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探讨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混合式培训模式研究
●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62—87 { 1)3 02 3 17 132 10 —09 —0 0
信息技 术在 教育 领域 的应用 , 于转变 教 育思 想 对
5 0岁年 龄段 的 3 非计 算 机 专 业 的教 师 , 0名 发现 教 师 丰 富的数 字化 的教 学信 息 资 源 充分 地 运 用 到教 学 实 的教育 技术 能力 普遍偏 低 。 践 中。 因此 , 展 “ 开 教育 技 术 培训 ”不 断 提 高教 师 的 ,
收 稿 日期 : 1 —0 —1 2 1 4 5 0
、
力来看 , 还存 在 大 量 的 问题 , 高 校 教 师 的教 育 技 术 息技 术与 各 学科 教 学 的整合 。当前 我 国教 师 队伍 教 各 培训存 在很 大差 异 , 者调 查 了湘 南 学 院从 2 笔 6岁 至 育 技术运 用 的水平 比较低 , 不能把 先进 的教 育技 术 和
作 者 简 介 : 慈 珍 (95 )女 , 南 新 化人 , 师 , 士 , 究 方 向 : 息化 教 育 ; 宝 张 17 一 , 湖 讲 硕 研 信 苏
术 的应用 已经 成 为 当 今 高 校 发 展 的 一 个 重 要 内容 。 只有 各 1 回答一 般 了解 和 比较 了解 , 名 其他 的都 不 了
20 00年教 育部 高等 教 育 司在 关 于 开展 高校 教 师 教 育 解 。在 利用 精 品课 程 或 网 络 课 程 资 源 ( 括 网 络课 包
在调 查 的 3 0名 教 师 中 , 范 专 业 毕 业 的 有 1 师 4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养模式
价值工程0引言强国离不开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目标[1],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需要强有力的高等教育支撑,“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然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教师教育的质量。
在这个教学信息化的时代,教育在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单一的课本、黑板和粉笔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应该掌握新的教育技术,适应信息化时代教学的需要,成为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新教师。
1教育信息化的内涵目前教育信息化是全球教育发展的一个热点,那么什么是“教育信息化”?黎加厚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
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3]。
祝智庭教授将教育信息化视为在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与发展的过程,而信息化教育则是由信息技术支撑及增强的新型教育方式和形态[4]。
2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养的必要性2.1教学信息化进程加快现在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学的步伐加快,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第十一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的致辞中指出,“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是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
只有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对教育信息化工作从战略高度全面部署和加快推进,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5]。
目前,许多高校配置了先进的媒体设备,开始了“CAI 教学”、“网络教学”、“交互式学习”、‘远程教育”等教学模式,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师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培训,才能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否则,先进的教学媒体设备也只能成为摆设。
浅谈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J1 0 0 u. 1 2
V0. . 1 No7 7
第 7卷 第 7 期
浅谈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
黄 小丽
( 北经 济 学 院 , 湖 湖北 武 汉 4 0 0 ) 32 5 摘 要 : 文从 高校 教 师 教 育技 术培 训 中存在 的 问题 出发 , 本 从政 策导 向、 训 内容 、 训 模 式 和 绩效 评 价 四 个方 培 培
21 0 0年 7月
