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整理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整理

婚姻制度血缘婚:原始社会中同一原始群体内同辈男女间的集团婚,只允许同辈男女(兄妹)发生两性关系,排斥亲(父母)子(子女)通婚群婚:原始群婚是人类祖先实行的一种两性偶合关系伙婚:伙婚又称亚血缘婚,伙婚制家庭亦即普纳鲁亚家庭。

一群兄弟和不是自己姐妹的另一群女子通婚,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男女之间互称“亲密的伙伴”普纳鲁亚家庭:若干同胞的、旁系的或血统较远的一群姐妹,与其他集团的一群男子互相集体通婚,丈夫们互称“普那路亚”;同样,若干同胞的、旁系的或血统较远的一群兄弟,与其他集团的一群女子互相集体通婚,妻子们也互称“普那路亚”。

由这种婚姻关系产生的家庭形式,称为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指原始社会时期,成年男女双方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不牢固的夫妻关系,属于个体婚专偶婚:俗称一夫一妻制,指一对不同族属的男女,通过社会、政治的媒介,建立了带独占同居性质的牢固持久的婚姻关系。

具有不可离异性和男权至上的特点,形成以父系家长母权制:指按母系或女子血缘关系计算继嗣关系和继承财产关系的氏族、家庭制度父权制:指男性统治,一个社会中,无论在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军事领域还是家庭领域,所有权威的位置都保留给男性导民婚配:管理婚姻的官员(大司徒、媒氏等)用婚姻的礼仪去教化百姓,帮助他们及时嫁娶,以减少社会上的怨女旷夫。

倘若男三十、女二十尚未婚嫁,政府就要督促其婚配嫁娶有媒:封建聘娶婚把媒妁之言作为婚姻成立的必备条件,并以法律的形式对媒聘的履行做了严格规定。

凡是不经过媒人沟通而自由结合者,都属不法,社会不予认可父母之命:父母之命是封建聘娶婚姻的必备条件,子女的婚姻都必须经过父母同意才可以嫁娶同姓不婚:西周重要的婚姻政策。

西周,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唐代,同姓共宗禁止婚配;明、清法律严禁同宗婚配,对同姓不同宗则开禁媵妾:媵指陪嫁的女子,古代诸侯娶妻,女方多以兄弟之女和新娘的妹妹为随嫁,即媵。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

李贽明清思想家、文学理论家。

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

他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把儒家经典看做真理的标准,对理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表现出了大胆的精神。

他的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

中国中国由“中”与“国”组合而成。

“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引申为军事、政治中心地。

“中国”以整词出现,较早见于周初。

其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与“四方”对称。

其引申义包括:一、诸夏列邦,即黄河中下游这一文明早慧、国家早成的中原地带,居“四夷”之中;二、国境之内;三、中等之国;四、中央之国。

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诸夏列邦之意。

“中国”一词包含地理、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含义。

“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萌发于宋代,至清代则成为正式国名之一。

辛亥革命后,“中国”先后作为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以正式国名被国人共用,并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文化文化由“文”与“化”组合而成,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

其本质内涵是自然地人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与结果,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制和内在心智、德性的塑造。

广义文化包括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层面的文化;而作为不停运行的广义文化在观念领域摹本的精神文化,是狭义文化。

家国同构指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长制,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与不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小农经济相联系。

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

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楚文化楚文化是先秦时期形成的,以长江中游为核心地带,造就华夏文化幽丽清奇的区域文化,它影响了整个南中国。

楚文化除了崇凤、拜火、尚东、尊左、尚赤等特点外,显著特色是“信巫鬼,重淫祀”。

楚文化另一显著特色是长于幻想玄思,它孕育了以“虚无”为取向的老庄道家、浪漫主义风格的庄子散文、屈原、宋玉创造的骚体诗歌楚辞。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中国“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军事、政治中心地。

“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及周天子所居京师(首都),四夷万邦环绕的中原核心地带。

引申义:①“中国”的涵盖范围在空间上的拓宽;②“中国”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含义派出文化中心;③以“中国”为非正式的国名与异域外邦相对称;④“中国”作为与外国对等的国体概念;⑤中国成为正式国名;⑥“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现代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2.宗法制度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前提,以父权和族权为维系力量,将同姓同氏者结为一个共同经济政治利益的族群。

