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财政政策制度选择

合集下载

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政策

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政策

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政策近年来,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不断出台新政策,以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些新政策所带来的变化和挑战。

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瓶颈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新政策提出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对农村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用于改善农村交通、通信等领域的基础设施。

同时,鼓励引进先进的科技手段,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二、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新政策提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措施,包括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扩大农村经济规模,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三、促进城乡人才流动和转移就业城乡人才流动和转移就业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瓶颈问题之一。

新政策提出了促进城乡人才流动和转移就业的措施,包括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加强农村就业培训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促进城乡人才的流动和交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政策的出台为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要实现良好的效果,仍需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资金投入不足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其次,在城乡人才流动和转移就业方面,还存在一些制度和政策障碍。

因此,在推行新政策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解读,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同时加强对政策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之,加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政策为解决城乡差距问题和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通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促进城乡人才流动和转移就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城乡发展一体化将取得更好的成效。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政策建议作者:叶帆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2年第12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研究表明,城乡一体化将经历两个阶段,单向的城乡一体化和双向的城乡一体化。

首先是在工业化的带动下,农村要素向城镇的集聚过程,而后是一个由城镇向农村的扩散过程。

虽然城乡差距可通过市场的配置在漫长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自动予以克服,但仅靠市场来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往往能取得赶超的效果。

目前我国还处在城乡一体化的第一阶段,但部分地区也已经开始呈现城市要素要农村流动的趋向。

为此,立足长远,应当把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优质要素流入农村作为下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最终实现城乡融合。

建议下一步的城乡一体化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一、以工业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纵观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地区,如江阴华西村等,大多是依靠农业起家、工业发家、三产发家。

一方面,当地工业发达使农民进了工厂成为了产业工人,另一方面,农业是集中规模的高效农业,并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农民住房保证有整齐划一的联排别墅,出行有宽阔的大路,身份也逐渐向市民转换。

因此,要大力实施以工促农战略,加快各级各类工业园区载体建设,建立产业对口转移机制,引进一批带动性强、规模大的项目,加快发展步伐,以工业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还较低。

我国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0.85:1,而发达国家为3:1。

为此,要坚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前伸后延,做强农业产业链两端,发展加工、储藏、市场等配套体系,使农民不但在生产环节,而且在加工流通环节都能够取得收益,得到更多的收入。

二、着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维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稳定的基础上,将家庭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是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推进农业产业化所必须实现的一个突破,也是一个重大难点。

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与财政政策思路

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与财政政策思路

所谓城乡发展一体化 , 是 在 以人 为本 的 科
学 发展 观 的 统 领 下 , 突破 城 乡分割 、 地 区 封 锁
第一 , 城 乡 发 展 一 体 化 是 处 理 好 工 农 城 乡
关 系、 改 变 城 乡 二 元 结 构 的 必 然 要 求 。 发 展 经
的 各 种体 制 、 机制 和思想 观 点 , 实 现 城 乡 之 间
体 系。
关键 词 : 城 乡发展 一体 化 ; 公 共财 政 ; 财政政 策 中图分类 号 : 1 7 8 1 2 . 0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3 1 5 1 ( 2 0 1 3 ) 6 1— 0 0 1 8—1 6


充 分 认 识 城 乡 发 展 一 体 化 的 重 大
生 产 要 素 自 由流 动 、 生产力 的均衡布 局 、 城 乡
差 别 逐 步缩 小 的一 个 长 期 、 动 态 的过程 , 是 全
战 略 意 义
2 0 0 2年 党 的 十 六 大 提 出 “ 统 筹 城 乡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 开 启 了 中 国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新 纪元 。
行职 能和 宏观调 控 的基本 手段 , 在推 进城 乡发 展 一体 化 中担 负着 重 要使 命和 职 责 。


本报告从宏观和战略的高度, 深入论述 了 城 乡发展 一体 化的重大战略意义, 系统归

纳 了2 l世 纪 以来 国家财政 支持城 乡一体 化 的主 要政 策及 其 成效 , 客 观揭 示 了 当前

具 体 要 求 是 完 善 促 进 城 乡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体 化制度 , 加快 建立 以工促 农 、 以 城 带 乡 长

