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性到独创性_论法国现代诗歌美学对弗兰克_奥哈拉诗歌创作的影响

合集下载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下的弗兰克·奥哈拉城市诗歌研究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下的弗兰克·奥哈拉城市诗歌研究

089[摘 要] 弗兰克·奥哈拉是美国著名诗人、艺术评论家,也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纽约派”诗人之一,其城市诗歌充分折射出纽约大都会的生活图景与纽约市民的精神风貌。

以奥哈拉城市诗歌——《今天》《音乐》《在火岛跟太阳交谈实录》《诗(而明天上午八点……)》《黛女士死的那一天》为分析对象,从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方面研究奥哈拉笔下的纽约城市,探讨奥哈拉城市诗歌中的都市繁华以及在繁华外衣下的精神困窘与社会人际现状。

[关 键 词] 弗兰克·奥哈拉;城市诗歌;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列斐伏尔空间理论下的弗兰克·奥哈拉城市诗歌研究刘飞扬一、引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美国文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这一阶段,纽约取代巴黎成为世界文化的中心。

在纽约,诗人、画家、音乐家推杯换盏、密切交往,不断进行艺术上的革新与创造。

由此,“纽约派”这一艺术流派应运而生。

虽然纽约派诗人并没有建立起共同的诗学理论,但是他们的诗歌给读者的感受却存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们的诗歌如同画布上胡乱泼洒颜料的油彩,五彩缤纷、光怪陆离,令人应接不暇。

除了新颖先锋的诗歌创作技巧,他们的诗歌也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纽约大都市的特点,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纽约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字句间可以体会到城市的呼吸。

弗兰克·奥哈拉是“纽约派”极富代表性的诗人。

自1951年定居在纽约,奥哈拉很快便成为纽约诗人、画家、音乐家和舞蹈家圈子中的核心人物。

从崭露头角到意外离世,鲜花着锦的日子不过十余载,成为美国文学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奥哈拉的诗歌是即兴的、有生气的、有活力的,在简洁、幽默、机智中不乏荒诞感和梦幻感,开创了反文雅、反高贵的崭新诗风。

他的画布就是纽约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在纽约街头行走驻足的过程中,奥哈拉记录灵感的瞬间,把所见所闻快速创作成诗。

当他的创作技艺日益成熟,奥哈拉幽默地把自己的诗歌称为“我做这、我做那(I do this, I do that)”诗歌。

埃德加爱伦坡的美学思想与诗论

埃德加爱伦坡的美学思想与诗论

埃德加爱伦坡的美学思想与诗论埃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和作家,他的文学作品和美学思想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美学思想和诗论两个方面来探讨埃德加爱伦坡对美国文学的贡献。

埃德加爱伦坡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和评判上。

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具备独特性、创新性和神秘感。

独特性埃德加爱伦坡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必须有独特性。

他认为,一个作家应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人类生活和社会现象。

他主张作家应该追求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应该被传统和惯例所束缚。

创新性埃德加爱伦坡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有创新性。

他认为,文学作品的创新性可以体现在形式、内容和表现手法上。

他主张作家应该不断地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同时也要在内容上有所突破。

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实验性质和创新精神。

神秘感埃德加爱伦坡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有神秘感。

他认为,文学作品应该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

他主张作家应该通过暗示、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营造出神秘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神秘的魅力。

埃德加爱伦坡的诗论主要围绕诗歌的创作和审美特点展开。

他认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性、情感性和象征性。

音乐性埃德加爱伦坡认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性。

他认为,诗歌的音乐性可以体现在押韵、节奏和声调上。

他主张诗人应该注重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使诗歌具有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韵味。

情感性埃德加爱伦坡认为,诗歌应该具有情感性。

他认为,诗歌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而情感是诗歌创作的源泉。

他主张诗人应该通过诗歌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象征性埃德加爱伦坡认为,诗歌应该具有象征性。

他认为,诗歌的象征性可以体现在意象、隐喻和象征等方面。

他主张诗人应该通过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深刻的象征意义。

埃德加爱伦坡的美学思想和诗论是他对美国文学的巨大贡献。

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

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

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法国新小说(Nouveau Roman),作为20世纪中期法国文学的一种创新流派,体现了文学创作中结构、叙述和语言的革命性变化。

新小说不是一个统一的文体,而是一些作家在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对传统小说的反叛和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作家们力求探索和揭示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反映现代生活的多样性和矛盾。

因此,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不仅体现在其形式上的创新,更在于对思想内容和感知模式的重新审视。

一、历史背景与发展历程新小说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法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战后的废墟、现代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心灵中的焦虑,促使了一种新的文学表达方式的发展。

早期的新小说作家包括阿尔贝·卡缪、萨特等,而后期则有阿兰·罗伯-格里耶、玛格丽特·杜拉斯等。

在这个背景下,他们开始质疑传统叙事的有效性,尝试通过非线性结构和碎片化叙述来展现复杂的人类经验。

如阿兰·罗伯-格里耶在《透明的东西》中,通过打破时间顺序,让事件循环往复,表现了现代人面临现实与幻觉之间的纠缠。

他不再关注角色内心情感的发展,而将目光投向了物体本身,小到一种水果或一件家具,让这些生活琐碎成为叙述的中心。

这种对“物”的关注,正是新小说的一种重要实验。

二、结构与叙述方式的革新法国新小说在结构上大幅度突破了传统小说的规定。

传统小说通常要遵循起承转合、三段式结构,而新小说则尝试以更加松散和自由的方式进行叙述。

例如,在罗伯-格里耶的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时间被扭曲,事件间缺乏逻辑因果关系,使读者需要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去拼凑整个故事。

这种结构上的非线性,使得读者在解读文本时更像是参与者而非单纯的接收者。

与此同时,新小说倡导“展示而非讲述”,即通过细节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气氛。

而这种细节往往单独存在,缺少传统叙事所需的背景介绍与人物内心描写。

在杜拉斯《情人》中,通过简洁却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展现了角色之间微妙而又异乎寻常的情感关系。

《2024年诗意与现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范文

《2024年诗意与现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范文

《诗意与现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篇一一、引言诗意与现实之间存在着一种深远的关联,这一联系在法国艺术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关系的集中体现——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分析其美学来源。

我们将从历史背景、文化影响、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探讨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特点及其根源。

二、历史背景与文化影响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诞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当时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期,诗意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与反思。

这种风格既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文化层面,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受到了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多种艺术流派的影响。

浪漫主义强调个性、情感和想象,为诗意现实主义提供了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自然主义则关注社会现实,揭示了社会不公与人性弱点,为诗意现实主义提供了丰富的社会题材。

此外,19世纪的社会矛盾、贫富差距等问题也为诗意现实主义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三、艺术表现手法与美学特点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独具特色,它既注重对现实世界的描绘,又追求诗意的表达。

在画面构图上,诗意现实主义往往采用柔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同时,它还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与情感进行巧妙地结合。

在美学特点上,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强调对现实的关注与反思。

它不仅揭示了社会不公与人性弱点,还通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

此外,诗意现实主义还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特征,它以法国社会为背景,展现了法国人民的情感与生活状态。

四、美学来源探究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是多方面的。

首先,浪漫主义和自然主义等艺术流派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题材。

这些流派的艺术作品为诗意现实主义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其次,19世纪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也为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当时的社会矛盾、贫富差距等问题使得艺术家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并通过艺术作品进行反映和批判。

