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构图

合集下载

园林构图中景观艺术表现手法造景

园林构图中景观艺术表现手法造景

图3-31 蜿蜒的曲径增加了游园的时间和空间
三、实景与虚景
5.地形空间 6.山石空间
图3-32 假山虚实空间的交替变化
三、实景与虚景
(二)其他园林要素虚实空间的塑造 1.光影 2.香气 3.声音 4.云雾
四、框景与夹景
(一)框景
图3-33 利用树木的枝干作为取景框
四、框景与夹景
(二)夹景
图3-34 夹景手法在园林中应用
2.邻借 3.应时而借
图3-40 西湖十景的断桥残雪是典型的因时而借
七、内景与借景
4.仰借 5.俯借 (二)借景手法 1.开辟赏景透视线 2.提升视景点的高度 3.借虚景
八、季相造景
图3-41 济南红叶谷彩叶树种的季相造景
★ 实例分析
1.颐和园借西山之景分析
图3-42 颐和园借西山之景
★ 实例分析
项目二
园林构图中景观艺术表现手法
一、主配手法 二、抑景与扬景 三、实景与虚景
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框景与夹景
五、前景与背景 六、漏景与添景
七、内景与借景
八、季相造景 ★ 实例分析
★ 实训
一、主配手法
(一)抬高或降低主景法
图3-28 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塑
一、主配手法
(二)轴线布景法 (三)透景线焦点法 (四)对比法
2.利用洞门框景分析
图3-43 洞门作为取景的画框
★ 实训
一、实训题目 二、实训目的 三、实训区的选择要求 四、资料提供 五、成果要求 六、评分标准
五、前景与背景
图3-35 墙面作为背景衬托前面的树木山石
六、漏景与添景
(一)漏景
图3-36 苏州园林中的漏窗
六、漏景与添景

园林构图的名词解释

园林构图的名词解释

园林构图的名词解释园林构图是园林设计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它涉及到将各个景观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令人愉悦、和谐的视觉效果。

园林构图旨在通过布局、形状、颜色和材质的选择来表达设计师的意图和观赏者的感受。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园林构图名词解释。

1. 铺装:铺装是指园林中的硬质地面材料,如石板、砖块或混凝土。

铺装的选择可以根据景区的主题和功能来确定,同时也要考虑到人流量、耐久性和可维护性。

2. 水景:水景是指园林中的水体部分,包括池塘、喷泉和瀑布等。

水景的构图要考虑水的流动方式、景观和声音效果,以及周围植物和建筑物的配合。

3. 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是指在园林中选择和安排植物的方式。

它可以通过植物的高度、颜色、形状和纹理来创造不同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要考虑到季节变化、生长习性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4. 空间布局:空间布局是将不同的景观元素组织在园林中的方式。