乡村振兴的政策配套与支持机制

乡村振兴的政策配套与支持机制

乡村振兴的政策配套与支持机制介绍乡村振兴的意义和背景近年来,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导。

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配套措施和支持机制,以推动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些政策配套和支持机制。

政府的政策配套首先,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为农村经济提供了资金支持。

其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政府鼓励农民依法确权,增加农村土地流转自由度,活跃农村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此外,政府还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道路建设等,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民获得感。

农村产业的政策支持其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

例如,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之一,政府鼓励发展乡村特色农产品,提供产地保护、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多方面支持。

此外,政府还鼓励农民参与农村旅游开发,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农村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补贴政策的实施除此之外,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农村补贴政策,以支持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例如,农业补贴政策向农民提供农资补贴、农业保险、农技培训等支持,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收入。

此外,政府还加大对农村低保和农村贫困户的扶助力度,提供生活保障和发展机会,助力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

金融机构的支持此外,金融机构也对乡村振兴提供了积极支持。

一方面,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投入,提供农村信贷支持,帮助农民解决资金困难。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还鼓励创新金融产品,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满足农村发展的融资需求。

科技创新的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

政府鼓励农村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提高农村生产效率。

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手段,推动农村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推进农村城市化 发展的财政政策

推进农村城市化 发展的财政政策
社 会 保 障 必 须 得 到 有 效 的 转换 和确 保 。
( ) 三 处理 好 城 市化 与 工 业化 的 关 系

( ) 一 处理 好 城 市 与 乡村 的 关 系
个 长 期 的过 程 ,不 能 一蹴 而 就 。解 决 “ 农 ” 问题 ,任 务很 艰 巨 ,要 循序 渐 三
城 市 化 涉 及 三 部分 内 容 ,已 城 市 化
的公 共 产 品 ,使 农 民真 正 享 受 到 政 府 提 区 。 供 的公 共 服务 ,从 而为 农 民创 造 平 等 的
生存 和 发 展 的环 境 。 ( ) 力 而 为 ,量 力 而 行 三 尽 四 、建 立 财 政 支 持 农 村 城 市 化 的 三
( ) 力 支持 农 村 经济 发 展 二 着
满 足 广 大 农 民 的公 共 需 要 为 目标 。坚 持 立 社 会 保 障 的项 目 、标 准 上 完 全 统 一 ,
等 方式 ,引导 和 支持农 民美 化 乡村 环
公平原则 ,为农 民提供基本 的 、有保 障 并 逐 步 接 近 并 赶 上 社 会 保 障 先 进 的 地 境 。
加 大 财 政 对 农 村 的投 入 力 度 , 又 要 考 虑
理论 探讨

维普资讯
口 赵林 春
赵克 礼
开发 区城 市 化 的 问 题 既 有 农 村 发 展 的部 分 、暂 时 不 能 城 市 化 部 分 和 正 在 城
过程 中 的积 累性 矛 盾 ,也 有 城 市 扩 张 引
城 市 化 和非 农 化 的关 系 即城 市化 同
维普资讯
理 论 探 讨
进 ,统 筹 谋划 ,搞 好 长 远 规 划 。
( ) 二 注重 公 平 ,兼 及 效 率

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与措施

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与措施

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与措施一、背景介绍城乡一体化是指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统一发展,实现城乡之间资源要素的有机流动和优化配置,消除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

二、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政府通过加大投入,优化城乡规划,推进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城乡发展的壁垒。

例如,在农村地区修建公路、铁路,改善交通条件,便利农民出行和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供水和供电设施的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全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例如,在农村地区建设优质学校和医疗机构,吸引优秀师资和医疗资源流入农村,解决农村居民的教育和医疗问题;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例如,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开展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提供便捷的金融支持,鼓励农民创业和发展农村经济。

五、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政府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化利用,促进农村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

例如,鼓励农民将闲置土地流转给专业农户或农业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增强农民的发展动力。

