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苏教版高一综合实践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课件(11ppt)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 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仍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像科学家一样工作”的 学习,形是“研究”,实是“学习”。
研。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 活实际的联系,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 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 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⒉ 开放性。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是综 合开放的。
•特点
⒊自主性。 强调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
⒋体验性。重视结果,但更注重学习过程, 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⒌创造性。重视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⒍大量依赖教材、教师和校园以外的各种教 育教学资源
•目标
• 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 学会分享与合作 • 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 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从自然、社会和现实生活中自主地选择并确定专门的研究课题来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并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而不是学生自发地、随意地自学。
它强调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过程中与人交流和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等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这一角色存在,而作为参与者,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境和途径。
所以教师必须深入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认可教师的参与。
教师应在主题设置、科技指导、方法论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与帮助,但不宜过多地介入。
而学生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体,自行选择研究课题,自主进行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强调学生综合运用两门以上的学科知识,强调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鼓励学生多渠道获得信息与资料(如利用校内和校外的各种资料和信息渠道,包括互联网、图书馆和访问校内外的有关人士),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分析、合成、交流的能力。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汇报人: 2023-12-14
目录
•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 •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 • 研究性学习的价值与意义 •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 • 研究性学习的挑战与对策
0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01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 ,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创新的 学习方式。
案例三: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
总结词
课题研究、学术性学习
详细描述
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是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培养其学术素 养和创新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学术性和探究性,让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06
研究性学习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01
传统教育观念束缚
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通 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团队协作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 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 高团队协作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知识技能
01
研究性学习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注重学生的技能
收集与分析资料
收集资料
通过调查、实验、文献等多种方 式收集相关资料。
资料整理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筛选 和整理,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分析资料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 ,提取有用信息,为研究提供支
持。
形成研究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
按照规范格式撰写研究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目 的、方法、结果与讨论等部分。
批判性思维
研究性学习
制定研究计划和时间表
• 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阶段、任务和时间安排
• 制定合理的时间表,确保研究按计划进行
确保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准确性
• 采用有效的数据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
•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如何收集与分析数据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导,传统学习
强调教师主导
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和
实践,传统学习注重结
果
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
生的综合素质,传统学
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
技能
•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
•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研究过程中
• 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
趣选择研究课题
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与论文
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学术论文
• 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如摘要、引言、方法、结果、
• 撰写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如标题、摘要、关键词、引
讨论和结论等
言、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
• 确保研究报告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 确保学术论文的规范性和可读性
如何展示研究成果
制作口头报告
制作海报展示
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
• 根据研究主题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
• 如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等
确保数据质量和完整性
• 设计有效的数据收集工具,确保数据质量
• 保证数据收集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确保数据完
整性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数据
• 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
相关性分析等
•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果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目录定义及作用内涵、目标及意义类型与多样性实施过程要求及问题特点方法访谈调查问卷调查表格调查定义及作用内涵、目标及意义类型与多样性实施过程要求及问题特点方法访谈调查问卷调查表格调查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