它可以通过路径、庭院、露台和草坪等元素来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

空间布局要考虑到人流路径、视角和景观的层次感。

5. 灯光设计:灯光设计是运用灯光来烘托园林夜景的一种方式。

通过选择适当的灯光色彩和照明角度,可以强调园林中的重要景观元素,并创造出浪漫、温馨的氛围。

6. 配色方案:配色方案是园林中各种景观元素的颜色搭配方式。

配色方案可以通过颜色的对比和协调来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表达设计师的主题。

同时,配色方案也要考虑到植物的季节变化和观赏者的感受。

7. 线条和形状:线条和形状是园林构图中的重要元素,它们可以通过路径、边界和建筑物的形状来创造出流畅、动感或几何化的效果。

线条和形状的选择要依据设计风格和主题,同时也要与周围环境和建筑物相协调。

8. 自然元素:自然元素是指园林中与自然有关的要素,如石头、木材和土壤等。

自然元素的运用可以增加园林的自然感和质感,并与植物和水景相融合。

9. 背景与前景:背景与前景是指园林中的景物分层关系。

背景通常是较远的景观元素,如山脉或建筑物,而前景则是较近的景观元素,如花坛或雕塑。

园林艺术及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及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及构图法则
• 园林艺术概述 • 园林构图法则 • 园林要素与构图 • 园林空间与层次 • 园林艺术的实际应用
01
园林艺术概述
园林艺术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园林艺术是运用自然元素和人造 景观创造宜人环境的一种艺术形 式。
特点
注重空间感、比例与尺度、色彩 与质感,以及意境的营造,旨在 提供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 的享受。
景观营造
通过植物配置、地形改造、水景设计等手段,营造优美的公园景观, 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游憩设施
公园绿地规划需考虑游憩设施的布局,合理设置步道、座椅、照明 等设施,提高公园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庭院景观营造
私密性需求
庭院景观营造需考虑私密性需求,通过植物、围 墙、篱笆等元素营造安静、隐蔽的氛围。
03
园林要素与构图
植物的运用
植物配置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 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花卉等, 形成层次丰富、色彩斑斓的植物 群落。
季相变化
利用植物在不同季节呈现出的不同 色彩和形态,使园林景观随季节变 化而变化,增加观赏的趣味性。
空间营造
利用植物的遮挡和引导作用,形成 不同的空间感,如私密空间、半开 放空间等,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小品选择
选择与园林风格和主题相 符合的小品,如雕塑、灯 具、座椅等,起到点缀和 装饰的作用。
位置布局
合理安排小品的位置和朝 向,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 调,同时满足人们的使用 需求。
文化内涵
小品不仅是装饰品,还应 该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 考。
04
园林空间与层次
空间的界定与划分
空间的层次与序列
空间层次

园林构图的概念

园林构图的概念

园林构图的概念园林构图是指在设计和规划园林景观时,根据美学和功能要求,将各个景点、绿地和人工构筑物有机地安排在园区中,以达到美观、舒适和实用的目标。

园林构图是园林设计的基础,是一种全局性的规划设计活动。

园林构图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园林构图要考虑整体性。

园林建设通常是一个由多个景点和绿地组成的整体,而不是孤立的个体。

园林构图应该将各个景点和绿地之间的关系、动线和空间形式进行统一规划,使整个园区呈现出和谐、连贯的整体效果。

其次,园林构图要注重景点的布局。

景点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它们通常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意义,如观赏、休憩、娱乐等。

在园林构图中,应根据景点的性质和用途来确定其位置、规模和形式,使景点既能够发挥各自的功能,又能够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第三,园林构图要考虑绿地的布局。

绿地是园林景观的基础,它们不仅具有装饰和美化的作用,还可以提供人们休息和活动的场所。

在园林构图中,应根据绿地的大小、形状和位置,合理布置绿地的种类和数量,使其既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够与景点和其他绿地相互衔接。

第四,园林构图要考虑人工构筑物的布局。

人工构筑物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建筑物、雕塑、水池等。

在园林构图中,应根据人工构筑物的用途和意义,选择合适的类型、形式和位置,使其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形成统一的整体效果。

第五,园林构图要注重空间的组织。

空间是园林构图中的基本要素,它有助于定义景点、绿地和人工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和结构。

在园林构图中,应创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形式,如开放空间、封闭空间、连续空间和分段空间,使人们在园区中可以体验到不同的空间感受和层次感。

