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

合集下载

财政政策与收入差距缩小

财政政策与收入差距缩小

财政政策与收入差距缩小当谈到财政政策的作用时,很多人会将其局限在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物价稳定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

然而,财政政策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财政政策如何对收入差距产生积极影响,并分析实施策略,以期促进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

首先,财政政策通过税收制度的调整来引导收入再分配,从而缩小收入差距。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适当的税收调整,可以降低高收入群体的税负,减轻低收入者的负担。

例如,在增值税制度中,可以采取差别税率的方式,对生活必需品征收较低的税率,而对奢侈品征收较高的税率。

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低收入人群的消费,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调节高收入人群的消费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提高高收入群体的纳税比例,从而实现收入再分配的目标。

其次,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来缩小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实现财富再分配的目标。

例如,可以建立普惠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为全体劳动者提供基本保障。

同时,还可以建立最低工资制度,确保低收入劳动者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其贫困风险,缓解收入差距带来的社会不公。

此外,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投资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方式来缩小收入差距。

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关键环节,通过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分配,可以缩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教育差距,减少收入差距的产生。

同时,还可以加大对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帮助低收入人群提升自身技能水平,提高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这种投资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举措,可以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的机会,缩小与高收入人群之间的差距。

最后,为了实现收入差距的缩小,财政政策还需要与其他经济政策相协调,形成合力。

例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可以相互配合,通过维持物价稳定和控制通胀,避免高通胀对低收入人群的冲击,保护他们的购买力。

缩小城乡差距的策略与措施

缩小城乡差距的策略与措施

缩小城乡差距的策略与措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乡差距的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的发展迅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

城市和乡村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收入方面,还体现在生活、教育、卫生等方面。

缩小城乡差距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探讨缩小城乡差距的策略和措施。

一、加强财政投入财政投入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家应当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例如公路、电力、通讯、医疗等,这些基础设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农村,促进经济发展。

同时,合理调节各地财政资源的配置,建立以贫困地区为重点的公共投资机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二、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农业是农村和城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

因此,促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中之重。

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农业产业,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产业指导,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适合自身条件的农业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三、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手段。

针对农村儿童和青少年,政府应当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

此外,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和就业能力,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四、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医疗卫生是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加大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力度,建立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针对贫困地区和特殊群体,加强医疗救助和援助,提高大病救助率和医疗服务覆盖率,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差距。

五、积极引导城市向农村转移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生活成本、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因此,应当积极引导城市向农村转移。

例如允许城市居民在乡村购置或租赁房屋,享受农村清新环境和低生活成本,同时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经济活力。

实施财政政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

实施财政政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分析

财税与舍融择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人当年综合所 得计算的每一级距的奖金所负担的税 负(详见表3所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采用预 扣预缴的计算方法,会使得税前月收 人大于8 000元的居民群体预扣的个税呈现出波动上涨的趋势。

企业薪酬 管理人员可以选择将奖金在全年的第 一个季度发放,并分月发放,使得考虑 奖金之后缴纳的个税合计金额在全年 分布更加合理。

居民个人可结合自身 当年可以扣除的基本减除费用、专项 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及其他扣除项目 金额,综合考虑是否将其纳入综合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

另外,全年一次 性奖金政策过渡期间,纳税人应根据 自身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应将其 并人综合所得或是选择单独计算。

考 虑到扣缴义务人通常会在个税预扣缴申报期间将纳税人取得的全年一次 性奖金与其他工资薪金收入分开并单 独计税,纳税人如需要通过汇算清缴 选择将其并人综合所得计税的,应在 次年6月30日前完成汇算清缴申报,确 保及时取得退税。

总之,个税如何缴纳,需结合个人 所得额在•个年度内确定个税的计算 方法,加上目前我国大多数居民实行 由所在单位代扣代缴方式纳税,会计 人员应筹划好个人工资和奖金应缴纳 个税的方法,在法律范围内合理减少 税赋。

主要参考文献[1]闫华红,滕珍莲.新会计准则对 企业财务分析的影响及建议[J].财务与 会计,2020(10).35-38.作者单位:湖北省利川市人民医院(责任编辑:小轩)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取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经济社会问题,其中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就是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贫富分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党的十九大报告、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指出,要缩小城乡收人分配差距。

可以看出,调节收人分配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始终是国家的长远目标,也是改善民生的政策热点。

一、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本文选取最常用的指标——城乡收人比进行现状分析,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城乡居民在收人水平方面存在的差距大小。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社会的不协调,其中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尤为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在城乡统筹过程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事关全局。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十分悬殊,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更多地体现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9.63%,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只有5.02%的增长,两者相差4.61个百分点。