诗意与现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

诗意与现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

诗意与现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诗意与现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一、引言20世纪初期,法国出现了一股崭新的文学潮流,被称为“诗意现实主义”。

该流派旨在探索现实世界中的诗意,强调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包括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以及存在主义等对其的影响。

二、象征主义的美学影响象征主义是诗意现实主义的重要先导,对其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象征主义强调表达内在真理和感觉,超越物质世界,追求内心世界的现实。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如波德莱尔、梅西安等,通过意象和隐喻的运用,使诗歌具有跨越现实的力量。

诗意现实主义借鉴了象征主义的表达手法,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赋予象征意义。

例如,保罗·瓦莱里的诗歌《红舞鞋》,通过描绘鞋子的旅途,呈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诗意。

三、印象主义的审美观念印象主义是法国艺术史上一次重要的艺术运动,对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印象主义强调感觉的直观性和瞬间的捕捉,通过光影和色彩的变化,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体验。

诗意现实主义诗人沿袭了印象主义的审美观念,追求感觉的直观表达。

亚瑟·兰波的诗歌《醉舞庄园》中,他用形象生动的文字呈现出浓烈的色彩与光影的效果,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充满诗意的绘画般的美感。

四、现实主义的写实精神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思潮,强调以写实的方式展示社会、人物和事件。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福楼拜等,通过逼真的描述,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

诗意现实主义汲取了现实主义的写实精神,将其运用于诗歌创作。

例如,安德烈·布雷顿的《自由之风》中,他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写,使现实世界具有一种诗意的魅力。

五、存在主义的思想启示存在主义是20世纪的一种哲学思潮,强调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关注人类存在的困境和自由。

在法国,让-保罗·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波德莱尔美学原则

波德莱尔美学原则

波德莱尔美学原则波德莱尔是二十世纪初法国著名的现代派诗人和美学家,他对美学的思考和理论对于现代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波德莱尔的美学原则主要包括“绝对诗”、“外来美”、“目标不确定性”和“自由诗”。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原则进行阐述。

首先,波德莱尔提出了“绝对诗”的概念。

他认为诗歌应该追求超越语言和逻辑的境界,以达到纯粹的艺术效果。

他强调诗歌应该通过声音、节奏和图像等非语义的元素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波德莱尔主张诗歌可以超越语言的限制,自由地探索和表达美的本质。

其次,波德莱尔提出了“外来美”的概念。

他认为传统的美学观念对于现代艺术已经不再适用,现代艺术需要从其他领域吸取新的美的元素和形式。

波德莱尔主张艺术家应该打破传统的界限,大胆地引入科学、技术和其他非艺术领域的元素,创造出新的审美体验。

他认为外来的元素可以为艺术创作带来新的可能性和鲜活的生命力。

第三,波德莱尔提出了“目标不确定性”的概念。

他认为诗歌不应该追求明确的目标和实用的功利性,而是应该在表达过程中保持开放性和模糊性。

他主张诗歌应该是一个自由的游戏,通过语言的错综复杂和多义性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和思考,而不是给出明确的答案或结论。

波德莱尔相信诗歌的价值在于其对于人类经验的无尽探索和追问。

最后,波德莱尔提出了“自由诗”的概念。

他认为传统的诗歌形式和结构限制了诗人的创作力和自由表达。

波德莱尔主张诗歌应该抛弃传统的格律和韵律,以追求更自由、更灵活的创作方式。

他鼓励诗人在语言和形式上的大胆尝试,以创造出更具个性和独特性的作品。

自由诗的提出为现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综上所述,波德莱尔的美学原则可以概括为追求“绝对诗”、引入“外来美”、保持“目标不确定性”和推崇“自由诗”。

他强调诗歌应该摆脱传统的束缚,追求纯粹的艺术效果,并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多义的语言来激发读者的感官和思维。

波德莱尔的美学理论为现代艺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创新的可能性,对后来的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各奖项获奖名单公示日前,根据我校《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奖实施办法》,我校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各奖项的评选,经学校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召开的评审、评奖工作会议,对全校各评奖单位上报的评奖候选人经过认真、仔细的评审以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或确认)产生了各奖项的获奖名单,现予以在全校进行公示。

