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情感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情感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情感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是最终目标。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义更加重大。

我们的初中历史老师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努力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培养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6-3315(2011)7-046-001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是最终目标。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义更加重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初中历史老师应该考虑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育的基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关系的基础,也是情感目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学识、水平、方法、为人处世,甚至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都会进行各种各样的评价,做出各种不同的反映。

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

有的学生会把这种反映带到课堂上。

对老师有好感就学,而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高,对历史老师也特别崇拜,这样师生关系也就平等融洽。

对老师有恶感就不学,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就无从谈起。

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特别是那些对自己有看法的学生,一定要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沟通,谈一谈彼此对对方的看法,开诚布公。

必要时,可以请班主任或家长做工作,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开展有效课堂教学。

如果学生感到老师关爱自己便会产生健康的情绪,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加有利于情感目标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现。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参考)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参考)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篇一: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教学内容紧紧‎联系社会实践与个‎人生活,但各部分‎内容之间并没有遵‎循传统的逻辑结构‎,若按灌输知识式‎教学模式讲授,很‎难取得较好效果。

‎为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增强其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我们必须更多地结‎合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积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高度还原或仿‎真实际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其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互动‎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衍生和知识的‎应用、重建,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说,创设‎情境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创设声情并茂‎的语言情境‎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然而‎,中学《历史与社‎会》教材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往往‎是抽象概括、提炼‎浓缩的书面语言。

‎因此,通过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才能‎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旺盛的求知欲‎。

对学生而言,苍‎白的语言,平铺直‎叙的讲述,就像是‎一潭死水,让人昏‎昏欲睡;空洞的情‎感,千篇一律的语‎调,就像是一盘淡‎而无味的菜,让人‎兴味索然。

若能丰‎富语言表达法,或‎寓事于理,或寓情‎于景,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声情并茂地再现‎,就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增强对历‎史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如‎讽刺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时,著名‎历史学家翦伯先生‎这样说:慈禧太后‎多年来都是跟着帝‎国主义的笛子跳舞‎。

现在,只要听到‎笛子的声音,她就‎知道该踏出右脚或‎左脚了。

初中历史情景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情景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情景教学初探【摘要】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又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景教学教学课堂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历史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认同。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既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认知特点,又符合历史学科和历史知识的特点。

现就自己和本校的历史教学,谈谈我们的感受和收获。

一、以疑设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

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

”为此我注重在教学中给学生精心设计值得探究思考的问题,要学生置身历史情景中,加深对历史认识。

例如在讲到西安事变的时候,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最终为什么还是没有杀掉蒋介石反而把他给释放了?”,再如:讲唐朝历史时,要学生思考讨论“有人说唐朝衰落的原因是因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你的观点如何?”这样问题的设计,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争相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活动中交流合作,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在相互碰撞下触发灿烂的思维火花。

二、运用教材插图、模型、实物等,展示直观。

由于历史本身的局限,不可能以本来的面目原封不动地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学生希望反映的是活的运动的历史,但却不能看到活的运动的历史本身,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于各种手段,使学生感知历史,达到科学的再造想象,而教材的插图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简单手段。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历史小论文写作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搜集史料,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也是历史教学改革和历史高考改革的引擎和成果体现。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的小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篇一: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教学内容紧紧联系社会实践与个人生活,但各部分内容之间并没有遵循传统的逻辑结构,若按灌输知识式教学模式讲授,很难取得较好效果。

为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增强其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我们必须更多地结合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积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高度还原或仿真实际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其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互动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衍生和知识的应用、重建,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说,创设情境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创设声情并茂的语言情境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然而,中学《历史与社会》教材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往往是抽象概括、提炼浓缩的书面语言。

因此,通过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才能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旺盛的求知欲。