六、加强城乡交流与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还需要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政府通过组织城乡交流活动、开展城乡合作项目,加强城乡间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例如,设计开展城市农民工劳务输出计划,将农民工的技能和劳动力有序输出到城市,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组织城市志愿者服务团队到农村地区开展社区建设和公益活动,促进城乡社会文明的融合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19.04.15•【文号】•【施行日期】2019.04.1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2019年4月15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根本消除。

为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抓手,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目标,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坚持遵循规律、把握方向。

顺应城镇化大趋势,牢牢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正确方向,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突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构建促进城乡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整体谋划、重点突破。

围绕乡村全面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破除户籍、土地、资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全方位制度供给。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融合发展是指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协同发展,达到城乡资源共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社会文化一体化,进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为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一、加强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规划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需要加强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规划。

在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建立城乡统筹的规划制度。

同时,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政策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城乡发展政策,更好地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二、加强城乡投资合作城乡投资合作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大政府对农业现代化的投资力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产业,吸引城市居民前往农村休闲度假,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鼓励城市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产业的投资,推动城乡资源协同发展。

三、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流转化,进一步解决农民土地流转难等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托管、租赁等制度,支持建立农村土地市场化机制,鼓励城市居民在农村地区建立自己的农业产业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在道路、桥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实现城乡统筹,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建设连接城乡的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综合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促进城乡人才交流和培养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加强城乡人才的交流和培养,发挥人才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鼓励城市人才到农村地区创业创新并提供相关支持政策。

同时,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知识素质,使农民能够更好地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需要加强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规划、加强城乡投资合作、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城乡人才交流和培养等方面的措施,并在政策的制定、宣传和实施中,尊重和保障城乡居民的利益和权益,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财政政策调研与思考

苏州城乡一体化改革的财政政策调研与思考
( ) 六 支持 财政 支农 平 台 建设 。一
民的集体 土地 、 承包土地 、 宅基地以及
房屋产权 不明晰、 不固化 , 民依然离 农 不开对农 村土地 的依赖 ,城乡一体化 进程无法深入 ,农村第二次产权制度 改革呼声 日益 强烈 。
( ) 村 合 作 经 济 组 织 的税 收 负 五 农
政策文件 ,鼓励农民将 集体 资产所有
权 、 承包经 营权 、 基地及住房置 土地 宅
农村合作 医疗保 险制度 向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过 渡 ,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率达 9 %, 7 人均 基 金 3 7元 , 本 实 4 基 现农 民持 医保卡就诊看病 。
( ) 化 “ 大举 措 ” 加 快 了城 六 强 三 ,
金 。一是设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专项资 金。 在市级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 资金 , 重点 推进 “ 七位一体 ” 服务 中心 、 村 农
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 农村居 民集中居住点 建设 。二是落实 改 革试 点启 动资 金 。 明确要 求各 市 ( ) 区财 政 , 20 7 县 、 从 0 9 年起 , 安排 当 年 土地拍卖净 收益 的 1%, 为改革 5 作 试点启动资金。 三是增加补助资金 , 支
( ) 二 实现 “ 个 置 换 ” 探 索 了 农 三 ,
求, 合理 配置公共财政 资源 , 并从政 策
和投入上 , 尽可能 向农 村倾斜 , 逐步实 现公共财政农村全覆盖 。三是合理配
次 、 风险 5 承保 4亿元 。农业担保 累计 担保金额达 4 5亿元 ,居全 国同类第


在全 省率先对粮食规模经营户实
宅基地复垦补贴等 。四是 充分发挥财
政支农专项资金作用 ,加 强农 田基本

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发展的政府战略

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发展的政府战略

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发展的政府战略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战略。

它旨在弥合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这个政府战略中,政府肩负着重要的角色和责任,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发展。

一、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础设施的不平衡发展是制约城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推动城乡一体化,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这包括改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

同时,也应注重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二、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农村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加强对农村产业的引导和支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例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特色农业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向多元化、高效益方向转变。

同时,还需要注重农村创业创新的扶持,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创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三、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政府应加强土地制度的创新与改革,推动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

例如,通过土地流转、承包权抵押等改革措施,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民土地的使用效率。

同时,还应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设和保护,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四、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同样重要。

政府应注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村居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农村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提供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环境,满足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城乡环境质量关系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乡一体化的顺利推进。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这包括加强农村生态保护,治理农村污水、垃圾等污染问题,提高农村的环境质量与城市相匹配。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城乡融合是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手段。

