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练习题

合集下载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练习题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练习题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练习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练题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如狮子捕食斑马,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秧苗与稗草,草原上的狼与狐等)、合作关系(如群狮围捕野牛,蚂蚁搬蝗虫尸体等)等。

4.相关的生物学观点:生物的形态和结构适应其生理功能;(如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适应其生活性;()生物的生活性适应其生活的环境。

()1.鱼在水中用鳍游泳,鸟在空中用翼飞行。

由此说明的问题是A.情况造就了生物B.生物的布局很复杂C.环境对生物的改造D.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2.下列影响玉米生存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阳光B.蝗虫C.水份D.温度3.当前,某些地方的个别官员为了打造所谓的“城市名片”,不惜重金移栽一些南方树种,但因“水土不服”,成活率较低。

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A.水分B.空气C.温度D.阳光1.鸭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鸟。

宋代诗人XXX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

1春江水暖鸭先知。

”该诗句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A.光B.温度C.水D.空气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成语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3、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边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动物资本,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而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高山上也有丰富的动物资本,它们在山上的垂直分布也有分层现象。

藻类动物和高山动物的这种分布分别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A、阳光?阳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沙漠中的骆驼排尿少B.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C.蚯蚓能疏松土壤D.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2.水葫芦是我国从外国引进的一种生物,曾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后来因为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覆盖了整个滇池,严重威胁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以下描述最科学的是()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即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大雁南飞B.大树底下好乘凉C.鱼儿离不开水D.秋风扫落叶4.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C.生物生存依赖环境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5.“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生物学意义是()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6.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下列哪一项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朵朵葵花向太阳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7.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A.蚯蚓改良土壤B.森林净化空气C.滥砍树木,水土流失D.企鹅生活在南极8.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地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以上内容反映的是()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9.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生物与环境相适应10.沙漠中除了仙人掌、骆驼刺等植物外,其他的绿色植物很少,主要原因是()A.沙漠中的阳光比其他地方的阳光强烈B.沙漠中白天的温度比其他地方高C.沙漠中缺水,植物难以生存D.沙漠地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太低11.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12.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B.蚯蚓可以松土C.沙漠中的植物的根很长D.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13.许多文学家通过诗句对生物界存在的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4.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15.下列是生物对环境影响的实例是()①蚯蚓在土壤中活动,改良土壤疏松②沙漠栽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③在沙漠生长的植物根系发达④毒蛇的颜色鲜艳⑤枫树在秋天落叶.A.①②B.④⑤C.①③D.②④16.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7.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葵花朵朵向太阳B.雨露滋润禾苗壮C.春风又绿江南岸D.大树底下好乘凉18.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蚯蚓能疏松土壤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19.下列各种实验中,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骆驼生活在干旱的荒漠中B.海豹生活在寒冷海域中C.在沙地上栽种植物可防风固沙D.荒漠中的骆驼刺具有非常发达的根系20.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仙人掌的叶变为刺B.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C.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D.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2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雨露滋润禾苗壮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D.春江水暖鸭先知22.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影响的一项是()A.蚁穴溃堤B.森林净化空气C.朝蝇暮蚊D.蚊蝇传播疾病23.地衣生长在岩石上,而地衣分泌的岩石酸又能使石头裂解,这说明()A.环境能够影响生物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24.“朵朵葵花向太阳”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两句俗语,分别描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A.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具有应激性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生物能繁殖后代D.生物具有应激性;生物能繁殖后代25.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空气和土壤能影响生物生活C.生物能适应环境D.一种生物能影响另一种生物生活26.山羊绒又细又柔软,织成的产品十分昂贵,山羊比绵羊好养,它连草根都啃食,于是一些牧区大量饲养山羊,草场植被遭破坏,这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27.北陵公园植被覆盖率高,有许多参天古树,夏天,我们一进入公园就会感到气候湿润,空气清新、凉爽,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可以影响生物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D.生物能够影响周围的环境28.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而改变,蜂兰的唇形花瓣酷似黄蜂.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A.保护色、警戒色、拟态B.拟态、保护色、警戒色C.警戒色、拟态、保护色D.警戒色、保护色、拟态29.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这说明()A.生物能改变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能影响环境30.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31.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莲藕的茎和叶柄是中空的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加疏松3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33.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B.热带地区的狐狸耳长脸窄C.蚯蚓能疏松土壤D.螳螂的翅膀展开时像鲜艳的花朵34.下列动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蚯蚓体表分泌黏液,适于在土壤中生活B.蝗虫的外骨骼适应陆地的生活环境C.青蛙和乌龟水陆两栖,完全依靠肺呼吸D.家鸽的前肢变成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35.小王同学带了一盆仙人掌到学校,放在什么地方最有利于仙人掌生长?()A.讲台上B.阳台上C.桌肚里D.教室墙角36.乌贼能喷出墨汁,逃避敌害,这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生物改变环境37.以下哪项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A.海豚皮下脂肪很厚B.骆驼刺根系发达C.蚯蚓使土壤疏松D.骆驼尿液非常少38.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哪项能够说明生物适应环境()A.蚁穴溃堤B.青蛙冬眠C.蚯蚓松土D.大树底下好乘凉39.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B.生物永远适应环境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现象D.生物适应环境则生存,否则死亡40.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其结构与功能普遍是相适应的.下列说法与该观点不符的是()A.鲫鱼用鳃呼吸,适应水中生活B.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生活在寒冷的地区C.青蛙仅能用肺呼吸,更适应陆地生活D.家鸽的骨骼轻、薄、坚固,适应飞行4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①人的鼻腔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预热干冷的空气,北欧的生存环境较寒冷,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鼻子又高又大.②近年来,人们发现大气层出现了臭氧层空洞,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使用的冰箱中的氟利昂进入大气,破坏了臭氧和氧气之间的平衡.③竹节虫生活在树林中,没有什么攻击性,但它很难被天敌发现,因为它的形状像树枝.④青蛙的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到了冬天它就会选择适宜的地点冬眠,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1)________(填序号)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________(填序号)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2)③还说明生物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________.(3)④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如果青蛙不冬眠,则_______.42.