+2πr(3R−3r)=2π(−2r2+3rR)=2π[−2(r−34R)2+98R2]≤9π4R2,当且仅当r=34R时取等号.故选:B.5、如图所示的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的平面,有下列表示方法:①平面ABCD;②平面BD;③平面AD;④平面ABC;⑤AC;⑥平面α.其中不正确的是()A.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⑤答案:D解析:根据平面的表示方法判断.③中AD不为对角线,故错误;⑤中漏掉“平面”两字,故错误.故选:D.6、如图,矩形BDEF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BD=2,DE=1,点P在线段EF上.给出下列命题:①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②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1];③直线DP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是[√55④三棱锥A−CDE的外接球被平面ACF所截得的截面面积是9π.8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A.①③B.①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分析:当点P是线段EF中点时判断①;假定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推理导出矛盾判断②;利用线面角的定义转化列式计算判断③;求出△ACF外接圆面积判断④作答.取EF中点G,连DG,令AC∩BD=O,连FO,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O为BD中点,而BDEF是矩形,则DO//GF且DO=GF,即四边形DGFO是平行四边形,即有DG//FO,而FO⊂平面ACF,DG⊄平面ACF,于是得DG//平面ACF,当点P与G重合时,直线DP//平面ACF,①正确;假定存在点P,使得直线DP⊥平面ACF,而FO⊂平面ACF,则DP⊥FO,又DG//FO,从而有DP⊥DG,在Rt△DEF中,∠DEF=90∘,DG是直角边EF上的中线,显然在线段EF上不存在点与D连线垂直于DG,因此,假设是错的,即②不正确;因平面BDEF⊥平面ABCD,平面BDEF∩平面ABCD=BD,则线段EF上的动点P在平面ABCD上的射影在直线BD上,于是得∠PDB是直线DP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在矩形BDEF中,当P与E不重合时,∠PDB=∠DPE,sin∠PDB=sin∠DPE=DEDP =√DE2+EP2=√1+EP2,而0<EP≤2,则√55≤sin∠PDB<1,当P与E重合时,∠PDB=π2,sin∠PDB=1,因此,√55≤sin∠PDB≤1,③正确;因平面BDEF⊥平面ABCD,平面BDEF∩平面ABCD=BD,BF⊥BD,BF⊂平面BDEF,则BF⊥平面ABCD,BC=√2,在△ACF中,AF=CF=√BC2+BF2=√3,显然有FO⊥AC,sin∠FAC=FOAF =√BO2+BF2AF=√2√3,由正弦定理得△ACF外接圆直径2R=CFsin∠FAC =√2,R=2√2,三棱锥A−CDE的外接球被平面ACF所截得的截面是△ACF的外接圆,其面积为πR2=9π8,④正确,所以所给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①③④.故选:D小提示:名师点评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射影都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7、边长为5 cm的正方形EFGH是圆柱的轴截面,则从E点沿圆柱的侧面到相对顶点G的最短距离是()A.10cm B.5√2cmC.5√π2+1cm D.52√π2+4cm答案:D分析:将圆柱展开,根据题意即可求出答案.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展开后E′F=12×2π×52=52π(cm),∴E′G=√52+(5π2)2=52√π2+4(cm),即为所求最短距离.8、下面四个选项中一定能得出平面α/⁄平面β的是()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答案:D分析:对于A,B,C,举出符合条件的特例即可判断;对于D,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再证c//α即可. 如图,ABCD−A1B1C1D1是长方体,平面ABCD为平面α,平面ABB1A1为平面β,对于A,直线C1D1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A不正确;对于B,直线CD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B不正确;对于C,直线CD为直线a,直线A1B1为直线b,显然a⊂α,b⊂β,a//β,b//α,而α与β相交,C不正确;对于D,因a,b是异面直线,且a⊂α,b⊂β,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如图,则c//a,并且直线c与b必相交,而c⊄α,于是得c//α,又b//α,即β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α,⁄平面β.因此,平面α/多选题9、(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结论有()A.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B.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C.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D.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答案:BD分析:由等角定理可判断A的真假;根据直线夹角的定义可判断B的真假;举反例可判断C的真假;由平行公理可判断D的真假.对于选项A: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故选项B正确;对于选项C: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这两个角的关系不确定,既可能相等也可能互补,也可能既不相等,也不互补.反例如图,在立方体中,∠A1D1C1与∠A1BC1满足A1D1⊥A1B,C1D1⊥C1B,但是∠A1D1C1=π2,∠A1BC1=π3,二者不相等也不互补.故选项C错误;对于选项D: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故选项D正确.故选:BD.10、矩形ABCD中,AB=2,BC=1,将此矩形沿着对角线BD折成一个三棱锥C−BDA,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三棱锥C−BDA的体积最大值为2√515B.当二面角C−BD−A为直二面角时,三棱锥C−BDA的体积为2√515C.当二面角C−BD−A为直二面角时,三棱锥C−BDA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5πD.当二面角C−BD−A不是直二面角时,三棱锥C−BDA的外接球的表面积小于5π答案:ABC分析:求出点C到平面ABD的最大距离即可计算棱锥的最大体积判断选项A,B;求出三棱锥C−BDA的外接球的半径即可判断选项C,D作答.过C作CE⊥BD于E,在平面DBA内过E作BD的垂线EG,则∠CEG为二面角C−BD−A的平面角,如图,平面CEG⊥平面DBA,过C作CF⊥EG于F,则CF⊥平面DBA,在直角△BCD中,∠BCD=90∘,BC=1,CD=2,CE=BC⋅CDBD =2√55,显然CF≤CE,当且仅当点E与F重合时取“=”,即点C到平面ABD距离的最大值为CE=2√55,而S△DBA=12AB⋅AD=1,则三棱锥C−BDA的体积最大值为13CE⋅S△DBA=2√515,A正确;当CF取最大值2√55时,CF⊂平面BCD,又CF⊥平面DBA,则平面BCD⊥平面DBA,即二面角C−BD−A为直二面角,三棱锥C−BDA的体积为2√515,B正确;取BD中点O,连接AO,CO,显然有AO=CO=12BD=BO=DO,于是得点A,B,C,D在以O为球心,AO=√52为半径的球面上,显然,无论二面角C−BD−A如何变化,点A,B,C,D都在上述的球O上,其表面积为5π,C正确,D不正确.故选:ABC11、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下列四个命题正确的是()A.两条异面直线D1C和BC1所成的角为π4B.直线BC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等于π4C.点D到面ACD1的距离为√33D.三棱柱AA1D1−BB1C1外接球半径为√32答案:BCD分析:对于A:根据异面直线的求法易得:异面直线D1C和BC1所成的角为∠AD1C;对于B:可证B1C⊥平面ABC1D1,则直线BC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为∠CBC1;对于C:根据等体积转换V D−ACD1=V D1−ACD,求点D到面ACD1的距离;对于D:三棱柱AA1D1−BB1C1的外接球即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外接球,直接求正方体外接球的半径即可.连接AC、AD1∵AB∥C1D1且AB=C1D1,则四边形ABC1D1为平行四边形,∴异面直线D1C和BC1所成的角为∠AD1C∵AC=AD1=D1C,则△ACD1为正三角形,即∠AD1C=π3A不正确;连接B1C在正方形BB1C1C中,BC1⊥B1C∵AB⊥平面BB1C1C,B1C⊂平面BB1C1C∴AB⊥B1CAB∩BC1=B,则B1C⊥平面ABC1D1∴直线BC与平面ABC1D1所成的角为∠CBC1=π4 B正确;根据等体积转换可知:V D−ACD1=V D1−ACD即13×ℎ×12×√2×√2×√32=13×1×12×1×1,则ℎ=√33C正确;三棱柱AA1D1−BB1C1的外接球即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外接球则外接球的半径即为正方体ABCD−A1B1C1D1体对角线的一半,即R=√32 D正确;故选:BCD.填空题12、一个圆锥的母线长为20,母线与轴的夹角为60∘,则圆锥的高为________.答案:10分析:利用圆锥的几何性质可求得该圆锥的高.由题意可知,该圆锥的高为ℎ=20cos60∘=10.所以答案是:10.13、若将两个半径为1的铁球熔化后铸成一个球,则该球的半径为______.答案:√23分析:根据球的体积等于两个半径为1的球的体积之和即可求其半径.设大球的半径为r,则根据体积相同,可知43π+43π=43πr3,则r3=2,解得r=√23.所以答案是:√23.14、已知一三角形ABC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面积为√3的正三角形A′B′C′(如图),则三角形ABC中边长与正三角形A′B′C′的边长相等的边上的高为______.答案:2√6分析:根据面积公式求出三角形的边长,以及高,利用斜二测画法的原理还原出原三角形的高,并求出答案. 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S△A′B′C′=√34a2=√3∴a=2,DC′=√3O′C′=√6∴O′C=2√6所以答案是:2√6.解答题15、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C1与B1D1交于点O1,求证:(1)直线A1B∥平面ACD1;(2)直线BO1∥平面ACD1.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先证得四边形A1D1CB是平行四边形,从而证得A1B∥D1C,即可证得线面垂直;(2)连接BD,交AC于O,连接D1O,只需证明O1B∥D1O,即可证得线面垂直;(1)证明:直线A1B在平面ACD1外,因为A1D1∥BC,A1D1=BC,所以四边形A1D1CB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1B∥D1C,而D1C是平面ACD1内的直线,根据判定定理可知,直线A1B∥平面ACD1.(2)证明:如图,连接BD,交AC于O,连接D1O,易知D1O1∥OB,D1O1=OB,则四边形D1O1BO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1B∥D1O,所以D1O在平面ACD1上,根据判定定理可知,O1B∥平面ACD1.。

(word完整版)高一必修二经典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

(word完整版)高一必修二经典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

高一必修二经典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1)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2)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3)直线在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a α a∩α=A a∥α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a αb β => a∥αa∥b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aβbβa∩b =pβ∥αa∥αb∥α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1)用定义;(2)判定定理;(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2.3 —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a ∥αa β a∥bα∩β= b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的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符号表示:α∥βα∩γ=a a∥bβ∩γ=b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定义:如果直线L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α,直线L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

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叫做垂足。

PaL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注意点: 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大题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大题

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大题一.解答题(共18小题)1.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平面VAB⊥平面ABC,△VAB为等边三角形,AC⊥BC且AC=BC=,O,M分别为AB,VA的中点.(1)求证:VB∥平面MOC;(2)求证:平面MOC⊥平面VAB(3)求三棱锥V﹣ABC的体积.2.如图,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1,AB=1,AC=2,∠BAC=60°.(1)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2)证明:在线段PC上存在点M,使得AC⊥BM,并求的值.3.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6,BC=10,AA1=8,点E,F分别在A1B1,D1C1上,A1E=D1F=4.过E,F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Ⅱ)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4.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F分别是BC,CC1的中点,(Ⅰ)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Ⅱ)若直线A1C与平面A1ABB1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AEC的体积.5.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求证:(1)DE∥平面AA1C1C;(2)BC1⊥AB1.6.如题图,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ABC=,点D、E在线段AC上,且AD=DE=EC=2,PD=PC=4,点F在线段AB上,且EF∥BC.(Ⅰ)证明:AB⊥平面PFE.(Ⅱ)若四棱锥P﹣DFBC的体积为7,求线段BC的长.7.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是圆O上异于A,B的点,PO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且PO=OB=1,(Ⅰ)若D为线段AC的中点,求证;AC⊥平面PDO;(Ⅱ)求三棱锥P﹣ABC体积的最大值;8.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G为AC与BD的交点,BE⊥平面ABCD.(Ⅰ)证明:平面AEC⊥平面BED;(Ⅱ)若∠ABC=120°,AE⊥EC,三棱锥E﹣ACD的体积为,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9.如图,已知AA1⊥平面ABC,BB1∥AA1,AB=AC=3,BC=2,AA1=,BB1=2,点E和F分别为BC和A1C的中点.(Ⅰ)求证:EF∥平面A1B1BA;(Ⅱ)求证:平面AEA1⊥平面BCB1;(Ⅲ)求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角的大小.10.如图所示,已知AB⊥平面BCD,M、N分别是AC、AD的中点,BC⊥CD.(1)求证:MN∥平面BCD;(2)求证:平面BCD⊥平面ABC.11.如图,圆柱的轴截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底面的圆周上,BF⊥AE,F是垂足.(1)求证:BF⊥AC;(2)若CE=1,∠CBE=30°,求三棱锥F﹣BCE的体积.1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BCEG均为直角梯形,AD∥BC,CE∥BG,且∠BCD=∠BCE=,平面ABCD⊥平面BCEG,BC=CD=CE=2AD=2BG=2.求证:(Ⅰ)EC⊥CD;(Ⅱ)求证:AG∥平面BDE;(Ⅲ)求:几何体EG﹣ABCD的体积.13.如图,已知三棱锥A﹣BPC中,AP⊥PC,AC⊥BC,M为AB的中点,D为PB的中点,且△PMB为正三角形.(1)求证:DM∥平面APC;(2)若BC=4,AB=20,求三棱锥D﹣BCM的体积.1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BAD=60°,AB=2,PD=,O为AC 与BD的交点,E为棱PB上一点.(Ⅰ)证明:平面EAC⊥平面PBD;(Ⅱ)若PD∥平面EAC,求三棱锥P﹣EAD的体积.15.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底面边长为,点P、Q、R分别在棱AA1、BB1、BC上,Q是BB1中点,且PQ∥AB,C1Q⊥QR(1)求证:C1Q⊥平面PQR;(2)若C1Q=,求四面体C1PQR的体积.16.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是AB,BB1的中点.(1)证明BC1∥平面A1CD(2)设AA1=AC=CB=2,AB=2,求三菱锥C﹣A1DE的体积.17.如图甲,⊙O的直径AB=2,圆上两点C,D在直径AB的两侧,且∠CBA=∠DAB=.沿直径AB折起,使两个半圆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如图乙),F为BC的中点,E为AO的中点.根据图乙解答下列各题:(Ⅰ)求证:CB⊥DE;(Ⅱ)求三棱锥C﹣BOD的体积;(Ⅲ)在劣弧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FG∥平面ACD?若存在,试确定点G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如图:是直径为的半圆,O为圆心,C是上一点,且.DF⊥CD,且DF=2,,E为FD的中点,Q为BE的中点,R为FC上一点,且FR=3RC.(Ⅰ)求证:面BCE⊥面CDF;(Ⅱ)求证:QR∥平面BCD;(Ⅲ)求三棱锥F﹣BCE的体积.必修2空间立体几何大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8小题)1.(2015?北京)如图,在三棱锥V﹣ABC中,平面VAB⊥平面ABC,△VAB为等边三角形,AC⊥BC且AC=BC=,O,M分别为AB,VA的中点.(1)求证:VB∥平面MOC;(2)求证:平面MOC⊥平面VAB(3)求三棱锥V﹣ABC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得出OM∥VB,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VB∥平面MOC;(2)证明:OC⊥平面VAB,即可证明平面MOC⊥平面VAB(3)利用等体积法求三棱锥V﹣ABC的体积.解答:(1)证明:∵O,M分别为AB,VA的中点,∴OM∥VB,∵VB?平面MOC,OM?平面MOC,∴VB∥平面MOC;(2)∵AC=BC,O为AB的中点,∴OC⊥AB,∵平面VAB⊥平面ABC,OC?平面ABC,∴OC⊥平面VAB,∵OC?平面MOC,∴平面MOC⊥平面VAB(3)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CB中,AC=BC=,∴AB=2,OC=1,∴S△VAB=,∵OC⊥平面VAB,∴V C﹣VAB=?S△VAB=,∴V V﹣ABC=V C﹣VAB=.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考查体积的计算,正确运用线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是关键.2.(2015?安徽)如图,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PA=1,AB=1,AC=2,∠BAC=60°.(1)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2)证明:在线段PC上存在点M,使得AC⊥BM,并求的值.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利用V P﹣ABC=?S△ABC?PA,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2)过B作BN⊥AC,垂足为N,过N作MN∥PA,交PA于点M,连接BM,证明AC⊥平面MBN,可得AC⊥BM,利用MN∥PA,求的值.解答:(1)解:由题设,AB=1,AC=2,∠BAC=60°,可得S△ABC==.因为PA⊥平面ABC,PA=1,所以V P﹣ABC=?S△ABC?PA=;(2)解:过B作BN⊥AC,垂足为N,过N作MN∥PA,交PC于点M,连接BM,由PA⊥平面ABC,知PA⊥AC,所以MN⊥AC,因为BN∩MN=N,所以AC⊥平面MBN.因为BM?平面MBN,所以AC⊥BM.在直角△BAN中,AN=AB?cos∠BAC=,从而NC=AC﹣AN=.由MN∥PA得==.点评:本题考查三棱锥P﹣ABC的体积的计算,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3.(2015?黑龙江)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6,BC=10,AA1=8,点E,F分别在A1B1,D1C1上,A1E=D1F=4.过E,F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Ⅰ)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Ⅱ)求平面α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利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可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Ⅱ)求出MH==6,AH=10,HB=6,即可求平面a把该长方体分成的两部分体积的比值.解答:解:(Ⅰ)交线围成的正方形EFGH如图所示;(Ⅱ)作EM⊥AB,垂足为M,则AM=A1E=4,EB1=12,EM=AA1=8.因为EFGH为正方形,所以EH=EF=BC=10,于是MH==6,AH=10,HB=6.因为长方体被平面α分成两个高为10的直棱柱,所以其体积的比值为.点评: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基础.4.(2015?湖南)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F分别是BC,CC1的中点,(Ⅰ)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Ⅱ)若直线A1C与平面A1ABB1所成的角为45°,求三棱锥F﹣AEC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证明AE⊥BB1,AE⊥BC,BC∩BB1=B,推出AE⊥平面B1BCC1,利用平面余平米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AEF⊥平面B1BCC1;(Ⅱ)取AB的中点G,说明直线A1C与平面A1ABB1所成的角为45°,就是∠CA1G,求出棱锥的高与底面面积即可求解几何体的体积.解答:(Ⅰ)证明:∵几何体是直棱柱,∴BB1⊥底面ABC,AE?底面ABC,∴AE⊥BB1,∵直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分别是BC的中点,∴AE⊥BC,BC∩BB1=B,∴AE⊥平面B1BCC1,∵AE?平面AEF,∴平面AEF⊥平面B1BCC1;(Ⅱ)解:取AB的中点G,连结A1G,CG,由(Ⅰ)可知CG⊥平面A1ABB1,直线A1C与平面A1ABB1所成的角为45°,就是∠CA1G,则A1G=CG=,∴AA1==,CF=.三棱锥F﹣AEC的体积:×==.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计算能力.5.(2015?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C⊥BC,BC=CC1,设AB1的中点为D,B1C∩BC1=E.求证:(1)DE∥平面AA1C1C;(2)BC1⊥AB1.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专题:证明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根据中位线定理得DE∥AC,即证DE∥平面AA1C1C;(2)先由直三棱柱得出CC1⊥平面ABC,即证AC⊥CC1;再证明AC⊥平面BCC1B1,即证BC1⊥AC;最后证明BC1⊥平面B1AC,即可证出BC1⊥AB1.解答:证明:(1)根据题意,得;E为B1C的中点,D为AB1的中点,所以DE∥AC;又因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所以DE∥平面AA1C1C;(2)因为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CC1⊥平面ABC,因为AC?平面ABC,所以AC⊥CC1;又因为AC⊥BC,CC1?平面BCC1B1,BC?平面BCC1B1,BC∩CC1=C,所以AC⊥平面BCC1B1;又因为BC1?平面BCC1B1,所以BC1⊥AC;因为BC=CC1,所以矩形BCC1B1是正方形,所以BC1⊥平面B1AC;又因为AB1?平面B1AC,所以BC1⊥AB1.点评:本题考查了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也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6.(2015?重庆)如题图,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ABC=,点D、E在线段AC上,且AD=DE=EC=2,PD=PC=4,点F在线段AB上,且EF∥BC.(Ⅰ)证明:AB⊥平面PFE.(Ⅱ)若四棱锥P﹣DFBC的体积为7,求线段BC的长.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专题:开放型;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PE⊥AC,可证PE⊥AB.又EF∥BC,可证AB⊥EF,从而AB与平面PEF内两条相交直线PE,EF都垂直,可证AB⊥平面PEF.(Ⅱ)设BC=x,可求AB,S△ABC,由EF∥BC可得△AFE≌△ABC,求得S△AFE=S△ABC,由AD=AE,可求S△AFD,从而求得四边形DFBC的面积,由(Ⅰ)知PE为四棱锥P﹣DFBC的高,求得PE,由体积V P﹣DFBC=S DFBC?PE=7,即可解得线段BC的长.解答:解:(Ⅰ)如图,由DE=EC,PD=PC知,E为等腰△PDC中DC边的中点,故PE⊥AC,又平面PAC⊥平面ABC,平面PAC∩平面ABC=AC,PE?平面PAC,PE⊥AC,所以PE⊥平面ABC,从而PE⊥AB.因为∠ABC=,EF∥BC,故AB⊥EF,从而AB与平面PEF内两条相交直线PE,EF都垂直,所以AB⊥平面PEF.(Ⅱ)设BC=x,则在直角△ABC中,AB==,从而S△ABC=AB?BC=x,由EF∥BC知,得△AFE≌△ABC,故=()2=,即S△AFE=S△ABC,由AD=AE,S△AFD==S△ABC=S△ABC=x,从而四边形DFBC的面积为:S DFBC=S△ABC﹣S AFD=x﹣x=x.由(Ⅰ)知,PE⊥平面ABC,所以PE为四棱锥P﹣DFBC的高.在直角△PEC中,PE===2,故体积V P﹣DFBC=S DFBC?PE=x=7,故得x4﹣36x2+243=0,解得x2=9或x2=27,由于x>0,可得x=3或x=3.所以:BC=3或BC=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的求法,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7.(2015?福建)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是圆O上异于A,B的点,PO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且PO=OB=1,(Ⅰ)若D为线段AC的中点,求证;AC⊥平面PDO;(Ⅱ)求三棱锥P﹣ABC体积的最大值;(Ⅲ)若BC=,点E在线段PB上,求CE+OE的最小值.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由题意可证AC⊥DO,又PO⊥AC,即可证明AC⊥平面PDO.(Ⅱ)当CO⊥AB时,C到AB的距离最大且最大值为1,又AB=2,即可求△ABC面积的最大值,又三棱锥P﹣ABC的高PO=1,即可求得三棱锥P﹣ABC体积的最大值.(Ⅲ)可求PB===PC,即有PB=PC=BC,由OP=OB,C′P=C′B,可证E为PB中点,从而可求OC′=OE+EC′==,从而得解.解答:解:(Ⅰ)在△AOC中,因为OA=OC,D为AC的中点,所以AC⊥DO,又PO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所以PO⊥AC,因为DO∩PO=O,所以AC⊥平面PDO.(Ⅱ)因为点C在圆O上,所以当CO⊥AB时,C到AB的距离最大,且最大值为1,又AB=2,所以△ABC面积的最大值为,又因为三棱锥P﹣ABC的高PO=1,故三棱锥P﹣ABC体积的最大值为:.(Ⅲ)在△POB中,PO=OB=1,∠POB=90°,所以PB==,同理PC=,所以PB=PC=BC,在三棱锥P﹣ABC中,将侧面BCP绕PB旋转至平面BC′P,使之与平面ABP共面,如图所示,当O,E,C′共线时,CE+OE取得最小值,又因为OP=OB,C′P=C′B,所以OC′垂直平分PB,即E为PB中点.从而OC′=OE+EC′==.亦即CE+OE的最小值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锥体的体积的求法等基础知识,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8.(2015?河北)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G为AC与BD的交点,BE⊥平面ABCD.(Ⅰ)证明:平面AEC⊥平面BED;(Ⅱ)若∠ABC=120°,AE⊥EC,三棱锥E﹣ACD的体积为,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棱柱、棱锥、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平面AEC⊥平面BED;(Ⅱ)根据三棱锥的条件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证明:(Ⅰ)∵四边形ABCD为菱形,∴AC⊥BD,∵BE⊥平面ABCD,∴AC⊥BE,则AC⊥平面BED,∵AC?平面AEC,∴平面AEC⊥平面BED;解:(Ⅱ)设AB=x,在菱形ABCD中,由∠ABC=120°,得AG=GC=x,GB=GD=,∵AE⊥EC,△EBG为直角三角形,∴BE=x,∵三棱锥E﹣ACD的体积V===,解得x=2,即AB=2,∵∠ABC=120°,∴AC2=AB2+BC2﹣2AB?BCcosABC=4+4﹣2×=12,即AC=,在三个直角三角形EBA,EBG,EBC中,斜边AE=EC=ED,∵AE⊥EC,∴△EAC为等腰三角形,则AE2+EC2=AC2=12,即2AE2=12,∴AE2=6,则AE=,∴从而得AE=EC=ED=,∴△EAC的面积S==3,在等腰三角形EAD中,过E作EF⊥AD于F,则AE=,AF==,则EF=,∴△EAD的面积和△ECD的面积均为S==,故该三棱锥的侧面积为3+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面面垂直的判定,以及三棱锥体积的计算,要求熟练掌握相应的判定定理以及体积公式.9.(2015?天津)如图,已知AA1⊥平面ABC,BB1∥AA1,AB=AC=3,BC=2,AA1=,BB1=2,点E和F 分别为BC和A1C的中点.(Ⅰ)求证:EF∥平面A1B1BA;(Ⅱ)求证:平面AEA1⊥平面BCB1;(Ⅲ)求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角的大小.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连接A1B,易证EF∥A1B,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Ⅱ)易证AE⊥BC,BB1⊥AE,可证AE⊥平面BCB1,进而可得面面垂直;(Ⅲ)取BB1中点M和B1C中点N,连接A1M,A1N,NE,易证∠A1B1N即为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角,解三角形可得.解答:(Ⅰ)证明:连接A1B,在△A1BC中,∵E和F分别是BC和A1C的中点,∴EF∥A1B,又∵A1B?平面A1B1BA,EF?平面A1B1BA,∴EF∥平面A1B1BA;(Ⅱ)证明:∵AB=AC,E为BC中点,∴AE⊥BC,∵AA1⊥平面ABC,BB1∥AA1,∴BB1⊥平面ABC,∴BB1⊥AE,又∵BC∩BB1=B,∴AE⊥平面BCB1,又∵AE?平面AEA1,∴平面AEA1⊥平面BCB1;(Ⅲ)取BB1中点M和B1C中点N,连接A1M,A1N,NE,∵N和E分别为B1C和BC的中点,∴NE平行且等于B1B,∴NE平行且等于A1A,∴四边形A1AEN是平行四边形,∴A1N平行且等于AE,又∵AE⊥平面BCB1,∴A1N⊥平面BCB1,∴∠A1B1N即为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角,在△ABC中,可得AE=2,∴A1N=AE=2,∵BM∥AA1,BM=AA1,∴A1M∥AB且A1M=AB,又由AB⊥BB1,∴A1M⊥BB1,在RT△A1MB1中,A1B1==4,在RT△A1NB1中,sin∠A1B1N==,∴∠A1B1N=30°,即直线A1B1与平面BCB1所成角的大小为30°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垂直与平行关系的证明,涉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属中档题.10.(2015?醴陵市)如图所示,已知AB⊥平面BCD,M、N分别是AC、AD的中点,BC⊥CD.(1)求证:MN∥平面BCD;(2)求证:平面BCD⊥平面ABC.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由中位线定理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2)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可得CD⊥平面ABC,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证.解答:证明:(1)因为M,N分别是AC,AD的中点,所以MN∥CD.又MN?平面BCD且CD?平面BCD,所以MN∥平面BCD;(2)因为AB⊥平面BCD,CD?平面BCD,所以AB⊥CD.又CD⊥BC,AB∩BC=B,所以CD⊥平面ABC.又CD?平面BCD,所以平面BCD⊥平面ABC.点评: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和面面垂直的判定,考查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11.(2015?葫芦岛一模)如图,圆柱的轴截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底面的圆周上,BF⊥AE,F是垂足.(1)求证:BF⊥AC;(2)若CE=1,∠CBE=30°,求三棱锥F﹣BCE的体积.考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欲证BF⊥AC,先证BF⊥平面AEC,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只需证CE⊥BF,BF⊥AE且CE∩AE=E,即可证得线面垂直;(2)V F﹣BCE=V C﹣BEF=?S△BEF?CE=??EF?BF?CE,即可求出三棱锥F﹣BCE的体积.解答:(1)证明:∵AB⊥平面BEC,CE?平面BEC,∴AB⊥CE∵BC为圆的直径,∴BE⊥CE.∵BE?平面ABE,AB?平面ABE,BE∩AB=B∴CE⊥平面ABE,∵BF?平面ABE,∴CE⊥BF,又BF⊥AE且CE∩AE=E,∴BF⊥平面AEC,∵AC?平面AEC,∴BF⊥AC…(6分)(2)解:在Rt△BEC中,∵CE=1,∠CBE=30°∴BE=,BC=2又∵ABCD为正方形,∴AB=2,∴AE=,∴BF?AE=AB?BE,∴BF=,∴EF=∴V F﹣BCE=V C﹣BEF=?S△BEF?CE=??EF?BF?CE=????1=…(12分)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圆柱性质、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考查三棱锥F﹣BCE的体积的计算,属于中档题.12.(2015?商丘三模)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BCEG均为直角梯形,AD∥BC,CE∥BG,且∠BCD=∠BCE=,平面ABCD⊥平面BCEG,BC=CD=CE=2AD=2BG=2.求证:(Ⅰ)EC⊥CD;(Ⅱ)求证:AG∥平面BDE;(Ⅲ)求:几何体EG﹣ABCD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证明EC⊥平面ABCD,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EC⊥CD;(Ⅱ)在平面BCEG中,过G作GN⊥CE交BE于M,连DM,证明四边形ADMG为平行四边形,可得AG∥DM,即可证明AG∥平面BDE;(Ⅲ)利用分割法即可求出几何体EG﹣ABCD的体积.解答:(Ⅰ)证明:由平面ABCD⊥平面BCEG,平面ABCD∩平面BCEG=BC,CE⊥BC,CE?平面BCEG,∴EC⊥平面ABCD,…(3分)又CD?平面BCDA,故EC⊥CD…(4分)(Ⅱ)证明:在平面BCEG中,过G作GN⊥CE交BE于M,连DM,则由已知知;MG=MN,MN∥BC∥DA,且,∴MG∥AD,MG=AD,故四边形ADMG为平行四边形,∴AG∥DM…(6分)∵DM?平面BDE,AG?平面BDE,∴AG∥平面BDE…(8分)(Ⅲ)解:…(10分)=…(12分)点评: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线面平行,考查几何体体积的计算,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运用面面垂直、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是关键.13.(2015?南昌模拟)如图,已知三棱锥A﹣BPC中,AP⊥PC,AC⊥BC,M为AB的中点,D为PB的中点,且△PMB 为正三角形.(1)求证:DM∥平面APC;(2)若BC=4,AB=20,求三棱锥D﹣BCM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可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线线平行,进而得到线面平行.(2)先证明MD⊥底面BCD,进而可计算出体积.解答:(1)证明:∵M为AB的中点,D为PB的中点,∴MD为△PAB的中位线,∴MD∥AP.而AP?平面PAC,MD?平面PAC,∴MD∥平面PAC.(2)解:∵△PMB为正三角形,PD=DB,∴MD⊥PB.∵MD∥AP,AP⊥PC,∴MD⊥PC.又PC∩PB=P,∴MD⊥平面PBC.即MD为三棱锥M﹣BCD的高.由AB=20,∴MB=10,BD=5,∴MD=5.在Rt△PCB中(因为AC⊥BC,所以PC⊥BC),由勾股定理得PC==2.于是S△BCD=S△BCP×==.∴V三棱锥D﹣BCM=V三棱锥M﹣BCD==10.点评: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证明线线平行是证明线面平行常用的方法之一.先证明线面垂直是求体积的关键.14.(2015?沈阳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BAD=60°,AB=2,PD=,O为AC与BD的交点,E为棱PB上一点.(Ⅰ)证明:平面EAC⊥平面PBD;(Ⅱ)若PD∥平面EAC,求三棱锥P﹣EAD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由已知得AC⊥PD,AC⊥BD,由此能证明平面EAC⊥平面PBD.(Ⅱ)由已知得PD∥OE,取AD中点H,连结BH,由此利用,能求出三棱锥P﹣EAD的体积.解答:(Ⅰ)证明:∵PD⊥平面ABCD,AC?平面ABCD,∴AC⊥PD.∵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又∵PD∩BD=D,AC⊥平面PBD.而AC?平面EAC,∴平面EAC⊥平面PBD.(Ⅱ)解:∵PD∥平面EAC,平面EAC∩平面PBD=OE,∴PD∥OE,∵O是BD中点,∴E是PB中点.取AD中点H,连结BH,∵四边形ABCD是菱形,∠BAD=60°,∴BH⊥AD,又BH⊥PD,AD∩PD=D,∴BD⊥平面PAD,.∴(还可以用VP-ABD-VE-ABD)==.点评: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15.(2015?上海模拟)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底面边长为,点P、Q、R分别在棱AA1、BB1、BC上,Q是BB1中点,且PQ∥AB,C1Q⊥QR(1)求证:C1Q⊥平面PQR;(2)若C1Q=,求四面体C1PQR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分析:(1)由已知得AB⊥平面B1BCC1,从而PQ⊥平面B1BCC1,进而C1Q⊥PQ,又C1Q⊥QR,由此能证明C1Q⊥平面PQR.(2)由已知得B1Q=1,BQ=1,△B1C1Q∽△BQR,从而BR=,QR=,由C1Q、QR、QP两两垂直,能求出四面体C1PQR 的体积.解答:(1)证明:∵四棱柱ABCD﹣A1B1C1D1是正四棱柱,∴AB⊥平面B1BCC1,又PQ∥AB,∴PQ⊥平面B1BCC1,∴C1Q⊥PQ,又已知C1Q⊥QR,且QR∩QP=Q,∴C1Q⊥平面PQR.(2)解:∵B1C1=,,∴B1Q=1,∴BQ=1,∵Q是BB1中点,C1Q⊥QR,∴∠B1C1Q=∠BQR,∠C1B1Q=∠QBR,∴△B1C1Q∽△BQR,∴BR=,∴QR=,∵C1Q、QR、QP两两垂直,∴四面体C1PQR 的体积V=.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空间线面关系、线面垂直的证明、几何体的体积等知识,考查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16.(2015?凯里市校级模拟)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D,E分别是AB,BB1的中点.(1)证明BC1∥平面A1CD(2)设AA1=AC=CB=2,AB=2,求三菱锥C﹣A1DE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1)连结AC1交A1C于点F,连结DF,则BC1∥DF,由此能证明BC1∥平面A1CD.(2)由已知得AA1⊥CD,CD⊥AB,从而CD⊥平面ABB1A1.由此能求出三菱锥C﹣A1DE的体积.解答:(1)证明:连结AC1交A1C于点F,则F为AC1中点又D是AB中点,连结DF,则BC1∥DF.因为DF?平面A1CD,BC1不包含于平面A1CD,所以BC1∥平面A1CD.(2)解:因为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AA1⊥CD.由已知AC=CB,D为AB的中点,所以CD⊥AB.又AA1∩AB=A,于是CD⊥平面ABB1A1.由AA1=AC=CB=2,得∠ACB=90°,,,,A1E=3,故A1D2+DE2=A1E2,即DE⊥A1D.所以三菱锥C﹣A1DE的体积为:==1.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的证明,考查三菱锥的体积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17.(2015?东城区一模)如图甲,⊙O的直径AB=2,圆上两点C,D在直径AB的两侧,且∠CBA=∠DAB=.沿直径AB折起,使两个半圆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如图乙),F为BC的中点,E为AO的中点.根据图乙解答下列各题:(Ⅰ)求证:CB⊥DE;(Ⅱ)求三棱锥C﹣BOD的体积;(Ⅲ)在劣弧上是否存在一点G,使得FG∥平面ACD?若存在,试确定点G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E⊥AO,再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得到DE⊥平面ABC,进而得出结论.(Ⅱ)由(Ⅰ)知DE⊥平面ABC,利用转换底面的方法,即可求三棱锥的体积;(Ⅲ)存在,G为劣弧的中点.连接OG,OF,FG,通过证明平面OFG∥平面ACD,即可得到结论.解答:(Ⅰ)证明:在△AOD中,∵,OA=OD,∴△AOD为正三角形,又∵E为OA的中点,∴DE⊥AO…(1分)∵两个半圆所在平面ACB与平面ADB互相垂直且其交线为AB,∴DE⊥平面ABC.…(3分)又CB?平面ABC,∴CB⊥DE.…5分(Ⅱ)解:由(Ⅰ)知DE⊥平面ABC,∴DE为三棱锥D﹣BOC的高.∵D为圆周上一点,且AB为直径,∴,在△ABD中,由AD⊥BD,,AB=2,得AD=1,.…(6分)∵,∴==.…(8分)(Ⅲ)解:存在满足题意的点G,G为劣弧的中点.…(9分)证明如下:连接OG,OF,FG,易知OG⊥BD,又AD⊥BD∴OG∥AD,∵OG?平面ACD,∴OG∥平面ACD.…(10分)在△ABC中,O,F分别为AB,BC的中点,∴OF∥AC,OF?平面ACD,∴OF∥平面ACD,…(11分)∵OG∩OF=O,∴平面OFG∥平面ACD.又FG?平面OFG,∴FG∥平面ACD.…(12分)点评:本题考查线线、线面、面面关系,考查线线垂直的判定、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及几何体高与体积的计算,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及分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8.(2015?威海模拟)如图:是直径为的半圆,O为圆心,C是上一点,且.DF⊥CD,且DF=2,,E为FD的中点,Q为BE的中点,R为FC上一点,且FR=3RC.(Ⅰ)求证:面BCE⊥面CDF;(Ⅱ)求证:QR∥平面BCD;(Ⅲ)求三棱锥F﹣BCE的体积.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Ⅰ)证明BD⊥DF,DF⊥BC,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BC⊥平面CFD,然后证明面BCE⊥面CDF.(Ⅱ)连接OQ,通过证明RQ∥OM,然后证明QR∥平面BCD.(Ⅲ)利用v F﹣BCE=v F﹣BCD﹣v E﹣BCD求解几何体的体积即可.解答:(本小题满分12分)证明:(Ⅰ)∵DF=2,,,∴BF2=BD2+DF2,∴BD⊥DF﹣﹣﹣﹣﹣﹣﹣﹣﹣﹣﹣﹣﹣﹣﹣﹣﹣﹣﹣﹣﹣﹣(1分)又DF⊥CD,∴DF⊥平面BCD﹣﹣﹣﹣﹣﹣﹣﹣﹣﹣﹣﹣﹣﹣﹣﹣﹣﹣﹣﹣﹣﹣(2分)∴DF⊥BC,又BC⊥CD,∴BC⊥平面CFD,﹣﹣﹣﹣﹣﹣﹣﹣﹣﹣﹣﹣﹣﹣﹣﹣﹣﹣﹣﹣﹣﹣(3分)∵BC?面BCE∴面BCE⊥面CDF.﹣﹣﹣﹣﹣﹣﹣﹣﹣﹣﹣﹣﹣﹣﹣﹣﹣﹣﹣﹣﹣﹣(4分)(Ⅱ)连接OQ,在面CFD内过R点做RM⊥CD,∵O,Q为中点,∴OQ∥DF,且﹣﹣﹣﹣﹣﹣﹣﹣﹣﹣﹣﹣﹣﹣﹣﹣﹣(5分)∵DF⊥CD∴RM∥FD,﹣﹣﹣﹣﹣﹣﹣﹣﹣﹣﹣﹣﹣﹣﹣﹣﹣﹣﹣﹣﹣﹣(6分)又FR=3RC,∴,∴,∵E为FD的中点,∴.﹣﹣﹣﹣﹣﹣﹣﹣﹣﹣﹣﹣﹣﹣﹣﹣﹣﹣﹣﹣﹣﹣(7分)∴OQ∥RM,且OQ=RM∴OQRM为平行四边形,∵RQ∥OM﹣﹣﹣﹣﹣﹣﹣﹣﹣﹣﹣﹣﹣﹣﹣﹣﹣﹣﹣﹣﹣﹣(8分)又RQ?平面BCD,OM?平面BCD,∴QR∥平面BCD.﹣﹣﹣﹣﹣﹣﹣﹣﹣﹣﹣﹣﹣﹣﹣﹣﹣﹣﹣﹣﹣(9分)(Ⅲ)∵,∴∠DBC=30°,∴在直角三角形BCD中有,,∴﹣﹣﹣﹣﹣﹣﹣﹣(12分)(或求VB-FCE 1/3*1/2*FE*CD*BC)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应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几何体的体积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计算能力.。

