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创造宣言

合集下载

20.创造宣言

20.创造宣言
众叛亲离:
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议论文的自我介绍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论据类型:事实论据 理论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 议论类型:立论 驳论 驳论方法:驳论点 驳论据 驳论证
研读1—3段
本文是一篇精彩的驳论文,那么作者是如何 引出议论话题的?
总结: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 (7)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 住的行宫,就能开出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总结:强调了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品味语言——比喻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 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品味语言
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中的修辞及其作用。
品味语言——排比
(1)“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排比句。 总结: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2)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 《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
总结: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 之作。 (3)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 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 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创造宣言》 陶行知
作者介绍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 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shè)县。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 民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 大众教育问题》等。
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赤子之忱,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 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 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创造宣言》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创造宣言》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创造宣言》教案及原文《创造宣言》课文原文创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让我们接过来,继续创造。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

的造出上帝,其次造出英雄之神,再其次造出财神、土地公、土地婆来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别人创造现成之神来崇拜。

恋爱无上主义者造出爱人来崇拜。

笨人借恋爱之名把爱人造成丑恶无耻的荡妇来糟踏,糟踏爱人者不是奉行恋爱无上主义,而是奉行万恶无底主义的魔鬼,因为他把爱人造成魔鬼婆。

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

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先生之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倘若创造出丑恶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败,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败。

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体的创造,而不是个人的创造,那未这成功失败也是属于集体而不是仅仅属于个人。

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

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痕,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

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

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

平凡也无过于一块石头,到了飞帝亚斯,米开朗基罗的手里可以成为不朽的塑像。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

单调又无过于沙漠了,而雷塞布(Lesseps)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创造宣言》PPT课文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创造宣言》PPT课文课件

合作探究
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 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 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 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 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写法分析
本文有破有立,既摆出了对方的错误观点,又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主张。试加以分析。
人和事
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 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不识字的慧能据说本是目不识丁的樵夫, 偶听人讲经,顿悟佛理,后来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 奘,毕竟取得佛经……
结论
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 会,人人都可以创造。
合作探究
学习3、4部分
难点探究
2.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 宗教家创造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
(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3.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合作探究
4.作者是怎样明确“创造”的实质的?请结合第一部分作简要说明。
作者借美术家罗丹创造自己崇拜的石像,明 确创造的实质就是“创造出自己的崇拜者”, 并以教育者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创造值 得自己崇拜或互相崇拜的人为例说明“创造” 的实质。
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县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 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 题》等。
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教 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 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他是为世界所知晓的中国教育家。

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创造宣言》

九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创造宣言》
第一部分(第1~3段):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即由造神、造人、造石像三种现象引出 论题:人类离不开创造。
第二部分(第4~10段):作者驳斥了五种“不
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
第三部分(第11段):呼唤创造,表达献身 创造的强烈愿望。
研读1—3段
《安魂曲》作于1791年, 是莫扎特最后的作品。 直到去 世,莫扎特也没能完成这部富 于人道主义色彩的作品,最终 由他的学生苏斯迈尔根据他留 下的手稿续完。莫扎特一生直 到穷极潦倒之时,在他的音乐 中也一直没有痛苦,而只有纯 净的欢乐。这部临终前的作品 仍是如此,只有那种在天国的 光芒照耀着他的感觉。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玄奘
玄奘是唐代的高僧,唐太宗贞观元年(公 元627年),玄奘二十六岁时,决心去佛教圣 地天竺(古印度)寻求真正的佛教经典。至摩 揭陀国,入那烂陀寺,从戒贤为师,学《瑜 伽论》等。贞观十八年(公元645年)正月归 国,受到长安“空城出观”的盛大欢迎,唐 太宗又在东京洛阳亲自接见了他 。他将所获 梵本经书657部献于朝廷,太宗命他在弘福寺 翻译群经。经过十九年的刻苦努力,共译出 佛经75部,1,338卷,1,300多万字。佛教由 是渐盛,玄奘法师为中、印文化,特别是佛 教文化的沟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品味语言——排比
(1)“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排比句。 总结: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2)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 《正气歌》,产生了《国际歌》。
总结: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 惊世之作。 (3)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 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 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第21课 《创造宣言》课件(35张PPT).ppt

