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研究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规划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规划总则:要使外国文学具备开放性、现代性和可操作性的特征,并逐步走向完善。
开放性主要是指课程内涵的开放性、教材建设的开放性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开放性。
现代性主要是指教学理念的现代性、课程思想的现代性及教学手段的现代性。
可操作性主要是指思维训练的可操作性、教学实践的可操作性、教师指导的可操作性。
一、观念的转变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有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
”他把传授思想和唤起自我意识而不是传授知识、教会技能看作大学的生命。
后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世界的知识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被发现的,只有通过我们的反思性行为它才能得以不断的扩展和生成”。
“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成为跑的过程自身。
学习则成为意义创造过程之中的探险”。
在这种开放的系统中,“师生关系带有对话交往的个人特点——是双向的和交互作用的,而不仅仅是单向的和信息性的。
”知识经济时代对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学会生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创新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
要克服这些弊端,应实现教学方式的“重心”迁移。
1、由“教”向“学”迁移。
信息时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更为重要。
在保证必要的课堂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
在网络时代,鉴于有些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甚至比老师还来得快,发挥这些学生在学习互助中的作用,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容量。
课堂教学应向难题研讨、技术攻关、书目导读等方式延伸;教师既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快速捕捉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与技巧。
2、由“学”向“悟”迁移如果学生只是了解了一些具体的知识,但未能实现文化知识向文化素质的内化,这不说明实现了教育的目的。
文化知识可以通过教和学得来,但文化素质只有通过“悟”才能获得,“悟”是获得文化素质的关键。
实现“悟”,一要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在兴趣中生成专心、毅力和意志;二要培养学生学会批判性思考、学会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
高等民族院校“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等民族院校“比较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摘要:在高等民族院校中开设“比较文学”课程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向学生讲授国内汉族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较之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针对各民族的文学传统,有必要讲授一些国内少数民族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比较,甚至国内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
这样才能更有助于让这门课程走向不同民族身份的学生,便于让他们有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地学习,教学效果会更好,更利于他们学习和接受知识。
关键词:比较文学;民族学生;教学改革;高等民族院校中国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国家,多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的繁荣。
多民族长久以来互通有无、互相影响、荣辱与共地生产生活在一起。
而高等民族院校正好就是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
高等民族院校广泛招收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学生,并为全国各地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少数民族工作人员,他们必将能对民族地区、民族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生,他们的行为举止、思想做派、认知决策等影响着中国民族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反馈等等各个方面。
因此,让高等民族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一种跨文化、跨语言、跨民族、跨学科的视野和情怀,这对于他们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重要的。
再加上现在整个世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和影响的程度日益加剧。
因此,除了学习和认知本民族文化传统以外,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学生去认知和了解别的文化。
在比较中了解别的文化一方面能认识他者文化,另一方面也能反过来促进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认知。
“比较文学”就是这么一门课,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了解他者,以开放性和融通性的视角来看待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
针对高等民族院校的现实情况和“比较文学”课程性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来实施好教学,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文学、国别文学的结合民族文学,是按民族区分的文学。
有些国家本来就是单一民族,民族文学就是国别文学,而有些国家是多民族的国家,那么就是多民族文学构成了国别文学。
关于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关于现代教育视野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一、现代教育视野下外国文学教学的必要性现代社会追求知识和文化的多元化,外国文学作为一种高度发展的文化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开展外国文学教学能够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外国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也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外国文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背景现代教育改革流派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例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实践教育等,这些教学理念和方法需要与传统的外国文学教学相结合,以实现外国文学教学的现代化和个性化。