公示时间为:2012年11月20日至11月26日上午10:00止。

凡对各奖项获奖者有异议的师生员工,可用书面形式或发送电子邮件(tangjx@)至上外教育发展基金会反映个人意见,对具以真实姓名反映的情况,我们将进行调查和复议。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教职工先进集体奖获奖单位各奖项获奖单位:(6个)外教社奖一等奖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兰生集团奖二等奖图书馆抽纱奖二等奖东方语学院申银万国奖三等奖新闻学院兰生股份奖三等奖体育教学部邵一兵奖三等奖国际教育学院一年级教研组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兰生股份奖教职工、学生获奖名单一、教职工1. 兰生股份教学科研奖:(4个)一等奖陈杰东方语学院副教授二等奖田臻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三等奖王淼传媒学院副教授黄协安高级翻译学院副教授2. 兰生股份教育管理奖:(4个)一等奖张廷佺教务处副处长二等奖危靓人事处工资科科长三等奖邓春明后勤实业发展中心副总经理郝佳法语系辅导员二、学生1. 兰生股份优秀学生奖:(4个)丁阳洋英语学院2011级王佳月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09级于江同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11级刘雅文法学院2011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抽纱奖教职工、学生获奖名单一、教职工1. 抽纱教学科研奖:(4个)一等奖郑振贤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二等奖王少娣新闻学院副教授三等奖马海蓉法学院讲师宋世方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2. 抽纱教育管理奖:(4个)二等奖陈华沙信息技术中心主任三等奖李然学生工作部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左菲菲图书馆馆员李俊造后勤实业发展中心中级工二、学生1. 抽纱优秀学生奖:(6个)毛恬予英语学院2009级叶蕙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11级吴佳凯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11级吴一苇新闻学院2011级艾平方子国际教育学院2011级吴婷燕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0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申银万国奖教职工、学生获奖名单一、教职工1. 申银万国教学科研奖:(6个)一等奖徐海铭英语学院教授二等奖徐永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叶红俄语系副教授三等奖王俭出国人员培训部讲师余泳中东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田小勇国际教育学院讲师2. 申银万国教育管理奖:(3个)二等奖陈海亮上外教育出版社教育培训中心科长三等奖董严泓英语学院办公室主任吴畏上外音像出版社编辑二、学生1.申银万国优秀学生奖:(15个)张明雅英语学院2010级刘鑫璐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11级张强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10级张人文新闻学院2010级李曼君黄晶汤娜法学院法学院2010级2011级何淼国际教育学院2009级张潇潇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09级单琦东方语学院2009级李鸣慧俄语系2011级王行健德语系2010级刘笑咲法语系2010级何佳媛西方语系2010级孙佳茗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李明夏研究生部2011级2. 申银万国助学金奖:(7个)宁莹英语学院2009级邬树楠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10级胡海城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09级庄鑫云传媒学院2010级丁芳杰法学院2011级刘菲菲国际教育学院2011级马雅超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09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兰生集团奖教职工、学生获奖名单一、教职工一等奖曹宏苓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二等奖任川海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副教授三等奖王晓红上外附中英语教科组长2. 兰生集团教育管理奖:(3个)二等奖林为芬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三等奖汪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MBA中心科员顾晋宇对外合作交流处科员二、学生1. 兰生集团优秀学生奖:(5个)李仪方英语学院2011级奚闻雯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11级诸葛晔男徐曦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011级2010级李雪研究生部2011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邵一兵奖教职工、学生获奖名单一、教职工二等奖高健英语学院副教授三等奖朱建军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唐雯西方语系讲师徐倩法学院讲师2. 邵一兵教育管理奖:(6个)一等奖顾蔚工会妇教文体部主任二等奖曹原研究生部办公室主任二、学生1. 邵一兵优秀学生奖:(13个)俞一舟英语学院2009级李涵琛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10级屈静伟法学院2010级李娇娇国际教育学院2011级陈鹤潘帅琴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东方语学院2011级2009级德木拉提俄语系2009级宋景云法语系2011级李佳蒙西方语系2010级何谷良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杨港彭文青董照磊研究生部研究生部研究生部2011级2011级2010级2. 邵一兵助学金奖:(5个)白丽霞英语学院2009级艾合坦木•艾尼瓦尔英语学院2009级李丹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10级陈嘉瑜传媒学院2010级丁寒寒法学院2011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外教社奖教职工、学生获奖名单一、教职工1. 外教社教学科研奖:(9个)二等奖花东帆语言研究院副教授周敏文学研究院副教授韦宗友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副教授徐林体育教学部副教授三等奖顾伟坤日本文化经济学院副教授韩智敏东方语学院讲师韩淑琴上外附中英语教科组高级讲师陈蓓洁社会科学部讲师黄秋萍继续教育学院讲师2. 外教社教育管理奖:(6个)一等奖龚凡保卫处处长二等奖顾聿工资产管理公司上外宾馆总经理三等奖樊蒙德语系办公室主任王海燕上外附中人保室馆员高筠英语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周维蕾资产管理公司印务中心副总经理二、学生1. 外教社优秀学生奖:(12个)衷苾璇英语学院2010级杨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10级顾宇晴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10级潘佳慧传媒学院2010级钟薇薇法学院2009级周欣蔚国际教育学院2010级蔡惠芳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09级李琛琪东方语学院2010级李晟德语系2010级杨嘉奕西方语系2010级顾蓉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高原研究生部2011级2. 外教社助学金奖:(13个)英语学院2009级买地娜·阿不都克力木杨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10级刘丹妮法学院2010级宋阳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0级马新宇东方语学院2009级张仙丹东方语学院2009级陈佶德语系2010级王焕文法语系2011级王培西方语系2011级朱晓庆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张立婷研究生部2011级张健研究生部2011级李丽研究生部2011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沈伟英奖学生获奖名单1.沈伟英优秀学生奖:(5个)高旻英语学院2010级周虹杉东方语学院2011级曹佩瑶德语系2010级宦颖法语系2010级徐肖燕西方语系2010级2. 沈伟英助学金奖:(12个)如克艳•买买提英语学院2009级杨莲娇英语学院2009级林宇新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09级曹蕾茹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09级刘鑫法学院2011级丁梦茹国际教育学院2011级宛倩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1级马韶婷东方语学院2010级王国梅俄语系2011级夏颖西方语系2010级施宇懿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杨淑岚研究生部2011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卡西欧奖教师、学生获奖名单一、教师学术科研类奖1.卡西欧论文奖:(4个)①蒋彦庆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副教授《Understanding openness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hinese provinces》…………………(《China Economic Review》2011年第22卷第3期)②胡光传媒学院讲师《嵌入式实时Java处理器的自动内存管理》……………….(《Intelligent Automation & SoftComputing》2011年第8期)③许慈惠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教授《移动动词对他格空间名词的他动作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6期)④汪小玲研究生部教授《论法国现代诗歌美学对弗兰克·奥哈拉诗歌创作的影响》…………………(《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第4期)2.卡西欧专著奖:(2个)①董海雅国际教育学院讲师《情景喜剧的幽默翻译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②王少娣新闻学院副教授《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二.卡西欧优秀学生奖:(24个)①英语学院杜欣卉2010级周瑶佳2011级顾诗婷2009级②国际金融贸易学院张心怡2011级鲁莎2010级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吴琼2010级郭宇2009级④法学院吴尚轩2009级姚佳颖2010级⑤新闻学院樊罗颖2010级⑥传媒学院周棪梦倩2010级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王晨怡2009级李昊2009级杨紫薇2009级⑧国际教育学院邢伟健2011级诸红2010级⑨研究生院孙月婷(硕士生,日语)2011级江亦舟(硕士生,日语)2011级刘泽晨(硕士生,英语)2011级赵月(硕士生,英语)2011级景飞鹏(硕士生,英语)2010级王懋康(博士生,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2010级杨本明(博士生,日语)2011级胡兴文(博士生,英语)2011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张卫东助学金奖获奖名单张卫东助学金奖:(12个)努尔艾力·吾甫尔英语学院2009级姜雪莲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11级翟晶利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09级李骏雅法学院2010级张瑞霞国际教育学院2010级邱歌国际教育学院2010级宝力尔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0级唐微东方语学院2010级徐永红俄语系2008级热依拉·玉素甫德语系2011级灭里·吾兰法语系2011级金燕研究生部2011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英语85届校友爱心助学金奖获奖名单英语85届校友爱心助学金奖:(10个)文晓荷英语学院2010级叶尔江·沙曼其英语学院2011级李小芳英语学院2011级阿力米热木英语学院2011级张乐英语学院2010级周志诚英语学院2010级帕丽哈•波拉提英语学院2011级赵妍曦英语学院2010级董丽君英语学院2010级雷敏杰英语学院2010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海富通奖教师获奖名单教师学术科研类奖1.海富通论文奖:(5个)①吴芙芸语言研究院副研究员《试论Hawkins的领域最小化理论于汉语关系从句加工之意义及潜在问题》…………………(《外国语》2011年第1期)②张帆德语系副教授《论克里斯塔·沃尔夫的<天使之城或弗洛伊德博士的外衣>》………….(《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第4期)③孙远体育教学部讲师《围棋中的悖论》…………(《第八届国际围棋学术大会论文集》2011年7月)④朱云欢国际金融贸易学院讲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及相关问题研究》…………….(《科技与经济》2011年第2期)⑤朱杰进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副研究员《非正式性与G20机制未来发展》…………(《现代国际关系》2011年第2期)2.海富通专著奖:(3个)①金立鑫语言研究院教授《什么是语言类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②马丽蓉中东研究所教授《中东国家的清真寺社会功能研究》………….……………………(时事出版社)③刘宏松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副研究员《国际防扩散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上海人民出版社)3.海富通资助出版奖:(5个)①张耿科研处副教授《转型期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效应研究》……………………….(出版社)②方珍平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表达的认知量度观》……………….…….(出版社)③陈立青出国人员培训部副教授《英语阅读的后方法教学模式研究》………………….(出版社)④叶红俄语系副教授《蒲宁研究》………..………..(出版社)⑤汪波中东研究所教授《中东因素与大国关系研究》……………..……(出版社)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三井住友奖优秀学生获奖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列)三井住友优秀学生奖:(12个)1. 王跃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1级2. 卢挺佳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10级3. 吕瑞怡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10级4. 祁楚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10级5. 邬梦潇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0级6. 杨迪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11级7. 张晨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10级8. 赵慧妮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1级9. 周易国际金融贸易学院2011级10. 卓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0级11. 姜晓晓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0级12. 黄紫西方语系2011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林芯教育助学金奖获奖名单林芯教育助学金奖:(11个)1. 范道华新闻学院2010级2. 武晓玉传媒学院2010级3. 赵文法学院2010级4. 陈玉凤国际教育学院2010级5. 谢磊国际教育学院院2011级6. 罗婕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1级7. 晏凤娇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1级8. 殷毅凯东方语学院2011级9. 潘静蕾东方语学院2011级10. 赖灵芝俄语系2009级11. 徐曼研究生部2011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度教育奖励基金三菱日联租赁优秀学生获奖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列)三菱日联租赁优秀学生奖:(6个)1. 叶晨伟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0级2. 乔卓俊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0级3. 刘琰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09级4. 刘琤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0级5. 张馨元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09级6. 郭楠日本文化经济学院2010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奖励基金评审委员会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当代法国文学的非现实性与独创性分析