这必然导致原本存在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现出不断扩大之势。

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由1978年的209.8元扩大到2004年的6485.2元,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由1978年的1:2.57扩大到2004年的1:3.21。

据世界银行有关报告指出,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1.5倍,这一比率超过2倍的极为罕见。

而我国这一比率自1978年以来,除1982年~1985年分别为1.98、1.82、1.84和1.86倍外,其他年份始终在2倍以上,并且不断扩大,到2004年已达3.21倍。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在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上曾经谈到,2004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表面差距是3.2:1,但实际上在城市居民收入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纳入统计范围。

比如,各种各样的隐性福利、住房、教育、卫生,甚至用电都比农民有更多的优惠。

如果把城市居民的一些隐性福利、优惠折算成收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能达到1:6。

二、农村财政政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主要在于农民收入增幅的持续减缓,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外,国家农村财政政策的影响是一个直接原因。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财政政策调节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财政政策调节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财政政策调节摘要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并分析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主要内容包括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政策建议。

1. 引言收入分配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参与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情况。

收入分配不平等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都面临着收入差距扩大、贫富差距拉大的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收入分配问题。

2.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

我国的收入分配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2.1 基本收入不平等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农村地区的收入普遍低于城市地区。

同时,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比较明显。

2.2 高收入人群增加近年来,我国高收入人群的数量在增加,这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加剧。

2.3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很多弱势群体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

3. 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3.1 社会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平等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增加,引发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3.2 消费能力不足较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缓慢,他们的消费能力相对较低,这可能会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

3.3 增加税收压力收入分配不平等可能导致富人税收负担减少,从而增加了穷人的税收负担。

4. 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财政政策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来促进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

财政政策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主要作用包括:4.1 提高基本收入水平政府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供社会救助等方式,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财政政策与收入差距缩小

财政政策与收入差距缩小

财政政策与收入差距缩小在现代社会中,收入差距的扩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里,富人变得更富有,而穷人则越来越贫困。

这种现象引发了许多社会不满和不稳定因素。

因此,探讨如何通过财政政策来缩小收入差距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财政政策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减小收入差距。

当富人和穷人都要纳税时,税收制度的公平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逐渐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并减轻低收入群体的税负,可以实现贫富差距的缩小。

此外,还可以通过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低收入者的福利水平。

其次,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社会福利支出来缩小收入差距。

通过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福利水平。

这不仅可以提升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机会去提高自身技能和竞争力。

同时,对于特殊弱势群体,如残疾人和失业者等,政府也应提供相应的福利和援助。

另外,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和就业创造来缩小收入差距。

通过提供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低收入者的就业机会,让他们能够有更好的工作和收入。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低收入者的工资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财政政策不能单凭自身的力量来实现收入差距的缩小。

贫富差距的产生涉及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如教育水平、技能储备、社会背景等。

因此,政府还需要通过教育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措施来综合推进。

此外,财政政策的制定也需要注重可持续性。

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保证公共财政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时,要考虑到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平衡,避免陷入财政赤字的困境。

综上所述,通过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支出、职业培训和就业创造等财政政策手段,可以有效地缩小收入差距。

然而,要实现长期稳定的收入差距缩小,还需要政府在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做出全面而持续的改革。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施策,才能够最终达到缩小收入差距的目标,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政考》
【年(卷),期】2013(000)036
【总页数】2页(P33-34)
【作 者】郑雅卓;李效熙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 文
一、变革不合理的制度。
我国政府已经察觉日益严峻的城乡收入差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我国制度的一些原因,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城乡差距依然巨大。
也就是说,目前减轻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些措施,有很多制度上的缺陷,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农村收入,就要改变上述不合理的制度。同时还要想一些在农村之外的措施来减少城乡收入差距。
二、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
解决我国的城乡差距,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发展农村经济,想方设法增加农村的经济收入,让农民得到实惠。但是,农村的经济潜力发展毕竟非常有限,即使增加对农村的资本投入,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是会遇到很大瓶颈,因此解决城乡收入差距,只靠向农村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国还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有了强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就可以吸收更多劳动人口,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就会走出农村,在城市务工的收入肯定要比在农村的收入高很多。通过让更多农民进城务工或经商,就可以显著增加农村的收入水平,进而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
第二,我国减少城乡收入的措施主要依赖由上至下的行政指令,上级政府制定一套政策,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地方政府的参与程度不高,又没有有效的监督指标。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自己的特有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政策,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参与,因为地方政府是最了解当地情况的。只有地方政府的大力参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农村投入足够资金,才能真正解决我国目前的城乡差距。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虽然在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把财政权收归中央,地方财权越来越小,但是中央的转移支付大多以应对性为主,一般性的中央转移支付比较小。这个制度使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根本无力向农村投入资金。中央政府目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样一来,地方政府的财政紧张会得到有效缓解,但是这样未必能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原因有二: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对策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对策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对策一、背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稳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农村居民涌向城市,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没有出现明显缩小的迹象,形势严峻。

