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考背景下的校本教研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模式的创新探索
题 ,在 教 研 活动 中进 行 汇总 ,通 过 斟 酌筛 选 ,确 定 最具 普 遍性 、最有 价值 的问题 进行 研 讨 ,并 找 出解 决 问题 的
、
问题会诊 式教研
校本 教 研 的一 个主 要 方式 是 通 过 问题 的解 决 来 达 到
共 同进 步 .通 过 “ 自我思 考 、同伴 互 助与 专业 引 领 ”来
解 决许 多 问题 。发 现 问题 、分 析 问 题 、解 决 问题 是 校本
教 研 的 基 本 过 程 。 为 推 进 校 本 教 研 向 纵 深 发 展 ,我 们 成 立 了课 堂 教 学 “ 诊 式 行 动 研 究 ” 探 究 小 组 ,将 此 “ 会 会 诊 ” 运 用 到 校 本 教 研 活 动 中 , “ 诊 ” 的 对 象 是 某 位 教 会
方 法 。 在 “ 题 会 诊 式 ” 的 教 研 活 动 中 , 我 们 要 求 教 师 问 提 的 问题 是 “ 己 的 问 题 ” 而 非 “ 人 的 问 题 ” 是 “ 自 他 , 真
实的 问题” 而非 “ 想 的问题 ” 假 ,是 自己经 过积 极思 考却
又 悬 而 未 决 的 问 题 。 在 探 讨 过 程 中 ,要 求 教 师 以 平 等 的
次次 的专 业 提升 ,难 怪 教师 们 都说 : “ 喜欢 会诊 ,因 我 为我看 到 了 自己快速成 长的 身影 ! ”对参 与 活动 的每一 位
教 师 来 说 , 这 也 是 一 个 螺 旋 式 上 升 的 过 程 ,他 在 帮 助 别 人 成 长 的 同 时也 成 就 了 自 己 。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研究
种 教师 教 学研 究 行为 ,其 目的在 于 从 学校 内 : 推进 课 程 改革 ,使学 校里所 有的人 都成 为改 革的动力 。
2校 本 教 研 的 作 用 。 首 先 ,校 本 教 研 以 学 校 发 展 为 .
自我创 新 的 内在机 制 ,实 现专 业 水 平 的提 高 ,在 教 学 改 革 实践 中实 现 真正 的 成长 。是 对 一线 教 育 工作 者 的直接 影 响 新 课 程 改 革 实 验 成 败 的 关键 。教 师 的 成 长 固然 离不 开 岗前 培 训 和 脱 产 培 训 。更 重 要 的 是
在 岗培训 。开展 校 本教研 是教 师在 新课程 环 境 下 实现 自我 主 动成 长与 发展 的 有效 途径 ,是 引领 教 师走进 新课 程 的主 渠 道 。针 对 目前 学校教 育科研 中存在 的现 象 ,本 文就校 本教 研 的重要 性 、如 何确 立校 本 教研 在 学校 工作 中的地位 和 开展 有 效的校 本教 研模 式展 开讨论 ,以实现 教 师专业化 发展 的 目的。
科 研 兴 校 的 办 学 理 念 ,从 “ 以人 为 本 , 一 切 为 了 学 生 的
终 身可持 续发 展 ”的办 学理念 出发 ,亲 自参 与 教学研 究 , 为 教师 参 与教 学研 究 创造 条 件 ,营 造 学校 教 研氛 围和教
研 文 化 ,为 校 本 教 研 提 供 有 力 支 持 ,校 本 教 研 成 为 学 校
者 ; 再 次 ,校 本 教 研 以 学 生 发 展 为 本 , 以 “ 切 为 了每 一
一
、
学 校 教 育 科 研 中存 在 的 现 象
1 分 中 小 学 校 长 教 育 科 研 意 识 淡 薄 ,没 有 把 教 育 科 . 部
积极营造校本教研氛围,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积极营造校本教研氛围,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已被提上了很重要的议事日程,它已经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学校可持续发展,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然选择。
基于教育发展大背景的这种需求,我校自高中课改之初就重视校本教研,从学校实际出发,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积极营造校本教研氛围,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加强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理论水平校本培训是提升教师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的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
实践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最快捷的方法之一。
为此,我校十分重视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制定严格可行的理论学习制度。
理论学习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
具体要求每位教师做到三个“五个一”即每周“五个一”教研组活动一次,备课组至少活动一次,至少一个小时的理论学习或心得交流,至少听一节课,至少写一篇教学反思(包括教后记等)或随笔。
每月“五个一”写一篇学习心得,做一次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汇报,开展一次读书论坛活动,拟一份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试卷,写一篇教学叙事或案例。
每学期“五个一”订一本教育教学杂志,学习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参与一个课题研究,听一次专家专题讲座(学校举办),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以上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由教务处教研室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量化检查。
2、构建科学合理的校本培训模式。
采取“分层培训,分级管理”的办法。
对于新分配、新上岗的教师,采用“学习—实践—考评—分类”的通式培训模式,时间1—3年,培养符合现代教学规范的合格教师。
对于教学新秀,采用“定向—研修—独创—反思”的培训模式,时间3—5年,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对于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采用“再研修—再实践—再反思—提高”的培训模式,培养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以上各层次教师的培训由教研组长,教务处教研室及学校分别管理。
3、采取“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培训机制。
为了加快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速度,缩短年青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成长周期。
新课程标准校本教研报告
新课程标准校本教研报告新课程标准校本教研报告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已成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报告旨在总结新课程标准下校本教研的经验和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二、新课程标准下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成果1. 课程开发与实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学校积极开展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
