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心理教育引导方案》写在前面
学生开学日常行为规范指导方案
学生开学日常行为规范指导方案引言开学是学生们进入新学期的开始,通过制定日常行为规范指导方案,可以帮助学生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12个小节,探讨学生开学日常行为规范指导方案。
1. 遵守纪律学生应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包括遵守校园作息时间、不迟到早退、不旷课,上下课不打闹、秩序井然等。
学校可以制定明确的纪律要求,通过教育和奖惩机制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意识。
2. 尊敬师长学生应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和指挥。
在课堂上要认真对待老师的教学,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
此外,学生还应主动向路过的老师问好,不大声喧哗或嘲笑老师。
3. 尊重同学学生应互相尊重,不进行歧视或欺负同学。
要友好待人,帮助有需要的同学,与同学们和睦相处。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团队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友谊。
4.保持卫生学生应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包括每天洗手、保持个人整洁,不乱扔垃圾,定期清理个人和教室的物品。
学校可以加强卫生习惯的培养,设立环保小组或卫生安排,定期组织校园清理活动。
5. 爱护学具学生应爱惜自己的学具,不随意乱画乱写,不损坏公共教学设施。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设置相关标语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学具的重视程度。
6. 礼貌待人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礼貌素养,包括与人交谈时注意礼貌用语,排队时遵守秩序,不随意推搡他人等。
学校可以开展礼仪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交礼仪水平。
7. 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学生应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包括文体比赛、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8. 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课程和任务,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确保课业和其他活动的平衡。
可以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制订目标和计划,提高学习效率。
9. 文明用餐学生应文明用餐,不浪费食物,不乱扔垃圾,保持就餐场所整洁。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餐桌礼仪教育和文明用餐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节约意识。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实施方案2013---2014学年度为了深入贯彻阜阳市教育局2012 年“师德师风建设年”工作精神,把《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落到实处,提高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质量,根据2013 年工作计划要点,决定在本学年度开展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特拟定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充分认识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培育高尚思想道德品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
通过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全市中小学生增强文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提升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组织机构组长:马萍高英马修远尉成涛张春陈淑银王艳丽木和买提副组长:陈琼钱忠敬成员:各班年级组长各班主任三、活动时间2013——2014 学年度四、养成教育的内容:(一)把学习习惯抓实学生在学校里最多的活动就是学习,而且和每个老师息息相关,从学习习惯抓起容易形成合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把生活习惯抓好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校上学期制定了《哈密市第六中学仪容仪表规范》(附在后面),本学期要继续对照规范定期检查、整改,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把行为习惯抓细1、举止文明的习惯。
结合学校实际,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2、遵守秩序的习惯。
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集会秩序等。
学校将根据六中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3、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习惯。
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宽厚待人,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4、讲究卫生的习惯。
讲究卫生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教育学生既要讲究个人卫生,也要讲究公共卫生。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施方案1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精神,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使之成为身心健康、行为规范、素质优良的合格公民。
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原则在开展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确保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要发现和鼓励学生的特长,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需求,关心他们的变化,使学生认识自己,明理立德。
2、坚持主体性原则。
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外在的管理要求转化成学生内在的需要,在实践和体验中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主动性。
3、坚持长期性原则。
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工作中常抓不懈,不断巩固成果,推进工作。
4、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养成教育的内容安排要体现层次性和连续性,要有梯度,不能简单重复,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特点,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
二、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内容1、思想品德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和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道德品行的培养通过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3、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
