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练习040(资源开发与调配)

合集下载

资源的跨区调配课堂练习

资源的跨区调配课堂练习

资源的跨区调配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10月25日在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任温家宝主持会议并讲话。

他强调,建设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工程前线省市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1.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需要逐级提升水位,这一做法的主要原因是()A.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用水量大B.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高C.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海拔比华北平原低D.黄河是“地上河”2.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举措之一,选择正确答案()A.北调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密集、工业耗水量大B.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C.中线要穿越秦岭中段、跨过黄河到华北D.三条路线中,西线的工程量最大3.南水北调工程全部竣工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①长江下游水量减少,其通航能力会大大降低②基本解决北方的缺水问题③南方与北方的生态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④彻底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己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4—6题。

4.西电东送可以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是因为A.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D.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有能力改善环保条件5.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水电和坑口电站的电能输往东部,图中坑口电站分布较多的是 A.AB B.CD C.DE D.AE6.水能资源得到梯级开发的是A.AB B.CE C.AE D.BE二、非选择题7.下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1)图中箭头①→④的含义分别是①、②、③、④。

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

资源跨区域调配练习-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

据此回答1〜3题。

1、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C.环境污染加剧D.农业集约化经营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3、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 )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

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

下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4〜2题。

4.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原因是( )A.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B.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C.北部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D.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5.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A.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B.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C.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D.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乙图。

材料二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①②单位调水量耗能大小③④原因⑤⑥(2)要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还应采取哪些节水措施?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资源开发题目练习与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资源开发题目练习与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资源开发题目练习与参考答案资源开发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而高中地理课程中也经常提到资源开发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中地理资源开发题目的练习和相应的参考答案。

题目1:请简要说明什么是地理资源开发?参考答案:地理资源开发是指人类对地球上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探查、利用和开发的过程。

地理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例如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等。

资源开发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注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题目2: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矿产资源,并简要说明其开发利用情况。

参考答案:常见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矿石等。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

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资源,用于汽车燃料、化学工业和电力生产等。

铁矿石是重要的金属资源,用于钢铁生产。

目前,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铁矿石的开发利用较为充分,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过大等。

题目3:请简要说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列举几种水资源开发的方式。

参考答案: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资源之一。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我国采取了多种方式。

首先是水库建设,通过修建水库对水资源进行调节和储存,用于农田灌溉、城市供水、发电以及防洪等。

其次是修建输水管道和运河,将水源地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地区或远离水源的地方。

另外,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此外,还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防止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

题目4:请简要说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列举几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

参考答案: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循环过程不断产生的能源。

目前,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等。

太阳能利用光能产生电力,可以通过光伏发电和太阳热发电来实现。

风能通过风力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水能主要是利用水流或水头产生动力,用于水力发电。

大题05 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

大题05  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抓大题》(解析版)

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抓大题》大题05 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1.〖学科网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5月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桑尼亚是非洲东部沿海的农业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人口5000多万,2014年前,只有不到700万人能用上电,且主要依靠重油发电,对环境污染较大。

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的经济中心、第一大城市和港口,人口约436万,电力短缺问题严重。

2014年10月,中国公司承建的坦桑尼亚最大的民生工程——坦桑尼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竣工。

该项目包含一条长508千米的陆上天然气管道和两条总长34千米的海底管道,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用工属地化,秉持“建设一个项目,造福一方百姓”的宗旨,为当地百姓打井、修路。

该项目的建成极大提高了坦桑尼亚的发电能力,促使用电人数增至2000万。

下图为坦桑尼亚示意图。

(1)分析达累斯萨拉姆电力短缺的主要原因。

(2)评价当地自然环境对天然气管道项目施工的影响。

(3)分析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用工属地化的原因。

(4)指出该项目对坦桑尼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常规能源缺乏(或能源短缺);人口众多,工业集中,电力需求量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能源利用率低。

(2)有利影响:沿海地势较为平坦,便于陆上管道施工。

不利影响:地处低纬,气候炎热,施工条件差;海上风浪大,海底管道施工难度大。

(3)中坦距离远,劳务输出不便,且成本较高;坦桑尼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用工属地化有利于加强两国人员沟通,减少文化障碍,更好地服务于该项目。

