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

合集下载

地理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案例分析

地理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案例分析

地理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案例分析地理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是一个关系紧密的议题,它旨在通过科学合理地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均衡。

本文将通过分析典型的地理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案例,探讨如何在不牺牲自然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案例一:新加坡的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新加坡是亚洲经济发达的国家,土地资源稀缺,但却采用创新的方式解决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

该国采取了垂直建设的策略,通过高楼建筑和地下空间的利用来克服土地短缺的问题。

同时,新加坡还大力发展城市农业,利用屋顶种植和垂直农场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案例二:巴西亚马逊雨林的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巴西亚马逊雨林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该地区的土地利用问题十分突出。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农牧业扩张和采矿活动,严重破坏了亚马逊雨林的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设立保护区、加强执法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等,以平衡经济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案例三:荷兰的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荷兰是一个陆地面积相对有限的国家,但却以其出色的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管理而闻名。

荷兰通过修建堤坝和水闸,有效地防止了水灾的发生,并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地资源。

此外,荷兰还采用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如温室种植和高效农业,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四、案例四:中国的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

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城市扩张、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环境保护等,以解决土地利用和环境问题。

同时,中国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生态农业,并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综上所述,地理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五个实践案例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五个实践案例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五个实践案例1.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传统农业方式常常导致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

因此,采用可持续农业实践至关重要。

案例一:有机农业有机农业采用天然肥料和生物土壤改进剂,不使用化学农药和转基因技术。

该方法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品质。

案例二:精确农业精确农业利用先进的技术(例如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来监测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因素,并根据这些数据为作物提供适宜的条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使用和排放。

2. 可再生能源利用传统能源消耗过多并且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损害了我们的环境。

因此,转向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案例三:风力发电风力发电利用风能产生电力,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排放物。

通过建设风力发电场,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且提供清洁能源。

案例四: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是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来收集并转化太阳能为电力,可以为家庭和商业机构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

3. 垃圾处理与回收垃圾处理和回收是环境保护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效管理垃圾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降低污染。

案例五: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垃圾分类是将废物按照材料属性进行分类,以便进行有效的循环利用。

这种做法有助于减少废弃物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以上列举了五个实践案例,展示了在环境保护方面可持续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农业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垃圾处理与回收是我们实现更健康、更平衡的生态系统的关键举措。

这些案例提供了解决环境问题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为我们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废弃地改造经典案例

废弃地改造经典案例

废弃地改造经典案例废弃地改造是一种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可以将废弃的土地、建筑物等资源重新利用,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和文化。

下面是10个经典的废弃地改造案例。

1. 伦敦奥运村伦敦奥运村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主场馆,比赛结束后,这里被改造成了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区。

这个住宅区有超过2万个住宅单位,包括公寓、别墅和联排别墅等,还有商店、餐厅、公园和运动场等设施。

2. 纽约高线公园纽约高线公园是一条长约2.3公里的公园,建在一条废弃的铁路线上。

这个公园有绿化带、步行道、自行车道、休息区和艺术装置等,成为了纽约市的一个新地标。

3. 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上海的一个著名景点,曾经是一个废弃的码头区。

经过改造,这里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商业区,有高档餐厅、酒吧、咖啡馆和商店等。

4. 柏林墙柏林墙是德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现在已经被拆除。

墙上的一段被保留下来,成为了一个艺术装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5. 巴黎拉丁区巴黎拉丁区是巴黎市中心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区域,曾经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区。

经过改造,这里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区,有艺术画廊、音乐厅、剧院和餐厅等。

6. 东京银座东京银座是东京市中心的一个商业区,曾经是一个废弃的河滨区。

经过改造,这里成为了一个高档的购物区,有世界著名的品牌店和高级餐厅等。

7. 悉尼港区悉尼港区是悉尼市中心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区域,曾经是一个废弃的码头区。

经过改造,这里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商业区,有高档餐厅、酒吧、咖啡馆和商店等。

8. 荷兰鹿特丹荷兰鹿特丹是荷兰的一个城市,曾经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区。

经过改造,这里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文化区,有艺术画廊、音乐厅、剧院和餐厅等。

9. 洛杉矶艺术区洛杉矶艺术区是洛杉矶市中心的一个艺术区,曾经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区。

经过改造,这里成为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区域,有艺术画廊、工作室和艺术装置等。

10. 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是北京市中心的一个艺术区,曾经是一个废弃的工业区。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典型案例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典型案例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典型案例: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建设1. 案例背景上海浦东新区位于中国上海市东部,原为沿海农田和湿地。

1990年代初,中国政府决定在上海浦东开发一个经济特区,以推动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

该项目旨在通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来实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2. 案例过程2.1 土地整合与规划为了确保土地的集约利用,上海市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整合工作。