城乡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为了建立健全的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策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工具。

要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纲领研究,制定全面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基础。

1.加强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明确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角色和定位,制定适合各地实际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加强政策配套、整合和协同。

2.积极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以提高城乡服务均等化水平。

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协调发展。

3.鼓励和支持产业转移和就业创业。

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农民参与合作社、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鼓励企业向农村转移,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互动。

4.优化城乡规划和建设,着力增加城市和农村的互联系统。

加强城乡规划,强化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物质联系和人文联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完善城乡融合的制度机制制度机制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力保障。

要完善城乡融合的制度机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的建立。

1.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组织领导机制。

完善城乡融合领导小组的机制,明确城乡融合发展的工作职责和指导思想,协调城乡融合发展的各项工作。

2.完善城乡土地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

优化土地利用效益,加强农业用地和非农用地的管理和规划,促进土地产权流转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土地利用的公平和合理。

3.加强城乡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管理。

完善城乡公路交通体系,提高道路安全和交通效率,加强城乡交通运输的管理,推广先进技术,提高运输效率。

4.建立城乡融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探析

新农村建设中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财政政策探析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 是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具体体现 , 也是解决 “ 三农”问题和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 财政作为政府 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 , 其职能和作 用决定了财政与
城乡一 体化 发展 关系 密切 。因此 ,按照 科 学发展 观
的要求 , 更新理财观念 , 改进财政管理方式和手段, 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是当前各级财政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中图分类号:F 2 . 3 38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是 中 国现 代 化 建 设 的重 大历 史任务 。而 统筹 城 乡发展 ,推 进城 乡一体 化 ,
体 化 。另一方面 ,通过推进 城乡一体化 ,消除城 乡之
间长期的非均衡和差别化发展, 有利于整个经济、 社 会 的和谐,有利于加强城乡内生增长机制的良性互 动,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从而为财政收入的增加提供 了良好的基础, 为城乡一体化财政政策的建设提供良 好的环境,促进财政政策的协调统一。 2 .有效的财政政策有助于城乡一体化
协调 发展 。
基金项 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6 C 7; 0Z 9) 湖南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6 N 8 0Q 2 ) 作者简介:何平均(9 3) 17 一,女 。湖南邵阳人,讲师,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财政理论与政策 。
二 、城 乡一体 化面 临的主要财政 问题
V 1 7No 6 o.城 乡一体 化 发展 的财 政政策 探析
何 平 均
( 南农业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 沙 40 ) 湖 1 18 2
摘 要 : 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城乡 一 体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分析了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面临的主要财政问题 ,

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平泉县财政力促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平泉县财政力促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乡协 调 发展 的衔 接 点
层次 、 多形式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 , 使
农业的增长 由追加投入 、 高消耗 、 质 低 量、 低水平的状况 向提高投资功效 , 低 消耗 、 多产出 、 高效益的状 态转变 。二
财政部 门在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 中, 要选准产业 、 优化政策 、 创新科技 、
投入农业 的有机结合 ,逐步形成多渠
代农业建设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
展基础 ,提高农 业整体效益和增加农
民收 入 ,作 为新 形 势 下 财 政 支 农 工 作
道、 多层次 、 多形式的财政支农投入机
的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 并在推动城乡 统筹协调发展方面做出 自己的奉献 。

有待于健全和完善 ,转变农业发展方 式 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 三是工业 化 、 城 镇化和农 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一体化
资金管理 ,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人手 。 通 过优化资金结构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 的导 向作用 ,以股份制合作 、专项 补
助、 资金配套和贷款贴息等有效形式 , 积极引导信贷资金 、农村集 体经济积
累和农 民增加对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 、 生态农业发展 、 农业科技进步 、 农业产
本着推动城 乡统筹协调 发展 , 资 金投入是关键这一 实践 经验,按照总 量持续增加 、 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 , 不 断增 加“ 三农 ” 投入 , 确保 财政 支 出优 先支持农 业农村发展 。 0 9年平泉县 20
策机遇 , 同绕农业主导产业 , 科学确定 支农资金投向, 充分运用 国债 、 贴息等 财政政策 ,发挥财政资金 “ 四两拨千
业 结构 调整 、农产品精深加工 以及饮 水安全 、 移民搬迁 、 动植物疫病 防治体 系 、农产 品质量安全体系等涉及 国计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治理之策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治理之策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治理之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城乡一体化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然而,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城乡差距较大、资源配置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