(4)促进姆特瓦拉附近海域天然气资源的开发;缓解该国电力短缺;改善当地人们生活条件;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1)达累斯萨拉姆电力短缺的主要原因可从供给量、需求量两方面分析,该地煤炭、石油等常规能源短缺;该地人口众多,工业集中,电力需求量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能源利用率低。

(2)当地自然环境对天然气管道项目施工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2024版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试题及答案

2024版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试题及答案

答案•试题概述与考试要求•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专业技能试题及答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目•论述题试题及答案•总结回顾与备考建议录试题概述与考试要求01CATALOGUE试题来源及命题依据试题来源根据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标准及相关教材、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等命题。

命题依据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

考试形式与时间安排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时间安排通常在每年的5月和11月进行全国统一考试,具体考试时间和地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考试中心公布。

评分标准与通过分数线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以上为合格。

其中,选择题和判断题采用机器阅卷,主观题由专家评阅。

通过分数线各级别合格标准不同,一般省级合格分数线在60分以上,国家合格分数线在70分以上。

具体分数线以当年度公布的为准。

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02CATALOGUE输入标题02010403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答案: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答案: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对组织内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以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的最大化。

招聘与选拔流程01招聘的基本流程是什么?02答案:招聘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招聘需求、制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筛选简历、面试、背景调查、录用决策等步骤。

03选拔的方法有哪些?04答案:选拔的方法包括笔试、面试、心理测试、评价中心技术等,具体方法应根据岗位需求和组织文化等因素进行选择。

培训与开发策略01培训与开发的目的是什么?02答案:培训与开发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促进个人和组织的发展,提高组织的绩效和竞争力。

03培训与开发的方法有哪些?04答案:培训与开发的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应根据培训内容和对象等因素进行选择。

2020届 高考地理 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十一 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调配

2020届  高考地理  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十一  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调配

二轮专题强化练一、选择题(2019·广东惠州4月模拟)秸秆发电是秸秆回收利用的途径之一,现有发电方式可分为直燃发电、混燃发电、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而单位发电成本则受原料收购、运输以及不同发电方式等因素共同影响。

目前我国秸秆发电经济效益不佳。

下图示意“湖北四市土地及秸秆资源分布特征”。

据此完成1~3题。

1.秸秆电厂布局应倾向于( )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技术密集区D.劳动力密集区2.相较其他三市,仙桃市建秸秆电厂的优势是( )A.生态环境优良B.配套设施完善C.秸秆资源量大D.秸秆收集成本低3.为持续提高秸秆发电经济效益,应该( )A.增加秸秆供给B.提高上网电价C.加强资源综合利用D.提升电厂集聚度答案 1.A 2.D 3.C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秸秆发电有直燃发电、混燃发电、气化发电及沼气发电,这些发电模式,均需要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但产生的电量有限,经济效益较差,长距离运输秸秆势必导致发电成本进一步提高,使得经济效益更低,所以秸秆电厂应布局在原料产地,与市场、技术及劳动力关系不大,故选A。

第2题,秸秆发电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大,且图中无法判断四市的生态环境;武汉作为省会城市,配套设施应较仙桃更完善;秸秆资源量=土地面积与秸秆资源密度之积,仙桃的资源量在四城市中不占优势,但是由于其资源密度最大,秸秆收集成本较低,故选D。

第3题,为持续提高秸秆发电的经济效益,可以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废渣等作为肥料或者养殖业的饲料进一步深加工;增加秸秆供给及提升电厂集聚度不能提高秸秆发电的经济效益;提高上网电价,使得秸秆发电的市场变狭小,不利于产业发展,故选C。

蒙西—天津南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于2015年1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

工程起点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魏家峁镇。

工程建成后,年送电量约400亿千瓦时。

下图为“蒙西—天津南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系列练习040(资源开发与调配)

系列练习040(资源开发与调配)

