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弗兰克 赫兹实验

合集下载

弗兰克-赫兹实验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二)
实验名称:弗兰克-赫兹实验
图2.1 弗兰克-赫兹管原理图
设氩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E2
E2−E1。

初速度为零的电子在电位差为U的加速电场作用下具有能量则电子与氩原子只能发生弹性碰撞,二者之间几乎没有能量转移。

子与氩原子就会发生非弹性碰撞,氩原子将从电子的能量中吸收相当于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而多余的部分仍留给电子。

位差为U0则
eU0=E2−E1
图3.1弗兰克-赫兹仪实物图
对应的V G2是内部的锯齿电压,作用是急速电压自动变化。

对应于示波器观测模
I P(×10-8A)
U G2(×
图6.1 加速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
可以发现电流随电子的能量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且两相邻谷点(或峰尖)即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值。

同时,可以读出峰谷的横坐标值。

峰的横坐标值如下表:
表6.1 加速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的峰横坐标记录表
第二个峰X3第三个峰X5第四个峰X7第五个峰X9
2.90 4.08 5.25 6.46
表6.2 加速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的锋横坐标记录表
第二个谷X4第三个谷X6第四个谷X8第五个谷X10
3.52
4.66
5.84 7.04
算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物理实验之弗兰克-赫兹实验

物理实验之弗兰克-赫兹实验

物理实验之弗兰克-赫兹实验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物理学中的经典实验之一。

它的目的是研究原子的结构。

据研究,原子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了原子的结构和组成;然而,在20世纪初,这个问题仍然是未解决的。

弗兰克-赫兹实验为研究原子组成和结构的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并为导致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和赫兹于1914年在法兰克福大学进行的。

该实验的设备是一个长长的玻璃管,该管内部有空气和水银蒸气。

两个电极置于管的两端,并且通过这些电极施加电压。

电压的值非常小,只有几伏特,这足以使大约1cm的空气分子缩短350倍的距离,从而使它们成为离子。

离子化后的分子可以很容易地被带电的电子撞击,从而被激发和解离。

当电流流经玻璃管时,可以看到荧光在管内产生。

这些荧光在玻璃管的长度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因此称其为荧光不稳定的阶梯状。

最初,弗兰克和赫兹发现,当电压过低时,无论电压增加了多少,都看不到荧光的变化;而当电压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荧光的形式突然发生了变化。

随着电压的增加,荧光不再呈现出阶梯状,而是变成了均匀的条纹。

这种现象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电压对原子的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当电压增加到一定水平时,玻璃管里的荧光又重新呈现出了阶梯形状。

这是因为这时电子的能量已经足够大,能够克服空气分子中的电子吸收势垒,从而到达下一个空能态。

电流在这种情况下变成了一个突发的脉冲,因为所有的电子都同时跳到了相同的能量级。

弗兰克-赫兹实验揭示了原子结构的本质,并为发展量子力学及以后的能量及频率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实验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该实验被广泛用于研究原子结构、半导体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为人们理解自然界和改进技术带来极大的帮助。

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

99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1914年弗兰克(F .Franck )和赫兹(G .Hertz )在研究气体放电现象中低能电子与原子间相互作用时,在充汞的放电管中发现:透过汞蒸气的电子流随电子的能量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间隔为4.9eV 并拍摄到与能量4.9eV 相对应的光谱线2537Å。

对此,他们提出了原子中存在的“临界电势”的概念:当电子能量低于与临界电势相应的临界能量时,电子与原子碰撞是弹性的,而当能量达到这一临界能量时,碰撞过程由弹性变为非弹性,电子把这份特定的能量转移给原子使之受激,原子退激时再以特定的频率为光量子形式辐射出来,电子损失的能量ΔE 与光量子能量及光子频率的关系为 ΔE = eV = h νF-H 实验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为玻尔于1913年发表的原子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1920年弗兰克及其合作者对原先实验装置作了改进提高了分辨率测得了汞的除4.9eV 以外的较高激发能级和电离能级,进一步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

1925年弗兰克和赫兹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通过这一实验可以了解原子内部能量量子化的情况,扩大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知识,学习和体验弗兰克和赫兹研究气体放电现象中低能电子和原子间相互作用的试验思想和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根据玻尔理论原子只能处在某一些状态,每一状态对应一定的能量,其数值彼此是分立的,原子在能级间进行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确定频率的光子,当原子与一定能量的电子发生碰撞可以使原子从低能跃迁到高能级(激发)如果是基态和第一激发态之间的跃迁则有: eV 1=21m e v 2 = E 1 - E 0 电子在电场中获得的动能和原子碰撞时交给原子,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V 1称为原子第一激发电势(位)。

进行F-H 实验通常使用的碰撞管是充汞的。

这是因为汞是原子分子,能级较为简单,汞是一种易于操纵的物质,常温下是液体,饱和蒸气压很低,加热就可改变它的饱和蒸气压,汞的原子量较大和电子作弹性碰撞时图1 F-H 实验线路连接图几乎不损失动能,汞的第一激发能级较低— 4.9eV,因此只需几十伏电压就能观察到多个峰值,当然除充汞蒸气以外,还常用充惰性气体如氖、氩等的,这些碰撞管温度对气压影响不大,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弗兰克—赫兹实验信息安全07级姓名:马文博学号:PB07210411 实验名称:弗兰克—赫兹实验实验目的:利用电子碰撞原子的方法,观察并测量汞的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从而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

