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对联
对联的对法
对联的对法以言蔽之地说,所谓对联的对法就是对仗。
对仗是对联最本质的形式要求。
我们在第一节中概括了对联的六大基本特征,其中有四点都是有关对仗的。
对联的对仗在原则上与律诗的对仗完全一致,但在操作要求上可以较律诗为宽。
下面从三个方面概要他说明对仗的具体内容。
一、词性方面的对仗。
本书开头已说过,词性的对仗就是使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词处于相对应的位置上。
结合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法上的习惯以及对联的实际创作经验,我们将对联中的词对分为以下12种基本类型予以介绍:(1)一般名词对。
一般名词指表示普通事物名称的词,如日、月、山、川、江、树、花、草、鸟、兽、虫、鱼、笔、墨、纸、砚、天空、土地、房屋、街道、宾客、亲朋、渔樵、农桑、灾荒、战争……联例:蟹入鱼罾,恰似蜘蛛结网鼠偷蚕茧,浑如狮子抛球(动物趣联)居江畔有酒待宾朋且抚我棋琴书画看云帆无意辨荣辱休管他春夏秋冬(商芝自题厅堂联)在诗、词和对联中,名词的数量往往是各类词中最多的,因此旧时文人对名词的对仗格外讲求精细化。
他们把名词二度划分为15门,即天文、地理、时令、宫室、器物、饮食、服饰、文具、文学、草木花果、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干支,要求相对仗的名词尽可能出自同一门中(所谓工对主要是指做到了这一点)。
这个要求在今天似乎已没有过多强调的必要了。
(2)专有名词对。
专有名词指词素搭配固定、用于专指的称谓词,主要指人名、地名、朝代名、器具名、建筑名、作品名等。
如:唐尧、虞舜、周公、孔明、鲁迅、高尔基、昆仑、黄河、泰山、西湖、铜雀台、长生殿、《春秋》、《论语》、《诫子书》……联例:海内共知徐孺子前身应是九方皋(章士钊题赠徐悲鸿)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谐趣联)正因为专有名词的词素是固定搭配起来的,故对仗时且不可再将其拆成几个词对待。
如上例中的徐孺子与九方皋皆为人名,不能因为单看徐与九词性不同便认为此联对仗不工。
再如叶挺贺郭沫若寿辰联:寿比萧伯纳,功追高尔基。
萧伯纳与高尔基的词素并不同性,但词是同性的。
对联对仗口诀大全
对联对仗口诀大全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是由两个意义相对应、形式相对称的句子组成。
对仗口诀则是指对联中句子的字数、字形、韵律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对仗关系。
下面是一些对联对仗口诀的大全,供大家参考和欣赏。
1. 句分三句七字韵,字相对仗意相对。
这句对联的句子分为三句,每句七字,句子之间形成明显的对仗关系,字形相对称,意义相对应。
2. 一仄一平句平仄,两仄一平句平平。
这句对联的韵律是一仄一平、两仄一平,句子之间的平仄关系呈现出对称的结构。
3. 简单明了两仄平,五言绝句典范成。
这句对联的特点是简单明了,句子中有两个仄声与一个平声,体现了平仄关系的对称性。
并且使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达到了典范的效果。
4. 七言绝句高山水,句句平仄字字对。
这句对联使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描绘了高山水的景色。
每句的平仄关系形成了对称,每个字之间呈现出对仗的关系。
5. 十字口诀字字对,平仄相生仄平生。
这句对联的口诀表达了对联的特点,每个字都呈现出对仗的关系,平仄关系相生,形成了平仄对称的结构。
6. 一对对联双倍美,平仄对仗字字清。
这句对联表达了对联的美感,两个句子相互呼应,平仄对仗的关系清晰明了,给人以双倍的美感。
对联对仗口诀大全中的这些例子展示了对联的形式美和艺术韵味。
每个字、每个句子之间的对仗关系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对称的审美观念。
通过欣赏和学习对联对仗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对联的二十九种对法
对联的二十九种对法对联的格律,简称为联格或联律,是指前人在对联创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找出的使后学者有所遵循、可以避免走弯路的格律。
对联的格律可以分为三方面来谈。
一是原来标有“诗格”的联格,它对对联的对仗、格式等有着根本性的要求,却从无联格之名。
第二个方面,也已用作联格,同样没有联格之名的种种对法要求,通常称之为“对仗”;它对对联的对仗格式也同样带有根本性的作用。
第三个方面,是有联格之名的一些格式但它仅仅是对联诸格中的一个局部,如“嵌字格”等。
根据这三个方面,现将对联格律分早期的格律、后出的联格、以及镶嵌格等三方面分别介绍。
一、早期的格律对我国早期的诗格作较全面整理的应算是日本的空海和尚的《文镜(礻必)府论》,他归纳整理了我国早期的诗格理论形成此书,其中的二十九种对,后来被兼用到对联创作之中成了最早的联格。
现将其摘录如下:(—)二十九种对(节录,有些已予简省)1、的名对(又名正对、切对)的名对者,正也。
凡用文章,正正相对。
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东,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上句安正,下句安斜;上句安远,下句安近;上句安倾,下句安正。
如此之类,名为的名对。
初学作文章,须作此对,然后学其余也。
例句: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砌下花徐去,阶前絮缓来。
元兢曰:正对者,尧年、舜日:尧舜皆古之圣君,名相敌,此为正对;上用松桂,下用蓬蒿,松桂是佳木,蓬蒿是恶草,此非正对也。