请将下列生物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用直线连接起来.43.你知道下列现象属于“生物与环境”中的哪一类吗?请将相关内容匹配起来: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如图中的两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材料二:科学工作者发现,过去20年里,北极冰盖面积减少了40%,平均厚度从3米减至1.5米;2019年北极冰盖面积为530万平方千米,2019年9月为413万平方千米,创历史最低点.这些都说明了一个现象﹣地球在变暖.(1)由两种狐的头部特征可以推测图________为北极狐.说明生物的形态结构与________相适应.(2)如果地球“变暖”进一步加剧,北极狐的命运可想而知!请你根据所见所学,想一想阻止全球变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图A是仙人掌的形态图,其叶变成刺状,茎绿色肥大,地下部分的根系发达.图B是竹节虫的形态图,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同的体形.(1)仙人掌的形态结构特点有何功能?(2)你推断仙人掌适合生活在什么环境中?(3)试分析竹节虫的形态特点对它的生活有何益处?(4)以上两幅图说明了什么?46.对分布在 A、B、C 三个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表:如果上述数据分别取自云南的西双版纳、黑龙江的漠河及江西的庐山,根据测量的结果可以推测:(1)A 地区为________,B 地区为________,C地区为________.(2)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________;耳朵小,体毛浓密有利于________;说明生物能够________环境.47.请将下列左右两侧相关内容对应连接起来:答案解析1.C【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A、骆驼能生活在荒漠,排尿少,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A错误;B、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厚,是海豹对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B错误;C、蚯蚓能疏松土壤,体现了蚯蚓(生物因素)影响了非生物土壤的结构,C正确;D、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发达是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一种适应,D错误.2.C【解析】水葫芦是我国从外国引进的一种生物,曾用它来净化污水,说明生物适应环境;但后来因为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覆盖了整个滇池,严重威胁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又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3.B【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A、大雁南飞,是受地球绕太阳公转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鱼儿离不开水,是鱼受水环境条件的影响,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秋天植物叶衰老被秋风吹落是环境中的风对生物的影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4.D【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使降雨量多、气候湿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5.B【解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6.C【解析】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环境温度对生物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了植物的向光性.B不符合题意;C、蚁穴溃堤是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C符合题意;D、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因此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D不符合题意.7.D【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蚯蚓能疏松改良土壤,是生物蚯蚓对环境土壤的影响;森林净化空气,是生物树木对环境的影响;滥砍树木,水土流失,是人类(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企鹅体内有很厚的脂肪层,有浓密的羽毛,保温能力强,适应在寒冷的南极生活,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8.B【解析】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所以人们大量栽种红树林的目的是能够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利用了红树林对海滩淤泥环境的影响.9.A【解析】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例如,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10.C【解析】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植物的分布.沙漠干旱缺水,不适宜植物生长,因此植物稀少;仙人掌、骆驼刺的叶细小,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沙漠地表水分极少,植物的根要伸到地下数米深,才可以吸收到沙漠深处的水分,因此沙漠地区植物如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以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因此沙漠中除了仙人掌、骆驼刺等植物外,其他的绿色植物很少,主要原因是沙漠中缺水.11.B【解析】A、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莲的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适于在有水的地方生存,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是生物蚯蚓对环境的影响.12.B【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选项B蚯蚓的活动使得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也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符合题意.而其它选项均反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3.B【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选项A、C、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都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选项B蚂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大堤的牢固性,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因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14.B【解析】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属于一种复杂反射.15.A【解析】①蚯蚓在土壤中活动,改良土壤疏松和②沙漠栽种植物可以防风固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③在沙漠生长的植物根系发达、④毒蛇的颜色鲜艳、⑤枫树在秋天落叶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16.C【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故不符合题意;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故不符合题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符合题意;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每种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17.D【解析】A、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光对葵花的影响,A错误;B、雨露滋润禾苗壮,禾苗可以吸收水分,满足树的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C、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春天来了,温度升高,植物开始发芽生长,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D、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正确.18.A【解析】A、蚯蚓的活动使得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是对环境的影响.A正确.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给捕捞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是环境影响生物,B错误.C、荒漠地区干旱缺水,不适于植物生长,因此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是环境影响生物,C错误.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是对阴暗环境的一种适应,D错误.19.C【解析】A、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说明生物适应环境,A错误.B、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较厚,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适应寒冷的环境,B错误.C、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D、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D错误.20.B【解析】A、仙人掌的叶变为刺,减少水分的蒸发,是对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B、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提高了空气湿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C、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竹节虫对环境的一种适应,C不符合题意;D、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不符合题意.21.A【解析】A、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雨露滋润禾苗壮,禾苗可以吸收水分,满足树的生长需要,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D、“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22.C【解析】A、蚁穴溃堤,主要意思是蚂蚁这种生物影响堤岸,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正确.B、森林净化空气,是森林中的植物对环境的影响,B正确.C、朝蝇暮蚊,与阳光有关,苍蝇是白昼活动频繁的昆虫,具有明显的趋光;蚊子怕光但又不喜欢光线太暗,最喜欢在弱光下吸血.是光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D、蚊子、苍蝇等影响环境,传播疾病.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正确.23.D【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24.B【解析】“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说明了动物对环境的影响.25.A【解析】判断属于生物与环境的哪种关系的方法是根据影响结果而定.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环境影响生物:指由于环境改变使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生物影响环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如种树可以产生阴凉环境.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6.B【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山羊不仅采食草、灌木和树叶,而且有连根一起刨食的习性.使草原和灌木林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草原沙漠化现象.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7.D【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使人感觉空气湿。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1.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环境C.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

