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成语故事多》教案
《成语故事》优秀教案
《成语故事》优秀教案《成语故事》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
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
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了解什么叫“寓言”,渗透学寓言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
1、请学生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
2、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读文,进行反馈。
4、学习生字词。
(1)读词:矛、盾、锐利、坚固、拿、卖、哑口无言①演示象形字“盾”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这个字。
②让学生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鼓励学生求异表达。
③用上“矛、盾、锐利、坚固、拿、卖”这些生字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进行连词成句的句子训练。
④通过选择,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哑口无言”的含义。
(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
1、请一个人读故事,其他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语气来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
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分角色读故事,然后说说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4、默读课文,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看这个人。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通过文本对话,揭示寓意。
滥竽充数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寓言故事。
3、培养生字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
板书:滥竽充数。
2、字典理解“滥”“竽”的意思及注意读音和写法。
成语故事教案(八篇)
第一课水滴石穿一、教学目的:1、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
2、理解故事的愿意和现在引用的转换意。
二、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指名学生说一说。
生1:我知道这则成语故事“水滴石穿”讲的是宋朝的一个县令张乖崖看见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吏将仓库里的一枚铜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对他说的话。
生2:“水滴石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缺点、错误虽小,但累积起来,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生3:现在,常从积极方面来使用,比喻学习或者做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2、学习“水滴石穿”这个成语:⑴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⑵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⑶了解寓意: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老师相机加以说明:“水滴石穿”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中县令张乖崖的故事,是说他看见仓库管理小吏私自把一枚铜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而严加询问,写出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批语。
意思缺点错误虽小,但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后来也比喻做事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3、知识的拓展延伸说说学习单元课文后其他方面的收获。
4、作业: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教学反思“水滴石穿”是一个成语故事,目的是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近文本,深入文本,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让学生去理解“水滴石穿”的精神,从而有所启发、感悟。
在教学中,学生的理解有时很肤浅,他们只从表面上了解石头是被水滴滴穿了,水滴很顽强,但在“水滴石穿”的过程中水滴所表现的内在精神却被抛在一边,而“水滴石穿”精神的理解则是学生这节课有感而发的基础。
第二课滥竽充数教学目标:1、学习,《滥竽充数》的生字词。
2、详细讲解前两则成语故事。
3、让学生认真领悟两则成语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1、理顺故事发展的思路,把握重点字词句。
2、让学生体会两则成语故事包含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不少成语了,谁来说几个给大家听听?生回答师:同学们积累得还真不少,那有同学知道成语的来源吗?生思索回答师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民间口语,一是书本记载,本记载包括故事,典故,寓言。
成语故事教案(八篇)
成语故事教案(八篇)二、研究生字词师:首先,让我们来研究一些生字词,读一读,记一记。
教师板书生字词,学生跟读、默写)三、详细讲解两则成语故事1、《滥竽充数》师:这则成语故事是讲述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君要在宴会上请乐师演奏竽,但是他并不懂音乐,于是他就让他的大臣们去找乐师。
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真正的音乐知识,于是就找了一些不会演奏竽的人来充数。
后来,XXX来到宴会,国君让他们演奏,结果这些充数的人一点都不会演奏竽,让国君非常尴尬。
师: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回答师:是的,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滥竽充数,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否则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2、《画蛇添足》师:这则成语故事是讲述一个画家画了一条蛇,但是他觉得画得还不够好,于是他在蛇的脚上画了一双鞋子。
结果,这条蛇就成了“画蛇添足”的典故。
师: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回答师:是的,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过度追求完美,否则会适得其反,反而破坏了本来就很好的东西。
三、让学生认真领悟两则成语故事的寓意师:那么,同学们认真听了这两则成语故事,你们都理解了吗?请举手回答。
学生回答师:很好,那么请你们谈谈你们的理解,这两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回答师:非常好,你们的回答都很到位,说明你们已经理解了这两则成语故事的寓意。
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两则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和《画蛇添足》,通过这两则故事,我们研究到了很多的道理。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研究和生活中,避免滥竽充数,不要过度追求完美,做事要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老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关成语的趣闻或者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狗急跳墙”、“画蛇添足”等等。
二、教学内容的讲解(20分钟)1.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者黑板来展示本节课要研究的成语及其故事,比如“坐井观天”。
2.老师可以逐一讲解生字的意思,并让学生读出来。
3.老师可以讲解成语故事的背景和寓意,让学生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有故事的成语》教学设计
02
成语故事解析
精卫填海
总结词
不屈不挠、持之以恒
详细描述
精卫填海的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鸟坚定不移地填平大海的决心。这个故事传达了 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精神,告诉我们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够 克服。
叶公好龙
总结词
表里不一、虚有其表
详细描述
叶公好龙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表面上喜欢龙的人,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龙迷。这个故事揭示了表里不一 、虚有其表的本质,提醒我们要真诚待人,不要只是做表面功夫。
引导学生回忆每个成 语故事的主题和寓意 ,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
总结成语故事的寓意和教育意义
分析每个成语故事的寓意和教 育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层 含义。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成 语故事,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 为习惯。