他们收回了原有的农田和湿地,并将其整合为大片的可开发土地。

同时,政府还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方案,包括城市布局、交通规划、绿化设计等。

2.2 建设基础设施在土地整合完成后,上海浦东新区开始着手建设基础设施。

这包括道路、桥梁、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通过优化设计和精细施工管理,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并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

2.3 引进外资和发展产业上海浦东新区通过引进外资和发展产业,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

政府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来此投资兴业,并提供土地、税收和政策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这些企业在浦东新区建设了现代化的工厂和办公楼,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4 建设住宅区除了工业区和商务区,上海浦东新区还建设了大量的住宅区。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政府采取了高层建筑、小户型住宅等措施,并且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案例结果3.1 经济发展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上海市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

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此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同时,新区内的产业集群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3.2 城市化进程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与建设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新区内的现代化建筑和基础设施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质,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流入。

同时,新区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3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土地整合、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的措施,上海浦东新区实现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相比传统城市开发模式,浦东新区在相同面积范围内实现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人口密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消耗。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典型案例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典型案例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典型案例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合理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列举十个典型案例,展示了在不同领域中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

1. 水资源管理案例:以以色列为例,该国地处中东地区,水资源极为匮乏。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以色列采取了多种节约措施,如开发海水淡化技术、推广滴灌技术、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等,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 能源节约案例:德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耗最高的国家之一,但也是能源管理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

德国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并采取了各种节能措施,如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等,为全球能源节约做出了积极贡献。

3. 林业资源管理案例:芬兰是欧洲最大的林业国家之一,但也面临着森林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芬兰制定了严格的林业管理政策,限制了木材的采伐量,并推广了可持续林业管理模式,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矿产资源回收利用案例:日本是世界上矿产资源资源最为匮乏的国家之一,为了解决资源短缺问题,日本大力推行矿产资源回收利用政策。

通过采用先进的回收技术,将废弃物中的有价值物质提取出来并重新利用,有效节约了矿产资源的使用。

5.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案例:新加坡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为有限的国家之一,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新加坡采取了多种措施,如高层建筑、地下空间利用、垂直农场等,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6. 气候资源利用案例:丹麦是世界上风能利用最为充分的国家之一。

丹麦充分利用其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风能产业,利用风能发电,实现了能源的可再生和环保利用。

7. 海洋资源保护案例: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海洋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澳大利亚制定了严格的海洋资源保护政策,限制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捕捞活动,保护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8. 农业资源节约案例:荷兰是世界上农业资源利用最为高效的国家之一。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论文报告: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一、引言二、耕地资源的定义和类型三、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耕地保护与平衡利用2.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防治3.生态农业的发展4.科技创新和管理措施5.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安排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现状与问题1.城市化和工业化对耕地资源的侵蚀2.生态环境的持续加剧3.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4.耕地资源开发的混乱和浪费5.政策的不完善和实施的不力五、案例分析1.江苏省东台市耕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2.国外先进农业国家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践3.农业生态系统保障区的建设与耕地资源保护措施4.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贫模式与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四川省丹棱县基地农业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建议六、结论引言: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数量较少,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国家对耕地资源的保护重于利用,如今全国国土面积中,已经超出了国家标准的土地面积占地总数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5%以上。

这说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之一,中国的耕地资源问题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科学的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这是目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耕地资源的定义和类型耕地资源是指适宜或可以用于进行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

我国的耕地资源主要分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两大类。

其中,长江流域主要包括江南平原、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贵州、云南等地的山区;黄河流域主要包括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吉林、辽宁、黑龙江和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地方。

在具体的区域中,耕地的类型众多,主要为河滩地、平原耕地、山地耕地、盆地耕地、沙地耕地等。

二、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指以保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高质量、高效益和广义可持续发展。

具体的可持续利用措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浅谈莫旗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浅谈莫旗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浅谈莫旗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一、莫旗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莫旗土地资源总体情况分析莫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南部,总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草原景观,其中草原面积占据了总面积的95%以上。

此外,莫旗还拥有大量的盐碱土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湖泊资源等。

然而,由于地处较为偏远,交通便利程度较低,导致莫旗土地资源享受程度较低。

(2)莫旗土地利用方式现状分析莫旗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有畜牧业、种植业以及旅游业等。

其中,畜牧业是当地最主要的经济产业,养殖范围包括了牛、羊、马等;种植业则主要以苜蓿和玉米为主;旅游业则是近10年来逐渐兴起的,以大兴安岭为代表的自然景观为主要吸引。

(3)莫旗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莫旗的土地生态环境整体比较脆弱,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退化。

近年来,农牧业的过度开发及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当地的草原土地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盐渍化、荒漠化等问题越来越受到舆论关注。

(4)莫旗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分析1)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拉低经济效益。

2)农牧业发展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当地居民需求。

3)旅游业发展涉及到涉及到基础设施的建设的同时,也可能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1)采取生态旅游经济模式莫旗可通过开发生态旅游产业来解决当地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