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答案】A【解析】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

例如,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柳杉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从而净化空气;鼠对农作物、森林和草原都有破坏作用;蚯蚓在土壤中钻来钻去,可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通气和吸水能力,它以腐烂的植物和泥土为食,排出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中溶解氧急剧减少,导致水质恶化;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远远超过了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导致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本题中考查生物影响环境.也就是要反映因为生物怎么样所以环境改变了,要有这样的因果关系.“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带给环境得改变。

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鱼必须生活在水里;大熊猫必须以竹子为食。

这些事实说明:()A.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B.生物的生活会对环境造成影响C.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是生物因素D.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和营养物质【答案】A【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生物的生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也就是说,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出了这个限度,生物就无法生存,如鱼必须生活在水里,大熊猫必须以竹子为食,鱼离开了水,大熊猫离开了竹子就无法生存,此事例说明生物的生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离开了这个环境,生物就无法生存,选A。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的是()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C.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避敌害【答案】B【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鸟类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避敌害,这些都是与适应森林环境的生活方式;而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是与草原环境或沙漠环境或平原环境相适应的.森林里树木众多,土壤中树根遍布,不利于挖洞,又有高达树木遮挡或密集灌木丛遮挡便于隐蔽,不用挖洞.因此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方式.故选B.【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大树底下好乘凉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鱼儿离不开水【答案】B【解析】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属于环境对生物的影响,A错误;B、“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散发水分,带走大树周围的一些热量,从而降低了大树周围的温度,使得大树地下比较凉爽.这说明大树影响了周围环境的温度,属于生物影响环境,B正确;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体现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D、鱼儿离不开水,是环境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3.我国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往往降雨较多,而且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生存依赖环境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答案】D【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降雨量多、气候湿润,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使降雨量多、气候湿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选D。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6.1.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与此观点不符的是()A.沙蚕的身体分节使躯体运动更加灵活B.河蚌坚硬的贝壳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C.蝗虫的后足发达具有较强的跳跃能力D.狼的牙齿分化提高了摄食和对食物的消化能力2.枯叶蝶落在树枝上,像枯树叶一样难以辨认。