对学生而言,苍白的语言,平铺直叙的讲述,就像是一潭死水,让人昏昏欲睡;空洞的情感,千篇一律的语调,就像是一盘淡而无味的菜,让人兴味索然。

若能丰富语言表达法,或寓事于理,或寓情于景,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声情并茂地再现,就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增强对历史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如讽刺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时,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这样说:“慈禧太后多年来都是跟着帝国主义的笛子跳舞。

历史小论文优秀5篇

历史小论文优秀5篇

历史小论文优秀5篇初中历史的小论文怎么写篇一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教学是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一门具有很高技术性的艺术。

贯穿教学始终的根本路线是教育学生,其中包括对学生的激励、鼓舞等。

自从我国实施课程改革政策以来,我国教育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情景教学的出现,其不仅改变了以往教育中的“死板”问题,还给教学带来了一股创新之风。

大量实践已证明,情景教学的方式完全匹配新课标的教育要求和理念,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施途径1.积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情境教学的顺利开展营造平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前提和关键。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要想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的智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注意力的集中度等。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尤其是情景教学则更需要人的参与。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更加融洽、和谐,进而会促进历史教学的质量得到切实的提高。

此外,教师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即:(1)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实现平等、公平、自由的教学模式;(2)改变传统的“师为贵,学为贱”的传统思想,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自己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学生的引导者;(3)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切不可将学生进行分门别类。

总之,教师在进行历史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们可以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其在课堂中获得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情景教学的根本目的。

2.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我国著名的教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王国维也曾经说过:“好之者优于不知者,而劣于乐之者。

”通过上述的两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其思维正处在发展的阶段,逻辑性不高。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开展情境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开展情境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开展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历史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认同。

一、历史情境教学的意义1、有利于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历史教学中最佳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而教师语言的精心设计与教师情感的真情投入,现代视听工具的充分利用,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嘴、耳、眼的功能和大脑一起,进行积极思维活动。

2、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语言设计,个人情感的真诚投入,创造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佳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就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3、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

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最佳情境的创设,能够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形象受到感染,强化爱憎情感;通过语言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让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感受,从而与人物同悲欢,共命运,通过语言的导拨,使学生明白道理。

历史教学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也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高尚情感。

二、开展历史情境教学的方法1、新颖、别致的导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常用开篇形式有:直接通过诗词、歌曲、故事、图示、影片等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兴趣。

如,学习《三国鼎立》时,郝颖谦老师先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mtv导入,然后她说“那么让我们共同步入那个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去揭开那一幕幕真实的历史画面吧!”这种导语起到投石激浪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三国时代。

初中历史情境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情境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情境教学之我见摘要:切实创设一种新颖、生动、开放的历史“情境”课堂,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而且为初中历史教学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更应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创设有趣、开放、充满活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

通过有效场景和材料,促使学生新旧知识的有机整合,促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成长。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境教学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最佳历史课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其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历史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已为我们广大教师所认同。

现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想法。

1.实施情境教学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

历史教育的功能要通过历史教学来发挥的。

在历史教学中,“不仅是通过历史知识的传授发展学生的观察、记忆、辩证的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而且是通过历史教学的内容,尤其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讲授,从中挖掘出相关人物的光辉思想和优秀品德,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发展和建立完好的人格”。

“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史论统一性”的特点。

其中,“具体性”和“史论统一性”即事实与理论的统一性是许多学科都应具备的条件,并非历史学科所特有。

但是,列于首位的“过去性”,却揭示了历史知识的特点。

历史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历史的过程,它必须遵循认识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又因历史知识存在形式的特殊性,要求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存在决定意识,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从历史存在的角度探索历史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手段。

历史教学必须遵循认识历史的基本规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首先就必须运用各种材料和手段激发并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在头脑里再现有关史实的具体情景,形成生动的历史观念,以便他们经过自己的分析得出正确的认识。

谈初中历史如何创设情境教学论文

谈初中历史如何创设情境教学论文

谈初中历史如何创设情境教学摘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本文简述了如何创设历史课堂的情景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引入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突出特点和重要贡献之一,就在于它突破和超越了理性至上、知识本位的教育传统,将长期被忽略的情感因素重新摆在教育的应有位置。