生态旅游产业主要包含自然生态旅游和文化古迹旅游,通过挖掘本地特色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出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政府引导私人资本参与投资旅游开发,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推动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莫旗要想实现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优化种植管理方式、淘汰老旧设备、引进高效新技术以及大力推广农牧业保险等方式,从而推动当地农牧业的发展。

(3)加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莫旗应该积极推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对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采取生态补偿和植树造林等方式,从而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处理闲置土地典型案例

处理闲置土地典型案例

处理闲置土地典型案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然而,与此同时,我国许多地区却存在着大量闲置土地的问题。

这些闲置土地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对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以几个典型案例为例,探讨如何处理闲置土地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第一,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在浙江省温州市,当地政府在处理闲置土地的过程中,选择了发展生态农业。

他们利用一片原本荒僻的山坡地,建设了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该园区以绿色有机农业为主题,引进了先进的科技设备和农业管理经验,打造出了一个集农业种植、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园区。

这种处理闲置土地的方式既保护了环境,又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第二,开发闲置土地建设低碳社区。

在北京市顺义区,一片闲置土地被开发建设成了一个低碳社区。

该社区充分利用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了充电桩、共享电动车等低碳交通设施,提倡绿色出行。

此外,该社区还建设了集中供热、垃圾分类处理等环保设施,积极推动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的普及。

这种处理闲置土地的方式不仅提供了绿色居住环境,也为居民节约了能源开支,减少了碳排放,对环境和人民群众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三,建设体育休闲公园。

在辽宁省大连市,一个废弃的工业厂区被转化为体育休闲公园。

当地政府在处理闲置土地的过程中,将其规划为一个以健身运动和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公园。

公园内设有多功能运动场、篮球场、健身路径等设施,供市民进行体育活动。

此外,公园还修建了湖泊和花坛,种植了各种绿化植物,提供了一个优美的休闲环境。

这种处理闲置土地的方式不仅使闲置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也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休闲和健身的需求。

第四,改建闲置土地建设新型工业园区。

在江苏省苏州市,一大片闲置的老工业厂房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当地政府决定对这些闲置土地进行改建,建设一个新型的工业园区。

新园区引进了许多高科技企业,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可持续农业生产健康食品保护土地资源

可持续农业生产健康食品保护土地资源

可持续农业生产健康食品保护土地资源近年来,关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话题成为社会热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持续农业生产愈发受到重视,其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为人们提供健康食品的同时,保护土地资源,实现持久发展。

本文将着重探讨可持续农业生产对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实践案例。

一、可持续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1. 提高土壤质量可持续农业生产注重保持土壤的健康与肥力。

传统农业常常采取过度耕作和过量施肥的方式,导致农田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土壤质量大幅下降。

而可持续农业生产则通过合理利用有机肥料、轮作休耕等方法,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增强土壤抗性,保持土壤的水分和结构,从而提高土壤质量。

2.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农业生产不仅关注农作物的种植,还注重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于土地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它利于保持土地的生态平衡、防止疾病传播以及提供农作物的天敌。

通过适当设置树篱、湿地和蜜蜂箱等,可持续农业生产可以吸引更多的益虫和鸟类,形成生态链条,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资源。

3. 减轻农药使用传统农业为了提高产量常常过度使用农药,这不仅对土地和水源造成污染,还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可持续农业生产则致力于降低对于农药的依赖。

采用农业生物技术和有机农药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使用量和频率,降低土地的污染风险。

二、可持续农业生产的实践案例1. 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以及确保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中不与合成添加剂接触。

通过合理地利用有机肥料、增加农作物的多样性、控制害虫等方式,有机农业不仅可以生产出更安全的食品,还能保护土壤资源。

2. 农田保护区农田保护区是一种以保护土地资源为目的的土地管理方式。

在这些农田内禁止采取不合理的开垦、开荒等行为,并限制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的使用,以保护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的规划与实践案例分享

土地利用的规划与实践案例分享

土地利用的规划与实践案例分享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土地的利用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何合理地规划和利用土地,成为了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结合几个实践案例,探讨土地利用的规划与实践。

一、城市绿地规划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能够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幸福感。

但是,城市绿地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城市发展和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杭州市为例,杭州城市绿地规划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30余年的发展和调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绿地规划和管理政策。

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杭州市的“绿地十条”,这是一套针对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操作性措施,包括加强城市公园建设、建设生态廊道、实行景观区域规划和立体交通绿化等内容。

通过这些具体措施,杭州市成功地实现了城市绿地规划与实践的有效衔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二、农村土地利用农村是我国广大人民的生活和发展基础,而农村土地的规划和利用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农村土地利用的规划和实践需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特点和农民的实际需求,以实现可持续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安徽省安庆市曾组织实施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该项目将整个安庆市农村土地划分为三类:集聚用地、回笼用地和整治腾出用地。