这一现象体现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生物能影响生物3.鱼类必须在水环境中生活,离开了水就会窒息死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的生存可以改变环境B.环境能改变生物的生活习性C.生物只能适应单一的环境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4.选择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制成培养基,主要是满足细菌所需的()A.营养物质B.附着物质C.氧气D.温度5.马路边常见的绿化树种有香樟树和樱花。

香樟树一年四季常青,但在春天落叶;而樱花树到了秋天就开始落叶。

这说明()A.樱花树不适应秋冬寒冷的环境B.香樟树更适应秋冬寒冷的环境C.它们都不适应秋冬寒冷的环境D.它们都适应秋冬寒冷的环境6.下列各植物适于生长在干旱环境中的是()A.卷柏B.莲C.仙人球D.苔藓7.到了寒冷的冬天,北方的阔叶树纷纷落叶,松树却郁郁葱葱,这说明()A.它们都适应了北方寒冷的天气B.北方的阔叶树不适应寒冷的天气C.松树比阔叶树更适应寒冷的天气D.阔叶树与松树都不适应寒冷的天气8.•兰花盆里经常铺青苔,是为了保持兰花的温湿度,这是利用青苔的哪一种特性?()A.喜欢生长在水中B.能储藏大量水分C.有根茎叶的分化,能更好的适应环境D.能利用根吸收水9.风滚草是戈壁上一种常见的植物,称为草原“流浪汉”,当干旱的天气出现后,根部会从土中收起来,团成一团随风四处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可以沿途传播种子。

这体现了()A.生物适应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影响环境D.生物与环境一致10.荒漠植物梭梭在荒漠环境(a)和人工创设的最适环境(b)中的构型(是指植物根、茎、叶、芽等空间排列的表现形式)如右图所示。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同步练习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同步练习

第二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A.银杏树在秋天落叶B.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C.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2.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是()A.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B.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C.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3.森林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把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能适应环境D.环境因素密不可分4.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是与极地的哪种环境条件相适应的A.多水的环境B.低温的环境C.食物稀少的环境D.地面为冰雪覆盖的环境5.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酸性物质,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6.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A.北极熊白色的体毛B.鱼的体型为梭型C.牦牛的绒很保暖D.孔雀开屏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8.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改变环境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B.大树底下好乘凉C.候鸟的迁徙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10.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非洲沙漠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这是为了()A.听觉更灵敏B.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C.适应北极寒冷环境D.不易被食狐动物发现11.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A.蛾类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候鸟的迁徙D.山顶的旗形树12.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是对飞行的适应,羽毛可以帮助飞行并维持体温,敏锐的视力、锋利的爪子和喙可以帮助捕捉和杀死作为食物的小动物,这些适应能力使鹰在栖息地得以生存
2、猴子相互梳理羽毛、除掉可能传播疾病的赃物和虫子,通过清洁来提高
3、捕蝇草适应了吃昆虫,因为它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上,无法得到足够的营养
4、骆驼的双峰的储水可以在沙漠中更好的生存
5、的颜色,早期是浅色的比较多,工业发展后,深色的比较多,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6、枯叶蝶、翅膀上有类似猛禽眼睛的蝴蝶拟态警戒色
7、蝗虫草木繁盛色是绿色的,到了秋天变成黄色
8、乌贼释放墨汁、蜥蜴的断尾、等是为了躲避敌害
9、一些花气味芬芳,可以吸引昆虫进行传粉
10、仙人掌叶成刺状,减少,适应于干旱。

初二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答案及解析1.人类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等,可导致A.臭氧层被破坏B.温室效应C.癌症患者增多D.酸雨的发生【答案】A【解析】氟利昂易挥发,进入大气层的平流层后,能破坏臭氧层。

氟利昂常被选作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易挥发至大气中,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

臭氧层位于大气层的上层,容易被氟利昂分解释放的氯原子所破坏,选项A符合题意。

温室效应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氟利昂挥发到大气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选项B不符合题意。

癌症是由于人的免疫异常引起的,与使用氟利昂关系不大,选项C不符合题意。

酸雨是由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氧化物造成的;煤炭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如果遇到降水,二氧化硫就溶解在水中,成为酸雨,选项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2.蚯蚓是常见的环节动物,下列有关蚯蚓的叙述错误的是()A.排出的粪便会污染土壤B.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C.富含蛋白质,可做鱼类的饵料D.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答案】A【解析】蚯蚓排出粪便不仅不会污染土壤,还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故A错;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故B正确;蚯蚓富含蛋白质,可做鱼类的饵料,故C正确;蚯蚓能疏松土壤,促进植物生长,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蚯蚓与人类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