厦门一中2014届高三地理系列练习040(资源开发与调配)班级姓名座号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日本理由: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单位GDP能耗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D.煤炭自给率理由: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理由:4.能源与GDP 增长的关系是(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理由: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完成5-6题。

5.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理由:6.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理由:读川气东送及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回答7-9题:7.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B.有助于把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理由:8. 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出现的变化是( )①能源消费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②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③煤炭的消费量大幅度下降④天然气的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最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理由: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9-10题:9.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理由:10.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理由:1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分训练: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和调配(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分训练: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和调配(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一轮复习课时提分训练: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调配一、选择题201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以“4000公里,南菜北运”为标题,讲述了一名司机驾车从广西运输蔬菜水果至新疆的经历。

本次运输于1月27日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1月30日晚到达新疆。

据此,回答1~2题。

1.本次运输过程中,该车辆( )A.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B.先后经过内流区和外流区C.穿越秦岭和柴达木盆地D.正午影子的长度保持不变2.南菜北运对输出地的主要影响有( )①增加农民收入②加大保鲜技术投入③降低商业网点等级④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1.A 2.A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本次运输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最后到达新疆。

广西、贵州、重庆、四川位于季风区,甘肃大部分地区、新疆位于非季风区,因此该车辆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

新疆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该车辆先后经过外流区和内流区。

本次运输未经过柴达木盆地。

本次运输过程中,车辆正午影子的长度是不断变化的。

第2题,南菜北运使蔬菜产品销售量增加,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南菜北运路途较远、时间较长,需要对蔬菜进行冷藏保鲜处理,加大了保鲜技术投入。

南菜北运扩大了输出地的服务范围,可能会提升当地部分商业网点的等级。

城市内部路网结构是根据城市规划形成的,受南菜北运影响较小。

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且集中,呈现“北富南贫”格局。

下图为“新疆煤炭外运市场示意图”(箭头代表煤炭运向)。

据此完成3~5题。

3、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河西走廊仍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推测其原因有( )①公路、铁路、水运便利②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③区域供给不平衡④季节性需求波动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是( )A.云、贵、川、渝等省市没有优质煤炭B.水能发电量不能满足需求C.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增大D.“一带一路”亚欧通道的带动5、新疆优质煤源储量相对不足,下列为保证稳定供给西南地区煤炭需求的措施合理的是( )A.发展集装箱运煤,减少运输损耗B.实施疆内“北煤南运”,推行置换输出政策C.国家出台政策,促进两地合作D.积极发展燃气电力,节省优质煤炭资源答案 3.C 4.C 5.B解析第3题,公路、铁路运输便利,没有水运条件,①错;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是将能源输送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②错;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河西走廊仍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推测其原因有区域供给不平衡,有些地区供应不足,③对;运输到甘肃的主要是普通煤,可能是地区季节性需求波动大,④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4.2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版 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4.2资源跨区域调配  解析版 习题

第四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东北地区—①B.我国华北地区—②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D.我国西北地区—④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③B.④→①C.③→④D.②→③【答案】1.C 2.D【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③所示特征。

第2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最有可能产生资源由②运往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

我国天然气资源在西部地区分布非常丰富。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

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据此回答3~5题。

3.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B.改善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C.发展西部地区的油气工业D.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4.制约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②西部人口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③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油气产田的生产和外运需要④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⑤中西部地区地貌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⑤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部地区不再开采石油、天然气B.东部地区石油、天然气产量递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导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C.西部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将会成为我国开发的重点D.西部地区将大力开采石油、天然气,供应资源日益短缺的东部地区【答案】3.D 4.A 5.A【解析】第3题,目前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在西部,且东部地区能源缺乏,是实施西气东输的重要原因。

