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职业视域下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改革探析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

浅谈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

浅谈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高校教师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职业群体。

教师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于高校的人才引进、经济发展和教育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状况、薪酬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状况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相对较低,这与其他中高收入国家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高校教师的平均收入为106500元/年(含各种津补贴),相比其他国家的高校教师薪酬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我国高校教师的收入分配不均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一些顶尖高校的教师薪酬远高于其他高校的薪酬水平,这会导致一些高校的教师流失。

薪酬管理制度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管理制度主要是由政府和高校共同承担。

政府主要负责制定相关政策,规范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和薪酬体系;高校作为薪酬管理的实施主体,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管理。

高校的薪酬管理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一级是国家下达的公共薪酬标准和津贴;二级是高校内部的教职工薪酬体系和内部奖惩制度;三级是各学院、系、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细则和标准。

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制度不够完善,薪酬水平和薪酬体系不够科学合理;二是薪酬分配不公,高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三是薪酬与人才引进机制不匹配,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四是学术评价和薪酬体系挂钩不够紧密,存在学术腐败的问题。

解决方案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需要改革与完善。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提高高校教师薪酬水平;二是加强内部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引才机制;三是加强学术评价和薪酬的挂钩,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道德水平;四是加强监督和制度约束,对于薪酬不透明和不公的问题要严查严惩。

总结高校教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且不容忽视的职业群体,教师的薪酬管理制度对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谈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

浅谈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

浅谈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高等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薪酬制度设计、激励机制和公平性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的现状和改进方向。

一、薪酬制度设计1. 状态quo: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津贴和奖金组成。

基本工资作为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按照职称、学历、工作经验等因素确定。

津贴则是针对担任特定职务或从事特定工作的教师提供的额外报酬。

奖金则根据个人教学科研成果的表现进行发放。

2. 问题分析:目前的薪酬制度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基本工资设计存在一定的僵化性,过多地依赖职称、学历等因素,而忽视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其次,津贴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和公正性,容易引发一些非理性的行为。

最后,奖金体系设置不够灵活,往往只关注个人的科研成果,对教学质量的奖励相对较少。

3. 改进方向:薪酬制度的设计应更加注重绩效评价,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可以引入学术评审、教学评估等多维度考量教师的绩效,将绩效结果作为薪酬分配的主要依据。

此外,还可以建立灵活的教师职务轮岗和流动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

二、激励机制1. 状态quo: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教师的工资普遍相对较低,且晋升渠道不畅通,导致一些优秀人才流失。

此外,由于薪酬和职务的绑定,一些教师过于关注职称晋升,而忽视了教学和科研的本质。

2. 问题分析:目前的激励机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薪酬水平不够吸引人才和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导致一些优秀的教师流失。

其次,职称评审过于繁琐,对优秀教师的激励效果有限。

最后,激励机制中缺乏灵活性和差异化,没有针对不同类型教师的激励措施。

3. 改进方向:高校教师薪酬应更加与工作贡献和绩效挂钩,根据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表现给予相应奖励和激励。

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现存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现存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现存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的不断改进,高校薪酬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

目前高校薪酬制度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改革和优化高校薪酬制度,成为高校管理和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薪酬制度设计、薪酬评价机制、奖惩体系等方面分析高校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对策建议。

一、薪酬制度设计存在一些漏洞高校薪酬制度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化薪酬制度,有利于激发教师和职工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

然而,目前高校薪酬制度设计存在一些漏洞,例如:1. 薪酬体系和岗位职责不匹配高校的薪酬设计往往是从学历、工龄、职务等几个方面考虑,对工作绩效评价并没有充分考虑。

导致部分教师和员工虽然工作出色,但薪酬水平始终低于同等学历和职务的同事。

2. 薪酬福利而非绩效导向目前高校的薪酬体系主要是基于固定薪酬和福利,对绩效的关注不足。

这种薪酬制度不利于激发教师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建议高校在薪酬制度设计上加强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将薪酬与岗位职责相匹配,以期提高教师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相比固定薪酬和福利,绩效导向的薪酬体系可以更好地激励职工提高个人绩效和工作积极性。

二、薪酬评价机制存在不少问题目前高校的薪酬评价机制也存在不足之处。

教师和职工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工作的重点和工作目标,以便自我调整和提高工作绩效。

不过,目前高校薪酬评价机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1. 评价目标不明确目前高校薪酬评价机制设计过于繁琐,缺乏明确的评价目标和指标,导致职工和教师工作重点不明确。

2. 评价标准缺乏公正性目前薪酬评价机制的评价标准缺乏公正性,常常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评价方式。

