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写作能力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技巧,提高自身的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应用文格式,根据实际需求撰写符合规范的应用文。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格式和规范,包括公文、商务信函、求职简历、通知公告等。
2.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文种,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突出重点。
3. 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速度和质量。
4. 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实用性、规范性、明确性、简洁性等。
2. 了解应用文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
3.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文种的写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新,提高写作水平。
5. 注重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与实施1. 课堂教学:教师讲授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
2. 实践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模拟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4. 定期测试:教师定期进行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写作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考核方式: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模拟写作等。
2. 考核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成绩评定:将学生的总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评定。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一、课程教学设计依据(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在介绍写作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比较系统的介绍和讲授当前社会生活中常用的应用文书写作的知识和技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社会实践性。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是以项目、任务、学习评价、思考与练习构成,本书共八个项目、二十个任务,每个模块均设立了学习评价和思考与练习。
以此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应用文书的写作规律和方法技巧,不仅能直接提高学生实际写作的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还能通过读写思维的综合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学生毕业后工作的基本技能之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的基本知识,包括写作常识、文书知识,让学生掌握应用写作基础知识和应用常识,了解并熟悉若干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写作要求;通过阅读例文和瑕疵文案分析,掌握常用文种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并写出比较规范的常用的应用文。
(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具备比较扎实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掌握常用应用文体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写作逻辑思维能力。
(三)素质目标能准确的阅读、评鉴一篇应用文书,能对具体的应用文书就观点、材料、结构、格式、语言等方面加以分析评鉴。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本课程适用于中职所有专业,计划学时36个。
四、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述法、练习法。
五、教学建议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以下三项具体要求:第一,要使学生从理论上把握所学文体,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
写作知识是对写作规律的总结,掌握写作知识,对于写好文章,特别是写好规范性极强的应用类文章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要引导学生多接触文体实际,加深对所学文体的全面的认识。
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和基础,通过范文的阅读,可以直接有所借鉴。
同时,阅读能力本身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项能力往往是同一个人的工作水平、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的。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应用文写作》是一门重要职业素养课,本课程实践性强,实用性突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应用文的写作技能。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应在加强基本理论的讲授同时,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做到讲练结合,在技能训练这一环节的安排上多下功夫。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写作方法,掌握行政公务文书、事务文书、交际礼仪文书和经济事务文书等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注意事项,为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思维能力,流畅、平实的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写作在学习、生活、工作岗位上经常接触到的一些文种,使他们在求学、求职、事务、礼仪等日常领域,企业商务、宣传、策划、会务、法律等业务领域里熟练地拟写经常出现的各种文件,得心应手地处理个人和公司的一些文书类业务。
3.素质目标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根据政策的变化来调整内容,针对管理类专业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为前提,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写作的创新意识。
(三)参考学时32学时(四)课程学分2学分(五)课程的技能列项及检测标准一、计划(一)文字式计划格式标准:(1)标题由单位名称、时限、事由、文种组成,如《××市××局1996年工作计划》。
也可省略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如《××厂职工教育计划》等。
但无论怎样省略,都必须保留事由、文种两项。
有的计划则采用公文式标题,如《××学院关于留学生入学教育工作安排》。
(2)正文开头。
即引言、前言。
这部分可写制订计划的依据,或背景材料(如面临的基本形势、前段工作经验教训等)。
这部分要写得简明扼要,力戒套话、空话、大话。
不同计划对上述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取舍和侧重,有些大家熟悉的例行工作的计划,也可不写这部分内容,可直接写明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