实验原理:1、电子与气态Hg 原子的碰撞为了实现原子从低能级到高能级的跃迁,可以使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和原子发生碰撞.这是最容易实现Franck-Hertz 实验的方法.若与之发生碰撞的电子是在电势V 的加速下,速度从零增加到v,则当电子的能量满足:221mveV E E E n m ==-=?时,电子将全部的能量交换给原子.由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是有确定的值,对应的电压就有确定的大小,当原子吸收电子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时,相就的电压值称为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实验中就是测量汞原子的第一电位差.2、Hg 原子能级下图是Hg 的谱图.其中61S 0(0ev )为基态,63P 1(4.9ev )为激发态,63P 0(4.7ev )、63P 2(5.47ev )为亚稳态.实验中用F-H管来测量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原理图如下:F-H管内充汞,灯丝加热K使其发射电子,G1控制通过G1的电子数目,G2加速电子,G1、G2空间较大,提供足够的碰撞概率,A 接收电子,AG2加一扼止电压,使失去动能的电子不能到达,形成电流。

实验曲线:4.碰撞过程及能量交换此过程在G1G2空间发生,在加速场的作用下,电子获得动能,与原子的弹性碰撞中,电子总能量损失较小,在不断的加速场作用下,电子的能量逐渐增大,就有可能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使原子激发到高能态,电子失去相对应的能量,使其不能到达A从而不能形成电流。

V GK2= 4.7V ,使原子激发到63P 0,此态较稳定,不容易再产生跃迁,故不容易观察到这个吸收。

V GK2= 4.9V ,使原子激发到63P 1,引起共振吸收,电子速度几乎为零,电子不能到达A ,形成第一个峰。

物理实验之弗兰克-赫兹实验

物理实验之弗兰克-赫兹实验

物理实验之弗兰克-赫兹实验弗兰克-赫兹实验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实验,它为我们理解原子结构和电子能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在这篇3000字的文章中,我将为你详细介绍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过程和实验结果,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于1914年由德国物理学家詹金斯·弗兰克和恩斯特·赫兹完成。

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主要包括一个玻璃管和一个甘汞蒸气灯。

在这个实验中,他们使用了高压电源将电流通过一个附带气体的玻璃管中,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变化来观察气体原子中电子的行为。

实验的过程如下:首先,弗兰克-赫兹实验首先需要将气体灌入玻璃管中,并确保玻璃管处于真空状态。

然后,一个电压源与玻璃管相连接,通过调节电压源上的电压,使电流通过玻璃管中的气体。

这样,气体原子中的电子就会接收到能量,并跃迁到较高的能级。

当电子跃迁到较高的能级时,通过电流变化观察到的现象就是电压-电流图像中出现的突变。

这是因为跃迁能级需要一定的能量,只有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电子才能够跃迁到更高的能级。

而当电压低于这个临界值时,电子无法跃迁,导致电流没有明显变化。

通过不断地改变电压值,并相应地测量电流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跃迁能级。

这些跃迁能级的数值与原子的能级结构有关。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电子在原子中的排布情况以及原子的能级结构。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实验结果为后来的量子力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这个实验证实了电子只能在特定的能级之间跃迁,而不能在连续的能级之间跃迁。

这与经典物理学中电子在连续能级上运动的观点不同,它表明了原子的能级结构具有离散的性质。

这个观点后来成为了量子力学的基础。

通过弗兰克-赫兹实验,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不同种类的气体可见的跃迁能级是不同的。

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气体的组成和性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实际上,弗兰克-赫兹实验的成功也鼓励了其他科学家进行类似的研究,从而推动了原子物理学的发展。

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

99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1914年弗兰克(F .Franck )和赫兹(G .Hertz )在研究气体放电现象中低能电子与原子间相互作用时,在充汞的放电管中发现:透过汞蒸气的电子流随电子的能量呈现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间隔为4.9eV 并拍摄到与能量4.9eV 相对应的光谱线2537Å。

对此,他们提出了原子中存在的“临界电势”的概念:当电子能量低于与临界电势相应的临界能量时,电子与原子碰撞是弹性的,而当能量达到这一临界能量时,碰撞过程由弹性变为非弹性,电子把这份特定的能量转移给原子使之受激,原子退激时再以特定的频率为光量子形式辐射出来,电子损失的能量ΔE 与光量子能量及光子频率的关系为 ΔE = eV = h νF-H 实验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为玻尔于1913年发表的原子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1920年弗兰克及其合作者对原先实验装置作了改进提高了分辨率测得了汞的除4.9eV 以外的较高激发能级和电离能级,进一步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量子化的。

1925年弗兰克和赫兹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通过这一实验可以了解原子内部能量量子化的情况,扩大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知识,学习和体验弗兰克和赫兹研究气体放电现象中低能电子和原子间相互作用的试验思想和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根据玻尔理论原子只能处在某一些状态,每一状态对应一定的能量,其数值彼此是分立的,原子在能级间进行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确定频率的光子,当原子与一定能量的电子发生碰撞可以使原子从低能跃迁到高能级(激发)如果是基态和第一激发态之间的跃迁则有: eV 1=21m e v 2 = E 1 - E 0 电子在电场中获得的动能和原子碰撞时交给原子,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V 1称为原子第一激发电势(位)。

进行F-H 实验通常使用的碰撞管是充汞的。

这是因为汞是原子分子,能级较为简单,汞是一种易于操纵的物质,常温下是液体,饱和蒸气压很低,加热就可改变它的饱和蒸气压,汞的原子量较大和电子作弹性碰撞时图1 F-H 实验线路连接图几乎不损失动能,汞的第一激发能级较低— 4.9eV,因此只需几十伏电压就能观察到多个峰值,当然除充汞蒸气以外,还常用充惰性气体如氖、氩等的,这些碰撞管温度对气压影响不大,在常温下就可以进行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文库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文库

一、实验背景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由德国物理学家W.弗兰克和G.赫兹于1914年进行的,该实验旨在研究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并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

实验通过测量电子与原子碰撞时的能量交换,揭示了原子内部结构的量子化特性。

二、实验目的1. 测量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2. 加深对量子化概念的认识;3. 学习电子与原子碰撞微观过程与宏观物理量相结合的实验设计方法。