3.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

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依赖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答案】A【解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就如同红树林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能够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这个特征就是对海滩淤泥环境的适应.【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4.绿色植物对环境有降低温度和增大湿度的作用,绿色植物调节气候的作用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密切关系?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答案】D【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此外蒸腾作用为植物的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提供了向上的动力;蒸腾作用还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5.诗词是我国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道理。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于影响(练习题)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于影响(练习题)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练习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15?通辽)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B.生物永远适应环境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现象 D.生物适应环境则生存,否则死亡2.(2015?菏泽)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3.(2015?株洲)以下哪项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A.海豚皮下脂肪很厚 B.骆驼刺根系发达C.蚯蚓使土壤疏松 D.骆驼尿液非常少4.(2015?黑龙江)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哪项能够说明生物适应环境()A.蚁穴溃堤 B.青蛙冬眠C.蚯蚓松土 D.大树底下好乘凉5.(2015?唐山)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非洲有一种鸟,停息在树枝上,头酷似花蕊,翅像美丽的花瓣.这都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体现了()A.适应环境 B.依赖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6.(2015?桐城市)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脂肪可厚达4厘米,这说明()A.环境能够适应生物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环境7.(2015?云南)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B.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C.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D.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8.(2015?郴州)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疏松土壤.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生物与环境无关9.(2015?兰州)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蚯蚓能疏松土壤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C.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10.(2015?龙岩)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往往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生存 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生物生存依赖环境11.(2015?茂名)下列各种实验中,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骆驼生活在干旱的荒漠中B.海豹生活在寒冷海域中C.在沙地上栽种植物可防风固沙D.荒漠中的骆驼刺具非常发达根系12.(2015?滨州)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葵花朵朵向太阳 B.雨露滋润禾苗壮C.春风又绿江南岸 D.大树底下好乘凉13.(2015?亳州)“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草和豆苗之间的关系是()A.合作 B.竞争 C.共生 D.捕食14.(2015?宿州)几年前,一种名为紫茎泽兰的热带植物被引入我国南方地区,这种植物生命力极强,迅速蔓延,使得当地的其它野生植物纷纷绝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15.(2015?日照)“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牛羊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 B.共生 C.竞争 D.寄生16.(2015?沧县模拟)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17.(2015?江西校级模拟)沙漠里的一种鼠白天躲在洞里并且将洞口封住,夜间才出来活动.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是()A.鼠类对外界刺激产生的一种本能反应B.鼠类捕食行为的一种方式C.鼠类白天在为繁殖工作作准备D.鼠类对沙漠环境的一种适应18.(2015?沈河区二模)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以土壤的有机物为食,体表中的黏液有助于在土壤中钻穴和呼吸,蚯蚓的活动又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生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C.生物活动也能影响环境D.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19.(2015?中山模拟)青蛙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的颜色极为相似,这属于()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20.(2015?沧县模拟)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A.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B.荒漠生活的骆驼尿液极少C.缺氮时植株矮小 D.蝗虫体色与环境相近21.(2015?福田区模拟)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地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以上内容反映的是()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2.(2015?沈阳校级模拟)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达到60毫米,这说明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B.环境能影响生物C.环境能适应生物D.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23.(2015?莒县二模)下列现象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B.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C.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D.葱的地上部分呈绿色,地下部分呈白色24.(2015?云南模拟)沙漠中除了仙人掌、骆驼刺等植物外,其他的绿色植物很少,主要原因是()A.沙漠中的阳光比其他地方的阳光强烈B.沙漠中白天的温度比其他地方高C.沙漠中缺水,植物难以生存D.沙漠地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太低25.(2015?莱西市校级模拟)我们不易发现趴在禾苗叶上的害虫,害虫的体色与禾苗叶的颜色相似,这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二者没有关系26.(2015?泰安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能适应环境实例,正确的是()A.在荒漠中,有一种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B.沙漠上到处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C.古代诗描述道草盛豆苗稀现象D.海洋中不同颜色的藻类植物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27.(2015?晋江市模拟)“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句诗体现出()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环境影响生物28.(2015?胶南市校级模拟)在生物圈中,生物在生存中不断适应环境,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例子是()A.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B.牧区中饲养的山羊啃食草根,破坏草场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蚯蚓疏松土壤29.(2015?黄州区校级四模)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俗语“背靠大树好乘凉”说明生物适应环境B.稻田中稻苗之间生有稗草,它们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C.“鱼儿离不开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说明生物的生活与环境有关D.树上栖有昆虫和鸟,它们相互彼此间都能获得物质和能量30.(2015?田东县模拟)玉米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植株上相邻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都尽可能多的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D.环境不能影响生物31.(2015?福田区模拟)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A.具有发达的根系 B.具有针状的变态叶C.具有较大的叶片 D.具有厚厚的角质层32.(2015?清城区模拟)下列实例哪项不能反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B.鱼儿离开了水一段时间就会死C.企鹅、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极地,它们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D.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33.(2015?漳州校级模拟)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是()A.蚯蚓改良土壤B.森林净化空气C.沙漠变绿洲D.山顶上和山脚下植物的形态差别很大34.(2015?枣庄校级模拟)下列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螳螂的翅膀展开时像鲜艳的花朵B.热带地区的狐狸耳长脸窄C.蚯蚓能疏松土壤D.鱼儿离不开水35.(2015?玉溪模拟)洞庭湖水域持续干旱,鱼、虾、蟹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这种现象说明()A.生物不受环境影响 B.生物能适应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能影响环境36.(2015?平凉模拟)地衣生长在岩石上,而地衣分泌的岩石酸又能使石头裂解,这说明()A.环境能够影响生物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37.(2015?沈阳二模)北陵公园植被覆盖率高,有许多参天古树,夏天,我们一进入公园就会感到气候湿润,空气清新、凉爽,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可以影响生物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D.生物能够影响周围的环境38.(2015?武进区校级模拟)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防风固沙,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B.空气和土壤能影响生物生活C.生物能适应环境D.一种生物能影响另一种生物生活39.(2015?大东区一模)生活在土壤中的蚯蚓,能够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这说明了()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40.(2015?安定区校级模拟)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常常将其放在阳光下,并给它浇水、施肥、松土,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盘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的温度⑤一定的生存空间⑥水.A.①③②⑤⑥④ B.③⑥①②④⑤ C.④⑤③⑥①② D.③⑥④⑤②①41.(2015?合川区校级模拟)到了寒冷的冬天,法国梧桐树纷纷落叶,松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A.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B.法国梧桐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C.松树比法国梧桐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D.松树同法国梧桐进行斗争42.(2015?合川区校级模拟)大多数鱼类一次产卵量数万粒乃至数百万粒以上,但是鱼苗的死亡率很高,因此发育成鱼的数量很少,这些鱼的高产卵量的现象是()A.适应的相对性 B.长期的遗传与变异的结果。

