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2、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求异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3、知识: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知识、勇于实践是教学重点,是本课的落脚点。
2、让创新思维闪光是教学难点。
让创新思维的火花变成现实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中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进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创新、探索创新。
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创设情境与活动,还时间于学生,还空间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能观察力、想象力、求异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环节一、图片导入对于手机大家都不陌生,你知道小米手机吗?(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请同学们看图片(略),思考:小米手机是靠什么挤进国产智能手机十强的呢?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是不断的创新才使“年轻的小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我们也要学习“小米”的这种创新精神,那么,如何才能搭起创新的桥梁呢?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探讨创新需要的条件。
板书:搭起创新的桥梁环节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自学指导一:阅读教材,自己读书学习,尝试解决下列问题:怎样让创新思维闪光?自学指导二:你从这些例子受到了哪些启示?环节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阅读故事一和故事二,通过这两个故事能得出什么结论?想象是创新的先导。
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力的伟大想象。
2、两个故事思维方式和常人的不同之处?司马光和伽利略的故事上述两则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看课本P25莫尔斯发明的电报机的故事。
(1)一个对电学一无所知的人能发明电报机吗?结合上述事例,说一说知识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2)从这个事例中,自己受到了哪些启示?环节四:课堂讨论,辩疑释难将小组的疑难问题进行汇总,全班讨论,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指导,做到师生互动。
第十五课《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下)doc
课题: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让创新思维闪光”,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层次“积累知识,勇于实践”,主要帮助学生认识创新与知识积累的关系,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初二的同学思维活跃、天真活泼,对大千世界有无数的幻想,学习的热情比较高。
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怎样才能变成现实?这就需要老师引导下的探究,展开想像的翅膀,不断实践。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情感与想像,引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能力。
3、知识: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了解想象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创设情境与活动,还时间与学生,还空间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情境导入,播放录象: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片段。
教师引领:人类有无数美好的幻想,其中能在空中飞翔便是其中之一。
今天这些幻想许多已成为事实,刚才同学们看到的便是人们在征服自然、探索世界的一个缩影。
那么,当你看到这些时,你想到了什么?如何搭建理想与现实的桥梁?二、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找出主要知识点,完成黑板上的提纲。
三、合作探究:探究1很久以前,有一家酒店的电梯不够用,打算增加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工程师,商讨如何增设新的电梯。
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每层楼都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
方案定下来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商谈工程计划。
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听到了。
清洁工说:“每层楼都打个大洞,肯定会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糟的。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案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情感与想象,引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二)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能力。
(三)知识: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了解想象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教学重点、难点:为学生搭起创新的桥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反映创新的事例和故事,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搜集能够激发创新潜能的方法,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脑筋急转弯:(1)一匹马,马头朝东站立着,先向右转150度,再向左转270度,请问,这时它的尾巴指向哪个方向?(朝下)(2)树下有一头牛被一根2米长的绳子牢牢栓住鼻子,牛的主人把饲料放在离树恰好5米之外就走开了,牛很快就将饲料吃了个精光,牛是怎么吃到饲料的?(牛并没有被绳子拴在树上)(3)1+1不是2,不是11,不是王,那是什么?(丰)(4)船边上挂着软梯,离海面 2米,现在海水正以每小时0.5米的速度上涨,计算一下,多长时间可以把软梯淹没?(永远不会,水涨船高)过渡:这些问题给了我们一点点的启示:常规的思维已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用一种的新的思维来思考,而这正是我们现在所缺少的创新精神,怎样才能培养这种精神、这种品质呢?今天,跟我一起来闯关,一起来搭建创新的桥梁。
(二)教学目标:媒体出示,学生读。
(三)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第一关火眼金睛探究一:1、媒体出示一幅图画,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图中几处不同。
生:独立观察并抢答。
