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原理第一章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5、明确会计工作空间范围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 (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6、提出会计分期这个前提,是因为有了( A、会计主体这个前提 B、持续经营这个前提 C、会计分期这个前提 D、货币计量这个前提
)。
答案:5.A 6.B
一、单项选择题 7、以款项是否收付确定本期收入、费用的会计处理 方法( )。
四柱之间关系: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相当于现在的: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一)古代会计——龙门账
明末清初——龙门账
龙门账会计科目划分为:
进——收入
缴——付出(支出)
该——负债(借入) 存——资产(结存)
四部分之间的关系:
进+该-缴= 存
(二) 近 代 会 计
人类会计方法的演进,经历 了由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转化 的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 要求。起源于意大利的复式记账 原理是近代会计形成的标志。
对劳动耗费和 成果的计量、计 算和记录
会计活动
结论: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 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生产“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
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
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
要。”
--马克思:《资本论
》
会计的性质
❖从本质上看,会计 一种经济管理活 动
(二) 近 代 会 计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 其阿勒出版了世界第一部关于复式 簿记的专著《算术、几何与比例概 要》一书,对复式记账做了系统的 介绍。
(三) 现 代 会 计
现代会计标志: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参考书:《会计学原理》吴水澎 辽宁人民出版社 第2版 《会计学原理》阎德玉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第2版 《企业会计制度》2001 经济科学出版社 《会计学原理习题集》 立信会计出版社
1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定义与特点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和目标 第三节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第六节 会计方法体系
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和目标
职能: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种活动,客观上所具有的
功能。
反映、监督,参与决策。
会计目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直接目标: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 的信息。
终极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节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会计所反映和控制的内容。
一般对象: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对象:每一独立核算单位的资金运
会计的发展
发展特点概述:
低级——高级 简单——复杂 不完善——逐步完善
三个发展阶段 具体表现:
附带工作——独立职能部门 单式记帐——复式记帐 手工操作——手工、自动化操作 事后反映——事中控制——事前、事中、事后相结
合
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会计阶段(产生——复式记账法应用之前)
发展缓慢,没有统一的计量单位,没有形成独有的专门方法,也没 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特点:
是由于过去交易、事项引起的企业当前所承担的义务。
将要由企业在未来某个时日加以清偿
为了清偿该债务,企业往往需要在将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 来偿还,也有可能将债务转为所有者权益。
分类:
按流动性分: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Owners’ Equity)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概论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会计的涵义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大约形成于我国西周时期。
当时官厅会计就有了一定的会计报告和检查方法及会计工作组织系统,有“司书”、“司会”等官吏专门从事会计工作。
“司书”记账,“司会”进行会计监督。
唐宋时代是我国封建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也是我国会计全面发展的时期。
在此时期产生了比较完善的官厅会计,创立了“四柱结算法”。
我国明末清初,商业和手工业趋向繁荣,在会计活动中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对账目的处理已经有了比较科学的分类。
总之,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漫长发展过程。
会计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实践而产生的,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社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会计的发展,而会计的发展也影响了其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
会计为社会发展和经济管理提供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可以说,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二、会计的定义由于各种会计学派对会计的本质有不同的认识,就出现了不同的会计定义,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会计工具论把会计作为一种工具的思想是人类对会计职能最早的认识。
这种观点认为会计的本质是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的工具。
按照这种观点,会计被定义为:会计是反映和监督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
(二)会计艺术(技术)论按照这种观点,会计被定义为:会计是一门艺术,它记录、分类和总结一个企业的交易并报告和解释其结果;或定义为:会计是分析和说明经济数据的技术。
