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五年高考真题精编——验证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实验资料
2015高考物理复习方案(全国卷)作业手册:实验6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含答案
实验(六)[实验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会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阻力,这样导致的实验结果是( )A.mgh>错误!mv2B.mgh<错误!mv2C.mgh=12mv2D.以上均有可能2.如图S61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我们选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列举了一些计算打N点时纸带下落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T为打点周期)( )图S6.1A.N点是第n个点,则v N=gnTB.N点是第n个点,则v N=g(n-1)TC.v N=错误!D.v N=错误!3.关于利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摩擦力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纸带越短越好,因为纸带越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就越少,误差就越小B.实验时需称出重锤的质量C.纸带上第1、2两点间的距离若不接近2 mm,则无论怎样处理实验数据,实验误差都一定较大D.处理打点的纸带时,可以直接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实际点迹,而不必选取计数点图S624.利用如图S6。
2所示装置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得到如图S6。
3所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 点距起点O的距离为x0=19.00 cm,点A、C间的距离为x1=8。
36 cm,点C、E间的距离为x2=9。
88 cm,取9。
8 m/s2,测得重物的质量为100 g。
选取O、C两点为初末位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为________ J,打下C点时重物的动能为________J.(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S6。
35.图S6。
4甲是某实验小组验证钩码和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的实验装置,图中的气垫导轨被水平地固定在实验台上.甲乙图S6.4(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________mm。
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5-5 实验:探究动能定理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夹),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 重锤(带 纸带夹),纸带,复写纸片,导线,毫米刻度尺,低压交流电源.
4.实验步骤 (1)按图 5-5-5 所示将装置竖直架稳.
图 5-5-5
(2)手提纸带让重锤靠近打点计时器,待接通电源后,再松开 纸带. (3)换几条纸带,重做上述实验. (4)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测量: ①在纸带上任意选取相距较远的两点 A、B,测出两点之间的 距离 hAB. ②利用公式计算出 A、B 两点的速度 vA、vB.
(2)如图 5-5-4 所示,借助电火花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 物体自由下落的高度 h 和该时刻的速度 v.打第 n 个计数点时的瞬 时速度等于以该时刻为中间时刻的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 xn+xn+1 hn+1-hn-1 vn= 或 vn= .(T 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2T 2T
图 5-5-4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 5讲
实
验
回扣教材 抓基础
题型分类 学方法开卷速查 规ຫໍສະໝຸດ 特训回扣教材抓基础
夯实基础 厚积薄发
知识梳理 一、探究动能定理 1.实验目的 探究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实验原理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可通过改变力对物体做的功, 1 速度变化 ,为简化实验可将 测出力对物体做不同功时物体的□ 物体初速度设置为零,可用图 5-5-1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 增加橡皮筋的条数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倍增加.再通过打点计 时器和纸带来测量每次实验后小车的末速度 v.
(5)速度不能用 vn=gtn 或 vn= 2ghn计算,因为只要认为加速 度为 g,机械能当然守恒,即相当于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 能守恒定律,况且用 vn=gtn 计算出的速度比实际值大,会得出机 械能增加的错误结论,而因为摩擦阻力的影响,机械能应该减小, 所以速度应从纸带上直接测量计算.同样的道理,重物下落的高
2015高考真题汇编:机械能守恒定律
高考真题汇编: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单选题(15北京)1.“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
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
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A.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B.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一直减小C.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D.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所受的重力(15福建)2.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滑道ABC关于B点对称,且A、B、C三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若小滑块第一次由A滑到C,所用时间为t1,第二次由C滑到A,所用时间为t2,小滑块两次的初速度大小相同且运动过程始终沿着滑道滑行,小滑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A.t1<t2 B.t1=t2C.t1>t2 D.无法比较t1、t2的大小(15海南)3.假设摩托艇受到的阻力的大小正比于它的速率。
如果摩托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摩托艇的最大速率变为原来的A.4倍 B.2倍 C.倍 D.倍(15海南)4.如图,一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登高;质量为m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质点自P滑到Q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PQORA. B. C. D.(15江苏)5.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套在粗糙竖直固定杆A 处的圆环相连,弹簧水平且处于原长。
圆环从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处的速度最大,到达C处的速度为零,AC =h.圆环在C处获得一竖直向上的速度v,恰好能回到A.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g.则圆环A.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B.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C.在C 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D.上滑经过B的速度大于下滑经过B的速度(课标卷I)6.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
高中物理必修2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
高中物理必修2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考纲要求1、动能定理 (Ⅱ)2、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 (Ⅱ)3、机械能守恒定律 (Ⅱ)知识归纳1、动能定理(1)推导:设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 ,初速度为V 1,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 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S ,速度增加到V 2,如图所示。
在这一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W=F ·S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V 22-V 13=2aS ,即aV V S 22122-=。
可得:W=F ·S=ma ·2122212221212mV mV a V V -=- (2)定理:①表达式 W=E K2-E K1 或 W 1+W 2+……W n =21222121mV mV - ②意义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能量—所有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ⅰ、如果合外力对物体做正功,则E K2>E K1 ,物体的动能增加;ⅱ、如果合外力对物体做负功,则E K2<E K1 ,物体的动能减少;ⅱ、如果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则物体的动能不发生变化。