湖北省丹江口市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和影响专题训练(含答案)

湖北省丹江口市七年级生物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和影响专题训练(含答案)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专题训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A、蛾夜间活动B、仙人掌的叶变成刺C、候鸟的迁徙D、山顶的旗形树2、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态成刺,是因为那儿缺少()A.动物 B.阳光 C.温度 D.水3、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成语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生物依赖和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与环境互不影响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5、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生物依赖和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与环境互不影响 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6、沙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态成刺,是因为那儿缺少()A.动物 B.阳光 C.温度 D.水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大雁南飞B.大树底下好乘凉C.鱼儿离不开水D.秋风扫落叶8、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A.菊花之所以在秋天开花,与秋天的温度较低有直接关系B.影响生物生活的生物因素仅指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改变环境.9、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森林可保持水土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蚯蚓疏松土壤10、地衣(一种植物)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能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

这一事实说明()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1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12、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13、青岛崂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崂山石是景点的点缀,石上的地衣引起了游人的注目.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腐蚀岩石.这说明生物体()A.都能适应环境B.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C.都能改造环境D.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14、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单元练习题(人教版)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双基训练:1.下列哪种现象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B.在炎热缺水的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C.在沙地上栽种植物,能够防风固沙D.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和白熊,毛是纯白色的2.地衣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它们的生长又腐蚀了岩石。

这说明()。

A.生物体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B.生物与环境是相对独立的个体C.环境能影响生物体的生活D.生物体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能力拓展:(2)从表中记录的数据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如果想要探究校园草地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还应该做哪些工作?中考链接:1.(2006年威海市)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不必测量下列哪个环境的湿度()。

A.灌木丛B.草地C.水洼D.裸地2.(2006年济宁市)下列选项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红柳树根扎得很深B.大树底下好乘凉C.望断南飞雁D.秋风扫落叶3.(2005年山东省)俗语说“鱼儿离不开水”。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4.(2005年宜昌市)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