综上所述,园林构图是一项综合性的规划设计活动,它要考虑整体性、景点的布局、绿地的布局、人工构筑物的布局和空间的组织。

通过合理的构图,可以使园林景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也能够满足人们对美观、舒适和实用的需求。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第六章 园林形式构图原理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第六章  园林形式构图原理
1、主体升高
用基坐把主景抬高,在竖向上突出主景;
2、运用轴线和风景视线焦点; 3、运用动势向心 4、面向朝阳
上述几种突出主景的方法往往不是单独处理,常常是 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此外,还有色彩、体量、形态、质地等也都具有强调 主景的作用。
凡尔赛宫拉通娜泉池及壮观的中轴
东北农业大学校园
构图重心
可借山峰、宝塔、大树等。
(4)俯借:是指俯视可借看的景物。
(5)应时而借:是指利用一年四季的自然季相变化景色
和朝夕景象而言。就植物四季变化而言, 有春借桃柳、夏借塘荷、秋借红叶、冬借冰雪。
(6)映借(镜借):是在室中设镜,通过大面积
的镜面将室外景色借进室内。 此外,平静的水面也可映出一份天地来。
第一步:首先确定思想主题。 第二步:考虑园林的主景。主景是核心,是重点,要有艺术
感染力,要体现园林的主题; 第三步:位置安排。一般全园的主景常设在全园的平面构图
中心和立面构图中心。平面与立面构图中心可以 合二为一,也可以分开。 第四部:考虑配景。配景起衬托主景的作用,处于从属地位 。
突出主景的方法:
• 规则式园林主景常设在几何重心(有对称性); • 自然式园林则把主景设在自然重心(不对称,但
均衡)上。
英国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法国
三、对比与谐调
• 对比:组成整体的要素之间在同一性质上彼此的 个性强而共性弱;
• 谐调:组成整体的要素之间在同一性质上彼此的 个性弱而共性强。
• 对比是为了取得变化,谐调是为了达到统一;
园林形式构图中对比与谐调运用主要方法:
1、形 状对比7、色 彩对比源自2、体 量对比对比与 谐调
3、方 向对比
4、开 合对比
6、虚 实对比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 则
2020/11/27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一、多样统一原则
又称统一与变化原则。园林艺术应用统一的原则是指园林 中的组成部分,它们的体形、体量、色彩、线条、形式、风 格等,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 觉。
由于一致性的程度不同,引起统一感的强弱也不同。十分 相似的一些园林组成部分产生整齐、庄严、肃穆的感觉,但 过分一致又觉呆板、单调、乏味。所以园林中常要求统一中 有变化,或是变化中有统一,才使人感到优美而自然,而 “自然”则是构图的最终要求。
如园林中常把山水互相配合在一起,使垂直方向上高耸的 山体与横向平阔的水面互相衬托,避免了只有山或只有水的单 调;广场的水平横向与乔木的竖向对比等。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六)体量对比
§ 体量对比:实际是大小的对比与谐调,并包括粗细与高低的 内在因素。
互为补色的色相如红和绿、蓝和橙、黄和紫等能产生强烈 的对比。例如我国皇家园林的红色宫墙和绿色树木的对比往 往给人以鲜明印象。在中国一般只有皇家宫苑才能使用纯黄 琉璃瓦,它和红色的墙面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这便是 红、黄、蓝成功搭配的一例。
常绿树前的白色大理石雕像,无论色彩或质地都是恰当的 对比,使主题十分突出。以常绿树为背景衬托花灌木,体形 色彩均能产生对比,效果很好。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第六章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三)疏密对比 所谓“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提法就是讲究疏密对比的
艺术手法。在园林艺术中,这种疏与密的关系突出表现在景 点的聚散上,聚处则密,散处便疏。

园林景观设计之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景观设计之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的变化。
• A、形象对比:园林中构成园林景物的线、面、体和空间常具有各种不同的
形状,在布局中只采用一种或类似的形状时易取得协调和统一的效果即调和,
相反则取得对比。园林布局中,形象的对比是多方面的。以短衬长,长者更 长,以低衬高,高者更高,这都是形象对比的效果。
• B、体量对比:体量相同的物体,放在不同的环境中,给人的感觉也不同,
• (4)命名题咏产生联想。好的题名题咏不仅可以对景起画龙
点睛的作用,而且含义深、韵味浓、意境高,能使游人产生诗
情画意的联想。如平湖秋月,曲院风荷,荷风四面亭,看松读 画轩等。 • (5)利用植物拟人化产生比拟联想。运用植物的拟人化特性 美、姿态美给人以不同的感染而产生比拟联想,如松、竹、梅
为“岁寒三友”,象征不畏严寒、坚强不屈、气节高尚,梅、
兰、竹、菊为“四君子”,枫——晚秋更红,荷——出淤泥而 不染等。
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
不对称均衡
稳定
六、比拟与联想(寓情于景、寓意于景)
• • (1)以小见大、以少代多,产生联想 摹拟自然山水,创造小中见大,咫尺山林的意境使人有真山真水的感受,但这种摹 拟不是简单的模仿,而且常常不是全部自然山水的摹拟,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局部 的摹拟。 (2)运用建筑雕塑产生联想 这些造型常与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神话小说、动植物形象相联系,使人产生艺术联 想。如卡通式的小屋、蘑菇亭、月洞门、名人塑像、仿竹仿木坐凳、各种雕塑等。 • (3)利用文物古籍产生联想 参观神化传说或历史故事的遗址或模拟遗址时,自然会联想到当时的情景,给人以 多方面的教益。如杭州岳坟、灵隐寺、武昌的黄鹤楼、成都武侯祠、杜甫草堂等。
花架的支柱便是简单韵律
交替韵律
起伏韵律
拟态韵律