通过制定科学的课程规划,优化课程结构,强化课程实施,提高课程质量。
同时,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积极开发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2. 教师专业发展在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学校注重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和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同时,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教学反思和经验分享,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同成长。
3.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课程实施难度大新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更强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然而,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实施能力有限,导致课程实施难度加大。
2. 教师培训需加强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教师培训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3. 学生评价方式需改进学生评价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当前学生评价方式存在着过于单一、过于强调知识记忆等问题。
因此,需要改进学生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化发展需求。
新课标校本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我校于2023年10月26日开展了以“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专家讲座、课例展示等形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课标,探索适应新课标的教学策略。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10月26日(星期四)上午8:30-11:30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参与人员1. 学校领导2. 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3. 特邀专家:张教授(知名教育学者)四、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2. 专家讲座3. 课例展示4. 集体研讨5. 总结发言五、活动内容(一)开场致辞活动开始,由校长发表讲话,他强调了新课标实施的重要性,并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校长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能够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专家讲座特邀专家张教授以“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为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座。
张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讲解:1.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2.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调整3.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4. 教学方法的改进5. 教学评价的改革张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案例生动,使教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课例展示为了使教师们更好地将新课标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教研组选派了两位教师进行了课例展示。
第一位教师展示的是《草原》一课,她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草原的美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位教师展示的是《雪孩子》一课,她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四)集体研讨课例展示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了集体研讨。
教师们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1. 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2. 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3. 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研讨过程中,教师们各抒己见,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机制的构建与实践
二 、构 建 与 实践校 本教 研 机制 的指 导思 想 和 目
标
校本 教研体 现 了教研 工作 重心 的下 移 ,使 教研 真正 回 归学校 、回归教 师 、回归 教学 。校 本教研机 制构建 与实践 的指导思想 是 :①改 变对 “ 教师专 业”的看法 :还 灵魂 于
教 师 。达成 我思 故我 教 ,不是 “ 思让 我教 ” 你 ;②改 变对
蕴
荆
校本教研 作为推 进新课 程改革 进程 的首选 策略 ,其重 要性 正随着课 改的深入 E益 突出 。但 是对于绝 大多数 的学 t 校和 教师而言 ,如何搞 好校本 教研 ,不仅在理 论上还 缺乏
深刻 而全 面的认识 ,在 实践方 面也 没有 系统 而成熟 的经验
教研 成为一 种学校 制度文化 ;②教 师从非 自觉 状态 向 自觉 状 态转变 ,使校本 教研成 为教师 自身发展 的内在需 求 :③ 校 本教研 的专业 引领 由临时性措施 向常规 性机制转 变 ,使 校 本教研成 为促进 教师专业 化发展 的研修机 制 :④ 校本教 研 借助学 区学科教研 、网络教研等平 台实现成 果共 享 .广
专职教 师
() 1 有效教研 的 关键 因素 与环 节分析 ;2有效 ()
综 合 类 教 研 活动 的设 计 :3教 研 活动 效 果 的 评 估 以及 ()
学科研 究报告的撰写 :4新教材使 用 中若干 问 (1 题 的 探 讨
小组 专题 教学 活动 。 围绕 专题全 组共 同研 究 ,人 人上 课 , 相互 观摩 ,随时研讨 ,形 成一种人 人参 与 、相互交 流的研
