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铛
4. 金铃铛-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4. 金铃铛-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乐曲的曲式,唱出乐曲中的旋律,并能够配合乐曲节奏敲打铃铛。
2.学生能够感受乐曲中的节奏,了解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区别。
二、教学重难点1.乐曲的节奏配合。
2.通过敲打铃铛来体会乐曲节奏。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金铃铛。
2.备课教师准备好教案和教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介绍今天要学习的乐曲《金铃铛》。
2. 学习乐曲《金铃铛》教师播放《金铃铛》乐曲,让学生先听一遍。
教师教唱《金铃铛》乐曲,让学生跟着唱。
先教授乐曲的歌词和旋律,以及乐曲的曲式。
教师演示用铃铛打出乐曲的节奏和节拍,并指导学生跟着敲打铃铛。
教师带领学生跟着乐曲的节奏和旋律唱歌,并教授乐曲的二拍子和三拍子两种不同的节奏,并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感受。
3. 敲打乐曲教师让学生表演乐曲,同时配合乐曲的节奏敲打铃铛,与歌声同步进行。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抢答,提问乐曲的一些知识点。
4. 练习过程教师分组让学生自主练习,每个小组练习10分钟并进行展示。
教师观察小组表演,检查学生的乐曲演唱和节奏敲打是否达到要求。
5. 课堂总结教师给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复习乐曲的歌词和旋律,并再次强调乐曲的节奏与敲打铃铛相结合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估教师评估学生在本堂课中学会的内容及掌握情况,检查学生的敲打铃铛的节奏和演唱。
并将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以便今后的教学参考。
六、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自己编创自己的“金铃铛”乐曲,加强学生的创作能力,同时巩固对乐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二课金铃铛》教学设计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二课金铃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课金铃铛》是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方式,感受和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以及音乐的基本元素。
教材中包含了歌曲《金铃铛》、欣赏《钟》和《铃》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听懂简单的音乐旋律,并能跟着唱。
但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音符等,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唱出歌曲《金铃铛》的旋律。
2.使学生能够听懂并分析《钟》和《铃》的音乐特点。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音符等的认知。
4.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金铃铛》,并理解其音乐特点。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听懂并分析《钟》和《铃》的音乐特点,以及对音乐基本元素的认知。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通过聆听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2.示范法:教师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直观的示范。
3.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图片、动画等的多媒体课件。
2.教学乐器:准备吉他、钢琴等乐器,用于示范和伴奏。
3.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以便播放歌曲和音乐。
4.练习册:为学生准备相关的练习册,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金铃铛》歌曲,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在聆听过程中,让学生注意歌曲中的特殊音效,如金铃铛的声音。
2.呈现(10分钟)教师演唱歌曲《金铃铛》,并讲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等基本元素。
金铃铛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2.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3. 通过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让学生体验摘果子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会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2. 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
教学难点:1. 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教学准备:1. 钢琴、录音机、挂图2. 秋天丰收的果园图、汽车司机驾驶装满果子的汽车的视频或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秋天丰收的果园图或视频,让学生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象。
2. 引导学生说出果园里的自然景象,如苹果、梨子等。
二、学唱歌曲1. 播放歌曲《金铃铛》,让学生欣赏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 让学生跟着音乐或琴声模唱歌词,熟悉歌曲的旋律。
3.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三、歌曲分析1. 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特点。
2.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摘果子的快乐情绪。
四、动作学习1. 教师示范摘果子的动作,让学生模仿。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指导,共同提高。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
五、律动表演1. 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进行摘果子的动作表演。
2. 学生分组进行表演,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3. 教师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给予表扬。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歌曲《金铃铛》的学习成果。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和表情,评价学生的演唱水平。
