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教案

合集下载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备课教案优秀范文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备课教案优秀范文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备课教案优秀范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备课教案优秀范文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全面分析三民主义形成的历史背景;通过对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实践及结果分析,进一步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阶级、时代局限性;理解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必要性和由此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三民主义教案

三民主义教案

三民主义教案教案标题:三民主义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2. 掌握三民主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1. 三民主义的起源和发展a.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内涵;b. 三民主义的发展演变过程;c. 三民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2. 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a. 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b. 民主共和:建立民主政治制度,实现人民的权力和利益;c. 民生幸福:追求社会公平正义,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3. 三民主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a. 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b. 经济发展:倡导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体系;c. 社会变革:提倡普及教育、改善劳动条件和妇女地位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思考,引出三民主义的重要性和影响。

2. 知识讲解:讲解三民主义的起源、发展和核心思想,并结合历史背景进行深入解读。

3. 讨论与思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三民主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具体影响和意义。

4. 学习案例: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了解三民主义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5. 总结归纳:概括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和评价。

6.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三民主义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应用,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7. 练习与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于三民主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进行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参考书籍:提供学生相关的知识背景和理论基础;2. 多媒体资料:播放相关历史事件的视频和图片,以加深学生对于三民主义的理解;3. 学习案例:准备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4. 练习题和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练习题和评价标准,以检验他们对于三民主义的掌握情况。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三民主义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向学生传达相关知识;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他们对于三民主义的深入思考和理解;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三民主义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北师大版历史高中必修三第10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历史高中必修三第10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设计1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本节课开始时,我将以一段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纪录片片段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如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接着,我会提出以下问题:“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变革方向是什么?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哪些主张指导了这场革命?”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对比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实践情况,评价其成效与不足。
5.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论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方面: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此外,我会鼓励学生关注国家、民族的发展,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三民主义历史影响与现实价值的论文,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验学生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的理解,特布置以下作业:
1.论文撰写:请结合课堂所学,选取一个角度,如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三民主义的历史局限性等,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论据确凿。
北师大版历史高中必修三第10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提出三民主义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理解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3.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分析其对辛亥革命及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贡献。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掌握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3)理解三民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三民主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读图能力。

(2)通过对三民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对三民主义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2)认同三民主义的先进分子为中华之崛起而付出的探索,以爱国之心不断进行社会的探索。

(3)认识到三民主义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2)三民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1)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2)三民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读图法。

讨论法。

分析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它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背景:三民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背景下产生的。

(2)过程:先由孙中山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后经过黄兴、宋教仁等人的完善和发展,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三民主义。

(3)影响: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思想启蒙,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三民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1)内容:三民主义是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它强调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支持。

(2)关系:三民主义与中国现代化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三民主义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支持,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而中国现代化的成果也为三民主义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民主义教学案.doc

三民主义教学案.doc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理解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概述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新三民主义在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国民大革命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材料,情景再现和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新旧三民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旗帜,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三民主义不能知道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通过新三民主义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历史作用;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和联系,认识新三民主义的质的飞跃和进步性。

【教学过程】[展ZF导入]:略[探究准备]:孙文之幸运和伟大之处,便是他居然能两度掌握时代主题,从而领导了中国近代化运动中两个极重要的阶段——那个面向欧美的“辛亥革命”和面向苏联的“联俄联共”。

-- 唐德纲《晚清七十年》1、据唐德纲所言,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近代化运动中的两个重要阶段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2、这两个重要阶段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合作探究]:三大主义 “十六字”纲领 革命范畴 民族主义平均地权政治革命民权主义 驱除靴虏,恢复中华 民族革命民生主义 创立民国社会革命评价 ★知三民主义之“说”(内容) 1、连一连:“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

义师 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光复 我民族的国家。

”“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 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 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 价。

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 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 家,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了解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为实现三民主义而领导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政策和法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史实。

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和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1905—1925年20年间孙中山提出、发展三民主义理论,为实现三民主义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轮廓;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研究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并实地考察了西方社会后,提出了“振兴中华”的蓝图,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作用。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家高举“三民主义”旗帜,组织、发动和领导了一系列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

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的实践。

难点: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教学建议:(1)可以通过幻灯片打出图片——孙中山和一段有关于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背景、目的及对三民主义的总体评价的一段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2)“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一目,首先要引导学生回忆必修一的中国同盟会的建立的内容,使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