通过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的 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对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反思与改进
教学方法
回顾本次课程的教学方法,思考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助于学生理 解成语故事。针对不足之处,调整教学方法,如引入更多互动环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
学等。
教学内容
重新审视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检查是否涵盖了所有重要的知识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学 习需求。针对遗漏或不足之处,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或调整,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
习兴趣和参与度。
THANKS
感谢观看
画蛇添足
总结词
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详细描述
画蛇添足的故事讲述了一群人在比赛画蛇时,为了显示自己 的技巧而画蛇添足,结果反而弄巧成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做事要恰到好处,不要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狐假虎威
总结词
仗势欺人、欺软怕硬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导读:第三单元为“故事集锦”,它由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推敲》)、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和寓言故事(《伊索寓言》)组成。
把成语故事放在了开篇,也说明了“成语”作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积淀之一,无疑是排在前面的,它的言简(短短的几个字,就是一个故事)意赅(能揭示一定的道理),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值得同学们去关注和学习。
《成语故事》由“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和“画龙点睛”三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组成。
《自相矛盾》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滥竽充数》则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这些故事形式短小、内容浅显,孩子们一读就懂,但如何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些事例,来印证这三则故事的寓意,则不是件易事。
三个成语前两个是贬义,后一个具有褒义的色彩。
它的目的在于告诉学生成语有褒贬之分,不可乱用,用错了则要闹笑话。
“教材只是个例子”,三个故事也只是一个引子。
它的“使命”在于把学生的视线引入到成语的大观园中,让学生产生对成语背后故事的探究,让学生去读成语故事,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相似的情景进行运用,则是本课的最终目的了。
所以,学完了本课,我们要引导学生课后去读更多的成语故事,在遇到成语的时候,要去查一查背后的故事,要去想一想成语揭示的道理。
我们可以经常性地在班级举行“成语故事会”,“成语大比拼”,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成语,用成语。
长此以往,语文素养也就形成了。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1.《成语故事》教案2.成语故事学习教案3.成语故事课教案4.成语故事教案示例5.《成语故事》教案设计6.成语故事教案教学反思7.成语故事教案教学设计8.成语故事的教案教学设计上文是关于小学成语故事教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成语故事三则》教学设计
精选典型、寓意深远
详细描述
选择三则具有深远寓意的成语故事,如"亡羊补牢"、"画蛇添足"和"掩耳盗铃", 这些故事能够启迪学生思考,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
故事背景介绍
总结词
背景详实、时代感强
详细描述
对每个成语故事的背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等,增 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知。
感谢观看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选择
01
02
03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 进入成语故事的情节中, 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 记忆。
互动教学法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任务驱动法
布置具体任务,让学生通 过完成任务来学习成语故 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合作精神。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选择
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的 表现、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方 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总结性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考试、作品 评定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 习成果,为教学质量提供反馈。
反馈机制建立
及时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 时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 明确改进方向。
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 ,运用三则成语进行语言实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通过归纳总结,形成对三则成语 的系统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 人生观,增强文化自信。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 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二》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语文园地二【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积累这类成语,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语言运用:能仿照例句写出带有动作、神态描写的提示语。
思维能力: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对寓言的体会和认识。
审美创造:品味寓言故事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的特点。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的主题是整理寓言故事,这一板块有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回顾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能进行简单的复述。
二是明确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三是将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这三个方面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提升语文素养。
“词句段运用”包括三部分,一是积累“AABC”和“ABAC”式的词语。
二是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
三是学写通知这一应用文。
这一板块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体现了学习程度的由浅入深。
“书写提示”列举了4个上下结构的字和4个左右结构的字。
揭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
“日积月累”安排了9个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每个寓言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与本单元品味寓言的主题遥相呼应。
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具体包括两个明确的能力目标和一个隐性的品质发展目标。
两大能力目标:一是借助一定的方法,能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二是搭设有效的学习台阶,能理解故事的寓意。
一个品质发展目标,即在整个寓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提升。
关注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寓言的特点有:1.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2.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
“张口结舌 ”的意思。你能把横线上的词换成自己的话吗?(哑口无 言、 目瞪口呆、慌慌张张、吞吞吐吐、瞠目结舌,急得满头大汗, 看看自己的矛,又看看自己的盾等) 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那个人说的话前后抵触。)
4、用 “总是 ”造句。