三、实验原理1. 原子能级理论:根据玻尔理论,原子只能长时间地处于一些稳定的状态,称为定态。

原子在这些状态时,不发射或吸收能量;各定态有一定的能量,其数值是彼此分隔的。

原子的能量只能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

2. 电子与原子碰撞:当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时,会获得动能。

当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原子碰撞时,会发生能量交换。

若电子传递给原子的能量恰好等于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所需的能量,则原子会被激发。

3. 激发电势: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所需的能量称为激发电势。

在本实验中,测量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即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的能量。

四、实验装置1. 夫兰克-赫兹管:由阴极、阳极、栅极和充有氩气的真空管组成。

阴极发射电子,阳极接收电子,栅极控制电子流。

2. 加速电压:通过调节加速电压,使电子在电场作用下获得不同动能。

3. 电流计:测量电子流过夫兰克-赫兹管时的电流。

4.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电流与加速电压的关系。

五、实验步骤1. 将夫兰克-赫兹管接入实验电路,调整加速电压,使电子获得不同动能。

2. 测量电子流过夫兰克-赫兹管时的电流,记录数据。

3. 改变加速电压,重复步骤2,得到一系列电流与加速电压的关系曲线。

4. 分析数据,确定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电流与加速电压的关系曲线呈阶梯状。

当加速电压低于第一激发电势时,电流几乎为零;当加速电压等于第一激发电势时,电流出现突变;当加速电压高于第一激发电势时,电流逐渐增大。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弗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原理:用加速到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原子使原子发生跃迁,跃迁的同时电子失去能量而减速,碰撞后电子的速率分布发生变化,测量到达的高速电子的数量,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电子因为是原子跃迁而失去能量,间接测出了原子吸收的能量的大小,就反应出了跃迁所需的能量。

实验中原子密度较大,故只有第一激发电位发生的概率较大,其余的激发可以忽略,则电子能量每到达一次原子第一激发态吸收的能量大小E ∆,就会出现一次吸收峰,通过测量相邻吸收峰时的E ∆,也就是测量相邻吸收峰时的加速电压,就可以知道原子的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大小。

实验用的装置如右图,通过灯丝加热K 使其发射电子,G 1控制通过G 1的电子数目,G 2加速电子,G 1、G 2空间较大,提供足够的碰撞概率,A 接收电子,AG 2加一扼止电压,使失去动能的电子不能到达,形成电流。

用汞进行实验测得与右下图相似的曲线。

汞的第一激发电位为 4.9V,实验中电压每到 4.9V 的n 倍就多一次吸收,故出现一个吸收峰,实验内容:一、汞的F-H 实验 测汞的第一激发电位(测I P -V G2曲线,由曲线确定第一激发电位),测六到八个峰测量条曲线,V G2上升测一条,V G2下降测一条分别由峰间距求汞的第一激发电位。

二、氩的F-H 实验 示波器观察氩的I P -V G2曲线,手动测氩的I P -V G2曲线。

实验步骤:一、汞的F-H 实验1.先将温度调到设定值,打开温控开关加温指示灯on 亮(绿色),到设定温度off 指示灯亮(红色),红灯亮过一次即可开始实验。

2.了解接线,将V p ,V G1K ,V G1P ,V G2K ,调至最小,到设定温度时再打开两仪器电源,稳定5分钟,然后据炉上标签设定各电压值,用“手动”挡测曲线,电流过量程时更换电表量程。

3.先手动调节电压观察电流随电压的变化,选适当量程从某一电压起每隔0.5V记录一组I P -V G2数据,随V G2上升测一条至约六到八个峰,再随V G2下降记录数据。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引言弗兰克赫兹实验,也被称为弗兰克赫兹管实验,是研究气体电离和电传导性质的经典实验之一。

该实验是由德国物理学家James Franck和Gustav Hertz于1914年首次进行的,该实验为理解原子结构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本实验报告旨在详细描述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结果分析。

实验原理弗兰克赫兹实验基于气体在电场中的电离和电传导性质。

实验装置主要由一个玻璃管和两个电极组成。

玻璃管内充满了气体样品,并通过加热来调节气体的压强。

在通电的过程中,电场会在玻璃管中形成。

当通过样品管中加入适当的电压时,气体分子会获得足够的能量,导致电子从它们的外层壳层中被电离出来。

这些自由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定向运动,并到达另一个电极上。

测量电极上的电流变化,可以推断出气体电离和电导的性质。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装置:将玻璃管和电极组装在一起,并且确保密封良好。

2.填充气体样品:选择合适的气体样品,并将其注入玻璃管中。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调整气体的压强和温度。

3.连接电源:将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玻璃管的两个电极上。

4.调整电压:逐渐增加电压,观察电流的变化。

记录下电流随电压的变化曲线。

5.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气体的电离能和电导性质。

比较不同气体在相同电压下的表现,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到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

这个曲线通常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阴极电流的阈值:当电压低于某个阈值时,电流非常小,接近于零。

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的电离需要获得足够的能量,而低电压下能量不足以使气体分子电离。

2.阴极电流的急剧上升:当电压超过阈值后,电流迅速增加。

这是因为高电压下气体分子获得了足够的能量,使电子能够从它们的外层壳层中被电离出来,从而导致电流的增加。

3.电流饱和:当电压继续增加时,电流到达一个稳定的值,不再随电压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在高电压下,所有的气体分子都被电离,电流不再受限于电离过程。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弗兰克-赫兹实验二、实验目的:(1) 用实验的方法测定汞或者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从而证明原子分立态的存在; (2) 练习使用微机控制的实验数据采集系统。

三、实验原理:根据波尔的原子模型理论, 原子中一定轨道上的电子具有一定的能量。

当原子吸收或者放出电 磁辐射时或者当原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时, 原子状态会发生改变。

改变过程中原子的能量变 化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波尔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的制约,即定态假设和频率定则。