第21课 《创造宣言》课件(35张PPT).ppt
23
局部探究
玄奘是唐代的高僧,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二十六岁时, 决心去佛教圣地天竺(古印度)寻求真正的佛教经典。至摩揭陀国,入那 烂陀寺,从戒贤为师,学《瑜伽论》等。贞观十八年(公元645年)正月归 国,受到长安“空城出观”的盛大欢迎,唐太宗又在东京洛阳亲自接见了 他。他将所获梵本经书657部献于朝廷,太宗命他在弘福寺翻译群经。经过 十九年的刻苦努力,共译出佛经75部,1338卷,1300多万字。佛教由是渐 盛,玄奘法师为中、印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沟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9
整体感知
抓住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由罗丹引出教育者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要以集体 之力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或彼此崇拜的活人,明确何谓“创造”。 第二部分(5~15):再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列举例子批评一些人的 错误看法,指出“处处”“天天”“人人”皆可创造;有了这样的理念,进 一步指出要从点滴做起,不能像东山樵夫那样因循,要让创造之神常驻心中。 第三部分(16):借罗丹的话,发出创造宣言,激励人们用自己的 “汗”“血”“热情”去创造。
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 驳论点 驳论据 驳论证
6
整体感知
遁(dùn)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哑口无言:无话可说。 鲁钝(dùn):迟钝,笨。 望洋兴叹: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 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 顾影自怜: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 自我欣赏。顾:转过头看。 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18
局部探究
《正气歌》:1279年阴历十月初一日,文天祥被押送抵达大都,安置在 馆驿。元世祖忽必烈很赞赏文天祥的才干,他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 前来劝诱,文天祥不为所动,严词拒绝,后于十月初五日被关进兵马司牢房 (在今府学胡同)。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20课《创造宣言》教案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20课《创造宣言》教案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20课《创造宣言》教案及答案一. 教材分析《创造宣言》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20课的一篇文章,主要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和观察,论述了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只要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文章语言生动,事例鲜明,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的基本论证方法,以及对文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文章的主旨和论证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这些论证方法,如何从文章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以及如何将这些观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文章的基本论证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文章,学会如何从文章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并运用这些观点进行思考和论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只要敢于尝试,勇于实践,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的基本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从文章中提炼出作者的观点,以及如何将这些观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论证方法。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具体事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20课《创造宣言》。

2.参考资料:相关文章、论文、案例等。

3.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创造宣言原文及教案

创造宣言原文及教案

创造宣言原文及教案教案标题:创造宣言原文及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创造宣言的概念和意义;2. 分析创造宣言的原文,并理解其中的核心内容;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4. 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创造宣言的概念,解释其在激发创造力和鼓励创新方面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你认为创造宣言的原文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步骤二:分析创造宣言原文(15分钟)1. 分发创造宣言的原文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并理解其中的核心内容。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创造宣言的核心理念是什么?b. 它提倡的是哪些创造性的行为和思维方式?c. 你认为创造宣言的原文对你个人有什么启发?步骤三:创造宣言写作(20分钟)1. 解释创造宣言的写作要求和格式,如字数限制、段落结构等。

2. 提供一些创造性的话题供学生选择,如“我对未来的创造性想法”、“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等。

3.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撰写个人创造宣言,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想法。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学生互相交换创造宣言,并进行阅读和评价。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造宣言,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学生回顾整个教案过程,总结创造宣言的重要性和写作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你通过这个活动学到了什么?你将如何运用创造宣言的理念和技巧?教案扩展活动:1.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创造宣言的写作比赛,鼓励他们展示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2. 邀请专业人士或成功人士分享他们的创造宣言和创造性的经验,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动力。

