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人民武警报》丁晓兵系列宣传回眸
人物通讯范文(10篇)
《人物通讯范文》人物通讯范文(一):人物通讯张颖同志是绥滨农场学校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1992年参加工作,她工作认真,作风扎实,教学上刻苦钻研,虽然年轻却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和同事们的称赞。
自2015年以来,连续三次被评为分局优秀教师、四次被评为农场优秀共产党员,2015年获得黑龙江省县域科技人才奖,2015年被评为总局模范教师。
2015年被评为总局学科教学能手,2015年被评为分局骨干教师。
张颖老师爱岗敬业,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工作有高度的职责心和满腔的热情,不管从事什么学科教学,都能尽心尽责努力做好。
四年前张颖老师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曾创下连续四年该科中考成绩名列分局第一的好成绩。
2015年新学年,由于工作需要,张颖老师转为政治教师。
为尽快适应政治学科教学,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课下她刻苦钻研课标,深挖教材,翻阅超多资料,力求做到把每个知识点准确、细致地传授给学生。
在课堂授课中她做到理论与时政有机结合,注意贴近生活,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了解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做到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让学生们提高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在为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她对同学们说,此刻我们每一名同学都是处在同一齐跑线上,只要是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取得好成绩不是问题。
经过她的鼓励,学生们树立起了学好这门学科的信心。
2015年中考,是张颖老师任教政治学科以来的第一个中考,她的成绩在分局排行第三。
做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她尊重学生,讲究方法,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耐心细致地做好防差转差工作,想方设法为学生服务,学生都喜欢她、信赖她。
在她曾任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该生十分厌学,成绩很差,曾多次逃课甚至要辍学。
张老师及时找他谈心,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只要发现他的情绪有异常反应她便放下手头工作,找他了解状况。
劳动模范丁晓兵事迹(小学语文四上综合实践)
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独臂英雄丁晓兵劳动模范丁晓兵事迹丁晓兵,这个名字或许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有些陌生,18岁那年,丁晓兵怀着报国的热情,离开家乡走进部队。
第二年,他就在一次军事行动中,永远地失去了右臂。
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巨大转变,曲折回环,留给人们无尽的感慨与赞叹。
这个独臂军人用他如铁的意志向世人证明:残疾人生也精彩,军人风骨永存留!为国出征壮士断臂1984年,一场维护祖国尊严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军事行动在南部边陲拉开了序幕。
一名入伍仅一年的新兵强烈要求参加战斗,被上级拒绝之后,他倔强地拔出匕首,扎破手指,用汩汩涌出的鲜血,写下了入党申请书,也是他的请战书。
领导被他的精神所打动,同意了他的请求。
他是这次军事行动中唯一的新兵,他就是丁晓兵,这一年,他19岁。
战火纷飞,战况惨烈。
一个手雷砸在丁晓兵身上,他想都没想,抓起手雷就往外扔。
一阵火光过后,他陷入了昏迷。
短短几秒钟后,丁晓兵勉强睁开了双眼,但觉得右手毫无力气。
回过头来,他发现右臂已经被炸断了,鲜血开始往外喷溅。
命运之神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这一天,正是他入伍一周年的日子。
战友们简单地帮他包扎好伤口后开始后撤。
那是仿佛永远也走不到头的热带丛林。
右臂仅连着一点点皮,摇来晃去地不时挂在树枝灌木上。
为了不耽误行军,丁晓兵果断地拔出匕首,毅然把连着的一点皮割断,而割下来的手臂,竟被他插在了自己的腰带上!4个小时之后,他们迎来了接应人员,丁晓兵一头栽倒在地。
绿色山林中,绵延了一条3公里多的血路……就在医生开始抢救的时候,突然发现他竟没了血压,全身的血管全都瘪了,就连血都输不进去了。
就在大家已经开始为他准备后事时,这名19岁的小战士竟又有了呼吸!一位老医生切开他小腿上的动脉,强行压进去2600毫升血浆,两天后,丁晓兵终于睁开了眼睛。
丁晓兵仍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醒来的时候,没想着还能活过来,在倒下那一瞬间,脑子中的记忆很清晰,就感觉生命要结束了。
”丁晓兵用手抠自己的大腿,才确认自己又活过来了,“活过来的感觉真好”,丁晓兵感慨道。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06