5、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呢?(板书:逃走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导用 “不要??而要??”造句。(对南郭先生来说,齐湣王可比齐宣 王难对付了。他可不是胡子眉目一把抓,而是有所选择了。我这儿 有两双名牌鞋子,一双是冒牌的,一双是正宗的,你们知道了,肯 定不要冒牌的,而要正宗的。现在偏偏有些 不法商贩用些不好的东西冒充好的东西,这也叫滥竽充数。)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
篇一:《成语故事》教案】 篇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8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 发教育。
5、培养学生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故事阅读》
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故事阅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一些常见的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故事背景和含义,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从成语故事中领悟其中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好相关的成语故事教材,如《三字经》、《弟子规》等。
2. 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等。
3. 教具:PPT、录音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成语故事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
2. 学习成语:选择几个常见的成语,如“井井有条”、“画蛇添足”等,向学生介绍成语的来源和含义,让学生熟悉这些成语。
3.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成语故事进行阅读,理解故事背景和内涵,并向全班汇报。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就成语故事中的道理展开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成语的理解和感悟。
5. 创作成语故事:让学生自行创作一个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温故知新: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成语故事,巩固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7.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成语和成语故事,形成学习成果。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成语,还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运用成语,提高语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成语故事的习题。
2. 每天背诵一个成语,并写一段小故事配合这个成语。
3. 收集身边常见的成语,了解其来源和含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成语故事的阅读,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故事》挑战游戏
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故事》挑战游戏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设计了一场有趣的《成语故事》挑战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语,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一、游戏目的通过参与《成语故事》挑战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游戏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如《井底之蛙》、《画蛇添足》等,并准备相关的图片或道具。
2.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确保每组都有机会参与游戏。
3. 准备一个计分板,记录每个小组的得分情况。
三、游戏规则1. 游戏分为三个环节:成语故事听力环节、成语故事表演环节、成语故事连连看环节。
2. 成语故事听力环节:教师朗读一个成语故事,学生们听后要迅速举手答对成语的含义,答对的小组得一分。
3. 成语故事表演环节:每个小组从事先准备的成语故事中选择一个进行表演,其他小组猜测成语的含义,猜对的小组得一分。
4. 成语故事连连看环节:教师出示一幅描绘成语故事的图片,学生们要快速说出成语的名称,答对的小组得一分。
5. 每个环节结束后,计分板上记录小组的得分情况,最终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四、游戏收获1. 通过参与《成语故事》挑战游戏,学生们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语,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游戏中的互动和竞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 通过游戏的方式学习成语,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提高语文素养,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五、总结《成语故事》挑战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题材的选择和难易程度的把握,确保游戏既有趣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语文,提高语文水平,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故事》优秀教案模板
小学三年级语文《成语故事》优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的含义和成语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2.学会使用成语,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成语故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阅读理解成语故事,分析故事背后的道理;3.语言运用:运用所学成语进行段落写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认知成语(1)老师拿出一些成语的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成语,例如:一举两得、金玉满堂、步步高升等;(2)让学生自由联想所学成语的含义,并配以图片,让学生加深对成语的印象。
2.故事阅读与讲解(1)通过朗读故事、现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及其含义。
(2)针对每一个成语故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例如“桃花运”这个成语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时来运转、人事无常”等道理。
3.语言运用(1)引导学生使用所学成语进行段落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用“一鸣惊人”这个成语,写一篇有关成绩提高的段落。
(2)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展示段落,并通过互相分享、点评的方式,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四、教学评价1.结合学生的口头表达、段落写作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价,从而了解学生在语言运用、阅读理解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实施方式。
2.快乐学生学语文,进行学情反馈。
通过对学生调查问卷和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成效,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质量。
五、教学建议1.温馨教学氛围: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提供富有创意的成语故事,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优秀的成语故事、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吸收所学知识。
3.温馨家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建立温馨的家园,让孩子们得到更多关爱,发挥出个人的优势,在成功的鼓舞下成为更好的人。
六、总结《成语故事》是小学三年级语文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语文阅读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课程。
成语故事教案