三、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1. 减少语言障碍:外国文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具备一定语言基础,因此改革需要关注语言教学,注重英语语言学的学习,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外国文学的阅读和理解。
2. 注重学生体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被动听讲的状态下接受外国文学知识,改革应该注重学生体验,加强学生与文学作品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感。
3. 引入多元文化:现代外国文学教学要致力于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包括不同作品之间的比较和跨越文化的探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进行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思想和文化视野。
4. 践行个性化教学:现代外国文学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偏好和学习习惯,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持和保障。
5. 引入实践教学: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学生的实际经历、体验和感知,我们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外国文学教学的案例分析1.《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教学哈利·波特小说作为英国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在全球发行量超过4亿册,其主题涉及成长、友情、爱情等多个方面。
这一系列小说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对于开展英语教学来说,哈利·波特小说可以作为一种易于接受的资源,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最新 外国文学中的比较文学理论研究及发展-精品
外国文学中的比较文学理论研究及发展比较所研究的主要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不同民族之间文学的联系和异同,从而实现各种文学种类之间、不同国别文学之间的跨越式对话,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比较文学理论研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比较文学概述近年来,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被广泛的关注。
比较文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自从1827年歌德提出“世界文学”和1886年波斯奈特提出“比较文学”,到现在,作为一门比较正式的学科,比较文学也走过了近一百年的历史。
自从西方在十九世纪末产生了比较文学,其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到二十世纪中期,比较文学已成为文学领域最为引人关注的学科。
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在经济上的联系,使得其文化、文学方面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并且在日益紧密地进行着,从而使得比较文学也在不断地传播和发展着,从欧洲的法国学派发展到美洲的美国学派,在发展到亚洲的中国学派,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比较文学所研究的主要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之间文学的联系和异同,从而实现各种文学种类之间、不同国别文学之间的跨越式对话。
比较文学具有明显的跨越性特征。
可见比较文学主要是对不同文化文学、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联系和作用进行研究,以及对文学跟其他门类学科或者跟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或者相互关系进行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的跨越性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跨语言研究。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但即使是同一语系的语言都会有较大差别,更不用说不同语系的两种文化了。
因此语言是比较文学研究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第二是跨学科研究。
比较文学对文学跟其他所有的学科都能进行跨科际比较研究,其所包括的学科有语言学、、宗教学、心、科学与等等。
第三是跨文明研究。
主要是指不同文明的文学、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所进行的比较研究。
综上,比较文学主要是通过比较的方法对不同语言、不同学科、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文明之间文学的差异性、普适性研究。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比较文学眼光
文化 和 文 学 , 突 破 了单 一 文 化 的封 闭 与瓶 颈 , 发 展 了
思维 的广度和 深度 。利 用 比较 文学 的方法 感 受作
品, 町 以提 升 学 生 的 审 美 情 趣 和 审 美 能 力 。 同 时 也 让学 生 学 会 借 助 比较 的 眼 光 来 理 性 思 考社 会 现 实 及
中就 选 择 了《 长 亭送 别 》 和《 罗密欧与朱丽叶 》 一 中一
二 、教 学 设计 中 比较 文 学 的研 究方 法
外、 一离一聚 、 一悲 ~喜两个 戏剧选 段 , 对应 了爱情
这一人文话题。“ 旧I t时 光 ” 则 选 了 彭 斯 的《 旧I i i 的 时光》 、 朗 费 罗 的《 箭 与歌 》 和冯 至 的《 别离 》 三 首 抒 情
容并 蓄 的研 究 视 角 。 比较 文 学 的研 究 纳 入 了 异 质 的
外 国 文学 实 质 上 是 翻 译 文 学 , 是 经 过 译 者 第 二 次 创 作 的作 品 , 译作 不可 避 免 地 打 上 译 者 的理 解 、 风 格等个人色彩 , 不 同 的 译 本 所 呈 现 的 文 学 样 貌 是 不 可能完全相同的 , 有 些 甚 至 南 辕 北 辙 。 外 国 文学 作
每每到了高三 复习 , 遇到 与前两年 所学 内容 相 似的知识 , 让学生回忆 曾在何时何处学过 , 只有极少
品 的这 一 特 征 也 带 来 了 一 种 必 然 的 比较 , 即译 本 的
文化修养 , 强调跨 民族 、跨文化 和跨学科 , 使各个文
学 文 化 体 系进 行 建 设 性 的 对 话 成 为 了可 能 。这 种 比
较 文 学 的 眼光 可 以 全 面 拓 宽 学 生 的 视 野 , 了解 外 国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论文(共2篇)导读:外国文学史论文应该如何写作?对于现在的很多作者来说,写作论文都是特别常见的现象了吧,但是想写好一篇优秀的论文并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本论文分类为文学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几篇外国文学史论文范文供大家借鉴参考。
第1篇:基于研讨式教学的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实践内容摘要: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研讨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特征的教学模式。
