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教学设计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介绍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西游记》。
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将深入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主题和文化背景,并培养阅读和批判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和主要人物;- 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表达;- 分析文中的情节、角色和冲突;- 探索书中所包含的道德和价值观;- 发展批判性思考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作者和成书背景-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研究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文化背景。
2. 故事情节和主题- 学生阅读和讨论《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关注主要人物的成长与变化,以及他们面临的挑战和冲突。
- 学生分析和探讨故事中涉及的主题,如人性、亲情、友情、和追求。
3. 文化背景和文学元素- 学生了解《西游记》所蕴含的中国文化背景,如、和神话传说。
- 学生研究和分析小说中运用的文学元素,如形象描写、比喻和象征。
4. 阅读策略和批判思考- 学生研究阅读策略,如批注和读后思考,以帮助他们理解文本并提出深入的问题。
- 学生发展批判性思考能力,分析小说中的意义和用词选择,评估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合理性。
教学活动- 学生独立阅读《西游记》的一部分,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书中的关键情节、主题和角色。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与学生一起讨论书中的文学元素和表达方式。
-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项目,研究和展示与《西游记》相关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事件。
- 学生写作批判性评论或论文,表达自己对《西游记》的理解和观点。
评估方式- 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的表现;- 提交个人或小组项目的质量和内容;- 批判性评论或论文的写作质量和观点的深度。
参考资源- 《西游记》原著文本- 吴承恩《西游记》解读- 与《西游记》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的研究资料以上是《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简要概述。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时间安排,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
《西游记》教案
《西游记》教案一、教案目标通过学习《西游记》,使学生能够:1. 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2. 分析《西游记》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4. 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西游记》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 解读《西游记》中的寓意和主题;3. 探讨《西游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西游记》的基本情节介绍1. 导入通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西游记》的了解和印象,引导进入课题。
2. 教学简要介绍《西游记》的情节,重点讲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经历,包括与妖精的战斗、解救百姓、解决疑难问题、遇到困难等。
请学生分角色讨论各自最喜欢的情节,并理由。
第二课时:《西游记》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点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主要角色形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2. 教学分别介绍唐僧的智慧和贤德、孙悟空的机智和勇猛、猪八戒的贪食和懒惰、沙僧的默默付出和守纪律等人物特点。
3. 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最喜欢或最欣赏的角色,用一段话描述该角色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第三课时:《西游记》中的寓意和主题1. 导入通过阅读《西游记》中某一章节或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寓意和主题。
2. 教学解读《西游记》中涉及的寓意和主题,如修行与成长、善恶报应、以心化物等。
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重要的主题,并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
第四课时:《西游记》与中国传统文化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西游记》的联系,引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教学介绍《西游记》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封建礼教、道教文化、佛教思想等。
3. 练习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选择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解读其在《西游记》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对情节和人物的影响。
四、教学方案执行根据课程计划,按时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练习和解答问题的表现,评价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通过《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西游记》简介与背景介绍2.主要人物分析3.重点章节导读与分析4.名句赏析三、教学过程1. 了解《西游记》•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创作时间及背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讲解:简要介绍《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故事的主题。
2. 主要人物分析•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描述。
•展示分享:每组展示对一个主要人物的分析,让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和补充。
3. 重点章节导读与分析•课堂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选定的重要章节,重点讲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每组学生选择一个章节进行深入讨论,分析其中隐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全班分享:各组进行总结性的分享,形成整体认识和理解。
4. 名句赏析•名句欣赏:选择几个经典名句进行赏析,解读其中蕴含的意义和情感。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名句创作小段文字,表达对名句的理解和感悟。
•展示交流: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赞。
