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
对体育新课程理念的一些认识及思考
对体育新课程理念的一些认识及思考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新课程对体育课进行了进一步完整的科学化的定义和阐释: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领域,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鲜明的指导思想在给我们体育教师指明方向的同时,对传统的重竞技的单一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谈到学生的运动兴趣,我们以前较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问题,只是想把要教的内容迅速地教给学生,自己过瘾了,但是也很累,可是学生真正学到了多少,感兴趣吗我没有考虑过。
现在想想,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一定不高,因为他们总是盼着自由活动。
这说明,上课的内容根本没有吸引住他们,他们不感兴趣。
我觉得,教师应该通过一些新颖的教学组织方法激发起学生运动积极性,在学习到体育知识的同时也对体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使其做为自己终生的习惯。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新课程标准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的,发掘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翁”。
体育教学改革改到现在,改革思想不断地落到实处,开始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开始真正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开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日趋完善的体育课程标准使学生见到了瞩光,也使人们体育教师的工作方向日益明朗。
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反思与梳理
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具体来讲就是学校开开展体育教 学的实践过程中,直接或者间接形成的对于体育教学的一种认
识或者观点实际上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开始发展是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从这个时候开始国内才开始逐 步的引入学校体育教学理念,这些观点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推 动了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事业的发展。一直以来人们都尤其关 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确认以及实施,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并不 仅仅是一种理论性的问题,它还包括了体育教学内容、方式以 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随着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发展和推 广,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体育教师不知道如何更好的 把握以及实践这种指导思想,而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制约 了国内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说如何更好的运用学校体育 教学指导思想是深化体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1 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变迁与反思
作者简介:佟伟(1986-),男,吉林通化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体育 教育训练学。
作者单位:长治医学院公共体育部,山西 长治 046000 PublicSportDepartmentofChangzhiMedicalCollege,Changzhi 046000,Shanxi,China.
具,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学生的影响,再加上它 过于强调学生要掌握体育运动技术,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学校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1.2 体质教学思想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初期国家领导人毛泽 东提出的重要口号,这个口号甚至影响至今,一直以来都是我 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理 念非常科学。然而在初期,国内体育事业发展受到前苏联“主 知主义”的 影 响 太 深,尽 管 我 们 的 口 号 是 一 种 正 确 的 价 值 定 位,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学内容过于刻板,缺乏灵活性和变 通性,始终坚持“运动技术教学”的体育教学理念,而将“增强 体质”看作是这种理念的必然结果,所以这一时期学习体育事 业并没有真正的起到改善学生体质的作用,再加上十年文革的 影响使得体育教学发展走上了一条错取得道路,严重破坏了当 时国内学校体育课程的正常教学秩序。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 初,“超量负荷原理”对学校体质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种教学理念强调学生通过科学直接的方式来锻炼身体,同时 通过科学的控制,逐步的提升体育运动负荷,进而实现学生机 体动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诸多困 惑,例如为了能够更好配合这种教学方式,在体育教学内容上 强调多运动量的体质改造,也就出现了传统运动技术和增强学 生体质两者的对立,模糊了体育教学的教育价值。
新时期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理性思考与优化
法. 这样的传授方法是以分数的高低进行衡量作为教学 目的而进行 的, 并不是 以传授学生强生健体的体育
知识 , 更 有可能 引起 学生 之 间的误会 与 矛盾 . 因此 , 在 制 定教 学 目标 和 方法 的时 候 , 要 从 实 际情 况 出发 , 让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 中多一些参与 , 少一些无序竞争 , 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 养成锻炼身体
的作 用. 特 别在 当今高 校 中 , 推 广素 质教 育 改 革 就要 树 立 崭 新 的教 育 思 想 观 念 , 建 立 适 应 教学 内容 的优 化
体系.