本文试图以斯丹达尔专题的教学为例,来分析在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中实践中,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培养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研讨式教学实践作为中国语言文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外国文学史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理论基础,并在学习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之后,在高年级才开设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的基本教学目的一方面是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文学的概况(包括世界文学的发展演变的脉络、各时期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在对外国经典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学评析能力,并在比较关照的视域中加深对中国文学的认识。
在文学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采取的是讲授法的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将文学思潮的来龙去脉等文学史知识灌输给学生,也以同样的方式将经典作品“解读”给学生。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一堂堂本应生动形象的文学课硬生生变成了死记硬背让学生害怕的速记课,毫无审美色彩可言。
很多高校教师苦苦思索,试图打破这一尴尬的局面。
一些有志于教学改革的学者“发现”了研讨式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一.研讨式教学模式及其可行性分析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是在“研”的基础上“讨”,它是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以自学的方式,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对指定的对象进行研究,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研讨的基础上巩固知识、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逻辑思维的能力。
相对于传统讲授法的教师讲、学生听与记的情况,研讨法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课程思政语境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新模态探索
课程思政语境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新模态探索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外国文学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如何在传授外国文学知识的同时,有效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当前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课程思政语境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新模态,分析当前外国文学教学中思政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外国文学教学模式,实现文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案例分析,本文旨在为我国外国文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外国文学教学在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发展。
二、课程思政与外国文学教学的关系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与外国文学教学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
课程思政旨在通过各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而外国文学教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载着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
将课程思政融入外国文学教学,不仅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多元化,还能使外国文学教学更具时代性和现实性。
课程思政与外国文学教学的融合,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
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同时,通过对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社会背景的深入剖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课程思政与外国文学教学的结合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分析外国文学作品时,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去评价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和社会意义,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思政与外国文学教学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外国文学教学,不仅能够实现教育目标的多元化,还能使学生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新媒体时代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 , 人们的阅读方式 、 交流方式和表达
在新媒体时代 ,教学 内容侧重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
方式都开始发生变化 ,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
作为新媒体的主力军 ,网络对人们 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 了深远的影响。 博客 、 虚拟社区、 电子邮箱 、 网络 电视 、 网络文学 、
撞。如讲 授中世纪文学 和古希伯来文学时 , 都会讲 到基督教 的 《 圣经 》 , 讲授 《 哈姆莱 特》 时可 以从精神分析 、 道德哲学 、 女性 主 义等多个 角度展开探讨 。
二是 利用 丰富的影视资源 ,为外 国文学教学提供形象而直 观的资料 , 丰富课堂教学。在新媒体 时代 的读 图语境中 , 文学 与
2 0 1 3 年 3期
蔌 放唷. 高教
Sh a a n x i J i a o y u・ Ga o j i a o 教 Leabharlann 教 学 探 索 新媒体
—
卜 国文学的教学改革
—
傅 美 蓉
【 摘
要 】外国文 学是一 门知识性、 理论性和 实践性都很强的课 程。随着新媒体 时代的到来 。 学生获取知识的
途 径 正 在 发 生 变化 , 学 生不 再 满 足 于 外 国文 学 传 统 的教 学 方 式 。 外 国 文 学 的课 程 体 系、 教 学 内容 和教 学模 式 都 受 到 极 大挑 战 , 因此 , 需要 不 断 地 完 善 外 国文 学的 课 程 体 系 , 拓 展 外 国 文 学 的教 学 内容 , 探 索外 国 文 学 的教 学 方 式 。 只 有 深 入 思考 教 学现 状 、 积 极 探 索教 学模 式 , 更新观念 、 大胆创新 , 才 能 不 断 改 革 和 完 善 外 国文 学教 学 体 系 , 实现
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思路
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思路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外语教学在世界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外语教学的实践中,文学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目标语言及其文化,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表达能力。
