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https://img.taocdn.com/s3/m/f058974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5.png)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惩罚(chénɡ)D. 迸发(bènɡ)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B. 他不但会弹钢琴,而且还会作曲。
C. 他因为努力学习,所以取得了好成绩。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看得津津有味。
3-10. (略,类似结构)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句,出自其作品《》。
1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
13-20. (略,类似结构)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太宗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
上诘之,对曰:“非不欲举贤,但于今未有奇才。
”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德彝惭而退。
21. 解释文中“举贤”的意思。
(2分)22. 太宗所说的“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是什么意思?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
(3分)23. 文中“异代”指的是什么?(2分)24. 封德彝为何感到惭愧?(3分)(二)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25-30. (略,根据文章内容提出问题)四、作文(30分)31. 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答案:一、选择题1. D2. B 3-10. (略)二、填空题11. 《春晓》 12. 《水调歌头》 13-20. (略)三、阅读理解(一)文言文阅读21. 推举贤能的人。
22. 意思是君子使用人就如同使用器物一样,会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来安排适合的职位。
23. 不同的时代。
24. 封德彝因为没有按照太宗的要求去举荐贤才,而是找借口说没有奇才,所以感到惭愧。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57181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9.png)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踌躇(chú)蹊跷(qī)恣意(zì)B. 徜徉(cháng)踯躅(zhú)蹉跎(cuō)恣睢(suī)C. 徜徉(táng)踯躅(zhí)蹉跎(cuō)恣意(zì)D. 蹒跚(pán)踌躇(chú)蹊跷(qī)恣睢(suī)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瞠目结舌相形见绌一筹莫展揠苗助长B. 殚精竭虑相形见拙一筹莫展揠苗助长C. 瞠目结舌相形见绌一筹莫展拔苗助长D. 殚精竭虑相形见拙一筹莫展拔苗助长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趾高气扬。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趾高气扬。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趾高气扬。
D.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人谦逊,从不趾高气扬。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C.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D. 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去过长城吗?”B. 他问我,你去过长城吗?C. 他问我:“你去过长城吗”?D. 他问我,你去过长城吗?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来。
B.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来。
C.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来。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来。
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让人不放心。
B. 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让人不放心。
C. 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让人不放心。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171da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09.png)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迸发(bèng)应接不暇(xiá)B. 恣意(zì)蹒跚(pán)瞠目结舌(chēng)C.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叱咤风云(zhà)D. 徜徉(cháng)踽踽独行(jǔ)栩栩如生(x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了“绿色校园”活动。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格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D. 由于天气原因,这次运动会不得不延期举行。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猎豹,迅速地冲向终点。
B. 她的笑容如春天般温暖。
C. 他的话语像一把锋利的刀子,直刺人心。
D. 这些星星就像无数颗珍珠,点缀在夜空中。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落叶飘零了,冬天的雪花飘落了。
B. 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C. 他不仅聪明,而且勤奋,不仅善良,而且正直。
D.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她的舞姿优美动人,她的表演生动传神。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嗓门大得像喇叭一样。
B. 他跑得飞快,仿佛一阵风。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D. 他的笑声震耳欲聋。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环境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件事?C.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D. 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因为环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B. 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因为他勤奋努力。
C.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习?我们应该认真对待。
2024年山西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山西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e15da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b.png)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真题亲爱的同学,展卷安!让我们放平心态,开启语文之旅……一、古典之美(27分)(一)1. 学校诗社举办“寻古人雅趣”活动。
下面是小宇同学制作的诗文名句练习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极目皆趣(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篱下采菊,物我两忘,闲适恬淡。
(陶渊明《饮酒》<其五>)(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光阴流转,时序交替,富有理趣。
(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___,阅金经”,远离世俗,雅音相伴,墨香静心。
(刘禹锡《陋室铭》)(4)“__________,__________”,泰山南北,一明一暗,相映成趣。