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一、对比与调和
1、对比 在造型艺术中,把两个完全对立的事物做比较,叫
做对比。对比是造型艺术构图中最基本的手法,在 园林绿地中采用对比处理,可使景色生动、活泼、 突出主题。 对比的手法:形象对比、体量对比、方向对比、开 合对比、明暗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材料质 感对比等。
第二节 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中的运用
第一节 比例与尺度
第一节 比例与尺度
一、比例
1、概念 比例是一个数学关系。 但也是一个美学概念。 黄金分割也不能看做是永恒的形式美的限定。更不
能将艺术纳入纯数学的推导。事实上,除了黄金分 割以外的比例也有是美的。如火车的长宽比不符合 黄金分割,但它的造型不可否认是美的。因此,美 除了数的比例关系以外,还是一个感觉和经验上的 审美概念。
第二节 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中的运用
形象对比 长宽、高低、大小的不同形象的对比。 建筑与植物的形象对比。 山石、植物等。
第二节 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中的运用
体量对比 体量大小不同的比较 体量相同的景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的比较。
第二节 多样统一规律在园林中的运用
方向对比 景物立面造型的处理,横向、纵向、纵 横交错的处理。
第一节 比例与尺度
二、尺度
1、概念 尺度是指人与物的对比关系。是以人为标尺,对比
使用空间的度量关系。比例只表明各种对比要素之 间的相对数比关系,不涉及对比要素的真实大小。 以人为标尺的比例关系就是“尺度”
第一节 比例与尺度
第一节 比例与尺度
二、尺度
2、尺度在园林中的应用 1)以人的身高为度量。园林中的栏杆、踏步、围
为基本模度,利用划分、拼接、组合等手法,按照 整倍数关系来形成空间场所。 环境的尺度对比:小中见大、大中见小等 常用尺度:按照人体工程学、行为心理学的理论规 律,形成的常用尺度数据。

园林设计原理-景观构图与空间序列

园林设计原理-景观构图与空间序列
园林设计原理
第一章 (园林)景观构图与 空间序列
1
本章节主要内容与重点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景的观赏
1) 几个重要的名词与概念 2) 视阈与视距
2. 视景空间
1) 风景视线与导游线 2) 视景空间
3. 空间序列
1) 空间序列的类型 2) 动态空间 3) 空间序列的组成
2
§1 景的观赏
景可供游览观赏,但不同的游览方式会产生不同 的观赏效果。因此,如何组织好游览观赏是一个值 得思考的问题。掌握好游览观赏的规律,反过来又 可指导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12
对建筑的观赏,可分别在建筑物高度的1、2、3、4倍 距离处,设空间场地布置视点,使在不同视距内对同 一建筑收到移步换形的效果。
一般封闭广场中,如中心布置有纪念建筑时,该纪念 建筑物的高度及广场四周建筑物的高度与广场直径之 比宜为1:3—1:6,是较合适的视距。
(景物视距,常因具体情况而有不同的处理,不能作硬性规定)
平视风景由于与地面垂直的线组在透视上无消 失感, 故景物的高度效果较少。 但不与地面 垂直的线组,均有消失感,因而景物的远近深 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有较强的感染力。
平视景观的布置宜选在视线可以延伸到较远的 地方,有安静的环境, 如园林绿地中的安静 地区以及休、疗养地区,并布置供休息远眺的 亭廊水榭。
4
观赏的过程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或因时令变化、 交通安排、饮食供应的不同而异。
动态观赏,因人与景物之间相对位移的速度不同,景 观效果也不相同。
如乘车游览,景物扑面而来在瞬间即向后消逝,往往是一瞥印象。乘 车观赏,选择性较少,多注意前方景物和景物的体量轮廓及天际线, 沿途重点景物应有适当视距,并注意景物不零乱、不单调、连续而有 节奏,丰富而有整体感。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5.体量对比 苏州园林假山上亭子体量很小,显得山势雄伟, 假山周围树木不能太大,以免使假山显得矮小。 苏州河-昆明湖 6.色彩对比 红-绿,黄-紫,蓝-橙 为对比色。 皇家园林建筑红色宫墙-绿树 7.质感对比 不同材料之间质感能形成对比。 8.明暗对比 由于光线的强弱造成空间的明暗对比 9.形象对比 有长宽、高低、大小、粗细、方圆、 刚柔的不同形象的对比。 10.动静对比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二)调和 事物和现象的各方面相互之间的联系与配和达到 完美的境界和多样化的统一。
2.材料的统一
堆假山的石料、建筑小品制作的材料都要求 统一。 例如沈阳植物园中的建筑和小品多处为仿木 结构,多样统一。
3.线条的统一 堆叠假山的线条要统一。云南石林为纵线条, 无锡杜鹃园黄石假山为横线条。 4.花木的统一 全园要有基调树种,分布广,数量多,起到 统一的作用。 二、调和与对比 (一)对比 在造型艺术中,把两个完全对立的事物作比 较,叫做对比。
四、比例与尺度 数字比例:①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 拉斯学派“黄金分割”称为最美的线段 1: 0.618,应用于古希腊建筑中。 ②2、3、4、5的平方根等 (一)比例 园林中的比例是指园林中的景物在体形上具 有适当美好的关系,其中既有景物本身各部 分之间长、宽、高的比例关系,又有景物与 景物、景物与整体的比例关系。
密林与草地构成的疏密对比
佛香阁与长廊构成的方向对比

