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2024鲁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2024鲁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2024鲁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鲁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为后续学习计算机操作和编程打下坚实基础。

教材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出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学生能够简单描述各硬件部分的基本功能。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学会识别和区分计算机的各个硬件部分。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应用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对计算机硬件的整体认识,避免对单个硬件功能的片面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动画等,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 引出主题:简要介绍计算机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认识计算机。

(二)、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强调计算机硬件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等组成。

-解释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并简单介绍二者的区别。

2. 实物观察:展示实际的计算机设备,让学生观察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的认识。

3. 互动问答: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检验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理解程度。

(三)、学习开机与关机1. 演示操作:教师现场演示正确的开机和关机方法,让学生明确操作步骤。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教育·现场“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文|陈金涛【教学背景】“认识计算机”是甘肃省小学信息科技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介绍计算机外观上的基本设备,主要包括:显示器(输出设备)、主机、鼠标(输入设备)、键盘(输入设备)和其他设备。

通过对这一系列设备的学习和了解,学生能够激发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准确辨识这些设备并了解其作用,为以后学习计算机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素养1.Word窗口操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Word窗口的基本操作,包括文字录入、修饰、插入图片、图形和表格等处理方法,以便灵活运用Word软件进行文档处理和电子板报的制作。

2.网络信息交流让学生正确了解网络信息交流方式,并掌握常用的信息交流工具,体验网络社区的生活,最终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网络的意识。

3.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学生能够运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在线学习与交流,熟练运用数字平台进行信息搜索和学科学习。

(二)能力素养1.制作电子板报学生通过计算机的实践操作,掌握Word软件的文字录入、图文处理技巧,最终能够独立制作电子板报,并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和创造能力。

2.信息科技兴趣培养通过实际操作和任务导向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使其乐于参与课程学习。

3.信息社会责任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拥有信息社会的责任感,理解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范畴并能防范一定的网络风险,养成积极向上的信息社会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电脑室提前安装、调试好所需应用软件,确保学生每人一台电脑;为优化作业设计提前制定“交互式微课视频课线上候课教学法”系统,并提供“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优化作业设计”。

与此同时,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材,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确保教学的高效性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学设计】1.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分钟)目标:在5分钟内,通过虚拟时光隧道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时期计算机的特点,培养他们对科技变革的情感认知。

2024年认识计算机教案

2024年认识计算机教案

认识计算机教案教案认识计算机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计算机的硬件组成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4.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组成、软件系统。

2.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操作系统的作用与使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硬件组成、软件系统等。

2.演示法: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介绍计算机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等。

3.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介绍计算机的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硬件设备。

4.讲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分类等。

6.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演示开关机、使用鼠标、键盘等操作。

7.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8.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9.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相关知识。

六、课后作业:1.搜集计算机发展历程的相关资料,编写一份计算机发展简史。

2.列举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说明各硬件设备的作用。

3.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分类,并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例,说明其基本操作。

5.思考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撰写一篇关于计算机未来发展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认识计算机》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认识计算机》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师生互评,老师小结。 3.课堂小结
小结任务:小组合作讨论,同学们都学习了哪些计
算机知识?
课堂评价:评选课堂发言最积极的同学“积极之星”
以及发言最积极的小组“小组之星”
本节课主要讲的是计算机硬件知识,同学们对于计
算机的硬件知识不是很了解,所以本节课的特色是对于
计算机的硬件知识通过 flash 小动画和计算机实物来
“当头一棒”,让他们立刻扭转“玩”的思想认识,适
应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会挫伤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无法体现“愉快教学”的思想, 因此可以尝试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将课 程内容融入游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自主掌握知识 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初一的学生缺少控制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因 此,我们设计教学过程一定要新颖有趣,并且课前要详 细考虑教学的每个环节,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争 取制定好每位学生的任务和学习目标,吸引每位学生的 注意力并能让学生实现自主性学习。这样的教学过程才 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 发展。
(一)硬件环境: 1、活动教室:空间较大,按大组摆放 4 个实验台, 便于学生围观和动手操作。为烘托气氛,可以在黑板上 设计“电脑 DIY 特卖场”的板报,并给硬件区域添加 教学策略选 “主机选购区”、“显示器选购区”和“键盘鼠标选购 择与设计 区”等指示牌。 2、电脑硬件:考虑到学生操作容易损坏硬件设备, 上课使用的电脑可以是学校淘汰下的旧电脑,只要各种 硬件设备俱全,不论其能否正常工作均可使用。可以先 将各种硬件分类放置在教室的不同区域,每类硬件的数
注意任务的分层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
学生学习能 获,切实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力分析
2、刚升入初中的孩子“玩性十足”。我们将要面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精选15篇)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精选壹五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RAM与ROM的区别及其作用。