4、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和锻炼习惯,教会学生健体健心,使他们具备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的心理。
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一、目的与意义小学学生是培养品德和习惯的重要时期,通过开展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培养积极向上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活动主题良好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三、活动内容及方法1.活动前期准备(1)根据学生特点和年级特点,制定相应的日常行为规范。
(2)为学生制作一份行为规范手册,内容包括校园礼仪、学习规范、生活习惯等。
(3)宣传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1)校园礼仪教育a.组织学生参观模范中学,了解学生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b.邀请礼仪专家进行校园礼仪讲座,介绍校园礼仪的基本要求。
c.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宣传校园礼仪,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2)学习规范养成a.组织学生参加学习规范讲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课堂积极参与等。
b.设置学习规范奖励制度,鼓励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课堂表现优秀者,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c.制定学习小组,互相监督、帮助,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3)生活习惯培养a.组织学生参加生活习惯教育活动,讲解正确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和安全习惯。
b.进行模拟情景教学和角色扮演,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生活习惯。
c.在校园内设置行为规范提示牌等,提醒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活动方案的推行1.教研活动: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教研活动,分享经验和心得,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2.家校共育:学校与家长共同合作,加强家长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引导和培养。
3.学生参与:组织学生代表参与活动策划和组织,增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4.活动周期:将活动分为多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评选表彰优秀学生,激励学生参与。
五、活动效果评估1.观察记录: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了解学生在校园内的行为规范情况。
学生心理疏导教育方案范文
学生心理疏导教育方案范文在当代社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更会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教育质量,建设和谐校园,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套全面的学生心理疏导教育方案。
一、学生心理疏导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心理疏导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问题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对学生进行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引导,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心理疏导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2. 促进学生学业发展。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通过心理疏导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业发展。
3. 促进学生社会适应发展。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出现沟通困难、情绪失控、自我封闭等问题,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心理疏导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和社会交往方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社会适应发展。
综上所述,学生心理疏导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业发展和社会适应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二、学生心理疏导教育的实施原则在开展学生心理疏导教育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个性化原则。
学生是各具特点的个体,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心理问题类型、心理需求等方面存在差异。
心理疏导教育应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心理疏导方案,实现个性化发展和教育。
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方案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国民族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新世纪人才竞争的需要。
因此,我们为了做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教育与改革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对学生进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进一步加强校风、校貌、班容的建设,培养学生成为新一代的“四有”新人。
二、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人员主持人:黄雯丽成员: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成员、教导处、各班主任、辅导员、任思想品德课的教师。
三、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总目标学校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树立精神文明,促进行为规范,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文明习惯和活泼开朗的性格,提高自理能力,热情帮助别人,热心为集体服务,提高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总目标众所周知,大家有目共睹,当代少年儿童有着优越的生活条件,得天独厚的良好学习环境,他们思维活跃、接触广、见识多,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学生中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受到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有宠爱,撒娇、任性、自私、不爱劳动,不能刻苦,经受不起挫折,不懂得关心他人的弱点越来越突出,我们必须根据不同情况和特点,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逐步形成能力,成为遵纪守法、热心助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小学生毕业生。