湖 北 经济 学 院 学报 ( 文社 会科 学版 ) 人
o ma f b i ie t f c n misIu nt sa d S ca ce c s u l o Hu e v  ̄i o o o c .I ma i e n o il in e Un v E ( - i S
问题 了 。而 这个 问 题 实际 上 就是 如 何提 高 高 校 教师 的 教育 信 息素 养 的问题 。 提 高 高 校教 师 的信 息 素养 , 行 教 育技 术 培 要 进 训 必不 可少 。 于此 ,O 0年 1 鉴 2o 2月 , 育部 高 教 司根 据 “ 于 教 关 实 施 ‘ 世纪 高 等 教 育 教学 改革 工 程 ’ 新 的通 知 ”教 高 司poo ( o] 1号 ) 神 , 定 从 2 0 年 开始 开展 高校 教师 教育 技 术 培训 精 决 01 工作 , 发 出“ 于 开 展 高 校 教 师 教 育技 术 培 训 工 作 的通 知 ” 并 关 ( 高 司【 0 19号 ) 通 知 中 阐述 了开 展 这项 工 作 的 目的 、 教 2 07 0 。 意 义 。将这 项 工作 委 托 给全 国高校 教 育技 术 协作 委 员 会 负责 组 织 实施 , 批 准在 3 所 高 校 中成 立 第 一 批 “ 代 教 育 技 术 培 并 1 现 训 中 心” l 。I l 截止 2 0 04年 . 国 高校 教 育技 术协 会 授 权开 展 教 全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地应用教育技术优化教 学过程、推进教育信 息
化 、促进 教育 改革 。 《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关 于深 化教 育 改革 全 面 推 进素 质 教 育 的决 定 》 指 出 ,要 大 力 提 高教 育 技
术手段的现代化水 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教师
一
、
对 教师 进 行 教 育 技 术 培 训 ,首 要 的是 要 确 定 培训 的 内容 。 在 培训 实践 中 ,我 们 主 要 基 于 以下几 个 方 面 来 确 定 培 训 内容 :全 国 高等 学 校 教 育技 术 协 作 委 员 会 确 定 的培 训 内容 ;师 资培 训 中心 对高 校 教 师 对 教 育 技 术 掌握 的实 际调 查
高 校教 师 教 育 技术 培 训 的实践 与探 索
邹应贵 叶惠文 张锦珠
(.华南 师范 大学教 育信 息技 术 中心 ,广 东 广 州 503 ; 1 16 1
2 .广 州市广播 电视 大 学,广 东 广 州 5 0 9 ) 10 1
摘
要 :随 着教 育 改革 的不 断深化 和信 息化 环境 的 升级 及 广 泛应 用 ,高校 对教 师教 育技 术培 训
探 索新 型教学 模 式 的研 究 过程 。
对信息资源基本 素材 的加工处理 ;掌握信 息资
源建 设 规 范 和 基 于 网上 资 源 利 用 的 教 改 试 验
研究 。
目前 ,国 内外 学 者 都 已认 识 到大 多数 教 师 并 没有 做好 把 技 术 有 效 地 运 用 到 教 学 中去 的 准
情况 ;当前 以信息资源建设为主 ,利用信息 资
策划。
教育 技术 能 力 是 教 师 专 业 素 质 的必 要 组 成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与思考
一
信 息 化 产 业 的 飞 速 发 展 , 大 推 动 了 教 育 信 息 化 进 大
程。为适应时代 的发 展 , 造更好 的教学 环境 , 高等 学 营 各
【 关键词】 高等 学校 ; 育技术培训 ; 教 现代教 育技 术
【 中图分类号】 G 5. 41 2
[ 文献标志码 】 B
【 文章 编号】 1 4 62 { 1} — 01 0 6 — 1 2 00 02 — 3 7 0 0 8
培训 。但纵 观 目前高校教 师教育技 术培训 现状 , 是投人 却
其应用到教学 中 ; 另一 方 面 , 师的计 算机 整体应 用水 平 教
也有待进 一步 提高 , 当部 分教师 对现代教 育技术 的应用 相 仅仅是把原来 的黑板 板 书转 变成 了用 电子 幻灯 片的形 式
高 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新 的方法 和手段 , 以期提 高培训 效 果, 有其理论及 实践价值 。 二、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建议和措 施
校投人 巨资改善 教学 条 件 , 建设 数字 化校 园 , 图将现 代 意 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活动 中 , 实现提 高教学效率 和教学 质
量 的 目的 , 对 教 学 活 动 中 的 引 导 者 — — 教 师 , 出 了 更 这 提
育技术 培训 运行 机制 , 培训缺乏政策支持和措施保 障。
吴 畅 渠
( 广东药学院 广东广州 500 ) 1 6 0
[ 摘
要】 当前 高校教 师教 育技 术培 训效果未能令人 满 意 , 原 因主要是 缺乏有效 的培 训机制 、 分受训 教师 思想 其 部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探讨
段 促 进 教 育 信 息 化 的必 要 途 径 。选 择 培 训 模 式 是 当 前 培
训 研 究 领 域 一 个 至 关 重 要 的 问题 。
1 目前 培 训 中存 在 的 主 要 问题
近 年 来 , 高 校逐 渐认 识 到 教 师 教 育 技 术 培 训 工 作 在 各
与 技 能 共 同提 高 的 目的 。
学 问 题 , 于信 息 技 术 与 课 程 整 合 教 师感 觉 比较 难 。基 于 对
这 些 问题 , 者 认 为 探 索 合 理 的 培训 模 式 很 有 现 实 意 义 。 笔
2 培 训模 式探 讨