因此,外国比较文学教育的改革已成为当前外语教育领域内的前沿话题。
本文将探讨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首先,比较文学教学需要跨文化的视野,因此多文化教育必不可少。
在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目标语言的语法、词汇和发音等基本知识,还要了解目标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在文学作品中,往往融合了大量本土文化和历史传统,只有深入了解学习对象所处的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思想内涵。
其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是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传统的文学教学方式往往只注重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和阐释,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审美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试着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追读式教学”,即针对一部作品让学生阅读多种不同的版本,并通过对比分析这些版本来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翻译中的语言难点。
又如通过戏剧表演等方式,让学生角色扮演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将文学作品呈现出来,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审美水平。
第三,文学研究加入文化与社会的视角。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它的文学价值和美学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影响。
外国文学作品是具有多样性的,它们涉及到不同文化、国家和地区的文学形式,对本土文化产生不同的反响,了解不同文学作品所形成的社会实践,体认到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文学发展动态,相应地发展跨文化的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外国文学作品学习领域最新的动态与趋势,打造课堂和谐互动的氛围,将学生的大胆探究与挑战意识激发出来。
最后,比较文学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和开发是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需要循序渐进,又不能一直处于原地踏步。
关于《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2 1 ) 3 0 3
的求 知 欲 望 。 对 学 生 的 学 习 习 惯 和 思考 方 式 , 将 教 学 内 容 针 我 作 了 以下 几 方 面 的调 整 。 是 在课 堂 上 简 化 知 识 结 构 ,重 点 理 清 外 国文 学 史 的发 展 线 索 , 助 学 生 获 得 一 个 整 体 的文 学 发 展 脉 络 , 后 在 各 个 帮 然
一
二 、 变 教 学 模式 改
以往 的 《 国文 学 》 学 采用 的是 “ 鸭 式 ” 外 教 填 的教 学 方 法 , 教 师们 拿 着 讲 稿 “ 堂灌 ”虽 然 介绍 了大 量 的 知识 和最 新 的学 术 满 , 信 息 ,但 是这 种 单一 的教学 模 式 常常 使学 生 失去 学 习 的热 情 和 兴 趣 。而 且 随着 教学 改 革 的深 入 ,外 国文 学 》课 程 的课 时 被 压 《 缩 。 师们 已 经无 法铺 陈 开来 讲 课 , 法 覆 盖所 有 的 知识 点 和 教 更无 相 关 内容 。题 库 建设 和 教考 分 离制 度 的推 行 也使 得 教学 任 务 变 得 更加 严峻 。所 以 , 新 的教 学模 式 已成 为迫 在眉 睫 的工作 。 推行 当代 的 大 学 生 往 往 思 维 活 跃 。具 有 敏 锐 的 观 察 力 和 强 烈
一
随 着 社会 的改 革 与 变 迁 。 学 生 由原 来 的“ 耳 不 闻 窗 外 大 两
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变成了终 日忙碌。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
兼 职 和找 工作 上 。 明显 出现 了世俗 化 和功 利化 的趋 势 , 且外 语 过 级 和计 算机 考 试也 成 为大 学生 毕 业必 须跨 越 的 门槛 .就业 的压 力使 得 人 心浮 躁 。在 这样 的氛 围中大 学 生 已很难 静 下 心来 阅读 外 国文 学 作 品 和理 论 书 籍 。如 何 在 新 时 代 条件 下 做 好 《 国 文 外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学科界限及比较文学学科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学科界限及比较文学学科引言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学界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日益频繁。
随着比较文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文学作出跨越国界的比较,并研究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这种跨文化研究的兴起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界限究竟在哪里?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本质是什么?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
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界限在研究文学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个问题:什么属于外国文学,什么又属于比较文学?一般来说,外国文学是指来自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而比较文学则是指研究不同文学体系、文化传统和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因此,可以说外国文学是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材料,而比较文学是在外国文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的。
但是,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明确。
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不属于外国文学的文学作品也被纳入了研究范畴之中。
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学的比较,这既不是在研究外国文学,也不是在研究西方文学,更多的是在研究两种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说,比较文学是广义的外国文学。
比较文学学科的本质既然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明确,那么作为学科的本质又是什么呢?从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它涉及到不同文学体系、文化传统和语言之间的相互作用。
从研究方法来看,比较文学需要有一定的跨文化研究能力,能够对不同文化传统、语言、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和比较。
因此,我们可以说,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它的本质是跨文化研究。
对于文学来说,虽然它每个时期和每个国家的名字都不一样,但是它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文学始终是人类面对生命的反思,不断寻找自我和世界的意义。