3.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创新展览或创业孵化基地,让他们亲身感受创造力和创新的力量。

教案评估:1. 学生对创造宣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 学生在写作创造宣言时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3. 学生在展示和分享环节的参与度和互动能力;4. 学生对创造宣言活动的反思和应用能力。

创造宣言ppt课件豆丁

创造宣言ppt课件豆丁

克服困难
01
02
03
04
持续学习
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技能 和知识储备,应对各种挑战。
团队协作
发挥团队力量,集思广益,共 同解决问题。
创新思维
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寻找新的 解决方案。
坚持不懈
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心态, 持续努力。
05
创造的未来展望
科技与创造
科技发展推动创造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虚 拟现实、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创造力 的发挥提供了无限可能。
计划与执行的协同
详细描述
将创意转化为现实需要周密的计划和高效的执行力。在实 施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合理安排资源和时间,确保创意 的顺利实现。
总结词
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详细描述
创意的实现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和艺术手段。了解和 掌握相关领域的技术和工具,将创意与技术完美结合,才 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总结词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创造的形式和内容也有所不同,但共同点在于它们都代表了人类智慧和创新 的成果。
02
创造的过程
创意的产生
总结词
灵感与思考的碰撞
详细描述
创造过程的第一步是灵感的涌现,它可能来自日常生活 中的点滴,也可能源于对某个领域的深入思考。灵感是 创意的种子,需要细心呵护和培养。
总结词
04
技巧
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和 反思等方法来激发灵感和直觉 。
04
创造的挑战与应对
挑战来源
1 资源限制
在创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资源不足的问题,如时间、 人力、资金等。
2 技术难题
在创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资源不足的问题,如时间、 人力、资金等。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创造宣言》word教案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创造宣言》word教案

《创造宣言》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

2.理解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4.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作用。

3.自信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引导学生了解运用典型事例驳斥错误观点的方法。

3.引导学生增强自信心。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2.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对比体会,感悟自信。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预习课文,给文章和阅读提示中不熟悉和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复习有关议论文知识。

3.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的资料。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关于自信的心理测试题。

(见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测,教师统计自测结果。

3.教师根据自测结果,导入新课。

从调查的结果看,有部分同学对自己缺乏自信,而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

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也包括今天我们许多进入职业学校的同学所关注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检查预习作业(课堂练习)1.积累字词。

(见学习指导一二题)2.检测有关议论文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指什么?(2)论据有哪几种类型?(3)有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4)议论文有哪几类?(5)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6)驳论文中需要有作者的正确观点吗?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1.作者简介。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

推行平民教育。

新课标语文 《创造宣言》教案

新课标语文 《创造宣言》教案
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
作者介绍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③年纪太小
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
④太无能
不识字的慧能是禅宗南宗创始人,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
⑤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之哥伦布发现了美洲。
新知讲解
7.作者在驳斥了五个错误观点,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2.领会自信心与创造力的因果关系及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难点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与文中的人物近距离接触,感悟自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也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许多同学所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吧!
(7)“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创造宣言》ppt课件