当代法国文学的非现实性与独创性分析

当代法国文学的非现实性与独创性分析作者:兰华英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08期摘要:当代法国文学通过各种写作方法和创作方式的创新,一直在向前不断发展,出现了大量颠覆传统创作的具有非现实性与独创性的文学作品,值得细细研究,以为法国文学的其他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当代法国文学;非现实性;独创性一、当代法国文学新古典主义的莫里哀和拉辛、浪漫时期的雨果和大仲马以及后现代主义时期的福楼拜和巴尔扎克等这些优秀作家都是法国文学为世界文学做出的贡献,也使得法国文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莫里哀和拉辛、雨果和大仲马、福楼拜和巴尔扎克等优秀作家在时代影响下创作出大量闻名远近的作品。

诸如《Lady Camellia》(《茶花女》),《Notre Dame de Paris》(《巴黎圣母院》)和《Comedy on Earth》(《人间喜剧》)等这些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一直持久已被几代读者所接受和喜爱。

学术界对于当代法国文学的起始界限并未给出统一的观点,一般来说指的是二战后法国文坛的文学成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法国文学已百家争鸣,展现出许多流派和学派。

法国文学很难实现其昔日辉煌,但通过各种写作方法和创作方式的创新,一直在向前不断发展,出现了对法国文坛有一定的影响的以马塞尔普鲁斯特所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存在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荒诞戏剧和新小说等。

二、当代法国文学的非现实性与独创性内涵“当代法国文学的非现实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即先锋学派的传统所带来的非现实性,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先锋学派。

这种文学很少认同法国以外的后现代性和后殖民主义的批评标准,所以承认自身为非现实性。

当代法国文学中的很大一部分从其自身的历史角度高度重视先锋派传统,是一种与当代不合时宜的文学,进而形成了某种确定性的悖论。

“当代法国文学的独创性”:独创性的假设能主导对法国艺术和文学的许多解释,可对刚刚列出的各种消极特征并非法国文学中某些独创性的假设来源,这种独创性也不能从与法国文化接近的特殊假设中得出。

浅析当代法国文学的非现实性与独创性

浅析当代法国文学的非现实性与独创性

浅析当代法国文学的非现实性与独创性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所有读者都承认,关于当代法国文学,我们可谈论的东西很多。

然而所有读者也都承认,这种文学的某些特征对任何读者都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其自身作品的丰富性,当代法国文学能够与包含广泛的法国文学或近或远的种种传统与潮流相联系。

即便是经验不甚丰富的读者也能注意到下述现象:一方面,各种作品、主张及批评注释的冗词赘句——无论这种繁冗来自作者还是批评家;另一方面,某种肯定文学的强迫观念——这种顽念本身与重温下述三种材料密不可分,即心理和社会背景,文学的建构和解构游戏,文学是书写的永恒指示,而来自罗兰·巴特《写作文字的零度》之书名的“书写”术语的使用并非一直以一种清晰的方式加以界定。

所有这一切导致在当代法国文学中发挥作用的是由作品和批评所承载的某种大通货。

我们知道,那里有阅读的可靠手段,也有把读者等同于使用这些方法的可靠手段。

这类大通货是由日报和周报上的各类文学版面演示的,一以贯之地建议把书写等同于作家。

此类设置和方法提出了当代法国文学被承认的境遇和定位问题。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比较恰当的做法是解释这种大通货的存在理由,并指出法国当代文学的颇大一部分是如何使用这一大通货并在这一应用中找到自我界定的方式。

还应该指明这种文学的另一部分在完全承认这种大通货的同时是怎样与它擦肩而过的。

在几年前发表的论著《法国作家怎么啦?从阿兰·罗伯-格里耶到乔纳森·利特尔》(2006)中,我们曾根据这些最初的见解和某种独特视野,提出了对法国当代文学的一种评估:当代法国文学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重拾20世纪20—30年代和50—70年代被视为先锋派游戏的一种方法,以及拒绝这种复兴态度但并不反对革新的文学思想和实践的方法论。

这种双重视野简单地论证如下:当代法国文学之根本因其对创新的顽念承认依赖于自身的传统,即依赖于创新的传统。

诗学与文化的紧张——弗兰克·奥哈拉诗歌审美与文化的思考

诗学与文化的紧张——弗兰克·奥哈拉诗歌审美与文化的思考
( 收稿 日期] 0 6 0 —2 20 — 3 9
( 基金项目] 山东省社会 科学规划重点项 目《 美国后现代诗歌历 史空 间研 究》 项 目号 :3 Y 0 } ( 0 B Z 4 研究成果之一。 ( 作者简介] 王 张 卓(9 9 )女 , 16 一 。 辽宁铁岭人 , 济南大学外 国语学 院副教授 。 燕 (9 8 )女 , 16 一 , 河南省郑州人 , 河南郑州华信学 院外语 系讲师 。
河 南郑州 华信 学 院外语 系 4 15 ) 5 10
( 摘要] 弗兰克 ・ 奥哈拉是“ 纽约派” 诗歌 的代表人物 , 美国后现代诗 坛 占有举足 轻重 的地位 。然而 , 在 多年来 , 对于 奥哈拉的研究只停 留 在其诗 歌的先锋 技巧和语 言实验的层面上 , 而忽略 了 诗歌 中蕴 涵的十分 丰富的社会 文化 其
雷丽平(9 1 )女 , 17 一 , 内蒙呼和浩特人 , 北京青年政治学 院文秘 系讲师 。
维普资讯
第 2卷 第3 2 期

卓, 雷丽平 , 燕 : 与文化 的 张一 一 兰克 ・ 张 诗学 弗 奥哈拉诗歌审美与 文化 的思考
9 3
绝接受固有的传统诗歌模 式使得 先锋派诗人具有 了

