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赵云霄家书心得体会
红色家书读后感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各地、各部门拟推出 一系列纪念活动,其中由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的《红色家书》是一个颇具特 色的项目。
《红色家书》共分为反哺义、雎鸠缘、手足亲、舐犊情四部分,收录了五十 余封红色家书(其中大部分家书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三十多个家庭爱 党爱国爱家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读本。从他 们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我们获得的不仅是 铭记,还有奋进的力量。
《红色家书》,肺腑之言,浩然 正气!!具有时代特征和时代烙 印,既柔情动人,又铁骨铮争, 是水与火演绎的历史篇章!!
矢志不渝,前仆后继
陆更夫 (1906-1932) 原名
陆承楠,化名张清泉。 四川叙永人。生于教师 家庭,自幼随父读书。 陆更夫是黄埔军官学校 第四期政治科学员,参 加过广州起义,参与创 办文艺刊物《心波》及 《红涛周刊》,宣传新 思想。 。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就义前写给妻子的信
坚定信念,勇于斗争
我们又要别离……亲爱的,谁不愿骨肉团聚,谁不愿留恋 家庭的温暖,要知道国难当头,应踊跃赴前线杀敌。……对于 我这次的外出,请不要依恋,要知道你爱的人走,不是故意抛 弃你,而是为了革命,为着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的啊 ~
----新四军五支队司令部秘书胡孟晋给妻子的辞别信
我们,手绻家书,不忘初心,秉承先志, 继往开来,牢记时代使命!感恩时代, 努力工作,尽心尽责,谱写自已的英雄家书!
1928年,陆更夫曾于赴苏联留学,与战友黄 海明相识、相恋、结为伴侣。1930年回国工作后, 因身怀孕留沪工作,陆更人则派广州革命。谁料 分手,竟成永决!直到1952年5月,黄海明才得知 陆更夫的母亲及弟妹的下落,也即写信。。。
读赵云霄家书心得体会
读赵云霄家书心得体会(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这样两件并列在一起的书信展品:一封是丈夫写给妻子的遗书,一封是这位妻子写给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的遗嘱。
写信人是湖南的一对革命夫妻陈觉和赵云霄。
书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云霄我的爱妻:这是我给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处死了,你也迟早不免于死,我已请求父亲把我俩合葬。
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唯愿有鬼。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写这封信的共产党人名叫陈觉,1903年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富有家庭,他的爱妻是共产党人赵云霄,1906年生,河北阜平人,出生于较富裕的书香家庭,1925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他们由相识到相知,最终结为革命伉俪。
在简朴的婚礼上,他们宣誓以革命事业为共同的奋斗目标,相约为革命奉献一生。
1928年9~10月,赵云霄与陈觉先后被捕,10月14日,陈觉未能见到自己的孩子,英勇就义。
赵云霄因怀有身孕,刑期推迟5个月。
1929年3月26日,赵云霄为孩子喂完最后一次奶,在长沙从容赴死,年仅23岁。
于是这封写给刚出生不久孩子的家书也变成为了遗嘱:启明我的小宝贝:小宝宝!你是民国十八年正月初二日生的,但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有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
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扶(抚)养你了,不能不把你交与你的祖父母来养你。
你不必恨我,而(要)恨当时的环境!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所以才处我们的死刑),小宝宝!我不能扶(抚)育你长大,希望你长大时好好的读书,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死的。
,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多说了。
血泪而成。
你可记着。
你的母亲是二十三岁上死的。
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辜)负你父母的期望。
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你的母亲于长沙陆军监狱署泪涕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二)这位年仅23岁的母亲,刚刚体会到初为人母的幸福与喜悦,便与孩子生离死别,与爱人阴阳相隔,这是多么的痛彻心扉,又无可奈何,试问谁不想儿女情长,他们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为了全名族的解放事业,所以身处险境,大义凛然,不忘初心,选择了英勇就义,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每读一次,都忍不住让人潸然泪下。
心得体会:政协主席版《红色家书》心得体会
政协主席版《红色家书》心得体会“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近期,品读《红色家书》让我感受颇深,书中革命英烈及其家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人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
《红色家书》中讲到一位叫陈觉的先烈,给妻子赵云霄写了一封信。
当时,陈觉的妻子赵云霄怀有身孕,法庭允许她把孩子生下来后再行刑。
陈觉在信中写到,“爱妻,虽然我们都已死去。
我们的遗志,自有那些没有死去的同志来继承和实现。
”我想,几十年前,我们的先烈20多岁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敢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该继承先烈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作为红都瑞金的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学习革命先烈的革命情怀、理想信念,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奋斗目标,结合瑞金市政协工作实际,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着力打好六大攻坚战,为推动瑞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要更加坚定信念。
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念信念,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90多年来,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带领亿万中国人民脱离苦难,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如今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国际话语权明显增强,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牢记“只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
