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闻写作的叙事角度
【开题报告】叙事学视角下的新闻写作
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叙事学视角下的新闻写作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市场化的进程,过去政治性为主的所谓“正统”新闻由于其表现的模式化和语言的公文化,传播效果逐渐衰落,现在,各类叙事性新闻成了大众传播的重要内容,媒体用生动鲜活的故事形式讲述新闻的趋势正在风靡传媒界。
新闻是正在或者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当事实构成新闻的本源和主题时,叙事也就成为了对事实陈述的主要手段。
现在,我们所关注的用叙事学的角度进行的新闻报道,不管是新闻产生的写作环节,还是新闻采集、报道策划的前端环节,都受到叙事学的影响,新闻需要讲究叙事艺术,遵循叙事规律,掌握叙事技巧。
新闻人在进行新闻叙事的时候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即通过叙事手段知道如何挖掘新闻的背后的内涵,增强新闻的真实性、深刻性,吸引读者注意力,使其实现传播的最大化。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基本内容:近年来,各类叙事性新闻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采用生动形象的叙事性形式和话语进行新闻报道,贴近民生,增加了新闻的可读性,为读者所喜闻乐见。
本文力求从新闻叙事的起源、新闻的叙事内容、新闻的叙事特质、新闻的叙事技巧和对新闻叙事的一些现实思考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多维审视叙事学视野下的新闻写作。
内容提纲:1.叙事学的产生和发展1.1叙事学的产生1.2叙事学和新闻传播的联系2.新闻叙事学的缘起2.1.新闻叙事学的产生2. 2新闻叙事的本质2.2.1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异同3.叙事学视角下的新闻写作内容3.1叙事学视角下结构的连贯性3.1.1新闻视角聚焦的线索3.1.2新闻叙事时间的艺术3.2叙事学视角下内容的亲民性3.2.1关注普通大众,服务民生3.2.2关注生存环境,促进和谐3.2.3关注社会文明,传承文化3.3叙事学视角下形式的故事化3.3.1过程的细节化3.3.2主体的隐身化3.4叙事学视角下语言的生动性3.4.1用词的口语化3.4.2句式的简洁化3.4.3风格的轻松化4.叙事学视角下的新闻写作弊端的现实思考4.1新闻真实性与主观倾向性间的悖论4.2新闻深刻性与故事流俗化间的博弈拟解决的问题:叙事化的手法使新闻写作生动、形象,更为读者所喜爱。
新闻写作与文学写作的叙事比较视角探析
1 . 叙 事 视 角 。 在 叙 事 学 里 ,任 何 的 叙 事 过 程 都 包 含 两 个 基 本 元 素 : 事 件 和 其 叙 述 者 。叙 述 者 视 角 的 不 同 ,显 示 出 作者与所叙 述事件的不 同关系 ,往往 带来叙 述效果的较大差 别 。一般 ,我们 认为有三种叙事视角 :全 知视角 ( 也叫零视 角 )、内视角和外视角。 全 知视角表 明叙述者对文本 中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整个 叙 述 过 程 就 是在 叙 述 者 的 视 野 里 展 开 。文 学 叙 事 采 用 这 种 视 角 能够给予 读者整个事件清晰 的轮廓 ,并在 细致 的描摹中把 作者 的主观 情感通过 “ 全知 的叙述者 ”传达 给读者 。由于客 观世界是不 断变化的 ,人认识世界 的能力 也是在 不断的发展 完善 中,所 以新闻叙事一般不敢随意使 用全 知视 角,避免主 观臆 断和违 背真实性原则 的 “ 合理想象 ”。第二种叙事视角
一
、
叙事视角下二者的差异
( 一 )叙事 目的的差异 新闻 的叙事 目的,简单 来说 ,就是将事实进行传递 ,获 得 一定的传播效果 。因而 ,新闻叙事在视角 、叙事模式 、叙 事速度 的选择上 ,均 以传播 效果和 新闻价值实现 的最大 化为 目标 。在 这一追求 中,无论 不断更新的新 闻报道手段有 了多 少文 学化 的趋 向,新 闻的真实性始终是其底线 。 而文学叙事从来 不标榜 自己的叙事 “ 真实 ”。它选 择的 叙事 模式 ,在根本上是 为了表达 作者的主观情感 ,而不 是围
绕 某 一 件 事 件 ,努 力 还 原其 真 实 面 孔 。虽 然 , 同新 闻一 样 , 文学作品 中的人物 、事件 也来 自实实在在 的社会生 活,但 是 作者 可以为 了达到某种效果对 事实本身修改加工 ,或者 大胆 想象 。 “ 事件 ”本身 的修辞 作用是不言而喻 的。所 以,在 文 学作 品 里 ,呈 现 的 “ 事 实 ” 并 不 是 叙 事 的 目 的 ,而 是作 者 主 体意识 的载体 ,是作 品抒情主体 的主体意识较视角探析
新闻报道中叙述类作品的视角选择
新闻报道中叙述类作品的视角选择作者:王宝德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10期摘要:对记者而言,把握叙述类新闻报道的写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叙事作品中叙事视角的选择决定了情节的组织、意蕴的传达和结构的安排。
文章结合新闻报道的具体实例,分析和探讨新闻叙述视角的主要类型及其选择技巧,从而有助于新闻从业人员挑选最有效的视角,优化新闻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新闻报道;叙述视角;选择技巧中图分类号:G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31-02当今信息时代,新闻信息量日益增大,新闻媒体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新闻信息交叉覆盖和选题内容趋同的现象更加突出,获得独家新闻的机会越来越小,过去那种几家新闻媒体垄断信息资源的格局被打破。
这种情况迫使各新闻媒体只能在新闻叙述方式和角度选择上用力,从而大大提升新闻叙事的价值和地位,因此,有业内人士称当下是新闻的“讲述时代”。
重视精心选择新闻话语的叙述视角,讲究新闻叙述技巧,正是在新闻“讲述时代”增强新闻传播效果和媒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对于新闻报道来说,笔者认为主要采用的叙述视角有全知叙述视角、固定式限知叙述视角、转换式限知叙述视角和纯客观叙述视角四种类型。
本文拟结合具体实例,从叙述学的角度分析新闻报道选择叙述视角的艺术,以探讨新闻写作的叙事技巧。
一、全知叙述视角的新闻报道全知叙述视角是人们所熟悉的传统叙事作品惯用的一种视角,这种视角由于叙述者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即没有视角限制而获得了充分的自由,叙述者以无所不知、无处不在的“全知全能者”身份,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既可高高在上鸟瞰全貌,也可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知道所有人物的言行和心理,还能够了解过去、预知未来,叙述者甚至可以直接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评价。
