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战斗精神 高扬革命英雄主义的旗帜
新时代培育战斗精神实施纲要全文

新时代培育战斗精神实施纲要全文大力加强新时代战斗精神培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战斗精神是个历久弥新、常讲常新的话题,具有深厚、宽泛、科学的内涵。
这就是精忠报国、赤诚奉献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忠贞不渝,威武不屈的革命气节;处变不惊、沉着果敢的心理素质;军令如山、军纪如铁的纪律观念。
因而,培养战斗精神必须适应时代要求,采取有效方法,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把思想教育作为培养战斗精神的基础。
习主席提出“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奏响了实现伟大强国梦强军梦的最强音。
顽强的战斗精神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军人崇高武德的集中体现,它伴随军人戎马一生并使军旅生活变得丰富生动、肃穆庄严。
军队是要随时准备打仗的。
没有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战斗作风,军队就无法完成和履行抵御侵略,保卫祖国的神圣使命。
历史经验证明,在武器装备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战斗精神对战争胜负起决定作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情况下,旺盛的战斗精神可以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使物质力量发挥最大的效益,并在一定条件下创造出以劣胜优的奇迹。
我军从创立之日起,就始终把培养官兵顽强的战斗精神作为军队建设的重要任务,逐步形成了敢打敢战、勇于拼搏的良好战斗精神,并使其成为我军的优良传统长期坚持下来。
思想教育是培养战斗精神的基础性工程。
要坚持基本教育长期抓,不断打牢官兵的思想基础,切实强化战斗队观念;要广泛开展“讲英雄故事,学英雄精神,做英雄传人”活动,教育官兵自觉以英雄为榜样,积极投身到教育训练活动中去,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激发官兵的英雄气概;要善于培养和宣传各类典型,充分发挥他们在工作、生活、训练中的表率作用,引导官兵养成爱岗敬业、爱军习武的职业道德和不计得失、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
把军事训作为培育战斗精神的主渠道。
军人的战斗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长期磨炼,点滴养成。
民族精神是培育官兵战斗精神的重要源泉

民族精神是培育官兵战斗精神的重要源泉作者:郭婕白春民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5期摘要: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资源。
部队应从民族精神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培育广大官兵的战斗精神,以增强其战斗力。
关键词:民族精神;战斗精神;培育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战斗精神作为“战争中精神力量的主体,是军队战斗力的灵魂”[1]19,它综合反映了军人战斗中的智慧、思想、情感、意志、信心、决心、作风、气质、气节等精神要素,是军队的军心、士气、勇气、斗志、胆识、毅力等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
战斗精神直接影响支配着军人的行为,是决定战争胜负和军事任务完成的重要因素。
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培育我军官兵的战斗精神,对于确保我军“能打仗,打胜仗”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积极地从民族精神中汲取精神养料,用优秀的民族精神滋养官兵的战斗精神。
这是因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凝结而成的精神精华,是一个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的集中反映。
它作为一个民族的主体精神和集体意识,不仅深深地感染熏陶着民族的每一个成员,使其在文化心理上打下民族精神的烙印,在行为习惯上带有民族性格的特征,而且也深深地影响着其军队的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的发挥,正如克劳塞维茨所指出:“一支军队所以能够具有大胆精神,可能是因为这个民族本来就有这种精神。
”[2]中华民族在其长期的生存实践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江泽民把这种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3]。
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的心灵深处,深深影响着我军官兵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气质特征,是培养我军官兵战斗精神的不竭精神动力。
一、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培养官兵精忠报国的赤诚情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对国家和民族无限忠诚和热爱的真挚情感,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和团结统一的精神支柱,也是一支军队战胜敌人与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武器。
培育战斗精神++忠实履行使命 (2)

思想政治教育教案
培育战斗精神忠实履行使命
**人:***
部职别:敦煌大队副教导员
授课时间:2013年12月18日
培育战斗精神忠实履行使命备课时间:2013 年12 月12 日
审批人:李小赞
目的:
1、
内容:
1、什么是战斗精神?
2、新时代培育战斗精神的重要意义。
3、如何着眼履行使命培育战斗精神?
方法:
课堂集中讲解、课后组织讨论,小结讲评。
时间: 共计3.5课时
地点:学习室
保障: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
授课提纲
1、穿插知
识点人生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2、举例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案例。
3、提问: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及内涵。
授课要点
1、什么是战斗精神?
2、新时代培育战斗精神的重要意义。
3、如何着眼履行使命培育战斗精神?小结讲评:
讨论题:1、
2、
辅助活动:
授课内容。
胡锦涛提出发扬我国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大力强化战斗精神的培养