宗法制度萌芽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在商代晚期,宗法制度初成;西周经一步完善,包括立子立嫡之制,庙数之制,其核心是在维护父权的基础上,确立嫡长子继承的世袭特权,使权力早有归属,以免争夺残杀。

3.大一统“大一统”,最早见于《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谓“大”,就是重视﹑尊重;所谓“一统”,即“方物之本皆归于一”。

本指诸侯天下皆统一于周天子,后世经解也借此以指普天之下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同化一致,全国皆现“六合同凡,九州共贯”的“混一”局面。

4.河姆渡文化1973年首次发掘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东北,距今六七千年,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生产工具有伐木用的石斧、石凿,农耕用骨耜,狩猎用骨镞。

陶器为黑陶;有大量稻谷遗迹和猪狗等家畜遗骨;采用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

这是长江流域的原始文化。

5.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多年的一种文化。

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分布与黄河中下游。

生产工具为石镰和蚌镰,陶器为灰陶为主,黑陶次之,开始用轮制。

出现卜骨。

以农耕为主,畜牧业发达,属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因遗址发现黑陶,又称“黑陶文化”6.屈家岭文化1954年发现于湖北的京山屈家岭,分布于江汉平原。

以小型2彩陶,彩陶纺轮,长颈圈足壶为只要特征。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粳稻,饲养猪狗家畜。

文化史的名词解释

文化史的名词解释

文化史的名词解释文化史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与演变的学科领域。

它关注的是人类社会各个时期的文化现象,通过对历史文化事件、艺术品、文化制度的研究,揭示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联系,以及文化对于社会演变的影响。

文化史的研究对象包括语言、文字、宗教、美术、建筑、风俗习惯等。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明和社会的独特特征,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文化史的研究中,人们常常用到一些专门的名词。

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些常见的文化史名词,并探讨它们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1. 民俗学(Folklore):民俗学研究的是民间传统和习俗,包括民间信仰、民间故事等。

通过对民俗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一个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传承的方式。

2. 古物学(Archaeology):古物学研究的是人类古代社会的物质遗存,如古代建筑、陶瓷、工艺品等。

通过对这些古物的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技术水平和文化交流。

3. 社会学(Sociology):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的组织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它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从社会机构到个人行为,通过对社会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

4. 艺术史(Art History):艺术史研究的是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风格。

通过对艺术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艺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5. 文学史(Literary History):文学史研究的是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文学风格。

通过对文学史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内涵以及文学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6. 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文化遗产指的是文化中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或宗教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财富。

通过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我们可以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了解这些名词的概念和背后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学史一、名词解释1、文化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文化、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泰勒在《原始文化》)文化的本质内蕴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实践中对象化的过程与结果,包括外在文化产品的创新和内在心智、德性的塑造。

2.元典时代“轴心时代”一词最先由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元典时代”,又称“轴心时代”。

特征:1.世界各国文化都进入创制基本民族精神的阶段,纷纷出现专门的知识圣贤,如中国的孔、老、墨,印度的佛陀,希腊的荷马、柏拉图等。

“人类意识”首次觉醒,进入理性思维时期,所创制的精神文化范式,决定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2.各民族都创作出包蕴着该民族基本精神的文化元典。

如印度《佛经》,希伯来的《旧约》、《新约》,希腊的《理想国》,波斯的《古圣书》等。

中国历史上的元典时代大约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特征有人文主题基本确立;中国文化的基本流派形成;重伦理道德、重个人修养、重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这一时期基本树立;士人集团在这一时期出现;中国的“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机制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

3.理学宋明时期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包括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

前者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实体,世界万物只能由‘理’派生。

后者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

也叫道学或宋学。

4.王官之学王官之学是指周代贵族等级制社会中的主流学术文化。

王官之学就是西周礼乐文化的话语形态,是作为统治阶层的西周贵族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道德伦理、宗教思想之源头。

《文史通义》名词解释

《文史通义》名词解释

《文史通义》名词解释
《文史通义》是一部关于文史学科研究的著作,主要对其中出现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以下是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
1. 文史学科:指研究文学和历史的学科领域,包括文学史、历史学、文化史等。