苏 州 园 林 中 的 竹 石 小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的 假 山 与 亭 子
中 国 的 皇 家 园 林 建 筑
同一种树木群植产生的协调感
明 、 清 北 京 城 平 面 图
故 宫 御 花 园 平 面 图
遥看南湖岛与廓如亭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园林艺术构图法则
意境。
季相原则
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合理配 置不同花期的植物,呈现四季
景致。
适宜性原则
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条 件和环境适应性,选择适合当
地生长的植物。
植物配置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多样性
通过选用多种植物类型和品种,增加园林的观赏性、趣味性 和层次感。
统一性
在多样性的基础上,注重植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体风格的 一致性,实现和谐统一。
园路布局
主线
连接园林主要入口和主要景点的道路,通 常呈直线或曲线。
小径
连接园林内部各个景点的步行道路,呈自 由曲线或枝状分布。
支线
连接园林次要景点或服务设施的园路,呈 枝状或网状分布。
游览道
为了方便游人游览而设置的道路,通常呈 环状或枝状分布。
05
园林艺术构图的视觉分析
视觉分析的基本方法
01
02
园林艺术构图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趋势
历史背景
园林艺术构图起源于古代中国和古罗马时期,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文化的交流,逐 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生态、健康、文化等方面的关注不断提高,园林艺术构图也呈现出多 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注重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人性化设计。同时,新技术和 新材料的运用也给园林艺术构图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西方古典园林构图案例
法国凡尔赛宫
以大型水池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着草坪、花坛、喷泉等元 素,通过轴线、透视等手法,营造了秩序、庄重、典雅的氛 围。
意大利台地园
以建筑为中心,通过地形、水体、植物等元素的组合,将园 林布局成依山傍水的景色,给人以自然、幽雅的感觉。
现代园林构图案例
上海世博园
运用了现代的构成手法,将各国展馆有机融合在一起,突出了文化交流与科 技展示的主题。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理论—风景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理论—风景园林构图艺术法则

五、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在音乐或诗词中按一定 的规律重复出现相近似的音韵即称为韵律。这原来属于时间艺术,拓展到空间艺 术或视觉艺术中,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或有规律地变化时所产生的运动 感,像听音乐一样给人以视觉的愉悦,而且由时间变为空间不再是瞬息即逝,可 保留下来成为凝固的音乐、永恒的诗歌,令人长期品味欣赏。韵律的类型多种多 样,在园林中能创造优美的视觉效果。
在群体景物之中,有意识地强调一个视线构图中心,使其它部分与其取得对应关系, 能够在总体上获得均衡感。构图中心往往取几何重心 。在平面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 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
图中大雪松在平面构图中处于三角形构图的中心位置,在立面构图中体量最大,使构图取得均衡。
三、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创作方法:2.杠杆平衡法
上海的方塔园和东方明珠都利用水平面与建筑形成对比,凸显建筑的高耸。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 2.形体大小的对比
景物的大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形之下比较而来的。
蜘蛛雕塑在建筑的衬托下,并没有觉得特别高大,但是在人物的衬托下显得尤其巨大。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 3.色彩的对比
严格的色彩对比是指互补色的运用,在园林设计中,只要色彩配置鲜明,都可以叫色 彩的对比。 绿色的草坪上配置红色、黄色、紫色的郁金香,秋天的红叶在蓝天下分外红艳。
根据杠杆力矩的原理,使不同体量或种重量感的景物置于相对应的位置而取得 平衡感。如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与廊如亭相连,廊如亭虽体量巨大且为单体建筑,却 能与南湖岛的建筑群取得均衡。
三、均衡与稳定
均衡的创作方法: 3.惯性心理法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习惯上的重心感。如一般认为右为主(重),左为辅 (轻),故鲜花戴在左胸较为均衡;人右手提物身体必向左倾,人向前跑手必向后摆。人 体活动一般在立体三角形中取得平衡,用于园林造景中就可以广泛地运用三角形构图, 是取得景观均衡的有效方法。

