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达标测试题(二)鲁教版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检测题(含答案)
《燃烧与燃料》检测题一、单选题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①甲烷用作燃料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用石墨做电极④用一氧化碳冶炼金属⑤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⑥用金刚石做钻头A.①②③B.①③C.①⑤⑥D.①②④⑤2.下列公共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A.①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3.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4.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 1 可用于制二氧化碳B.装置 2 可用于制氧气C.装置 3 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D.装置 4 可用于收集氢气5.实验桌上因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简单、最好的扑灭方法是A.用嘴吹灭B.用水冲灭C.用湿抹布盖灭D.用灭火器扑灭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A.用氧气进行医疗急救 B.用明矾净水C.用活性炭制铅笔芯 D.用铜、铝等金属做导线7.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A B.B C.C D.D8.对下列事实或做法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改变B.用嘴吹灭燃着的蜡烛——降低温度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C.用明矾净化天然水——降低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D.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搅拌使蔗糖分子在水中运动加快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应尽量可能多吃含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B.防止“白色污染”,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C.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外出是较为低碳的出行方式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10.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O都可以被氮氧化钠溶液吸收A.CO2B.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作燃料C.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造成煤气中毒D.金刚石、石墨和C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60的装置正确的是11.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净化、收集和检验CO2A.制取CO2B.除去CO2中的HC1C.收集CO2D.检验CO2二、填空题12.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单选题1.晶晶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错误的是A.在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人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不变色B.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C.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D.元素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2.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措施和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A.为了购物方便,提倡使用塑料袋B.减少城市穿霾,提倡公交出行C.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D.生活垃圾分类投放4.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5.要确保室温下一杯(约100mL)澄清的石灰水为饱和溶液。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石灰水用冰水冷却B.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加一药匙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后静止D.添加适量的水6.常温下将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了。
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
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A.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不同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进行C.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只与反应物的条件有关D.反应物之间不接触也能发生化学反应7.下列主体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节约意识:用剩药品——应放回瓶、取用药品——应取少量C.安全常识:厨房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电器着火——用水浇灭D.环保意识: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8.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氩气可以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任何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C.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成分D.二氧化碳可做大棚温室的气体肥料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铁能完全地溶解在稀硫酸中B.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即有足够的空气和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C.二氧化碳用来灭火的用途,即与其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其化学性质有关D.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要进行尾气处理10.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应用如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4)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装置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0
11
第2次
20
6
第3次
20
2.8
第4次
20
n
(1)上表中n的数值为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参考答案
1.C2.D3.D4.A5.C6.B7.B 8.A9.C 10.A11.A12.D13.B14.C15.D
(3)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比如__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比如_______。
20.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闻气味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看颜色区分过氧化氢和水
C.用燃烧产物鉴别H2、CO、CH4D.用________的方法区别铁粉和碳粉
(1)物质己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图中的反应一定都有气体生成
b.乙生成甲和丁一定需要点燃
c.戊转化成甲可能发生置换反应
d.丁和己中含有相同元素
四、实验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 .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 B .釜底抽薪——移走可燃物 C .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 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2、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 B .公共场所做到人离电断C .酒精灯洒出的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D .加油站、面粉厂等地严禁烟火3、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能火焰更旺,其原理是(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4、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有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n 纳米()91nm 10m -=的空心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纳米碳管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B .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完全不能燃烧的新材料C .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 .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给呼吸②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 ③二氧化碳可用于制汽水 ④干冰可制造舞台云雾.A .①B .②C .③D .④6、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