电力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电力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电力应用文写作》课程是电源变换技术与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撰写电力应用文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本课程把培养学生“适应特定场景情境的能力”和“自主动手写作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以日常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职业文书等文种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对电源变换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是一门人文素质课也是一门技能课。
三、课程学习目标通过应用文写作基础理论和电力应用文体知识的教学和写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提高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需要,并通过常见应用文的案例分析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课程能力标准要求(一)知识要求1、理解与礼仪应用、事业单位、行政公文、产品营销、个人求职、新闻宣传等实际情境密切相关的常用应用文种类。
2、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材料搜集方法和写作规律。
3、使学生掌握各类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格式、写作要求和方法技巧,能熟练地写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常用应用文。
(二)专业能力要求1、根据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撰写主题明确、材料准确翔实、结构完整恰当、表达通顺合理的实用文书。
2、掌握行政公文的格式,能根据具体材料撰写相关的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和函等常用公文。
(三)技术能力要求1、能撰写个人简历、自荐信、求职信和应聘书等职业文书。
2、能设计电源变换技术与应用专业的调查问卷、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能设计产品策划书、广告词等。
(四)素质要求1、为今后继续学习相关专业应用文和走向社会的写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应用文写作》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编制单位:语政教研室2018年3月《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应用文写作课程类型:公共课学时学分:30学时(2学分)开设学期:大一第二学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应用文写作》是我院面对大一新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公共课程。
通过本课各种常用应用文体知识的学习与实战训练,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以适应从事实际工作的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本课程知识的应用性较强,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理论来指导工作和生活,为学生学习其它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本课程让学生从整体上对应用写作应遵循的原则、方法、规律形成基本认识,使学生具备从事应用文书写作的基本技能。
主要体现以下理念:1、从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出发,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任务项目为载体,从能力训练入手,进行模块式教学。
2、课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一系列任务的训练,完成“仿真+全真”的写作,使学生在任务训练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3、从写作中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养,构筑和完善高职学生的应用类文体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进一步体现写作与职业、实践结合的设计理念。
(三)设计思路1.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突破传统应用文体分类标准,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
课程内容的选择结合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的特点,以学生在基层和社区等单位的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进行“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既突显“项目”的优势,又充分满足学生对各类文种学习的需求,可以极大的便利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更好地掌握各类实用型文书的写法,以通过写作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熟练的写作技巧。
2.课程设置知识要求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文章的结构、主题、材料、思路与语言等基本常识。
3.课程设置的能力要求熟悉并正确书写学习与工作之中常用的应用文,掌握它们的使用范围、文章结构及内容等知识;能指出并修改常见应用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如果没有,则填无二、课程定位本门课程为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毕业后工作的基本技能之一。
旨在通过教学使各专业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及熟知与职业相关的各类文书,并具备高级应用型人才所需要的写作能力及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学好各门专业课和将来进入社会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思路本课程有所选择地设计了“应用写作概述”、“日常文书”、“求职文书”、“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商务文书”、“礼仪文书”和“科技文书”八大模块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来源于职业岗位需求,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选择教学内容,在传统行文关系的意义上突出交往性。
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多个项目任务作为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展开实训,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四、课程培养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正确地修改不规范的应用文。
2.能结合自身专业和职业情境,写作符合职业需求的应用文。
3.能独立写作简单的应用文,能合作写作复杂的应用文。
(二)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应用文的用途和分类,掌握应用文写作规范。
2.了解应用文的写作特点和写作要求,掌握职业应用文的基本格式和基本写法。
3.了解毕业生求职创业的基本过程,掌握应用文惯用语。
(三)素质目标1.认同应用文的重要性,具有规范写作应用文的意识,养成规范写作应用文的习惯。
2.通过学习小组的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主体间交往,培养学生的独立开拓思维和人文关怀素质。
五、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一)课程整体设计(二)课程学习单元内容与要求六、课程考核与评价本课程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个部分,分别占总评成绩的50%、50%。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课程代码:所属教研室:适用专业:总学分:总学时:编制人:审批人:2011年4月18日制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适用专业:高技层次授课单位:学时:36学时学分:2.25学分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应用文写作课程是对应用文书写作进行理论学习、研究和写作训练的一门高公共课程。