二、原因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对策必须首先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是我对原因的深入分析:1.教育差距由于资源不均,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农村更加优秀,而教育又是提升一个人自身价值和获取高收入的关键,教育差距直接决定了城乡收入差距。

2.产业结构差异城市产业更加成熟和多元化,对人才需求较高,因此,城市居民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和提升自己的技能获取更高的收入,而农村居民依靠的则是农业生产和传统手工艺,难以有更多的增值。

3.政策限制城市居民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更多的来自于政府,而农村居民在政策上却相对弱势,政府给予的资源和优惠政策相对较少。

4.环境和交通的差异城市居民享受了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交通便利,而农村居民则受限于资源和交通这一瓶颈,限制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三、对策建议要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们必须有明确的对策建议,以下是我基于原因分析制定的对策建议:1.加强教育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让农村居民也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优化产业结构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产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农业结构,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和文化产业,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3.加强政策扶持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持。

4.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交通的投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结语总之,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重要的历史任务之一。

只有通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和生产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平等和社会稳定。

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的新趋势

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的新趋势

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的新趋势【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的新趋势呈现出多个特点。

首先是宏观调控取向的转变,政府更加注重结构性调整和改革,通过强化财政政策的定向调节作用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政府加大了普惠性支出力度,更多关注民生领域的支出,提升社会公平和整体福利水平。

政府还在不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优化税收结构,提高税收征收效率,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动力和支持。

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的新趋势将继续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财政政策、新趋势、宏观调控、结构性调整、定向调节、普惠性支出、财税体制改革1. 引言1.1 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的新趋势在经济新常态下,财政政策的新趋势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要,财政政策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在这一背景下,财政政策的新趋势逐渐显现出来。

宏观调控取向的转变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特征之一。

传统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调节来影响经济运行,而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加注重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财政政策开始注重结构性调整和改革。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加快,财政政策也需要更加精准地支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强化财政政策的定向调节作用成为新的趋势。

财政政策不再是简单地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而是更加注重通过精准的政策调控来应对经济运行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实现良性发展。

加大普惠性支出力度也成为财政政策的新趋势之一。

在强调社会公平和公正的背景下,财政政策需要更多地关注民生领域,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出力度,确保所有人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也是财政政策的新趋势之一。

在经济新常态下,财税体制需要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国家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财税政策,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和透明度,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财税政策选择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财税政策选择


城 乡收 入 差距 扩 大 已成 为 不争 的事 实
于经济发展 不平衡造 成的。而经济发展不平衡
是 由多 种 因 素 所决 定 的 ,其 中 主要 是 长 期 以来 我 国实 行 城 乡 分 治 的 经 济政 策 尚没 有 得 到根 本 改变, 财政 对 农 业 投入 严 重 不 足 。再 加上 农 业 经
性 和农 村 社 会 的稳 定 ,而且 阻 碍 影 响市 场 经济
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而农 村在这些方面则没有任何补贴 ; 在社
会 保 障 方 面 . 镇居 民可 以享 受 医疗 、 老 等各 城 养 类社 会 保 障政 策 ,而农 民只 能 是家 庭 自我 保 障 ;
体制发展所需要 的统一大市场的完 善,并最终 影响社会有效需求的稳 健增长 ,成 为制约我 国
经济 快 速发 展 的最关 键 因素 。本文 拟 从导 致 城
在税收方面 , 城镇居 民只就 自己的工资 、 薪金收 入向国家缴纳个入所 得税 。而农 村却要承担各
种 合 理 、 合 理 的 税费 。 19 不 9 9年 . 民缴 纳 的人 农 均 税 收 额 相 当 于 城镇 居 民 的 9倍 ,如果 加 上农 民缴 纳 的各 种 名 目繁 多 的 “ 乱 ”收 费 , 相 当 三 则
维普资讯
晋阳学刊2 2年第3期 0 0
缩 小 城 乡 收 入 差 距
财 税 政 策 选 择
口 杨 林
( 岛 海 洋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东 青 岛 26 7 ) 青 山 60 1
摘 要 : 期 以 来 ,我 国 采 取 城 乡 分 治 的 经 蒋 政 策 ,财 政 对 城 乡 投 入存 在 差 异 再 加 上 农 产 品 价 格 长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手段调节城乡收入差距

