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而不“非凡”“活动”却不“实际”——对小学语文课堂几种现象的思考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四种现象反思.doc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四种现象反思
反思语文课堂中的几种现象:
1、自主的价值在于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的主导一定要在事前有了足够的铺垫,学生已经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2、探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事事探究,对一个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探究,探究既要注重过程可也不能忽略结果,探究的目的是为了问题解决。
3、盲目活动很可怕。
虽然新课标强调对话,认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但是并不等于在课堂中阅读理解的过程以教师、学生的一问一答来完成即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语文学科要有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不能忽视。
盲目综合,把语文上成科普课、生物课、思品课不可取。
不管在课上扩充的是什么材料采用的什么活动,其落脚点都必须为听说
读写服务,为积累语言,沉淀语感服务。
对语文课堂教学一些现象的审视与反思
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当然 ,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 如重文章
分析轻背诵积累、 重说轻写 、 重预设轻生成等等。 我们必须 关注并反思每一节语文课 , 努力让学生动 E l 、 动手 、 动心 、 动情 , 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总之 ,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 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始 终是语文教师的追求。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 我们只有加强学习 , 冷静思考 , 不断反思 , 不断改进 , 才能 真正实现语文新课程。
就讨论 , 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华而不实的泡
沫语文课。
成 了闹剧 , 原因是学生没有对文本进行深入 的领悟 , 表演
没有充分的准备。闹闹哄哄, 削弱了学生对文章的静心感
悟。 我们说这样的课堂是浮躁的, 是没有思维含量的 , 不但 不能提升学生 的语文素养, 而且还会导致浮躁的学风。 语文教学的核心还是应该有效地完成文本的解读和感
了几个问题? 学会 了哪些语文知识? 发展了哪些语文能力?
能贴近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去加以引导。
第四, 语文教学存在着重合作探究轻独立思考的现象
《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 要积极倡导自 主、 合作、 探究的 学习方式。于是 , 我们便可以在许多公开课上看到学生的
小组合作。 老师一声令下 , 学生前后 四人便忙活起来 , 而且
语文课堂上尽量少点形式的包装, 多点轻轻的读 、 静静 的思的质朴 , 评价不要只看热闹花哨, 而要看学生的思维动
起来了没有, 收获了什么。
以学生个体的自 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语文课“ 心动”
比“ 形动” 更重要 , 有时“ 沉静” 比“ 活跃” 更有效 。我们只有
对小学语文课堂几种现象的思考
解 了探 究 性 学 习 .认 为 只要 是需 要 学 习 的 内容 .都 需 要 探 究 。一 些 很 简 单 的 问 题 . 来 是 可 以 直 接告 诉 学 生 的 , 本 却偏 要
让 学 生 去探 究 .浪 费 大 量 宝 贵 的 学 习 时
[ 考 ] 程标 准 大 力倡 导探 究 式 学 思 课
习 方式 肖学 习 内 容 和 学 生求 知心 理 产
生“ 不协 调 ” 而 一 方 面 学 生 有 可 能 进 行 .
生 2太 苦 了, 天晚 上不能休 息 , : 天
我都快不行了。
思考 和探 索 .另 一 方 面 又感 受 到 自身 知
Y专 研 题 究
对 小 掣 语 文 课 堂 几 种 观 象 的 思 者
浙 江诸 暨市 枫 桥 镇 中 心 小学
沐浴 着 课 程 改 革 春 风 的语 文 课 堂 .
阮 桂 芳
[ 考 ] 堂 教 学 是一 个 动 态 生 成 的 思 课 过 程 。在 生 成 过 程 中 ,师 生 所 呈 现 的灵
了 同学 们 哄 堂 大 笑 。 师 紧接 着 又说 : ” 教
“ 看 《 》 第 二 、 句 最 后 的 字 . 们 那 鹅 的 四 你
义 发 现 什 么 了呢 ? 结 果 一 个 高 大 的 男 同 ” 学高 举 胳 膊 响亮 地 喊 了 起 来 : 胳 膊 ( + “ 歌 波 ) !真 让 老 师哭 笑 不 得 。 ”
师 : 种 生 活过 了一 个 星 期 , 物 们 这 动 又有 什 么 感 受 呢?