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
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
研究性学习不同于综合课程,虽然在很多情况下,它涉及的知识是综合的,但是它不是几门学科综合而成的课程,也不等同于活动课程。
虽然它是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但它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课题研究活动。
它也不等同于问题课程,虽然也以问题为载体,但不是接受性学习,而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
当然,这里的“实践”的含义不仅是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它还包括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到大学、科研机构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知识的联系和运用研究性学习和以往的兴趣小组、奥赛训练不同,它不仅是某一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各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如“节水洁具的设计”就至少需要数学、物理两个学科的知识。
请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请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本人是一所农村高中学校的一名政治教师,参加工作已进入11个年头,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实现,亦或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下面,我通过自己这些年教学实践谈谈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研究性学习主要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
一般来讲,凡是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调查、访谈、试验、设计、制作、评估等)来获取知识、得出结论、形成产品,而不是由教师将现成的知识、结论通过传递式教学直接教给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属于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获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本质之所在,也是研究性学习所要达到和追求的教育目标。
根据这一理解,如果学生只能遵照教师制订的方案,按照教师规定的步骤与路线,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生成教师想要的答案或结论,那么,这种“探究学习”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探究性学习,因为它丢掉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质与灵魂——知识的自主建构。
所以,如果教师在课前就已经预设了所谓的正确答案或标准答案,然后在教学中总是有意无意地把学生的反应往预设的方向上引,不鼓励学生反应的多样性与异质性,不允许学生失败,这样的探究多半是有名无实的伪探究、假探究。
三,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所在:尽管听讲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各有长短,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听讲式学习就是落后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先进的,但不能不承认,研究性学习确有其独特的好处与必要性。
国内有学者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理由进行了概括与总结,认为探究是一种人的本能,儿童天生就是探究者;探究是人的生存之本,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是真正属于学生的知识;探究对学生的思维构成了挑战,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过程要求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整合,也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研究性学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对于兴趣和个性的培养至关重要;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倾听、学会批判和反思,从而为民主品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种学习经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与精神的基础;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或信息,对于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课题: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开题报告的制定研究性学习如何选题教案课题:如何选择课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选题的重要性;2、了解如何找问题并把问题转为自己的课题;3、掌握论证选题的要求;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周围事物的意识;重点:如何找问题并把问题转为自己的课题;难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导入:自我介绍,(略)设问: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有那几个步骤?生: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师:第一个步骤就是提出问题教师讲解:选题的重要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研究性学习中,选题是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题的选择、确定,直接决定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发展方向和命运,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的成败。
学生活动一:专题研究的选题创意来自何方?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研究?是不是所有值得研究的问题都能成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提示:(1)观察你周围的世界,尤其是留意构成本社区特色的东西;(2)对平时非常熟悉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如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3)比较相互有关联的事物,寻找其中的差异;(4)想想平时和同学讨论最多的是什么?学生活动二:学生寻找选题创意的有效途径,可源于:(1)生活中与环境相关的问题:如:加快防治“白色污染”的步伐;对某地区废电池回收情况的调查及建议;如:汽车安全与环保问题;城市的供水、净水及水再利用;绿色消费(2)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如:对化妆品成分的研究;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研究学生早上的饮食(3)人类的希望问题;例如:“亚超声定时控制器”(4)已有事物的确定问题;例如:“布手套翻转器”“聋人赛跑发令枪”(5)学科性研究课题: 《三国》人物性格探析; 生活中的数学——贷款决策问题; 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 、各种水果的维C含量之比较; 黄平长寿之乡的调查研究过渡:怎样把“问题”变成可研究的“课题”?选题的原则是什么?讲解:选题原则:科学性: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价值性:有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新颖性:有“奇和巧”的设想,即使同一个课题,采用的方法不同、或研究角度不同可行性:力所能及,尽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特别提醒:1、课题宜小不宜大例: 一次性用品的利与弊的研究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2、课题研究对象不能太抽象例: 关于某小区居民消费观的调查研究3、课题内容不能太具体例:苏轼的生平事迹的研究某一经度的地方时的算法4、在现有的条件下课题难,资料缺乏;5、经验感想不是研究课题学生讨论:常用课题陈述形式?×××的现状研究关于×××的调查研究关于×××的思考×××的实验研究××对××的影响(研究)×××的处理方法研究×××在×××中的应用学生分组活动:一个班分为6个小组!每个组6-8个人学生活动:小组内讨论,寻找问题,确定课题!确定研究性学习进度并填好开题报告课堂总结:个别小组不知道该研究什么课题,认为没有什么好研究的,教师应做相应的引导。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一、引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扮演着更为积极的角色,他们将问题和挑战作为学习的起点,通过研究、探索和实践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特征1. 学习者的主动性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而不是passively receiving facts and information。