四、教学效果评价1. 考试评价通过课堂小测、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形式,检验学生对《西游记》名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课后反馈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更多相关文学作品,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关于《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的建议和意见。
五、教学反思及改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活动和实践。
以上就是本篇文档关于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
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与案例【引言】《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学生通过阅读《西游记》,可以拓展知识面,提升阅读能力,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文将针对《西游记》整本书的阅读,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并提供案例,以引导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的阅读,加深对小说的理解与感受,提高阅读水平。
【一、教学设计】1. 学习背景和目标(1) 学习背景: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中国文化和神话故事,并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
(2) 学习目标:通过阅读《西游记》,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阅读理解、分析和批判能力。
2. 教学内容和步骤(1) 教学内容:《西游记》的整本阅读及相关讨论。
(2) 教学步骤:- 引入:通过故事情节概述和图像展示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
-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定的章节,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做好相关读书笔记。
- 案例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代表,分享他们的读书笔记和个人理解,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互动。
- 整本阅读:学生独立完成对《西游记》全书的阅读,并做好相关读书笔记。
- 小组讨论:再次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整本书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借鉴学习。
- 教师点评: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读书笔记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分析。
3. 教学方法和手段(1)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分组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分析:通过学生个人的读书笔记和理解,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小说内容。
(3) 教师点评:及时对学生的讨论和读书笔记进行评价和引导,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案例】小组分工:- A组:负责阅读第一回至第十回,重点关注孙悟空的形象和特点。
- B组:负责阅读第十一回至第二十回,重点关注唐僧师徒的困境和他们的智慧解决方法。
- C组:负责阅读第二十一回至第三十回,重点关注白骨精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 D组:负责阅读第三十一回至小说结尾,重点关注师徒四人的奋斗历程和取经成功。
西游记教学设计
西游记教学设计西游记教学设计第1篇名著导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这套教材新加入的内容,也是比较新的教学要求,在这几年的中考中十分强调这块内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展开,引起我们的共同关注。
《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许多学生对其都比较熟悉,但是以往并未纳入原著的规范阅读中(只接触过替代读物)。
我开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借此机会,能够阅读原汁原味的原著,引起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在阅读中让他们潜移默化,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阅读的兴趣。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希望学生能在读中赏析、领悟,并感受到读书之乐,激发他们多读书、读好书的兴趣。
还需探讨的问题:《西游记》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如何让学生对名著的阅读不仅仅只浮在故事情节的理解上,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教育无非是教给学生求知和做人,我理想中的阅读欣赏课,应该在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上,教给学生欣赏美的事物、走进美的事物、传播美的事物,上完本课后,总觉得这一点还不够落实,教学内容设计得似乎有些多了,以至于每一步有浮光掠影的嫌疑。
当然,名著是博大精深的,在短短的45分钟一节课内,对初一的学生不能要求他对原著一定要有很深刻精辟的理解,这样的要求是不现实的。
只要他们对《西游记》有自己独特的体验过程,并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分享,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西游记教学设计第2篇《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中最受孩子们喜爱的小说,几乎所有孩子都看过根据这部小说拍摄的电视剧,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比较熟悉。
但是阅读原著小说和看电视剧是有很大差别的,为了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西游记》的丰富内涵,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激发热爱祖国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情感,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阅读长篇小说名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学期我结合课本教学,进行了《西游记》名著导读教学。
这节教学课,有亮点,也有不足,希望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反思,促使以后的教学更加完善。
《西游记》教案
《西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2)学会运用描绘人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文化价值。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西游记》的优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对《西游记》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
(2)学会运用描绘人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西游记》的文化价值。
(2)如何培养学生的散文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西游记》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西游记》的优美意境。