2.隔句对(后人把它叫作扇格对)隔句对者,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如此之类,名隔句对。
诗曰: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释曰:第一句昨夜与第三句今朝对,越溪与逾岭对;第二句含悲与第四句抱笑对,上兰与长安对,句为隔句对。
3.双拟对。
双拟对者,一句之中所论。
假令第一字是秋,第三字亦是秋,二秋拟第二字,下句亦然。
如此之对名双拟对。
诗曰:夏暑夏不衰,秋荫秋来归;炎至炎难却,凉消凉亦追。
按:“拟”的意思是似,比。
写对联的方法和诀窍
写对联的方法和诀窍
对联,又称门对、春联、对子、楹联等,是一种具有汉字特色的文学形式。
写对联的方法和诀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三部分,上下联要求字数相同,意义相对,横批则是对上下联的总结或概括。
对联通常用于春节、婚庆等喜庆场合,以表达美好祝愿和寓意。
2. 掌握对仗的技巧:对仗是对联的基本要求,包括平仄、词性、语义等方面的对仗。
平仄是指汉字的声调,一般要求上联和下联的平仄相对;词性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语义要求上下联的意义相互呼应,形成对比或补充。
3. 运用修辞手法: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设问等。
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对联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4. 注意字句的选择:对联的字句要求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在选字时要注意避免重复、生僻、俗气的词语,力求用词准确、生动。
5. 保持整体和谐:对联的整体要求和谐统一,上下联之间要有紧密的联系,横批要与上下联相得益彰。
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主题,使对联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
6. 勤加练习:写对联需要一定的功底和技巧,多读多写是提高对联水平的关键。
可以通过阅读名家名篇,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不断积累经验。
7. 保持创新:虽然对联有一定的格式和要求,但创作过程中要保持创新精神,不拘泥于传统,力求新颖独特。
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题材入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写对联的知识
写对联的知识
写对联的知识有很多,以下为您推荐:
1.上下联字数相等。
除了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2.上下联平仄声合律。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的尾字用仄声,下联的尾字用平声。
3.上下联词性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上下联内容相关。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5.横批保持从右至左。
横批即如对联的横额,横批从右至左,符合古人书写习惯。
对联的对仗
对联的对仗2、以格律论对,可以分为工对、宽对和邻对。
(1)工对:一副对联,如果做到了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奏对拍,再加上平仄对立,没有不规则重字,就可以认定为工对。
成都青羊宫八挂亭联:西出函关佛子拜;东来鲁国圣人参。
该联是写老子的。
老子西出函谷关,关令尹留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为周柱下史时,孔子曾向老子问礼。
词性、结构、节奏都是一致的,平仄又合乎联律要求(只有“佛”字为古入声,但处在非音步位置,不论),又没有出现不规则重字,堪称工对。
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联:水面文章风写出;山头意味月传来。
上下联的词性、结构、节奏完全一致,平仄无一字不对(“出”字古入声),属工对。
(2)宽对:如果不能完全做到工对,在某方面有宽松之处,就是宽对。
请看李渔题武汉老子祠联:天下名山僧占多,还须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上好话佛说尽,又谁知五千妙论书自尊师。
此联的词性,只有一处有问题,就是上联“吾”为代词,下联“自”为介词。
平仄的问题较多:“峰”、“吾”失替;“上”、“话”、“说”失替;“知”、“千”失替,“论”、“自”失替;“下”、“上”失对;“占”、“说”失对;“留”、“知”失对。
特别是下联第一分句,七字全部为仄声(“佛”、“说”古入声),是非常罕见的。
所以此联虽然是出自大家之手的名联,只能算宽对。
淮安周恩来故居联:擎马列旗帜,佐革命伟业,丰功巍巍留青史;抱云水襟怀,持松柏气节,盛德昭昭映碧河。
联意自不必说,此联词性、结构、节奏均无问题。
平仄的问题较大。
从全联的用字看,属古声联。
上联“列”与“帜”失替,“命”与“业”失替;下联“柏”与“节”失替。
“列”与“水”失对,“命”与“柏”失对,“业”与“节”也失对。
只能算宽对。
工和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标准、界限。
既使今人视为工对的联,在古人看来却可能是宽对,这里的关键是标准不同。
在名词的使用上,古人严,今人宽。