1946年,季先生回国,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
一个生命就要走到尽头而只有十六岁的男孩,为了对他进行过帮助的人说声谢谢,而不顾自己的身体已经进入倒计时和父亲踏上了“感恩之旅”。疾病早已剥夺了黄舸站或坐的能力。每天,父亲必须小心翼翼地把他抱上轮椅,用绳子仔细地“固定”,以保证他不致滑落。父子俩从2003年开始走遍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因为没有钱,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载着儿子黄舸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000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汇款的恩人当面道了谢。
200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介绍、主要事迹及颁奖词
1.丁晓兵: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真的勇士
【人物介绍】
个人先进事迹-20年人生超越
个人先进事迹-20年人生超越个人先进事迹:20年人生超越丁晓兵,著名战斗英雄。
在20世纪80年代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他先后深入前线20多次,胜利完成捕俘任务。
在一次深入敌方阵地生擒俘虏时,为掩护战友撤退,他被敌方投来的手雷炸断右臂。
为方便丛林行军,他强忍巨痛,用匕首割下仅有一块皮连着的断臂,将断臂用皮带别在腰间,以惊人的毅力与战友们一道扛着俘虏,行军3公里山路。
在与接应分队汇合时,他一头栽倒在地。
经过3夜2天的抢救,切开静脉强行注入2600CC血浆,他才活了过来。
为此,他荣立一等功,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了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
他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可那支撑正常人生活的右臂却永远地失去了,至今身上还残留着20多块弹片碎片。
20年前,他是一等战功的“战斗英雄”。
第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见证了一名热血男儿对共和国的赤胆忠诚。
20年后,他是全军唯一的“独臂政委”。
空荡荡的右袖管,虽经岁月沧桑,却掩盖不住一位军营男子汉的成熟与坚毅。
无锡,太湖之畔,武警某团。
丁晓兵在这里一晃已度过第18个新年。
清晨,迎着朝阳,面对军营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他举起左手庄严敬礼。
“当兵是我从小的志向,我就不信缺一只胳膊拿不了枪”———丁晓兵日记鲜花和掌声之后,丁晓兵面临人生选择:是回地方享受英模待遇,还是继续留在部队?他的家乡安徽省示意,让他担任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
面对诱人的待遇,亲朋好友都动了心。
“你给国家贡献这么大,趁现在名气大,赶紧找条后路。
”“你现在只有一条胳膊,还能干啥?留在部队很难有发展!”但丁晓兵不信。
一只胳膊就当不好兵?!自幼习武的他在日记中写道:“当兵是我从小的志向,我就不信缺一只胳膊拿不了枪。
”在组织征求去留意见时,他郑重表示:“一要学习,二要工作,不离开部队。
”就这样,丁晓兵来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读书。
两年的军校学习,他学会了用左手生活、学习甚至书法绘画。
1988年,滤布他以优秀学员的成绩完成学业,并放弃留校担任教员和进部队机关工作,来到太湖之滨的基层连队,当上了一名指导员。
丁晓兵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发言摘编
丁晓兵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发言摘编 2006年02月26日21:13 新华网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 由中宣部、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组织的丁晓兵先进事迹报告团,从1月17日起先后赴江苏、安徽、上海、广东等地和驻京部队作巡回报告。
现将报告团成员武警驻无锡某团政治委员丁晓兵、武警驻无锡某师政治委员陈国桢、丁晓兵妻子陶婉珠、无锡市委党校原党委书记张田生、新华社记者朱玉的发言摘编如下:陈国桢:保持英雄本色的钢铁战士 丁晓兵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毕业后,来到我们师一个驻在山沟里的连队,当了指导员。
到连队后的第一次紧急集合,丁晓兵怎么也扎不好腰带,捆不成背包。
等他抱着被子跑到操场时,全连官兵已经排好队在等他。
丁晓兵满脸涨得通红,大声说:“我给连队丢脸了,请大家给我时间,我一定把脸争回来!”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脚踩、用嘴咬、用膝盖压,手指磨破了皮,嘴角磨出了血,被子和背包带血迹斑斑,苦练一个多星期,背包打得又快又好。
丁晓兵在被派到多年与先进无缘的二营担任教导员时,有一次,师里组织野营拉练,在离终点还有5公里时,不少人脚上打起了血泡,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丁晓兵也因左脚长了一个鸡眼,跑得十分吃力。