(2)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创作背景,使学生对《西游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教学内容:(1)讲解《西游记》的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西游记》的文化价值。
(2)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人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3. 教学活动:(1)讲解:教师讲解《西游记》的内容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西游记》的文化价值。
(2)讨论:分组讨论《西游记》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播放《西游记》的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散文的韵律美。
(4)创作:组织学生进行散文创作活动,要求学生运用描绘人物、表达感情等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西游记》教案(精选13篇)
《西游记》教案(精选13篇)《西游记》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理解有情节的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调的形式特点。
2、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读儿歌。
3、能依据儿歌里不同的角色特点进行创编动作。
二、活动重点、难点:理解儿歌内容,感受中国传统儿歌连锁歌的形式特点。
让幼儿大胆尝试表演儿歌内容。
三、活动预备《西游记》片头曲、《三打白骨精》动画视频片段、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妖婆的面具等。
ppt课件四、活动过程活动导入;1、播放音乐及动画片段,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2、播放《西游记》片头曲音乐片段,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并接着往下唱。
提问:小伴侣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3、播放《三打白骨精》动画片段,鼓舞幼儿说说这是《西游记》里面的哪段故事。
提问:(1)《西游记》里面有哪些角色呢?你喜爱谁?为什么?(2)你不喜爱谁?为什么?4、学习儿歌,引导幼儿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老师朗诵儿歌,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儿歌。
提问:小伴侣们你们有没有发觉老师今日读的儿歌和其他他儿歌不同?或者有什么区分呢?师小结;即前句的最终一个词是后一句的开头,引出“连锁调”。
提问:(1)儿歌里都有谁?(2)谁上当了?为什么唐僧、猪八戒简单上当受骗?小结:不吃生疏人的东西,不跟生疏人走等,学会自己爱护自己。
5、引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6、通过角色扮演,巩固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会念儿歌幼儿分组轮番朗读或以接龙方式朗读儿歌,感受儿歌连锁调的特点。
并鼓舞幼儿变念儿歌边做动作。
7、引导幼儿分角色练习,进一步巩固诗歌内容。
师先请个别表达力量较强的幼儿上来表演一遍,请其他幼儿留意观看。
老师观看,并准时订正错误幼儿三组,分别带面具,分角色边念儿歌,边表演。
师幼一起点评小结:今日我们学习的儿歌名字叫什么?里面有哪些角色?附儿歌: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
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
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
沙和尚挑着箩,后面跟着个老妖婆。
西游记教学设计(优秀)
西游记教学设计(优秀)1. 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明代文学家吴承恩。
该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向西天取经的故事为主线,探讨了人性的善恶、修行的道理等主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西游记》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化素养和人生智慧。
2. 教学目标- 了解《西游记》的背景、作者和主要情节;- 通过阅读《西游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探讨小说中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思考和对话;-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学内容- 第一课:《西游记》的背景介绍和作者简介;- 第二课:《西游记》的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 第三课:选读《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进行文学鉴赏;- 第四课:讨论小说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第五课:以《西游记》为灵感,自由创作短篇小说。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讲述,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和作者,并解释故事情节的发展;- 阅读法:学生在课前阅读指定章节,并进行阅读理解测试;- 讨论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人生哲理;- 创作法:以《西游记》为灵感,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一篇自己的西游记故事。
5. 教学评估-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学生对《西游记》的理解程度;- 讨论参与度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创作作品评估:评估学生创作的短篇小说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6. 教学资源- 《西游记》全文电子版或纸质版;- 课件:包括《西游记》背景介绍、作者简介、故事梗概、人生哲理等内容;- 测评试卷:用于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讨论题库:提供讨论小组活动的问题和参考答案;- 创作指南:给学生提供创作灵感和写作技巧。
7. 教学安排- 第一周:介绍《西游记》的背景和作者,发放课前阅读材料;- 第二周:讲解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进行阅读理解测试;- 第三周:选读精彩片段进行文学鉴赏,并讨论人生哲理;- 第四周:展示学生创作的短篇小说,进行评估和分享。
名著《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名著《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原著回目,了解西游情节;2.赏析路途之难,走好人生之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老师小的时候最喜欢读的故事就是《西游记》,直到今天,我一听到“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句歌词的时候,眼前依然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黄沙莽莽的道路上,师徒四人,阔首向前,挑着担,牵着马,留给世界的只是坚毅的背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名著《西游记》,走进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梳理《西游记》故事梗概1.回目知情节。
师:《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小说,有 100个回目之多,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回目。
根据老师的提示,梳理故事情节。
2.路线图感情节。
师:课前,同学们制作了西行路线图,同学们绘制的非常精彩,请一位同学给我们来分享一下。
生:上台展示3.小诗引情节。
师:说的真棒,正如原著第 100回中,有一首描写五圣成真,取得正果的诗作,同学们到原著中把这首小诗找出来,我们一起分享。