1 体 育教 学 内容及体 系的概述
1 . 1 体 育教 学 内容定 义 阐述
体育教学 的内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 广义的体育教学包括教养 、 教育和发展三方面. 其中 , 教养侧 重学生的知识传授方面 , 教育侧重学生德育教育方面, 即学生 的个人道德修养等. 发展则侧重学生 由内而 外 的自我价值实现方面. 这三方面综合起来构成 了广义的体育教学内容. 狭义的体育教学主要是教师针 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课程 的选择. 即, 教师在 已定 的教学大环境 和学生专业发展需求背景下 , 以体育教 材为基础 , 进行体育课程的选择和传授. 体育教学 的广义和狭义概念要求教师从学生 的内在心理状态到外
前我 国体育教 学中 内容体 系存在 的 问题 , 提 出体 育教 学 中内容体 系优化 与 完善 的措施 , 以期 对我 国体 育教 学的 良 性推进 有一些帮助. 关键 词 :体育教学 ;内容体 系;优化 完善 中图分类 号 :G 8 0 7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6 1 2 x ( 2 0 1 3 ) 0 5 - 0 1 1 6 05 -
【推荐下载】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每当读到110多年前梁启超写的《少年中国说》,我们都油然地感到青少年责任之重大。
然而青少年体质监测数据一次次无情地警示着我们体质不强,何谈栋梁。
对于学生体质下降有不同的说法,诸如遗传说、营养说、社会发展必然结果说,还有退化说、进化说和优化说等,但无论哪种学说都不否认学生体质下降对于国家和个人的负面影响,无论学生体质下降与多少因素有关,都不能否认学校体育这一重要因素。
学校体育实践活动都是在学校体育思想指导下开展的,因此把握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这一源头,就等于执学校体育之牛耳。
本研究从学生体质下降角度反思当前多元化并存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进而探索改善学生体质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体系。
1 从学生体质下降审视当前学校体育指导思想 自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中开设体操科以来,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历经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前苏联体育教育思想、体质教育思想的更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了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多元化并存局面。
1.1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重心在于素质而非体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界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指导下十分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双基教学的不足,提出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以看做是素质教育的雏形。
在对素质进行研讨的过程中诞生了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一词。
199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以法律文件形式确立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此后,全国形成了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浪潮,素质教育也由最初关注非智力因素演变为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同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中央一系列文件表明,素质教育已经提升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1]。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理性思考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摘要】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面临的心理和身体压力也越来越大。
学校为了培育出能够适应激烈社会生活的优秀大学生,也在不断推进教学改革。
而体育教学改革正是学校面临的改革任务之一。
虽然体育教学改革正在稳步前进,但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当前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其中的问题作简要分析,希望为我国体育教学事业建言献策。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学现状改革思考体育教学改革一直是各高校的工作重心之一,涉及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体育教学改革要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旧的体育教学制度和旧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以适应新时期下体育教学的需要。
一、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在“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人性化,内涵也更加丰富。
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很多教学弊端仍然没有得到正视。
这为改革之路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进程相对较晚,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
虽然在多年改革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要想让我国体育教学事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仍然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况下,教师教学往往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这其中充满了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因此,我国体育教学事业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在理论指导之下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法。
其次,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学模式缺乏创新。
目前的体育教学多以技能传授为主,不注重学生内在修为的提升,缺乏对学生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而且,现存的教学模式更多的是教师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缺乏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不能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体育教学过程之中。
如在一些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用一套固有的教学模式。
先慢跑热身,然后传授一些简单的教学内容,继而学生展开自由活动。
论新中国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发展
论新中国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发展作者:王宁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年第05期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教育事业进行了多次变革,伴随着每次变革,体育教学也随之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和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上。
作者试图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后不同阶段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发展脉络,更全面、客观地理解我国现代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变化的内在、深层次的缘由。
一、“增强体质”阶段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学校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同解放前国民党统治时期相比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对解放前革命根据地体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自然体育思想的摒弃上,解放前革命根据地的“体育革命化、大众化”的体育思想被继承下来。
