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解读(向洪江)
2015年语文高考全国卷(二)试题分析
2015语文高考全国卷(二)试题分析高元通一、社科文阅读社科文阅读摘选了陈望衡教授的《艺术是什么》一文,与去年的所选的《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相比,社科文章的考查更具备人文性与文学性,明显表现语文教学的特征要求。
2014年社科文章考查借用历史文章,多多少少有点勉强,毕竟政史类文章中的语文元素偏少。
然而今年的社科文选材明显有提升:首先,从艺术性的方向展开文本,所选的文本也是现代文艺美学的内容再现,具有一定的高度;其次,文章的思想与学生日常所接触的艺术表现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落差。
因此从文本的角度看,今年的社科文考查应该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当我们关注题目之际不难发现,三个问题,大的方面,由简到难,由点到面,层层递进,设计合理,辨析及还原都较为明显。
可是,三个题型无一丝的变化,都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如此千篇一律的考查,角度单一,形式死板,不如往年的试题,有变化,有特征,有层递性,有目的性等。
总而言之,社科文的选材及题设近乎完美但不够严密。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本卷乃至本年高考语文的一大变化。
总结来看:“一个尝试、一个继承”。
一是取消传统的实词意思的理解考查,转向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二是继承了去年考查的断句,不得不说这两点考查的改变有些出人意料但又并非无迹可寻。
近两年对经典文化的社会重视和社会呼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因而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回归在高考中也将成为一个热门。
第一题考查断句,似乎让考生有点猝不及防。
但是,考前各学校也应该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考生应该具有心理准备,再者题目难度不大,所以,也基本不影响考生的发挥。
断句如在平时加强训练并不困难,文化常识源于日常学习的积累,疏于记忆理解也难以应付。
第三题是对文章的有关内容考查,是个传统题,难度也不大。
最后是两句翻译,难度适中,基本符合平时训练考试的难度。
因此不难发现,虽然试题的考查内容一变再变,但是文言文的考查难度却逐步在降低。
文言文文本选自《二十四史》,是近年来的一个常态,相对古代个人散文创作而言,整体难度不大,再加之学生在高中学习中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认识,所以读起来容易明白,做起来也比较顺手。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及点评
2015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全国Ⅰ卷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江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了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然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全国Ⅱ卷2015年高考作文题目】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吉林、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海南、辽宁、广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老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做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高职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北京高考作文题目】高考作文分大作文与微作文。
大作文(2选1):①深入灵魂的热爱;②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微作文(3选1):①任选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平凡的世界4部名著中的章节片段做推荐,并陈述理由;②以圆为题写一首诗或抒情文字。
③对首都不文明现象的看法。
【2015天津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
从学生作文解读2015年全国课标一卷作文
从学生作文解读2015年全国课标一卷作文作者:李向红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6年第01期2015年全国课标一卷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学生习作:给小陈的信张钱钱(高二)小陈:你好,近日从网上了解到你的事情。
虽惊讶,却很是赞同。
当喧嚣争夺成为社会符号,当浅尝辄止成为思维定式,当肆意放纵成为时代之潮……我很佩服你,在肆虐的风沙暴雨中,高举守法旗帜,为社会点染一片湛蓝的天空。
正如香港妈妈举报儿子吸毒一样,正如南京交警在违规警车上贴罚单一样。
即使在亲情面前,即使在同伴面前,你们仍然选择遵纪守法,这是何等可贵啊!你因为爱,所以以法律的手段举报了爸爸,也就是这“大义灭亲”的爱,让我们更加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道德最大的秘密,就是爱。
”我相信你这样做的出发点一定是爱,是一个子女对爸爸无限的爱,是一个青年对法制的爱。
这种爱成为寒冬中的一股热风,吹暖了每个人的心扉。
而康德也曾说过:“能够引起我们内心深深震撼的,一是我们头顶的浩瀚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
”崇高的道德准则,就像是寒冬腊月早开的梅花,傲骨于冰天雪地;就像是头顶灿烂的星空,在黑夜中为我们指出明路。
只有那些坚守底线的人,才能坦坦荡荡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己。