通过整治腾出用地,安庆市实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土地复垦和再利用,同时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空间。

此外,安庆市还通过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打造特色农业品牌等方式,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

三、工业用地规划随着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加速,工业用地规划和建设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性的重要举措。

但是,工业用地的规划和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例如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如何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等。

河北省邢台市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城市之一,该市多年来致力于工业用地规划和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邢台市通过建立清单管理制度、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环保和安全管理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工业用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国内外储备土地临时利用建成案例

国内外储备土地临时利用建成案例

国内外储备土地临时利用建成案例案例一:上海世博园区的临时利用背景:上海世博园区是2008年世博会的举办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占地面积约为528公顷。

在世博会结束后,园区成为了一片空置的土地,需要进行临时利用以避免资源浪费。

过程:1.规划设计:上海市政府成立专门的园区利用规划小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制定了临时利用规划方案。

方案包括了园区的功能定位、土地利用方式、建筑设计等内容。

2.招商引资: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了一批具有创意和实力的企业和机构进驻园区。

这些企业和机构包括科技公司、文化艺术机构、创业孵化器等,他们将在园区内开展各种创新活动和项目。

3.建设实施:根据招商引资的结果,园区开始进行建设工作。

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4.运营管理:园区建设完成后,进行了正式的运营管理。

成立了园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园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包括安全保卫、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

结果:1.经济效益:园区的临时利用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就业机会。

园区内的企业和机构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园区的临时利用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艺术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场所,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园区内的创业孵化器也帮助了一批创业者实现了创业梦想。

3.环境效益:园区的建设过程中注重了环境保护,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园区内的绿化和景观设计使得园区成为了一片绿色的生态空间,提升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案例二: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的临时利用背景:纽约高线公园原是一条废弃的铁路线,位于曼哈顿的西边,总长约为2.33英里。

在铁路停用后,这片土地长期处于废弃状态,成为了城市中的一处荒地。

过程:1.规划设计:纽约市政府成立专门的规划小组,由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组成,制定了高线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

方案包括了公园的功能定位、景观设计、交通规划等内容。

2.社区参与: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纽约市政府积极与周边社区进行沟通和合作,征求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可编辑ppt文档)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可编辑ppt文档)

项目历程与成果:
一、项目开展前的拉市海变迁 二、项目的前期(社区参与式)评估 三、拉市海流域管理项目的框架和目标 四、项目的具体过程和成果
一、项目开展前的拉市海变迁
在丽江古城不断走向繁荣的同时,位于丽江 上游的拉市海发展却相对滞后。当地的社会经济 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下面三方面:
1.水患 2.渔业衰退 3.管理的矛盾
村评估。 2000年11月,组织村民代表和政府官员到东南亚国
家参观学习流域管理经验。 2001年3月,拉市海湿地渔业资源管理规划会议。 2000年—2004年,山区彝族社区小学助学项目。
2000年–2004年,在拉市乡吉余村开展湿地可替代能源 的软贷款。
2000年– 2004年,拉市海社区资源保护活动,包括山区 和湿地。
泰达于2000年取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进而成 为国家ISO14000环境管理示范区,并开始制定规划,把 未来目标定为建设一个中国最新型的工业可持续发展模 式———生态工业园。在环境保护领域,泰达不断扩大对 外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前沿科学技术,以期强化园区环 境保护。2003年,泰达与欧盟合作建立“泰达可持续固 体废物管理体系”的合作项目正在泰达开展,同时将为工 业生态链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尝试和实践。
四、项目的具体过程和成果
拉市海流域管理项目四年来工作大事记: 2000 年6月,拉市海参与式农村评估(P R A)。 2000年6月,社会性别与流域自然资源管理培训。 2000年7月,拉市海社区自然保护规划。 2000年7月,拉市海流域管理委员会成立。 2000年7月至10月,在拉市乡十六个村实施参与式农
• 评语:该案例体现了企业与企业、企业 与社区的伙伴关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和 社会责任在实践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而有 效的作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有 推广示范作用。

土地整治典型案例经验材料

土地整治典型案例经验材料

土地整治典型案例经验材料土地整治典型案例经验材料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土地整治典型案例经验材料
一、案例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整治成为解决土地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案例旨在介绍某地区土地整治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案例描述
某地区在土地整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改良等。

通过这些措施,该地区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经验总结
1. 科学规划: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科学规划是关键。

该地区在规划时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因素,制定了合理的整治方案。

2.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土地整治。

这些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3. 技术创新:在土地整治过程中,技术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