2 1 “ 融 法 ” 训 模 式 . 交 培
行 教育 技 术 培 训 成 为 提 高 教 师 素 质 使 其 掌 握 教 育 技 术 手
理 论 等融 入 教 学 过 程 中 。 如 在 讲 解 wo d图 文 处 理 软 件 r 时 , 了讲 解 一 些 基 本 操 作 外 , 训 教 师 应 引 导 被 培 训 教 除 培 师 应用 wo d进 行 信 息 化 教 案 的 编 写 , 样 既 锻 炼 了 操 作 r 这 能力 , 使 教 师 对 信 息 化 教 案 编 写 产 生 兴 趣 , 而 引 入 教 也 从 育技 术 理 论 , 提 出现 代 教 师 应 具备 编写 信 息 化 教 案 的 能 并 力 ; 进 行 P weP it 示 文稿 讲 解 时 , 贯 穿 教 学 设 计 在 o r on 演 可
学 者 也 提 出 : 融 合 培 训 模 式 看 , 了将 信 息 技 术 有 效 地 从 为
整 合 应用 到教 学 中 , 信 息 技 术 融 合 到 培训 本 身 之 中是 教 把
师 培 训 的 重要 的方 法 和 途 径 。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参与式培训模式研究
Th o e o a t c pa i n- r e t d t a n ng i du a i n l t c no o y f r un v r i y t a he s e m d f p r i i to o i n e r i i n e c t o a e h l g o i e s t e c r
维普资讯
第2 O卷第 5期
20 0 6年 1 O月
中 国 医
学
教
育
技
术
Vol 2 .5 _ O NO
Oc. 0 6 t 2 0
CH I NA EDI M CAL EDU CATI oN TECH NOLOGY
高校教 师教 育技 术参 与式培训模 式研 究
徐 杰
( 东 大 学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中 心 ,山 东 济 南 20 6 ) 山 5 0 1
【 要】 高校教 师教 育技 术培 训模 式直接 影 响 着培 训 效 果 。文章 通 过 对参 与 式培 训 模 式 的研 摘 :
究 , 讨 了在 高校教 师教 育技 术培 训 中运 用 参 与 式培 训 模 式 , 教 师接 受新 的教 育理 念 和教 学 方 探 对 式, 掌握 教 育技 术技 能将起 到 较 大作 用。 【 关键 词】 高校教 师 ; 育技 术 ; 训 ; : 教 培 参与 式
a fe tv m p c o h e c e s t c e t ne du a i n c nc p s a d t a h ng s y e a d t n e f c i e i a t f r t e t a h r o a c p w e c to o e t n e c i c no og r s du a i a e h l y.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有效性问题研究
任务驱动 法的基 本特征是 “ 任 务为 主 线 、主导 , 学 习者 为 主
体” 。 该 方 法 要 求 需要 培 训 者 把 教 学 内 容 中的 关 键 知 识 点 分 成 若 干个小模块 , 针 对 被 培 训 教 师 的 实 际水 平 和 学 校 教 学 条 件 , 设 计 出一 个 个 “ 任务” , 让 被 培 训 教 师 来 逐个 完 成 。 培训者由 “ 主角” 转 变为 “ 配 角 ”, 被 培 训 教 师 是 根 据 培 训 需 求 来 学 习知 识 , 不 再 把 培 训 当作 硬 性 任 务 , 由被 动地 接 受 向主 动 地 寻 求 知 识 转 变 。 被 培 训 教 师 在 明 确 目标 的 “ 任 务” 驱 动下 , 自发地 学 习知 识 , 完 成 学
摘要: 培 训有效性 , _直 是研 究的难点 。 为了 从服 务部 门角
度, 详细 了 解 阻碍教 师参 与和应用积极性 的原因, 课题 组从调 查 问卷 出发, 通过 了解教 师教 育技 术 理解现状 、 培训意愿和重要性
在 的 问题 , 一个教师回答 “ 教 学 授 业 靠 良心 , 而 回报 较 少 ” 代 表了
的 重 要 性 还 是 有足 够 的 认可 。 而 教育 技 术 能 力 提 高 的 重 要 实 现 途
径 是 对教 师进 行 教 育技 术 培 训 。
二、 教 师对培训 的矛盾选 择
但 是 调 查 中 表 现 出教 师 对 培 训 的 认 知 矛 盾 。 比 如 教 师 中认
习任 务 。此 方 法 是 以 教 为 中 心 到 以 “ 学” 为 中心 的 转 变 , 那 么 相
不 少 教 师 的 心声 。由此 不 难 发 现 , 培训 的 最 大 症 结 出现 在 了教 师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培训研究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培训研究【摘要】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培训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而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国内外比较和改进措施提出了解决方案。
同时强调了高校教师专业化培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最后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进行总结。