再看看我们这个时代,孙杨沉浸于夺冠骄傲中时,酒驾惹争议;郭美美疯狂炫富,炫赌入狱;李母为救李天一不惜造假;贪官在金钱中迷失自我,锒铛入狱……他们就像是脱缰的疯马肆意放纵,彻底失去了道德准则。
名师解读2015高考作文
名师解读2015年高考作文2015年是新一轮高考改革启动元年。
7日举行的首个高考科目是语文。
根据统分命题的安排,全国940多万考生共使用12套语文试卷。
今年的语文命题有什么新特点?新变化?考生今后要做哪些素质准备?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为我们做了解读。
2015年高考作文:坚硬与柔软是对理性思辨作文的延续6月7日上午,上海高考语文考试结束之后,作文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为此,上海市光明中学高级教师李新对今年的高考作文进行解析。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如下: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坚硬与柔软二元对立,考察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2013年作文题是重要不重要(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2014年作文题是自由不自由(你可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今年的作文题是坚硬与柔软,可以看出,仍然是对前几年理性思辨作文的延续。
李新认为,坚硬与柔软属于二元对立的概念,考察的是学生理性思辨的能力。
从材料上看,关键词还是比较显性化,一个是坚硬,一个是柔软。
关键是对待坚硬和柔软,应该如何进行思辨的,能够把它思辨好才能达到我们自身的和谐。
思维拓展,对坚硬与柔软的本体进行界定和去年的自由不自由不同的是,坚硬、柔软是一个喻体。
李新觉得,考生在审题时要做到思维拓展,把坚硬东西和柔软东西的本体找到,即坚硬的东西是什么,柔软的东西是什么。
同时,坚硬和柔软应该在一个逻辑层面上,心中有坚硬的东西也有柔软的东西,在审题的时候首先对两个概念进行界定。
坚硬的东西一般理解为: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硬汉式的无所畏惧的精神&&比如,《老人与海》里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形象。
他相信人生不可以被打败,你可以消灭它,但不可以打败它的强者精神。
2015高考作文解析文
回归生活大视野,合时而著高考文——谈2015高考语文作文命题6月7号上午十一点半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到中午,网上关于2015高考作文的议论已经沸反盈天,当然吐槽焦点还是各地自出心裁的作文命题。
有一同监考的同事苦着脸说:“咱孩子们平常练作文练得太死的,估计这回要傻眼了……”我说:“至少再想往上套屈原司马迁怕套不上了。
”我省考生面对的高考作文命题是女儿小陈举报高速开车接电话的父亲老陈的材料,要求以虚拟“明华”的身份给小陈或老陈或有关方写一封信。
从立意角度看,依然是多角度立意,作文关键是给谁写以怎样口气,谈怎样话题,行文应该依然以议论为主,可略作小抒情。
我以为该命题具备以下特点:1、命题角度着眼社会热点问题,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生活,贴近时代。
命题材料涉及4、5月份的实发新闻,新近发生的社会新闻旋即成为高考命题,一方面体现高考命题的贴近生活,一方面也表现出命题者的高明,以此等方式告诉所有应届考生及后来考生:你们不能只坐在象牙塔里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应该在完成课内学业的同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如此,才能在新鲜出炉的时评类命题前“胸中自有丘壑”,才能信手拈来,下笔成文。
从这一点延伸开去,也给我们的日常语文教学提了醒,新一代的高中生,须具备内敛外放双重特点,既可沉潜于繁重课业专注向学,又能将语文拓展到整个生活的领域,无论阅读亦或写作,都能在“大语文”的视野里开阔进行,因此,日常语文教学中,多引领学生了解生活百态,关注时代变迁,让学生做胸怀“大气”的青年,才能写出不拘泥于小我琐屑,能以小见大,关怀国家民族命运的大气文章,体现“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写作原则。
2、命题材料切入身边崭新现象,引领考生关注公民文明素质,提升个人情怀。
小陈老陈的材料并非现实中鲜见个例,老陈的公民意识缺乏,敬畏生命意识淡薄,社会规则意识模糊;小陈的公民意识鲜明,担当精神显著,却又在沟通问题上略显稚嫩;警方的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工作作风,公正处罚透明执法的司法新气象,以及沟通民意与保护公民隐私界限不明的遗憾;还有网友们动辄“点赞”,进而“争议”的舆论造势,凡此种种,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崭新现象,却又屡见不鲜。
2015年高考作文题简析及备考启示
2015年高考作文题简析及备考启示2015年高考作文题简析及备考启示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徐飞2015年,被誉为“新高考改革元年”。
今年高考增加了3个省使用国家统一试卷,共有18个省是统一命题,其他省份仍然是自主命题。
据教育部消息,明年将有25个省在高考中使用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
因此,分析今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的特征,对预测明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及应对下届高三作文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简析从各地的作文题来看,材料作文仍是今年的主流,同时更加放开了文体限制,有的地区甚至可以写诗歌,充分考查考生的阅读量、思考力和想象力。
综观今年各地高考作文试题,发现呈现以下一些特征。
(一)材料作文居多,“伪材料作文”不减。
去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全部采用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而今年16套作文试题中有一套为命题作文。
北京高考为命题作文,而且给了两个题目让考生选择:一为“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一为“深入灵魂的热爱”。