三是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能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红都瑞金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有清醒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助力瑞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更加勤勉为民。
一是树立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始终是党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同样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出发点。
【《红色家书》读后感】家国天下的担当_读后感_模板
【《红色家书》读后感】家国天下的担当_读后感_模板家国天下的担当——读《红色家书》有感当读到《红色家书》陈觉、赵云霄两位革命伉俪的遗书时,“家国天下”四个字瞬间进入我的大脑。
何谓“家国天下”?《礼记·大学》说:“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陈赵夫妻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信仰、对共产事业、对家国天下的担当。
陈赵夫妻均出生在较为富裕的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并在当时社会的思想浪潮中,清醒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革命,于是在1925年,两人毅然决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作为我党的早期党员,双双被派往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在此期间,两人相遇相爱,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1928年,陈赵因叛徒出卖被捕,并分别于1928年10月14日和1929年3月26日在长沙英勇就义。
烈士也是普通人,面对死亡,陈觉写出了对妻子的深情:“回忆我俩在苏联求学时,互相切磋,互相勉励,课余时间闲谈琐事,共话桑麻,假期中或滑冰或避暑,或旅行或游历,形影相随”,也写出了对家中至亲的愧疚:“母亲天天为了惦念她的在异国的爱儿而流泪,我现在也懊悔此次在家乡工作时竟不去见他(她)老人家一面,到如今已是死生永别了。
前日父亲来时我还活着,而他日来时只能看到他的爱儿的尸体了。
我想起了我死后父母的悲伤,我也不觉流泪了”,但他也写出了自己“家国天下”的情怀和担当:“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
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
陈觉的这段话,与如今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入党誓词中的“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何其相似,不同的是陈觉用生命彻底贯彻了誓言,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用牺牲生命,但仍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贯彻,才不枉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泱泱中国。
陈觉牺牲四个月后,赵云霄在狱中诞下一女,取名“启明”,寓意黑暗中的一道光芒,我想当时敌人一定试图利用母亲的担当说服赵云霄,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诵读红色家书,牢记初心使命
觉手书
一九二八年十月十日
“你的父母是个共产党员” --给女儿的遗书
启明我的小宝贝: 启明是我们在牢中生了你的时候为你起的名字,
这个名字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有了你才四个月的时 候,你的母亲便被湖南清乡督办署捕于陆军监署来 了。当时你的母亲本来立时死的罪,可是因为有了 你的关系,被督办署检查了四五次,方检查出来是 有了你!所以为你起了个名字叫启明(与你同样同 生一个叫启蒙)。 小宝宝,你是民国十八年正月 初二生的,但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零十几天的时 候便与你永别了。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 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 小宝宝, 你的母亲不能抚养你了,不能不把你交与你的祖父 来养你,你不必恨我!而恨当时的环境!
七年级(3)班主题班会
第一部分
陈觉和赵云霄生平简介
他们的故事:我们愿流尽最后一滴血
有这样一对革命伉俪,他们的事迹因为两封血泪遗 书为世人传颂,这两封遗书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一 封是就义前丈夫写给妻子的诀别信,一封是妻子写给 刚出生女儿的遗书。这两封遗书的作者是陈觉和赵云 霄。陈觉,原名陈炳祥,1907年生于湖南醴陵。15岁 那年,陈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醴陵县立中学。在进步 教师的影响下,经常阅读《向导》《新青年》等革命 刊物。1925年,陈觉加入中国共产党。赵云霄,原名 赵凤培,河北阜平人,1906年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1925年,赵云霄、陈觉作为第一批先进的中国 青年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学习期间,二人相识 相知相爱,结为夫妻。1927年,赵云霄、陈觉一起回 国参加革命。1928年春,作为省委特派员,陈觉参与 指挥中共湘东特委和醴陵县委组织的“醴陵年关暴 动”。由于当地各级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陈觉夫妇 被迫离开醴陵,回到省委机关工作。之后,陈觉被派 往常德组织湘西特委。已有身孕的赵云霄,留在省委 机关负责各地联络工作。
红色家书《信仰的力量》
1
2 3
莫斯科中山大学美丽校园里相识相知 假期中一起旅行,滑冰避暑 ,形影不离 结成革命爱侣,在婚礼上相约为革命奉献一生
白色恐怖
坚持地
下工作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
民
“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 ! 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
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死了,但是我们的 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
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个共产党员……我不能抚育你长大,希望
你长大时好好读书,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死才不辜负你父母的期望。”赵云霄给襁褓中的
女儿喂了最后一次奶,然后镇定地走向刑场,牺牲时年仅23岁。
从遗书流畅工整的笔触中, 我们看不到两个将死之人 的任何恐惧,感受到的是 共产党人对于死亡的从容 和信仰的坚定。”
信仰的力量
革命伉俪陈觉与赵云霄
陈觉,原名陈炳祥,1903年出生在湖南省醴陵泗汾镇一个富裕家庭。其父亲陈景环, 虽是泗汾首富,但为人正直,家风很好,家训甚严。从陈觉孩提懂事起, 其父亲就一直谆谆告诚他:“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904年冬,陈觉在孙小山等人介绍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春,中共醴陵特支决定将部分团员转党,陈觉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9月,他受党组织选派,去十月革命的故乡苏联留学。 赵云霄,原名赵凤培,1906年生,河北阜平人。 1924年,考入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受党委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醴陵烈士陵园,陈觉和赵云霄的铜像傲然挺立!