研究表明,加强高校教师专业化培训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未来应注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强专业发展,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进步。
【关键词】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化培训、研究、现状、比较、存在问题、改进措施、重要性、建议、发展方向、总结、国内外对比。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培训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校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拥有教学技能、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
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培训程度相对较低,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甚至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对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培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提供方向和建议。
借鉴国外高校教师专业化培训的经验和做法,可以为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对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培训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校教师专业化培训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
通过专业化培训,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师的教学需求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专业化培训可以帮助教师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高教育教学适应性和灵活性。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的绩效模型研究
摘 要 : 本 文 应 用 绩 效 技 术 ,结 合 学 校 、 企 业 培 训 , 在
Roe b r  ̄人 类绩 效技 术 模 型 的 基 础 上 .提 出 了 高校 教 师 的 s e n g 教 育技 术校 本 培 训 的 绩 效模 型 ,并 给 出 了绩 效 差距 原 因 分 析
激机 I I 励制
差 距
绩 效考 评
组 织 文化
就 匆 匆 进 行 组 织 干 预 , 且 所 用 的干 预 手 段 常 常 是 单 一 的 , 果 而 结
力和 大 量 投 入在 校 本 培 训 之 后 ,我 们 常 常发 现 校 本 培 训 往 往并 不
能达 到预 期 的效 果 , 究竟 是 哪 些 原 因造 成 了 培训 绩 效 的 差距 ? 何 如 提 高其 培 训 绩效 ? 文通 过 运 用 绩效 技 术 , 合 我 校近 年 来 教 育技 本 结
更 高 的要 求 ,他们 的教 育技 术 能 力 如 何 将 对 推进 教 育信 息 化起 着 关 键 作用 。 为此 , 几年 来 在 全 国 高等 学校 教 育技 术 协 作委 员 会 的 近 组 织 和规 划 下 , 校 都 开 展 了不 同形 式 、 个层 次 的教 育技 术培 训 各 各 丁 作 。 众 多培 训 方 式 中 , 本培 训 模 式逐 渐 得 到 了 研 究者 和 实践 在 校 者 的 重视 。校 本培 训 具 有 培 训 目标 直接 、 训 和组 织方 式 灵 活 、 培 培
一
出 的 人 类 绩 效 技 术 模 型 的 基 础 上 , 出 了 高 校 教 育技 术 校 本 培 训 提
绩效 模 型 ( 图 1 : 如 )
学 校的 目标 、规 l 丁 作因 素 丁作 环境
济南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现状与思考
着 严 格 的 组 织 和 管 理 制 度 。 每 个 班 配 备 班 主 任 、 培 训 教 习 、行 为 和 结 果 4 层 次 实施 评 价 。 个 参 考 文 献
[ ] 辉 宇 , . 国高 校 教 师 教 育 技术 培 训现 状 及 对 策 [ ]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 0 3( 6 i张 等 我 J. 2 0 0) [ ] 芳. 校 教 师 教 育 技 术 培 训 的 内容 、模 式 及 管理 研 究 [ ]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 0 7( 3 2陆 高 J. 2 0 0)
代 教 育 技 术 培 训 工 作 的通 知 》 指 出 ,用 5 时 间 对 省 属 高 从 管 理 上 保 证 受 训 教 师 的 出 勤 率 、 听 课 率 ,对 于 缺 课 多 年
