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新湘教版地理3.1《自然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公开课教学设计必修1. (1)

合集下载

2020高中地理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学案湘教版必修1

2020高中地理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学案湘教版必修1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填一填)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1)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

(2)两次全球性生物灭绝时期。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

(2)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

2.产业革命以来,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1)原因: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2)实例: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

(2)不利影响:破坏自然环境,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3)启示: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做一做)1.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 B )A.物理演化过程B.化学演化过程C.大气演化过程D.生物演化过程解析: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

2.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B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地质年代顺序,各地质年代动植物演化的特点。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原核细胞生物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与环境没有关系,是一种自然进化B.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影响不大C.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与生物进化无关D.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奠定了环境基础解析: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有关,A错误;光合作用对环境影响大,B错误;氧气是光合作用的结果,因此C错误;D正确。

4.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C )①印尼海啸②长江流域特大洪水③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④广州等沿海城市地面下沉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城市地面沉降与地下水超采有关;特大洪水主要是自然原因产生的,因此C正确。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名师课件1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名师课件1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2)导致该区域环境变迁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干旱
B.地形崎岖
C.植被覆盖率低
D.人口的迅速增长
知识点二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情境导入] 《美国气象学会通报》中一项报告说,2012 年,美国多地发生的热浪以及 飓风“桑迪”、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大旱、北极海冰面积降至历史最低、澳大利 亚东南部与新西兰部分地区的暴雨等气候事件,都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 思考探究:你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与人类活动有关吗? 提示:全球变暖有自然原因同时也有人为因素,如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植被破坏等。
[活学巧用] 1.对比下面甲、乙两图,乙图中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
A.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 B.③恐龙灭绝 C.④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地球表层 D.⑤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 解析: 根据甲图可知:①为太古代,②为元古代,③为古生代,④为中 生代,⑤为新生代;恐龙灭绝为中生代末期,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于古生代, 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于古生代后期。 答案: A
(2)两次全球性的生物灭绝:
时期
全部灭绝
部分灭绝
60%以上的海生________动物种 古生代末期 原始鱼类和古老的________类

中生代末期
________
海洋中 50%以上的________动物 种类
答案: 1.(1)化学 (2)生物 2.(1)生物生存 (2)两栖 无脊椎 恐龙 无脊椎
[合作探究] 1.美国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近期评选出因为人类活动而濒临灭绝的十大 珍稀动物,会游泳的火蜥蜴名列其中。现在它只生活在墨西哥城南面一片很小 地区内。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火蜥蜴大量减少的? 答案: 人类生产、生活导致其栖息地大面积 减少和水污染;过度捕猎。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4(湘教版必修1)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4(湘教版必修1)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课程标准●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1)标准解读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

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客观现实,但是从时间因素看,自然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而且应预测因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往往针对某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而影响整个自然地理环境。

为此,课程标准在要求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前,单列此条“标准”要求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在人们所能感知的地理环境中,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很难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

因此,“标准”将视角扩展到地质历史时期,要求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并由此类推到现在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当然,本条“标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任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要系统了解每一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所以“标准”要求的是“举例说明”。

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本条“标准”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举例的对象,但是综合来看,生物(尤其是植物)要素应成为举例的一个选择。

因为,第一,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岩石、地貌、大气、水文等要素都已有相应的“标准”作了要求,生物要素却没有。

第二,生物(尤其是植物)对于地理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各自然带也都是以植被名称来命名的。

(2)教学重点●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的相互关系(3)教学目标●以生物为例,说明某一自然要素的变化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生物为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变迁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高一地理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教学设计2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高一地理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教学设计2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4.拓展阅读:推荐阅读与地理学科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地理科学进展》、《中国国家地理》等,了解地理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实际应用。
5.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地理实践活动,如户外徒步、环境保护志愿者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地理实践能力。,确保作业质量。
2.教师应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此外,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对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问题具有较强的兴趣。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贴近生活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如何分析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分析环境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2.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PPT、实物、图表等形式,详细讲解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
-以具体案例为例,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如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水文的影响等。
针对高一地理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如下: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地理要素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环境变迁的概念相对陌生,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此外,学生对地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从认知发展角度来看,高一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较为抽象的地理概念和环境变迁问题,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生动的案例、形象的图表和具体的数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必修1) [1500字]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必修1) [1500字]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教材分析:
1、本课是第三章的第一节课的内容,它既是前面所学的各要素的综合归纳,又为学习后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2、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就是讲了两方面:一是生物的进化、灭绝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学生对第二方面的知识可通过平时对生活上的感性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较容易接受,但第一方面比较抽象,学生既没有亲身体验过,又没有实在的生物化石供学生观用,学习起来较困难。