(3)理解:①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W 总=△E K =E K2-E K1 。
它反映了物体动能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原因——力对物体做功的因果关系。
可以理解为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等于物体动能减少。
外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可以是任何其他力,但物体动能的变化对应合外力的功,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功。
②注意的动能的变化,指末动能减初动能。
用△E K 表示动能的变化,△E K >0,表示动能增加;△E K <0,表示动能减少。
③动能定理是标量式,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利用矢量法则分解,故动能定理无分量式。
(4)应用:①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恒力作用且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它也适用于减速运动、曲线运动和变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
②动能定理对应的是一个过程,并且它只涉及到物体初末态的动能和整个过程中合外力的功,它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时间和中间状态的速度、动能,因此用它处理问题比较方便。
实验(一)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5-5实验(一)探究动能定理、实验(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选择题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需要用工具测量的有() A.重锤的质量B.重力加速度C.重锤下落的高度D.与重锤下落高度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答案] C[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等式两边都有质量可消去,故不用测质量,只需测重锤下落高度,计算出对应点的速度,故选C。
2.(2012·哈师大附中高三联考三)如图所示,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做法能够实现橡皮筋对小车做功整数倍变化的是()A.释放小车的位置等间距的变化B.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伸长量依次加倍C.橡皮筋两端固定,使橡皮筋的长度依次加倍D.增加相同橡皮筋的条数,使小车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对“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的理解。
橡皮筋相同,增加其条数,并且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可保证做功成整数倍增加。
本题难度易。
3.某同学在做利用橡皮筋探究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时,拖着纸带的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由静止运动到木板底端,在此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相邻点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A.始终是均匀的B.先减小后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D.先增大后均匀不变[答案] D[解析]橡皮筋对小车作用过程中小车速度增大,所以点间距增大,当小车离开橡皮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点的间距不再变化,所以选D。
4.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必须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B.实验操作时,注意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靠近计时器,先接通计时器电源,然后松开纸带C.如果打点计时器不竖直,重物下落时,其重力势能有一部分消耗在纸带摩擦上,就会造成重力势能的变化小于动能的变化D.验证时,可以不测量重物的质量或重力[答案]BD[解析]因为实验中运用打点计时器,不需要测时间,A错误;打点计时器不竖直,重物下落时,其重力势能有一部分消耗在纸带摩擦上,造成重力势能的减少大于动能的增量,C错误;实验时,为节约纸带,便于测量,应使重物靠近计时器,应先通电后放手,B正确;因为动能和势能表达式中都含有质量,可以消去,故不需测质量,D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第二节 动能定理真题
动能定理高考真题1.(2015·海南卷)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等高;质量为m 的质点自轨道端点P 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最低点Q 时,对轨道的正压力为2mg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质点自P 滑到Q 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A.14mgR B.13mgR C.12mgR D.π4mgR 解析:质点在轨道最低点时受重力和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支持力F N =2mg .如图所示,F N -mg =m v 2R ,得v =gR .对质点的下滑过程应用动能定理,mgR -W =12mv 2,得W =12mgR ,C 正确.答案:C2.(2014·新课标全国Ⅱ)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 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 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 F1、W F2分别表示拉力F 1、F 2所做的功,W f1、W f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W F2>W F1,W f2>2W f1B .W F2>4W F1,W f2=2W f1C .W F2<4W F1,W f2=2W f1D .W F2<4W F1,W f2<2W f1解析:两次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均为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即f 1=f 2.设两次运动的时间均为t ,则两次的位移x 1=v 2t ,x 2=2v2t =2x 1,故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f2=2W f1.由动能定理得,W F1-W f1=12mv 2,W F2-W f2=12m (2v )2,即W F1=W f1+12mv 2,W F2=W f2+12m (2v )2,故W F2<4W F1.C正确.答案:C3.(2014·大纲全国卷)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 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2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 分别为( )A .tan θ和H 2B.⎝ ⎛⎭⎪⎫v 22gH -1tan θ和H 2 C .tan θ和H4D.⎝ ⎛⎭⎪⎫v 22gH -1tan θ和H 4 解析:由动能定理有-mgH -μmg cos θHsin θ=0-12mv 2,-mgh -μmg cos θh sin θ=0-12m ⎝ ⎛⎭⎪⎫v 22,解得μ=⎝ ⎛⎭⎪⎫v 22gH -1tan θ,h =H 4,D 正确. 答案:D4.(2015·浙江理综)如图所示,用一块长L 1=1.0 m 的木板在墙和桌面间架设斜面,桌子高H =0.8 m ,长L 2=1.5 m .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倾角θ可在0~60°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m =0.2 kg 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忽略物块在斜面与桌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取g =10 m /s 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求θ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用正切值表示)(2)当θ角增大到37°时,物块恰能停在桌面边缘,求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已知sin37°=0.6,cos37°=0.8)(3)继续增大θ角,发现θ=53°时物块落地点与墙面的距离最大,求此时最大距离x m . 解析:(1)为使小物块下滑mg sin θ≥μ1mg cos θ①θ满足的条件tan θ≥0.05②(2)克服摩擦力做功W f =μ1mgL 1cos θ+μ2mg (L 2-L 1cos θ)③由动能定理得mgL 1sin θ-W f =0④ 代入数据得μ2=0.8⑤(3)由动能定理得mgL 1sin θ-W f =12mv 2⑥代入数据得v =1 m/s ⑦H =12gt 2 t =0.4 s ⑧x 1=vt ,x 1=0.4 m ⑨ x m =x 1+L 2=1.9 m ⑩答案:(1)tan θ≥0.05 (2)0.8 (3)1.9 m5.(2012·福建理综)如图所示,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海面上一艘失去动力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已知拖动缆绳的电动机功率恒为P ,小船的质量为m ,小船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 ,经过A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0,小船从A 点沿直线加速运动到B 点经历时间为t 1,A 、B 两点间距离为d ,缆绳质量忽略不计.