等 学 校 4 岁 以 下 的 中青 年 教 师 进 行 分 期 分 批 培 训 。 山 东 于 1 3 5 / 的学 员 取 消其 考 试 资 格 。 省 教 育 厅 、财 政 厅 高 度 重 视 高 校 教 师 的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培 3 存在 的问题 训 工 作 , 教 育 厅 制 定 培 训 总 体 规 划 ,财 政 厅 拨 出 专 款 给 3 1 培 训 方 式 单 一 济 南 中 心 培 训 以 集 中 面 授 为 主 , . 予支 持 。 实 践 证 明集 中 面 授 的 培 训 形 式 效 率 是 很 高 的 ; 但 是 忽 略 1 2 培 训 组 织 管 理 济 南 中 心 的 培 训 分 为 2 : 一 种 是 高 校 教 师 的工 作 和 科 研 任 务 繁 重 的 现 实 , 给 高 校 教 师 带 . 种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E—learning模式的应用探讨
将其应 用于 高校教 教育技 术培训具有一 定的优 势,但 需满足 网络 畅通 、拥有合适 学习网站 ,得到领导 支持等组织要求 ,才能切 实提
高教 师 培 训 的 实效 关 键 词 E l rig 高校 —e nn a 教 育技 术培 训 应 用
为了切实高效地推动我国高校教 育信息化 的进程 , 0 0 l 月高 20年 2 教 司发 出 “ 关于开 展高 校教师教育 技术培 训工作的 通知” ( 高教 司 [ 0 ]9 ),决 定从2 0 年开 始全面开展高 校教师 教育技术培 训工 2 07 号 0 01 作 ,并委托给全国高校教育技术 协作 委员会 负责组织 实施 。按照美 国 培训和发展协会 的定义 , “ - erig E L ann ”是指 由网络 电子技术支撑或 主导实施 的教学 内容或学习体验 。它是一种更新型 、更有效率的培 训
而有 目L ann 模式 的组织要求 - e rig
E L a i 作为互联网时代 的一种全新 的教 学和培 训模式 ,需满 — er n ng 足一些特定的组织要求 , 能更好 的发挥 其功效 ,促进其在高校教育 才 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 ( ) 立 和管 理E L a i 的基础 设 施 。首 先 ,确保 网络畅 1 建 — er n ng 通 。E L an g - er n 学习过程中经常包括一些声像资料 的学 习,网络 条件 i
奖励 ,激发教师利用E L a i 模式来学习教育技术技能 的兴趣 ,提 - rn e ng
高培 训效果 。
3 结 束 语
() 3 有利于知识 的获取和 保持 。心理 学家Te h趟 过 大量的实 r ce i 验证明 :人类获取 的信 息8 % 自 3 来 视觉 ,l % 自 觉 ,3 % 自嗅 l来 听 . 来 5 觉 ,1 %来 自触觉 ,l 来 自味 党 。通过 多种感官的 刺激所获取 的信 . 5 % 息量 ,比单一 的看或 听的效 果要好 的多 。E eri 中的多媒体 素 —L a n ng 材 ,能够为受 训教师 提供图文 声并茂的多重感 官综合 刺激 ,合理利用
高校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探讨
实 现 的。 因此 , 为教 师任 职的高 等学 校 , 当 为 作 应 高 校教 师提供 实 现 教 师 专业 发 展 的各 种平 台 , 促
进 高校教 师 专业 成 长 , 也 是 高 校教 师 校 本 培训 这
的关键 环节 。
一
着 千丝万 缕 的联 系 , 何 一 门学 科 的存 在 与 发 展 任
速度逐 步加 快 、 识更新 周 期越来 越 短 , 校 教 师 知 高
不是 “ 力 促 进 ” 结 果 , 是 “ 外 的 而 内力 作 用 ”的结
果 , 高 校教 师在教 学实 践 的过程 中 , 过 自主解 是 通 决 问题而 实现 的不 断成熟 、 断提 升 、 断创 新 而 不 不
1 28
寇 尚 乾 : 校教 师 校 本 培 训 模 式探 讨 高
2 1 第 4期 0 2年
要解 决 “ 样教 、 么研 ” 问题 , 高校 教 师 只 要 怎 怎 的 “
业 务指 导 和培训 的开放 性 机构 。建立 教学 指 导 中
具备 专 业知 识 就能 成 功 教 学 和研 究 ” 的假 设 被实
要保持 自身知 识结 构 的不 断 更新 与完 善 , 需 要 就 及 时跟踪 学科 专业 发 展 的前 沿 动 态 , 掌握 最 新 的
理论 知识 。 因此 , 校教 师 应 当特 别具 有 继 续 学 高 习 的意识 、 习惯 和 能 力 ; 同时 , 由于 现 代科 学 技 术 不 断 向纵 深发 展 , 一 门学科 都 与 其 他 学科 存 在 每
践证 明是不 正 确 的。 因此 , 专业 技 能 的提 高对 于 相 当一 部分 高 校 教 师来 说格 外 重 要 。我 们 认 为 , 高校 教 师 的专业 技 能应 包 括 三 部 分 : 是 教 学 技 一
论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真正工具和手段 现在许多高校 自己在积极对 教师进 行现代教育技术培
训 . 湖 南 师 太 就 已 经 对 所 有 的教 师 进 行 了第 一 次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轮 训 ( 如 普
厦班) 我校 也开办 了第一期现代教育技 术培训 。车 文就高校教师现代教 ,
育技 术 培 训 的 内 容 和 培 训 过 程 中应 注 意 的几 个 问题 进 行 了 一 定 的 分 析 和 探 索
信息化程度 . 并要求教师掌握必要的现代 教育技术手段 。 该文件 同时审批
通过 3 1所 高校 成 立 “ 国高 等学 校 教 育 拄 术协 作 委 员 会教 育 技 术 培 训 中 全 心”20 , 0 1年 二 批 准 r 4 所 高 校成 立 培 训 中心 但 数 量 迁 是 太 少 , 湖 南 ; 己 8 就 省来 说 , 只有 湖 南大 学 和 中南 大 学 两 所 , 湖 南 省 的 高校 有 6 而 4所 ( 括 职 包 业技 术 学 院 ) .高 校 专 任 教师 有 2万 多人 ,如果 就靠 仅 仅两 十 培 训 中心 对 这 幺 多 的教 师 进行 培 训 ,不 知 等到 多少 年 才 能轮 训 一 擞 .更 不用 说 第 二 、 三敬 轮 训 过 就要 求 我 们 各 高 校 要 充 分 利 用 校 园 网 、现代 教 育技 术 中心 、 计 算 机 系 的 资 源 ,对 教 师进 行 分期 分 批 的培 训 ,同 时 在政 策 上提 出要 求 鼓 面 和 督 促 教 师 掌 握 教 育 技 术 ,把 教 育 技 术 变 成教 学 内容 和 教 学 实 践 的