今人认为,只要是名词就可成对;而古人则将名词是分为三十个小门类,必须小门类的字词相对才算工。
学对歌诀-对联入门必背
《学对歌诀》平对仄,仄对平。
平仄两分明。
有无与虚实,死活并重轻。
上去入声皆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
虚对实,实对虚。
轻重莫偏枯。
留心勤事业,满腹富诗书。
古人已用三更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寻义理,辨声音。
呼吸务调匀。
宫商角徵羽,牙齿舌喉唇。
难呼语气皆为浊,易纽言词尽属清。
须熟习,莫闲嬉。
讲解更思微。
磨穿桑氏砚,坚下董生帷。
一旦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天文】天对地,地对天。
日月对山川。
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十千年。
【地理】溪对谷,水对山。
峻岭对狂澜。
柳堤对花苑,涧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朝对暮,夏对春。
五戊对三更。
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宫室】楼对阁,院对宫。
栋宇对垣墉。
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
几万黄蜂寻苑圃,一双紫燕入帘栊。
【国号】今对古,汉对唐。
五帝对三皇。
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姓名】韩对赵,吕对申。
张耳对李膺。
贾山对潘岳,魏绛对陈平。
萧曹汉代称良相,李郭唐朝是伟人。
【身体】心对口,面对身。
皓齿对朱唇。
咽喉对肺腑,肝胆对腹心。
赤面丹心诚烈士,朱颜绿鬓是佳人。
【衣巾】襦对袜,帛对巾。
束带对垂绅。
罗帏对绣被,纱帐对锦茵。
礼乐衣冠成上国,文章黼黻美吾身。
【文史】经对史,赋对诗。
传记对歌辞。
典谟对风雅,赞语对箴规。
萤窗励志穷经日,凤陛成名射策时。
【珍宝】犀对象,玉对金。
宝瑟对银筝。
珠璫对象简,玉笛对瑶琴。
玻璃可作床书枕,玳瑁常为食客簪。
【器皿】书对画,碗对觥。
砚匣对棋枰。
藤床对竹几,晓角对寒砧。
光射斗牛知剑气,志存山水辨琴音。
【食馔】茶对酒,饭对羹。
美酿对香粳。
炮羊对脍鲤,煮笋对餐英。
雪夜烹茶真韵事,春初煎韭见交情。
【果品】柑对桔,榧对菱。
圆眼对榄仁。
荔枝对松子,都李对林檎。
交梨火枣仙家品,银杏朱樱御苑珍。
【蔬菜】荠对菽,藻对萍。
捋笋对采芹。
春来堪剪韭,秋至便思莼。
羊肚鸡跖蔬味美,猴头凤尾菜名新。
对对联的方法与技巧举例
对对联的方法与技巧举例
1. 对联内容应经典有文采:对联写作要选择经典的文字,使其有文采,而不是单调的概念,既要有深意,又要有传神的语言。
2. 对联下联追上联:对联写作要让上联与下联相追,让上联的意思在下联中得到充分展示,使其呼应,增强对联的意境。
3. 对联字数有讲究:对联写作要求字数要掌握得当,每句对联不宜过多,根据不同场合可选择四字、六字、八字等字数,使其简洁明了。
4. 对联句式有规律:对联写作要有规律,上下句式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上联是顺句,下联是倒句,使其有节奏感,更容易被读者记住。
5. 对联字体大小有讲究:对联写作要考虑字体的大小,一般上联字体应大于下联,使其更容易被读者认出,更能体现对联的格调。
6. 对联写作要有情调:对联写作要考虑情调,上下句要表达一种相对应的心情,使其充满生活气息,让读者在愉悦之中被感染。
7. 对联用词要有技巧:对联写作要注重用词技巧,如选择押韵、对仗、双关等技巧,使其显得优美有趣,又能起到艺术的修饰作用。
8. 对联要有对称:对联写作要有对称,上下句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句式、拼音等,使其有句句对称的美感,更加优雅。
9. 对联要有深意:对联写作要有深意,上联与下联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简洁明了,但又要蕴含深意,让读者在感受美文之余,受到思想的感染。
10. 对联要符合场合:对联写作要考虑场合,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语言,使其符合场合,表达出祝愿或意义,给人留下美好记忆。
对对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啼。 最爱东湖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酬乐天扬州 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对对联
对对联方法:
对对子方法——拆合法,即把句子拆成若干个词,分 别作对,最后组合成一句。如“扫千年旧习”,就可拆为 “扫——千年——旧习”三段分别对之。 “扫”为动词,可以对“除、革、扬、去、建、展、 破、树、立、起、积”等等。 “千年”为数量词,可以对“百岁、万载、一代、四 时、三秋、两辈、”等等。 “旧习”为偏正式的名词,可以对“新风、恶俗、丑 行、怪癖、陋风”等等。从中选出一些组合成即可。 “除——百岁——恶俗” “革——万载——陋风” 上联: “祖国——江山——好” “展——一代——新风” 下联: “社稷——日月——新” “百姓——喜事——多”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考对联题
1.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 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 游记》或《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2005年镇江 面恶心善,鲁达拳打镇关西 市中考题) 2、对对联 1)山色风光好 2)屋后松竹添秀色 3)品美文若饮甘露 4)雪中送炭,贫困子弟登学府锦上添花,有志少年夺状元 锦上添花,平常儿女入名校 湖光景色秀 门前梅兰吐芳香 读好诗似尝琼浆 读名篇如交佳友 水秀月影清