在材料作文备受青睐的当下,北京高考命题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而且提供了两道作文题,给考生提供了选择的可能,其勇气与智慧值得点赞。
当然,“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与“深入灵魂的热爱”这两道题目的难度系数是否相当,则是另外一个话题。
北京高考作文题的别样风格,逼迫着我们对高考作文命题不断思索。
与北京直接以命题作文的形式来考相比,不少省份的高考作文题则遮遮掩掩、羞羞答答,往往是以“材料作文”之名,行“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之实。
比如天津卷,给的材料是: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
“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材料后的要求是“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作文立意解析
考点名称: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应试者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
材料作文是只给材料不给题目,题目的确定,完全是靠应试者自己对所给材料的理解与把握而定。
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写作策略:∙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
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得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⑤深:深入分析。
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在话题作文出现之前,材料作文是中考试卷中经常出现的一种作文考查形式,在话题作文中,材料只是提出话题的背景,材料与文章是一种疏远的关系;而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则是作文观点的重要载体,是写作内容选择和立意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文章与材料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
由此可见,写作材料作文,必须针对其“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的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具体来说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没有读懂材料必然会模糊作文,以致出现偏题或者离题的现象,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明白内容,理清关系,理解中心,为立意奠定一个较好的审题基础。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作文立意解析
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作文立意解析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1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材料作文如何立意?我校部分老师曾通过赛课的形式进行了探索,最后由教务处叶俊主任进行了提炼,提炼出五步审题法:1、审清材料2、审清关系3、审出问题4、审出道理5、确定立意下面,我们尝试进行分步解读:1、.审清事实:人物:父亲、小陈、警察、网友。
事件:小陈举报父亲高速公路屡次开车打电话。
结果:警察对老陈进行教育和处罚并公布于官方微博;引起网友点赞或质疑。
2、审清关系:网友点赞、质疑——官方微博——小陈的行为;(条件、因果)警察教育处罚——小陈举报——老陈的行为;(条件、因果)3、审出问题:小陈为何要举报老陈?网友为何对小陈的行为点赞或质疑?警察为何要把这件事公布于官方微博?4、审出道理:小陈举报父亲是出于对父亲的爱以及公民的责任意识;警察教育处罚老陈源于交通法规的要求;老陈被举报源于对个人和他人安全意识的淡漠和责任意识缺失;网友点赞出于对小陈维护和遵守规则的肯定,质疑是出于对小陈呵护亲情方式的不理解(或许出于对警察公布小陈举报事件的不认同)5、确立立意:角度:你如何看待小陈的行为?你如何看待老陈的行为?你如何看待警察的行为?你如何看待网友的行为?立意:小陈:亲情的另类解读;这也是一种亲情;老陈:责任意识;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警察:树立榜样的意义;树立榜样要把握度2、文质兼美返璞归真——为新课标Ⅰ卷高考作文题点赞首先,从形式来看,书信形式回归“传统文化”。
2015年高考写作题目综析
广阔天地需要清晰窗口——2015年高考写作题目综析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颁发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也是高考写作命题的准则。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措辞是“鼓励”,而不是“允许”——允许不允许,根本无需讨论,不但要无条件允许学生表达的“自由”“个性”和“创意”,而且还要鼓励。
要“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一切都不应该成为设置“束缚”的理由。
如果高考写作题目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而是增添“束缚”,等于在对抗“课程标准”,那是需要作出深刻反思和检讨的。
我们拥护“课程标准”,不仅因为它是国家法规,更因为它符合写作规律。
写作本身就是“神游万仞,心骛八极”的,是不该束缚,也束缚不了的。
2015年高考写作题目,很好地落实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思维纵横的广阔天地。
命题形式虽有差异,但“广阔”却是鲜明的共同点。
因为任何写作题目也不能离开生活,生活中的运动是永恒的——历史形成传统,经由现实萌生时尚,进而走向未来。
长江后浪推前浪,生活永远奔腾向前。