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作为溶剂、发泡剂取代某些有机溶剂、氟利昂等。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其气态或液态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B.超临界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D.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7、燃烧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B.锅里的油着火时可以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C.用扇子扇煤炉火焰,越扇越旺,是因为提供了更充足的氧气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8、木炭与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B.两个实验中都可以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C.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A的作用是尾气处理D.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都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9、以下有关描述中属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①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大③可溶于水(体积比1:1)④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⑤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⑦二氧化碳沸点﹣78.5℃⑧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常用作制冷剂。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B.燃烧都会发出光能和热能C.对于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B.升华C.燃烧D.蒸馏4.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下述不符合此主题的是A.提倡“低碳生活”B.开发绿色能源C.使用难降解的塑料制品D.分类回收垃圾5.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6.欲量取30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A.10mL量筒B.10mL和20mL量筒C.50mL量筒D.100mL量筒7.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的构成B.性质与用途C.化学之最D.化学与生活8.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把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9.我们要把辽阳建设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城市,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C.回收利用废旧电池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10.下列图片中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A.二氧化碳制化肥B.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C60用于超导1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煤制成蜂窝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电器着火时可以用水扑灭C.风把蜡烛吹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D.高温物质与氧气接触即可燃烧12.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大理石用作装饰材料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D.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1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性质、制备和用途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14.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小圆圈代表碳原子)。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近两年,不少外形小巧可爱的电动小汽车﹣﹣宝骏 E100 出现在柳州街头,成为柳州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下列关于该电动小汽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电能,减少尾气排放 B.外形小巧,比较容易停放C.价格便宜,购买比较容易 D.耗能较高,污染比较严重2.下列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存放考卷的房间应贴的图标是()A. A B. B C. C D. D3.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4.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吸收CO2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B.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C.干水吸收CO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D.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5.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6.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A.猜想或假设 B.提出问题 C.制定计划 D.结论7.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 / 17A.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B.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C.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而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8.某校创建无烟型校园,需张贴的“禁止吸烟”标志是()9.夜间发现家里的液化石油气罐有气体泄露时,首先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是()A.打电话报警,并请维修人员前来维修B.开灯,仔细检查泄漏源C.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严禁一切火星及明火D.向室内喷水,溶解液化石油气,防止其燃烧10.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将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A. A B. B C. C D. D1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B.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C.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12.运用下列方法或试剂区分各组物质,难以达到目的是()A.二氧化锰-水和双氧水B.带火星的木条-空气和氧气C.燃着的木条-二氧化碳和氮气D.看颜色-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都很硬B.木炭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一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C.单质碳具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D.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 ,可用于人工降雨1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5.伏打电池(Voltaic pile)的照片和结构如图。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燃烧与燃料》单元检测2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达标测试题班级姓名(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45分)1.要除去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热 B.用沙子擦洗 C.加稀盐酸浸洗 D.加碳酸浸洗2.烧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温度易达到着火点B.木柴是可燃物C.散热快D.使柴和空气充分接触3.为保证旅客的人身安全,铁路部门明文规定,严禁旅客携带易燃物、易爆物、危险品、腐蚀性物品进站上车。