2. 通义:通解义,指对某个词语或概念的意义进行阐释和解释。

3. 文学:指人类用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形式。

4. 历史:指对过去事件、人物和社会的研究和记载的学科,以及过去发生的一切事物的总称。

5. 文学史:指对文学作品、作家及其创作环境、文学发展演变过程的研究。

6. 历史学:指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包括史料的收集、整理、考证和历史事件、人物、社会制度的探究。

7. 文化史:指以文化为对象研究的历史学科,研究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社会群体的文化现象,如文化思想、艺术、文化产业等。

8. 阐释学:是一门研究文本的解释与诠释的学科,主要研究文本中的述法、表达含义及其与读者之间的交互关系。

9. 批评学:指对文学作品的评价和审美理论的研究,包括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等。

10. 文化批评:指对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的批判性分析和评价。

这些是《文史通义》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名词解释,但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版本和作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

西方文化史名词解释1. 文艺复兴(Renaissance): 文艺复兴是指15世纪至17世纪初欧洲发生的一场从中世纪脱胎而生的文化革新运动。

这场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出现,后来影响了整个欧洲。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对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研究和追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对欧洲和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宗教改革(Protestant Reformation):宗教改革指的是16世纪欧洲发生的一场与罗马天主教会斗争的宗教运动。

该运动的领导人包括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等人,他们对教会的教义和实践提出了批评和质疑,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义和教派。

宗教改革最终导致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分裂,并对欧洲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启蒙运动是指18世纪欧洲兴起的一场主张人类通过理性思维解放自己的运动。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强调人的理性和自由,主张摒弃过去的迷信和专制,追求真理和进步。

这一运动对政治、哲学、科学、艺术等领域都有深远影响,促进了民主、科学和人权的发展。

4. 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发生的一场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经济和技术变革。

工业革命以机械化和工厂制生产为标志,推动了农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这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全球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

5. 民族国家(Nation-State):民族国家指的是以民族为基础的政治实体。

在西方文化史上,民族国家的形成通常与16世纪后的宗教改革和17世纪后的绝对君主制有关。

民族国家的发展不仅强调民族一体性和国家主权,也对形成现代国际关系和民主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6. 进化论(Evolutionism):进化论是指19世纪达尔文等科学家提出的一种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的理论。

【高考冲刺】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史必考必会名词解释(通用版)

【高考冲刺】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史必考必会名词解释(通用版)

【高考冲刺】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史必考必会名词解释必修3 文化史第一单元中国传流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提此主张,把不在儒家六经范围内的各学术罢黜,加强了中央集权和思想专制,是儒家思想成为思想主流。

2、新儒学:汉代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并加以改造形成。

3、君权神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汉代的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认为天为主宰,天子受命于天,人民诸侯皆应服从,另一方面如果天子无道,天罚之。

4、三纲五常:汉代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5、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6、儒家民本思想:形成于春秋时期,提出爱民、重民、养民思想,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重视民众的社会作用,认识到民为国之基本,其中有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

7、无为而治:老子提出的一切顺从自然,提倡清净无为,知足寡欲的政治主张。

8、焚书坑儒: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烧毁所有的《诗》《书》等诸子百家书并坑杀大批儒生,加强思想专制,强化中央集权,但其暴政加速了政权的灭亡。

9、从“无为”到“有为”: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汉初统治者以“无为而治”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而后地方诸侯势力增强。

为加强中央集权,转为积极有为政策。

10、宋明理学:儒学新体系,由北宋“二程”创立,南宋朱熹是集大成者,南宋陆九渊和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发展。

11、三教合一: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

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

《中国文化史》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狭义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又称小文化;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

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

2.宗法制度:中国古代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到周代逐渐完备。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

它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

这一制度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贵族的等级地位,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

3.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划分的二十四个时间阶段。

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创造,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

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到了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

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成书于公元前137年的《淮南子》。

两千多年来,我国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

4华夷之辨:我国封建史学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统观念,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华夷之辨是根据《周礼》、《仪礼》、《礼记》以及《春秋》来区分华夏和蛮夷,其中《春秋》是华夏礼仪的宗旨,三礼是具体的规则。