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精选30题

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精选30题

立体几何11.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五个正方形如图阴影部分,第六个正方形在编号1~5的适当位置,则所有可能的位置编号为__①④⑤______.2.底面是菱形的直平行六面体的高为12cm ,两条体对角线的长分别是15cm 和20cm ,求底面边长.5cm.3,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是4cm ,过BC 的一个平面交侧棱AA ′于点D ,若AD 的长为2cm ,求截面△BCD 的面积.8cm 24.四棱台的上、下底面均为正方形,它们的边长分别是1、2,侧棱长为2,则该四棱台的高为_______ .62 5.一个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3,高为6,则它的侧棱长为______ 36.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及高分别为1、2、2,则它的斜高为__________. 7367.正四棱锥S -ABCD 的所有棱长都等于a ,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作截面,则截面面积为__________. 12a 2 8.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是5和7,对角线长为9,则棱台的斜高等_______109.一个正三棱锥P -ABC 的底面边长和高都是4,E 、F 分别为BC 、P A 的中点,则EF 的长为__________.2 210.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积为36,一条侧棱长为34,求它的高和斜高.高为4,斜高为5.11.过球面上两点可能作出球的大圆( D )A .0个或1个B .有且仅有一个C .无数个D .1个或无数个12.如果圆台两底面的半径分别是7和1,则与两底面平行且等距离的截面面积是_16π__ 13半径为5的球被一平面所截,若截面圆的面积为16π,则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为(3 )14.(1)两平行平面截半径为5的球,若截面面积分别为9π和16π,则这两个平面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16π(2)在球内有相距9cm 的两个平行截面,面积分别为49π cm 2和400π cm 2,求此球的半径.2515.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0cm ,高是15cm ,则平行于圆柱的轴且与此轴相距12cm的截面面积是________.480cm 216过球半径的中点,作一垂直于这个半径的截面,截面面积为48πcm 2,则球的半径为________.8cm17.一个圆台的母线长为12cm ,两底面的面积分别为4π cm 2和25π cm 2,求:(1)圆台的高315;(2)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20(18.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轴截面的面积等于392cm 2,母线与轴的夹角是45°,求这个圆台的高、母线长和两底面半径.7cm 、21cm. 14 2 1419.水平放置的△ABC 的斜二测直观图如图所示,已知A ′C ′=3,B ′C ′=2,则AB 边上的中线的实际长度 52_____.20.如图,正方形O ′A ′B ′C ′的边长为a cm(a >0),它是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它的原图形OABC 的周长是_8a _________21.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________.表面积 体积公式,,,,22.圆台的母线长是3cm ,侧面展开后所得扇环的圆心角为180°,侧面积为10πcm 2,则圆台的高为________,上、下底面半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332cm 1112cm 2912cm 23.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10cm 和20cm ,它的侧面展开图的扇环的圆心角是180°,那么圆台的表面积是多少?1100π24.一个正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2,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求此球的表面积.3π. 25,正六棱台的斜高为33cm ,两底面边长的差为10cm ,全面积为4803cm 2,求两底面的边长.上底面边长为4cm ,下底面边长为14cm26.一个圆柱的高缩小为原来的1n,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n 倍,则所得的圆柱的体积为原来的________.n 倍27.已知ABCD -A 1B 1C 1D 1是棱长为a 的正方体,E 、F 分别为棱AA 1与CC 1的中点,求四棱锥A 1-EBFD 1的体积 a 36. 28.求棱长都为a 的正四棱锥的体积26a 329,棱台的上底面积为16,下底面积为64,求棱台被它的中截面分成的上、下两部分体积之比.8:27:6430.正方体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比和体积比__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练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练习题

立体几何一、选择题1、(2016年北京高考)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A.B. C. D. 【答案】A2、(2016年山东高考)有一个半球和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其三 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 ) (B ) (C ) (D ) 【答案】C3、(2016年全国I高考)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1613121π32+31π32+31π62+31π62+1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28π3,则它的表面积是(A )17π (B )18π (C )20π (D )28π【答案】A4、(2016年全国I 高考)平面过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顶点A ,//平面CB 1D 1,平面ABCD =m ,平面ABB 1 A 1=n ,则m ,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 ) (B ) (C ) (D ) 【答案】A5、(2016年全国II 高考)右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 )20π (B )24π (C )28π (D )32π 【答案】C6、(2016年全国III 高考)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现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α-ααI αI22313(A )(B )(C )90 (D )81 【答案】B7、(2016年全国III 高考)在封闭的直三棱柱内有一个体积为V 的球,若,,,,则V 的最大值是(A )4π (B ) (C )6π (D )【答案】B二、填空题1、(2016年上海高考)如图,在正四棱柱中,底面的边长为3,与底面所成角的大小为,则该正四棱柱的高等于____________【答案】2、(2016年四川高考)已知三棱锥的四个面都是腰长为2的等腰三角形,该三棱锥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__________.18+54+111ABC A B C -AB BC ⊥6AB =8BC =13AA =92π323π1111D C B A ABCD -ABCD 1BD 32arctan3、(2016年天津高考)已知一个四棱锥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m),则该四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m3.【答案】24、(2016年全国II高考)是两个平面,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1)如果,那么.[(2)如果,那么.(3)如果,那么.(4)如果,那么与所成的角和与所成的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命题有..(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答案】②③④5、(2016年浙江高考)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αβ,m n,,//m n m nαβ⊥⊥αβ⊥,//m nαα⊥m n⊥//,mαβα⊂//mβ//,//m nαβmαnβ【答案】 6、(2016年浙江高考)如图,在△ABC 中,AB =BC =2,∠ABC =120°.若平面ABC 外的点P 和线段AC 上的点D ,满足PD =DA ,PB =BA ,则四面体P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答案】三、解答题1、(2016年北京高考) 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1)求证:平面;(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3)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⑴∵面面 面面723212P ABCD -PAD ⊥ABCD PA PD ⊥PA PD =AB AD ⊥1AB =2AD =AC CD ==PD ⊥PAB PB PCD PA M //BM PCD AMAP∵,面∴面∵面∴又∴面⑵取中点为,连结,∵∴∵∴以为原点,如图建系易知,,,,则,,,设为面的法向量,令,则与面夹角有⑶假设存在点使得面设,由(2)知,,,,有∴∵面,为的法向量∴即∴∴综上,存在点,即当时,点即为所求.' 2、(2016年山东高考)在如图所示的圆台中,AC是下底面圆O的直径,EF是上底面圆O的直径,FB 是圆台的一条母线.(I )已知G ,H 分别为EC ,FB 的中点,求证:GH ∥平面ABC ; (II )已知EF =FB =AC =,AB =BC .求二面角的余弦值.【解】(Ⅰ)连结,取的中点,连结, 因为,在上底面内,不在上底面内, 所以上底面,所以平面; 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所以平面平面,由平面,所以平面. (Ⅱ) 连结,以为原点,分别以为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于是有,,,, 可得平面中的向量,, 于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又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设二面角为,12F BC A --FC FC M HM GM,GM//EF EF GM GM//GM//ABC MH//B C⊂BC ABC ⊄MH ABC MH//ABC GHM//ABC ⊂GH GHM GH//ABC OB B C AB = OB A ⊥∴O O O O OB,OA,'z y,x,BC AB ,32AC 21FB EF ==== 3)(22=--='FO BO BF O O )0,0,3A(2)0,0,3C(-2)0,3B(0,2)3,3F(0,FBC )3,(30,-=)0,,(3232=FBC )1,3,3(1-=n ABC )1,0,0(2=n A -BC -F θ B则. 二面角的余弦值为.3、(2016年上海高考)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及其内部)绕的旋转一周形成圆柱,如图,长为,长为,其中与在平面的同侧。

(好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好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下图所示,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平面11ADD A 的中心,M 、N 、F 分别是11B C 、1CC 、AB 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MN EF =,且MN 与EF 平行B .12MN EF ≠,且MN 与EF 平行 C .12MN EF =,且MN 与EF 异面 D .12MN EF ≠,且MN 与EF 异面 2.如图,圆锥的母线长为4,点M 为母线AB 的中点,从点M 处拉一条绳子,绕圆锥的侧面转一周达到B 点,这条绳子的长度最短值为25,则此圆锥的表面积为( )A .4πB .5πC .6πD .8π 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3cm )是( )A .24B .30C .47D .67 4.已知点A ,B ,C 在半径为5的球面上,且214AB AC ==,27BC =,P 为球面上的动点,则三棱锥P ABC -体积的最大值为( )A .567B .527C .497D .14735.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23+B .223+C .63D .66.三棱锥P ABC -中,6AB =,8AC =,90BAC ∠=︒,若52PA PB PC ===则点B 到平面PAC 的距离为( )A .32B 3041C 1534D .67.已知四面体ABCD 中,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为60,且2AB =,4CD =,120CBD ∠=,则四面体ABCD 体积的最大值是( )A .439B .239C .83D .438.如下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平面ADE ;②DE BM ⊥;③平面//BDM 平面AFN ;④AM ⊥平面BDE .以上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 9.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三棱锥11A B CD -的表面积为43,则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为( )A .43πB .6πC .323πD .86π10.已知直线a 、b 都不在平面α内,则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A .若//a b ,//a α,则//b αB .若//a b ,a α⊥,则b α⊥C .若a b ⊥,//a α,则b α⊥D .若a b ⊥,a α⊥,则//b α1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和N 分别为11A B ,和1BB 的中点.,那么直线AM 与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25B .1010C .35D .3212.已知在底面为菱形的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4,42AB BD ==60BAD ︒∠=,则异面直线1B C 与1AD 所成的角为( )A .90︒B .60︒C .45︒D .30︒二、填空题13.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14AB BC AA ===,42AC =,若点P 是上底面111 A B C 所在平面内一动点,若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表面积恰为41π,则此时点P 构成的图形面积为________.14.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22AB =,3BC =,4PA =,4ABC π∠=,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体积为___________.15.如图在菱形ABCD 中,2AB =,60A ∠=,E 为AB 中点,将AED 沿DE 折起使二面角A ED C '--的大小为90,则空间A '、C 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16.如图,已知ABC 的顶点C ∈平面α,点,A B 在平面α的同一侧,且||23,||2AC BC ==.若,AC BC 与平面α所成的角分别为5,124ππ,则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_____17.在三棱锥-P ABC 中,侧面PBC 和底面ABC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若3PA =,则侧棱PA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18.已知扇形的面积为56π,圆心角为63π,则由该扇形围成的圆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 19.有一个半径为4的球是用橡皮泥制作的,现要将该球所用的橡皮泥重新制作成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使得圆柱和圆锥有相等的底面半径和相等的高,若它们的高为8,则它们的底面圆的半径是___________.20.若三棱锥S ABC -的底面是以AB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23AB =,7SA SB SC ===,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菱形,60,BCD PD AD ∠=︒⊥,点E 是BC 边的中点.(Ⅰ)求证:AD ⊥平面PDE ;(Ⅱ)若二面角P AD C --的大小等于60︒,且834,3AB PD ==①点P 到平面ABCD 的距离;②求直线PB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大小.2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A ⊥底面ABCD ,PA AB =,点M 是棱PD 的中点.(1)求证://PB 平面ACM ;(2)求三棱锥P ACM -的体积.2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32,3,PB PD PA AD ====点,E F 分别为线段,PD BC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ABP ;(2)求证:平面AEF ⊥平面PCD ;(3)求三棱锥C AEF -的体积24.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2PC PD DC AD ===,底面ABCD 为矩形,平面PCD ⊥平面ABCD ,O 、E 分别是棱CD 、PA 的中点.(1)求证://OE 平面PBC ;(2)求二面角P AB C 的大小.25.在三棱锥P ABC -中,AE BC ⊥于点,E CF AB ⊥于点F ,且AE CF O ⋂=,若点P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为点O .(1)证明:AC PB ⊥;(2)若ABC 是正三角形,点,G H 分别为,PA PC 的中点.证明:四边形EFGH 是矩形.26.已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半圆,母线长为23.(1)求圆锥的底面积;(2)在该圆锥内按如图所示放置一个圆柱,当圆柱的侧面积最大时,求圆柱的体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利用正方体性质可求得2MN =,3EF =知12MN EF ≠,再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知1//MN B C ,从而//MN ED ,又EF 与ED 相交,可知MN 与EF 异面,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则22112MN MC C N =+=作E 点在平面ABCD 的投影点G ,即EG ⊥平面ABCD ,连接,EG GF ,在直角EGF △中,1EG =,222GF AG AF =+=2222123EF EG GF =+=+=以12MN EF ≠,故排除A 、C连接DE ,由E 是平面11ADD A 的中心,得112DE A D = 又M N 、分别是11B C 、1CC 的中点,所以1//MN B C又11//A D B C ,所以//MN ED ,又EF ED E ⋂=,所以MN 与EF 异面故选:D.【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正方体中的线面关系,线线平行的关系,及判断异面直线,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正方体的性质,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2.B解析:B【分析】根据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且线段25MB =计算底面圆半径即可求解.【详解】设底面圆半径为r ,由母线长4l ,可知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为22r r l ππα==, 将圆锥侧面展开成一个扇形,从点M 拉一绳子围绕圆锥侧面转到点B ,最短距离为BM ; 如图,在ABM 中,25,2,4MB AM AB ===,所以222AM AB MB +=,所以2MAB π∠=,故22r ππα==,解得1r =,所以圆锥的表面积为25S rl r πππ=+=,故选:B【点睛】关键点点睛:首先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其圆心角为2r l πα=,其次从点M 拉一绳子围绕圆锥侧面转到点B ,绳子的最短距离即为展开图中线段MB 的长,解三角即可求解底面圆半径r ,利用圆锥表面积公式求解. 3.D解析:D【分析】先找到几何体的原图,再求出几何体的高,再求几何体的体积得解.【详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图中的四棱锥1P CDD E -,由题得22437AD =-7所以几何体的体积为11(24)676732⋅+⋅=. 故选:D【点睛】方法点睛:通过三视图找几何体原图常用的方法有:(1)直接法;(2)拼凑法;(3)模型法.本题利用的就是模型法.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选择方法求解. 4.A解析:A【分析】求出球心到平面ABC 的距离,由这个距离加上球半径得P 到平面ABC 距离的最大值,再由体积公式可得P ABC -体积的最大值.【详解】如图,M 是ABC 的外心,O 是球心,OM ⊥平面ABC ,当P 是MO 的延长线与球面交点时,P 到平面ABC 距离最大, 由214AB AC ==,27BC =,得72cos 214ACB ∠==,则14sin 4ACB ∠=, 21428sin 144AB AM CB ===∠,4AM =, 2222543OM OA AM =-=-=,358PM =+=,又1114sin 2142777224ABC S AC BC ACB =⋅⋅∠=⨯⨯⨯=△, 所以最大的15677783P ABC V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求三棱锥的体积,解题关键是确定三棱锥体积最大时P 点在球面上的位置,根据球的性质易得结论.当底面ABC 固定,M 是ABC 外心,当PM ⊥平面ABC ,且球心O 在线段PM 上时,P 到平面ABC 距离最大.5.A解析:A【分析】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是三棱锥,平面ACD ⊥平面ABC ,ACD ACB ≅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底为2AC =,高为1BE =,ABD BC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计算四个三角形面积之和即可求解.【详解】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是三棱锥:底面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底2AC =,高1BE =,平面ACD ⊥平面ABC ,ACD ACB ≅,由三视图知ACB △中,2AC =,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2AB BC ==A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AD CD ==,2AC =,222BD BE DE =+=所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的面积为12112⨯⨯=, 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的面积为12112⨯⨯=, 等边ABD △的面积为233242=, 等边BCD △的面积为233242=, 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331123++=+, 故选:A.6.C解析:C 【分析】取BC 中点为O ,连接OP ,OA ,根据题中条件,由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证明PO ⊥平面ABC ;求出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以及PAC △的面积,设点B 到平面PAC 的距离为d ,根据等体积法,由P ABC B PAC V V --=,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取BC 中点为O ,连接OP ,OA ,因为6AB =,8AC =,90BAC ∠=︒,所以226810BC =+=,则152AO BC ==; 又52PA PB PC ===222100PB PC BC +==,则PB BC ⊥,152PO BC ==, 所以22250PO OA PA +==,所以PO AO ⊥; 因为PB PC =,O 为BC 中点,所以PO BC ⊥,又BC AO O ⋂=,BC ⊂平面ABC ,AO ⊂平面ABC ,所以PO ⊥平面ABC ; 此时三棱锥P ABC -的体积为11168540332P ABC ABCV S PO -=⋅=⨯⨯⨯⨯=, 因为在PAC △中,52PA PC ==,8AC =,所以PAC △的面积为221843422PACAC SPA ⎛⎫=⨯-= ⎪⎝⎭, 设点B 到平面PAC 的距离为d , 由P ABC B PAC V V --=可得1403PACS d =⋅,所以153417434d ==. 故选:C. 【点睛】 方法点睛:求解空间中点P 到面α的距离的常用方法:(1)等体积法:先设所求点到面的距离,根据几何体中的垂直关系,由同一几何体的不同的侧面(或底面)当作底,利用体积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2)空间向量法:先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m ,以及平面α的一条斜线PA 所对应的向量PA ,则点P 到面α的距离即为PA m d m⋅=.7.D解析:D 【分析】在BCD △中,利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可得163BC BD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BCDS≤,由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为60,可得A 到平面BCD 的最大距离为2sin 603h ==ABCD 体积的最大值.【详解】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cos120CD BC BD BC BD =+-⋅22BC BD BC BD =++⋅因为222BC BD BC BD +≥,所以23CD BC BD ≥⋅, 所以163BC BD ⋅≤,当且仅当BC BD =时等号成立,1116sin120223BCDSBC BD =⋅≤⨯= 因为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为60,所以点A 到平面BCD 的最大距离为2sin 603h ==所以114333A BCD BCDV S h -=⋅≤=, 所以四面体ABCD 体积的最大值是43, 故选:D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是利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BCD S △最大值,再由二面角求出高的最大值.8.A解析:A 【分析】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ABCA ﹣EFMN ,得出BM ∥平面ADNE ,判断①正确;由连接AN ,则AN ∥BM ,又ED AN ⊥,判断②正确;由BD ∥FN ,得出BD ∥平面AFN ,同理BM ∥平面AFN ,证明平面BDM ∥平面AFN ,判断③正确;由MC BD ⊥,ED ⊥AM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判断④正确.【详解】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ABCA ﹣EFMN ,如图1所示; 对于①,平面BCMF ∥平面ADNE ,BM ⊂平面BCMF , ∴BM ∥平面ADNE ,①正确;对于②,如图2所示,连接AN ,则AN ∥BM ,又ED AN ⊥,所以DE BM ⊥,②正确; 对于③,如图2所示,BD ∥FN ,BD ⊄平面AFN ,FN ⊂平面AFN ,∴BD ∥平面AFN ;同理BM ∥平面AFN ,且BD ∩BM =B ,∴平面BDM ∥平面AFN ,③正确; 对于④,如图3所示,连接AC ,则BD AC ⊥,又MC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MC BD ⊥,又AC MC C ,所以BD ⊥平面ACM ,所以BD ⊥AM , 同理得ED ⊥AM ,ED BD D =,所以AM ⊥平面BDE ,∴④正确.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展开空间想象,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再由空间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及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去判断命题的正确性.9.B解析:B 【分析】根据三棱锥的表面积进一步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最后求出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进一步求出结果. 【详解】解: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1111112B D AC AB AD B C D C a ======, 由于三棱锥11A B CD -的表面积为3 所以)12133442242AB CS S a==⨯⨯=所以2a =()()()2222226++=, 所以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34663ππ⎛⎫= ⎪ ⎪⎝⎭故选:B . 【点睛】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10.C解析:C 【分析】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由线面垂直的定义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b 与α的位置关系,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根据已知条件判断b 与α的位置关系,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由于直线a 、b 都不在平面α内.在A 中,若//a α,过直线a 的平面β与α的交线m 与a 平行,因为//a b ,可得//b m ,b α⊄,m α⊂,所以,//b α,A 选项正确;在B 中,若a α⊥,则a 垂直于平面α内所有直线,//a b ,则b 垂直于平面α内所有直线,故b α⊥,B 选项正确; 在C 中,若a b ⊥,//a α,则b 与α相交或平行,C 选项错误;在D 中,若a b ⊥,a α⊥,则//b α或b α⊂,b α⊄,//b α∴,D 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方法点睛:对于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组合判断题,解决的方法是“推理论证加反例推断”,即正确的结论需要根据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相关定理进行证明,错误的结论需要通过举出反例说明其错误,在解题中可以以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如正方体、正四面体等)为模型进行推理或者反驳.11.A解析:A 【分析】作出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的角,然后解三角形求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 【详解】设,E F 分别是1,AB CC 的中点,由于,M N 分别是111,A B BB 的中点,结合正方体的性质可知11//,//B E AM B F CN ,所以1EB F ∠是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设异面直线AM 和CN 所成的角为θ,设正方体的边长为2,2211125B E B F ==+=,2221216EF =++=,则1cos cos EB F θ=∠=55625255+-=⨯⨯.故选:A.【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2.A解析:A 【分析】把1AD 平移到1BC ,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相交直线的夹角. 【详解】连接1,BD BC ,∵四边形ABCD 为菱形, 60,4BAD AB ︒∠==,4BD ∴=.又1BDD 为直角三角形,22211BD BD DD ∴=+,得14DD =,∴四边形11BCC B 为正方形.连接1BC 交1B C 于点O 11//BC AD ,BOC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1B C 与1AD 所成的角,由于11BCC B 为正方形, 90BOC ︒∴∠=,故异面直线1B C 与1AD 所成的角为90°. 故选:A.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填空题13.【分析】确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中点分别是和的外心由直棱柱性质得的外接球的球心在上外接球面与平面的交线是圆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求出可得面积【详解】则设分别是的中点则分别是和的外心由直三棱柱的性质得平面 解析:4π【分析】确定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1,AC A C 的中点1,D D 分别是ABC 和111A B C △的外心,由直棱柱性质得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O 在1DD 上,外接球面与平面111A B C 的交线是圆,是以1D 为圆心,1D P 为半径的圆,求出1PD 可得面积. 【详解】4,2AB BC AC ===90ABC ∠=︒,设1,D D 分别是11,AC A C 的中点,则1,D D分别是ABC 和111A B C △的外心,由直三棱柱的性质得1DD ⊥平面ABC , 所以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O 在1DD 上,如图,24()41OA ππ=,则412OP OA ==,2222413(22)22OD OA AD ⎛⎫=-=-= ⎪ ⎪⎝⎭, 所以11135422OD DD OD AA OD =-=-=-=, 222211415222PD OP OD ⎛⎫⎛⎫=-=-= ⎪⎪ ⎪⎝⎭⎝⎭, P ABC -的外接球面与平面111A B C 的交线是圆,是以1D 为圆心,1D P 为半径的圆,其面积为224S ππ=⨯=. 故答案为:4π.【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问题的求解,重点考查了几何体的外接球的有关问题的求解,关键是根据外接球的性质确定球心位置,结合勾股定理得出动点所满足的具体条件,结论: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在过各面外心且与此面垂直的直线上.14.【分析】利用余弦定理求得利用正弦定理计算出的外接圆直径可计算出三棱锥的外接球半径然后利用球体体积公式可求得结果【详解】如下图所示圆柱的底面圆直径为圆柱的母线长为则的中点到圆柱底面圆上每点的距离都相等 1326π【分析】利用余弦定理求得AC ,利用正弦定理计算出ABC 的外接圆直径2r ,可计算出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半径R ,然后利用球体体积公式可求得结果.【详解】如下图所示,圆柱12O O 的底面圆直径为2r ,圆柱的母线长为h ,则12O O 的中点O 到圆柱底面圆上每点的距离都相等, 所以,圆柱12O O 的外接球直径为()2222R r h =+.本题中,作出ABC 的外接圆2O ,由于PA ⊥平面ABC ,可将三棱锥P ABC -放在圆柱12O O 中,在ABC 中,22AB =3BC =,4ABC π∠=,由余弦定理可得222cos 5AC AB BC AB BC ABC +-⋅∠=,由正弦定理可知,ABC 的外接圆直径为5210sin 2ACr ABC===∠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直径为()222226R PA r =+=26R =, 因此,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334426132633V R ππ==⨯=⎝⎭. 故答案为:13263.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15.【分析】由二面角的大小为可得平面平面得到平面由勾股定理可得答案【详解】连接所以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因为为中点所以所以即所以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所以所以故答案为:【点睛】对于翻折问题解题时要认解析:22. 【分析】由二面角A ED C '--的大小为90,可得平面A ED '⊥平面EDCB ,得到A E '⊥平面EDCB ,由勾股定理可得答案. 【详解】连接DB CE 、,2AB AD ==,60A ∠=,所以ABD △、CBD 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2AD BD CD ===,因为E 为AB 中点,1AE A E '==, 所以DE AB ⊥,DE A E ⊥',3DE =,30EDB ∠=,所以90EDC ∠=,即DE CD ⊥,所以222347EC ED CD =+=+=,因为平面A ED '⊥平面EDCB ,DE A E ⊥',平面A ED'平面EDCB DE =,所以A E '⊥平面EDCB ,EC ⊂平面EDCB ,所以A E EC '⊥, 所以221722A C A E EC ''=+=+=.故答案为:22.【点睛】对于翻折问题,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确定有关元素间的关系及翻折前后哪些量变了,哪些量没有变,根据线线、线面、面面关系正确作出判断,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16.【分析】由题意可得AB 的轨迹得到当ACBC 与轴l 共面时∠ACB 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得sin ∠ACB 的范围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答案【详解】∵ACBC 与平面α所成的角分别为且|AC|=2|BC|=2则A 解析:[3,3]【分析】由题意可得A ,B 的轨迹,得到当AC 、BC 与轴l 共面时,∠ACB 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得sin ∠ACB 的范围,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得答案.【详解】∵AC ,BC 与平面α所成的角分别为512π,4π,且|AC |=23,|BC |=2, 则A ,B 分别在如图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圆周上运动,当直线AC ,BC 与轴l 在同一平面内时,∠ACB 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于是,有63ACB ππ≤∠≤, ∴sin 6π≤sin ∠ACB ≤sin 3π,即12≤sin ∠ACB ≤3 而ABC 的面积S =12|AC |⋅|BC |⋅sin ∠ACB =3∠ACB . ∴33S ≤≤.故答案为:[3,3]【点睛】关键点睛:根据题意得到A ,B 的轨迹,利用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17.【分析】先画出直观图证明平面平面然后侧棱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即为根据题目中的数据算出即可【详解】如图作的中点连结因为侧面PBC 和底面ABC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而为的中点所以又所以平面同时平面所以平 解析:o 60.【分析】先画出直观图,证明平面PAD ⊥平面ABC ,然后侧棱PA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即为PAD ∠,根据题目中的数据算出即可.【详解】如图,作BC 的中点D ,连结AD 、PD因为侧面PBC 和底面ABC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而D 为BC 的中点,所以BC PD ⊥,BC AD ⊥,又PD AD D ⋂=,所以BC ⊥平面PAD ,同时BC ⊂平面ABC所以平面PAD ⊥平面ABC ,所以PAD ∠即为侧棱PA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由侧面PBC 和底面ABC 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得3AD PD ==3PA =所以PAD ∆为等边三角形,则=PAD ∠o 60即侧棱PA 与底面ABC 所成的角为o 60故答案为:o 6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较简单.18.【分析】由扇形的面积及圆心角可得扇形的半径再由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可得底面半径再由外接球的半径与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的关系求出外接球的半径进而求出球的表面积【详解】设扇形的长为l 半径为R 则解得 解析:36π【分析】由扇形的面积及圆心角可得扇形的半径,再由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可得底面半径,再由外接球的半径与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的关系求出外接球的半径,进而求出球的表面积.【详解】设扇形的长为l ,半径为R ,则22111656222S lR R παπ====,解得30R =l 为锥底面周长2r π,∴底面的半径5r =∴225R r -=.设外接球的半径为1R ,∴()222115(5)R R =-+,解得13R =,∴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1436R ππ=,故答案为:36π.本题考查扇形的弧长与圆锥的底面周长的关系及外接球的半径和圆锥的高及底面半径的关系,和球的表面积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9.【详解】设它们的底面圆的半径为()依题意得化简得所以故答案为: 解析:22 【详解】 设它们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 (0r >). 依题意得3443V π=⨯球V V =+圆柱圆锥221(+)83r r ππ=⨯, 化简得28r =,所以22r =. 故答案为:22.20.【详解】取的中点由题意可得:所以面ABC 所以球心在直线上所以得所以解析:494π 【详解】取AB 的中点,由题意可得:2222,3,SD DC SD DC SC ==+=,所以,SD AB SD DC ⊥⊥,SD ⊥面ABC. 所以球心在直线SD 上,所以()2232R R =+-,得74R =, 所以24944S R ππ==. 三、解答题21.(Ⅰ)证明见解析;(Ⅱ)①4,②3π.(Ⅰ)连接BD ,点E 是BC 边的中点,得出DE BC ⊥,DE AD ⊥再由DP AD ⊥,得出结果;(Ⅱ)DE AD ⊥,PD AD ⊥,PDE ∠为二面角P AD C --的平面角,60PDE ∠=︒,过P 在平面PDE 内做PK DE ⊥于K ,易证PK ⊥面ABCD ,PK 为点到面的距离,PBK ∠即为线面角.【详解】(Ⅰ)连接BD ,底面ABCD 是菱形,∠BDC =60°,∴△BCD 是正三角形.∵点E 是BC 边的中点,∴DE ⊥BC ,∵AD ∥BC ,∴DE ⊥AD .∵DP ⊥AD ,DP ∩AD =D ,∴AD ⊥平面PDE ;(Ⅱ)①∵DE ⊥AD ,PD ⊥AD ,∴PDE ∠为二面角P -AD -C 的平面角,∴60PDE ∠=︒,过P 在平面PDE 内做PK DE ⊥于K ,由(Ⅰ)易AD PK ⊥.∴PK ⊥面ABCD . ∵83PD =∴43DK =,4PK =, 即点P 到平面ABCD 的距离是4. ②AB =4,∴23DE =∴23DK DE =,∴K 为BCD △重心. 连接BK ,∵BCD △为正三角形,所以BK 为BP 在面ABCD 内的射影.∴PB ⊥AB ,PBK ∠为直线PB 与平面ABCD 所成角,RT PKB △中,tan 3PK PK PKB KB DK ∠===3PKB π∠=, 直线PB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大小为3π. 【点睛】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一般步骤: ①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即通过找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来完成;②计算,要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求解.22.(1)证明见解析;(2)23. 【分析】 (1)连接BD 交AC 于点O ,由中位线定理得//OM PB ,从而得证线面平行; (2)由M 是PD 中点,得12M ACD P ACD V V --=,求出三棱锥P ACD -的体积后可得. 【详解】(1)如图,连接BD 交AC 于点O ,连接OM ,则O 是BD 中点,又M 是PD 中点, ∴//OM PB ,又PB ⊄平面ACM ,OM ⊂平面ACM ,所以//PB 平面ACM ;(2)由已知12222ACD S =⨯⨯=,11422333P ACD ACD V S PA -=⋅=⨯⨯=△, 又M 是PD 中点,所以1223M ACD P ACD V V --==, 所以23P ACM P ACD M ACD V V V ---=-=.【点睛】思路点睛:本题考查证明线面平行,求三棱锥的体积.求三棱锥的体积除掌握体积公式外,还需要注意割补法,不易求体积的三棱锥(或一个不规则的几何体)的体积可通过几个规则的几何体(柱、锥、台等)的体积加减求得.三棱锥的体积还可通过转化顶点,转移底面利用等体积法转化为求其他三棱锥的体积,从而得出结论.23.(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98. 【分析】(1)取PA 的中点G ,连接,BG EG ,证明四边形EFBG 为平行四边形,得出//EF BG ,再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2)先证明PA ⊥平面ABCD ,从而得出PA CD ⊥,再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 PD ⊥,最后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3)以AFC △为底,12PA 为高,由棱锥的体积公式得出答案.【详解】(1)如图,取PA 的中点G ,连接,BG EG .因为点,E G 分别为,PD PA 的中点,所以1//,2EG AD EG AD = 又因为F 是BC 的中点,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所以//BF EG 且BF EG = 故四边形EFBG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 BG因为BG ⊂平面,ABP EF 不在平面ABP 内,所以//EF 平面ABP .(2)由条件知32,3PB PD PA AD AB =====,所以PAB △和PAD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A AB PA AD ⊥⊥又因为,,AB AD A AB AD =⊂平面,ABCD 所以PA ⊥平面ABCD因为CD ⊂平面ABCD ,所以PA CD ⊥又因为,,AD CD PA AD A ⊥⋂=所以CD ⊥平面PAD ,所以CD AE ⊥因为E 是PD 的中点,所以AE PD ⊥又因为,,PD CD D PD CD ⋂=⊂平面PCD ,所以AE ⊥平面PCD因为AE ⊂平面,AEF 所以平面AEF ⊥平面PCD .(3)由图可知C AEF E ACF V V --=,1111319333232228E ACF ACF V S PA -=⨯=⨯⨯⨯⨯⨯=△, 即三棱锥C AEF -的体积为98【点睛】关键点睛:在证明线线平行时,关键是证明四边形EFBG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EF BG .24.(1)证明见解析;(2)3π. 【分析】(1)取PB 中点F ,连接,EF FC ,证明EFCO 是平行四边形,得线线平行后可证得线面平行;(2)取AB 中点G ,连接,,OG PG OP ,可证PGO ∠(或其补角)是二面角PAB C 的平面角.然后在PGO △中求解.【详解】(1)取PB 中点F ,连接,EF FC , 因为E 是PA 中点,∴//EF AB ,且12EF AB =, 又ABCD 是矩形,//,AB CD AB CD =,O 是CD 中点,∴//,EF OC EF OC =,∴EFCO 是平行四边形,∴//OE CF ,而OE ⊄平面PBC ,CF ⊂平面PBC ,∴//OE 平面PBC .(2)取AB 中点G ,连接,,OG PG OP ,ABCD 是矩形,O 是CD 中点,则OG AB ⊥,又PA PC CD ==,∴PO CD ⊥,而平面PCD ⊥平面ABCD ,平面PCD 平面ABCD CD =,PO ⊂平面PCD , ∴PO ⊥平面ABCD ,∵,OG AB ⊂平面ABCD ,∴PO AB ⊥,PO OG ⊥. PO OG O =,,PO OG ⊂平面POG ,∴AB ⊥平面POG ,而PG ⊂平面POG , ∴AB PG ⊥,∴PGO ∠(或其补角)是二面角PAB C 的平面角. 设1AD =,则1OG =,2CD =,3PO =,∴3tan 3PO PGO OG ∠===,[0,]PGO π∠∈,∴3PGO π∠=. ∴二面角P AB C 的大小为3π.【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证明线面平行,考查求二面角.求二面角的方法:(1)定义法:根据定义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通过解三角形得解;(2)空间向量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由法向量夹角得二面角.25.(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垂心的特征,以及点在面上的射影的定义,再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证得结果;(2)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垂直,证得结果.【详解】证明:(1)连接BO 并延长交AC 于点M ,因为,AE BC CF AB ⊥⊥,所以O 为ABC 的垂心所以BM AC ⊥ 又因为P 在平面ABC 的射影为O ,所以PO ⊥平面ABC所以PO AC ⊥又因为PO BM O ⋂=,所以AC ⊥平面PBM所以AC PB ⊥(2)分别连接,,,EF EH GF GH因为,,AE BC CF AB 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E F 分别为,BC BA 的中点所以//EF AC又由(1)AC PB ⊥,所以EF PB ⊥因为,E H 分别为,BC PC 的中点,所以EH 平行等于1PB 2,又因为,F G 分别为,AB PA 的中点,所以GF 平行等于1PB 2,所以EH 平行等于GF ,所以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又//,EH PB EF PB ⊥,所以EH EF ⊥,所以四边形EFGH 为矩形.【点睛】思路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立体几何的问题,解题思路如下:(1)利用三角形的垂心的特征,结合点在面上射影的定义,得到相应的垂直关系,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证得结果;(2)根据正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结合题中所得到的平行关系,到的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3)根据题中所给的垂直关系,得到EH EF ⊥,从而证得结果.。