眼看就要被其他营甩在后面,他拿出小刀,割掉鸡眼,大喊一声:“为了二营的荣誉,加油啊!”官兵们士气大振,喊着口号,一路疾跑,全营率先到达终点。
2002年底,丁晓兵提升为团政委。
他抓住一切机会给自己“充电”,他只有一只手,操作计算机不方便,却在全团最早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
他联系部队实际写了数百万字的读书笔记,提出的加强部队建设的100多条建议被上级采用。
他摸索的“大强度训练科学分配体力法”,使训练受伤的发生率大大下降。
他讲的政治教育课,一直是最受官兵欢迎的课…… 20年来,丁晓兵所带的团队先后获得了288枚奖牌和奖杯。
陶婉珠:无怨无悔的选择20年前,我还是空军某医院一名护士。
一天,听说有个叫丁晓兵的伤员取弹片时,因手术时间过长,麻醉药失效了,剧烈的疼痛使他抓破了手术台上的床单,却始终一声不吭。
本色人生,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楷模
本色人生,与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楷模——丁晓兵同志《左手礼》读后感退休生活悠闲安逸,内心也比在职工作时宁静平和,也许,“耳顺、知天命”的状态,就是如此吧。
闲暇无事,读了本儿子购买的《左手礼》,这是丁晓兵同志自己执笔的个人自述,读来很有感触。
关于丁晓兵同志,百度百科是这样描述的:丁晓兵,男,汉族,1965年9月出生,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10月在遂行军事任务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
丁晓兵同志入伍20多年来,牢记使命,献身国防,以伤残之躯续写人生辉煌篇章,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部队评为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网上的描述简单而朴素,幸亏有了这本书,使我能够沿着作者的回忆,了解丁晓兵同志的人生经历,和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心路历程。
丁晓兵同志,生于安徽农村,军人世家。
受父辈影响,他幼年习武,立志从军,入伍后,得益于习武练出的坚强体魄,在新兵团崭露头角,力拔头筹,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侦察兵。
1984年赴前线,首次捕俘就因错抓乡亲而闹了笑话,为此被冷落了一段时间。
他吸取教训,调整心态,在随后的任务中表现出色,获得好评。
在10月的那次捕俘中,行动被敌察觉,陷入重围,一颗手雷砸在脚下,为掩护战友,他拾起手雷向外投掷时手雷爆炸,右臂炸断。
他和战友携带俘虏突围后狂奔4小时方与友军汇合,一下倒地,昏迷不醒。
后经连续抢救转危为安,但右臂被截去。
伤愈后,一战成名,任排长,荣获一等功、“全国边陲优秀儿女奖章”,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开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历程。
立功后,经首长特批,丁晓兵同志入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学习。
对于一个残疾人,一个残疾军人,有无数艰难险阻等在他面前。
头一个问题,就是左手写字太慢,笔记跟不上讲课速度。
为此他没有抱怨,用所有的空余时间进行写字练习,写光了几桶铅笔,终于练出一手快速而流利的字体,解决了问题,圆满地完成了学业。
英雄赞歌
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人民日报记者冯春梅新华社记者朱玉、张东波) )2005年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见武警部队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和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时,与丁晓兵亲切握手,并勉励他说,你是党和人民的功臣,希望你保持荣誉,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红!大红,热烈的、张扬的红色――这是丁晓兵最喜爱的颜色。
他喜欢率领着笔墨和宣纸,用红色纵横捭阖。
这种喜爱理所当然。
红色是勇敢的颜色,英雄就该横刀立马,英雄就要披红戴花!不仅仅是戴大红花,就是把所有的花都献给他,这个在枪林弹雨里滚过来,从练兵场上爬过来,从水灾山火中冲出来的独臂英雄,也配得上!国旗、党旗、军旗。
红色的旗帜呼啦啦地飘,这是寄托了丁晓兵多少感情的三面红色旗帜!几乎每一天,身披橄榄绿的武警某部团政委、没有右臂的丁晓兵都会抬起左手向它们敬礼――庄严的旗帜,接受着人民功臣庄严的军礼!出征――为了祖国1984年,边陲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
刚刚19岁的丁晓兵,冒冒失失地撞进了指挥帐篷:“这次任务该有我的份儿吧?”他被推出来:“新兵蛋子,哪儿轮得着你?”丁晓兵恼了!凭什么轮不上我?他哭着再次冲进去,拔出侦察兵专用的匕首,冲着自己的左手就是一刀!就着自己突突直冒的青春热血,丁晓兵在靶纸上挥就自己第一份血红色的入党申请书:“敬爱的党组织,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丁晓兵如愿。
成为执行任务的战士中的惟一新兵。
战况惨烈。
一个手雷砸在他身上。
丁晓兵想也没有想,抓起手雷就扔了出去。
一团火光,他失去了知觉。
几秒钟后,丁晓兵睁开眼。