导致评价结果容易被误解或争议。

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可以考虑改进薪酬评价机制,营造公正、公平、透明的工作氛围。

评价目标和指标需要更加清晰、明确,以便教师和职工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更好地塑造绩效导向的工作氛围。

学术职业视角下的大学教师聘任制的改革

学术职业视角下的大学教师聘任制的改革
制 。 而 , 师 聘 任 改 革 对 大 学 来 说 无 疑 是 把 双 刃 剑 。一 然 教 方 面 。 果 在进 行 制度 改革 时急 功 近利 , 考 虑大 学教 师 如 不
术 职 业 作 出 了 经 典 的 论 述 ,即 在 学 术 已经 达 到 空 前 专 业
化 的 阶 段 。每 一 个 决 定 献 身 于 学 术 并 以之 为 职 业 的 人 不
系的人 事任 用制 度 。 ( ) 学教 师 聘 任 制 的 内 涵 一 大 ・
合 理报 酬作 为物 质生 活来 源 . 满 足精 神需 求 的工作 。 并 随 着 经济 的发展 , 业 的种 类被 不 断细化 , 而产 生专 业性 职 进
较 强 的职业 。 99 马克 斯 ・ 伯在 《 学术 为业 》 对学 1 1年 韦 以 中

教 师 可 以 自主 安 排 讲 授 的 课 程 及 其 教 学 内 容 和 教 学 方第 二 , 索 性 。 术 研 究 是 超 越 自我 在 精 神 层 面 掌 握 探 学
世 界的方 式 , 人 类对 未 知领域 的探 索 。 学术 领域 工作 是 在 的这一 群体 把 他们 的专 业 知识 加 之他 们 的思 维模 式 , 投 放到 一个 未被 开垦 的新 领域 或刚 进入研 究 而 未被 深度 挖 掘 的 领 域 , 知 识 探 索 的 过 程 中 实 现 自 身 价 值 , 而 再 不 在 进 断地 对新 的知识 进行 探索 。
刻 理 解 其 复 杂 性 的 只 有 学 者 本 身 ,而 对 学 术 活 动 的 广 泛
控制就 应该 成 为学者 本 然 的活动 。 对于 其他 职业 而 言 , 相
基 于 对 学 术 职 业 特 点 的 考 虑 .大 学 教 师 聘 任 制 呈 现 出 自身 的 管 理 特 征 。 第一 , 教 师任用 、 理 上 。 术权力 与行政 权力 相互 在 管 学 制 衡 。 在 大 多 数 情 况 下 , 学 中 的 招 聘 程 序 是 先 对 应 聘 者 大 作 出 评 估 。 后 再 列 出 候 选 人 名 单 . 最 终 的 任 命 由 更 高 然 而

浅析高校薪酬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高校薪酬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高校薪酬管理的问题和对策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的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面对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高薪诱惑,高校薪酬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高校薪酬管理的问题分析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校薪酬管理的问题1. 薪酬结构不合理高校拥有不同等级的职称和不同的岗位,但薪酬结构却相对单一,职工的薪酬差距较小。

这种薪酬结构对于激励优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所影响,也不利于高校的人才引进和留住。

2. 标准不透明高校薪酬管理的标准不透明,导致高校职工们对薪酬的认识不一,也不利于薪酬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标准不透明还可能导致高校薪酬管理的不公平性,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 缺乏制度保障高校薪酬管理缺乏制度保障,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带。

一些校领导可以随便调整职工的薪酬和奖金,甚至存在一些不合法的操纵,造成了职工们的不满和不信任。

4. 薪酬不具有竞争力高校薪酬水平的提高需要考虑到人才市场的竞争情况。

但是,当前一些高校的薪酬水平并不具有竞争力,难以吸引和留住一些优秀的人才。

5. 薪酬管理缺乏科学性高校薪酬管理缺乏科学性,一些高校没有建立起薪酬管理的规章制度,没有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来激励高校的教师和科研人员。

这种薪酬管理的不科学性,容易导致一些老师的滞留和一些中青年教师的流失。

二、高校薪酬管理的对策1. 改革薪酬结构高校薪酬结构的不合理性要得到解决,需要尽快落实改革方案。

高校应根据不同级别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不同职务、等级和工作经验等要素,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薪酬管理制度,让每个职工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工资水平。

健全薪酬模式也需要适度留出竞争空间,可以引导职工们进行积极的学习和科研。

2. 提高薪酬透明度为了提高高校薪酬管理的透明度,高校应该公开薪酬标准、发放标准、考核标准等,让职工可以对自己的工资、奖金等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对于职务层次相同的教师,高校可以建立起绩效奖励机制,通过评价绩效,激发职工积极性。