它既是一门研究应用写作规律与方法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工具性的特征。
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教学改革与研究,注重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注重采用多种灵活、自由而又实用的形式。
注重教学的启示性、研究性和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学习应用文写作课程,使学生掌握应用文书写作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养成良好的应用写作思维,能够写出规范的、常用的应用文书,并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写好新涌现的应用文种打下必备的基础。
应用文写作作为写作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既具有写作学的基本学科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点。
本课程既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继承和运用,也具有一定独到的创新性。
二、课程目标(1)职业能力目标:力求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具备比较扎实的应用写作基础理论知识及常用应用文体的分析、评价及实际写作的能力。
该课程主要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性和综合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之中,一方面应当既注重写作基础理论的学习,突出写作基础理论对写作实践的普遍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应注重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培养;并体现注重联系、服务于其他学科课程,体现学生的综合学习成果的目的,从而将对专业学习的思维结晶以适当的形式准确地物化外现。
为学生学好各门专业课和将来进入社会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扎实的基础。
(2)知识目标:重在提高高职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水平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的基本知识,包括写作常识、文种知识,让学生掌握应用写作基础知识和应用文常识,了解并熟悉若干主要文体的写作格式、写作要求;通过阅读例文和瑕疵文案分析,掌握常用文种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怀疑批判精神,提高学生应用写作技能和语言表达水平,并写出比较规范的常用的应用文章。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应用文写作适用专业:通信技术开设学期:第1学年第2学期学时:32学分:2(一)课程性质与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迅速发展,应用写作日益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日常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职业文书等文种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对不同的专业而言有着不同的性质,对文科学生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对理工科学生则是一门人文素质课也是一门技能课。
(二)课程设计思路1、坚持发展本位。
课程选取与学生生活、职业等紧密联系的应用文文种,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模块化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
根据学生生活与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分绪论、日常文书写作、事务文书写作、行政公文写作、经济文书写作和职业文书写作等模块安排教学内容。
在教学环节上,一般是先以“情境导入”或“案例分析”启发学生对某一文体的认识和思考,再以“知识介绍”让学生掌握这种应用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要领,然后以“相关链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以“问题诊断”和“技能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2、注重能力培养能力培养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
《应用文写作》突出写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训和提高。
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每一个教学模块中都包含相应的写作实训方案,写作实训分两种形式,一是课堂写作训练,二是课外写作训练。
通过例文分析、病文修改、模拟写作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习应用文写作、在实践中学习应用文写作、在活动中学习应用文写作、在写作中学习应用文写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构建起全新的“教、学、写”一体、理论与实践一体、课内与课外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应用写作》课程是文秘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获取为高级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工作、学习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为其总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保证,并为即将开始的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遵循以下三项要求:1.使学生从理论上把握所学文体,掌握必备的写作理论知识。
写作知识是对写作规律的总结,掌握写作知识,对于写好文章,特别是写好规范性极强的应用类文章是至关紧要的;2.引导学生多接触文章实际,加深对所学文体的全面的认识。
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和基础,通过范文的阅读,可以直接有所借鉴。
同时,阅读能力本身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项能力往往是同一个人的工作水平、思维水平的高低直接相关的。
在教学中,知识的讲授应当结合例文的分析进行,而例文的补充一定要慎重,要尽量选用写得规范的文章。
3.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训练,以通过写作实践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熟练的写作技巧。
勤写多练,一直是写作教学中倍受重视的教学方法,本课程也不例外。
在教学中,只有切实重视写作训练,并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学生所学的写作知识才能转化为写作能力,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也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只讲不练,或练得不够,是不符合本课程的教学规律,也无法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总之,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加强基本理论的讲授的同时,还应注重范文阅读和技能训练。
在做到讲读结合,讲练并重的前提下,要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或者说写作训练的安排上多下功夫。
此外,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注意同学生所学其他专业课程的配合和衔接,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文体的写作,可使相关的专业知识直接得到应用。