本子目的重点是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评价。

关于三民主义的内容,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四步完成学习。

第一步,由学生阅读教材对三民主义内容的叙述,使学生自己掌握“三民主义”的概念和内涵,并明确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纲的关系。

第二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对三民主义内容的叙述,自己总结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目的。

三民主义教案

三民主义教案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⑴了解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并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对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指导作用作出客观的评价。

⑵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概述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认识新三民主义在国共合作和第一次国民大革命中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了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时代背景,及孙中山为实现三民主义而不懈努力奋斗的历史过程;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并及时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对孙中山革命历程的学习认识到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⑵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帮助和影响下提出的,它较之旧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进步。

作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与时俱进、顺应历史潮流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尊崇和学习。

教学重点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在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历史作用;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进步?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景导入】在多媒体上逐个出现三位伟人图像,他们是谁?对中国有何贡献?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自主学习】1、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⑴经济上:⑵政治上:⑶思想上:⑷组织上:2、提出⑴同盟会的政治纲领:⑵首次阐发为三大主义:3、孙中山是如何解释三民主义的?他们各自在三民主义中处于何种地位?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16字纲领:内容(实质):地位(内在关系) :4、如何评价三民主义?⑴性质:⑵进步性:⑶局限性:【探究一】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之满州,本塞外东胡。

昔在明朝,屡为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

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同盟会宣言》(1905)材料二: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案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案教案标题: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三民主义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2. 掌握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3. 理解三民主义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学重点:1. 三民主义的起源和形成;2. 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1. 理解三民主义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社会变革的影响;2. 掌握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素材等;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相关历史事件或人物,激发学生对三民主义的兴趣;2. 学生回答导入问题:你对三民主义有什么了解?二、知识讲解(2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三民主义的起源和形成过程;2. 教师介绍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并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详细解释;3. 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相关问题。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给出几个与三民主义相关的历史案例,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2.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析这些案例中三民主义的体现和影响;3.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思考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三民主义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社会变革有何影响?2. 学生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民主义的现实意义和发展方向。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2. 学生回答小结问题:你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有何提升?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或参观纪念馆,进一步了解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三民主义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写作。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参与讨论的积极性;2.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三民主义的短文或制作一份PPT等。

教学资源:1. 《近代中国史纲要》教材;2.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课件;3. 相关历史案例和文献资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5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5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相关习题,检查学生对三民主义知识的掌握,如选择题、简答题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对答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三民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
2.指出三民主义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引导学生客观评价三民主义。
4.三民主义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二)教学难点
1.三民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民主、民生三者之间的联系。
2.三民主义在历史进程中的实践与调整: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三民主义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适应时代、解决问题的过程。
3.评价三民主义的历史地位:引导学生客观看待三民主义的贡献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情境导入:通过讲述孙中山的革命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讲授法:系统讲解三民主义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其发展历程。
3.对话交流:组织学生就三民主义的内涵和意义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结合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三民主义在实践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6.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策略:
1.激发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评价能力。
3.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让学生认识到三民主义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4.分析三民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导学案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导学案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导学案【目标导航】1.说出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以及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关系。

3.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1.旧三民主义(1)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暴力推翻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地价,现价归原主,增价归国家,由共享。

(2)作用:指导了,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临时约法》的颁布起了巨大的作用。

2.新三民主义(1)内容:民族主义——反对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2)特点(和旧三民主义相比):民族主义由反对贵族统治→明确提出反帝和实现国内民族平等的思想;民权主义由抽象提倡“自由、平等和博爱”→提倡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民生主义由“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提出“、联共、”三大政策。

(3)作用: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第一次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了运动的发展。

答案要点:1.清王朝民权主义国民辛亥革命 2.帝国主义节制资本满洲联俄扶助农工国共合作国民革命[方法归纳]1.分别识记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通过列表比较理解新三民主义的新发展,联系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认识新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2.联系必修Ⅰ中的辛亥革命和大革命、必修Ⅱ中的民族资本主义和必修Ⅲ中近代前期思想解放潮流的有关史实,深入理解“三民主义是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果”。

[知识建构]1.通读教科书,完成下列表格。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教案一、教材分析(一)课标要求(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二)教材地位本课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主题,以“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民主义的实践”和“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三目为线索,介绍了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和过程,解释了三民主义的含义,揭示了三民主义的实践,阐述了三民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从与本册教材的关系来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为必修3“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第一课,上承“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为我们介绍了民族危机中中国人不断求变,不断创新的思想;下启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发展。