项目二任务2园林构图分析

项目二任务2园林构图分析

任务2 园林构图分析
二、园林设计造型要素
4.形 形就是几何形状的面,不同
的形状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同时 也具有不同性格和气氛,这些感 觉是人们把过去的特殊经验掺入 形状内后,而形成了该形状的一 种特殊属性,
图形 圆形 椭圆形 半圆形 扇形 正三角形 菱形 等腰梯形 正方形或长方形
相似协调 近似协调
任务2 园林构图分析
三、园林构图形式美法则
2.对比与协调 (1)对比
对比是园林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中国传统造园常用欲扬先抑,欲高先低,欲大先小,以暗求明, 以素求艳等对比手法来突出主体,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比包括形象的对比、体量的对比、方 向的对比、空间的对比、明暗的对比、虚实的对比、质感的对比、色彩的对比等。
点是形态中最初的元素,也是形成世 界最小的表现极限,一个点代表空间中没 有量度的一处位置。点在园林中可抽象表 现为具体的造园元素,景石、喷泉、树池、 花坛、亭等都可以抽象为一个点。
任务2 园林构图分析
二、园林设计造型要素
1.点 (2)点的造景作用
点的聚集性和焦点性可形成园林的重点,突出景观的中心和主题。
二、园林设计造型要素
1.线 (1)线的表情特征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点不改变方向 的移动可形成直线,而不断改变方向的 移动就形成曲线。线是园林中重要的视 觉造型元素,其运用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可抽象表现为园路、建筑的轮廓线、线 性水体、绿化带、景墙等。
任务2 园林构图分析
二、园林设计造型要素
2.线 (1)线的表情特征
山体、微地形等类型。水是园林的灵魂,是园 林中最具吸引力的构成要素,水体分为静水和 动水两种类型。水体包括河、湖、溪、涧、池、 沼、瀑、泉等。
任务2 园林构图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空间展示程序与导游线
风景视线是紧相联系的,要求有戏剧性的安排,音乐般的节奏,既有起景、高潮、结景空间,又有过渡空间,使空间主次分明,开、闭、聚适当,大小尺度相宜。
3、空间的转折
空间转折有急转与缓转之分。在规则式园林空间中常用急转,如在主轴线与副轴线的交点处。在自然式园林空间中常用缓转,缓转有过渡空间,如在室内外空间之间设有空廊、花架之类的过渡。
(1)园林景物的体形和空间组合的联系与分隔
园林景物的体形和空间组合的联系与分隔,主要决定于功能使用的要求,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为了取得联系的效果,常在有关的园林景物与空间之间安排一定的轴线和对应的关系,形成互为对景或呼应,利用园林中的树木种植、土丘、道路、台阶、挡土墙、水面、栏杆、桥、花架、廊、建筑门、窗等做为联系与分隔的构件。建筑室内外之间的联系与分隔,常用门、窗、空廊、花架、水、山石等建筑处理,把建筑引入庭院,有时也把室外绿地有意识地引入室内,丰富室内景观。
对比、色彩的对比、质感的对比。
2、韵律节奏
韵律节奏就是艺术表现中某一因素作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重复是获得韵律的必要条件,只有简单的重复而缺乏有规律的变化,就令人感到单调、枯燥,所以韵律节奏是园林艺术构图多样统一的重要手法之一。
(1)对称均衡
对称布局是有明确的轴线,在轴线左右完全对称。对称均衡布局常给人庄重严整的感觉,规则式的园林绿地中采用较多,如纪念性园林,公共建筑的前庭绿化等,有时在某些园林局部也运用。
对称均衡小至行道树的两侧对称、花坛、雕塑、水池的对称布置,大至整个园林绿地建筑、道路的对称布局。对称均衡布局的景物常常过于呆板而不亲切。
(2)不对称均衡
在园林绿地的布局中,由于受功能、组成部分、地形等各种复杂条件制约,往往很难也没有必要做到绝对对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常采用不对称均衡的手法。
不对称均衡的布置要综合衡量园林绿地构成要素的虚实、色彩、质感、疏密、线条、体形、数量等给人产生的体量感觉,切忌单纯考虑平面的构图。
不对称均衡的布置小至树丛、散置山石、自然水池;大至整个园林绿地、风景区的布局。给 人以轻松、自由、活泼变化的感觉。所以广泛应用于一般游息性的自然式园林绿地中。
如右二图:六榕塔、假山。