(1)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歌、首都,认识五星红旗、国徽、版图、升旗时要唱国歌、立正行礼。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教育活动方案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教育活动方案活动名称: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教育活动活动目标:1.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意识。
2.培养小学生的自觉自愿遵守规则的能力。
3.增强小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内容:活动一:行为规范讲解与讨论(30分钟)1.班主任老师或相关教师向学生讲解学校日常行为规范,如守时、守纪、礼貌待人、爱护环境等。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认为重要的行为规范,以及为什么需要遵守这些规范。
3.引导学生一起制定班级行为规范,让他们参与其中,增加他们遵守规则的归属感。
活动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40分钟)1.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场景角色:学生、老师、家长等。
2.基于不同的场景,讨论应该如何表现良好的行为规范。
3.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大家展示他们的表演,并向其他小组成员请教,寻求创建良好行为规范的有益建议。
活动三:行为规范游戏(30分钟)1.设计一系列与日常行为规范相关的游戏,如排队等候、整理物品等。
2.小组内进行游戏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在游戏过程中鼓励学生遵守行为规范,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奖励,增加他们积极参与的动力。
活动四:制作行为规范海报(4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幅描绘良好行为规范的海报。
2.学生可以利用图片、文字、颜色等元素展示行为规范的内容,并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
3.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海报,进行评比,提供建议和意见。
活动五:行为规范宣传活动(30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创意的宣传广告,宣传良好行为规范。
2.将广告拍摄成视频,学生可以设计脚本,扮演角色并进行拍摄。
3.在学生集会或学校公告栏上展示学生们的宣传广告,发挥宣传的作用,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和参与。
活动总结与总结:(20分钟)1.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和表彰,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
2.强调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并提醒学生将所学到的行为规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心理教育方案(三年级共20课)
第3.1课别只听自己的基础理论:孩子多任性,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什么事都由着性子来,稍不如意就发脾气,这成为许多父母棘手不堪的问题;相应地,在学校的学习、活动中,一些孩子的专制、独断、自私的态度与行为,为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年级的学生,正如俗话讲的那样“七岁八岁狗也嫌”,这一阶段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逆反心理逐步发展,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弱,时常需要成年人的提醒。
因此,“别只听自己的”这一课题的确立极为有必要,并且深得教师、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活动目的:通过谈心、交流,角色体验,走近历史人物等方式,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教育,认识到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危害。
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做人做事要学会沟通、接纳、理解、尊重,不任性,不独断专行。
学会共享,善于合作,将会收获多多。
活动准备:1.课前向家长了解孩子任性、不听话的情况,向老师了解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只想自己,不关注别人的情况;2.亲子游戏——角色反串。
3.搜集古今中外历史上一意孤行导致严重后果的故事。
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师生站成两个同心圆,共唱跳《健康歌》。
二、心语聊天室引导语:同学们,在爸爸妈妈呵护下,在老师的教育下,我们健康地成长着。
如今的我们渐渐长大了,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个性了,经常出现与父母、老师的想法不同的情况,有时难免惹得大人们说:这孩子,不听话,任性!其实,老师这么大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非常任性。
1.童年回忆:教师讲述童年时因任性的事例,如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自己跑回老家拿作业,惹得一家人没吃好饭,自己、爸爸挨冻受冷的事(唤起学生的共情,启发学生敞开心扉,畅谈心里话)。
2.孩子们,你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学生畅谈:(如家长带去买衣服,而自己非得选自己看中的,闹着买下;买学习用品时,专挑好玩的,但不实用的;天冷了,家长让加衣服,自己赌气就是不穿;吃零食,想买肯德基、麦当劳过把瘾……)交流中,教师注意倾听,理解学生感受,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回应,引导学生把任性、专断的后果讲出来,在自然的交流中相互启迪、教育。
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方案
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方案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行为规范意识,我们学校制定了如下的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方案:
一、教育目标
本方案旨在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纪律观念和自律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具体措施
1. 规范行为标准
明确学校对学生行为的要求,禁止任何形式的违纪行为,如打架斗殴、辱骂老师、擅自离校等。
2. 课堂教育
在班会、例会等时间段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向学生传达正确的行为观念,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体验教育
开展集体活动、战术训练、实践教学等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规范行为的重要性。
4. 榜样示范
树立身边的优秀学生为榜样,表彰他们的优秀表现,引导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
5. 家校合作
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介绍学生在校表现和家庭情况,共同制定学生的规范行为计划,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助力学生规范行为。