试析高校教师薪酬设计探析

试析高校教师薪酬设计探析

试析高校教师薪酬设计探析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工资制度薪酬管理激励论文摘要: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决定其薪酬结构的特点,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更好地为社会培养人才,本文从高校教师工作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教师的激励需求,并探讨建立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高校教师薪酬结构。

一、当前高校教师薪酬结构现状笔者长期在高校和教育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据调查了解,多数高校教师现行的薪酬制度,基本上是按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的模式分配的,其中的工资分配参照了公务员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的.‘双结构”形式,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津贴、补贴、奖金是作为工资重要补充部分而存在的,充当着调剂和平衡工资水平的角色。

目前,薪酬的分配依据主要是以考核工作量为主,兼顾考核出勤率,以此决定薪酬是否应全额分配。

其结构不能体现高校教师劳动的独特性,故需进行合理化调整。

二、高校教师岗位劳动特点(一)岗位要求素质高,有相应的专业特长。

高校教师的岗位大多要求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同时由于受教育对象―大学生―水平较高,因此,对他们大多都提出了应具有较高个人素质的要求。

〔二)劳动者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高校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往往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

为此,他们很难满足于一般的教学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三)对劳动的结果有较强的成就动机。

高校教师更渴望看到工作的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

他们愿意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期待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并对学校有所贡献。

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教师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四)劳动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他们依靠自身占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在传授专业知识、从事科研活动当中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作出重大贡献。

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研究简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师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高校教师的薪酬待遇和管理制度受到广泛关注。

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也成为高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对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进行研究分析,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师薪酬与其价值的匹配。

高校教师现有的薪酬管理制度高校教师的薪酬管理制度主要是基于学历、职称、工龄等要素来确定教师薪酬,按照一定比例加薪,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学历、职称等硬性要素成为唯一的衡量教师薪酬的标准,不能反映教师真正的教学能力和贡献。

•教师薪酬相比其他行业同等级别的人员较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薪酬制度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容易引发教师不满和不稳定性。

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解决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中的问题,推进教师的价值体现和职业发展,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建立科学的教师分类实行科学的教师分类,建立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理教授等职称之间的差异化薪酬制度,以激励教师工作和创新精神。

引入绩效工资制度将教师的工作贡献、教学水平等考核因素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引入绩效工资制度,调整教师薪酬等级,以及与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绩效相匹配的工资待遇,提高教师的薪酬水平。

确定薪酬透明度和公正性建立中立的第三方,负责薪酬的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审核,提高教师对薪资的认知度,使整个薪酬过程更加公开、透明和公正。

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旨在建立合理科学的薪酬体系,激励教师的教育教学之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引导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校管理部门和教师携手努力,共同推进。

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研究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的核心力量,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成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高校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包括薪酬差距过大、制度不够灵活、晋升机制不合理等。

因此,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了各大高校重要的议题和研究方向。

一、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课程质量、学术研究成果的贡献不可忽视。

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制度也已经不能满足教师正常的工作需求,这对于高校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质量带来了危害。

首先,目前高校教师薪资差距普遍较大,统计数据显示,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不同职称的教师,其薪酬待遇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高校教师产生了不公平感,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足,影响了其教学和科研质量,也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其次,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普遍不够灵活,缺乏一定的市场化导向。

现阶段,高校教师的薪酬福利待遇基本上是固定不变的,考核评价不透明,导致其不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也不能真正发挥他们的潜力和能力。

最后,高校教师晋升机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只重视学术水平的高级职称晋升,而忽略了教学能力、教学质量等方面,这既影响了高校本身的教学质量,也影响了教师们的积极性和信心。

由此可见,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调节高校内部的公平性、适应市场需求和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二、高校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的现状和趋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教师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的途径和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进行薪酬分配制度的调整、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重视教学能力、探索多种薪酬形式等。

首先,调整薪酬分配制度,采用多元化的薪酬形式,比如绩效工资、奖金等。

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准确评估教师的工作质量,对于工作表现好的教师增加一定的奖金和福利补贴,以此来激励其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热情。

学术职业视域下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改革探析

学术职业视域下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改革探析
关 键 词 : 术职 业 ; 学 高校 教 师 ; 酬 管 理 薪 中 图 分 类 号 : 4 G6 7 文 献标 识码 : A
人 事制 度改 革 是 我 国社 会 改 革 的重 要 内 容 , 而 事业 单位 人 事制 度 改 革 又是 人 事 制 度 改 革 的关 键 。 作 为事业 单 位人 事制 度改革 的核心 内容 之一 的薪 酬
师管 理提 出 了独 特要 求 。