下列物质中,可准许旅客带上车的是()A.汽油 B.油漆 C.食醋 D.鞭炮4.炒菜时,油起火,应该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A.盖上锅盖B.倒入凉水C.撒入沙土D.立即端下油锅5.用水可以熄灭着火的木柴,这是因为()A.水蒸发吸热,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B.水的密度比木材大C.水蒸发吸热,提高了木材的着火点D.大量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其着火点以下,而且水蒸气又使可燃物隔绝空气6.两个同样的集气瓶,分别盛满氮气和二氧化碳,区别他们的最好方法是()A.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底观察C.加水观察D.加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7.煤炭高温干馏和石油分馏,是开发利用化石燃料的两项重要华工工艺,对其解释正确的是()A.两者都属于物理变化B.两者都属于化学变化C.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D.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8.下列情况中,会引起大气污染的是()①燃烧氢气②燃烧烟煤③工业废气的排放④植物光合作用⑤燃放鞭炮⑥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A.①②③⑤B.①③⑤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⑤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加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放入块状石灰石④检验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气体。
以上操作正确的排列顺序是()A.①③②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③②⑤D.①②④③⑤10.用石灰浆刷墙,日久变硬的主要原因是()A.水分蒸发了B.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C.熟石灰变成了生石灰D.石灰浆干涸11.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备与收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制备气体时,一定要先检验气密性C.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溶于水的气体,既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D.一氧化碳只能用排水法收集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理原料是()A.石灰石与浓盐酸B.石灰石与稀盐酸C.碳酸钠与稀盐酸D.石灰石与稀硫酸13.在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属于安全措施的是()A.闻到煤气泄露,可立即打开换气扇B.冬天用煤炭取暖时关紧门窗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先做灯火试验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煤气是否泄露14.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以下性质与此用途无关的是()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气体的瓶里,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CO2B.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必须密封放置,否则石灰水会变质C.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一定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D.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二、填空题:(16、17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1分)16.化石燃料包括、、,它们都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化石燃料的利用】课时练习题(附答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化石燃料的利用】课时练习题二(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2.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B.大多数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增强温室效应D.太阳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3.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可再生能源 B.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C.都属于混合物 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4.哈尔滨市计划在近几年内将市民家用煤气改换成来自大庆市的天然气。
下列关于天然气这一能源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和氢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B.天然气的使用不会引起温室效应C.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的能源D.天然气是当今世界很重要且又较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A.煤油B.煤焦油C.汽油D.液化石油气6.2011年4月,墨西哥湾石油泄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石油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从中可炼制出多种燃料。
下列燃料不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是( )。
A.煤油 B.柴油 C.酒精 D.汽油7.如图是一幅贴在汽车加油站的宣传广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添加在汽油中作汽车燃料B.玉米汁可作汽车燃料C.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D.推广乙醇汽油可适度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8.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在燃料的使用和汽车制造技术方面还不能采取的措施为()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烧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C.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D.广泛使用氢气作燃料,减少环境污染9.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B.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C.“西气东输”工程让扬州居民用上天然气,对改善扬州环境有益D.天然气、石油、氢能、生物质能是迫切需要人们开发的新能源10.下列物质:①CO2、②氟利昂、③SO2,排入大气将造成环境污染,污染的后果有:(Ⅰ)破坏臭氧层;(Ⅱ)产生温室效应;(Ⅲ)形成酸雨。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试题(含答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试题(含答案)1 / 9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
下列各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B .煤气燃烧C .水果榨计D .光合作用2.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 .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 .清除可燃物C .隔绝空气D .防止食用油溅出3.下列总结性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试管、烧杯、量筒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 .CO 、SO 2 、NO 2 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D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4.由下列描述不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A .AB .BC .CD .D 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 .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 .用明火检查天然气管线是否漏气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B .在空气中点燃甲烷:无色气体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C.在空气中点燃镁带: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热D.将燃着的木炭伸入到氧气中,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7.下列灭火方式不正确的是( )A.白磷着火时用沙土盖灭 B.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棉被盖灭C.酒精灯失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D.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停止加热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可由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中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0.2019 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聚焦空气污染”这一主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试卷 第六单元 燃烧和燃料 达标检测试卷