资源调配 练习课课件

资源调配 练习课课件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 B.等高线基本平行 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 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读下图,回答3—5题
3.下列对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各地均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B.A地区的土壤是由水“冲来”的
C.E地河流水量多于B地河流水量
D.A地比E地更有利于植树造林
4.下列对图示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高原上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下列问题。
(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 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下列治理措施相适应的地点分别是:
打坝建库 d;种草护坡 b ;平整土地 a ;修筑梯田 c 。
(2)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辊对该区域治理的一 项措施。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B )
A.B地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堑
B
B.E地目前以外力作用为主
C.A地地形特点是由风力作用的结果
D.C地水的溶蚀作用明显
5A..有①关地图区示地地形区开的阔开.发应方大式力正 发确 展的 种是 植业D
B.②地区降水较多,水利工程要考虑结冰期的
影响
C.②地区应改良小麦品种,增加优质小麦产量
D.①地区应大力植树种草.搞好环境保护
读“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
((12))““西西气气东东输输””主一干线管管道道西经起过轮的南F处油(气西田北,内它陆位著于名图的 中灌A溉所农示业新的区疆__)维__是吾河___尔西____走__廊自__治__区,,G处东是到当B表前示我的国上_重_海_点__开__发_市的。以 C_处__山的_塔_西__里___木____(__省__级盆行地政、区D处)的为柴_中达__心木__的__能__源盆基地地、。E处的川渝 _(__四__川(_)_3)__天然气按盆其地来与源陕和甘形宁成等,地应的属天于然来气自田_太,__阳为__辐“__射西__ 气的东能输量”。提供了丰富的气源。

课时作业4:4.2 资源跨区域调配

课时作业4:4.2 资源跨区域调配

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有关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煤炭比重不断上升B.天然气比重先降后升C.水电比重不断下降D.石油比重不断下降2.未来该地区天然气的来源最可能是( )A.青藏高原B.准噶尔盆地C.塔里木盆地D.内蒙古高原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四川省、青海省B.吉林省、北京市C.云南省、陕西省D.上海市、广东省读图,回答4~6题。

4.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从甘肃东南部穿过,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其主要原因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C.补充气源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5.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6.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A.俄罗斯B.欧洲C.中亚D.波斯湾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为我国正在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三项工程,回答7~8题。

7.西气东输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用上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好处是(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C.消除污染D.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8.南水北调工程有东、中、西三条线路,最先启动的是东线,其原因是 ( ) A.东线水可以自流,减少工程量B.东线水质明显优于中、西线C.东线有可利用的河道,工程量较小D.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京杭运河的运输能力川气东送(下图)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东至上海市。

下表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表。

据此回答9~10题。

年份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 1978 70.7 22.7 3.2 3.4 2000 66.1 24.6 2.5 6.8 2007 69.4 20.0 3.4 7.2 2011 70.4 17.7 4.5 6.0A.修建时可能带来水土流失问题B.影响管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C.可以带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D.经过的高原和山地多、工程难度较大10.下列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煤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B.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C.2000~2011年,原油消费量逐渐下降D.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1.继南水北调之后,国家正在筹划引渤海水入新疆的海水西调工程。

备战高考地理-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原卷解析版)

备战高考地理-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原卷解析版)

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之《考前抓大题》大题05 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1.〖学科网全国名校2020年高三5月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坦桑尼亚是非洲东部沿海的农业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人口5000多万,2014年前,只有不到700万人能用上电,且主要依靠重油发电,对环境污染较大。

达累斯萨拉姆是坦桑尼亚的经济中心、第一大城市和港口,人口约436万,电力短缺问题严重。

2014年10月,中国公司承建的坦桑尼亚最大的民生工程——坦桑尼亚天然气管道项目竣工。

该项目包含一条长508千米的陆上天然气管道和两条总长34千米的海底管道,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用工属地化,秉持“建设一个项目,造福一方百姓”的宗旨,为当地百姓打井、修路。

该项目的建成极大提高了坦桑尼亚的发电能力,促使用电人数增至2000万。

下图为坦桑尼亚示意图。

(1)分析达累斯萨拉姆电力短缺的主要原因。

(2)评价当地自然环境对天然气管道项目施工的影响。

(3)分析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大力推进用工属地化的原因。

(4)指出该项目对坦桑尼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2.〖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爱荷华州位于美国中部地区(下图),是美国风电利用率最高的州,其超过30%的电力来自风电,拥有风机、叶片、塔筒等全套风电设备生产布局。