它强调以情感活动统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通过“育人以情”,沟通“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把德育、智育、美育融汇于情境之中,从而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学会求知的同时学会做人,形成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

情境教学在情感领域的创造性探索,成功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学生素质发展中认知与情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动脑与动手等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为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做出了可贵贡献。

一、创设情境教学的目的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突破是情境的创设,但它的基本着眼点却始终是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和主动发展。

情境教学的“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学生能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

情境教学不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而是站在人的活动和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哲学高度来审视情境,创设情境。

它力图将人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置于核心地位,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使优化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由于情境的创设立足于学生的活动需要,具有主题明确、情感伴随、自主鲜明等特点,因而它极易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其中,通过自身的感悟、操作、体验、探究、发现,得到充分的主动的发展。

二、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情境1.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

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

初中历史论文

初中历史论文

初中历史论文•相关推荐情的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本文就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历史;应用引言分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发现其并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

为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在教学实践中,初中历史授课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时候受到一定限制,降低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为改善这种教学现状,初中历史教师就得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与设计原则相对传统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该种教学方法可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有效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历史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可根据具体的课堂内容设计情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悟。

同时教师还可利用语言设计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促使学生体验到人物与事件中包含的情感,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度。

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历史事件的记忆。

在情境教学中,需要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

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提出问题。

而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加深其对历史研究的感悟,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兴趣。

该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以人的活动和环境作为基础,以此才可创设出符合历史情境的教学要求。

可见,情境教学就应达到情感丰富与主题明确的要求。

唯有满足这两项要求,才能够促使学生在情境在发现问题。

当然,情境教学方法,必须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以此才能升华其历史情感。

初中历史教师创设情境展开教学。

在此期间,情境创设需遵循相应的原则。

首先,实用性。

遵循实用性是增强学生历史知识的关键。

唯有在此基础上,才符合情境教学模式的要求。

让初中历史课情趣盎然论文

让初中历史课情趣盎然论文

让初中历史课情趣盎然初中历史课堂的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眼、嘴、耳、手、大脑等多种器官进行积极思维活动,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发展想象力,激发学生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挥其主体作用,从而提升历史课堂质量。

历史课堂上如何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活动,谈一谈个人的几点看法:一、用歌曲创设情境歌曲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景,创造气氛。

浑厚而庄严的歌声能够使学生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我在讲授《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播放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随着刚劲有力的歌声,仿佛把每个学生都带到了长征的路上,一幅幅艰辛的画面浮现在学生的眼前……。

它打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心弦,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随之哼唱。

随着歌曲的结束,学生不禁要问长征这么艰苦,红军为什么还要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长征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们带着这些疑问学习,自然会对本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又如:我在讲授《难忘九一八》一课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浓烈的情感营造着氛围,历史的距离被拉近了……尤其是歌曲唱出了中国东北军民亡国之痛和期盼故地的思乡之情,那撕心裂肺的声音,使同学们表露出震惊、悲愤之情,更加深了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愤怒。

用歌曲创设情境,既可以撞击学生情感的火花,有可达到陶冶情操之效果。

二、播放视频渲染情境利用多媒体动画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被广泛使用。

教师利用图画、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材料的具体情感相结合,使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感知教学内容,大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我在讲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时,播放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关视频,营造了逼真的教学场景,从视觉和听觉上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象直观的实景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起止时间、统帅、路线、结果和罪行的感受和理解。

初中历史运用情感教育论文

初中历史运用情感教育论文

初中历史运用情感教育【摘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

”当前我国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摆在首位,而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学生的情感形成,要通过不断的熏陶和培养而形成,历史是这种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他们能否用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经验指导自己的行动和正确决策,将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

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教师要有情感教育意识。

只有教师通过情感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心理,而学生的这种情感心理又能推动和促进情感教育的氛围,使情感教育能良性循环。