如何对对联
如何对对联下面我们概要地谈谈如何对对联:一、语言形式上的要求对联,也叫对子。
它要求语言对仗,具体为:1、字数相等。
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坟,这样才整齐、对称、平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对联的字数没有一定的限制,但单句对联多为五言、七言联,其次是四言、六言联:复句对联多为八言以上。
2、结构相同。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要求句子结构一致,即单句对单句,复句对复句;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递进对递进,判断对判断,转折对转折,等等。
3、词性相对。
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对(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国,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等。
在名词中,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诸如天文(如:日月风雨霜露)、地理(如:山水江河城镇)、草木(如:桃李花果枝叶)、建筑(如:亭台楼阁门户)、人体(人手足口耳目)等。
如果用同一小类中的名词相对,则叫“工对”,颜色对、数目对也属“工对”;若是用不属于同一小类的名词相对,则叫“宽对”。
4、平仄相反。
平仄是对古声调的一种分类。
“平”是指古平声,“仄”是指古上声、去声和入声。
识别字音的平仄可借助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
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古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发展到今天的普通话里已经变成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了。
大体上来讲,今天普通话的阴平、阳平是“平”(注:派人普通话阴平、阳平中的古人声除外,应为“仄”),今天普通话的上声、去声是“仄“。
“平仄相反”是指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做到“以平声对仄声,以仄声对平声”,尤其是第二、四、六字和最后的一字。
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
二、内容上的要求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要求彼此相关,不能毫无联系。
通常有三种类型:1、正对:也叫同类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类相关,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如上文中的对联。
又如:“知识海洋勤是岸,科技高峰志为梯。
对对联的技巧和方法
对对联的技巧和方法怎样对对联(一)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
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
如:五蕴皆空观自在;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
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
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
如:一心常忍辱;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怎样对对联(二)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
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
总之,若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
如: 觉行圆满;功德庄严。
(正对)心平积福;欲重招殃。
(反对)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
如: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
当然,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
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
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
如: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
对对联的技巧和方法
对对联的技巧和方法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通过对仗、对调、反衬等手法,运用工整的字词、巧妙的结构,表达出深刻的意境和寓意。
下面将介绍对对联的技巧和方法。
1.谐音技巧谐音是对对联中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运用拼音、音韵、声调等语音特点,使对联的上下联字词在发音上达到一定的谐趣。