该地区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土地整治技术,提高了整治效率和效果。

4.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土地整治的重要环节。

该地区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培训等方式,提高了公众对土地整治的认识和参与度。

5. 生态保护: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生态保护也是不可忽视的。

该地区在整治过程中注重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结论
本案例表明,通过科学规划、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公众参与和生态保护等措施,可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这些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土地整治事业的发展。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外案例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外案例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外案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将城市、农村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资源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整治和优化配置,以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些成功案例:1. 新加坡:作为一个土地资源极度有限的城市国家,新加坡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功实现了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

新加坡采用了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的开发,以及城市农业的推广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2. 荷兰:荷兰是世界上土地资源最为稀缺的国家之一,通过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荷兰实现了农田土地的高效利用。

荷兰还大力发展城市农业和垂直农业,将农田规模缩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3. 日本: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日本采用了城市密度控制和土地再利用政策,通过建设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实现了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

4. 德国:德国通过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实现了农田土地的高效利用。

德国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生态农业,将农田规模缩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5. 美国:美国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保护政策,实现了城乡土地的合理利用。

美国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地,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资源。

6. 韩国:韩国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再利用政策,实现了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

韩国还大力发展城市农业和生态农业,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7. 加拿大:加拿大通过土地规划和土地保护政策,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资源。

加拿大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8. 挪威:挪威通过土地规划和土地保护政策,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资源。

挪威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通过土地规划和土地保护政策,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资源。

澳大利亚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0. 新西兰:新西兰通过土地规划和土地保护政策,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土地资源。

全国 低效用地再开发 典型案例

全国 低效用地再开发 典型案例

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各地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的典型案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1. 北京市大兴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大兴区位于北京市的南部,是北京市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

大兴区在低效用地再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对工业遗存和棚户区的改造,将原有的低效用地转化为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和居住区,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改善了区域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 上海市杨浦区低效用地再开发杨浦区是上海市的重要城市区域,也是全国著名的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之一。

该区通过对老工业厂区和市中心棚户区的改造,成功实现了低效用地的再开发。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提升居住环境质量,杨浦区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3. 广东省粤北地区低效用地再开发粤北地区是广东省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农业区域,也是全国著名的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之一。

该地区通过对矿区和荒山的治理和改造,成功实现了低效用地的再开发。

粤北地区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了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

4. 陕西省渭南市低效用地再开发渭南市是陕西省的重要农业区,也是全国著名的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之一。

该市通过对荒山和荒地的整治和开发,成功实现了低效用地的再开发。

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推动城市化进程,渭南市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了农村环境,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以上所述是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的一些典型案例,这些案例充分展现了低效用地再开发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

我们在借鉴这些案例的经验的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出更适合自己地区发展的路径,共同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

2.1 北京市大兴区低效用地再开发成功的原因低效用地再开发处处有风云,而在北京市大兴区的低效用地再开发成功案例中,其成功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是指在不影响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划定土地的用途与空间布局,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土地利用规划原则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来推动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一、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1.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是土地利用规划的首要任务。

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2. 综合平衡原则:充分考虑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因素,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的结构与空间布局。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综合考虑资源、环境、人文等方面的因素,使土地利用更加科学、合理。

3. 适度开发原则:土地是有限的资源,要合理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

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土地资源,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统筹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居住、生产等需求。

4. 公平分配原则:在土地利用过程中,要坚持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避免土地利用过程中的不合理竞争和垄断行为,确保土地资源的公平分配。

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路径1. 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空间布局。

充分利用耕地,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推动城市建设向垂直和横向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管。

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对土地使用权的管理和监管,遏制土地非法占用和乱占滥用行为。

加强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保障土地利用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3. 创新土地利用方式。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发展现代农业、农村旅游等新的利用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居民的幸福感。

4. 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修复退化土地,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

加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态农业等工作,保护生态资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5. 加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力度。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

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在中国,农村土地资源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农村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探讨如何有效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案例介绍某村庄位于河南省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和自然景观,但在过去的几年里,农田面积逐渐减少,部分农田被非法占用或过度开发,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土地资源,当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二、制定政策为了遏制非法占用土地和过度开发的现象,当地政府明确了土地资源的所有权归属,规定了土地流转和利用的方式,禁止私自转让土地或乱建房屋。

同时,政府还出台了相应措施,对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进行取缔,并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的监管力度。

三、推动土地流转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当地政府主动与农民进行沟通,推动土地流转。

政府组织开展土地整治和复垦工作,鼓励农民将散落的零星土地整合起来,形成规模经营。

同时,政府还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帮助农民选择合作社等集体经营形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四、发展农业产业为了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当地政府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发展。

政府鼓励农民种植优质作物,推广科技种植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

同时,政府还引导农民积极发展农村旅游业,利用当地自然景观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五、加强土地保护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政府设立了专门机构对土地资源进行监测和评估,建立了农田利用档案,对违规占用土地进行调查和追究责任。