A B C D5.(2006年威海市)走在烟威高速公路,你会被路旁的万顷松涛所吸引,那主要是由黑松构成的沿海防护林。

黑松是一种耐旱、耐盐碱性良好的树种,被广泛用于沿海防护林的建设中。

它能够锁住流动的沙丘,改善生态环境。

除沿海防护林体系外,我市还有自然林体系、山丘水土保持林体系、经济林体系和风景林体系等。

目前,威海市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全市的生态绿化体系。

全市绿化覆盖率达39.8%,人均占有绿地17平方米。

有高等植物1150种,占全省总数的70%。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其中已知的鸟类就达到250种。

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2005年我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人居环境奖”,被誉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范例城市之一。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1.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枯叶蝶外形和体色像一片枯叶B.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肥沃C.荒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D.工业城市中深色的桦尺蠖比浅色的多【答案】B【解析】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枯叶蝶外形和体色象一片枯叶,荒漠中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工业城市中深色的桦尺蠖较浅色的多,都说明了生物是适应环境的.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够疏松土壤,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故选:B.【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方面来切入.2.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答案】A【解析】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换句话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环境淘汰了.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不易被天敌发现,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沙漠中的骆驼刺根扎得很深,是生物对沙漠缺水的适应,因此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喜鹊在飞行时特有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即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和气囊B.在鸟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将发育成雏鸟的是胚盘C.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几乎所有的生物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D.植物具有绿化隔热,降温增湿等作用,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答案】BD【解析】A.喜鹊在飞行时特有的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即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气囊具有储存空气的作用,A错误.B.鸟的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B正确.C.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C错误.D.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植物具有绿化隔热,降温增湿等作用,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D正确.故选:BD【考点】此题考察的是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鸟卵的结构.4.将下列生活现象与其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或原理用线连接起来①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a.保护色②变色龙随环境改变体色 b.分解者③真菌、细菌分解动植物遗体 c.消费者④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制造有机物 d.生产者【答案】【解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三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1.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答案】C【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故不符合题意;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故不符合题意;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符合题意.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每种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2.泉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

藻类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A.阳光B.温度。

C.空气D.盐度【答案】A【解析】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适宜绿藻生长,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适宜褐藻生长,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适宜红藻生长,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3.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气候比较寒冷的瑞典南部栽培,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增高。

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B.耐寒个体的耐寒性状可以遗传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三叶草在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环境【答案】D【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气候比较寒冷的瑞典南部进行栽培,最初三叶草茎叶的产量很低,表明三叶草不适应瑞典南部的环境;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是因为不耐寒的个体被淘汰,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下来,在繁衍的过程中,将这种耐寒的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耐寒个体.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是寒冷的天气若干年来定向选择的结果.它不能表明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只能说具有耐寒特性这种变异的三叶草适应新的环境.故D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4.下列描述的情境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答案】B【解析】生物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同时生物也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指蚂蚁对河堤的影响,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1.鱼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答案】D【解析】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故选:D【考点】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答案】D【解析】生物的生存要受到环境的限制,当生物离开它来一生存的环境时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题文中鱼儿离开水会死亡,因此,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A.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B.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C.树木的大量砍伐D.海洋石油的开采【答案】B【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不能影响东海的水域环境。

赤潮也叫“红潮”,是某些微小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海水变色和水质恶化的自然现象。

赤潮的发生是由工业和生活废水排入海洋引起的环境污染造成的。

4.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

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空气变得湿润,同时,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使大气变得清新,其次,树叶上面的绒毛、分泌的粘液和油脂等,对尘粒有很强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因此漫步在白塔公园的树丛中时,会感觉到空气特别的清新和湿润。

初二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二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二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1.仙人掌原产沙漠,进化过程中叶子演化成“刺”,这样的进化能保证体内储有足够的A.氧气B.无机盐C.二氧化碳D.水【答案】D【解析】生活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叶变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而根、茎肥大,具有贮存水的作用,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这主要是( )A.骆驼刺喜欢沙土B.骆驼刺怕被风刮走C.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D.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答案】D【解析】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生长在荒漠中的骆驼刺低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说明生物能够适应干旱少水的环境,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3.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A.生物不能改变环境B.生物能改变环境C.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D.生物能改变环境,而环境不影响生物【答案】B【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4.生物不仅能______一定的环境,而且能______环境。

【答案】适应影响【解析】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等)影响着生物,如南橘北枳,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如沙漠植物:沙棘根很长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仙人掌茎变为肉质储存大量水分、叶变为刺状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相适应,在沙漠上植物大面积绿化成功时,沙漠就会变成绿洲,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同时表明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蝗虫为适应陆生环境防止水分的蒸发体外有外骨骼,沙漠动物沙蜥为躲避高温酷暑在夜间温度降低时出外觅食,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如北极熊的白色、绿草地中蚱蜢呈绿色等等。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