(三)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和经济管理而在企事业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四)会计管理活动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方式,采用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第二节会计目标、会计职能与会计的特点一、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一)总体目标会计目标当然要从属于经济管理的总目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管理的总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会计的总体性目标就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会计学原理.第1章--绪论完整版本
B 会计 主体
A 会计 主体
C 会计 主体
D 会计 主体
编辑版pppt
46
第三节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与信息质量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 的问题。
◆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前提和全部会计 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就是预算资金运动。 2.预算资金的一收一支,资金不能实现周转。
编辑版pppt
36
资
金 投
供应过程
入
现金等 货币资金
原材料 储备资金
生产过程
在产品 生产资金
资
销售过程
金
退
出
产成品 成品资金
现金等 货币资金
应付款项 结算资金
工资和其他成本费用
应收款项 结算资金
机器设备 固定资金
计算器
编辑版pppt
34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三、会计学及其学科体系 ✓ 基础会计学 • 财务会计学 • 成本会计学 • 管理会计学 • 税务会计学 • 财务管理学 • 审计学
编辑版pppt
35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与职能
一、会计的一般对象
指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所要核算(反映)和监督(控制) 的内容,即会计的客体。具体地说,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客观存在的资金的运动。 (一)工业企业会计的对象 (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对象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对象
三、会计目标(P12)
(一)决策有用观:会计的目标是为了向决策者提供有用的 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二)受托责任观:会计的目标是为了通过会计信息向委托 人(所有者)报告受托人(经营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 情况。
会计学原理——第1章总论(改)
A会计主体 A从B购入材料一批,款项未付
B会计主 体
A主体作材料购入核算: 材料增加,债务增加
B主体作商品销售核算 :收入增加,债权增加
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关系: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会计 主体
独自 立负 经盈 营亏
行政\事业单位 和社会团体
15世纪以后的会计,以借贷记账 法的产生及应用为标志。
现代会计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会计,以管 理会计的形成及会计电算化的出 现为标志。
古代会计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而狩猎和生产,狩猎
和生产有所得亦有所耗费,这种得失最初是在人们自身
的大脑里反映与控制。后来狩猎和生产物日渐增多,人
们对狩猎和生产的成果及其发生的耗费不太可能再仅凭
权责发生制
• 权责发生制是当期应获的收入和应负担 的费用,都应认定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的制度。又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
• 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取得收款的权利)和 责任(承担付款的责任)是否发生为确认与 计量标准,它是确认收入或费用的一项 重要制度。
混合制
• 混合制是对经济业务的处理既有权责发 生制性质,也有现金收付实现制性质的 制度。
公司 分公司
国有 企业
合伙 企业
独 资 企 业
法律 主体
具有 独立 法人 资格
行政\事 业单位和 社会团体
具有 法人 资格 的公
司
具有 法人 资格 的企
业
二、持续经营假设
1、含义: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
未来,其经济活动是持续正常进行的,不 会面临破产清算。
某会计主体
两
持续经营发展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肆存 仟货 零总 叁值 拾 伍 两
去 账
11
我国会计的发展(二)
建国后~1978年: 引进苏联的会计核 算模式和会计管理 制度。
1985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会计法》 颁布,会计工作进 入法制阶段。
辛亥革命后~建国前:改良中式 簿记运动,“中式簿记”和“西 式簿记”并存。
1992年:财 政部颁布 “两则”: 《企业会计 准则》和 《企业财务 通则》
商代: 我国会 计发源 运用单 式记账 法
西周:“月 计岁会”; “会计”一 词出现;具 有完整的官 厅会计
“会计”一词出现:西周《周 礼·天官篇》“以逆群吏之治, 而听其会计”
专门官职:“大宰”、“司会”。 掌管朝廷中的钱粮赋税
报告文书:“日成”、“月要”、 “岁会”
h
6
我国会计的发展(一)
商代: 我国会 计发源 运用单 式记账 法
h
明末清初:“龙门 账”——我国固有 的复式记账方法
10
天地合账
柒共
天
仟三 伍条
地
佰 壹
拾
伍
两
柒共
符
仟四 伍条
合
佰 壹
拾
伍
两
方
天
柒本 壹欠 伍本 佰期 仟货 仟店
来
陆盈 柒主 两资
拾利 佰贷
本
账
伍
伍款
结
两
拾
存
两
方
地
柒财 佰产 肆器 拾具 伍结 两存
h
肆库 佰存 两现
银
贰各 仟买 叁主 佰欠 叁款 拾 伍 两
方法 论
管理工 具论
信息系 统论
18世纪60年代:英
产业革命兴起,会
《会计学原理》第1章总论
2 会计学的定义
负责记录和分析财务活动的过程,提供决 策和沟通的工具。
研究和应用会计原理和技术的学科。
3 会计的目标和职责
4 财务报表
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可靠和及时,促进 财务决策的制定。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则编制的反映企业财 务状况的文件。
基本原则
1 会计学原理的概念
用于指导会计实践的基本观念和思想。
《会计学原理》第1章总 论
本章概述了《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内容和目标,重点介绍了会计的定义、财 务报表,以及会计学原理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使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培养 其财务管理能力。
学习内容
包括会计的定义、会计的目标和职责,以及 财务报表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重要概念
1 会计
总结
1 课程回顾
概述了《会计学原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2 下一步的学习计划