面对广大学生身体健康不良这一现实,毛泽东分别于1950年和1951年,两次致信当时的教育部长马叙伦,要求在各级学校教学活动中遵守“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指导思想。
1951年,为了搞好学校体育,开始学习前苏联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并在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形势下引入了苏联学校体育经验和模式。
同年,当时的政务院颁布《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核心思想是贯彻“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1952年,教育部、国家体育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强体质,并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他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
从那时起,学校体育课程的主要指导思想变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生产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
第二年,教育部特意组织了国内学者对前苏联十年制体育教学大纲进行翻译,全面学习前苏联的教育思想,从中学习体育课程发展的经验。
在该时期,前苏联学者凯里舍夫来华讲授《苏联体育教育理论》课程,传授了他们的主知主义体育理论。
主知主义体育理论重视知识的教育和技能的掌握,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主张将一堂体育课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等3个主要部分,并提出直观性、自觉性、巩固性、系统性、通俗性五大基本教学原则。
新中国60年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演变及思考
新中国60年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演变及思考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演变和工作思考。
研究表明,新中国60年来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有四个阶段:执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推行“九五”体育发展战略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和以创新驱动体育教学发展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此外,通过讨论体育教学运动落实今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提出推动新中国体育教学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新中国; 体育教学; 指导思想; 演变; 工作思考正文:一、新中国60年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演变新中国成立以来,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一直都不断发生着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执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第二阶段,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第三阶段,推行“九五”体育发展战略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第四阶段,以创新驱动体育教学发展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1. 执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以毛泽东思想为基础,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指导,坚持“把体育教学工作纳入党的教育政策体系”,强调“树立生产革命胜利场所的精神”,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教育多、训练少”,以体育课形式和体育活动形式共同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
2.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后,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使体育教学工作的理论水平和精神层次得到提高,并结合政策发展,深化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建构,注重体育教学和业余体育活动、体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体育教学和校内竞赛之间的统一,以全面发挥体育教学工作的作用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
3. 推行“九五”体育发展战略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九五”时期,把体育教学作为实现“九五”体育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重点由以民主集中制为依据的体育活动领导制过渡到以“体育教育改革”和“九五”体育发展战略为依据的体育教学改革。
对体育新课程健康第一教学指导思想的认识
二、 过去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简单回顾 回顾过去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可以帮助我们从理
三、 健康第一” 对“ 指导思想的认识 1.“ 健康第一” 指导思想确立的背景分析 体育新课程“ 健康第一” 教学思想确立的背景主要有两
论到实践上去全面认识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要义, 可
以更理性的分析研究探讨现在体育新课程教学指导思想。 纵观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主
“ 全面发展” 思想是在我国提出“ 素质教育” , 后 把整个 学校教育指导思想作为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为 本, 以社会为本, 忽视体育学科自 身特点和特色。 “ 终身体育” 思想是随着我国学校教育改革不断深人发
展提出的, 把育人作为体育的最高 目标 , 学生通过体育课程
(2)历史性。 指体育教学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 化, 在历史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 (3)继承性。任何一种体育教学思想的形成 , 都是因社 会发展需要,不断总结并继承以前的体育教学思想中有利 于时代需要的内容。 (4 )能动性。指符合体育教育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 体育教学思想能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反之会阻碍其
( 1)社会性。体育教学思想由于受一定社会的政治 、 经 济、 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因此具有社会性。
基本观点是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克服困难,战胜自 我从而获 得快乐、 成功的体验。但在我国教学实践中,快乐体育” “ 完 全和这种观点相反, 我们只是强调了我们对快乐的理解 , 忽
视学生克服困难品质的培养。
2.体育新课程 目 标体现“ 健康第一” 教学指导思想
审视以前学校体育课程 目 标, 我们发现过去体育课程 目 标过多关注学生体质的增强和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 注
不断涌现, 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 这就从体育内部向体育教
浅谈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思考
浅谈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新思考随着社会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对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在不同的时期选用不同的教育课程、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我对体育课的理解,谈以下几点看法:一、学校体育应以帮助学生获得健康快乐为目标学校体育的发展,若从管理方面来思考,应包括确定目标、组织实施、效果评估及其各个环节、各个过程的全方面。