初一生物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试题1.“雨露滋润禾苗壮”,这种现象说明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环境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答案】D【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水是非生物,“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水(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D正确。

2.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其实验的变量是A.温度B.阳光C.水分D.土壤【答案】A【解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水分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所以该实验中的变量是水分,除水分不同外,其他条件如温度、水、土壤都应该相同且适宜。

3.若在装片上写有字母“P”,显微镜下看到物像是____,若物像偏向左上方,应向____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答案】 d 左上方【解析】显微镜成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若在装片上写有字母“P”,显微镜下看到物像是d,若物像偏向左上方,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A.竞争关系B.寄生关系C.捕食关系D.共生关系【答案】C【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属于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C正确。

5.俗语说“鱼儿离不开水”。

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依赖环境【答案】D【解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鱼儿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必须生活在水中,离开水就会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的练习题
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如狮子捕食斑马,七星瓢虫捕食蚜虫等)、竞争关系(如稻田里的秧苗与稗草,草原上的狼与狐等)、合作关系(如群狮围捕野牛,蚂蚁搬蝗虫尸体等)等。

4.相关的生物学观点:
生物的形态和结构适应其生理功能;(如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适应其生活习性;()
生物的生活习性适应其生活的环境。

()
1.鱼在水中用鳍游泳,鸟在空中用翼飞行。

由此说明的问题是
A.环境造就了生物
B.生物的结构很复杂
C.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D.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
2.下列影响玉米生存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阳光
B.蝗虫
C.水分
D.温度
3.当前,某些地方的个别官员为了打造所谓的“城市名片”,不惜重金移栽一些南方树种,但因“水土不服”,成活率较低。

请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些南方树种在北方成活率低主要是受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1.鸭是比较耐寒的一种鸟。

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该诗句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成语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3、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而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高山上也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它们在山上的垂直分布也有分层现象。

藻类植物和高山植物的这种分布分别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 、阳光?阳光??
B 、温度?阳光?
C 、阳光温度??
D 、温度温度
4、据报道:截至2010年4月8日,中国西南旱情: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农作物受旱死苗达7907万亩。

此报道中导致农作物出现死苗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水分
B.阳光C。

温度 D.土壤
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间合作关系的是()
A。

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B.一群麻雀一块去觅食
C。

两只狗为骨头而争斗 D.一群蚂蚁将蝗虫尸体搬回巢穴
6、下列关于植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影响植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是指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B.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C.植物开花结果时,所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可采取人工延长光照时间的方法,让菊花提前开花
7、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风又绿江南岸
8、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包括、、、等。

9、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性是普遍存在的。

10、蚯蚓穴居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蚯蚓的活动能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这一现象可以说明的生物学观点是
11、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12、把大小两种的草履虫分开培养,它们都能正常地生长,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培养的时候,经过16天,其中的一种全部死亡,而另一种却仍然生长正常,这种现象属于()
A、合作
B、捕食
C、竞争
D、寄生
1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A、合作
B、食物网
C、捕食
D、竞争
14、下列生态因素中不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
A、阳光、温度
B、空气、温度
C、水分、土壤
D、花粉、病毒
15、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同时设计()
A 、分组实验B、重复实验
C、独立实验
D、对照实验
16.在培养蘑菇的培养基上发现长出了霉菌,蘑菇和霉菌的关系是()
A.互利共生
B.种内斗争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
17.下列哪项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组对照实验条件()
A.阴暗、明亮8.潮湿、干燥
C.明亮、潮湿
D.阴暗、干燥
18.为确保对照实验结果的科学性,除变量外,对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
A.相同
B.不同
C.相似
D.随意
19.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C. 所有变量都不同
D. 所有变量都相同
20、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

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高度
21、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

想一想,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空气
C.温度
D.阳光
22、鲫鱼生活在淡水中,影响鲫鱼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空气、小鱼等
B.水、温度、藻类植物及饵料
C.水、阳光、温度、空气等
D.温度、阳光、水、其他鱼类
23、水葫芦是从境外引进的一种净化污水的植物,水葫芦大量繁殖使湖泊几乎看不到其他水生植物,这种现象叫做()
A.捕食
B.竞争
C.斗争
D.合作
2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中所指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
B.合作
C.共生
D.寄生
25、下列影响小麦生长的环境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光照
B.土壤湿度
C.温度
D.杂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