这种全知视角使叙述者具有无限广阔的视野,他能“全知”地观照一切、讲述一切,从这个意义上看,这种视角似乎是没有缺陷的,然而,它的局限却正在于此,这种叙述视角往往会使人怀疑:这样的“全知”叙述可信么?特别是对于视客观真实性为生命的新闻报道,采用这样的视角往往容易导致新闻失实和主观倾向性。
新闻的叙事视角分析
新闻的叙事视角分析作者:韩晓梅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2期【摘要】新闻是一种向受众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本文主要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方面入手,借用有关叙事视角理论,对采用第一和第三人称叙事的新闻作品进行分析。
希望通过分析为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与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叙事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在叙事学的研究中,小说的叙事性早已为人熟知,许多叙事学著作研究也有关于小说的叙事本质、特征和方法等内容。
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叙事”,因此也应该具有叙事性。
可是新闻与小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也就提示我们新闻的叙事性与小说定有较大差异,如此一来对新闻的叙事性和叙事视角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新闻的叙事性按照通常解释,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真实或虚构事件进行叙述。
所谓“事(事件)”是指有目的的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及其结果。
而历史就是将无数的事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组合,对历史的部分或全体描述就为历史叙述。
因此历史叙述和新闻叙述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对真实事件的记述,只不过,历史是记述过去的事件,新闻是记述最近发生的事件。
可以说,今天的新闻有可能就是以后的历史。
从以上关于叙事的解释我们可以认为新闻就是一种“叙事”,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对公众来说有知晓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
这里的“报道”当然建立在叙述之上,或者就是叙述。
所不同的是,新闻的叙事往往要求按照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来进行,文学可以虚构故事,而新闻必须恪守真实这一生命线,真实性是新闻叙事与虚构性叙事的本质区别。
二、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分析就当下而言,在进行新闻写作时多采用第三人称的方法叙事。
也就是说通过隐藏了的“我”来对受众传播自己的观点或者所掌握的信息。
采取隐藏的“我”来讲述新闻时,记者多是以一种较为客观、较为清醒的旁观者角度来描述对象,是典型的限知叙事类型。
因为采用的是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所以第三人称叙事能够在纪实性的文本(如新闻)中增加文本的可信度,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主观判断带来的偏颇,同时也让读者能够信任记者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是新闻记者寻找、挖掘和叙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侧重点。
角度的不同决定了观察事物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认知。
因此,法国叙述学家托多洛夫认为“角度具有第一位的意义”。
当下新闻媒介的竞争并不完全是信息快慢和多寡的比拼,更多地是新闻角度的竞争,角度的不同往往是新闻文本最大的不同。
对于新闻角度,不应该简单地作为一个静止的概念来理解,或者说,它并不仅仅是新闻文本最终呈现出来的叙事角度,而应该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把握,惟有如此,才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判断和选择新闻事实,创造出新闻报道的“文本价值”。
新闻记者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大体上分为三步:立意、选材、叙事,为此衍生出三个步骤的角度选择:立意角度、选材角度、叙事角度。
这三个角度是层层深入、不断明确的整体,并直接导致了新闻事实的最终呈现结果。
立意角度:新闻主题的选择新闻立意是新闻记者对某种新闻事实或者新闻现象产生深刻认识或者感受而形成的新闻主题,而新闻立意角度则是确定新闻主题的视角选择。
对于同一新闻事实,从不同的新闻角度切入,往往会形成不同的新闻主题,并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
因此,新闻立意角度,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那么,应该如何把握新闻立意角度呢?首先,紧扣党和政府的路线、政策、方针,是新闻立意角度的首要选择。
我国的新闻立意总是要与我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当前工作紧密联系,惟有如此,才能导引社会舆论,指导当前工作。
比如扬州瘦西湖的“大学生船娘”的新闻之所以引起轰动,包括中央电视台等各大新闻媒介竞相报道,就在于新闻主题切合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及大学生就业观改变等。
其次,追求真善美,是新闻立意角度的永恒胚胎。
坚持真理,忠于事实,追求真实的生命存在与意义,是新闻立意的“真”;表现善良人性和博爱社会,追求正当与正义,捍卫真理与知识,是新闻立意的“善”;书写至真至善,表现社会和谐,实现美好事物或者心灵的澄明境地,是新闻立意的“美”。
张扬真善美,鞭笞丑陋与邪恶,是新闻立意的永恒胚胎,也是实现协调关系、监视环境、传播文化等媒介功能的主要途径。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析
2015年第9期因为社会传媒的不断发展,传媒界的新闻理念和新闻视角以及新闻叙事方式都在随之发生着新的变化。
新闻传媒以及作为记者或是编辑的从业者们的新闻视角也在发生着变化。