2. 真实性的问题情境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环境的真实性,学生将面临和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来解决这些问题。
3. 团队合作研究性学习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分享,鼓励团队合作、交流讨论,通过互相启发和支持来共同探索和实践。
4. 较高的思维层次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还要具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1. 设计问题情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科特点,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引导者和辅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提出问题、构建思路、寻找资料、进行研究。
3. 鼓励合作与分享教师可以设置小组合作任务,鼓励学生之间合作探究、共同讨论,促使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 提供支持和辅导教师需要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支持和反馈,引导学生克服困难,促使学生从研究中获得成长和收获。
四、结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深度和广度的教学方法,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还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需要注重设计问题情境、指导学生研究、鼓励合作分享和提供支持辅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
[高中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1.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课程,它超越了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方式以项目、课题、主题或问题为载体,需要同学们自主地从个人生活和利: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关于自然、社会和自身等方面的研究问题、研究项目、研究专题或主题,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展开研究性学习过程。
这些研究问题、项目、专题或主题是同学们所感兴趣的,来源于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经验,是跨学科的、超越书本知识和教材体系的。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受现成的、固定的书本或教材、学科的局限,因而它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
2.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的是综合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研究”包括调查、观察、考察、访问、测量、分析、综合、归纳、实验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同学们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超越课堂、超越书本或教材,走出学校、走近自然、走入社会,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情境中学习.以便同学们通过发现和探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形成关心自然、关注社会、关爱生命等一系列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研究性学习是重视过程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学习活动。
学习研究的方法,经历研究的过程,通过对研究过程的体验,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并以研究过程为依托,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过程,但并不排斥对知识的掌握。
在以前许多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实践中,许多同学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价值,有的甚至产生了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4.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与科学研究活动之间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与科学研究活动都是“解决问题”或“完成设计任务”的过程,都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都要求研究者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讲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初中研究性学习论文
初中研究性学习论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培养学生通过参与研究项目,积极探究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
在初中阶段,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实施方法和效果等方面展开论述。
研究性学习对于初中生的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参与研究项目,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实践,了解科学原理,培养科学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其次,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在研究中需要自主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数据和评估结论,这样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研究性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研究项目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实施研究性学习需要采取恰当的方法。
首先,学校可以设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平台,提供足够的资源和设备,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验和调研项目。
其次,学校可以配备有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进行研究。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明确研究目标、规划研究步骤和解决问题。
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学生研究成果展览和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和自信心。
研究性学习对初中生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首先,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成绩。
通过亲身实践和自主探究,学生更能深入理解科学知识,提高在课堂考试中的表现。
其次,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项目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研究性学习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研究项目,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在初中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施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为了成功实施研究性学习,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平台和资源,并配备有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指导学生。
研究性学习总结通用7篇
研究性学习总结通用7篇研究性学习总结篇一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它就是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突破传统学科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使他们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究中获取新的体验,从而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从被动走向主动,通过本次学习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开发新的教育资源,完善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其次,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程序有五步,1、选题背景2、研究目的3、研究的方法4、研究的基本过程它又分为1)、确定主题2)、设计开题报告3)、设计调查问卷4)、查阅资料5)、综合资料6)、结题报告5、各成员的研究心得。