2. 观察学生在动作学习中的模仿能力和表现力,评价学生的动作表现。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和收获。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音乐教案《金铃铛》
小学音乐教案《金铃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印度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学会演唱歌曲《金铃铛》,并掌握基本的印度舞蹈动作。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对印度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金铃铛》,了解印度音乐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印度舞蹈动作的掌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歌曲《金铃铛》音频、视频资料,印度舞蹈教学视频。
2. 教学用具:钢琴、铃铛、印度鼓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歌曲《金铃铛》,让学生初步感受印度音乐的风格特点。
2. 新课教学:(1)教授歌曲《金铃铛》,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高。
(2)讲解印度音乐的特点,如音阶、节奏等。
3. 实践环节:(1)分组进行印度舞蹈学习,教师示范并指导。
(2)学生自主练习,相互交流心得。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印度音乐的特点和舞蹈动作的要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深入了解印度文化,欣赏更多印度音乐作品。
五、作业布置:1. 演唱歌曲《金铃铛》,加强节奏和音高的练习。
2. 学习印度舞蹈动作,拍摄视频,下节课分享。
3. 深入了解印度文化,收集有关印度音乐、舞蹈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歌曲《金铃铛》的掌握程度、印度舞蹈动作的熟练度以及对印度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师将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分享的内容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八、教学延伸: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印度音乐和文化,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印度音乐和文化主题的活动。
活动可以包括印度音乐欣赏、印度舞蹈表演、印度美食体验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将有机会亲身体验印度文化,增强对印度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九、家长沟通:十、课程总结:十一、教学计划调整: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反馈和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将对下一单元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调整将侧重于巩固学生对《金铃铛》歌曲的掌握,进一步深化对印度舞蹈动作的理解,并引入更多关于印度音乐文化的知识。
湘艺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课 金铃铛
金铃铛教材分析:金铃铛是小学二年级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第二课,选择秋天丰收的景象作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和劳动的情感,通过对歌曲的学唱和自由律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扩大学生视野,了解音乐和劳动以及大自然的关系。
进一步提高音乐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2能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做到动作协调,节拍准确。
3能感受秋天丰收的气息,感受歌曲情绪4能准确读出或拍击出节奏二·教学重点: 1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三·教学难点: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四·教具学具: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师:同学们,一年当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呀?生:春,夏,秋,冬。
师:老师最喜欢秋季(出示大屏幕图片)师: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秋天去亲身体验一下秋天到底有多美,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秋天里舞蹈。
(放音乐,带同学律动)师:1秋风轻轻地吹动,我们在秋风中舞蹈。
金黄的叶子在秋风中轻轻地飘落,金黄的树叶铺满了整个地面,踩上去软软的,软到心里2鸟儿在空中自由的飞翔,飞过金黄的树林,飞过金黄的房屋。
他们飞过大海,飞过山丘3金色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我们身上,照的我们心里暖洋洋的4金黄色花瓣争相开放,在风中旋转着,舞蹈着,我们沉浸在这安静的秋天里,心里也感到格外的平静2师:同学们,秋天不仅有美丽的风景,秋天也是丰收的季节,此时此刻农民伯伯已经在农田里辛勤的劳作了,我们边听这首丰收之歌边拍节奏,去给他们加加油.同学们请坐(带学生律动打节奏)3师:一群小朋友他们也来到美丽的田野里,我们来听一听他们是怎样歌唱秋天的.(学生安静聆听)4听完后:歌曲当中提到的金铃铛指的是什么?生:梨5出示课题:同学们很聪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叫做金铃铛.(将课题贴到黑板上)(二)新课教学(1)教歌谱,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2)教歌词,老师唱一遍,学生唱一句(3)老师前一句,学生后一句(4)老师后一句,学生前一句(5)男生前一句,女生后一句(6)女生前一句,男生后一句(7)全班一起唱一遍6 请同学来贴图完成秋天的图画。
一年级音乐金铃铛教案
教案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唱出歌曲《金铃铛》的全部歌词。
2.学生能够利用手拍打出歌曲的节奏。
3.学生能够运用关于声音的词语进行简单的描述。
教具准备:
1.歌曲《金铃铛》的录音。
2.手拍板。
3.卡片,上面写有与声音相关的词语。
教学过程:
引入:
1.让学生听一段金铃铛的声音。
2.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个声音,例如:响亮、清脆等。
歌曲学唱:
1.播放歌曲《金铃铛》,让学生先熟悉曲调和旋律。
2.慢速播放歌曲,带领学生跟着唱。
3.逐句教唱,学生跟唱。
节奏学打:
1.引导学生用手拍板模拟金铃铛的声音。
2.慢速播放歌曲,学生跟着打击手拍板。
3.逐句教打,学生跟打。
声音描述:
1.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有与声音相关的词语,例如:响亮、柔和、悦耳等。
2.让学生一个个抽取卡片,描述出金铃铛的声音。
巩固:
1.复习歌曲的歌词和节奏打击。
2.让学生分组进行小合唱,展示他们的唱歌和打击节奏的能力。
拓展:
1.带领学生学唱其他的歌曲,让他们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展示。
2.引导学生自主创作一段关于金铃铛的小曲子,并进行表演。