4、了解软件的分类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三、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设备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师生问答法、讲授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前先给学生提出谜语:不会说话会计算,不会想来却有脑,少了电源就睡觉,没有鼠标受不了。

谜底:计算机。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认识计算机。

二)讲授新课1、展示计算机设备学生观察计算机,认识各部件,说一说他们的名称及作用,教师及时更正、补充。

(出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2、出示幻灯片,展示计算机各个设备,让学生连线组成一台能够正常工作的计算机。

放大扫描仪,让学生认识,并说明其作用。

引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3、出示幻灯片,展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概念,并简单说明。

4、让学生把自己所拿的设备加以区分,在幻灯片上加以标注,明确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外部设备,出示幻灯片,明确哪些属于外部设备。

6、了解神秘的主机拆开主机,展示内部图。

出示主板、CPU、光驱、内存条、硬盘,结合幻灯片,可以观察实物找出主机内的位置,也可以先看主机内部,认识名称及作用,说到内存条与硬盘时加以区别并引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并联系生活认识U盘、光盘、移动硬盘、软盘。

2024小学信息技术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2024小学信息技术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课程背景与目标•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软件资源•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目录•网络安全意识培养与规范上网行为引导•课堂互动环节设计•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01课程背景与目标课程背景介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工具,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因此,从小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设定知识与技能目标0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各部分的功能以及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掌握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启动和关闭计算机。

过程与方法目标02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03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使用计算机的观念。

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正确的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是保护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重要措施。

学生需要了解启动和关闭计算机的正确步骤和注意事项。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部分,每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办公自动化、图像处理、科学计算等。

通过了解这些应用领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鼠标和键盘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学生需要掌握其基本操作方法,如单击、双击、拖动、复制、粘贴等。

知识点梳理02计算机硬件组成主机与外部设备主机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等核心部件,是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中心。

外部设备如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用于与主机进行信息交互。

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输入设备将数据和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的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认识计算机》与反思 -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与反思 -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案例背景1、使用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每二册)2、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2节3、课时安排:1课时4、教学环境:多媒体5、课前准备:计算机各部件图片二、教学设计1、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计算机系统得基本组成;②、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增强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①、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分类;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内容分析:本节课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组成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本节课展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学生通过感悟计算机并不神秘,它只是在执行人们编制的各种程序。

4、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小学的学习及第一课的学习,对计算机的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还不太了解。

本文通过情景教学法,揭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学生必来对计算机的有极大的兴趣。

5、教学策略分析:本文首先采用任务驱动法,设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然后通过情景教学法,通过演示计算机各部件的图片,展示计算机的组成。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认识计算机)。

提出问题: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总结“我们的身边到处是计算机”,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二)、任务驱动、情景教学(1)、出示本节课教学任务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③、计算机软件的组成;④、计算机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法,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学生自主学习,如遇到问题先记录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学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带着问题学习有利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认识计算机教案范文

认识计算机教案范文

认识计算机教案范文计算机教案: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3.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4.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使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举例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大家知道计算机是什么吗?它的主要用途有哪些?”二、知识讲解(20分钟)1.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a.计算机是一种根据指令进行程序运行、自动处理数据的高速电子设备。

b.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信息处理、存储和传输。

2.计算机的分类:a.按规模: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

b.按用途: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

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a.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b.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c.主机: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

d.存储设备:硬盘、光盘、U盘等。

4.计算机的工作原理:a.输入→处理→输出。

b.指令→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请举例说明计算机的使用场景和作用。

2.请列举一些常见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四、操作演示(20分钟)1.打开计算机并登录操作系统。