众所周知,因为新闻是基于事实的报道,所以新闻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这正符合叙事的定义。
正如新闻人穆青所说:“新闻是一种叙事文。
”虽然新闻也是叙事文,但作为一种通讯文体,新闻还有自己的独特性,由于新闻的特性是必须通过描述事件过程来揭示事情的真相,它的叙事结构、叙事方式等都区别于传统的叙事,因此新闻的叙事视角也不同于传统叙事视角。
一、新闻的叙事性特点“叙事又称为文学的叙事,就是用话语来描述生活的过程,叙事的对象是社会的人或社会的事。
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性作品则是直接的传达客观的事件。
”①但是由于对事件发生过程描述的把握程度不一,因而描述结果显示的真实性就不一样。
因此文学性的叙述和新闻叙述大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文学性的叙述加入了主观思想建构了一个虚构的空间,而新闻叙述必须是客观真实,当下发生之事。
叙事以它的生动性和可读性使得新闻更容易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
“新闻所具有的叙事性就是运用文学性的写作描写手法,将新闻的事实以叙述叙事的文学性写作方式展现给读者,赋予新闻报道一定的美感效应的新闻表现形式。
”②新闻叙事的本质是新闻信息的传递,新闻的真实性、显著性、接近性等特点使得新闻报道必须要将新闻事实当做一个叙事叙述出来。
“新闻的叙事性,既是新闻报道的文本显示的一种特点又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存在状态和一种新闻传播的态度,新闻所具有的叙事性是新闻媒介为了跟随社会发展得以生存和改革需要而对自身的进行的一种调整。
”③如对8·12天津爆炸事件的报道,除了对爆炸事件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爆炸发生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叙述,还增添了爆炸的细节描绘、爆炸场景的再现以及爆炸背景的交代。
使其更加通俗化和平民化,满足了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
新闻写作技巧浅谈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
(三)新闻导语写作的几种技巧 • 1.一语破的法。 • 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
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
性的新闻时,导语干脆利落:“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 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 2.设置悬念法 。 •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 读下去。 •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 这样一件事: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 大笔外汇。”为什么要“救活”鸳鸯?“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又怎样挽回了外 汇?导语对此一概不说,你想知道就得往下读。
第4页/共28页
二、学校通讯员如何发现新闻
第5页/共28页
二、学校通讯员如何发现新闻
1、国家当前教育热点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 2、社会热点和学校活动的有机结合; 3、市教体局工作要点和宣传重点 4、各类节日 5、学校重要活动 6、学校典型人物 7、学校的典型管理模式 8、学校的典型教学模式、教学成果
有意义的事实,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 新经验,紧密配合当前形势,为现实中心工作 服务。
2、形象性。通讯常采用叙述、描写、 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要求对人对事进行 较为具体形象的描写,人物要具有音容笑貌, 事情要有始末情节,第1以8页此/共2来8页 感染读者。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
(二)通讯的分类
第21页/共28页
三、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
• 3.欲擒故纵法 。 •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 1 9 8 2 年 1 0 月 1 4 日 , 美 联 社 发 了 一 条 讽 刺 美 国 经 济 的 稿 件 , 导 语 是 这 样 写 的 : “ 就 是 在 罗 纳 德 ·里 根 总 统 对 全 国 说 ‘ 美 国
浅析人民日报新闻叙述视角
浅析《人民日报》新闻叙述视角的变迁新闻学院10级黄怡楹摘要《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党报自从创刊以来到现在都在中国新闻领域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关键位置,作为中国政府的喉舌,该报中的文章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社论更是被称为中国政治的风向标。
社会的变化影响新闻写作方式的变迁,而新闻的叙述视角往往是新闻写作方式变迁的风向标,它从侧面反映新闻写作方式的变化和特点。
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不同时期的代表文本写作叙述视角的分析,总结阐释中国报业新闻叙述视角的变迁规律,并从中发掘变化背后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最后对新闻写作方式未来变化方向做出展望。
关键词:人民日报新闻写作方式叙述视角。
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1简述新闻叙述视角1.1什么是新闻叙述视角1.2新闻叙述视角的几种分类分类2 从《人民日报》看新闻叙述视角变迁2.1 《人民日报》简介2.2 不同时期的新闻视角3总结:客观视角是新闻叙事视角的趋势参考文献正文1.1什么是新闻叙述视角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集,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
新闻其本质也是特殊的语言与文本,所以我们可以把新闻叙述视角概括为:新闻的叙述视角就是新闻语言对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1.2新闻叙述视角的几种分类对叙述视角研究得比较精细的,是结构主义的批评家们。