继续学习后续章节,深入理解会计学原理,并应用于实际情境。
2 会计准则的重要性
统一规范会计实践,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3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包括货币计量、历史成本、收入确认和费用匹配等原则。
会计循环
1
会计系统的概念
包括识别、记录、分类和报告财务信息的过程。
2
会计循环的组成部分
包括业务活动、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等。
Hale Waihona Puke 3会计循环的流程从业务活动开始到财务报告生成的整个过程。
会计学原理第1章总论共46页文档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
近代会计的最终形成:1494年意大利 数学家卢卡.帕乔利著《算术.几何.比与 比例概要》中的“簿记论”,被公认为是 复式簿记最早形成文字的记载,也是会计 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近 代会计的最终形成。
现代会计时期:“公认会计原则”和“执 业会计师制度”是现代会计最基本的特征。
三、会计的职能P3 基本职能:核算(观念总结)和监督(过程
控制) ---核算职能:提供会计信息资料 ---监督职能:规范会计行为
其他职能:预测、决策、控制、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0
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
四、会计的内容 会计的一般内容
用货币量度计算占用的财产物资 用货币量度计算劳动耗费
会计的具体内容
信息系统——会计对经济活动过程中占有财 产物资和发生劳动耗费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 产生信息以供人们了解和管理经济过程之用。
第一章 绪论
7
第一节 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
落实经济管理责任的手段——会计用货币量 度计量和记录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的增减变化, 形成有事实依据的、可以考查的记录来评价 企业经营。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uca Pacioli(卢卡帕乔利) 在《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一书中系统描述复式 记账法,奠定现代会计的基础
产业革命时期——会计职业大发展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会计规范化,会 计理论研究取得突破
受托责任观(Stewardship Accountabiliy) 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一章 绪论
14
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P7
决策
采
生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第四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 对会计对象按其经济特征所做的进一步分类。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一)资产: 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 制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1、流动资产
•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 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其特点: 一次消耗完毕。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 次改变其实物形态,其价值一次性的、全 部的转移到其他资产价值中。流动资产包 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 付款项、存货等。
第四节 会计要素
经济业务内容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库存现金 存入银行的存款 向银行借入六个月期的借款 投资者投入资本 应付赊购商品款 库存商品物资 应收客户货款 上年留下的未分配利润 投资者资本溢价 应交国家税金 应收客户欠款 拥有空调等设备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会计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会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1)西周:“零星计算为计,综合计算为会” “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 (2)记账方法 帐簿设置:流水账 三账(草流、细流、总清) (3)会计结算方法 盘点结算 三柱结算 四柱结算 龙门账 四脚账 借贷复式记账 (4)卢卡.帕乔利的《数学大全》,标志近代会计的开始, 为世界现代会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四节 会计要素
(三)所有者权益: • 所有者在企业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 去负债后的余额。 ⑴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 益。 ⑵企。 ⑶所有者是凭借所有者权益,参与企业利润分配。
第四节 会计要素
1、实收资本:指按照企业章程规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相当 于注册资金部分的资本。 2、资本公积:指所有者投入但不能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 他来源取得的,由全体所有者享有的资金。 (1)资本溢价(股本溢价) (2)接受捐赠资产 (3)法定财产重估增值 (4)无法归还的应付款项等
会计原理课件
第二节会计的对象
(6)企业的本质与特征
本质: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
会
企业是市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企业本质上说就是一种
计
契约关系。
学
基本特征:企业以获取盈利为基本生产目的或出发点。
原 理
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2、企业经营活动与资金运动
(1)资金进入企业
资金投入,以构建财产物资、支付前期费用,进而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的涵义
会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计 学 原 理
1、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导致了会计的产生 结绳纪事 《周礼》最早记载了官方的会计活动与官职。 西周“日记岁会”: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宋元:四柱记帐法
官方:“元管、新收、已支、见在”
民间:“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第一节会计的涵义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本时,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学 原
5)及时性 会计信息应当及时处理、及时提供。
要求:取得凭据、数据处理、贬职报告、信息提供均