所有这些都是以健康快乐为前提条件,即包括了学生的健身、健心和健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娱乐中动作准确、熟练、省力、优美,同时头脑清晰、思维敏捷,处处显示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
并且能让学生在快乐中长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适应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学校体育的实施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体育活动,都应给所有学生提供参加活动的平台,使所有学生都应受到指导。
即使课余活动和课余训练也不例外。
其原因:第一点,凡是定为学校教学计划的体育方面的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学生都具有同等享受的权利,不允许被其他学科占有。
作为学校体育教师就应当在课内外活动中对学校全体学生负责。
如果课余时间的训练辅导是为了“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成绩,这种“提高”也应当是全体学生成绩的“提高”,不是少数人被训练提高了,就等于全体学生都提高。
假如课余训练旨在培养人才,那就更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要求“成才”的权利,更因为学生个体的爱好、性格、体质、天赋及环境条件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才华也各不相同。
只有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训练,才有可能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
第二点,“比赛”泛指比较技术水平的高低,具有通用性、导向性和激励性。
但它并非体育课的特点。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借用“比赛”实现自我,推进体育实践深入向前发展,确有积极促进作用。
自然,这种好的方法应经常用于学校体育,使其更好地为促进全体学生的体育学习而服务。
三、体育课程应以锻炼身体为主旋律以前,在体育课程构建、实施过程中,无论是以“运动技能”或“增强体质”为目标,还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前提下,都不能冲破以竞技运动为主线的思想观念,教学内容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跑、跳、投、滚”。
浅谈建国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浅谈建国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学校体育任务要想完成,前提就是要确立学校体育思想。
学校体育思想的确立,是以当时的学校教育思想与学校体育目标等很多的客观条件为基础的。
学校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的管理与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建国之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先后经历了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终身体育”思想三种重要的指导思想。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建国后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趋势作以简要探讨。
标签:学校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潮以人为本学校体育思想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前提和指导思想,建国初期我国学校体育思想主要以介绍苏联体育思想,主张强调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在理论深的高度来讲,学校体育思想对体育的社会职能做了比较深刻、比较透彻的阐明陈述,在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中起指导作用。
在体育思想界,也对毛泽东的矛盾学说加以了运用,奠定了体育理论的哲学基础,对体育在思想、教育、身体、生产、国防及国际事务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概括。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以对苏联体育思想体系的认识为基础,对建国以后的学校体育经验进行总结,应用矛盾学说对体育内部关系加以认识,最终形成了我国自身的学校体育思想体系。
1 学校体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存在形式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在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中,人们对学校体育的看法和认识,这些看和认识有的是直接形成的,有的是间接形成的。
其核心是围绕学校体育的性质、方向、目标以及如何实施学校体育的认识上。
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既集中体现在带有方向性、政策性的指导思想上;又存在于个体或群体的观念中;还反映在系统研究学校体育问题的理论形态方向。
以一定的历史时期为背景,研究者们在学校体育相关方面的基本认识,在学校体育管理与发展中起积极的指导作用。
然而,具体以何种思想当做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体育理论界还没有一直的看法。
现在学校体育的思想所包含的主要有:体质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体育结合竞技体育思想、技能教育体育思想、人的全面发展体育思想、“健康第一”思想、自然体育思想等,以此为基础对我国的学校体育的主导思想进行构建。
新时期学校体育思想管见
新时期学校体育思想管见作者:付强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年第08期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教育在综合国力中处于基础地位,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新的学校体育思想也逐渐形成。
(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因此。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除了重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质外,还应加强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能快乐成长。
从而发展成为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并能更好地生存的人。
(二)“终身体育”的持久思想“终身体育”是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观念。
当时,一些国家的体育学者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根据人体发展规律和体育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终身体育的思想。
这一思想的提出,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体育学者的赞同,并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体育思想。
首先,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时期。
即生长发育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由于体育锻炼具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人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具有积极影响。
所以,体育锻炼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人体发展的特点。
提出相应要求。
也就是说,人的一生都应当伴随着体育锻炼。
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不同的内容与方法。
锻炼身体不可能“一次完成”。
更不能一劳永逸。
其次,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人们的健康状况带来了不利影响。
关于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若干思考
关于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若干思考1前言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终身体育习惯、健康意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知识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各系统、各器官的良好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身心的健康水平。