例如,“苹果多吃,医药钱省”中的“苹”与“药”、“果”与“钱”谐音呼应,增强了对联的趣味性。
2.对仗技巧对仗是对对联中最基本的技巧,它包括平仗和仄仗两种形式。
平仗是指对联中上下联的字词在声调上保持一致,例如“风华正茂,养生有道”;仄仗是指对联中上下联的字词在声调上相间变化,例如“抱书山,迎字泉”。
3.映衬技巧映衬是对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巧妙地安排上下联的字词,使其相互呼应,从而增强对联的表现力。
例如“宛若云飞,疾若雷霆”中,“云飞”与“雷霆”相呼应,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快速的意境。
4.互文技巧互文是对对联中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在对联的上下联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结构,使其相互呼应,增强对对的统一感。
例如“宾至如归,客来久留”中,“宾”与“客”相呼应,增强了对联的连贯性。
5.借代技巧借代是对对联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手法,使对对联中的字词更具表现力和鲜明的形象。
例如“日月之光,照亮人生”中,“日月之光”借代太阳和月亮的光芒,喻指生命的光辉。
6.用典技巧用典是对对联中运用典故、典型人物、历史事件等文化资源,增强对对联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
例如“山高水长,诸葛亮心”中,“山高水长”是对壮丽景色的描绘,“诸葛亮心”则运用了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名字,突显了智慧和胆识。
7.画意技巧画意是对对联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字词的排列和安排,使对对联的整体形成一幅生动的图画,在表现主题和意境上更加丰富和生动。
例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封家书润万缘”中,“春色满园”和“一封家书”以及“关不住”和“润万缘”形成了两组鲜明的画面。
对对子的顺口溜
关于对对子的顺口溜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对对子的顺口溜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对对子的顺口溜上对下,小对大。
前对后,左对右。
多对少,老对少。
来对去,男对女。
黑对白,里对外。
高对低,粗对细。
远对近,古对今。
明对暗,早对晚。
有对无,出对入。
宽对窄,买对卖。
南对北,首对尾。
西对东,始对终。
干对湿,公对私。
美对丑,薄对厚。
咸对淡,甘对甜。
天对地,稠对稀。
旧对新,晴对阴。
浮对沉,假对真。
强对弱,对对错。
开对关,硬对软。
深对浅,加对减。
负对正,降对升。
冷对热,饱对饿。
死对生,反对正。
直对弯,长对短。
胜对败,好对坏。
快对慢,双对单。
熟对生,歪对正。
笑对哭,吸对呼。
退对进,阳对阴。
优对劣,日对夜。
紧对松,轻对重。
香对臭,胖对瘦。
后对先,易对难。
冷对暖,忙对闲。
爱对憎,贵对贱。
送对迎,动对静。
仰对俯,吞对吐。
扩展资料:例句:上联:新居子,新车子,新马子,全新登场;下联:代县长,代市长,代议长,三代同堂。
横批:都是A来的红米饭南瓜汤,老婆一个孩子一帮;红米饭王八汤,孩子一个老婆一帮。
横批:与时俱进二.征集特色对联和打油诗一般人把俚俗的诗称为“打油诗”,这里有个典故。
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写了一首咏雪的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全诗用语俚俗,浅白显露,张打油名声就此传开。
后来人们把用语俚俗的诗均称为打油诗。
好玩的是,历代不少名人都偶有打油之作。
相传苏轼长的是马脸,苏小妹的前额特宽,两人曾互作打油诗戏谑对方。
苏轼首先发难:前脚未出闺房内,额头已到华堂前。
苏小妹不甘示弱,反唇相讥道:去年一点相思泪,今年始流到嘴边。
明初大才子解缙生性滑稽诙谐,机灵善变,一次随朱元璋同出钓鱼,朱钓了半天,不见一条鱼上钩,大为光火,解缙忙在一旁恭维: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鱼。
直说得朱“龙颜大悦”。
明代的唐伯虎生性孤傲,不愿贪图珍贵,写了一首打油诗挂在自己书房里表明心志:不炼金丹不坐禅,桃花庵里酒中仙。
关于对联对仗要求_对联大全
关于对联对仗要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以下是一篇关于对联对仗要求,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字数相等对联可短可长。
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出句)是多少字,下联(对句)也应当是多少字。
如果字数不相等,除极特殊情况,便不成为对联。
这是对联最起码的一条要求,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一条要求。
2.句式一致这里所说句式,指句子指句子节奏形式。
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各种音响有一定规律的长短强弱的交替组合,在对联中,可以表示为音义的停顿。
相同字数的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节奏形式。
如五言联的节奏形式就不只一种:“二三”式欲知|千古事; 须读|五车书。