他们对叙述视角的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法国的兹韦坦·托多洛夫把叙述视角分为三种形态: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
但新闻作为特殊的语言尤其是新闻的文本相比较普通的文本有其一定的特殊性,普通语言视角的划分对新闻叙述视角来说难免过于宽泛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不利于研究的方便,所以我们在此参照复旦大学新闻学黎明洁教授的划分方式,按照她的观点将新闻叙述视角划分为以下几种方式:1.全知全能视角该视角类似与托多洛夫的全知视角,“叙述者>人物”这一公式是对这一视角的型象概括。
叙事学视野中的都市新闻写作
业 务 研 讨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要 查活动中,适逢清水县陇东乡 在纷杂的社会现象中,从一般 朱湾村进行土地林权竞卖. 和 的会 议 , 领 导视 察 , 检 查中 我同行的单位领导当场指示, " 拣 " 出好新闻,首先要站得 在退耕还林政策大背景下,陇 高. 站得高,是一种透过现象 东乡通过土地竞卖的方式探索 看本质的能力,是一种长期学 " 还林 " 后的管护制度,很新 习积累起来的素质 . 我理解 , 鲜, 可以 归结 为一 种 制度 创 要想站得高,就要心中装有大 新,很有新闻价值,要求我按 局,了解国家经济发展 , 社会 好新闻的标准去采访 . 因此, 进步的大背景以及社会各行各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只选取了 业政策导向,熟悉所处城市的 " 拍卖现场" 这样一个横断面, 中心工作以及市情 ,民情 .把 用特写手法来表现陇东乡朱湾 采访的人和事放在特定的时代 村村民积极竞拍的现场,文章 大背景中,树立大局意识,用 结尾只用了县委书记的一段采 心中的大局作为衡量新闻价值 访,交待了背景,说明了土地 的 " 尺子 " ,从而获得有价值 林权拍卖的积极意义,全文不 的新闻线索. 到 600 字. 写成的 � 山乡拍卖 例如, 2001 年 3 月,在省 第一槌�� � 陇东乡土地林权竞 市组织的天水市退耕还林大检 卖现场速写 �,这篇 " 拣 " 来
� � � � � � �
37业 务 研 讨来自外,普通市民的监督功能, 娱 新闻叙事不可能存在政 乐功能不仅决定了都市新闻的 治 ,经济的真空,新闻话语更 社会传播功能,而且还潜在地 不是纯净 ,透明的表述,新闻 指明了它的传播形式�� � 与市 采编人员对事实的叙述是在特 民保持亲和感. 定理念的引导下和基于特定立 2,关注城市的发展动态 . 场的再现与重构,在坚持客观 城市中的人与城市的发展息息 公正的原则下,叙事策略和叙 相关,都市新闻在对市民给予 事技巧的背后是自身不同立场 关注的同时也离不开对城市自 的表露 . 明确了都市新闻的叙 身发展的关注 . 近年来,城市 事内容指向,不同的新闻传播 发展势头迅猛,而城市的迅速 者才能在叙事过程中做到有的 扩张必然带来道路, 交通, 住 放矢,对事件的符号再现,对 房等方方面面的膨胀,聚焦和 事实信息的传递才不会出现偏 展示 城市 化进 程中 的 节能 减 差. 排, 生态环保等民生问题,关 注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市民 都市新闻的叙事特质 生活环境的不断优化,不仅能 引起市民的强烈反响,也能为 "新闻事件的意义主要包 如何实现城市的又快又好发展 括两个方面:一是有用,二是 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有趣. 新闻价值所包含的因素 除此之外,关注城市中的 大体都可以纳入这两个方面 . " 文化传承保护 , 市民的休闲娱 " 有用和有趣代表 了受众对新 乐等等也往往是都市新闻的关 闻 传 播的 两 个基 本需 求 " , 注热点. 但是,作为党报的都 这是郑兴东教授在谈到新闻意 市新闻与一般报纸所报道的都 义 时, 对新 闻 价值 的一 种 判 市新闻却有着不同的内涵. 如 断 ." 有用" 和" 有趣" 也许 前所述,都市新闻是以市民为 更多的是体现在都市新闻,那 读者群,它所反映的是普通市 么,在对既定事实的叙述中如 民的生活,回答的是与市民生 何才能兼顾二者呢?都市新闻 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而党报是 的内容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它的 党的喉舌,是党的舆论宣传工 叙事特质: 具,它所报道的都市新闻不仅 1 , 贴近性 . 都市新闻 既 要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不是雾里看花的文学虚构,也 更重要的是善于从特殊性中发 不是紧跟形势的时政要闻,让 掘普遍性,它所选择的一件事 都市新闻 贴近寻常百姓生活, 要代表一类事,甚至几类事, 为市井人家服务,这在很大程 以引起党和政府的关注 .换句 度上就是都市新闻中对市民有 话说,党报报道都市新闻,既 用的实用信息 .比如 � 三明日 要反映都市市民生活,为市民 报� " 都市 新闻 " 在 2009 年 提供服务信息,更应体现党报 就 多次 报道 , 披露 " 健康 讲 主流报纸的风格,正确引导舆 座 "骗钱伎俩,提醒老年朋友 论,使都市新闻与党报新闻相 小心上当受骗 .还有一些与健 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关注民 康 ,购物等相关的信息,用老 生的同时,为丰富新闻版面内 百 姓的 语言 , 讲老 百姓 的 故 容开辟一方新阵地. 事,不仅能让读者从中学到相
新闻特写常用的写作方法
新闻特写常用的写作方法
新闻特写是一种对人物、事件或现象进行深入报道和观察的新闻报道形式。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新闻特写写作方法:
1. 描述细节: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和人物的情感。
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2. 采访报道:通过与相关人物的采访,直接引用他们的话语,展现他们的观点和情感。
采访报道可以呈现多个视角,让读者对事件有更全面的了解。
3. 并列对比:通过对比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或不同的观点,突出特写报道的主题。
通过对比,更好地展示出人物的特点或事件的矛盾和争议。
4. 个案分析: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通过深入分析个案中的细节,展示出普遍性的问题或现象。
通过个案分析,能够更好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5. 叙事手法:采用叙事的方式讲述事件或人物的经历,通过叙事的张力和节奏,吸引读者的兴趣。
叙事手法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6. 观点评论:在特写报道中,作者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但要注意客观公正。
观点评论能够给读者提供思考的角度,并指导读者对事件进行深入思考。