求:(1)小船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全过程克服阻力做的功W f ; (2)小船经过B 点时的速度大小v 1; (3)小船经过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a .解析:(1)小船从A 点运动到B 点克服阻力做的功W f =fd ①(2)小船从A 点运动到B 点,电动机牵引绳对小船做的功W =Pt 1②由动能定理有W -W f =12mv 21-12mv 2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v 1=v 20+2mPt 1-fd ④(3)设小船经过B 点时绳的拉力大小为F ,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电动机牵引绳的速度大小为v ,拉力F 和速度v 1分别按效果分解如图所示.则P =Fv =Fv 1cos θ⑤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cos θ-f =ma ⑥ 联立④⑤⑥式解得a =P m 2v 20+2mPt 1-fd -fm 答案:(1)fd (2)v 20+2mPt 1-fd(3)P m 2v 20+2mPt 1-fd -fm。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验证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验证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通过实验的手段验证这两个定律的正确性,不仅可以加深对物理学理论的理解,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动能定理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来进一步探索这两个定律的应用和局限性。
二、实验器材实验器材主要包括:一个光滑的水平桌面、一个小球、一个起始线、一根细线、一个电子计时器、一个直尺。
三、实验步骤1. 在桌面上设置起始线,将小球放在起始线上。
2. 用细线将小球绑在电子计时器上方的支架上,小球的下垂高度为h。
3. 释放小球,观察小球的运动情况,并记录小球通过起始线和结束线所用的时间t。
4.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三次,分别取不同的h值。
四、实验数据处理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小球通过起始线和结束线所用时间t 与小球下垂高度h之间的关系。
根据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得出以下公式:1. 动能定理:mgh = (1/2)mV²其中,m为小球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小球的下垂高度,V为小球通过起始线和结束线的速度。
2. 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 (1/2)mV² + EL其中,EL为小球在通过起始线和结束线的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包括摩擦损失、空气阻力损失等。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可以利用上述两个公式来验证动能定理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首先,通过对比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的差异,可以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中机械能损失的大小,可以对实际应用中的机械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减少能量的损失和浪费。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我们可以得出小球的速度V与下垂高度h之间的关系。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1.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符合,验证了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2. 实验数据中机械能损失的大小与实验条件有关,包括桌面的光滑程度、空气的阻力等因素。
动能定理高考真题-精编版
动能定理高考真题(教师版)1.【2017·江苏卷】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然后滑回到原处.物块初动能为k0E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则该过程中,物块的动能k E 与位移的关系图线是2.【2017·新课标Ⅱ卷】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
一小物块以速度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块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
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A .216v gB .28v g C .24v g D .22v g3.(2016全国新课标II 卷,16)小球P 和Q 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 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 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A .P 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 球的速度B .P 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 球的动能C .P 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 球所受绳的拉力D .P 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 球的向心加速度4.(多选)(2016浙江卷,18)如图所示为一滑草场。
某条滑道由上下两段高均为h ,与水平面倾角分别为45°和37°的滑道组成,滑草车与草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质量为m 的载人滑草车从坡顶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经过上、下两段滑道后,最后恰好静止于滑道的底端(不计滑草车在两段滑道交接处的能量损失,sin37=0.6cos37=0.8,)。
则( )。
A .动摩擦因数67μ=B .载人滑草车最大速度为27gh C .载人滑草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mgh D .载人滑草车在下段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35g 5.(2015新课标I-17). 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如图放置,三点POQ 水平。
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 W = 12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B. W > 12mgR,质点不能到达Q 点C. W = 12mgR,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 W < 12mgR,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6.【2015海南-4】如图,一半径为R 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轨道两端登高。
高考实验专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020高考实验专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1.(多选)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关重物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质量较大的重物,使重物和纸带所受的重力远大于它们所受的阻力B.应选用质量较小的重物,使重物的惯性小一些,下落时更接近于自由落体运动C.不需要称量重物的质量D.必须称量重物的质量,而且要估读到0.01 g答案AC1.如图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现有的器材: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
回答下列问题:(1)(多选)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
(填选项字母)A.米尺B.秒表C.0~12 V的直流电源D.0~12 V的交流电源(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个原因)。
答案(1)AD (2)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擦;用米尺测量纸带上点的位置时读数有误差2.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____。
(填选项字母,下同)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B.速度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C.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2)(多选)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____。
A.交流电源B.刻度尺C.天平(含砝码)(3)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
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 A、h B、h 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设重物的质量为m。
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 p=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 k=______________。
2015年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与答案解析.