“二一二”式挥毫|列|锦绣; 落纸|若|云烟。
“二一一一”式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一四”式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3.词性相当词性,或说词类,在上下联对应位置,应当相同或相近。
在现代汉语中,词可分为十一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以上属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以上属虚词。
对仗要求,原则上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我们都知道,传统对仗习惯,有更严格的要求,又有宽松的地方。
更严格的要求是,名词还分若干小类:天文、地理、宫室、器物、草木、鸟兽、形体、人+事、人伦等等(详见第七讲),一般要求小类相同或相近的词相对那么,宽松的是,不要求连词对连词,介词对介词,基本上把现在的副、连、介、助叹等虚词看作一+类,可以彼此相对。
古代划分的“实字”、“虚字”,跟现在的实词、虚词不尽相同。
如古代把某些动词和某些形容词归入虚字,所以某些动词与某些形容词相对也是可以的对仗有工对和宽对之分。
工对,原则上相对的词要词性和词的小类相同,宽对,原则上也要词性相同。
4.结构相应这是说上下联在语法结构上互相照应,彼此对称。
词和词组构成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联合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动补结构、介宾结构等(详见第四讲)。
对联押韵正确的方法
对联押韵正确的方法
写对联时,需要注意韵律和谐,押韵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是一些关于押韵的规则和方法:
1. 押韵的定义:对联的上下联,需要在末尾的用字上做到声音和谐且呼应。
通常,这个和谐的声音就是押韵。
2. 押韵的规则:
上联与下联的尾字,必须押同一韵部。
古汉语中的声调分平、上、去三声,现代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声,这四声又分为平、仄两类,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
上下联不能重韵。
即上下联不能使用同一个字作为韵脚。
3. 押韵的方法:
首句尾字押韵:这是最常用的方法,首句的尾字就定下全副对联的韵脚,以下各句尾字即须押同一韵部。
双句尾字押韵:首句不押韵,以下各句尾字须押同一韵部。
两句一换韵:即下联首句不押韵,以上联第二句作首句,以下各句尾字须押同一韵部。
多句一换韵:即全联多句一韵,也就是全联内容集中表达一个意思,全联同时结句。
4. 避免忌讳:
避免孤平:在格律诗中,不论平仄,单句中必须有韵脚,因此不存在孤平问题。
但在对联中,由于出句尾字不押韵,就容易犯孤平。
避免“挤韵”和“撞韵”:所谓“挤韵”,是指在对联中使用了与全副对联都不相同的韵脚字。
所谓“撞韵”,是指在对联中使用了全副对联重迭的字。
5. 实践和练习:了解并掌握这些规则后,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对联创作能力。
可以尝试自己创作或修改一些对联,通过不断尝试来掌握押韵的技巧。
总之,要写出好的对联,除了要注意语法结构外,还需要注重声音的和谐和意义的深刻。
押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联出句与对句要领
《出句与对句要领》怎么样才能对出好的句子呢?聪明的人,对联高手是凭感觉的。
你聪明吗?你是对联高手吗?那么,咱们还是按步就班的来进行对句。
我们通过规范划,来达到更好的对句。
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弄清它的规律。
通过其规律,找到驾驭它的技巧,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讲一下:第一、对句的步骤一般情况下,对句可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立意,断句,对词,置律,润色五个方面。
想完成一个好的对句,这五个方面是必须滴先说立意说简单点,就是找感觉。
看到了一个出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确定出句在表达什么?然后置身于其中,在出句那样的意境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做到什么?想到什么?然后才能据此进行对句,使对句内容与出句联结紧密,最后得到了一个意境统一的对句。
为每段的词找个相应的词来对。
第四步是置律,这是联律规则中“平仄相对”要素。
看平仄设置有没有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使之符合对联平仄设置要素。
这些都做完了,最后进行润色,检查对句,是否符合对联的各种要素,哪里还有可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合理的完成这五步,那么,原则上说,我们应该能得到一个较好的对句了。
以上所说的“步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按这样的步骤,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可能会有其它更直接、巧妙的方法或步骤,但最后要取得的结果是一样的,特别是思维比较敏捷的朋友们。
会把这几个步骤穿插融合。
当大家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也能够做到。