右手使不上力气,侧头一看才发现,右胳膊已经被炸断了,骨头一下子插到了泥土里,动脉鲜红的血液,一股股地往外喷!受伤的这一天,是丁晓兵当兵整整一年的日子,老天竟送来了这样一个黑色的“礼物”!也因为这个沉重的礼物,人们才得以知道,这个年轻的合肥小兵,在紧急关头表现出如此的凛凛大义!战友给丁晓兵简单包扎了伤口。
努力提高记者的“把脉”能力——全国重大典型丁晓兵采写一得
但是 , 在重大策划 、 重大题材 、 重大典型 、 重大任务面前 ,这种把脉能力却显得很 重要。找感觉、 定盘子 、 抓重心 、 定路子 , 第一关要过的就是把脉能力。 接下来 . 选 角度 、 挖素材、 出观 点、 做标题 , 直到“ 拉” 出初稿“ ” 磨 出精品 , 哪一关也都离不开
局 的能 力 强与 不强 大 不 一样 。我把 这种
传 不提供 “ 原始稿件 ” 和 “ 参考稿件” 。所有媒体都 独 自采写稿件 。而且耍将 稿件统一送中宣部审稿。稿件不符合要 求 的, 要退回去。实在不行的, 就统一用 新华社发 的通稿 。这是新 闻界各大媒体
的一 次 实 力亮相 和 比 拼 。 军报 能 不 能在 甚远 。持 这 种思 想 的 人 . 缺乏 信仰 。 魂 灵
维普资讯
采 铺 感 悟
军一记毒
力推出了牛玉儒 、任长霞等一大批时 代 先锋 基础上 ,中宣部 又把 丁晓 兵作 为 20 0 6年要推出的头号重大典型 , 良苦 其 用心在哪儿? 经验告诉我, 不把握 好时代 特征 , 就无法把握好典型的时代价值。 典
一
这强手如林 、刺刀见红的竞赛中胜 人一 筹? 实话 , 说 我的压 力是很大 的。 一个星 期的集中采访活动结束后。地方媒体的 记者大都打道回府了。我决定本报采访 小组继续 留下作深入采访 。 半个 月后 . 我
们 的采访 算 比较 深 入 且 有 了许 多独 家 的
信念 、 道德体系、 社会秩序 、 人际关 系、 心 灵环境 , 等等 持这种“ 推土机” 式人生哲 学的人, 缺乏理智和理性 . 看什么都不顺 眼, 见什么都有“ 损欲 ”仅就对待优秀人 。 物而言 , 从孔予到鲁迅 , 再到当今的英模 人物, 他们见一个骂一个毁一个。 谁也别想
带兵要注重磨砺官兵的血性骨气
带兵要注重磨砺官兵的血性骨气作者:何亚力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7期武警河北总队训练基地何亚力习主席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
有血性是“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必备的精神特质,和平时期看不见战火硝烟,但投身于各个岗位的军人同样需要血性;培养军人血性,不仅要关注战斗员,更要关注指挥员,只有这样才更有号召力。
真正的军人血性应该是什么样呢?首先,军人血性是遇敌敢于亮剑的无畏精神。
2011年俄罗斯国防部就刺刀的使用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决定继续保留刺刀,他们认为刺刀还是军人最后一种作战手段的武器,而事实上刺刀的寓意已不仅仅是作战手段这么简单了,而更是一种战斗精神的象征。
我军就是以敢啃“硬骨头”,敢于“刺刀见红”而威震敌胆的。
血性是军人的脊梁!其次,军人的血性是坚韧不拔的毅力。
“独臂将军”丁晓兵,1984年在“两山”战役中与敌军展开生死搏斗,身负重伤,而他在失去右臂的情况下毅然坚持完成战斗任务,正因为有这种勇气、骨气、血气,鼓舞着官兵的势气,激励着一代革命军人的战斗意志,这位左手敬礼的将军让人敬佩不已。
他用军人的血性赢得了尊重!再次,军人的血性是面对责任的担当。
在二战时诺曼底登陆的前一天夜里,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在签署进攻命令时他是孤独的,因为当时天气是狂风暴雨,海上巨浪滔天,如果进攻受到天气阻碍给盟军带来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而如果再推迟进攻时间,士气必然下降,军事机密也会泄露,三百万大军的生死掌握在他的手里,他说那时肩上的将星感觉每一颗都有几吨重。
面对重大问题裁决的用于承担责任的勇才是“大勇”!战斗力的生成是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而人起决定因素。
这就是小米加步枪能打过美械装甲的原因。
那么,如何磨砺官兵的血性骨气呢?一、坚定的信仰磨砺血性骨气血性是有灵魂的,军人的血性源于对党的忠,对祖国的情,对人民的爱。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怕死不是共产党员”,“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种慷慨赴死的血性,升腾着信仰与信念的力量。
全军唯一用左手敬礼的军人丁晓兵.
全军唯一用左手敬礼的军人丁晓兵出征——为了祖国1984年,边陲的一场重要军事行动。
刚刚19岁的丁晓兵,冒冒失失地撞进了指挥帐篷:“这次任务该有我的份儿吧?”他被推出来:“新兵蛋子,哪儿轮得着你?”丁晓兵恼了!凭什么轮不上我?他哭着再次冲进去,拔出侦察兵专用的匕首,冲着自己的左手就是一刀!就着自己突突直冒的青春热血,丁晓兵在靶纸上挥就自己第一份血红色的入党申请书:“敬爱的党组织,我坚决要求参加战斗,打头阵、当尖兵,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丁晓兵如愿。
成为执行任务的战士中的惟一新兵。
战况惨烈。
一个手雷砸在他身上。
丁晓兵想也没有想,抓起手雷就扔了出去。
一团火光,他失去了知觉。
几秒钟后,丁晓兵睁开眼。
右手使不上力气,侧头一看才发现,右胳膊已经被炸断了,骨头一下子插到了泥土里,动脉鲜红的血液,一股股地往外喷!受伤的这一天,是丁晓兵当兵整整一年的日子,老天竟送来了这样一个黑色的“礼物”!也因为这个沉重的礼物,人们才得以知道,这个年轻的合肥小兵,在紧急关头表现出如此的凛凛大义!战友给丁晓兵简单包扎了伤口。
包括他在内的7个战士,背着一位牺牲的战友后撤。