生 1 我 实在 是 吃 不 消 了 。 :
终 不 能 放 弃 引 导 .语 文 课 始 终 必须 是 姓 “ ” 。 语 的 现 象之 三 : 自主” 成 了“ 任 ” “ 变 放 [ 象 ] 在 的课 堂 , 生 变 得 自 主 现 现 学 了. 教 师却变得谨小 慎微 , 敢言语 。 而 不
对“热闹”课堂的思考
对“热闹”课堂的思考作为一个学生,我们经常会参加各种不同的课堂,有的课堂难免枯燥无味,但是有一些课堂却可以让我们在其中体验到一种热闹的氛围。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热闹”的氛围?热闹的课堂有哪些优点和不足?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些思考。
首先,热闹的课堂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力。
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能够采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比如课堂游戏、小组讨论等,这些活动都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投入学习当中。
同时,这样的课堂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因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往往有更多的机会去交流思想,探讨问题,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更加熟练地运用它们。
其次,热闹的课堂也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中,同学们往往要互相配合完成一些任务,比如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等等,这样一来就能够帮助同学们彼此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而且这样的交流和合作还能够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让课堂变得更加和谐有趣。
然而,一些不足之处,也存在于这样的热闹课堂中。
首先,由于热闹的氛围通常下,同学们很容易分心或者失去纪律感。
比如当小组讨论过程过于热闹、教室里的鼓掌声太大的时候,可能会吸引不必要的注意力,让同学们更加难以专注于学习。
同时,这样的课堂还容易带有过多的情感色彩,容易使人产生强烈的个人情绪,甚至可能会牵扯到争吵等不良事件中。
这样的情绪色彩容易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无法很好地完成课堂任务。
所以,热闹的课堂固然有其优点,但是也要避免过于热闹,过于张扬,过于激动,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纪律感,保证同学们的学习效果。
关键在于教师要做好适当的引导,指导同学们学会如何适应热闹的氛围、如何把握度,使其体验到热闹中的愉悦和充实感,同时也不失秩序和纪律。
那么,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热闹的课堂氛围呢?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首先,教师要注重设计课堂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轻松享受教育,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单调、没有互动的授课方式。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五篇范例)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五篇范例)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怪现象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课堂出现繁荣而热闹的景象,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可是,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式化《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被动的、单向的教学方式。
虽然现今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活动起来了,积极性和求知欲提高了,但是在合作和活动的背后隐藏着浮躁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情感没有被真正调动起来。
教师动不动就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学习,随意性太强。
只重视合作学习的结果,缺少对合作学习过程的指导,不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
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却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问题。
在交流学习心得时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是个别学生的合作学习,没有顾及大部分学生的感受。
因此,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放任自流,形式化倾向严重。
二、语文课变为“表演”新课程改革,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课堂教学由过去的填鸭式灌输转变为热闹非凡的“表演”课。
语文课上又唱又跳,又写又画,好象学生的积极性被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得到了发展。
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只是停留在语文的表面,没有深入到语文的本质,导致语文课堂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表演”式的课堂,表面上是体现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可是,学生从课堂上收获甚少。
三、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能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抽象情景形象地展现出来,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内容中来。
浅论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浅论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小学语文课堂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不活跃等。
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问题分析1. 教学内容单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课本内容的传授,很少引入其他资源和知识点,导致学生对语文的理解过于狭隘,缺乏创新意识和扩展能力。
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2.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当前,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课堂上往往表现出懈怠和漫不经心的态度。
他们对语文学习缺乏热情,只是应付作业和考试。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也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