学生读这首诗。
师:我们发现在这首诗中对辛苦求得的真经着墨不多,反而对所经磨难重笔刻画。
可见这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正是修成正果的试金石,它撑起了全书的主体。
在这九九八十一难中,师徒首先要克服的就是险山恶水、自然灾害。
三、赏析路途之难,体味西游艰辛1.险山恶水、自然灾害师:在原著中有很多描写险山恶水的语段,请同学们找一找,咱们交流一下。
生:在第十三回,对双叉岭的环境描写。
生:在第十九回,对去大雷音寺的路途的描写。
生:在第二十回,对黄风岭的险恶环境的描写。
生:第四十三回,对黑水河,广阔滔天之水的描写。
在第二十七回,对白虎岭的描写。
第三十六回,对一座叫不出名字的山的描写。
师:《西游记》中对险山恶水的描写还有很多,我们具体来看一处。
请同学们看师徒四人经过对白虎岭的一段描写师:听老师把它读一遍,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换做你,你敢从这里经过吗?学生交流回答师:真是虎狼猛兽,足见其险啊。
不仅路途有险阻,自然灾害也为取经增加了取经的难度。
《西游记》教学设计全套
《西游记》教学设计全套教学目标:1通过指导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弓I导学生学习阅读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3.指导学生跳读和精读作品,即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对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4.带领学生欣赏作品的艺术特色并进行专题探究。
教学重点:1学习快速阅读,通过运用精读和跳读等快速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小说的速度。
2.通过赏析小说精彩片段才巴握人物形象,在情景活动中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品读小说生动的细节描写,创设阅读情景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四大古典名著当中,《西游记》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制成了卡通片绘成了连环画可谓是妇孺皆知,大家做个小游戏请你根据故事情节帮下列图片起一个小标题!(友情提醒:了解故事的主人公、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但〃看”代替不了阅读名著。
有的同学已对这部著作进行了阅读,这节课我躺口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二.整体感知1请把你了解的关于作者吴承恩及《西游记》的背景向大家介绍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作家及作品背景(1)作者简介:吴承恩(1500年一约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其是喜欢神话故事。
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嘉靖中补贡生。
嘉靖四十五年任浙江长兴县丞。
殊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2)作品背景: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这时候政治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段内部矛盾不断激化,经济上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思想文化上小说和戏曲创作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兴盛的时期。
加上吴承恩从小聪慧,却在科举制屡屡受挫,这些人生的经历与西游记表达的内核很契合,这是他创作的主要原因。
2,对全书的主要内容及结构进行讨论交流,然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下面内容,进一步明确全书的内容结构。
(1)内容简介: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西游记》四年级教学设计(通用5篇)
《西游记》四年级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四年级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剪影艺术之美,并对这种表现形式感兴趣。
2、初步了解皮影戏的特点,产生喜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西游记故事的了解,西游记皮影片段视频,皮影道具活动过程:1、音乐导入。
(1)播放西游记的配乐,孩子随乐自由律动。
(2)师:知道这首音乐讲的是什么故事吗?小结:这手音乐讲的是西游记的故事。
2、了解皮影戏(1)出示皮影道具,让幼儿看一看,玩一玩。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他们有什么用处?你在哪里看到过?(2)教师介绍皮影表演的特色。
3、欣赏皮影表演视频。
(1)请幼儿欣赏西游记的经典皮影表演“三打白骨精”。
(2)师:你在皮影戏里看到了什么?(3)请幼儿学学皮影戏里的动作。
小结: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在河南、山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4、请幼儿分组进行皮影戏表演。
(1)请幼儿自由分组一起讨论皮影戏是怎么表演的。
(2)播放西游记音乐,幼儿表演皮影戏。
活动延伸1、观看更多的皮影戏作品,进一步激发孩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设置皮影戏剧场,让幼儿在表演区进行皮影戏表演。
《西游记》四年级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2、过程方法:(1)、思路:远望《西游记》——走进《西游记》(2)、过程:整体感知—讲故事论人物赏美景(3)、活动:西游故事会—人物辩论会—西游旅行社。
(4)、方法:读写听说结合,思记同步。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名著的兴趣。
《西游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
《西游记》教学设计(优秀4篇)《西游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读书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主要人物形象,感悟作品的写作特点。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从中有所启发,有所感悟。
课前学习:阅读原著或青少版,养成作批注、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一、歇后语引入猪八戒照镜子——花果山猴子——猪八戒的武艺——猪八戒的后背——牛魔王和小白龙拍大头贴——猪八戒吃人参果——《西游记》剧组开会——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这些有趣的歇后语都来自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西游记》。
板书:西游记二、回顾阅读方法1、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想问一下你们,当你拿到这样一本的书,你通常是怎么读它?或有什么你想提醒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意的。
老师总结了一下,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这四点。
幻灯出示:(整本原著——浏览、跳读,把握大意)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③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④遇到不懂的,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作批注或摘记。
三、整体感知1、了解主要内容。
《西游记》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之前你们都从哪些渠道了解过这本书的内容?那么谁来说说书主要内容是什么?幻灯显示:小说的前七回写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事,八到十二回交代了取经的缘起,从十三回到最后,写的是孙悟空被迫皈依佛门和八戒沙僧护送唐僧,一路斩妖除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西天取的真经。