结束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金铃铛》这首歌曲的歌词,掌握了歌曲的节奏打击,并学会了用词语进行声音的描述。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成为音乐小达人!。
金铃铛教案
金铃铛教案金铃铛是一种传统汉族乐器,形状如铃,通常由金属制成。
它在音乐教育中被广泛应用,既可以作为乐器使用,也可以作为教具用于教学。
金铃铛教案是一份教学计划,旨在帮助音乐教师有效地教授学生如何演奏金铃铛。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金铃铛教案示例:1. 教学目标:- 了解金铃铛的基本知识,包括外观、材质等。
- 学会正确握持和敲击金铃铛的方法。
- 能够演奏一首简单的金铃铛曲目。
2. 教学准备:- 金铃铛:准备足够数量和适当大小的金铃铛,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使用。
- 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简单的金铃铛曲目和练习题,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演奏技巧。
- 教学环境:确保教室安静整洁,学生可以自由地练习和互动。
3. 教学步骤:- 第一步:介绍金铃铛介绍金铃铛的形状、材质和发声原理。
展示给学生不同大小和音调的金铃铛,并让他们亲自感受声音和手感。
- 第二步:握持和敲击方法指导学生正确握持金铃铛,让他们感受到手指和金铃铛之间的灵敏度。
然后逐步教导他们如何用适当的力度敲击金铃铛,确保声音不会过于尖锐或沉闷。
- 第三步:简单曲目演奏选择一首简单的金铃铛曲目,逐节教导学生如何演奏。
先示范,再由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
重点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准确性。
- 第四步:练习和巩固给学生一些练习题,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技巧。
可以逐步增加难度,让学生挑战更复杂的金铃铛演奏。
4. 教学评估: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简单的评估,让学生展示他们已经学到的金铃铛演奏技巧。
可以让他们独立演奏一首熟悉的金铃铛曲目,并根据表现给予反馈和鼓励。
通过这个金铃铛教案,学生将能够在音乐教育中学到一项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技能。
他们将培养音乐感知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通过演奏金铃铛,学生也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与乐趣。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2课《金铃铛》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2课《金铃铛》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金铃铛》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2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歌曲共16小节,2/4拍子,旋律简单,节奏明显,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的歌词富有童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简单的旋律和节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
但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感情演唱歌曲《金铃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通过学习《金铃铛》,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感情演唱歌曲《金铃铛》。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附点四分音符和休止符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图片、故事、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通过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视听结合法,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都能得到全面的体验和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入歌曲《金铃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歌: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音准和节奏上的问题。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歌曲讨论:让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5.创编活动: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创编,如改变歌词、创编动作等,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6.展示环节: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歌曲《金铃铛》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2课《金铃铛》教案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2课《金铃铛》教案一. 教材分析《金铃铛》是一首二年级上册的湖南艺术版音乐教材。
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歌词,描绘了一个小姑娘在田野上玩耍,不小心摔倒后又爬起来的场景。
歌曲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同时教育学生勇敢面对挫折,克服困难。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理解和感受简单的音乐情感,但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还有待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励,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2.学会歌曲中的舞蹈动作,能够生动地表现歌曲场景。
3.理解歌曲寓意,培养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2.歌曲的情感表现和场景描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互动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歌曲演唱和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舞蹈动作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舞蹈道具:如金铃铛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歌曲中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简要介绍歌曲背景和寓意,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引导学生跟唱,熟悉歌曲旋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歌曲中的舞蹈动作,让学生跟随学习。