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手段调节城乡收入差距

N o n g y e j i n g j i在我国的财政收入控制方面,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人们十分重视的问题,因为如果城镇的收入和乡镇的收入差距过大,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要着重的去研究,如何解决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

我国的很多研究学者和专家都对此问题进行过分析,并且提出了很多关于完善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对策。

主要是从我国的财政政策方面提出解决办法。

笔者将对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在财政政策手段上使用的一些办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在个人税收方面,制定城乡一体化的收税机制1、制定并且完善税收的体系要想制定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税收机制,首先我们需要做好个人收入的税制调节。

通过税收手段控制个人收入,可以有很多方面。

首先,可以通过累加税的方法进行调节。

在进行收入较高人群的税收调节时,可以采用不同层级运用完整的超额累进所得税方法。

这种累进税制的方法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采用的方法。

第二个方法是针对那些收入较低的人群采用的方法叫做税式支出。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低收入人群较低,以增加他们的收入为目标的一种税收机制。

这种税收机制主要是通过给予他们一定的税收优惠,在许多纳税项目上都可以进行直接的优惠政策。

这样也是在间接的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减少他们的税收负担拉近低收入与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

第三种调节手段主要的受益者也是低收入人群,可以对他们的利益进行一定的保障。

此种方式主要是为了避免或者是减轻通货膨胀造成的一些收入分配压力,此种方式也叫做税收指数化。

2、做好个人税收体系的分层调节制度要想做好收入的再分配,需要税收制度参与进来,主要在人们收入的实现过程中进行。

进行个人收入类的税收体制,首先就是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在我国普遍征收的一种税制。

个人所得税针对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有不同的税负要求,采用个人所得税进行税收的效果十分明显。

第二种是对于居民已经获得的收入累加部分。

也就是说人们将自己的收入进行买卖变化成动产,或者是不动产之后的收入进行再次分配调节。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研究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研究

长9 . 6 。农 民人均纯 收入 达到 7 9 1 7元 , 比上 年名义 增 长 1 3 . 5 , 扣 除价格 因素实 际增 长 l O . 7 。城乡 居 民收入 实 际增长 快 于 G DP增 长 。但 是 , 2 0 1 2年我 国城 乡居 民收 入 比为 3 . 1 O : 1 , 城 市和农 村居 民 的收入 水 平仍保 持 3倍 以上 的差距 。
表 1 我国 1 9 9 1 ~2 0 1 0年 城 乡居 民人 均 收 入 增 长 率 对 比表
资料来 源: 《 中国 2 0 1 2年 统 计 午鉴 》
( 二) 城 乡居 民人均 收入差 距
人均 收入 是衡 量一 个人一 定 时期 内收入 获取 能力 的重 要 指标 , 也 是决 定 居 民 总体 收入 水 平 的最 主 要
( 一) 城 乡居 民收入 增速 差距 根 据《 中 国统 计 年鉴 ( 2 0 1 2年 ) 》 , 1 9 9 0年 , 我 国城市 居 民人 均 可支 配 收 入为 1 5 1 0 . 2元 , 到 2 0 1 2年 提
高到 2 4 5 6 5元 , 年均增 长率 为 1 2 . 3 9 , 与此 同时 , 农 村居 民家庭人 均纯 收入 由 1 9 9 0年 的 6 8 6 . 3元提 高 到 2 0 1 2年 的 7 9 1 7 元, 年 均增 长率 为 1 1 . 8 7 ( 具 体见 表 1 ) 。
会和谐稳定显得越来越迫切 。
关键词 : 城 乡居 民 收 入 ; 城镇化建设 ; 农业产业化 ; 对 策 中 图分 类 号 : F 0 1 4 .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1 7 3 4 ( 2 0 1 3 ) 0 2— 0 0 4 6— 0 5