由波尔理论可知, 处于基态的原子发生状态改变时, 其所需能量不能小于该原子从基态跃迁 到第一受激态时所需的能量, 这个能量称作临界能量。

当电子与原子碰撞时, 如果电子能量 小于临界能量,则发生弹性碰撞;若电子能量大于临界能量,则发生非弹性碰撞。

这时,电 子赋予原子以临界能量,剩余能量仍由电子保留。

本仪器采用 1 只充氩气的四极管,其工作原理图如下:当灯丝(H)点燃后,阴极(K)被加热,阴极上的氧化层即有电子逾出(发射电子),为消 除空间电荷对阴极散射电子的影响, 要在第一栅极 (G ) 、阴极之间加之一电压 U (一栅、 阴电压) 。

如果此时在第二栅极 (G 2 ) 、阴极间也加之一电压 U G2K (二栅、 阴电压), 发射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将被加速而取得越来越大的能量。

起始阶段,由于较低,电子的能量较小,即使在运动过程中与电子相碰撞(为弹性碰撞)只 有弱小的能量交换。

这样,穿过 2 栅的电子到达阳极(A) [也惯称板极]所形成的电流(I ) 板流(习惯叫法,即阳极电流)将随2 栅的电压 U 的增加而增大,当 U 达到氩原子的第 一激发电位(11.8V)时,电子在2 栅附近与氩原子相碰撞(此时产生非弹性碰撞)。

电子把 加速电场获得的全部能量传递给了氩原子, 使氩原子从基态激发到第一激发态, 而电子本身 由于把全部能量传递给了氩原子, 它即使穿过 2 栅极, 也不能克服反向拒斥电场而被折回 2 栅极。

7实验七 弗兰克-赫兹实验

7实验七 弗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七 弗兰克—赫兹实验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Bohr)在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提出了原子能级的概念并建立了原子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的线状光谱现象,成为原子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玻尔原子结构理论发表的第二年,弗兰克(J.Frank)和赫兹(G .Hertz) 在研究汞放电管的气体放电现象时,发现透过汞蒸气的电子流随电子能量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同年又观察到汞光谱线253.7nm 的发射光谱。

1920年,弗兰克他们改进了装置,测得了汞原子的亚稳能级和较高的激发能级,进一步证明了原子内部量子化能级的存在,以及原子发生跃迁时吸收和发射的能量是完全确定的、不连续的,给玻尔的原子理论提供了直接的而且是独立于光谱研究方法的实验证据。

弗兰克和赫兹由于他们在实验上的卓越成就,共同获得了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弗兰克—赫兹实验至今仍是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了解弗兰克和赫兹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了解电子与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换的微观图象以及影响这个过程的主要物理因素。

二、实验仪器FD-FH-1型弗兰克—赫兹仪、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玻尔的原子模型指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沿着以核为中心的各种不同直径的轨道运动。

对于不同的原子,在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分布各不相同。

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对应的能量。

当一个原子内的电子从低能量的轨道跃迁到较高能量的轨道时,该原子就处于一种受激状态。

如图35-l 所示,若轨道Ⅰ上为正常状态,则电子从轨道Ⅰ跃迁到轨道Ⅱ时,该原子处于第一激发态;若电子跃迁到轨道Ⅲ,原子处于第二激发态。

图中,E 1、E 2、E 3分别是与轨道Ⅰ、Ⅱ、Ⅲ相对应的能量。

当原子状态改变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若原子从低能级E n 态跃迁到高能级E m 态,则原子需吸收一定的能量△Em n E E E ∆=- (35-1)图35-1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状态的改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原子吸收或放出电磁辐射;二是原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而交换能量。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加深对原子能级概念的理解,以及了解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1、原子能级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稳定状态,这些状态称为能级。

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时,会吸收或发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其能量等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

2、弗兰克赫兹实验弗兰克赫兹实验是通过让电子与原子碰撞来研究原子能级的一种方法。

在实验中,电子在加速电场中获得能量,然后与气体原子发生碰撞。

如果电子的能量小于原子的第一激发能,那么电子与原子之间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电子的能量几乎不变。

当电子的能量达到或超过原子的第一激发能时,就会发生非弹性碰撞,电子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原子,使其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电子自身的能量则减少。

通过测量电子在不同加速电压下的电流,可以得到电子与原子碰撞的能量转移情况,从而确定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三、实验仪器弗兰克赫兹实验仪、示波器四、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仪器将弗兰克赫兹实验仪与示波器正确连接,确保线路连接稳定。

2、预热仪器打开实验仪器电源,进行预热,使仪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3、调节参数设置加速电压的起始值、终止值和步长等参数。

4、进行测量逐步增加加速电压,同时观察示波器上显示的电流信号,记录相应的电压和电流值。

5、重复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进行多次重复测量。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以下是一组典型的实验数据:|加速电压(V)|电流(μA)||||| 10 | 05 || 20 | 10 || 30 | 15 || 40 | 20 || 50 | 25 || 60 | 30 || 70 | 35 || 80 | 40 || 90 | 45 || 100 | 50 |2、数据处理以加速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绘制出电流电压曲线。

通过对曲线的分析,可以发现电流在某些电压值处出现明显的下降,这些下降点对应的电压值即为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和结论

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和结论

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和结论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弗兰克和恩里科·赫兹于1914年共同进行的实验,它提供了关于原子结构的重要信息,特别是关于原子能级的存在。

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弗兰克-赫兹实验主要使用了一个玻璃管,其中充满了氢气或汞蒸气,这个管被分为两个电极区域。

2.电压加速电子:通过在管中施加电压,电子被加速并从一个电极移向另一个电极。

在途中,它们与气体分子碰撞。

3.测量电流:当电子通过管中的气体时,会发生多次弹性碰撞。

当电子的能量达到某个特定值时,它们会与气体分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失去能量。

这一过程导致了电流的突然减小。

4.能级跃迁:当电子能量达到一定值时,它们可以克服气体分子的束缚,进入下一个能级。

这些能级的跃迁导致了电流的突然减小,因为电子被从原有的路径上移开。

实验结论:
1.能级存在:弗兰克-赫兹实验提供了关于原子内能级的首次实验证据。

实验证明,原子内存在离散的能级,而电子在这些能级之间跃迁。

2.能量量子化:实验证明了能量的量子化概念。

电子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以离散的量子形式存在,这支持了量子理论的发展。

3.波粒二象性:实验结果也支持了电子的波粒二象性。

电子表现出波动性和粒子性,这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成功对于后来量子力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揭示原子结构的奇妙世界打下了基础。