3. 课堂氛围不活跃由于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造成了课堂氛围不活跃。
课堂上很少有互动和讨论,学生缺乏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导致了学习氛围的单调和沉闷。
二、对策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渠道获取教学资源,引入课外阅读、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如语文游戏、语文竞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实地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分享,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使课堂更加活跃有趣。
搭建互动平台,鼓励学生多表达、多交流,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教师还可以适时进行课外拓展活动,如语文实地考察、名师讲座等,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
三、结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繁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教师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伪热闹”下的浅思
小学语文课堂“伪热闹”下的浅思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语文课堂上,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设置情境、多媒体展示等手段频繁运用,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从表面上看,学习活动学生参与度高,可是定下心来反思,学生到底学到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方法?听、说、读、写是否均衡协调得以发展呢?教师心中没了底,课堂教学出现了热闹有余,但教学目标达成度不理想,教学效果欠佳的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母语教学,其主要功能应该是表达交流。
但是,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正在逐步缺失,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也存在着诸多弊病。
笔者从小处着手,以小学语文识字、朗读两方面加以说明。
一、两种倾向——泛语文化表现1.识字方法简单化2011年修订的课程标准对于识字教学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附录了必须掌握的汉字,而且规定第一学段(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会写。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
”从这个要求可以看出,识字教学任务十分艰巨。
但是,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识字教学方法十分简单,读一读、写一写。
为了记住汉字,不少教师让学生把一个汉字抄写二三十遍。
简单化的处理,让学生对于形体变化万千的汉字失去了兴趣。
加之读图时代的来临,孩子们的课外读物不是漫画,就是电子类的视频,所以汉字的边缘化可想而知。
倘若不改变识字教学方法,母语岌岌可危,更谈不上什么传承文化、传递文明!2.朗读指导缺失化朗读是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有效方法,是深入理解作品、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但是,纵观目前的语文课堂,那种全身心投入作品的朗读已经不多见了。
小学生朗读水平长期处在一个低水平的态势上,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指导缺失和不到位。
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听示范朗读,并不做具体的强调和指引,听完之后就作罢。
或者学生即便读的不好,也不去做技术性的指导,更别说教师自身的示范引导和点拨了。
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几种现象的反思
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几种现象的反思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教育的进步,语文教学在当代中国已经占据重要地位,语文的学习与实践在培育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在当代语文教学中,仍有一些现象值得反思。
首先,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仍有一定的注重形式,缺乏实践的现象,这种情况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能力大大增强,但同时也使得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力与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例如,学生容易记住每个字的书写形式,但在实际应用时却很少能够把握字词的正确意义和用法。
其次,当前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平淡无奇现象,教师们把不少重要的教学内容,放在课文的阅读、翻译、听写等传统语言技能训练中,缺少对文字的深刻理解和分析,缺乏积极的语文探究精神。
由于教师们缺乏相应的教材与教学方法,学生们也很难从语文课程中获取到充分的知识与体验。
此外,在当代的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些偏重理论性的现象,学生们常常在语文学习和实践中,被要求完成众多的理论性作业,如中文考试卷等,但缺乏现实性与实际性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们在实践中得不到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总结而言,当前语文教学的这些现象需要我们反思,不能仅仅把语文学习看作是学生的一项能力训练,而是要把它当作一种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熏陶,在教学中应保持把语文学习、理解、应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以方法结合实践,把文学知识融
入到实际事务中,积极探究,注重学生文字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文化审美和文学素养,以全新的教学视野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实践。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活与乱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活与乱专家指出:“评价课堂教学乱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不叫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又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
”我们应该认识到:玩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更何况是在课堂中学习知识呢。
课堂学习更要有规范要求,这是学习效果的保证。