“华夷之辨”的实质就是文明与野蛮之辨,体现的是中国人的文化民族主义。

其重点在于保卫文明、学习先进,抵抗野蛮侵略和落后倒退,防止一切野蛮侵略文明导致的文明破坏、社会倒退的悲剧的发生,并追求对落后野蛮地区文明的感化。

5.《周礼》:亦称《周官》,儒家经典之一。

战国时代儒者搜集周王室官制和当时各国政治制度,并附以儒家的政治理想而提出的一部关于理想政治制度的著作。

内容十分丰富、庞杂,包含有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家庭婚姻、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典章制度、行为规范和礼节仪式。

中国文化史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史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文化史》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文化:是人类超越本能的、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也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一般包括物质、精神。

风俗习惯以及价值四个层面。

2.赋比兴:是古代学者对诗歌表现手法和艺术手法的归纳,它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

赋指直接的叙述和抒写,比指比喻和比拟,兴则是从意义、声音等方面的类比关系来引发诗歌。

赋比兴的手法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艺术的基本类型。

答:中国艺术有两大基本类型,即阳刚和阴柔。

青铜器、汉画像砖、杜甫诗歌、范宽的全景山水、颜体楷书、宫廷建筑、民间打击乐,等等,均属于阳刚之美;彩陶、宫廷舞蹈、婉约词、行书、园林,等等,均属于阴柔之美。

从对中国艺术影响最大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差别看,则表现为艺术类型上的浓与淡、神与逸之别。

浓淡分别代表儒道的审美情趣,神逸则分别代表儒道两家的审美境界。

当然,不管是神与逸,还是阴柔与阳刚,很多时候都不是截然划分的,同一位艺术家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审美情趣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一件艺术品也可能同时包融有阳刚和阴柔之美。

2.简述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宗法制度确立于西周,其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一般认为,宗法制度的创立者为周公。

其主要内容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度(还可以包括父家长制等)。

三、论述题:1.试述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答: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孕育展开——抽象发展——辩证综合的辩证过程,它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三大阶段(先秦——汉唐——宋明)正相符合,体现了逻辑发展与历史发展的一致性。

首先,先秦是中国伦理精神孕育展开阶段。

如西周时期确立的周礼,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造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都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次,汉唐时期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抽象发展和大一统、封建化阶段。

汉代儒学独尊、董仲舒伦理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化和抽象化的统一;最后,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伦理思想辩证综合阶段。

[精选]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

[精选]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1文明: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程度和人类开化状态的标志。

物质文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精神文明即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体现了人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水平。

精神文明决定于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和开化的标志。

精神文明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同时又对社会和经济、政治起着巨大的反作用。

2狭义文化:在定义文化的时候应注意的是文化本身可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文化”则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狭义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又称小文化;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

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3宗法制度: 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维护贵族统治的一种制度.宗,指宗族,宗法,即宗族之法。

它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至周代结合政权的分封制而完备起来。

它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

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

这一制度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贵族的等级地位,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

在宗法制度下,从始祖的嫡长子开始传宗继统,并且世代均由嫡长子承继。

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族人共尊。

它对于巩固封建统治起着巨大的作用。

4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是既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新文化史学名词解释

新文化史学名词解释

新文化史学名词解释
历史叙述类型的变化:叙事史的复兴或微观历史学的兴起,这些也可以称之为历史解释类型发生的变化。

新文化史的类别:
物质文化史:如饮食、服装、居所、家具以及消费品的历史。

历史学家以文化史的视角而非经济的视角来探讨,他们想表明:人们是如何通过选择特定的服装等诸物来达到他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的。

身体史:它与性态史、性别史相联系,福柯是其先行者。

现在的研究包括姿态史、性史以及情感史、恐惧史和幽默史等。

表象史:即对自我、民族及他人等的形象、想象以及感知的历史。

如萨义德研究了西方人对东方的意象,雅克·勒高夫研究的中世纪人对来世的想象。

还有达恩顿的《制造路易十四》都是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语言社会史:语言史本是由语言学家从事的一门传统史学学科,受社会语言学家的启发,社会语言史成了一门由历史学家来从事的史学新学科,侮辱史、礼让史、行话史、谈话史以及语言与民族和地区意识之间的关系等都属于该领域。