第六单元达标检测卷(100分,6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O:16Ca:40一、选择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1.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2.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A.二氧化碳B.单质碳C.碳元素D.所有含碳化合物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有毒B.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4.下列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5.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烧提供足够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6.李兵同学编写的化学小报中有如下标题,其中某标题下文章中的主角是一氧化碳,该标题可能是()A.PM2.5与雾霾天气B.新装修房屋内空气中的杀手C.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D.燃气热水器安装在居室内的危险7.重庆市拥有丰富的页岩气,它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下列关于页岩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它是混合物B. 它是不可再生能源C. 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D. 加压使它液化,其分子间的间距不变8.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A.步骤①B.步骤②C.步骤③D.步骤④(第8题)(第9题)9.下列关于燃烧或灭火的操作其表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B.若将图乙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C.厨房着火,立即移走液化石油气罐是为了使其与氧气隔绝D.用水灭火时水的作用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0.如图是小科完成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的主要操作过程,其中需要纠正的是()11.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12.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word版,含答案解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1.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是大气污染物B. 都能与水反应C. 都能还原氧化铜D. 都能通过碳与氧气反应制得2. 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应首先做的是A. 迅速做人工呼吸B. 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C. 拨打急救电话D. 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3.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不易溶于水B.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C. 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D. 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4. 某班同学在对进行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体现的功,又可以体现的过的是A. 可以使人窒息B. 可以做气体肥料C. 可以产生温室效应D. 固体用于人工降雨5. 对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描述中,错误的是A. 一般不能支持燃烧B. 支持燃烧C.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6. 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A. 扇灭——隔绝氧气B. 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C. 湿抹布盖火——隔绝氧气D. 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7. 近年来,媒体常报道出煤气中毒的惨剧,煤气中毒是由于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引起的,下列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煤气中毒发生的是A. 严寒的冬天,在狭小密闭的房间内烧炭取暖,在炭盘旁边放一盘水B. 在清洗偏远的水井时,边用柴油作为能源的抽水机放到井内抽水,边派人戴着口罩到井下洗井C. 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密闭的冲凉房内D. 将液化石油气热水器安装在冲凉房外面,且要通风透气8. 某班同学在对进行功与过的讨论时,列举的以下事实既可以体现的功,又可以体现的过的是A. 可以使人窒息B. 可以作气体肥料C. 可以产生温室效应D. 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9. 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C. 楼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 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10. 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石油是纯净物B. 煤、石油、天然气和酒精都是化石燃料C. 煤和石油的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D. 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才能获得热能11. 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中,可行的是A. 燃烧木炭制取二氧化碳B. 加热氯酸钾和少量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制取氧气C. 稀硫酸跟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D. 稀硫酸跟铜反应制取氢气12. 小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帖子声称“可乐和曼妥思薄荷糖同时服用可致命。
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综合与测试 试卷(鲁教版九年级全册) (2)
【带答案】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测试题【相对原子质量: C--12 0--16 H--1 S--32 Ca —40 Cl —35.5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8分)1.(2012.福州)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 .隔绝空气B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C .清除可燃物 D.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2.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D )3.(2012.上海)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
其原理是(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D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4.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5.(2012.兰州)“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时减少能量耗用,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 ( )A. 深秋时节焚烧落叶B. 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C. 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D. 用旧报纸制铅笔杆6.(2011.苏州)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 D )7.为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最间单方法是( )A 、将水倒入三瓶气体中B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三瓶气体中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D 、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三瓶气体中8.(2011.肇庆市)我国“十二五”规化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
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A . Zn+H 2SO 4(稀)=ZnSO 4+H 2↑B .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 2O(气)H 2+COC .太阳光分解水:2H 2O 2H 2↑+O 2↑D .电解水:2H 2O 2H 2↑+O 2↑ 9.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相关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电解= 高温 = TiO 2 = 太阳光10.(天津)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11. 某物质在隔绝空气加热后,分解生成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A、碳、氢元素B、碳、氧元素C、氧、氢元素D、碳、氧、氢元素12. (常州)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②⑤13.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鲁教版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检测题