械的技巧之中。诗歌是挥霍 的, 就像产生它的文化 。
同时奥 哈 拉也认 为 诗 歌必 须 具 有 娱 乐 性 , 因为 “ 一 在 个 资本 主义 国家 , 乐 就 是一 切 。嘲c 奥哈 拉 的美 学 娱 ” s ’
种追求诗歌最高境界 的可能性 。奥哈拉们认识到
传统早已是历史 , 出于对历史 的尊敬 , 他们不能懒惰 地抄袭 , 而是要改变 , 改变固有的诗 歌的秩序 , 从而解 放他们的想象力 、 了这一 目的, 为 任何方式和途径都

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

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

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法国新小说是20世纪中叶以来在法国文学界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其以实验性的创作手法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著称。

新小说家们试图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挑战读者的阅读习惯,引领文学创作走向前卫和现代化。

本文将探讨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特点,分析其在文学领域中的影响和意义。

一、实验性创作手法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主要体现在创作手法上。

新小说家们摒弃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结构,采用碎片化、跳跃式的叙事方式,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结构。

他们还大量运用意识流、内心独白等心理描写手法,深入人物内心世界,展现出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

同时,新小说家们还注重语言的实验性,他们创造性地运用文字、符号、标点等元素,打破语法规则,挑战读者的理解能力,使作品充满了神秘和难解之处。

二、独特的文学风格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也体现在其独特的文学风格上。

新小说家们追求文学的纯粹性和艺术性,他们拒绝叙事的平铺直叙,而是通过抽象、象征、隐喻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他们追求文字的美感和节奏感,注重语言的音韵和节奏,使作品具有一种诗意的韵味。

同时,新小说家们还注重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他们通过小说中的形式和内容来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困境,引发读者对生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三、影响和意义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新小说家们的实验性创作手法为后世文学探索开辟了新的道路,激发了作家们对文学形式的创新和突破。

其次,新小说的独特文学风格为文学界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拓展了文学的边界。

最后,新小说家们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推动了文学与社会的互动和交流,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起来,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体现在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文学风格上,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新小说家们通过实验性的创作探索和挑战,为文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造力,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法国新小说的实验性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一种重要现象,更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现代派诗歌的实验与创新

现代派诗歌的实验与创新

现代派诗歌的实验与创新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为目的,通过音韵、意象、节奏等手法,创造出美感和审美享受。

而现代派诗歌则是在传统诗歌的基础上进行了实验和创新,使诗歌更加多样化、自由化。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现代派诗歌的实验与创新。

首先,现代派诗歌在形式上进行了大胆的实验。

传统诗歌往往以韵律、格律为基础,而现代派诗歌则摒弃了这种限制,追求自由的表达方式。

例如,美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就是一部典型的现代派诗歌作品。

它采用了碎片化的叙述方式,通过多种语言风格和声音效果,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的迷茫和失落。

这种形式上的实验使诗歌更加富有张力和创造力。

其次,现代派诗歌在语言上进行了创新。

传统诗歌往往使用规范的语言和词汇,而现代派诗歌则更加注重对语言的重新塑造。

例如,法国诗人马拉梅的诗歌作品《一片石头》就是一部典型的现代派诗歌作品。

他通过创造新词、拼凑词语、改变语法结构等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富有想象力。

这种语言上的创新使诗歌更加富有个性和独特性。

再次,现代派诗歌在主题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传统诗歌往往以自然景观、爱情、友情等为主题,而现代派诗歌则更加关注人类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

例如,英国诗人艾登的诗歌作品《无人之境》就是一部典型的现代派诗歌作品。

他通过描绘战争、病痛、死亡等残酷的现实,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索。

这种主题上的探索使诗歌更加深刻、有力。

最后,现代派诗歌在意象上进行了独特的构思。

传统诗歌往往通过描绘具体的景象和物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而现代派诗歌则更加注重意象的多样性和隐喻的运用。

例如,美国诗人韦勒斯的诗歌作品《红轮》就是一部典型的现代派诗歌作品。

他通过红色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这种意象上的构思使诗歌更加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性。

总之,现代派诗歌的实验与创新使诗歌成为一种更加自由、多样化的艺术形式。

它们在形式、语言、主题和意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使诗歌更加富有张力、个性和独特性。

奥哈拉城市诗歌中的“一人主义”诗学

奥哈拉城市诗歌中的“一人主义”诗学

奥哈拉城市诗歌中的“一人主义”诗学内容提要“一人主义”是美国纽约派代表诗人弗兰克・奥哈拉诗学理论和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

“一人主义”诗学理念的确立,使得奥哈拉的诗歌作品极具个性色彩,饱含创造力。

本文依托奥哈拉的城市诗歌创作活动,探讨“一人主义”诗学理念衍生的过程、“一人主义”的内涵及其对奥哈拉城市诗歌的意义,论证奥哈拉在这一诗学理念下所达到的诗歌艺术境界。

关键词弗兰克・奥哈拉“一人主义” 城市诗歌奥哈拉在其艺术活动和创作过程中逐渐清晰地阐释了他的“一人主义”的诗歌理论:许多诗都有特定的写作对象,或是亲密无间的朋友,或是一面之缘的邂逅者,似乎与局外人无关,而局外人对这些诗的独特含义也难以把握。

“一人主义”突破了诗歌创作的种种藩篱,成为奥哈拉城市诗歌理论的一个关键词。

本文将从“一人主义”诗学理论的确立、人与人之间的诗话、以及“一人主义”诗学下的城市诗歌创作三个层面,解读奥哈拉所展示的“城市拼贴画”,论证其“一人主义”诗学的独特张力,以及诗人由此达到的诗歌境界和艺术成就。

一、“一人主义”诗学理论奥哈拉“一人主义”诗学理论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诗人汲取现代诗学精髓的结果。

虽然在奥哈拉的有生之年,人们出于对他才华的仰慕以及对他在文学艺术界名望的尊重,称赞他为反传统的“文化英雄”(cultural hero),并把他看成是20世纪美国尤其是纽约诗坛的改革家、前卫诗人,认定他从骨子里就鄙视传统,乐于将自己视为异类,但从本质上而言,奥哈拉却是一个把传统的艺术理念与创作技法都看做是自己写作指南的人。

他曾经如饥似渴地钻研传统,不愿意以懈怠的态度简单复制,而是寻求突破,以使传统焕发生机,并进而改变传统。

在写作过程中,他十分注重自身的理论修养,在看似随意自适、信手拈来的诗行里实际承载着他的苦思冥想以及玄思状态下意识的自由流动。

对前人诗学理论与创作风格的研究、借鉴与拓展促成了他那如同万花筒般令人眼花缭乱的精彩诗行之下自成一体的诗学观,其核心就是“一人主义”。

弗兰克·奥哈拉诗歌创作的游戏特点

弗兰克·奥哈拉诗歌创作的游戏特点

Features of Play in Poetic Practice of Frank O'Hara 作者: 伍紫维[1];郑燕虹[1]
作者机构: [1]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出版物刊名: 外国语文
页码: 49-55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5期
主题词: 弗兰克·奥哈拉;诗歌创作;游戏
摘要:有学者认为游戏是诗歌的重要源泉之一,与诗歌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游戏精神是游戏的灵魂和内核,是一种追求愉悦、创新和自由的精神.纽约派诗人弗兰克·奥哈拉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游戏精神,并以此践行有悖于艾略特的诗歌路线,他通过与画家的游戏式合作创作了诸多妙趣横生的诗画作品.他的诗歌宛如万花筒一般,充满了自由拼贴的诗歌意象.他设计的诗歌排版新颖独特,极富创造力.。