政治文化史:集中于政治态度和政治实践的社会史:包括普通人与精英人物,地方自治与中央政府等。

厨房政治、社区政治等。

行为社会史:范例是旅行史,重在研究旅行共同体及其成员在国外的行为方式,目前又转向旅行文化史,关注旅行地的人们对异邦人的看法。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1文明: 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程度和人类开化状态的标志。

物质文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类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

精神文明即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体现了人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水平。

精神文明决定于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和开化的标志。

精神文明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同时又对社会和经济、政治起着巨大的反作用。

2狭义文化:在定义文化的时候应注意的是文化本身可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文化”则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

狭义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又称小文化;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塑造自我过程中形成的用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

如文字、语言、宗教、哲学、音乐、绘画、书法、风俗、制度等等3宗法制度: 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维护贵族统治的一种制度.宗,指宗族,宗法,即宗族之法。

它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至周代结合政权的分封制而完备起来。

它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

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

宗法制的一个关键内容是严嫡庶之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

这一制度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贵族的等级地位,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

在宗法制度下,从始祖的嫡长子开始传宗继统,并且世代均由嫡长子承继。

这个系统称为大宗,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族人共尊。

它对于巩固封建统治起着巨大的作用。

4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是既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中国文化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及现代历史上各种文化形态的学科。

在中国文化史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

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名词及其解释: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由孔子创立,后由孟子、荀子等人发展完善。

儒家思想主张将社会关系纳入道德规范,强调君子之道、仁爱、孝道、礼仪等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和政治具有深远的影响。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体系,由老子创立。

道家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遵循着无为而治的道的原则。

它提倡追求自然、宽容、无欲无求的生活态度,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佛教:佛教是公元1世纪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宗教,教义主张通过禅定与慈悲来达到解脱。

佛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对中国文化及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 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辉煌的一段时期,盛行于唐朝(公元618年-907年)。

唐诗以豪放的气势、精练的艺术形式和深远的意境而著称,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5. 五经:五经是古代中国的重要典籍,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石。

五经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道德、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6. 朝代: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划分单位,每个朝代都由一位君主或皇帝统治。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朝代,如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特点,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 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都有固定的日期庆祝。

例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是中国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以上是中国文化史中一些重要的名词及其解释。

中国文化史广泛而复杂,还有许多其他名词和概念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了解。

历史学的分类和分支

历史学的分类和分支

历史学的分类和分支历史学是一门研究过去的学科,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历史的公司、事件、人物、制度、文化等等,因此也被称为“大学问”。

然而,历史学又是非常广泛的,有许多不同的分类和分支。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了解到历史学的几种常见的分类和分支。

一、按研究对象来分类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历史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政治史:研究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人物以及政治事件等方面的历史。

2.经济史:研究经济制度、经济组织、经济活动以及经济事件等方面的历史。

3.文化史:研究文化制度、文化组织、文化活动以及文化事件等方面的历史。

4.社会史:研究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社会活动以及社会事件等方面的历史。

5.科技史:研究科技制度、科技组织、科技活动以及科技事件等方面的历史。

二、按研究方法来分类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历史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文献史:通过考察文献和史料来研究历史事件,这是最基本的历史研究方法。

2.考古史:通过发掘和研究遗址、文物等来研究历史文化,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

3.口述史:通过采访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口述资料来研究历史事件。

4.比较史: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历史事件和文化,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

5.社会史:通过研究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历史现象,来研究历史事件。

三、按研究范围来分类按照研究范围的不同,历史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世界史: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全局和历程,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历史交往。

2.国家史: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探讨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3.地方史:研究一个地方或城市的历史,探讨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4.族群史:研究某一特定族群的历史,对该族群的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究。

四、按研究内容来分类按照研究内容的不同,历史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政治史:研究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人物以及政治事件等方面的历史。

2.军事史:研究战争、军队、战争策略等方面的历史。

新史学名词解释

新史学名词解释

新史学名词解释新史学是一种以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来研究历史问题的学科,它主要包括文化史、社会史、经济史等研究领域,强调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解释。

下面将对新史学中的几个重要名词进行解释。

1. 文化史:文化史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变迁的学科,它关注人类的思想、价值观、艺术、宗教等方面的历史变化。