试州多余凤电通过密集的高压输电线网向美国东部榆送,电网周边常设立安全隔离区。

爱荷华州素有“英国粮仓”之称,农场占仝州土地面积的89%。

输电线路建设常遭到农场主的抵制。

2019年当地企业提出“S00绿色可再生能源铁路"方案,计划在梅森成和普莱诺之间建设地下输电线路、该线路埋设于现有铁轨旁,可有效输送2100兆瓦的风电。

(1)说明地形对爱荷华州风力资源形成的作用。

(2)分析爱荷华州风电开发程度较高的原因。

(3)推断农场主抵制风力输电线路建设的原因,并说出地下输电线路的优势。

(4)指出“S00绿色可再生能源铁路"建设对爱荷华州和伊利诺伊州的积极影响。

高考地理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十一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调配专题强化练

高考地理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十一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调配专题强化练

专题十一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调配读某区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需要调入能源的原因是A.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人口密集,环境污染严重C.资源埋藏深,缺乏开采技术 D.交通便捷,便于能源出口2.调入能源后,对图示地区产生的影响是A.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城市化发展B.调整了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了经济发展C.促成了能源供需平衡,增加了就业岗位D.加强了东西部的联系,改善了大气环境青海省共和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北靠青海湖,南临黄河谷地龙羊峡,海拔3000m以上的戈壁建成占地54平方公里(相当5160个标准操场)的光伏园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光伏发电只能白天工作,为了获取稳定的电源,当地最先解决的办法是A.建立火电厂 B.与水电站连网 C.开采地热资源 D.开发风力资源4.光伏电站建成后,戈壁滩植被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是A.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增加了地表的太阳辐射B.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提高了地表温度C.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减少了地表水分增发D.大面积光伏板的铺设,减少了土壤的盐度5.戈壁滩迅速恢复的草影响光伏电板的效率,更易引起火灾,适宜采取的可持续的治理办法是A.大范围人工割草 B.有组织的放牧C.地膜覆盖 D.科学适量喷射除草剂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非常规天然气,俗称“瓦斯”。

我国埋深2000米的浅层煤层气资源量为36.81万亿立方米,位列世界前三。

2016年全国新增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576.12亿立方米,利用率仅42%。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6.图中煤层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A.其燃烧值更高 B.开采难度更大C.储存于向斜部位 D.不可用常规管道运输7.大规模开采、提高煤层气利用率将带来的影响是A.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B.导致地面沉降C.使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 D.减轻大气温室效应强度8.煤层气作为我国“十三五”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重点,这将会A.使能源消费重心向西北转移 B.增加我国能源储备与安全C.使能源生产重心向东南转移 D.减少我国天然气进口量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是近年来在国际上迅速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十九)区域资源开发(资源调配)-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过关检测(十九)区域资源开发(资源调配)-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过关检测(十九)区域资源开发(资源调配)(2019·某某某某中学模拟)干热岩是一种新兴地热能源,是一般温度高于200 ℃、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

经过多年研究与探索,美国、法国、德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在干热岩发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下图为干热岩发电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干热岩的发电过程,利用的地理原理是( )A.生物循环B.水循环C.岩石圈物质循环D.大气环流2.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极低,其制约因素主要是( )A.地形B.市场C.技术D.气候3.与风力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的最大优势是( )A.受天气影响小B.受地域影响小C.电站建造成本低D.技术简单便于操作解析:1.B 2.C 3.A 第1题,生物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间物质往返流动的过程,图中不符合,A不对;根据图示,发电原理是冷水下压,被岩石加热,变为水汽蒸发到换热器,即是通过水的液态和气态的转化来实现的,即利用水循环原理,B对;岩石圈物质循环指岩浆转化为岩石,最终再转化为岩浆的过程,不符合题意,C不对;大气环流指大气的运动,不符合题意,D不对。

第2题,从干热岩的发电过程看出,发电过程在地下进行,与地形、气候没有关系,A、D不对;中国对能源需求量大,市场不是限制因素,B不对;根据材料,“经过多年研究与探索,美国、法国、德国等科技发达国家在干热岩发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说明干热岩发电对技术要求很高,C对。