(必考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答案解析)(1)

(必考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正三棱锥(底面为正三角形,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中心的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是正三角形,O 是其中心,则正视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等于( )A .5B .2C .3D .2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点,E F 分别是梭BC ,CD 的中点,则1A F 与1C 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5B .25C .5 D .253.已知平面,αβ,直线l ,记l 与,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1θ,2θ,若αβ⊥,则( ) A .12sin sin 1θθ+≤B .12sin sin 1θθ+≥C .122πθθ+≤D .122πθθ+≥4.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PA AB =,E 为AP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PC 与DE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 ).A 2B 5C 15D 10 5.如图,在Rt ABC △中,1AC =,BC x =,D 是斜边AB 的中点,将BCD △沿直线CD 翻折,若在翻折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CB AD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0,3⎤⎦B .2,22⎛⎤⎥ ⎝⎦C .3,23D .(]2,46.设有直线m ,n ,l 和平面α,β,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m n αα,则//m n B .若//,//,//l m αβαβ,则//l m C .若,m αβα⊥⊂,则m β⊥D .若,,m m αββα⊥⊥⊄,则//m α7.已知四面体ABCD 中,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为60,且2AB =,4CD =,120CBD ∠=,则四面体ABCD 体积的最大值是( )A .43B .23C .83D .438.如下图所示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①//BM 平面ADE ;②D E BM ⊥;③平面//BDM 平面AFN ;④AM ⊥平面BDE .以上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9.如图是某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四面体外接球的体积为48πB .该四面体内切球的体积为23π C .该四面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323π D .该四面体内切球的表面积为2π1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 ,该几何体所有棱的棱长之和为L ,则( )A .8,14253V L ==+ B .8,1425V L ==+ C .8,16253V L ==+ D .8,1625VL ==+11.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A .16B .13C .23D .212.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C D -的顶点A ,B ,C ,D ,在球O 的表面上,顶点1A,1B ,1C ,1D ,在过球心O 的一个平面上,若6AB =,8AD =,14AA =,则球O 的表面积为( ) A .169πB .161πC .164πD .265π二、填空题13.如图,四边形ABCD 是矩形,且有2AB BC =,沿AC 将ADC 翻折成AD C ',当二面角D AC B '--的大小为3π时,则异面直线D C '与AB 所成角余弦值是______.14.已知长方体1234ABCD A B C D -,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高为2,点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点P 在以O 为球心,半径为1的球面上,设二面角111P A B C --的平面角为θ,则tan θ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在三棱锥P ABC -中,4PA PB ==,42BC =,8AC =,AB BC ⊥.平面PAB ⊥平面ABC ,若球O 是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则球O 的半径为_________.16.二面角a αβ--的大小为135A AE a E α︒∈⊥,,,为垂足,,B BF a F β∈⊥,为垂足,2,31AE BF EF P ===,,是棱上动点,则AP PB +的最小值为_______. 17.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22AB =,VA VB =,1VC =,且AV BV ⊥,AC BC ⊥,则二面角V AB C --的余弦值是_____.18.已知四面体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O 在AB 上,且PO ⊥平面ABC ,2AC 3=,若四面体P ﹣ABC 的体积为32,则该球的体积为_____. 19.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P 为线段1AB 上的任意一点,有下面三个命题:①//PB 平面11CC D D ;②1BD AC ⊥;③1BD PC ⊥.上述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20.已知点O 为圆锥PO 底面的圆心,圆锥PO 的轴截面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AB ,圆锥PO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ABC ,5AB =,3AC =,14BC CC ==,M 是1CC 的中点.(Ⅰ)求证:BC AM ⊥;(Ⅱ)若N 是AB 上的点,且//CN 平面1AB M ,求BN 的长.22.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PA ⊥底面ABCD ,E ,F ,H 分别为AB ,PC ,BC 的中点.(1)求证:DE ⊥平面PAH ;(2)若2PA AD ==,求直线PD 与平面PAH 所成线面角的正弦值.23.如图,四棱锥P ABCD -,底面ABCD 为矩形,PD ⊥面ABCD ,E 、F 分别为PA 、BC 的中点.(1)求证://EF 面PCD ;(2)若2AB =,1AD PD ==,求三棱锥P BEF -的体积.24.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菱形,M 是棱PD 的中点.(1)求证://PB 平面AMC ;(2)若PD ⊥平面ABCD ,2AD PD ==,3BAD π∠=,求点B 到平面AMC 的距离.25.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11A ACC ⊥平面ABC ,2,AB BC ==30ACB ∠=,13AA =,11BC AC ,E 为AC 的中点.(1)求证:1//AB 平面1C EB ;(2)求证:1AC ⊥平面1C EB . 26.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PD ⊥平面ABCD ,226AB PD ==,O 为AC 与BD 的交点,E 为棱PB 上一点.(1)证明:平面EAC ⊥平面PBD ;(2)若//PD 平面EAC ,求三棱锥B AEC -的体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可得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正三棱锥A BCD -,取BD 中点E ,连接,AE CE ,设底面边长为2x ,表示出2522x AO OE -===133xOE CE ==,即可求出x ,进而求出腰长. 【详解】根据三视图可得原几何体如图所示正三棱锥A BCD -,取BD 中点E ,连接,AE CE ,则底面中心O 在CE 上,连接AO ,可得AO ⊥平面ABC ,由三视图可知5AB AC AD ===45AEC ∠=, 设底面边长为2x ,则DE x =,则25AE x =-则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OE 中,2522xAO OE -===O 是底面中心,则133xOE CE ==,2532x x-=,解得3x = 则1AO =,底面边长为23则正视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231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三视图计算原几何体的相关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正三棱锥中的关系求出底面边长.2.D解析:D【分析】延长DA至G,使AG CE=,可证11//AG C E,得1GA F∠是异面直线1A F与1C E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1AGF△中,由余弦定理可得结论.【详解】延长DA至G,使AG CE=,连接1,GE GA,GF,11,AC AC,又//AG CE所以AGEC是平行四边形,//,GE AC GE AC=,又正方体中1111//,AC AC AC AC=,所以1111//,AC DE AC DE=,所以11AC EG是平行四边形,则11//AG C E,所以1GA F∠是异面直线1A F与1C E所成的角(或其补角).设正方体棱长为2,在正方体中易得15AG10GF22222112(21)3A F AA AF=+=++=,1AGF△中,2221111125cos2253AG A F GFGA FAG A F+-∠===⋅⨯⨯.故选:D.【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空间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 (1)定义法:根据定义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并证明,然后解三角形得结论;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两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C解析:C 【分析】如图,作出1θ和2θ,再由线面角推得12sin sin 2πθθ⎛⎫≤- ⎪⎝⎭,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选项. 【详解】设直线l 为直线AB ,m αβ=,AD m ⊥,BC m ⊥,连结BD ,AC ,1ABD θ=∠,2BAC θ=∠,12sin sin 2AD AC AB AB πθθ⎛⎫=≤=- ⎪⎝⎭,12,2πθθ-都是锐角, 122πθθ∴≤-,即122πθθ+≤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是作图,并利用线段AD AC ≤,传递不等式,12sin sin 2AD AC AB AB πθθ⎛⎫=≤=- ⎪⎝⎭. 4.D解析:D 【分析】先取正方形的中心O ,连接OE ,由PC //OE 知OED ∠为异面直线PC 与DE 所成的角,再在OED 中求OED ∠的正弦即可. 【详解】连AC ,BD 相交于点O ,连OE 、BE ,因为E 为AP 的中点,O 为AC 的中点,有PC //OE ,可得OED ∠为异面直线PC 与DE 所成的角,不妨设正方形中,2AB =,则2PA =,由PA ⊥平面ABCD ,可得,PA AB PA AD ⊥⊥, 则145BE DE ==+=1122222OD BD ==⨯= 因为BE DE =,O 为BD 的中点,所以90EOD ∠=︒,210sin 5OD OED DE ∠===故选:D. 【点睛】 方法点睛:求空间角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由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定义,结合图形,作出所求空间角,再结合题中条件,解对应三角形,即可求出结果;(2)向量法: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计算向量夹角(直线方向向量与直线方向向量、直线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平面法向量与平面法向量)余弦值,即可求出结果.5.A解析:A 【分析】取BC 中点E ,连接DE ,AE ,若CB AD ⊥,则可证明出BC ⊥平面ADE ,则可得BC AE ⊥. 根据题目中各边长的关系可得出AE ,AD 关于x 的表达式,然后在ADE中,利用三边关系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BC x =,则212x AD CD BD +===,如图所示,取BC 中点E ,翻折前,在图1中,连接DE ,CD ,则1122DE AC ==, 翻折后,在图2中,若CB AD ⊥,则有:∵BC DE ⊥,BC AD ⊥,AD DE D ⋂=,且,AD DE 平面ADE ,∴BC ⊥平面ADE ,∴BC AE ⊥,又BC AE ⊥,E 为BC 中点,∴1AB AC ==∴2114AE x =-212x AD +=,在ADE 中,由三边关系得:①221111224x x ++>-,②221111224x x +<-,③0x >;由①②③可得03x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折叠性问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在解题中的运用,解答本题的主要思路分析在于将异面直线间的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关系,即作出辅助线DE 与AE ,根据题目条件确定出BC ⊥平面ADE ,得到BC AE ⊥,从而通过几何条件求解.6.D解析:D 【分析】在A 中,m 与n 相交、平行或异面; 在B 中,l 与m 不一定平行,有可能相交; 在C 中,m ⊥β或m ∥β或m 与β相交;在D 中,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可得m ∥α.【详解】由直线m 、n ,和平面α、β,知: 对于A ,若m ∥α,n ∥α,则m 与n 相交、平行或异面,故A 错误;对于B ,若//,//,//l m αβαβ,l 与m 不一定平行,有可能相交,故B 错误; 对于C ,若α⊥β,m ⊂α,则m ⊥β或m ∥β或m 与β相交,故C 错误;对于D ,若α⊥β,m ⊥β,m ⊄α,则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定理得m ∥α,故D 正确.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真假的判断问题,考查了空间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及推论的应用,体现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是中档题.7.D解析:D 【分析】在BCD △中,利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可得163BC BD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43BCDS≤,由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为60,可得A 到平面BCD 的最大距离为2sin 603h ==ABCD 体积的最大值.【详解】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cos120CD BC BD BC BD =+-⋅22BC BD BC BD =++⋅因为222BC BD BC BD +≥,所以23CD BC BD ≥⋅, 所以163BC BD ⋅≤,当且仅当BC BD =时等号成立, 111634sin120322323BCDSBC BD =⋅≤⨯⨯= 因为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为60,所以点A 到平面BCD 的最大距离为2sin 603h ==所以1144333333A BCD BCDV S h -=⋅≤⨯⨯=, 所以四面体ABCD 体积的最大值是43, 故选:D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是利用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BCD S △最大值,再由二面角求出高的最大值. 8.A解析:A 【分析】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ABCA ﹣EFMN ,得出BM ∥平面ADNE ,判断①正确;由连接AN ,则AN ∥BM ,又ED AN ⊥,判断②正确;由BD ∥FN ,得出BD ∥平面AFN ,同理BM ∥平面AFN ,证明平面BDM ∥平面AFN ,判断③正确;由MC BD ⊥,ED ⊥AM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判断④正确.【详解】把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ABCA ﹣EFMN ,如图1所示; 对于①,平面BCMF ∥平面ADNE ,BM ⊂平面BCMF , ∴BM ∥平面ADNE ,①正确;对于②,如图2所示,连接AN ,则AN ∥BM ,又ED AN ⊥,所以D E BM ⊥,②正确; 对于③,如图2所示,BD ∥FN ,BD ⊄平面AFN ,FN ⊂平面AFN ,∴BD ∥平面AFN ;同理BM ∥平面AFN ,且BD ∩BM =B ,∴平面BDM ∥平面AFN ,③正确; 对于④,如图3所示,连接AC ,则BD AC ⊥,又MC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所以MC BD ⊥,又AC MC C ,所以BD ⊥平面ACM ,所以BD ⊥AM ,同理得ED ⊥AM ,ED BD D =,所以AM ⊥平面BDE ,∴④正确.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展开空间想象,将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还原,再由空间的线线,线面,面面关系及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去判断命题的正确性.9.D解析:D 【分析】先找到几何体原图,再求出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和内切球的半径,再判断每一个选项得解. 【详解】由三视图得几何体为下图中的三棱锥A BCD -,AB ⊥平面BCD,AB =2CE DE ==,2BE =,由题得2CBD π∠=.设外接球的球心为,O 外接球的半径为R ,则OE ⊥平面BCD , 连接,OB OA ,取AB 中点F ,连接OF .由题得12OE BF AB ===所以2222,R R =+∴=,所以外接球的体积为343π⨯=,所以选项A 错误;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48ππ⨯=,所以选项C 错误;由题得AC AD ===所以△ACD △6=, 设内切球的半径为r ,则11111112446)243222232r ++⨯⨯+⨯⨯=⨯⨯⨯⨯所以2r,所以内切球的体积为343π⨯=,所以选项B 错误;所以内切球的表面积为242ππ⨯=,所以选项D 正确. 故选:D【点睛】方法点睛:求几何体外接球的半径一般有两种方法:模型法和解三角形法.模型法就是把几何体放在长方体中,使几何体的顶点和长方体的若干个顶点重合,则几何体的外接球和长方体的外接球是重合的,长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22212r a b c =++就是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如果已知中有多个垂直关系,可以考虑用此种方法.解三角形法就是找到球心O 和截面圆的圆心O ',找到OO '、球的半径OA 、截面圆的半径O A '确定的Rt OO A '△,再解Rt OO A '△求出球的半径OA .10.A解析:A 【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由棱锥的体积公式可得选项. 【详解】在如图所示的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P ,E 分别为11,BC BC 的中点,该几何体为四棱锥P ABCD -,且PE ⊥平面ABCD . 由三视图可知2AB =,则5,3PC PB PD PA ====,则21825681425,2233L V =++=+=⨯⨯=. 故选:A.【点睛】方法点睛:三视图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由几何体的直观图求三视图.注意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观察方向,注意看到的部分用实线表示,不能看到的部分用虚线表示.(2)由几何体的部分视图画出剩余的部分视图.先根据已知的一部分三视图,还原、推测直观图的可能形式,然后再找其剩下部分三视图的可能形式.当然作为选择题,也可将选项逐项代入,再看看给出的部分三视图是否符合.(3)由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形状.要熟悉柱、锥、台、球的三视图,明确三视图的形成原理,结合空间想象将三视图还原为实物图.11.C解析:C【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得到相应的三棱锥,之后利用椎体体积公式求得结果.【详解】根据题中所给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如图所示:该三棱锥满足底面BCD△是等腰三角形,且底边和底边上的高线都是2;且侧棱AD⊥底面BCD,1AD=,所以112=221=323V⨯⨯⨯⨯,故选:C.【点睛】方法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根据所给几何体三视图求几何体体积的问题,解题方法如下:(1)应注意把握三个视图的尺寸关系: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应对正(简称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度保持平齐(简称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宽度应相等(简称宽相等),若不按顺序放置和不全时,则应注意三个视图名称;(2)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3)利用椎体体积公式求解即可.12.C【分析】把两个这样的长方体叠放在一起,构成一个长宽高分别为6,8,8的长方体,则球O 就是该长方体的外接球,根据长方体外接球的直径等于体对角线的长,求出直径,即可得出球的表面积. 【详解】 如下图所示:把两个这样的长方体叠放在一起,构成一个长宽高分别为6,8,8的长方体,则球O 就是该长方体的外接球,根据长方体的结构特征可得,其外接球直径等于体对角线的长, 所以球O 的半径R 满足2222688164R =++=, 所以球O 的表面积24164S R ππ==. 故选:C.【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熟记长方体结构特征,其外接球的球心和半径与长方体的关系,以及球的表面积公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作于于可得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从而可得然后求得而因此可得是异面直线与所成角(或补角)这样在求解可得【详解】如图作于于则连接根据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知与的夹角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因为所以设则在矩解析:12. 【分析】作DM AC ⊥于M ,BN AC ⊥于N ,可得,MD NB '<>等于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从而可得DMD '∠,然后求得DD ',而//AB CD ,因此可得D CD '∠是异面直线D C '与AB 所成角(或补角).这样在DCD '求解可得.如图,作DM AC ⊥于M ,BN AC ⊥于N ,则//DM BN ,连接,D M DD '', 根据二面角平面角的定义知MD '与NB 的夹角等于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 所以,3MD NB π'<>=,因为//DM BN ,所以23DMD π'∠=, 设1BC =,则22AB BC ==,在矩形ABCD 中,3AC =,1263DM ⨯==, 63D M DM '==, 则222222666612cos 22333332DD DM D M DM D M π⎛⎫⎛⎫⎛⎫'''=+-⋅=+-⨯⨯⨯-= ⎪ ⎪ ⎪ ⎪ ⎪⎝⎭⎝⎭⎝⎭,所以2DD '=,因为//AB CD ,所以D CD '∠是异面直线D C '与AB 所成角(或补角).DCD '是正三角形,3D CD π'∠=,1cos 2D CD '∠=. 所以异面直线D C '与AB 所成角余弦值是12. 故答案为:12.【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解题方法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定义作出它们所成的角,然后解三角形可得,解题关键是利用图中MD '与NB 的夹角等于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从而求得DMD '∠,只要设1BC =,可求得DD ',从而求得结论.14.【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结合题意找出什么情况下取最大值什么情况下取最小值利用和差角正切公式求得最值得到结果【详解】根据题意如图所示:取的中点过点作球的切线切点分别为可以判断为的最小值为的最大值解析:4747,⎡⎤-+⎢⎥⎣⎦【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结合题意,找出什么情况下取最大值,什么情况下取最小值,利用和差角正切公式求得最值,得到结果. 【详解】根据题意,如图所示:取11A B 的中点H ,过H 点作球O 的切线,切点分别为,M N , 可以判断1O HN ∠为θ的最小值,1O HM ∠为θ的最大值, 且1112tan 12OO O HO HO ∠===, 22,1OH OM ON ===,所以7HM HN ==tan tan 7NHO OHM ∠=∠=, 11171827477tan tan()17117O HN O HO NHO ----∠=∠-∠====+ 11171827477tan tan()17117O HM O HO OHM ++++∠=∠+∠====-, 所以tan θ的取值范围是474733⎡⎢⎣⎦, 故答案为:4747-+⎣⎦.【点睛】方法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二面角的求解问题,解题方法如下: (1)先根据题意画图;(2)结合题意,找出在什么情况下取最大值和最小值; (3)结合图形求得相应角的正切值; (4)利用和差角正切公式求得结果.15.4【分析】取中点连接再根据题意依次计算进而得球的球心即为(与重合)【详解】解:因为所以又因为所以所以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取中点连接所以所以平面所以此时所以即球的球心球心即为(与重合)半径解析:4 【分析】取,AB AC 中点,D E ,连接DE ,DP ,再根据题意依次计算4EA EB EC EP ====,进而得球O 的球心O 即为E (O 与E 重合)【详解】解:因为BC =8AC =,AB BC ⊥,所以AB =4PA PB ==, 所以222PA PB AB +=,所以PA PB ⊥,因为平面PAB ⊥平面ABC ,平面PAB ⋂平面ABC AB =,AB BC ⊥,BC ⊂平面ABC ,所以BC ⊥平面PAB ,取,AB AC 中点,D E ,连接DE ,DP所以//DE BC ,DE =DP =所以DE ⊥平面PAB ,所以DE PD ⊥,此时,142EB AC EA EC ====, 4EP =, 所以4EA EB EC EP ====,即球O 的球心球心O 即为E (O 与E 重合),半径为4EA =. 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球心,在本题中,,PAB ABC △△均为直角三角形,故易得AC 中点即为球心.考查空间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16.【分析】首先将二面角展平根据两点距离线段最短求最小值【详解】如图将二面角沿棱展成平角连结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就是的最小值以为邻边作矩形由可知三点共线则故答案为:【点睛】思路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 解析:26 【分析】首先将二面角展平,根据两点距离线段最短,求AP PB +最小值.【详解】如图,将二面角沿棱a 展成平角,连结AB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 就是AP PB +的最小值,以,AE EF 为邻边,作矩形AEFC ,由,CF a BF a ⊥⊥可知,,C F B 三点共线, 则()222213226AB AC BC =+=++= 26【点睛】思路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折线段和的最小值,一般都是沿交线展成平面,利用折线段中,两点间距离最短求解,本题与二面角的大小无关.17.【分析】取的中点连接证明出可得出面角的平面角为计算出利用余弦定理求得由此可得出二面角的余弦值【详解】取的中点连接如下图所示:为的中点则且同理可得且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由余弦定理得因此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解析:34【分析】 取AB 的中点O ,连接VO 、OC ,证明出VO AB ⊥,OC AB ⊥,可得出面角V AB C --的平面角为VOC ∠,计算出VO 、OC ,利用余弦定理求得cos VOC ∠,由此可得出二面角V AB C --的余弦值.【详解】取AB 的中点O ,连接VO 、OC ,如下图所示:VA VB =,O 为AB 的中点,则VO AB ⊥,且AV BV ⊥,22AB =122VO AB ∴== 同理可得OC AB ⊥,且2OC =V AB C --的平面角为VOC ∠,由余弦定理得2223cos 24VO OC VC VOC VO OC +-∠==⋅, 因此,二面角V AB C --的余弦值为34. 故答案为:34. 【点睛】本题考查二面角余弦值的计算,考查二面角的定义,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18.【分析】根据四面体是球的内接四面体结合位置关系可得棱锥的形状以及棱长之间的关系利用体积公式即可代值计算【详解】设该球的半径为R 则AB =2R2ACAB2R ∴ACR 由于AB 是球的直径所以△ABC 在大圆所解析:43π【分析】根据四面体是球的内接四面体,结合位置关系,可得棱锥的形状,以及棱长之间的关系,利用体积公式即可代值计算.【详解】设该球的半径为R ,则AB =2R ,2AC 3=AB 3=⨯2R , ∴AC 3=R ,由于AB 是球的直径,所以△ABC 在大圆所在平面内且有AC ⊥BC ,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BC 2=AB 2﹣AC 2=R 2,所以R t △ABC 面积S 12=⨯BC ×AC 3=R 2, 又PO ⊥平面ABC ,且PO =R ,四面体P ﹣ABC 的体积为32, ∴V P ﹣ABC 13=⨯R 32⨯⨯R 232=,即3R 3=9,R 3=33, 所以:球的体积V 43=⨯πR 343=⨯π×33=43π. 故答案为:43π.【点睛】本题考查三棱锥外接球体积的计算,属基础题;本题的重点是要根据球心的位置去推导四面体的几何形态,从而解决问题.19.①②③【分析】①证明线面平行可判断对错;②证明线面垂直可判断对错;③证明线面垂直可判断对错【详解】①如下图所示:因为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故①正确;②连接如下图所示:因为平面所以又因为且所以平面又因为解析:①②③【分析】①证明线面平行可判断对错;②证明线面垂直可判断对错;③证明线面垂直可判断对错.【详解】①如下图所示:因为平面11//ABB A 平面11CC D D ,BP ⊂平面11ABB A ,所以//PB 平面11CC D D ,故①正确;②连接,AC BD ,如下图所示:因为1DD ⊥平面ABCD ,所以1DD AC ⊥,又因为AC BD ⊥且1DD BD D =,所以AC ⊥平面1DBD ,又因为1BD ⊂平面1DBD ,所以1BD AC ⊥,故②正确;③连接11,,,AC PC B C BC ,如下图所示:因为11D C ⊥平面11BCC B ,所以11D C ⊥1BC ,又因为11BC B C ⊥,且1111D C BC C ⋂=,所以1B C ⊥平面11BD C ,又1BD ⊂平面11BD C ,所以11B C BD ⊥,由②的证明可知1BD AC ⊥,且1AC BC C ⋂=,所以1BD ⊥平面1ABC ,又因为PC ⊂平面1ABC ,所以1BD PC ⊥,故③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③.【点睛】本题考查空间线面平行、线线垂直关系的判断,涉及线面平行判定定理、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的运用,主要考查学生对空间中位置关系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一般.20.【分析】由题意知圆锥的轴截面为外接球的最大截面即过球心的截面且球心在上由等边三角形性质有即求得外接球的半径为R 进而求外接球的表面积【详解】设外接球球心为连接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 依题意可得在中有即解得故解析:163π 【分析】由题意知圆锥PO 的轴截面为外接球的最大截面,即过球心的截面且球心在PO 上,由等边三角形性质有Rt AO O '△,即222O A AO O O ''=+求得外接球的半径为R ,进而求外接球的表面积.【详解】设外接球球心为O ',连接AO ',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 ,依题意可得1AO =,3PO =,在Rt AO O '△中,有222O A AO O O ''=+,即)22213R R =+,解得3R =, 故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164433S R πππ==⋅=. 故答案为:163π. 【点睛】 本题考查了求圆锥体的外接球面积,由截面是等边三角形,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球半径,进而求外接球面积,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21.(Ⅰ)证明见解析;(Ⅱ)52. 【分析】(Ⅰ)可证BC ⊥平面11AAC C ,从而可得BC AM ⊥.(Ⅱ)可证N 为AB 的中点,从而可得BN 的长.【详解】(Ⅰ)证明:1CC ⊥平面ABC ,BC ⊂平面平面ABC ,∴1CC BC ⊥.又5AB =,3AC =,4BC =,∴222AC BC AB +=,即BC AC ⊥.又1AC CC C =,∴BC ⊥平面11AAC C ,又AM ⊂平面11AAC C ,∴BC AM ⊥. (Ⅱ)过点N 作1//NE BB 交1AB 于点E ,连ME ,由三棱柱111ABC A B C -可得11//BB CC ,∴1//NE CC 即四边形NEMC 为平面图形. 又//CN 平面1AB M ,CN ⊂平面NEMC ,且平面NEMC 平面1AB M ME =, ∴//CN ME ,∴四边形NEMC 为平行四边形,∴NE CM =,且//NE CM ,又点M 为1CC 中点,∴112CM BB =,且1//CM BB ,∴112NE BB =,且1//NE BB , ∴1522BN AB ==. 【点睛】思路点睛:线面垂直的判定可由线线垂直得到,注意线线是相交的,也可由面面垂直得到,注意线在面内且线垂直于两个平面的交线.由线面平行得到线线平行时,注意构造过线的平面.22.(1)证明见解析;(2)105. 【分析】(1)由PA ⊥底面ABCD ,得PA DE ⊥,由Rt ABH Rt DAE ≌△△,得DE AH ⊥,可得答案.(2)由可知DE ⊥平面PAH ,连接PG ,则DPG ∠即为直线PD 与平面PAH 所成线面角,在Rt PDG △中,由sin DPG ∠可得答案.【详解】(1)因为PA ⊥底面ABCD ,DE ⊂底面ABCD ,所以PA DE ⊥,因为E ,H 分别为正方形ABCD 的边AB ,BC 的中点, ,,AB DA BH AE HBA EAD ,所以Rt ABH Rt DAE ≌△△,所以BAH ADE ∠=∠,由90AED ADE ∠+∠= 所以90BAH AED ∠+∠=,所以DE AH ⊥,因为PA ⊂平面PAH ,AH ⊂平面PAH ,PA AH A ⋂=,所以DE ⊥平面PAH .(2)由(1)可知DE ⊥平面PAH ,设AH DE G ⋂=,如图,连接PG ,则DPG ∠即为直线PD 与平面PAH 所成线面角, 因为2PA AD ==,所以22PD =,5DE =,在Rt DAE 中,由于AG DE ⊥,所以2AD DG DE =⋅,所以45DG =⋅,所以5DG =, 所以在Rt PDG △中,105sin 522DG DPG PD ∠===,即直线PD 与平面PAH 所成线面角的正弦值为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证明、线面角的求法,对于线面角的求法的步骤,作:作(或找)出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证:证明某平面角就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算:通常在垂线段、斜线段和射影所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计算.23.(1)证明见解析;(2)112. 【分析】(1)取PD 的中点M ,连接EM 、CM ,证明四边形CMEF 为平行四边形,可得出//EF CM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成立;(2)连接AF ,取AD 的中点N ,连接EN ,由题意可知点P 、A 到平面BEF 的距离相等,并推导出EN ⊥平面ABCD ,可得出P BEF A BEF E ABF V V V ---==,利用锥体的体积公式可求得三棱锥P BEF -的体积.【详解】(1)如下图所示,取PD 的中点M ,连接EM 、CM ,因为四边形ABCD 为矩形,则//AD BC 且AD BC =,E 、M 分别为PA 、PD 的中点,则//EM AD 且12EM AD =, F 为BC 的中点,所以,//EM CF 且EM CF =,所以,四边形CM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 CM ,EF ⊄平面PCD ,CM ⊂平面PCD ,//EF ∴平面PCD ;(2)如下图所示,连接AF ,取AD 的中点N ,连接EN ,E 为PA 的中点,所以,点P 、A 到平面BEF 的距离相等, 所以,P BEF A BEF E ABF V V V ---==,E 、N 分别为PA 、AD 的中点,则//EN PD 且1122EN PD ==, PD ⊥平面ABCD ,EN ∴⊥平面ABCD ,ABF 的面积为111122222ABF S AB BF =⋅=⨯⨯=△, 因此,11111332212P BEF A BEF E ABF ABF V V V S EN ---===⋅=⨯⨯=△. 【点睛】方法点睛:常见的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有:(1)通过面面平行得到线面平行;(2)通过线线平行得到线面平行,在证明线线平行中,经常用到中位线定理或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4.(1)证明见详解;(2)22. 【分析】(1)连接BD 交AC 于点O ,连接OM ,根据题中条件,推出//OM PB ,再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结论成立;(2)根据题中条件,求出AMC S △,ABC S ,MD ;设点B 到平面AMC 的距离为d ,由B AMC M ABC V V --=,列出等式求解, 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连接BD 交AC 于点O ,因为底面ABCD 为菱形,所以O 为AC 中点;连接OM ,因为M 是棱PD 的中点,所以//OM PB ,因为OM ⊂平面AMC ,PB ⊄平面AMC ,所以//PB 平面AMC ;(2)因为PD ⊥平面ABCD ,所以PD AD ⊥,PD DC ⊥,因为2AD PD ==,3BAD π∠=,所以22215AM MC ==+2BD =,23ABC π∠=, 则112sin 22sin 3223ABC S AB BC ABC π=⋅⋅∠=⋅⋅⋅=22cos 236AC AO AB π==⋅⋅= 所以22532MO MC CO =--=11232622AMC S AC MO =⋅⋅=⋅=, 设点B 到平面AMC 的距离为d ,由B AMC M ABC V V --=可得1133AMC ABC S d S MD ⋅=⋅, 则3226ABC AMC S MDd S ⋅===, 即点B 到平面AMC 的距离为22. 【点睛】方法点睛: 求解空间中点P 到平面的距离的方法:(1)空间向量的方法: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的法向量m ,以及一条斜线的方向向量PA ,根据PA md m ⋅=,即可求出点到面的距离;(2)等体积法:先设所求点到面的距离,选几何体不同的定点为顶点,表示出该几何体的体积,列出等量关系,即可求出点到面的距离.25.(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连接1AB 、1BC ,设11B C BC F =,连接EF ,可知点F 为1BC 的中点,利用中位线的性质可得出1//EF AB ,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成立; (2)推导出BE ⊥平面11AAC C ,可得出1BE AC ⊥,再由11BC AC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得1AC ⊥平面1C EB . 【详解】(1)如下图所示,连接1AB 、1BC ,设11B C BC F =,连接EF ,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四边形11BB C C 为平行四边形,因为11B C BC F =,在点F 为1BC 的中点,又因为点E 为AC 的中点,1//EF AB ∴, 1AB ⊄平面1C EB ,EF ⊂平面1C EB ,所以,1//AB 平面1C EB ;(2)AB BC =,E 为AC 的中点,BE AC ∴⊥,因为平面11A ACC ⊥平面ABC ,平面11A ACC ⋂平面ABC AC =,BE ⊂平面ABC , BE ∴⊥平面11A ACC ,1AC ⊂平面11A ACC ,1AC BE ∴⊥, 11BC AC ⊥,1BE BC B =,1AC ∴⊥平面1C EB . 【点睛】方法点睛: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一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是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解题时,注意线线、线面与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另外,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或给出线段长度,经计算满足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等等.26.(1)证明见解析;(226.。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考题(附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考题(附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14高中数学必修2 立体几何考题13. 如图所示,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M 、N 分别是 A 1B 1,B 1C 1 的中点.问:(1) AM 和 CN 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2) D 1B 和 CC 1 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解析:(1)由于 M 、N 分别是 A 1B 1 和 B 1C 1 的中点,可证明 MN ∥AC ,因此 AM 与 CN 不是异面直线.(2)由空间图形可感知 D 1B 和 CC 1 为异面直线的可能性较大,判断的方法可用反证法.探究拓展:解决这类开放型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即由条件入手,经过推理、演算、变形等),如第(1)问,还有假设法,特例法,有时证明两直线异面用直线法较难说明问题, 这时可用反证法,即假设两直线共面,由这个假设出发,来推证错误,从而否定假设,则两直线是异面的.解:(1)不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M 、N 分别是 A 1B 1、B 1C 1 的中点,∴MN ∥A 1C 1.又∵A 1A ∥D 1D ,而 D 1D 綊 C 1C ,∴A 1A 綊 C 1C ,∴四边形 A 1ACC 1 为平行四边形.∴A 1A ∥AC ,得到 MN ∥AC ,∴A 、M 、N 、C 在同一个平面内,故 AM 和 CN 不是异面直线.(2)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假设 D 1B 与 CC 1 在同一个平面 CC 1D 1 内,则 B ∈平面 CC 1D 1,C ∈平面 CC 1D 1.