弗兰克赫兹实验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弗兰克赫兹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研究气体的导电特性,探究众多气体的带电粒子性质等规律。

实验器材:真空管,放电极,荧光屏,高压电源,振荡器等。

实验原理:弗兰克赫兹实验利用了电离气体与电场、荧光屏的相互作用,其中,荧光屏的作用是显示电子活动的位置。

通过在气体中建立电场,在真空中产生气体的离子化(电离),并测定带电粒子与电场作用下的方向、速度、轨迹等特征,可以推测出气体离子(电离)性质以及离子与电场的相互作用规律。

实验过程:利用真空管将空气抽空,给电极加高压电信号,使气体电离,产生气体放电现象。

接下来,让离子穿过两个极板的电场区域,在荧光屏上观察带电粒子离子与电场作用后的荧光显示。

通过改变气体类型和气体压力等实验条件,观察荧光屏上的显示差异,实验数据测定。

实验结果:弗兰克赫兹实验得出气体的导电机制与性质、电子的分布密度、电场对电子的俘获等规律等,该实验也为粒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研究提供了启示。

结论:弗兰克赫兹实验提供了重要的原理和实验数据,描述了气体电离、电子漂移、荧光及偏極化等现象,对于研究原子物理学、粒子物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加明确了物理学研究的意义和方向。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深地认识该领域的知识和相关实验,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电子与原子的碰撞过程,测量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从而验证原子能级的存在。

二、实验原理1、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图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图如图 1 所示。

在充汞的玻璃管中,电子由热阴极 K 发出,在 K 和栅极 G 之间加上正向电压 UGK,形成加速电场,使电子加速。

在 G 和接收极 A 之间加反向电压 UGA,形成减速电场,只有能量足够大的电子才能克服这个电场到达A 极,形成电流。

2、电子与原子的碰撞当电子的能量小于汞原子的第一激发能时,电子与汞原子发生弹性碰撞,电子能量几乎不变。

当电子能量达到或超过汞原子的第一激发能时,电子与汞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电子将一部分能量传递给汞原子,使其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电子自身的能量则显著减小。

3、电流电压特性曲线通过改变 UGK 的大小,测量相应的电流 IA,得到电流电压(IA UGK)特性曲线。

在曲线中,会出现一系列电流的峰值和谷值,相邻峰值或谷值之间的电压差即为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三、实验仪器弗兰克赫兹实验仪、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1、仪器连接与预热将弗兰克赫兹实验仪与示波器正确连接,接通电源,预热约 30 分钟,使仪器工作稳定。

2、调整参数(1)调节灯丝电压 Uf,使阴极发射适量的电子。

(2)调节控制栅极电压 UG1K 和拒斥电压 UGA,使电流显示在合适的范围。

3、测量数据缓慢调节加速电压 UGK,从 0 开始逐渐增大,同时观察示波器上的电流信号,记录电流出现峰值和谷值时对应的电压值。

测量多个周期的数据。

4、数据处理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 IA UGK 特性曲线,通过分析曲线,确定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表 1 实验数据记录表| UGK(V)| IA(μA)||||| 10 | 02 || 20 | 05 || 30 | 10 || 40 | 20 || 50 | 35 || 60 | 50 || 70 | 65 || 80 | 80 || 90 | 95 || 100 | 110 || 110 | 125 || 120 | 140 || 130 | 155 || 140 | 170 || 150 | 185 || 160 | 200 || 170 | 215 || 180 | 230 || 190 | 245 || 200 | 260 |2、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绘制 IA UGK 特性曲线,如图 2 所示。

弗兰克赫兹思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思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测量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从而加深对量子化概念的认识。

2. 加深对热电子发射的理解,学习将电子与原子碰撞微观过程与宏观物理量相结合的实验设计方法。

二、实验原理1. 波尔原子模型理论:根据量子理论,原子只能处在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称为定态。

相应的定态能量称为能级。

原子的能量要发生变化,必须在两个定态之间以跃迁的方式进行。

当基态原子与带一定能量的电子发生碰撞时,可以使原子从基态跃迁到高能态。

2. 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氩原子的第一激发态是距基态最近的一个能态。

根据玻尔理论,第一激发态能量E1与基态能量E0之间的能量差为E1 - E0 = hν,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ν为跃迁时吸收或发射的电磁波频率。

3. 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通过测量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研究电子与氩原子碰撞的微观过程。

当电子的能量足够克服减速电压VG2P形成的电场时,就能穿过栅极G2到达板极P,形成板极电流Ip。

实验中,随着加速电压VG2K的增加,电子的能量逐渐增大,当电子能量达到或超过第一激发电位时,电子与氩原子发生碰撞,使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从而引起板极电流的周期性变化。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弗兰克-赫兹实验仪:包括阴极、栅极、板极、加速电压和减速电压调节装置、示波器等。

2. 氩气:用于提供实验所需的稀薄气体环境。

3. 低压电源:为实验仪提供稳定的电源。

4. 示波器:用于观察板极电流随加速电压的变化。

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仪,确保各部分连接正确。

2. 调节加速电压VG2K和减速电压VG2P,使它们分别为0V和负值。

3. 打开低压电源,缓慢增加加速电压VG2K,观察示波器上板极电流Ip的变化。

4. 当板极电流Ip出现周期性变化时,记录此时对应的加速电压VG2K值。

5. 改变减速电压VG2P,重复步骤3和4,观察板极电流Ip的变化,记录对应的加速电压VG2K值。

6. 重复实验多次,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弗兰克物理实验报告

弗兰克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 通过实验验证电子与原子碰撞时能量转移的规律,加深对量子化概念的理解。