文化史主要运用历史考据和理论分析等方法,通过对文化遗产、文献和其他史料的研究,来深入了解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

2. 社会史:社会史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迁。

社会史研究的重点包括社会组织、社会阶层、社会制度等。

社会史主要使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比如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等,以揭示社会规律和社会历史的特点。

3. 经济史:经济史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发展和经济制度的变迁。

它关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研究农业、工业、贸易等经济领域的演变过程。

经济史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比较分析、计量经济学等,通过对历史经济数据的挖掘和解读,揭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决定因素。

4. 口述史:口述史是一种将个人和集体记忆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的方法。

它以口述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采访和记录的方式,收集并整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口述史料。

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包括访谈技巧、叙事分析等,以便从个体记忆中获得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多样性。

5. 性别史:性别史是一种关注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在历史中的演变和作用的研究方法。

它研究性别差异在社会制度、家庭关系、劳动分工等方面的表现和影响。

性别史主要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和社会学等方法,通过对历史文献和档案的分析,揭示性别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内容:- Whitfield, S. J. (2006). The new history: Confessions and conversions. Routledge.- Burke, P. (2001). 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McCourt, D. A., & Rocha, F. (Eds.). (2017). Oral history in Latin America: Unlocking the spoken archive. Routledge.- Scott, J. W. (1988). 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Mokyr, J. (2009). The Enlightened Economy: An Economic History of Britain 1700-1850. Yale University Press.- Thompson, E. P. (1966).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Penguin.- Chartier, R. (1991).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Appadurai, A. (1986). Theory in anthropology: Center and periphery.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28(2), 356-361.。

人本主义史学名词解释(一)

人本主义史学名词解释(一)

人本主义史学名词解释(一)人本主义史学人本主义史学是一种历史研究方法,该方法强调研究历史事件时应放在个人和社会的背景中分析,关注个体的经验、意识、情感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与人本主义史学相关的名词,并且给出了相关的解释和例子。

1. 个体历史(Microhistory)个体历史是人本主义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注重研究个别人物或事件的历史,通过分析个体的经历、行为和观念来揭示历史过程中微观层面的变化。

例如,意大利历史学家卡洛·金齐(Carlo Ginzburg)的作品《奶酪与蠹虫》通过揭示一个小型村庄的历史,展示了中世纪社会中丰富而复杂的社会关系。

2. 口述历史(Oral History)口述历史是一种收集和保留个体历史的方法,通过与个体直接访谈,记录和保存他们的口述回忆。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捕捉到无法通过书面记录获得的个体经验,从而丰富历史研究。

例如,在美国南方的民权运动研究中,口述历史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法,记录了许多活动家的经历和见解。

3. 社会历史(Social History)社会历史是人本主义史学的另一个关键分支,它关注社会结构和社会群体的历史变迁,揭示社会中不同阶层、职业和群体的经验和生活条件。

例如,法国历史学家弗尔南·布罗默尔(Fernand Braudel)的《地中海文化与经济史》通过对地中海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和货物流通的深入研究,揭示出社会中各个层面的相互关系和变迁。

4. 文化史(Cultural History)文化史是人本主义史学中关注文化和思想的历史变迁的研究领域。

它探究艺术、文学、宗教、思想和其他文化现象对历史事件和社会的影响。

例如,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Peter Burke)的《文化历史:现代概述》通过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研究,探讨了文化如何塑造了社会结构和个体经验。

5. 情感史(History of Emotions)情感史是人本主义史学的一个新兴领域,它研究人类情感的历史变迁以及情感在历史事件和个体经验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史名词解释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1文明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也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

是人类审美观念和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和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