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治理之策。

一、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城乡发展的基石。

长期以来,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较大,而农村地区相对滞后。

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我们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道路交通、水电通信、环境卫生等方面。

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条件,不仅可以方便农民的出行,还能促进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强农村的水电通信设施建设,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

同时,要注重农村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产业是城乡发展的支撑。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一方面,要立足农村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入。

例如,一些农村地区通过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引导城市的产业向农村转移和扩散,带动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同时,要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形成产业链条,实现城乡产业的互补和互动。

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是城乡居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目前,城乡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我们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

在教育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在医疗方面,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论构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体系

论构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体系
件、 就业机会 、 入水平 、 收 居住环境等 ) 与城市逐渐消除差异 , 从
境 的影 响。科学规 划与合理布局是加快城 乡统筹发展的前提 。
只有坚持高起 点规划 、 高标准 设计 、 高质量 建设 、 高效率管 理 , 才能形 成一 种生 产 、 生活 、 教育 、 乐等结构合理 、 娱 布局得 当、 协
立的 目标和方向来教 育公众 , 统一人们 的思想和行动 。
健全完善的政策体 系是加快城 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证 。城 乡统筹发展是一项艰 巨复 杂的系统工程 , 受到从科学 、 文化 、 教 育、 医疗 卫生到经 济 、 律 、 法 资源 、 社会保障 等各方面政 策和环

统 筹 城 乡 发 展 的 内 涵
割, 是阻碍生产要素 自由流动的重要 因素 。因此通过 户籍制 度 改 革 , 步实现城 乡户籍一体化 , 以为农村 剩余劳 : 逐 可 动力的转 移创造一个公平 、 有序 、 合理的环境 。
2 完善 劳动 力 市 场政 策 , 进 劳 动 力 有序 流 动 和 充分 就 业 、 促
在 农村金融领 域中 , 合作社 处于主 导地位 , 农民很难 从 但 信用社得到贷款 。农村经济只储不贷 , 资金流向城市 , 支持了城
设、 大型灌溉 区的河道清淤工程等。此外 , 还要加大对小型农田 水利工程的投入 , 重点支持农 田水利 设施 的配套建设和维修保
护, 重点支持土地整治 , 加大农村 小型公益设施 的建 设。其次 ,
1 完善 户 籍 改 革 和 管理 政 策 , 进 城 乡居 民 共 享发 展 机 遇 、 促
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统 筹城 乡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政 府调
社会经济差别 , 使城 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 前拥有~致 拘社会 身 份和平等的社会地位 。近些年来 , 一些地方政 府进行 了不 同程

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改革

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改革

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改革建国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以“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在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在城市,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图书馆、公用交通、消防、绿化)时,一般不会要求居民负担费用;当城市兴建公共设施(如道路、桥梁、学校、公园)时,居民根本不必承担任何费用。

而农村则不然,不仅公共服务十分有限,公共设施十分落后,而且,即使是最必要的服务和最简陋的设施也要当地农民负担。

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严重短缺,地方财政实质是城市财政。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按照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公共财政加快了向农村覆盖。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各地先后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等,让农村居民真正感受到地方公共财政的阳光。

但从这些制度本身来看,仍没有脱离城乡二元结构的阴影,仍然是城乡两种制度、两种身份,双线运行。

按理说,公平分配税负和提供公共服务与公用设施是政府的责任,政府应尽量为所有公民(包括居住在城市和农村的农民)提供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和公用设施。

城乡两种制度、两种身份显然是不符合地方公共财政发展要求的,但有了制度比没有制度是一大进步,有差距的存在,说明改革还不彻底,发展还不完善。

下一步是城乡两种制度、两种身份的磨合、衔接、统一。

设计城乡一致的公共制度,逐步出台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政策,这是地方公共财政改革和发展的立足点。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安排,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内容。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制度下,财政都是不得不重视的大问题。