因此在学习这课时,我主要是按照生物进化、灭绝的时间顺序,通过一种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来学习。

3、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与人类的发展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学生分析人类活动的现状、预测人类的发展趋向,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了解地质史上环境变迁导致的两次生物灭绝。

2、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生产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树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策略:
1、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探究式学习法、讨论法,通过各种探究活动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会感觉到学习的压力,同时进行自我探究的形式,学会自然地接受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2、运用多媒体手段,课前充分地作好课件,让学生在课前积极准备好预习的工作,并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了解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通过实际生活的体验看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反作用。

四、教学过程:。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必修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湘教版必修

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2.掌握不同地质时代相应的生物发展阶段。

3.辩证地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2.读图分析,理解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

3.运用典型案例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增强按客观规律办事,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第二章我们学习了地壳的物质循环、大气的三圈环流、水循环、洋流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它们体现了某种单一地理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地理环境就是由这许多种要素共同组成的。

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但不同区域也存在差异。

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板书: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推进新课自然地理要素彼此依存、相互影响,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和运动,构成了奇妙的自然地理环境,环境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探讨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板书: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师生物作为自然环境的有机成分,在地球发展的历史中,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板书: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阅读教材P66~67“自主学习”)思考:1.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为什么具有重要意义?2.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为什么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生 1.因为它们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的下一个重要阶段奠定了环境基础。

2.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

一方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另一方面,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高中地理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过程、环境变迁对生物的影响。

2.理解生物进化对地理环境的改造作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探究其他自然要素(如地貌、水文、气候、土壤)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1)生命出现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①____________演化过程。

(2)生命出现后,②________进化即③________演化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导致大量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

时期 灭绝物种古生代末期 60%以上的海生④____________动物种类灭绝;原始鱼类和古老的⑤__________全部灭绝;⑥______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末期⑦________全部灭绝;海洋中50%以上的⑧____________动物种类灭绝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区别于其他地理因素的特点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⑨________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 存,并且能够⑩____________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能力。

2.产业革命以来,人类使地理环境产生显著变化 ⎩⎪⎨⎪⎧原因:对⑪ 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程度:造成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行为:大量燃烧化石燃料、⑫ 等结果:⑬ 、臭氧层破坏等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有利 通过⑭____________和⑮____________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社会 不利 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启示 尊重和顺应⑯____________,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⑰____________的关系探究点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探究材料】猛犸是鞑靼语“地下居住者”的意思,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象。

高中地理《第三章 第1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三章 第1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课堂教学导学案1.地球表层演化由化学演化进入到以有机演化为主的进程时()A.生命已经出现B.地球内部开始分层C.恐龙开始出现D.环境污染日益加剧2.下列植物进化由低级到高级排序正确的是()A.藻类植物—被子植物—孢子植物—裸子植物B.藻类植物—裸子植物—孢子植物—被子植物C.藻类植物—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D.孢子植物—藻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并且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是人类区别与其他地理要素的最显著的特点。

B.人类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C.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扰动强度和幅度,已达到了可与自然扰动相类似甚至更强的程度D.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自然环境的破坏4.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特殊作用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C.生物制约着地理环境D.动物的迁移作用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们把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B.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C.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不断下降D.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6.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

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 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D. 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7.下列关于生物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生代第三纪出现了人类B.中生代侏罗纪是恐龙繁盛时期C.古生代早期出现了森林生态系统D.古生代寒武纪出现了鱼类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即成为地理环境的要素之一。