任何写作题目都是生活长河中的一朵浪花,都必然反映生活的发展变化,都具有生活运动的基因,都在反映生活中“传统”与“时尚”的碰撞、交融和更迭和中具有思辨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这里说的“传统”与“时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昔日的“传统”可能演变成今日的“时尚”,今日的“时尚”也可能推进成未来的“传统”,这种“传统”与“时尚”的更替,恰恰反映了生活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体现着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印证着“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规律。
从另一个角度看,2015年高考写作题目,仍然是以“给材料”为主要形式。
“给材料”写作题目不失为一种好的命题形式,它适合于写作教学以及竞赛,但不适合高考这种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
原因就在于它模糊。
原创:2015年全国高考部分作文题公布及点评(简俊明)
2015年全国高考部分作文题公布及点评作者:江西新余简俊明(原创)今日起,全国942万考生赶赴高考考场。
今年高考,采用全国统一命题的省份增至18个。
随着首门语文科目考试的结束,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公布,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作为近年来一直关注高考与中考作文命题、开展满分考场作文教学的我,根据现有材料整理归类,将高考作文罗列以下,并试图点评一二。
题目,请以高考试卷真实内容为准;点评,属本人通过连续多年观察高考作文命题方向、答题技巧等方面的心得,联系今年的内容进行点评,仅为抛砖,不当之处静候批评。
一、北京:深入灵魂的热爱、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大作文为《深入灵魂的热爱》或《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二选一命题作文。
微作文:评论北京人的不文明行为:1、京骂2、乱贴乱画3、抽烟。
北京人对这三种行为的看法。
点评:北京人,气度大,敢作为。
从2014年开始,北京高考都出现了两大作文,即大作文和微作文。
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只有大作文,由此看出北京对作文的重视。
从大作文来看:命题很有选择性,分别对应了《考试说明》中的“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考生可以在两个题目间自由选择。
深入灵魂的,不仅是表象,更需深入探讨;而想象放飞,敢于想象是关键,与民族英雄同处一地、同居一室、同待一天……,自然会生发许多故事。
只要顺延其中,就一定会出奇文,创新意。
从小作文来看:敢于说真话,善于去点评,这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北京的不文明行为,其实就是全国普遍现象,是当今必须祛除的陋习,是建设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
从高中学生开始,进行思维创新,抨击丑恶现象,自然会引发思考,开创新局面。
从写作内容来看:内容较切实际,既有想象成分,又有创新空间;既可议论时事,又可直抒胸臆,还可叙事明理。
应该说,考生容易把握题目要求,容易选择题材,容易定位中心。
写作难度:二、广东: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2015年高考作文题分析
新课标全国一卷:女儿举报老爸(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韋。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新课标全国一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新课标全国二卷:谁最有风采(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新课标全国二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参考立意:实际上是在学术、技艺和艺术的成就三者之间选一个立意进行作文。
注意并非褒贬,而是阐述理由说明你认为哪个更具风采。
选择其中一个,分角度去阐述即可。
学术:人类进步的基石,也是最前沿的。
技术:行行出状元,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就是英雄。
艺术:热爱生活,艺术可以为生活、为他人带来美,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2015全国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
2015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矛盾与转化-福建卷作文审题谈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70分)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福建卷作文材料,由思辩性很强的三条格言构成,而每一条格言都包含着矛盾及其转化的深刻道理。
我们先来看每条格言都包含的矛盾面:接下来,我们还要注意这些矛盾方面是可以转化,需要我们“找出”或进一步思考转化的条件。
下面我们还是表格例析如下:福建卷作文,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都须得有如上思辨基础,否则,要么流于表面,要么偏于材料要义。
最后要提醒的是,不管从哪个角度审题立意,都要有语境意识与整体意识,否则所确立的主旨都很难站得稳,立得牢。
15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对立与统一-山东卷作文审题谈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
”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藤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开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挑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他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要求:1、选准角度,确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问题特征鲜明。