《创造宣言》ppt课件

鼓励教育者 学会创造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在学校、家庭中的生活,谈谈怎样 才能发挥创造力,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写一个200字左 右的小片段。
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 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谈创造性思维》)
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
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
驳论
立论
细读课文 3、有人说,文章到这里观点已经很明确了,后边再举东山樵夫 的例子,进一步论述显得有点多余,你怎么看?
不多余。东山樵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如果失去了创造力就会很可怕,就可 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先是正面说要创造,什么是创造,我们可以创造,然后 从反面说不创造就会有可怕的局面,顺势呼吁“创造之神!你回来呀”,提 出“创造宣言”。有了后面的内容,文章更完整,也更切合题意。
什么是创造? 绩或东西。
什么是宣言?
“宣言”:一般指政府、团体或其领导人为说明其政 治纲领或对重大问题表明其基本立场和态度而发表的 文告。也有几国联合发表的或以会议名义发表的宣言, 如《共产党宣言》。
这里作者用来表达自己的一种坚定信念。
背景资料
《创造宣言》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著。在这篇课文 中,陶行知先生否定了“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看法,提出了“处 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激励 每一个人时时、处处要去创造。
客观因素
所谓平凡单 调,不过是 “懒惰者之 遁词”.
细读课文
(3)批驳年纪太小不能创造,举莫扎尔特、爱迪生等事例; (4)批驳无能不能创造,举曾参、慧能的例子; (5)批驳陷入绝境不能创造,举玄奘、哥伦布等事例, 并引 用歌德的话和古语,用道理论据加以论证。

创造宣言,用自己的话归纳第10段的论证过程

创造宣言,用自己的话归纳第10段的论证过程

创造宣言,用自己的话归纳第10段的论证过程第一部分:引言大家好!我今天要分享的是有关创造宣言的内容,特别是第10段所涉及的论证过程。

创造宣言旨在激发我们对创造力和创新的思考,引导我们在各个领域追求卓越。

第二部分:背景介绍创造宣言是由一群富有远见和勇气的创新者在20xx年所发起的,旨在呼吁社会全面重视创造力的重要性。

文中的第10段是他们对于创造力价值的论证,希望能够增加人们对创新和创造的认识。

第三部分:第10段论证的主要观点第10段围绕着创造力对于个人、社会和经济的重要影响进行了论证,主要观点如下:1.创造力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创造力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可以激发个人对于问题的创新解决思维,培养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思维。

通过培养个人的创造力,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追求个人成就和幸福。

2.创造力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在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中,创造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驱动力。

创造力可以带来新的想法、新的技术和新的方式,推动社会持续向前发展。

通过创造力的发挥,我们可以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新途径,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效益。

3.创造力对于经济的重要性创造力是经济增长和创新的源泉。

它能够激发企业创新,推动产品和服务的改进,提高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创造力还能促进创业精神的培养,激发新的市场需求,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财富。

第四部分:第10段论证的论据为了支持创造宣言中第10段的论证,发起者们提供了以下论据:1.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那些具有创造力思维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具竞争力和适应性。

2.历史上一些具有极高创造力的个人和团队对于社会的影响深远,如爱迪生、乔布斯等。

3.在创新型国家中,创造力被视为核心竞争力,这些国家在科技、经济和文化领域均取得了巨大成就。

4.创造力能够激发各行业的变革和进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福祉。

第五部分:结论综上所述,第10段的论证过程明确表明创造力对于个人、社会和经济的重要性。

通过培养和发挥创造力,我们能够在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取得更多的成就。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创造宣言》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创造宣言》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原文:是故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齐 时蚤晚,任多少,适疾徐,造而勿趋,稽而勿苦,省 其所为,而成其所湛,故力不劳,而身大成,此之谓 圣化,吾取之。
——《春秋繁露》
课文拓展积累
译文:因此擅长做师长的人,既要完善他的道义,又要 谨慎他的言行,早晚一样,(不管)任务多少,不急不慢, 做事不去迎合别人,争辩但不忧愁,反省他所做的,而使 学问有深度,因此不劳累身体而事业有成,这就是所说的 圣人造化,我选择(学习)这些行为。
意图
当时陶行知针对旧中国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提出旨在造 就创造型人才,培养创新精神的创造教育思想。本文即是他关 于创造教育的重要论述。
整体感知
议论文有哪几类? 立论: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 证方法。 驳论: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 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 点并加以论证。 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 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B、《谈创造性思维》
2、读写结合 你认为本文与下面那篇文章更相似?说说 你的理解。
仿照本文的论证思路,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结合 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完成仿写《劳动宣言》。
四、强化训练
本文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为获得这一成 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 拜之活人。
东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样的?作者举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东山樵夫看不到泰山“小天下的境界”,只能将泰山的茅 草连同树苗带回家里焚烧取火。作者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论证丧 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创造宣言》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创造宣言》精品教学课件