∴BC ⊂平面 CC 1D 1,这与在正方体中 BC ⊥平面 CC 1D 1 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故 D 1B 与 CC 1 是异面直线.14. 如下图所示,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M 为 AB 的中点,N 为 BB 1 的中点,O 为面 BCC 1B 1 的中心.(1) 过 O 作一直线与 AN 交于 P ,与 CM 交于 Q (只写作法,不必证明);(2) 求 PQ 的长(不必证明).解析:(1)由 ON ∥AD 知,AD 与 ON 确定一个平面 α.又 O 、C 、M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β(如下图所示).∵三个平面 α,β 和 ABCD 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 OP 、CM 、DA ,其中交线 DA 与交线 CM 不平行且共面.∴DA 与 CM 必相交,记交点为 Q .∴OQ 是 α 与 β 的交线.连结 OQ 与 AN 交于 P ,与 CM 交于 Q ,故 OPQ 即为所作的直线.(2)解三角形 APQ 可得 PQ = . 15.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B =BC =B 1B =a ,∠ABC =90°,D 、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2)证明:DE 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3)求异面直线BB1与AC1的距离.解析:(1)由于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BB1,所以∠A1AC1就是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又AB=BC=B1B=a,∠ABC=90°,所以A1C1=2a,tan∠A1AC1=2,即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2.(2)证明:解法一:如图,在矩形ACC1A1中,过点E 作AA1的平行线MM1分别交AC、A1C1于点M、M1,连结BM,B1M1,则BB1綊MM1.又D、E 分别是BB1、MM1的中点,可得DE 綊BM.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由条件AB=BC 得BM⊥AC,所以BM⊥平面ACC1A1,故DE⊥平面ACC1A1,所以DE⊥AC1,DE⊥BB1,即DE 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解法二:如图,延长C1D、CB 交于点F,连结AF,由条件易证D是C1F 的中点,B 是CF 的中点,又E 是AC1的中点,所以DE∥AF.在△ACF 中,由AB=BC=BF 知AF⊥AC.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所以AF⊥AA1,故AF⊥平面ACC1A1,故DE⊥平面ACC1A1,所以DE⊥AC1,DE⊥BB1,即DE 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3)由(2)知线段DE 的长就是异面直线BB1与AC1的距离,由于AB=BC=a,∠ABC=90°,2a.所以DE=2反思归纳: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是指与两条异面直线既垂直又相交的直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是惟一的,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夹在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证明一直线是某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可以分别证明这条直线与两条异面直线垂直.本题的思路是证明这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而这一平面与两条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一条直线在平面内,另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16.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M 分别是BD1,AA1的中点.(1)求证:MO 是异面直线AA1和BD1的公垂线;(2)求异面直线AA1与B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3)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求异面直线AA1与BD1的距离.解析:(1)证明:∵O 是BD1的中点,∴O 是正方体的中心,∴OA=OA 1,又M 为AA1的中点,即OM 是线段AA1的垂直平分线,故OM⊥AA1.连结MD1、BM,则可得MB=MD1.同理由点O 为BD1的中点知MO⊥BD1,即MO 是异面直线AA1和BD1的公垂线.33333 2(2)由于AA1∥BB1,所以∠B1BD1就是异面直线AA1和BD1所成的角.在Rt△BB1D1中,设BB1=1,则BD1=3,所以cos∠B1BD1=,故异面直线AA1与B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3)由(1)知,所求距离即为线段MO 的长,1 a由于OA=AC1=a,AM=,且OM⊥AM,所以OM=a.2 2 2 213.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侧面对角线AB1,BC1上分别有两点E、F,且B1E=C1F,求证:EF∥ABCD.证明:解法一:分别过E、F 作EM⊥AB 于M,FN⊥BC 于N,连结MN.∵BB1⊥平面ABCD,∴BB1⊥AB,BB1⊥BC,∴EM∥BB1,FN∥BB1,∴EM∥FN.又B1E=C1F,∴EM=FN,故四边形MNFE 是平行四边形,∴EF∥MN,又MN 在平面ABCD 中,所以EF∥平面ABCD.解法二:过E 作EG∥AB 交BB1于G,B1E B1G连结GF,则1=1,B A B B∵B1E=C1F,B1A=C1B,C1F B1G∴1=1,∴FG∥B1C1∥BC.C B B B又EG∩FG=G,AB∩BC=B,∴平面EFG∥平面ABCD,而EF⊂平面EFG,∴EF∥平面ABCD.14.如下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过BD 作与PA 平行的平面,交侧棱PC 于点E,又作DF⊥PB,交PB 于点F.(1)求证:点E 是PC 的中点;(2)求证:PB⊥平面EFD.证明:(1)连结AC,交BD 于O,则O 为AC 的中点,连结EO.∵PA∥平面BDE,平面PAC∩平面BDE=OE,∴PA∥OE.∴点E 是PC 的中点;(2)∵PD⊥底面ABCD 且DC⊂底面ABCD,∴PD⊥DC,△P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DE 是斜边PC 的中线,∴DE⊥PC,①又由PD⊥平面ABCD,得PD⊥BC.∵底面ABCD 是正方形,CD⊥BC,∴BC⊥平面PDC.而DE⊂平面PDC.∴BC⊥DE.②由①和②推得DE⊥平面PBC.而PB⊂平面PBC,22AB6 3∴DE⊥PB,又DF⊥PB 且DE∩DF=D,所以PB⊥平面EFD.15.如图,l1、l2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 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点A、B 在l1上,C在l2上,AM=MB=MN.(1)求证AC⊥NB;(2)若∠ACB=60°,求NB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余弦值.证明:(1)如图由已知l2⊥MN,l2⊥l1,MN∩l1=M,可得l2⊥平面ABN.由已知MN⊥l1,AM=MB=MN,可知AN=NB 且AN⊥NB.又AN 为AC 在平面ABN 内的射影,∴AC⊥NB.(2)∵Rt△CNA≌Rt△CNB,∴AC=BC,又已知∠ACB=60°,因此△ABC 为正三角形.∵Rt△ANB≌Rt△CNB,∴NC=NA=NB,因此N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H 是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连结BH,∠NBH 为NB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在Rt△NHB 中,3HB 3ABcos∠NBH=NB==.16.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CB=CD,AD⊥BD,点E、F 分别是AB、BD 的中点.求证:(1)直线EF∥平面ACD;(2)平面EFC⊥平面BCD.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证明:(1)在△ABD 中,∵E、F 分别是AB、BD 的中点,所以EF∥AD.又AD⊂平面ACD,EF✪平面ACD,∴直线EF∥平面ACD. (2)在△ABD 中,∵AD⊥BD,EF∥AD,∴EF⊥BD.在△BCD 中,∵CD=CB,F 为BD 的中点,∴CF⊥BD.∵EF⊂平面EFC,CF⊂平面EFC,EF 与CF 交于点F,∴BD⊥平面EFC.又∵BD⊂平面BCD,∴平面EFC⊥平面BCD.13.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PA⊥平面ABCD,且PA=2AB.(1)求证:平面PAC⊥平面PBD;(2)求二面角B-PC-D 的余弦值.5 6 解析:(1)证明:∵PA ⊥平面 ABCD ,∴PA ⊥BD .∵ABCD 为正方形,∴AC ⊥BD .∴BD ⊥平面 PAC ,又 BD 在平面 BPD 内,∴平面 PAC ⊥平面 BPD . (2)在平面 BCP 内作 BN ⊥PC ,垂足为 N ,连结 DN ,∵Rt △PBC ≌Rt △PDC ,由 BN ⊥PC 得 DN ⊥PC ;∴∠BND 为二面角 B -PC -D 的平面角,在△BND 中,BN =DN = a ,BD = 2a , 5 5 a 2+ a 2-2a 2 6 6 ∴cos ∠BND = 5 a 2 31 =- . 5 14. 如图,已知 ABCD -A 1B 1C 1D 1 是棱长为 3 的正方体,点 E 在 AA 1 上,点 F 在 CC 1 上,G 在 BB 1 上,且 AE =FC 1=B 1G =1,H 是 B 1C 1 的中点.(1) 求证:E 、B 、F 、D 1 四点共面;(2)求证:平面 A 1GH ∥平面 BED 1F .证明:(1)连结 FG .∵AE =B 1G =1,∴BG =A 1E =2,∴BG 綊 A 1E ,∴A 1G 綊 BE .∵C 1F 綊 B 1G ,∴四边形 C 1FGB 1 是平行四边形.∴FG 綊 C 1B 1 綊 D 1A 1,∴四边形 A 1GFD 1 是平行四边形.∴A 1G 綊 D 1F ,∴D 1F 綊 EB ,故 E 、B 、F 、D 1 四点共面. 3 (2) ∵H 是 B 1C 1 的中点,∴B 1H = . 2 又 B 1G =1,∴ B 1G 3 = . B 1H 2 FC 2 又 = ,且∠FCB =∠GB 1H =90°, BC 3∴△B 1HG ∽△CBF ,∴∠B 1GH =∠CFB =∠FBG ,∴HG ∥FB .又由(1)知 A 1G ∥BE ,且 HG ∩A 1G =G ,FB ∩BE =B ,∴平面 A 1GH ∥平面 BED 1F .15. 在三棱锥 P -ABC 中,PA ⊥面 ABC ,△ABC 为正三角形,D 、E 分别为 BC 、AC 的中点,设 AB =PA =2.(1) 求证:平面 PBE ⊥平面 PAC ;(2) 如何在 BC 上找一点 F ,使 AD ∥平面 PEF ,请说明理由;(3) 对于(2)中的点 F ,求三棱锥 B -PEF 的体积.解析:(1)证明:∵PA ⊥面 ABC ,BE ⊂面 ABC ,∴PA ⊥BE .∵△ABC 是正三角形,E 为 AC 的中点,∴BE ⊥AC ,又 PA 与 AC 相交,∴BE ⊥平面 PAC ,∴平面 PBE ⊥平面 PAC .(2) 解:取 DC 的中点 F ,则点 F 即为所求., 3 3 6 2 2 3 3 3∵E ,F 分别是 AC ,DC 的中点,∴EF ∥AD ,又 AD ✪平面 PEF ,EF ⊂平面 PEF ,∴AD ∥平面 PEF . 1 1 1 3 (3) 解 :V B -PEF =V P -BEF = S △BEF ·PA = × × × ×2= . 3 3 2 2 2 416.(2009·天津,19)如图所示,在五面体 ABCDEF 中,FA ⊥平面 ABCD ,AD ∥BC ∥FE , 1 AB ⊥AD ,M 为 CE 的中点,AF =AB =BC =FE = AD . 2(1) 求异面直线 BF 与 DE 所成的角的大小;(2) 求证:平面 AMD ⊥平面 CDE ;(3) 求二面角 A -CD -E 的余弦值.解答:(1)解:由题设知,BF ∥CE ,所以∠CED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 BF与 DE 所成的角.设 P 为 AD 的中点,连结 EP ,PC .因为 FE 綊 AP ,所以 FA綊 EP .同理,A B 綊 PC .又 FA ⊥平面 ABCD ,所以 EP ⊥平面 ABCD .而 PC ,AD都在平面ABCD 内,故EP ⊥PC ,E P ⊥AD .由AB ⊥AD ,可得PC ⊥AD .设FA =a则 EP =PC =PD =a ,CD =DE =EC = 故∠CED =60°.2a .所以异面直线 BF 与 DE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60°.(2) 证明:因为 DC =DE 且 M 为 CE 的中点,所以 DM ⊥CE .连结 MP ,则 MP ⊥CE .又MP ∩DM =M ,故 CE ⊥平面 AMD .而 CE ⊂平面 CDE ,所以平面 AMD ⊥平面 CDE .(3) 设 Q 为 CD 的中点,连结 PQ ,EQ .因为 CE =DE ,所以 EQ ⊥CD .因为 PC =PD ,所以 PQ ⊥CD ,故∠EQP 为二面角 A -CD -E 的平面角.由(1)可得,EP ⊥PQ ,EQ = a ,PQ = a . PQ 于是在 Rt △EPQ 中,cos ∠EQP = = .EQ 3 所以二面角 A -CD -E 的余弦值为 . 13.(2009·重庆)如图所示,四棱锥 P -ABCD 中,AB ⊥AD ,AD ⊥DC ,PA ⊥底面 ABCD ,PA 1 1 =AD =DC = AB =1,M 为 PC 的中点,N 点在 AB 上且 AN = NB .2 3(1) 求证:MN ∥平面 PAD ;(2) 求直线 MN 与平面 PCB 所成的角.解析:(1)证明:过点 M 作 ME ∥CD 交 PD 于 E 点,连结 AE . 1 ∵AN = NB , 3 1 1 ∴AN = AB = DC =EM .4 2又 EM ∥DC ∥AB ,∴EM 綊 AN ,∴AEMN 为平行四边形,∴MN ∥AE ,∴MN ∥平面 PAD .(2)解:过 N 点作 NQ ∥AP 交 BP 于点 Q ,NF ⊥CB 于点 F .连结 QF ,过 N 点作 NH ⊥QF 于 H ,连结 MH ,易知 QN ⊥面 ABCD ,∴QN ⊥BC ,而 NF ⊥BC ,∴BC ⊥面 QNF ,∵BC ⊥NH ,而 NH ⊥QF ,∴NH ⊥平面 PBC ,∴∠NMH 为直线 MN 与平面 PCB 所成的角.2 2 6 2 2 10 10 5 2 10 53 3 通过计算可得 MN =AE = ,QN = ,NF = 2,4 4 QN ·NF ON ·NF ∴NH = = = ,QF QN 2+NF 2 4 NH 3 ∴sin ∠NMH = = ,∴∠NMH =60°,MN 2∴直线 MN 与平面 PCB 所成的角为 60°.14.(2009·广西柳州三模)如图所示,已知直平行六面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AD ⊥BD , AD =BD =a ,E 是 CC 1 的中点,A 1D ⊥BE .(1) 求证:A 1D ⊥平面 BDE ;(2) 求二面角 B -DE -C 的大小.解析:(1)证明:在直平行六面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AA 1⊥平面 ABCD ,∴AA 1⊥BD .又∵BD ⊥AD ,∴BD ⊥平面 ADD 1A 1,即 BD ⊥A 1D .又∵A 1D ⊥BE 且 BE ∩BD =B ,∴A 1D ⊥平面 BDE .(2)解:如图,连 B 1C ,则 B 1C ⊥BE ,易证 Rt △BCE ∽Rt △B 1BC ,CE BC ∴ = 1 ,又∵E 为 CC 1 中点, BC ∴BC 2 B B 1BB 21.BB 1= = 22BC = 2a .取 CD 中点 M ,连结 BM ,则 BM ⊥平面 CC 1D 1C ,作 MN ⊥DE 于 N ,连 NB ,由三垂线定理知:BN ⊥DE ,则∠BNM 是二面角 B -DE -C 的平面角. BD ·BC 在 Rt △BDC 中,BM = DC = a , Rt △CED 中,易求得 MN = a , BM Rt △BMN 中,tan ∠BNM = = 5, MN则二面角 B -DE -C 的大小为 arctan 5.15.如图,已知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E 为 AB 的中点.(1) 求直线 B 1C 与 DE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 求证:平面 EB 1D ⊥平面 B 1CD ;(3) 求二面角 E -B 1C -D 的余弦值.解析:(1)连结 A 1D ,则由 A 1D ∥B 1C 知,B 1C 与 DE 所成的角即为 A 1D 与 DE 所成的角. 连结 A 1E ,由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可设其棱长为 a ,则 A 1D = ∴cos ∠A 1DEA 1D 2+DE 2-A 1E 2 2a ,A 1E =DE = a , = 2·A 1D ·DE = . 10∴直线 B 1C 与 DE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5. (2)证明取 B 1C 的中点 F ,B 1D 的中点 G ,连结 BF ,EG ,GF .∵CD ⊥平面 BCC 1B 1,3 3 33 = 且 BF ⊂平面 BCC 1B 1,∴DC ⊥BF .又∵BF ⊥B 1C ,CD ∩B 1C =C ,∴BF ⊥平面 B 1CD . 1 1 又 ∵GF 綊 CD ,BE 綊 CD ,2 2∴GF 綊 BE ,∴四边形 BFGE 是平行四边形,∴BF ∥GE ,∴GE ⊥平面 B 1CD .∵GE ⊂平面 EB 1D ,∴平面 EB 1D ⊥平面 B 1CD .(3)连结 EF .∵CD ⊥B 1C ,GF ∥CD ,∴GF ⊥B 1C .又∵GE ⊥平面 B 1CD ,∴EF ⊥B 1C ,∴∠EFG 是二面角 E -B 1C -D 的平面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a ,则在△EFG 中,1 GF = a ,EF = a ,2 2 FG ∴cos ∠EFG =EF = , 3∴二面角 E -B 1C -D 的余弦值为 3 . 16.(2009·全国Ⅱ,18)如图所示,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B ⊥AC ,D 、E 分别为 AA 1、 B 1C 的中点,DE ⊥平面 BCC 1.(1) 求证:AB =AC ;(2) 设二面角 A -BD -C 为 60°,求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解析:(1)证明:取 BC 中点 F ,连结 EF , 1则 EF 綊 2B 1B ,从而 EF 綊 DA . 连结 AF ,则 ADEF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 AF ∥DE .又 DE ⊥平面 BCC 1,故 AF ⊥平面 BCC 1,从而 AF ⊥BC ,即 AF 为 BC 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 AB =AC .(2)解:作 AG ⊥BD ,垂足为 G ,连结 CG .由三垂线定理知 CG ⊥BD ,故∠AGC 为二面 2 角 A -BD -C 的平面角.由题设知,∠AGC =60°.设 AC =2,则 AG = .又 AB =2,BC =2 2,故 AF = 2. 由AB ·AD =AG ·BD 得 2AD 2 · 3AD 2+22, 解得 AD = 2,故 AD =AF .又 AD ⊥AF ,所以四边形 ADEF 为正方形.因为 BC ⊥AF ,BC ⊥AD ,AF ∩AD =A ,故 BC ⊥平面 DEF ,因此平面 BCD ⊥平面 DEF . 连结 AE 、DF ,设 AE ∩DF =H ,则 EH ⊥DF ,EH ⊥平面 BCD .连结 CH ,则∠ECH 为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4 17 17 16 17 17 6 因 ADEF 为正方形,AD = 2,故 EH =1,又 EC 1 B C =2, = 1 2所以∠ECH =30°,即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为 30°.13. 在正四棱柱 ABCD -A 1B 1C 1D 1 中,底面边长为2的中点.(1) 求证:平面 B 1EF ⊥平面 BDD 1B 1;(2) 求点 D 1 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 d .2,侧棱长为 4,E 、F 分别为棱 AB 、BC分析:(1)可先证 EF ⊥平面 BDD 1B 1.(2)用几何法或等积法求距离时,可由 B 1D 1∥BD , 将点进行转移:D 1 点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是 B 点到它的距离的 4 倍,先求 B点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即可.解答:(1)证明:E rr o r !⇒EF ⊥平面 BDD 1B 1⇒平面 B 1EF ⊥平面 BDD 1B 1. (2)解:解法一:连结 EF 交 BD 于 G 点.∵B 1D 1=4BG ,且 B 1D 1∥BG ,∴D 1 点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是 B 点到它的距离的 4倍. 利用等积法可求.由题意可知,EF 1 AC =2,B G = 17. S △B EF = 2 1 1 EF ·B G 1 2× 17= 17,1 =2 1 S BE ·BF 1 = × 2 1 △BEF = = × 2 2∵VB -B 1EF =VB 1-BEF , 设 B 到面 B EF 的距离为 h 1 17×h 1 1×4,1 ∴h 1= . 1,则 × 3 1= × 3 ∴点 D 1 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为 h =4h 1= . 1 解法二:如图,在正方形 BDD 1B 1 的边 BD 上取一点 G ,使 BG = BD , 4连结 B 1G ,过点 D 1 作 D 1H ⊥B 1G 于 H ,则 D 1H 即为所求距离. 16 17可求得 D 1H = 17(直接法). 14. 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CC 1=2,∠BAC =90°,AB =AC= 2,M 是棱 BC 的中点,N 是 CC 1 中点.求:(1) 二面角 B 1-AN -M 的大小;(2) C 1 到平面 AMN 的距离.解析:(1)∵∠BAC =90°,AB =AC = ∴AM ⊥BC ,BC =2,AM =1.∴AM ⊥平面 BCC 1B 1.∴平面 AMN ⊥平面 BCC 1B 1.2,M 是棱 BC 的中点,作 B 1H ⊥MN 于 H ,HR ⊥AN 于 R ,连结 B 1R ,∴B 1H ⊥平面 AMN .又由三垂线定理知,B 1R ⊥AN .∴∠B 1是二面角 B 1-AN -M 的平面角.由已知得 AN = 3 23,MN = 2,B 1M = 5=B 1N , 则 B 1H = 2 , RH HN 又 Rt △AMN ∽Rt △HRN , = ,∴RH = .AM AN 6 2× 2=1.7 10 5 ∴B 1R =14 RH 3 ,∴cos ∠B 1RH = 1 = . B R 14 7∴二面角 B 1-AN -M 的大小为 arccos 14. (2)∵N 是 CC 1 中点,∴C 1 到平面 AMN 的距离等于 C 到平面 AMN 的距离. 设 C 到平面 AMN 的距离为 h ,由 V C -AMN =V N -AMC 1 1 1 1 得 × ·MN ·h = × AM ·MC . 3 2 3 2 2∴h = 2. 15.(2009·北京海淀一模)如图所示,四棱锥 P -ABCD 中,PA ⊥平面 ABCD ,底面 ABCD 为直角梯形,且 AB ∥CD ,∠BAD =90°,PA =AD =DC =2,AB =4. (1) 求证:BC ⊥PC ;(2) 求 PB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3) 求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解析:(1)证明: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B ∥CD ,∠BAD =90°,AD =DC =2,∴∠ADC =90°,且 AC =2 2.取 AB 的中点 E ,连结 CE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AE =CE =2. 1 1 又∵BE = AB =2.∴CE = AB ,2 2∴△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又∵PA ⊥平面 ABCD ,且 AC 为 PC 在平面 ABCD 内的射影,BC ⊂平面 ABCD ,由三垂线定理得,BC ⊥PC .(2) 由(1)可知,BC ⊥PC ,BC ⊥AC ,PC ∩AC =C ,∴BC ⊥平面 PAC .PC 是 PB 在平面 PAC 内的射影,∴∠CPB 是 PB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又 CB =2 2,PB 2=PA 2+AB 2=20,PB =2 5, BC 10 ∴sin ∠CPB =PB = 5,即 PB 与平面 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3) 由(2)可知,BC ⊥平面 PAC ,BC ⊂平面 PBC ,∴平面 PBC ⊥平面 PAC .过 A 点在平面 PAC 内作 AF ⊥PC 于 F ,∴AF ⊥平面 PBC ,∴AF 的长即为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在直角三角形 PAC 中, PA =2,AC =2 2,2 63 2 6 36 PC =2 3,∴AF = . 即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 16.(2009·吉林长春一模)如图所示,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A ⊥底面 ABCD , PA =2,∠PDA =45°,点 E 、F 分别为棱 AB 、PD 的中点.(1) 求证:AF ∥平面 PCE ;(2) 求二面角 E -PD -C 的大小;(3) 求点 A 到平面 PCE 的距离. 解析:(1)证明:如图取 PC 的中点 G ,连结 FG 、EG ,∴FG 为△PCD 的中位线, 1 ∴FG = CD 且 FG ∥CD . 2又∵底面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E 为棱 AB 的中点, 1 ∴AE = CD 且 AE ∥CD , 2∴AE =FG 且 AE ∥FG .∴四边形 AEGF 是平行四边形,∴AF ∥EG .又 EG ⊂平面 PCE ,AF ✪平面 PCE ,∴AF ∥平面 PCE .(2)解:∵PA ⊥底面 ABCD ,∴PA ⊥AD ,PA ⊥CD .又 AD ⊥CD ,PA ∩AD =A ,∴CD ⊥平面 PAD .又∵AF ⊂平面 PAD ,∴CD ⊥AF .又 PA =2,∠PDA =45°,∴PA =AD =2.∵F 是 PD 的中点,∴AF ⊥PD .又∵CD ∩PD =D ,∴AF ⊥平面 PCD .∵AF ∥EG ,∴EG ⊥平面 PCD .又 GF ⊥PD ,连结 EF ,则∠GFE 是二面角 E -PD -C 的平面角.在 Rt △EGF 中 ,EG =AF = 2,GF =1,GE ∴tan ∠GFE 2.= = GF∴二面角 E -PD -C 的大小为 arctan 2.(3)设 A 到平面 PCE 的距离为 h , 1 1 1 1 由 V A -PCE =V P -ACE ,即 × PC ·EG ·h = PA · AE ·CB ,得 h = , 3 2 3 2 3 6∴点 A 到平面 PCE 的距离为 3. 13.(2009·陕西,18)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B =1,AC =AA 1= 3, ∠ABC =60°.,6 2 6 3 6 3 3 4 3 2 3 M(1) 求证:AB ⊥A 1C ;(2) 求二面角 A -A 1C -B 的大小.解析:(1)证明:∵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为直三棱柱,∴AB ⊥AA 1,在△ABC 中,AB =1,AC = ∴∠BAC =90°,即 AB ⊥AC .3,∠ABC =60°,由正弦定理得∠ACB =30°,∴AB ⊥平面 ACC 1A 1,又 A 1C ⊂平面 ACC 1A 1,∴AB ⊥A 1C .(2)解:如图,作 AD ⊥A 1C 交 A 1C 于 D 点,连结 BD ,由三垂线定理知BD ⊥A 1C ,∴∠ADB 为二面角 A -A 1C -B 的平面角. AA 1·AC 3 × 3 在 Rt △AA 1C 中,AD = = = , A 1C 6 AB 6 在 Rt △BAD 中,tan ∠ADB = = ,AD 3 ∴∠ADB =arctan ,即二面角 A -A 1C -B 的大小为 arctan . 14.如图,三棱柱 ABC -A 1B 1C 1 的底面是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侧面 ABB 1A 1 是菱形且垂直于底面,∠A 1AB =60°,M 是 A 1B 1 的中点.(1) 求证:BM ⊥AC ;(2) 求二面角 B -B 1C 1-A 1 的正切值;(3) 求三棱锥 M -A 1CB 的体积.解析:(1)证明:∵ABB 1A 1 是菱形,∠A 1AB =60°⇒△A 1B 1B 是正三角形 E rr o r !⇒BM ⊥平面 A 1B 1C 1. E rr o r !⇒BM ⊥AC . E rr o r !⇒BE ⊥B 1C 1,∴∠BEM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A 1B 1C 1 中,ME =MB 1·sin60°= a ,Rt △BMB 1 中,MB =MB 1·tan60°= a , MB ∴tan ∠BEM = =2, E ∴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是 2. 1 1 1 1 1 3 1 (3)VM -A 1CB = VB 1-A 1CB = VA -A 1CB = VA 1-ABC = × × a 2· a = a 3. 2 2 2 2 3 4 2 1615.(2009·广东汕头一模)如图所示,已知△BCD 中,∠BCD =90°,BC =CD =1,AB ⊥ AE AF 平面 BCD ,∠ADB =60°,E 、F 分别是 AC 、AD 上的动点,且 = =λ(0<λ<1).AC AD(1) 求证:不论 λ 为何值,总有 EF ⊥平面 ABC ; 1 (2) 若 λ= ,求三棱锥 A -BEF 的体积. 2解析:(1)证明:∵AB ⊥平面 BCD ,∴AB ⊥CD .又∵在△BCD 中,∠BCD =90°,∴BC ⊥CD .∵又 AB ∩BC =B ,6 15 = 3,S 15 ∴CD ⊥平面 ABC .AE AF 又∵在△ACD 中,E 、F 分别是 AC 、AD 上的动点,且 = =λ(0<λ<1), AC AD ∴不论 λ 为何值,都有 EF ∥CD , ∴EF ⊥平面 ABC . (2)在△BCD 中,∠BCD =90°,BC =CD =1, ∴BD = 2. 又∵AB ⊥平面 BCD , ∴AB ⊥BC ,AB ⊥BD . 又∵在 Rt △ABD 中,∠ADB =60°, ∴AB =BD ·tan60°= 6, 由(1)知 EF ⊥平面 ABC , ∴V A -BEF =V F -ABE 1 = S △ABE ·EF 3 1 1 = × S △ABC ·EF 3 2 1 1 1 = × ×1× 6× = . 6 2 2 24 6 故三棱锥 A -BEF 的体积是 24 . 16.在四棱锥 P -ABCD 中,侧面 PDC 是边长为2 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 ABCD 是面积为 2 3的菱形,∠ADC 为菱形的锐角. (1) 求证:PA ⊥CD ; (2) 求二面角 P -AB -D 的大小; (3) 求棱锥 P -ABCD 的侧面积; 解析:(1)证明:如图所示,取 CD 的中点 E ,由 PE ⊥CD ,得 PE ⊥平面 ABCD ,连结 AC 、AE . ∵AD ·CD ·sin ∠ADC =2 3, AD =CD =2, 3 ∴sin ∠ADC = 2 , 即∠ADC =60°,∴△ADC 为正三角形,∴CD ⊥AE . ∴CD ⊥PA (三垂线定理). (2) 解:∵AB ∥CD ,∴AB ⊥PA ,AB ⊥AE , ∴∠PAE 为二面角 P -AB -D 的平面角. 在 Rt △PEA 中,PE =AE ,∴∠PAE =45°. 即二面角 P -AB -D 的大小为 45°. (3) 分别计算各侧面的面积: ∵PD =DA =2,PA = 6, 1 ∴cos ∠PDA = ,sin ∠PDA = . 4 1 1 S AB ·PA = 2· 3= 6, △PCD △PAB = 2 ·2· 2 1 S △PAD =S △PBC = PD ·DA ·sin ∠PDA = . 2∴S P -ABCD 侧 = 3+ 6+ 15.13. 把地球当作半径为 R 的球,地球上 A 、B 两地都在北纬 45°,A 、B 两点的球面距离 π是 3R ,A 点在东经 20°,求 B 点的位置. 解析:如图,求 B 点的位置即求 B 点的经度,设 B 点在东经 α,7 2 7 21 = , π∵A 、B 两点的球面距离是 3R . π ∴∠AOB = ,因此三角形 AOB 是等边三角形,∴AB =R , 3又∵∠AO 1B =α-20°(经度差) 2问题转化为在△AO 1B 中借助 AO 1=BO 1=AO cos45°= 2 R , 求出∠AO 1B =90°,则 α=110°,同理:B 点也可在西经 70°,即 B 点在北纬 45°东经 110° 或西经 70°.14. 在球心同侧有相距 9cm 的两个平行截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 49πcm 2 和 400πcm 2, 求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解析:如图,两平行截面被球大圆所在平面截得的交线分别为 AO 1、BO 2,则 AO 1∥BO 2. 若 O 1、O 2 分别为两截面圆的圆心,则由等腰三角形性质易知 OO 1⊥AO 1,OO 2⊥BO 2, 设球半径为 R ,∵πO 2B 2=49π,∴O 2B =7cm ,同理 O 1A =20cm.设 OO 1=x cm ,则 OO 2=(x +9)cm.在 Rt △OO 1A 中,R 2=x 2+202,在 Rt △OO 2B 中,R 2=(x +9)2+72,∴x 2+202=72+(x +9)2,解得 x =15cm.∴R =25cm ,∴S 球=2500πcm 2, 4 62500 V 球= πR 3= πcm 3. 3 3 π15. 设 A 、B 、C 是半径为 1 的球面上的三点,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3,点 A 与 B 、C π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均为2,O 为球心,求: (1) ∠AOB 、∠BOC 的大小; (2)球心 O 到截面 ABC 的距离. π 解析:(1)如图,因为球 O 的半径为 1,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3, π π点 A 与 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均为2,所以∠BOC =3,∠AOB =∠AOC = π , 2 3 (2) 因为 BC =1,AC =AB = 2,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cos ∠BAC sin ∠BAC = ,设 4 4 截面圆的圆心为 O 1,连结 AO 1,则截面圆的半径 r =AO 1,由正弦定理得 r = BC = ,所以 OO 1= OA 2-r 2= .2sin ∠BAC 7 716. 如图四棱锥 A -BCDE 中,AD ⊥底面 BCDE ,AC ⊥BC ,AE ⊥BE .(1) 求证:A 、B 、C 、D 、E 五点共球;(2) 若∠CBE =90°,CE = 3,AD =1,求 B 、D 两点的球面距离.解析:(1)证明:取 AB 的中点 P ,连结 PE ,PC ,PD ,由题设条件知△AEB 、△ADB 、△ABC 都是直角三角形. 1 故 PE =PD =PC = AB =PA =PB . 2所以 A 、B 、C 、D 、E 五点在同一球面上.(2)解:由题意知四边形 BCDE 为矩形,所 以 BD =CE = 3,在 Rt △ADB 中,AB =2,AD =1, 2 ∴∠DPB =120°,D 、B 的球面距离为 π. 32 2 15 5 63 5 17.(本小题满分 10 分)如图,四棱锥 S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SA ⊥底面 ABCD ,E 是 SC 上一点.(1) 求证:平面 EBD ⊥平面 SAC ;(2) 假设 SA =4,AB =2,求点 A 到平面 SBD 的距离;解析:(1)∵正方形 ABCD ,∴BD ⊥AC ,又∵SA ⊥平面 ABCD ,∴SA ⊥BD ,则 BD ⊥平面 SAC ,又 BD ⊂平面 BED ,∴平面 BED ⊥平面 SAC .(2)设AC ∩BD =O ,由三垂线定理得BD ⊥SO .AO 1 1 AC 2AB 1 · 2·2= 2,SA =4, = = = 2 2 2 则 SO = SA 2+AO 2= 16+2=3 2,S 1 BD ·SO 1 ·2 2·3 2=6.设 A 到面 BSD 的距 △BSD = = 2 2 1 1 4 离为 h ,则 V S -ABD =V A -BSD ,即 3S △ABD ·SA = S △BSD ·h ,解得 h = ,即点 A 到平面 SBD 的距 3 3 4 离为 . 318.(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正四棱柱 ABCD -A 1B 1C 1D 1 中,AA 1=2AB =4,点 E 在 C 1C 上且 C 1E =3EC . (1)证明 A 1C ⊥平面 BED ;(2)求二面角 A 1-DE -B 的大小.解析:依题设知 AB =2,CE =1,(1) 证明:连结 AC 交 BD 于点 F ,则 BD ⊥AC .由三垂线定理知,BD ⊥A 1C .在平面 A 1CA 内,连结 EF 交 A 1C 于点 G , AA 1 AC由于FC =CE=2 , 故 Rt △A 1AC ∽Rt △FCE ,∠AA 1C =∠CFE ,∠CFE 与∠FCA 1 互余. 于是 A 1C ⊥EF .A 1C 与平面 BED 内两条相交直线 BD 、EF 都垂直. 所以 A 1C ⊥平面 BED .(2) 作 GH ⊥DE ,垂足为 H ,连结 A 1H .由三垂线定理知 A 1H ⊥DE ,故∠A 1HG 是二面角 A 1-DE -B 的平面角.EF = CF 2+CE 2= 3, CE × CF2 CG = EF =3 . 3EG = CE 2-CG 2= 3 . EG 1 1 EF × FD = ,GH = × = .EF 3 3 DE 又 A 1C = AA 21+AC 2=2 A 1G6,A 1G =A 1C -CG = , tan ∠A 1HG = HG=5 . 所以二面角 A 1-DE -B 的大小为 arctan5 5.19.(本小题满分12 分)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 =∠BCD =90°, AB =BC =SB =SC =2CD =2,侧面 SBC ⊥底面 ABCD .3 3 3 2 3 2= (1) 由 SA 的中点 E 作底面的垂线 EH ,试确定垂足 H 的位置;(2) 求二面角 E -BC -A 的大小.解析:(1)作 SO ⊥BC 于 O ,则 SO ⊂平面 SBC , 又面 SBC ⊥底面 ABCD , 面 SBC ∩面 ABCD =BC , ∴SO ⊥底面 ABCD ① 又 SO ⊂平面 SAO ,∴面 SAO ⊥底面 ABCD , 作 EH ⊥AO ,∴EH ⊥底面 ABCD ② 即 H 为垂足,由①②知,EH ∥SO , 又 E 为 SA 的中点,∴H 是 AO 的中点. (2)过 H 作 HF ⊥BC 于 F ,连结 EF , 由(1)知 EH ⊥平面 ABCD ,∴EH ⊥BC , 又 EH ∩HF =H ,∴BC ⊥平面 EFH ,∴BC ⊥EF , ∴∠HFE 为面 EBC 和底面 ABC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等边三角形 SBC 中,∵SO ⊥BC , ∴O 为 BC 中点,又 BC =2. ∴SO = 22-12= 3,EH 1SO = , 1 又 HF = AB =1, 2 2 2 3EH 2 ∴在 Rt △EHF 中,tan ∠HFE = = = ,HF 1 2 ∴∠HFE =arctan . 即二面角 E -BC -A 的大小为 arctan.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2010·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如图,在正四棱柱 ABCD -A 1B 1C 1D 1 中,AB =1,AA 1=2,N 是 A 1D 的中点,M ∈BB 1,异面直线 MN 与 A 1A 所成的角为 90°. (1) 求证:点 M 是 BB 1 的中点;(2) 求直线 MN 与平面 ADD 1A 1 所成角的大小;(3) 求二面角 A -MN -A 1 的大小.解析:(1)取 AA 1 的中点 P ,连结 PM ,PN .∵N 是 A 1D 的中点,∴AA 1⊥PN ,又∵AA 1⊥MN ,MN ∩PN =N ,∴AA 1⊥面 PMN .∵PM ⊂面 PMN ,∴AA 1⊥PM ,∴PM ∥AB ,∴点 M 是 BB 1 的中点.305 2 2 2 2(2) 由(1)知∠PNM 即为 MN 与平面 ADD 1A 1 所成的角.1 在 Rt △PMN 中,易知 PM =1,PN = ,2 PM∴tan ∠PNM =PN =2,∠PNM =arctan2. 故 MN 与平面 ADD 1A 1 所成的角为 arctan2.(3) ∵N 是 A 1D 的中点,M 是 BB 1 的中点,∴A 1N =AN ,A 1M =AM ,又 MN 为公共边,∴△A 1MN ≌△AMN .在△AMN 中,作 AG ⊥MN 交 MN 于 G ,连结 A 1G ,则∠A 1GA 即为二面角 A -MN -A 1 的平面角.在△A 1GA 中,AA 1=2,A 1G =GA = , A 1G 2+GA 2-AA 12 2 2 ∴cos ∠A 1GA = 2A 1G ·GA =- ,∴∠A 1GA =arccos(- ), 3 3 2 故二面角 A -MN -A 1 的大小为 arccos(- ). 321.(2009·安徽,18)(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所示,四棱锥 F -ABCD 的底面 ABCD 是菱 形,其对角线 AC =2,BD = 2.AE 、CF 都与平面 ABCD 垂直,AE =1,CF =2. (1) 求二面角 B -AF -D 的大小;(2) 求四棱锥 E -ABCD 与四棱锥 F -ABCD 公共部分的体积.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空间位置关系,二面角平面角的作法以及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等知识.考查利用综合法或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解答:(1)解:连接 AC 、BD 交于菱形的中心 O ,过 O 作 OG ⊥AF ,G 为垂足,连接 BG 、DG . 由 BD ⊥AC ,BD ⊥CF 得 BD ⊥平面 ACF ,故 BD ⊥AF .于是 AF ⊥平面 BGD ,所以 BG ⊥AF ,DG ⊥AF ,∠BGD 为二面角 B -AF -D 的平面角.π 由 FC ⊥AC ,FC =AC =2,得∠FAC = ,OG = . 4 2 π 由 OB ⊥OG ,OB =OD = ,得∠BGD =2∠BGO = . (2)解:连接 EB 、EC 、ED ,设直线 AF 与直线 CE 相交于点 H ,则四棱锥 E -ABCD 与四棱锥 F -ABCD 的公共部分为四棱锥 H -ABCD .3 2 3 2 过 H 作 HP ⊥平面 ABCD ,P 为垂足.因为 EA ⊥平面 ABCD ,FC ⊥平面 ABCD ,所以平面 ACEF ⊥平面 ABCD ,从而 P ∈AC ,HP ⊥AC . HP HP AP PC 2 由 + = + =1,得 HP = . CF AE AC AC 3 又因为 S 1 菱形ABCD = AC ·BD = 2, 2 1 2 2 故四棱锥 H -ABCD 的体积 V = S 菱形ABCD ·HP = .3 922.(2009·深圳调考一)(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所示,AB 为圆 O 的直径,点 E 、F 在圆 O 上,AB ∥EF ,矩形 ABCD 所在平面和圆 O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 AB =2,EF =1.(1) 求证:平面 DAF ⊥平面 CBF ;(2) 求直线 AB 与平面 CBF 所成角的大小;(3) 当 AD 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 D -FE -B 的大小为 60°?解析:(1)证明:∵平面 ABCD ⊥平面 ABEF ,CB ⊥AB ,平面 ABCD ∩平面 ABEF =AB ,∴CB ⊥平面 ABEF .∵AF ⊂平面 ABEF ,∴AF ⊥CB ,又∵AB 为圆 O 的直径,∴AF ⊥BF ,∴AF ⊥平面 CBF .∵AF ⊂平面 DAF ,∴平面 DAF ⊥平面 CBF .(2)解:根据(1)的证明,有 AF ⊥平面 CBF ,∴FB 为 AB 在平面 CBF 上的射影,因此,∠ABF 为直线 AB 与平面 CBF 所成的角.∵AB ∥EF ,∴四边形 ABEF 为等腰梯形,过点 F 作 FH ⊥AB ,交 AB 于 H .AB =2,EF =1,则 AH = AB -EF 1 = . 2 2在 Rt △AFB 中,根据射影定理 AF 2=AH ·AB ,得 AF =1, AF 1 sin ∠ABF = = ,∴∠ABF =30°, AB 2∴直线 AB 与平面 CBF 所成角的大小为 30°.(3)解:过点 A 作 AM ⊥EF ,交 EF 的延长线于点 M ,连结 DM .根据(1)的证明,DA ⊥平面 ABEF ,则 DM ⊥EF ,∴∠DMA 为二面角 D -FE -B 的平面角,∠DMA =60°. 1 在 Rt △AFH 中,∵AH = ,AF =1, 2 ∴FH = .又∵四边形 AMFH 为矩形,∴MA =FH = . 3 ∵AD =MA ·tan ∠DMA = 2 · 3=3 2 .3因此,当AD 的长为时,二面角D-FE-B 的大小为60°.2。