英雄已逝魂还在,巍巍青山缅忠灵。 陈觉和赵云霄临危不惧、舍身取义的革命精神 将永远激励着千百万革命者前仆后继, 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奉献青春和力量。
诵读红色家书(通用6篇)
诵读红色家书(通用6篇)第一篇: 诵读红色家书在浩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种精神可以跨越时空接续传承,总有一股力量可以直抵人心催人奋进。
在革命战争年代里,革命先烈们用献血染红的一封封红色家书,承载着这种精神与力量。
3月底,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在井冈山调研时,就被这一封封感人至深的书信、一段段刻骨铭心的事迹感动得动情落泪、彻夜难眠,以至于发出“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的号召。
我想,红色家书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应该引起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心灵共鸣。
诵读红色家书,感受到的是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本为一体,当狼烟四起、国家濒临危急存亡之际,胸怀国家、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成为每一位有志之士的自觉追求,他们用生命与鲜血践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誓言。
“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
”当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川军将士抱定必死的信念奔赴抗战前线,临行前纷纷预留遗嘱,誓死报国,傅常也挥笔给妻儿留下一封家信,权当遗书,虽只有短短三十一个字,但却字字铿锵、荡气回肠,充分体现了傅常殒身不恤、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
郝梦龄在给妻子剧纫秋的信中写道:“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
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
”表达了誓死抗战、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彰显了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的家国情怀,这封信写成后的第六天,郝梦龄壮烈殉国,用献血和生命了践行了他的誓言。
诵读红色家书,感受到的是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
从古至今,为国家抛洒热血的坚定信念始终深深烙刻在每位中国人的心灵深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屈原的信仰,“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是文天祥的信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信仰。
“信仰”的力量,仰之弥高,历久弥坚。
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正是因为有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无数革命先烈们坚信革命一定能取得成功、中国人民一定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未竟的事业一定有人能继承,他们前仆后继、义无反顾,用生命和献血捍卫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
《红色家书》读后感: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干事业
《红色家书》读后感:传承红色基因,永葆初心干
事业
红色家书,用一封封家信展现了一段段革命事迹,每一篇都是一个鲜活的革命英雄形象,每封信都在诉说着对家人的牵挂、对事业的一腔热血、对党的无限热爱!时光荏苒,透过这一封封浸透着历史沧桑的家书,我仍能感受到他们不停跳动着的心脏,触摸到他们高尚纯净的灵魂,领悟到他们矢志不渝的初心。
品读红色家书,鼓舞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要有“舍小家为大家”
的情怀。
我自己的女儿也刚满7个月,家书中的两篇母亲写给自己孩子的信最让我忍不住潸然泪下。
“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负你父母的期望。
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看到赵云霄烈士一声声深情的呼唤尚在襁褓中女儿“我的启明,我的宝宝”时,深深感受到赵云霄把千言万语和爱化成含血带泪的叮咛与期盼;赵一曼给儿子宁儿的两份遗书中提到“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赵一曼她没有给孩子最好的生活粮食,却用投身革命的具体行动给了儿子最好的精神粮食。
像这样的家书还有很多很多,写给父母、写给兄弟、写给妻儿,一篇篇家书彰显的革命者为革命舍弃“小家”死而无憾的精神,作为一名“弱势群体”的基层公务员,尤其是工资不高、职务不高、权力不大、压力山大的青年一代,更需要永葆初心,传承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用信仰抒写人生,铸牢“四个意识”,强化“四个自信”,争做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
读赵云霄家书心得体会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读赵云霄家书心得体会(一)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这样两件并列在一起的书信展品:一封是丈夫写给妻子的遗书,一封是这位妻子写给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的遗嘱。
写信人是湖南的一对革命夫妻陈觉和赵云霄。
书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云霄我的爱妻:这是我给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处死了,你也迟早不免于死,我已请求父亲把我俩合葬。