《2024年诗意与现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范文

《2024年诗意与现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范文

《诗意与现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篇一一、引言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作为艺术史上的重要流派,其美学来源丰富而深远。

本文旨在探讨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从历史背景、文化影响、艺术手法等方面,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历史背景与文化影响诗意现实主义诞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国,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复杂多变,工业革命的浪潮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意现实主义应运而生,成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性的艺术流派。

法国的文化传统对诗意现实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国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发展,为诗意现实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养分。

此外,欧洲的哲学思潮也为诗意现实主义提供了思想基础,如存在主义、唯美主义等,使艺术家们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矛盾。

三、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诗意现实主义在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上具有独特之处。

首先,在主题选择上,诗意现实主义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通过描绘他们的苦难与挣扎,揭示社会的残酷与不公。

其次,在表现形式上,诗意现实主义注重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将抽象的观念具象化,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诗意现实主义还善于运用色彩、光影等视觉元素,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梦幻的氛围。

四、美学特征与价值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诗意的表达,即将现实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升华为富有诗意的画面;二是真实的反映,即关注社会现实,揭示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弊端;三是情感的传达,即通过作品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关怀。

这些特征使得诗意现实主义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价值方面,诗意现实主义不仅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还关注了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技巧,将抽象的观念具象化,使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诗意现实主义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视生活、关注人性的视角,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活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

jacque prévert诗歌特点

jacque prévert诗歌特点

Jacques Prévert(1900-1977)是法国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朴实、真挚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特点而闻名。

他的诗歌以其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关怀而著称,成为20世纪法国诗歌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可以看出一些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他的诗歌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Jacques Prévert的诗歌作品以其朴实和真挚而著称。

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华丽的修饰和艰深的词藻,而是用平实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感情。

他的诗歌作品贴近生活,反映出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富有真实感和亲和力。

正是这种朴实和真挚,使得他的诗歌作品贴近人心,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Jacques Prévert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关怀。

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和真实,以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他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他的诗歌作品常常揭示人性的善良和美好,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这种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关怀,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温暖和人文关怀之情。

Jacques Prévert的诗歌作品具有鲜明的叙事色彩。

他的诗歌常常以叙事的方式展现情节和情感,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形象的描写来抒发情感和思想。

他的诗歌作品常常具有故事性和戏剧性,引人入胜,让人产生共鸣。

这种叙事色彩使得他的诗歌作品更加生动和具体,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Jacques Prévert的诗歌作品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流畅,节奏感强,常常具有歌谣般的韵律和旋律。

他擅长运用押韵和对仗,以及重复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延伸了诗歌的意境,使得诗歌作品更加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感。

这种音乐感和节奏感为他的诗歌作品增添了诗意和情趣,使得他的诗歌作品成为艺术的享受。

Jacques Prévert的诗歌作品以其朴实、真挚、生动和富有音乐感的特点而著称。

从玛乔瑞.帕洛夫的《弗兰克.奥哈拉画家中的诗人》看奥哈拉的艺

从玛乔瑞.帕洛夫的《弗兰克.奥哈拉画家中的诗人》看奥哈拉的艺

从玛乔瑞.帕洛夫的?弗兰克.奥哈拉:画家中的诗人?看奥哈拉的艺内容摘要:美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和诗歌评论家玛乔瑞·帕洛夫对纽约派诗人弗兰克·奥哈拉深入细致的研究说明,奥哈拉是二战后占据重要地位的诗人和视觉艺术评论家。

在其短暂的人生历程和创作生涯中,奥哈拉集众家之长,独树一帜,摒弃美国当时已然失去生命力的陈旧诗歌传统,将诗歌、音乐、绘画完美地融入其诗歌创作中,产生了奇特的效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和文学爱好者,为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诗歌艺术做出了卓越的奉献。

本文以帕洛夫的著作?弗兰克-奥哈拉:画家中的诗人?为依托,论述奥哈拉诗歌、绘画、音乐完美融合的艺术人生。

关键词:玛乔瑞·帕洛夫弗兰克·奥哈拉纽约派?弗兰克·奥哈拉:画家中的诗人?(frankd’hara:petangpainters,1998)中,帕洛夫通过对美国当代诗人弗兰克·奥哈拉(frank0’ha,1926—1966)已经出版的作品以及未出版的手稿——诗歌、日志、文论、信件等广泛细致的研究,将奥哈拉作为二战后具有中心地位的诗人和重要的视觉艺术批评家进行评述,并进而将他的艺术全貌展现在读者面前。

帕洛夫的研究显示,弗兰克·奥哈拉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最有影响的纽约派(theshl0fneyrk)诗人之一。

他对法国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其它当时风行一时的诗歌流派曾产生过浓厚兴趣、并且由此而尝试过各种体裁的诗歌创作。

而他最大的成就在于他开创了反矫揉造作的唯美主义的崭新诗风,成就了诗作内在意蕴中诗歌、绘画和音乐的完美融合。

本文将从奥哈拉的艺术人生、他的诗一画交融的艺术特色以及诗作中展现的诗一画一音乐的完美融合等三个方面揭示帕洛夫?弗兰克·奥哈拉:画家中的诗人?中所描述的奥哈拉的艺术人生。

一20世纪中叶,世界艺术中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纽约,多种流派的诗作、绘画、雕塑、无调性的音乐和当代电影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崭新的艺术风格。

无奈的后现代主义——论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艺术理论

无奈的后现代主义——论让—弗朗索瓦•利奥塔的艺术理论

无奈的后现代主义——论让—弗朗索瓦&#8226;利奥塔的艺术理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20世纪最后十年里,后现代主义一再被用来描述某种思想范式、时尚风格或学术方法。

被约集于这一名称之下的现象斑驳陆离,对其名称本身的溯源与界定也是五花八门。

这引起了笔者对这一课题的兴趣,随即着手对其中的代表人物,法国当代重要的哲学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9-)进行个案研究,以获得一些管窥之见,也算是研究后现代主义这个庞杂问题的一个切入点。

利奥塔于1979年发表题为《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并在该书最后部分回答了什么是后现代艺术这个问题。

由于该书的影响,他被视为后现代哲学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利奥塔对后现代主义的阐述与众不同。

他从考察当代知识形态入手,指出存在着遵循不同原则的各种知识类型,强调不同知识之间的异质性,强调各种知识原则之间不可通约,由此否定将全部知识统合于某一共同原则之下的做法。