老马识途指鹿为马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老马识途指鹿为马3 对牛弹琴鹤立鸡群孩子复习讲述老马识途指鹿为马的成语故事,学习新成语故事对牛弹琴鹤立鸡群,运用成语说句子;4 画对牛弹琴孩子复习讲述上节课的成语故事,画对牛弹琴故事配画;5 兔死狐悲飞蛾扑火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兔死狐悲飞蛾扑火6 杯弓蛇影金蝉脱壳孩子复习讲述兔死狐悲飞蛾扑火的成语故事,孩子来讲杯弓蛇影金蝉脱壳的成语故事;7. 画杯弓蛇影孩子自己画杯弓蛇影的故事配画8 蛛丝马迹鼠目寸光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蛛丝马迹鼠目寸光9 一鼓作气韦孩子复习讲述蛛丝马迹鼠目寸光的成编三绝语故事,孩子来讲一鼓作气韦编三绝的成语故事;10 举一反三七步成诗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举一反三七步成诗11 孩子演七步成诗杯弓蛇影把孩子编排为两组,两组人员分表选代表来表演七步成诗和杯弓蛇影12 一夜十起五谷不分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五谷不分一夜十起13 毛遂自荐孟母三迁孩子复习复述五谷不分一夜十起的成语故事,孩子来讲毛遂自荐孟母三迁的成语故事;14 画毛遂自荐孩子自己画毛遂自荐的故事配画15 精忠报国高山流水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精忠报国高山流水16 孩子自己讲准备的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故事孩子自己准备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故事,讲给同学们听;17 纸上谈兵负荆请罪通过教师讲故事和观看动画视频,学习成语故事纸上谈兵负荆请罪18 复习总结总结本学期学过的所有成语故事,对孩子一学期表现进行表彰总结;8.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4、演一演这则故事;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养成教育训练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成语的理解;三则故事分别通过语言、动作、对事物的客观描述来叙述故事,学习这些不同的表现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成语,引入新课,揭示课题;1、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成语;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场“成语大比拼”活动;请看大屏幕;师:的确,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2、板书课题,观察课文插图,理解“矛”和“盾”;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二、精讲课文;1、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吗请自由朗读故事;2、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3、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1教给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先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 2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戳”教师板书字形,动作演示“戳穿”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戳”什么4他是怎么卖他的矛和盾的边叫边夸顺势帮助学生区分“买”和“卖”;5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夸口板书3、“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他是怎么说的他先夸自己的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1 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2 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3 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对,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国人话中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4、如果你是其中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1你是一位孩子,叔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是一位中年人,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是一位老人,年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有什么反应1只能——“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2“张口结舌”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____,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4他为什么张口结舌他敢试给大家看吗为什么5拓展思维练习:如果试的话,会有什么的结果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______,这跟他说的哪一句话相矛盾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________,这跟他说的哪句话相抵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的矛和盾________________.三、联系生活,明道理;1、通过学习课文和刚才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2、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四、拓展作业看看下列句子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1、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2、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3、昨天,下了一夜大雨;4、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5、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6、我的家庭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五、作业布置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2、课外阅读2—3个成语故事;教学板书:①我的矛锐利得很,无论什么盾都戳得穿;夸口②我的盾坚固得很,无论什么矛都戳不穿;自相矛盾戳穿盾:①对②错用矛戳盾戳不穿盾:①错②对道理: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的第二篇2、水滴石穿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本成语故事;2、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今引用的转换意;3、引导学生领悟要实现美好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教学重点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三个重点词句的意义;2、品读中领悟水滴石穿的启示,理解故事的原意和现今引用的转换意;3、复述课文;教学时间:1课时课件准备:水滴石穿的PPT课件、SWF朗读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中国幅员辽阔,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历史;在源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许许多多的唐诗宋词、名言警句,以及那脍炙人口的历史成语故事;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3、出示插图,这块在屋檐下风吹日晒的石头上的光滑圆润的小洞是怎样形成的呢4、能用一个成语归纳这幅图的内容这是怎么回事呢二、初读课文1、动画播放水滴石穿;思考:“水滴石穿”是谁对谁说的话为什么他要这样说2、张县令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为了这枚铜钱,这个小吏被县令处斩;为什么县令要下令处斩这个小吏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再者,这个小吏还没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还说,一枚铜钱有什么大不了的3、齐读课文“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石头也会被滴穿的;”三、渗透教育1、学完这个成语故事后,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这个故事的意思吗齐读课文第二节“成语……危害;”2、现在常用在什么积极的地方学生讨论后,继续齐读课文第二节“现在,……取得成功;”3、由这个成语故事,你想到了什么样的人具有水滴石穿的精神谁能简要地介绍他的事例师生共同交流讨论;4、点击“课件3---4-----5:1指名朗读:爱迪生、齐白石、贝多芬2听了这三个伟人的的事迹后,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四、沙场点兵1、回到现实的学习生活当中,深情讲述:“水滴是渺小的,不能和坚硬的石阶相比;可是日复一日往石阶上滴,时间一长,石阶上竟出现了一个个小孔;这就是不起眼的小水滴创造的奇迹是因为小水滴相信自己的力量,具有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地努力;由此,我想要我们求学成才也存在着同样的道理:自信与恒心就是成才的重要条件;可是,我们有些同学,总认为自己天生条件不好,是“没用的人”,“不如人家聪明”,那么从小小的水滴身上,这些同学应该得到启发,完全没有必要灰心丧气,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看到光明的希望;水滴还可以穿石,何况我们小学生呢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有信心,也需要有恒心,因为知识是日积月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如果没有信心,也就会失去奋斗的勇气,如果没有恒心,理想就会变成空气;同学们,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攀登科学高峰,必须持之以恒”出示课件;2、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历史成语故事共同交流;五、复述故事1、分成小组,在小组中互讲故事;要求:听清讲得好的地方,并注意不足之处;选派代表到全班同学的面前进行即兴演讲;2、指名演讲;3、小结;六、总结讨论;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1.成语“水滴石穿”愿意是指-------,现常用来比喻-- ------------2.