理
及时。
6)明晰性
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理解使用。
要求:记录准确清晰、凭证填制合法、账户对应关系
清楚、文字摘要完整、报表项目完整、勾稽关系清楚、 数字准确。
二、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证明经济业务已经完成,并且可明确经
会 计
济责任的书面证明,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审核并确认原始凭证 2、确定适用的会计账户
学 3、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
原 三、复式记账
理
要求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 两个以上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完整地反映经
会计学原理第1章
PPT文档演模板
会计学原理第1章
•(二)收入、费用与利润
PPT文档演模板
会计学原理第1章
•这些物质资源 的具体表现即为 企业的资产
•企 •资 业
•产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首先要 有可供利用的物质资源
•物 •负 •质 •债 •资
•所有
•源 •者 •权益
•这些物质资源有着 不同的取得来源, 如果是从外部借入 的,被称为负债
•这些物质资源如 果是由所有者 (业主)投入的, 被称为所有者权 益
•第一: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 货币量度:会计主要采用,其他管理部门参考使用; • 实物量度:销售、采购、生产部门主要采用,会计部门参考使用; • 劳动量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采用,会计部门参考使用。 • 由此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会计在计量属性方面的特征。
•第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 (2)资产是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3)资产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未来的交易可能 形成的资产不能加以确认;
• (4)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不能确认和计量其价值 的不能作为资产。
PPT文档演模板
会计学原理第1章
2、负债。
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 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 益流出企业。
•按照法规的 规定进行分配
•亏利损润
••费费 ••用用
••••收入收入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总论XXXX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的假设是从第二个基本前提引申出 来的,可以说是持续经营的客观要求。会计 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 动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又称为会计期 间。
会计分期的目的是,将持续经营的生产活动 划分为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 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地向各方面提 供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 量信息。
【解析】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取
得机器设备的时候,能够确定这项资产 在未来的生产加工活动中可以给企业带 来经济利益,因此可以按支付的所有价 款10万元作为固定资产的账面成本,其 磨损的价值,在5年内按一定的折旧方法 计提折旧,并将其磨损的价值记入成本 费用。如果企业面临清算,这时的固定 资产就只能按当时的公允价值抵偿债务 了。
【解析】会计期间划分的长短会影响损益的确 定,一般来说,会计期间划分得越短,反映 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质量就越不可靠,当然, 会计期间的划分也不可能太长,太长了会影 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使用会计信息的需要 的满足程度,因此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 情况,恰当地划分会计期间。
可见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
商品采购过程
现金
商品
商品销售过程
以现金为核心的企业资金运动
偿债、分红等
投资者、债权人
(资本市场) 筹资活动
供应过程
原材料
发行股票、债券等 购入股票、债券等
现金 (企业)
投资活动
生
经营活动
产 过
程
产成品
被投资者
(资本市场)
销售过程 转让股票、债券等
制造业资金运动图
采购 过程
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第二种
第三种
已发生
未发生
未收、付
已收、付
确认收入、费用
不确认收入、费用
不确认收入、费用
确认收入、费用
注意:判断收入是否发生应当依据收入实现原则; 判断费用是否发生应当分析是否产生效益。
四、会计学的分支 本人尚无较成熟观点, 可参阅课本第36页。
三、会计核算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1.会计确认:解决经济事项是否、 如何、何时确认为会计要素的问题。 是否确认、如何确认由会计要素的 定义规定。 何时确认有两种基础:权责发生制 和收付实现制。
2.会计计量:解决会计的计量尺度和计量 属性问题。 会计计量尺度有三种:货币计量、实物计 量、劳动计量。 会计计量属性可根据会计要素的不同属性 来确定。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 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 价值。
通过 会 计 方 法
会 计 方 法
作用于
会 计 对 象
产生
会 计 信 息
实现
会 计 目 标
1.会计环境 政治与法律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 文化教育水平 科学技术水平
2.会计主体 是指一个特定的组织。
独资企业 自然人组织 会 计 主 体 营利性组织 法人组织 政府 合伙组织 股份公司
非营利性组织
3.会计方法(许多教科书称为会计职能) 基本方法: (1)会计核算(反映) (2)会计控制(监督) 其他方法: (1)会计评价 (2)会计预测 (3)会计决策
4.会计对象 是指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也可理解 为各种会计要素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静 态地看,会计对象由会计要素组成。 财务会计六大要素: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费用 利润
会计学原理第1章解析
二、会计工作的具体内容
(一)会计制度设计 (二)记录与本企业有关的经济业务 (三)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监督控制
自学为主
三.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核算职能的特点:
1、会计主要从价值量上综合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 情况.