【关键词】初中历史情感教育教学方式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了对历史课程学习的总体要求。

其中,情感目标被赋予了新的丰富的内涵。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条目中提出,要了解国情,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并在人生理想、健全人格、审美情趣、人生态度、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意识、国际意识等价值观方面提出了要求。

情感与态度目标正是”历史教育本质功能回归的体现,是历史教育’’元’’价值的实现。

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与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度。

”从教学方面来说,情感对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行为动机有着很大的激励作用,也是影响学者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就要抓住每一个教学中的契机,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情感教学,以情感为媒介、动力,创造多种心理功能的情感交流,从而实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交融,达到培养学生的真正目的。

以下是笔者自己的肤浅体会,望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建立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指师生在知识、人格、精神、道德等多层面展开交流,通过师生在知识、情感、道德、灵魂等多层面的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共鸣”,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运用论文

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运用论文

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课中的运用历史,是过去了的人类活动的记录,是历史人物和人民大众活动的遗迹。

既不会重演,又无法实验。

但是,历史都具有突出的情景性,要把过去的历史现象重现在学生头脑里并使其形象化,形成具体、清晰的历史表象,并使学生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体验、想象,开展思维活动获得正确历史知识并有所创新。

一、历史情境教学的意义和价值第一、有利于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力,激发兴趣是初中阶段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历史教学中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而教师语言的精心设计、情感的真情投入和现代视听工具的充分利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大脑一起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第二、有利于掌握、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实质。

向学生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基本的任务。

借助于营造教学情境,不仅能更有效地完成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任务,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现象的实质、把握内涵。

第三、有利于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情境的创设。

能够形象具体地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发生的情景,使学生通过形象受到感染,强化爱憎情感:通过语言深入到人物的内心,让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心感受,从而与人物同悲欢、共命运;而通过语言的点拨,使学生明白道理。

第四、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语言设计。

个人情感的真诚投入,创造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就为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难点问题情境是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景中,使问题含而不露。

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打开层层思维的锁链,获取理想的结果,似有一种“拨开乌云见青天”的感觉,最终突破难点。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论文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实施情感教学,是改变当前历史课堂存在弊端的迫切要求,是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符合现代初中生心理特征的;它将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促其成为适应21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人。

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是中学历史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中的一个本源性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巧妙导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挖掘教材潜力,多角度增强情感教育;结合历史与现实,在生活中加强情感教育三方面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感教育教育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知过程都伴随一定的情感,情感是一种很强的内在动力。

”可见,积极的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实施情感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标准已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历史教学的三大目标之一,并日益成为三维目标中的首要目标。

它强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坚强的意志、团结合作的精神,确立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世界各大文明的正确理解和尊重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理想,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也意味着历史教学必须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主动参与学习。

所以,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显得相当重要。

下面笔者就历史课堂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进行三方面探讨,以期更好地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一、巧妙导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

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

导入得好,则如一剂亢奋药会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情感,反之则如一剂安眠药,不讲则已,一讲便进入催眠状态。

在教学中注意观察生活,了解学生的所好,巧妙地设置情境,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可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例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我这样导入:“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

初中历史小论文精选

初中历史小论文精选

初中历史小论文精选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与时俱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初中历史小论文范文一:情境教学下的初中历史论文一、教学具体方法1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指的是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教学,可以通过学生排演话剧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使得历史教学更具有活跃性,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得到提升。

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人物扮演的方式,直观、明确地向学生展示历史演变的进程,使得学生在整体上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解。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不断丰富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2事件回顾在对历史事件进行回顾时,能够有效使学生对所学历史进行梳理,从而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

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调查和历史分析的兴趣,学生在了解了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后,也会对历史调查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加自我的历史阅读量,形成自我分析历史的观点。