三 、我校构 建 与 实践新 课 程背 景下 校本教 研 机
制的具体措施
( )强化组织和管理 ,成立校本 教研指导小组 一
罗强-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图形的展开 柱 图 、锥、台、球的体积
苏州市第五中学
罗强
2.1 课程研究
2.1.1课程顺序研究——对“高中数学必修课程教学顺序”的研究
顺序是可以人为的 三个准则: 一是符合数学的逻辑顺序 二是顺应学生的认知顺序(学习水平与接受能力) 三是利于教师的教学顺序(找准最佳的教学时机)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 ——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苏州市第五中学
罗强
一、校本教研机制的意义
建立并完善校本教研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是基于校级教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其基本特 征是以校为本,强调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研究。 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 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 学”。
认真解读课标,解读教材,将教材的文本组织形态转化
为有效的教学形态 关注学生学习,把教材中的问题转化为学生思维的源泉 着眼学生发展,处理好数学知识序列背后的隐性线索和 隐性目标 难度服从进度,学情决定教情 把握教学要求,注重教学实效
苏州市第五中学
罗强
2.1 课程研究
2.1.3课程难度研究——对“高中数学新课程三角函数难度”的研 究
(3)复习课
复习课的基本教学策略为:①及时预习,培养习惯;②摸清起点 确定标高;③夯实基础,构建网络;④指导学法,提升能力;⑤变 式教学,拓宽深化;⑥讲练结合,树立信心.
苏州市第五中学 罗强
2.2 教法研究
“以学论教”的评价维度
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及探索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及探索浙江温岭市城南镇横山中学童领娇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和广泛实施,给学校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
教师的角色、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的成败的关键。
为此,坚持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学校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首选策略。
而正在全面实施的“新农村教育”,旨在通过构建适应农村实际生活的充满活力的教育,推进基础教育从城乡二元结构迈向一体化的进程。
为推进“新农村教育”和校本教研建言献策,我们对学校所处的温岭市城南镇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通过问卷、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该镇的教育现状作了全面的了解,从而探索农村中学有效校本教研模式。
一、温岭城南镇的教育现状城南镇辖区面积109.29平方公里,辖76个行政村,人口7.5万;拥有一所完全中学、两所初级中学、9所小学、19所幼儿园、一所成人文技校;2007年小学在校生3903人,初中在校生1452人,高中在校生(含综合高中)1200人,幼儿就读2038人;在编教职工共计464人(不含民办幼儿园教师)。
该镇近年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包括对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每年进行奖励。
对学校开展改厕改水、建造运动场、标准化完小的建设等等,其中建成浙江省标准化完小一所、台州农村示范性小学一所。
城南镇的学校硬件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2002年通过台州市教育明星乡镇验收。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尽管城南镇镇与历史相比有了长足进步,但城南镇教育起点低,和兄弟乡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面临的困境将阻碍新农村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学校硬件资源分布不均城南镇这几年加大了对教育基础建设投资。
在镇辖区内不存在学校危房,但这两年重大的投资基本上集中在完全中学,而在片中和小学方面无重大建设。
例如横山中学无运动场及无实验室等专用教室,本在学校围墙外的规划土地却因为用地指标问题,迟迟不能动工,无法开设功能教室和体育运动,每次运动会都开到马路上,直接影响学校的一些教学活动的开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活动
现代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活动
孙义栋 临沂师范学院蒙山校区 273400
摘 要 随着新课程不断推进 校本 校本研究等概念已走进了广大教育者心里 教师的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了人们共同关 注的话题 而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新课程背景 需要个人不断的反思 更需要在研究活动中发展 本文仅就校本教研活动谈一下自 己粗浅的认 识 关键词 新课程 校本教研
四 功 能与价值 校本教学研究主张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直接面对自身真实的教 学问题而展开的思考 探索和改进等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研究 活动 使曾经不被看重和看好的教学研究恢复它应有的地位 使 之合法化 合理化和制度化 一方面 有利于教师养成学习与反 思的习惯 增强问题意识 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另一方面 可以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 反思 分析和 解决个人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把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
( 限定词) ( 限定词) ( 大长高) ( 颜色) (中心名词) 例4 a wel l - known German medi cal school ( 限定词) ( 限定词) (国籍) ( 类别功能) (中心名词) 3> 一句话 记忆: 美小圆旧黄, 法国木书房 ( a beaut i ful smal l r oundol dyel l owFr enchwoodenstudyi ngr oom) 这也是一种例举记忆, 把 2>口诀记忆用一个例句进行浓缩, 方 便实 用 当然英语是具有 很强实践性的学科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不能只学好课本内容 词汇和有关语言规则 必须要进行大量的 听说读写的练习 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 逐步形成独立思索自主 学习的能力 可以结合自已的特点选择或探索出一种适合于自身 的法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的三条基本途径