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唯愿有鬼。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写这封信的共产党人名叫陈觉,1903年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富有家庭,他的爱妻是共产党人赵云霄,1906年生,河北阜平人,出生于较富裕的书香家庭,1925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他们由相识到相知,最终结为革命伉俪。
在简朴的婚礼上,他们宣誓以革命事业为共同的奋斗目标,相约为革命奉献一生。
1928年9~10月,赵云霄与陈觉先后被捕,10月14日,陈觉未能见到自己的孩子,英勇就义。
赵云霄因怀有身孕,刑期推迟5个月。
1929年3月26日,赵云霄为孩子喂完最后一次奶,在长沙从容赴死,年仅23岁。
于是这封写给刚出生不久孩子的家书也变成为了遗嘱:启明我的小宝贝:小宝宝!你是民国十八年正月初二日生的,但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有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
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扶(抚)养你了,不能不把你交与你的祖父母来养你。
你不必恨我,而(要)恨当时的环境!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且到俄国读过书(所以才处我们的死刑),小宝宝!我不能扶(抚)育你长大,希望你长大时好好的读书,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死的。
,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多说了。
血泪而成。
你可记着。
你的母亲是二十三岁上死的。
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辜)负你父母的期望。
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你的母亲于长沙陆军监狱署泪涕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二)这位年仅23岁的母亲,刚刚体会到初为人母的幸福与喜悦,便与孩子生离死别,与爱人阴阳相隔,这是多么的痛彻心扉,又无可奈何,试问谁不想儿女情长,他们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为了全名族的解放事业,所以身处险境,大义凛然,不忘初心,选择了英勇就义,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每读一次,都忍不住让人潸然泪下。
赵云霄家书观后感
赵云霄家书观后感读完赵云霄的家书,那感觉就像有一只手,紧紧地揪住了我的心,又疼又震撼。
你想啊,赵云霄当时是处在怎样一种绝境之中啊。
她在即将面临敌人残忍迫害的时候,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恐惧和哀怨,而是对自己那还没好好看一眼这个世界的孩子满是爱怜和牵挂。
她的家书里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就像一位邻家大姐在唠家常似的,可是每一个字都像是带刺的玫瑰,看着平常,却能狠狠地刺痛你的心。
她对孩子的那些叮嘱,像是在黑夜里点亮的一盏小油灯,虽然微弱,但充满了无尽的母爱。
她希望孩子能长大成人,能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为了正义而牺牲的。
这让我觉得,她是一个多么勇敢又多么柔情的女子啊。
在那个战火纷飞、充满压迫的年代,她就像一颗璀璨而倔强的星星,在黑暗的夜空中努力地散发着光芒。
我不禁想啊,我要是处在她的位置,能有这样的勇气吗?我可能会在黑暗的监狱里瑟瑟发抖,满脑子都是害怕和绝望。
可是赵云霄不是,她心中有着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支撑着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能写出这样感人至深的家书。
现在咱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又美好的时代,不愁吃不愁穿,没有枪林弹雨。
可是和赵云霄那个时代的人比起来,咱们有时候显得太脆弱了。
一点小挫折就好像天要塌下来似的,抱怨这个抱怨那个。
看了这封家书,我就觉得特别惭愧。
人家赵云霄在生死边缘还想着为理想、为孩子留下点什么,咱就不能咬咬牙,把那些小烦恼小困难都克服掉吗?这封家书不仅仅是一封信,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那个热血又悲壮年代的大门。
让我们看到了那些英雄们真实的一面,他们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
只是他们为了更多人的幸福,愿意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最宝贵的生命。
这封家书会一直提醒着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更要像赵云霄那样,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赵云霄家书观后感
赵云霄家书观后感读赵云霄家书,真就像是翻开了一本沉甸甸的日记,字里行间,都透着那股子深情厚意。
这信里头,赵云霄对女儿小启明的爱,就像那细水长流,缓缓淌进了心里。
“我的小宝贝,你的生命,是我在牢狱中唯一的光。
”这话一出来,我就感觉眼眶有点发热。
你想啊,赵云霄那是被关在暗无天日的地方,心里头还能惦记着孩子,这份母爱,得多深沉啊!她说:“你的将来,我不能够再参加。
”读到这儿,我能感受到赵云霄的无奈和不舍。
她多想亲眼看着小启明长大,多想陪着她一起走过那些快乐的时光。
但是,命运弄人,她只能把这份希望寄托在信中,寄托在未知的将来。
“希望你,好好读书,勿以我为念。
”这句话,简直是戳中了我的心窝子。
赵云霄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心里想的还是孩子的未来。
她希望小启明能够好好学习,将来能够有出息,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种无私的爱,真是让人感动得不行。
家书里头,赵云霄还提到了自己的革命信仰。
她说:“你的母亲在死前,没有别的话,你的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这句话,简直就是掷地有声。
赵云霄用自己的行动,向小启明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什么是真正的信仰。
她希望小启明能够继承她的遗志,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
读着读着,我就感觉赵云霄好像就在我身边,跟我讲着她的故事,她的梦想,她的爱。
她的每一个字,都像是跳跃的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让人心潮澎湃。