经济活动复杂多样(价值\实物的运动),用货币度量具有综 合性,所以,会计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标准,以实物量度 作为辅助计量标准。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是对所有的能引起资金增减变化的经济活动都要 进行核算,不能遗漏。 连续性:是指会计的记录、计量和报告要连续进行,不能 中断。 系统性:是指采用科学方法对经济活动的信息进行加工处 理,保证所提供的会计资料成本上升一个有序的整体,从 而提示客观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会计对象就是这种不断变化、循环往复的资金 运动。
二、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
价值上对称的两面 资产=权益(会计恒等式)
权益是企业资金提供者对企业财产的索偿权 (或所有权),包括债权人权益(负债)和所 有者权益。
债权人权益(负债):是以贷款的方式形成的对企业 全部资产的索偿权,它有权要求企业按照约定的条 件还本付息。 所有者权益:是以投资方式形成的对企业净资产的 索偿权,它有权享受利润分配,有权参与企业管理。
会 计 学 入 门 课 程
第一章 总论
学习内容
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投入资金
购买 生产资料 生产 (人、工、费)
储备
利润分配
回收资金
销售
资金退出企业
会计原理第一章
会计信息系统对收集到的全部数据进行加 工,将信息报送给企业管理部门。管理部门利 用这些信息做出相关预测与决策。这些信息通 常被称为管理会计信息。
会计管理方法
会计原理第一章
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 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 息所应用的方法,内容如下图:
会计原理第一章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原理第一章
一、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 应当具备的、是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 告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人们在长期 的会计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总结形成的。
会计原理第一章
二、会计的目的
会计目的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 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 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 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原理第一章
三、会计的任务
会计的任务是根据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而规定的,它取 决于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根据《会计法》 第一条规定,国家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是:发挥会计工作在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根据要求,提出会计任务:
向企业外部的使用者提供的会计信息,部分是属于 “强制性的”或是“必需的”。这些信息通常被称为财 务会计信息,财务会计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按照公认 会计原则、准则、制度,在对日常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 后,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发布财务信息,这些规则为整个 社会所接受并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续经营
会计期间
会计学原理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应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并假设币值不变 是指凡属本期应获得的收入,不管款项 是否已到,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不 属本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已收到并入账,也 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同样,凡属本期 应负担的费用,不管款项是否已经付出,都 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不属本期的费用, 即使款项已付出并记账,也不应作为本期的 费用处理。
会计学原理
1.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会计学原理
2.商品流通企业资金运动
会计学原理
3.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
资金的 取 得 资金的 使 用
以上都是通过价值形式表现的有关社会 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 方面的经济活动。这些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 活动就是会计要核算监督的经济内容,即会 计对象。
会计学原理
本章要求:
一、理解会计的特点、职能、对象;会计核
算方法。
二、必做练习题:
1、单项选择题
2、多项选择题
会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
会计机
构设置
《会计 法》规 定
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
敬业爱岗 熟悉法规 依法办事 客观公正 做好服务 保守秘密
会计学原理
第七节
会计法规体系
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法》
《企业会 计准则》
《企业会 计制度》
会计学原理
(一)会计法
《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核算的根本大法,是我国 会计工作的母法。《会计法》就我国会计核算的主要 方面做出了规定,涉及我国会计核算的所有领域,是 包括企业会计核算法规在内的所有会计法规制定的基 本依据。 《会计法》全文共有 7章 52条,分别为:总则;
会计学 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它研究如何 收集、反映、分析、检查和运用财务资料,是管理 经济以求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门应用社会科学。
会计学原理
二、会计学科体系
会计学科体系 按其研究内容不同分为:会计学原
理、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和审计 学等多门课程。
会计学原理
本章小结:
第1章 总论
会计学原理
二、会计的目的
会计目的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 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 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 业加强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学原理
三、会计的任务
会计的任务是根据会计的职能和作用而规定的,它取 决于会计对象的特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根据《会计法》 第一条规定,国家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是:发挥会计工作在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根据要求,提出会计任务:
会计核算;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会计监
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附则。
会计学原理
(二)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企业会 计准则体系,有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 南3个部分构成。
会计学原理
基本会计准则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总则、会计信息质量 要求、会计要素、会 计计量、财务会计报 告和附则等。 根据基本会计准则的 要求,就经济业务的 会计处理及其程序作 出具体规定,主要包 括存货、长期股权投 资等38项具体准则。
注!某项资产的历史成本可能是取得该项资 产的公允价值;现在某项资产的公允价
值可能就是该项资产的现行市价。
会计学原理
三、会计计量属性选择的标准
◆关于如何选择某一种会计计量属性,基本准
则强调,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
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
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 能够取得并能可靠计量。
会计学原理
(四)现值