(三)比例与尺度
园林绿地是由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道路场地、园林水体、山、石等组成,它们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与尺度关系。
比例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指园林景物、建筑整体或者它们的某个局部构件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另一方面是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空间形体、体量大小的关系。
我国园林在摹拟自然山水手法上有独到之处,善于综合运用空间组织、比例尺度、色彩质感、视觉感受等等,使王码电脑公司软件中心石有一峰的感觉,使散置的山石有平岗山峦的感觉,使池水有不尽之意,犹如国画“意到笔未到”,给人联相无究。
2、运用植物的姿态、特征,给人以不同的感染,产生比拟联想。如“松、竹、梅”有“岁寒三友”之称,“梅兰竹菊”有“四君子”之称,在园林绿地中适当运用,增加意境。
2、稳定
园林布局中稳定是指园林建筑、山石和园林植物等上下、大小所呈现的轻重感的关系而言。在园林布局上,往往在体量上采用下面大,向上逐渐缩小的方法来取得稳定坚固感,如我国古典园林中塔和阁等;另外在园林建筑和山石处理上也常利用材料、质地所给人的不同的重量感来获得稳定感,如在建筑的基部墙面多用粗石和深色的表面来处理,而上层部分采用较光滑或色彩较浅的材料,在土山带石的土丘上,也往往把山石设置在山麓部分而给人以稳定感。
A、以重点处理来突出表现园林功能和艺术内容的重要部分,使形式更有力地表达内容。如主要入口,重要的景观、道路和广场等。
B、以重点处理来突出园林布局中的关键部分,如主要道路交叉转折处和结束部分等。
C、以重点处理打破单调,加强变化或取得一定的装饰效果,如在大片草地、水面部分,在边缘或地形曲折起伏处做重点处理等。
(二)均衡与稳定
由于园林景物是由一定的体量和不同材料组成的实体,因而常常表现出不同的重量感,探讨均衡与稳定的原则,是为了获得园林布局的完整和安全感。稳定是指园林布局的整体上下轻重的关系而言,而均衡是指园林布局中的部分与部分的相对关系,例如左与右,前与后的轻重关系等。
1、均衡
园林布局中要求园林景物的体量关系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平衡安定的概念,所以除少数动势造景外(如悬崖、峭壁等),一般艺术构图都力求均衡。均衡可分为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
3、运用园林建筑、雕塑造型产生的比拟联想。如蘑菇亭、月洞门、水帘洞等。
4、遗址访古产生的联想。
5、风景题名题咏对联匾额、摩崖石刻所产生的比拟联想。题名、题咏、题诗能丰富人们的联想,提高风景游览的艺术效果。
下面四幅景观,你能否联想起什么样的地方和景色?
(五)空间组织
空间组织与园林绿地构图关系密切,空间有室内、室外之分,建筑设计多注意室内空间的组织,建筑群与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则多注意室外空间的渗透过渡。
两空间分隔有虚分与实分。两空间干扰不大,须互通气息者可虚分,如用疏林、空廊、漏窗、水面等。两空间功能不同、动静不同、风格不同宜实分,可用密林、山阜、建筑、实墙来分隔。虚分是缓转,实分是急转。
(转自“园林学习网”/thread-4861-1-1.html)
4、联系与分隔
园林绿地都是由若干功能使用要求不同的空间或者局部组成,它们之间都存在必要的联系与分隔,一个园林建筑的室内与庭院之间也存在联系与分隔的问题。园林布局中的联系与分隔组织不同材料、局部、体形、空间,使它们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的手段,也是园林布局中取得统一与变化的手段之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园林构图的基本规律
[统一与变化]
[均衡与稳定]
[比例与尺度]
[比拟联想]
[空间组织]
(一)统一与变化
园林构图的统一变化,常具体表现在对比与调和、韵律、主从与重点、联系与分隔等方面。
1、对比与调和