他认为,德国思辨哲学便是将知识全部统合在绝对精神之下。

例如,黑格尔将人类的全部知识都置于绝对精神的运行过程中。

通过不断的扬弃,绝对精神不断向上攀升,各门知识的价值由它们在绝对精神发展进程中的位置所决定。

科学知识受自身之外的原则支配,或者说从自身之外的话语中获得自身的合理性,这样的理论体系就是利奥塔所说的“元叙事”(meta-narrative)。

利奥塔认为,还有一种元叙事体系是法国的启蒙主义。

法国启蒙主义主张科学知识应与政治理想联盟,只不过它依靠的不是绝对精神,而是寄希望于受良好教育的国民来实现知识与理想的统一,因此特别强调对国民的启蒙与教育。

那么,所谓后现代主义,利奥塔认为,就是异质性向元叙事的挑战,就是元叙事在当代知识状态下的危机。

所谓异质性,利奥塔指的是各种知识之间在原则上的根本差异。

论法国现代诗歌对中国新诗诗体建设的影响

论法国现代诗歌对中国新诗诗体建设的影响

论法国现代诗歌对中国新诗诗体建设的影响
王珂;代绪宇
【期刊名称】《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4(020)006
【摘要】法国现代诗歌是新诗重要的诗体资源之一,不仅直接影响到了新诗的音乐形式和排列形式的建设,还促进了新诗诗体的散文化和自由化.特别是在新诗草创期,散文诗体的引进刺激了偏激的自由诗运动,象征派诗歌也在新诗诗体建设期妨碍了新诗诗体的定型,纠正了以英国传统诗歌为诗体模式的新格律诗过分重视诗的格律的极端.即法国现代派诗歌加剧了新诗自由化和律化的对抗.
【总页数】6页(P38-43)
【作者】王珂;代绪宇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5
【相关文献】
1.1940年代中国现代新诗体建设的理论透视——基于民族化与现代化的视角 [J], 吴井泉
2.论20世纪散文诗对中国新诗诗体建设的负面影响 [J], 王坷
3.关于中国新诗诗体建设的几个问题——与叶橹先生共同探讨 [J], 乔延凤;
4.关于中国新诗诗体建设的几个问题——与叶橹先生共同探讨 [J], 乔延凤
5.论古代汉诗诗体的演变及对新诗诗体建设的影响 [J], 王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诗意与现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范文

《2024年诗意与现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范文

《诗意与现实——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美学来源》篇一一、引言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流派,其美学来源涵盖了诗歌的诗意与现实生活的交融。

它并非纯粹的浪漫幻想,也不是冷硬的现实写照,而是将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细腻的情感融入了艺术的创作中。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诗意与现实如何在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中交织并产生影响。

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起源与背景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社会。

当时,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们开始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试图通过艺术的方式去表现生活的真实感受。

而法国,作为欧洲艺术的中心之一,更是诞生了众多的诗意现实主义作品。

三、诗意来源1. 诗歌的影响法国的诗歌传统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的诗歌作品为诗意现实主义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诗人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将生活中的点滴情感和感受融入了诗歌中。

这些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为诗意现实主义提供了丰富的美学资源。

2. 自然与生活的观察法国的艺术家们善于观察自然与生活,从中发现美的瞬间。

他们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将自然与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定格在作品中。

这些作品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细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

四、现实来源1. 社会背景的影响法国的社会背景为诗意现实主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贫富差距的扩大、人们的心理压力等问题,都成为了艺术家们关注和表现的题材。