为保证我校研究性学习在本学期顺利进行,教研室和老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有做好高一年级学生的思想发动工作,明确表示学校对这一活动的重视,利用晚自习老师进入班级对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调查问卷进行辅导,让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和要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小组对研究性学习持旁观、消极态度。
除观念和能力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建立责任制,教师在充当指导前无心理和知识储备,当教师不能有力指导和监督时,学生即便开始积极性很高,不久便会消失殆尽。
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使学生学习涉及内容和范围远远超出书本知识,学生会对知识的渴求更为强烈。
教师深感仅凭书本知识远远不够,从而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本周下旬由学校领导教研室主任及班主任参加了,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会,结题材料已归档,其中也有不少优秀作品,42班汇报的高中生与家长代沟问题、苏轼——智者在逆境中超越。
43班汇报的如何面对考试焦虑。
47班回报的肥胖问题等。
因为每位学生都要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所以积极性很高,对学生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确实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课堂内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 构建和深度理解,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03
实例
数学中的定理证明、语文中的阅读理解、科学实验等。
课堂外研究性学习
定义
课堂外研究性学习是指课堂之外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 实践操作等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并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描述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历史建筑的特点、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等,并制定保护方 案和宣传方案,向政府和社会公众宣传保护历史建筑的重要性和措施,提高社会公众对历史建筑保护的关注度和 参与度。
案例三:社区安全的研究性学习
总结词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社区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社区 责任感。
05
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与挑战
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培养创新思维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 探究精神,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 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培养他们 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学能力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己收集信 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一 过程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和独立思考能力。
01
03
04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反思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 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 创新思维等。通过观察、记录、
反思等方式进行评价。
结果性评价
根据学生完成的研究成果、报告、 作品等进行评定,衡量其学术价值 和创新性。可以采用量化和质性评 价相结合的方法。
多元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 、互评、师评等,确保评价的客观 性和全面性。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一、引言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和解决问题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探讨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优势、实施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开展实证研究或探究性项目,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1.学生主动性: 学生在学习中扮演主导角色,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方法。
2.问题导向: 学习过程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问题展开研究。
3.合作性质: 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促进团队合作精神。
4.探究性质: 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研究性学习的优势1.激发学习动力: 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2.提升创新思维: 学生在自主研究中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促进全面发展: 研究性学习能够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4.适应未来发展: 研究性学习培养的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五、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法1.设立研究性项目: 学校可以设立课外研究性学习项目,鼓励学生参与。
2.导师指导: 指定老师或行业专家担任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3.资源整合: 整合各种资源,提供学生需要的实验室、文献等资源。
4.成果展示: 鼓励学生将研究成果通过展示、论文等形式进行分享。
六、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研究性学习将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重视研究性学习的推广和实施。
通过研究性学习,能够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探索、勇敢实践,迎接未来的挑战。
结合案例谈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激发他们的创新才能,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
的培养。
谢谢观赏
到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性,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我们
力求通过此次研究性学习,规范小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正确 引导,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礼貌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 思想素质。 2、通过活动,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 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养成自主、合
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
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
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
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从生活中
以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为着眼点,取材定题,让学生
在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中进行实践体验,充分调动了
平时的言行举止中注意文明礼貌,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学生。 学生代表争相发言: 赵娜: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刻体会到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作用。 在平时,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文明的学生。 李卓言:平时我经常说脏话,认为这没有什么。通过这次活动,我 意识到不讲文明礼貌是不好的,会给自己带来许多不便,甚至会带
点转入“说脏话”的方面。在调查的200人当中有198人都说过脏话,
有121人是经常说脏话。在说脏话的原因中,有172人是跟周围的人 学的,其中有103人竟是跟父母或其他大人学的!