第六单元单元检测(燃烧与燃料)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食用油在锅内不小心着火,将火熄灭的最好方法是()2、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下列情况能发生燃烧的是()3、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A.供给的氧气减少B.供给的空气增加C.使蜡烛着火点降低D.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4、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宜继续燃烧,原因是()A. 火柴梗着火点高B.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C.火柴梗潮湿,不宜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5、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A.纸比煤接触空气面积大B.纸比煤的着火点高C.纸比煤的密度小D. 纸比煤的着火点低6、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B.煤的干馏C.石油的分馏D.碘的升华7、从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在未来下列燃料最理想的是()①蜂窝煤②液化石油气③液氢④天然气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8、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煤B. 酒精C.天然气D.石油9、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所需要的试剂是()A.大理石,浓盐酸 B.生石灰,浓硫酸C.稀盐酸,大理石D.稀硫酸,大理石10、国家决定推广乙醇汽油的使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够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C.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D.用玉米、高粱或化工合成可以制得乙醇11.实验室制取CO2,不必用到的仪器是()A、长颈漏斗B、集气瓶C、酒精灯D、带孔橡皮塞1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A.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B.它不溶于水C.生成碳酸氢钙 D.通入二氧化碳后,分离出氢氧化钙固体13.检验集气瓶中二氧化碳是否装满的方法是()A.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B.把燃着的木条置于瓶口处C.倒入石灰水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14.下列物质完全燃烧后,有两种氧化物生成的是()A、COB、H2C、CH4D、C15、只用一种试剂或一种方法,经一步实验就可将O2,H2,CO2和空气四种气体区别开来的是()A.石灰水 B.带火星的木条C.紫色石蕊试剂D.燃着的木条16、碳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A、CH4B、CC、COD、CaCO317、CO有可燃性,CO2能灭火,同是碳的氧化物,它们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为()A、相对分子质量不同B、分子构成不同C、元素组成不同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同18、有关CO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空气中燃烧发生蓝色火焰B、难溶于水C、有毒,有刺激性气味D、有可燃性19、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 )A 它难溶于水B 它能与血液里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C 它具有可燃性D 它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20、在小的容器内盛有下列各混合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H2和空气 B、H2和N2C、H2和CO D、H2和CO221.扑灭图书馆、档案室的火灾,可用()。
(鲁教版)《燃烧与燃料》测考试试题
(鲁教版)《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天然气B.太阳能C.石油D.煤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B.燃烧、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3.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酒精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5.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6.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7.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8.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9.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B.反应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该反应中Co3O4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10.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单元综合试卷2鲁教版
第六单元卷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矿井内的下列行为,不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的是()A.吸烟 B.穿化纤服装C.使用漏电设备 D.给矿井通风【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难度】易【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解答】解:A、吸烟时烟的燃烧会引燃“瓦斯”气体,有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故A 可能;B、化纤服装摩擦产生的电火花会引燃“瓦斯”气体,有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故B 可能;C、设备漏电,电火花会引燃“瓦斯”气体,有可能引起煤矿“瓦斯”爆炸;故C可能;D、给矿井通风,可以降低空气中“瓦斯”气体的含量,使气体不能达到爆炸极限,能有效避免引起煤矿“瓦斯”爆炸;故D不可能;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发生爆炸的条件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在生活中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的应用.2.最理想的能源是()A.氢气 B.煤C.石油 D.天然气【考点】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能产生污染气体,污染空气;而氢气具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所以是最理想的燃料.【解答】解:A、氢气作为燃料,具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燃烧放出的热量多、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因此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正确.B、煤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错误.C、石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空气污染物,不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错误.D、天然气是一种较为清洁的能源,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最理想的能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气体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气作为能源的三大优点(来源广、燃烧热值高、无污染)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氢燃料客车D.太阳能电池路灯【考点】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已有的新能源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新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氢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据此解答.【解答】解:A、火力发电使用的是煤,煤属于化石能源,不属于新能源;B、风力属于新能源;C、氢能属于新能源;D、太阳能属于新能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考点】燃烧的条件.【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在日常生活中,将火柴划燃后将火焰向上竖直火柴,下面的火柴没达到着火点,所以不易燃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题,并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5.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④①⑤【考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难度】中【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连→查→加→倒→定→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倒(倒入液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 C.乙醇 D.天然气【考点】化石燃料的利用.【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属于化石燃料,在我国能源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不可再生能源.【解答】解: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天然气、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因此BCD均是化石燃料.只有A乙醇可由粮食酿造的,所以是可再生能源,且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石燃料的种类和特点,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7.