胡锦涛提出发扬我国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大力强化战斗精神的培养培育战斗精神是强军兴军的战略举措,必须强化紧抓不放的紧迫性自觉性战斗精神培育是战斗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锻造能打胜仗部队的基础工作和永恒课题。
从部队实践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按照习主席重要指示和军委总部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强军目标,紧贴使命任务,坚持不懈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有力促进了演习演练、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等重大军事任务的圆满完成。
但受社会环境、使命任务、官兵成分结构变化等影响,战斗精神培育仍需加强。
首先,和平时期,国家、地区之间交流合作增多,官兵容易放松对潜在作战对手的警惕;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多样,使军人荣誉感责任感受到冲击;我军已30多年没有打仗,部分官兵容易滋长“打不起来”“轮不上我”等和平麻痹思想。
其次,兵员成分发生了变化,成长环境相对优裕。
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青年成为官兵主体,特别是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学生兵”和“学生官”增多,相当一部分人“娇骄”有余而血性虎气不足;大部分官兵没有参战经历,缺乏艰苦环境锤炼,吃苦耐劳、牺牲奉献精神不足。
第三,现代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深刻变化提出更高标准要求。
由于对信息化战争特点规律研究不深不透、战斗精神内涵要求把握不准,部队还不同程度存在重“体能”轻“智能”、重“练勇”轻“练心”、重“练兵”轻“练官”等现象,官兵战斗精神综合素养不能适应未来战争需要。
第四,有的单位战斗精神培育内容方法单一,教育灌输多、实践磨砺少,缺乏在艰苦复杂环境下摔打锤炼部队的决心力度;持续用力不够,热一阵冷一阵,缺乏体系推进、步步深入的思路举措;发展不够平衡,作战部队好于省军区系统部队,建制单位好于小散远直单位,贯彻落实没有到边到底。
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有力举措,认真研究解决。
培育战斗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突出重点着力构建全方位培育格局战斗精神是军人信念、勇气、意志和精神状态的集中反映。
培育战斗精神涉及部队建设方方面面,只有上下联动、综合施策,才能确保培育工作有序推进、有效落实。
培育战斗精神++忠实履行使命

培育战斗精神 忠实履行使命
(一) 坚持教育为主,用优良革命传统熏陶战斗精神
在多年的革命战争和和平建设实践中,我军逐步成长壮大,创造 了辉 煌的业绩,同时也创立了人民军队独具 特色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逐步形成了一套 比较完善的理论和制度,这些光荣传统,历是 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从土地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我 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 靠的就是这些优良传统。
(二)战斗精神是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上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谈 了战斗精神的重要意义,下 面我们将从四个方面来共同 探讨一下在当前形势下如何 着眼履行使命进行培育战斗 精神。
培育战斗精神 忠实履行使命
三、如何着眼履行使命培育战斗精神
(一) 坚持教育为主,用优良革命传统熏陶战斗精神 (二) 用铁一般的纪律铸造战斗精神 (三) 用军事训练磨砺战斗精神
培育战斗精神 忠实履行使命
(一)战斗精神的本质
是什么使得项羽和勾践在身处弱势的情况下仍能反败为胜、以弱胜 强呢?俗话说“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哀兵必胜”,正是因为 将士们都满怀悲愤,抱必死之心,拼死杀敌,战斗精神得到了极大地激发, 故而赢得了战争。
由此可见,战斗精神的培养与激发,对于一场战争能否取得胜利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我军的战斗历程,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英勇的红 军将士,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冲破了数十万 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征服了雪山草地的艰难险阻,经受了饥寒伤病的 痛苦折磨,有许多战士被掩埋在夹金山的千年积雪之中,有许多战士被吞 没在荒无人烟的沼泽地里,但英勇的红军没有屈服,“风雨浸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正是这种英勇善战、不 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使得我军掌握了克 敌制胜的重要法宝,铸就了我军 战争史上永久的辉煌,也正是这种强大的战斗精神,使我军从一场胜利走 向另一场胜利。
关于强化军校学员战斗精神培育的几点建议

关于强化军校学员战斗精神培育的几点建议【摘要】培养军校学员战斗精神有利于提高我军的军队战斗力,军队院校应把握特点规律,健全培养三种机制来强化学员战斗精神培育。
这三种机制主要是:1、开发战斗精神之源的激活机制;2、建立军人健康人格的培养机制;3、健全提高综合素质的养成机制。
【关键词】战斗精神;培育;机制【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01战斗精神是军队作战和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战斗精神准备是军事斗争准备极为重要的内容。
而军校时我军军官生长的源头和基地,在对学员进行军政素质和专业技术培养的同时,还应把强化战斗精神作为重要的一课,磨练学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培育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精神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一、开发战斗精神之源的激活机制战斗精神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意识形态、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建立战斗精神培育的激活机制,既要坚持老传统,又要寻找新的动力源。
一是把爱国主义作为永恒主题。
爱国主义是生发精神动力的不竭源泉。
新形势下,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任然是我们开发精神动力的最重要资源。
要坚持用我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明史和无数仁人志士救国富民的奋斗历程,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主义感人事迹,激发学员爱国、爱党、爱军的政治热情。
要坚持广泛开展“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大讨论,引导学员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自觉把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化为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实际行动。
二是把优良传统作为精神财富。
优良传统是生发精神动力的独特源泉。
它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我军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军在几十年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此,要始终坚持把培养官兵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
通过平时的政治教育,引导学员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进一步树立“祖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的思想,把追求个人理想和价值融入到实现祖国统一的最高价值之中。
大力培育战斗精神 有效履行使命任务