同时,政府还开展土地复绿和植树造林,提升农村生态环境。

六、增加农民收入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当地村庄逐渐形成了可持续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

农民的收入逐渐增加,村庄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提升。

政府还通过扶贫政策和就业培训,帮助农民提高技能和增加收入来源,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七、促进生态文明随着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深入开展,当地村庄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土地复垦案例分析水土保持工程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防止土地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

其中,土地复垦是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已利用过的土地进行改造和修复,使之具备可持续利用的条件,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分析几个土地复垦案例,从中总结经验和方法。

一、案例分析一:矿山复垦项目在许多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土地往往会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矿山复垦项目是水土保持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以某矿山的复垦为例,该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土地严重受损,生态环境恶化。

在复垦项目中,首先对矿山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评估,确定了复垦目标和复垦方案。

通过适当的地形修整、土壤改良以及合理的植被恢复措施,使矿山恢复到了可持续利用的状态。

二、案例分析二: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复垦项目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往往缺乏适宜的植被覆盖,土地质地贫瘠,且易于发生水土流失。

因此,在沙漠化地区进行土地复垦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以某沙漠化地区的复垦为例,通过采用人工带状绿化、引水灌溉以及水保工程等措施,成功地改变了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

在复垦过程中,还注重了植物的选择和管理,使特定植物能够扎根生长,形成了独特的植被覆盖,有效地防治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提高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

三、案例分析三:农田复垦项目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些传统农田土壤质量逐渐下降,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农田复垦项目可以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某农田复垦项目通过进行土地改良和水利工程建设,使农田稳定了土壤结构,改善了土壤肥力,从而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同时,在复垦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矿山、沙漠化地区和农田等不同类型土地的复垦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复垦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地质、水文、生态等多方面因素,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达到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环境的目的。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典型案例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典型案例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典型案例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和浪费,自然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短缺和破坏。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下面列举了十个典型的自然资源节约集约案例。

1. 农业水资源节约利用:以色列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稀缺的国家之一,通过采用滴灌、雨水收集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了农业产出。

2. 能源节约减排:德国是世界上最为重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国家之一,通过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了能源消耗的减少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降低。

3. 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芬兰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他们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了木材需求。

4. 水域生态修复:中国南方的太湖是一个典型的水域生态修复案例。

在过去几十年里,太湖面临着严重的水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实施了一系列的水污染治理和湖泊生态修复措施,使太湖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5. 矿产资源高效开采: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他们通过引进先进的矿产开采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了矿产资源的高效开采和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6. 海洋生态保护:挪威是世界上海洋资源保护最为出色的国家之一。

他们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限制捕捞等措施,保护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7. 城市垃圾资源化利用: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处理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他们通过实施垃圾分类、垃圾焚烧发电等措施,实现了垃圾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8. 土地资源保护利用:新加坡是一个土地资源极其有限的国家,他们通过实施土地规划和管理,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9. 水土保持工程:中国的黄土高原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脆弱的地区,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如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等措施,实现了水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土地利用案例

土地利用案例

土地利用案例在当今社会,土地利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土地利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案例背景,某市区位优越,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土地资源紧缺,土地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田面积不断减少,而城市建设用地却不断扩大,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首先,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城市建设用地和农田保护区,避免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其次,可以推行土地节约利用的政策,鼓励城市建设向上走、向内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最后,可以加大对农田保护的力度,保护好每一块可耕地,确保粮食安全。

其次,针对土地利用问题,我们还可以从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方面入手。

首先,应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方向发展,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依赖。

其次,可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土地资源的消耗。

最后,可以加强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针对土地利用问题,我们还可以从法律法规和公众参与方面着手。

首先,应完善土地利用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其次,应加强公众对土地利用问题的参与和监督,提高公众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土地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