整体感知
第四部分(第12—16段):以“东山樵夫”砍 树为喻,揭示了_失__去__创__造__力__的__可__怕__之__处___, 鼓励__教__育__者__要__保__护__和__培__育__学__生__的__创__造__力___。
整体感知
2.作者指出了人们不愿意创造的哪些借口?又分别列举 了什么例子批驳?
烟囱(cōng) 中(zhòng)伤 走投( tóu )无路
玄奘(zàng) 懦( nuò)夫 塑( sù )像
遁( dùn )词 鲁钝(dùn ) 哑( yǎ )口无言
字词积累
遁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 使内容生动有力。 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暴,糟蹋、损害。 弃,鄙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投,投奔。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叛,背叛。离, 离开。
列举三个事实论据有力地批驳“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 造”这一观点,语势强烈。
整体感知
(3) 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见着幼年研究生 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当你把莫扎尔特、爱迪生及冲破父 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 又只好哑口无言了
以莫扎尔特、爱迪生、帕斯加尔为例,批驳人们因 为“年纪太小而拒绝创造”的错误认识。
2.阅读有关创造思维、创造精神的资料,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板书设计
提出总论点:我们要创造
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之人 教育者
创 造
的创造 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平凡不能创造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创造宣言》ppt课件2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0课《创造宣言》ppt课件2
否定权威,敢于质疑, 执着实践。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主 太无能

曾参 惠能

因 山穷水尽 素 走投无路
陷入绝境
玄奘 哥伦布 莫扎特 歌德 古语
等死而已
朱耷
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画 家,擅画花鸟,中国画一代 宗师。2010年,这幅《竹石 鸳鸯》拍出了1.18亿元的天 价。
菲狄亚斯&米开朗 基
菲狄亚斯,代表作宙斯神像,与我 国长城一起被认可为“世界七大奇迹” 之一。
大量举例,反驳错误观点,得出正确结论——
第三部分(第11段)
引用罗丹的话,生发开来,进一步正 面阐明“人人能创造”的观点。 提出创造宣言:“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 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 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陶行知:
“创造教育学家”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思考问题:
1.本文是驳论文,作者对哪几种错误论点进行了反驳? 2.作者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 3.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 4.文章题为《创造宣言》,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解决问题
第一部分(第1~3段)
宗教家造神 艺术家造石像
教育家:“所要创造 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否定盲目的崇拜 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宗教家造神艺术家造石像否定盲目的崇拜肯定创造的重要性环境太平凡生活太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八大山人飞帝亚斯米开朗基易经正气歌国际歌雷塞布莫扎特爱迪生惠能玄奘哥伦布莫扎特歌德古语错误论点反驳论据外部环境所用驳论方法

部编版九上《创造宣言》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创造宣言》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创造宣言》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目睹了旧中国国贫民弱,试图以教育来建设新社会,于1927年创办南京晓庄乡村试验师范学校;抗战时期,同文化教育人士组织国难教育社,提倡战时教育运动。

他的主要教育理论是“生活教育”,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个方面。

二、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一1946),安徽歙(shè)县人,教育家。

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中zhòng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遁dùn词:因理屈词穷而避开正题所说的推托应付的话。

鲁钝:愚笨,不敏锐。

懦nuò夫:软弱胆小的人。

豢huàn养:喂养。

灌溉guàn gài:利用渠道或管道输水到农田,满足耕作及作物生长的需要。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自暴自弃: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

比喻陷入绝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二、主题概述本文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有力的批驳,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最后发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都应该创造,都能够创造的创造宣言。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