一、深刻理解战斗精神的基本内涵战斗精神,是战争中精神力量的主体,人们常用军心、士气、斗志、勇气、胆量、毅力、气节等词汇来描述战争领域的精神现象和军队在战争中的精神品质,这些精神要素综合起来,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战斗精神。
战斗精神作为战争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精神力量之一,是战争活力对抗的精神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武警官兵职业精神和本能的充分表现。
其基本内涵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
政治立场是战斗精神的思想基础。
讲战斗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讲政治目的、政治任务、政治觉悟和政治态度。
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听党指挥,政治可靠。
我军战斗是就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而把听党指挥放在首位体现出要自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我们的军魂。
自觉抵制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牢固树立建设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努力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保卫祖国、巩固国防贡献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永葆人民忠诚卫士的本色。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要有成长进步的愿望,并不断的向党组织靠拢。
其实对于部队来说,入党比例是比较高的,经过自己的努力,是最有可能实现的。
另一方面是精忠报国,赤诚奉献。
也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它是国家意识中最自然、最朴素、最真挚和最深沉的一种情感。
历来都是激励一支军队最有力的精神支柱,它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起着团结、鼓舞和激励人们为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而英勇奋斗的重要作用。
这种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军队和武警官兵战斗精神赖以生成的基础。
再一方面是忠诚不渝,威武不屈。
即要具有崇高的革命气节,能够勇敢面对各种诱惑、威胁、困境、挫折,始终站稳立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挫折都能始终对党忠诚,信念坚定;不管面对多大的诱惑都能始终站稳立场,永不叛变;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险境都能战斗到底,决不投降。
安徽总队宿州4.4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敌人和犯罪分子,我们能否一往无前,而不是临阵退缩。
民兵政治教育教案

民兵政治教育教案篇一:2015 年民兵政治教育教案 1 】批准人:民兵政治教育教案巨野县人武部二〇一五年继承和发扬民兵光荣传统努力争做合格民兵[ 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使全县广大民兵充分认识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认清继承和发扬民兵的光荣传统,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民兵全面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广大民兵积极履行职责使命,努力完成党赋予的各项任务。
[教育课时]:4 小时。
[ 教育方法]:前2 个小时集中授课,后2 个小时组织进行讨论。
[ 教育内容] :一、坚持“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充分认清民兵的地位和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的结果,是我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紧密配合、并肩作战的结果。
八年抗战,民兵和游击健儿配合八路军、新四军直接参战和配合作战29.6 万多次,歼敌10.6 万多名,抗击了64% 的侵华日军和95% 的伪军,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一条宝贵经验,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民兵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一部分,不仅是支援主力部队的强大后盾,而且是配合常备军的必不可少的后备力量;不仅是威慑敌人的重要因素,而且是武装群众的极好形式。
我们民兵要充分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肩负的责任,发扬优良传统,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民兵要深刻认识坚持“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这一基本规律没有改变,“民兵是胜利之本”的基本原理不会过时。
人民战争是我们的根本优势,是克敌制胜的法定,过去靠它,现在靠它,将来还是靠它。
信息化使军民之间的界限进一步融合了,使战争对民众的依赖进一步加深了。
越是信息化战争越要强调“三结合”武装力量的整体威力,越要强调发挥民兵的作用。
二、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大力培育和强化民兵高昂的战斗精神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国民兵的光荣传统,也是民兵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本质体现。
培育战斗精神

培育战斗精神,提升民兵队伍“双应”能力首长和同志们:我是达拉特旗民兵应急连连长,今天根据军分区统一安排,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如何强化民兵队伍的战斗精神,提升民兵队伍的‚双应‛能力问题。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进行军队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在第十四条第十六款,首次明确地把‚培育部队的战斗精神‛规定为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家知道,军队是要时刻准备打仗的,这种准备既包括物质准备,也包括精神准备。
战士没有战斗精神,不可能勇往直前、视死如归,部队没有战斗精神,不可能所向披靡、决战决胜。
这时候,可能有人在想,我们是民兵,谈行军打仗那是杞人忧天,又何谈战斗精神呢?然而,和平时期,人们对‚战争‛的预期远不如对‚突发事件‛的预期。
尤其是2008年的特大冰冻雨雪灾害、‚5.12‛汶川地震,2009年的‚3. 14‛拉萨打砸烧抢事件以及今年‚4.14‛玉树地震爆发之后,全社会对提高‚应急‛动员能力建设,满足军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说,加强以民兵应急分队为重点的民兵组织‚双应一体化‛建设,是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举措,是‚瞄准战场、适应市场‛,积极探索在用兵中练兵、练兵中强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无论是在未来发生的信息化战争,还是在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战争中,纵使武器装备如何发展,作战样式如何变化,归根到底都还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较量。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剑和精神。
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由人的因素产生的战斗精神,永远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因此,培育战斗精神,提升我民兵队伍的应急应战能力,在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既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非常紧迫的实践价值。
弘扬我军优良传统培养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弘扬我军优良传统培养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每当军歌响起,我的心情就无比澎湃,战争年代我军官兵奋不顾身、奋勇杀敌的画面就会浮现在眼前。
透过历史的空间,一个永恒的真理在告诉我们: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军人要随时准备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牺牲奉献一切。
一、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军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法宝革命英雄主义,是指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敢于同一切敌人、一切困难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风貌,包括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奋勇争先的革命干劲和革命的乐观主义。
我军正是靠着这个优良传统,夺取了全国的解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战争年代,我军靠革命英雄主义夺取了全国的解放。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凭借强大的反革命工具,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血腥镇压。
红军将士在艰难困苦、险象环生的恶劣条件下,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四渡赤水、血战湘江,爬雪山、过草地,靠一怕苦、二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用十多万人的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抗日战争中,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军民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另一方面,国民党反动派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数次挑起反共高潮,我军处境异常艰难。
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为了民族的独立,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以小米加步枪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浴血奋战八年,以人民英雄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等为代表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一次又一次重大胜利,终于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夺取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解放战争中,固守四平、四保临江、塔山阻击等,个个都是刀光剑影、血换血、硬碰硬的恶仗。
面对美式装备的国民党800万正规军,广大官兵天不怕、地不怕,仅四平保卫战就有近万人伤亡,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气吞山河的革命豪情,积小胜为大胜,由防御转进攻,最终夺取了三大战役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独立。
大学生授课——培育战斗精神 忠实履行使命(教案)