3史料展示学生在初中阶段往往缺乏阅读量,其了解的史料较为欠缺。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展示史料能够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得历史观点更具有丰富性,避免了历史学习过程中观点的局限性。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侧面了解历史,全面了解历史做了铺垫。

史料的展示也能够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知。

与此同时,在对史料图片和文字进行展示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历史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避免历史学习进入空洞无力的学习过程,逐渐认识到身边历史即是真正的历史的观点。

4历史评点在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时期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的评价和分析。

学生通过对秦始皇正面和反面的不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评价标准。

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综合学生学习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全面对历史学习内容进行梳理。

二、总结在初中历史的教学阶段,如何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将庞杂的历史内容转变为富于趣味性的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关键所在。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意识论文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意识论文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情感是学生心理的重要部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内容,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对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初中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情感意识领域上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通过初中历史的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学生人文精神得到提升,学生的革命理想、爱国情感等得到激发,进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然而,以往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情感意识的培养,情感教育的实施也就成为了空白。

这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这与新课程改革的初衷和理念相背离。

介于此,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为背景,以探析学生情感意识对主要内容,力求真正实现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理念,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情感意识的概念界定所谓情感意识,是指人的情感程度,主要包括人的道德感、美感、荣誉感等。

情感意识也是人从情感角度对自然和社会各种现象的理解和评价,即人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相应情感反映。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材中的典型事例使学生内心产生深刻的变化,学生思维逐步成熟,意识形态逐渐确立,学生能根据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去完善自己的道德感、美感和荣誉感。

这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的社会有着积极的潜在价值。

于此同时,历史材料中有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为教师实施情感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因此,通过初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情感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意识培养的主要对策1、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课堂时体现民主理念的场所,历史教师要做到真正落实民主理念的执行者和引导者,而学生则是内化民主理念的主体。

由此可见,教师和学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大主体,教师只有在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下才能有效地实现课堂民主的氛围,完成教学过程。

初中历史课堂中情感切入论文

初中历史课堂中情感切入论文

小议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情感切入【摘要】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必须以情感教育目标为依据,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

要找准切入点,让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经历历史的学习过程,在体验、探究、感悟历史的一系列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主观认识、独立思考和判断,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关键词】情感交流情感体验社会实践近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重知轻情”现象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十分普遍。

大多数历史教师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很少实施。

故此,我们应该从历史学科特点出发,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克服应试教育下情感教育的缺失,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压力过重、厌学、学习效率低的问题。

这些已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共创和谐氛围,促进情感交流初中历史中有许多培养积极情感的素材,不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是各个时代形形色色的人们的活动留下来的遗迹遗事,都会让站在这些历史面前的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

因此,若要更好地利用历史学科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首先应该从沟通开始,创设和谐课堂氛围,来促进情感交流。

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课堂上,我们要经常地、有意识地留有师生情感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真心、诚心与爱心去呵护学生,树立师生人格上的平等观,达到教育氛围的和谐性,才能为情感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情感,关注和鼓励学生的情感,才能适时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并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教学有的放矢,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课的情感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情感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一套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逐步受到各基础学科界的青睐。

本文从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基本特征、情感教学的目标、情感教学的功能、情感教学的理论依据等四个方面对历史学科情感教学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现代教育心理学历史学科情感教学教学理论和方法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情感教学已经发展成为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逐步受到各基础学科的青睐。

本文旨在对历史学科情感教学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基本特征
首先,它强调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鉴于历史在平时教学中课时较少,课堂教学中师生积极情感的建立、交流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历史教师要强化该学科教书育人的意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其次,教师要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朋友关系同学生相处,尊重其人格,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譬如,平易近人的教态、亲切感人的语言、不耻下问的精神等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善于发现学生学习历史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可以发挥其个性;给那些情感内向不易表露的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教学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此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二,它强调创设生动、形象、感人的历史教学情境。

教师要
吃透教材,对每个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历史活动及与之有关的环节作深入具体的分析,然后选择启情点,设置教学情境,使之既具有知识性、教育性,又具有艺术性、情感性。