(杜甫《望岳》)趣由心生(5)“日月之行,__________”,沧海壮阔,吞吐日月,豪情满怀。
(曹操《观沧海》)(6)“__________,静影沉璧”,皎皎月色,一泻千里,月影如玉。
(范仲淹《岳阳楼记》)(7)“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月夜闲游,寻访村民,兴味盎然。
(陆游《游山西村》)(8)“__________,__________”,水天相连,如梦似幻,美妙绝伦。
(李清照《渔家傲》)寻美的眼睛里,万物皆趣;诗意的想象中,趣味无穷。
2. 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选用其中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入诗句点评的空缺处。
1939年,周恩来在绍兴的题词诗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点评: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出______的“竞雄”精神。
(二)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文探究活动。
请阅读下面的选文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
初三历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0317a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19.png)
初三历年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初三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通常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作文等部分。
以下是一些历年中考语文试题的示例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题目示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 谪:______- 属:______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3. 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思想?答案:1. 谪:贬官;属:嘱托。
2. 翻译:政治顺利,人民和睦,各种废弃的事务都重新兴盛起来。
3. 范仲淹在文中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
# 二、现代文阅读题目示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背影》(节选)朱自清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4. 作者在文中描述了什么情景?5. 作者为什么流泪?6. 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4. 作者描述了父亲送他上火车,艰难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的情景。
5. 作者流泪是因为看到父亲年迈而艰难的背影,感到了深深的亲情和不舍。
6. 文章表达了对父亲深沉的爱和对亲情的怀念之情。
# 三、古诗词鉴赏题目示例: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7-8题。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8.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7.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8.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 四、作文题目示例: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1fe68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a.png)
初三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运用(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使用正确的一项。
(4分)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A. 经过老师的帮助,我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B. 我们要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C.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仍然坚持学习。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答案:B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填入合适的词语。
(6分)(1)他_________地走进了教室,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答案:蹑手蹑脚(2)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___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答案:余音绕梁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6分)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 拟人B. 比喻C. 对比二、阅读理解(共3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文章内容】(略)5.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3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6. 文章中提到的“他”具有哪些特点?(4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7. 作者在文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4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8. 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答案:(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二)古诗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诗文内容】(略)9.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属于哪个朝代?(2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10. 诗中“___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11. 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5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12.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哪些特点?(5分)答案:(根据古诗文内容给出答案)三、作文(共50分)13. 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b7ad2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d.png)
语文试卷第Ⅰ卷(共70分)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狭隘.(yì)津.津有味(jīn)B.剔.透(tī)步骤.(zhòu)既往不咎.(jiù)C.濒.临(bīn)颈.椎(jīng)载.歌载舞(zǎi)D.庇.护(pì)广袤.(mào)中流砥.柱(jī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先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即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其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与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与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射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在下面语段中,一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运动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 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2024年广西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广西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34b45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d4.png)