2.演示如何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输入操作。

3.演示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和图像处理。

五、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计算机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2.每个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并由教师进行点评。

六、学习总结(5分钟)请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和感想。

七、拓展延伸(5分钟)作业:请学生按照所学知识,编写一篇关于计算机的文章,重点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人教版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人教版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
答案:正确地开关计算机的方法是:先启动计算机,然后在关机时选择“关机”选项,等待计算机完全关闭后再拔掉电源插头。
3.请简述计算机的基本界面。
答案:计算机的基本界面包括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等。桌面是打开计算机时看到的屏幕区域,开始菜单包含了计算机中的程序和文件,任务栏显示了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和系统通知。
在素质方面,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安全意识等。他们需要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并能自觉地遵循相关的道德规范。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加强,他们需要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倾听、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自律性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容易分心,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和引导。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害怕失败的心理,他们在遇到问题时往往不敢尝试,需要老师鼓励和激励。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的硬件部分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专业的术语还是有些困惑,这说明我在解释和举例上还需要更加清晰和简洁。此外,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比较内向,不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影响了他们能力的发挥。下次我可以在讲解专业术语时使用更直观的图片或实物,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同时,我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让他们知道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4.请列举出三种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案: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打开和关闭程序、浏览文件夹、创建和保存文件。打开和关闭程序是指启动和关闭计算机中的应用程序;浏览文件夹是指在文件夹中查找和查看文件;创建和保存文件是指在计算机中创建新文件,并将其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
5.请简述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文件浏览和打开文件。
4.如何打开和关闭计算机中的程序?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说课一等奖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说课一等奖
(三)独立探索、协作学习
教师向学生布置好学习问题让学生带着老师留的问题学习。
主要问题:
1.你见过哪些和电脑有关的设备?
2.电脑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
1、独立探索 先让学生看教师准备的介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音像资料或者演示课件,要求他们 记住其中自己知道的物品。
(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兴趣,初步形成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能够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并注意爱护部分设备的作用。
难点:正确开机和关机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该年级的学生均处于少年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接受的比较快,可塑性大。对于城市的孩子,他们日常生活中对电脑的接触较多,有一定的基础,但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水平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认识计算机
课时
2课时
学段学科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教材版本
龙教版
作者
郭芳智
学校
红岩小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掌握正确的开机和关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教学课件的辅助下,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形式,学习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相关知识,开展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活动,最终达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 你都见过什么样的电脑?(笔记本、掌上电脑) 电脑都能干什么? (二)搭建支架,创设学习环境
师:电脑有这么种,能够做这么多事,那谁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由哪国人发 明的?是哪一年发明的?

第1课认识计算机 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B版

第1课认识计算机 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B版
第1课 认识计算机 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计算机
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学习
目标
(1)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表现形式,知道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2)能从观察中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硬件,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的事实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3)体验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以及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生活的意识。
教师归纳:信息:以文字、符号、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形式出现。
凡是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都属于信息。
计算机是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工具。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二、计算机的组成:
通过自学教材第2页,看看那些是日常生活中见过的。
教师巡视
教师讲解并总结,列出要点
一台计算机硬件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等部分组成。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要,还配有其他的外部设备,如:音箱、打印机、扫描仪、话筒、摄像头等。
三、计算机的发展
你们见过哪些类型的计算机?
教师出示PPT课件,放各种计算机类型的图片(笔记本、台式计算机、掌上电脑.....)。
四、计算机的应用
通过自学教材第4页,想想那些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
教师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并总结
计算机主要用于学习,娱乐,网络交流,银行自主柜员机等,用途很广泛。
五、使用计算机的注意事项
学生总结
计算机给日常生活中带来的方便
板书
认识计算机
个人计算机的一般组成
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音响
重点
学生能从外观上看出计算机各组成部分,认识常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
难点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上册