同时学校体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学校体育必须符合学生主体性的需要,为学生的体育诉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笔者通过观摩体育教学活动、认真研读《体育与将抗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料,深切地感受到现阶段学校体育课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由此引发了以下思考。
2现阶段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1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指向性未能多元化教学目标指向性问题主要表现在片面的强调增强体质的目标,强调运动技能的掌握和适宜的运动量及负荷,以运动训练课程的要求来对待学校体育课程,忽略了体育运动中所具备的情感和能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以僵化教条式的统一目标要求来限制不同学生个体的自我发展。
扼杀了个性,压抑了学生多元化的体育诉求。
2.2学校体育教学组织军事化教学中,片面的追求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要求学生的各项活动,整齐划一,无条件服从指挥。
学校体育教学的精彩纷呈、各点开花、学生情绪高涨的场面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表现过于“机械化”、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变得索然无味。
2.3学校体育教学方式单向化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丧失殆尽,教学忽略了学生自我发展的主动性,强调课程的进行是教师传输给学生,教师负责阐述和传递,学生只能当受众,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程的进行缺少了互动,不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热情不高,教师的教学过程也缺少了创造性。
3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3.1制定充满“活力”的教学目标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健康”的三维健康理念为依托,在重视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品格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完善。
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讨论论
教学指导思想。
从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看,各种指导思想都不同程度地在起作用,各种观点都有不同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强调的重点.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热潮中,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各抒己见,观点纷呈,是一种可喜的现象。
上述各种指导思想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都有一定的相对真理因素,各种指导思想的提出和争论,是深化高校体育教学和活跃学术气氛的表现,这对于逐步建立具有特色的高校体育教学体质是十分有益的.2、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必须与发展的方向相适应.为了使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与发展的方向相适应,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应当:以体育知识技能为先导,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重点,以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心,以终身体育为方向,其核心是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为了便于专家学者、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能够取得共同的认识,笔者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含义作简要的诠释。
(1)以体育知识技能为先导。
高校体育教学首先要体现出作为课程教学所赋于的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任务,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才能使学生树立终身受益的体育观。
高校体育教学表明,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与增强体质和培养对体育的兴趣有密切的关系。
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掌握得越牢固,水平越高,就越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也越高,这样对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效果就越好.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首先必须重视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为学生提供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2)以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重点。
所谓体育能力,是指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与智力的有机结合,体现在体育教学中就是着重培养学生有自我身体完善的要求,有终身体育锻炼的,具有必要的活动技能和运用技能的能力。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毕业走向后,都无法运用在学校体育课程中所学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来锻炼身体。
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研究:回顾、反思与建构
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研究:回顾、反思与建构摘要:本文研究了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的回顾、反思和建构。
文章重点围绕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历史发展、现状和问题作了全面而系统地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有效改进和完善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新中国;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 指导思想; 回顾、反思; 建构正文: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主要是在党的体育基本方针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健康素质和社会主义人格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特别是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发展中医药体育文化、结合当时国情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的思想体系。
从1996年至今,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历了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本文总结了这一发展历程,分析了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注重制度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推进教研改革等方面的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的建构和完善。
将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的回顾、反思和建构应用到实践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推动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体系的建构及完善。
首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积极开展新中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的研究,充分挖掘历史文献和现状问题,以及当前发展趋势,加强对理论研究的深化。