不断完善公共财政和政策,也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合理划分财政支出责任,实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对应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原则,毫无疑问,有权必有责;同样,有责也须有权。

各级政府履行职责必须具有一定的实施条件:权力就是责任的内在实施条件。

财权是政府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级政府负有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就不能不具备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条件。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在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的重要部署。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支持乡村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实现乡村的发展一体化。

政府需要大力支持乡村产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创业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同时,应当发挥乡村文化引领作用,推动乡村文化传承发展,让全社会树立良好的乡村发展理念,增强乡村发展的正能量。

二、形成城乡一体的投融资格制度。

政府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政策,以及发展乡村旅游业等政策。

同时,扩大城乡间的资金交流渠道,实行投融资质制度,更好地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政府要大力实施改革,改善政府领导、管理、服务及资源配置等体制机制,加强乡村综合治理,以及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建设。

此外,政府还要注重农民的受教育机会,扩大城乡居民的交流合作,加强城乡社会文化建设,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各方努力,政府要按照改革开放步伐,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城乡一体的投融资格制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实现乡村发展的可持续增长。

本文主要解读了有关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首先,政府需要大力支持乡村产业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改善农民的就业机会和获得收入情况;其次,政府要推出引进资金和实施投融资质制度,以支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最后,政府要加强城乡间的交流与协作,扩大城乡居民的受教育机会,促进城乡社会文化建设。

综上所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资金投融资,加强城乡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步骤。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促进苏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促进苏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行村企合一 的发 展模式 。伴 随村企经济 的不断强
大, 永 联村 村 民享 受 到 了越 来 越 多 的福 利 。村级 公
共设施建设 , 农 民新村建设 , 老保 、 医保 、 低保 的建 立, 文化 、 教育事业 的发展都 由村集体来 承担。为 了更好地服务农 民, 吸收剩余 劳动力 , 永联村 党委 和永钢集 团公 司在永钢集 团部分 岗位上选用 “ 大
第一 阶段 ,乡镇企业异军 突起 到形成苏南模 式, 苏州村级集体经济完成 了由单一 的农业生产逐 步 向以农 为辅 的 多种经 营转 变 。1 9 8 3年农 村家 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的全 面推行 , 促成了苏州村级集体经
济 在经 营形 式上 的重大 变化 。农户 家庭 生产 与 村级
会建设 。 研究苏州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村级集体经济 发展之路 , 总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验 , 提出新形势 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思路, 对加快推进苏州城乡一 体化进程 、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 为全国统筹城乡发
因此 异 军 突起 、 迅猛发展 , 迎 来 了农 村 一 、 二、 三产

苏 州村 级集体经 济发展 的历程及主
业并驾齐驱 、 农 村 经 济 全 面发 展 的 繁荣 时期 , 乡镇 企 业总 产值 占据 全 市农 村经 济 总量 半壁 江 山。此次
要 特 点
( 一) 主要 发展 历 程
展提 供科 学 的样板 具有 重要 的现实 意义 , 对促 进 “ 三
农” 研究 也具有重 要 的理论 意义 。

集体统一 服务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替代了单一 的集 体统一经 营 , 成为农村经 营的基本形式 , 并且有效
解 放 了农 村 生 产力 , 包括 队办 企业 在 内的 乡 镇企 业