要让课堂规范就要掌握调控策略,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来,教师应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与课堂常规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引起注意:一、正确的认识1、课堂上的“活”是有前提的。
是的,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的学习方法。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班级人数往往在40人至60人之间,就算小班也在30人左右,这么多的人互动,能真正起到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作用吗?还是表面热热闹闹,其实连教学目标都没有完成的假互动呢?因此,有些“活”的教学方法是要在真正的小班里才能进行的,否则事倍功半。
教师要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放”与“管”,才能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并且“活”得有度,“活”得有效。
2、课堂上的“活”与课堂常规是统一的。
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在课堂常规管理上要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对学生“活”的内涵教师也要有正确的的认识:“活”不等于不要课堂常规,它不是指“乱哄哄”,表面上的“热闹”;而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喜爱兴趣,学习中的好心情及投入程度,能主动探索、专注倾听、积极交流、勤于动手,以及对成功的愉悦之情等的表现。
其实质也正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课堂常规内容,学生的“活”应体现在这里。
课堂中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
对语文教学中“课堂活跃”的反思(教学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时髦秀”现象,试图从备课、上课的理念、课堂环节的设计、运用的教学辅助等方面剖析“力求课堂活跃”的种种原因,笔者认为这样做“华而不实”,应引起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警醒、思考:“课堂活跃”并非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有效的课堂教学并不在于课堂是否活跃。
【关键词】语文教学活跃课堂实行新课改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为评价一节课好坏的关健性标准。
语文课堂也由此增添了许多可喜的改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多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了,动手能力也增强了,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也热闹了……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灌输性教学相比,不可否认,语文课堂是比过去活跃了。
但是,有专家指出,有的公开课,甚至是平时所谓的研究课只是一种“时髦秀”,我们是否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索过程中为这些华而不实的新教学观念警醒过、思考过?我们是否在课后去跟踪追问学生一节课下来学到了什么没有?我们是否在备课、上课的各环节中注重优化的同时更侧重文本的阅读?本人也经常上一些公开研究课,但反对力求“课堂活跃”的一些教学设计。
一、倡导“民主和谐”,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改倡导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充分张扬学习的个性,以求达到教学的更佳效果。
于是,随之而来的“你想先学习那一段”、“你有什么好的方法”、“你发表一下高见”、“选择你喜欢的朋友一起来研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试试”等,充分体现语文课堂高度民主程度的用语频频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出现,学生也确实喜欢老师交给他们这样或那样的机会。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往往在教师们高度民主的背后却仍隐藏着过去陈旧的“独断”现象,只是这种“独断”变得难以发现罢了。
其实不管学生是否喜欢,也不管他们想不想学,许多教师其实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课堂的延续,无论学生想学与否,还是得跟着老师走,只不过课堂上多了那些不中用的“民主”附属言语罢了,打着“民主”外包装的“填鸭课”经过一翻重新包装后还是粉墨登场,教师不但是“主导”,更是成为了绝对“领导”。
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几种常见现象的思考
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几种常见现象的思考-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都有了崭新的变化,致力于学习方式转变的种种努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小学语文教学一改往日机械灌输和条分缕析式的传统模式,把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教育教学设计的首位,于是小语课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但必须承认,众多的尝试和努力可圈可点,其中除了给我们带来喜悦,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进一步思考的实例,这是任何新事物产生、的必然规律。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整个实验进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研究解决,才可能使得我们的课改工作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在看课评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一些课乍看上去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但仔细琢磨起来似乎在有利于学生成长和的实效性方面还有点欠。
为什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感觉到,有些工作我们做了,但在到底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做到什么程度上还欠考虑。
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相信我们的努力是对的,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发现问题的症结,剔除不利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这里,笔者把自己的发现和参考意见提供给大家,希望引起思考和讨论.ﻭ一、资料汇报问题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转变和现代学习环境的优化,学生学习行为有越来越超前的趋势。
现在走进语文课堂,教师不再把学生看作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 零起点式的导语少了,新课的切人往往兼顾着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和新知接受水平,体现了因学定教的学理念,这是十分可喜的.其中鼓励学生课前搜集查阅大量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新课文,掌握课堂四十分钟难以提供和掌握的知识,这无疑是大语文观的具体体现.ﻭ那么,是不是每每开课伊始,便让学生将所查资料不分轻重主次一股脑地全盘托出呢?我看未必。