2015年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24分)1.(6分)(2015•浙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大小成正比B.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力的作用时间成正比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间的电势差成正比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考点:焦耳定律;弹性势能;电容.分析:明确热功率、功的公式、电容的定义及胡克定律公式的意义进行分析,明确各物理量的决定因素.解答:解:A、由P=I2R可知,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故A错误;B、力做功W=FL,与力的作用时间无关;故B错误;C、由C=可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间的电势差成正比;故C正确;D、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无伸长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本公式的掌握,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决定因素,特别注意一些比值定义法的意义.2.(6分)(2015•浙江)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片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分析:明确平均速度代替瞬时速度的方法,应明确我们是利用△x趋向于0时的平均速度可近似等于瞬时速度.解答:解:本题中利用平均速度等效替代瞬时速度;故只能尽量减小计算平均速度的位移,即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应掌握关键问题,要使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更接近一个瞬间只能减小宽度;其他实验方法均无能为力.3.(6分)(2015•浙江)如图所示为静电力演示仪,两金属极板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架上,且正对平行放置,工作时两板分别接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表面镀铝的乒乓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两金属极板中间,则()A.乒乓球的左侧感应出负电荷B.乒乓球受到扰动后,会被吸在左极板上C.乒乓球共受到电场力、重力和库仑力三个力的作用D.用绝缘棒将乒乓球拔到与右极板接触,放开后乒乓球会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考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静电感应现象明确小球的带电情况,再利用电荷守恒定律进行分析,明确小球与极板相碰后的运动情况,即可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解答:解:A、由于球表面镀有金属,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感应电荷;金属极板右侧为正,则负电荷将向右移动,故右侧带有负电荷;故A错误;B、乒乓球与极板相碰后,在接触过程中,电荷重新分布,使球与极板带同种电荷;故将会排斥;因此乒乓球会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故B错误,D正确;C、乒乓球共受到电场力、重力、拉力三个力的作用;故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静电现象的应用,要注意分析静电感应和接触起电的性质,明确库仑力为电场力的一种.4.(6分)(2015•浙江)如图所示为足球球门,球门宽为L,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距离球门s处高高跃起,将足球顶入球门的左下方死角(图中P点),球员顶球点的高度为h,足球做平抛运动(足球可看成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A.足球位移的大小x=B.足球初速度的大小v0=C.足球末速度的大小v=D.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tanθ=考点:平抛运动.专题:平抛运动专题.分析:首先要根据几何关系确定足球运动的轨迹,然后确定水平方向的位移,再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足球的初速度的大小;根据动能定理在确定足球的末速度的大小以及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解答:解:A、由题可知,足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所以足球的总位移:.故A错误;B、足球运动的时间:,所以足球的初速度的大小:v0==.故B正确;C、足球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联立以上各式得:.故C错误;D、由几何关系可得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tanθ=.故D错误.故选:B点该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考查平抛运动、动能定理等知识点的内容,题目中抛出点评:的位置与球门组成的几何关系是解题过程中的关键,也是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
【优化指导】2015届高三人教版物理总复习实验0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Word版含解析
第五章 实验六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验证的是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它动能的增加,以下步骤仅是实验中的一部分,在这些步骤中多余的或错误的有________.A .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B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到铁架台上,并用导线把它和低压交流电源连接起来C .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到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把重物提升到一定高度D .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释放纸带E .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解析:选AE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验证重力势能减少量mgh 和动能增加量12m v 2之间的大小关系,若机械能守恒,则有mgh =12m v 2成立,两边都有质量,可约去,即验证gh =12v 2成立即可,故无需测质量, A 选项多余,对E 选项,测速度时,用的是纸带上的记录点间的距离和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无需用秒表测量,因此E 选项也多余.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1)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2)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丙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3)该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且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丁中所示.已知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 =0.1 s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________;该纸带是采用________(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解析:由Δx =aT 2,利用逐差法得到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4.8 m/s 2.若用自由落体实验测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应该接近10 m/s 2,所以该纸带是采用“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答案:(1)甲 (2)①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源 ②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 (3)4.8 m/s 2 乙3.(2014·扬州调研)图甲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小圆柱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住,轻绳另一端固定,将轻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附近放置一组光电门,测出小圆柱运动到最低点的挡光时间Δt ,再用游标卡尺测出小圆柱的直径d ,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 .