下面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说一下:对联,顾名思义,是即对又联,如果说平仄等要素是对,那么语意要素就是联。
可是如何找到上联意境合适的切入点呀?也就是“联”的问题。
应对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这个“联”呢?为了便于说明问题,下面我们引入一个“关联点” 的概念。
关联“关联点”就是能够通过某种方式,使之产生一个共性,对于出对句而言,它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也可以是同一个事物、同一个理念,甚至是一种状态、一种氛围、一种气质。
具体的说,我们可以6个方面着手去思考:人、事、物、时、地、景。
对联对仗的十七种方法
对联对仗的十七种方法很多人在写对联的时候不考虑对联的原有的写作规则,但从自身的意愿进行创作,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伦不类毫无新意,论及对仗之方法,不论选择何种对仗形式,皆必须注意如何构思,如何用字、措词、造句,诗意方能贯串。
其词意方面,有取其相对者,如:“悲”对“喜”、“善”对“恶”、“新”对“旧”等,有取其相似者,如“天长”对“地久”、“父慈”对“子孝”等,有取其相关者,如“江风”对“海雾”、“狂风”对“骤雨”、“珊瑚”对“玳瑁”、“青草地”对“白云天”等。
然词性方面,宜取其相同者方能成对。
我国文法上之词性,共分九种,称之为“九品词”。
其中名词、代名词为实字类,其它动词、状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等为虚字类。
亦有将动词与状词列入实字类者。
诗中所用以名词、代名词、动词、状词居多,副词、介词、连词较少,至如叹词与助词等则更少。
对偶即是一联两句之中,其句型与词性之排列相同也。
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状词对状词。
且其词句之组成型态,亦应相同。
如单字词与单字词相对,双字词与双字词相对,三字词与三字词相对等。
于今且将前人常用之对法,举其可为模范者,说明于下,以为初学者之参考。
一、实字对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杜甫:和贾至早朝大明宫)诗中对仗以实字居多,故称为“实字对”。
二、虚字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无计水东流;诗中对仗以虚字居多,故称为“虚字对”。
三、错综对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之八)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吹散五更风;此种对法,即前章所谓之“倒装句”法。
四、连珠对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王绩:野望)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杜甫:滟滪)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客子入门月皎皎,谁家捣练风凄凄;(杜甫:暮归)此即“迭字”对法。
五、人物对黄公石上三芝秀,陶令门前五柳春;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对中以“人物”之典故为主轴。
对联的28种对法
对联的28种对法对联的格律,简称为联格或联律,是指前人在对联创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找出的使后学者有所遵循、可以避免走弯路的格律。
对联的格律可以分为三方面来谈。
一是原来标有“诗格”的联格,它对对联的对仗、格式等有着根本性的要求,却从无联格之名。
第二个方面,也已用作联格,同样没有联格之名的种种对法要求,通常称之为“对仗”;它对对联的对仗格式也同样带有根本性的作用。
第三个方面,是有联格之名的一些格式但它仅仅是对联诸格中的一个局部,如“嵌字格”等。
根据这三个方面,现将对联格律分早期的格律、后出的联格、以及镶嵌格等三方面分别介绍。
1、的名对(又名正对、切对)的名对者,正也。
凡用文章,正正相对。
上句安天,下句安地;上句安山,下句安谷;上句安东,下句安西;上句安南,下句安北;上句安正,下句安斜;上句安远,下句安近;上句安倾,下句安正。
如此之类,名为的名对。
初学作文章,须作此对,然后学其余也。
例句: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砌下花徐去,阶前絮缓来。
元兢曰:正对者,尧年、舜日:尧舜皆古之圣君,名相敌,此为正对;上用松桂,下用蓬蒿,松桂是佳木,蓬蒿是恶草,此非正对也。
2.隔句对(后人把它叫作扇格对)隔句对者,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如此之类,名隔句对。
诗曰: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释曰:第一句昨夜与第三句今朝对,越溪与逾岭对;第二句含悲与第四句抱笑对,上兰与长安对,句为隔句对。
3.双拟对。
双拟对者,一句之中所论。
假令第一字是秋,第三字亦是秋,二秋拟第二字,下句亦然。
如此之对名双拟对。
诗曰:夏暑夏不衰,秋荫秋来归;炎至炎难却,凉消凉亦追。
按:“拟”的意思是似,比。
意指第一第三两个重复出现的字,字义基本相同,所以也以意思相同的两个字去对,故称“准拟成对”。
这一格相当于修辞中的“间隔反复格”。
4.联绵对联绵对者,不相绝也。
一句之中,第二第三字是重字,即名为联绵对。
上句如此,下句亦然。
诗曰:看山山已峻,望水水仍清;听蝉蝉响急,思乡乡别情。
对对联的方法与技巧举例
对对联的方法与技巧举例写对联,能让语言表达更加精彩,对联的写法也有许多方法与技巧,下面就以对联的方法与技巧举例来说明:1. 关联造句:写对联时,可以根据上联中的词语,找出关联的词语,用关联的词语来创作下联,可以让对联的内容更加精彩。