分组进行舞蹈练习,加强学生对歌曲场景的理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拓展(5分钟)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舞蹈动作,展示对歌曲的理解。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金铃铛-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金铃铛-湘文艺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乐器“金铃铛”的基本知识。
2.听懂《金铃铛》乐曲,感受其节奏和旋律。
3.学会演奏《金铃铛》乐曲。
教学重点1.掌握《金铃铛》乐曲的节奏和旋律。
2.熟练掌握演奏技巧。
教学难点1.学生演奏技巧的掌握。
2.学生对《金铃铛》乐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民族乐器“金铃铛”1个。
2.课件和音乐播放器。
3.学生乐器。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让学生观察一下桌子上放置的民族乐器“金铃铛”,询问学生是否见过或了解过该乐器。
2.介绍“金铃铛”的基本知识,音量大,铛声清亮悦耳,是闽南民间乐器。
第二步:欣赏乐曲1.播放《金铃铛》乐曲。
2.让学生仔细听乐曲,感受其节奏和旋律,刻画出乐曲主旨。
第三步:学习演奏技巧1.让学生拿起自己的乐器,展示如何弹奏“金铃铛”。
2.让学生互相学习演奏技巧,注意掌握正确姿势和手法。
第四步:合奏1.让学生分成小组,练习演奏“金铃铛”。
2.指导学生在合奏过程中注重节奏和协调性。
第五步:小结1.让学生反思本节课学习的效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2.教师对学生反馈进行总结及指导。
课堂拓展1.让学生了解其他的闽南民间乐器。
2.引导学生在家或课外时间亲自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积极性、合作精神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
2.考察学生的演奏技巧和理解能力,是否能够正确演奏《金铃铛》乐曲。
参考文献无。
湘艺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第二课 金铃铛》(教案)
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二课金铃铛》(教案)一. 教材分析《金铃铛》是湘艺版二年级上册音乐第二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歌曲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音乐的韵律美,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学习。
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高、节奏等,但仍需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金铃铛》的词曲,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韵律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4.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动。
2.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并进行生动的表演。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运用示范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采用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所描绘的场景,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金铃铛》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教学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准备金铃铛等教学道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金铃铛》,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旋律。
引导学生谈论歌曲中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金铃铛》的乐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认识歌曲的结构。
教师进行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歌曲的练习。
重点关注学生对节奏和音高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表演,检验他们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表现不足的学生进行指导和鼓励。
小学音乐教案《金铃铛》
小学音乐教案《金铃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金铃铛》,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节奏。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歌曲《金铃铛》的歌词及旋律。
2. 歌曲的节奏和拍子。
3. 歌曲的主题及情感表达。
三、教学重点1. 歌曲《金铃铛》的旋律和节奏。
2. 歌曲的情感表达和主题理解。
四、教学难点1. 歌曲的高音部分及节奏的掌握。
2. 歌曲的情感表达和主题理解的深入。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乐器。
3. 歌谱或乐谱。
4.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展示:介绍歌曲《金铃铛》的背景和作者,展示歌谱或乐谱。
3. 旋律学习: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旋律的起伏和节奏的准确性。
4. 歌词学习:解读歌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
5.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6.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示范演唱,引导其他学生跟学。
2. 互动法: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共同探讨歌曲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4. 情感引导法:通过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进步情况。
2. 合唱效果:评价学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和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展示所学歌曲。
2. 邀请家长参加音乐会,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
3. 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或兴趣小组。
小学音乐教案《金铃铛》
小学音乐教案《金铃铛》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金铃铛》。