则(1)小圆柱的直径d =________cm.(2)测出悬点到圆柱重心的距离l ,若等式gl =________成立,说明小圆柱下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3)若在悬点O 安装一个拉力传感器,测出绳子上的拉力F ,则要验证小圆柱在最低点的向心力公式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用文字和字母表示).若等式F =________成立,则可验证小圆柱在最低点的向心力公式.解析:(1)小圆柱的直径d =1.0 cm +2×0.1 mm =1.02 cm(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l =12m v 2,所以只需验证gl =12v 2=12(d Δt)2,就说明小圆柱下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3)若测量出小圆柱的质量m ,则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g =m v 2l,若等式F =mg +m d 2l (Δt )2成立,则可验证小圆柱在最低点的向心力公式. 答案:(1)1.02 (2)12(d Δt)2 (3)小圆柱的质量m mg +m d 2l (Δt )24.(2014·济宁模拟)在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图甲中器材进行实验,正确地完成实验操作后,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在实验数据处理中,某同学取A 、B 两点来验证实验.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图中测量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1)观察纸带,可知连接重物的夹子应夹在纸带的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2)将表格中未填项目填写完整;(3)若重物和夹子的总质量为0.6 kg ,那么在AB 运动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J ,重力势能减少量为______J.解析:(1)重物刚开始运动,速度较小,点迹比较密集,故夹子应夹在纸带的左端;(2)v B =x 22T=3.20 m/s ; (3)在AB 运动过程中,动能增加量为ΔE k =12m v 2B -12m v 2A ≈2.78 J ,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 =mgh AB =2.94 J.答案:(1)左 (2)3.20 (3)2.78 2.945.(2010·安徽高考)利用图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 和下落高度h .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测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2gh计算出瞬时速度v.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v22g计算出高度h.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解析:选d速度不能用v=gt或v=2gh计算,因为只要认为加速度为g,就可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即相当于用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况且用v=gt计算出的速度比实验值大,会得出机械能增加的结论,所以速度应从纸带上直接测量计算.同样的道理,重物下落的高度h,也只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而不能用h=12gt2或h=v22g计算得出.6.(2010·新课标全国高考)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米尺B.秒表C.0~12 V的直流电源D.0~12 V的交流电源(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原因).解析:(1)需要米尺来测量纸带上的点之间的距离,电磁打点计时器需用交流电源,故A、D 正确.(2)①纸带与电磁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力;②测量两点之间距离时的读数有误差;③计算势能变化时,选取的两点距离过近;④交流电源频率不稳定.(选取两个原因即可) 答案:(1)AD(2)见解析7.(2013·新课标全国高考Ⅱ)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甲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 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 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 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mB.小球抛起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D.弹簧的压缩量ΔxE.弹簧原长l0(2)用所选取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E k,得E k=______.(3)图乙中的直线是实验测量得到的sΔx图线.从理论上可推出,如果h不变,m增加,sΔx 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如果m不变,h增加,sΔx图线的斜率会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乙中给出的直线关系和E k的表达式可知,E p与Δx的________次方成正比.解析:(1)本实验通过处理平抛运动,从而测量小球获得的动能,再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到弹簧的弹性势能,故需要测量的量有小球从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小球的质量m,A、B、C正确.(2)由h=12gt2,s=v t可得v=sg2h,故E k=12m v2=mgs24h.(3)由于小球获得的动能随弹簧压缩量的增大而增大,而E k=mgs24h,故当h不变,m增加时,图线的斜率会减小,当m不变,h增加时,斜率会增大.根据机械能守恒,E p=E k,而E k∝s2,由题图知s∝Δx,故E p∝Δx2.答案:(1)ABC(2)mgs24h(3)减小增大 2。
高考物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物理《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真题练习含答案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1)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 、B 、C ,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分别为h A 、h B 、h C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 .设重物的质量为m .从打O 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ΔE p =________,动能变化量ΔE k =________.(2)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A .利用公式v =gt 计算重物速度B .利用公式v =2gh 计算重物速度C .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影响D .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3)某同学想用下述方法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在纸带上选取多个计数点,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 的距离h ,计算对应计数点的重物速度v ,描绘v 2h 图像,并做如下判断:若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图像斜率满足k =________,则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答案:(1)mgh B m (h C -h A )28T 2(2)C (3)2g 解析:(1)从打O 点到打B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ΔE p =mgh B .B 点的速度v B =hC -h A 2T ,则动能的增加量为ΔE k =12 m v 2B =m (h C -h A )28T 2. (2)验证性实验中若重物的速度采用选项A 、B 的方法计算得出,则会出现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A 、B 错误;由于纸带在下落过程中,重锤和空气之间存在阻力,纸带和打点计时器之间存在摩擦力,所以减小的重力势能会大于动能的增加量,C 正确;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偶然误差,对系统误差没有效果,D 错误.