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人类活动尊重和顺应了自然规律的是()A.内蒙古草原退牧还林B.黄土高原上植树种草C.撒哈拉沙漠南部草原区开垦成耕地D.亚马孙平原的大量热带森林遭砍伐9.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A.改善长江中上游平原湖区人们的生存环境B.减轻鄱阳湖等湖泊的泥沙淤积C.有利于珍稀水生生物的繁殖D.改善中下游长江洪水期水质活动:读教材图3-2 回答。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学案
(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生物出现前: 生物出现后: 化学演化(无机演化) 生物演化(有机演化) 活动:生物演化历程(填表)
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农业活动
工业活动
工程建设
1、原因:
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2、危害:
A 、增加皮肤癌,主要是黑色素癌;
B 、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C 、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1)危害人体健康 2)破坏生态环境
和工农业生
产 A 、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 B 、减少渔业产量,
C 、使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3、措施: 全球合作保护 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高一地理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教学设计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高一地理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教学设计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1.知识基础:学生对自然地理要素的概念和分类掌握程度不同,需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巩固基础知识。
2.思维能力:学生在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方面,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3.学习兴趣: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兴趣不足,教学中需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念,提高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的相关知识,培养其地理素养,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基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自然地理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深入学习方面,学生们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拓展。此外,学生在分析、综合、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上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待提高。因此,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设计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验证理论知识。
2.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变迁的案例,引发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好奇心。
-基础知识讲授:系统讲解自然地理要素的分类、特点及其在环境变迁中的作用。
-案例分析:选择典型环境变迁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成因、过程和影响。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
4.合作意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需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利于共同探讨环境变迁问题。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其责任感,使其形成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观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学习目标定位] 1.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了解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顺序。

2.了解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突变对地球生物生存的威胁。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理解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1)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

(2)两次全球性生物灭绝时期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是地理环境要素之一。

(2)人类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并能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力。

2.产业革命以来,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1)原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2)实例: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导致全球变暖。

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通过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

(2)不利影响: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3)启示: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思考1.生物灭绝说明了什么?答案在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环境,导致了某些生物物种的衰退和灭绝。

生物灭绝说明了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

2.“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扰动强度和幅度,已超过自然扰动的程度。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案这种说法不对。

科学家们认为,在10年和100年的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扰动强度和幅度,已达到了可与自然扰动相类似甚至更强的程度。

但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的作用还相对较小。

探究点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的关系探究活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

距今6亿年到3亿年间为震旦纪冰期;距今二、三百万年到一百万年间为第四纪冰期。

湘教版必修一3.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学案

湘教版必修一3.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学案

3.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学习目标:1.理解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的关系;掌握不同地质时代相应的生物发展阶段 2.辩证的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学习重点: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人类活动与环境的作用学习难点: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课前预习: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2.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3.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4.人类活动与环境的作用学法指导: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阅读P66正文,完成:1.自然地理环境(即地球表层)各要素在长期的演变历史中,彼此之间构成了、的复杂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系统内的变化,都可能会对产生深远的影响。

2.了解地球表层的发展过程在生命出现前后的变化。

3.阅读P66正文及阅读内容,总结生物的进化对地理环境演化产生怎样的影响?(1)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表环境的演化为什么具有重要意义?(2)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为什么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3)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开始的标志是什么?4.读图图3—1“生物进化环境演变图”,了解以下问题并完成P67活动(1)地球表层的演变可分为哪几个地质时代?(2)古生代的生物进化和环境演变各有什么特点?(3)中生代、新生代在地理环境变迁和生物发展上各有什么主要特征?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阅读P68正文)1.了解在地质历史时期,导致大量生物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是什么?2.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是在什么时期?这两个历史时期分别造成哪些生物灭绝?3. 阅读教材“中生代恐龙灭绝的证据”并收集资料,完成P68活动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1.了解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角色。

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变化。

3.总结:人类作为人地关系的主导者,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双重作用。

课后练习:1.在生命出现以前,地表的发展主要是A.生物演化过程B.化学演化过程C.物理演化过程D.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2.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孕育于A.平原 B.高原 C.盆地 D.海洋3.地球上的人类形成于A.古生代 B.中生代 C.第三纪 D.第四纪4.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是A.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B.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5.气候研究表明,近若干年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①太阳辐射呈愈来愈强的趋势②全球人口日益增多,工业和交通日趋发达,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各种机动车辆所排放的废热直接使全球气温升高③人类燃烧化石燃料④人类大量砍伐森林⑤各种制冷家电将热量排入大气中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③③⑤6.能够促进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的是A.无机物 B.人类活动 C.绿色植物 D.动物7.恐龙灭绝于A.新生代 B.中生代 C.古生代 D.元古代8.下列关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B.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会越来越小C.人类大规模燃烧化石燃料,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D.产业革命后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大于产业革命前9.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灌溉、排水不合理,会导致农田A.遭受水蚀 B.沙漠化 C.盐渍化 D.受到污染。