2、媒体展示苹果落地牛顿观察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壶盖被开水顶起瓦特观察,发明了蒸汽机小草的边缘划破了手指鲁班观察,发明了锯水流的漩涡谢皮罗多次观察,发现水流漩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教师只出示前面红字的现象部分,学生思考:生活中这些现象,你遇到过吗?你从这些例子受到了哪些启示?总结: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与反思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观察、想象、积累知识、勇于实践,引导学生勤于观察、丰富想象、敢于质疑,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以致用、勇于实践,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为学生搭起粗昂新的桥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一、感受创新1、阅读感悟:初中女生设计“自动铅笔多芯器”的构想从哪里来的?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感悟到生活中需要创新,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要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师生总结:我们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明者、创新者,创新并不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我们都有创新的潜能。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大气创新的桥梁,从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呢?2、领悟激发创新潜能的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将搜集到的梵音创新的事例和故事进行交流,并尝试说出激发创新潜能的方法。
故事引导共同探究:“吊蔓西瓜”的故事、鲁班发明锯、设计几个问题:“树上结西瓜”是怎样成为现实的?这些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师生总结:创新=好奇心+善于观察+敢于想象+勇于质疑+积累知识+勇于实践二、尝试创新活动一:激活你的思维六根火柴搭成四个三角形活动二:展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设想在家庭、学校的生活、学习用具中:你认为哪些方面可以改进?说一说那你这一创新的构思三、结束语: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青少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从小打好知识基础,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异想天开”、敢于质疑、勤于实践,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世纪里,一定能够把更多、更优秀的创新成果奉献给让人类!四、布置作业:资源学案第45页至47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很有启迪性,所以在设计较的时候,采用了两个环节即:感受创新、尝试创新,进而把学生的思维落到了实践中,尤其是最后一个环节,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生活中那些用具可以创新,让学生感觉到创新和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时时处处都可以创新。
搭起创新的桥梁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鲁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下册第十五课第二目:“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情感与想象,引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二)、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能力。
(三)知识: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了解想象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教学重点、难点:为学生搭起创新的桥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反映创新的事例和故事,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布置学生搜集能够激发创新潜能的方法,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
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法、探究合作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活动:(一)导入新课:脑筋急转弯:1、王老太太整天喋喋不休,可她有一个月说话最少,是哪一个月?(二月)2、什么时候子女相逢能并肩?(好)3、在什么地方有河有海没有水,有山有地没有土?(地图)4、出国的人都不愿去哪国?(天国)过渡:这些问题考察的是创新能力,怎样培养创新能力、搭起创新的桥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探究一:1、媒体展示苹果落地的动画,设问:(1)牛顿留意了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从而取得了哪方面的成就?生答:牛顿从苹果落地受到启发,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结合课本回答,你受到了哪些启示?生答: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我们中学生也会有自己的发现。
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2、说一说:你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说明善于观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探究二:1、心想事成:“正是因为有了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的梦想,人类才发明了飞机、火箭、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思考:想象和创新关系如何?想象是创新的先导。
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伟大的想象。
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文登二中李日晨
初三第九课第二课时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文登二中李日晨初三第九课第二课时搭建起创新的桥梁文登二中李日晨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创新,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引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
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求异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能力。
知识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了解想象的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积累知识,勇于创新。
因为知识是创新的前提,而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能为将来创新奠定基础,创新当然也离不开实践,要学以致用,才有收获。
难点:让创新思维闪光。
学生思维活跃,充满幻想,如何让幻想变为现实,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想象、求异思维,善于观察等创新思维方法,好说不好理解。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火柴、杯子四、教学过程感受创新,导入新课:近代建筑史上的伟大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
很久以前,有一家酒店的电梯不够用,打算增加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工程师,商讨如何增设新的电梯。
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每层楼都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