容以同卷调查 的方式 , 分别在株洲师专 等 3 高校对近 3 0名学科教师 、 所 0
管理 ^ 员及 电教 人 员 进 行 问卷 调壹 其 结 果 是 : 培 训 内 容 上 看 , 计 算 从 对
高校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模式探索
一
学课 程 。
培 训 目的:提 升教 师信 息技 术应 用 能力 ,促使 他 们通 过信 息技 术 来促 进 自身 的专业 发展 ,具 体来 说 能 够 灵 活 有 效 地将 信 息 技 术 与 课 程 整 合 ,利 用
技 术 提 高 设 计 和 评 价 教 学 的 能 力 ,最 终 目的是 改 善 学 生 的 知 识 、 技 能和 态度 。 培 训 中 不涉 及 高深 信 息技 术 的应 用 。培 训模式 如 图l 所示 。
214 育 传播 与技 术 ( 第6期 0 .教 0 总 7)
教师 教育
高校 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模式探 索
杨 淑 莲
( 上海 财 经 大 学 教 育技 术 中心 ,上 海 20 3 ) 0 4 3
摘
要 :文章针对 目前高校文科教师普遍存在 的信 息化水 平偏低的现状,提出 了 “以训促建 ”的教师教育信息化
模 式 , 尝试 改变 传 统培 训 模 式 。并希 望 通过 “ 以训促 进 ”模 式 ,探 索 一条 高校 教 师教 育 信 息化 的新 模 式 。
关键词:教师教育信 息化 以训促建
条件性知识
后续持续支持 高校
高等 教 育 信 息 化 的核 心 在 于 教 学 信 息 化 ,教 师作 为教 学 的实践 者 ,其 信息 能力 和素 养 的高低 , 直 接 影响着 教 学信 息化 的进 程 。如 何提 高 高校 教师 信 息 化能 力和 素养 就成 为 一个 非常 重要 的课 题 。笔 者 通过 调研 ,发现 目前 多数 高校 采 用 白上而 下 的讲 授 式培 训 ,效 果不 甚理 想 。主 要表 现 为 :内容 上 , 理论 与教 学实 践脱 节 ;方 式上 , 自上而 下 , 实践机 会 少 。 由此 ,笔者 立足 本校 实 际 , 即学校有 统 一 网 上 教 学平 台 ,学科 教师 至 少有 一 门 网上 课程 的基础 上 ,提 出 “ 以训促 建 ”的 思路 ,将 教师 培 训与 网上 课程 建设 相结 合 ,注重 成 果产 出 ,形成 案例 精 品 。 内容 上 ,除 了传 统 的思 想观 念 、I T 能 、综 合应 C 技 用 三 部 曲外 ,强 调 “ 件性 知 识 ” ,避 免 “ 术 中 条 技 心论 ” ,重点 强调 何 时何 处使 用何 种技 术 改善 教学 效 果 ; 方 式 上 , 以案 例 教 学 为 主 , “ 下 集 中培 线 训 ”与 “ 网上 课程 培 训 ”相结 合 ,强 调 “ 后续 持续 支 持 ”;制度 上 ,强调 政策 导 向激 励 教师 的积 极性 和 主 动性 。通 过 “以训 促 建 ”的模 式 ,期望 探 索一
对高校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的思考
、
教 育 技 术 的 定 义
要将 现代 教育技 术运 用到教 学 当 中, 首先 就要 了 解 什么是 教育 技术 。随着 教育技 术 的飞速 发展 , 内 其
教师 教育 技术 培训工 作在 我 国起 步 较晚 。 国高 全
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从 20 0 1年 开 始 开 展 工 作 以
对高校教 师开展教育技术培训 的思考
朱 茜
摘 要 : 使 教 师 能 够 有效 地 运 用现 代教 育技 术 , 必 须 对教 师 进 行 现代 教 育技 术 的培 训 。 要 就 面向 高校 教 师 的现 代 教 育技 术
培 训 . 该 进 一 步 明确 培 训 目标 , 化 培 训 内容 , 索 各 种 有 效 的培 训 模 式 。 同时 , 建 立 统 一标 准 的评 估 制 度 。 应 优 探 应 关键词 : 高等 学校 ; 师 ; 师 培 训 ; 代 教 育技 术 教 教 现 中图 分 类号 : 6 5 G 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1 9 ( 0 0 0 — 2 3 0 1 7 — 9 9 2 1 )7 0 0 — 2
评 估 标 准 .鼓 励 教 师 教育 机 构 不断 改 进 师资正 的魔 术师 。 如果教 师始 终缺 ” 乏现代 教育技 术素 质和 能力 , 教育 现代化 就 可能会 成 为一句 空话 。如何 提高 高校 教师 的信息 技术 素养 , 从 而将现 代教育 技术 有效 地运用 到教 学 当中 , 已成 为 当 前高 等教 育信 息 化 和现 代教 育技 术研 究 的一个 重 要
和评估 标准 等方 面 , 几点 意见 。 谈 ( ) 一 进一 步明确 培训 目标
高校教师培训模式探讨
同水平的教师培训需求不同 , 即使 同一 地影 响 了教 师 教 学 能 力 的提 升 , 进 影
个 人 , 不 同 的 发 展 阶段 , 求 也 会 变 响 了 高校 人 才 培 养 的 质量 在 需
为了适应知 识不 断更新和高 等教 化 。应该 针对不 同的发展阶段 , 规划 不
上公布 自测 练习。 单元性 自测是检查学 习资源情况 、 自主学习情况 、 实践 教学
[ 李燕、 4 】 李盛聪 : 网 环境 下成 对 络
学成人教 育学院学报 ,0 8 1 ) 2 0 (2 .