(3)若机械能守恒,则有mgh =12m v 2,可得v 2=2gh ,则此时v 2 h 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图像的斜率为2g .2.[2024·海南省天一大联考]某同学利用频闪照相机和气垫导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m =0.2 kg ;B .将安装有刻度尺的气垫导轨调整到倾角θ=24°的倾斜状态(sin 24°=0.4);C .将滑块从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使用频闪照相机对滑块进行拍摄,频闪照相机每隔T =0.05 s 拍摄一次.某次拍摄后得到的照片如图2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测得影像间对应的实际距离分别为s 1=2.42 cm ,s 2=3.41 cm ,s 3=4.37 cm ,s 4=5.34 cm.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8 m/s 2.结合以上实验数据,完成下列填空:(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滑块在位置B 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滑块由B 运动至D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________ J ,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 J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认为滑块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3)写出两条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583 (2)6.10×10-2 6.03×10-2 (3)空气阻力的作用 读取数据时产生读数误差解析:(1)滑块做匀变速运动,在位置B 时有v B =(s 1+s 2)2T,代入数据得v B =0.583 m/s. (2)滑块由B 运动至D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mg (s 3+s 2)·sin 24°=6.10×10-2 J ,滑块在D 点的速度大小v D =(s 3+s 4)2T ,解得v D =0.971 m/s ,动能的增加量ΔE k =12m (v 2D -v 2B ),解得ΔE k =6.03×10-2 J.(3)滑块在下滑过程中受空气阻力作用,产生误差或读取刻度尺上滑块对应位置距离时产生读数误差.3.[2024·江西省南昌市期中考试]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分别为m 1、m 2的物体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物体B 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物体A 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乙所示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 1=50 g ,m 2=150 g .(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 s ,g 取9.8 m/s 2)(1)在打0~5点的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ΔE k =________ 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________ J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范围内,A 、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2)若某同学作出12v 2h 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实验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 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1)0.576 0.600 (2)9.70解析:(1)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0.02 s ,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5×0.02 s =0.1 s ,由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得,打下点5时,速度大小为v 5=x 462T =(21.60+26.40)×10-22×0.1 m/s =2.40 m/s ,系统动能的增加量ΔE k =12(m 1+m 2)v 25 =0.576 J ,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 =(m 2-m 1)gh 5=0.600 J.(2)系统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2-m 1)gh =12 (m 1+m 2)v 2,解得12v 2=(m 2-m 1)g (m 1+m 2) h ,结合12 v 2h 图像有(m 2-m 1)g (m 1+m 2)=5.821.20 ,解得g =9.70 m/s 2.。
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力学实验
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力学实验(2015新课标I-22). (6分)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m).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kg;(2)将玩具小车放置在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_____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记录各次的m值如下表所示:(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是_______N,玩具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2)1.40 (2分)(4)7.9(2分) 1.4(2分)【考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测质量,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少。
【解析】(2)根据秤盘指针可知量程是10kg , 指针所指示数是1.4kg ; (4)记录的托盘示数各次并不相同,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即=≈1.81kg,而模拟器的质量为1.00kg , 所以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小车对桥的压力F N = g - m桥g ≈ 7.9N;径向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三定律和向心力的公式有:F N-m车g=m车v2/R,m车= 1.40kg - 1.00kg = 0.40kg, 代入数据得出小车通过最低点的速度是:v≈1.4m/s【2015新课标II-22】22. (6分)某学生用图(a)琐事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懂摩擦因数。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只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5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作业三: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机械能
L2 1.5m 。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倾角 可在 0~60°间调节后固定。将质量 m=0.2kg 的小物块从斜面顶端
静止释放,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 0.05 ,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忽略物块在斜面与 桌面交接处的能量损失。 (重力加速度取 g 10m / s 2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1)求 角增大到多少时,物块能从斜面开始下滑; (用正切值表示)
M ,在任一时刻滑块相对地面速度的水平分量是小车速度大小的 2 倍,滑块与轨道 BC 间的动 2 摩擦因数为μ,求:
质量 m
1
滑块运动过程中,小车 的最大速度 vm;②滑块从 B 到 C 运动过程中,小车的位移大小 s。
12、 【2015 北京-23】.(18 分)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物块,弹簧质量不计。 物块(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 m,在水平桌面上沿 x 轴运动,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µ。以弹簧原 长时物块的位置为坐标原点 O,当弹簧的伸长量为 x 时,物块所受弹簧 弹力大小为 F=kx,k 为常量。 (1)请画出 F 随 x 变化的示意图;并根据 F-x 的图像求物块沿 x 轴从 O 点运动到位置 x 的 过 程中弹力所做的功。 a. 求弹力所做的功.并据此求弹性势能的变化量; b. 求滑动摩擦力所做的功;并与弹力做功比较,说明为什么不存在与摩擦力对应的“摩擦力势能” 的概念。