第3题,与风力发电相比,利用干热岩发电在地下进行,受天气影响小,A正确;干热岩发电必须在有干热岩石分布的地区,受地域影响大,B不对;干热岩一般埋深数千米,需要建造注水井和蒸汽井,和地上的设施连成一体,因此电站建造成本高,技术要求高,C、D不对。

(2019·某某模拟)据相关媒体报道,2019年国内首个海上浮动核电站有望开工建设,这是继俄罗斯、美国等国之后又一实现该技术的国家。

2020高考地理重难点专练十三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

2020高考地理重难点专练十三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

2020高考地理重难点专练十三区域资源开发与调配〖重难点解读〗本专题常以区域图文材料为载体,结合区域地理背景进行考查。

考查重点内容:区域资源开发条件、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应对措施及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意义等,可以直接考查,也有渗透性考查;选择题和综合题的形式皆有呈现,但以综合题为主;调用知识、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要求高,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素养指向明显。

〖典例探究〗(2017·全国Ⅱ)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800余家小焦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图6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8分)(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6分)(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分)(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6分)【答案】(1)焦炭分布广泛,煤矿众多。

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较低。

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

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历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以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课时作业4:4.9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课时作业4:4.9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选择题读某区域能源调配图,完成1~3题。

1.图中“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的电力构成是()A.火电B.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C.水电D.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2.近年来该区域从越南中部进口煤炭数量逐渐超过晋煤,原因是()A.越南煤储量丰富,质优价廉B.晋煤面临枯竭,产量减少C.越南煤距珠三角近,运费低廉D.晋煤综合开发,外运减少3.2010年元月,该区域电煤供应形势严峻,缺口较大。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是()①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电力需求加大②渤海冰情严重,晋煤外运受阻③经济危机冲击,工厂开工不足④产业结构升级,高耗能企业增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2010年8月31日,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初步测算,川气东送工程实现年输120亿立方米净化气后,相当于每年提供约1 457.16万吨标准煤的清洁能源,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 696.6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排放79.82万吨,管道沿线城市清洁能源一次消费结构比例可由3.27%提高到4.23%。

结合下面两图回答4~6题。

4.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①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②沿线地区经济较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③经过高原山区少,工程量小④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较短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5.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B.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6.2010年同2005年相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出现的变化是()①能源消费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②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③煤炭的消费量大幅度下降④天然气的消费量增长幅度最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一中2014届高三地理系列练习040(资源开发与调配)
班级姓名座号
下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
理由:
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
A.单位GDP能耗
B.碳排放量
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
理由: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
理由:
4.能源与GDP 增长的关系是( )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
理由: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完成5-6题。

5.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理由:
6.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理由:
读川气东送及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回答7-9题:
7.下列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B.有助于把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C.配合原有的西气东输工程,可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求矛盾,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
理由:
8. 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出现的变化是( )
①能源消费结构以可再生能源为主②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均有增加③煤炭的消费量大幅度下降④天然气的消费量的增长幅度最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理由: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9-10题:
9.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理由:
10.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理由:
1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简要评价该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条件。

(3)说出该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及
其防治措施。

12.改革开放后,环渤海地区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是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下表反映的是2007年环渤海地区及全国的重工业比重和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与全国相比,环渤海地区在资源利用方面
有什么特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本地区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有哪些?
BDDCB DCDAA
11.(1)山地为主,山地、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近南北走向),地势东侧最高、中部低、西侧较高(3分)
(2)有利:石油、金矿、水能、森林等资源丰富,市场广阔,近海有良港、海运便利(4分) 不利:地形复杂、坡度大(1分);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地质条件不稳定。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环境问题:破坏地形与植被、使表土松散,易产生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建设水库大坝对流域产生的不良影响等。

防治措施:保护植被;对森林资源要采育结合;对重点矿区通过工程及生物措施,结合土地复垦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工业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进行“三废”的治理等。

12.(1)特点:能耗较高,水耗较低。

原因:重工业比例较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高。

(2)环境污染加剧,能源紧张,生产成本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