2024广西中考语文真题一、积累(19分)班级举行“文物里的中国”导览活动,同学们现场作了文物介绍,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红山玉龙】我是一枚玉龙玦,来自五千年前的红山。
我的造型古朴.,线条粗犷。
中华民族的先民将自己视为龙的传人,把我制成了蜷曲的龙形。
五千年岁月悄然而过,我依然保持着腾空飞舞的轻jié()姿态,在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的漫长时光中飞翔,起舞。
【何尊】①我是青铜器何尊,来自三千年前的西周,造型凝重雄奇,纹饰______。
②主人铸造我时,把“宅兹中国”等文字镌刻在我的内胆底部,以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
③这大概可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文字记载。
④如今虽然我光泽暗淡,但我身上的铭文将先人的荣光,展示在你们眼前。
1.请为“红山玉龙”介绍词中的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古朴.()(2)轻jié()2.请结合语境,解释两则介绍词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融合(2)丰功伟绩3.填入“何尊”介绍词横线处的成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A.巧妙绝伦B.名副其实C.多多益善D.相得益彰4.“何尊”介绍词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修改。
5.请你根据以下资料夹信息,为铜镜作现场介绍。
要求:使用铜镜的口吻介绍,说明顺序合理,信息完整。
【资料夹】西汉铜镜背面边缘一圈铸有包含“中国大宁”的52字铭文。
表面整体鎏金。
背面布满瑞兽、博局纹样。
正面平滑光洁。
6.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
文物里的中国多姿多彩,诗词里的中国隽永千年。
先秦诗人以“①______,在水一方”营造浪漫意境,北魏郦道元以“清荣峻茂,②______”赞美春冬胜景,唐代陈子昂以“前不见古人,③______”慨叹时间绵长,④______(人名)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写雄心壮志。
南宋晏殊借花落燕归暮春图,表达“⑤______,⑥______”的惆怅之感;元代马致远借深秋晚景图,抒发游子“⑦______,⑧______”的浓重乡愁……中华文明史册上的优秀诗文灿若繁星,给世代中国人带来无尽的艺术享受。
(完整版)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903b9da98271fe900ef995.png)
中考语文试题(总分12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慷慨.(ɡǎi) 沧.桑(cānɡ)酝酿.(niànɡ)一劳永逸.(yí)B.折.服(zhé) 魅.力(mèi)绰.号(chuò)任劳任怨.(yuàn)C.澎湃.(bài)侮.辱(wǔ)应和.(hé)水涨.船高(zhǎnɡ)D.沉淀.(dìnɡ)肃穆.(mù)堕.落(duò)彬.彬有礼(sh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嘹亮烘托融洽引人入胜B.纳闷脸夹吹嘘兴至勃勃C.安适酷爱清辙汉马功劳D.气势震摄憔瘁花枝招展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
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5.有人拟了一副对联。
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
(2分)A.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 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二、阅读理解(Ⅰ)(20分)(一)诗词鉴赏。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0be6b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e.png)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恣意(zì yì)蹒跚(pán shān)旖旎(yǐ nǐ)B. 踌躇(chóu chú)瞠目(chēng mù)徜徉(chángyáng)C. 缱绻(qiǎn quǎn)饕餮(tāo tiè)踌躇(chóu chú)D. 翩跹(piān xiān)踟躕(chí chú)潺潺(chán ch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小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并不骄傲自满。
C.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的运动会不得不推迟举行。
D. 这篇文章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该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所著,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C. 《西游记》是元代吴承恩所著,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
D. 《三国演义》是清代罗贯中所著,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5.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______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离骚》,作者是战国时期的______。
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表达了诗人的______。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广东省深圳市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
![广东省深圳市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年)](https://img.taocdn.com/s3/m/7abc683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9.png)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语文中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脸颊(xiá)B. 纤维(qiān)C. 憎恶(zēng)D. 颓唐(tuí)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昨天的半决赛中,火箭队大胜黄蜂队,使它基本上实现了进入决赛的目标。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D. 经过这次有趣的实验,我喜欢上了化学。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音、形、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在林间,感受着大自然的(shèn)美妙。
B. 她的演讲(jiǎng)非常动人,台下的(tái)观众都为之动容。
C.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zhě)年轻有为的作家,他的作品深受(shēn)读者喜爱。
D.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用“刻舟求剑”(jiàn)的故事来告诫(gào)后人不要拘泥(nì)于形式。
4、请根据拼音写出生字,并解释其意思。
拼音:zhōng guó shí yè zhě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B.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C.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D.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大型文化益智节目。
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9ba2b1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0.png)