必修二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必修二立体几何典型例题

必修二立体几何典型例题【知识要点】1.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1)空间两条直线:①有公共点:相交,记作:a∩b=A,其中特殊位置关系:两直线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平行或异面.平行,记作:a∥b.异面中特殊位置关系:异面垂直.(2)空间直线与平面:①有公共点:直线在平面内或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在平面内,记作:a⊂α .直线与平面相交,记作:a∩α =A,其中特殊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直线与平面平行,记作:a∥α .(3)空间两个平面:①有公共点:相交,记作:α ∩β =l,其中特殊位置关系:两平面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平行,记作:α ∥β .2.空间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1)四个公理与等角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定理:①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②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我们把上述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进行整理,得到下面的位置关系图:【例题分析】例2 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 C的中点,求证:MN ∥平面P AD .【分析】要证明“线面平行”,可通过“线线平行”或“面面平行”进行转化;题目中出现了中点的条件,因此可考虑构造(添加)中位线辅助证明.证明:方法一,取PD 中点E ,连接AE ,NE .∵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MA ∥CD ,.21CD MA = ∵E是P D的中点, ∴NE ∥CD ,.21CD NE =∴MA ∥N E,且M A=NE , ∴AEN M是平行四边形, ∴MN ∥AE .又AE ⊂平面P AD ,MN ⊄平面P AD , ∴MN ∥平面P AD .方法二取CD 中点F ,连接MF ,NF . ∵MF ∥AD ,NF ∥PD ,∴平面MN F∥平面PAD , ∴MN ∥平面P AD .【评述】关于直线和平面平行的问题,可归纳如下方法: (1)证明线线平行:a∥c ,b ∥c,a ∥α,a ⊂β α∥β a ⊥α,b ⊥αα∩β=bγ ∩α=a ,γ ∩β=b⇒a∥b⇒a∥b⇒a∥b⇒a ∥b(2)a ∩α=∅a ∥bα∥βb⊂α,a ⊄α a⊂β⇒a ∥α⇒a ∥α⇒a ∥α(3)证明面面平行:α∩β=∅a∥β,b ∥β a ⊥α,a⊥βα∥γ ,β∥γa ,b ⊂α,a∩b =A⇒α∥β ⇒α∥β⇒α∥β ⇒α∥β例3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C,AB⊥AC,求证:A1C⊥BC1.【分析】要证明“线线垂直”,可通过“线面垂直”进行转化,因此设法证明A1C垂直于经过BC1的平面即可.证明:连接AC1.∵ABC-A1B1C1是直三棱柱,∴AA1⊥平面ABC,∴AB⊥AA1.又AB⊥AC,∴AB⊥平面A1ACC1,∴A1C⊥A B.①又AA1=AC,∴侧面A1ACC1是正方形,∴A1C⊥AC1.②由①,②得A1C⊥平面ABC1,∴A1C⊥BC1.【评述】空间中直线和平面垂直关系的论证往往是以“线面垂直”为核心展开的.如本题已知条件中出现的“直三棱柱”及“AB⊥AC”都要将其向“线面垂直”进行转化.例4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B⊥平面ABC,AB⊥BC,AP⊥PB,求证:平面PAC⊥平面PBC.【分析】要证明“面面垂直”,可通过“线面垂直”进行转化,而“线面垂直”又可以通过“线线垂直”进行转化.证明:∵平面P AB⊥平面ABC,平面P AB∩平面ABC=AB,且AB⊥BC,∴BC⊥平面P AB,∴AP⊥BC.又AP⊥PB,∴AP⊥平面PBC,又A P⊂平面P A C,∴平面P AC ⊥平面P BC .【评述】关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问题,可归纳如下方法: a ⊥c ,b ∥c ,a ⊥αb ⊂α⇒a ⊥b⇒a ⊥ba ⊥m ,a ⊥n a∥b ,b ⊥αα∥β,a ⊥βα⊥β,α∩β=l m ,n ⊂α,m ∩n =Aa ⊂β,a ⊥l⇒a ⊥α⇒a ⊥α ⇒a⊥α ⇒a⊥αa⊥β,a ⊂α⇒α⊥β例5 如图,在斜三棱柱AB C-A 1B 1C 1中,侧面A1AB B1是菱形,且垂直于底面A BC,∠A 1AB=60°,E ,F 分别是AB1,BC 的中点.(Ⅰ)求证:直线EF ∥平面A 1A CC 1;(Ⅱ)在线段AB上确定一点G ,使平面EF G⊥平面ABC ,并给出证明. 证明:(Ⅰ)连接A1C,A1E .∵侧面A 1AB B1是菱形, E 是A B1的中点, ∴E 也是A 1B的中点,又F 是BC 的中点,∴EF ∥A 1C .∵A 1C ⊂平面A 1ACC 1,EF ⊄平面A 1ACC 1, ∴直线EF ∥平面A 1ACC 1. (2)解:当31=GA BG 时,平面EFG ⊥平面AB C,证明如下: 连接E G,FG .∵侧面A 1A BB 1是菱形,且∠A 1A B=60°,∴△A 1AB 是等边三角形. ∵E 是A1B 的中点,31=GA BG ,∴EG ⊥AB . ∵平面A 1ABB 1⊥平面ABC ,且平面A 1AB B1∩平面ABC =AB , ∴EG ⊥平面ABC .又E G⊂平面EFG ,∴平面EFG ⊥平面ABC .例6 如图,正三棱柱ABC-A 1B 1C 1中,E是AC 的中点.(Ⅰ)求证:平面BEC 1⊥平面ACC 1A 1;(Ⅱ)求证:A B1∥平面BE C1. 【分析】本题给出的三棱柱不是直立形式的直观图,这种情况下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根据几何体自身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帮助思考.证明:(Ⅰ)∵ABC -A 1B 1C1是正三棱柱,∴AA 1⊥平面AB C, ∴BE ⊥AA 1.∵△ABC 是正三角形,E 是A C的中点,∴BE ⊥AC ,∴BE ⊥平面AC C1A 1,又BE ⊂平面BEC 1,∴平面B EC1⊥平面AC C1A 1.(Ⅱ)证明:连接B 1C ,设BC 1∩B 1C =D .∵B CC 1B1是矩形,D 是B 1C的中点, ∴DE ∥AB 1. 又DE ⊂平面BEC 1,A B1⊄平面BEC 1, ∴A B1∥平面BEC 1.例7 在四棱锥P-ABCD 中,平面P A D⊥平面A BCD ,AB ∥DC ,△P 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 =2A D=8,542==DC AB .(Ⅰ)设M是P C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 A D; (Ⅱ)求四棱锥P -ABC D的体积.【分析】本题中的数量关系较多,可考虑从“算”的角度入手分析,如从M 是PC 上的动点分析知,MB ,MD 随点M 的变动而运动,因此可考虑平面M BD 内“不动”的直线BD 是否垂直平面P AD .证明:(Ⅰ)在△A BD 中,由于AD =4,BD =8,54=AB ,所以AD 2+B D2=AB 2. 故AD ⊥BD .又平面P AD ⊥平面AB CD,平面P AD ∩平面A BC D=AD ,B D⊂平面AB CD, 所以BD ⊥平面P AD ,又B D⊂平面MBD ,故平面MB D⊥平面PA D.(Ⅱ)解:过P 作P O⊥AD交AD 于O,由于平面PAD ⊥平面ABCD ,所以PO ⊥平面ABCD . 因此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又△PA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因此.32423=⨯=PO 在底面四边形A BC D中,AB ∥DC ,AB =2D C,所以四边形ABCD 是梯形,在Rt △AD B中,斜边A B边上的高为5585484=⨯,即为梯形A BC D的高,所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455825452=⨯+=S 故.316322431=⨯⨯=-ABCD P V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 ,β ,γ 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 ∥α ,n∥α ,则m ∥nﻩ(B)若m ⊥α ,n ⊥α ,则m∥n (C )若α ⊥γ ,β ⊥γ ,则α ∥β ﻩ(D)若m ∥α ,m∥β ,则α ∥β2.已知直线m ,n 和平面α ,β ,且m ⊥n ,m⊥α ,α ⊥β ,则( ) (A)n ⊥β ﻩ(B)n ∥β ,或n ⊂β (C)n ⊥α ﻩ(D)n ∥α ,或n ⊂α3.设a ,b 是两条直线,α 、β 是两个平面,则a ⊥b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a ⊥α ,b∥β ,α ⊥β ﻩ(B)a ⊥α ,b ⊥β ,α ∥β (C)a ⊂α ,b⊥β ,α ∥β ﻩ(D)a ⊂α ,b∥β ,α ⊥β4.设直线m与平面α 相交但不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平面α 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m 垂直 (B)过直线m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α 垂直 (C)与直线m垂直的直线不可能与平面α 平行 (D )与直线m 平行的平面不可能与平面α 垂直 二、填空题:5.在三棱锥P -ABC 中,6==PB PA ,平面P AB ⊥平面ABC ,P A ⊥P B,A B⊥BC ,∠BAC=30°,则PC =______.6.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1中,当底面AB CD满足条件______时,有A 1C ⊥B 1D 1.(只要求写出一种条件即可)7.设α ,β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n 是平面α ,β 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 ①m⊥n ②α ⊥β ③n⊥β ④m⊥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8.已知平面α ⊥平面β ,α ∩β =l ,点A∈α ,A ∉l,直线AB ∥l ,直线AC ⊥l ,直线m ∥α ,m ∥β ,给出下列四种位置:①A B∥m ;②AC ⊥m ;③AB∥β ;④AC ⊥β , 上述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 三、解答题:9.如图,三棱锥P -ABC 的三个侧面均为边长是1的等边三角形,M ,N分别为P A ,BC 的中点.(Ⅰ)求MN 的长;(Ⅱ)求证:PA⊥BC .10.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C B=CD ,A D⊥BD ,且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求证:(Ⅰ)直线EF ∥平面ACD ; (Ⅱ)平面EFC ⊥平面BCD .11.如图,平面AB EF⊥平面A BC D,四边形ABEF 与AB CD 都是直角梯形,∠BAD =∠FAB =90°,BC ∥AD ,AF BE AF BE AD BC 21,//,21==,G ,H 分别为F A ,FD 的中点.(Ⅰ)证明: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Ⅱ)C,D,F,E四点是否共面?为什么? (Ⅲ)设AB =B E,证明:平面ADE ⊥平面CDE .专题七 立体几何参考答案练习一、选择题:1.B 2.D 3.C 4.B 二、填空题:5.10 6.AC ⊥BD (或能得出此结论的其他条件)7.②、③、④⇒①;或①、③、④⇒② 8.④ 三、解答题:9.(Ⅰ)解:连接MB ,MC .∵三棱锥P -ABC 的三个侧面均为边长是1的等边三角形,∴23==MC MB ,且底面△ABC 也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 ∵N 为BC 的中点,∴MN ⊥BC. 在Rt △MNB 中,⋅=-=2222BN MB MN (Ⅱ)证明:∵M 是P A 的中点, ∴P A ⊥MB ,同理PA ⊥M C.∵M B∩MC =M ,∴PA ⊥平面MB C, 又BC ⊂平面MB C,∴P A ⊥B C.10.证明:(Ⅰ)∵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E F是△ABD 的中位线,∴EF ∥AD .又EF ⊄平面A CD ,AD ⊂平面ACD ,∴直线E F∥平面A CD .(Ⅱ)∵E F∥AD ,AD ⊥BD ,∴EF ⊥BD .∵CB =C D,F 是BD 的中点,∴C F⊥B D. ∵CF ∩E F=F ,∴BD ⊥平面CEF .∵B D⊂平面B CD ,∴平面EF C⊥平面BCD .11.(Ⅰ)由题意知,FG =GA ,F H=HD ,∴GH ∥AD ,,21AD GH =又BC ∥AD ,AD BC 21=,∴GH ∥BC ,G H=BC , ∴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Ⅱ)C,D ,F ,E 四点共面.理由如下: 由BE∥AF ,AF BF 21=,G 是F A的中点, 得BE ∥FG ,且BE =FG .∴EF ∥BG .由(Ⅰ)知BG ∥CH ,∴EF ∥CH ,故EC ,FH 共面,又点D 在直线F H上, 所以C ,D,F ,E 四点共面. (Ⅲ)连结EG ,由AB =BE ,BE ∥AG ,BE =AG 及∠BAG =90°,知A BE G是正方形, 故BG ⊥EA.由题设知F A,AD ,AB两两垂直,故AD⊥平面F AB E,∴B G⊥AD . ∴BG ⊥平面EA D,∴BG ⊥ED . 又ED ∩EA =E ,∴BG ⊥平面A DF.由(Ⅰ)知CH ∥BG ,∴C H⊥平面ADE .由(Ⅱ)知F ∈平面CD E,故C H⊂平面CDE ,得平面AD E⊥平面CD E.。