授课题目:培育战斗精神忠实履行使命授课教员:学员二队江龙- 1 -第一部分战斗精神的本质和内涵▲引入战斗力的概念:战斗力由现有手段的多少和意志力的强弱构成。
引入具体实例(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敌我双方对比)说明,指出意志力的强弱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强调人的因素,而意志力最集中地体现就是战斗精神。
(一)战斗精神的本质:从本质上讲,战斗精神渗透在军人的一切活动之中,是军人理想信念、勇气、意志和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是战斗力的重要源泉,也是一支军队战胜敌人、履行使命、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导入古人关于战斗精神方面的名言名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正是因为将士们都满怀悲愤,抱必死之心,拼死杀敌,战斗精神得到了极大地激发,故而赢得了战争。
(课堂互动:提问学员,举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几个体现战斗精神的战例)由此可见,战斗精神的培养与激发,对于一场战争能否取得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红军长征中的具体战斗实例,进一步说明战斗精神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战斗精神的内涵:战斗精神是官兵认知、情感和意志的融合体。
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的改进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战斗精神内涵的变化。
各个不同时代,战斗精神具有不同的内容取向和特征。
▲导入古人关于战斗精神内涵的名言名句:《左传》:“夫战,勇气也”S4 S5 S6S7 S8S9- 2 -曾以:“仁、礼、勇”为武德理想。
孙武:为将者应有“智、严、仁、勇、信”五德。
▲导入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战斗精神的指示:毛泽东: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邓小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
加强新时代战斗精神培育

加强新时代战斗精神培育章节一:认识新时代战斗精神的重要性1. 新时代战斗精神的定义和内涵2. 新时代战斗精神对于强国强军的意义3. 新时代战斗精神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章节二:加强新时代战斗精神培育的措施1. 完善培育机制,加强全民参与2. 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战斗精神3. 用科技手段提升士兵技能和素质章节三:推动新时代战斗精神在部队中的落地落实1. 强化士兵培训教育,注重实战化训练2. 加强军官和指挥员的素质培养3. 制定可操作性强的战斗制度和规范结论:新时代战斗精神培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要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落实到具体政策和工作中,加强军民融合,共同为国家安全发展作出贡献。
随着时代的变迁,战斗精神也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得到了不断升华和发展。
新时代战斗精神是指国家在新时代下的战斗准备和战斗行动中表现出的一种强烈精神状态和内在力量。
新时代战斗精神不同于以往的战斗精神,而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和特征。
它包括: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使命、善于斗争奋斗、忠诚向党、爱国爱军等方面。
这样的战斗精神凝聚着全国人民的智慧,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
新时代战斗精神的重要性不容低估,它的存在不仅能够帮助国家建立自信心态,同时还能够不断提升国防实力与现代化水平。
在这个支撑国家安全和发展的特殊时期,强化新时代战斗精神的培育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只有深刻认识新时代战斗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才能争取主动、适应时局,更好的建设强大的国防军队。
对于军队来说,强化新时代战斗精神的培育有助于提升军人的作战效能和战斗意志,有助于凝聚军心,打造一支有精神、有战斗力的强军。
对于全国人民来说,保持新时代战斗精神的鼓舞和力量,不仅可以推动民族精神的发扬,也可以激发人民在各个领域展现大国风范。
因此,强化新时代战斗精神的培育不仅是军队建设的要求,更是国家稳固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强化新时代战斗精神的培育,我们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不断推进新时代战斗精神在全社会的落地落实。
铸战斗之心 圆强军之梦(战斗精神教育)

铸战斗之心圆强军之梦教育目的:通过对新时期强军目标的学习,引导官兵将“谋打赢”作为最大目标,强调战斗精神在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与加强官兵履职尽责中的作用。
有人认为当前军队的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强军力度不断加大,只要装备好,就能打胜仗。
有人认为战斗精神嘛,在战场上一打自然就有了!一支强大的军队,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
大力培育和弘扬部队战斗精神,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各国在军队发展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这种新形势下,“强军”刻不容缓。
如何提升队伍的战斗精神,从而实现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当前所有部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一、新时期“战斗精神”的背景意义日本,与我国有不少领土争议,如钓鱼岛、东海大陆架等,因为一系列领土争议,日本正在不断增加军费开销以及各类军事演练。
美国,在韩国境内部署“萨德”系统,通过这一方式,使我国大部分疆域覆盖在“萨德”反导系统的范围内。
朝鲜,投入大量精力研究核武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国家军事实力,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
即使反观我们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历年来军费开支在迅速上升,从2001年174亿美元到2016年2150亿美元,在16年间翻了12倍左右,并且近年来先后完成了两艘航空母舰的研究与制造。
国际形势的复杂,使得现在各国都在进行国防军备方面的提升,我国也不例外,加大了军事的费用以及研究投入,使国防力量更加强大。
在这种背景下,提升战斗精神,实现强军目标迫在眉睫。
二、何为新时期消防的“战斗精神”作为公安武警消防部队,我们担负着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社会救助等职责,同时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们担负的职能在不断拓展,要在新形势下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实现“强军目标”,重点在于拥有“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
(一)何为“战斗精神”战斗精神,古人称之为士气,亦或锐气、勇气,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家们历来论兵都把培养和激发军队士气看得尤为重要。
新形势下强化培育战斗精神的体会