而比较文学,则通过对不同文学体系和文化传统的比较,来深入探究这种反思的方式和表现。
结语比较文学作为一门跨文化研究的学科,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学界的相互影响和交流日益频繁,比较文学也愈加重要。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学科界限及比较文学学科定位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学科界限及比较文学学科定位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学科。
下面将对两个学科的界限和定位进行详细比较,并探讨它们在当代学术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比较文学是研究不同文化中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跨文化和跨国界的文学交流和互动,研究各种文化中的文学传统、主题和形式,并进行比较和对照分析。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旨在探究它们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关系。
比较文学的方法通常是通过比较不同文学作品的主题、风格、意义和结构等方面来揭示文学作品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比之下,外国文学主要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作品和文学传统。
它关注的是特定文化和语言背景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通过深入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文学,来理解和分析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
在外国文学学科中,研究者通常会对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作品进行详细的阐释和分析,关注作品的原著性质和深层意义。
总的来说,比较文学更注重跨国界和文化传统的研究,旨在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文学联系和相互影响;而外国文学则更注重深入研究特定国家或地区的文学作品,以揭示其独特性和特殊文化背景。
因此,比较文学可以视为一种“横切面”的研究,而外国文学则是一种“纵向”的研究。
在当代学术界,比较文学及其研究方法逐渐受到重视。
比较文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的文学传统,还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比较文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帮助文学界更好地理解全球化的文化环境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意义。
此外,比较文学还可以促进文学研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跨文化的对话和反思,拓展和丰富研究范围和方法。
然而,比较文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具备深入了解多种语言和文化的能力,这对于研究者的语言和人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其次,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尚不成熟,研究者常常面临到底如何比较作品、如何选择比较对象以及如何解读比较结果等问题。
比较文学 与 外国文学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文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体现了人类的语言艺术与思想创造力。
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都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独具特色。
两者有着共性与差异,有交叉的地方也有各自独立的发展。
首先,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共性。
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都致力于反映人类精神世界,展现人类的各种情感和思想。
它们都以人物为创作的核心,通过用文字表达出的故事、形象来传递思想和情感。
无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他们都是通过语言艺术的力量来体现美。
他们都在探索人类的共同问题,探索生命和人类价值的意义,关心人格的尊严、爱的力量、善与恶的边界等普世的主题。
从文学的历史角度来看,中国与外国文学的发展都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诗经》、唐宋时期的诗词、明清时期的小说等。
而外国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史诗、戏剧以及中世纪的骑士小说等。
千百年来,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经典作品。
然而,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在文学风格上,中国文学注重内心表达、寓言和象征,喜欢运用比喻、修辞手法。
而外国文学则更注重个人观察和描写的真实性,对细节的关注和逼真性追求更强。
另外,在文学题材上,中国文学主要以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命运为题材,强调情感的抒发和命运的关怀。
而外国文学则更注重人类的普遍性和整个社会的问题。
例如,英国文学经常涉及到贵族社会和农民阶级的冲突,法国文学重视人性的探索和社会结构的批判,美国文学着重揭示社会问题与人权的追求。
此外,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在基本的创作模式和写作技巧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文学重视“诗外有诗,诗中有诗”,善于隐喻写意,愿意留白给读者去发掘;而外国文学注重情节的叙述和角色性格的刻画,更加追求故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最后,要提到的是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在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上也有差异。
中国文学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和宗教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道德观念、家庭观念和儒家思想。
从“外国文学”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合并及合并后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陈召荣 (95 ) 16 一 ,男,甘肃山丹人,河西学院中 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与 2 世纪西方文学。 文 0
98 —
维普资讯
陈召荣,丁艳:从 。 外国文学 到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一 学科合并及合并后的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留各 自本 原特性 ,在更 高层 次上进行整合 ,以达至文 学研 究 的新境 界,但实 际情形却不全然 如此。硕士研究生 招生 方 向一 贯是 学科 发展 的晴 雨表 ,通 过互 联 网 ,仅 就2 0 02 年全 国有硕 士招 生资格 的5 0所大 学进行 了调 查 。结 果发 现 ,各大学 的招生 方 向可分为 四种类 型:第一类如北 京大 学、清华大学 、南 京大学、复旦大学 ,原先没有世界文学 专业 ,在 新学科 的招生方 向中,也没 有世 界文学方向 ,而 全是中外文学关系 的方 向。第二类如 北京 师范大学、华 东 师范大学 、陕西师 范大学等 ,原先有世界 文学专业,在学 科合并后 ,世界文 学方 向的重要性 降低 ,把重要精力转 向 中外文学关系 的方 向。第三 类如 中国人 民大学、南开大学 等,在二级学科下 ,没有 设具体方 向。这些学 校以前有世 界文学专业,学科合并后在 发展方向上 尚不 明朗,现 有师 资以世 界文学为主 。第 四类 以上海师大、苏州 大学 、武汉 大学 为代表 ,他们在招生方 向上 ,有 中外文学关 系方 向, 也有世 界文学方向 ,二者并 藁。新学科在研究方 向的设置 上 ,应 该是 比较 文学理 论 、 中外文 学关 系、世 界 文学 并 重 ,上海师大一类 大学的做 法较接近这种理想状态 。@ 在大学 中文系 ,世 界文学就 是外国文学。它包括外 国 的基础 上 。认为 比较 文学与世界文 学的课程设 置可 分这样 几 个科 目实 施教 学 : 比较 文 学理 论和 方法 ;外 国文学 史 ( 欧洲 部分至一 战前 ) ;东方 文学经典选 读 ;2 0世纪诺 贝 尔文学选 讲。并在这些课程 中贯穿 中外文 学关系 比较研 究