那是南方一层又一层,一座又一座的高山,和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头的热带丛林!只连着一点点皮的右臂一次次挂在树枝灌木上。
英雄身上是有特质的。
刹那间,丁晓兵身上潜藏着的英雄品质,被一颗手雷激发出来,迸发出了灿烂的光芒!他拔出匕首,把右臂与身体之间仅仅连着的一点皮割断,割下来的右臂,被他插在自己的腰带上——丁晓兵想把炸伤的右胳膊再缝上去。
整整在山里跑了近4个小时,一看到迎面跑来的接应人员,丁晓兵一头栽倒在地上!受重伤后又扛着重物拼命奔跑,小伙子身上的血几乎流光。
鲜血洒在绿色山林中,绵延了一条3公里多的血路!呼吸没有,脉搏没有,血压没有,心跳没有……心脏起搏器无效,强心针无效!因为没有血压,丁晓兵全身的血管都瘪了,连血液都无法输进去。
担架停在了小溪边,有人开始为“烈士”丁晓兵换衣服、用清水擦拭他脸上化装的绿色油彩……战友们把着担架,疯了似的,不许将“牺牲”的丁晓兵抬到烈士陵园:“他没有死,刚才还和我们一起跑回来……”天不绝英雄!擦拭脸颊的棉花擦到了丁晓兵的鼻孔下,棉花丝被吹动了!野战医疗队的一位老医生切开了丁晓兵小腿上的静脉,强行压进去2600毫升血浆。
20年前的英雄为何再次感动中国——全国重大典型丁晓兵宣传的台前幕后
根 据 中宣 部 、 中 央 先 进 性 教 育 活 动 领 导 小 组 和 解 放 军 总 政 治 部 的 统 一 部 署 ,武 警 某 团政 委 丁 晓 兵 作 为新 年 度 第 一 个 “ 葆 共 产 党 员 先 进 性 的 时 永
题 , 回 答 了 一 个 战 斗 英 雄 怎 样 保 持 先 进 性 这 一 重 大 的 时 代 课 题 ,,靠 单 打 独 斗 不 行 ,
要 充 分 发 挥 群 众 的 智 慧 和 力 量 。 我们 决定将工作分成 “ 3个 层 面 ” 和 “ 个 3 阶段 ” 进 行 ,对 现 有 材 料 进 一 步 挖 掘 、 整 理 。联合 工 作组 的 同志 兵分 六路 ,
按 照 从 基 层 连 队 到 全 团 、从 全 团 到 全
从英雄 2 0年 人 生路 整 理 出 6大本 5 0多万 字 的鲜 活 资 料 , 确 保 了各新 闻媒体 报道 需 要
丁 晓 兵 同 志 被 中宣 部 和 总 政 确 定 作 为 全 国 重 大 典 型 准 备 宣 传 后 ,我 们 工 作组 一行 6人 于 20 0 5年 7月 2 日 。 4 南 下 无 锡 ,踏 上 一 条 感 动 与 艰 辛 相 伴
第一线。凡是和丁晓兵有过接触的人 , 凡 是 丁 晓 兵 工 作 生 活 的 地 方 ,都 要 到 第 一 线 去 看 一看 ,亲 自感 受 一 下 。采 访 中我 们 按 照 普 遍 谈 、 重 点 谈 、 反 复 谈 的方 法 ,不 厌 其 烦 在 从 不 同 阶 层 的 人 身 上 、不 同年 龄 的 人 口 中 ,找 细 节 寻 突 破 。 武 警 驻 无 锡 某 师 的 领 导 全 力 支 持 ,要 人 给 人 ,要 车 给 车 ,保 证 了 工 作 的顺 利 开 展 。 第 一 阶 段 集 中 采 访 的2 0天 时 间 里 ,我 们 先 后 6次 深 入 到 丁 晓 兵 曾 经 常 去 的 奶 牛 场 、训 练 场 、 养 猪 场 和无 锡 市 烈 士 园 , 与 3 8名 官 2 兵 和 地 方 群 众 座 谈 。采 访 第 二 阶 段 , 我 们 积 极 发 动 基 层 官 兵 开 展 “ 丁 晓 写 兵 ,说 丁 晓 兵 ” 活 动 ,先 后 利 用 心 得 体 会 、征 文 、演 讲 比 赛 等 形 式 ,组 织 基 层 官 兵 撰 写 “ 最 感 动 的一 件 事 ” 我 、 “ 最想说 的一句话 ” 我 ,开 展 “ 雄 在 英 我 心 中 ”演 讲 活 动 。在 征 集 到 的 5 o o0
丁晓兵
丁晓兵:20多年来一直是英雄20 多年前的一次军事行动中 , 丁晓兵失去了右臂。
当英雄在被鲜花与赞誉围绕时,南京航空学院的一名大学生给他写了封信,信中的话让丁晓兵深感意外:成为英雄,你只算过了第一关,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也可能成为英雄。
我现在并不佩服你,如果 10 年或者 20 年以后依然还有事迹从你的身上出现,到那个时候,这个英雄的称号你才当之无愧。
20 年过去了,丁晓兵时刻不忘这封来信。
从连指导员、干事、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到团政治委员,丁晓兵交出了一份出色的“回信”:所带领的集体,先后获得 248 面奖牌、证书和 36 座奖杯。
【颁奖词】这个用左手敬军礼的人,我们以他为骄傲。
战时敢舍身,平时能忘我,从逆境中挣扎启程,在顺境中保持清醒。
沙场带兵敢称无愧无悔,把守国门能说有骨有节。
他像一把号角,让理想与激动,在士兵心中蔓延。
丁晓兵刚到连队任指导员第二天,连队组织紧急集合,全连都集合齐了,他的背包还没打好。
当他最后一个跑出来,站在全连官兵面前时,面对的是一片怜惜和怀疑的目光。
生性好强的丁晓兵面如火烧,内心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憾。
不甘服输的他,为了打好背包,经常是一个人躲在自己小房间反复练习,手脚嘴并用,用手拉,用牙咬,用脚踩,手指磨掉了皮,嘴角流出了血流,背包带上常常是血迹斑斑。
他硬是靠着这种拼搏精神,练成了全连打背包速度最快的一个。
练投弹,他将训练弹绑在绳子上,将绳子的另一头绑在树上,反复练习投弹动作,胳膊都拉肿了,半年时间他拉断了6根绳子,成绩也由原来的25米提高到了45米。
——《守住精神家园》驻地有对老夫妇观察着这一切,看中了小王,想把唯一的女儿许配给他,前提是做上门女婿。
“你动心了?”面对丁晓兵威严的目光,小王低声答道:“我家在四川巫山的一个穷山沟里,家里穷得很,仅有的几间房子都被兄弟分掉了。
我回去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可你是战士,战士不准在驻地谈恋爱,这是纪律!”丁晓兵甩下这句话走了。
独臂英雄丁晓兵的爱情之旅