讲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如旋律、节奏等。
1.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第二章:歌曲学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歌曲《金铃铛》的旋律和歌词。
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2.2 教学内容:教授歌曲《金铃铛》的旋律和歌词。
讲解合唱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3 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分组练习、合唱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表达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第三章:音乐欣赏让学生欣赏并理解音乐作品《金铃铛》的情感和意境。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3.2 教学内容:欣赏音乐作品《金铃铛》。
讲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3.3 教学方法:通过播放音乐作品、讲解、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并理解音乐作品。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
第四章:音乐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4.2 教学内容:讲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
4.3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范、分组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音乐创作活动。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能力。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歌曲学唱、音乐欣赏和音乐创作。
5.3 教学方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第六章:音乐游戏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音乐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2 教学内容:设计音乐游戏,如“音乐接龙”、“音乐猜谜”等。
金铃铛教案
金铃铛教案【教案】《金铃铛》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由阿杜阿钦创作。
它以诙谐幽默的手法,描绘了一个顽皮调皮的小男孩金铃铛的生活故事。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旨在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学习理解并朗读故事中的词语和句子。
2.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启发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4.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故事中的词语和句子。
2.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三、教学准备:1. 《金铃铛》故事书2. 彩色卡片和颜料笔3. 角色扮演道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背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并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这本书。
2. 阅读故事(10分钟)请学生跟随老师朗读故事,理解故事中的词语和句子。
3. 学习词语(10分钟)教师逐个解释故事中的生词,并在黑板上写出汉字和拼音。
请学生跟读,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词语的意思。
4. 角色扮演(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复述故事情节。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道具,如帽子、眼镜等,在扮演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自己融入角色,并适当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5. 分析人物(10分钟)请学生讨论金铃铛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比如,为什么金铃铛喜欢恶作剧?他对恶作剧的态度是怎样的?6. 绘画活动(15分钟)让学生用彩色卡片和颜料笔,画出故事中自己最喜欢的场景或人物。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描绘自己所理解的人物形象。
7. 总结(5分钟)教师将学生的作品集中展示,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自己的故事,讲述一个关于金铃铛的新情节。
2. 学生可以模仿金铃铛,编写一些幽默有趣的小故事,分享给同学们。
小学音乐《金铃铛》课件(1)
小学音乐《金铃铛》课件(1)小学音乐《金铃铛》课件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常见的内容之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金铃铛》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金铃铛》的背景和简介《金铃铛》是一首朝鲜族传统歌曲,源自中国山东省东部的朝鲜族聚居地区,流传于中朝边境一带。
这首歌曲以其明亮欢快的旋律和优美的歌词而受到广泛的喜爱。
曲调简单易学,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金铃铛》的曲式和节拍《金铃铛》的曲式为AABB形式,即两个相同的段落重复两次。
整首歌曲的节拍为2/4拍,每个小节有两个拍子,强拍在第一个拍子上,弱拍在第二个拍子上。
由于这种简单的曲式和节奏,学生很容易能够学会并掌握这首歌曲。
三、《金铃铛》的歌词和发音《金铃铛》的歌词以简单易懂、明快朗诵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故事,让学生们可以轻松记住歌词,并能够感受到歌曲的欢乐和活泼。
歌词中有一些朝鲜族特有的发音,如“kyang”、“ryong”、“myon”等,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发音示范和指导,让学生能够正确发音。
四、《金铃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金铃铛》时,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跳舞、击打乐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地体验歌曲的节奏和欢乐。
同时,教师还可以配合相关的教学软件和课件,用图片、图表、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歌曲的曲式、节奏、调性等方面的知识。