最后,可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教育宣传,提高人们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我们应该从规划管理、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法律法规和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入手,共同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项目的前期(社区参与式)评估
在项目的一开始,我们进行了拉市海参与式农村 评估(PRA)和流域保护规划活动(SCP)。这一方面是为 了和当地村社资源利用者一起深入调查流域资源状况、
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为流域管
理项目实施提供基线数据。另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此活 动培训和增强当地群众和基层政府的能力,并逐步形
重点项目介绍:
1.流域管理委员会 ; 5.小额信贷; 2.渔业协会 6.修路项目;
3.西湖小流域治理项目;4.山区彝族村社社区发展项目 7.上南尧彝族妇女能力建设项目; 8.山区彝族的“希望工程”项目 9.社区资源保护规划及其活动
10.倡导项目
11.拉市海流域生态变迁史项目 12. 社区环保意识提升项目
二.天津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园 系列报道
• 评语:该案例体现了企业与企业、企业 与社区的伙伴关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和 社会责任在实践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而有 效的作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有 推广示范作用。
系列报道之一 :泰达:一块经济与环境“比翼齐飞”的乐
系列报道之二 :泰达:从“环保一票否决权”到“数字环
一、项目开展前的拉市海变迁
二、项目的前期(社区参与式)评估 三、拉市海流域管理项目的框架和目标
四、项目的具体过程和成果
一、项目开展前的拉市海变迁
在丽江古城不断走向繁荣的同时,位于丽江 上游的拉市海发展却相对滞后。当地的社会经济 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下面三方面:
1.水患 2.渔业衰退 3.管理的矛盾
2000年–2004年,在拉市乡吉余村开展湿地可替代能源 的软贷款。 2000年– 2004年,拉市海社区资源保护活动,包括山区 和湿地。 2001年8月,山区彝族小额信贷培训。 2001年8月 – 至今,山区彝族社区的小额信贷。 2001年9月,社区流域管理规划会议,组建西湖村流域 管理小组,负责西湖村流域治理项目。 2002年9月,组织村民和当地政府官员代表参加中国社 会性别与发展会议。 2002年6月至10月,组织村民编写拉市海生态变迁史, 倡导流域善治。 2002年11月,拉市海生态变迁史小组针对亚洲开发银行 的参与式扶贫进行倡导。
四、项目的具体过程和成果
拉市海流域管理项目四年来工作大事记: 2000 年6月,拉市海参与式农培训。 2000年7月,拉市海社区自然保护规划。 2000年7月,拉市海流域管理委员会成立。 2000年7月至10月,在拉市乡十六个村实施参与式农 村评估。 2000年11月,组织村民代表和政府官员到东南亚国 家参观学习流域管理经验。 2001年3月,拉市海湿地渔业资源管理规划会议。 2000年—2004年,山区彝族社区小学助学项目。
保护又为整个流域的生态系统和下游城市的生活提供保障。 该项目致力于建立一种由各方参与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相协调的机制,以使流域提供更好的生态经济服务,最终
实现流域的善治。
项目目标:
l.通过当地政府、社区和民间组织的合作,共同努力实现拉市 海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和流域善治。 2.通过流域资源管理和扶贫项目,帮助被边缘化的村民和社区 (山区彝族社区和湿地周边的纳西族社区)获得生计保障。 3.通过社区参与式流域管理,当地村民组织的能力得到提升, 建立社区为本的可持续的资源管理基础。 4.建立有效的参与平台——拉市海流域管理委员会,在流域利 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参与和协商机制,使决策过程兼顾弱势群体 的利益。 5.倡导可持续流域管理,使流域生态环境和当地社区共同实现 协调、可持续和更公平的发展。 6.提高当地相关政府部门和村社级流域资源管理组织的能力 7.通过妇女参与流域管理,推进社会性别平等。
然而在丽江古城不断走向繁荣的同时,位于丽江上 游的拉市海发展却相对滞后。当地群众的经济来源主要 依靠农业和渔业。自90年代以来,由于拉市海渔业经济 价值日渐提高,为了增加收入,渔民加大了对拉市海渔 业资源的捕捞量,超出了拉市海渔业的承载力。加之对 渔业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了拉市海渔业资源急剧 减损。同时由于渔业资源的减少,越冬水鸟没有足够的 食物保障,更多的鸟类转向农田觅食,人鸟争食的矛盾 更加突出,社区冲突日愈加剧。拉市海社区的可持续发 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2003年12月,农村参与式发展的倡导培训。 2002年–2004年,在西湖小流域管理小组的带动下,开 展西湖村混农林、水土流失治理活动和河道治理。 2004年3月,成立拉市乡湿地渔业协会。 2002 – 2003年,彝族社区的筑路项目,资助彝族山区 修路12公里。 2001-2004年,在当地社区推广有机农业,伙伴机构来 项目点进行农业考察和有机农业培训。 2004年,在彝族社区开办妇女夜校,进行扫盲教育和相 关的卫生、医疗教育。 2004年,绿色流域在拉市海建立办公室,并开展拉市海 流域保护倡导活动,提升村民对拉市海流域的保护意识。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分析
一.云南丽江拉市海参与式流域管理项目
二. 天津开发区创建生态工业园系列报道 三. 南湖公园:“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 奖” 四.亲历可可西里10年-可可西里10年图片展文字材料 五.在滇西北开展实施的替代能源项目
一. 云南丽江拉市海参与式流域 管理项目
评语:该中心通过以建设“绿色流域”为理念,
泰达于2000年取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进而成 为国家ISO14000环境管理示范区,并开始制定规划,把
未来目标定为建设一个中国最新型的工业可持续发展模