其次,在实践中,应注重增强学生个性发展,像启发型教学、创设性教学等手段,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会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和发展自我,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此外,还应积极推进技术改革,注重科学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利用智能化体育技术,搭建体育与技术的桥梁,将互联网及科技成果应用到体育教育中,从而更好地实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思想体系建构及完善。
最后,应及时更新课程条文和具体要求,强化考评评定中的科学性,增强成绩的评价有效性,并结合实际,不断地改善、发展和更新体育教学内容,以适应新的动态变化。
新时期高校体育工作的理性思考
新时期高校体育工作的理性思考
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体育特色课程为主,注重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高校体育教育活动应以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核心,注重教学质量,采取各种资源优化、教育技术应用、教师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育活动体系,为学生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其次,要注重学生参与度,增强体育创新意识。
在体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不断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推动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发现、自我完善。
同时,还要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活动的创新意识,积极开展新型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研究新鲜事物,建立良好的研究惯。
此外,要积极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活动的质量。
学校应该积极推动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使学生可以在活动中发挥体育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提高活动的质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最后,要改革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以更加客观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
学校应通过实施国家规定的体育测试和体育竞赛,改革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以客观、合理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控制学生的体育课程考试难度,避免出现“分数高,能力低”的现象,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有序的体育教育环境。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工作,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体育创新意识,积极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改革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以及落实体育教学质量监控。
只有把这些环节做好,才能更好地开展高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实现体育教育的终身发展。
浅析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理念
浅析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理念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必须立足于先进的现代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转化被动教学为主动教学,将知识传授与智能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更加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
标签: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教学理念;更新一、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体育事业步入新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国家颁布和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
当然,这也给我们广大的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们提出了更高、更新教学要求。
怎样将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如何高效地发展,怎样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体质水平,如何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怎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运动技能与技术,如何才能使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等等问题,都是我们大学体育老师都必须要思考和落实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体育教育的观念就是体质教育,其教学目标仅仅定为阶段性的体育锻炼效果,既弱化了对学生进行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的教育,也弱化培养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样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很难满足社会发展的大要求。
而终身体育的理念就要求将学生当时的体育教育与学生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无论是教育的方法上还是教育的形式上都为不同学生的不特点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范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能够进行体育锻炼乃至他们的身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体育教育是大学生能够受到学校教育的最后教育,必须有效帮助学生在这阶段的教育中形成自主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健康发展,将终身体育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向。
三、更新教学理念,使被动教学转化成主动教学在以前的大学体育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教学程序基本上就是讲解、示范、练习、纠错、巩固与提高,其目的就是把教学的内容机械地灌输给大学生,评判教学效果的标准就是看学生把握“三基”的有效程度。
构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
构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
张益增
【期刊名称】《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年(卷),期】2006(022)003
【摘要】总结了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特征和规律,提出了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技能培育思想--身心健康思想--终身体育思想"为具体内容的新时期我国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体系.
【总页数】3页(P69-71)
【作者】张益增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体育部,辽宁,大连,116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7.0
【相关文献】
1.手球运动攻守对抗特征及我国训练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 [J], 刘相林;陈春峰
2.构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 [J], 张益增
3.“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我国学校体育若干现象的思考 [J], 朱志宏
4.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的十大指导思想 [J], 蔡宝忠;纪向荣;李华军