对比、调和是艺术构图的一个重要手法,它是运用布局中的某一因素(如体量、色彩等)中,两种程度不同的差异,取得不同艺术效果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利用人的错觉来互相衬托的表现手法,差异程度显著的表现称对比,能彼此对照,互相衬托,更加鲜明地突出各自的特点;差异程度较小的表现称为调和,使彼此和谐,互相联系,产生完整的效果。园林景色要在对比中求调和,在调和中求对比,使景观既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突出主题,风格协调。
(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大小系。)
园林绿地构图的比例与尺度都要以使用功能和自然景观为依据。
园林的大小差异很大。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等皇家园林都是面积很大的园林,其中建筑物的规格也很大;而苏、杭、广东等私家园林,规模都比较小,建筑、景观常利用比例来突出以小见大的效果。
园林绿地空间组织的目的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艺术构图的规律创造既突出主题,又富于变化的园林风景其次是根据人的视觉特性创造良好的景物观赏条件,使一定的景物在一定的空间里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适当处理观赏点与景物的关系。
1、视景空间的基本类型
(1)开敞空间与开朗风景
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是开敞空间,开敞空间中所见的风景是开朗风景。开敞空间中,视线可延伸到无穷远处,视线平行向前,视觉不易疲劳。
(2)立面景观上的联系与分隔
立面景观的联系与分隔,是为了达到立面景观完整的目的。有些园林景物由于使用功能要求不同,形成性格完全不同的部分,容易造成不完整的效果,如在自然的山形下面建造建筑,若不考虑两者之间立面景观上的联系与分隔,往往显得很生硬。
分隔就是因功能或者艺术要求将整体划分若干局部,联系是因功能或艺术若干局部组成一个整体。联系与分隔是求得完美统一的园林布局整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图片所示:既是分隔又是联系。
上述对比与调和、韵律、主从与重点、联系与分隔都是园林布局中统一与变化的手段,也是统一与变化在园林布局中各方面的表现。在这些手段中,调和、主从、联系常作为变化中求统一的手段,而对比、重点、分隔则更多地作为统一中求变化的手段。所有这些统一与变化的各种手段,在园林布局中,常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必须综合地,而不是孤立地运用上述手段,才能取得统一而又变化的效果。此外,园林布局各部分处理手法的应一致性。
(2)闭锁空间与闭锁风景
人的视线被四周屏障遮挡的空间是闭锁空间,闭锁空间中所见的风景是闭锁风景,屏障物之顶部与游人视线所成角度逾大,则闭锁性愈强,反之成角愈小,闭锁性也愈小,这也与游人和景物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小,闭锁性越强,距离越大,闭锁性越小。闭锁风景,近景感染力强,四周景物,可琳琅满目,但久赏易感闭塞,易觉疲劳。
(3)纵深空间与聚景
在狭长的空间中,如道路、河流、山谷两旁有建筑、密林、山丘等景物阻挡视线,这狭长的空间叫纵深空间,视线的注意力很自然的被引导到轴线的端点,这种风景叫聚景。
园林中的空间构图,不要片面强调开朗,也不要片面强调闭锁。同一园林中,既要有开朗的局部,也要有闭锁的局部,开朗与闭锁综合应用,开中有合,合中有开,两者共存相得益彰。
主从关系的处理方法:
A、组织轴线:主体位于主要轴线上;安排位置:主体位于中心位置或最突出的位置;从而分清主次。
B、运用对比手法,互相衬托,突出主体。
(2)重点与一般
重点处理常用于园林景物的主体和主要部分,以使其更加突出。重点处理不能过多,以免流于繁琐,反而不能突出重点。
常用的处理方法:
(四)比拟联想
园林艺术不能直接描写或者刻划生活中的人物与事件的具体形象,运用比拟联想的手法显得更为重要。园林构图中运用比拟联想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概括名山大川的气质,摹拟自然山水风景,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使人有“真山真水”的感受,联想到名山大川,天然胜地,若处理得当,使人面对着园林的小山小水产生“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联想,这是以人力巧夺天工的“弄假成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