五、《金铃铛》的延伸作业在学习完《金铃铛》之后,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个小小的乐器,如铃铛、木鱼等,让他们用这些乐器来参与歌曲演唱。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唱其他的朝鲜族传统歌曲,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民族音乐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
总之,小学音乐《金铃铛》是一首简单易学、欢快活泼的歌曲,适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
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理解和体验歌曲的节奏和欢乐。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4. 金铃铛-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4. 金铃铛-辽海版二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金铃铛这首歌曲的背景及发展历史;
2.能够听懂这首歌曲,并能够跟随节奏唱出;
3.理解四分之三拍和二分之四拍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1.金铃铛的背景介绍;
2.歌曲欣赏;
3.节奏训练;
4.课堂练习。
三、教学流程
1. 金铃铛的背景介绍
教师简要介绍《金铃铛》这首歌曲的背景及发展历史,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有一定的了解。
2. 歌曲欣赏
播放《金铃铛》这首歌曲,让学生先用心感受,然后根据歌曲的节奏,尝试跟唱,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提高其音乐感知能力。
3. 节奏训练
根据歌曲的特征,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四分之三拍和二分之四拍的节奏符号,为学生解释这两种节奏形式的含义和唱法,并指导学生按照节奏,跟随敲打乐器或手拍练习。
4. 课堂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歌曲的节奏,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让他们编排自己演唱的歌曲,并根据歌曲的节奏,完成自己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评估
1.学生能够熟悉迅速地识别四分之三拍和二分之四拍;
2.学生能够跟唱歌曲,表现出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
3.学生能够使用课上学到的技能完成作品,显示出音乐才能。
五、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这首歌曲具有很大的兴趣,我也通过两种节奏形式的讲解让他们理解和掌握了很多知识。
但在课程过程中,我也发现需要更多地给学生时间去练习和感性体验,下次需要加强练习环节,增加课外作业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最新湘艺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课件:《金铃铛》课件1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谢谢欣赏!
2019/10/1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1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10/12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0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2课 《金铃铛》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瓜果成熟, 遍地金黄,树上挂满成熟的水果, 金灿灿,就像一串串金铃铛。同 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水果在秋天 成熟呢?
谁知到哪些关于秋天的歌曲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 于秋天的美妙的歌曲《金铃铛》。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金色的秋天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目标: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重点: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金铃铛》
教学难点: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
教具学具:录音机、挂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1.学唱歌曲《金铃铛》
(1) 欣赏秋天:采用音像、挂图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色:变红的枫叶,漫天飞舞的黄叶,硕果累累的果树,一望无边的金黄色稻田和麦田,……。
创设一种秋天丰收的情景,以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 说说秋天:从欣赏丰收的果园图人手:果园里,树上挂满了苹果、梨子,人们在快乐地采摘果实,汽车司机满脸笑容地驾驶着载满果实的汽车。
让学生说说果园里的自然景象,模仿风吹雪花梨像金铃铛一样哐啷响,模仿司机驾驶装满果子的汽车的模样。
通过说秋天和模仿动作,使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感受和想像过程中,形象地记住歌词。
做律动《摘果子》
(1)出示果园挂图: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把果树压弯了腰,小朋友们在愉快地采摘果子,以激发学生模仿或摘果子律动的欲望。
(2)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摘果子的动作。
(3)教师指导学生创编一套动作。
《摘果子》有四个乐句,可每一乐句安排一个摘果子的动作,其动作可以是学生一手挎篮,一手分别向上、向前、向左、向右四个方面做伸手摘果子的律动。
这一套动作适合全体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表演。
(4)学生表演摘果子的律动。
人数多的班级,学生可以坐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向不同方向做摘果子的律动。
人数少的班级,可以离开座位,在教室的空地上,分成小组进行表演。
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对学生能创造性地设计摘果子、倒果子、装果子等动作,要及时表扬,并让他们当众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第二课时
听赏(丰收之歌》
(1)初听全曲。
最好是用录音,让学生静心听赏歌曲,感受优美的旋律,想像秋天美好的丰收景象。
(2)复听全曲。
可结合秋天的画面欣赏全曲,也可以随着歌声轻轻哼唱。
(3)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材上呈现了打击乐器铃鼓、碰铃、双响筒的图片和相应的
节奏型,学生可以边听歌曲边用这些固定节奏型伴奏,也可以自创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4)自编舞蹈动作欢庆丰收。
学生可扮演农村各种人物的模样,边听歌曲边表演,表现“人人都高兴,到处歌舞欢”的丰收景象。
(5)画秋天、写秋天。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随着歌声,选用合适的颜色画出秋天的景色,或用文字写下对秋天的美好记忆和想像。
学生能随音乐模仿摘果子的动作,进行律动表演,体验摘果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