新形势下强化培育战斗精神的体会【摘要】习主席在十八大中指出:要加强战斗精神培育,教育引导全军大力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保持旺盛的革命热情和高昂的战斗意志。
本文对我党我军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要强化战斗精神,对于新形式下加强军队战斗精神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军队官兵;战斗精神;思想教育一、深刻理解战斗精神的内涵战斗精神是由军人的信念、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浓缩升华的一种战争力量,它是直接影响支配军人行为和战争要求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军队战争准备和战争行动的一种气质特征。
把握战斗精神的内涵,最重要的是应抓住战斗精神是一种战争行为要求的、体现军人职业精神和本质的、突出战斗气息和军人战时行为的一种精神特性和气质特征的要求。
基于这些认识和思考,战斗精神的主要内涵应该由“荣誉”、“忠诚”、“激情”、“英勇”这四个核心要素构成。
其中,荣誉是人的精神中最深层的精神因素,是人类最核心的价值观,它是战斗精神的最核心要素,是战斗精神的灵魂;忠诚是一种品质,它是军人自我控制的内在要求,是所有军人追求的一种崇高品质。
军人战斗精神的忠诚主要体现在: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职业的无限热忱、对战友的无限真诚和对纪律的绝对服从;激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在军事活动特别是战争中随时都要经受生死危险考验的这项事业中,更需要这样一种力量,它在战斗精神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乐观的情绪、丰富的感情和战斗的热情;英勇是战斗精神的重要核心内涵之一,所谓英勇是指英雄、勇敢。
其核心是勇敢。
所以,英勇既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又有“打不垮、拖不烂”的顽强战斗作风,还有勇猛顽强、敢打必胜的坚忍不拔意志。
荣誉、忠诚、激情和英勇是战斗精神的核心要素,构成了战斗精神的主要内涵。
这四个战斗精神的核心要素既是相互联系,又有主从之分:其中,荣誉和忠诚是属于信仰层次的,而荣誉是这个层次的核心,它们解决的是战斗精神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定位问题;激情是属于心理层次的,它是人的心理品质、人格品质的综合反映,解决的是军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情感取向问题;英勇是属于态度层次的,是信仰和心理因素的外露和展示,主要解决的是军人的努力方向和行为要求,即应当怎样为之奋斗,并在行为中得以表现。
战斗精神论文:提高战斗精神完善自我养成

战斗精神论文:提高战斗精神完善自我养成摘要:战斗精神是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然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变革深刻影响着我军院校的生长干部学员的价值观。
学员队在提高学员战斗精神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学员队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性管理工作中,开展各项活动中和完成重要任务时培育和提高学员战斗精神。
关键词:战斗精神;生长干部学员;学员队战斗精神作为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是战争活力对抗的精神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军队的职业精神和本能。
一支军队只有以高扬的战斗精神作为支撑,才能具有强大持久的战斗力,顽强的战斗精神不仅可以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而且可以弥补武器装备的不足,并在一定条件下变劣为优,创造战争奇迹。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建军以来,始终以压倒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和英雄气概,忠实履行了战斗队的光荣使命,成为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胜利之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任何一支战斗力强的军队无不具有顽强的战斗精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良好的战斗精神主要包括迎难而上、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高昂激扬、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英勇顽强、连续作战的革命斗志,令行禁止、团结协同的严明纪律,依靠科学、创新发展的开拓意识。
它能使部队平时不懒散、战时胜不骄败不馁,始终呈现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然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变革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领域。
传统的价值信仰受到冲击,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和世俗化。
在长时期的和平、安定和繁荣的环境中,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多于对崇高信念的向往;人们对世俗文化的热衷多于对高尚道德的维护;人们对外来庸俗价值观的认可多于对传统高贵人格的继承。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一体化趋势使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的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和危机感淡漠。
我军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大环境中,也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围绕能打胜仗核心 强化战斗精神培育