从历史教材的整体脉络来看,本科的学习上承必修1辛亥革命的学习和必修2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从思想的角度为我们进一步介绍了20世纪初的中国革命。

二、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然具备了成人的抽象概括思维,对于知识的学习能够基本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独立判断。

通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学生对于辛亥革命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知识已经有所积累,经过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本节课主要侧重于历史思想知识的讲授,这类知识较为抽象,远离生活对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我会通过运用多媒体和探究法的结合,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掌握三民主义的定义。

2.辩证的认识三民主义,对其作出正确的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材料探究,进一步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帮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做一个良好的合作者。

3.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理性分析和评价,学习和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三民主义的提出过程和三民主义的含义,辨析三民主义的历史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客观、联系的历史观。

2.通过对孙中山思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百折不挠的坚毅品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民主义的嬗变与历史使命备课教案

三民主义的嬗变与历史使命备课教案

三民主义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思想,其嬗变与历史使命也成为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历程。

本文将通过对三民主义的嬗变与历史使命的分析,为备课教案提供参考。

一、三民主义的嬗变1、民族革命阶段的三民主义20世纪初期,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了“民族独立、民主平等、民生幸福”的三民主义,此时的三民主义是为了推翻清朝的满族封建统治而提出的。

这个阶段的革命主要是通过政治手段推翻满清王朝,获得政治权利和权力来解决国民生计和民族独立问题。

2、战争时期的三民主义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进入了国共内战阶段。

此时,三民主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国民革命、民主革命、社会革命”。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提出了“国民政府、国民军队、国民经济”等一系列计划和政策。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要通过军事胜利和政治手段,建立起一个民族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社会。

3、抗战时期的三民主义1937年,日本侵略开始,中国进入了抗日战争阶段。

此时,三民主义的内涵再度发生变化,变成了“抗战、团结、进步”。

国共两党团结,成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核心力量。

在这个阶段,三民主义的主要目标是推动团结、抗战,推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1949年,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此时,三民主义的内涵又发生了变化,进一步扩大了其社会主义内容,变成了“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文化民主、国防民主”。

这个阶段,三民主义的主要目标是推进民主革命、实现社会主义转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二、三民主义的历史使命1、推动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受到列强的侵略和控制,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态。

三民主义通过提倡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思想,在推动中国反抗列强、推翻封建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19世纪以来,中国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挑战,以及封建社会内部矛盾的巨大压力。

有效教授中国近代史的三民主义备课教案

有效教授中国近代史的三民主义备课教案

有效教授中国近代史的三民主义备课教案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三民主义是一个关键概念。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理论基础,三民主义深度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三民主义的精髓,我们需要设计一份有效的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三民主义,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历史感、文化感和社会意识,让学生掌握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1.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和历史背景,掌握其基本原理和主张。

2.掌握几位三民主义者的主要思想和行动,了解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对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内容1.三民主义的内涵和历史背景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而提出的一种理论体系。

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国民是人类自由平等的主体,国家是人民统治的共同体,民族是世界大家庭的一员。

三民主义的历史背景是清朝的内忧外患和民间的反抗浪潮。

清朝官员的腐败和软弱导致社会风气恶化,而外来列强的入侵和侵略更加加剧了中国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在这种背景下,三民主义对于实现中国民族的独立和民主革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几位三民主义者的主要思想和行动(1)孙中山:孙中山是三民主义的创立者。

他的思想和行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史。

他提出的“平均地权、废除租税、统一财政”等主张,在当时是具有前瞻性和进步性的。

他率领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他的革命事业并没有完全实现,中国也在以后的年代经历了不少的苦难和动荡。

(2)蒋介石:蒋介石是孙中山的接班人,他秉承了三民主义,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在政治上实行国共合作,整顿了国民党军队,抗日战争时期也领导了中国的反日斗争。

但是,他在政治上的多次错误决策导致了中国国民政府的威信和统治地位大受损害,最终使他逐渐丧失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3)唐绍仪:唐绍仪是中国近代独立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先驱之一。