审题:对立统一作为哲学规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可引领我们作文审题。
看完山东卷材料,我们会明白,“小孩”与“父亲”具有对立关系,我们具体例表分析如下:这样的“对立分析”仅是完成了第一步,还需要进行下面的“统一”分析。
2015高考作文深度解读系列:感知与认识-广东卷作文审题谈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缺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2015年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及核心立意之解析
2015年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及核心立意之解析一2015年新课标I全国(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题解:注意,不是像网上所说——“写违反交通规则父亲的一封信”,而是考生写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的信。
1、写给小陈的信,这道题,其实最佳的立意就是:为小陈点赞。
另一种质疑则不符合当下的价值观、伦理观;2、写给老陈的信,请他为这样的女儿感到骄傲。
3、写给交警的信,不太好写。
4、写给质疑网友的信,指出并批评那种上“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腐朽伦理观、价值观,中国要法治,就必须要有合格的公民。
女儿就是一个合格的公民。
核心立意:1.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2.情义诚可贵,规则价亦高。
3、法不徇私情。
4.这不是告密。
二2015年新课标II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权威解析2015各地高考作文题教材
权威解析2015各地高考作文题广东卷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会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1.稳中有变更为开放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沿袭了上一年的新材料作文格局,命题务实、开放,与2014年照片相比,整体材料不做任何价值判断,只给出相对具体的问题,命题辩证色彩浓郁,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审题难度不大。
作文共有三段材料,第一段主要讲述通过传统的看云识天气与现代气象预测相比较,展示出在对生活有实用价值的自然规律的把握中人们离自然的“近”和“远”,可立意为感知自然变化不同方式的利弊;第二段材料讲述通过在森林中接触自然与通过网络了解自然这两种途径,展示出人们在对自然的感性体验和理性认识中离自然的“近”和“远”,可立意为感知自然直接体验与间接观察的利弊;最后一段材料认为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可立意为感知自然,无论是亲自体验还是借助科技手段,都有优势与不足,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整则材料的关键词有“感知自然”“远”“近”,概括起来就是“如何看待感知自然的方式以及产生的不同结果的原因”。
“立意角度自选”这是一把尚方宝剑,因此可以按照三则材料分别立意,也可以三则材料综合立意。
这是广东卷最后一年命题,这道作文题目,应该说将新材料作文的命题策略和命题意图发挥到了一定境界,特别是没有命题人的价值判断,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令人欣喜。
望来年的全国卷也能给人惊喜。
(广东肖刚)2. 2015年广东作文试题仍属给材料作文。
2015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5年高考全国卷2作文解析及范文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及优秀作文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他们分别是XXX、XXX和XXX。
在这三个人中,我认为XXX更具风采。
XXX是一位笃学XXX、XXX创新的人。
他率领团队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为国际学术最前沿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个人品质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让他能够不断突破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XXX是一位爱岗敬业的焊接大师。
他练就了一手绝活,将普通技术变为完美艺术,走出了一条从职高生到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他的努力进取品质和自信追求让他超越平凡,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工匠。
XXX则是一位热爱摄影的年轻人。
他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博客赢得了网友一片赞叹。
他的个性艺术和刻苦精神让他发现和创造美,为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综合材料来看,这三个人都有立志、热爱、坚持、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可贵品格和精神。
但在我看来,XXX更具风采。