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 g。求: (1)物块的质量; (2)从释放到运动至最低位置的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11、 【2015 福建-21】21. (19 分)如图,质量为 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 面上,小车 AB 段是半径为 R 的四分之一圆弧光滑轨道,BC 段是长为 L 的水平粗糙轨道,两段轨道相 切于 B 点,一质量为 m 的滑块在小车上从 A 点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重力加速度为 g。 (1)若固定小车,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对小车的最大压力; (2)若不固定小车,滑块仍从 A 点由静止下滑,然后滑入 BC 轨道,最后从 C 点滑出小车,已知滑块
【备战2015】全国2015届高考物理试题汇编(第四期)E2动能 动能定理(含解析)
E2 动能 动能定理【题文】〔理综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高三摸底考试〔2014.08〕〕35.〔18分〕如下列图,一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A 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经电压U 加速后,与同质量的静止小球B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水平进入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的复合场中,小球在此空间的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 〔1〕小球A 、B 碰撞前后的速度各为多少?〔2〕电场强度E 为多少?〔3〕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从轨道的最低点到最高点机械能改变了多少?【知识点】动量守恒定律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 机械能守恒定律 E2 E6 F2 K3【答案解析】(1)m qU v 221=(2)2mg q (3)q mU B mg E 24=∆解析:〔1〕设碰撞前A 球速度为0v ,由动能定理有:2021mv qU = 得mqU v 2= 设碰撞后A 、B 球的速度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 mv 20=得mqU v 221=(2)带电小球在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重力与电场力平衡:2qE mg =得出q mg E 2= (3)带电小球从轨道最低点到最高点过程中,受到重力、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其中洛伦兹力不做功,电场力做正功,使小球机械能增加.设轨道半径为R ,如此机械能改变 qER E 2=∆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Rmv qvB 22= 联立各式得出:qmU B mgE 24=∆ 【思路点拨】〔1〕带点粒子在电场中加速,通过定理求得速度,然后碰撞过程中遵从动量守恒定律〔2〕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匀速圆周运动,如此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所以电场力与重力平衡〔3〕电场力做功使电势能转化为机械能,电场力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进展了转化【题文】〔物理卷·2015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一次联考试卷〔2014.08〕〕15.如下列图,凹槽B 放在水平面上,槽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槽的内外表光滑。
(广东版)2015届高考物理总复习(知能要求 课前自修 随堂训练)第五章第6课 实验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6课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4
验证在只有______作用下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______,但总机械能______.
答案:重力 转化 守恒
随堂训练
有三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打出的纸带A 、B 、C ,其中一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四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的距离依次为s 1、s 2、s 3.请你根据下列s 1、s 2、s 3
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___________.(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 2)
A .41.2 mm 45.1 mm 53.0 mm
B .49.6 mm 53.5 mm 57.3 mm
C .60.5 mm 61.0 mm 60.6 mm
错解:不能用Δs =gT 2(将g =9.8 m/s 2,T =0.02 s 代入得Δs ≈3.9 mm)来判断而错选
A.
答案:B
1.要求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器材、方法、步骤及误差分析.
2.该实验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专题60 验证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实验-五年高考(2011-2015)物理试题分项(精品解析)
专题60验证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实验1、(2011海南卷)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 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 ,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 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 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试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 ,用d 表示A 点到导轨低端C 点的距离,h 表示A 与C 的高度差,b 表示遮光片的宽度,s 表示A ,B 两点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 点时的瞬时速度。
用g 表示重力加速度。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将滑块自A 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A 运动至B 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_____。
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_________。
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21t与s 的关系式为21t= ________. (2)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每次均令滑块自同一点(A 点)下滑,测量相应的s 与t 值,结果如下表所示:以s 为横坐标,21t 为纵坐标,在答题卡上对应图2位置的坐标纸中描出第1和第5个数据点;根据5个数据点作直线,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 =___________214s m 10--⋅⨯(保留3位有效数字)。
由测得的h 、d 、b 、M 和m 数值可以计算出21s t-直线的斜率o k ,将k 和o k 进行比较,若其差值在试验允许的范围内,则可认为此试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1)gsm dMh)(-222)(t b m M +2)()(2b m M gs m d Mh+-(2)描点画图如图 2.388由图可知:k=4124123.39 1.4810 2.388101.4000.600m s m s -----⨯⋅=⨯⋅-【考点定位】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2013海南卷)某同学用图(a )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60验证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实验