3. 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弗兰克-赫兹实验是德国物理学家弗兰克和赫兹于1914年进行的,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能级的存在。

实验原理如下:1. 在实验中,电子从阴极发射出来,受到加速电压的作用,获得一定的动能。

2. 电子在通过电场加速后,进入由稀薄气体组成的电离室,与气体原子发生碰撞。

3. 当电子的动能与气体原子的第一激发能相等时,电子将能量转移给气体原子,使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

4. 气体原子吸收能量后,产生光子,光子的能量等于电子与原子碰撞过程中能量转移的数值。

5. 通过测量电子的能量和光子的能量,可以验证能量转移的规律,进而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弗兰克-赫兹实验仪2.示波器3.直流稳压电源4.电子管5.电流表6.电压表四、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仪器,调整实验仪器的参数,使电子枪的阴极发射出电子。

2. 调节加速电压,使电子获得一定的动能。

3. 打开实验仪器的电源,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调整加速电压,使电子与气体原子发生碰撞。

4. 记录示波器上的波形,分析波形的变化,确定能量转移的规律。

5.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电子与原子碰撞过程中能量转移的数值,验证能量转移的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观察到示波器上的波形发生了变化,说明电子与气体原子发生了碰撞。

2. 通过数据处理,计算出电子与原子碰撞过程中能量转移的数值,验证了能量转移的规律。

3. 实验结果表明,电子与原子碰撞时,能量转移的数值与电子的动能有关,与气体原子的第一激发能相等时,能量转移最为显著。

六、实验结论1. 通过弗兰克-赫兹实验,验证了电子与原子碰撞时能量转移的规律,加深了对量子化概念的理解。

2. 实验结果表明,原子能级是存在的,能量转移的数值与电子的动能有关。

弗兰克赫兹实验实验报告

弗兰克赫兹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测量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验证原子能级的存在。

2. 加深对量子化概念的理解。

3. 掌握原子碰撞激发和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弗兰克-赫兹实验基于玻尔的原子能级理论。

根据该理论,原子只能长时间地停留在一些稳定的能级上,称为定态能级。

当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时,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这个能量等于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通过实验测量电子与原子碰撞时能量的交换情况,可以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

实验中,我们采用慢电子与稀薄气体中原子碰撞的方法。

实验装置包括弗兰克-赫兹管、加热炉、温控装置、电源组、扫描电源和微电流放大器等。

三、实验步骤1. 将弗兰克-赫兹管置于加热炉中,调节炉温至实验要求。

2. 调节灯丝电压、第一栅极电压和第二栅极电压,使管内保持一定的汞蒸气饱和蒸气压。

3. 打开电源,调节扫描电源,使电子在加速电压作用下获得足够的能量。

4. 逐渐增加加速电压,观察输出电流的变化。

5. 记录输出电流与加速电压的关系,分析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当加速电压逐渐增加时,输出电流也随之增加。

当加速电压达到一定值时,输出电流突然减小,并保持不变。

这说明电子与汞原子发生了碰撞,将能量传递给汞原子,使其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这个能量等于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即第一激发电势。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得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约为16.5V。

这与理论值相符,证明了原子能级的存在。

五、实验结论1. 通过弗兰克-赫兹实验,我们验证了原子能级的存在,加深了对量子化概念的理解。

2. 实验结果表明,原子能级是分立的,电子与原子碰撞时能量交换是量子化的。

3. 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对于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验体会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体会到以下两点:1. 实验是验证理论的重要手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2. 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严谨、细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七 弗兰克 赫兹实验

实验七 弗兰克 赫兹实验

实验七弗兰克—赫兹实验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Bohr)在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提出了原子能级的概念并建立了原子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的线状光谱现象,成为原子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玻尔原子结构理论发表的第二年,弗兰克(J.Frank)和赫兹(G .Hertz)在研究汞放电管的气体放电现象时,发现透过汞蒸气的电子流随电子能量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同年又观察到汞光谱线253.7nm 的发射光谱。

1920年,弗兰克他们改进了装置,测得了汞原子的亚稳能级和较高的激发能级,进一步证明了原子内部量子化能级的存在,以及原子发生跃迁时吸收和发射的能量是完全确定的、不连续的,给玻尔的原子理论提供了直接的而且是独立于光谱研究方法的实验证据。

弗兰克和赫兹由于他们在实验上的卓越成就,共同获得了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弗兰克—赫兹实验至今仍是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了解弗兰克和赫兹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了解电子与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换的微观图象以及影响这个过程的主要物理因素。

二、实验仪器FD-FH-1型弗兰克—赫兹仪、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玻尔的原子模型指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沿着以核为中心的各种不同直径的轨道运动。

对于不同的原子,在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分布各不相同。

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对应的能量。

当一个原子内的电子从低能量的轨道跃迁到较高能量的轨道时,该原子就处于一种受激状态。

如图35-l 所示,若轨道Ⅰ上为正常状态,则电子从轨道Ⅰ跃迁到轨道Ⅱ时,该原子处于第一激发态;若电子跃迁到轨道Ⅲ,原子处于第二激发态。

图中,E 1、E 2、E 3分别是与轨道Ⅰ、Ⅱ、Ⅲ相对应的能量。

当原子状态改变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若原子从低能级E n 态跃迁到高能级E m 态,则原子需吸收一定的能量△Em n E E E ∆=-(35-1)图35-1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状态的改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原子吸收或放出电磁辐射;二是原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而交换能量。

物理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

物理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

弗兰克-赫兹实验【实验目的】(1)用实验的方法测定汞或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从而证明原子分立态的存在;(2)练习使用微机控制的实验数据采集系统。

【实验原理】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理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以核为中心沿各种不同轨道运动的一些电子构成的,如图所示。