7. 图片和图表配合:在特写报道中,可以加入一些图片或图表,通过视觉形式进一步展示现场情况或统计数据。
图片和图表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眼球和加深对事件的理解。
总之,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有多种,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使报道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关注,并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新闻报道选择叙述视角的艺术
新闻报道选择叙述视角的艺术作者:徐锡前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01期[摘要]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是指记者讲述新闻内容的角度,对一则新闻报道选择适合的叙事视角极其重要,叙事视角是新闻报道的灵魂,决定新闻报道在新闻世界里的独特地位的高低。
随着新闻传播方式向多元化发展,新闻媒体世界竞争愈来愈激烈,与此同时,获得独家新闻的机会也大幅度减少,对新闻记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基于此,怎么写新闻报道已经变成记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对于现代新闻记者怎么写新闻比写什么更显得重要。
因此,新闻记者必须掌握选择叙事视角的艺术,对叙事视角进行精心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新闻世界里独家新闻的地位。
本文旨在分析叙事视角的含义,探讨其特点,指出相关新闻报道选择叙事视角的艺术。
[关键词]新闻报道叙事视角选择艺术[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96-01一、新闻报道叙述视角的含义叙事视角是构建一个文本内容的前提条件,是叙述者怎样讲故事的角度。
对读者来说,叙事视角是他们观察故事世界的眼光,也是他们观察故事世界时赖以凭借的工具。
顾名思义,新闻报道叙事视角的含义从此可以看出,新闻报道叙事视角是指记者写新闻内容时所考虑的角度问题,怎么写新闻内容,叙述时观察新闻内容的角度。
视角是记者和新闻的心灵结合点,是指记者把他体验到的知识转化为语言的基本角度,在新闻写作中尤为重要,记者必须精心选择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
叙述视角决定某一个事实,因此,可以说叙述视角在叙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尤其在新闻报道中叙述视角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对同一个事实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叙述,会有不同的结果,同一个事实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结果会变成几个不同的事实。
新闻报道中记者的叙述视角决定新闻事实,记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结果所叙述的事实不同,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的事物也有所不同。
新闻记者想要写好一则新闻,那么必须精心选择叙述视角,因为叙述视角决定新闻的客观事实,决定在新闻世界里的地位。
叙事视角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
叙事视角在新闻写作中的应用作者:顾军来源:《今传媒》2008年第01期新闻记者作为新闻叙事视角的选择者,他选用怎么样的视角进行叙事,不仅关系到新闻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外在形态,也涉及到建构新闻事实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几篇有影响的报道的分析,来阐述叙事视角在新闻写作中的一些应用,并揭示因视角运用不当产生的相关问题。
2006年11月23日,《南方周末》刊发报道《狷狂黄健翔》。
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名人与记者的争论。
厘清争论中的个人动机及评价个人的私人行为并不是新闻学所要关心的话题,本文更愿意就该报道的文本从叙事学的层面进行解剖。
按照暨南大学肖伟在《全知视角对几类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影响》一文中的归纳总结,全知视角在消息来源、主题评论、心理描写三个方面最容易造成阅读性失实①。
“当然关于黄健翔——从不少人的嘴里可以得知,他自负,偏执,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很难和周遭人相处良好。
而这一切都不重要了,有谁不以自我为中心呢?他是不会在意这些的。
他在意的是:我是一个艺人。
”新闻报道中,当记者无法一一亲身经历事实时,消息源无疑成为记者建构新闻事实的重要基础。
因为此,西方新闻界才将“消息源秘匿权”视为新闻伦理的最高准则加以捍卫,就是要保障新闻事实来源的基础不被破坏。
对消息来源本身的描述也构成事实的一部分。
在这段话中,“从不少人的嘴里”是一个极其模糊的消息源交代,“他在意的是:我是一个艺人”这是谁告诉记者的?在这段中作者将从不同消息源采访来的信息糅合在一起,不交代各自的来源,直接就将信息转化为叙述者的结论。
对读者而言,构成了阅读上的疑问。
“更是这样的一个人:过度敏感,过度自信,过度防卫。
作为一个‘名人’,他过度地“表现激情”,面对公众,面对敌意,他不知道如何承担这些口诛笔伐。
这是一个男人的内心世界,骄傲而自我。
当成年男人表现‘失当’,必然会产生冒犯和对峙。
”“报道新闻应该进行‘展示’而非‘陈述’”②。
新闻消息通讯写作
新闻(消息、通讯)写作技巧新闻写作的角度“角度”一词,源于摄影,是个视觉上的概念。
外国有个故事,说是两个人同在一幢林间木屋中向外面望,一个看到满天星斗,一个看到的却是泥泞道路。
为什么?就在于两个人观察角度不同,一个向上看,一个向下看。
新闻角度,就是报告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不同的侧面。
其中又分为选题角度:即同一新闻事件和人物,从不同方面予以报道;取材角度:即同一新闻主题,选取不同的材料予以报道;写作角度:同一主题同一材料,表达手法不一样。
(摘自《应用写作》1992年第4期)新闻的写作特点新闻的特点短小精练:新闻要短小精练,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就小记者采写新闻来说,写好短消息,便于迅速及时的报道新闻事实,同时也锻炼小记者的采写能力;就读者阅读新闻来说,它便于阅读。