例如:上联:江山秀丽,下联:山水有情。
2. 相对对位:相对对位是指在上联中用一个词,在下联中也用一个词,用相反的方式描述,使得上联与下联相互呼应,更有节奏感。
例如:上联:春暖花开,下联:秋凉叶落。
3. 构词押韵:构词押韵是指在写对联时,可以根据上联的词语,构造新的词语,这样就可以保证对联的押韵,也能增加对联的魅力。
例如:上联:绿水青山,下联:蓝天白云。
4. 押调韵:押调韵是指在写对联时,不仅要考虑字里行间的押韵,还要考虑篇章的押调,从而使得语言更有节奏感。
例如:上联:桃李春风,下联:柳絮秋雨。
5. 词性搭配:词性搭配是指在写对联时,可以将上联中使用的词性,在下联中采用相反的词性,从而使得上联与下联形成对比,更有节奏感。
例如:上联:桃花流水,下联:山鸡放音。
6. 反义对托:反义对托是指在写对联时,可以将上联中的词语,与下联中的词语进行对比,从而使得上联与下联形成对照,更有节奏感。
例如:上联:欢歌笑语,下联:悲痛哀嚎。
7. 根据时令:写对联时,可以根据每个季节的特点,来创作上联与下联,从而使得对联更有时令感。
例如:上联:雨后春色,下联:风吹夏香。
8. 定式押韵:定式押韵是指在写对联时,可以采用一定的押韵形式,这样就可以让语言更有节奏感,也能保证对联的押韵。
例如:上联:鸟语花香,下联:月明林荫。
9. 押尾韵:押尾韵是指在写对联时,上联与下联的末尾字,要有一定的押韵关系,这样就可以让对联更有节奏感,也能保证对联的押韵。
例如:上联:桃花水晶,下联:草木青翠。
10. 押头韵:押头韵是指在写对联时,上联与下联的头字,要有一定的押韵关系,这样就可以让对联更有节奏感,也能保证对联的押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对对联
下面我们概要地谈谈如何对对联:
一、语言形式上的要求
对联,也叫对子。
它要求语言对仗,具体为:
1、字数相等。
这是对联最基本的要坟,这样才整齐、对称、平衡,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对联的字数没有一定的限制,但单句对联多为五言、七言联,其次是四言、六言联:复句对联多为八言以上。
2、结构相同。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要求句子结构一致,即单句对单句,复句对复句;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递进对递进,判断对判断,转折对转折,等等。
3、词性相对。
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对(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国,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虚词对虚词等。
在名词中,还可以分为若干小类,诸如天文(如:日月风雨霜露)、地理(如:山水江河城镇)、草木(如:桃李花果枝叶)、建筑(如:亭台楼阁门户)、人体(人手足口耳目)等。
如果用同一小类中的名词相对,则叫“工对”,颜色对、数目对也属“工对”;若是用不属于同一小类的名词相对,则叫“宽对”。
4、平仄相反。
平仄是对古声调的一种分类。
“平”是指古平声,“仄”是指古上声、去声和入声。
识别字音的平仄可借助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
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古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发展到今天的普通话里已经变成阴平(第一声)、
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了。
大体上来讲,今天普通话的阴平、阳平是“平”(注:派人普通话阴平、阳平中的古人声除外,应为“仄”),今天普通话的上声、去声是“仄“。
“平仄相反”是指上、下联相对应位置上的词语要做到“以平声对仄声,以仄声对平声”,尤其是第二、四、六字和最后的一字。
上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
二、内容上的要求
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要求彼此相关,不能毫无联系。
通常有三种类型:
1、正对:也叫同类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类相关,它们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如上文中的对联。
又如:“知识海洋勤是岸,科技高峰志为梯。
”上联写勤奋,下联写志气。
二者相互补充,给
人以启迪。
2、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对相反,它们相互映衬,相反相成。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上联的“横眉冷对”,“俯首甘为”,一反一正,一贬一褒,一仰一扬,对比鲜明,发人深省。
3、流水对:也叫串对,即上下联的内容连贯相承,也就是说,上下两联虽为两句,但却是表达一句话的意思。
例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意思是说在山中下了一夜雨之后,树梢上像流着几百道泉水。
声律和谐、对仗工整、构思巧妙、意境深远,是对联的高标准。
但作为初学者,只要能做到上、下联的字数相等,结构大体相同,词性基本相对,未字平仄相合,内容彼此相关,也就可以了。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
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