三、实施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明显提高,违纪行为明显减少,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也有所提升,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方案的制定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良好教育环境的建设,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继续加强方案的实施和监督,确保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活动方案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活动方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活动方案背景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价值观至关重要。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促进良好的研究环境,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意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守纪律、遵守规范的意识和能力。
-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自律自强的品质和态度。
-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惯和行为惯。
- 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安排活动一:行为规范宣传周- 时间:每学年第一周- 内容:通过学校广播、海报、班会等形式宣传行为规范- 目的:引起学生对行为规范的重视和认识,提高遵守规范的意识活动二:行为规范故事分享- 时间:每月一次- 内容:邀请优秀学生分享他们坚持遵守行为规范的故事- 目的:激励其他学生树立行为规范的榜样,积极培养良好的行为惯活动三:班级行为规范评选- 时间:每学期末- 内容:班级内评选出遵守行为规范最好的学生和班级- 目的:激励学生积极遵守行为规范,树立班级文明的形象活动四:行为规范主题演讲比赛- 时间:每学年一次- 内容:学生参与行为规范主题演讲比赛,展示自己的言行素养- 目的: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关注行为规范并积极传递正能量活动五:行为规范奖励机制- 时间:全年持续- 内容: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奖励,例如优秀行为奖、规范行为奖等- 目的:激励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树立正面行为模范结束语通过以上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希望能够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行为规范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遵守规范、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模范生,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学校和社会环境。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方案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下简称《守则》《规范》)教育,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决定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并把每年开学初一个月确定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
通过讲读、理解、背诵《守则》、《规范》,规范学生行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
二、活动内容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卫生习惯。
侧重抓好五项内容:1、文明礼貌:待人有礼貌,说话讲文明,使用礼貌用语;尊敬师长,孝敬父母;不打架骂人;不乱写乱画;上课时师生要问好,下课要说“再见”;进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
2、学习习惯:遵守作息时间,认真预习,课前做好准备;上课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倾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字迹工整,书写整洁,独立作业,作业不抄袭;多看有益的课外书,养成早晨到校就读书的好习惯。
3、爱护公物:爱护校园的一切设施设备。
如体育器械、卫生设施、宣传标牌、花草树木(不随便进如花坛,不摇晃树木)、黑板报(不乱画和涂擦)、水电设施、建筑物等;爱护教室里的教学设备。
如教学仪器、黑板桌凳、门窗玻璃、饮水器具等;走廊里的宣传标语、名人画像等。
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4、安全行为:遵守学校安全细则,高度重视交通安全;严禁学生私自下河下塘洗澡;严禁学生玩火玩电;禁止学生小偷小摸行为;教育学生远离网吧;树立讲安全意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创建平安校园。
5、卫生习惯: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环境卫生要做到“按时彻底打扫,随时保持干净”,不乱扔果皮和纸屑,见到垃圾弯腰捡,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座位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活动时间开学初一个月四、活动安排1、组织阶段:各班组织“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主题班队会活动,讲读、理解、背诵《守则》、《规范》,重点强调本方案列举的五项内容,告知学生每年的开学初一个月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月”。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方案范文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方案背景小学生作为学校的重要群体之一,其日常行为举止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
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社交和生活习惯,对于促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实现,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目的本方案旨在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意识,引导小学生加强自我管理,形成好习惯,以此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具体目的包括:1.培养小学生的规矩意识和纪律观念;2.培养小学生遵守校园规章制度的意识;3.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4.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内容教育原则1.以学生为中心,以养成好习惯为目的;2.以规范和引导为主要方法;3.以感召和启发为辅助手段;4.以学生的自我管理为目标。
教育内容一、起床、洗漱、穿衣1.教育小学生准备好起床、睡眠等方面的知识,建立健康的起居规律;2.强调小学生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意识,并要求小学生自觉参与卫生整治,保持环境整洁;3.指导小学生正确穿衣、穿鞋、使用雨具等日常行为;二、课间活动、午休1.学生要保持规矩,不得随意奔跑、打闹,不得互相推挤、打架;2.指导学生正确躺姿、睡姿,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加强小学生身心健康管理;3.提倡学生在午休时读书、轻松放松、做操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三、校园生活1.强调小学生的校园文明和礼仪意识,教育小学生谦虚谨慎,多关心、帮助、支持他人;2.引导小学生合理利用公共设施,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爱护学校的财物;3.强调小学生要有良好的时刻观念,按时上课、交作业,遵守校规校纪。