独臂英雄丁晓兵的爱情之旅作者:丁跃忠范学凤来源:《廉政瞭望》2009年第03期2008年11月,一部名为《我的左手》的电影在北京电视台及一些地方台公映,受到广泛赞誉。
电影素材来自于武警某部团政治委员丁晓兵的真实故事。
他在战场上英勇擒敌,失去右臂,他荣获多种荣誉,受到过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荣获过“感动中国人物”称号。
他说他的荣誉有一半是妻子的。
他的爱情之路没有多少离奇曲折,但却让人津津乐道,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英雄穷追不舍打动芳心1984年的一天,丁晓兵入伍刚一年,参加一次重大军事行动。
经过一夜的潜伏,黎明时分,作为“第一捕俘手”,丁晓兵如利剑出鞘,冲上去抓捕了一名走出堑壕的敌人。
然而这一行动惊动了周围3个高地的敌人,密集的火力一下子向他们压来。
丁晓兵将俘虏摁倒在一个隐蔽处。
突然,一枚手雷在丁晓兵和俘虏身边“哧哧”地冒着白烟。
不容多想,他左手按住俘虏,右手抓起手雷顺势就往外扔,就在手雷出手的一刹那,“轰”地一声爆炸了,丁晓兵眼前一黑,便失去了知觉。
当他苏醒过来后,发现俘虏也正爬起来想跑。
他扑上去想掐住俘虏的脖子,可右手却使不上劲,一看,他的右手被炸没了,然后他以惊人的毅力用匕首割下残臂别在腰间,和战友一道扛起俘虏在丛林跋涉了4个小时,身后留下了4公里长的血路。
当遇到接应小分队时,他一头栽倒在地,晕死过去。
战地抢救人员当时以为他已经牺牲,开始为他整容。
恰好那个时候,后方医院巡诊医生路过,将他紧急送往战地医院,切开他的腿部动脉,强行注入2600CC血浆,经过3天2夜的抢救,他才活了过来。
但是,他的右手永远地留在了战场。
住进昆明空军总医院后,一个女子改变了他的生活。
美丽聪慧的陶婉珠是名护士,长丁晓兵两岁。
在与陶婉珠相处的3个多月时间里,丁晓兵逐渐喜欢上了这位每天被自己称作“姐姐”的陶护士。
陶婉珠一开始根本就没有往这方面想。
但是丁晓兵很有勇气,给她写了一封又一封的信。
那时他才19岁,嘴甜甜的,大家都喜欢他。
中国军人丁晓兵故事读后感
中国军人丁晓兵故事读后感
1. 介绍故事背景
《中国军人》是一本收录了许多中国优秀军人的书籍,其中讲述了丁
晓兵的故事。
2. 讲述故事主线
丁晓兵,一个普通的士兵,却在抗洪抢险救援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
毅力。
当时,福建省受台风袭击,水灾泛滥,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
抗洪情况,需要军队的紧急支援。
丁晓兵所在的部队紧急奔赴灾区,
展开了艰苦的抢险救援工作。
在水流湍急、危险异常的情况下,丁晓
兵带领战友们一次次地冲向险情,营救被困群众。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不畏艰难,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抗洪抢险的队伍中,挽救了数百条生命。
他们的英勇事迹感动了众多人,也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赞誉。
3.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丁晓兵,一个平凡的军人,却因为其卓越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成为
了全国人民缅怀的英雄。
他的形象深深地打动了人们,他用自己的实
际行动证明了一个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只要有信念,有勇气,就能做
出不同寻常的事情。
4. 总结故事的启示
丁晓兵的故事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为别人的幸福而奋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行动去证明,就一定能成就卓越。
生活中处处都有机会去发挥我们的价值,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毅力,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同时,也要牢记人间真情的力量,懂得爱与关怀的重要,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战斗英雄丁晓兵:亲手斩断右臂,插在腰间回国,享左手军礼特权
战斗英雄丁晓兵:亲手斩断右臂,插在腰间回国,享左手军礼特权在中国武警部队广西总队的宿舍里,曾住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他用左手打背包,用左手写字,用左手吃饭,用左手敬礼,甚至用左手射击……他,就是被评为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的战斗英雄丁晓兵。
感动中国栏目组评价他“是一位独臂英雄,更是一名军人!”看到这里,许多人在敬佩之余可能会猜想:他应该是在某次战斗中负伤,被敌人打伤了右臂吧!对,也不对。
他的确是在一次战斗中失去了右臂,但不是被敌人打伤,而是自己亲手斩断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带大家走进独臂将军丁晓兵的故事。
左手行军礼的丁晓兵少年立志,从军报国丁晓兵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叔爷爷和舅舅也都曾经当兵打过仗,一家四代都是军人。
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丁晓兵,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长大要当兵”的梦想。