是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人类社会雏形基本形成后开始出现的一种现象。

是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

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

研究发现,人类现代文明在4.4万年前就已出现。

2狭义文化即“广义文化”中的观念形态或“精神财富”部分。

通常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

这是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的一种传统观点。

它只强调了凝固化的精神财富,而忽略了创造、传播精神财富的文化活动本身;且难以解释从精神财富到物质财富、从物质财富到精神财富之间的联系与转换。

这种静态的表述方式往往为各种静态的文化制度专史所采用。

但在总体的文化研究或文化史研究中,这一术语却不足以描述文化的动态特征和揭示文化的运动规律。

3宗法制度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到周代逐渐完备。

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的大宗。

天子的庶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为大宗,其职位由嫡长子继承,他们以国名为氏。

诸侯的庶子有的封为卿大夫,对诸侯为小宗,在本家为大宗,其职位由嫡长子继承,他们以官职、邑名、辈份为氏。

卿大夫至士的大宗、小宗关系与上相同。

有世袭权的嫡长子称宗子,他们有掌握本族财产、祭祀,管理本族成员的权力。

后世地主阶级长期利用这种制度,来巩固其政权、族权、神权、夫权。

4二十四节气它是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独特的发明与伟大的创造,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就全部出现,《淮南子·天文训》中使用的农历是秦汉之际的颛顼历,因而至迟在战国末年二十四节气就全都产生了。

5儒家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由孔子创建的一个重要学派。

儒家“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道德教化,宣扬“仁义”、“忠恕”和“中庸之道”,政治上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

孔子死后,儒家分化为八个流派,最重要的是孟子和荀子两派。

都继承并改造了儒学。

秦汉以后,儒家适应各个时期封建统治的需要,融合法、道、佛,不断改变其形态,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

近代以后,随着封建社会的解体,儒家思想也逐步丧失其统治地位,走向衰落。

6道家崇奉老子、庄子学说的重要学派。

又称“道德家”。

《汉书·艺文志》云:“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创始人为老子。

其学说的主要内容是:“道”(或“一”)是万事万物的本源,“道”是虚无的。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在认识论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伦理上,主张“绝仁去义”,“绝圣去智”,认为仁义礼智是祸乱之首,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

7墨子墨子(约公元前 468~公元前376)。

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

名翟。

鲁国人。

早年曾受儒家教育,后抛弃儒学,创立墨家学派,成为儒家思想的主要反对者。

他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反对非正义战争,重视生产劳动。

在认识论上,墨子提出了着名的“三表”说,确立起唯物主义的认识方向。

着作有《墨子》。

8谶纬谶书与纬书的合称。

谶为预言未来事象的文字图录;纬书系对经书而言,乃以儒家经义,附会人事吉凶祸福,预言治乱兴废,多有怪诞无稽之说,与谶言、谶记混杂流行。

西汉后期至东汉,谶纬之学大盛。

如王莽谋建新朝,上下争言符命。

刘秀起兵,亦以图谶笼络人心。

而后民间起义亦往往假借谶纬,号召群众。

故魏晋以后封建王朝皆禁止谶纬书流传。

至隋,炀帝遣使行四方,搜集与谶纬有关之书籍皆焚之,为吏所纠者处死,其学遂微。

9公羊学讲求《公羊传》的儒家今文经学学派。

《公羊》学有两个兴盛时期。

一是汉代,一是清末。

汉代《公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董仲舒、何休。

董仲舒着有《春秋繁露》,何休着有《春秋公羊解诂》。

清末《公羊》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刘逢禄、廖平等人,刘逢禄着有《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公羊春秋何氏解诂笺》,廖平着有关于《公羊传》的着作数种。

《公羊》学以善讲微言大义着称,何休《春秋公羊解诂序》:“其中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

”《公羊》学所讲微言大义有孔子为汉制、大一统、三科九旨、五始六辅二类七等等。

《公羊》学的特点是与政治有密切联系,汉代曾是武帝时制定政策的重要根据,清末则被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人利用来宣传自己的政见。

10三统说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一种历史发展的图式论,认为每一王朝建立伊始,必改正朔,易服色,以示受命于天。

“正”指一岁之始,即农历正月;“朔”为一月之首,即农历初一。

认为夏以寅月(农历正月)为正月,色尚黑,为黑统;商以丑月(农历十二月)为正月,色尚白,为白统;周以子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月,色尚赤,为赤统。

认为历史的发展即按黑统、白统、赤统的次序循环更迭,周而复始。

认为每一朝代虽有正朔、服色之改变,但“道”不变,“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楚庄王》),“若其大纲、人伦、道理、政治、教化、习俗、文义尽如故,亦何改哉”(同上)其说源于战国以来阴阳家五德相生相克的理论。