初中历史三民主义的教案

初中历史三民主义的教案

初中历史三民主义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三民主义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 掌握三民主义在中国现代史中的重要意义;3. 理解三民主义对于中国近现代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1. 三民主义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 三民主义的实践和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三民主义对于中国现代史的作用;2. 分析三民主义对于中国近现代政治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PowerPoint课件;3. 三民主义相关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或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入课题,让学生了解三民主义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二、学习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15分钟)1. 介绍三民主义的提出者孙中山;2. 讲解三民主义的三民原则:民族独立、民主主义和民生主义。

三、三民主义在中国现代史中的重要作用(15分钟)1. 分析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2. 探讨三民主义对中国近现代政治的影响。

四、总结与讨论(10分钟)1. 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总结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作用;2. 开展讨论,让学生谈谈对三民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自行整理笔记,对三民主义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

六、课后辅导(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可通过作业批改、讨论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巩固和提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三民主义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同时能够认识到三民主义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意义,并且能够对三民主义的实践和影响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的演进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民主义教案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考纲解读:
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的推动作用
高考导向:
考查形式,仍以选择题为主,多以“新材料、新情景”的题目为主,多角度、多层次。

考查内容,三民主义的内容、影响、标志性文献。

热点角度,台海关系,三民主义关于民生问题的设想。

【课前自主学习】
一、学习目标:掌握三民主义的内容及作用
二、重点难点: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分析评价
三、学习情境:
在影片《走向共和》里有这么一个细节:当孙中山先生北上,由天津坐火车到北京时,冯玉祥为了保护孙先生安全,特派卫戍司令鹿钟麟前来接送,鹿钟麟登上车厢,这时孙先生已经起不来床了,他的手往外刚一伸,鹿钟麟往前紧赶几步,半跪下来,毕恭毕敬,握着孙先生的手。

当看到这个镜头时,许多人不禁要问:当时那些军阀杀人如麻,为什么对手无缚鸡之力的孙中山竟有如此举动?实际上,他们那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因为这些人都知道孙中山的思想与人格魅力。

正如胡锦涛主席在接见连战主席时的致辞所说:“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为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


四、学习任务
1、阅读教材P78-P79,归纳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说出三民主义的内容,明确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自学本课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三民主义提出前近代中国有哪些救国主张?结果怎么样?
(2)三民主义包含哪三个内容,各自含义是什么?
(3)三民主义指导下的社会革命实践活动有哪些?从革命实践活动的结果得到什么历史认识。

2、完成本课基础知识填空(见高三复习资料创新设计197页)
【课堂师生互动】
一、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政治、经济、阶级、思想)
材料1:春愁难谴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北上联军八国众,把我江山又赠送。

白鬼西来做警钟,汉人惊破奴才梦。

诗中描绘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中国?
列强侵略不断加深,清政府统治日益腐朽,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材料1:思考:从《时局图》、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
材料2: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

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材料3: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

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有什么变化?
从“医人”到“医国”;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孙中山为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二、三民主义的提出
1905年8月20日,第一个全国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孙中山书写同盟会政纲条幅。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纲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重、难点分析:1、三民主义的内容分析
民族主义
材料一:今之满州,本塞外东胡。

昔在明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

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同盟会宣言》(1905)
材料二: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孙中山(1906)
(1)、民族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推翻清政府
(2)、民族主义的局限性是什么?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民权主义(三民主义中最能体现时代潮流的口号)
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宣言》(1905)材料二: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1906)
(1)民权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民权主义的局限性是什么?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
民生主义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兄弟最信仰的是定地价的办法。

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

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1)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是什么?解决因土地占有不均带来的贫富分化
(2)民生主义的实质是什么?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民生主义的局限性是什么?
(4)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5)后果如何?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2、三民主义的评价
积极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特色)
局限性(结合图片)
•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

(对帝国主义报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民权主义: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民生主义:没有切合实际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四、三民主义的实践
⒈1905年至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反清武装斗争(萍浏醴、黄花岗、武昌起义等)
⒉1912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⒊1912年,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⒋1913-1922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1)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你能用史实说明吗?
革命的指导思想
约法的理论基础
(2)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分析你得出怎样的历史认识?
在三民主义指导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高考真题连接】
1、(2008·海南高考)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
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

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C 、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
2、(2008广东单科,7)
帝黄人偉大義主族民之一第界世
《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
(见右图)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祖始之國開族民國中)
3、(2011年高考重庆文综18题)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4、(2010·浙江高考)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

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5、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A 、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课堂反馈练习】见课件
【课下巩固练习】见限时规范练习(32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