高校教 师职业的属 性及 特征 分析
现代 大 学 脱 胎 于 中世 纪 的行 会 学 校 , 其最 初 的 目的是为 了能 够独 立 自主 地 开 展 教 学活 动 , 授 或 传
收 稿 日期 :0 I 1 一 2 21一 O 6
1高 校教 师职 业 的学术性 决 定了对教 师劳 动价 . 值 的判 断必须 是专 业判 断

能中, 以知识 传授 和科 学研 究为 大学 的基本 功能 , 也 要求 大学教 师必 须 以高深 知识探 究 、 传授 、 应用 和发 展为要 旨进 行工 作 , 而高 深 知识 的探 究 、 授 、 用 传 应 与发展 均表 现 为高度 的专业 化 或者行 业化 。因此高 校教 师职业 通 常被称 之为 学术 职业 。有学 者研 究认 为, 高度专 业化 的学 术 职 业 具 有 学术 性 、 自由性 、 独 立性 、 竞争 性 、 神性 等 特 征 l , 这 些 特征 则 对 教 精 2而 ]
性 的使命 , 又关 系着 职工 的基本 生 活 , 因而成 为改 革 的重 中之重 。高校作 为事业 单 位人 事 制度改革 的重 要 领域 , 薪酬 管理 自然倍受 关 注 。从 目前 来看 , 国 我 高 校人 事制 度改 革 在 长 期摸 索 中 , 鉴 企 业 薪 酬 管 借 理 的模 式 与体 系 , 已逐 步 形 成 了具 有 高校 特 色 的管 理 系统 。但 这一 以工业 生产 薪酬 管理 体系 发展 而来 的管理 体 系却在 实践 中仍 存在 与高 校教 师职 业 的本 质 特点 不 相一致 的地方 , 并产 生相 应 的消极 影 响 。

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研究

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研究

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然而,在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方面,一直以来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优秀的教师是高校最宝贵的资源,他们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重要保障。

当前高校教师薪酬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内部公平性不足、外部竞争力缺失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教师的发展和积极性的发挥。

因此,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对于提高教师待遇,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目标。

要确保内部公平性,使教师薪酬与个人能力、贡献和岗位相匹配。

要提高外部竞争力,使教师薪酬与社会其他行业相比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还要以激励为导向,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针对高校教师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革。

在薪酬结构方面,应增加绩效工资的比例,使教师薪酬与个人能力和贡献紧密。

在薪酬水平方面,应提高高校教师的平均薪酬水平,使其与社会其他行业相比具备竞争力。

还应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表彰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

为了确保薪酬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监督措施。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教师绩效考核机制,确保绩效工资的发放有理有据。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薪酬制度的监督,防止不合理的薪酬制度和行为的出现。

同时,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还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以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教师待遇得到了明显提高,优秀教师得到了更好的吸引和留用。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激发,对于提升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对于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术职业视域下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改革探析

学术职业视域下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改革探析

学术职业视域下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改革探析作者:王鹏炜张春梅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王鹏炜1张春梅2(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2.陕西师范大学人事处,陕西西安710062)摘要:高校教师职业是学术职业,应遵循学术职业的特点进行薪酬管理。

学术职业的本质要求学术自由、环境宽松、评价多元化,而现行的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模式继承了传统工业管理中的某些做法,不但造成了学术职业中的功利化倾向,而且不利于学术职业的发展和创新。

高校薪酬管理改革必须与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独特性相一致,采用粗分线条,淡化差异;加大投入,营造宽松生活氛围;多元评价,彰显大学的多功能作用;强化人文关怀,严格选拔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等策略,以促进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学术职业;高校教师;薪酬管理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人事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又是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

作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的薪酬改革,则由于既承载着通过薪酬管理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使命,又关系着职工的基本生活,因而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领域,薪酬管理自然倍受关注。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在长期摸索中,借鉴企业薪酬管理的模式与体系,已逐步形成了具有高校特色的管理系统。

但这一以工业生产薪酬管理体系发展而来的管理体系却在实践中仍存在与高校教师职业的本质特点不相一致的地方,并产生相应的消极影响。

一、高校教师职业的属性及特征分析现代大学脱胎于中世纪的行会学校,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传授或者学习技术知识。

文艺复兴运动和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大学开始了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主的目标的专业教育。