“十四五”时期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十四五”时期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陈 丽 莎 ,等 :“十 四 五 ”时 期 支 持 城 乡 融 合 发 展 的 财 政 政 策 研 究
149
型城镇化试点地区的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差异,其中 几 组 有 代 表 性 的 指 标 测 算 结 果 表 明,农 村 人 均 基 础 设 施固定资产投资/城镇人均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 的 比 重 为 0.2497;农 村 每 万 名 小 学 生 拥 有 教 师 数/城 镇每万名小学生拥有教师数比重为 0.2821,农村普通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文化比重/城镇普通初中 教 师 本 科 及 以 上 文 化 比 重 为 0.2218;农 村 每 万 人 拥 有 医 生 数 (执 业 医 师 + 执 业 助 理 医 师 )/城 镇 每 万 人 拥 有 医 生 数 (执 业 医 师 + 执 业 助 理 医 师 )比 重 为 0.2216,农 村 每 万 人 拥 有 卫 生 机 构 数/城 镇 每 万 人 拥 有 卫 生 机 构数比重 为0.2328;农村参加基本养 老 保 险 人 数 占 农 村 人 口 总 人 数 比 重/城 镇 参 加 基 本 养 老 保 险 人 数 占城镇人口总人数比重为0.2086[3]。其结果,为寻求自身公共服务的受益水平,很多农村居民 一 旦 有 了 经济上的能力,就往往选择进入城镇社会去追 求 他 们 梦 寐 以 求 的 理 想 生 活 方 式。在 这 样 的 情 境 下,要 实 现城乡融合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大满足农村公共 服 务 需 求 的 力 度,用 公 共 服 务 的 供 给 缩 小 城 乡 居 民 的 福 利 差 别 ,改 善 农 村 居 民 愿 意 留 在 农 村 、建 设 农 村 的 必 要 条 件 。
2021 年 7 月 第46卷 第4期
河 北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财政与财务3年第期公共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应该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创新财政投入有效载体和机制,促进公共资源项目向农村倾斜,公共事业向农村延伸、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统筹运用资金和政策,科学把握节奏和投向,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

从2004年黑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全部免除农业税起,我省就已经开始着手在财政支持城乡发展一体化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实践。

在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这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从中也感到仍然任重而道远。

下面针对我省在实践中遇到的六个方面主要问题,理性地提出一些建议。

一、支持规划先行,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发展坚持以科学的规划引领城镇和乡村的发展,是搞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先规划后建设,也是《城乡规划法》的基本要求。

切实做到规划先行,才能够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

各级财政应该十分明智地为规划先行主动“买单”,自觉把这项经费纳入预算管理。

如果没有规划,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将浪费更大的财政资金。

2004年黑龙江省搞免征农业税试点,当时实行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以奖代补制度。

启动门槛较低,只要农民筹资筹劳政府就予支持,目的是把项目快速启动起来。

当时的规划来不及制定,十年后再来看当时支持的一些项目,有一些由于没有规划就出现了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的问题。

比如说现在决定要撤并的村屯,当时建设村屯的时候修建了三纵两横(各200米左右)的村内道路,可是现在这个村经过新的规划要撤并了,水泥路就要起掉,土地复耕,一公里路大约34万元,造成了资金的浪费,教训是深刻的。

在规划的具体编制上,应该首先支持省域村镇规划,明确哪些村镇保留并建设,哪些村镇撤并不再投入。

要开展第二轮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十二五”城镇规划;要支持县(市)、乡(镇)搞好县域村镇居民点布局的规划;还要支持编制中心村、农村新社区和小城镇的建设规划。

这些规划要做到科学完整、布局合理、因地制宜、定位明确、功能齐全、步骤有序、重点突出、独具特色,要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一些具有历史和人文价值的古村落要精准地保留一些。

其他一些方面也要超前考虑,比如说按照农村土地流转后下一步的人口规模,把一些零星分散的村屯进行撤并,集中建立小城镇和农村新社区。

这样就能集中精力攥拳头,搞好城镇化建设。

二、坚持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两者相得益彰。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用更少的农村劳动力保障粮食需求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新型城镇化则可以承接更多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走进城镇,安家立业。

财政部门应抓住我省先行试点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机遇,创新和完善财政管理机制,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齐头并进。

一是突出重点投入。

统筹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科技、水利建设、大农机配套、农业产业化、绿色食品和良种产业等领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争取国家支持。

及时跟踪国家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政策动向,超前研究谋划,加强沟通汇报,努力在健全农业投入增长、生态补偿、粮食产业发展保护等机制上取得更多突破,在争取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上赢得更多份额。

三是科学整合资金。

遵循“渠道不变、用途不乱、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原则,结合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由财政部门牵头,重点对用途趋同、性质相近、功能配套的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切实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