湘教版必修一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

湘教版必修一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的关系
要素变化对环境变迁的影响
80%
土壤侵蚀
土壤侵蚀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土地退化,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和 农业生产。
100%
气候变化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全球 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极 端天气事件等环境问题。
80%
水文变化
水循环的改变会影响水资源分布 和利用,导致水资源短缺或洪涝 灾害。
相互制约
各要素的发展变化会受到其他要素的 制约,如气候的变化会影响土壤的性 质和分布,而土壤的性质又会影响植 被的生长和分布。
要素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平衡
自然地理要素的稳定发展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 样性。例如,丰富的植被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给各种动物 。
环境变迁
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环境的变化,如气候变化会导致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影响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
03
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
变化的类型
01
02
03
04
气候变化
包括气温、降水、风速等气候 要素的变化。
地质变化
包括地震、火山喷发、地壳运 动等地质现象的变化。
水文变化
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 文要素的变化。
生物变化
包括物种分布、种群数量、生 态系统结构等生物群落的变化 。
变化的原因
自然因素
包括地球内部力量如板块运动、火山活动等,以及外部力量如太阳辐射、气候 系统变化等。
湘教版必修一3.1自然地理要 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

CONTENCT

• 引言 • 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概念 • 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 • 环境变迁的历程 •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的关

湘教版必修一第三章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设计设计

湘教版必修一第三章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案设计设计

【总结】生物的演化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各地质时代的生物特征表。

【过渡】生物演化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环境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环境的演化又促使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由此证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会对整体环境演变产生影响,反过来,整体环境的演变也会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造成影响。

【板书】(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1、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和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
)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50%以上无脊椎动物灭绝。

①林区过
河湖泥沙淤积→水灾;
(2)土地利用和土地退化-沙尘暴
(3)生物的多样性的减少
(4)环境污染:光化学烟雾
补充:南极臭氧空洞
原因: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危害:。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中地理必修I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教学设计——以交通运输布局及变化对聚落的影响为例授课人:程梓源学科:地理高一(15)班③交通布局与聚落形成的关系:交通便利→客流、物流量大→利于发展商业贸易→居民点→聚落3:交通运输布局及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表述:古代①南方城市空间形态②北方城市空间形态。

教师补充: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呈现的“星状”城市形态。

结论:不同时期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承接南方城镇的布局,启发南方城镇的空间形态特征、引出北方城市空间形态。

此部分在必修一第四章已提及过,由学生发言表达。

韶关为例分析交通布局及变化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要点:①韶关市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什么变化②韶关市城市空间形态发生什么变化③两者存在什么联系结合实例分析学生小组探究:用发展的视角,以扬州为例分析,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点拨要点:①扬州市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②扬州市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③“繁荣-衰落-重焕青春”的经历与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作为补充的内容,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能独立分析地理事项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重在分析、表达。

巩固练习甲、乙为两个交通拥堵的大城市,下图是两城市地铁规划走向示意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 乙城市空间布局形态是()A. 一城一区B. 分散成组C. 城镇组群D. 串珠状(2) 说明甲城市规划地铁走向的特征及其目的。

(3) 分析乙城市地铁建设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

通过高考相关考题,感受高考对该部分内容如何进行考察。

观察学生是否熟练掌握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及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高中地理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件湘教版必修1

第二十四页,共26页。
问题(wèntí) 导学
当堂(dānɡ tánɡ)检测
12345
5.某中学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该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镇人类活动与环境的 关系分析探究。通过实际调查、研究资料,他们发现当地由于人类开发利用不当产生 了如下问题。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关(xiāngguān)内容,体会研究性学习的乐趣。
当堂(dānɡ tánɡ)检测
12345
1.几千万年前,恐龙称霸全球,但不知什么原因,恐龙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 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的气候剧变所致。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 更加(gènjiā)恶劣?( ) A.气候变化B.植物变化 C.分解作用D.各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解析: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恐龙生存环境的变化是各要素都发生变化的 结果。 答案:D
第二十三页,共26页。
问题(wèntí) 导学
当堂(dānɡ tánɡ)检测
1 2345
4.下列有关(yǒuguān)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在人地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 B.人类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C.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会破坏地理环境的生态平衡 D.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已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答案:C
第三页,共26页。
目标 (mùbiāo)导