缩小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政策

缩小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政策
2 0 0 6 20 0 7 2 0 O 8 2 09 O Z 0 01
城 市人 均 可 支配 收 入 ( ) 元
14 3 o 9
1 6 1 5 2 1 7 8 3 5 1 7 O 5 6 1 1 5 7 7 1 1 9 o 9
农村人均纯收入( ) 元
3 5 2 5
2 纪 9 O世 O年 代 以来 , 乡居 民收入 差 距 不 断 扩大 , 城 已 成为 中国经 济发展 中的焦 点 以及 中 国二 元 经济 社 会结 构 诸 多矛 盾的集 中体 现 。
表 1 20 ~2 1 0 5 0 0年 我 国城 乡居 民人 均收 入 及 差 距
年 份
2 o o 5
为 1 7 2元; 2 0 到 0 5年 , 部 地 东 区人 均 GD 为 2 2 0元 , 部 地 区 为 8 7 P 20 西 9 0元 。 6年 间 , 西 东
距 的 日益扩 大最值 得整个 社会关 注 。在 此之 前 , 于收 入差 关
表 2 20m21 0 5 0 0年 我 国 四 大地 区居 民人 均 收 入 比较 表 ( 单位 : ) 元
东 中西 北
年 份 东部 巾吾: l 西 部 东北 收 入 比
1 o; . 8; o 1 9 2 05 1 1 5 1 4 7 6 1 E 6 9 O o2 1 0 j 6 6 0 2 6 6 4 54 5 0 3 6 0 7 55 91 2 1 ; . 2 . 9 1 6 1 0 1 9 . 0: . 6 5 4 0 13 l1 l3 6 5
金 融在 线
缩 小 中 国收入 分 配 差 距 的 财 政 政策
炊 红 霞
( 中共 鄢 陵 县 委 党 校 , 南 许 昌 4 1 0 ) 河 6 2 o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原因及对策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原因及对策

浅谈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及对策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本文针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贫富分化严重。

研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改”金字塔型”为”橄榄型”社会结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1.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贫富分化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调查,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2.36∶1,2000年为2.79∶1,2002年为3.1∶1,2010年为3.23:1,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3.13:1,虽然有所下降,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较大。

1.2基尼系数不断增大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判断收入平均程度的最基本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78年我国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16,这说明当时我国属于个人收入差距比较小的国家;而到1995年基尼系数已达0.389。

世界银行统计认为,到1998年中国城镇的基尼系数就已经超过0.4的警戒线。

由此可见,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之大。

1.3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东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基本持平。

随着政府政策向东部地区倾斜,我国东部地区发展迅速。

进入90 年代后,东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迅速拉大,2011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230元,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03元,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45元;2011年上海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56万元,北京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736元,陕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28元。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

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作者:常蔓文来源:《商场现代化》2015年第11期摘要: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代表了一项重大理论时代性的创新,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意义,科学判断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运行新走势,客观、准确地认识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特征。

我国经济增速已经转为中高速发展,产业结构在不断的优化,经济运行处于新阶段转换时期,要积极应对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风险与困难,全面深化经济改革,促进高新技术创新发展,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趋势。

本文介绍了经济新常态的内涵,阐述了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分析了新常态下我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提出相应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趋势性特征;政策取向一、经济新常态的内涵新常态是指由过去的状态向一种新的并且相对稳定的常态调整、优化、转型、升级的转变过程,是我国全面深化经济改革、政府主导向现代化经济主导转变、向发达经济体过渡的新常态发展途径。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包括经济增长速度、发展方式、增长动力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转型,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等。

我国已经处在新的发展阶段,但需继续努力、勇于突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敢于承担、及时解决,开启我国向经济强国发展的新征程。

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我国的经济从高速增长模式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城乡经济差距缩小,居民平均收入水平上升,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受益,经济发展状况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科技创新型转变,为了我国经济顺利向新常态趋势发展,应充分认识、了解我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