东汉《白虎通义》对此作进一步的发挥,使之更加系统化,是一种典型的历史循环论。

11三世说三世即指“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儒家公羊学派关于历史进化的一种理论。

西汉董仲舒把《春秋》所记载的鲁国12世分为三段,即“所传闻世”、“所闻世”、“所见世”。

近代康有为发挥了“三世说”的理论,把“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分别指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共产主义。

他认为当时中国正处在“据乱世”,西方国家则已进入“升平世”,因此,必当变法,实现君主立宪制。

12郑玄东汉着名经学家、文献学家。

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

世称“后郑”,以别于郑兴,郑众父子。

曾入太学学《京氏易》和《公羊春秋》,又从张恭祖受《古文尚书》、《周礼》、《左传》等,后从马融学古文经。

游学回乡后,聚徒讲学,弟子众至数百千人。

因党锢被禁,潜心着述,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称郑学。

在整理古代文献上卓有贡献。

13熹平石经东汉熹平四年(175),蔡邕等人为校定《诗》、《书》、《仪礼》、《公羊传》、《论语》五经文字,由蔡邕以隶体书写,刻石立于太学门外,观者、摹者如云,车马填塞街陌。

可惜后遭兵燹,荡佚无存,宋以后才偶出残石。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刻石工程,石经不仅校定了经典,也规范了汉隶,其字体一丝不苟,笔笔入规,字形方正,端美雄健。

14古文经学15今文经学16疏不破注“疏” 是对注的解释。

指解释注文不得与原注有出入, 注文错了, 也要顺着它强词辨说, 有比注文更好的解释, 也不能采用, 要一概排斥。

如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即恪守此原则。

这种盲目从旧注的思想, 大大地束缚了注疏家的手脚, 致使一些疏文陈陈相因, 毫无新义。

但在客观上避免了妄改古注的弊端, 使较好的古注得以保存下来。

17宋初三先生指北宋初期的胡瑗、孙复、石介。

三人均以仁义礼乐为学,提倡“修性顺命”,主张言“性命之理”。

其学开宋代理学之先河,尤对二程有重大影响。

朱熹有“伊川不敢忘三先生之语”之说。

南宋末黄震认为“本朝理学至伊洛而精,实自三先生而始”(《宋元学案·泰山学案》引)。

参见“胡瑗”、“孙复”、“石介”条。

18北宋五子指北宋哲学家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他们对北宋哲学思想的发展,尤其是对开创宋代理学起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认为,延绵好几个世纪的“宋明理学”,就是从他们开始的。

周敦颐作《太极图说》,揉合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提出“无极而太极”等重要命题,实为宋代理学开山鼻祖。

其理学思想传播较广,形成濂溪学派,学者称其为“濂学”。

邵雍代表百源学派,以“象”和“数”来理解宇宙的进化过程,创立北宋先天象数学。

张载着《正蒙》等众多着作,倡“气本论”,门人遍布四方,创横渠学派,学者称“关学”。

程颢、程颐为胞兄弟,合称“二程”,他俩分别是明道学派、伊川学派的代表人物,倡“理本论”,他们的学说被学者称为“洛学”。

理学共有四大派别,即濂洛关闽,北宋五子占了三席,闽学代表是朱熹,可见他们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19鹅湖之会南宋朱熹与陆九渊进行的一次哲学辩论会。

淳熙二年(1175)四月间,吕祖谦约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等会朱熹于信州(今江西上饶)之鹅湖寺,讨论治学方法,意图调和朱、陆两家争执。

朱熹主张“道问学”,谓当“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观察外界事物以启发内心的知识;陆九渊主张“尊德性”,以为应“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认为心即是理,不必多做读书穷理工夫。

陆自命为“易简工夫”,讥朱为“支离”;朱则讥陆为“禅学”。

这是一次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与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之间的争论,时称“鹅湖之会”。

20乾嘉考据学随着清朝统治趋于稳固,思想学术界呈现了与清初不同的变化,即考据学开始在学术界占有主导地位。

乾嘉考据可认为是一种学风,也可指一种方法,却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学科。

因为这个时期的学者都尊行以经学为主的汉代学术,故称这个时期的学术思想为汉学。

又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朴实无华的考据功夫,故又称其为朴学。

乾嘉时期的学术发展也称之为乾嘉考据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