用“水滴石穿”造一个句子;滥竽充数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准并理解本课生字词,会用“总是”等词语造句;3.运用查成语词典和联系课文等方法,理解“滥竽充数”的意思;教学重、难点读懂故事,理解寓意;教具准备小黑板、词语卡片、练习纸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智能回音1.做游戏2.引出课题二、初读故事,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容易错的词,相机理解;3.齐读全文,检查朗读情况;4.指名读全文,其他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有哪些板书:南郭先生,齐宣王,齐涽王三、深入阅读,明白道理;一探讨“滥竽充数”的意思;1. 联系课后T5,交流“滥竽充数”在成语词典中的解释;2. 默读全文,看看文中哪几句话说了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划下来,并读一读;1 出示: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①你读懂了什么②联系这句话理解“滥竽充数”;③指导朗读;2 出示:“每当演奏时.........样子”;①师范读,生想象;②生表演,理解南郭先生的装模做样,并指导朗读;二了解“滥竽充数”的不同结果;师:在齐宣王和齐涽王时期,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结果一样吗1 齐宣王时,“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指导朗读2 齐涽王时,逃走了;3 学生质疑;三同样的“滥竽充数”,为什么前后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1. 出示:a.齐宣王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b.可是齐涽王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2. 比较一下,从哪里可以看出两位君王的爱好截然不同3. 分析南郭先生的心理,从而获得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四总结“滥竽充数”的寓意;1.师范读古文;2.自由读,对照注释,自己尝试读懂;3.学生用现代的语言说说文言文的内容;四、选择性作业阅读:鱼目混珠写作:南郭先生下岗后板书设计齐宣王南郭先生齐湣王爱讲排场装腔作势用人严格混逃没有真才实学,靠欺骗蒙混是不行的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的第三篇画龙点睛教学要求:1 理解词语含义;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明白成语的含义;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词语含义;2 明白成语含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1 播放龙的动画片,三条上下飞舞的龙,形象逼真,活灵活现让学生对龙有一个整体感知;2 谈一谈:动画片中的动物你见过吗在什么地方见过你喜欢它吗3 古时候有位画家也很喜欢龙,就他画龙这件事还引发了一则成语,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4 板书——画龙;认识龙字,你看一看他和那个字很像你可以怎样记住它; 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一听读识字1、听范读,边听边用铅笔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点个点儿;2、找到了不认识的字,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解决;3、下面我想请相邻同学互相当小老师,如果同学还有不会的你就主动帮帮他,如果他读对了,你就在课题旁给他画个;;4、大家读得可真认真,愿意读的同学请站起来读课文;三、共同探究深入学习1 轻声读第一段,找出画家在哪里画的龙;出示词语:墙壁;你来指一指教室的墙壁在哪里,观察一下这两个字都有什么你会认了吗2 现在请你来当小评委,评一评画家的画.课件演示生即可以评论画家的画,也可以评论画家的技术;3 当时围观的人们是怎样评论的课件出示词语:赞不绝口;板书赞不绝口谁能站在这幅画前来表演一下这个词语的意思;通过表演理解词语的含义;你能试着读一读这句话吗4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画技很高,请你再仔细的观察这几条龙有没有缺点观看课件,没画眼睛这时你想对画家说些什么5 是呀,眼睛是最重要的部位,难道是他真的忘画了吗你觉得奇怪吗你认为应用什么语气来读这几句话,自己试着读一读;6 全班齐读第二段,要读出夸赞和惊奇的语气;7 面对大家的质问,画家是怎样回答的你相信他的话吗为什么板书:点睛8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画上眼睛后龙有什么变化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9 汇报合作学习结果:a 读一读,画上眼睛后的有关句子;动画演示龙腾空而起;理解词语:张牙舞爪;看了动画你能表演一下什么叫张牙舞爪吗告诉学生根据词语表演也是理解词义的一种好发方法;提示:爪是多音字,在这里读zhǎo板书:腾空而去b 能用你甜美的嗓音读出人们的反映吗c 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认为是画龙重要还是点睛重要理解两个都重要,如果没有形象逼真的龙,即使点上眼睛也不会飞;点睛是很重要的一笔,它给了龙生命;10 填一填_____________________,墙上的龙腾空而去;11 从此有了画龙点睛的成语;现在的生活中也常用到它,你想知道人们用它表达什么意思吗请你先来读几个句子就知道了;12 出示练习:读句子比较有什么不同:这里很美,赛过天堂;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美丽的景色赛过天堂;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使句子意思表达的更具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3 总结:画龙点睛常用来形容在说话或做事的关键处加上一笔,使句子或事情更加出色;四、再次齐读课文五、资料交流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龙这种动物,可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龙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找到的有关资料;也可看课件中提供的资料,了解龙的来历,发展,种类等知识教学反思三则短小的成语故事,学生读来觉得很有情趣,很受启发;回顾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了这样的发式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深度;1.三则成语故事主要是表扬或讥讽谁为什么会这样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明白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2.三则成语故事中,主要抓住哪个字来表达深刻道理的学生通过仔细揣摩文字,明白了“夸”、“混”、“点”字在三则成语故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3.紧扣上述提到的三个字;让学生进行感悟后的表达,指导读好楚国人的“夸口”,读好南郭先生“混”的模样,读好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这样文章的重点凸现了,寓意也就随之显现出来;3、叶公好龙教学目标:1.能复述“叶公好龙”成语故事;2.认识28个字含高频字;3.做人要做“表里如一”的人;教学重点:认识28个字;教学难点:背诵成语韵文;教学用具:投影仪、生字卡、计算机;教学时间:35~40分钟;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感知韵文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愿意听吗1.运用投影仪在屏幕上映出成语韵文:叶公好龙太可笑,口是心非惹烦恼,看人不仅听其言,表里如一最重要;2.先听老师读一遍;语速稍缓3.教师逐句领读,儿童跟着读;韵文第一句前四个字“叶公好龙”高声强调是一个成语,它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人知道吗学生试说,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二、创设情境,感知故事老师讲述“叶公好龙”的故事,大家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回事儿1.出示叶公好龙教学光盘;卡通画面;教师讲述语速稍缓、语调跌宕有致;2.请大家一边看动画,一边用自己的话自由地讲一讲这个故事;教师点击鼠标、重放动画;全体学生自由讲述故事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三、图文对照,感知韵文1.请大家把书翻到73页;老师读一句,大家跟着读一句;2.老师读两句,大家读两句;3.大家仔细看图画,试着读韵文全文;4.教师板书韵文全文;5.女同学照书齐读韵文;6.男同学照书齐读韵文;7.全班同学拍手齐读韵文;8.大家想一想,这篇韵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或用书上的话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9.教师板书课题:叶公好龙四、演练结合,趣味识字1.“叶公好龙”是一个成语,四个字里就藏着那么有趣的故事,大家说,中国字奇妙不奇妙2.猜字游戏:学生抢答教师利用教具——绘有彩色龙的带手柄纸板,任意遮挡黑板上板书韵文中的一个生字;3.教师指导学生变序读句子了解识字情况;4.教师指导学生变速读句子强化识字效果;5.指学生在同学前面讲“叶公好龙”故事;6.分角色表演小品“叶公好龙”;7.教师带领学生跟随教学光盘演示在大屏幕上“叶公好龙”四个字的速度,进行书空;8.两名儿童之间拍手背诵全文;9.全班儿童背诵全文;五、课外作业回家以后,各位小朋友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4.