(完整版)必修二立体几何11道经典证明题

(完整版)必修二立体几何11道经典证明题

1. 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12AA 1,D 是棱AA 1的中点(I)证明:平面BDC 1⊥平面BDC(Ⅱ)平面BDC 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2. 如图5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平面PAD ,//AB CD ,PD AD =,E 是PB 的中点,F 是CD 上的点且12DF AB =,PH 为△PAD 中AD 边上的高.(1)证明:PH ⊥平面ABCD ;(2)若1PH =,2AD =,1FC =,求三棱锥E BCF -的体积;(3)证明:EF ⊥平面PAB .3.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11A B AC =,D E ,分别是棱1BC CC ,上的点(点D 不同于点C ),且AD DE F⊥,为11B C 的中点.求证:(1)平面ADE ⊥平面11BCC B ; (2)直线1//A F 平面ADE .B 1C BADC 1A 14.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BCD 为矩形,△P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PD=90°,面PAD ⊥面ABCD ,且AB=1,AD=2,E 、F 分别为PC 和BD 的中点.(1)证明:EF ∥面PAD ; (2)证明:面PDC ⊥面PAD ; (3)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5. 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MA ⊥平面ABCD ,//PD MA ,E 、G 、F 分别为MB 、PB 、PC 的中点,且2AD PD MA ==.(I )求证:平面EFG ⊥平面PDC ;(II )求三棱锥P MAB -与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 之比.ABDPMFGE6. 如图,正方形ABCD 和四边形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

EF//AC ,AB=2,CE=EF=1 (Ⅰ)求证:AF//平面BDE ; (Ⅱ)求证:CF ⊥平面BDF;7.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2EF=2,EF ∥AB,EF ⊥FB,∠BFC=90°,BF=FC,H 为BC 的中点,(Ⅰ)求证:FH ∥平面EDB;(Ⅱ)求证:AC ⊥平面EDB; (Ⅲ)求四面体B —DEF 的体积;8.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E 、F 分别是1A B 、1A C 的中点,点D 在11B C 上,11A D B C⊥。

(必考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卷(有答案解析)(3)

(必考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卷(有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单位:2cm )是( )A .36πB .54πC .72πD .90π2.现有一个三棱锥形状的工艺品P ABC -,点P 在底面ABC 的投影为Q ,满足12QABQAC QBC PABPACPBCS S S S S S ===△△△△△△,22222213QA QB QC AB BC CA ++=++,93ABCS =,若要将此工艺品放入一个球形容器(不计此球形容器的厚度)中,则该球形容器的表面积的最小值为( )A .42πB .44πC .48πD .49π3.大摆锤是一种大型游乐设备(如图),游客坐在圆形的座舱中,面向外,通常大摆锤以压肩作为安全束缚,配以安全带作为二次保险,座舱旋转的同时,悬挂座舱的主轴在电机的驱动下做单摆运动.假设小明坐在点A 处,“大摆锤”启动后,主轴OB 在平面α内绕点O 左右摆动,平面α与水平地面垂直,OB 摆动的过程中,点A 在平面β内绕点B 作圆周运动,并且始终保持OB β⊥,B β∈.设4OB AB =,在“大摆锤”启动后,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点A 在某个定球面上运动;B .β与水平地面所成锐角记为θ,直线OB 与水平地面所成角记为δ,则θδ+为定值;C .可能在某个时刻,AB//α;D .直线OA 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17. 4.已知三棱锥A BCD -的各棱长都相等,E 为BC 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D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13 B .36C .33 D .116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A .2πB .3πC .4πD .16π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矩形.其中3AB =,2AD =,PAD △是以A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60PAB ∠=︒,则异面直线PC 与AD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2211B .2211-C 27D .11117.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点E ,F 分别是AB ,B C 的中点,将ADE ,EBF △,FCD 分别沿DE ,EF ,FD 折起,使得A ,B ,C 三点重合于点A ',若点G 及四面体A DEF '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以FDE 为底面的三棱锥G -DEF 的高h 的最大值为( )A.263+B.463+C.4263-D.2263-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体积为V,该几何体所有棱的棱长之和为L,则()A.8,14253V L==+B.8,1425V L==+C.8,16253V L==+D.8,1625V L==+9.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A.16B.13C.23D.210.在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2AD BC =,E 为PD 中点,平面ABE 交PC 于F ,则PFFC=( ) A .1B .32C .2D .311.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的六个面都是菱形,那么点1A 在面11AB D 上的射影一定是11AB D 的________心,点1A 在面1BC D 上的射影一定是1BC D 的________心( )A .外心、重心B .内心、垂心C .外心、垂心D .内心、重心12.如图(1),Rt ABC ,1,3,2AC AB BC ===,D 为BC 的中点,沿AD 将ACD △折起到AC D ',使得C '在平面ABD 上的射影H 落在AB 上,如图(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AC BD '⊥B .AD BC '⊥ C .BD C D ⊥' D .AB C D ⊥'二、填空题13.已知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14AB BC AA ===,42AC =,若点P 是上底面111 A B C 所在平面内一动点,若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表面积恰为41π,则此时点P 构成的图形面积为________.14.如图所示,Rt A B C '''∆为水平放置的ABC ∆的直观图,其中A C B C ''''⊥,2B O O C ''''==,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15.已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8,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该正四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_.16.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为等腰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_________.17.在三棱锥D ABC -中,AD ⊥平面ABC ,3AC =,17BC =,1cos 3BAC ∠=,若三棱锥D ABC -的体积为27,则此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18.已知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M 是棱AD 的中点,点N 是棱AA 1的中点,P 是侧面四边形ADD 1A 1内一动点(含边界),若C 1P ∥平面CMN ,则线段C 1P 长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2,3,60AB CD AB AD CD AB ABC ⊥==∠=°,将此梯形以AD 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20.将底面直径为8,高为23为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2AC BC AC BC CC ⊥===.(1)求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 (2)求异面直线1CB 与1AC 所成角的大小; (3)求二面角1B AC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22.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60BCD ∠=,已知2PB PD ==,6PA =,E 为PA 的中点.(1)求证:PC BD ⊥;(2)求二面角B PC E --的余弦值; (3)求三棱锥P BCE -的体积.23.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底面ABCD 为菱形,且∠DAB =π3,AB =2,EF //AC ,EA =ED =3,BE =5.(1)求证:平面EAD ⊥平面ABCD ; (2)求三棱锥F -BCD 的体积.24.如图,四棱锥E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平面AEB ⊥平面ABCD ,4EBA π∠=,2EB =F 为CE 上的点,BF CE ⊥.(1)求证:BF ⊥平面ACE ; (2)求点D 到平面ACE 的距离.25.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为梯形,//AD BC ,6BC =,2PA AD CD ===,E 是BC 上一点且23BE BC =,PB AE ⊥.(1)求证:AB ⊥平面PAE ; (2)求点C 到平面PDE 的距离.26.如图,在直角梯形ABED 中,//BE AD ,DE AD ⊥,BC AD ⊥,4AB =,23BE =.将矩形BEDC 沿BC 翻折,使得平面ABC ⊥平面BCDE .(1)若BC BE =,证明:平面ABD ⊥平面ACE ;(2)当三棱锥A BCE -的体积最大时,求平面A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余弦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侧面垂直于底面的三棱锥,由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形求出外接球的半径,再计算外接球的表面积. 【详解】解:由几何体的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三棱锥P ABC -,底面为等腰ABC ∆, 且侧面PAB ⊥底面ABC ,如图所示;设D 为AB 的中点,又3DA DB DC DP ====,且PD ⊥平面ABC ,∴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O 在PD 上,设OP R =,则OA R =,3OD R =-,222(3)3R R ∴=-+, 解得3R =,∴该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是32436R cm ππ=.故选:A . 【点睛】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如球内切于正方体,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球外接于正方体,正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等于球的直径.2.D解析:D 【分析】作QM AB ⊥,连接PM ,易证AB PM ⊥,由112122QAB PABAB QMS S AB PM ⨯⨯==⨯⨯△△,得到2PM QM=,再根据12 QAB QACQBCPAB PAC PBCS S SS S S===△△△△△△,由对称性得到AB BC AC==,然后根据22222213QA QB QCAB BC CA++=++,93ABCS=,求得6,23AB AQ==,在AOQ△中,由222AO OQ AQ=+求解半径即可.【详解】如图所示:作QM AB⊥与M,连接PM,因为PQ⊥平面ABC,所以PQ AB⊥,又QM PQ Q⋂=,所以AB⊥平面PQM,所以AB PM⊥,所以112122QABPABAB QMSS AB PM⨯⨯==⨯⨯△△,2PM QM=,因为12QAB QAC QBCPAB PAC PBCS S SS S S===△△△△△△,由对称性得AB BC AC==,又因为22222213QA QB QCAB BC CA++=++,93ABCS=所以21sin60932ABCS AB=⨯⨯=解得6,3AB AQ==所以3,23,3QM PM PQ===,设外接球的半径为r,在AOQ △中,222AO OQ AQ =+,即()()222323r r =-+, 解得72r =,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49S r ππ==, 即该球形容器的表面积的最小值为49π. 故选:D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关键是由12QAB QAC QBC PABPACPBCS S S S S S ===△△△△△△得到三棱锥是正棱锥,从而找到外接球球心的位置而得解..3.C解析:C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确定OA 是定值,即得A 选项正确;作模型的简图,即得B 正确;依题意点B 在平面α内,不可能AB//α,得C 错误;设AB a ,结合题意知AB α⊥时,直线OA 与平面α所成角最大,计算此时正弦值,即得D 正确. 【详解】因为点A 在平面β内绕点B 作圆周运动,并且始终保持OB β⊥,所22OA OB AB =+,又因为OB ,AB 为定值,所以OA 也是定值,所以点A 在某个定球面上运动,故A 正确;作出简图如下,OB l ⊥,所以2πδθ+=,故B 正确;因为B α∈,所以不可能有AB//α,故C 不正确; 设AB a ,则4OB a =,2217OA AB OB a =+,当AB α⊥时,直线OA 与平面α所成角最大,此时直线OA 与平面α1717a=,故D 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认真读题、通过直观想象,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构建立体几何关系,再运用立体几何知识突破难点.4.B解析:B 【分析】取AC 中点F ,连接,EF DF ,证明FED ∠是异面直线AB 与DE 所成角(或其补角),然后在三角形中求得其余弦值即可得. 【详解】取AC 中点F ,连接,EF DF ,∵E 是BC 中点,∴//EF AB ,12EF AB =, 则FED ∠是异面直线AB 与DE 所成角(或其补角), 设1AB =,则12EF =,32DE DF ==, ∴在等腰三角形DEF 中,11324cos 63EF FED DE ∠===. 所以异面直线AB 与D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6. 故选:B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5.C解析:C 【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出原几何体,确定其结构,再求出外接球的半径得球的表面积. 【详解】由三视图,知原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P ABCD -,如图,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PB ⊥底面ABCD ,由PB ⊥底面ABCD ,AD ⊂面ABCD ,得PB AD ⊥,又AD AB ⊥,AB PB B ⋂=,,AB PB ⊂平面PAB ,所以AD ⊥平面PAB ,而PA ⊂平面PAB ,所以AD PA ⊥,同理DC PC ⊥,同样由PB ⊥底面ABCD 得PB BD ⊥,所以PD 中点O 到四棱锥各顶点距离相等,即为其外接球球心,PD 为球直径,222222PD PB BD PA AD AB =+=++=,∴外接球半径为12ADr ==, 表面积为2414S ππ=⨯=.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考查棱锥的外接球表面积.解题关键是确定外接球的球心.棱锥的外接球球心在过各面外心(外接圆圆心)且与该面垂直的直线上.6.D解析:D 【分析】在图形中找到(并证明)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在三角形中计算. 【详解】因为//AD BC ,所以PCB ∠是异面直线PC 与AD 所成角(或其补角), 又PA AD ⊥,所以PA BC ⊥,因为AB BC ⊥,AB PA A ⋂=,,AB PA ⊂平面PAB ,所以BC ⊥平面PAB , 又PB ⊂平面PAB ,所以PB BC ⊥. 由已知2PA AD ==,所以22222cos 23223cos607PB PA AB PA AB PAB =+-⋅∠=+-⨯⨯︒=22211cos 11(7)2BC PCB PC ∠===+, 所以异面直线PC 与A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1111. 故选:D .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7.A解析:A 【分析】先求出'A FDE -外接球的半径和外接圆的半径,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外接球的球心到外接圆的圆心的距离,可得高h 的最大值. 【详解】因为A ,B ,C 三点重合于点A ',原来A B C ∠∠∠、、都是直角,所以折起后三条棱'''A F A D A E 、、互相垂直,所以三棱锥'A FDE -可以看作一个长方体的一个角,它们有相同的外接球,外接球的直径就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即为'2'2'22441626R AF AD AE =++=++6R =2241625DE DF AD AE ==++=2222EF BE BF =+= 在DFE △中,22210cos 222522DE EF DF DEF DE EF +-∠===⨯⨯⨯, 所以DEF ∠为锐角,所以2310sin 1cos DEF DEF ∠=-∠=,DEF的外接圆的半径为552 2sin310DFrDEF===∠,则球心到DEF外心的距离为2223R r-=,以FDE为底面的三棱锥G-DEF的高h的最大值为1R OO+的距离为26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问题和外接球的问题,关键点翻折前后量的变化及理解外接球和三棱锥的关系,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计算能力.8.A解析:A【分析】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由棱锥的体积公式可得选项.【详解】在如图所示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中,P,E分别为11,B C BC的中点,该几何体为四棱锥P ABCD-,且PE⊥平面ABCD.由三视图可知2AB=,则5,3PC PB PD PA====,则21825681425,2233L V=++=+=⨯⨯=.故选:A.【点睛】方法点睛:三视图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由几何体的直观图求三视图.注意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观察方向,注意看到的部分用实线表示,不能看到的部分用虚线表示.(2)由几何体的部分视图画出剩余的部分视图.先根据已知的一部分三视图,还原、推测直观图的可能形式,然后再找其剩下部分三视图的可能形式.当然作为选择题,也可将选项逐项代入,再看看给出的部分三视图是否符合.(3)由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形状.要熟悉柱、锥、台、球的三视图,明确三视图的形成原理,结合空间想象将三视图还原为实物图.9.C解析:C【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得到相应的三棱锥,之后利用椎体体积公式求得结果.【详解】根据题中所给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如图所示:该三棱锥满足底面BCD△是等腰三角形,且底边和底边上的高线都是2;且侧棱AD⊥底面BCD,1AD=,所以112 =221=323V⨯⨯⨯⨯,故选:C.【点睛】方法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根据所给几何体三视图求几何体体积的问题,解题方法如下:(1)应注意把握三个视图的尺寸关系: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应对正(简称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度保持平齐(简称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宽度应相等(简称宽相等),若不按顺序放置和不全时,则应注意三个视图名称;(2)根据三视图还原几何体;(3)利用椎体体积公式求解即可.10.C解析:C【分析】首先通过延长直线,DC AB,交于点G,平面BAE变为GAE,连结PG,EG交于点F,再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求PFFC的值.【详解】延长,DC AB,交于点G,连结PG,EG交PC于点F,//AD BC ,且2AD BC =,可得点,B C 分别是,AG DG 的中点,又点E 是PD 的中点,PC ∴和GE 是△PGD 的中线,∴点F 是重心,得2PFFC=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找到PC 与平面BAE 的交点,即将平面BAE 转化为平面GAE 是关键. 11.C解析:C 【分析】将三棱锥111A AB D -、三棱锥11A BC D -分离出来单独分析,根据线段长度以及线线关系证明1A 的射影点分别是11AB D 和1BC D 的哪一种心. 【详解】三棱锥111A AB D -如下图所示:记1A 在面11AB D 上的射影点为O ,连接11,,AO B O D O ,因为11111AA A D A B ==,又1A O ⊥平面11AB D , 所以222222*********1,,AA AO AO A D AO OD A B AO OB =+=+=+ 所以11AO OB OD ==,所以O 为11AB D 的外心;三棱锥11A BC D -如下图所示:记1A 在面1BC D 上的射影点为1O ,连接1111,,BO C O DO ,因为11//BC AD ,且四边形11ADD A 是菱形,所以11AD A D ⊥,所以11BC A D ⊥, 又因为11A O ⊥平面1BC D ,所以1111111,AO BC AO A D A ⊥=,所以1BC ⊥平面11AO D ,又因为1DO ⊂平面11AO D ,所以11DO BC ⊥, 同理可知:1111,BO DC C O DB ⊥⊥,所以1O 为1BC D 的垂心,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通过1A 的射影点去证明线段长度的关系、线段位置的关系,借助线面垂直的定义和判定定理去分析解答问题.12.C解析:C 【分析】设AH a =,则3BH a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得DH a AH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BD ⊥DH ,再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可得选项. 【详解】设AH a =,则3BH a =,因为'C H ⊥面ABD ,AB 面ABD ,DH ⊂面ABD ,所以'C H ⊥AB ,'C H ⊥DH ,'C H ⊥DB , 又Rt ABC ,1,3,2AC AB BC ===,D 为BC 的中点,所以'1,6C D BD B DAB π==∠=∠=,所以在'Rt AC H 中,()2''221C H AC AHa =-=-Rt C HD ’中,()2'222'211DH C D C H a a =-=--=,所以DH a AH ==,所以6ADH DAB π∠=∠=,又23ADB π∠=,所以2HDB π∠=,所以BD ⊥DH ,又'C HDH H =,所以BD ⊥面'C DH ,又'C D ⊂面'C DH ,所以BD ⊥'C D ,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在解决折叠问题时,关键在于得出折叠的前后中,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不变和变化,以及其中的边的长度、角度中的不变量和变化的量.二、填空题13.【分析】确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中点分别是和的外心由直棱柱性质得的外接球的球心在上外接球面与平面的交线是圆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求出可得面积【详解】则设分别是的中点则分别是和的外心由直三棱柱的性质得平面 解析:4π【分析】确定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11,AC A C 的中点1,D D 分别是ABC 和111A B C △的外心,由直棱柱性质得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O 在1DD 上,外接球面与平面111A B C 的交线是圆,是以1D 为圆心,1D P 为半径的圆,求出1PD 可得面积. 【详解】4,AB BC AC ===90ABC ∠=︒,设1,D D 分别是11,AC A C 的中点,则1,D D 分别是ABC 和111A B C △的外心,由直三棱柱的性质得1DD ⊥平面ABC , 所以P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O 在1DD 上,如图,24()41OA ππ=,则2OP OA ==,32OD ===, 所以11135422OD DD OD AA OD =-=-=-=,12PD ===, P ABC -的外接球面与平面111A B C 的交线是圆,是以1D 为圆心,1D P 为半径的圆,其面积为224S ππ=⨯=. 故答案为:4π.【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问题的求解,重点考查了几何体的外接球的有关问题的求解,关键是根据外接球的性质确定球心位置,结合勾股定理得出动点所满足的具体条件,结论: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在过各面外心且与此面垂直的直线上.14.【分析】根据直观图和原图的之间的关系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还原为如图所示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直接求解其面积即可【详解】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还原为如图所示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有所以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根 解析:82【分析】根据直观图和原图的之间的关系,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Rt A B C '''还原为ABC ,如图所示,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直接求解其面积即可. 【详解】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Rt A B C '''还原为ABC ,如图所示,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有2BO OC B O O C ''''====,242AO A O ''==所以114428222ABCSBC AO =⋅=⨯⨯= 故答案为:2【点睛】关键点点睛: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可得出三角形的直观图,并求出对应边长,根据面积公式求解.15.【分析】作出图形计算出正四棱锥的高与底面边长设底面的中心为计算得出为正四棱锥的外接球球心可求得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即可得解【详解】如下图所示设正四棱锥的底面的中心为连接设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则由于解析:36π【分析】作出图形,计算出正四棱锥P ABCD -的高与底面边长,设底面ABCD 的中心为E ,计算得出E 为正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球心,可求得该正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即可得解. 【详解】如下图所示,设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的中心为E ,连接PE 、AC 、BD ,设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边长为a ,则2AC BD a ==,由于E 为正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的中心,则PE ⊥平面ABCD , 由于正四棱锥P ABCD -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5,则45PAC PCA ∠=∠=, 所以,PAC △是以APC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同理可知,PBD △是以BPD ∠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E 为AC 的中点,1222PE AC a ==,2ABCD S a =正方形, 231122183326P ABCD ABCD V S PE a a a -=⋅=⨯⨯==正方形,解得32a =,232PE a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1122PE AC BD ==,即PE AE BE CE DE ====,所以,E 为正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的球心, 球E 的半径为3r PE ==,该球的表面积为2436r ππ=. 故答案为:36π.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16.【分析】首先把三视图转换为直观图进一步求出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最后求出球的表面积【详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等腰三角形高为2的三棱锥体如图所示:设底面外接圆的半径为t 圆心为H 则解得 解析:414π 【分析】首先把三视图转换为直观图,进一步求出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最后求出球的表面积.【详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等腰三角形,高为2的三棱锥体.如图所示:设底面外接圆的半径为t ,圆心为H ,则2221(2)t t =+-,解得54t =, 设外接球的半径r ,球心为O ,则OH ⊥底面,且1OH =, 则22541()144r =+=所以41414().164S ππ=⨯⨯= 故答案为:414π 【点睛】 关键点点睛:球心与底面外接圆圆心连线垂直底面,且OH 等于棱锥高的一半,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球的半径,由面积公式计算即可.17.【分析】设出外接球的半径球心的外心半径r 连接过作的平行线交于连接如图所示在中运用正弦定理求得的外接圆的半径r 再利用的关系求得外接球的半径运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详解】设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球心为 解析:20π【分析】设出外接球的半径R 、球心O ,ABC 的外心1O 、半径 r , 连接1AO ,过O 作的平行线OE 交AD 于 E ,连接OA ,OD ,如图所示,在ABC 中,运用正弦定理求得 ABC的外接圆的半径r ,再利用1,,R r OO 的关系求得外接球的半径,运用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答案.【详解】设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R 、球心为O ,ABC 的外心为1O 、外接圆的半径为r ,连接1AO ,过O 作平行线OE 交AD 于E ,连接OA ,OD ,如图所示,则OA OD R ==,1O A r =,OE AD ⊥,所以E 为AD 的中点.在ABC 中,由正弦定理得172sin 22BC r BAC ==∠,解得334r =.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2222cos BC AB AC AB AC BAC =+-⋅⋅∠,可得2117963AB AB =+-⋅⋅,得4AB =. 所以1122sin 3442223ABC S AB AC BAC =⋅⋅∠=⨯⨯⨯=△. 因为112742333D ABC ABC V S AD AD -=⋅⋅=⨯⨯=△,所以144AD =.连接1OO ,又1//OO AD ,所以四边形1EAO O 为平行四边形,111428EA OO AD ===,所以22221114324588R OO AO ⎛⎫⎛⎫=+=+= ⎪ ⎪⎝⎭⎝⎭. 所以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224π4π520πS R ===.故答案为:20π.【点睛】本题考查三棱锥的外接球,及球的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用线面关系求得外接球的球心和球半径,属于中档题.18.【分析】分别取棱的中点连接易证平面平面由题意知点必在线段上由此可判断在或处时最长位于线段中点处时最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详解】如下图所示连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又平面平面平面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 解析:[32,25]【分析】分别取棱1BB 、11B C 的中点M 、N ,连接MN ,易证平面1//A MN 平面AEF ,由题意知点P 必在线段MN 上,由此可判断P 在M 或N 处时1A P 最长,位于线段MN 中点处时最短,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详解】如下图所示,连MN ,EF ,1A D ,EMM ,N ,E ,F 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则1//MN A D ,1//EF A D ,//EF MN ∴,又MN ⊂平面1C EF ,EF ⊂平面1C EF ,//MN ∴平面1C EF .11//,C C EM C C EM =,∴四边形1C CME 为平行四边形,1//C E CM ,又CM ⊄平面1C EF ,1C E ⊂平面1C EF ,//CM ∴平面1C EF ,又NM CM M =, ∴平面//NMC 平面1C EF .P 是侧面四边形ADD 1A 1内一动点,且C 1P ∥平面CMN ,∴点P 必在线段EF 上.在Rt △11C D E 中,222211114225C E C D D E =+=+=同理,在Rt △11C D F 中,可得125C F =, ∴△1C EF 为等腰三角形.当点P 为EF 中点O 时,1C P EF ⊥,此时1C P 最短;点P 位于,E F 处时,1C P 最长. ()222211(25)232C O C E OE =-=-=1125C E C F ==∴线段1C P长度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点、线、面间的距离问题,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及推理转化能力,属中档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通过构造平行平面寻找P点位置.19.【分析】此梯形以AD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圆台然后根据圆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详解】将此梯形以AD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圆台其中圆台的上底半径为r=CD=2下底半径为R=AB=解析:23π【分析】此梯形以AD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圆台,然后根据圆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详解】将此梯形以AD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圆台,其中圆台的上底半径为r=CD=2,下底半径为R=AB=3,母线BC=2,∴圆台的上底面积为πr2=4π,下底面积为πR2=9π,圆台的侧面积为(πr+πR)•BC=π(2+3)×2=10π,∴圆台的表面积为4π+9π+10π=23π,故答案为23π.【点睛】本题考查圆台表面积的计算,利用旋转体的定义确定该几何体是圆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分析】欲使圆柱侧面积最大需使圆柱内接于圆锥设圆柱的高为h底面半径为r用r表示h从而求出圆柱侧面积的最大值【详解】欲使圆柱侧面积最大需使圆柱内接于圆锥;设圆柱的高为h底面半径为r则解得;所以;当时取解析:【分析】欲使圆柱侧面积最大,需使圆柱内接于圆锥,设圆柱的高为h,底面半径为r,用r表示h,从而求出圆柱侧面积的最大值.【详解】欲使圆柱侧面积最大,需使圆柱内接于圆锥;设圆柱的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 23423r =,解得33h r =; 所以()23222334S rh r r r πππ⎛⎫===- ⎪ ⎪⎝⎭圆柱侧; 当2r 时,S 圆柱侧取得最大值为43π 故答案为:3π.【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圆柱侧面积的最值,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将问题转化为函数求最值,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21.(1)4;(2)60︒;(3)33. 【分析】(1)根据棱锥的体积公式求解即可;(2)作辅助线,利用平行得出异面直线1CB 与1AC 所成角就是COE ∠,再结合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夹角;(3)过C 作1CF AC ⊥于点F ,连接,CF BF ,由11,CF AC BF AC ⊥⊥结合定义得出二面角1B AC C --的平面角,再由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得出平面角的余弦值.【详解】(1)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1122242ABC V S CC ⎛⎫=⋅=⨯⨯⨯= ⎪⎝⎭(2)记1BC 与1B C 的交点为O ,作AB 的中点E ,连接,OE CE ,异面直线1CB 与1AC 所成角就是COE ∠2CO OE CE ===60COE ︒∴∠=(3)过C 作1CF AC ⊥于点F ,连接,CF BF11,CF AC BF AC BFC ⊥⊥⇒∠为所求角 3tan 2,cos 2BC BFC BFC FC ∠===∠=【点睛】关键点睛:在求异面直线的夹角时,关键是利用中位线定理得出平行,从而得出异面直线的夹角.22.(1)证明见解析;(2)155;(3)12. 【分析】(1)连接AC 交BD 于点O ,连接PO ,推导出BD ⊥平面PAC ,进而可得出PC BD ⊥;(2)过点O 在平面PAC 内作OF PC ⊥,垂足为点F ,连接BF ,推导出OFB ∠为二面角B PC E --的平面角,计算出OF 、BF ,可计算出cos OFB ∠,即可得解; (3)计算出PCE 的面积,利用锥体的体积公式可得出13P BCE B PCE PCE V V S OB --==⋅△,即可得解. 【详解】证明:(1)连接AC 交BD 于O 点,连接PO ,∵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则O 是BD 的中点,PB PD =,PO BD ∴⊥,又AC PO O =,AC 、OP ⊂平面PAC ,BD ∴⊥平面PAC ,又PC ⊂平面PAC ,PC BD ∴⊥;(2)由(1)知BO ⊥平面PAC ,PC ⊂平面PAC ,则OB PC ⊥,过O 在平面PAC 内作OF PC ⊥于F ,连接BF ,由OB OF O ⋂=,则PC ⊥平面OBF ,BF ⊂平面OBF ,得BF PC ⊥,故OFB ∠为二面角B PC E --的平面角, 四边形ABCD 是菱形,60BAD ∠=,ABD ∴为等边三角形,2BD AB AD ∴===,112OB BD ∴==,223OC OA AB OB ==-= OB ⊥平面PAC ,OP ⊂平面PAC ,OP OB ∴⊥,223OP PB OB ∴-= 3OA =3OP =6PA =222OP PA OA +∴=,即OA OP ⊥,即PO AC ⊥,3366PO OC OF PC ⋅⨯∴===,222261012BF BO OF ⎛⎫=+=+= ⎪ ⎪⎝⎭, 故615cos 510OF OFB BF ∠===,即二面角B PC E --的余弦值是155; (3)E 为PA 的中点,11333222PCE PAC POA S S S ∴====△△△, 又OB ⊥平面PAC ,113113322P BCE B PCE PCE V V S OB --∴==⋅=⨯⨯=△. 【点睛】方法点睛:求二面角常用的方法:(1)几何法:二面角的大小常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平面角的作法常见的有: ①定义法;②垂面法,注意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2)空间向量法:分别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几何典型例题及讲解学生版

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几何典型例题及讲解学生版

数学必修2第一章S表示面积,c′、c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的周长,h表示高度,h′表示斜高,l表示侧棱长。

表中l、h分别表示母线长、高,r表示圆柱、圆锥与球冠的底面半径,r1、r2分别表示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R表示半径。

知识点一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例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②两个底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

③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四个面都是等腰梯形的六面体是棱台。

④直角三角形绕其一条边旋转得到的旋转体是圆锥。

⑤直角梯形以它的一条垂直于两底边的腰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三边旋转形成的面围成的旋转体叫圆台。

⑥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是圆台。

⑦通过圆锥侧面上一点,有无数条母线。

⑧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球体。

A. ①②③④⑤⑥⑧B. ①③④⑦⑧C. ①②⑤⑧D. ⑤知识点二组合体例2. 如图,下列组合体是由哪几种简单几何体组成的?知识点三 柱、锥的侧面展开图例3. 小明在一个正方体盒子的每个面都写有一个字母,分别是:A 、B 、C 、D 、E 、F ,其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在该正方体盒子中,和“A ”相对的面所写的字母是哪一个?例4. 如图所示,为一个封闭的立方体,在它的六个面上标出A ,B ,C ,D ,E ,F 这六个字母,现放成下面三种不同的位置,所看见的表面上的字母已标明,则字母A ,B ,C 对面的字母分别是( )A. D ,E ,FB. F ,D ,EC. E ,F ,DD. E ,D ,F例5. 用长和宽分别是π3和π的矩形硬纸卷成圆柱的侧面,求圆柱的底面半径?知识点四 旋转体中的有关计算例6. 一个圆台的母线长cm 12,两底面面积分别为24cm π和225cm π,求:(1)圆台的高;(2)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