任务 型校本 教研的思路基于英语教学 引进 的新
理念——任 务型教学。引入“ 务型校本 培训” 任 的核 心 机制是要 通过先期 的任务 型学习方式 , 强制规定
学 习 内容 、 限定 学习时 间 、 强考核评价 等手段 , 加 引
领教师走入 校本学习的广阔天地 。通过教学实际 问 题 的解决来感 受学 习的成效 和乐趣 , 从而逐 步培养 教师 的 自主学 习的意识 , 养成 主动学 习的习惯 , 进而 深化校本培训 的内容 , 提升学 习培训 的成效 , 达成校 本培训 的 目标 。与此 同时 , 创设条件 , 让教师更为主 动地进行合作交 流 、 共同提高。
二 、 同伴 互 助
在学科 教研方 面 , 任务 型校本教研 与 自主合作 式学习 的结合显得尤 为突出。除了学校要求的理念 学习、 考试研 究 、 教学研 究外 , 学校要 大力提倡各 学 科积极开动脑筋 , 自主创新 , 拓宽学科活动的工作思 路 。如 “ 立 良好 的师生关 系” 如何关 注学生 的情 建 “象实 际和面 临的情境 根 及时做 出决策 和选择 、 调节教育行为 的魄力 , 以及引 导学生积极投入学 习 、 追求创新 、 愿意与他人进行心
灵对话 的魅力 。内隐知识难 以通 过语 言传 授和浅层 次 的训 练获得 , 但会 以一种慢 慢 出现 的共享 的理解
形式在 一起工作 的人群 中散播 , 因此建 构一种合 作 的教师文化是极其重要 的。信任是教 师群 体团结合 作的前提 , 教师之间彼此信任 , 会减少 沟通 的成本和 障碍 , 促进 知识 的共 享。信任 的基础上 , 才是 合作 、
分享与互 助 。教 师在教学 和科研 中积累 的知 识 、 体
感, 努力 营造 宽松 、 民主 、 和谐的教学氛 围, 护他们 保 的 自尊 心和积极性 ” 成为学科 教研 时大 家关注 的话 题 ; 的学科 密切关 注前沿信息 , 有 为创造性使 用教材
新课程高考背景下的校本教研
积极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企业等, 为校本教研提供有力支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教学资源管理,避免浪费和闲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评价体系完善问题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注重过程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发展 情况。
完善评价标准
结合新课程高考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引导教师关注学 生全面发展。
改革的方向。
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通过参与校本教研活动, 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 学能力。
增强学校影响力
校本教研成果的展示和推广可 以增强学校的影响力,提高学 校的知名度。
促进区域教育发展
优秀的校本教研成果可以在区 域范围内进行推广,促进区域
教育的发展。
05
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
师资力量不足问题
招聘与培养优秀教师
开展主题研讨活动,针对新课程高考背景下的教学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鼓励教师参加校际、区际乃至全国性的教学研讨活动,拓宽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跟踪评估与持续改进
建立校本教研评估机制,定期对校本 教研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制定 改进措施和计划,实现持续改进和提 高。
收集和分析教师的教学反馈和学生的 学业成绩等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和方法。
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强调学科素养
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学科素养的考 查,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 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
创新性思维
高考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性思维,注 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
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同时具备学科思维能力和 实践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中学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实施策略的实验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中学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实施策略的实验研究我们以科学的研究方法为指导,紧密围绕学校教研、培训模式的变革,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即将施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积极探索。
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整整三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初步探索出新课程背景下适合普通中学开展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活动的策略、方法与途径,获得了一些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操作性较强、适于推广的研究成果,表述如下:一、伴随新课程诞生的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是一种过程,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向。
“校本”的意蕴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校本”体现在“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管理”四个方面,四个方面的关系是:“校本教研是起点,校本培训是中介,课程开发是落点,校本管理是保障”。
因此,“校本教研”的要义在于其“校本”的观点;研究问题应主要来自于学校教学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的主体应该是学校教师、研究的过程应该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研究的结果应直接用于学校教学的改进。
因此,伴随新课程诞生的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必须为新课程服务,必须立足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情,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学生成材服务。