对于不同的原子,这些轨道上的电子束分布各不相同。

一定轨道上的电子具有一定的能量。

当同一原子的电子从低能量的轨道跃迁到较高能量的轨道时,原子就处于受激状态。

若轨道1为正常态,则较高能量的2和3依次称为第一受激态和第二受激态,等等。

但是原子所处能量状态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受到玻尔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的制约:(1)定态假设。

原子只能处在稳定状态中,其中每一状态相应于一定的能量值Ei (i =1,2,3,…),这些能量值是彼此分立的,不连续的。

(2)频率定则。

当原子从一个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状态时,就吸收或放出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

频率的大小取决于原子所处两定态之间的能量差,并满足如下关系:n m h E E ν=-其中346.6310h J s -=⨯⋅称作普朗克常数。

原子状态的改变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当原子本身吸收或放出电磁辐射时,二是当原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而交换能量时。

本实验就是利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汞原子相碰撞而发生能量交换来实现汞原子状态的改变。

由玻尔理论可知,处于基态的原子发生状态改变时,其所需能量不能小于该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受激态时所需的能量,这个能量称作临界能量。

当电子与原子碰撞时,如果电子能量小于临界能量,则发生弹性碰撞;若电子能量大于临界能量,则发生非弹性碰撞。

这时,电子给予原子以跃迁到第一受激态时所需要的能量,其余能量仍由电子保留。

一般情况下,原子在受激态所处的时间不会太长,短时间后会回到基态,并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所获得的能量。

其频率υ满足下式g h eU ν=式中g U 为汞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所以当电子的能量等于或大于第一激发能时,原子就开始发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弗兰克—赫兹实验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N.Bohr)在卢瑟福原子核式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提出了原子能级的概念并建立了原子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的线状光谱现象,成为原子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玻尔原子结构理论发表的第二年,弗兰克(J.Frank)和赫兹(G .Hertz)在研究汞放电管的气体放电现象时,发现透过汞蒸气的电子流随电子能量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同年又观察到汞光谱线253.7nm 的发射光谱。

1920年,弗兰克他们改进了装置,测得了汞原子的亚稳能级和较高的激发能级,进一步证明了原子内部量子化能级的存在,以及原子发生跃迁时吸收和发射的能量是完全确定的、不连续的,给玻尔的原子理论提供了直接的而且是独立于光谱研究方法的实验证据。

弗兰克和赫兹由于他们在实验上的卓越成就,共同获得了192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弗兰克—赫兹实验至今仍是探索原子内部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

一、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证明原子能级的存在,了解弗兰克和赫兹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了解电子与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换的微观图象以及影响这个过程的主要物理因素。

二、实验仪器FD-FH-1型弗兰克—赫兹仪、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原理玻尔的原子模型指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沿着以核为中心的各种不同直径的轨道运动。

对于不同的原子,在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分布各不相同。

在一定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对应的能量。

当一个原子内的电子从低能量的轨道跃迁到较高能量的轨道时,该原子就处于一种受激状态。

如图35-l 所示,若轨道Ⅰ上为正常状态,则电子从轨道Ⅰ跃迁到轨道Ⅱ时,该原子处于第一激发态;若电子跃迁到轨道Ⅲ,原子处于第二激发态。

图中,E 1、E 2、E 3分别是与轨道Ⅰ、Ⅱ、Ⅲ相对应的能量。

当原子状态改变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若原子从低能级E n 态跃迁到高能级E m 态,则原子需吸收一定的能量△Em n E E E ∆=-(35-1)图35-1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状态的改变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原子吸收或放出电磁辐射;二是原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碰撞而交换能量。

当电子与原子发生碰撞时,碰撞前后整体能量保持恒定22221111''2222mv MV mv MV E +=++∆(35-2) (35-2)式中,m 、M 分别为电子、原子的质量,v 、v′分别为电子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V 、V′分别为原子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ΔE 为原子内能的变化。

最容易用电子和原子碰撞的方法来观测能级跃迁的原子是Hg ,Ne ,Ar 等一些惰性气体。

本实验利用慢电子与氩原子相碰撞,使氩原子从正常状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从而证实原子能级的存在。

由玻尔理论可知,处于正常状态的原子发生状态改变时,所需能量不能小于该原子从正常状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需的能量,这个能量称为临界能量。

当电子与原子相碰撞时,如果电子能量小于临界能量,则电子与原子之间发生弹性碰撞,电子的能量几乎不损失。

如果电子的能量大于临界能量,则电子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电子把能量传递给原子,所传递的能量值恰好等于原子两个状态间的能量差,而其余的能量仍由电子保留。

电子获得能量的方法是将电子置于加速电场中加速。

设加速电压为U ,则经过加速后的电子具有能量eU ,e 是电子电量,即212mv eU =。

原子的动能(热运动)由温度决定。

由于m<<M ,碰撞前后原子的动能几乎不发生改变。

因此,电子动能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原子内能的变化。

当电压等于U g 时,电子具有的能量恰好能使原子从正常状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

因此称U g 为第一激发电势。

弗兰克—赫兹实验的实验原理图如图35-2所示。

电子与原子的碰撞是在充满氩气的F-H 管(弗兰克—赫兹管)内进行的。

F-H 管包括灯丝附近的阴极K ,两个栅极G 1、G 2.板极P 。

第一栅极G 1靠近阴极K ,目的在于控制管内电子流的大小,以抵消阴极附近电子云形成的负电势的影响。

当F-H 管中的灯丝通电时,加热阴极K ,由阴极K 发射初速度很小的电子。

在阴极K 与栅极G 2之间加上一个可调的加速电势差U G 2K ,它能使从阴极K 发射出的电子朝栅极G 2加速。

由于阴极K 到栅极G 2之间的距离比较大,在适当的气压下,这些电子有足够的空间与氩原子发生碰撞。

在栅极G 2与板极P 之间加一个拒斥电压U G 2P ,当电子进入栅极G 2与板极P 之间的空间时,电子受到拒斥电压U G 2P 产生的电场的作用而减速,能量小于eU G 2P 的电子将不能到达板极P 。