语言生动简洁:新闻的语言只有生动、简洁,才能吸引读者“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的写作是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按事实重要性程度和读者关注的程度先主后次的安排,内容越是重要的,读者越是感兴趣的,越要往前安排,然后依次递减。
这在新闻写作中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新闻导语的几种写作方法叙述式导语的写作: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描写式导语的写作: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
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
议论式导语的写作:往往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
一般分为三种形式:评论式、引语式、设问句。
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背景材料在不少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交代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更要紧扣主题,还有交代背景时不宜太多,材料要写的生动活泼。
写作的表达方式如何选择适合的叙述视角
写作的表达方式如何选择适合的叙述视角叙述视角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它决定了作品的叙述方式和效果。
选择适合的叙述视角可以更好地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文将探讨写作的表达方式和如何选择适合的叙述视角。
一、写作的表达方式写作的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形式。
它们在不同的场景和目的下使用,并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表达方式:1. 叙述:叙述是一种客观、中立的方式,用来讲述事实或故事。
通过叙述,作者可以将事件按照时间顺序展现给读者,使读者了解事件的经过和发展。
叙述通常用于叙事文学作品中,如小说、传记等。
2. 描写:描写是一种通过形象、细腻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场景、物品等的方式。
通过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感知和感受。
描写常用于文学作品中,如诗歌、散文等。
3. 抒情:抒情是一种通过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抒情作品通常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情绪。
抒情常用于诗歌、歌词等。
4. 议论:议论是一种通过辩论、分析等方式来表达作者观点和立场的方式。
通过议论,作者可以向读者传达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判断。
议论常用于文章、评论等。
二、选择适合的叙述视角选择适合的叙述视角对于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叙述视角,并分析其适用场景和效果:1.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是指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故事或事件。
通过第一人称叙述,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主人公的情感和思想。
第一人称叙述通常用于讲述个人经历或者传记等。
2. 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第三人称叙述视角是指从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故事或事件。
通过第三人称叙述,读者可以客观地看待事物,了解各个角色的行为和心理。
第三人称叙述通常用于小说、故事等。
3. 插叙叙述视角:插叙叙述视角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观点。
通过插叙叙述,作者可以向读者传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作者:刘文涛来源:《新媒体研究》2016年第20期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新闻写作的难度也发生了改变,新闻工作当中对于叙事视角的要求越发严格。
为了更好地表达新闻事件,从而使新闻事件更加引人注目,新闻工作者需要抓住新闻写作以及摄影两个方面的叙事特点。
文章主要研究了在新闻写作及摄影方面的叙事视角。
笔者从新闻叙事视角的相关概念角度出发,深入地分析了在新闻写作及摄影方面是如何突出叙事视角的。
期待通过对该部分知识的了解,能够优化新闻事件的叙述,使新闻事件更加突出。
关键词新闻写作;新闻摄影;叙事视角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20-0145-02在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出现了叙事学这学科理论,通过近40年的发展,其在新闻写作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对于新闻事件的报道,不仅要能够详细说明新闻事件的内容,还需要对新闻事件的编写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吸引观众和读者的目光。
新闻事件的报道,其写作的结构是典型的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在新闻写作当中应用不仅要遵守新闻写作的客观规律,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叙事理论。
下面笔者就对新闻叙事视角进行描述。
1 新闻叙事视角概述所谓新闻叙事视角通常是指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口吻和身份,其主要体现了记者与新闻事件之间的叙述关系。
从其本质上来说,新闻叙述视角是记者决定采用何种方式、身份对新闻事件进行描述与叙述;从其所具有的功能上来说,叙事视角更加重视叙述新闻事件本身的完整性与艺术性,使所写作出来新闻文章更加具有吸引力,也更加能够触动人心。
2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对于新闻叙事视角的分类,人们对其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根据其最终的讨论结果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2.1 零焦点叙事零焦点叙事又被人们称之为全知视角,这种类型的叙事视角,记者没有一个固定的视角对新闻事件进行叙述,更加像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上帝,能够洞察到新闻事件的一切内容和信息[1]。