“我的启明,亲爱的孩子,妈妈对不起你。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赵云霄的愧疚和自责。
她知道自己无法陪伴孩子成长,无法亲眼看到她的未来,这种心情,真是让人难过。
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她依然相信小启明能够坚强地活下去,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整篇家书读下来,我深深地被赵云霄的母爱和革命精神所打动。
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什么是真正的信仰。
她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她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我想,小启明如果长大了,看到这封家书,一定会为自己的母亲感到骄傲和自豪。
《赵云霄的红色家书》交流发言
《赵云霄的红色家书》交流发言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很高兴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赵云霄的红色家书》这本书的一些看法和交流心得。
首先,我想说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红色家书的力量。
红色家书不仅仅是一封家书,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通过这些家书,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的艰辛和困苦,也可以看到无数英雄烈士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书写了忠诚和奋斗的篇章。
这本书通过家书的形式,将一段真实的人生传记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悲壮与伟大。
其次,我认为这本书还是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读物。
通过赵云霄红色家书中的文字内容和故事情节,我们可以了解到革命年代的青年英雄如何坚持信仰、如何奉献自己、如何追求真理。
他们身上展示的爱国主义、革命精神和对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都是我们今天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
这本书不仅能够唤起我们的爱国情怀,也能够激励我们努力奋斗,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最后,我认为《赵云霄的红色家书》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正能量。
在这个物欲横流、功利至上的社会,革命年代的青年英雄们用他们的信仰和追求真理的精神,给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通过与他们一起经历那段动荡岁月的故事,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将自己的人生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总之,我认为《赵云霄的红色家书》是一本具有深厚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的好书。
它通过赵云霄的家书,折射出那个特殊时期的真实生活,展示出那个年代青年英雄们追求理想和信仰的精神面貌。
这本书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年代的铮铮誓言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更加珍视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谢谢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对这本书的感受和看法。
赵云霄油画母亲牢房遗书读后感
赵云霄油画母亲牢房遗书读后感当我看到赵云霄油画中关于母亲牢房遗书这个场景时,那感觉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地攥住了心脏,生疼生疼的。
画面里可能没有那种超级绚丽的色彩,可就这么简简单单的牢房景象,再加上那封遗书背后沉甸甸的故事,就足以让我这个平时没心没肺的人,瞬间安静下来,认真地去感受那种厚重的情感。
你想啊,赵云霄身处牢房之中,那是多么绝望的境地啊。
她知道自己可能随时就没了,可心里想的全是孩子。
她写遗书的时候,心里该是多么的不舍和难过。
我就琢磨着,她拿起笔的手是不是都在微微颤抖呢?每写一个字,可能都是泪和血的交融。
这封遗书,可不像我们现在随随便便写的纸条。
那是她对孩子所有的爱,所有的希望,还有无尽的愧疚,都揉碎了塞在这字里行间。
她没办法看着孩子长大,没办法给孩子讲睡前故事,也没办法带孩子去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只能用这遗书传达自己的心意。
从这幅油画和这封遗书里,我也不禁感叹,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
不用在牢房里担惊受怕,有父母陪着长大,有各种好吃的好玩的。
可我们还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就抱怨,什么作业多啦,和朋友吵架啦,跟赵云霄当时的遭遇比起来,那简直就是鸡毛蒜皮。
这油画和遗书也让我特别敬佩那个年代的人。
他们为了信仰,为了一些看起来很遥远的理想,能付出这么多,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和对孩子的陪伴。
我就在想,要是我在那个时候,我能有这样的勇气吗?我可能会害怕得要死,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但是他们不一样,他们像一颗颗坚强的星星,在黑暗的夜空里努力闪烁着,哪怕光芒很微弱,也想要照亮未来的路。
总之呢,这幅油画和赵云霄的牢房遗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过去的艰辛和伟大,也让我好好地审视了现在自己的生活,告诉自己要更加珍惜,也要变得更勇敢、更坚强。
红色家书读后感700字
红色家书读后感700字红色家书读后感700字(精选篇1)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红色家书》,翻看着一页页蕴藏着智慧和力量的红色家书、一张张承载着朴素亲情的老照片,我可以触摸到革命先烈们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和至死不渝的理想信念。
虽然隔着厚厚的历史云烟,我依旧可以清晰地看到穿透岁月的光芒。