如讲“黄花岗起义”时,可以创设一个林觉民深夜挥泪给爱妻写诀别书的特定历史情境,使一个“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者的崇高形象活灵活现,革命先烈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学生,可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是对教材知识的拓展与升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其三,它强调以情动情,以情感人,激活学生的身心。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教师让师生共同置身于创设的特定历史情境中,通过掀起波澜壮阔的历史场面,深刻剖析特定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唤起学生相应情感;通过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感人肺腑的言语,可以扣击学生心弦,产生情感共鸣。

如讲祖国“四大发明”,如数家珍、满怀自豪之情;讲“南京大屠杀”,义愤填膺、声泪俱下。

使学生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壮烈处可歌可泣,深沉处再思再叹,欢悦处抚掌称快。

二、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目标
首先,确立情感目标的认知内容。

它是根据历史知识对激发学生不同情感体验的作用来划分的。

就目前新编中学历史教材而言,绝大部分历史知识点都饱含着人类丰富的情感。

历史学科情感目标的内容应该体现在经过过滤、升华了的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上,可划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爱国主义情感、审美感四大类,根据这种分类,教师在深入研究每个章节每个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充分
挖掘情感的内涵,制订出教学情感目标的具体内容。

其二,确定学生情感目标内化的水平层次。

情感内化目标应是一个按不同心理等级层次排列的连续体,它由低到高被划为五个层次: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

这五个层次紧密衔接、层层递进,在这个过程中,情感成分从单纯觉察开始,经过具有一定动力的阶段,最后达到对一个人的行为的控制。

进行情感教学,就可以检测和评估学生在对某个历史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时,情感内化目标达到的层次。

三、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功能
首先,知识智能的强化功能。

传授基本知识、开发智能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但要落实并非易事。

因为历史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的特点是该课难教好难学好的关键。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具有动力、强化、调节等多种功能。

教师运用情感教学,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源泉,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引起愉悦的体验和情感上的共鸣,会促使学生感知敏锐、记忆牢固、想象丰富、理解深刻、思维活跃。

相反,毫无情感的历史教学,必定是死气沉沉的,是难以促知启智的。

其二,促进个性发展的功能。

培养完美的人格、健康的个性,应是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目标。

历史学科运用情感教学,有利于健全学生人格、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

大量史实证明,取得杰出成就的历史人物,一般都具有伟大的人格、独特的个性。

因此,情感教
学以人物为中心,展开历史事件的情境,从情感深处揭示各类人物的个性心理品质,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等。

如.在展开“楚汉战争”的生动情境后,从历史人物个性品质的角度分析“实力强大的项羽最后败于实力弱小的刘邦”的原因,指出:“实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只有具备谦虚谨慎、严以律己、任人唯贤等高尚品质的人,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而刚愎自用、居功自傲、缺乏理智的人最终必然导致事业的失败。

这就发展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培养了良好的个性思想品质。

四、历史学科情感教学的理论依据
首先,历史学科情感教学应体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历史学科运用情感教学,应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为指导,努力做到知情意行四者的完美结合,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如果教师把情感教学的目标偏向于学生感兴趣的历史内容上或者仅停留在较低级的情感享受上,那么,情感教学就失去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意义。

其二,历史学科情感教学应以主体性教学理论为指导。

从传统的历史教学来看,“满堂灌”、“一言堂”的僵化教学模式把学生变成了被动接受历史概念、历史观点的大容器,这种简单机械的教学方法造成了教师的苦教、困教、强行教与学生的苦学、困学、厌学甚至拒学之间的恶性循环。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把学生真正摆在主体地位,没有唤醒并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发挥学生学习的自我能动性,忽视了师生参与认知的情感力量。

因此,历史学
科运用情感教学时,教育观念应从人的特点、人的需要、人的尊严等出发,把学生摆在教育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注重在民主平等、互重互信、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下,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一切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