四、饮食卫生1.加强小学生对营养和健康的关注,讲解饮食习惯、营养知识等,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饮食习惯;2.教育小学生餐具使用与饮食卫生,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五、文化课教育1.加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培养;2.强调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孝道精神,减少追求成绩的浮躁心态;3.提升小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全面发展,增强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追求美好人生的意识。
学生行为疏导与心理健康辅导方案
学生行为疏导与心理健康辅导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学习和生活压力。
学生行为问题时有发生,如焦虑、抑郁、逃避学习以及暴力行为等。
因此,制定行为疏导和心理健康辅导方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课堂教育和心理学知识普及,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绪变化,并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情绪问题。
三、建立心理健康支援机制学校可以与心理健康机构合作,建立心理健康支援机制,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咨询和辅导服务。
学生可以通过咨询师的指导,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缓解心理压力。
四、建立同学互助机制学生之间建立互助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组织同学之间的心理互助小组,通过互相支持和分享经验,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处理困惑和困难。
互助机制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活动丰富多样学校应该开展一些丰富多样的活动,以提供学生一个放松和发泄情绪的机会。
例如,组织户外运动、艺术创作、志愿者活动等,都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增强身心健康。
六、关注特殊学生群体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如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学生等,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和疏导。
提供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七、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最重要的依靠,学校应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机制,增强家庭对学生的支持。
通过家校合作,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情况,为学生提供更为贴心的辅导。
八、个案辅导针对有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可以开展个案辅导,安排专门的心理咨询师为其提供个别化的辅导和支持。
通过深入了解学生个人情况,咨询师可以制定具体的疏导方案,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九、发展兴趣爱好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供多样化的课外活动。
通过培养学生的特长,他们能够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方案
XX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方案为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形成“抓制度促协调、抓管理促发展”的良好局面,维护学校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秩序,规范学生在校行为,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秩序。
经学校研究决定,从2021年3月至6月,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集中教育活动。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心,以纪律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学生文明行为。
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良好品行,实现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着重在仪容仪表、课堂纪律、文明礼貌、迟到早退、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几个方面进行整顿,狠刹校园一切不文明的倾向和行为,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学生文明素养。
二、成立专班组长黄进军组员胡自强文学刘世雄苏向阳周岳江包班安排黄进军(八年级)胡自强(九年级二年级)刘世雄(六年级七年级)文学(三年级58班57班)苏向阳(五年级四年级)周岳江(一年级60班61班)三、实施步骤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
1、组织师生深入学习和讨论,统一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并组织带领全体师生积极参加到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中来。
2、学校利用广播、周会进行广泛宣传,倡导遵章守纪、文明向上、勤奋学习的良好风尚,宣传好人好事,为实施集中教育整顿活动营造浓厚氛围。
3、各班要采取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教育整顿活动方案,学习《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各班班规、班纪》等,了解各项规章制度,认真遵守执行。
第二阶段:自我查摆与制定整改措施。
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对照集中教育整顿工作方案的要求,针对各自的工作实际和具体表现,各年级、小组、个人对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行为、做法都要进行认真反思,彻底查摆;对摆出的问题,都要找出产生的原因;制定整改计划和整改方案,整改计划要做到重点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要讲求实效,避免空洞说教。
各班级的整改计划交政教处。
第三阶段:落实整改措施。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方案
堡子身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行为规范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抓好学生行为规范是学校加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措施。
在开学初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教学秩序,建立良好班风、校风,从而进一步促进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二、工作人员:学校领导小组成员、教务处、德育教室、辅导员、道德或品德的教师。
三、内容要求:根据学校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将9—11月份德育主题定为“文明礼仪伴我行"。
重点抓好“五个好"的教育,将学校常规教育“五个一”、“五个无"内容落实到每个星期。
“五个好”即:说好普通话、写好一手字、做好广播操、行好每个礼、当好保洁员。
“五个一”即:“一件公物不损、一样文具不毁、一个脏物不扔、一句谎话不说、一次打骂不沾"。
“五个无"即:“身边无废纸、周围无痰迹、桌面无刻画、墙上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四、实施办法: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道德教育。