初中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 jiàng)B.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C. 迥然不同(jiǒng rán bù tóng)D. 瞠目结舌(chēng mù jié sh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成功的决心。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真是处变不惊。
B.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真是老当益壮。
C.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真是功成名就。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坚持不懈,真是锲而不舍。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生机勃勃。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D.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追求成功的决心,也不能因为一时的挫折就失去信心。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学习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
B. 学习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这是不言而喻的。
C. 学习可以让我们获得知识,这是不争的事实。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e17368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b.png)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迫不及待B. 迫不急待C. 迫不急待D. 急不可待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但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
B.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乐于助人。
D. 他虽然成绩优异,却乐于助人。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B. 春风又绿江南岸。
C. 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
D. 太阳高高挂在空中。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B. 《水浒传》的作者是罗贯中,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施耐庵,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乐于助人。
C.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热爱劳动。
D.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热爱劳动。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7.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
8.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游山西村》。
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1. 请解释文中“学而时习之”的含义。
(3分)12. 请解释文中“有朋自远方来”的含义。
2024年辽宁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40383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1.png)
2024年辽宁省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聪颖(yǐng)峭壁(bì)羡慕(mù)目不窥园(kuī)B.亢奋(kàng)黄晕(yūn)恬静(tián)振耳欲聋(zhèn)C.真挚(zhī)微薄(báo)晶萤(yíng)巧妙绝伦(lún)D.飞窜(cuàn)慰勉(wèi)尊循(zūn)丰功伟绩(jì)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嘉兴到延安……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________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________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记录着党的优良传统,________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始终是________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A.见识艰苦卓绝记载鼓励B.见识艰苦朴素承载鼓励C.见证艰苦卓绝承载激励D.见证艰苦朴素记载激励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不是因为我们人人都写诗,而是我们有一个崇尚读书、崇尚诗教的民族传统。
②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着文化种子,滋养着我们的诗意人生。
③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是诗人,但是我们可以从诗词中体味到温馨浪漫和灵趣哲思。
④通过读诗,让我们回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
A.“崇尚读诗”“温馨浪漫”和“精神境界”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句②中“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文化种子”的主干是“诗歌撒播种子”。
C.句③用“但是”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句子中的词语“通过”换成“只要”一词。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某中学开展“悦读书海·畅享经典”主题读书活动,安排如下:(1)书海拾贝,研精致思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答案及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答案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75f74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a.png)
初三语文中考试题答案及答案中考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基础知识(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题2分,共10分)- 答案:(1)bó (2)jiào (3)dān (4)yīng (5)qiǎo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找出书写正确的一项。
(每题2分,共10分)- 答案:(1)A (2)C (3)B (4)D (5)A3.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每题2分,共10分)- 答案:(1)✗(2)✓(3)✗(4)✓(5)✗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根据所给的文言文,回答以下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 答案:(1)“之”字在文中表示代词,指代前文提到的“书”。
(2)“以”字在文中表示“用”的意思。
(3)“而”字在文中表示转折关系。
(4)“于”字在文中表示“在”的意思。
2. 现代文阅读,回答以下问题。
(每题5分,共20分)- 答案:(1)文章通过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善良和坚韧。
(2)文中的“雨”象征着困难和挑战,而“伞”则象征着主人公的保护和支持。
(3)主人公的行为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4)文章结尾的“阳光”象征着希望和温暖,预示着主人公的美好生活即将到来。
三、作文(共30分)- 题目:《我的梦想》- 答案:(略,作文题目通常需要根据具体内容来评分,这里提供一个大致的评分标准)- 内容:是否围绕主题展开,表达清晰,有深度。
(10分)- 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恰当,无语法错误。
(10分)- 结构:是否有清晰的开头、发展和结尾,逻辑性强。
(5分)- 创意:是否有新颖的观点或表达方式。
(5分)请注意,以上答案仅为示例,实际中考试题及答案会根据具体考试内容而有所不同。