1.我国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多年维持了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速度,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呈现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特征,我国的对外贸易需求呈现常态性萎缩状态,2012年、2013年经济增长率进一步回落到7.7%,2014年GDP同比增长7.4%,增长速度滑落至1990年以来的新低,经济增速呈现放缓态势,经济新常态时期是我国调整增速但不降低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机遇。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2 我国居民收 入 差距过大是分配制度不合理的集中反映 居 民收人差距的不断扩大 , 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 但分配制度不合理是主 要 原因。 2 初次分配不尽合理 l
而目 . 还有社会与政治的, 因而发挥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无法替代的作用。 美国 贫富差距同样严重 , 但美国富裕阶层每年 向 公益慈善组织的捐助, 到 占 了美国 G P 9 。中国的第三次分配严重缺位, D的 % 据有关慈善公益组织的调 查, 国内工商注册登记的企业, 的企业从 9 来没有参b Ⅱ 过捐赠。 虽然改革开 放以 , 来 政府对各类困难群体在政策和资金上有所倾斜, 但光靠政府的力量 还很不够, 富豪慈善家们的慷慨解囊十允 必 。另外, 要 慈善家的 倾情奉献, 也 是缩小贫富差距的—个重要途径 , 也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扩大带来的不良影
民营科技
2 9 第5 0军 期 0
实践 ・ 思考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改革ຫໍສະໝຸດ 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吴 瑛
( 双鸭山市委党校 , 黑龙江 双鸭山 15 0 ) 5 10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 城 乡 民收入大幅提高, 我国 居 物质生活状况大大改善, 但在^们整体收 入水平显著提高的 同时池 出 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
响。 3 “ 调高”“ 、扩中”“ 、保低” 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我国是—个“ 不患寡而患不均” 的国家, 虽然我 在居民收 ^ 、 普遍提高的前提下出现的 , 但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 也会给社会的 长期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而缩小收 ^ 差距, 不是要走回 头路, 不
是由于改革不到位 , —些部门凭借‘ 凇利 ” 获得大量额外收益。 根 据有关资料 , 0 年全国公款吃喝 30 亿元 , 24 0 70 公车消费 38 亿元 , 96 公款出 境旅游 20 亿元, 4o 公款赌资外流 20 亿元, 00 合计 106 28 亿元。这一规模占 当年各项税收收入( 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 ) 7 并远远高于同期的国防开 的4%, 支; 二是垄断行业以垄断地位获取收益。垄断行业的职工收入明显高于其他 行业, 许多企业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 1 倍。 O 根据国资委编制的 统牌 报, 0 年利润排名前 4 家的企业 , 2 5 0 O 平分了 60 多亿央企利润中的 00 9%。 5 其中来 自 石油石化、 冶金、 通信和电力系统等垄断行业的 1 家企业的 2 利润都超过了 10 ;三是地区改革开放程度的不同导致 了一定的地区差 0亿 别。部分地区因可以在—定程度 匕 参与国际贸易, 居民分享到国际分工的好 处, 增长明显要快—些。与此同时 , 收入 外资流人较多的 区, 地 居民收入增加 的机会也要多—些 ; 是居民收人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例偏低。有关资料显 四 示 , 民、企业和政府三者 的收入分配 比重在 19 年为 6. 1. 居 98 8 %、3% 6 9 l5 到 20 年发展为 6. 、5 % 2. 其中, 7%, 03 1% 1. 、3%, 8 1 1 居民收入比重 下降了醯 个酚 点, 政府的比 E 重 升了5 个百分点。 . 6 2 二次分配调节不力 2 是对高收 ^ 者调节不力。当前居民收 人 方式 日 趋多元化, 政府却未能 及控制体系, 使高收人阶层的个人 所得税难以有效征收到位 , 而个 ^ 、 所得税起点偏低 ( 即使从 80 0 元提升为 10 元以后这一问题依然存在) 60 使得大多数 ^ 、 成为个 ^ 、 所得税 的 征收对象, 最后导致—个现象就是, 按照国际惯例不该交税甚至应该成为政府补贴对象 的中低收 入 阶层成了交税主力 , 而本该成为交税主力的高收入阶层却往往成 为漏税逃税大户; 二是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 —方面 营 体投 ^ 不足, 另 方面财政分灶吃饭与社会事务分级管理也使贫困地区低收人保护更显无 力和无助。 某些形式的转移支付明显向高收入者倾斜。匕 诸多福利基本 匕 }如, 只是提供给城市居民, ^营 而收 体低下的农村却无法享受 ; 在城市内部 , 由于 福利体制是通过部门和单位实施的, 而在事实上 , 这些部门和单位在初次分

政府的长效政策机制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

政府的长效政策机制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
选择。 党 的 十六 大 提 出 了“ 统筹 城 乡 经 济 发 展 . 设 现 代 农 业 . 建 发展
承 担的。
此 外 . 国家 应 改 变 其 在 农 村 公 共 物 品提 供 上 长 期 缺 位 的 局 面 . 不 容 辞 地 承 担 起 投 资 主 体 的 角 色 . 立 中央 、 、 、 “ 义 建 省 市 县 四
配 。
关 键 词 : 府 城 乡居 民 收 入 差 距 政 策 农 民 农 村 农 业 政
城 乡 居 民收 入 差 距 在 世 界 各 国 工 业 化 过 程 中 长 期 存 在 是 不 争 的事 实 , 要 存 在 工 业 和 农 业 两 大 产 业 部 门 , 收 入 就 一 定 存 只 其 在 差 距 , 美 、 亚 国家 都 是 如 此 。 国现 阶段 城 乡 间 的 收 入 差 距 欧 东 我 已经 成 了社 会 稳 定 的 隐患 , 须 予 以重 视并 加 以解 决 。 必 因此 。 过 通 政 府 的 努力 来 平 抑 城 乡居 民收 入 差 距 , 当成 为 我 国政 府 的 明智 应
条件 , 农村居民享济 , 加农 民 收入 , 全 面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重 大 任 务 。 ” 增 是 这 个 重 大 战 略 决 策 是 党 针 对 我 国长 期 以来 形 成 的 城 乡 二 元 经 济 社 会 结 构 阻 碍 城 乡 经 济 社 会 协 调 发 展 . 弱 了 农 业 、 害 了 农 民 这 削 伤