一位老师执教《将相和》,开课让孩子汇报资料就用去将近十五分钟,其中有近十分钟时间是全班共同倾听一个男孩儿照本宣科地念写《史记》的有关记载.由于孩子对材料不知取舍,又没有相关的史学知识,念起来十分费力,全班孩子听得也是云里雾中。
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几种现象的反思
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几种现象的反思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几种现象的反思现象之一:自主学习浮于表面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广大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但我们也同时看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大都还浮于表面。
比如,很多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仅仅是将课文泛泛地读一遍,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是找出课文中的几个生字词,查一查字典;很多课堂上,学生刚刚进入到自主学习的情境中教师就匆匆收场,学生缺少潜心阅读课文的机会,缺乏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感受、体验和理解自然肤浅。
学生的自主学习浮于表面,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教师方面找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教师担心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影响了教学进度,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笔者曾与部分教师座谈,有的教师直言不讳地说:“课堂上,我也想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
但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担心学生的自主学习占用了过多的时间,会影响教学进度,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这种说法很有代表性。
由于教师存在着这种思想,学生的自主学习往往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仅仅成为课堂上的一种装饰。
其次,教师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
笔者在课堂上发现,当学生自主学习时,一些教师无所事事,甚至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没有从小学生的实际和小学语文学科的实际出发,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自主学习活动浮于表面,自主学习效果不佳。
改变学生自主学习浮于表面的状况,让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断走向深入,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当前教师应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做到以下两点:一、要加强自主学习的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绝对不能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速度。
语文课堂中若干现象的反思
语文课堂中若干现象的反思
1、学生缺乏积极性:
学习语文需要有积极的态度,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提问,主动思考和讨论,及时反映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及时抓住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应该培养学生积极性,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参与感,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所收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缺乏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学会把一个抽象的概念通过实践转化成具体的行动,学会在不断探索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创新性的活动,引导学生用新的思路去分析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学生缺乏责任感:
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承担责任,不断努力,不断进取。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责任感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责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浅论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浅论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在教育领域中,语文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基础的奠基阶段,所以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也备受关注。
我们来看一下小学语文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一:教学内容过分冗长、枯燥。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内容往往过分冗长,而且很多内容过于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孩子们对于语文课程缺乏兴趣,就难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和创新。
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小升初的压力不断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开始出现成绩焦虑,这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教学内容过分冗长、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创新不足以及学生学习压力大、成绩焦虑。
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采取对策呢?针对教学内容过分冗长、枯燥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增加一些生活化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语言知识,还能够学到一些实际应用的技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对策二: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教学方法单一、创新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游戏化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针对学生学习压力大、成绩焦虑的问题,我们可以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放松中学习,不再焦虑成绩。