《外国文学》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产业与科技论転2019年第18卷第11期《外国文学》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王玮【内容摘要】研究性教学,相较于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具体到《外国文学》课堂,则可以主要从优化课程内容、培养问题意识、改善考核制度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关键词】外国文学;研究性教学;教学创新【基金项目】本文为塔里木大学高教课题“《外国文学》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编号:TDGJ173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玮(1981~),女,山东临沂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引言“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模式,还是一种教学方法。
它是一种将教师研究性教授与学生研究性学习、课内讲授与课外实践、依靠教材与广泛阅读、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并达到完整、和谐、统一的教学。
”⑴研究性教学,相较于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外国文学的起源与发展,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各个时期文学思潮、流派产生、演进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点以及重要作家、作品的文学成就,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技能和审美水平;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以开放的胸襟广泛了解各国优秀文化遗产,博采众家之长,吸收世界文化之精华;同时又能在外国文学这个参照系中反观中国文学,加深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四个自信”,最终达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将研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外国文学课堂,其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课堂仅是单向度传授知识的场所、课程仅是传递知识的工具的局面,进而将课堂转变为师生合作、共同求道问学的所在,使课程成为“创造和重新创造我们和我们的文化的工具”⑵。
塔里木大学地处祖国西部边陲,承担着为祖国培养新时代戍边人的重要使命,时代要求在外国文学课堂上要以研究性教学方法入课堂,引导学生增强体认,勇担重任。
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文学原理的思考
外国文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文学原理的思考胡小英(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西宜州546300)摘要:目前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的困境是教学时数少而教学容量不变;学生思想活跃。
而一些教材现点陈旧、教师知识更新慢、教学方法单一。
本文旨在探讨外国文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文学原理。
实现学科渗透。
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比较文学原理平行研究.i t-受研究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是高校文科专业必修课程,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原因,目前高校外国文学课程面临着这样的矛盾和困境:教学时数减少,教学内容、容量不变;学生就业压力大、无暇大量阅读名著。
学习目的呈功利性、心气浮躁,而外国文学教学又要承担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培养健全人格的任务;学生思想活跃、思维多元化。
反观我们的教学实际。
一些教材观点陈旧、教师知识更新慢、教学方法单一。
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数实现最大化的授课量?如何运用比较文学原理进行外国文学教学.以实现学科渗透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用最为常见的平行研究、接受研究等比较文学原理进行外国文学教学。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事实上。
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一般都不是孤立的。
前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过程具有共同性和规律性的思想.是对各民族文学进行历史比较研究的基本前提。
”纵观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发展史.在文字还没出现之前,神话是最早的文学样式之一。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叫I】神话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初民的生活、思想、习俗、宗教、仪式及心理,比较不同民族神话的异同点是神话教学常采用的方式和方法。
过去在教学《古希腊神话》这个内容时。
我们常以中原文化为主体的汉民族神话与古希腊神话加以对照分析,以区别两个区域的文化差异和审美心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由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神话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
比较文学“三论”及其对外国文学教学的启发
发 展 性 。 比较 文 学 的影 响 研 究着 眼 于 文 学 问 的 事 实 联 系 ,意 在 发掘 不 同 民族 、 国家 间文 学 的
流 传 、影 响 、变 异 与发 展 关系 ,文 学始 终 是 流
是这一专 业 的重要 课程 。借鉴 比较文 学的方法 ,
可开 阔学 生 的学术 视野 ,认识不 同民族 或 国家 间
体 的、鲜活 的关系性存在 ,有利于 培养学 生动态
的、系统化 的文学观 。 比较 文 学 的基 本 特 征 是跨 越 性 、 开放 性 与
文 学研究 则几乎可 称为 比较 文学研 究。正 因为两 者 这一密切 关系 ,1 9 9 7 年 教育部学科调 整 时被合
并成 比较 文学与世 界文学 二级学科 。外 国文学史
大 了外国 文学 的视野 与研 究 内容 ,对 思考外 国文 学研 究 中的 “ 外 国文 学殖 民化” 问题也提 供 了新视 角。
关键词 :作为文学本体论的比较文学
作为研究方法论 的比较文学 跨文化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教学
作 者简 介 :欧 阳灿灿 ,湖 南怀化 人 ,文学博 士 ,广 西 师范大 学文 学院 副教授 ,研 究方 向为美 国文学 与 比较 诗 学。
Am e ic r n a Li t e r a t u r e a n d c o mp ra a t i v e p o e t i c s .