并以此为标准,在全校开展争章活动,号召全校学生投入到“礼仪"章的争章热情中,人人争做“五好标兵”;班级投入到“五无班级”、的创建中来。
五、活动时间:9月1日——11月30 日六、实施过程:第一阶段:(9月1日—9月20日)宣传发动、组织学习阶段为实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组建实施机构,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定期召开会议,学习有关文件,制订实施方案和考评细则,通过演讲比赛、测试、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形式让全体师生熟知规范内容。
第二阶段:(9月21日—11月1日)组织落实、习惯培养阶段根据本校制订的实施方案组织全体师生落实方案要求,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第三阶段:(11月15日—11月30日)总结评比阶段。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方案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方案在学校中,一个良好的学生行为规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还能为整个校园环境的和谐提供保障。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价值观,学校需要制定一套行为规范教育方案。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以帮助学校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案。
一、规范制定的原则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教育方案,首先需要明确规范制定的原则。
一方面,规范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要以实际需求为基础,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兼顾学校和家庭的期望。
另一方面,规范也应具有可操作性,即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并能够有效地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二、关于行为规范的内容为了使行为规范能够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规范的内容应包括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情境和行为规范。
例如,在与他人交往方面,规范可以包括如何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等内容;在学习方面,规范可以包括如何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完成作业等内容。
此外,还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求,加入一些特定的规范,如校园环境保护、食堂用餐礼仪等。
三、教育方法和措施行为规范的落地需要依靠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常规的规范宣传和教育。
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通过举办文明行为示范比赛、组织道德教育讲座等形式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四、行为规范的实施与监督行为规范的落实需要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遵守和教育学生遵守规范。
同时,家长也应扮演好监督的角色,与学校形成联动,共同保障规范的贯彻执行。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立监督机构或班级奖惩制度等形式,加强规范的监督和执行力度。
五、鼓励和奖励机制制定行为规范教育方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鼓励和奖励机制。
鼓励和奖励机制能够激发学生遵守规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表彰优秀行为典范、设立荣誉称号或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遵守规范,并以此树立学生们良好行为的典范。
小学行为规范引导方案
小学行为规范引导方案小学生是学校中最活跃、最调皮的群体,他们的行为规范对于校园秩序的维护和营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易于实施的小学行为规范引导方案。
一、课堂行为规范1. 安静听讲,不随意走动:老师在讲课时,学生应当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讲,并且不得随意起身或走动。
2. 严禁吵闹:在上课期间,学生不得大声喧哗或玩耍,以免影响他人听课。
3. 尊重老师和同学:在课堂上要尊重老师和同学,做到礼貌待人、友好相处。
4. 不打闹、不扰乱秩序:在课间休息时间内,学生应当保持安静并且不打闹、不扰乱秩序。
5. 不使用手机或电子产品:在上课期间,学生应当关闭手机或电子产品,并且不得私自使用这些设备。
二、操场行为规范1. 讲卫生、爱环境:学生应当注意卫生,不乱扔垃圾,并且保持操场的整洁和美观。
2. 不打架、不斗殴:学生应当遵守操场上的规则,不打架、不斗殴,做到友好相处。
3. 尊重他人隐私:在操场上,学生应该尊重他人隐私,不得偷窥或者侵犯他人的隐私。
4. 不跑动作不端:在操场上跑步时,学生要保持动作正确、姿势规范,并且不得做出危险动作。
5. 安全第一:在操场上行走或进行运动时,学生要注意安全,并且不得逾越安全线路。
三、校园行为规范1. 勤奋学习:学生应该勤奋学习,认真听讲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2. 不欺负同学:在校园里,学生应该尊重他人并且不得欺负同学。
3. 遵守纪律:在校园里,学生应该遵守各项纪律制度,并且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4. 保护公物:在校园里,学生应该保护公物和个人财物,不得损坏或者盗窃。
5. 爱护植物:在校园里,学生应该爱护植物,并且不得随意践踏或者破坏花草。
四、家庭行为规范1. 尊重家长和长辈:在家庭中,学生应该尊重父母和长辈,并且不得顶撞或者不听从他们的指挥。
2. 不打闹、不捣乱:在家庭中,学生应该保持安静并且不打闹或者捣乱,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3. 做家务、勤俭节约:在家庭中,学生应该做好自己的家务工作,并且勤俭节约,珍惜资源。
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到实处,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决定在全校全面深入开展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
为切实抓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部署,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落实科学发展观、育人观,以“干净、整洁、规范、有序”为目标,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的形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一)、学习习惯养成目标1、近期目标:(1)培养学生逐步做到每一节新课都要对所授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做到条理化记忆等。
使学生养成基本学习习惯,参与学习,学会学习。
2、远期目标:2(1)构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习惯”培养体系,使学校教育、教学得以整体优化,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2)促进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使学生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和潜能。
(二)、行为习惯养成目标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的养成,突出从“做”中养成好习惯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伴随学生一生成长。
抓德行、重内涵。
重点让学生感受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使之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质。