例7. 已知球的两个平行截面的面积分别为π5和π8,且距离为3,求这个球的半径。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练习题(含答案)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B.与某一平面成等角的两条直线平行;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D.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如果α⊥β,那么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 如果α⊥β,那么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C. `D. 如果平面α不垂直平面β,那么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E. 如果α⊥γ,β⊥γ,α∩β=l,那么l ⊥γ.3、右图的正方体ABCD-A ’B ’C ’D ’ 中,异面直线AA ’与BC 所成的角是(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4、右图的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二面角D ’-AB-D 的大小是( ) A. 300 B.450 C. 600 D. 900 5.在空间中,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则这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B.若直线m 与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α//mC.若平面βα⊥,且l =βα ,则过α内一点P 与l 垂直的直线垂直于平面βD.若直线a 与直线b 平行,且直线a l ⊥,则b l ⊥6.设平面α∥平面β,A ,C ∈α,B ,D ∈β,直线AB 与CD 交于点S ,且点S 位于平面α,β之间,AS =8,BS =6,CS =12,则SD =( ) |A .3B .9C .18D .107.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9πB .10πC .11πD .12πA BDA ’B ’\C C ’ABD CE F8. 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 ) )A. 3:1B. 3:2C. 3:3D. 2:39.已知△ABC 是边长为a 2的正三角形,那么它的斜二侧所画直观图A B C 的面积为( )a 2 a 2 a 2 a 210.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以该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 )11. 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D=BC=2,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EF=2,求AD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 )A. 30B. 45C. 60οD. 90 >12.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EF AB ,32EF =,且EF 与平面ABCD 的距离为2,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92 B 5 C 6 D 152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 Rt ABC ∆中,3,4,5AB BC AC ===,将三角形绕直角边AB 旋转一周所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14.一个圆台的母线长为5 cm ,两底面面积分别为4πcm 2 和25π cm 2.则圆台的体积 ________. 15. 三棱锥S-ABC 中SA平面 ABC ,AB 丄 BC,SA = 2,AB =B C =1,则三棱锥S-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______.1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BC DC AE DC ⊥⊥M 、N 分别是AD 、BE 的中点,将三角形ADE 沿AE 折起。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练习题一.单选题(共__小题)1.已知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6,其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和,则该正四棱台的高是()A.2B.C.3D.2.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是1,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A.75°B.60°C.45°D.30°3.如果棱台的两底面积分别是S,S′,中截面的面积是S0,那么()A.2B.S0=C.2S0=S+S′D.S02=2S"S4.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C D沿对角线A C折起,构成三棱锥A B C D,则下列命题:①以A、B、C、D四点为顶点的棱锥体积最大值为;②当体积最大时直线B D和平面A B 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③B、D两点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0,];④当二面角D-A C-B的平面角为90°时,异面直线B C与A D所成角为45°.其中正确结论个数为()A.4个B.3个C.2个D.1个5、把一个皮球放入如图所示的由8根长均为20c m的铁丝接成的四棱锥形骨架内,使皮球的表面与8根铁丝都有接触点,则皮球的半径()A.l0cm B.10cm C.10cm D.30cm6.如图,正方体A B C D-A1B1C1D1的棱长为1,点M是对角线A1B上的动点,则A M+M D1的最小值为()A.B.C.D.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多面体是棱柱B.四棱锥的四个侧面都可以是直角三角形C.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D.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8.平行六面体A B C D-A1B1C1D1中A B=1,A D=2,A A1=3,∠B A D=90°,∠B A A1=∠D A A1=60°,则A C1的长为()A.B.C.D.9、如图,正方体A B C D-A1B1C1D1的棱长为2,动点P在对角线B D1上,过点P作垂直于B D1的平面α,记这样得到的截面多边形(含三角形)的周长为y,设B P=x,则当x∈[1,5]时,函数y=f(x)的值域为()A.[2,6]B.[2,18]C.[3,18]D.[3,6]10.一个棱柱为正四棱柱的充要条件是()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与底面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C.底面是菱形,且过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两两垂直D.各个面都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二.填空题(共__小题)11.在一个棱长为6的正四面体纸盒内放一个正方体,并且能使正方体在纸盒内任意转动,则正方体的棱长的最大值为______•12.一个圆柱的底面面积是16,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则该圆柱的侧面积是______.13.若用长度分别为1,1,1,1,x,x的六根笔直的铁棒通过焊接其端点(不计损耗)可以得到两种不同形状的三棱锥形的铁架,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4.一平面与正方形的十二条棱所成的角都等于α,则s i n12α=______.15.一个正四棱锥的中截面(过各侧棱中点的截面)的面积为Q,则它的底面边长为______.16.若一个n面体中共有m个面是直角三角形,则称这个n面体的“直度”为.由此可知,四棱锥“直度”的最大值为______.17.在三棱锥P-A B C中,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P A⊥B C,P B⊥A C,那么点P在平面A B C内的射影是△A B C的垂心;②如果点P到△A B C的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都相等,那么点P在平面A B C 内的射影是△A B C的内心;③如果棱P A和B C所成的角为60?,P A=B C=2,E、F分别是棱P B、A C的中点,那么E F=1;④三棱锥P-A B C的各棱长均为1,则该三棱锥在任意一个平面内的射影的面积都不大于;⑤如果三棱锥P-A B C的四个顶点是半径为1的球的内接正四面体的顶点,则P与A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π-a r c c o s.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18.若长方体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6c m2,3c m2,2c m2,则此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为______.19.已知长方体A B C D-A1B1C1D1的体积为216,则四面体A B1C D1与四面体A1B C1D 的重叠部分的体积为______.20.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条棱长为1,2,3,则这个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是______三.简答题(共__小题)21.已知正四棱台两底面边长分别为a和b(a<b).(1)若侧棱所在直线与上、下底面正方形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为45°,求棱台的侧面积;(2)若棱台的侧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它的高.22.试构造出一个三棱锥S-A B C,使其四个面中成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作出图形,指出所有的直角,并证明你的结论.23、已知三棱锥S-A B C的三条侧棱S A、S B、S C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b、c,设O为S在底面A B C上的射影.求证:(1)O为△A B C的垂心;(2)O在△A B C内;(3)设S O=h,则++=.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__小题)1.已知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6,其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和,则该正四棱台的高是()A.2B.C.3D.答案:A解析:解:设正四棱台的高为h,斜高为x,由题意可得4••(3+6)x=32+62,∴x=.再由棱台的高、斜高、边心距构成直角梯形、可得h==2,故选A.2.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是1,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A.75°B.60°C.45°D.30°答案:C解析:解析:如图,四棱锥P-A B C D中,过P作P O⊥平面A B C D于O,连接A O则A O是A P在底面A B C D上的射影.∴∠P A O即为所求线面角,∵A O=,P A=1,∴c o s∠P A O==.∴∠P A O=45°,即所求线面角为45°.故选C.3.如果棱台的两底面积分别是S,S′,中截面的面积是S0,那么()A.2B.S0=C.2S0=S+S′D.S02=2S"S答案:A解析:解:不妨设棱台为三棱台,设棱台的高为2r,上部三棱锥的高为a,根据相似比的性质可得:消去r,然后代入一个方程,可得2故选A.4.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C D沿对角线A C折起,构成三棱锥A B C D,则下列命题:①以A、B、C、D四点为顶点的棱锥体积最大值为;②当体积最大时直线B D和平面A B 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③B、D两点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0,];④当二面角D-A C-B的平面角为90°时,异面直线B C与A D所成角为45°.其中正确结论个数为()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C解析:解:把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C D沿对角线A C折起,构成三棱锥A B C D,如图所示,则下列命题:①以A、B、C、D四点为顶点的棱锥,当侧面A C D⊥底面A B C时,体积最大值==,正确;②由①可知:当体积最大时直线B D和平面A B 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O B D=45°,正确;③B、D两点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0,),因此不正确;④当二面角D-A C-B的平面角为90°时,由①可知:异面直线B C与A D所成角为90°,因此不正确.综上可知:只有①②正确.故选:C.5、把一个皮球放入如图所示的由8根长均为20c m的铁丝接成的四棱锥形骨架内,使皮球的表面与8根铁丝都有接触点,则皮球的半径()A.l0cm B.10cm C.10cm D.30cm答案:B解析:解:因为底面是一个正方形,一共有四条棱,皮球心距这四棱最小距离是10,∵四条棱距离正方形的中心距离为10,所以皮球的表面与8根铁丝都有接触点时,半径应该是边长的一半∴球的半径是10故选B.6.如图,正方体A B C D-A1B1C1D1的棱长为1,点M是对角线A1B上的动点,则A M+M D1的最小值为()A.B.C.D.2答案:A解析:解:将平面A B A1和平面B C D D1A1放在同一个平面上,如图,则A M+M D1的最小值即为线段A D1,在直角三角形A E D1中,A E=,E D1=,∴A D1==,故选A.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多面体是棱柱B.四棱锥的四个侧面都可以是直角三角形C.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D.以三角形的一条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答案:B解析:解:如图所示:A.如图(1)符合条件但却不是棱柱;B.图中P A⊥底面A B C,A B是圆O的直径,点C是圆上的一点,则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C.其侧棱不相较于一点,故不是棱台;D.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 B为轴旋转得到的是两个对底的圆锥.综上可知:只有B正确.故选B.8.平行六面体A B C D-A1B1C1D1中A B=1,A D=2,A A1=3,∠B A D=90°,∠B A A1=∠D A A1=60°,则A C1的长为()A.B.C.D.答案:B解析:解:平行六面体,如图所示:∵∠B A A1=∠D A A1=60°∴A1在平面A B C D上的射影必落在直线A C上,∴平面A C C1A1⊥平面A B C D,∵A B=1,A D=2,A A1=3,∵=∴||2=()2=||2+||2+||2+2+2+2=1+9+4+0+2×1×3×+2×2×3×=23,∴||=,∴A C1等于.故选:B.9、如图,正方体A B C D-A1B1C1D1的棱长为2,动点P在对角线B D1上,过点P作垂直于B D1的平面α,记这样得到的截面多边形(含三角形)的周长为y,设B P=x,则当x∈[1,5]时,函数y=f(x)的值域为()A.[2,6]B.[2,18]C.[3,18]D.[3,6]答案:D解析:解:∵正方体A B C D-A1B1C1D1的棱长为2,∴正方体的对角线长为6,∵x∈[1,5],∴x=1或5时,三角形的周长最小,设截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t,则由等体积可得,∴t=,∴y m i n=;x=2或4时,三角形的周长最大,截面正三角形的边长为2,∴y m a x=6.∴当x∈[1,5]时,函数y=f(x)的值域为[3,6].故选D.10.一个棱柱为正四棱柱的充要条件是()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与底面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C.底面是菱形,且过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两两垂直D.各个面都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答案:C解析:解:若底面是正方形,有相对的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另外两个侧面不垂直于底面,则棱柱为斜棱柱,故A不满足要求;若底面是正方形,有相对的两个侧面是矩形,另外两个侧面是不为矩形的平行四边形,则棱柱为斜棱柱,故B不满足要求;底面是菱形,且过一个顶点的三条棱两两垂直,则底面为正方形,侧棱与底面垂直,此时棱柱为正四棱柱,故C满足要求;各个面都是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其底面可能不是正方形,故D不满足要求;故选C二.填空题(共__小题)11.在一个棱长为6的正四面体纸盒内放一个正方体,并且能使正方体在纸盒内任意转动,则正方体的棱长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解析:解:设球的半径为r,由正四面体的体积得:,所以r=,设正方体的最大棱长为a,所以,,a=故答案为:12.一个圆柱的底面面积是16,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则该圆柱的侧面积是______.答案:64π解析: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如图;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l,∵圆柱的底面面积是16,∴πr2=16,∴r=;∴l=2πr=2π×=8,∴圆柱的侧面积是l2==64π;故答案为:64π.13.若用长度分别为1,1,1,1,x,x的六根笔直的铁棒通过焊接其端点(不计损耗)可以得到两种不同形状的三棱锥形的铁架,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答案:(0,)解析:解:根据条件,四根长为1的直铁棒与两根长为x的直铁棒要组成三棱锥形的铁架,有以下两种情况:①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三条侧棱长为1,x,x,如图,此时x应满足:∵A D=,S D=,且S D<S A+A D,∴<1+,即x2<2+,∴<x<;②构成三棱锥的两条对角线长为x,其他各边长均为1,如图所示,此时应满足0<x<;综上,x的取值范围是(0,).故答案为:(0,).14.一平面与正方形的十二条棱所成的角都等于α,则s i n12α=______.答案:解析:解:∵一平面与正方形的十二条棱所成的角都等于α,∴正方体的面对角线与棱的夹角,∵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A到三角形A B1D1中心的距离为:×=,∴A1点到面A B1D1距离为:=,∴s i nα=∴s i n12α=()6=,故答案为:15.一个正四棱锥的中截面(过各侧棱中点的截面)的面积为Q,则它的底面边长为______.答案:解析:解:∵四棱锥的中截面与底面相似,且相似比为1:2,面积比为1:4,∴若正四棱锥的中截面的面积为Q,则底面面积为4Q,∵底面为正方形,面积为边长的平方,∴它的底面边长为2故答案为216.若一个n面体中共有m个面是直角三角形,则称这个n面体的“直度”为.由此可知,四棱锥“直度”的最大值为______.答案:解析:解:∵四棱锥有5个面组成,∴n=5,当四棱锥的底面是矩形,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时,四棱锥的4个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m=4,∴四棱锥“直度”的最大值为,故答案为:.17.在三棱锥P-A B C中,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如果P A⊥B C,P B⊥A C,那么点P在平面A B C内的射影是△A B C的垂心;②如果点P到△A B C的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都相等,那么点P在平面A B C 内的射影是△A B C的内心;③如果棱P A和B C所成的角为60?,P A=B C=2,E、F分别是棱P B、A C的中点,那么E F=1;④三棱锥P-A B C的各棱长均为1,则该三棱锥在任意一个平面内的射影的面积都不大于;⑤如果三棱锥P-A B C的四个顶点是半径为1的球的内接正四面体的顶点,则P与A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π-a r c c o s.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答案:①④⑤解析:解:①若P A⊥B C,P B⊥A C,因为P H⊥底面A B C,所以A H⊥B C,同理B H⊥A C,可得H是△A B C的垂心,正确.②若P A=P B=P C,易得A H=B H=C H,则H是△A B C的外心,不正确.③如果棱P A和B C所成的角为60°,P A=B C=2,E、F分别是棱P B、A C的中点,那么E F=1或;不正确.④如果三棱锥P-A B C的各条棱长均为1,则该三棱锥在任意一个平面内的射影的面积都不大于,正确.⑤如果三棱锥P-A B C的四个顶点是半径为1的球的内接正四面体的顶点,则P与A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π-a r c c o s,正确.故答案为:①④⑤.18.若长方体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为6c m2,3c m2,2c m2,则此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为______.答案:解:设长方体的三度分别为:a,b,c,由题意可知:a b=6,b c=2,a c=3所以,a=3,b=2,c=1,所以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为:故答案为:.19.已知长方体A B C D-A1B1C1D1的体积为216,则四面体A B1C D1与四面体A1B C1D 的重叠部分的体积为______.答案:36解析:解:如图所示,四面体A B1C D1与四面体A1B C1D的重叠部分是以长方体各面中心为定点的多面体,摘出如图,设长方体的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b,c,则a b c=216,重叠部分的体积为两个同底面的四棱锥体积和,等于.故答案为:36.20.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条棱长为1,2,3,则这个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是______答案:解:因为在长方体中,底面对角线的平方是底面长和宽的平方和,体对角线的平方等于面对角线的平方加上高的平方;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故答案为:三.简答题(共__小题)21.已知正四棱台两底面边长分别为a和b(a<b).(1)若侧棱所在直线与上、下底面正方形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为45°,求棱台的侧面积;(2)若棱台的侧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它的高.答案:解:(1)如图所示,∵P O⊥平面A B C D,侧棱所在直线与上、下底面正方形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为45°,∴∠P A O=45°,∴P O=O A=,P O1=O1A1=a.分别取A B,A1B1的中点E,E1,连接O E,O1E1.则P E==,P E1==.∴斜高E E1=P E-P E1=.∴棱台的侧面积S侧==;(2)∵棱台的侧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a2+b2,∴E E1=.∴O O1===.22.试构造出一个三棱锥S-A B C,使其四个面中成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最多,作出图形,指出所有的直角,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解:如图,S A⊥平面A B C,∠A B C=90°,则∠S A C=∠S A B=90°,又A B⊥B C,所以B C⊥S B,所以∠S B C=90°,即四个面S A B,S A C,S B C,A B C为直角三角形.23、已知三棱锥S-A B C的三条侧棱S A、S B、S C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a、b、c,设O为S在底面A B C上的射影.求证:(1)O为△A B C的垂心;(2)O在△A B C内;(3)设S O=h,则++=.答案:证明:(1)∵S A⊥S B,S A⊥S C,∴S A⊥平面S B C,B C⊂平面S B C.∴S A⊥B C.而A D是S A在平面A B C上的射影,∴A D⊥B C.同理可证A B⊥C F,A C⊥B E,故O为△A B C的垂心.(2)证明△A B C为锐角三角形即可.不妨设a≥b≥c,则底面三角形A B C中,A B=为最大,从而∠A C B为最大角.用余弦定理求得c o s∠A C B=>0,∴∠A C B为锐角,△A B C为锐角三角形.故O在△A B C内.(3)S B•S C=B C•S D,故S D=,=+,又S A•S D=A D•S O,。

(典型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答案解析)

(典型题)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已知AB 是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则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在α内存在无数多条直线与直线AB 平行;②在α内存在无数多条直线与直线AB 垂直;③在α内存在无数多条直线与直线AB 异面;④一定存在过AB 且与α垂直的平面β.A .1个B .2个C .3个D .4个2.在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底面ABCD ,PA AD ⊥,PA AD =,则异面直线PB 与AC 所成的角为( )A .30B .45︒C .60︒D .90︒3.如图,四棱柱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侧棱AA '⊥底面ABCD ,32AB =,6AA '=,以D 为圆心,DC '为半径在侧面BCC B ''上画弧,当半径的端点完整地划过C E '时,半径扫过的轨迹形成的曲面面积为( )A 96B 93C 96D 93 4.如图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均相等,O 是1AA 中点,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OP 平面11A BC ,则直线OP 与平面ABC 所成角正弦值的最大值为( )A .22B .255C .32D .2775.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23+B .223+C .63+D .6 6.三个平面将空间分成n 个部分,则n 不可能是( )A .5B .6C .7D .8 7.《九章算术》是古代中国乃至东方的第一步自成体系的数学专著,书中记载了一种名为“刍甍”的五面体(如图),其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EF AB ,若3AB EF =,ADE 和BCF △都是正三角形,且2AD EF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6πB .4πC .3πD .2π 8.在三棱锥S ABC -中,SA ⊥底面ABC ,且22AB AC ==,30C ∠=,2SA =,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20πB .12πC .8πD .4π 9.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已知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三棱锥的体积为( )A .43B .83C .3D .410.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在下列条件中,可判定平面α与β平行的是( ) A .m 、n 是α内的两条直线,且//m β,βn//B .α、β都垂直于平面γC .α内不共线三点到β的距离相D .m 、n 是两条异面直线,m α⊂,n β⊂,且//m β,//n α11.已知三棱锥D ABC -,记二面角C AB D --的平面角是θ,直线DA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是1θ,直线DA 与BC 所成的角是2θ,则( )A .1θθ≥B .1θθ≤C .2θθ≥D .2θθ≤ 12.已知在底面为菱形的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4,42AB BD ==60BAD ︒∠=,则异面直线1B C 与1AD 所成的角为( )A .90︒B .60︒C .45︒D .30︒二、填空题13.在边长为3的菱形ABCD 中,对角线3AC =,将三角形ABC 沿AC 折起,使得二面角B AC D --的大小为2π,则三棱锥B ACD -外接球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所示,Rt A B C '''∆为水平放置的ABC ∆的直观图,其中A C B C ''''⊥,2B O O C ''''==,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15.已知H 是球O 的直径AB 上一点,:1:3AH HB =,AB ⊥平面α,H 为垂足,α截球O 所得截面的面积为π,则球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16.如图①,矩形ABCD 中,2AB =,4=AD ,E 是BC 的中点,将三角形ABE 沿AE 翻折,使得平面ABE 和平面AECD 垂直,如图②,连接BD ,则异面直线BD 和A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17.如图,在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1AA ⊥平面ABCD ,且2AB BC ==,13AA =,经过顶点A 作一个平面α,使得//α平面11CB D ,若α平面1ABCD l =,α平面112ABB A l =,则异面直线1l 与2l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18.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是11A B 的中点,过点1A 作与平面1PBC 平行的截面,则此截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__.19.已知扇形的面积为56π,圆心角为63π,则由该扇形围成的圆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20.将底面直径为8,高为23的圆锥体石块打磨成一个圆柱,则该圆柱侧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 三、解答题21.如图,该多面体由底面为正方形ABCD 的直四棱柱被截面AEFG 所截而成,其中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H 是线段EF 上(不含端点)的动点,36==FC EB .(1)证明://GH 平面ABCD ;(2)求H 到平面AEC 的距离.22.如图,在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梯形,,//AB CD AB AD ⊥,22CD AB AD ==.(1)求证:BD ⊥平面1BCC ;(2)在线段11C D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AE 面1BC D .若存在,确定点E 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BCED 为直角梯形,//DE CB ,BC EC ⊥,90AED ∠=︒.(1)证明:平面ABC ⊥平面ACE .(2)若P ,Q 分别是AE ,CD 的中点,证明://PQ 平面ABC .24.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2,22,23,BC BD AB CD AC AB BD =====⊥(1)证明:平面ABC ⊥平面ABD .(2)在侧面ACD 内求作一点H ,使得BH ⊥平面ACD ,写出作法(无需证明),并求线段AH 的长.25.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F 为AC 中点.(1)若此三棱柱为正三棱柱,且1112A A AC =,求异面直线1AB 与BF 所成角的大小; (2)求证:1AB //平面1BFC .26.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11A ACC ⊥平面ABC ,2,AB BC == 30ACB ∠=,13AA =,11BC A C ,E 为AC 的中点.(1)求证:1//AB 平面1C EB ;(2)求证:1A C ⊥平面1C EB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线面平行,线面垂直,异面直线等有关结论和定义即可判断.【详解】对于A ,若直线AB 与平面α相交,则在α内不存在直线与直线AB 平行,错误;对于B ,若直线AB 与平面α相交且不垂直,设AB M α=,过平面α外直线AB 上一点⊥,垂足为C,则在平面α内过点C一定可以作一条直线CD,使得P作PCα⊥,而在平面α内,与直线CD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所以在⊥,所以CD ABCD CMα内存在无数多条直线与直线AB垂直,若直线AB与平面α垂直,显然在α内存在无数多条直线与直线AB垂直,当直线AB与平面α平行时,显然可知在α内存在无数多条直线与直线AB垂直,正确;α=,根据异面直线的判定定理,在平面α对于C,若直线AB与平面α相交,设AB M内,不过点M的直线与直线AB异面,所以在α内存在无数多条直线与直线AB异面,当直线AB与平面α平行时,显然可知在α内存在无数多条直线与直线AB异面,正确;α=,过平面α外直线AB上一点对于D,若直线AB与平面α相交且不垂直,设AB M⊥,垂足为C,所以平面ABC与平面α垂直,若直线AB与平面α垂直,则P作PCα过直线AB的所有平面都与平面α垂直,当直线AB与平面α平行时,在直线AB上取一⊥,垂足为C,所以平面ABC与平面α垂直,正确.点P作PCα故真命题的个数是3个.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线面垂直,异面直线等有关结论和定义的理解和应用,熟记定义,定理和有关结论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2.C解析:C【分析】由已知可得PA⊥平面ABCD,底面ABCD为正方形,分别过P,D点作AD,AP的平行线交于M,连接CM,AM,因为PB∥CM,所以ACM就是异面直线PB与AC所成的角,再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底面ABCD为正方形,⊥,侧面PAD⊥底面ABCD,PA AD=,面PAD面ABCD ADPA⊥平面ABCD,分别过P,D点作AD,AP的平行线交于M,连接CM,AM,∵PM∥AD,AD∥BC,PM =AD ,AD =BC .∴ PBCM 是平行四边形,∴ PB ∥CM ,所以∠ACM 就是异面直线PB 与AC 所成的角.设PA =AB =a ,在三角形ACM 中,,,AM AC CM ===, ∴三角形ACM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M 等于60°,即异面直线PB 与AC 所成的角为60°.故选:C.【点睛】思路点睛:先利用面面垂直得到PA ⊥平面ABCD ,分别过P ,D 点作AD ,AP 的平行线交于M ,连接CM ,AM ,得到∠ACM 就是异面直线PB 与AC 所成的角. 3.A解析:A【分析】先确定曲面面积占以点D 为顶点, DC '为母线在平面 BCC B ''所形成的圆锥的侧面积的18,利用圆锥的侧面积S rl π=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由题意 6,CE CC AA BC AB ''=====BE ==,所以45BCE ∠=, 45ECC '∠=, 所以曲面面积占以点D 为顶点, DC '为母线在平面 BCC B ''所形成的圆锥的侧面积的18,所以圆锥的侧面积 6S rl CC DC πππ'==⨯⨯=⨯⨯=,所以曲面面积为18⨯=. 故选:A.【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曲面面积,考查圆锥的侧面积,确定曲面面积占以点D 为顶点, DC '为母线在平面 BCC B ''所形成的圆锥的侧面积的18是关键,考查系数的空间想象力. 4.D解析:D【分析】先找到与平面11A BC 平行的平面OEFG ,确定点P 在直线FG 上,作出线面角,求出正弦,转化为求AP 的最小值.【详解】分别取1,,CC BC BA 的中点,连接,,,OE EF FG GO ,并延长FG ,如图,由中位线性质可知11//OE A C , 1//EF BC ,且OE EF E =, 故平面11//A BC 平面OGFE , 又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OP 平面11A BC 则点P 在直线FG 上,OA ⊥平面ABC ,OPA ∴∠是直线OP 与平面ABC 所成角, sin OA OPA OP∴∠=, OA 为定值, ∴当OP 最小时,正弦值最大, 而22OP OA AP +所以当AP 最小时,sin OPA ∠最大, 故当AP FG ⊥时,sin OPA ∠最大, 设棱长为2, 则1212AG =⨯=,而30GAP ∠=︒, 3AP ∴=, 又1212OA =⨯=, 222sin 773()12OA OPA OP∴∠===+故选:D【点睛】关键点点睛:由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OP 平面11A BC ,转化为找过O 的平面与平面11A BC 平行,P 在所找平面与平面ABC 的交线上,从而容易确定出线面角,是本题解题的关键所在.5.A解析:A 【分析】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是三棱锥,平面ACD ⊥平面ABC ,ACD ACB ≅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底为2AC =,高为1BE =,ABD BC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计算四个三角形面积之和即可求解. 【详解】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是三棱锥:底面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底2AC =,高1BE =,平面ACD ⊥平面ABC ,ACD ACB ≅,由三视图知ACB △中,2AC =,ACB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2AB BC ==A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AD CD ==,2AC =,222BD BE DE =+=所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的面积为12112⨯⨯=, 等腰直角三角形ACD △的面积为12112⨯⨯=, 等边ABD △的面积为233242=, 等边BCD △2332=, 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33112322+++=+, 故选:A.6.A解析:A【分析】三个平面不重合,先按其中平行的平面的个数分类:三个平面两两平行,两个平面平行,没有平行的平面(两两相交),对两两相交的情况,再根据三条交线互相平行,重合,交于一点,分别讨论.【详解】按照三个平面中平行的个数来分类:(1)三个平面两两平行,如图1,可将空间分成4部分;(2)两个平面平行,第三个平面与这两个平行平面相交,如图2,可将空间分成6部分;(3)三个平面中没有平行的平面:(i)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交线互相平行,如图3,可将空间分成7部分;(ii)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三条交线交于一点,如图4,可将空间分成8部分.(iii)三个平面两两相交且交线重合,如图5,可将空间分成6部分;综上,可以为4,6,7,8部分,不能为5部分, 故选:A.7.D解析:D 【分析】过点F 作//FG AE 交AB 于点G ,连接CG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为CFG ∠或其补角,然后在CFG △中求解. 【详解】如下图所示,在平面ABFE 中,过点F 作//FG AE 交AB 于点G ,连接CG , 则异面直线AE 与CF 所成角为CFG ∠或其补角,设1EF =,则3AB =,2BC CF AE ===,因为//EF AB ,//FG AE ,所以,四边形AEFG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2FG AE ==,1AG =,2BG =, 由于2ABC π∠=,由勾股定理可得2222CG BC BG =+=所以,222CG CF FG =+,则2CFG π∠=.故选:D. 【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8.A解析:A 【分析】利用正弦定理求出ABC 的外接圆直径2r ,利用公式()2222R r SA =+可计算得出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直径,然后利用球体的表面积公式可求得结果. 【详解】如下图所示,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长为h ,圆柱的外接球半径为R ,取圆柱的轴截面,则该圆柱的轴截面矩形的对角线的中点O 到圆柱底面圆上每个点的距离都等于R ,则O 为圆柱的外接球球心,由勾股定理可得()()22222r h R +=.本题中,SA ⊥平面ABC ,设ABC 的外接圆为圆1O ,可将三棱锥S ABC -内接于圆柱12O O ,如下图所示:设ABC 的外接圆直径为2r ,2SA h ==,由正弦定理可得24sin ABr C==∠,,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直径为2R ,则()222225R r h =+=.因此,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24220R R πππ=⨯=. 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9.A解析:A 【分析】首先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然后由几何体的空间结构特征求解三棱锥的体积即可. 【详解】由三视图可知,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其对应的几何体为棱锥P ABC -,该棱锥的体积:11142223323V Sh ⎛⎫==⨯⨯⨯⨯= ⎪⎝⎭. 故选:A. 【点睛】方法点睛:(1)求解以三视图为载体的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的关键是由三视图确定直观图的形状以及直观图中线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利用相应体积公式求解;(2)若所给几何体的体积不能直接利用公式得出,则常用等积法、分割法、补形法等方法进行求解.10.D解析:D 【分析】取a αβ⋂=,且//m a ,//n a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判断A 选项;根据αγ⊥,βγ⊥判断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可判断B 选项;设AB 、AC 的中点D 、E 在平面β内,记平面ABC 为平面α,判断出A 、B 、C 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可判断C选项;过直线n 作平面γ,使得a αγ⋂=,利用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判断D 选项. 【详解】对于A 选项,若a αβ⋂=,且//m a ,//n a ,m β⊄,n β⊄,则//m β,βn//,但α与β相交;对于B 选项,若αγ⊥,βγ⊥,则α与β平行或相交;对于C 选项,设AB 、AC 的中点D 、E 在平面β内,记平面ABC 为平面α,如下图所示:D 、E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则//DE BC ,DE β⊂,BC β⊄,//BC β∴,所以,点B 、C 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由于D 为AB 的中点,则点A 、B 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所以,点A 、B 、C 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但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 对于D 选项,如下图所示:由于//n α,过直线n 作平面γ,使得a αγ⋂=,则//a n ,//n a ,a β⊄,n β⊂,//a β∴,//m β,m a A =,m α⊂,a α⊂,//αβ∴.故选:D. 【点睛】方法点睛:证明或判断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有: ①用定义,此类题目常用反证法来完成证明;②用判定定理或推论(即“线线平行”⇒“面面平行”),通过线面平行来完成证明; ③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这一性质进行证明; ④借助“传递性”来完成.11.A解析:A 【分析】设三棱锥D -ABC 是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取AB 中点E ,DC 中点M ,AC 中点M ,连结DE 、CE 、MN 、EN ,过D 作DO CE ⊥,交CE 于O ,连结AO ,则DEC θ∠=,1DAO θ∠=,2MNE θ∠=,排除B ,C .当二面角C AB D --是直二面角时,2θθ≥,排除D .由此能求出结果. 【详解】设三棱锥D -ABC 是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取AB 中点E ,DC 中点M ,AC 中点M ,连结DE 、CE 、MN 、EN , 过D 作DO ⊥CE ,交CE 于O ,连结AO ,则DEC θ∠=,1DAO θ∠=,2MNE θ∠=,413DE CE ==-=2DC =,∴1 cos3233θ==⨯⨯,22333AO CO CE===,∴12333cos3AOADθ===,取BC中点F,连结DF、AF,则DF BC⊥,AF BC⊥,又DF AF F⋂=,∴BC⊥平面AFD,∴BC AD⊥,∴290θ=︒,∴21θθθ≥≥,排除B,C,当二面角C AB D--是直二面角时,2θθ≥,排除D,故选:A.【点睛】关键点点睛:将三棱锥看成特殊的正四面体,采用排除法,充分理解线线角、线面角以及面面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2.A解析:A【分析】把1AD平移到1BC,把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相交直线的夹角.【详解】连接1,BD BC,∵四边形ABCD为菱形,60,4BAD AB︒∠==,4BD∴=.又1BDD为直角三角形,22211BD BD DD∴=+,得14DD=,∴四边形11BCC B为正方形.连接1BC交1B C于点O11//BC AD,BOC∴∠(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1B C与1AD所成的角,由于11BCC B为正方形,90BOC︒∴∠=,故异面直线1B C与1AD所成的角为90°.故选:A.【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填空题13.;【分析】分析菱形的特点结合其翻折的程度判断其外接球球心的位置放到相应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半径利用球的体积公式求得外接球的体积【详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长为的菱形中对角线所以和都是正三角形又因解析:55π; 【分析】分析菱形的特点,结合其翻折的程度,判断其外接球球心的位置,放到相应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半径,利用球的体积公式求得外接球的体积. 【详解】根据题意,画出图形,3的菱形ABCD 中,对角线3AC = 所以ABC 和DBC △都是正三角形, 又因为二面角B AC D --的大小为2π, 所以分别从两个正三角形的中心做面的垂线,交于O , 则O 是棱锥B ACD -外接球的球心,且11,2GD OG GE ===, 所以球的半径225R GD OG =+=,所以其体积为3344555()3326V R πππ==⋅=, 故答案为:556π. 【点睛】思路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几何体外接球的问题,解题思路如下: (1)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判断菱形的特征,得到两个三角形的形状;(2)根据直二面角,得到两面垂直,近一倍可以确定其外接球的球心所在的位置; (3)利用勾股定理求得半径; (4)利用球的体积公式求得结果;(5)要熟知常见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的求解方法.14.【分析】根据直观图和原图的之间的关系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还原为如图所示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直接求解其面积即可【详解】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还原为如图所示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有所以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根 解析:82【分析】根据直观图和原图的之间的关系,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Rt A B C '''还原为ABC ,如图所示,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直接求解其面积即可. 【详解】由直观图画法规则将Rt A B C '''还原为ABC ,如图所示,ABC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则有2BO OC B O O C ''''====,242AO A O ''==所以114428222ABCSBC AO =⋅=⨯⨯= 故答案为:2【点睛】关键点点睛:根据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可得出三角形的直观图,并求出对应边长,根据面积公式求解.15.【分析】求出截面圆的半径设可得出从而可知球的半径为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的值可得出球的半径进而可求得球的表面积【详解】如下图所示设可得出则球的直径为球的半径为设截面圆的半径为可得由勾股定理可得即即所以球的 解析:163π【分析】求出截面圆H 的半径,设AH x =,可得出3HB x =,从而可知,球O 的半径为2x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可得出球O 的半径,进而可求得球O 的表面积. 【详解】如下图所示,设AH x =,可得出3HB x =,则球O 的直径为4AB x =,球O 的半径为2x ,设截面圆H 的半径为r ,可得2r ππ=,1r ∴=,由勾股定理可得()2222OH r x +=,即()22214x AH x -+=,即2214x x +=,3x ∴=, 所以,球O 的半径为232x =,则球O 的表面积为22316433S ππ⎛⎫=⨯= ⎪ ⎪⎝⎭. 故答案为:163π. 【点睛】方法点睛:在求解有关球的截面圆的问题时,一般利用球的半径、截面圆的半径以及球心到截面圆的距离三者之间满足勾股定理来求解.16.【分析】取的中点作交延长线于则是异面直线和所成角或其补角可结合原矩形求出然后由直角三角形得出再用余弦定理求得结论【详解】取的中点作交延长线于则是异面直线和所成角或其补角连接∵所以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 6【分析】取AE 的中点O ,作//DF AE 交EC 延长线于F ,则BDF ∠是异面直线BD 和AE 所成角或其补角,可结合原矩形求出,OD OF ,然后由直角三角形得出,BD BF ,再用余弦定理求得结论. 【详解】取AE 的中点O ,作//DF AE 交EC 延长线于F ,则BDF ∠是异面直线BD 和AE 所成角或其补角,连接,OB OF ,OD , ∵AB BE =,所以BO AE ⊥, 又平面ABE ⊥平面ECDA ,平面ABE 平面ECDA AE =,BO ⊂平面ABE ,∴BO ⊥平面ECDA ,而,OD OF ⊂平面ECDA ,所以BO OF ⊥,BO OD ⊥, 又∵90ABE ∠=︒,2AB BE ==,所以2BO =,2AO EO ==,22AE =,//DF AE ,//AD EF ,则ADFE 是平行四边形,4,22EF AD DF AE ====,在原矩形中45BAE BEA ∠=∠=︒,则45,135DAE CEA ∠=︒∠=︒,22222cos 4542242102OD AD AO AD AO =+-⋅︒=+-⨯⨯⨯=, 22222cos135********OF EF EO EF EO =+-⋅︒=++⨯⨯⨯=, 22212BD BO OD =+=,22228BF BO OF =+=,在BDF 中,222cos 2BD DF BF BDF BD DF +-∠=⋅6621222==-⨯⨯, 所以异面直线BD 和AE 所成角的余弦为6. 故答案为:66.【点睛】思路点睛:平移线段法是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常用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平移直线,把异面直线的问题化归为共面直线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 (1)平移:平移异面直线中的一条或两条,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认定:证明作出的角就是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3)计算:求该角的值,常利用解三角形; (4)取舍:由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2π⎛⎤⎥⎝⎦,当所作的角为钝角时,应取它的补角作为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7.【分析】先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平面扩展得到异面直线所成角即BD 与所成的角再结合长方体棱长的条件在中求其余弦值即可【详解】如图设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因为平面所以故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即与所成的角延长AD 解析:2613【分析】先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和平面扩展,得到异面直线所成角即BD 与1A B 所成的角1A BD ∠,再结合长方体棱长的条件在1A BD 中求其余弦值即可.【详解】如图,设平面11CB D ⋂平面1ABCD l '=,平面11CB D ⋂平面112ABB A l '=,因为//α平面11CB D ,所以1122//,//l l l l '',故异面直线1l 与2l 所成的角,即1l '与2l '所成的角.延长AD 至E ,使AD DE =,连接CE ,则易见BD 与CE 平行且相等,又BD 与11B D 平行且相等,故BD 与11B D 平行且相等,即四边形11D B CE 是平行四边形,CE 就是交线1l '. 同理可知1B F 就是交线2l '.又知BD //CE ,11//B F A B ,故1l '与2l '所成的角,即BD 与1A B 所成的角1A BD ∠,依题意可知,2AB BC ==,13AA =,故1A BD 中,1113,22A B A D BD ===故1112262cos13BDA BD AB ∠===. 故答案为:2613. 【点睛】 方法点睛:求空间角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由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定义,结合图形,作出所求空间角,再结合题中条件,解对应三角形,即可求出结果;(2)向量法: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计算向量夹角(直线方向向量与直线方向向量、直线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平面法向量与平面法向量)余弦值,即可求出结果.18.【分析】取的中点分别为连接先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面面平行的判断定理证明平面平面可得平行四边形即为所求的截面再计算其面积即可【详解】取的中点分别为连接因为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因为所以四边 解析:26【分析】取AB ,11D C 的中点分别为,M N ,连接11,,,,A M MC CN A N PM ,先证明四边形1A MCN 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面面平行的判断定理证明平面1//PBC 平面1A MCN ,可得平行四边形1A MCN 即为所求的截面,再计算其面积即可. 【详解】取AB ,11D C 的中点分别为,M N ,连接11,,,,A M MC CN A N PM ,因为11A P NC ,所以四边形11A PC N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11A N PC , 因为1PM CC 所以四边形1PMCC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1MC PC , 所以1A N MC ,所以四边形1A MCN 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11//PC A N ,1PC ⊄平面1A MCN ,1A N ⊂平面1A MCN ,所以1//PC 平面1A MCN , 同理可证//PB 平面1A MCN , 因为1PC PB P ⋂=,所以平面1//PBC 平面1A MCN ,因此过点1A 作与平面1PBC 平行的截面,即是平行四边形1A MCN , 连接MN ,作1A H MN ⊥于点H ,由11AM A N ==,MN =可得1A H ==所以111122A MNSMN A H =⨯⨯=⨯=,所以平行四边形1A MCN 的面积为12A MNS =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点是找出过点1A 与平面1PBC 平行的截面,所以想到作平行线,利用面面平行的判断定理证明所求的截面即是平行四边形1A MCN ,先求四边形一半的面积,乘以2即可得所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可以直接求菱形的面积.19.【分析】由扇形的面积及圆心角可得扇形的半径再由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可得底面半径再由外接球的半径与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的关系求出外接球的半径进而求出球的表面积【详解】设扇形的长为l 半径为R 则解得 解析:36π【分析】由扇形的面积及圆心角可得扇形的半径,再由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的底面周长可得底面半径,再由外接球的半径与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的关系求出外接球的半径,进而求出球的表面积. 【详解】设扇形的长为l ,半径为R ,则221112223S lR R R α===⨯=,解得R =l 为锥底面周长2r π,∴底面的半径r =∴5=.设外接球的半径为1R ,∴()222115R R =-+,解得13R =,∴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1436R ππ=,故答案为:36π. 【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的弧长与圆锥的底面周长的关系及外接球的半径和圆锥的高及底面半径的关系,和球的表面积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20.【分析】欲使圆柱侧面积最大需使圆柱内接于圆锥设圆柱的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用r 表示h 从而求出圆柱侧面积的最大值【详解】欲使圆柱侧面积最大需使圆柱内接于圆锥;设圆柱的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则解得;所以;当时取 解析:43π【分析】欲使圆柱侧面积最大,需使圆柱内接于圆锥,设圆柱的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用r 表示h ,从而求出圆柱侧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欲使圆柱侧面积最大,需使圆柱内接于圆锥; 设圆柱的高为h ,底面半径为r , 23423h r -=,解得33h r =; 所以()232223342S rh r r r r πππ⎛⎫===- ⎪ ⎪⎝⎭圆柱侧; 当2r时,S 圆柱侧取得最大值为43π故答案为:3π.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圆柱侧面积的最值,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将问题转化为函数求最值,属于中档题.三、解答题21.(1)证明见解析;(26. 【分析】(1)取BC 的中点M ,连接HM ,DM .证明四边形DGHM 是平行四边形,可得线面平行;(2)由H 到平面AEC 的距离为F 到平面AEC 的距离的一半,先求出F 到平面AEC 的距离,用体积法可求得F 到平面AEC 的距离. 【详解】(1)证明:取BC 的中点M ,连接HM ,DM .因为该多面体由底面为正方形ABCD 的直四棱柱被截面AEFG 所截而成, 所以截面AEFG 是平行四边形, 则4=-=DG CF EB . 因为36==FC EB , 所以1(26)42=⨯+=HM ,且DG//FC//HM , 所以四边形DGHM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GH //DM . 因为DM ⊂平面ABCD ,GH ⊄平面ABCD , 所以//GH 平面ABCD .(2)解:连接HA ,HC ,AF ,记F 到平面ACE 的距离为d , 则H 到平面ACE 的距离为2d . 在CEF △中,6EF =,高为4,所以CEF △的面积为164122⨯⨯=. 因为三棱锥A CEF -的高为4,所以A CEF -的体积为1124163⨯⨯=. 在ACE 中,42AC =,25AE CE ==, 所以ACE 的面积为22142(25)(22)462⨯⨯-=. 因为A CEF -的体积与F ACE -的体积相等, 所以146163⨯⨯=d ,所以26d =. 故H 到平面ACE 的距离为6.【点睛】方法点睛:本题考查证明线面平行,考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的常用方法:(1)定义法:作出点到平面的垂线段,求出垂线段的长;。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典型题专项训练(高考真题)