2、对学生家长文明礼貌情况的调查: 我们同学有这么多人说脏话都与父母有关,于是,梁泽豪 等同学利用每天放学后的时间,在校门口对部分学生家长 进行了问卷调查和采访。调查后他们进行了统计家长文明 礼貌情况调查和调查结果。 令人吃惊的是,在调查的60位家长中,竟有38位家长没有 注意对孩子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有45位家长没有注意自己 的言行,平时就经常说脏话! 3、交流探讨: 调查结束,全班同学坐在一起,汇报自己的调查结果,交 流自己的调查感受。几个小组的同学反映,在调查的过程 中,被调查的同学都认为偶尔说两句脏话没有什么了不起, 口头禅无伤大雅。结果真是这样的吗?于是,我又引导学 生去收集有关文明礼貌方面的正反事例,自己去实践体验 一下文明礼貌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精选推荐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1、定义: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
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2、特点:(1)、实践性:和现有的学科教学不同,研究性学习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粹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
当然,这里的“实践”的含义不仅是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它还包括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到大学、科研机构请教专家学者,撰写研究报告等一系列的过程。
(2)、学科渗透性:研究性学习和以往的兴趣小组、奥赛训练不同,它不仅是某一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各个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如“节水洁具的设计”就至少需要数学、物理两个学科的知识。
(3)挑战性:学生使用和以前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具有很大挑战性。
“研究”这个词本身就具有挑战性,而学生选的课题往往是平时自己最感兴趣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本质:意动知识,赋予学习过程以灵魂。
它把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接受知识,把机械背诵记忆转化为灵活主动探索的过程,它重过程轻结果,赋予学习过程以灵魂。
它是我们现今学习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
应试教育常常是重结论而轻过程,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育。
重结论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
研究性学习
一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定义(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 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 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1
回归学生 的生活世界
基本内涵
2
立足学生 的直接经验
3
关注学生 的自主探究
⒈ 实践性
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环
特 点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国际竞争力报告” 显示:中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排名在逐年
下滑——国民素质由1998年的第24位滑至第28位;科学技术由 第13位滑至第28位;国际竞争力由第24位滑至第31位。
《中国青年报》2001年5月17日
中美学生的比较
中国
美国
六 研究性学习的难点在哪里?
1999年初,由教育部、团中央和中国科协联合对我国青少年创造能力 状况进行的抽样调查 (内地学生约16000名,香港特区学生3000多名)
是否具有好奇心、较丰富的想象力、自信心和较强意志力?
4.7%
有学生当堂对老师讲课提出异议时,同学们会抱何种态度?
有48.1%的人认为大多数同学会保持沉默 有16.5%的人认为大多数同学会予以非议
七 研究性学习与通用技术怎样联系起来?
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 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而在教学中合理开展研究性 学习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与有效的评价是促进 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从而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
好学 心知
(自然、社会、自我)
五 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的步骤
问题情境阶段 实施准备——选择课题——方案设计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
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
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
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实践。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研究性学习和现有的学科相比,它有以下特点:
1、问题(或专题、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课程主
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2、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开放学习的态势。
3、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主要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课程。
4、研究性学习课程重视结果,但更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学习
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和现有的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它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
素质教育应该被理解为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目前没有固定的模式。
但是,如果缺乏学生自由、开放、自主地学习这些是基本条件,创新则根本无从谈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1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不仅仅是传统教学中的接受或教导。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情景和途径。
2.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学习的基本方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表明了学习的基本内容。
这包括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如何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研究中与人交流合作;如何表述或展示研究的结果等等。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1.重过程。
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制作成品。
比如研究的结果,可能是提出一种见解、产生一个方案、设计一种产品、策划一次活动。
研究性学习比较注重掌握调查、观察、实验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与现行的学科教学或必修课程的联系更密切一些,但它并不是一种知识教育。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2.重应用。
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又一基本特征。
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它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
在学习形式上,研究性学习具有发现、探究的特点,在学习内容上,其侧重点在于问题解决,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具体的、有社会意义的。
研究性学习还带有综合性的特点。
即学习者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性的,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才能予以解决;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学习内容可能是跨学科的。
与一般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答问题(习题)的学习活动相比较,研究性学习更接近于人们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
3.重体验。
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过程中的理性认识,还十分重视感性认识,即学习的体验。
传统的学校教育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其教学过程基本上是间接经验的学习,这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掌握千百年来人类积累的丰富的知识体系。
然而现代学校教育还需要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包括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直接经验的参与,这与学习者的个人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参与创造实践活动,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创造行为的个人的观念体系。
4.重全员参与。
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
研究性学习重过程而非重结果,因此从理论上说,每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小学生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制定恰当的研究计划,实现个人的研究目标。