【 关键词 】 能打胜仗;战斗精神;强化培育
习主席在解放军代表 团全体会议上 的重要讲话 中 , 指出 实现党 在新形 势下的强军 目标 ,能打胜仗是核 心,并强调要 加强 战斗精神培育 。战斗精神是战斗力 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 战争 制胜的力量之源 ,历来被兵家视 为决定 战争胜 负至关重 要 的法宝 和克 敌制 胜的决定性 因素之一 , 抓好战斗精神培育 , 必须 紧紧围绕 “ 能打胜仗”这个 核心。 能打胜仗赋 予了军 队战 斗精神培 育的历史责任 军 队是要 打仗 的。军人存在 的所有价值 和全部 意义 ,就 是 “ 生 来为 战胜 ” ,一 门心思谋 打赢 ,这是 军人 职责 所系 、 使命 所赋 、任务所需 。只有平时 聚精会神谋打赢 ,才能保证 战时真正能打赢 。我军打赢未来信息化 战争 面临的最大思想 和心理障碍 ,也是 当前影 响聚精会神谋 打赢需 要解 决的着眼 点和着力点 。因此 ,能打胜仗核 心要求赋予 了人 民军队战斗 精神培育 的历史责任 。
潘 峰
2 1 0 0 0 3 ) ( 南京政 治学院,江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党在新形势
下的强军 目标 ,能打胜 仗是核心 ,并 强调要 加强战斗精神培 育 ,教 育 引导全 军大力发 扬我军 大无畏 的英雄 气概和英 勇顽 强的 战斗作风 ,保持 旺盛革命热情和 高昂战斗意志。要深 刻认 识能打胜仗对 战斗精神 培育的重 大指 导作 用,按照能打胜仗 的核 心 要 求推进 战斗精神培 育。
三、能打胜仗确立了军队战斗精 神培 育的 目标 要求
人 民军 队从诞生那一天起 ,就把能打仗 、打胜仗作 为军 队建设 的根本 目标 和内在要求。能打仗 、打胜仗 ,是党对军 队的根本要求 , 也 是军队使命所在 、价值所在 。中国革命 的 实践 告诉 我们 ,中国人 民之所 以能够在斗争 形势极其严 酷、 物质条件 极为艰苦的环境下 ,推翻压在人 民头上 的 “ 三座大 山” , 夺取 民族解放和 国内革命战争 的伟大胜利 , 根本 的一条 , 就是有一 支能打胜仗的强大人 民军 队。习主席提 出 “ 要牢记 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 ,必须按照打仗 的标准搞建设抓 准备 , 确 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 即来 、来之 能战、战之必胜 。 ” 这一 重要论述 , 深刻揭示了实现强军梦的要 义、 途径和 目标 , 也是 我们 在新 的形 势下 加强 部队战斗精神 培育 的 目 标要求 。 四、按照能打胜仗要求推进战斗精神培育 在实现我军强 军 目 标 的道路 上 ,培育 过硬 的战斗精 神要 紧贴 能打胜仗的核心要求 ,从多方 面人手 ,既要深入开展教 育 ,又要 紧贴实战训练 ,还要重视搞好作风纪律建设 和运用 氛围熏陶 , 要 多种方法 途径相结 合 ,持之 以恒 的进行培育 。 ( 一) 要深 入开 展教育 ,保持 高度 的备 战状态 。进行 战 斗精神教育 ,首先要忠实地继承其精神 内核 ,抓住本 质的东 西不 能丢 。要通过开展战斗精神教育 ,培养 官兵强烈 的备 战 意识 ,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善 于立 足于最 困难 、最 复杂、最 坏的情况 ,做好时刻应付 战争 的准备 ; 教 育官兵在 和平或战 争的 间歇 ,要时刻想 到还可 能发生 战争 ,要 怀 “ 安不 忘战” 之心 ,决不可麻痹大意 ,掉 以轻 心 ; 强化 官兵当兵打仗、带 兵打仗 、练兵打仗的思想 , 做好 随时能打胜仗 的准备 。
浅谈如何培养新战士战斗精神

浅谈如何培养新战士战斗精神战斗精神,通常是指战争精神力量在军人身上的集中体现,它是由军人的理想信念、革命意志和心理素质等浓缩升华的一种无形的战争力量,是直接支配军人行为和作战表现的一种精神力量,是不可或缺的制胜因素。
新战士刚刚走入消防部队这支时刻准备同火灾作斗争的军事化队伍,急需培育战斗精神,激发献身消防的荣誉感、为消防事业奉献终身的坚定信念。
一、坚持思想引导,以鲜明的军人职业道德观和崇高的消防部队使命感教育,来激发新战士的战斗精神信念坚定可以造就一支无敌的军队,信念倒塌可以毁掉一支精锐之师。
坚定的政治信念是战斗精神的灵魂、战斗力的源泉和凝聚军心的根本。
因此,教育是培育新战士战斗精神的根本。
一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
新战士刚刚进入消防部队,经过三个月的新训,首先完成了行为上的初步转变,思想上的转变还不成熟。
因此新兵下队后,基层中队要积极引导新战士不断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历史地位、理论价值、指导意义的认识,把情感上的认知转化为理论上的认同,把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旗帜下。
此外,要坚持不懈地对新战士进行消防部队性质、宗旨、任务和职能、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坚持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新战士高昂的士气和顽强的斗志,转化为与责任使命要求相适应的打仗意识、与牺牲奉献要求相适应的价值追求、与敢打必胜要求相适应的战斗意志。
二要广泛开展消防部队职业道德教育。
消防职业对消防官兵首要要求,就是必须始终做到政治合格,听党指挥。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思想政治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日趋复杂激烈,各种不健康思想乘机而入,对消防部队的侵蚀和影响不可低估。
新战士刚刚走出校门就迈入警营,对社会认知不足,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政治冷淡”现象,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关心政治,远离政治,甚至对讲政治不以为然。
这种情况下,教育新战士坚定理想信念,保证政治合格,是加强消防职业道德建设的首要课题。
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媒体的教育引导力量,牢固树立新战士“一切听从党指挥”的观念,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固树立“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始终保持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难所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切实担负起消防保卫的神圣使命。
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政治20/2021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也锻造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须大力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锻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难而进、坚韧向前,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大力弘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爱国主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锤炼与升华,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爱国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精神的根本。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中的这句歌词,质朴地回答了“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因为爱国,志愿军将士义无反顾,血染沙场;因为爱国,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同仇敌忾。
从“男女老少齐动手,家家户户做炒面”,到工人兄弟在“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枪炮”的口号中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从一封封如雪片般飞往前线的慰问信,到一个个装满纯真童心捐献的储钱罐……这场正义战争激发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成为创造战争奇迹的力量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爱国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际的行动。
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践履报国之行,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前进、与时代齐发展,把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到一言一行上,熔铸在一岗一哨里,挥洒到一职一位中,用行动书写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新篇章。
大力培育战斗精神 高扬革命英雄主义的旗帜