坐井观天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了解成语中的故事及意思;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3、情感目标: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了解成语的内容;教学难点:了解成语的意思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了解成语中的故事;2、教师:多媒体课件、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3分钟1、小朋友,你们有什么爱好呢学生自主回答这么多爱好啊,老师今天要考一考你们,请你们猜动画片的名字课件出示坐井观天的动画;2、教师导语:小朋友们真厉害啊今天,我们要认识很多更有趣的成语,因为,每个成语里都有一个好听的故事;板书课题:有故事的成语;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20分钟1、小朋友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成语,如果你在读的时候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娃娃,就拼一拼它头上的章节;要特别注意平、翘舌,前、后鼻韵,鼻边音的字;等会老师还要和你们进行一场比赛呢2、师生赛读成语;3、课件出示生字娃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每出示一个字娃娃,就让一个小朋友说,其他的认真地听他说正确没有;4、小组合作探究:每小组讨论4个字,哪个字你容易叫错,是怎样记住它们的样子的派代表说一说;5、做识字游戏:将字娃娃贴成一座山的样子,学生搬山,认识一个生字,扩词后,就搬掉一块,直到搬完为止;三、精读课文,领会感悟;14分钟1、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学生说名字;2、小组活动:先读一读成语,边读边想成语的故事,再在小组内把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其他小伙伴听,派代表在班上讲;3、我会猜,教师出示课件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学生猜;四、拓展延伸;3分钟1、回家后,把你领会到的成语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积累成语,并阅读有关成语的课外书籍,准备开展一次讲成语故事的比赛;字等字数不等的成语;5、刻舟求剑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培养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刻舟求剑”的含义;难点:难点是学生对那个掉剑的人错在哪里的理解;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揭示课题;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读过成语故事吗谁能给大家讲一个成语故事每个成语故事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所以,多读成语故事是很有好处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板书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用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并记住每个生字的读音,在课文中标明自然段;2.检查、认读生字卡片,检查字音识记效果;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初读效考;回答:课文讲的是什么人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一个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三逐段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读第一段;提问1课文讲的是什么2他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一个人坐船过江时在船上刻记号,寻找宝剑的事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3结合看图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仔细观察图上人物的装束,理解“从前”指的是古时候的意思;观察坐船人挂在腰里的剑鞘,联想“一不小心宝剑掉到江里去了”的情景;2.学习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提问:这一段主要讲谁他做了什么引导学生先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那个人”指谁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一点儿也不着急”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他一点儿也不着急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坐船人的表情和动作,把“拿出小刀”,“刻了一个记号”联系起来,体会“一点儿也不着急”的意思,并在看图中理解“船舷”和“记号”的词义;指导学生体会那个人的心情,朗读这一段;3.读第三段;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主要讲的内容,然后再逐句理解;1读第一句,思考“还不赶快捞”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快点捞吧赶快捞吧”理解这句话表达的意思;2读第二句,思考“……有什么用啊”是说有用,还是说没有用没有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催促的语气和急切的心情;4.学第四段;重点段1朗读第四段,先把那个人不慌不忙说话的语气读出来,在朗读中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2掉剑人不慌不忙,他是怎样想的3准能把宝剑捞上来是什么意思一定能把宝剑捞上来,表示很有把握;4这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使学生分析理解到:这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不断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这个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捞到的;5想一想这个人错在哪里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其思想方法上的错误,学习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正确方法5.讨论:理解成语的含义,领悟其中的道理;1“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2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使学生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要跟着变化;6、南辕北辙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1.同学们,我们刚读过刻舟求剑的故事,认识了一个固执己见、不知变化的寻剑人;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个自作聪明也很固执己见的坐车人;2.板书课程说说从课题上你发现了什么;3.出示马车图,释题:1什么是辕车前驾牲口用的两根直木或曲木。
大班成语故事教案
大班成语故事教案成语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大班教学中,通过成语故事的讲解,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本教案将围绕大班成语故事教学展开,旨在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能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简单地讲述成语故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从成语故事中领悟其中的道理和哲理。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成语故事,并对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概括。
2.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PPT等,以便于教学展示。
3.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活动,如成语故事讲解、成语接龙游戏等。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成语故事。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情节等方式,引入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 讲解成语故事。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如《鸡犬不宁》、《亡羊补牢》等,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和寓意,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3. 学生讲述成语故事。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成语故事进行讲述,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成语接龙游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 总结归纳。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所学的成语故事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不高、表达能力有限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五、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1、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字词。
2、理解寓言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1、理解寓言含义。
2、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理念】多角度解析寓言。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演讲二、导入新课1、“寓言知多少”──调查学生对寓言的了解和积累。
2、寓言的特点(课件展示)──学生概述,老师总结。
3、引出课题──《白兔与月亮》。
(课件展示。
)三、简介(课件展示。
)四、熟悉课文1、范读课文。