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虽然存在,但是通过我们对这些问题的针对性对策,相信可以逐渐改善这些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质量,让学生在良好的语文教育中茁壮成长。
小学语文教学中几种常见现象引发的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几种常见现象引发的思考摘要】语文教学中,很多看似正确的做法,却又给人感觉不对劲。
作为一个新课改的践行者,我们应边走边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常见现象思考引发中图分类号:G6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11-133-01教学生态,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环境,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增强教学效果不可或缺的。
这种生态就需要我们一线老师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摆在首位,不浮躁,不务虚,教师少讲,让学生多做语文实践,切实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然而,在实践中,特别是在新课改探索的路上,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令人感到既对又错的现象,催人思考。
这当中,就包括我们教师的言与行。
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语文教学实践中几种常见现象引发的感想吧。
现象一:“我们来把课文表演一下。
”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培养口头表达和创新实践等能力,对进一步加强文章理解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但不是随便哪课都能表演的,必须要有情节的课文才适合编制课本剧。
在一些教研活动中的课上,我们总能发现许多课堂上都有这种环节,让学生表演这种教学形式,以至于形成了一种模式,不管需要与否,都让学生表演一番,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兴趣盎然,其实质却是完全抛开了语文学科最基本的任务。
新课标把“母语学习”作为语文学习不变的目标,指出语文学科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同时,新课标中的“理解”、“积累”、“运用”等词指明了学习语言文字的正确途径。
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只是淡化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提法,实际上一点也没有削弱语言文字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因此加强语文实践,也就是听说读写,仍是语文教学应该走的路子,只是看你如何让学生有意义的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 度 、 值 观 的 形 成 。因此 , 演 、 唱 、 价 演 唱 画画 被 很 多 教 师 应 用 于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之 中 , 收 到 一 定 的成 效 。但 使 用 并
不 当 , 会 把 课 堂 搞 得 花 里 胡 哨 , 生 跟 着 老 师 闹 闹 腾 就 学
最 喜 欢 的 内容 ” 语 文 课 程 标 准 》 出 了 “ 读 、 读 、 《 列 朗 默 精 读 、 读 、 览 ” 多 种 阅 读 形 式 , 就 要 求 教 师 让 学 生 略 浏 等 这 掌 握 多 种 阅读 技 能 。有 的 课 堂 阅读 目标 不 明 , 求 不 清 , 要 “ 天 游 ” 的 课 堂 不 乏 其 例 ; 的课 堂 齐读 过 多 , 南 郭 信 式 有 “ 先 生 ” 运 而生 ; 的课 堂 分 角 色读 、 演 读 过 多 , 堂 应 有 表 课
形 象 的 感 悟 不 深 , 之 教 师 未作 必要 的 指 导 , 二 d 的 加 王 、
机 智 勇敢 和 鬼 子 的 “ 头 昏脑 ” 有 表 演 出 来 , 人 印 象 昏 没 给
较 深 的却 是 鬼 子 滑 稽 可 笑 的造 型 和 表 演 。这样 画蛇 添 足
充 足 的时 间 , 学 生 自己 充 分 地 , 朗 读 , 轻 声 读 , 让 或 或 或 默 读 , 心 去 感 悟 、 摩 文 本 , 作 者 去 “ 话 ” 与 作 者 用 揣 与 对 , 的心 灵 去 碰 撞 。这样 , 学生 的思 维 才 能 自 由辐射 , 象 才 想 能 自 由放 飞 ,学 生 才 能 真 正 读 出 自己 心 中 的 “ 姆 雷 哈 特 ” 这 才 是 真正 意 义 上 的 自主 阅读 。 ,
从 教 学 的本 质 来 讲 , 学 过 程 是 师 生 互 动 、 生 互 教 生 动 的合 作学 习过 程 , 人 与 人 的交 往 过 程 。 在合 作 学 习 是 中 可 以 培养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性 ,增 强 学 生 的 参 与 意 识 。 而在 一 部 分 课 堂 中 “ 讨 论 ” 假 合 作 ” 现 象 越 来 越 多 , 伪 “ 的
生 都 得 到 发 展 。 这 种 形 式 上 的 作 秀 , 然 导 致 课 堂 教 学 必 中 诸 多 “ 壳 ” 象 。语 文学 习方 式 的改 变 要 因人 因课 因 空 现 时 而 异 , 面提 高 学 生 语 文 素 养 才 是 改 变 学 习 方 式 的 出 全
发点 和归 宿 。
成 了 少数 尖 子 学 生 的 “ 言 堂 ” 一 。 对语 言文 字 的感 悟 , 要 在 静 心 默 读 中 完成 。 要 有 需
腾 一 堂 课 , 得 却 甚 少 。例 如 , 学《 唱 二 小放 牛 郎》 所 教 歌 , 教 师 设 计 了“ 王二 小 带路 ” 表 演 , 的 由于 学生 对 课 文 人 物
表 面上 热 闹异 常 , 际 上 收 效 甚 微 。有 时教 师抛 出 一 个 实
式 。但 是 也 不 能让 课 堂变 得 扑 朔 迷 离 , 离 了 学 生 学 习 背
语 文 的规 律 , 有 悖 于 课 程 改 革 的初 衷 。 这
【 键 字 】新课 程标 准 ; 关 朗读 ; 合作 ; 演 表
四 、 演— — “ 蛇 添足 ” 表 画
、
自 主 — — “闹 闹 哄 哄 ”
朗 读 、 诵 积 累 是 语 文 教 学 的重 要 内 容 , 是 提 高 背 也
学 生 语 文 素养 的 重要 途 径 , 到 了广 大 语 文 教 师 的 广 泛 得 重 视 , 效 果 并 不 显 著 。 有 的 教 师 留给 学 生 读 书 的 时 间 但
二 、 件 —— “ 花 缭 乱 ” 课 眼
有 效 的表 演 既 有 助 于学 生理 解课 文 内 容 , 可 活 跃 又 课 堂气 氛 , 动 学 生 学 习 积极 性 , 助 于 学 生 正 确 情 感 、 调 有
不算 少 , 缺 少 有 针 对 性 的 指导 。“ 但 你喜 欢哪 一 节 就 读 哪
一
节 , 欢 哪 一 句 就 读 哪 一 句 ” 用 你 最 喜 欢 的方 式 读 你 喜 “
一
问题 , 同 学 们 “ 作 ” 论 , 堂上 也 确 实 观 “ 论 纷 让 合 讨 课 议
纷 ” “ 烈 ” 嗣 , 不 出几 秒 钟 , 师 就 会 接 着 问 : 谁 的 热 氛 但 教 “ 想 出来 了 ? “ 想 发 表 自己 的 见解 ? “ 还 有 什 么 不 同 的 ”谁 ”谁 看 法 ? 根 本 没 有 时 间 让 学 生 静 心 思 考 , 谈 不 上 每 个 学 ” 更
‘ ‘
l
【 提
要 】新 课 程 标 准 下 的 语 文课 堂 , 师 的观 念 在 发 生 老
的 示 范 、 染 、 陶的 作 用 。 感 熏 三 、 作— — “ 式 主 义 ” 合 形
变 化 , 在 是 以前 单 调 的互 动 , 现 出异 彩 纷 呈 的 可 喜 不 呈
局 面 ,创 新 灵 活 的教 学 方 法 和 丰 富 多 彩 的 学 生 活 动 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