大力培育战斗精神高扬革命英雄主义的旗帜2012.09.12 16:27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幸生吴开胜字号:【大中小】.一个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支不崇尚英雄的军队是难以履行使命的军队。
如果说战斗精神是由理想、信念、意志、作风、气节等精神因素凝结升华而成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那么,革命英雄主义就是战斗精神的本质特征和集中表现,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
培育和强化部队官兵的战斗精神,更好地肩负起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应该从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入手。
英雄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因,革命英雄主义是军人价值的最高体现何谓英雄?中国古代学者刘劭认为:“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代英雄,必然是公认的那个时代目光敏锐的人。
他们的业绩、他们的言论,就是那个时代的精华。
”从军事的角度,人们更习惯于把那些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人称为英雄。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在战斗中光荣牺牲,难道我们不应该首先说他是人中豪杰?”崇拜英雄是人类的天性,英雄情结是人类社会从幼年时期就萌生的情结。
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在与严酷的自然环境的斗争中,在战争决定民族存亡的情况下,自然产生了人类对英雄的崇拜和对英雄主义的讴歌。
中国古代有后羿射九日的神话,有鲧禹治水的传说,有黄帝大战蚩尤的描写。
古希腊的神话中,荷马史诗中更充满了对于英雄的崇拜。
要言之,英雄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因,在筚路蓝缕的蛮荒时代是如此,在数字化生存的信息时代也是如此。
英雄的产生和英雄主义的形成,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精神境界,有力地推动着人类从远古到现今的全部历史进程。
英雄主义更与军人职业、军旅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可以说,英雄主义是军人的职业精神,是军人美德的集中反映,是军人价值的最高体现。
军人的职业是伴随着战争而出现、为战争而存在的。
而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敌我双方的生死搏斗。
在刀兵相加的战场上,在锋镝交并的厮杀中,“两军相逢勇者胜”是一条铁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力培育战斗精神高扬革命英雄主义的旗帜2012.09.12 16:27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幸生吴开胜字号:【大中小】.一个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支不崇尚英雄的军队是难以履行使命的军队。
如果说战斗精神是由理想、信念、意志、作风、气节等精神因素凝结升华而成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那么,革命英雄主义就是战斗精神的本质特征和集中表现,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
培育和强化部队官兵的战斗精神,更好地肩负起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应该从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入手。
英雄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因,革命英雄主义是军人价值的最高体现何谓英雄?中国古代学者刘劭认为:“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代英雄,必然是公认的那个时代目光敏锐的人。
他们的业绩、他们的言论,就是那个时代的精华。
”从军事的角度,人们更习惯于把那些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人称为英雄。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在战斗中光荣牺牲,难道我们不应该首先说他是人中豪杰?”崇拜英雄是人类的天性,英雄情结是人类社会从幼年时期就萌生的情结。
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在与严酷的自然环境的斗争中,在战争决定民族存亡的情况下,自然产生了人类对英雄的崇拜和对英雄主义的讴歌。
中国古代有后羿射九日的神话,有鲧禹治水的传说,有黄帝大战蚩尤的描写。
古希腊的神话中,荷马史诗中更充满了对于英雄的崇拜。
要言之,英雄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因,在筚路蓝缕的蛮荒时代是如此,在数字化生存的信息时代也是如此。
英雄的产生和英雄主义的形成,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精神境界,有力地推动着人类从远古到现今的全部历史进程。
英雄主义更与军人职业、军旅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
可以说,英雄主义是军人的职业精神,是军人美德的集中反映,是军人价值的最高体现。
军人的职业是伴随着战争而出现、为战争而存在的。
而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是敌我双方的生死搏斗。
在刀兵相加的战场上,在锋镝交并的厮杀中,“两军相逢勇者胜”是一条铁律。
古往今来,一切有远见的、能征惯战的军事家无不提倡不怕牺牲、勇敢战斗的英雄主义精神。
中国古代兵家早就指出“夫战,勇气也”。
拿破仑也把勇敢视为“军人的第一美德”。
从古到今,讴歌军人英雄主义的诗歌不绝如缕。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马革裹尸当自誓,娥眉伐性休重说”……在中国民间,赵子龙、花木兰、岳飞、杨家将等军旅英雄更是家喻户晓。
我军是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从旧世界杀出血路、打出来的军队,是一支创造了辉煌战绩的军队。
在党的领导和哺育下,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我军充分继承了人类军事文化的英雄主义传统,形成了崭新的革命英雄主义。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支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
”我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气壮山河、威震敌胆。
在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我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冲破层层封锁线,置之死地而后生,用事实证明,红军是不可战胜的。
抗美援朝战争更是一场国力和武器装备极为悬殊的战争,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的,美军“钢多气少”,我军“钢少气多”。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我志愿军官兵发扬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凭着“一把炒面一把雪”的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
我军近80年的战斗历程,可以说就是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我军历史上英雄辈出,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黄继光、麦贤得、杨业功、丁晓兵……灿若星辰;在我军的序列里,涌现了大量的英雄群体,临汾旅、硬骨头六连、钢八连……不胜枚举。
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领域,我军都孕育和形成了以革命英雄主义为主要内涵的精神,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上甘岭精神、老西藏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成为我们整个军队的魂魄,而且影响和带动了全民族。
可以无愧地说,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军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战胜一切敌人和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是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一大法宝,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
有了它,我军就能拖不垮、打不烂,愈挫愈奋,越战越强;就敢于与任何强敌亮剑交锋,而不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就敢打硬仗、恶仗、大仗;就能攻必克,守必固,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革命英雄主义具有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魅力,履行历史使命呼唤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时代呼唤英雄,时势造就英雄。