量在 下现 :值 计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 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 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 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 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 的折现金额计量
会计学原理
(五)公允价值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 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 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量价在 下值公 :计允
会计学原理
第六节
会计职业与管理
会计职业 会计机构与任职资格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会计学原理
一、会计职业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所从事的职业
一般可分为企业会计、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两类, 而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者,所从事的职 业则为注册会计师。
会计学原理
二、会计机构与任职资格
(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会计专业职务考试制度
会计学原理
(二)重置成本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 计在 量重 下置 :成 本 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 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 的金额计量
负债按照现在Biblioteka 付该项债 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 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会计学原理
(三)可变现净值
值在 计可 量变 下现 :净
资产按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 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 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相 关税费后的金额予以计量
具体会计准则
会计学原理
(三)企业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就其内容不同可分为: 综合性的制度 会计业务制度 会计人员制度
会计学原理
企业会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体现了统一性原则
体现了可靠性原则
体现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 体现了中国特色
会计学原理
第八节 会计学和会计学科体系
会计学的含义
会计学科体系
会计学原理
一、会计学的含义
会计信息服务对象
会计学原理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产生同
社会生产密切相关。
会计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
(1)古代会计(绘图记事、结绳记事、刻石记事)
(2)近代会计 (3)现代会计
会计学原理
二、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1.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综合反映 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是经 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 会计是一门古老但又年轻的学科,随着社 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的范围也随之扩大。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什么是 “会计” 的认识 还不尽一致。
第一章
总论
会计学原理
本课要求: 每课课下要求必须复习 课上随时提问讲过的内容 平时成绩以平时作业、发言、学习态度为准
有急事需在讲课时间讨论的、或因其它原因
无法上课集中精力听课的,可做自己更重要
的事,不以影响他人听课为先
会计学原理
第一节
会计的意义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会计的职能和作用
会计管理方法
会计学原理
二、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完整、连续 和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 息所应用的方法,内容如下图:
会计学原理
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学原理
一、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
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是组织会计核算工作 应当具备的、是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 告的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人们在长期 的会计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总结形成的。
会计学原理
四、会计信息服务对象
会计信息需求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两方 面,它们分别是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和内 部使用者。
会计学原理
1.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是指企业外部与企业有利害 关系的集团和个人,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关、 职工、供应商、顾客。 向企业外部的使用者提供的会计信息,部分是属于 “强制性的”或是“必需的”。这些信息通常被称为财 务会计信息,财务会计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按照公认 会计原则、准则、制度,在对日常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 后,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发布财务信息,这些规则为整个 社会所接受并理解。
注!
※ 各单位不得任用不具备会计从业资 格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会计学原理
(2)会计专业职务考试制度
会计专业职务
高级会计师 会计师 助理会计师 会计员
注!
高级会计师:采取考评结合制度
会计师和助理会计师:采取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会计员:由单位根据规定直接聘用
会计学原理
(3)会计机构与总会计师制 各单位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 计机构;或在有关部门中设置会 计人员;小企业也可委托从事代 理记账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国有的、国有资产占控股地 位或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 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会计任务
(一)加强经济核算,真实、准确地提供经济信息; (二)监督经济活动,维护财经纪律,控制经济活动的 全过程,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三)参与经济计划、预测和决策,加强经济管理。
会计学原理
第三节 会计的方法
会计方法的组成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学原理
一、会计方法的组成
会计方法是反映和监督会计对象、完成会计任 务的手段,是随着会计的职能、作用、任务的发展 而发展的。今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计算技术 的进步,会计的方法必将继续发展和改进。
会计学原理
第二节 会计的对象、目的和任务
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目的
会计的任务
会计学原理
一、会计的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反映、核算、监督和 分析、预测、控制的内容。 即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各个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各自经济活 动的方式和内容不尽相同,所以,会计的具体对 象也就不完全一致。 企业的资金运动:经营资金的运动;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预算资金的运动。
(3)会计机构与总会计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