第一篇讲了两封催人泪下的书信:一封是陈觉烈士就义前给妻子赵云霄的诀别信,一封是赵云霄烈士给襁褓中女儿的遗书。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牺牲的”,“我将毙命,不足为奇……但是,人民总归要当家做主,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
”他们用生命书写着家信,用生命演绎着革命故事!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革命者是最讲感情的,他们感情细腻、真挚,即使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然惦念着自己最亲、最爱的人。
他们在最好的年华里为了人民不懈奋斗,不惜牺牲性命。
他们在生命凋谢的时候,牢记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员,不忘使命,始终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
读着《红色家书》,从字里行间里我能深深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矢志不渝、视死如归的精神气节。
一封封沉甸甸的红色家书,映照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群群宁死不屈的共产党人,筑就了中华民族兴起的路基,这不仅是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的生命赞歌,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长城,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坚定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后辈的我们,应该发扬先烈的优良传统,继承家书中传承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决不能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中国正在蓬勃发展,年轻一代要敢想敢干敢于追梦,为时代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红色家书读后感700字(精选篇2)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由于叛徒出卖在武汉被捕,他在狱中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母亲陈云凤:“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
红色家书跨越百年的承诺读后感
红色家书跨越百年的承诺读后感这些家书的作者都是英雄啊,他们写家书的时候,可不像咱们现在发个微信语音那么轻松。
那时候,枪林弹雨的,每写一个字都可能是在生死边缘挤出的一点思念和信念。
就拿陈觉给妻子赵云霄的家书来说吧,字里行间满满都是对妻子的爱,可又透着一股视死如归的劲儿。
他知道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妻子了,但是他没有哭哭啼啼地抱怨,反而是告诉妻子不要为他的牺牲而哀伤,要坚定革命的信念。
我当时就想,这是啥样的一种境界啊?咱们现在要是和对象分别一会儿,还得在电话里嘟囔半天舍不得呢,人家这面临的可是生死之别,还能这么大气。
还有赵一曼给儿子的家书,我读着读着就忍不住眼眶泛红。
她在那么残酷的环境下,被敌人折磨得不成样子,心里还惦记着自己的儿子。
她写的那些话,就像一位普通的母亲在跟孩子唠家常,可是又有着非凡的力量。
她希望儿子长大了能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为了革命而牺牲的,要儿子也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这就像是一颗种子,她把爱国和革命的种子通过家书种在了儿子的心田里,哪怕她不能看着儿子长大,也相信这颗种子会发芽。
这些家书让我特别深刻地感受到,那时候的革命者们,他们不是没有感情的战斗机器,他们有血有肉,有爱情、有亲情。
但是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为了让全中国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可以把个人的情感放在后面。
这和咱们现在有些人稍微吃点苦就喊累,稍微有点利益冲突就争得脸红脖子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且这些家书也像是一个承诺,一个跨越百年的承诺。
这些英雄们承诺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新中国而拼搏。
现在这个承诺已经实现了,咱们国家繁荣昌盛。
可是咱们不能就这么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们奋斗来的成果啊。
咱们也得像他们一样,有自己的信念,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得努力。
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要像那些写家书的英雄们一样,勇往直前。
读完这本书信集,我就觉得自己像是被打了一针强心剂。
以前觉得那些英雄离自己很远,现在感觉他们就像在身边,用家书的方式拍拍我的肩膀说:“小同志,好好干!”我也想对这些英雄们说:“你们放心,咱们这一代人也不会差,会把这个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你们的牺牲和付出都值得!”。
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红色家书》中收录了近百位革命烈士的家书,每一封信都饱含着万般不舍,寄托着殷殷期望,承载着沉甸甸的爱。
“我的启明,我的宝宝,当我死的时候你还在牢中。
你是个不幸者,你是个世界上的不幸者!更是无父母的可怜者......”这是赵云霄在狱中给自己尚在襁褓中的女儿的最后一封信,这也是最令我震撼的一封家书。
赵云霄河北省阜平县人,我的先辈,我的同乡,她为了革命工作与丈夫陈觉烈士过家门而不入,到死都没能再回故乡。
纸短情长,不尽欲言。
陈觉烈士就义前写给妻子赵云霄的信中说:“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情人,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
”
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革命者最讲亲情、最讲爱情,他们的感情细腻、真挚,即使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自己最亲最爱的人。