三、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基本原则,精讲多练,注重实训,落脚点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水平上。
《应用文写作基础》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目标、任务《应用文写作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的公共素质课。
其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在于帮助初学者全面了解应用文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应用文写作要求和写作技能,以实现“会写”和“写好”的教学要求,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为今后工作需要打下基础。
教材适于安排19周(一个学期),平均每周一学时,共计19学时。
考试为笔试。
各学校不同专业也可根据专业计划灵活调整,调整学时时请考虑课上实训时间的安排,以保证课上讨论、练习的时间,避免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过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尽量充分利用每章后的不同类型的习题,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主动性,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课程基本内容《应用文写作基础》全书包括八个单元:第一单元导论;第二单元公文;第三单元宣传应用文;第四单元法律应用文;第五单元经济应用文;第六单元事务应用文;第七单元礼仪应用文;第八单元涉外应用文。
每单元后编排有活动体验供学生进行相应活动训练,以及知识回顾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这样学生通过学习教材、课上讨论、课后练习,能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技能。
二、教学情景第一单元导论【教学目标】1.理解应用文的基本概念。
2.了解应用文的分类情况、作用和一般特点。
3.明确学好应用文的基本要求,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理解应用文的概念和明确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应用文。
【课时安排】1学时【教学大纲】1.1应用文概述1.1.1应用文的概念1.1.2应用文的种类1.1.3应用文的作用1.1.4应用文的一般特点1.2应用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2.1材料真实典型1.2.2观点正确鲜明1.2.3结构严谨1.2.4语言得体1.2.5格式规范第二单元公文【教学目标】1.了解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等9种公文的概念、特点、作用和使用范围。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项目化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应用文写作》适用专业:开课对象:高职学生开设学期:学时:学分:一、课程定位《应用文写作》课程是XXX系XX专业X年级X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核心课。
该课程既是一门研究应用写作规律与方法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工具性的特征。
X年级X学期的《汉语言文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为学生学习该课程提供了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英语基本能力、法律常识和中文录入能力。
该课程又为X年级X学期的《商务英语》、《文书与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原理与运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供了基本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技能。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把培养学生“适应特定场景情境的能力”和“自主动手写作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应用文写作基础理论和各种应用文体知识的教学与写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提高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需要,并通过常见应用文的案例分析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表2-1 《应用文写作》课程目标三、设计思路(一)基本思路《应用文写作》课程设计在理念上强调以满足学生生活、工作的职业能力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为教学的出发点,以前瞻者的目光开启学生的思维,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素质为基础,让学生了解掌握与未来生活、职业息息相关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具备解决生活、职业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以保证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全方位培养未来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设计的思路上是选取与学生生活、职业紧密联系的应用文文种,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教学的形式进行讲授和指导。
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与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主要按照公文写作、事务类文体与经济类文体、新闻类文体与宣讲类文体、科教法类文体、社交礼仪文体与日常应用文体、网络文体六大类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安排项目化实践教学。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是促进学生以中等教育为前提的全面、可持续、和谐地发展的重要环节。
它结合学生个体发展的特点,从学生学习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高等继续教育中体现职业化、实践性、应用性和可持续性的基本特点,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职业化人才的实践能力对社会生产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是职业应用型就业岗位的中坚力量,培养学生符合生产需求的应用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本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课程在对应用文写作理论语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分析过程中构成应用文写作的理论及教学框架。
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理论,弄清每一种文体写作的理论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处理应用文体的方法和技巧,形成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能力培养,突出学生主体本课程在专业基础理论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运用的能力,以提高写作水平、表达能力、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目标。
(二)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保证课程标准设计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教学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以终结性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
以激发兴趣、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根本任务。