, 二、 统一城 乡税制体 系, 强化税收调节 , 切实减轻农民 负

在 以市 场 经 济 为 主 配 置 社 会 资 源 的 国家 中 . 收杠 杆 的 作 用 税 极 其 重 要 , 如 美 国 、 欧 等 发 达 国 家 的 实 践 证 明 , 收杠 杆 作 用 诸 西 税 发 挥 得 好 , 很 好 地 调 节 收 入 差 距 , 制 贫 富 差 距 的进 一 步 扩 大 。 会 限

2023年国家预算报告的财政政策解读

2023年国家预算报告的财政政策解读

2023年国家预算报告的财政政策解读2023年国家预算报告是我国政府发布的一项关于国家财政状况和财政政策的重要文件。

该报告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确定了明年的财政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

下面将对2023年国家预算报告的财政政策进行解读。

首先,在报告中明确了2023年的财政目标,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稳定在6%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为实现这一目标,财政政策将着力推动经济平稳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报告提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其中包括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的供给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此外,报告还强调支持科技创新和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报告强调了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性。

财政政策将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实体经济成本。

此外,将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市场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

报告中还提到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增长。

报告中还特别强调了加强民生保障的重要性。

财政政策将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财政政策还将加大对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为失业人员提供精准帮扶,促进就业增长。

报告中还提到了改革和完善财税制度的重要性。

财政政策将进一步推动税收体制改革,减轻企业负担,优化税收结构。

同时,加大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实现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良性互动。

最后,报告对2023年的财政收支情况做了预测和规划。

预计财政收入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支出将更加注重民生建设和重点领域的投入。

报告还强调加强财政风险防控,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和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2023年国家预算报告的财政政策主要聚焦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强民生保障、改革完善财税制度以及预测和规划财政收支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取向摘要:近年来,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和政府调控工具,财政能够且应该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的财政政策设计和执行还存在诸多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财政分配职能的发挥。

因此,如何从公平收入分配的角度完善财政政策,成为当前政府部门和力量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居民收入分配;财政支出;税收政策引言:财政作为政府社会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应积极履行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责任。

首先,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其次,收入分配职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主要职能,财政通过对社会产品的再分配来调整社会各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最终实现社会共同富裕。

最后,公平原则是财政支出的重要原则,政府可以通过调节财政支出对象及结构,均衡地照顾和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促进社会财富分配的相对合理。

目前,中国居民收入分配体系中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居民内部不同群体间收入差距扩大、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这些矛盾严重影响了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在调节居民收入公平分配的问题上,财政主要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方面发挥作用。

一、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现状(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数提高得缓慢,年均增长率下降幅度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逐步拉大。

同时,据相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都有所下降,但是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还是高于城镇居民。

(二)居民内部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又会造成其对教育文化、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项目的消费水平差异,从而引发“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

(三)东、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

从城镇居民的情况看,中部、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基本相当,西部地区略低,但都落后于东部地区。

从农村居民的情况看,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大大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最低。

(四)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行业间的竞争加剧,行业间的收入差距也开始渐渐拉大,近年来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都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农、林、牧、渔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高效益的行业有能力为员工提供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补充医疗保险、特殊津贴等福利,并且其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更高,这更加拉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二、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作用的缺失(一)财政社会性支出规模有限,导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偏低,教育不能够充分发挥促进公平分配的作用。

卫生事业支出亟待加强,现行医药卫生体制不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比重较低,不能发挥其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跟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很低。

此外,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的流向也不合理,目前社会保障支出主要流向了城镇居民。

并且政府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岗职工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城农民工相关保险等方面的功能有所缺失,所以社会保障支出没有完全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二)城乡之间的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制约农民增收的步伐。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城市偏向型公共服务制度,导致目前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已经非常突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主要依靠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而政府资金有限,投入难以持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会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剧了城乡公共事业发展的差距,也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基础薄弱,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异。