他们在最好的年华里为革命不懈奋斗,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在生命凋谢的时候,不忘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忘自己的使命,对革命的成功、事业的成功充满信心。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信仰,催我们奋发向前,一封封家书背后承载的是沉甸甸的革命情谊。
是老一辈革命家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盛世繁华。
我们应当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牢记历史,为祖国腾飞而奋斗。
红色家书读后感
红色家书读后感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吉安组工微讯接触到《红色家书》,此后每期都会仔细阅读。
它通过一封封直指心灵的家书,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张张昂扬向上的老照片,再现了历史。
初次品读,是满足好奇心,再次读便是爱上了,一个个故事都是动人的、震撼的,越读越觉得羞愧,越读越认识到党员的责任担当。
第一篇读到的是革命伉俪陈觉、赵云宵的故事。
两封催人泪下的书信:一封是陈觉烈士就义前给妻子赵云霄的诀别信,一封是赵云霄烈士给襁褓中的女儿的遗书。
还有中国共产党员的邓恩铭、“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革命烈士“菊妹子”毛泽建等。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在你长大成人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我将毙命,不足为奇……但是,人民总归要做主,共产主义事业终究要胜利,只要革命成功了,就是万死也无恨,到那天,我会在九泉下开欢庆会的。
”这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成的书信、演绎的革命故事!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革命者最讲亲情、最讲爱情,他们的感情细腻、真挚,即使天各一方,生死攸关,仍惦念着自己最亲最爱的人。
他们在最好的年华里为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懈奋斗,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们在生命凋谢的时候,不忘自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忘自己的使命,对革命的成功、事业的成功充满信心。
他们的岗位是平凡的,英雄不是高不可攀的,也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榜样其实就在身边。
为了新中国的到来,无数的优秀共产党员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用血、用汗、用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中华民族,换得中华人民安定幸福的生活。
幸福、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
感谢《红色家书》,在这样的时刻,警醒我们,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感谢《红色家书》,为我们树立榜样,让我们有勇气重新整装出发。
《红色家书》,一个个鲜活的革命者,告诉我们,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越是荆棘满路,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当头,就越需要我们身先士卒,以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读赵云霄遗书感怀
读赵云霄遗书感怀一个偶然的场合下,从一本破旧的书中不经意看到赵云霄留给女儿的遗书,读完之后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查阅了相关资料之后,更是百感交集,写一点儿文字的念头油然而生。
赵云霄,1906年出生于河北阜平的一个较富裕的书香家庭,被父母宠爱的童年无疑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1924年,她蹦跳着走进保定第二女子师范学校,从欧洲上空游荡过来的共产主义幽灵使她有了更崇高的革命理想。
次年,便毅然放弃了大家闺秀的平静生活,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阜平秘密党组织建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也是在那一年的9月,赵云霄瞒着痛爱她的父母,同后来成为其革命伴侣的陈觉远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救国救民的本领。
1927年9月,正当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时,赵云霄与陈觉学成回国。
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俩出生入死,一起先后在东北和湖南醴陵从事革命活动,参加秋收起义,组织游击队,建立小型兵工厂,发动醴陵年关暴动,带领农民开展武装斗争。
就在他俩为了革命而分离奔波的过程中,已有身孕的赵云霄于当年9月被捕,陈觉于10月在常德被捕。
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和严刑拷打,赵云霄夫妇铁骨铮铮,宁死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气节。
1928年10月14日,陈觉未能见到自己的孩子,慷慨就义。
赵云霄将失去丈夫的悲愤深深地埋在心中,为了孩子而坚强地面对一切。
翌年2月的一天,伴随着一声啼哭,一个女婴在狱中降生了!这个不幸的女婴一出生就面对着人世的不幸。
赵云霄在就义前两天,流着泪将孩子抱在怀中,呼唤着早已想好的名字“启明”,给女儿留下了一封信。
3月26日,赵云霄给襁褓中的女儿喂了最后一次奶,然后从容镇定地走向刑场,在长沙英勇牺牲,时年仅23岁。
下面是赵云霄写给女儿启明的信,括号中的文字是作者感怀。
启明:我的小宝贝!启明是我们在牢中生了你的时候为你起的名字,这个名字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有了你4个月的时候,你的母亲便被湖南清乡督办署捕到陆军监狱署来了。
当时你的母亲本来是立时处死的罪,可是因为有了你的关系,被督办署检查了四五次。
绝笔情深不悔观后感
绝笔情深不悔观后感近日,我观看了文献纪录片《绝笔》,全片真实再现了14位革命先烈在生死关头写下的绝笔信、诗歌或入党申请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为了践行共产主义信仰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纪录片中,陈觉、赵云霄这对革命恋人的绝笔信感动着我。