当别的孩童只会玩泥巴时,丁晓兵已经会用泥巴做出手枪的样子,再用墨汁涂上颜色,拿在手里,假装自己是征战沙场的将军。
1983年10月,18岁的丁晓兵如愿以偿,顺利参军入伍,穿上军装,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
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和一腔热血,丁晓兵走进了军营。
进入军营后,丁晓兵训练异常刻苦。
一次投掷手榴弹的训练中,丁晓兵因为右臂扭伤很难用力,投掷距离怎么也达不到标准。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负责训练他的排长用斥责的语气对他大声喊道:“下去!”听到排长对自己喊出这两个字,丁晓兵的心里像被鞭子抽了一样,感到十分耻辱,他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把手榴弹投掷到合格的位置上。
面对排长的斥责,丁晓兵硬着头皮大声请求道:“请让我再来一次!”这一次,丁晓兵抱着孤注一掷的决心,不顾右臂的伤势,用力举起手榴弹。
随着大臂的弧度越来越大,丁晓兵的右臂也越来越疼,像是被撕裂了一般。
他一边挥动手臂,一边助跑,在手榴弹被投掷出去的那一刻,因为用力过猛,丁晓兵的身体也随之飞了出去。
“嘭!”的一声爆炸,手榴弹被投掷到了46米外的地方,完美达到标准。
见此情景,排长吹起了集合的口哨。
用左手给少先队员还礼的军人——记独臂英雄丁晓兵与少先队“丁晓兵大队”
用左手给少先队员还礼的军人——记独臂英雄丁晓兵与少先
队“丁晓兵大队”
纪萍
【期刊名称】《下一代》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在全国少年儿童欢度“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时候,大家高兴地看到,近年来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少先队“英雄中队”,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
因为,托起他们的是一座座“永远的丰碑”。
【总页数】9页(P4-12)
【作者】纪萍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432.51
【相关文献】
1.精心打造精品——读《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
2.丁晓兵:独臂人生亦精彩
3.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授予丁晓兵同志“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的命令
4.丁晓兵:铁骨铮铮的独臂战士
5.“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丁晓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艰苦磨练意志 环境造就人生
艰苦磨练意志环境造就人生——让艰苦成为人生的财富授课人:教导员王亮一、艰苦是“伴奏曲”,军人与艰苦相伴艰苦是军旅生涯的基本色调,从我们穿上这身军装那天起,就与艰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古今中外所有军人的相同之处。
尽管不同岗位、不同职务的军人面临的艰苦不尽相同,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四种:(一)职业艰苦作为一名军人,这特殊的职业,神圣的使命已决定了艰苦和寂寞要与我们朝夕相伴,大家都知道,军人因战争而存在,从事战争和准备战争就是军事职业的全部内容。
而和平与稳定是需要强有力的国防作后盾的,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民族的尊严就失去光彩,社会的繁荣昌盛就没有可靠的保证。
当初,我们才到部队时可能都会感到有些不适应,心中也曾多次蒙发过背弃初衷的念头,但最后都还是坚持了下来。
人生面临的挑战与考验一次又一次摆在大家的面前,是放弃现在?还是接受人生一次又一次的砺练?就像我们靶场,平时射击训练保障时需要燃烧我们的毅力和耐力,战备执勤时需要挥洒我们的血与汗,在黄龙尾的漫漫军旅我们品味特有的孤独。
可以说,选择成为军人,就等于选择了吃苦。
(二)任务艰苦军队是执行特殊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人所为非常人所能为。
军人执行任务有四个基本特征:急、难、险、重。
标准高、要求严,只许进不许退,只许成不许败。
我们基地官兵在担负7."16抢险救灾任务的时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随时爆炸的危险,更是体现出争分夺秒、勇往直前的精神,随时准备用自己的苦和累乃至生命去换回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环境艰苦无论环境怎样恶劣,条件如何艰苦,只要是国家主权和领土所及之地,或是作战和训练任务的需要,军人就会去驻守,就会去奉献。
我们靶场的环境虽然不及那些“雪山孤岛、大漠戈壁、边防前线”的部队艰苦。
在炎炎夏日里,我们也是驾驭着铁骑飞驰在训练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满眼是荒凉,山高用脚量。
赶上夜训的时候连轴转,睡眠少,质量差,让人迷糊、眩晕,但一有射击命令下达,官兵们的士气照样撼天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受了长 期的和平环境和部队任务变化的考验 ,身残志坚 .