学校、教师需要什么就产生什么样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
二、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有机结合是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共同发展的最佳境界。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互为补充。
校本培训是区别于上级主管部门或教师培训院校组织开展的培训而言,主要任务是侧重教育理论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研知识、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侧重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校本教研是区别于教科所开展的教学研究而言,主要任务是侧重备课、讲课的研究,侧重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校本培训的开展,可以为校本教研提供理论和学科知识基础,因而校本培训的内容或题目应来源于校本教研,解决校本教研中所发现的教师在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方面的不足是校本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校本教研又以校本培训为基础,同时,为校本培训提供培训的依据。
新课标校本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新课标精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决定开展以“新课标背景下校本教研活动”为主题的一系列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2. 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新课程标准解读(1)组织专家讲座,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帮助教师全面了解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核心要求。
(2)开展专题研讨,组织教师针对新课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研讨,共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 教学设计研讨(1)开展教学设计竞赛,鼓励教师结合新课标要求,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
(2)组织教学设计观摩活动,邀请优秀教师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3. 教学观摩与反思(1)开展公开课活动,邀请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让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针对观摩课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 教学研究与实践(1)成立教学研究小组,针对新课标要求,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5. 教育教学论坛(1)定期举办教育教学论坛,邀请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分享教育教学经验。
(2)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四、活动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新课标解读(1个月)2. 第二阶段:教学设计研讨(1个月)3. 第三阶段:教学观摩与反思(1个月)4. 第四阶段:教学研究与实践(2个月)5. 第五阶段:教育教学论坛(1个月)五、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
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 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 研究性质。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 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 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教师们通过反思,使经验得到提炼、升华; 通过反思,学会教学,学会学习,学会理解和关心学生; 通过反思,提高课改实践的自主性和目的性; 通过反思。使日常性教学发展为研究性教学。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 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 三种基本力量。
3
三、开展“校本教研”的意义:
校本教研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开展校本研究是促进教育教学提高的有效形式。构建和
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是深化课程改革不可缺少的一个重 要环节。 第一、校本教研在先进课改理念与教育实践之间建立 沟通桥梁。这种沟通一方面有助于使先进理论转化为生 动的实践并产生积极的成果;另一方面有助于有效解决 实践中遇到的种种疑难和困惑,提高实践的水平。
研究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开发。 研究开发教育资源、组织指导课题实验;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以及专题性研修活动。
6
“校本教研”的落脚点是要改进学校的工作,提 升学校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它与以往教研最大 的不同是教研的出发点不同。
“校本教研”的出发点是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 是解决学校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 教研过程中注重教师经验的总结与提升,重视教 师的个体需要和自我教育,以此提高教师教育教 学实践水平和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从根本上 促进教师的成长。
从教师角度讲,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的指导, 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是从“教 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6年至1999年,安徽省马鞍山市 “高中语文选修课课题研究”。这个课题所体现 的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在国家和我省课程改革进 程中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课题组的有效探索 也为国家和我省当下普遍开设高中选修课提供借鉴 和一定意义的启示。