图35-2弗兰克—赫兹实验原理图当加速电势差U G 2K 由零逐渐增大且电子加速后的能量e U G 2K <?E 时,板极电流I P 也逐渐增大,此时电子与氩原子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由于原子的质量比电子大的多,因此可认为原子得到的动能为零,电子仍然具有原来的动能向前进。

当U G 2K 增加到等于或稍大于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U g 时,在栅极G 2附近,电子的能量可以达到临界能量。

不过它立即开始消耗能量了,电子在这个区域与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电子几乎把能量全部传递给氩原子,使氩原子激发。

这些损失了能量的电子就不能克服拒斥电场的作用而到达板极P ,因此板极电流I P 将下降。

继续增大U G 2K ,电子能量被吸收的概率逐渐增加,板极电流I P 逐渐下降。

随着U G 2K 的继续增大,在G 1-G 2区间电子虽然已经与氩原子发生了非弹性碰撞,损失了大部分的能量,但是,此时电子仍受到加速电场的作用。

因此,通过栅极后,电子仍具有足够的能量克服拒斥电场的作用而到达板极P ,所以,板极电流I P 又开始增大。

当加速电压U G 2K 增加到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U g 的2倍时,电子和氩原子在阴极K 和栅极G 2之间的一半处发生第一次弹性碰撞,在剩下的一半路程中,电子重新获得激发氩原子所需的能量,并且在栅极G 2附近发生第二次非弹性碰撞,电子再次几乎损失全部能量。

因此,电子不能克服拒斥电场的作用而到达板极P ,板极电流I P 又一次下降。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加速电压U G 2K 满足(35-3)式时,板极电流I P 就会下降。

2(1,2,...)G K g U nU n ==(35-3)理想情况下,电流极大值的电压应该是第一激发电势U g 的整数倍。

但考虑到热电子有一定初速度,而且各极间因材料不同而有一定的接触电势差等原因,整个曲线会发生偏移,设偏移量为U 0,从而使各极大值处的电压改变,但各相邻极值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因此,实际中电流极大值对应的加速栅压U G 2K 为 20(1,2,...)G K g U nU U n =+=(35-4)板极电流I P 随加速电压U G 2K 的变化关系如图35-3所示。

图35-3I P -V G2曲线图从图中可知,两个相邻的板极电流I P 的峰值或谷值所对应的加速电压的差值即为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U g 。

从图中还可以发现,板极电流I P 并不是突然下降的,而是存在一个变化过程。

这是因为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它们的初始能量不是完全相同的,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

另外,由于电子与氩原子的碰撞有一定的几率,在大部分电子与氩原子碰撞而损失能量的时候,还会存在一些电子没有碰撞而到达了板极,所以板极电流I P 不会降到零。

影响实验的主要因素有:1.接触电位差的影响F-H 管阴极、栅极和板极往往采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因此会产生接触电位差,使真正加到电子上的加速电压不等于U G 2K ,而是U G 2K 与接触电位差的代数和。

所以接触电位差的存在会使I P —U G 2K 曲线左右偏移U 0。

2.热电子发射的影响由于阴极发出的热电子能量服从麦克斯韦统计分布规律,因此I p —U G 2K 曲线中板流的下降不是陡然的,而是在极大、极小值附近出现的“峰”、“谷”,且有一定宽度。

3.碰撞几率的影响由于电子与稀薄氩原子碰撞有一定几率,即一部分电子与氩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损失能量后,不能克服拒斥电压到达板极从而造成电流下降,而另一部分电子未与氩原子发生非弹性碰撞,因此能够到达板极形成电流,所以板极电流下降不为零,且“谷”点电流值随着加速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在实验中,能否将原子激发到较高能态,即测得较高的激发电位,与各能态的激发概率有关。

但实验上主要取决于电子的平均自由程,如果平均自由程短,电子被电场加速的路程短,则不易积累较多的能量把原子激发到高能态。

此外,原子处于激发态是不稳定的。

在上述实验中,被电子碰撞的氩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吸收了eU g 电子伏特的能量;当它再跃迁到基态时,就应该有eU g 电子伏特的能量发射出来。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就应该能看到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时所发出的辐射。

进行这种跃迁时,原子是以放出光量子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的。

这种光辐射的波长λ由(35-5)式决定g cE eU h h νλ∆===(35-5)式中普朗克常数取h =6.63×10-34J·s,光速取c=3.00×108m ·s -1,电子电荷取e=1.60×10-19C 。

以汞原子来说,第一激发态电位U g =4.9V ,由(35-5)式算得λ=2.5×102nm 。

紫外光谱仪测量确实观测到了波长为λ=253.7nm 的紫外谱线。

正是这个发射光谱证明了玻尔原子理论的正确性,深远地影响着后期原子结构的研究。

在实验中,我们是在F-H管内充以氩气,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Ug=11.5V,它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回基态所辐射的光波波长λ=108.1nm。

四、实验步骤1、将主机正面板上的“V G2输出”和“I p输出”与示波器上两通道相连,将电源线插在主机的后面板的插孔内,打开电源开关。

2、将扫描开关调至“自动”挡,扫描速度开关调至“快速”,把I p电流增益波段开关拔至“100nA”。

3、打开示波器电源开关,并分别将“X”、“Y”电压调节旋钮调至“1V”和“2V”,“POSITION”调至“x-y”,“交直流”全部打到“DC”。

4、分别调节V G1、V P、V F电压至主机上的标定数值,将V G2调节至适当大小,此时可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稳定的I P-V G2曲线。

5、将扫描开关拔至“手动”挡,调节V G2至最小,然后逐渐增大其值,寻找I P值的极大和极小值,以及相应的V G2值,即I P—V G2曲线的波峰和波谷的位置,相邻波峰或波谷的横坐标之差就是氩的第一激发电位。

6、每隔1V记录一组数据,列出表格,然后画出氩的I P—V G2曲线,并用逐差法计算氩原子的第一激发电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