第二部分(2~4):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

第三部分(5~11):批驳了五种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观点,论述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第四部分(12~16):以“东山樵夫”割树苗为喻,揭示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四、鉴赏品读1.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文题的意思是:对创造的宣告,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坚定信念。

创造宣言的笔记

创造宣言的笔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读书笔记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文章,它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以下是我对这篇文章的笔记:一、文章背景和作者介绍本篇课文选自1943年3月10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重庆育才学校发表的演讲。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二、文章主题和观点《创造宣言》是一篇宣扬创造精神,呼唤人们发挥创造力,实现创造目标的文章。

作者通过列举大量事例,强调人的创造力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积极创造,不断开拓。

三、文章结构和内容分析文章开头,作者引用了几种动物的话语,强调了创造的重要性。

接着,作者列举了多个历史人物和他们的创造事迹,强调了每个人都有创造力,而且创造力可以改变世界。

然后,作者列举了大量生活中的例子,说明了创造的可行性。

最后,作者呼吁人们发挥创造力,实现自己的创造目标。

四、个人感悟和思考读完这篇文章,我深受启发。

我认为,创造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还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别人的创造成果,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创新精神。

五、总结和评价《创造宣言》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文章,它鼓励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不仅了解了创造的重要性,还学到了如何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这篇文章也让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和探索,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强烈建议大家阅读这篇文章,了解创造的真谛和价值。

六、对文章的批判性思考和改进意见虽然《创造宣言》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文章,但我认为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作者在文章中列举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创造事迹有些过于陈旧和典型,无法体现当今社会的多样性和变化。

其次,作者在文章中强调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虽然非常重要,但也需要考虑到创造的可行性和现实性。

部编版九上《创造宣言》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创造宣言》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上《创造宣言》课文详解课衬预习一、作品梗概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目睹了旧中国国贫民弱,试图以教育来建设新社会,于1927年创办南京晚庄乡村试验师范学校:抗战时期,同文化教育人士组织国难教育社,提倡战时教育运动。

他的主要教育理论是“生活教育”,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个方面。

二、作者简介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she)县人,教育家。

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主要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中zh d ng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0遁dCin词:因理屈词穷而避开正题所说的推托应付的话。

鲁钝:愚笨,不敏锐。

懦nub夫:软弱胆小的人°豢hu d n养:喂养。

灌溉guan ga i:利用渠道或管道输水到农田,满足新作及作物生长的需要。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可暴自弃: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

比喻陷入绝境。

走投无路:无珞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二、主题概述本文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有力的批驳,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最后发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都应该创造,都能够创造的创造宣言。

三、文章馅构第一部分(1):开宗明义,总领全文,提出“我们要创造”这一总论点O第二部分(2~4):阐释教育者要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以及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这一分论点。

第三部分(5~11):批驳了五种人们常说的不能.创造的观点,论述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第四部分(12~16):以“东山樵夫"割树苗为喻,揭示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四、签赏品读1 .如何理解本文的题目?文题的意思是:对创造的宣告,表达了作者的一种坚定信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味语言
(4)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创 造出来的。 总结: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 ( 5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总结: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能力。 (6)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 了,…… 总结: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
(雅典娜头像)
米开朗基(米开朗琪罗)
( 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 意 大 利 文 艺 复兴盛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 诗人。作品有雕像《大卫》、巨型天 顶画《创世纪》、雕像《晨》、 《暮》、《昼》、《夜》和壁画《最 后的审判》等。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 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 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 魄。 (大卫像)
宗教家造神 艺术家造石像 教育家:“所要创 造的是真善美的活 人” 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 正 反 论 证
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第4~10段)
本部分采用的论证方法:例证法