三、促进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财政支出政策选择(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发展农村经济,增加财政支农补贴的力度,促进农民增收。

地方政府应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潜力,培育和扩大主导产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财政应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综合补贴等财政补贴形式,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2.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首先,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的形式,加大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体制。

其次,加大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的生活费补助政策,改善教师工资待遇。

最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

(二)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1.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机制,努力实现全社会教育公平。

保证财政对教育事业投入的资金增长机制。

进一步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就学问题。

加强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重点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事业。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应对风险能力。

一是建立可持续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探索新型资金筹集模式,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工资,防止养老保险基金空账运行的弊端。

二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济和救助体系。

三是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

四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扩大失业保险的范围和补助标准,积极开展补充保险和倡导商业保险。

3.运用财政政策,积极促进就业与再就业。

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支出政策,一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另一方面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工作,鼓励自主创业。

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群、零就业家庭和受灾地区劳动力就业的帮扶工作,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政策扶持。

四.税收调节的内涵和作用条件税收调节机制是指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对个人收入的形成、分配、财富积累与转让等实施全面调节的制度。

税收调节科划分为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属于直接调节的税种是所得税与财产税,属于间接调节的是商品税。

虽然税收对收入差距具有调节作用,但这种作用需要符合条件的环境。

首先,税收政策实施会产生预期效果必须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大环境下。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个人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这时税收才承担了调节的作用。

如果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就会存在大量不合法收入,税收对此难以进行调节,更不用说是否有作用。

另外,做到更容易监控高收入者必须使个人收入货币化和经济活动信用化,这都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

二是需要健全税种、实施符合经济发展的起征点和实行比较适度的超额累进税率。

要想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就应该建立上述条件,否则税收很难起到有效作用,甚至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五.税收调节收入的可行性1.在个人收入的形成环节。

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使高收入者多交税低收入者少交税,调节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的形成环节是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最重要环节,因为这是源头环节,在收入合法且货币化的情况下最容易税务机关监控和征收,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前阶段中,可支配收入是个人财富积累的主要来源。

所以征收个人所得税是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

2.在个人收入的分配环节,通过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消费税,除个人所得税外起补充调节的作用。

个人收入由于消费行为的实施进行了再次的分配,对高收入群体的高消费行为进行额度较高的征税,就间接减少了高收入阶层的剩余的可支配收入,同时还能引导高收入群体把收入从消费转向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3.在个人财富的累积环节,征收财产税。

财富的多少直接影响着纳税能力的强弱。

财产多的人多纳税,财产少的人少纳或者不纳税,以及针对不同的财产累计级别设定不同的财产税税率,更大程度地调节差距。

六、当前我国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税收政策(一)调节收入的税收政策现状第一,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增强。

自《个人所得税法》公布实施以来,特别是1994年实施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税制以来的10多年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高速增长。

个人所得税的快速增长表明,个人所得税为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做出较大贡献的同时,也在为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二,在流转税方面的消费税起到了调节作用。

特别是对非生活必须品中一些高档、奢侈的消费品,在《消费税暂行条例中》中,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等都属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这类产品属于高收入者多消费的部分,对其征税,符合高收入高负税的原则,充分调节了收入差距。

第三,其他调节收入分配的税种政策。

比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辆购置税、车船使用牌照税等,还有对公益性的捐赠给予扣除的优惠,这些都在不同的方面利于收入差距的调节。

(二)我国目前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的税收调节的成果,初步显示出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但是,现如今收入差距依然很大,说明我国税收的这种功能还很微弱。

第一,我国现行税制结构中,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有关税种还很不健全。

我国目前利用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主要是个人所得税,而现已在发达国家广泛存在的遗产税、赠与税和社会保障税都还没建立,还有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和财产税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第二,工薪阶层的个人所得税负担过重且不适应收入形式的变化。

据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统计数据,目前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过程中出现高收入者个人成为少纳税的对象的现象。

同时,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往往缓慢与收入形势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滞后性,这一现象的后果更加重了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七、完善调节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政策第一、加强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力度。

我国财政收入中存在着许多非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最终承担在居民个人的身上就是各种收费,这些收费的对象同时也是税收的对象,而费没有像税一样的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一些多且乱的收费往往还会拉大收入差距,削弱税收的调节作用。

第二、健全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的税制结构。

一个国家到底以直接税为主体,还是以间接税为主体,要从该国的生产力水平、宏观经济形势出发。

对于我国来说,税收筹集财政收入的功能逐步增强,但是调节收入差距的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像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社会保障税等,同时完善财产税与消费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