全员参与的另一层含义是共同参与。
5.重合作交流。
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是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其中合作学习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依靠学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
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还需要了解不同的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与合作。
这种合作包括合作的精神与合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则又限制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范围。
因此,培养中小学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二、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学习(一)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重要的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教育要关注的是让学生形成怎样的学习方式。
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式学习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并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潜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载体。
但在目前的学科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有困难的,因为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已成为定势,要实现教学方式的重大转变而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将研究性学习列入课程计划,使之有目标、有实施要求、实施渠道和评价标准,目的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观念的快速转变。
(三)原有的活动课实践的发展需要一个新的生长点。
活动课为素质教育的推进拓展了阵地,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中的研究性学习的设置,为我们活动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找到了一个新的生长点。
三、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1、培养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研究性学习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
故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其中,在一个开放性环境中,学生自主收集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个关键。
2、提高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学习要激活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尝试相关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
比如在一所中学平组成了《施肥对学校草坪影响的研究》课题组,研究的重点是施肥问题,方法用对比实验,但实施起来涉及的面很广,要买草籽、落实各种肥料、生长素、准备栽草的土壤等,由此涉及到多方面工作,如土壤酸碱度测试、播种、肥料分类、浇水等,为此他们查阅了许多学过或未学过的知识,并通过实践使这些知识在研究中得到了综合的应用,提高了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3、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会研究性学习过程,也是情感活动过程,一般而言,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的成果,绝大多数只能在自己或周围同学中现有基础上的创新,很少能达到科学发现水平,不过在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探索的活动,获得体会,可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4、学会沟通与合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们合作探索的结果,研究性学习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发展学生乐于合作的精神,培养善于合作和交往,沟通的能力。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学生要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求得结论的获得,并懂得尊重他人的成果,只有把创新精神的培养同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统一起来,才会真正形成对社会、个人发展有价值的结果。
6、发展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和认知能力,而且要学会关心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等,争取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四、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个人选择课题,二是组成课题小组,三是拟定课题计划,四是组织课题评审,五是开展课题研究,六是教师监控指导,七是形成成果报告,八是进行课题答辩。
1选课题,选课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成败。
课题研究有时候就是一槌定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题是否妥当,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成改。
实际上选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过程。
选题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选题能力。
或者说一个人的研究能力首先就表现在选题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从某种意义来说,选题比科研方法更重要。
选题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这是研究性学习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课题?课题是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选择课题要考虑实际需要,例如能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时代,能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选择研究专题必须考虑专题的科学根据、研究价值和现实可行性。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选专题时,要特别注意量力而行,要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还要考虑自己是否具备观察、测试、实验的条件。
要考虑学习精力、兴趣爱好等主观条件和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客观条件。
从我们的兴趣、能力和可能出发去选择“课题”。
专题宜小不宜大,初学者最好是一题一议。
题目缩小,论据材料容易收集,也降低了论文(项目)的难度。
要选那些常被大人们忽视而又有重要意义的事物来进行探索研究。
尽量在选题时不要走入误区。
例如没有解答可能的问题(如:最后一只恐龙的诞生日),没有必要回答的问题(如:3000年11月5日吉安天气怎样)或者可以产生无穷辩驳的问题(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课题的选择:“品牌与形象”→“服装品牌与个人形象”→“校服与中学生形象”。
2 成立课题组。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组织形式。
比较复杂的课题需要一个集体协作,有些事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
俗话说孤掌难鸣。
你不能一个人去造一个导弹,去建一座大楼。
现代社会分工很细,专业性强,决定了集体协作完成。
我们搞课题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会分享他人成果,学会尊重他人,要有协作精神。
因此我们成立课题组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课题组一船以四到六人为宜。
同一兴趣的人组成一个小组,能力互补。
课题组分工要明确。
组长要会当组长,组员要会当组员。
当然研究性学习还有两种组织形式。
一种是个人独立研究,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
还有一种是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
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学生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之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的论文。
3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即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预先谋划。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是课题背景条件。
就是这个课题是在什么情况下筛选的。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情况,是否具备研究的条件。
其二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就是课题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所要达到的结果。
包括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例如某项关于城镇中学学生态度的调查研究,研究目的是了解当前城镇中学学生厌学的情况:研究假设是当前普通中学学生厌学率比重点中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