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761f5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2.png)
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中考语文试题通常包括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部分。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北京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供考生参考。
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3题。
(文章略)1. 文章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答案:文章中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坚韧不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2. 作者通过描写“他”的故事,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信息?答案:作者通过描写“他”的故事,想要传达给读者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挑战的信息。
3. 文章中“他”最终实现了什么愿望?答案:文章中“他”最终实现了克服困难、达成目标的愿望。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文言文略)4. 请解释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感到高兴,也不因为个人得失而感到悲伤,表达了作者超脱物我、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5. 文中提到的“君子”具有哪些品质?答案:文中提到的“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
6. 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答案: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是,一个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独立,不被外界事物所左右,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精神境界。
三、作文题目:《我的梦想》要求:1. 请以记叙文的形式,描述你的梦想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有这样的梦想。
2. 描述你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和遇到的挑战。
3. 文章应有真情实感,语言流畅,不少于600字。
答案:(作文略)参考答案在这篇作文中,考生应详细描述自己的梦想,包括梦想的起源、梦想的具体内容以及为什么有这个梦想。
同时,考生需要叙述自己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包括学习、实践、克服困难等方面。
此外,考生还应表达自己对梦想的坚持和对未来的展望,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注意事项1. 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审题,确保答案与题目要求相符。
2. 作文部分应注重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避免出现跑题或内容空洞的情况。
中考试题语文真题及答案
![中考试题语文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0b642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c.png)
中考试题语文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狼籍B. 穿流不息C. 恣意妄为D. 一愁莫展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准备好了吗?”我说:“准备好了。
”B. “你准备好了吗?”他问我,“准备好了。
”C. “你准备好了吗?”他问我,说:“准备好了。
”D. “你准备好了吗?”他问我,我说:“准备好了。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办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B.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C.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真是兢兢业业。
D. 他总是喜欢吹毛求疵,挑剔别人。
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共10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中的诗句。
答案:《春晓》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
答案:《水调歌头》(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共8空)三、阅读理解(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越明年”的“越”:过了。
“增其旧制”的“增”:扩大。
答案:略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答案:政事顺利,人民和睦,各种废弃的事业都重新兴盛起来。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
《我的母亲》节选: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的一生充满了不平凡的故事。
她用勤劳的双手,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用她的善良和智慧,教育我们做人的道理。
1. 概括文中母亲的特点。
答案:勤劳、善良、智慧。
2. 作者通过描述母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此处省略其他阅读理解题)四、作文(共4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万唯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
![万唯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cb90b3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7.png)
万唯中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迸溅(bèng)应接不暇(yìng)B. 蹒跚(pán)踌躇(chóu)锲而不舍(qiè)C. 踌躇(chú)锲而不舍(qiè)倔强(jué)D. 迸溅(bèng)倔强(jué)蹒跚(pán)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生动的插图。
C.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知识面却很广。
D. 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能虚度光阴。
答案:B二、填空题3. 请填写下列古诗词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将进酒》。
(2)“_________,_________。
”出自《静夜思》。
答案:(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三、阅读理解4.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通过哪些论据来支持其观点?答案:(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中心论点)(2)作者通过以下论据来支持其观点:(根据文章内容列举论据)四、作文5. 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语言流畅。
(作文内容略)答案:(根据题目要求,考生需自行创作作文)【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中考试题及答案会根据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考生在备考时应以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和样题为准。
初三语文中考重点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重点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c5398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62.png)