比较 文 学 和 世 界文 学 的研 究对 象 和 研 究方
法 极为相 似 。比较 文学没有特 定 的研 究对 象 ,各
类 文学现 象都可纳 入其研 究范围 ,而宏 观 的世 界
动 的 、发 展 的 、生 成性 的 ; 而平 行研 究 则建 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的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 。 比如 , 在讲述古希腊神话时 , 以 可
与 中国古代 神 话进 行 比较 , 通过 分 析得 出 古希 腊 神话 具 有 “ 神人 同形 同性 ” 的特征 , 中国古代神话 中则充斥着 “ 而 尚德 ” 思想 。通过在课堂上实 际运 用的方式 , 序渐进地 将 比较文 循 学 的研究方法传授 给学 生。 ( 在“ 三) 第二课堂”中强化 “ 第二课堂” 一般 是指 一些课外 活动 , 是对第 一课 堂的延 伸 和补充 。针对文 学课 , 我们 可以在第 二课堂 中设 计这 样一
比较研究 。 二、 如何将比较文学嵌入外 国文学的课堂
比较文学兴 起于 1 9世纪 末 的欧洲 。19 9 7年 , 国将 比 我
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并为一个专业 , 虽然在 当时备受争议 , 但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 合理 和进 步性还 是逐渐 得到大 家 其
的认 可 时至今 日, 从理论 上看 比较 文学俨 然成为世 界文学 不 可分 割的一部分。但 实际上 , 比较 文学依 然徘徊在 外 国文 学 的课 堂之外 , 比较的方法 和意识没 有真正渗 透到外 国文学
( ) 师调整教 学思路 , 二 教 在讲授 中渗透 比较 文学的方法 世界上任何事 物都 与周 围的其他事 物相互 联 系着 , 孤立 的事物是不存在 的。整 个世界是 一个 相互联 系的有 机整体 , 这 种联系不仅在客 观的物质世界 当 中, 在文 学领 域 中亦 是如
此。教师在讲 授外 国文学时要 调整传 统的教 学模 式 , 用 比 运 较文学的方法进行讲 授 。这样 既可 以开阔学 生视 野 , 可 以 也
入外 国文学 的学科体系 当中。
一
给学生读者时到底保 留了多少原汁原味的东西不得而知。于 是有学 者提出了中国的外 国文学教学 本身就是 比较文学 , 这 种说法 虽不十分恰当但也有一定道理。在中国的语言环境 中 学 习或讲授外 国文学 经典名 著 , 具备 了跨 民族 、 语言 、 跨 跨文
第2 4卷 第 5期 2 1 年 5月 01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u a fHUB IC rep n e c iesy or l n o E orso d n eUnv ri t
V 12 . o . 4 NO. 5
Ma . Ol v2 1
比较文学视 野下 的外 国文学教学 改革研 究
化 的特征 。
、
比较文学不仅 是一种方法 , 更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
比较文学最大 的特色莫 过于 “ 比较 ” 一词 的使 用 。作 为
人类 的基本思维方法 , 比较” “ 由来已久 , 当把 “ 但 比较” “ 与 文
学” 联系起来时 , 人们 就会顾名 思义 的把 “ 比较文学 ” 理解 为 用 比较 的方法所进 行 的文学 研究 。这是 一 种 比较 常见 的误 解 。比较文学不 能简单 等同于文学 的 比较 , 并非任何 用 比 也 较方法所进行 的文学研究都属于 比较文学的范畴 。
交融之处 , 比如 《 经》 圣 对西方 文学影 响之 大不 可估 量 , 近现 代西方文学 对东方文学尤其 是 中国文学 的影响也 有 目共 睹 , 这种情况在 传统教材 中没 有或很少 提及 。因此 , 编写 一部具
必然 。结构 的不同反映 出欧洲 和中 国历 史的不 同 , 别是 封 特
di1. 99 ji .6 1 5 1. 0 10 0 8 o:0 3 6 /.s 17 - 9 82 1 .5- 2 s
[ 本刊网址 】ht:/ w .b【 n t t / w w 1】 . e p lb 言、 跨文化 、 学科 的文 学研 究 , 放性是其 最重 要 的特征 。 跨 开 “ 文学与音乐” “ 、 佛教对 中国诗词 的影 响” 等都属 于跨学科 的
学 派的做 法 , 用审美 批评 的方 法 , 力于发 掘文 学 现象 之 运 致 间, 主要是无事实联系 的文学现象之 间 的内在美学 价值 。这 两种方法不可避免各有其 弊端 , 今天有 很多研 究者试 图将二
( ) 照比较文学的理论和方法编写权威教材 一 按 教材是 学生 学习 、 师备课 以及 安排授课 计划 的重要依 教 据 。要想彻底 打破 旧的教 学体 系, 首先就 要从教材 开始。现 在各大高校通用 的教 材基 本上是经过一代又 一代学子检验过
外 国文学是汉语 言文学专业 的必修课 , 在外 国文学 的课 堂上教材和教材 中所涉及 的名著是讲课之源 。外 国文学在进
入课堂之前 , 经过 了名 著翻译家和教材编者两重过滤 , 在呈 现
教学 中去。针对外 国文 学教学模式 落后 的现状 , 本文 主要探
讨 的问题是 如何将 比较文 学与外 国文学 的课 堂很好 结合 , 如 何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外 国文 学教学效 果 , 真正将 比较文学 纳