他们通过艺术的方式去揭示社会的真相,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的真实面貌。

2. 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具有鲜明的特点。

艺术家们注重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将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色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实验阶段的影响 帕洛夫将 1946—1953 年界定为奥哈拉创作的早期实验阶段,认为这一时期,“他用各种各 样的诗体作实验,模仿和仿效其早期大师的体裁和风格”。( Perloff 37) 法国达达主义和超现 实主义的几位杰出诗歌理论家和诗人波德莱尔、兰波、马拉美等就属于帕洛夫所说的“大师”。 在奥哈拉诗歌创作的实验阶段,他们的影响几乎深入到青年诗人的每一首诗作中,为诗人的诗 歌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法国现代诗歌美学的影响是如何渐入奥哈拉的诗歌创作 的,这是研究奥哈拉不可回避的课题。从奥哈拉提笔写诗的那一刻起,他的诗风和创作理念就 显得与众不同。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他所涉猎的范围远远超越了课堂,陀斯妥耶夫斯基、加 缪、司汤达、斯特林堡、克尔凯郭尔都是他心仪的对象。而波德莱尔、兰波、奈瓦尔是他早期的 至爱,到毕业前夕,晚些时候的法国诗人马拉美、布列东和查拉都成了他学习模仿的对象,达达 主义、超现实主义的诗歌理论也因此而成为他诗歌创作实验阶段的教科书。达达主义的核心 人物是用法语创作诗歌的罗马尼亚人特利斯当·查拉( Tristan Tzara,1896—1963) 。他在《达 达宣言》中写道: “这场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属于我们,而我们却遭受了它的蹂躏,它使我 们看破了感情的虚假和世道的平庸……达达是从青年人的齐心协力的造反中诞生出来的…… 他们将不会迷失在历史、逻辑和周围的道德之中。”( 转引自葛雷 227) 他的诗表达了传统的价 值观、世界观被战争的车轮碾碎后,青年人的幻灭感、虚无感以及纯自由化状态。他在一首名 为《达达歌》中写道:
简短的几行诗意象密集,动态的、静态的画面相互交融。在诗人的恍惚中,大街上行色匆 匆的路人幻化成奔跑的形体; 温暖的房间里摆放的书本中鼓突出一些人的照片,使书好似活着 一般; 肉体在燃烧,还承受挤压,痛苦难当,仿佛在死亡的边缘徘徊……尘世的欢乐就只有爱 了,只有爱才能超越死亡,从而凸显出爱情的主题和爱的“欢乐颂”。诗中,作者的叙述亦真亦 幻,使诗意与画意在理性与荒诞中交替出现,带给读者别样的感受。
今天,人行道上,我拣起一片树叶 这似乎很幼稚 树叶! 你好大 你怎样变换着色彩,随后又落下 仿佛完整不存在一样 你不屑回答我 我也不敢坚持问 树叶! 不要神经过敏 像小小的变色蜥蜴一样。( 21)
这首简短的小诗中“自动写作”的创作方式不言而喻。诗中的我仿佛处在醉酒的半昏睡 状态,手中捡起一片落叶,口中喃喃自语,潜意识的思绪流泻,既无逻辑又不连贯,然而却包含 难以名状的美。追随一片飘零的落叶,读者如同看到了秋的魅力: 色彩斑斓的叶子铺盖着大 地,人踏叶而行,脚下是窸窣的声响; 人与自然的景物、动物融合在一起,生意盎然。这样的纯 诗之美只有在读者的思维追随诗人潜意识的流动自由滑行时方可产生,从而超越了原有阅读 方式的藩篱,达到与作者的交融和共鸣,而诗歌在荒诞的外衣下显示出本质上的独特、新颖而
·77·
当代外国文学 No. 4,2011
生动。 奥哈拉《欢乐颂》( Ode to Joy) 一诗中的画面和意象同样秉承了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
大街上满是奔跑的形体 谋杀者、自恋者和电影明星的照片 从墙上和冒着蒸汽的房间里活着的书本中鼓突出来 挤压我们燃烧着的肉体…… 爱的坟墓临近的地方,再无死亡。( 281)
一个心中有达达 的达达主义者的歌 被心中有达达的 马达唱乏了 …… 吃你的巧克力 洗你的脑筋 达达 达达
·75·
当代外国文学 No. 4,2011
再喝点水( 转引自葛雷 228)
这首荒诞不羁,呓语色彩浓郁的“达达之歌”是达达主义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它用反常 的精神力量打破了人们习以为常的语言逻辑秩序,将整个美学体系颠倒过来,使相互矛盾的事 物合成一体,在造成混乱的同时建立起秩序。这种看似虚无不经却又新颖奇特的创作笔法,在 奥哈拉的诗作中留下了明显的痕迹,尤其是《橘黄色: 田园诗 12 首》( Oranges: 12 Pastorals) 一 诗。诗中写道:
从实验性到独创性
的力量,给予人的思维在时间、空间以及在各个领域以巨大的自由,越过了理性的藩篱,带来了 思想的无拘无束,是著名精神病学家费希尔“梦是正常的精神病”( 转引自克莱特曼 372) 的精 彩阐释。超现实主义宣告了一个超理性、反逻辑,超越一切旧思想的新思潮的诞生。据此,布 列东提出了“自动写作”的理论,提倡摆脱一切美学的、伦理学的和修辞学的界定,在半昏睡状 态中任由意识深处潜存的思想自由驰骋,记录本真与原始思维,如他的名篇《无水银的镜》:
在查拉创作的后期,他放弃了达达主义,追从超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潮,此时,他对奥哈拉的 影响力依旧不减,在后者的一些诗作中可以明显看到超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特色。超现实主 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兴起的一种文化运动和文艺思潮,它以达达主义为基础,认同 象征派强调想象和探索幻觉世界的主张,接受帕格森的直觉主义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说,认为在现实世界以外,还有一个“彼岸”世界,即无意识或潜意识世界,后者比前者更为真 实可信,人只有在梦魇、幻境所展现的世界面前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显露人的本真。超现实主 义的理论家和精神领袖安德列·布列东( Andre Breton,1896—1966) 曾在一本名为《什么是超 现实主义》的小册子中写道: “超现实主义,名词。纯粹的精神的无意识活动。人们凭借它,用 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真实过程。在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又没有任何美学或道 德成见时,思想的自由活动。”( 转引自伍蠡甫 169) 布列东赞同弗洛伊德“诗人是一个白日梦 者”( 转引自朱狄 20) 的论断,充分肯定了弗氏对梦的解析,认为梦本身具备的能量远胜过理性 ·76·
引言 法国后期象征派重要诗人、文论家瓦莱里( Paul Valery,1871—1945) 在《诗与抽象思维》 中指出,“诗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某些文字的组合能够产生其他文字组合所无法产生的感情”。 ( 转引自洛奇 430) 瓦莱里在研究了波德莱尔、马拉美等象征主义诗歌创作后得出结论,认为法 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法国诗歌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自身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诗歌美学,旨 在探究诗歌本身的美的本质,迸发源自心灵深处的创造力,从而通过诗作极具张力的文字意 蕴,达到高深莫测的精神境界( 葛雷 1) 。这是法国现代诗歌美学与诗歌成就的真实写照。法 ·74·
从实验性到独创性
国的多种现代诗歌流派,如“象征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都对众多全球诗人以及 诗歌实验和创作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其中就有美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纽约派”( The School Of New York) 诗人、著名的霍普伍德奖( Hopwood Prize) 获得者弗兰克·奥哈拉( Frank O’Hara, 1926—1966) 。发掘和研究奥哈拉的权威人士玛乔瑞·帕洛夫( Marjorie Perloff,1931—) 通过 对奥哈拉出版及未出版的作品、手稿,包括诗歌、日志、文论、信件等广泛细致的探究,将奥哈拉 列为二战后具有中心地位的诗人和重要的视觉艺术批评家进行评述,并大力呼吁诗歌评论界 进一步发掘他的诗歌成就和艺术全貌。近年来,对奥哈拉作品的研究显示,弗兰克·奥哈拉是 美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他汲取纽约城市文化的精髓,集法国现代诗歌众家之长,勇于诗 歌实验,从一个年轻的诗歌模仿者,成长为富有独创性的一代领袖,成就了其独特的诗歌、绘画 和音乐完美融合的诗歌意蕴。①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法国现 代 诗 歌 美 学 与 奥 哈 拉 诗 歌 艺 术 的 关 联,揭示诗人在法国诗歌美学的引领下,从实验性走向独创性的创作历程。
一天 我在思考 一种颜色: 橘黄色。我写了一行 关于橘黄色的诗。很快就是 一整页的词,并非一行行诗。 接着又是一页。应该 还有多得多的内容,不是关于橘黄色, 不是关于词汇,不是关于橘黄色是多么糟糕 人生是多么可怕。日子一日日逝去。这诗甚至成了 散文。我是个真正的诗人。我的诗 写完了而我还没有提到 橘子。诗共 12 首,我称 它们为橘子。( qtd. in Allen 12) ②
我们是水滴的囚徒, 我们是永恒的动物。 我们在无声的城市里奔跑, 诱惑人的广告再和我们无缘。 何必有这巨大而娇脆的热情, 何必有这乏燥欢乐的跳跃? 我们只知道星星们死了, 此外再不知道别的, 我们面面相觑; 我们快活地叹息, 我们的嘴比干枯荒凉的河滩还干涸。( 转引自葛雷 238—39)
诗中看不见文字的逻辑含义,寻找不到理性的踪影,意向不明,比喻无存; 只有清澈如水般 的纯清的文字,像梦呓,如谵妄,将零散语言无端地组合,美轮美奂,像玻璃镜上流泻的水银,折 射出五彩的光的幻影。这种纯文字与形象的幻化效果使诗达到了纯美的境界,也令年轻的奥 哈拉怦然心动,他在《黄色的礼仪》( Les Etiquettes Jaunes) 中进行了极为默契的呼应:
关键词:弗兰克·奥哈拉 法国现代诗歌美学 影响 作者简介:汪小玲,博士,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主任。 本文为“2010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项目编号: NCET—10—0585) 及“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 年度规划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 KX171218) 成果之一。
诗中弥漫着达达主义的反逻辑性。橘黄色和橘子混淆在一起; 诗行和词汇辨认不清; 诗与 散文体裁紊乱; 日子和人生又各行其道。逻辑顺序显然被颠覆了,但于荒诞中,一切似乎又紧 密联系: 橘子是橘黄色的; 诗是以词汇构成的; 诗与散文可构成散文诗; 人生更是一个个日子连 接而成的。这首诗稚嫩如儿歌,通俗如民歌,深情如情歌,喃喃如梦歌,是奥哈拉依照查拉反传 统创作理念而做的模仿品,显示出强烈的达达主义诗歌色彩和美学观,彰显出诗人理论头脑与 自由联想相互交融时喷薄而出的创造力,从而达到了查拉所倡导的: “诗是在各种面貌下,甚 至是在反诗学的面貌下出现的生机勃勃的力量”。( 转引自葛雷 228)
奥哈拉受另一位超现实主义诗歌最重要的奠基人兰波( Arthur Rimbaud,1854—1891) 的 影响也十分明显。兰波的诗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充盈着超现实的梦幻感和飞扬的潜意识。 他在《初领圣体》中写道:
Title: A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French Modernist Poetics on Frank O’Hara ABSTRACT: As a leading figure of the New York School poets,Frank O’Hara devoted his energies to putting European and American poetic theories into practice. Charting O’Hara’s growth from apprentice to master,this essay investigates in detail his familiarity with French modernist poetics. Keywords: Frank O’Hara,French Modernist poetics,influence Author: Wang Xiaoling < warbling @ sohu. com > is a professor at Graduate School,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 200083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