初三语文中考重点试题及答案中考语文试题通常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几个部分。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初三语文中考重点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文言文阅读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问题:(1)请解释“淫雨霏霏”的意思。
(2)文中“至若春和景明”与“若夫淫雨霏霏”所描绘的景象有何不同?答案:(1)“淫雨霏霏”形容雨下得很大,连续不断。
(2)“至若春和景明”描绘的是春天景色明媚,风平浪静的景象,而“若夫淫雨霏霏”则描绘的是连绵不断的大雨,天气阴沉的景象。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出师表》节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问题:(1)“臣本布衣”中的“布衣”指的是什么?(2)文中“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答案:(1)“布衣”指的是平民百姓。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指的是刘备三次访问诸葛亮,请求他出山辅佐自己。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节选:“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问题:(1)作者为什么特别怀念北国的秋天?(2)“不远千里”一词在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作者特别怀念北国的秋天,因为北国的秋天来得清、静、悲凉,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情感色彩。
2022年甘肃天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甘肃天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c97fe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9.png)
2022年甘肃天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北京冬奥,惊艳全球。
学校开展以“自信中国风,一起向未来”为主题的展览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展板一:浪漫奥运1.下面是展板一的文字内容,阅读并完成题目。
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中国式浪漫”唱响“一起向未来”的宣言;欢乐相聚的闭幕式,大家在五环旗下依依惜别,“天下一家”的浪漫烟花、寓意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结,让多少人内心的企盼得到共鸣和回响。
多少人也由此领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智慧、“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象、“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的深情,感受当代中国的自信从容和______生机。
“雪如意”“雪游龙”“雪长城”,见证运动员汗水与激情的比赛场馆,则是将科技、运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_____的具象载.体。
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1)请你将本次活动的主题“自信中国风,一起向未来”工整地写在下面田字格中。
(2)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万众瞩目(shǔ)篷勃熔合载体(zài)B.万众瞩目(zhǔ)蓬勃融合载体(zài)C.万众瞩目(zhǔ)篷勃融合载体(zǎi)D.万众瞩目(shǔ)蓬勃熔合载体(zǎi)(3)给画线句加上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A.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B.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C.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D.火种灯,会徽,体育图标,颁奖礼服……北京冬奥会视觉呈现的《中国风》几乎无处不在。
(4)展板上需要配图,字体与示例图片一致的一项是()A. B. C. D.【答案】(1)自信中国风,一起向未来(2)B(3)C(4)D【解析】【小问1详解】汉字书写要求用正楷字工整、美观地书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内容预览:韶关市北江一中实验学校2019-2019学年度一、根据要求填空(6分)1.古诗文填空。
①水有婉约之美:“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是悠悠的湖水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白居易闲适愉悦的心情。
②水有豪放之美:“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浩大的江水赋予了王湾诗的灵性、人生的启悟。
③水还有壮阔之美:“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浩淼的大海、耸立的山岛,令曹操发出由衷的赞叹。
④水跳跃着灵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青年男子注目着对岸的女子,河边的一花一草也在传递恋恋不舍的深情。
⑤水蕴涵着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漫步山间,碧泉曲折,山路蜿蜒,诗人却顿有豁然开朗之感。
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积累与运用。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 )(2分)A.戏谑xuè澄清chéng 校订xiào 濒临(bī n)B.蛊惑gǔ 狡黠jié贻误yí眩目(xuàn)C.阴霾(mái) 栖息qī 惘然wǎng 枯涸(hé)D.熟稔rěn 沮丧jǔ 挑衅(xun)休憩(qì)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准确无误的一项(B )(2分)A.我国政府从容面对各种疫情的能力,令世界刮目相看。
B.3G手机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在通讯领域掀起波澜。
C.眼下,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找份稳定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
D.面对伟大祖国60年的辉煌成就,30年的改革巨变,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长吁短叹.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2分)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5.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2分)A、他终于不耐烦了,问道:“你究竟要这一套呢,还是那一套?”B、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神,意境等……C、北宋苏轼在“物类相感志”里说:“豆油煎豆腐,有味”。
D、从鲁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大智大勇?什么样人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6、读图答题(2分)(1)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有人为追求很小的一点经济效益,却丢掉更大的环保事业。
真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1分)(2)谈谈这幅漫画给你的启示: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失去人类长远的发展。
或我们应该重视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分)7综合性学习。
(6分)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
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
(任选两个)(1分)另类菜鸟迷你草根热卖AA制另类:特殊(与众不同)菜鸟:新手迷你:袖珍(小巧)草根:平民(普通百姓)热卖:畅销AA制:两人互相结账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
(2分)材料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