预习(yùxí) 导引
一二
一、生物进化、灭绝(mièjué)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第四页,共26页。
目标 (mùbiāo)导

预习(yùxí)导 引
一二
2.环境变迁与生物(shēngwù)灭绝。 (1)物种衰退和灭绝的原因:不利于生物(shēngwù)生存的环境变化。 (2)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shēngwù)大规模灭绝时期见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标准解读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同时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地关系打下基础。

从空间因素看,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客观现实,但是从时间因素看,自然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

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而且应预测因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由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人类活动往往针对某自然地理要素并进而影响整个自然地理环境。

为此,课程标准在要求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前,单列此条“标准”要求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在人们所能感知的地理环境中,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很难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

因此,“标准”将视角扩展到地质历史时期,要求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各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并由此类推到现在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当然,本条“标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任一自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重要性,而不是要系统了解每
一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所以“标准”要求的是“举例说明”。

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本条“标准”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举例的对象,但是综合来看,生物(尤其是植物)要素应成为举例的一个选择。

因为,第一,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中,岩石、地貌、大气、水文等要素都已有相应的“标准”作了要求,生物要素却没有。

第二,生物(尤其是植物)对于地理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各自然带也都是以植被名称来命名的。

(2)教学重点
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教学目标
以生物为例,说明某一自然要素的变化对地表环境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生物为例,说明地理环境的变迁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

(4)教学方法
阅读图表资料分析归纳
二、知识提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提纲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是圈、圈、圈、圈、圈、圈等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整体。

表现一: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表现二: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表现三: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一)成土母质与土壤
1、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

它是土壤
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基础和植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

2、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关系密切。

发育在颗粒较细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和
较多,含较少
发育在颗粒较粗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含较多,含和较少
发育在残积物和坡积物上的土壤:含较多
发育在洪积物和冲积物上的土壤:具有明显的特征
3、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
和。

基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含量高
酸性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含量高
(二)气候与土壤
1、直接影响:气候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不断进行的和
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
与。

2、间接影响:气候通过影响岩石过程、地貌形态以
及和
的活动等,间接地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三)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
素。

土壤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四)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1、海拔高度与土壤:在山区,由于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
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带和带,
导致土壤的和
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2、坡度和坡向与土壤:坡度和坡向可改变条件和
状况,从而影响土壤的发育。

(五)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作用于土壤形成的形
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的影响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然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所以要
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这是因为:
1、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
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要素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整体系统。

3、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

4、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
要素。

三、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自然地理环境(即地球表层)各要素在长期的演化历史中,彼此之间形成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系统内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一节课我们就以生物和人类活动为例对此加以分析说明,因为地质历史上的生物演化、生物灭绝和今天的人类活动,很能说明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也可以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板书)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板书)
纵观地理环境的演化历程,不难发现,在地球上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在生命出现以后,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则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阅读分析】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66/《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分析回答:生物的进化对地理环境演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总结】
(1)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

(2)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因为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3)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由此揭开了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的序幕。

【读图讨论】读课本P66/图3-1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讨论完成课本P67活动题。

(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板书)
【看书分析】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
物大规模灭绝时期。

(1)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2)中生代末期:恐龙完全销声匿迹;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

【阅读讨论】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68/陨石:中生代恐龙灭绝的证据,并组织讨论,让学生对中生代恐龙的灭绝原因发展自己的观点。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板书)
1、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

2、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
【举例分析】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自然环境前所未有的显著变化。

如:人类燃烧化石燃料、
砍伐森林等,致使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氮、臭氧、氟里昂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运行模式,造成全球气温以前所未有的速率增加,导致全球变暖。

(1)有利的影响:改善环境,开发资源,造福于社会。

(2)不利的影响:给自然地理环境带来各种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

四、板书提纲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一、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一)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二)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1)古生代末期:
(2)中生代末期:
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