5.新时期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工作的理性思考 [J], 吴英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学校体育理性追求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校体育理性追求的几点思考摘要:对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失衡、教学专制、教学偏见进行了理性分析,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中的选择以及教与学中的体验作了理性思考,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学校体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学;选择;体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走过了令人难忘的光辉历程。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学校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人类迈入激烈竞争21世纪的时候,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全新的社会形势,社会转型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及体育事业的空前发展,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未来走向,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困惑,诸如有文章所写的学校体育困惑太多了,如社会、家长、学校领导对体育的不重视、器材少、场地差、经费不足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然而我想说的不是这些困惑,更重要的是学校体育自身拥有的困惑得加以解决,这就需要国人对学校体育自身做出理性的思考。
1.体育教学未必都神圣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夸美纽斯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是教学,教学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工作。
学校体育教学同样承担着传递和保存了人类文明,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这有助于学生运动参与积极性的培养和提高,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为终身体育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使年轻一代社会化,使人类有了依托,有了希望。
体育教学确实很神圣,然而,有人发现,体育教学未必都神圣。
是因为健康的体育教学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而也有一些体育教学压根就达不到预期目标,他们压根就是不健康的,它们出了问题,生了病,就不神圣了。
1.1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失衡教学失衡是指教学在运动过程中失去平衡的一种状态。
在我们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失衡常有发生。
[1]有些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只注重自己的讲解和示范,对动作细节讲解的很细很透,示范也标准,可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用于讲解和示范,学生的运动技能联系时间很少,达不到上课的运动负荷,这种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而没有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显然不符合教学要求,更为滑稽的是,你说我教师讲的多不好吗?有些教师上课就不讲解,不示范了,让学生自由练习,形成了“放羊式”教学,这显然是走向教学的另一个极端,故然是犯了大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新时期我 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理性思考
张益 增
( 东北财经大学 体 育部 , 辽宁 大连 1 62 ) 10 5 摘 要: 总结 了我 国学校体育思想在不 同历史 时期的 变化特征和规律 , 出了我 国学校体 育思 想的发展 趋势 , 提
并在此基础上构 建 了以“ பைடு நூலகம்培育思想—— 身心健康思 想——终 身体育思 想” 技 为具体 内容 的新 时期 我 国的学
Chn n rl ̄e h e eo me tte d o c o l p rsie lg o h ai fwhc h c o l p r udn iaa dpoxs ted v lp n rn fsh o o t doo y,n teb s o ih tesh o tg iig s s s s
p icpes se i iai h e eaifa ue t kld v lp n . h s a a dp y h lgc l elhd vlp rn il ytm Chn t en w r trdwi s i e e me tp yi l n sc oo ia h at e e — n n se h l o c o
m e t l el n d c t n n ,i g e u ai . f o o Ke r s s h o p rs g ii g p icp e c n e t y wo d c o l o t ; dn rn i l ;o t n s u
Auh rSa d es S r p . No tes n n eUnv , l n 1 6 2 , hn t o ’ d rs p t o De t , rh a t Fia c i. Dai 1 0 5 C ia a
清朝末年 , 以康有 为 、 梁启超等为代表 的维 新主义者 把教 育作为“ 救亡求存 ” 富 国强兵 的手段 , 制造 国 民之 具” 十分 , “ ,
会 。可以说 , 自然主义体 育思想 有着 一个 内在 紧密联 系 的理 论体系 , 较之军 国民体 育思想 有 了更深厚 的理论 依据 。其特 点之一是强调“ 本能 ” 的立论基础 , 认为“ 体育 活动必须适应 儿 童的兴趣和本能 的需要”认为体育对于生活的贡献在 于使 现 , 实的生活达到最优的境界 , 使人善用 闲暇 , 富生 活。二是基 丰 于“ 本体论” 的教 育化 、 生活化 的观点 , 张“ 主 通过身 体 的运 动
重视体 育和 尚武精神 , 强调体育在学校教育 中的地 位和作 用。
提 出德 、 、 智 体三者并重 , 提倡锻炼身体和 尚武 精神 , 对学 校体 育思想和理论起到 了非常有益 的启蒙作用 。维 新主义在 大力
倡导教育 的同时 , 已表现出 了明显的军 国民教育倾 向 , 育也 体
成 丁其军 国民主义教 育的重要组 成部 分。10 9 3年 , 清政 府迫 于国内外形势 , 颁布实施 了“ 癸卯学 制” 全 盘 吸收 了“ , 日本军
Ab ta t Th o g i r tr n gcla ay i,h a e ee rh t h udn rn il f h l p rsi src ru hl eau ea dl ia n lsst ep p rr 2 c e i o teg iigp ic e o o o t t o s t s n ps s c s n Chn re opo iete rt a rfrn e rsh o E.rfr .Th a e u iai o d rt rvd h oei l eee c f c o l n c s o P, eom ep p r mma i stefaue n ue s rz h etrsa dr l e s o h h n eo h o p r elg iee thso i 1 eid ,o ae h iee tsh o p rsie lg n ftec a g fs o l o tio o yi df rn i r a r s cmp r tedf rn c o ls t d oo y i c s d n t c p o s o
校体育指导思 想体 系。 关键词 : 学校 体育 ; 导思想; 育内容 指 体
中图分类号 :遍0 . ( 7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22 8 2 0 )30 6 —3 17 —6 X(0 6 0 —0 90
C nt cn i n r c l fcolpr h annwe /Z A G Y—n os ut g u i pi ie o ho s ti C i a/ H N ieg r i g d g n p s s osn n i e r z
维普资讯
第2 2卷 第 3期
Vo . 2,No 3 12 .
体 育成人 教 育 学 刊
J un 1 f p rs d l E u ai o ra o S o t A ut d c t n o
20 0 6年 6月
Jn , 0 6 u e 20
l 我 国学校体 育思想 演进 的历 程
育对生理的作用 。在手段上 , 张采用 适应学 生兴趣 和需要 主
的 自然活动 ; 在方法上 , 让学生 自由活动 , 童为 中心 , 儿 以儿 从
童的“ 个性 自由” 个性发展” 和“ 出发 , 在做 中学 , 自己去学 习体
11 军国民体育思想时期( . 清末至 1 1 年) 99
来教育人”“ ,体育是以身体大肌肉活动和适应环境为工具, 而
谋求达到教育 目的的一种教育” 。三是推崇 自然活动 , 否定 非 自然活动 , 张应尽量 采用符合儿童本性 的游戏 、 蹈 、 主 舞 球类 、 田径 、 攀爬 、 举重 、 搬运 等活动 , 而把 1 9世纪 末风行 的德 国和 瑞典式体操看作 是违反人性的“ 自然 的”或 “ 非 , 人工 的” 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