2、看目录、说情节、知人物浏览书的目录,你有什么发现?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认识了那些特征鲜明人物?板书:情节、人物《西游记》提到的人物有很多,主要人物有哪些?板书: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对于这四个主角,有人喜欢活泼的猪八戒,有人喜欢憨厚的沙和尚,有人喜欢孙悟空,也有人喜欢唐僧,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这样,咱们就替他们来个自我介绍,请你任选一个角色,小组推荐一名来说说。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西游记》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西游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理解人物形象。
二、阅读准备:1、学生自带《西游记》。
2、课件一套。
三、阅读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1、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习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
)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
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2、关于这部著作,专家评价:《西游记》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奇书。
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
(二)指导略读,整体感知1、学生展示手中的《西游记》,说说是什么版本?这本书由几个部分组成?(前言、简介、目录、正文,后记)2、指导略读前言或简介,想想作者吴承恩在什么情况下写《西游记》?书主要内容是什么?《西游记》主要写了哪些人物?3、快速略读书的目录,说说你最想读其中的哪个故事或你读过哪个故事情节?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
请看看老师记忆中的趣人妙事——4、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
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
四人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说一次,而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这段故事说得生动有趣。
可以选一个代表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内容,也可从表情、动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见。
西游记 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西游记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文章正文】一、教学目标通过阅读《西游记》,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文学和艺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西游记》的寓意和内涵;2. 掌握《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以及主要人物形象;3. 分析《西游记》中的文化、文学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步骤1. 前期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西游记》的选段,并引导学生开始阅读,在阅读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背景知识介绍,建议学生结合课本或其他参考资料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2. 阅读与讨论学生按照指导要求阅读选段,然后进行个别或小组讨论,就以下问题展开交流:a) 选段主要讲述了哪个故事情节?b) 选段中哪一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为什么?c) 选段中有哪些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描写?请列举并解释其寓意。
d) 选段中是否有一些文学或艺术手法?请列举并分析效果。
3. 小组研究与展示学生分成小组,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章节或故事情节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该章节的主题、人物形象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并用PPT或其他形式进行展示。
4. 创作与表演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可以选择某个章节或故事情节进行改编、创作剧本并进行小剧场表演,展现对《西游记》的理解和个性化阐释。
5. 总结与评价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归纳《西游记》的重要内容与对其理解的收获,进行讨论和班级展示,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展示优秀作品,并提供相关延伸阅读资源。
四、教学评估1.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学生对选段的讨论和个别测试,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判断其对《西游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掌握程度。
2. 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小组研究和展示,评估学生对《西游记》文学特色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3. 创造力和表演能力:通过学生的剧本创作和小剧场表演,评估学生对《西游记》的个性化阐释和创作能力。
五、拓展延伸教师可提供《西游记》的相关续作或改编作品,供学生自愿阅读和研究,进行书评或文学鉴赏小组活动,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和理解深度。
人教部编版《西游记》第九课时教育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西游记》第九课时教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并理解《西游记》第九回的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并描述孙悟空在第九回中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理解孙悟空忠诚、勇敢、聪明的品质,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学会尊重他人。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西游记》第九回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在拜师学艺后的第一次考验——击败白骨精的故事。
这一回中,孙悟空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战斗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西游记》的过程中,已经对孙悟空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这一回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深入了解孙悟空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文本,深入理解孙悟空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孙悟空的品质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学生预习第九回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2.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角色扮演道具等。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简要回顾前八回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第九回的学习。