洪堡在柏林大学提出了“大学具有科学研究的任务”以后,从事科学研究也成为大学的一项功能。

浅析高校薪酬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高校薪酬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高校薪酬管理的问题和对策【摘要】高校薪酬管理在高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加强绩效考核机制、提升员工福利待遇以及加强对薪酬管理的监督和评估。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提高高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进一步提升高校整体工作质量。

高校薪酬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科学的薪酬管理将对高校的发展和壮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薪酬管理、问题、对策、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绩效考核机制、员工福利待遇、监督和评估、工作质量、效率。

1. 引言1.1 高校薪酬管理的重要性高校薪酬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薪酬是人们进行工作的一种动力和激励。

在高校中,教师和员工的工作需要高度专业化和较高的学历,他们为高校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应当得到相应的回报和认可。

通过合理的薪酬管理,可以激励员工保持工作积极性和高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良好的薪酬管理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高等教育领域竞争激烈,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对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设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福利待遇,高校能够留住优秀人才,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薪酬管理也是高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薪酬管理,可以帮助高校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促进高校的发展和进步。

高校薪酬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于高校的发展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高校薪酬管理的现状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在薪酬管理方面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

目前高校的薪酬水平相对较低,一些优秀人才往往选择去企业或科研机构工作,而不愿意留在高校。

这也导致了高校的人才流失问题。

高校的薪酬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和合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很多优秀教师和科研人员付出较多,但获得的回报并不相对应,造成了工作积极性和动力的下降。

高校薪酬管理方面的透明度较低,缺乏公开和公正的评估机制,容易引发员工不满和不公平感,影响团队合作和工作效率。

高校薪酬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对策来解决,以提升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现状及改革策略初探

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现状及改革策略初探

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现状及改革策略初探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现状,提出改革的策略。

高校教师薪酬制度要打破按统一工资标准发放工资的形式,建立起以职位工资为基础,突出能力工资和绩效工资的薪酬模式,为高校教师的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实现高校与教师个人的双赢。

标签: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才管理市场化机制改革也将不断深化,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必将面临新的挑战。

薪酬管理是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良性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薪酬因素至关重要。

一、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现状作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改革在持续进行的过程中问题也层出不穷。

由于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高校对教师的管理通常都实行基于技术职务的管理体制,由国家财政拨款,以致教师工资带有明显的官本位制,不能体现出教育活动创造性的特点;高校教学科研活动很难像产品一样“计件”,无法准确地考核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导致教师分配很难有科学的量化标准。

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无法兼顾效率与公平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一般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取酬,优劳优酬”。

然而现行的高校薪酬制度中相应的绩效评估体系并不完善,导致教师的工作绩效无法准确得到量化,教师的酬劳与个人工作绩效挂钩不紧密,不能有效拉开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的差距,残留着传统薪酬中平均主义的弊病,没有充分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作用。

以课时费为例,处于同一级别的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待遇都差不多,课时费主要是以上课的学生人数为标准制定,不考虑教师的教学造诣等综合指标,这往往只能体现出数量的多少而非教师授课质量的好坏,通常也忽略了学科之间的差异,不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教师作为知识型人才的价值也得不到充分体现。

2.工资梯度不明显目前,高校普遍实行“强化岗位,以岗定薪”的专业职务等级工资制,但当前高校一般只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四个等级,工资梯度不明显,上升空间小。

最新-高校教师以的薪酬管理透析 精品

最新-高校教师以的薪酬管理透析 精品

高校教师以的薪酬管理透析高等学校职业生涯管理薪酬管理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是高校吸引人才、提高竞争力的源泉;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是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

文章从薪酬管理与职业生涯管理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在分析高校应建立以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为导向的薪酬管理的原因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教师职业生涯特点的薪酬管理方法,即构建能力型薪酬文化,使薪酬等级与职业发展阶梯相匹配,建立延期薪酬制度和宽带薪酬制度。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加剧的21世纪,高等学校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开发和潜能的充分利用上。

高校要想赢得持续性的发展优势,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如何留住优秀教师、如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如何激发教师的潜能,已成为高校管理者十分关注的话题。

一般来说,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能有效地吸引人才、稳定人才,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但随着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发生变化,高校逐渐认识到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过程实质就是人力资源开发过程,并且是实现高校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

因此,本文从薪酬管理与职业生涯管理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探索建立适合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薪酬管理。

一、高校教师薪酬管理以职业生涯管理为导向的原因1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对高校至关重要知识经济时代,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使高等学校知识和技术创新基地尽快取得创新成果。