(三)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积极调动图书馆、音像、互联网等各类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电力应用文写作
①机△密 ②特△急
③ × × ×× 文 件
△ ④ ××发〔 2001〕 1号
⑤签发人:×X△
①关于× × × ×的请示
××××××:②
△ △ 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会议内容:xxxx 二、参会人员:xxxx 三、会议时间:xxxx 四、会议地点:xxxx 五、其他事项: 附件:1、参会名额分配表
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附件:投资估算表
二○○八年七月二十四日(章)
9
二、行政公文
10
行政公文
1、行政公文的概念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 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 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11
行政公文
1、行政公文的种类和格式
电力应用文写作
北京
2014年1月
1
提纲
一、应用文写作概述 二、行政公文 三、事务文书 四、新闻宣传文书
2
一、应用文写作概述
3
应用文写作概述
1、应用文的概念、特点
应用文 惯性体式和实用价值的文章总称
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应用文特点:实用性、真实性、时效性、格式规范性
4
应用文写作概述
1、应用文的概念、特点
附件:投资估算表
期请性公文结尾不可省,单独一行 语气宜用谦恭
请示事项应从理由中剥离,用明确语言表达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应用文写作适用专业:通信技术开设学期:第1学年第2学期学时:32学分:2(一)课程性质与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和信息交流的迅速发展,应用写作日益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以日常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职业文书等文种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对不同的专业而言有着不同的性质,对文科学生是一门文化基础课,对理工科学生则是一门人文素质课也是一门技能课。
(二)课程设计思路1、坚持发展本位。
课程选取与学生生活、职业等紧密联系的应用文文种,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模块化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
根据学生生活与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分绪论、日常文书写作、事务文书写作、行政公文写作、经济文书写作和职业文书写作等模块安排教学内容。
在教学环节上,一般是先以“情境导入”或“案例分析”启发学生对某一文体的认识和思考,再以“知识介绍”让学生掌握这种应用文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要领,然后以“相关链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以“问题诊断”和“技能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2、注重能力培养能力培养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
《应用文写作》突出写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训和提高。
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每一个教学模块中都包含相应的写作实训方案,写作实训分两种形式,一是课堂写作训练,二是课外写作训练。
通过例文分析、病文修改、模拟写作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应用中学习应用文写作、在实践中学习应用文写作、在活动中学习应用文写作、在写作中学习应用文写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写作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构建起全新的“教、学、写”一体、理论与实践一体、课内与课外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应用文写作 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1、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本课程任务,确定课程的性质、定位和目标要求。
2、依据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找准职业岗位所需本课程的核心能力;通过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程内容和评价建议。
3、参照相关的专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的基本要求,实行课程考核的评价办法。
三、课程的性质《应用文写作》为全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开设在第四学期。
通过本期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写作训练,使各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充分结合自己的专业需求,不断提升与完善个人综合素质和技能,为后续各科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院注重培养高技能,高素质,高知识的人才,该课程的设置很好的将公共课和专业课相结合,在增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从而使得我院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际,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要求写出合格的应用文,并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恰当地运用,以满足现实需要,解决实际问题。
四、依托与服务的课程五、课程的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应用文的涵义及学习的必要性。
(2)理解各种应用文的概念、特点、格式和写作基本要求。
(3)掌握一些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及语言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1)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和要求写出合格的应用文。
(2)具有评析常用应用文体的能力,尤其是事务文书和日常应用文书的写作与运用技能。
(三)素质目标(1)通过各类应用文体内容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力。
(4)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5)塑造具有新时代正确的政治立场,将个人理想追求、知识技能学习融入国家民族事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6)培养学生信仰、践行具有新时代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结协作、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高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计划学时:计划学分:适用专业:课程类型:建议开设学期:课程组主要成员:编写日期:XXXX大学XXXX学院编制(一)课程性质《应用文写作》是高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它既是一门研究应用写作规律与方法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工具性特征。
(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功能)通过应用写作基础理论和各种应用文体知识的教学与写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提高常用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应用文写作》作为大专学生的基础课程,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发展。
《应用文写作》作为后续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后续的有关课程。