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研究: 之一: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法研究 之二:高中语文选修课学法研究 之三: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检测和评价 之四:高中语文选修课与必修课、会考和高 考的关系 之五:高中语文选修课的理论建设和教材编写
4.思考作者的创作观点。 作者刘亮程说:“这是我的散文中唯一一篇写冬天的 文字。”他还说:“那个寒风吹彻的冬天是生命必经的一个 季节,也是天地浑然的一个境界。雪把大地和俗世的一切覆 盖,冰天雪地中,人和天地同寒冷共洁净。文学,就是在为 我们的精神,创造一种绝处逢生。寒风吹彻中,我们还有春 天的梦。”对于这篇文章是否适合中学生阅读,他说:“它 在我的村庄文字中也是很特别的一篇,那些太寒冷的文字, 可能不适合孩子阅读。” 请结合这篇文章内容、以及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体验,谈 谈你对作者以上某一观点的理解和认识。(不少于80字)
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本教研不光是理论研究,而是“解决 问题”的行动研究。教师自觉地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吸收现代 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将其活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 一方面主动地研究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根据新课程理念 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撰写教学日 志、反思札记、工作总结和学术论文等,提升自己的教育 理论素养。
刘亮程《寒风吹彻》的命题 今年暑期,合肥某高中对教师进行基本功考核命题, 主要考查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用现代文。 选用材料:经典,现代散文(以表达情感为主,以议论 阐发为主)。 命题意图:细读、深度文本的能力;将个人解读能力和 点拨学生解读文本能力联系起来。 两个文本,均有一定的难度。
《寒风吹彻》的目的就是读出多种意味,以达到独特解读 的目的。 1.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2.梳理文章思路、主要事件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用简要的语言梳理文章思路。 (2)文章主要记叙了那几件事,请分别作简要概括。
二、校本教研的特点
学校就是研究中心; 教室就是研究室; 教师就是研究者。
(1) 关注学校发展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这意味着教学研 究的重心要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要在学校真实的教 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研究的问题 是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而不是预设和推演的。 关注不同学校的办学特点和教学质量。
学生(“差异”与“共同”):提升全体学生的语文水 平。
世界上的人是有差异的,学生这样一个群体也理应有差 异。学生学习有差异是正常状态,教学就是让这个有差异的 学习群体,在他们原有的学习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和 发展,提升和发展也是一个差异的动态过程。这就是让每一 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本质特点,而不是“一刀切”的同步发 展,更不能舍弃一部分学生,所谓“丢卒保帅”。
1994年~1997年
安徽省关于高中教材实验的宏观目的: 《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是供全国少数重点高中以及条 件较好的普通高中选用的实验教科书。这套教材体现我国高 中语文教材、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有计划、有组织地在我 省部分重点高中作一些先行性的实验,将有助于我省在本世 纪末、下世纪初全面执行高中课程计划,贯彻高中语文教学 大纲和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作好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准备。实 验工作本身也将为我省广大语文工作者思考高中语文教学的 改革提供经验和启示。我省20世纪90年代中期所进行的这个 实验,顺应了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历史潮流。
语体层面(文言文):强化文言基础 “文言文”是从语体角度提出的,“古代文学作品”是从时 代角度提出的,二者均指向我国古代作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 “必修课程目标”中对我国古代作品,是从“古代文学作品”和 “文言文”两个角度提出具体要求的;而在“选修课程目标”中 却未从“文言文”的角度提出要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属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范畴,它又是选修课程,是不是就没有文言 文教学的任务呢?从实际情况来看,文言文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的难点之一,不少高中生对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而学生的实 际文言文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
如何解决课堂生成不足 许多课堂没有体现出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有些教师虽然 设置了让学生“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但没有发挥出其实
际作用。学生问题与教师引导分离,问题的最终提出者仍然
是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也落在教师身上。
(2)凸显教师主体 校本教研强调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学研究不能只 是少数专职研究人员的专利,还应该是所有教师的权力和责 任。只有越来越多的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 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 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 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不断提高专业素质,这样,学校的教 学质量才能得以普遍提高和持续提升。