1、(2011海南卷)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 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 ,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 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 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试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 ,用d 表示A 点到导轨低端C 点的距离,h 表示A 与C 的高度差,b 表示遮光片的宽度,s 表示A ,B 两点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 点时的瞬时速度。
用g 表示重力加速度。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将滑块自A 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A 运动至B 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_____。
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_________。
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1
t
与s 的关系式为
21
t
= ________. (2)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每次均令滑块自同一点(A 点)下滑,测量相应的s 与t 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s 为横坐标,
21
t
为纵坐标,在答题卡上对应图2位置的坐标纸中描出第1和第5个数据点;根据5个数据点作直线,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 =___________214s m 10--⋅⨯(保留3位有效数字)。
由测得的h 、d 、b 、M 和m 数值可以计算出
2
1
s t -直线的斜率o k ,将k 和o k 进行比较,若其差值在试验允许的范围内,则可认为此试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1)gs m d Mh
)(
-2
2
2)(t b m M +2
)()(
2b m M gs m d Mh
+-(2)描点画图如图
2.388
由图可知:k=
4124123.39 1.48
10 2.388101.4000.600
m s m s -----⨯⋅=⨯⋅-
2、(2013海南卷)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
实验中该同学得到的一条点迹清晰的完整纸带如图(b)所示。
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B、C进行测量,图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h A、h B 和h C的值。
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物速度的大小v B=m/s;
(2)通过分析该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他的实验结果是否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简要说明分析的依据。
【答案】(1)3.90(2)v B2/2=7.61(m/s)2 ,因为mv B2/2≈mgh B,近似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2014·广东卷】某同学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设计实验探究弹簧弹性势能与压缩量的关系
①如图23(a),将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量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由数据算得劲度系数k=N/m。
(g取9.80m/s2)
光电门的速度大小。
③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的速度v,释放滑块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
④重复③中操作,得到v与x的关系如图23(c)。
由图可知,v与x成关系。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的成正比。
【答案】①50N/m(49.5~50.5)②相等③动能④正比;x2(或压缩量的平方)
4、(2013福建卷)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装置如图甲):
①下列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填选项前字母)
A.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将钩码通过细线挂在小车上
B.为减小系统误差,应使钩码质量远大于小车质量
C.实验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由静止释放
②图乙是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选取O、A、B、C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①C ②0.653
5、【2014·天津卷】某同学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将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钩码,使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运动,以此定量探究绳拉力做功与小车动能变化的关系,此外还准备了打点计时器及配套的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等。
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若要完成该实验,必需的实验器材还有哪些。
②实验开始时,他先调节木板上定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木板平行,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下列的哪个(填字母代号)
A.避免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抖动
B.可使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清晰
C.可以保证小车最终能够实现匀速直线运动
D.可在平衡摩擦力后使细绳拉力等于小车受的合力
③平衡摩擦力后,当他用多个钩码牵引小车时,发现小车运动过快,致使打出的纸带上点数较少,难以选到合适的点计算小车速度,在保证所挂钩码数目不变的条件下,请你利用本实验的器材提出一个解决办法:。
④他将钩码重力做的功当作细绳拉力做的功,经多次实验发现拉力做功总是要比小车动能增量大一些,这一情况可能是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填字母代号)。
A.在接通电源的同时释放了小车
B.小车释放时离打点计时器太近
C.阻力未完全被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掉
D.钩码匀加速运动,钩码重力大于细绳拉力
【答案】①刻度尺、天平(包括砝码);② D ;③可在小车上加适量的砝码(或钩码);④ CD ;
6、(2013重庆卷)我国舰载飞机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后,某课外活动小组以舰载飞机利用阻拦索着舰的力学问题很感兴趣。
他们找来了木板、钢球、铁钉、橡皮条以及墨水,制作了如图6(1)图所示的装置,准备定量研究钢球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与被阻拦前速率的关系。
要达到实验目的,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钢球由静止释放时的和在橡皮条阻拦下前进的距离,还必须增加的一种实验器材是。
忽略钢球所受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已知,根据定律(定理),可得到钢球被阻拦前的速率。
【答案】高度(距水平木板的高度)刻度尺机械能守恒(动能)
7、(2012·海南物理)水平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滑块接触,但不粘连;初始时滑块静止于水平气垫导轨上的O 点,如图(a )所示。
现利用此装置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E p 与其压缩时长度的改变量x 的关系。
先推动小滑块压缩弹簧,用米尺测出x 的数值;然后将小滑块从静止释放。
用计时器测出小滑块从O 点运动至气垫导轨上另一固定点A 所用的时间t 。
多次改变x ,测得的x 值及其对应的t 值如下表所示。
(表中的t
1
值是根据t 值计算得出的)
(1)根据表中数据,在图(b )中的方格纸上作t
1
—x 图线。
(2)回答下列问题:(不要求写出计算或推导过程)
①已知点(0,0)在t 1—x 图线上,从t 1—x 图线看,t
1与x 是什么关系? ②从理论上分析,小滑块刚脱离弹簧时的动能E k 与t
1是什么关系? ③当弹簧长度改变量为x 时,弹性势能与相应的E k 是什么关系? ④综合以上分析,E p 与x 是什么关系?
【答案】(1)如图所示.(2)① 1t 与x 成正比;②k E 与2
1t ⎛⎫ ⎪⎝⎭
成正比;③p k E E =;
④p E 与2x 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