课堂讲解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第九回内容,并讲解生词和难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孙悟空在第九回中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征,如忠诚、勇敢、聪明等。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孙悟空的形象特点和性格特征,分享自己的观点。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课堂表演,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孙悟空的品质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成长。
课堂教学设计:《西游记》情节解析
课堂教学设计:《西游记》情节解析引言《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神魔小说的巅峰之作。
本文将围绕《西游记》的情节展开详细解析,并设计一节以此为主题的课堂教学。
一、《西游记》情节概述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作者吴承恩塑造了一个奇幻世界,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真经的故事。
其中涵盖了众多精彩纷呈的情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孙悟空闹天宫孙悟空作为唐僧取经团队中最具戏剧性和个性鲜明的成员之一,他闹天宫的故事可以说是整个小说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情节之一。
2. 唐僧师徒与妖精斗法《西游记》中还有许多妖怪与唐僧师徒们斗智斗勇或者通过武力对抗的精彩场景。
这些情节对于展示人物的智慧、勇气和团结合作非常重要。
3. 六道轮回与修行《西游记》中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命运和修行的主题。
师徒四人在取经过程中不仅仅是面临妖魔鬼怪的折磨,还需要自我超越和修行提升自身。
4. 西天取经与真经传承整个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唐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险,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并将它带回中原。
这个情节体现了坚持信仰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力和毅力。
二、课堂教学设计1. 主题介绍与背景讲解在课堂一开始,引入《西游记》的主题及背景信息,包括作者吴承恩、小说创作时代背景等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融入文本情境的学习氛围。
2. 情节分析与创作呈现通过精选几个重要情节进行深入分析和讲解,如孙悟空闹天宫、唐僧师徒与妖精斗法等。
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演讲、或者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对情节有更深入的理解。
3. 角色扮演与情节重现分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进行再创作,可以是剧本改编、小品表演或是其他方式。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情节,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 小组分享与评价每个小组完成创作后进行展示,并相互评价。
教师可就学生的创意、关键情节还原度、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评价指导,同时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尊重。
结论通过《西游记》情节解析的课堂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拓宽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认知,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西游记》教学设计
《西游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西游记》这部古典名著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人物形象。
2.通过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文化内涵。
2.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分析。
3.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意义和艺术特色。
2.重点: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投影仪、屏幕。
2.《西游记》原著、多媒体课件。
3.教学视频、音频素材。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学生已知的《西游记》相关知识。
2.教学策略: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3.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六、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西游记》电视剧主题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讲授新课:o《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及文化内涵。
o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分析。
o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3.巩固练习:提供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并组织小组讨论。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总结重点和难点内容。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小组报告、口头反馈。
2.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八、作业布置1.阅读《西游记》原著,选取其中一章进行深入分析。
2.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3.收集与《西游记》相关的文化素材,如图片、音乐等,制作一个小型展览。
九、教师自我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2.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哪些环节可以进一步优化?3.评价方式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有更好的评价策略?4.作业布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是否有更好的作业形式?。
《西游记》教学设计
《西游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了解《西游记》及其作者;2. 熟悉《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3. 分析《西游记》中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4. 朗读《西游记》的片段并进行角色扮演;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深入探究《西游记》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西游记》这部著名的古代小说,并提出以下问题:1. 你们对《西游记》有了解吗?2. 你知道《西游记》是谁写的吗?3. 你对《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有什么印象?二、学习《西游记》(30分钟)1. 学习《西游记》及其作者:教师给学生介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并让学生阅读有关《西游记》的简介或相关材料,了解该书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 熟悉《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西游记》中的四位主要人物: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并简要介绍他们的特点和角色关系。