外 部 环 境 主

反驳论据
八大山人 飞帝亚斯 米开朗基 举 例 论 证
环境太平凡
生活太单调 《易经》 《国际歌》 雷塞布 《正气歌》 年纪太小 太无能 山穷水尽 走投无路 陷入绝境 等死而已 莫扎特 爱迪生 帕斯加尔 曾参 惠能
问题计分:ABC 1.135 2.513 3.531 4.153 5.135
21-25 分:你乐观自信,对自己的才能和外表风采充满自信和
骄傲。如果偶尔有自卑感,也是环境变化的缘故,譬如处于人才 济济的场所等。
16-20 分:你有过分追求、理想太大的缺点。你不满足现状,
想出人头地,导致你去追求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也可以说,你过 于追求完美,过于计较,反倒陷入自卑感中不能自拔。
曾参
曾参(前505年一前463年), 字于舆,祖籍曾(今苍山县向 城)人. 曾参16岁拜孔子为 师.由于他刻苦好学,造诣 很深,成为孔子的得意门 生.他著有《大学》,《孝 经》两书,被后世视为儒家 经典,尊其为“宗圣”, “述圣”.曾参传业于子思, 子思传业于孟子,形成著名 的“思孟学派”。
惠能
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
人人是创造之人!
宣言
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 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 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第三部分(第11段)
引用罗丹的话,生发开来,进一步正 面阐明“人人能创造”的观点,提出创造 宣言:“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 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 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罗 丹
罗丹( Augusta ) 法国雕塑家,深受米开朗琪罗作品的启发, Rodin,1840-1917
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的
《青铜时代》、《思想者》、《加莱义民》 和《巴尔扎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善
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
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 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他

钝: 迟钝,笨。
自暴自弃: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 众叛亲离: 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议论文相关知识
论点 论据 论证 议论文三要素:
论据类型: 论证方法:
事实论据 理论论据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
议论类型:
驳论方法:
立论 驳论
驳论点 驳论据 驳论证
惠能大师(公元六三八至七一三 年),俗姓卢氏,三岁丧父,家境艰 贫,稍长以伐薪卖柴为业养母度日。 二十四岁时,惠能辞母出家,往蕲州 黄梅东山参拜五祖弘忍大师。初为行 者,随众劳役,踏碓舂米。后因书写 了得法诗偈而备受弘忍赏识,嘱付衣 法,成为禅宗六祖。因当时佛教内部 争夺宗祖地位的竞争十分激烈,惠能 多次遇险,最后藏迹于猎人群伍之中, 隐居十五年。弘忍入灭之后,惠能才 开始传法受戒。此后演化佛法三十余 年,弘法度众无数。武则天、唐中宗 闻其名声,多次敕书征召入京,惠能 皆以老病相辞,竟不奉诏。唐玄宗先 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惠能赴新 州入灭,时年七十有六。
《国际歌》
国际歌是国际社会主义 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这 首歌也曾经是世界上最被广 泛传唱的歌曲之一。原文 (法语)的歌词由欧仁· 鲍狄 埃(1816年-1887年)在1871 年所作(当时用马赛曲8年 为其谱曲。这首歌被翻译成 世界上的许多种语言。传统 上,唱国际歌时常举右手握 拳致意。


玄奘 哥伦布 莫扎特 歌德 古语



(1626-约1697)清初画家。南昌(今 属江西)人。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 一度为僧,又当道士,在南昌建青云谱 道院。有雪个、个山、人屋、八大山人 等别号。擅画水墨花卉禽鸟,笔墨简括 凝练,形象夸张;亦写山水,意境冷寂。 所画鱼鸟每作“白眼向人”的情态,署 款八大山人。他的画技法,对后来的写 意画影响很大。工书法,行楷学王曦之, 纯朴圆润,自成一格。
玄奘
玄奘是唐代的高僧,唐太宗贞 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二十六岁 时,决心去佛教圣地天竺(古印度) 寻求真正的佛教经典。至摩揭陀国, 入那烂陀寺,从戒贤为师,学《瑜 伽论》等。 贞观十八年(公元645年)正月 归国,受到长安“空城出观”的盛 大欢迎,唐太宗又在东京洛阳亲自 接见了他 。他将所获梵本经书657 部献于朝廷,太宗命他在弘福寺翻 译群经。经过十九年的刻苦努力, 共译出佛经75部,1,338卷,1,300 多万字。佛教由是渐盛,玄奘法师 为中、印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 沟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 教育家。 1891 年 10 月 18 日生于安徽歙县。 1914 年毕业 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五· 四” 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7 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 之枕,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 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宏富,论 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检查预习作业
一、解释下列词语,并注意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望洋兴叹: 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
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
顾影自怜: 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
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顾:转过头看。 题的话。