三、主要内容(一)学习习惯养成内容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学习大部分时间在课堂内度过。
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习惯直接关系到知识是否得以传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以下课堂学习习惯。
1、热爱学习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在前面
2004年2月,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颁发,我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该文件,是我们中小学教育急需要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我们认为,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德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与实效性,增进广大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及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促进班级内的交流,增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提高集体的凝聚力;有利于改善传统教育中的“说教”现象,激发学生参与教育、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下面就谈一谈班级德育活动的设计与操作的问题,供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参考。
一、活动设计的注意事项
一是选题角度要小。
传统德育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育的内容比较空泛,且大而化之。
要改善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降低德育的重心,即教育要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做起。
从小问题、小角度入手,利于操作落实,利于挖掘问题的深度,促进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二是教育目的要明。
目标是活动的导向,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围绕它制定和进行的,只有具备明确的目标,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引导。
所以,方案设计应有一个明确的指向,要坚持以发展性目标为主,以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心理素质以及形成学生健康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目的。
三是适应性要强。
德育活动的内容、形式的选择既要适合学生的口味,又要适应社会对教育的期望与要求,还应当便于其他教师的学习借鉴。
设计方案要交待清楚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环节的处理上,更需要有一个明了的建议。
四是体现渐进性。
教育过程是循序渐进的。
德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步骤的设计都应该体现循序渐进的要求,这是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学生成长规律的体现。
在设计德育活动方案时,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可承受性,要形成一定的递进层次,体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要求,遵循“他助一互助一自助”的过程准则。
二、班级德育活动的操作要点
班级德育活动的方案毕竟只是行动计划,教育目的的达成,还要依赖于实践中的操作。
因此,教师能否把握好以下操作要点是保证活动效果的关键。
1.相互沟通,建立信任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常常对周围的人怀有一定的戒备心理。
这种防御机制既是在人际交往中习得的,又会对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阻碍,它是影响德育活动深入实施的最大障碍。
让班级成员之间互相沟通而熟识,有利于逐渐削弱这种
防御机制,形成互助合作的集体氛围,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有经验的辅导教师在起始阶段的活动中,总是先设计若干利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建立信任关系的活动,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对学生心灵深处的挖掘。
当然,为了帮助学生打消顾虑,有时候教师还要强调保密的重要性,对活动中获得的他人的信息,要求大家做到不传播、不评论,不利用其损害他人利益。
2.注重实践,指导体验
学生是在体验中成长,而不是在说教中长大。
德育从其特点来说是一种体验性的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
学生的体验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实践,学校教育只有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才能激发其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使其不断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尽快习得生存与发展的本领,并最终实现社会化。
班级德育活动要突出实践性,就是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直接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
在该环节中,教师对学生自主活动的操作程序、时间安排、注意事项等要有明确的交待,以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
3.交流感受,分享经验
对于许多开展德育活动的“新手”来说,常常只关注活动本身,而忽略活动之后的交流与讨论。
每一位组织活动的教师都要明白,间接经验的学习是人类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德育活动的真正意义很多情况下恰恰在于活动结束后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坦诚的交流和分享。
在德育活动中,由于受社会生活经历、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众多的学生尽管参与的是同一个活动,但每个人获得的感受却不尽相同。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各自的感受,明晰他人的感受,获得对活动所隐含意义的认识,获得间接的生活经验,学会理解他人,学会接纳不同个性的人。
让学生交流感受,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总结概括体验,发现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促进道德的认同与内化。
教师还要明白,对学生在活动中的任何感情或思考的表达,都应该无条件地给予积极关注,并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等表达出同感,肯定学生表达中的积极因素,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接受教育创造条件。
不能用任何责备的语言和行为去否定学生的感受,因为学生的任何感受“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真假区别”,教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学习,通过互动与互助的活动,使他们不断习得社会规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我们必须牢记,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教育,通常是苍白无力地教育。
而要想达到有效激发学生的目的,就需要我们着眼人的发展,用心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