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要重视核心资本—高校教师的发展。

人是创造价值的根本力量,是一种可以不断开发并不断增值的增量资源,因为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能不断更新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创造力,从而使无生命的物的资源充分尽其所用,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成为社会的主体,而掌握和创造这些知识的就是人。

因此,没有高校教师知识、技能的提高,职业生涯的前进,高校就丧失了发展的原动力。

学术职业视域下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改革探析

学术职业视域下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改革探析

《研究生教育研究》摘要2012年第1期1、高等教育强国视域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建构张继明摘要:建设高教强国从根本上要求尊重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规律,构建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促使高等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离高教强国尚远,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质量下降、高等教育管理背离规律、高等教育体系呈同质化等;高教强国的实现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应实现普遍性与独特性的有机结合,大学逻辑与社会逻辑的和谐统一,以构建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导向,以建立科学的大学章程为关键。

关键词:高教强国;现代大学制度;改革2、学术职业视域下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改革探析王鹏炜张春梅摘要:高校教师职业是学术职业,应遵循学术职业的特点进行高校教师薪酬管理。

学术职业的本质要求学术自由、环境宽松、评价多元化,而现行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模式则继承了传统工业管理中的薪酬特点强调量化、竞争和差别控制,不但造成了目前学术职业中存在的功利化倾向,而且不利于学术职业的发展和创新。

因此,高校薪酬管理的改革必须与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独特性相一致,采用粗分线条,淡化差异;加大投入,营造宽松生活氛围;多元评价,彰显大学的多功能作用;强化人文关怀,严格选拔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等策略,从薪酬管理方面促进高校教师学术职业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学术职业;高校教师;薪酬管理3、论研究生教育微观结构及其优化孙健摘要:从空间上看,研究生教育结构可以分为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微观结构侧重于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角度分析研究生教育内部相关要素的组合比例关系。