( 作者单位 :西北师 范大学实验 室
同时加 人 自主学 习能力的问题研 究U, 】湖北 大 员 自主学习进度 的有效手段之一 , 推动 环节完成效果等纳入考核范畴 ,
( 接 第 16页 ) 上 6
培训放在首位 。
由于教师个体业务 、专业 知识 、 学
同阶段 及不 同的培训需求 , 划分不同阶
第三 阶段 , 教师教育等基本技 能的 术水平发展情况不一样 , 所处 的职业发 展阶段 也不一 。 教师可根据 自己实 际情
新人校教师 ,通过岗前培训等 , 掌 况 ,定位好 自己 目前职业发展阶段 , 然
三 、 照教 师 职 业 发 展 规 律 , 出 遵 提
育大 众化发 展 的需 要 , 校 的教 师需 同的培 训项 目, 高 通过培训促 进 自己水平 综合顺序培训模式
要 进行 冉培 训和再 提高 , 高校必 须立 的提高 。目前 , 高校没有根据本校教师
针对 以上问题 , 按照高校教师职、 l l ,
学 术 纵
横
一
F AzHAN・ XUEs Uz ) H (NGH ENG
论高校师资培训模式的创新发展
论高校 师资培训模 式 的创新发展
广 东 征 , 等 教 育 不 仅 要 执行 教 育 功 能 , 要 能 用 到 实践 过 程 中。 高校 师 资 培 训 中 , 高 还 将 知 识 转 化 为 社 会 生 产 力 的能 力 ,在 投 入 用 理 论 和 实践 相 结 合 的模 式 ,在 理 论 研 究 到 社 会 实 践 中来 检 验 和 推 进 教 育 教 学 水 平 的基 础上 投 入 到 实 践 活 动 中去 。在 具 体 形 式 上 , 以通过 下企业 , 工程 的方法 , 可 进 在 的 提 高 和 人才 培 养 的质 量 。 实 际工 作 中提 高 教 师 的 动 手 能 力 ,丰 富 实 二 、 校 师 资 培 训 的 方 法 高 在 高 校教 师 师 资 培 训 中 。包 含 理 论 培 践 经 验 . 阔思 路 和视 野 。 开 训 的创 新 模 式 。 训和 技 能 培 训 等 放 面 。 常 情 况 , 论 培 训 通 理 2知 识 和 科 研相 结 合 . 科 研 水平 是一 个 学 校 的 综 合 能 力 的 象 关键 词 : 高校 师 资 培 训 模 式 创 新发 展 和 技 能 培 训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是 分 离 进 行 , 或 也是 一个 教 师 自身 素 质 和 能 力 的体 现 。 者是 有很 少 的 结合 性 。 高校 教 师 师 资 培 训 征 . 高 等 教 育 是 科 教 兴 国 战 略 的 重 要 保 可 以 通过 理论 培训 和实 践 培 训 相 结 合 的 方 通 过 科 研 成 果 一方 面可 以促 进 教 师 提 高 理 论水平 , 进学校研究和整个行业发展 ; 促 另 障 , 现 有 的教 育体 制 中 , 等 教 育 占据 着 式来 实 现 。 在 高 方 面 能促 进 社 会 进 步 ,提 高
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
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高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简称ET)作为一种用于教育活动中设计、开发、应用和评价教育技术的学科,对于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ET能力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因此,本文将通过研究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探讨高校教师ET能力的培养视角和路径。
一、高校教师ET能力的现状分析目前,虽然我国高校教师ET能力的提升已受到广泛关注,但整体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部分高校教师对于ET技术的应用和教学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于学生个体化学习和互动型教学方法的认识。
其次,由于高校教师接受ET培训的机会有限,导致其对于教育软件和资源的了解不够充分,无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创新和提升。
最后,由于缺乏对ET能力培养的系统和科学指导,高校教师往往缺乏一种可持续的、有针对性的ET能力的发展模式。
二、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的必要性高校教师ET能力的发展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ET能力的提升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必要要求。
其次,ET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加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提升教学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最后,提高高校教师ET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的构建在构建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 制定目标和培养计划高校应制定明确的ET能力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包括ET能力的基础知识、工具应用、教学设计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建立ET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块,确保培养计划的有序开展。
2. 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机会高校应设立专门的ET教育培训机构或团队,为高校教师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ET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探讨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提高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目前高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理论与技能培训脱离、培训与教学实践脱节等现象,提出实施交融法培训及系本培训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主要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而教育竞争主要靠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必要条件。
因此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成为提高教师素质使其掌握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必要途径。
选择培训模式是当前培训研究领域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目前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各高校逐渐认识到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从而积极投身于全国范围内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并且一大批高校拥有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会授权成立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为推动培训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经调查了解和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培训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脱节经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院校,教师最急需的是理论知识指导,但一谈到理论培训,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专家讲授也好,专家录象学习也好,教师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都不高,主要由于理论本身比较抽象,教师学习兴奋度又不高,听起来泛而空,不知如何与教育实际结合,而且评价起来也较难;另一方面,大多教师对技能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