他的个人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为国际学术作出的重大贡献,让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他的精神品质和努力让我深受启发,我也希望能像他一样,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追求进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2、权衡精神品格,选择适合时代的我们需要思考,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需要具有立志、热爱、坚持、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人,他们又是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我们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成为这样的人。
同时,我们也需要权衡比较这些人中哪一种精神品格更适合我们当代年轻人,哪一种更有助于矫正当代不良的社会风气,哪一种更能体现时代的精神风貌。
中,大XXX抓科技以强国,XXX代表崇敬业以立民,小刘代表爱文艺以美心。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但我们也需要选择适合当代的精神品格。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生活也许注定平凡,但只要保持热情和专注,我们同样可以让平凡的生命变得光彩夺目。
例如,身处偏远山村的小学教师,辛勤育人且自得其乐;井下作业的矿工,于黑暗中发掘光明且无怨言;出海航行的水手,凭借坚定的意志面对与爱人的别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周报》第28期远近高低各不同,理性思辨为先锋——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解读长兴县白溪大道11号太湖高级中学向洪江 3131001.新课标1卷:给违反交规父亲的信【试题呈现】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试题解读】以新闻事实为题,关注现实,接地气,学生有话可说。
形式上考查应用文书信,是语文回归传统、贴近生活的最好体现,又将议论相结合,试题指向性明确。
内容上考查“人情与规则”,这是一个常规而又富有张力的主题,具有矛盾的辩证统一关系:女儿举报父亲,看似不近人情,实质上是源于对父亲的爱与关心,这不是对私人情感关系的破坏,而是通过诉诸公共规则的手段来保护、关爱父亲;不是追名逐利的出卖而是饱含深情的关爱,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社会道德的体现。
从个人层面看是文明、道德、责任、素养,从社会层面看是规则、守法的问题,立意若能抓住“亲情与社会公德”之间的矛盾,行文会更深刻,给小陈和老陈写信的角度最佳。
2.新课标2卷:三人谁最有风采【试题呈现】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试题解读】选材紧贴时代,风格务实,三个材料简洁明了,中心指向明确:大李矢志创新,做出重大贡献;老王爱岗敬业,终成大国工匠;小刘捕捉世间的美,给世人带来享受。
三则材料,三个层面内容,创新,务实,奉献。
这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题和核心价值观。
“你认为谁更具有风采”的要求,给学生充分的选择空间,立意角度多向:从大李角度看,“笃学”“创新”“贡献”“团队”这些主题皆可立意;从老王角度看,“爱岗敬业”属于核心价值观内容,练就“绝活”有一技之长;从小刘角度看,兴趣与成就,人生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均可立意。
3.北京: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深入灵魂的热爱【试题呈现】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
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试题解读】本题看似培养想象力,实则有点假、大、空。
题目“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虽作了限制“心中的英雄”,但因为学生现在所知道的“英雄”,停留在书本上和新闻中,而对英雄的事迹了解寥寥无几。
题目可写内容过于宽泛,考生写作时容易出现空洞、杂乱问题。
材料导向良好,让学生关注英雄及其事迹,弘扬他们的精神。
【试题呈现】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
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试题解读】“深入灵魂的爱”,题目高大上。
审题难度不大,考生可以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入手,选取自己特别熟悉的“物”写即可,但是要求所选取的“物”能够触及灵魂,且要表现自己从灵魂深处的热爱,这个难度大。
题目的隐含信息在于要求学生从动“植物、动物、器物”等入手,而不能写“人物”,而且要写出此“物”本身的特点,蕴含的文化内涵、情感内涵以及与“我”的关联等。
4.天津:范儿【试题呈现】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
“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试题解读】本题选取社会流行词语,根植现实生活,颇具时代特色,彰显正能量,导向积极,富有新意,接近地气,有利于学生联想和思考。
题目开放性强,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选择、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表达空间。
学生可从多维度切入,多层面展示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与感悟;既可对“范儿”概论综观,也可对某种具体的“范儿”描写、议论;既可刻画“范儿”外在形貌,也可着意于内在精神;既可写反映时代潮流的“范儿”,也可写体现传统文化的“范儿”。
5.上海:人心的坚硬与柔软【试题呈现】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
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试题解读】材料简洁,但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性;内容扼要,但空间较大,学生易于上手;文体自由,既可写成议论文,也可写成散文随笔等。
“坚硬”与“柔软”在情景设置上富有弹性,它只是一个范围,不给出具体情景和预设的主题与思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
心中的“坚硬”与“柔软”类似与道家哲学中的“刚柔相济”,是生活的哲学,也是人生至高无上的境界。