方案定下来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商谈工程计划。
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听到了。
清洁工说:“每层楼都打个大洞,肯定会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糟的。
”工程师瞥了清洁工一眼,不屑的说:“那是难免的,你说该怎么办呢?”由于清洁工天天在这里上班,对这座楼十分熟悉,再加上他善于观察,留意生活,他立即说:“我会把电梯装在楼外。
”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这话,相视片刻,不约而同地为清洁工的这一想法叫绝。
于是,便有了近代建筑史上的伟大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
让学生谈启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激发求知欲,导入新课)出示导学提纲创新=?+?+?+?+?+?……探究创新,合作探究新课(一)让创新思维闪光1、展示创新故事课件:薯片的发明克鲁姆是位美国印第安人,他是炸马铃薯片的发明者。
初中道德与法治_《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悟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潜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累知识、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了解想象的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二、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累知识,勇于实践。
三、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2)合作讨论法(3)活动体验法(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a:音频教学b:视频教学c:图片教学四、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教学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同龄人的故事、学生所了解的科技成果及名人故事、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展开,使学生在学思行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形成,创新能力。
三条线索贯穿全课程:1、引领线:(邹城女孩曹雨晴)a:同龄人曹雨晴的发明一b:同龄人曹雨晴的发明二c:曹雨晴的偶像故事d:走近曹雨晴一、e:走近曹雨晴二2:知识线:a: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b:想像是创新的先导c: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d:知识是创新的前提e:学以致用,勇于实践3:能力线a:分析事例、讲故事体会观察b:发挥想象、献计策学会想象c:认识偶像、做游戏体验求异d:走进雨晴、谈想法积累知识e:观看演示、做一做形成能力五:教学流程:一):导入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今天的思品课堂。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我们身边的小发明家——的曹雨晴同学,下面咱们通过视频认识一下她二):曹雨晴的发明一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离我们并不遥远,下面我就带领同学们认识一位参加过这次大赛的你们的同龄人,先看她的发明:PPT出示“一根铅笔头引发的专利”出示问题:曹雨晴为什么想发明铅笔增长器?她是怎样想到这样去发明的?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小结: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出示图片,学生讲故事,体会观察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观察三):曹雨晴的发明二教师设问:怎样能让黑板不用擦还能连续不断写字呢?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己见,献计献策PPT出示:曹雨晴的发明二:卷轴式黑板师出示问题:曹雨晴同学的发明创新来源于什么?生答----想像出示图片感悟想像的力量结合曹雨晴同学的发明和图片谈谈想像与创新有何关系同位讨论,典型发言教师引导、小结:想像是创新的先导延伸与拓展:请你想像一下未来的电脑和家庭生发言你如何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各抒己见教师小结敢于想能够想善于想四):曹雨晴的偶像故事曹雨晴作为我们的同龄人,能拥有这样的发明,成了身边同学的偶像,那她的偶像又是谁呢,下面我们来听听她的偶像的故事吧PPT出示:李四光事例师:现在很多学生崇拜歌星影星,那曹雨晴崇拜的李四光有什么可贵品质呢?教师引导(强调求异思维)他是如何由求异思维走向创新的?生讨论,典型发言强调过程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延伸与拓展小游戏,看看你的求异思维如何五):知识段小结六):走近曹雨晴一善于观察、大胆想象、敢于求异就能让我们的创新思维闪光,曹雨晴的发明和她的偶像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们进一步走近她,了解她的个人情况PPT出示:梦想不张扬荣誉有同学说:“曹雨晴以后在家专心搞发明创造,不必去上学了”。
初中道德与法治_走创新之路“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简案鄄城县育才实验学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激发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2、能力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创新的一般思维和方法。
重点难点:让学生懂得掌握一定创新思维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欲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其创造性潜力的发挥。
为学生搭起创新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榜样示范法情景体验法教学过程:课前送“礼物”“?”,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一)欣赏创新作品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创新酒盒,体会作品的优点,领略创造者“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
导入新课。
(二)针对课题质疑自主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应有哪些思想认识”,师适当点拨疑难。
(三)观察榜样示范激发奇思妙想播放“沙盘画”创作过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沙盘画的优点,并以此为例展开奇思妙想。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交流想像结果,并探究疑难“怎样开发想像力”和“怎样培养求异思维”。
师做适当补充,明确发散思维的重要作用及其他科学思维方法。
(四)探究行动要求了解时代需要播放“‘数’说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引导学生了解人才发展趋势,明白国家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体会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发展的紧迫感。
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创新能力在行动上还要如何做”,师稍做点拨。
(五)感受生活“智”造激发创新热情进行“五年发展计划”小采访,引导学生初步确立创新计划,增强创新的动力。