新闻叙事视角研究综述
2015年第10期新闻叙事研究主要集中在新闻的叙述声音、叙述者类型、新闻叙事视角及其效果、新闻叙事时间、新闻叙事结构等从经典叙事学理论引发的一些研究范畴。
但是也存在争议,如对新闻叙事视角的类型和效果,就有一些不同的观点。
本文对此进行梳理和分析,主要集中在新闻叙事视角类型及其效果。
由于电视新闻和网络新闻叙事与报纸新闻相比,具有较大差异,所以在此只以报纸新闻叙事的研究为考察对象。
一、新闻叙事视角的界定和分类叙事视角是叙述者与叙述对象特别是人物之间的关系,通常分为全知全能视角(零聚焦)、内视角(内聚焦)、外视角(外聚焦),以及固定式、移动式和多重式视角(聚焦)等。
何纯将叙事视角归到“新闻叙事声音”中,认为叙事视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叙事框架,而叙事框架是由叙事人选择和掌控的,决定着叙事人“说什么”和“不说什么”。
①所以,叙事视角应该成为叙事声音发出机制中的重要因素。
盛佳婉参照热奈特对于视角的定义,认为视角是“视觉”层面,即“谁看”的问题,不能简单划归为叙事声音。
②这两者的不同意见,在于是否把叙述者和观察者看作是同一个人。
叙事视角是叙事者的视角还是感知者的视角?正如方毅华所说的:“要把叙述者和看者(感知者)区别开来(当然,很少的情况下这两者是同一个人,比如第一人称的叙述者,但是仍然有叙述的“我”和经历故事的“我”的区别),叙述视角涉及到叙述者权力的限制问题,是叙事者为了实现某种意图而采取的策略。
”③若把叙事视角当作是叙事者采取的策略,那叙事视角就是叙事者本人(记者)的视角;若把视角看作是“视觉”层面,是当事人看待事件的角度,叙事视角即是看者的视角。
对新闻叙事视角分类的依据,曾庆香认为叙事视角的分析主要包括四个层面:其一,按照叙事者所知信息是否大于文本人物所知分为全知和限知视角;其二按照叙事者是否参与和目击情节分为外视角和内视角;其三,按照叙事者数量一个或多个分为单一或多元视角;其四,按照叙事者在文本中所出现的人称分为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
新闻联播的叙事结构对作文写作的启示
新闻联播的叙事结构对作文写作的启示新闻联播是我国最主要的重要新闻节目之一,它以客观、准确、简明扼要的方式传递着国内外的重要新闻。
在新闻联播的叙事结构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对作文写作有启示的地方。
本文将探讨新闻联播的叙事结构对作文写作的启示,并提供一些建议来改善作文的表达和逻辑性。
一、寻找新闻联播的叙事逻辑新闻联播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的叙事结构,即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然后逐渐展开,且具体细节逐渐减少。
这种叙事结构使得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得关键信息,并能够快速理解新闻的重点。
这启示我们在写作时,应该先明确主题,并集中精力在核心内容上。
通过给出关键信息,然后逐渐展开论述,可以有效提高作文的逻辑性和阅读体验。
二、注意配图的选择和使用在新闻联播中,每个重要新闻都会配以图片或视频素材,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新闻内容。
这提醒我们在作文写作中,可以使用图表、实例和引用等手段来增强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通过插入适当的配图,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
三、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新闻联播的叙事通常以客观语言表达事实,对新闻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概述。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作文写作中要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避免主观情感色彩过重,并使用简洁、明确的表达方式。
语言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信息,使文章更具有权威性和可读性。
四、注重时间结构和连贯性新闻联播的时间结构非常重要,它以时间节点为线索,将新闻事件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写作时,也需要注重时间结构和连贯性。
可以使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样的时间词汇,或者采用时间线条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接受和记忆文章的内容。
五、关注新闻联播的焦点和新意新闻联播通常会关注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件,并强调新闻的新意。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写作时,应该关注文章的焦点和新意。
选择具有独特性和热点的话题,并通过提供新鲜的观点和想法,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新闻的叙事视角探索
在新闻报道中,叙事视角是决定读者对事件理解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篇好的新闻报道不仅要全面、准确地呈现事件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考虑读者的背景、观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叙事视角来进行报道。
第一种视角是客观视角,即以事实为基础,尽量避免加入个人情感和价值判断,让读者自己进行理性判断。
这种视角在新闻报道中非常常见,尤其在大规模事件的报道中。
例如,在报道一起恐怖袭击事件时,新闻媒体通常以客观冷静的口吻,描述袭击的时间、地点、人数等基本信息,并会引用相关当局的声明和证词。
这种叙事视角的优点是能够尽量避免人为干扰,让读者自行判断,缺点则是可能会让报道显得过于苍白乏味,缺少读者情感共鸣。
第二种视角则是主观视角,即从个人的情感、态度、立场等角度出发,对事件进行评价和解读。
这种叙事视角的优点是能够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有助于增加读者对事件的关注程度和共鸣。
然而,这种视角也容易引发争议和分歧,因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情感和态度。
第三种视角则是第三人称叙述,即采用旁观者的视角,对事件进行观察和描述,同时尽量避免受个人情感和立场的影响。
这种视角的优点是能够保持客观性和中立性,减少受到主观情感的影响。
缺点则是可能会显得较为冷漠和缺乏共鸣。