二、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应用文写作作为高等教育中一门基础课程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应用文写作教学在高等教育中显得日益重要。
它对学生表达、沟通和交际等能力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用文写作课程实践性强,教学任务明确,适用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传统的学科体系下的章节式体系已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需要,我们将以行动导向下的项目化教学体系取而代之。
(一)素质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力。
2.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活动策划能力,收集、处理信息,加工素材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1.掌握应用文的涵义及学习的必要性。
2.掌握应用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知识。
3.掌握应用文主题的确立和材料的选择以及语言的特点。
4. 掌握应用文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和格式规范。
(三)能力目标1. 能根据各类活动确立其写作主题。
2.能使用应用文的专门用语。
3. 能根据现实需要选择应用文的种类。
4. 能在工作和生活中熟练写作应用文。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课程开发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导向和项目化教学的总体思路下,更加注重教材与现实的联系,学和练的结合。
《应用文写作基础》课程标准
《应⽤⽂写作基础》课程标准《应⽤⽂写作基础》课程标准⼀、课程说明(⼀)课程性质、⽬标、任务《应⽤⽂写作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的公共素质课。
其教学⽬标及教学任务在于帮助初学者全⾯了解应⽤⽂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应⽤⽂写作要求和写作技能,以实现“会写”和“写好”的教学要求,进⽽提⾼学⽣的应⽤⽂写作能⼒,为今后⼯作需要打下基础。
教材适于安排19周(⼀个学期),平均每周⼀学时,共计19学时。
考试为笔试。
各学校不同专业也可根据专业计划灵活调整,调整学时时请考虑课上实训时间的安排,以保证课上讨论、练习的时间,避免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过多,学⽣感到枯燥乏味。
尽量充分利⽤每章后的不同类型的习题,调动学⽣积极思考的主动性,以更好地实现教学⽬标。
(⼆)课程基本内容《应⽤⽂写作基础》全书包括⼋个单元:第⼀单元导论;第⼆单元公⽂;第三单元宣传应⽤⽂;第四单元法律应⽤⽂;第五单元经济应⽤⽂;第六单元事务应⽤⽂;第七单元礼仪应⽤⽂;第⼋单元涉外应⽤⽂。
每单元后编排有活动体验供学⽣进⾏相应活动训练,以及知识回顾帮助学⽣总结、归纳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这样学⽣通过学习教材、课上讨论、课后练习,能⽐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应⽤⽂写作的基本要求、技能。
⼆、教学情景第⼀单元导论【教学⽬标】1.理解应⽤⽂的基本概念。
2.了解应⽤⽂的分类情况、作⽤和⼀般特点。
3.明确学好应⽤⽂的基本要求,为今后的深⼊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本单元的重点是理解应⽤⽂的概念和明确应⽤⽂写作的基本要求【能⼒⽬标】初步了解应⽤⽂。
【课时安排】1学时【教学⼤纲】1.1应⽤⽂概述1.1.1应⽤⽂的概念1.1.2应⽤⽂的种类1.1.3应⽤⽂的作⽤1.1.4应⽤⽂的⼀般特点1.2应⽤⽂写作的基本要求1.2.1材料真实典型1.2.2观点正确鲜明1.2.3结构严谨1.2.4语⾔得体1.2.5格式规范第⼆单元公⽂【教学⽬标】1.了解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批复、函、会议纪要等9种公⽂的概念、特点、作⽤和使⽤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定位
《电力应用文写作》课程是电源变换技术与应用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撰写电力应用文的技能和职业素养,本课程把培养学生“适应特定场景情境的能力”和“自主动手写作的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以日常文书、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职业文书等文种的文体知识和写作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对电源变换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是一门人文素质课也是一门技能课。
三、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应用文写作基础理论和电力应用文体知识的教学和写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提高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需要,并通过常见应用文的案例分析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处理职业生涯及日常生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具备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课程能力标准要求
(一)知识要求
1、理解与礼仪应用、事业单位、行政公文、产品营销、个人求职、新闻宣传等实际情境密切相关的常用应用文种类。
2、了解应用文写作的材料搜集方法和写作规律。
3、使学生掌握各类应用文体写作的基本格式、写作要求和方法技巧,能熟练地写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常用应用文。
(二)专业能力要求
1、根据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撰写主题明确、材料准确翔实、结构完整恰当、表达通顺合理的实用文书。
2、掌握行政公文的格式,能根据具体材料撰写相关的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和函等常用公文。
(三)技术能力要求
1、能撰写个人简历、自荐信、求职信和应聘书等职业文书。
2、能设计电源变换技术与应用专业的调查问卷、撰写市场调查报告,能设计产品策划书、广告词等。
(四)素质要求
1、为今后继续学习相关专业应用文和走向社会的写作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2、热爱应用文写作,是人生竞争的一种重要能力,有助于高职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3、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感教育。
五、课程主要内容
(一)项目(能力单元)与学时分配
(二)教学任务描述
六、学习者能力测试方法
(一)能力测试的方法与手段
(二)课程成绩评价办法
在课程成绩评价方法上,注重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启发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考核类型:考查
计分办法:本课程学生总评成绩由平时分、小测成绩、期末考查成绩三部分组成。
其中学生平时成绩占40%,主要体现为学生出勤、作业、上课回答问题、社会实践调查情况、案例讨论发言等情况的加减分,总分为40分。
学生的小测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学生期末考查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
七、教学资源配置
(一)主教材
?/程[M]. 中国电力出版社//年.
(二)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大学, 2016年.
(三)主要设备与设施
多媒体教室
八、教师要求
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责任心强,了解职业教育的特点,熟练应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九、其它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与应用专业(三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