从方法论上讲 , 比较文学 是一 种文 学研究 方法 , 它所采用
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实证方法和审美批评方法两种 。前者是
现真正的结合。如何改善 这一现状 , 使外 国文学教 学焕发新
的活力?笔者认为应该从教材 、 教师、 学生三方面人手寻找解 决 之道 。
法国影响学派的做法 , 注重事 实的考据 , 力求通过各种途径探 微 索隐 , 搜取各 种文学现象之 间相互联 系的事实 , 用确凿的证 据来说 明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互 关系 和因果联 系 ; 者是美 国 后
将 比较 文学嵌入 外国文学的课 堂, 这两个方面进行 探讨 。只有通过更 新教材 、 变教师观 念、 转 强化“ 第二课 堂” 培 , 养 学生的比较 文学意识 , 才能使 外国文学教学焕发 新的活力。 [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外国文学; 学改革 教
[ 中图分 类号]G 4 6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9 8 2 1 )5 05 — 2 6 1 5 1 (0 10 — 0 5 0
从古希腊罗 马到二十世纪 文学的发 展历程 , 各个 时期代 表 对 作品有 了较 为深刻的认识 , 但却 无法 理解各 国文学 之 间的差 异性及 相互影响 , 更不能考 虑到文化 、 哲学 、 心理学 等 和文学
无法深入探讨作 品的思 想 内涵 。以但 丁的《 神曲》 为例 , 这部 作 品产生 于封建 中世 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 主义 的开端这 一重 大历史转折时期 。特殊的历 史背景可 以使我们将其与 中国的 《 红楼梦》 系起来 进行 分析 。同样是 表现 历史 转折 时期 的 联 社会矛盾 ,神 曲》 《 采用 了上 至天 堂 , 至地 狱这样 一个 宏 大 下
的结 构框架 ; 红楼 梦》 《 则采 用 了 以小 见大 的结构 方式 , 过 通 以四大家族 为代表的封建家庭衰 落的展示 出封建社会解 体的
之 间的直接和 间接 关系。而这才 是多 角度 、 多方 位关 照外 国
文学 、 真正理 解外 国文学学科意义的关键 。
近几年来 , 东西文学 的 比较成 为研究 的热点 。作 为文学 现象 , 西方文学虽然存在着很大 的差异性 , 东 但也不乏互 补和
在外 国文学教学 改革 中, 如何将 比较文学 的意识 和方 法
带入外 国文学 的课 堂 , 是外 国文学 教学改 革 中的关键 一环 。
早在上世纪 7 0年代 末 , 较早 的一批从事外国文学的专家就 开
始呼吁在外 国文学教学 和科研 中进行 比较 文学方 面的研究 。 时至今 日,0年过 去 了, 3 比较 文学虽然作 为一 门课 程进入 了 大学课堂 , 但依 然徘 徊在外 国文学的课 堂之外 , 两者并 没有实
的精品 , 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纵观各教材 , 不仅可 以看到不 同 国家不 同地 区不 同时期文 学发 展呈 现的不平衡性 、 阶段性 、 差
者结合起来 , 比较文学的方法更 为完 善。 使 对于什 么是 “ 比较 文学 ” ?美 国比较文 学大 师 亨利 ・ 雷 马克在文章《 比较文 学的定 义与功 能》中说 : 比较 文学 是一 “ 国文 学与另一 国或多 国文学 的 比较 , 是文 学与人 类其他 表现 领域 的 比较。 从 这个定义 中, ” 我们 可 以看 到超越 方法论 意义
这是传统教材所具备的优点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以及学科本
其次 比较 文学还涉及 了不 同学 科 的 比较研 究 。比较文 学 中 “ 比较 ” 的真 谛就 在 于跨 越。 比较文 学是 一 种跨 民族 、 跨语
作者简介 : 张云 (9 2 ) 女 , 浚县人 , 18 一 , 河南 洛阳理 工学院中文系教师 , 研究方 向: 世界文学 。
缩减学生对外 国文学的陌生感。
在传统 的教学模式 中, 大致按 照这样 的顺 序进 行 , 先介绍 本时期 的历史背景 、 文艺思潮 、 代表 作家作 品 , 再做重 点作 家
作 品赏析 。要颠覆这一教学 模式 , 比较文学 中的影 响研究 从
些 活动 , 比如原著阅读 、 专题讲座 、 话剧 彩排 、 诗歌 朗诵等 。通
5 5
湖北 函授 大学学报( 0 1 第 2 2 1 ) 4卷第 5期 身的新要求 , 传统教材体现 出一定 的局限性 。根据 调查发现 ,
大多数学生通 过对传统教 材的学 习 , 基本上 了解 了西方文 学 除了概述部分 , 品是学 习的重 中之重 。我们 一般 习惯 作 于从思想 内涵 、 人物形象 、 艺术特色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这 种 将作品孤立化 的理解方 法 已不能适 应 当今全 球 的要求 , 更
寻 找 阅读 乐 趣 , 发 学 生 的 阅 读 兴 趣 。法 国 作 家 司 汤 达 有 部 激
和平行研 究角度 出发 , 就可以看 到在 同样的历史背景 中, 不同 国家涌 现 出共 同的文学倾 向性 ; 同的文学 思潮又 在不 同国 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