《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三年级上册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熟悉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计算机的正确使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构造,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

2. 教学难点:熟悉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建立正确的操作习惯。

三、教学准备:准备一台计算机、键盘、鼠标器、U盘、教学PPT、相关软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自我介绍,讲解本课学习内容。

2. 展示计算机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认识计算机的组成与开机方法1. 计算机的组成:介绍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部件,展示实物图并简述功能。

2. 开机方法:教师操作示范,讲解开机步骤,并请学生模仿操作。

(三)了解计算机的“大脑”——中央处理器1. 中央处理器(CPU)的作用:展示图片,介绍其主要组成及功能。

2. 主流品牌CPU介绍:简要介绍Intel和AMD两大品牌的特点和优势。

3. 通过小游戏“拆装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内部结构,认识主板上的重要元件。

(四)教学拓展1. 展示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介绍,包括操作系统、常用软件等。

2. 介绍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预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3. 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内容。

2.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探索计算机的奥秘。

(六)布置课外任务1. 要求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更多关于计算机的信息,了解更多新知识。

2. 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本课所学内容,共同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各主要部件的功能,能简单操作如启动、关机等。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教案-2024鲜版

小学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教案-2024鲜版
2024/3/28
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艺术字等对象的方 法,学习调整对象的大小和位置,设置对象 的环绕方式等。
16
Excel电子表格数据处理技巧
2024/3/28
Excel基本概念
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基本概念,掌握新建、保存和关闭工 作簿的操作。
输入与编辑数据
学习在Excel中输入各种类型的数据,包括文本、数值、日期和时间 等,掌握数据的修改、复制、粘贴和删除等操作。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包括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 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人 工智能等。
9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规范
开机与关机
正确启动和关闭计算机,避免非正常 关机导致数据丢失或硬件损坏。
02
使用鼠标和键盘
掌握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如单击 、双击、拖动、输入文字等。
01
网络使用
2024/3/28
11
常见操作系统类型及特点
桌面操作系统
如Windows、macOS等,主要用于 个人计算机,提供图形化用户界面和 丰富的应用软件支持。
移动操作系统
如Android、iOS等,用于智能手机和 平板电脑,强调便携性和触控操作。
服务器操作系统
如Linux、Windows Server等,用于 运行网络服务器,提供高效、稳定和 安全的运行环境。
简要介绍互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如物联网、人 工智能、5G等技术的融合应用。
2024/3/28
20
网络安全概念及重要性阐述
网络安全定义
解释网络安全的含义,包括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 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 。

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2课 《 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2课 《 认识计算机》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上册第2课《认识计算机》教案(一)年纪:小学一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教材版本:人教版(一、二年级起点)【教材分析】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如何正确开关计算机和使用鼠标等基本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游戏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谜语导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概念,并通过讨论和实际观察,认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如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计算机。

接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认识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音箱等,并讲解它们的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的组成部件。

在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之后,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正确开关计算机和使用鼠标等基本操作。

例如,教师可以先示范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操作,逐步掌握开机、关机、鼠标单击等操作。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练习和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使枯燥的基本技能训练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强调正确开、关机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重申机房规则,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总之,一年级《认识计算机》教材主要教授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安全问题,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学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鼠标操作等。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计算机的组成部件及功能。

2、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

三、学情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门课程时的情况。

首先,学生们对于计算机的认识比较有限,他们往往认为计算机就是电脑,甚至是用来玩游戏的工具。

信息技术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一)使用教材: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二)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第1节(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环境:极域广播系统上网状态(五)课前准备:计算机各部件图片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了解计算机基本组件及其作用。

3、了解计算机软件知识。

4、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2、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

2、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交流、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行为与创新:1、利用所学知识设计虚拟购机方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2、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难点:1、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对应于《纲要》中“信息的存储与管理”的有关部分,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中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基本组成、软硬件知识,以及工作原理,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为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今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五、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小学五六年级的学习及第一单元的学习,对计算机的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还不太了解。

本文通过情景教学法,揭示计算机的各部分组成,学生必来对计算机的有极大的兴趣。

六、教学策略分析: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目的。

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计算机》教学教案(通用)