2、学生朗读。
3、字词检查。
(课件展示。
)五、复述课文1、概括复述要点。
(课件展示。
)2、抽生复述。
(男女各一名。
)六、分析脉络,总结寓意(课件展示。
)七、体验与反思(课件展示。
)八、知识延伸(课件展示。
)九、小结全文(课件展示。
)十、作业布置(课件展示。
)【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
2、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习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学习《拔苗助长》,理解寓意,懂得按事物自身规律办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拔苗助长的过程,理解寓意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朗读教学法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拔苗助长)同学们从课题中能理解哪些内容?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师相机解释:拔高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
成语故事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和理解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的含义和来源;2. 能够正确运用这些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解读能力,培养学生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能够详细理解和解读成语故事的内涵和用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解读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运用成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与成语相关的图片和课文资料;2. 制作PPT,便于教学展示;3. 备好白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导入:1. 观看一段与成语有关的视频或展示几张与成语相关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入成语故事的主题,问学生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并带领他们一起讨论成语的起源和含义。
讲解与练习:1. 针对一个具体的成语故事,展示对应的图片,并讲解该成语的含义和来历。
2.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成语故事,并组织小组内外的同学进行问答互动。
3. 给学生发放卡片,上面写有与成语故事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一分钟内准备并回答问题。
随机选几位同学回答,并带领全班一起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同学们根据成语故事,写一段小短文,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举手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改进。
拓展和运用:1. 提供一些与成语故事相关的场景或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成语进行表演或编故事。
2. 邀请一些有特长的学生,以朗诵、舞蹈等形式表演有关成语的作品,增加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和理解。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成语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写一篇关于爱情的短文,要求其中包含至少三个成语。
五、总结与反思1. 在本节课结束前,进行知识回顾和总结,巩固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2. 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个人反思,并提出自己的感想和建议。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查找和了解更多与成语故事相关的知识,并积极分享给同学和家人。
2. 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故事比赛或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三年级语文上册《成语故事》教案分享
本文将分享一份三年级语文上册《成语故事》教案。
该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以下是详细内容。
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本上的十个成语及其出处、含义和用法。
2.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增强学生的语感、阅读理解技能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课本上学过的十个成语,并介绍它们的出处、含义和用法。
2.教师讲解成语故事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上的成语故事,学习成语的来源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成语故事,探索成语和故事之间的联系和特点。
4.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表达,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发挥创意,展示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教师巩固本课的内容,可设计小组比赛、成语接龙等游戏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可通过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课本上的十个成语,并提出问题,检测学生对成语的基本掌握情况。
如:(1)请问成语是什么?(2)我们学过哪些成语?(3)成语有什么用?2、阅读成语故事(30分钟)教师给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和成语含义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理解成语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3、分组探究成语故事(20分钟)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表达,探索成语故事背后文化的含义和历史渊源,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理解成语,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小组比赛和游戏(20分钟)为了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设计小组比赛、成语接龙等游戏环节,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文化知识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5、总结(5分钟)教师可结合学生表现,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中华传统文化。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冀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12.寓言成语故事多》教学设计
寓言成语故事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成语故事艺术作品,增加对寓言成语的认识和了解;能够对寓言成语故事进行恰当的艺术表现,发展创造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享受制作成功的快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成语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以敏锐的目光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儿童大胆想象和创造,技法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体验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学重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寓言成语故事。
教学难点: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听老师讲一个成语故事,猜猜是哪个成语?(生齐说成语)那么谁能把你熟悉的成语故事简单的讲给大家听呢?(生讲成语故事)我们知道,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故事,它们有的来源于历史典故,有的来源于寓言故事,还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总之,成语里面故事多,(板书课题)下面大家就和我一起来做一个“看图猜成语的游戏吧!看谁猜得准确。
(学生看课件猜成语)二、讲授新知:1、讨论创作所需构图法同学们,我们能用语言的形式将成语故事讲出来,你想不想用美术的形式将成语故事再现出来?绘画我们要先构图,才能起稿。
那么我们来欣赏几幅作品,看看这些作品中都用了哪些构图手法。
(出示课件)同学们认真观察,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下。
师生共同总结构图法:S形、三角形、口形和O形。
2、上色方法简述三、课堂创作:有了这些方法,你能否选择你所喜欢的构图来再现一个成语故事呢。
在创作时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出示课件),现在就请同学们动手创作吧。
教师巡回指导。
创作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构图进行个性化创作,表现出富有特色的作品。
2、创作的作品要准确表达出成语的故事情节,体现出成语的内涵。