式———生态工业园。在环境保护领域,泰达不断扩大对 外合作与交流,吸引更多前沿科学技术,以期强化园区环
境保护。2003年,泰达与欧盟合作建立“泰达可持续固
保” 系列报道之三 :环保基础设施:托起泰达一方蓝天 系列报道之四 :泰达:初步建成水循环体系 系列报道之五 :泰达:企业是建设生态工业园的基石
系列报道之六 :泰达:生态工业园初具雏形
系列报道之七 :泰达:生态工业园建设展望
泰达:一块经济与环境“比翼齐飞”的乐
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版图上,在沿海众星璀璨的开放 型城市与区域中,在中国“老外”寻找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 方名单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英文简称泰达TEDA— TianjinEconomic-Technolog-icalDevelopmentArea)已 经家喻户晓,甚至首当其冲。 19年前,泰达所在的41平方公里土地上晒盐业兴旺, 一望无际的卤水池就是泰达最初的面貌。泰达的第一批创业 者们就是在这样的盐碱滩上开始垫地铺路、招商引资,不要 国家一分钱,贷款创业,滚动发展!19年后,这里已经成为 一片与国际接轨的热土。2002年,天津开发区完成GDP380 亿元,工业总产值1030亿元,出口创汇57亿美元,固定资 产投资100亿元,泰达人均GDP达到18.2万元。
的:一种是为了经济或发展;另一种是为了生态和生 计。在这两种不同取向的交锋过程中,善治作为一个 基础性问题被广泛关注。 在中国的西南高原,云南省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 推广中心(又称绿色流域)在丽江拉市海已开展四年的 参与式流域管理项目,正是推动流域善治的一个有益 尝试。
项目背景:
拉市海高原湿地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拉市乡境 内,是云南省第一个省级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金 沙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拉市海湿地以其特殊的地理 位置、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养育了众多的动植物,并为 当地数以万计的群众提供了生计的保障。拉市海流域总 面积257平方公里,有人口18,000多人,包括纳西族和 彝族等少数民族。拉市海年均产水量为7789万立方米, 是丽江市区重要的水源地,也是60多种越冬水鸟的重要 栖息地。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高原湿地之一,拉市海湿 地已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名录,2005年初拉市海正式列 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截至2002年底,泰达已累计批准外资企业3518家、 内资企业1万多家。一大批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如美国摩托 罗拉、日本丰田汽车、德国大众、瑞士雀巢、法国阿尔卡 特、英国葛兰素史克、荷兰阿克苏诺贝尔、丹麦诺和诺德、 韩国三星等已经成为天津开发区的投资主体。逐渐形成电 子通讯、机械制造、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四大行业,并 分别在天津市武清区、西青区和汉沽区建立了逸仙科学工 业园、微电子工业区和化学工业区等三个小区。产业聚集 效应明显,工业共生网络初现。2003年,经天津市政府批 准,泰达增扩西区,为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共同提出将生计保障、森林资源保护、生态农业开发、
小流域治理、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渔业资源管理作 为拉市海综合流域管理项目的重点,通过建立以社区
为基础的流域管理体制,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
矛盾,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系统的和 谐发展。
在具体的项目执行中,拉市海参与式综合流域管理项目 力求达到:
自八十年代末,丽江城市化速度加快,旅游产业
大力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急速增长。为了保证丽江
城区的用水,丽江政府自90年代初就开始在拉市海筑 坝蓄水,并向古城输水,每年向丽江无偿供水近3000
万立方米。拉市海丰富的水资源为丽江每年20多亿元
的旅游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丽江古城戴上“世 界文化遗产”和“高原水城”的桂冠。
l.通过社区资源管理和扶贫项目,帮助被边缘化的 村民获得可持续的生计保障;
2.通过社区参与式流域管理,使当地村民组织的能 力得到提升; 3.在流域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参与和协商机制, 使政策的决策过程兼顾弱势群体的利益;
4.倡导可持续流域管理,使流域资源的利用向更可 持续的方向发展。
项目历程与成果:
推广参与式的社区资源管理。其特点是从下而
上,动员百姓主动参与,获知自己的权益,提
出建议,富有理想色彩。本案例借鉴国际经验,
提倡环境公平,促进大众参与,保护生态平衡,
为拉市海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项目描述:
在水资源稀缺的今日,流域管理日趋成为全球关
注的议题。当今世界主要追随着两种水资源利用的目
为了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泰达人先后建设了 市政污水处理厂,日可处理污水10万吨;电镀废水处理中 心,车载处理设备可直接开到企业现场收集和处理电镀废 水;新水源厂,日产中水3万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可以 连续24小时采集样本得出空气质量数据,向全区公布;全 区实行集中供热,并开始利用清洁能源作为热源;建立了 公共交通轨道网,从泰达到周边各区和津京两市有多条高 速和公路、铁路,从天津市直通泰达的津滨轻轨2003年正 式通车。泰达还探索在盐碱地上植绿种树,截至2002年底, 开发区绿地面积已达439.74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81.60 平方米,盐滩绿化科研成果得到国家和国际有关机构的认 可与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