当打开一个装有液态空气的容器盖,并将一根烧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上方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熄灭 B.燃烧得更旺C.先燃烧得更旺后熄灭D.无明显现象【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最低,液态空气的容器盖打开时,首先蒸发出来的是氮气,随后才是氧气;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液态空气的容器盖打开时,因为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最低,首先蒸发出来,随后才是氧气,因为氮气不助燃;隔绝了氧气,因此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容器口的上方时首先遇到氮气因为缺氧熄灭;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和空气中气体的沸点的不同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8.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有关防灾减灾说法错误的是()A.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B.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往室内躲避C.通过人工降雨缓解旱情D.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能减缓沙尘暴的发生【考点】燃烧的条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难度】易【分析】A、根据煤矿矿井内有瓦斯等可燃物考虑;B、根据防震的方法考虑;C、根据人工降雨的好处考虑;D、根据沙尘暴的形成原因考虑本题.【解答】解:A、煤矿矿井内有瓦斯等可燃物,点燃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故A说法正确;B、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往室外宽阔的地方躲避,故B说法错误;C、通过人工降雨可以使庄稼获得水分,能缓解旱情,故C说法正确;D、沙尘暴是由于森林的大量砍伐,植被减少造成的,所以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能减缓沙尘暴的发生,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瓦斯的可燃性,了解防震的方法;知道沙尘暴形成的原因.9.“珍惜地球资源,改变发展方式”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针对这一主题下列表达正确的是()A.地球上水含量非常丰富,无需节约,可以任意使用B.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CO,它是一种清洁能源【考点】化石燃料的利用.【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资源的现状解答;B、根据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解答;C、根据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解答;D、根据“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解答.【解答】解:A、虽然地球表面积的75%是水,但是淡水资源却比较少,并且分布不均匀,所以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故错;B、垃圾分类放置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说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故对;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不是可再生资源,故错;D、“西气东输”输送的是甲烷,不是CO,故错.答案:B【点评】环境污染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内容,主要考查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的形成原因与治理措施;有时还会结合时事新闻或政策法规进行考查.1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仪器是()A.漏斗、集气瓶、水槽、导管B.酒精灯、试管、导管、集气瓶C.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导管D.大试管、单孔塞、集气瓶、导管【考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难度】易【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向上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据此装置来确定所用的仪器.【解答】解:A、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用水槽,也不用长颈漏斗,故A不正确;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不用酒精灯.故不B正确;C、平底烧瓶、长颈漏斗、集气瓶、导管,这四个仪器都会用到,但缺少单孔橡皮塞,故C不正确;D、大试管、单孔塞、集气瓶、导管,这四个仪器都会用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道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仪器的选取,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会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所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还要会选择每种装置所用的仪器.11.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考点】燃烧的条件;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难度】易【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A、根据乙醇的制取方法考虑;B、根据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考虑;C、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考虑;D、根据可燃冰的优点考虑.【解答】解:A、乙醇可通过粮食发酵制得,所以属于可再生资源,故A说法正确;B、化石燃料的燃烧生成大量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同时释放出能量,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C、促进燃烧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故C说法正确;D、可燃冰储量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所以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乙醇的制取方法,促进燃烧的方法,可燃冰燃烧的产物.12.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考点】燃烧的条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难度】易【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B、根据酒精灯的用法考虑;C、根据厂内具有可燃物考虑;D、根据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考虑.【解答】解: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否则会因为液滴飞溅出来而伤人,故A说法正确;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否则由于酒精具有可燃性,容易发生火灾,故B说法正确;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含有易燃的微粒,所以应该严禁烟火,否则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C说法正确;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不能用电,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酒精灯的两查、两禁一不可;掌握煤气泄漏的处理方法.1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A.用①③制取氧气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C.用②④制取氧气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考点】氧气、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难度】中【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实验室可用给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因此既可选用装置①也可选用装置②.(2)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此只能选用装置②.(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解答】解:(1)装置①②均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④⑤均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2)实验室中只能利用装置②制取二氧化碳;只能用装置④收集二氧化碳.答案为:C【点评】气体的制取装置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的收集装置取决于所生成气体密度(与空气比较)和溶解性.14.“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考点】燃烧的条件.【难度】易【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A、B两个选项都是着火点的相关知识,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C、都是存在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会改变;D、蜂窝煤有很多空使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了.【解答】解:A、B两个选项都是着火点的相关知识,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故A、B选项不正确;C、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会因煤的形状改变而改变,故此选项不正确;D、制成蜂窝煤变得多空疏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变大了.