例如: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包括教学案例设计、 课堂教学评比、说课、“双磨”、教学专题发言等),教 师在活动中“唱主角”。 “双磨”即“磨课、磨题”。 磨课:包括选取课例、研评课例、试教课例、改进课例、 修改课例、再试课例、反思整合新课例。
磨题: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解题锤炼、琢磨,从题目 中悟出学科知识结构内涵,生成解题技能、命题技巧和教学 策略的行动研究模式。 磨解题、磨讲题、磨命题。 磨课堂训练、阶段测试题、模拟题,诊断教学问题,查 漏补缺,预测考试动向,实现知能双提升。 磨高考试题,分析命题特点,诠释知能目标,引导有效 教学。
从当下实践这种形式的效果看,“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 一个面对面互动、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和教研人员共同探讨教 学中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在探讨的过程中,交流经验,思考困惑、共享收 获。对同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这是又一个层次上的 “同课不同构”,这不光是研讨具体的课文,而是研讨与之相关的问题。大 家的想法在交流中、在碰撞中升华。这样一种集体教研活动中的全方位合作 与探讨,不仅可以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架起 了人与人交流的又一座“桥梁”,在这座桥上,大家可以畅想明天,让当下 的生活更加充盈,使自己获得一个愉悦的心境。
意义:
同课异构的形式,是课程实施深入、深化过程中产生的 一种能够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的教研方式,也是课程改革探索 过程中所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这种教研方式科学性、可行性 如何,研究的内容是否有效和有价值,这还要继续探索。有 人认为,这就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具体反映,所研究 的就是在具体到课堂时教学手法的多样语文实验课本》的质量: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程度。 教材编写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程度。 阅读训练序列和写作训练序列的科学化程度。
二是以教材实验促进教师主动地探索和解决高中语文教 学问题: 通过教材实验,可以达到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提高素 质,改进教学的目的。 教材改革是一种综合性改革工程。使用一套新教材,要 求教师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驾驭能力和行之有 效的教学方法,才能用好教材。
同课异构:
意思是同一节课的内容(同一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 西华侍坐),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备课和上 课。由于个体的不同,所上的同一课的过程、环节,所采取的方 法和策略也各有不同,这就是“同课不同构”。听课的老师通过 对这些课的对比、研讨,依据他们教学过程的得与失,尤其是他 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行,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思考“假 如我来上,我如何上”,这就是又一个层次上的“同课不同构”。
新课程高考背景下的校本教研
——以高中语文学科为例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杨 桦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
1.校本教研的内容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以校为本”的教研。其特征是: 将教学研究的重心移到学校内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 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研究 人员共同参与的研究过程。校本教研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性研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 、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改革深入发 展的有效的推进策略。 校本教研的意义在于,一切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改进学 校的教育教学状况,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整个过程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学内容 (同课)的不同处理(异构),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 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所有参与活动教师的教学思路, 彰显执教教师的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 补。
古代散文“同课异构”的基本原则
关注: 高中选修课(课程) 文言文(语体) 散文(文体) 教科书(编写思路) 学生(“差异”与“共同”) 文本(特征)
文体层面(散文):了解文体常识 要不要介绍文体特点,如何介绍? 结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编写特点,可从“创造形 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 鲜活”三个方面,介绍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和主要特点。通过 “赏析指导”知识短文的具体内容,从鉴赏的角度入手,可以适 当传授一些诗词格律知识、散文文体知识、古文化常识以及文学 鉴赏理论,以指导和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具体作品鉴赏活动。但 重点是鉴赏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知识的讲授;知识要“少而精”。
(3)从这几件事的一一叙述中,你认为“我”有怎样的 体验和感受呢? 3.理解文章的主旨。 (1)从全文看,题目“寒风吹彻”中“彻”如何理解? (2)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寒冷”的真实体验和对人 生、生命的独特感悟,你认为文中的“寒冷”包含了哪些含 意?
答案: (1)彻:透(或:通);这里指侵骨透髓。 (2)文中“寒冷”包含多重意思。第一层意思:指客观 的自然气候“温度低”和主体的“感觉温度低”。第二层意 思:社会上贫弱者的生存环境或生存状态的恶劣,因为贫寒 而受苦受难。第三层意思:心理、精神、灵魂意义上的寒冷。 一是似乎由于条件反射而形成的畏寒心理,以及由畏寒心 理进而发展到对人生的悲观,如“寒心”;二是人与人之间 的情感冷漠、隔膜,以及由此而生的无助感和无奈感。第四 层意思:象征着人生的悲苦,生命中的苦难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