播放“榜样指路”,引导学生感受创意生活用品,体会创新神奇但不神秘,消除学生对创新的畏难情绪。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教材解读:本课包括“让创新思维闪光”和“积累知识,勇于实践”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个层次“让创新思维闪光”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个层次“积累知识,勇于实践”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创新与知识积累的关系,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会创新学习,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A类:1、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感悟奥秘。
2、感悟想象在创新中的重要性。
B类:1、体验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的意义。
2、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C类: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投身创新实践。
预习作业:1、怎样搭起创新的桥梁?2、怎样培养创新思维?3、怎样开发自己的想象力?4、怎样培养求异思维?5、怎样提高创新能力?6、为什么要积累知识?怎么样积累知识?7、为什么要勇于实践?怎样勇于实践?袁隆平————————勇于实践小组交流总结:青少年怎样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将板书擦掉)创新=---------+--------------+-----------+----------+--------------+--------------+......第四版块:创新活动——激活你的思维(1)有4条小链子(见图1),每条小链子有3个环。
打开一个环要花2分钱,闭合一个环要花3分钱。
开始时所有的环都是闭合的。
你的任务是要把这12个环全部连成一个闭合的大链子(见图2),但花钱不能超过15分钱,时间越短越好。
图1图2(2)6根相同的火柴棒,搭出四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第五板块:探究提高视频展示:刘洋研究小蚂蚁负重获奖通过感悟我们身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结合同步学习第13页探究提高题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在创新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查缺补漏小组交流填写公式背诵公式小组讨论共同尝试解决问题欣赏视频做探究与提高总结自己在所列特性中的优势与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布置作业:设想在家庭、学校的生活中:(1)你认为那些方面可以改进?(2)说一说你这一创新的构思。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课题:《搭起创新的桥梁》科目:思想道德教课对象:初中二年级学生课时:一课时供给者:申立贤单位:长治市第十中学校一、教课内容剖析《搭起创新的桥梁》是八年级思想道德(下)(鲁教版)第15 课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学习怎样培养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是本单元的落脚点,旨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启示学生创新思想,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二、教课目的1、知道察看是思想的重要前提,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想是创新的源泉,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2、培育学生基本的察看力;培育学生独立思虑、勇于实践和踊跃实践的能力。
3、感悟创新魅力,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自己素质,最大限度挖掘自己潜能。
三、学习者特点剖析初二学生对大千世界有无数的想象,学习的热忱比较高。
可是缺少科学精神和科学修养,为了帮助学生擦出创新思想的火花,指引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并学致使用。
四、教课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我主要采纳启示指引、小组议论、合作研究和案例剖析等方法,并辅以多媒体进行教课。
五、教课要点及难点“让创新思想闪光”和“累积知识,勇于实践”既是要点又是难点。
六、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一、创建情形,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神十”观看视频,激发兴趣,惹起学习本课教发射和宇航员王亚平太空讲课片段。
共识学目标二、沟通议论,感觉创新。
教师组织学生疏组分组交活跃讲堂氛围,沟通自己采集到的创新的故事和案例,并议论激发流议论调换学习踊跃性创新潜能的方法。
三、故事指引,思虑研究。
阅读故引出擅长察看导语引出科学家谢皮罗的故事。
事,小组代是创新思想的前思虑:故事的启示。
表讲话。
提四、学致使用,试试创新。
学生动引出想象、求异提出问题:用 6 根火柴搭 4 个三角形?手操作,思思想、知识累积、勇组织活动,巡回指导。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案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案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案内容标准:感受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创新魅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情感与想象,引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和积极实践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了解想象的方法,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教材分析:本项目是本单元的落脚点。
共分两个层次:第一层让创新思维闪光,第二层是积累知识勇于实践。
为学生搭起创新的桥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是本项目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讨论法、合作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教师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吗?这次铁路大提速,在投入运营的52列新式列车中,有47列是我们青岛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和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这些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成功的动车组,是中国的骄傲,更是我们青岛的骄傲!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青岛这座创新型城市增光添彩!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板书:搭起创新的桥梁第二板块: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一、故事启迪材料展示:想一想,议一议:案例:中学生梁国欣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洗刷车间的工人,用直杆毛刷刷洗瓶子,既费力又刷不干净。
有位阿姨为了刷掉瓶子尖部的污垢,把手伸进瓶口,不小心划破手指,鲜血染红了瓶子。
他看到这些,心理琢磨着,能否将毛刷改进一下?一个雨天,人们叠雨伞的动作激发了他的灵感。
于是,制作了一种能开能合的折叠式毛刷,被人们誉为“全能瓶刷”,在第三届中国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中获得了大奖。
思考题:结合材料说说梁国欣的发明灵感来自哪里他的发明过程给你什么启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抒己见。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案