辞: 也写作“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
哥伦布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l1506年)是西班牙著名航海家, 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哥伦布 年轻时就是地园说的信奉者,他 十分推祟曾在热那亚作过监狱的 马可.波罗,立志要做一个航海 家。 他在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 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他 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
《安魂曲》
菲狄亚斯 (飞帝亚斯)
(Phidias,主要活动时期公元前 448 — 432) 古希腊雕塑家。雅典人。 擅长神像雕塑。作品有建立在雅典卫 城上的巨大的《雅典娜》铜像、有用 象牙嵌金的奥林匹亚的《宙斯》像和 《巴台农的雅典娜》,这些作品已不 存在。据说巴台农神殿的装饰雕塑, 也是在他领导设计和监督下完成的。 这些装饰雕塑的主要部分现藏伦敦不 列颠博物馆,被认为是古希腊雕塑全 盛时期的代表作。
莫扎特(莫差特)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 1791) 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 代表人物之一。自幼从父学钢琴、小提 琴,并开始作曲。1761年起随父、姊往 德、法、英、荷等国旅行演出。1769年 三度游历意大利各地,演出其所作歌剧。 1773年返故乡萨尔斯堡,任大主教宫廷 乐师。1781年因不满大主教阻挠其社交 活动,愤而辞职。此后在贫困处境中, 继续写出大量作品,其中包括:具有鲜 明反贵族倾向的意大利式歌剧《费加罗 的婚礼》,反映贵族荒淫生活的意大利 式歌剧《唐璜》等。其作品以清丽流畅、 结构工致为特点。
心理测试
4.由于你的过失而产生了不愉快的场面或难题 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A.为了使自己不受责备,想出一套似是而非的 托词 B.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尽全力处理善后问题 C.尝试修正事态,并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解释 5.对自己不熟悉和不擅长的事,你能大胆愉快 地接触它吗? A.很难 B.偶尔 C.没问题
心理测试
《正气歌》
1279年阴历十月初一日,文天祥被押送抵达大都,安置在馆驿。 元世祖忽必烈很赞赏文天祥的才干,他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 臣前来劝诱,文天祥不为所动,严词拒绝,后于十月初五日被关进 兵马司牢房(在今府学胡同)。 文天祥不愧为状元出身的诗人,他在关押三年期间,书写了几 百篇诗词文章,以抒发爱国之情。1281年夏季,在暑气、腐气、秽 气等七气的熏蒸中,文天祥说要“以一正气而敌七气”,他慷慨挥 毫,在牢中写就了千古流传、掷地有声的铿锵之作《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 然,沛乎塞苍冥……”
思考:
1 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 误观点来进行反驳? 2 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来进行批驳的? 3 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 什么? 4 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 是什么?
论证思路(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3段)
以宗教家、美术家与教育者对比,引出议论的话 题,间接否定无自信的崇拜,肯定创造的重要性。
(欧仁· 鲍狄埃)
苏彝士运河(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位于埃及境内,扼欧、 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沟通 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 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 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它 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 要战略意义的水道。 苏伊士运河全长175公 里,河面平均宽度为135 米,平均深度为13米。苏 伊士运河从1859年开凿 到1869年峻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