战斗精神 始终 没有变 ;经受 了领 导职务和权 力的考 验 。秉
公用权 ,情 系士兵 ,情 系人 民群 众 ,忠诚践行全 心全 意为
人民服务 的宗 旨始终没有变 :经受了时代发展和 岗位 变化
对能力素质要 求的考验 ,与 时俱 进 ,进取创新 的精神 始终
没有变 。他是 引领 时代 向前发 展 的一面永 不褪 色的旗 帜 ,
是新 时期 共 产党 员永 葆 先进性 的典 范 。系 列报道 定位 为
“时代英雄丁晓兵”后 ,报社组织力量精雕细刻 ,写出了使
命篇 、宗 旨篇 、进取篇 、信 念篇 4个主打通讯 ,同时分别
撰写 了 4篇 评论 员文章 。4篇 主通讯在 一版头条位置连 续
接 着 写 了 战 友 牺 牲 丁 晓 兵 流 泪 、老 兵 退 伍 丁 晓 兵 流 泪 的故 事。然后笔锋一转 : “从 遗传学来讲 ,人们 的眼泪更 多为亲情而流。即使是铮 铮铁骨 。也常 常在 亲情面前变得 清 纯 和 无助 。”这 里 用 了 丁 晓 兵 为 找 到 儿子 落泪 的故 事 ,而 动情 点是丁晓兵妻子分娩 时的现场细节 刻画 : “当时的护 士们 见他一只手插在裤 兜里 ,眼看着 自己妻子爬 上爬下都 不管 ,就 说 : ‘你 这 个 男 人 怎 么 回 事 ,没 见 你 妻 子 那 么 难 吗 ?为什么不抱她下来?’陶婉珠见状 ,在极端疲劳 的情况 下接 过话头 : ‘他不是不心疼我 ,而 是他不方便 。’一句轻 易 的 话 语 ,包 含 着妻 子 对 他 全 部 的 理 解 和 爱 意 ,使 他 的 眼 泪超 过饱和点 。他一 只手扶着头发 凌乱的妻子 ,眼 泪刷地 就 掉 了 下来 。
35
维普资讯
军 队报刊
肉 、感情丰富 的英雄 ,而不是 不食人间烟火 的英雄 。 《英
雄沃土》使人们 了解丁晓兵成长的内部环境 , 《英雄魅力》
使人看到 丁晓兵的人格 , 《英 雄激情》使人看 到丁晓 兵的
军 人 血性 ,而 《评说 英雄 》、 《解 读 英雄 》、 《感悟 英
件 的所有特质表现得 淋漓尽致 ,从而给 人以深刻 的启迪和
广泛的感召 。第二 ,具有浓郁 的思辩 色彩 。它 更新 了一般
雄 》、 《品味 英 雄 》等 通 讯 ,又通 过 上级 领 导 、班 子 成
员 、人 民群 众 、普 通战 士这 些独 特视 角 ,折 射出 了丁 晓 兵从平 凡 走 向崇高 的艰 难历 程 。这些 稿件 由于坚 持 “宏
观 立 向 、微 观取 材 ” 的原 则 ,贴 近实 际 、贴近 基层 、贴
事后 ,陶婉珠问他 : ‘你是不是哭鼻子啦?’ 丁晓兵勇敢地承 认哭了 ,因为 他知道 ,一个真 正的男 人在他 心爱 的妻子最需要 的紧要关头 ,眼睁睁地伸不上手 , 那 种 愧 疚心 理 不 需 要 掩 饰 。” 这 些 人 性 化 的事 例 ,使 读 者 看 到 丁 晓 兵 是 一 光彩。 《人民武警报 》记
者在大量调查 研究 、取证核 实的基 础上 ,站在时代 的制高
点上审视这个典型 ,感 到丁晓兵 2O年 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
创造着人 生的辉煌 。他 的特 点概 括起来讲 ,就是经受 了改
革开放和 市场 经济的考 验 ,共产党 员的理想 信念没 有变 ;
干0发后 ,读 者反映这些报道 具有强烈的时代 感 ,事迹 中蕴
含着许多 感人 至深 的时代精 神 ,把一个具有 时代 魅力 的英
雄展现在读者面 前 ;同时认 为评论 员文章思想深 刻 、立意
高远 ,诠释着 什么是大浪淘 沙 ,什么是英雄本色 ,吹 响了
时 代 的进 军 号 。
二 、贴 近 受 众 .拉 近英 雄和 普 通 人 的距 离 。 武警 报 面
向的是广 大基层 官兵 ,丁晓 兵的宣传能不能被基层 官兵认
可至关重要。为此 ,我们摈弃典型宣传 “高大全”的模 式 ,
“
一
脚站在中南海 ,一脚 站在 四合院”,努力挖掘 丁晓 兵身
上 的平 凡小事 ,力求 以小见大 ,平 中见奇 ,拉近 英雄 和普 通人 的距离。如 9篇副通 讯中的 《英雄热 泪》一开始就写 道 : “曾经 有人怀疑丁晓 兵是 否会流泪 。手臂炸 断了不流 泪 ,亲 自把 手臂与身体相 连的皮肉切断不流 泪。在 麻醉失 效 的情况下 ,从他身 上剔 出 6块弹 片时不流 泪。丁晓兵好 像是 没有情 感的钢筋铁骨铸成 的。其实 ,了解丁晓 兵的人 都知道他 与常人没有区别 。他 感情 的闸门常常被大 义 、亲 情 、友情和胜利的喜悦、失误 的遗憾冲开 。”
篇 副通讯则采用思辩风格敲击历史的 “回音壁”,用时代英
雄 的 崇 高 思 想境 界 净 化 了 人 们 的心 灵 。
具有思辩风格 的报道 特色是 :第 一 具有深厚 的思想 功 力。它更新了一般新 闻报道 中一人 一事 、对号 入座的固
有思维方式 ,纵横取材 ,开掘内涵 ,旁及 外延 ,将 新闻事
近 生 活 ,读 者 感 到 可 亲 、可 敬 、 可 爱 、可 学 。 一 位 叫 汤
跃 的战 士 来信说 : “都 是感 人事 ,一 读就 激动 ;都是 身 边 事 .一看就共鸣 。”
三 、思 想深 刻 。用 英 雄 思 想 净 化 人们 的 心 灵 。如 果说 ,
4篇 主通讯揭 示的是丁晓兵的时代英雄本质特征 ,那 么,9
维普资讯
军一记 者 端
军 队 报 刊
呼吸一下英雄 的笺息
《人 民武警报》丁晓兵 系列宣传 回眸
新 年 伊
解 放 军 总 政
民 武 警 报 》
事 迹 进 行 了
表 各 类 文 体
英 雄 赞歌 .
一 、 准确 定位 。将英雄 形象锁定在时代坐标上 。每个 时代都有 引领 这个时代 的英雄 。丁晓兵从 “战斗 英雄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