革命英雄主义具有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魅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军要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快又好地发展,更加需要大力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和平年代虽然没有战火硝烟,但革命英雄主义没有也不应“褪色”。
在金戈铁马、激情燃烧的岁月,我军无愧于英雄的称号。
但长期的和平年代,却容易销蚀军人的英雄主义精神,造成理想信念和职能意识的淡薄。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有的同志甚至沉湎于酒绿灯红,寄情于风花雪月,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虎气减少,娇气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倡导革命英雄主义无疑是一服政治上的清醒剂和精神上的“补钙剂”,是抵制种种政治微生物以及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重要保证。
和平是对军人的最大褒奖,是军队所产出的最大价值,而和平的维护,和平的实现,却是基于军队铸造出了足以遏制战争、赢得战争的利剑。
军人就是为战争而存在的,对于军队来说,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铸剑,一种是亮剑。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和平岁月,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是表现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而是在安逸生活中永不懈怠,酒绿灯红中永不堕落,糖衣炮弹中永不沉沦。
如果没有一点英雄气概,没有一点奉献精神,如何能耐得住“十年磨一剑”的艰辛和寂寞?只有具备杨业功、丁晓兵等时代英雄身上所蕴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才能保证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在经历了长久的和平时期,依然能够保持政治本色,而且有能力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转型价值取向多元,但革命英雄主义没有也不应“贬值”。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尤其是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对传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曾有人感叹,歌星、大腕吃香了,英雄贬值、“掉价”了。
社会变革的实践深刻地昭示,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但不等于不要高扬时代的主旋律,革命英雄主义仍然是我们应当奉行的主流价值观。
“崇敬英雄是阶级社会的历史必然。
”一个社会要发展,不可没有一点雄风浩气;一支军队要打胜仗,不能没有一点铁胆侠骨。
特别是处在转型中的社会,只有以英雄主义精神作向导,才不会失去目标、分散力量;处在变革发展中的军队,只有以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作向导,才能凝聚军心,不辱使命。
革命英雄主义,永远是民族的精神支柱;革命英雄主义,永远是人民军队的本色。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适应官兵文化水平、审美情趣、心理特征的变化,积极采用官兵喜闻乐见的现代文化形式和文化手段,努力满足官兵日益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军队姓“军”,革命英雄主义始终应该成为军营文化建设的主旋律。
——信息化战争作战形态发生变化,但革命英雄主义没有也不会“过时”。
战争,说到底是双方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较量。
如果说物质因素是战斗力的基础,那么精神因素则是战斗力的核心和灵魂。
拿破仑曾说过这样一句被经久传诵的名言:“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剑和精神。
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
”人类战争史反复证明,赢得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又是人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有人认为,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具有非接触的特点,变得“文明”了,因而革命英雄主义不那么重要了。
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
信息化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战争的暴力性质,没有也不可能改变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这一本质属性。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战争形态更加多样,战场空间不断扩大,任何一个领域都可能变成战场,每一个人都可能面临战争威胁。
革命英雄主义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更加凸显出其巨大的时代价值。
近期世界局部战争实践表明,在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并不像某些战争预言家所想象、所描绘的那样,在实验室里、在虚拟的空间,敲敲键盘、摁摁按钮就万事大吉了。
相反,一定规模的现实作战,乃至一定条件下的短兵相接,不可避免。
战争的非线性、多维性,高技术武器打击的精确性,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战争更加残酷,战场环境更加凶险,官兵在战场上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独立面对的风险和挑战更多。
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处于劣势的状况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弘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把现有武器装备的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结合新的军事实践,赋予革命英雄主义时代内涵革命英雄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弘扬革命英雄主义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我们应当结合新的军事实践,深入进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刻苦砥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把提倡勇敢和崇尚科学统一起来。
革命英雄主义是科学的英雄主义。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着战斗力的形态及其生成模式,科技日益成为第一位的战斗力,知识和智能越来越成为影响战争进程的主导性因素。
这就要求官兵不断提高科技素质,努力掌握信息化的武器装备,把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这样我军在未来战争就能如虎添翼,把战争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把奋勇争先与团结协作统一起来。
革命英雄主义是集体英雄主义。
我军历来有争先锋、打头阵、夺第一的传统,但我军也历来注重协同意识和大局意识。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是体系对抗,任何单一兵种、单一武器系统都不可能主宰战场,任何层次的梗塞、任何环节的疏漏,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战局的失利。
因此,着眼信息化战争特点和规律,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必须更加重视培养官兵的战略意识、大局意识和团结意识,必须进一步强化协同观念,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威力,为夺取胜利创造条件。
把珍惜荣誉与淡泊名利统一起来。
荣誉是社会对军人价值的认可和对军人所作出的牺牲奉献的褒奖。
革命军人应该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但同时又要甘当无名英雄。
在相对和平的年代,注定了绝大多数的军人只能当无名英雄。
“名”和“利”并不是衡量军人价值的惟一尺度。
革命军人应该具备宽阔的视野和胸怀,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既奋发进取又勇于奉献,像一个优质的齿轮和螺丝钉一样,紧紧地铆在自己的岗位上,嵌入现代化军队这一复杂的人机系统之中,真正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国家与民族的利益统一起来,为履行我军历史使命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