本文界定了研究生教育微观结构概念及要素,从课程结构、导师结构与组织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微观结构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分别指出研究生教育微观结构三个子结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微观结构;优化4、研究生教育之乱象与治理王中华摘要:当前,研究生教育存在一些比较混乱的局面,包括招考过程的“潜规则”、研究生培养目标模糊、研究生教育本科化、学术近亲繁殖、师生关系异化、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师生比例过高、研究生教育布局不合理等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王鹏炜 张春梅 · 学术职业视域下高校教师薪酬管理改革探析
人类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同 。 物质的生产完 由人们通过某种技术加工实现物 全是基于市场需求 , 质的形态或者质的变化 , 在这一变化过程中 , 人类实 现了从劳动力向价值的转换 , 利润也由此产生 , 因此 物质生产劳动者在产品通过市场交换以后就可 以获 然而精神生产是基于专业知识的 得现实的物质回报 ; 发展而进行的 , 这种生产要么是人类文化自身的发展 要么并不具备现实的市场价值 , 因此当这种 与促进 , 生产完成以后 , 其价值并不能马上进入市场体现为利 润 。 因此 , 精神生产活动一般须以足够的物质所形成 的宽松自由的生活环境为基础 。 只有宽松自由的生 活环境才能让精神生产者放下思想包袱 , 把所有的精 力投入到不能立即兑现为物质利益的精神创新之中 。
二、 现行高校教师薪酬管理的局限
从渊源上看 , 现行高校薪酬管理脱胎于 2 0 世纪 初的工业生产薪酬管理模式 。 这一模式以古典管理 、 理论中泰勒的 “ 计件 工 资 制 ” 韦伯的“ 科层体制” 和 法约尔的管理过程 理 论 为 理 论 基 础 , 将管理过程视 为控制过程 , 认为通过精确的控制 , 就可以实现劳动 输出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 。 这一基本观点导致了现 行的高校薪酬管理模式存在着以下局限 : 过 分 注 重 对 劳 动 产 出 的 衡 量, 而忽视教师劳 1. 动的精神性 泰勒的 “ 差别计 件 工 资 制 ” 是2 0世纪最伟大的 为工 发明之一 。 它通过 工 人 劳 动 过 程 的 精 确 量 化 , 人基本工资的设定和劳动成果的奖惩提供了明确的 管理依据 , 在客观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 因此多 为后人所采用 。 同样 , 本着 “ 多劳多酬 ” 的基本原则 , 这一做法也被引 入 教 师 管 理 。 但 是 , 由于教师劳动 截止到现在 , 教师劳动如何计量仍是 的精神性特点 , 然而“ 差别计件工资制” 仍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 题 , 实实在在成为衡量 教 师 劳 动 的 理 论 基 础 , 如教师每 年必须达到 2 发表论文多少篇 , 承担研究 4 0 个课时 , 课题必须达到多少 项 , 课题经费必须达到多少数额 等等 , 凡是涉及到教 师 劳 动 内 容 的 几 乎 都 有 着 数 量 的底限 。 这些数字 规 定 的 依 据 是 什 么 , 其表现出的 劳动价值是什么 , 与“ 教 书 育 人” 的天然职责到底有 却 没 有 人 能 够 给 出 确 切 答 案。 着多大程 度 的 联 系 , 所以 , 当确切的数字 代 替 了 对 “ 育 人” 职责实现程度 “ 的判断时 , 育人 ” 这一教师的本职所在就在那些量 化数据中逐渐被淡化 , 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内容 。
, 王鹏炜 ( 男, 陕西户县人 ,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 博士 . 1 9 7 5—) 作者简介 : , 张春梅 ( 女, 陕西长安人 , 陕西师范大学人事处助理研究员 . 1 9 7 5—) ( 本文是陕西省教育科学 “ 十一五 ” 规划课题“ 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研究” 项 目 号: 成 S GH 0 9 0 2 1 8 5) 基金项目 : 果之一 .
王鹏炜 张春梅 竞 争 和 差 别 激 励 的 强 调, 助长了教师的物 2. 质与功利追求 现代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 , 其基本思 想就是没有竞争就没有奖惩 。 这一理论所依赖的需 要层次理论因此成为刺激竞争的基本理论 。 该理论 人有着不同层次的需要 , 只有满足了当前层次 认为 , 的需要人才会去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 而如果不能满 人就会焦虑 、 紧张 , 从而努力去寻 足当前层次的需要 , 求满足 。 因此如何激励员工去竞争呢 , 最直接的手段 就是通过外部的某种手段 , 强制或者刺激竞争 。 高校 引入薪酬管理之后 , 其直接的作法就是物质需求最低 化, 然后诱使教师们为了改善生活环境而不断努力产 再用这种产出交换相应的物质满足 。 同时 , 由于 出, 高校资源的有限性 , 为了能够率先获得或者较多获得 这种物质满足 , 高校教师们就必须加大互相竞争 。 然而 , 薪酬管 理 本 质 上 仍 是 物 质 奖 励 。 这 种 管 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固然已经产生了较明显的效 果, 然而长期的低层 次 物 质 保 障 与 竞 争 不 仅 损 害 了 学术研究 的 本 身 价 值 而 且 也 使 学 术 研 究 更 加 功 利 化 。 功利化手段在刺激年青教师努力上进以满足其 物质需求方面还具 有 相 应 的 作 用 , 但对于已经达到 教职顶点或者已经对物质需求不再有高需求的教师 来讲 , 其作用会明显打折 。 同时 , 这种物质化的激励 手段在鼓励教师们追求回报的同时忽略了对教师教 科研 、 育人真正 价 值 的 教 育 , 反过来更不利于学 学、 术职业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 而学 术 职 业 本 质 是 精 神 劳 动 , 其基础在于对于 专业前沿的不断 探 索 、 思 考 和 总 结。 而 量 化 的 薪 酬 管理则基于效率的 要 求 , 常常迫使高校教师必须在 单位时间完成一定数量一定水平的研究成果 。 这种 管理的要求明显违 反 了 学 术 产 出 的 规 律 , 十分容易 连续曝光的学术剽窃和造 诱使学术腐败 。 近 年 来 , 为了满足科研人员需求而产生的各种以 “ 版 假行为 、 面费 ” 生存的期刊以及我国每年科研论文数量 “ 世界 第一 ” 的排名 , 都使 人 们 在 不 断 地 反 思 , 我们应该如 何来评价学术职业 , 如何更好地引导我们的学术职 业健康地发展 。 基 于 官 僚 体 系 的 薪 酬 设 计, 强化了行政和等 3. 级观念却压缩了学术空间 如果单纯按照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薪酬原则, 自然多付出努力也无可厚非 。 但目前高校管理中的 岗位管理与多劳多得的薪酬原则似乎又有矛盾 。 岗 位管理思想出自韦 伯 的 科 层 理 论 , 认为在一个组织