3、作品可以是成语故事当中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场景,也可以根据创作需要,跨越时间和空间。
成语故事说课稿系列6篇
成语故事说课稿系列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成语故事说课稿系列6篇成语故事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故事演练》
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故事演练》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故事背景。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热爱和使用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所学成语。
2.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准备好包含成语故事的教材或故事书籍。
2. 教具准备:黑板、彩色粉笔、图片或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包含多个成语的图片或PPT,引导学生猜测成语的含义,并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
2. 学习成语:选择几个常见的成语,如“井井有条”、“画蛇添足”等,向学生介绍成语的来源及故事背景,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3. 分组演练: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成语,编排成语故事,并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在一旁指导学生如何展示成语故事的情节和内涵。
4. 展示成果:每个小组表演完成语故事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成语的含义,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5. 拓展应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成语相关的游戏或活动,如成语接龙、成语填空等,巩固学生对成语的掌握。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成语及其故事,反思学习成语的收获和体会。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故事背景,还能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对成语的热爱和使用习惯。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成语,编写成语故事,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成语故事演练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激发了他们学习成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语运用能力。
幼儿园寓言乐园:教学成语故事《打草惊蛇》教案
幼儿园寓言乐园:教学成语故事《打草惊蛇》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故事教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故事不仅能够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传递一些道理和价值观。
而其中,成语故事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幼儿的语感和文化素养。
今天,我们将以《打草惊蛇》为例,来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进行教案设计。
一、故事梗概《打草惊蛇》是我国古代道家文化中的一则寓言故事。
讲述了一个人在草丛中打草惊起一只蛇,并因此失去了捉到蛇的机会。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中的一则寓言,寓意着人们在行事时要谨慎小心,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犯下错误。
而这样的故事正是非常适合于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能够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明了的教益,启发幼儿们的智慧和品德。
二、故事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打草惊蛇》这则故事的教学目的主要包括:1. 帮助幼儿理解成语故事的含义,培养他们的语感和理解能力;2. 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反思行为的后果,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决策能力;3. 启发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通过声音、绘本、图片等多种形式,引入《打草惊蛇》这则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故事讲解:以讲故事的形式,生动地向幼儿们讲解《打草惊蛇》的故事情节,并适当加入一些互动环节,让幼儿们参与其中,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记忆度。
3. 成语解释:对故事中出现的成语“打草惊蛇”进行解释,让幼儿们理解成语的含义和来源,增加他们的词汇量和文化知识。
4. 讨论互动:引导幼儿们围绕故事展开讨论,共享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5. 综合活动:设计一些绘画、手工、游戏等活动,让幼儿们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印象,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对本次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故事选择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幼儿反应的情况等。
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
《寓言成语故事多》一课是集绘画、制作、审美、学习为一体的课业形式。教材中主要 是通过让学生通过了解成语知识以及背后的故事, 并对成语故事进行整理和概括, 用工艺制 作、绘画或配饰表演等形式对成语进行艺术表现。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成语、 表现成语故事的 兴趣。
学生及媒体分析:
3、教材范例欣赏: (1)观看书中的作品,认真观察分析作品的制作材料
(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有单幅画、有组画,题材较多。
4、课件展示作品欣赏
5、学生创作。根据以上范画请你把知道的成语故事,尽可能的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注
意如何选材、 如何表现自己的故事。 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喜欢的故事画出来。
教师巡
回指导时, 放舒缓音乐可以使师生情感得到共鸣, 活跃了课堂气氛, 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
体现的新课标的倡导理念, 对于中高段学生有着示范的必要, 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 作精神的培养。这是学生的感觉由体表转向了内心,感觉的体验得到了升华。
(三)、多为评价、个性表达
1、自评、互评:当学生小组基本完成作品时,让他们把自己画给好朋友或者周围同学看,
教学目标:
1、认识领域: (1)、欣赏成语故事艺术作品,增加对成语的认识和了解。 (2)、能够对成语故事进行恰当的艺术表现,发展创造能力。 2、操作领域: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把故事的内容表现得生动有趣。 享受制作成功的快乐,培养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3、情感领域:通过学习,体会我国博大精深的成语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以敏锐的 目光去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素材, 引导儿童大胆想象和创造, 技法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养 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体验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
中高段学生具备了不错的绘画基础和造型基础, 感觉有意性和目的性也在逐步发展, 但
在注意力的持续性上还不够, 所以直观鲜明而又精彩有趣的可见有助于本科的教学。
本科以
成语故事图片为主, 可以很清晰的展现出成语故事的准确意思,或夸张、或抽象、
或概括等
形式。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抓住成语的主要意思进行构思创作。
并说明比较经典的地方。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教师对自己的感觉多元素的展示,
另一方
面又是展示绘画方法和造型元素的组合画, 的过程。
表现自己的独特构图能力。 这又是一个互动交流
2、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只要有一点进步我都会给予鼓励和评价。我 相信这些激励性的评语能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
教学重点:
1、成语故事画的制作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构图的合理性,画面的生动性、趣味性
教学设计:
(一)、语言导入、激发兴趣 1、上课初始先调动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学生们真正对成语故事关注起来。
2、揭示,点明课题 (二)讲解示范,概括总结
1、了解成语: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认真理解。
2、诠释成语 课件出示 欣赏时提醒学生注意图画中的形象的塑造、形象的特点及形象所处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