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蜂窝煤”比煤更易燃烧、提高燃烧效率的优点进行探讨,是生活常识与化学知识的有机结合.15.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C.煤、石油、天然气燃烧都放出大量的热,都是重要的燃料D.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考点】燃烧的条件;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化石燃料的利用.【难度】易【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能放出热量,其它反应如中和反应等也属于放热反应;缓慢氧化也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但不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都是重要的燃料;燃烧的条件有三个: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解答】解:A、燃烧能放出热量,其它反应如中和反应等也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B、缓慢氧化也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但不是燃烧,故选项错误;C、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都是重要的燃料,故选项正确;D、燃烧的条件有三个:①有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燃烧的条件,本题通过创设实验情境,考查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学生体会了实验的魅力,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学化学.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5分)16.(9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没有污染的一种氧化物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①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②将NH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考点】化石燃料的利用.【难度】中【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分析回答;(2)①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数比要根据化学方程式出得;(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反应物和产物书写化学式.【解答】解:(1)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2)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CO+H2;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数比为:1:1;(3)①氨气(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3)=14:3;②NH3燃烧生成水和氮气,方程式为:4NH3+3O26H2O+2N2.故答案为:(1)天然气;(2)①C+H2O CO+H2;②1:1;(3)①14:3;②4NH3+3O26H2O+2N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的利用,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17.(10分)在汽车内燃机中,汽油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尾气排入大气.现以辛烷(C8H18)代表汽油的成分,请回答:(1)写出辛烷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2)辛烷若燃烧不完全,会产生气体,该气体易与人体血液中的结合,使人体组织缺氧而使人中毒.(3)汽车尾气主要是含铅(Pb)污染和含有CO、SO2、NO等有害气体的污染.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叫做“催化转化器”(内含铂、钯合金作催化剂)的净化装置,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为控制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考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难度】中【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含有碳氢元素的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有毒,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体缺氧,汽车尾气的排放易造成空气污染,可以从改变燃料和尾气处理的角度进行.【解答】解:(1)辛烷完全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本题答案为:2C8H18+25O216CO2+18H2O;(2)辛烷不完全燃烧能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人体血红戴白结合而使人中毒,所以本题答案为:CO,血红蛋白;(3)一氧化碳能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所以本题答案为:2CO+2NO2CO2+N2.(4)为防止汽车的尾气污染空气,可以改变燃料的种类,使用催化转化器处理尾气等措施,所以本题答案为:改进发动机燃烧方式、使用催化转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使用其它清洁能源.答案:(1)2C8H18+25O216CO2+18H2O(2)CO 血红蛋白(3)2CO+2NO2CO2+N2.(4)改进发动机燃烧方式(或使用催化转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使用乙醉汽油等)【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的燃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8.(6分)(2011秋•通山县期末)小文在学习“燃烧与灭火”的内容时,做了以下实验,用两种不同方法熄灭蜡烛火焰.(1)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实验1 ,实验2 ;(2)请你再举一个生活中灭火的实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难度】中【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2)只要是生活中的灭火方法就可以.【解答】解:以上实验依据的灭火原理是:实验1:吹蜡烛时,由于空气流动带走热量,能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从而熄灭蜡烛.故填: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实验2:用容器罩上蜡烛时,容器中的氧气不断减少,达到一定程度时,蜡烛熄灭.故填:隔绝氧气.②生活中常常用水灭火,原理是:水蒸发时吸收热量,能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使火熄灭.故填:用水灭火.【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在解此类题时,需要注意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降低着火点,这点是一个经常错的地方.三、计实验探究题(共15分)19.(15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CO2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制取与性质:制取CO2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如图B,现象为.由此推知,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反思与交流:(1)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2)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 .【考点】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难度】难【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进行分析;根据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解: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所以如图B,现象为燃着的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由此推知,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O2(或空气)接触;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气体,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等溶质质量分数或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燃着的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与O2(或空气)接触;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等溶质质量分数或饱和)澄清石灰水,振荡.【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四、计算题(共15分)20.(15分)燃烧含硫的煤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SO2,导致酸雨的发生.某种小型电厂平均每天燃烧含硫0.8%的煤2000t,若不加处理,该电厂平均每天会向空气中排放SO2多少吨?【考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难度】难【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硫元素的质量=煤的质量×煤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硫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解答】解:煤中硫元素的质量为2000t×0.8%=160t,设二氧化硫质量为xS+O2SO232 64160t x,解得x=320t答:该电厂平均每天会向空气中排放SO2 320吨.【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达标测试题(二)