1925年在苏联留学期间,陈觉和赵云霄结为夫妻,回国后被分配到湖南从事苏维埃运动。
当时,白色恐怖很严重,他们白天在家研究工作、草拟文件,晚上外出活动、发动群众斗争,先后建立三十五个乡的苏维埃政权。
不幸的是,1928年两人相继被捕。
敌人为了使他们夫妻就范,将湖南地下党一网打尽,用尽各种手段,威逼利诱。
但他们依旧不为所动,受尽折磨,至死不渝,最后被敌人以“策划暴动、图谋不轨”的罪名判处死刑。
1928年10月10日,陈觉在就义前给妻子留下了绝笔书,14日英勇就义。
而赵云霄因有孕在身,敌人被迫同意延期执行。
但就在1929年3月26日,孩子出生才一个月,灭绝人性的反动派就对云霄下了毒手。
他们的孩子取名启明,因为经受过暗无天日的监狱折磨,体弱多病,4岁便夭折了。
陈觉、赵云霄这对革命夫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历史将会永远铭记他们,人民也将永远铭记他们。
本片还记录了革命志士们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舍弃高官厚禄、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决抗日、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
我对其中“初心明志叶挺英魂永存黄显声”短片中的人物“叶挺”记忆尤为深刻。
叶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抗日时担任新四军军长。
后因国民党反动派忌惮共产党军力,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大部分人被杀死,军长叶挺被送入牢狱。
这时的叶挺并不是共产党,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亿万人民所展现出的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抵挡住了疫情冲击;烈日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次次潜心试验,以汗水浇灌杂交水稻,至终离别时仍心系事业,询问水稻情况。
从群体到个体,血肉之躯筑成的万里长城,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赵云霄家书心得体会
(一)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这样两件并列在一起的书信展品:
一封是丈夫写给妻子的遗书,
一封是这位妻子写给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的遗嘱。
写信人是湖南的一对革命夫妻陈觉和赵云霄。
书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云霄我的爱妻:这是我给你的最后的信了,我即日便要处死了,你也迟早不免于死,我已请求父亲把我俩合葬。
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唯愿有鬼。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并蒂莲,夫妻恩爱永,世世缔良缘’……”
写这封信的共产党人名叫陈觉,xxxx年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富有家庭,他的爱妻是共产党人赵云霄,xxxx年生,河北阜平人,出生于较富裕的书香家庭,xxxx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他们由相识到相知,最终结为革命伉俪。
在简朴的婚礼上,他们宣誓以革命事业为共同的奋斗目标,相约为革命奉献一生。
xxxx年9~xx月,赵云霄与陈觉先后被捕,
xx月xx日,陈觉未能见到自己的孩子,英勇就义。
赵云霄因怀有身孕,刑期推迟5个月。
xxxx年3月xx日,赵云霄为孩子喂完最后一次奶,在长沙从容赴死,年仅xx岁。
于是这封写给刚出生不久孩子的家书也变成为了遗嘱:
启明我的小宝贝:
小宝宝!你是民国十八年正月初二日生的,但你的母亲在你才有一月有十几天的时候,便与你永别了。
小宝宝!你是个不幸者,生来不知生父是什么样,更不知生母是如何人?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扶(抚)养你了,不能不把你交与你的祖父母来养你。
你不必恨我,而(要)恨当时的环境!
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且到俄国读过书(所以才处我们的死刑),小宝宝!我不能扶(抚)育你长大,希望你长大时好好的读书,且要知道你的父母是怎样死的。
,小宝宝!你的母亲不能多说了。
血泪而成。
你可记着。
你的母亲是二十三岁上死的。
小宝宝!望你好好长大成人,且好好读书,才不(辜)负你父母的期望。
可怜的小宝贝,我的小宝宝!
你的母亲于长沙陆军监狱署泪涕
一九二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二)
这位年仅xx岁的母亲,刚刚体会到初为人母的幸福与喜悦,便与孩子生离死别,与爱人阴阳相隔,这是多么的痛彻心扉,又无可奈何,试问谁不想儿女情长,他们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为了全名族的解放事业,所以身处险境,大义凛然,不忘初心,选择了英勇就义,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每读一次,都忍不住让人潸然泪下。
在历史长河中,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像陈觉和赵云霄这样勇于牺牲、割舍亲情的革命先烈,才有我们今天幸福安宁的生活。
陈觉信中说到“以前我们都不相信有鬼,现在则唯愿有鬼”。
这是多么不舍的心情啊,他们生于优越的家庭环境,本是年轻的美好年纪,拥有那个年代比较优厚的生活,却选择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投身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在个人和国家之间,他们选择了国家,终究没能与爱妻相守,生死两茫茫,这对志同道合的革命伉俪,宁愿将情感寄托于死后虚无缥缈的幻想,面对死亡从容不迫,不屈不挠,这种精神将永远值得共产党员学习。
在个人和国家之间,国家的利益永远高高至上,在奉献和索取之间,要勇于奉献,在勇敢和懦弱之间,永远要学着勇敢。
陈觉、赵云霄这对革命夫妻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历史将会永远铭记他们,人民也将永远铭记他们。
(三)
事实上,历史何曾远去,它通常不过是改换了一种存在方式而已,就如陈觉、赵云霄这对革命伉俪英勇就义前,先后写下并遗留于今的这两封遗书。
它们会时刻提醒我们:就在尚未远去的过往,曾有一种人生、有一种爱情,叫发誓跟自己深信不疑的事情休戚与共。
曾有一种革命精神,让人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