《搭起创新桥梁》教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2、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尝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增强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知识:了解和掌握创新的一般思维和方式。
教学重点:1、想象、求异思维和创新的关系。
2、知识是创新的前提,积累知识勇于实践。
3、明白我们身上的重担。
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要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培养想象力。
2、如何摆脱思维定势。
3、使学生树立学好知识,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识。
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初步感悟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明者、创新者,但创新并不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我们都有创新的潜能。
那么,我们应怎样搭起创新的桥梁,从小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呢?下面学习“搭起创新的桥梁”。
环节二、自主探究全面理解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P73-P75页。
思考:怎样让创新思维闪光?(1)创新的火花不会凭空而来,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2)想象与创新的关系如何?(3)如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4)例子中伽利略身上体现的可贵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这种品质?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P76-P78页。
思考:知识积累与创新有什么关系?(1)莫尔斯的例子给自觉什么启示?(2)为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应怎样做?环节三、思维互动解难释疑1、师生互动,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个人和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2、我们一起分析判断:发明创造只是科学家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环节四、知识整合系统小结让创新思维闪光(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敢于想象善于想象,善于质疑学会思考)。
搭起创新桥梁。
积累知识、勇于实践:识积累与创新的关系。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案(2)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励学生努力提高自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2、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知识:掌握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
重点: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方法。
难点:想象与创新的关系;怎样做到求异思维。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如何让创新思维闪光?(2)、怎样开发自己的想象力?(3)、求异思维的核心是什么?(4)、各种创新活动的共同历程是什么?(5)、如何培养自己的求异思维品质?(6)、知识储备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7)、青少年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二)、激情导入相传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扭有余”,并限期10天内完成。
庞涓未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
孙膑则经过多次观察和认真考虑后,选择一些榆木放到一个大肚子小门的窑洞里,烧成木炭,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意为百(柏)担有余(榆)。
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干柴,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
接着鬼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
这正是鬼谷子所期望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要学会创新思维。
(三)、自主学习1、让创新思维闪光(1)、如何让创新思维闪光?a、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b、想像是创新的先导1、想像与创新有什么关系?(想象是创新的先导。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伟大的创新皆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机的伟大想象。
2、如何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首先,要“敢于想”,敢于“异想天开”;其次,要“能够想”;最后,要“善于想”。
)c、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1、求异思维的核心是“疑”,不疑就不会有异,没有异就没有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起创新的桥梁》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2、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观察力、想象力、求异思维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3、知识:知道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创新的源头,知道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教学重点、难点积累知识、勇于实践是重点。
是本课的落脚点。
让创新思维闪光是难点。
让创新思维的火花变成现实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探究,注重过程性。
2、小组合作讨论法:能体现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情景教学法:依据启发性原则。
设计理念与整体思路创设情境与活动,还时间于学生,还空间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设计一、图片导入人类曾经有过无数美好的幻想,如飞到月亮上去,希望有一个机器人为自己服务等,这些幻想曾让无数人苦苦追求和探索。
今天,这些幻想早已成为现实,阿波罗登月计划已完成,中国的嫦娥一号于2009年3月着陆月球,神舟七号的宇航员已经实现太空漫步。
请同学们看图片思考:是什么让人类美好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呢?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总结:是创新发明搭起了理想与现实的桥梁,那么,如何搭起创新的桥梁呢?这节课我们将共同探讨创新需要的条件。
板书:搭起创新的桥梁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1.活动一:学会观察。
参考《舍莱恩教授的一堂课》组织活动。
教师拿一个盛有盐水的玻璃杯,把食指伸入水中,然后抬手添一下中指,要求学生照样去做。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尝到了苦涩的盐水。
教师: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不要视而不见,要善于观察。
看图片,讲故事,谈感受。