在立意上可以着笔于历史与现实中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态度与追求,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探讨心中的“坚硬”与“柔软”。
6.江苏:智慧【试题呈现】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试题解读】一道属于话题型言论类材料作文,主题明确,“智慧”是经验、能力、境界等,“智慧”有自身的景象。
审题无障碍,学生只要围绕“智慧”做文章就不会偏题、离题。
材料本身给学生提供了写作思路:上句提供了议论思路,下句提供了记叙的思路。
可谓是一道“善良”的作文题。
在写作形式上,也给学生留有余地,既可写有关“智慧”的故事,也可写有关“智慧”的名人名事,或者小人物充满智慧的事例,深刻的可写“大智若愚”。
7.安徽:蝴蝶翅膀本无色【试题呈现】为了丰富中小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领略科技的魅力,过一把尖端科技的瘾,中科院某研究所推出了公众开放日系列科普活动。
活动期间,科研人员特地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同学们亲手操作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蝴蝶的翅膀。
通过这台可以看清纳米尺度物体三维结构的显微镜,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本色彩斑斓的蝴蝶翅膀竟然失去了色彩,显现出奇妙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原来,蝴蝶的翅膀本是无色的,只是因为具有特殊的微观结构,才会在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试题解读】本题值得点赞。
首先,在材料中引入科技成分,给人眼球一亮;当前高中实验教学很贫乏,学生对实验其实很向往,材料内容能激发学生的这种向往心。
其次,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立意角度:显微镜下发现蝴蝶翅膀的秘密,展示了科学的价值;用显微镜看蝶翅的结果与用肉眼看的完全不同,说明换个角度看问题,会惊奇的发现;蝴蝶多彩的翅膀原来迷惑着我们的双眼,说明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不要被外在现象所迷惑。
总体上,本题打通了知识与能力的通道,打通了学习与应试的通道,打通了改革与实践的通道。
8.福建:走路【试题呈现】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试题解读】材料三句话,初看很平常,重点字眼“路”很突出。
其实在表面容易的背后,却风起云涌:三句话看似都与“路”有关,却又各有不同,第一句强调当某些事约定俗成后,便成了公众认可的东西,成了共识;第二句说明错过不一定就是遗憾,有时候,走错路、走弯路,反而会发现更美的风景,人在犯错中慢慢成长;第三句强调要敢于“走路”,不可胆小、安于现状,要敢于自己走路,套用一句流行语说就是,要做一个“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人。
小到个人,大到集体、国家、民族亦如此,三句话三个不同层面的内涵。
本题的陷阱在于,学生容易仅仅揪住“路”这个关键词做文章。
9.山东:丝瓜藤与肉豆须【试题呈现】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
”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试题解读】本题提供了多角度立意空间。
从父亲的角度看,父亲认为丝瓜藤肉豆须无需分清,得到果实就可以,可写注重结果;丝瓜藤肉豆须无需分开,它们各有各的果,可写尊重自然规律。
从小孩角度思考,孩子想分辨两种植物的不同,说明孩子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可写保护好奇心,鼓励探索精神,鼓励创新精神。
从丝瓜藤和肉豆须的角度看,可以联系人生,人生也如丝瓜藤和肉豆须,常有纠缠不清的时候,只要记住自己的出发点,不忘自己的目标,懂得放下即能成功。
10.湖北:泉水与喷泉【试题呈现】泉水在地下蓄积。
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
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试题解读】“泉水”“喷泉”,两个朴素的词语,却有丰富的内涵。
没有泉水在地下的蓄积,就难有喷泉的出现。
地下泉水蓄积的力量,是喷泉得以喷出的基础,说明最基础的东西也是最重要的东西。
但人们关注最多的是喷泉,而泉水默默于地下,不为人们所见。
泉水与喷泉,二者之间有较强的思辨性、哲理性,立意时要考虑这两个关系。
本题可以阐述“蓄势与勃发”、“光鲜与朴实”、“伟大与平凡”等;从教育角度看,可把泉水看做是天性,喷泉则是后天的培养。
本题存在一个逻辑问题,即把“涌泉”和“喷泉”概念等同,“涌泉”是自然的,而“喷泉”多为人工的。
11.湖南:大树的旅行【试题呈现】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
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
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
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
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试题解读】这是今年全国所有作文题中最具文艺范儿的。
采用童话形式,虽有幼稚之嫌,但极具审美性,文学色彩浓,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题的核心主题体现在“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这句话,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遇到困难就积极想办法”的道理,并且要找出最优的办法,即“结出甜美的果实”。
“大树”的行为代表了有理想、坚持、自强不息等正能量的东西,体现出积极的价值观。
学生可联系自身的所思所感所历,写出大树所具有的“人性美”。
文题要求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学生可能还是写成夹叙夹议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