最新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典型题专项训练(高考真题)

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典型题专项训练(高考真题)
1、正方体ABCD-A
1B
1
C
1
D
1
的棱上到异面直线AB,CC
1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个数为
A.2 B.3 C.4 D.5
2、一个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4,高为3.求它的斜高和侧棱长.
3、已知正三棱锥V-ABC,底面边长为8,侧棱长为26,计算它的高和斜高.
4、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是4cm,侧棱长是2cm,求它的高与斜高的长.
5、正三棱锥V-ABC的侧棱长为1,∠AVB=40°,E和F分别是棱VB和VC上的点,求三角形AEF的周长的最值。

正棱锥的概念:如果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这样的棱锥叫正棱锥。

重要结论:正棱锥的高、斜高、斜高在底面的射影、侧棱、底面的外接圆的半径R、底面的半边长可组成四个直角三角形
6、如图所示,圆锥的母线长是2,底面半径是0.5,A是底面圆周上一点,从点A出发绕侧面一周,再回到点A的最短的路线长是______
7、已知正三棱锥P ABC,点P,A,B,C3PA,PB,PC两两互相垂直,则球心到截面ABC的距离为________。

8、两平行平面截半径为5的球,若截面面积分别为9π和16π,则这两个平面间的距离是
9、在球内有相距9的两个平行截面,面积分别为49π和400π,求此球的半径
10、球O的半径为2,圆O
1是一小圆,O
1
O=,A,B是圆O
1
上两点,若A,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则∠AO1B=()。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知识总结例题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知识总结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知识总结例题单选题1、如图1,已知PABC是直角梯形,AB∥PC,AB⊥BC,D在线段PC上,AD⊥PC.将△PAD沿AD折起,使平面PAD⊥平面ABCD,连接PB,PC,设PB的中点为N,如图2.对于图2,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平面PAB⊥平面PBC B.BC⊥平面PDCC.PD⊥AC D.PB=2AN2、已知直线l⊥平面α,有以下几个判断:①若m⊥l,则m//α;②若m⊥α,则m//l;③若m//α,则m⊥l;④若m//l,则m⊥α;上述判断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某正方体被截去部分后得到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A .132B .223C .152D .2334、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中一部分水蓄入某水库.已知该水库水位为海拔148.5m 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40.0km 2;水位为海拔157.5m 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80.0km 2,将该水库在这两个水位间的形状看作一个棱台,则该水库水位从海拔148.5m 上升到157.5m 时,增加的水量约为(√7≈2.65)( )A .1.0×109m 3B .1.2×109m 3C .1.4×109m 3D .1.6×109m 35、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3,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2π3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A .√23πB .2√23πC .πD .√2π 6、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此棱锥的侧面积为( ) A .6B .12C .24D .487、如图,某圆锥的轴截面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E 在底面圆的圆周上,且BE ⌢的长度等于CE⌢的长度,则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24B .√64C .√104D .√1448、已知一个圆锥的体积为3π,其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其底面半径为( ) A .2√3B .3C .√3D .√33多选题9、如图所示,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棱C 1D 1,C 1C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直线AM与BN是平行直线B.直线BN与MB1是异面直线C.直线MN与AC所成的角为60°D.平面BMN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为9210、如图所示,P为矩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矩形对角线交点为O,M为PB的中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OM∥PD B.OM∥平面PCDC.OM∥平面PDA D.OM∥平面PBA11、如图,在棱长均相等的正四棱锥P−ABCD中,M、N分别为侧棱PA、PB的中点,O是底面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PC//平面OMN B.平面PCD//平面OMNC.OM⊥PA D.PD⊥平面OMN填空题12、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6,其体积为30π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带答案(十八)参考答案1、答案:A分析:由已知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得到PD⊥平面ABCD,判定C正确;进一步得到平面PCD⊥平面ABCD,结合BC⊥CD判定B正确;再证明AB⊥平面PAD,得到△PAB为直角三角形,判定D正确;可证明平面PBC⊥平面PDC,若平面PAB⊥平面PBC,则平面PAB与平面PDC的交线⊥平面PBC,矛盾,可判断A图1中AD⊥PC,则图2中PD⊥AD,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PD⊥平面ABCD,则PD⊥AC,故选项C正确;由PD⊥平面ABCD,PD⊂平面PDC,得平面PDC⊥平面ABCD,而平面PDC∩平面ABCD=CD,BC⊂平面ABCD,BC⊥CD,∴BC⊥平面PDC,故选项B正确;∵AB⊥AD,平面PAD⊥平面ABC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AB⊥平面PAD,则AB⊥PA,即△PAB是以P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而N为PB的中点,则PB=2AN,故选项D正确.由于BC⊥平面PDC,又BC⊂平面PBC∴平面PBC⊥平面PDC若平面PAB⊥平面PBC,则平面PAB与平面PDC的交线⊥平面PBC由于AB//平面PDC,则平面PAB与平面PDC的交线//AB显然AB不与平面PBC垂直,故A错误故选:A2、答案:B分析:根据线面的位置关系,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及线面垂直的性质逐项分析即得. 对于①,当m⊂平面α也可以有m⊥l,但m不平行于平面α,故①错;对于②,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②正确;对于③,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存在n⊂α且m∥n.而直线l⊥平面α,故可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得出l⊥n,故l⊥m正确;对于④,根据直线l⊥平面α,可在平面α内找到两条相交直线p,n,且l⊥p,l⊥n,又m∥l,所以m⊥p,m⊥n,故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m⊥α正确.即②③④正确.故选:B.3、答案:C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该空间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由图示可知,该空间几何体体积为V=23−(13×12×12×1+13×12×12×2)=152,故选:C.4、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只要求出棱台的高,即可利用棱台的体积公式求出.依题意可知棱台的高为MN=157.5−148.5=9(m),所以增加的水量即为棱台的体积V.棱台上底面积S=140.0km2=140×106m2,下底面积S′=180.0km2=180×106m2,∴V=13ℎ(S+S′+√SS′)=13×9×(140×106+180×106+√140×180×1012)=3×(320+60√7)×106≈(96+18×2.65)×107=1.437×109≈1.4×109(m3).故选:C . 5、答案:B分析:根据弧长计算公式,求得底面圆半径以及圆锥的高,即可求得圆锥的体积. 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故可得2πr =2π3×3,解得r =1,设圆锥的高为ℎ,则ℎ=√32−12=2√2, 则圆锥的体积V =13×πr 2×ℎ=13×π×2√2=2√23π. 故选:B. 6、答案:D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出斜高,即可求出侧面积;解: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其斜高ℎ′=√52−(62)2=4,所以正四棱锥的侧面积S =12×4×6×4=48 故选:D 7、答案:A分析:过点A 作AO ⊥BC 于点O ,过点A 作DG ⊥BC 于点G ,取AO 的中点F ,连接GE 、OE 、EF ,则有∠DEF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的角,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解三角形可求得答案. 解:过点A 作AO ⊥BC 于点O ,过点A 作DG ⊥BC 于点G ,取AO 的中点F ,连接GE 、OE 、EF , 则DF //BC ,且DF =12BC ,所以∠DEF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的角,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则DF =1,OE =2,AO =2√3,所以DG =OF =√3, 在Rt △GOE 中,GO =1,OE =2,所以GE =√GO 2+OE 2=√5,在Rt△GDE中,GE=√5,DG=√3,所以DE=√GD2+GE2=2√2,在Rt△FOE中,FO=√3,OE=2,FE=√FO2+OE2=√7,所以在△DFE中,满足DF2+FE2=DE2,所以∠DFE=90∘,所以cos∠DEF=DFDE =2√2=√24,故选:A.8、答案:C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和圆锥体积公式以及侧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设底面半径为r,高为ℎ,母线为l,如图所示:则圆锥的体积V=13πr2ℎ=3π,所以r2ℎ=9,即ℎ=9r2,S 侧=12⋅2πrl=2πr2,则l=2r,又ℎ=√l2−r2=√3r,所以√3r3=9,故r=√3.故选:C.9、答案:BCD解析: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直接判断AB选项,根据MN//D1C,转化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利用确定平面的依据,作出平面BMN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并求面积. A.直线AM 与BN 是异面直线,故A 不正确; B.直线BN 与MB 1是异面直线,故B 正确;C. 由条件可知MN//D 1C ,所以异面直线MN 与AC 所成的角为∠ACD 1,△ACD 1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D 1=60∘,故C 正确;D.如图,延长MN ,并分别与DD 1和DC 交于E,F ,连结EA,GB 交于点F ,连结A 1M,BN ,则四边形A 1BNM 即为平面BMN 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由对称性可知,四边形A 1BNM 是等腰梯形,MN =√2,A 1B =2√2,A 1M =BN =√5,则梯形的高是ℎ=√(√5)2−(√22)2=3√22,所以梯形的面积S =12×(√2+2√2)×3√22=92,故D 正确.故选:BCD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以正方体为载体,判断异面直线,截面问题,本题关键选项是D ,首先要作出平面BMN与正方体的截面,即关键作出平面EFG.10、答案:ABC分析:通过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判断ABC正确;由线面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到直线在平面内,故D错误;解:对于A,由于O为BD的中点,M为PB的中点,则OM∥PD,故正确;对于B,由于OM∥PD,OM⊄平面PCD,PD⊂平面PCD,则OM∥平面PCD,故正确;对于C,由于OM∥PD,OM⊄平面PAD,PD⊂平面PAD,则OM∥平面PAD,故正确;对于D,由于M∈平面PAB,故错误.故选:ABC.小提示:本题考查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应用,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11、答案:ABC分析:A选项,由中位线证明线线平行,推导出线面平行;B选项,在A选项的基础上证明面面平行;从而推导出D错误;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到PA⊥PC,从而得到OM⊥PA.因为O为底面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所以O为AC的中点,由M是PA的中点,可得PC∥MO,因为PC⊄在平面OMN,OM⊂平面OMN,所以PC//平面OMN,A正确;同理可推得PD//平面OMN,而PC∩PD=P,所以平面PCD//平面OMN,B正确;因为PD⊂平面PCD,故PD不可能垂直平面OMN,D错误;设该正四棱锥的棱长为a,则PA=PC=a,AC=√2a,所以PA⊥PC,因为PC∥MO,所以OM ⊥PA ,C 正确.故选ABC .12、答案:39π分析:利用体积公式求出圆锥的高,进一步求出母线长,最终利用侧面积公式求出答案. ∵V =13π62⋅ℎ=30π ∴ℎ=52∴l =√ℎ2+r 2=√(52)2+62=132 ∴S 侧=πrl =π×6×132=39π.所以答案是:39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立体几何典型例题【知识要点】1.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1)空间两条直线:①有公共点:相交,记作:a∩b=A,其中特殊位置关系:两直线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平行或异面.平行,记作:a∥b.异面中特殊位置关系:异面垂直.(2)空间直线与平面:①有公共点:直线在平面内或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在平面内,记作:a⊂α .直线与平面相交,记作:a∩α =A,其中特殊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直线与平面平行,记作:a∥α .(3)空间两个平面:①有公共点:相交,记作:α ∩β =l,其中特殊位置关系:两平面垂直相交.②无公共点:平行,记作:α ∥β .2.空间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1)四个公理与等角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定理:①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②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3)我们把上述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进行整理,得到下面的位置关系图:【例题分析】例2 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求证:MN ∥平面P AD .【分析】要证明“线面平行”,可通过“线线平行”或“面面平行”进行转化;题目中出现了中点的条件,因此可考虑构造(添加)中位线辅助证明.证明:方法一,取PD 中点E ,连接AE ,NE .∵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MA ∥CD ,.21CD MA = ∵E 是PD 的中点, ∴NE ∥CD ,.21CD NE =∴MA ∥NE ,且MA =NE , ∴AENM 是平行四边形, ∴MN ∥AE .又AE ⊂平面P AD ,MN ⊄平面P AD , ∴MN ∥平面P AD .方法二取CD 中点F ,连接MF ,NF . ∵MF ∥AD ,NF ∥PD , ∴平面MNF ∥平面P AD , ∴MN ∥平面P AD .【评述】关于直线和平面平行的问题,可归纳如下方法: a ∥c ,b ∥c ,a ∥α,a ⊂β α∥βa ⊥α,b ⊥αα∩β=bγ ∩α=a ,γ ∩β=b⇒a ∥b⇒a ∥b⇒a ∥b⇒a ∥b(2)a ∩α=∅a ∥b α∥βb ⊂α,a ⊄αa ⊂β⇒a ∥α⇒a ∥α⇒a ∥αα∩β=∅a ∥β,b ∥β a ⊥α,a ⊥βα∥γ ,β∥γa ,b ⊂α,a ∩b =A⇒α∥β ⇒α∥β⇒α∥β ⇒α∥β例3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C,AB⊥AC,求证:A1C⊥BC1.【分析】要证明“线线垂直”,可通过“线面垂直”进行转化,因此设法证明A1C垂直于经过BC1的平面即可.证明:连接AC1.∵ABC-A1B1C1是直三棱柱,∴AA1⊥平面ABC,∴AB⊥AA1.又AB⊥AC,∴AB⊥平面A1ACC1,∴A1C⊥A B.①又AA1=AC,∴侧面A1ACC1是正方形,∴A1C⊥AC1.②由①,②得A1C⊥平面ABC1,∴A1C⊥BC1.【评述】空间中直线和平面垂直关系的论证往往是以“线面垂直”为核心展开的.如本题已知条件中出现的“直三棱柱”及“AB⊥AC”都要将其向“线面垂直”进行转化.例4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 AB⊥平面ABC,AB⊥BC,AP⊥PB,求证:平面P AC ⊥平面PBC.【分析】要证明“面面垂直”,可通过“线面垂直”进行转化,而“线面垂直”又可以通过“线线垂直”进行转化.证明:∵平面P AB⊥平面ABC,平面P AB∩平面ABC=AB,且AB⊥BC,∴BC⊥平面P AB,∴AP⊥BC.又AP⊥PB,∴AP⊥平面PBC,又AP ⊂平面P AC ,∴平面P AC ⊥平面PBC .【评述】关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问题,可归纳如下方法: a ⊥c ,b ∥c ,a ⊥αb ⊂α⇒a ⊥b⇒a ⊥ba ⊥m ,a ⊥n a ∥b ,b ⊥αα∥β,a ⊥βα⊥β,α∩β=l m ,n ⊂α,m ∩n =Aa ⊂β,a ⊥l⇒a ⊥α⇒a ⊥α ⇒a ⊥α ⇒a ⊥αa ⊥β,a ⊂α⇒α⊥β例5 如图,在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A 1ABB 1是菱形,且垂直于底面ABC ,∠A 1AB =60°,E ,F 分别是AB 1,BC 的中点.(Ⅰ)求证:直线EF ∥平面A 1ACC 1;(Ⅱ)在线段AB 上确定一点G ,使平面EFG ⊥平面ABC ,并给出证明. 证明:(Ⅰ)连接A 1C ,A 1E .∵侧面A 1ABB 1是菱形, E 是AB 1的中点, ∴E 也是A 1B 的中点,又F 是BC 的中点,∴EF ∥A 1C .∵A 1C ⊂平面A 1ACC 1,EF ⊄平面A 1ACC 1, ∴直线EF ∥平面A 1ACC 1. (2)解:当31=GA BG 时,平面EFG ⊥平面ABC ,证明如下: 连接EG ,FG .∵侧面A 1ABB 1是菱形,且∠A 1AB =60°,∴△A 1AB 是等边三角形. ∵E 是A 1B 的中点,31=GA BG ,∴EG ⊥AB . ∵平面A 1ABB 1⊥平面ABC ,且平面A 1ABB 1∩平面ABC =AB , ∴EG ⊥平面ABC .又EG ⊂平面EFG ,∴平面EFG ⊥平面ABC .例6 如图,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E 是AC 的中点.(Ⅰ)求证:平面BEC 1⊥平面ACC 1A 1;(Ⅱ)求证:AB 1∥平面BEC 1. 【分析】本题给出的三棱柱不是直立形式的直观图,这种情况下对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根据几何体自身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帮助思考.证明:(Ⅰ)∵ABC -A 1B 1C 1是正三棱柱,∴AA 1⊥平面ABC , ∴BE ⊥AA 1.∵△ABC 是正三角形,E 是AC 的中点,∴BE ⊥AC ,∴BE ⊥平面ACC 1A 1,又BE ⊂平面BEC 1,∴平面BEC 1⊥平面ACC 1A 1.(Ⅱ)证明:连接B 1C ,设BC 1∩B 1C =D .∵BCC 1B 1是矩形,D 是B 1C 的中点, ∴DE ∥AB 1. 又DE ⊂平面BEC 1,AB 1⊄平面BEC 1, ∴AB 1∥平面BEC 1.例7 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 AD ⊥平面ABCD ,AB ∥DC ,△P AD 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 =2AD =8,542==DC AB .(Ⅰ)设M 是PC 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 ⊥平面P AD ; (Ⅱ)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分析】本题中的数量关系较多,可考虑从“算”的角度入手分析,如从M 是PC 上的动点分析知,MB ,MD 随点M 的变动而运动,因此可考虑平面MBD 内“不动”的直线BD 是否垂直平面P AD .证明:(Ⅰ)在△ABD 中,由于AD =4,BD =8,54=AB ,所以AD 2+BD 2=AB 2. 故AD ⊥BD .又平面P AD ⊥平面ABCD ,平面P AD ∩平面ABCD =AD ,BD ⊂平面ABCD , 所以BD ⊥平面P AD ,又BD ⊂平面MBD ,故平面MBD ⊥平面P AD .(Ⅱ)解:过P 作PO ⊥AD 交AD 于O ,由于平面P AD ⊥平面ABCD ,所以PO ⊥平面ABCD . 因此PO 为四棱锥P -ABCD 的高,又△P AD 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因此.32423=⨯=PO 在底面四边形ABCD 中,AB ∥DC ,AB =2DC ,所以四边形ABCD 是梯形,在Rt △ADB 中,斜边AB 边上的高为5585484=⨯,即为梯形ABCD 的高,所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455825452=⨯+=S 故.316322431=⨯⨯=-ABCD P V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 ,β ,γ 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若m ∥α ,n ∥α ,则m ∥n (B)若m ⊥α ,n ⊥α ,则m ∥n (C)若α ⊥γ ,β ⊥γ ,则α ∥β (D)若m ∥α ,m ∥β ,则α ∥β 2.已知直线m ,n 和平面α ,β ,且m ⊥n ,m ⊥α ,α ⊥β ,则( ) (A)n ⊥β (B)n ∥β ,或n ⊂β (C)n ⊥α (D)n ∥α ,或n ⊂α3.设a ,b 是两条直线,α 、β 是两个平面,则a ⊥b 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a ⊥α ,b ∥β ,α ⊥β (B)a ⊥α ,b ⊥β ,α ∥β (C)a ⊂α ,b ⊥β ,α ∥β (D)a ⊂α ,b ∥β ,α ⊥β 4.设直线m 与平面α 相交但不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平面α 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m 垂直 (B)过直线m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α 垂直 (C)与直线m 垂直的直线不可能与平面α 平行 (D)与直线m 平行的平面不可能与平面α 垂直 二、填空题:5.在三棱锥P -ABC 中,6==PB PA ,平面P AB ⊥平面ABC ,P A ⊥PB ,AB ⊥BC ,∠BAC =30°,则PC =______.6.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当底面ABCD 满足条件______时,有A 1C ⊥B 1D 1.(只要求写出一种条件即可)7.设α ,β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 ,β 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 ①m ⊥n ②α ⊥β ③n ⊥β ④m ⊥α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 8.已知平面α ⊥平面β ,α ∩β =l ,点A ∈α ,A ∉l ,直线AB ∥l ,直线AC ⊥l ,直线m ∥α ,m ∥β ,给出下列四种位置:①AB ∥m ;②AC ⊥m ;③AB ∥β ;④AC ⊥β , 上述四种位置关系中,不一定成立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 三、解答题:9.如图,三棱锥P -ABC 的三个侧面均为边长是1的等边三角形,M ,N 分别为P A ,BC 的中点.(Ⅰ)求MN 的长; (Ⅱ)求证:P A ⊥BC .10.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CB =CD ,AD ⊥BD ,且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求证:(Ⅰ)直线EF ∥平面ACD ; (Ⅱ)平面EFC ⊥平面BCD .11.如图,平面ABEF ⊥平面ABCD ,四边形ABEF 与ABCD 都是直角梯形,∠BAD =∠F AB=90°,BC ∥AD ,AF BE AF BE AD BC 21,//,21==,G ,H 分别为F A ,FD 的中点.(Ⅰ)证明: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Ⅱ)C ,D ,F ,E 四点是否共面?为什么?(Ⅲ)设AB =BE ,证明:平面ADE ⊥平面CDE .专题七 立体几何参考答案练习一、选择题:1.B 2.D 3.C 4.B 二、填空题:5.10 6.AC ⊥BD (或能得出此结论的其他条件)7.②、③、④⇒①;或①、③、④⇒② 8.④ 三、解答题:9.(Ⅰ)解:连接MB ,MC .∵三棱锥P -ABC 的三个侧面均为边长是1的等边三角形,∴23==MC MB ,且底面△ABC 也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 ∵N 为BC 的中点,∴MN ⊥BC . 在Rt △MNB 中,⋅=-=2222BN MB MN (Ⅱ)证明:∵M 是P A 的中点, ∴P A ⊥MB ,同理P A ⊥MC .∵MB ∩MC =M ,∴P A ⊥平面MBC , 又BC ⊂平面MBC ,∴P A ⊥BC .10.证明:(Ⅰ)∵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EF 是△ABD 的中位线,∴EF ∥AD .又EF ⊄平面ACD ,AD ⊂平面ACD ,∴直线EF ∥平面ACD .(Ⅱ)∵EF ∥AD ,AD ⊥BD ,∴EF ⊥BD .∵CB =CD ,F 是BD 的中点,∴CF ⊥BD . ∵CF ∩EF =F ,∴BD ⊥平面CEF .∵BD ⊂平面BCD ,∴平面EFC ⊥平面BCD .11.(Ⅰ)由题意知,FG =GA ,FH =HD ,∴GH ∥AD ,,21AD GH =又BC ∥AD ,AD BC 21=,∴GH ∥BC ,GH =BC ,∴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 (Ⅱ)C ,D ,F ,E 四点共面.理由如下: 由BE ∥AF ,AF BF 21=,G 是F A 的中点, 得BE ∥FG ,且BE =FG .∴EF ∥BG .由(Ⅰ)知BG ∥CH ,∴EF ∥CH ,故EC ,FH 共面,又点D 在直线FH 上, 所以C ,D ,F ,E 四点共面. (Ⅲ)连结EG ,由AB =BE ,BE ∥AG ,BE =AG 及∠BAG =90°,知ABEG 是正方形, 故BG ⊥EA .由题设知F A ,AD ,AB 两两垂直,故AD ⊥平面F ABE ,∴BG ⊥AD . ∴BG ⊥平面EAD ,∴BG ⊥ED . 又ED ∩EA =E ,∴BG ⊥平面ADF . 由(Ⅰ)知CH ∥BG ,∴CH ⊥平面ADE .由(Ⅱ)知F ∈平面CDE ,故CH ⊂平面CDE ,得平面ADE ⊥平面CD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