所谓学术 , 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 , 是对存在物及 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 , 因此高 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 , 校教师这一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分边界在于其从事 的是专门的 教 学 、 研究和知识服务工作
[ 3]
。正是这
种专业性 , 高校教师 所 进 行 的 各 种 活 动 有 着 较 高 的 而其活动产出同样包含着专业的 知识和技能要求 , 知识与技能 。 因此 , 对于高校教师职业成果的判断 , 必须经由本学科的 专 家 判 断 和 认 定 , 才能做出科学 的结论 。 而在科学 技 术 飞 速 发 展 的 今 天 , 由于学科 本身不断深入和细 化 , 即使是某学科的专家可能在 学科某一领域也是 外 行 , 这就对教师劳动成果的认 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高校教师以教学与科研为主的劳动内容要求 2. 给教师管理相对宽松的氛围 高校教师既然以高深专业知识为其工作对象, 研究着自己专业方 面 的 学 术 问 题 , 而这些问题的解 决可能从 来 没 有 前 人 论 及 , 属 于 创 新 研 究 的 问 题。 因此 , 在科学研究中 , 不仅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甚至 是 大 量 的 试 验, 而且需要不同眼光的审视与观点碰 撞, 只有在这些审视与碰撞中 , 才能激发灵感的火花 , 做 出 正 确 的 判 断 与 设 计, 从而使创新得以延伸和进 步 。 否则 , 固守一隅 , 闭门造车 , 根本不可能有创新一 说 。 但大量的尝试可能使教师们的劳动并不像企业 劳动者的劳动那样具有相对恒定的产出 。 因此 , 在教 师薪酬管理中应该给教师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 。 高校教师劳动的教学、 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 3. 领域要求对教师薪酬的管理应全面体现教师价值 , 大学之所以称为 “ 大” 不仅是有着大师之大 , 更 在于其无所不包的学科门类及其服务于全人类的精 神 。 当洪堡在柏林大学将高校教师由纯粹的教学延 伸为科学研究时 , 高校教师从普通人走进了象牙之 当“ 曼哈顿计划 ” 等一系列工程将高校科研转变 塔; 高校教师又从象 为位居世界前列的 科 学 技 术 之 时 , 牙之塔走向了大众生活 。 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无疑 使高校教师的价值 得 到 了 平 民 百 姓 的 认 可 , 并现实 地造福于人类生 活 。 在 当 前 社 会 , 这三项功能已经 不再是毫不相干的 单 一 功 能 , 它们不仅体现着高校 的社会价值 , 更使高校教师劳动的价值得以体现 , 也 使大学教师这一 “ 神 秘” 的 身 份 现 实 化。 因 此, 评价 不能仅限于其中某一领域 , 而应该 高校教师劳动时 , 全面地加以衡量和认可 。 高校教师劳动的精神性决定了教师的教学科 4. 研活动首先要有相对满足的生活环境
[ 1] 初, 大学又增加了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 在这三项功
能中 , 以知识传授和科学研究为大学的基本功能 , 也 传授 、 应用和发 要求大学教师必须以高深知识探究 、 展为要旨进行工 作 , 而 高 深 知 识 的 探 究、 传 授、 应用 与发展均表现为高度的专业化或者行业化 。 因此高 校教师职业通常被称之为学术职业 。 有学者研究认 为, 高度专业化的 学 术 职 业 具 有 学 术 性 、 自 由 性、 独
2] , 立性 、 竞争性 、 精 神 性 等 特 征[ 而这些特征则对教
一、 高校教师职业的属性及特征分析
现代 大 学 脱 胎 于 中 世 纪 的 行 会 学 校 , 其最初的 目的是为了能够独 立 自 主 地 开 展 教 学 活 动 , 传授或
2 0 1 1-1 0-2 6 收稿日期 :
师管理提出了独特要求 。 高校教师职业的学术性决定了对教师劳动价 1. 值的判断必须是专业判断
第 1 期[ 总第 7 期 ] 2 0 1 2年2月
研究生教育研究 J o u r n a l o f G r a d u a t e E d u c a t i o n
N o . 1 , 2 0 1 2 F e b.
( ) 2 0 9 5 1 6 6 3 2 0 1 2 0 1 0 0 0 5 0 4 文章编号 : - - -
而 人事制度改革 是 我 国 社 会 改 革 的 重 要 内 容 ,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改 革 又 是 人 事 制 度 改 革 的 关 键 。 作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的薪酬 改革 , 则由于既承载 着 通 过 薪 酬 管 理 调 动 职 工 积 极 又关系着职工的基本生活 , 因而成为改革 性的使命 , 的重中之重 。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 要领域 , 薪酬管理自然倍受关注 。 从目前来看 , 我国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在 长 期 摸 索 中 , 借鉴企业薪酬管 理的模式与体系 , 已逐步形成了具有高校特色的管 理系统 。 但这一以工业生产薪酬管理体系发展而来 的管理体系却在实践中仍存在与高校教师职业的本 并产生相应的消极影响 。 质特点不相一致的地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