《认识计算机》教学教案(通用)

《认识计算机》教学教案(通用)教案标题:《认识计算机》课时:2课时年级:七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热情。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计算机设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计算机有什么了解?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认识计算机》。

二、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算盘、机械计算机到现代的电子计算机。

2. 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感受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三、计算机的特点(10分钟)1.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

2. 学生理解计算机的特点,并举例说明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5分钟)1.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2. 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3. 学生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五、计算机的功能(10分钟)1.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主要功能:信息处理、辅助设计、网络通信、多媒体应用等。

2. 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功能,并举例说明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第二课时六、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5分钟)1.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输入、处理、存储、输出等基本过程。

2. 学生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七、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5分钟)1. 教师讲解计算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教育、医疗、金融、交通等。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cpu 的型号。
③常见的外存储器有硬盘、光盘和 u 盘等几种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关注学生认知特点,遵循学生
课例研究综 认知规律,解决学生身边的有关对计算机知识的疑惑,

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前后贯穿、环环相扣、层层启发、
释疑解难。在引导、探究与讨论、讲
教学目标
(2)介绍计算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3)介绍计算机软件分类。
学生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对计算机的认知和操作
学生学习能 能力有限,要加强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学习中把
力分析 学生分为基础不同的若干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
力。
采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实物讲解法、讨论法等
教学策略选 教学策略来达成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
择与设计 驱动法和分组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共赢的
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以计算机硬件中输入输出设备为例)
一、引入 1、提出问题:计算机硬件从外观上由主机、显示 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扫描仪、耳机组成。 2、除了主机以外的设备,我们把它称为外部设备 3、外部设备分为要能区分哪些是输入设备,哪些 是输出设备。 二、输入设备 键盘主要用来输入文字和命令,是一种输入设备。 其实输入设备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还有鼠标、话筒、 扫描仪、手写笔等 三、输出设备 显示器可以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给我们看,它是一 种输出设备。输出设备还有打印机、音箱等。打印机通 常有针打、喷打、激打之分。 四、学习了计算机硬件的输入输出设备以后,找些 个实物,让学生区分是哪些是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五、通过自己用希沃软件制作的可视化的游戏活 动,让学生上来操作,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达到 巩固知识的效果。 六、作业(巩固) ①内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 ram 和 rom 两类。 ②奔腾Ⅰ、奔腾Ⅱ、奔腾Ⅲ、奔腾Ⅳ是指计算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计算机》教学设计及反思
晋中市和顺县串村寄宿制学校李朝磊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
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
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RAM 与ROM 的区别及其作用。

4、了解软件的分类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三、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设备
四、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师生问答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的大脑。

存储器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

7、小游戏:明确主机内各部件的位置
8、计算机软件系统
由老师小时候玩游戏,但是在主机内找不出游戏引出软件。

软件就是各种程序的组合,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程序等。

操作系统是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

如:Windows 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括专用软件和通用软件等。

如:迅雷、QQ等。

9、小测试。

正确区分软件、硬件。

10、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对其修改补充学生通过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自己先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总结,再由老师加以修改和补充。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增强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作用,还简单介绍了软件是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的,以及我们生活中的常用软件。

大家只要在生活中大胆操作、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我们一定会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我认真准备了课件,还有上课用的电脑主机内部的各个硬件,尽最大所能地把硬件都展示给学生。

讲解计算机系统组成时我采用实物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去接触它、认识它。

然后再看看主机箱中它们各自的位置及其在电脑中重要的功能。

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学生记住硬件的重要功能。

在中间环节还设计了好几个小游戏,来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反馈,学生在整节课表现的都很好,认真地学习,课堂气氛很融洽。

获得收获:
1. 提出问题要完整、准确,要学会追问。

2. 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3. 多使用实物展示,让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如此一来,学生形成的印象就不只是听觉一种,还有视觉和触觉,不易遗忘。

4. 多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迁移。

5. 多使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的讲授支持教师的讲授,并形成集体的荣誉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