对他的孙女说,这些词语太陌生了,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百姓全在说“蜗居”。
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3:李老师在批改随笔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
探究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词语消失,新词语不断出现。
新词语的传播速度很快。
使用新词语应规范,否则会产生交流障碍。
活动三: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1分)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
举例说,“下课”,原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
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学生:“包装”,原指包裹东西,现在又有了对人或事物进行装扮、美化的意思。
如,没有演出公司的大力包装,小沈阳也许还只是一个唱二人转的普通演员。
“充电”,原指补充电力,现在又有了培训学习的意思。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
活动四:发帖子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中大量使用新词语,包括直接由外来语引进的词语,招来一些人士的反感和抵制,甚至于如IT、AA 制、卡拉OK之类外来词语该不该在媒体上出现,都引起过各种争论。
请你就新词语不断出现在书面和口头这种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写成帖子,发表在网络论坛。
我的帖子:为了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不断充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山寨”,原指山中村寨,现在又有了仿制的意思。
如,三星公司刚推出一款新开发的手机,没多久它的山寨版就在市场上出现了。
三、阅读理解:(一)阅读欧阳修的《玉楼春》,回答下列问题。
(4分)玉楼春(欧阳修)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
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8.词中总写了洛阳春景,一下子把读者带进已春色满城的离别之地的句子是:(1分)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
9.作者从“游丝”“垂柳”入手,把无情之物写得有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10.结合开头写洛阳“正值芳菲”“秾艳清香”,结尾“唯有寂寥孤馆月”说说用了怎样的写法?(1分)反衬(或:对比)。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甲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乙文: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终灭吴。
(选自《史记》)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分)①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③吴既赦越(赦免) ④与百姓同其劳(劳动)1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2)女忘会稽之耻邪?译: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遭受的耻辱了吗?13、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人才是在不经意间才被重用的,这种推理的方法,我们叫它熟识重用思想教育法,甲文中直接证明“生于忧患”的句子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卧薪尝胆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2分)14、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含义?(2分)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三)阅读《为别人鼓掌》,完成第15-17题。
(6分)骏马虽千里,耕田不如牛;耕牛虽勤奋,看家不如狗。
一个人只要用一种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别人,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长处。
因此,我们要乐意把掌声送给别人。
为别人鼓掌,不是刻意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更不是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而是恰到好处地对别人进行肯定。
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常的心态,否则就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
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回国后,就受到一伙人的公然挑衅: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人去航海、去寻找,最终都能找到新大陆。
这些挑衅者自己不能成功,还不能容忍别人成功。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这种小肚鸡肠很可能会发展到害人害己的地步。
周瑜虽年轻挂帅,意气风发,却因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而自惭,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自夭;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屡立奇功,却因妒孙膑之才,设下阴谋诡计以膑刑加害于他。
孙膑任齐国军师后,所向无敌的庞涓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
在我们的成长时期,成功人士的经历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成功会正确指引我们,在无形之中帮助我们。
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为别人鼓掌,也会获得别人的喝彩。
15.文章开头画线的句子在文中形象地说明了什么?(2分)周围的人乐意把掌声送给别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长处。
16.第3段中作者列举周瑜和庞涓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很可能会害人害己。
(或:从反面论证了调整心态的重要性)17.文末说“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你怎样理解这句话?(2分)(友情提醒:如能谈出自己新的认识,另加1分)①别人的成功经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②别人的成功经历能正确指引我们,帮助我们。
(四)阅读下面的说明文段,完成题目(5分)①你能想到吗?千百万年以来,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的两大生命王国--动物界与植物界的斗争决定的。
动物吸进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主要吸进二氧化碳而放出氧气。
二氧化碳为温室气体,因此可以立即得出结论:动物能使地球升温,而植物则使地球降温。
如果哪一方占上风,那么地球就会面临温室效应或又一次严寒期。
②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炸”时期,地球到处都是把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的节肢动物,它们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20倍,所以当时的气候极其温暖。
③但是,植物进行了反击。
4.5亿年前,含有木质素的植物首次出现,于是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树木。
随着它们的大量生长,毫无约束的光合作用从空气中吸取着二氧化碳,使地球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大大减少,而不能吸收木质素的、饥饿的节肢动物对此无能为力,于是地球进入了严寒期。
④动物又通过进一步进化而进行了回击,主要是白蚁和恐龙,它们学会了如何食用木质素,如何繁荣昌盛自己的族群。
它们粗重的呼吸以及对植被的破坏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今天的3倍,地球又恢复了温室效应。
⑤6500万年前,恐龙因为小行星的碰撞或其它灾难而彻底消失后,植物抓住了这一机会再次反击,突破点是第一批草地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