教师:日常生活中到处都隐藏着秘密,只要善于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寻找原因,我们就会有自己的发现,可以说,善于观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2.歌曲解读——大胆想象。
下面我们伴着这首非常熟悉的歌曲《猴哥》,说一说人类这些美好的愿望怎样变成现实?投影: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 (克隆技术)翻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 (航天技术)眨一眨眼睛能把鬼识破—-(X光透视)长生不老———————- (基因破译)起死回生———————- (器官移植)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可以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这些神话般的、异想天开的想像经过人类的创新实践逐一变成现实。
那么怎样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敢于想——能够想——善于想过渡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
——陶行知问题:陶行知的名言说明了什么?3.活动二:学会求异思维。
结合教材75页材料,思考问题:伽利略身上的可贵品质是什么?这种品质对科学发现有什么意义?教师:培养创新思维要大胆质疑。
投影:尝试解决问题。
上面有10只玻璃杯。
左边5只内有水,其余5只空着。
现在规定只能动两只杯子,如何才能使这排杯子变成有水的杯子和空着的杯子相交错?请同学们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分析司马光解决问题的方式。
讨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教师: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摆脱思维定势,求异思维。
如果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将会是“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
可以说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
4.积累知识。
创新没有捷径,先厚积,才薄发。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
投影:材料一、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小学,但他自学了《科学百科全书》和牛顿等人的著作。
材料二、电报的发明家莫尔斯是一个画家。
41岁那年,一次偶然的经历使他对电流产生了兴趣,可是他对电一窍不通。
他想,天下哪有天生的电学专家?他丢掉了画笔,从事起电学研究来了。
后来经过了5年的学习和探索,终于发明了电报机。
讨论问题:知识储备与创新的关系是什么?你打算如何积累知识?教师:知识越丰富,基础打得越牢固,创新的机会就越多。
青少年要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5.讲故事,谈体会——学以致用。
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就一定会有所发明创作吗?还要学以致用,勇于实践。
请同学们讲《小马过河》的故事,交流其中的道理。
事生于虑,成于做,没有创新的实践,哪来创新能力。
爱迪生做了1600多种材料的实验才发明了钨丝,可见其追求的执着。
三、走进生活尝试创新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可记数的订书机”、“四能枕”、“充气雨衣”、“乒乓球捡拾器”、“小孔菜刀”、“电饭锅溢液槽”、“降温调湿电风扇”、“免擦自动黑板”、“黑板拾尘槽”简单实用的“灭蚊台灯”是中学生罗飞雄同学发明的,因为在灯下学习时常被蚊子咬,罗飞雄想到把电子蚊拍装到台灯下,蚊子飞到灯下便会被击毙。
成都高中女生叶洵发明的“摩托车冷暖空调帽”,受到南京一空调公司的青睐,并出价12万元,欲开发这一创新成果。
此帽采用半导体制冷技术,帽内既可制冷又可制热。
(1)看了上面的实例对你有什么启发?(2)向同学们讲一下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并谈一谈体会。
(3)要想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今后应该怎样做?学生讨论之后,教师点拨:创造发明不只是科学家的事,我们可以从小发明小制作开始,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大发明大制造打基础。
2、请同学们试着就生活中存在的一个实际问题找出解决方案。
(1)擦黑板时,如何不让粉末到处飞扬。
(2)能否制造出一种自动开关的水龙头,节约用水。
(3)能不能发明一种机器,可以使学生不学自会。
四、谈理想:我国为了提高全国人民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说一说自己的理想。
五、归纳创新的条件:创新=好奇心+善于观察+敢于想象+求异思维+积累知识+勇于实践六、小结: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期望,我们要响应时代呼唤,站在时代前列,从创新思维到创新实践,相信同学们创新的星星之火定能成为燎原之势,从而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三思而后改一、思得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比如,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标、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相互关系的处理;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
教学这节课的总体感觉是学生思维活跃,思路非常开阔,出现了教学高潮。
教学中通过图片、歌曲、活动、讲故事、谈理想等形式,从课堂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学习中有思考,有实践,能形成理论知识与思想认识的统一。
各个环节的过渡也很自然。
二、思失教学的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如问题情景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自主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
这节课的最大失误是,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白”。
比如歌曲解读——大胆想象环节,应该给学生留出自由想象的时间,这是一个很能发挥的话题,但是,我却过早的给予点拨和总结,使已经出现的课堂高潮很快消失。
还有,感觉知识面太窄,当学生问:“克隆技术能克隆人吗?随着基因密码的破译,人类能活到多少岁呢?”我想给学生解释,但是感到力不从心,简单解释一下敷衍说:“这个话题,课下可以继续讨论,也可以问一下生物老师。
”三、思新课堂教学中精彩的片段和学生的独到见解。
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如果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最好能详细记录下来,作为第一手素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独特的见解、精彩的问答、创新的思维等等,都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
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宝贵材料。
这堂课出现了三次高潮:一是歌曲解读——大胆想象这一环节,学生的思维尤其活跃,还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就像在“思失”中我提到过的。
二是学会求异思维这一环节中“十只杯子”的探究活动,学生想出了很多种方法,做了很多种尝试,虽然最后只有一个小组做到了,但是其他小组感触也都很深。
三是走进生活,尝试创新环节,当同学们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的时候,我突发易想提出了一个问题:“能不能发明一种机器,可以使学生不学自会?”有的回答能,有的回答不能,我最后总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唯有努力,才能成功。
”四、“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搭起创新的桥梁》这节课的“再教设计”中,我省去了很多教师的归纳与点拨,给学生留出了更多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