在选择叙事视角时,新闻媒体需要根据事件的性质、背景和读者的特点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加以平衡。
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保障读者的知情权和表达权,才能让新闻报道真正起到传递信息、引导舆论的作用。
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研究
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研究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而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和吸引读者注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独特的视角,可以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背后故事,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读,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其中。
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可以通过选择特定的受访对象来展示。
常规的新闻报道中,受访对象通常是相关当事人或官方人士。
通过选择一些与事件相关但通常被忽略的受访对象,可以带给读者不同的视角和观点。
在报道一场自然灾害时,可以采访一位当地居民,通过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展现灾害对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的抗灾精神。
这样的报道可以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灾害的真实影响。
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可以通过对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度挖掘。
新闻事件往往只是冰山一角,背后可能存在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通过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解读,可以为读者展示事件更深层次的影响和意义。
在报道一起校园欺凌事件时,除了报道受害者和肇事者的故事,还可以对校园欺凌的原因进行深入报道,如学校管理不善、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
这样的报道能够引起社会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关注,并促使相关方面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还可以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特定选择来展示。
新闻事件往往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通过选择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和时间背景,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和生动的叙事。
在报道一起重大事故时,可以选择在事故发生地点进行实地采访,通过对受访人的讲述和现场环境的描述,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事件的紧张和悲伤,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事故的原因和后果。
新闻采访写作中的独特视角还可以通过对受访对象的言行进行逆向解读。
面对采访,受访对象往往会选择用自己的角度解释事件,但通过解读和分析他们的言行,可以发现其中的矛盾和隐含信息。
这种逆向解读可以带给读者新的思考角度和深度解读。
在报道一起政治丑闻时,可以通过解读相关官员的言辞和行为,揭示其隐藏的政治动机和权力欲望,为读者呈现事件的复杂性和深层次原因。
深度报道的叙事
深度报道的叙事视角深度报道很多具有故事性,事实具有令人瞩目惊心。
所以,这类新闻因事件本身的重大性以及群众的激愤情绪,这类报道首先就能吸引受众,因而,在讲解这个新闻时,如果再有很好的叙事技巧的话,就很容易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运用的一系列悬念,细节特写,人文情怀等表现手法就是一个栏目的叙事技巧,这就是采用复线的叙事方式。
单线式为主,体现为一人一事的叙述。
报告文学出现全景式结构的文本。
此结构以线型中的复线为主,不再局限和拘泥于单一事件或人物的叙议,而是以某一重要事件为叙说主体,多方位、多层次地展示其“台前幕后”的萌生、发展以至高潮、结局的脉络。
新闻作品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一个对新闻事实或新闻现象的叙事过程。
它是记者将新闻信息用符号进行叙事的过程,只有通过记者的叙事,新闻形成文本进而才能传播开来,但如何叙事,则直接关系到传播效果。
例如《新快报》曾选择4名记者对广州的餐饮酒店进行卧底,然后以日记体的叙事形式把所收集到的新闻事实写出来,四篇报道都是用第一人称的内视角角度,写自己的所见所闻,从而使报道读起来故事性很强,也很有真实感与现场感。
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各布逊曾以图标的形式列出了一个影响广泛的模式:情景信息发送者………………………………接收者联系代码在这六个要素中,其中代码指信息所表现的意思,情景指信息所涉及到的词语所指的对象,联系指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联系。
从这个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叙事的基本过程。
引用到新闻报道中,就是记者如何根据新闻信息与新闻发生的场景等,联系起来进行叙事,来传播新闻信息的手段。
(一)、深度报道写作的切入口深度报道不是以揭露丑恶为唯一目的,也不是仅仅为了追求轰动效应,深度报道是为了揭露新闻真相,挖掘新闻事件或现象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剥开这个错综复杂的背后原因链,从而引起解决的重视与下手点。
它最主要的本质任务还是与西方“扒粪运动”一样,以揭露起到监督的作用,达到社会的瞭望哨功能。
因而,深度报道是有鲜明报道主题的新闻报道,既然强调主题,就必然要选择好写作的切入口从而恰当地反映主题,同时,这类新闻在很多情况下,要么已经被事先报道,要么因阻力原因难以揭露,那么,如何使报道不再重复,如何找准揭露的突破口从而顺利进行采访与写作,就需要选准切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