坚持以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为对象、以规划为依据、以项目为载体、以村镇为平台,对涉及农村的泥草房改造、危房改造、通村公路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饮水安全、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益事业专项资金整合,集中投入,引导农民逐步向规划中的中心示范村、农村新社区和小城镇聚集。

三、扶持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化,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加快城镇化进程。

影响我省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是产业实力不强,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尤为突出,近九成的县(市)依靠上级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过日子。

财政部门在支持我省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探索根据不同层次城镇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扶持政策,有侧重地把握资金投向,加速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财政政策制度选择□陈大光6201101城乡发展一体化型工业化进程,完善集聚要素功能,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服务业发展,提高就业水平。

一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

在城市功能完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接续产业培育、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壮大产业规模实力,使中心城市成为全省城镇化的中坚力量。

二是推动县城等小城镇特色发展。

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有效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乘数效应,以间接支持为主,直接支持为辅,重点推进低碳产业、绿色产业和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建设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大镇”、“边贸强镇”、“旅游名镇”,提升城关镇和其他建制镇对周边农村辐射带动力和吸附凝聚力。

四、提升民生品质,促进城镇化得到公共服务均等化广泛覆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着眼于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财政部门应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一是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继续实施天保二期工程,推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加强“三供两治”等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加大对污染减排和节能重点工程支持力度,探索集中利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中央财政资金、省级“三供两治”以奖代补资金,对整村迁入小城镇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予以支持。

二是支持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

坚持财政资金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促进教育、卫生结构和布局优化均衡发展,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建立城乡社会保障衔接和转移机制。

三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以财政安排、落实政策、搭建平台、商业开发等办法,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探索利用省级棚户区改造以奖代补资金和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对整村搬迁小城镇的,比照相应标准给予适当补助。

五、建立激励机制,促进城镇化与农民意愿、政府作为有机结合推进城镇化,是惠及农民群众的一件好事、实事。

既需要政府积极引导,防止行政不作为,又要尊重农民意愿,绝不能搞行政命令,使农民“被动进城”、“噘嘴上楼”。

要通过政策引导、利益驱动、成果显现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方面,在完善财政支持城镇医疗、养老、就业、入学、保障房等与农民进城密切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对农户及整村搬迁进城居住的,按照不同的奖励标准分别给予补助,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

另一方面,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政府推动的积极性,认真研究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方式,对涉及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等专项资金,改变直接投入的传统方式,采取先建后补或以奖代投的方式,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导向和“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快我省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六、强化制度创新,促进城镇化受益于财政体制改革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破解体制机制瓶颈,建立健全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机制。

一是探索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

在国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基础上,按照统一部署要求,规范省以下财政收入和政府支出责任划分。

针对省直管县试点、农垦管理体制创新试点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稳步推进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强化乡镇财政管理,因地制宜深化乡镇财政体制改革。

二是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在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基础上,以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为目标,建立完善奖补机制,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进一步增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三是推动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

鼓励地方政府通过持有的股权、矿权、林权及土地所有权等资源性资产注入方式,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在此基础上发行城投类企业债券;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BOT、TOT、PPP等形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建设;建立完善中小企业担保和风险投资机制;积极培育地方资本市场,拓展项目融资业务等,充分利用政策担保、财政补贴、信贷贴息等财政工具及衍生品的杠杆作用,逐步形成以政府财政投资为引导、金融资本、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多渠道、多途径、多办法解决城镇化所需资金,支持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作者系黑龙江省农村财政研究会会长)苏明:陈会长从地方的角度,特别是从黑龙江省发展的角度提出黑龙江省下一步城镇化发展的一些重大的思路。

黑龙江省十余年以来很多改革走在中国的前列,比如黑龙江率先试点取消农业税并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

黑龙江省未来新十年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困难比一些较发达地区要大,黑龙江省未来的发展、改革,包括城镇化的任务非常艰巨。

陈会长讲得非常务实。

对黑龙江省未来的城镇化怎么推进,他讲了几个思路。

第一是规划,非常重要。

第二是产业,没有产业,没有工业化,没有经济发展,城镇化推进不了。

第三是民生。

第四是制度创新,包括财政体制、财政制度的创新。

应该讲这些思路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对黑龙江省城镇化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011017农村财政与财务3年第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