三、分析《西游记》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2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西游记》中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和道德观。
学生可以基于自己的理解和阅读体验,提出观点并进行讨论。
四、朗读和角色扮演(15分钟)教师选取《西游记》中的一段对话或情节,让学生进行分组朗读和角色扮演。
学生可以选择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理解情节和人物特点。
五、小组讨论和写作(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如友情、奉献、信仰等,让学生进行深入讨论,然后写一篇关于该主题的短文或段落。
六、总结与展示(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小组作品。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西游记》的理解和体会。
《西游记》教学设计
《西游记》教学设计《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是一部富有民间传说和神话色彩的文学巨著。
该小说以其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西游记》,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西游记》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旨在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教学参考。
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文学价值等基本知识;了解《西游记》的内容梗概,熟悉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把握其主题和意义。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西游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对古典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和热情。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西游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勇于迎接挑战、坚韧不拔的品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热爱,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和深厚;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西游记》的背景介绍在教学开始之前,首先应该对《西游记》的作者、成书背景等进行简要的介绍。
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课外阅读的形式了解《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以及该作品的成书背景和历史价值等相关内容。
通过这样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西游记》,并且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可以选择《西游记》中的部分篇章或者重要情节进行讲解。
可以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悟空大闹天宫等经典情节入手,生动地向学生展现《西游记》的精彩故事。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有更深刻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这部古典巨著的兴趣和热爱。
3. 《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在教学中,应该着重介绍《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介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些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西游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加强阅读名著的信心。
2、通过读原文练习说话,欣赏电视片段,体会原著的精妙,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著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原著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课文《猴王出世》导入。
(1分钟)
老师吟诵:“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
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这段描写选自我们刚刚学习的课文——生答(《猴王出世》。
)这个石猴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生答(孙悟空),同学们对机智、勇敢,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继续阅读了《西游记》这本原著。
今天这节课外阅读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西游记》!
二、读书汇报。
(14分钟)
据老师课前调查,我们班有42位同学读完了《西游记》,真不简单,这本书有八十万字呢!请读完这部书的同学起立,扬起手中的《西游记》通读证书,为自己欢呼!也请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还没读完的同学可要加油哦!无论是读完的还是没读完的,相信同学们对《西游记》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老师想出题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有没有信心?好,请看题:
(一)选择题:
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
b、玄明
c、唐三藏
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马温
b、天蓬元帅
c、卷帘将
3、《西游记》一书共有——
a、八十回
b、九十回
c、一百回
4、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
a、东海龙王的儿子
b、西海龙王的儿子
c、南海龙王的儿子
5、《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
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
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
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6、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
a、十万八千里
b、十万三千里
c、十万里
7、沙和尚的法号是——
a、沙悟净
b、沙悟能
c、猪刚鬃
8、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
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
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
(二)我来考考你
刚才老师出的题没有难倒大家,现在你们自己出题,来考考大家,行不行?谁来出题?