班级姓名(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45分)
1.擦然一根火柴,火柴头向上放置,一会儿火柴就熄灭了,火柴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A.火柴梗太潮湿
B.缺乏氧气
C.火柴梗不可燃
D.热量散失且温度没有达到火柴梗的着火点
2.将一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星熄灭,则集气瓶中一定不是()
A.CO2
B.H2
C.O2
D.N2
3.下图中四瓶气体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4.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的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为()
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变紫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石油主要含碳和氢两种元素,它是一种混合物
B.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它是一种纯净物
C.将石油中的各成分分离出来的基本方法属于物理过程
D.从煤中得到煤焦油、焦炉气、焦炭等物质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6.荒野坟场上有时出现“鬼火”,实际上是人骨骼中的磷生成磷化氢后与空气中的氧气所发生的()
A.自燃
B.燃烧
C.爆炸
D.缓慢氧化
7.我国将推广乙醇汽油的使用。
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用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用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8.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北京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
为向世界展示一个新北京新奥运的新形象,某校同学提出下列环保建议。
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种植花草,扩大绿地面积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
A.只有①③⑤
B.只有①②③⑤
C.只有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9.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得的能源为二级能源。
如氢气属高效、无污染的二级能源,是因为自然界中现成的氢气很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然气属一级能源
B.煤属二级能源
C.家用电器使用的电能属一级能源
D.风能属二级能源
10.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种植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这是因为()
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
C.CO2能灭火,施用后可防止火灾
D.施用CO2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11.检验久未开启的菜窖内二氧化碳浓度是否过大的正确方法是()
A.放入一个装满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B.放入一杯清水
C.带着手电下去感觉一下
D.放入一支点燃的蜡烛
12.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天然气CH4 + 2O2CO2 + 2H2O ;液化石油气C3H8 + 5O2
3CO2 + 4H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炉具,要改为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炉具,应采取的措施是()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少
B.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C.减少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D.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少空气进入量
13.据媒体报道,汽车燃料将逐步实现实施“油改气”,即将燃料由汽油改为液化石油气(含C、H元素),目的是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你认为这项举措可以减少哪种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①SO2CO ③CO2④NO2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14.下列各项中说明酒精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
一种再生性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在一定条件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再冷却到常温,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质量比为1:8的H2和O2
B.质量比为3:4的C和O2
C.质量比为1:4的CH4和O2
D.质量比为7:2的CO和O2
二、填空题:(16、17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9分)
16.用石油作原料,制取汽油、煤油,是利用了组成石油各物质的不同而分离出来的,所以石油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或“化合物”),分离石油是变化。
17.煤是工业和民用的主要原料。
煤的大量燃烧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给农业生产及人们健康造成极大危害,你认为煤燃烧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烟尘等。
18.氢氧化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
如鲜鸡蛋进行呼吸作用会通过蛋壳表面的大量微小孔隙呼出二氧化碳。
为停止鸡蛋的呼吸作用达到保险的目的,人们常用石灰水作为保鲜剂,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9.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和丁烷(C4H8),它们的性质和甲烷基本相同,当家用液化石油气泄漏时。
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请说明其中的道理。
并写出丙烷和丁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0.⑴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高且产物都是无毒物质,是一种理想燃料。
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⑵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就是
天然气,为安全起见,计划在厨房安装
天然气泄漏报警器。
该同学认为报警器
安装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你认为这样安
装合理吗?写出理由。
⑶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填编号):。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计算10分,共36分)
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利用下列装置(如图)探究绿色植物呼吸过程中是否有二氧化碳产生,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⑴假设:绿色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有CO 2气体生成。
⑵设计方案:使绿色植物在避光的黑暗处发生呼吸作用,检验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⑶查阅资料:
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②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有机物 + 氧气 氧化碳 + 水 + 能量
⑸结论与讨论:
①能表示这个探究实验获得成功的两个主要现象是
和。
②如果该研究性小组探究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多方面的。
请你从实验条件控制上找出可能的两个原因:一是;二是。
24.某科学探究小组为探究影响大气温室效应的因素,进行在阳光照射下N2、O2、CO2及空气温室效应强度的比较实验。
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填写有关空格:
⑴用500mL集气瓶装满一瓶空气;
⑵另取一个500mL集气瓶,采用法收集从液氮中放出的氮气;
⑶用下图A装置分别制取一瓶O2和CO2(均为500mL),则制取O2反应的方程式为,制取CO2反应的方程式为。
该实验制取O2和CO2,与用装置B 比较,用装置A的优点是。
⑷将制得的N2、O2、CO2及空气4瓶气体放在室外的太阳光下,在互相不遮光的条件下尽量使集气瓶靠近,以保证地表和光照条件。
将温度传感器插入4个集气瓶中,连接好装置(如下图)
打开数据采集器,实验时间从北京时间12:00到14:00,测得此期间4种气体在太阳光下的温度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由图分析,实验大部分时间内4瓶气体的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⑸据报道,我市部分出租车已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
使用天然气作燃料能否从根本上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⑹已知氧气在室温条件下的密度为 1.28g/L,市售的过氧化氢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般为30%,要制取并收集满500 mL氧气,计算理论上至少
需要30%的过氧化氢水溶液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