(三)趣人妙事我来说。
1、同学们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大家读书可真仔细,老师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西游记》,羡慕那些长生不老、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神仙;惊叹那些曲折离奇、妙趣横生的故事,有些情节至今想来还觉得趣味盎然。
请看看老师记忆中的趣人妙事——(播放精彩片段)
2、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说说其中的趣人妙事了。
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吧.。
3、学生代表发言。
三、指导名著整书阅读的方法。
(8分钟)
1、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更精彩,老师也佩服大家。
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更何况是文言版的呢?读的时候顺利吗?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你解决没有?你是怎样解决困难的?还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调控,分层提问)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
(整本原著——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参考译文,也可以请教别人。
四、引导读经典内容的方法。
(16分钟)
1、大家介绍了很多通读《西游记》的方法,现在老师出示《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打赌,被压下五行山”的片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能运用刚才提到的一些方法读懂这片断,如果还不懂的可请教同学、老师,然后再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把这一段的内容具体说一说。
出示原文。
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
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
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
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
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宵宫尽是我坐也。
”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
”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
——选自《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2、四人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注意,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要说一次,而是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把这段故事说得生动有趣。
可以选一个代表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内容,也可从表情、动作等方面提供一些意见。
3、谁来说一说?
4、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老师追问:你是怎样读懂这故事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经典片断----细读:解疑,想象,理解品味
5、刚才大家在读懂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扩充了故事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这正是读经典片断的一种方法。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导演杨洁和演员六小龄童也和大家刚才一样,认真读懂原著,结合实际发挥想象,也拍成了大家喜闻乐看的《西游记》,下面我们来欣赏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如来佛祖打赌,被压下五行山”的片断,经历导演与演员想象的过程。
6、刚才大家所讲的片断和导演所拍的电视片断,多么详尽,多么精彩,然而,《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却仅仅用了239个字,多么的精炼呀!下面请再回到原文中,好好品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7、传神的描写,精炼的语言,给读者带来无尽的想象,怪不得北京大学白化文教授对《西游记》作了这样的评价:(齐读)
《西游记》其想像新奇,上天下地,出神入化,可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主要人物的性格也极为鲜明。
而且读者面最宽,老少咸宜。
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
五、鼓励探究拓展延伸
1、讨论:唐僧师徒各有特点,你欣赏谁的什么特点?为什么?结合理解三藏做事有恒心的特点。
出示原著中描写猪八戒的句子,鼓励课后探究阅读。
2、介绍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对《西游记》不同的解读。
3、继续阅读《西游记》,推荐阅读书籍。
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名著《西游记》的相关内容;
2、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3、引导学生体会《西游记》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体会《西游记》作品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引导质疑法、交流合作法、自读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播放《西游记》的主题曲,让学生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歌唱。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承恩的《西游记》。
(板书:作者及课题)
二、走进《西游记》
1、学生简介作者、写作背景及《西游记》的文学地位。
2、介绍小说的主要内容
3、教师补充介绍《西游记》的演变
三、知识大盘点
1、首先,老师想考考大家,看谁的《西游记》知识最丰富。
(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玄奘B、玄明C、唐三藏
(2)猪八戒原本是天上的—— A、弼马温B、天蓬元帅C、卷帘将
(3)《西游记》一书共有—— A、八十回B、九十回C、一百回
(4)唐僧的坐骑小白马原本是——A、东海龙王的儿子B、西海龙王的儿子C、南海龙王的儿子
(5)《西游记》中唐僧的徒弟是指—— A、孙悟空、猪八戒、小龙马B、孙悟空、哪吒、沙和尚C、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6)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 A、十万八千里B、十万三千里C、十万里
(7)沙和尚的法号是—— A、沙悟净B、沙悟能C、猪刚鬃
(8)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指—— A、《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B、《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C、《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
四、品评主要人物形象师:
我们读书不是盲目地翻书,是要讲方法的。
像《西游记》这一类的书,我们可以从了解、分析典型情节入手,从而感受人物的形象。
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提示:1、要尽量客观、公正地评价;2、评价要有依据,主要是分析原著中相应的内容;3、抓住主要性格特点,抓住其典型特点;4、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
五、课堂小结
《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几百年来,孙悟空、猪八戒等鲜明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许多经典情节人人口耳相传,老师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有关通读整本原著,细读经典片断的方法,与经典名著零距离接触。
六、布置作业: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近200字的人物简介。
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红孩儿、白骨精
板书设计:
《西游记》吴承恩
情节人物环境
趣奇美
现实意义:追求理想、团队合作、艰苦奋斗、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