但一谈到用理论来指导课件制作时,不知如何下手。
(2)培训实践与教学实际脱离教师普遍认为教育技术就是在教育中利用技术,他们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技能去支持解决教学问题,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感觉比较难。
基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探索合理的培训模式很有现实意义。
2培训模式探讨2.1“交融法”培训模式所谓“交融法”,指将技术传授与理论讲解融合在一起,技术讲解中贯穿理论指导思想;理论教学思想通过各种案例形式来展示,而这些案例集成一些基本的技术以多种教学课件的形式表现,理论与技术相互融合,实现理论与技能共同提高的目的。
我们认为,从宏观层面上,理论知识可以和技能培训相互交叉,有机结合,采用“融入法”培训。
并且张建伟等学者也提出:从融合培训模式看,为了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应用到教学中,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培训本身之中是教师培训的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具体的讲就是在进行各方面技能培训的过程中,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将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设计理念、知识管理理论等融入教学过程中。
如在讲解word图文处理软件时,除了讲解一些基本操作外,培训教师应引导被培训教师应用word进行信息化教案的编写,这样既锻炼了操作能力,也使教师对信息化教案编写产生兴趣,从而引入教育技术理论,并提出现代教师应具备编写信息化教案的能力;在进行PowerPoint演示文稿讲解时,可贯穿教学设计思想,教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从“人”和“物”两方面进行分析,即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从而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选择媒体;并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融入课件制作中,展示并指出在不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件设计界面、呈现顺序的不同,不仅使教师能理解这些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操作,而且能更好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在讲解网络基础知识及上网技能时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伦理、道德知识进行讲解,既加深被培训教师的印象,而且很容易将相关伦理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引导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中形成完整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灵;在讲解网络资源给教学带来便利时,将知识管理的理论融入其中,教会教师认清信息与知识的概念区别,并要求教师具备将有用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能力,理解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区别,提高与他人共享信息、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学到的不仅仅是网络操作技能,更多的是与教学相关的知识管理理论;在动画制作讲解的过程中将各种教学、学习理论融入到动画设计中,指出不同教学思想指导下制作出来的多媒体课件效果的异同,并教教师学会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对现有教材进行创新、重组,改变课件制作“书本搬家”现象。
总的说来,技能培训具体,可操作性强,学员积极性高,容易见到“效果”;理论培训抽象,不容易操作,见效不显著,而成人学习者是以任务为导向,希望解决具体问题,并希望看到学习成果,如果两者交叉进行,一方面缓解教师接受技能培训的压力,还可使教师有一个消化理论的时间。
这样,教师技能提高的同时,理论水平也逐渐上了台阶,理论与技能的相互结合才能水到渠成,而且教师如何接受培训将影响到他如何去教学生,教育技术培训应该在方法上给教师们更多启示。
将各种理论融入到不同技能学习中的“融入法”培训模式既避免了理论与技术操作两张皮的现象,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而“现实”,也使技术操作有了理论指导,而且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就能与教学实际结合,使其所学能立刻应用,体现成人培训功利性和目的性强的特点,当然这也对培训师资提出了更高要求。
2.2系本培训为解决目前校本培训中存在的培训与教学一线距离较远现象,文、理工科教师同堂培训,培训内容难以安排,案例教学实施困难等现象,笔者认为缩小培训单元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引导教师很有必要。
基于此,提出系本培训的想法。
所谓系本培训就是以院(系)为单位的培训。
为简便起见,本文称作“系本培训”。
2.2.1系本培训的必要性据了解,对拥有“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授权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的高校而言,考虑到经济性、灵活性问题,这些高校基本上都采用了校本培训模式。
但一提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多教师感觉比较难。
因为校本培训虽然由专门培训机构转向校内,教师无需离开教学岗位,给教学带来了极大便利。
但由于培训内容是根据全校教师需求,由培训中心统一组织,很难体现学科差别,往往是“文理混合学习”。
案例教学实施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导致只能进行一些纯技术上的讲解,与教学实际联系较难,培训过程中用教育技术理论指导教学实际更是难上加难。
另外,较大规模的校本培训由于培训对象多元、目标多层次、内容广泛等原因,很难达到其应有效果;而系本培训缩小了培训单元,减轻了教育技术培训中心的培训负担,使其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院系骨干,以腾出更多时间研究如何调动全校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以及对培训模式等的研究,为系本培训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而且系本培训能具体到每个教师,照顾个性差别;主要优势还在于由同一院系的教师组成一个班级进行学习,通过各种方式解决本院(系)教师在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它完全是围绕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展开,与教师教学的切身利益相关,很容易调动全体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在进行系本培训的同时,也可以定期不定期请校内外的教育技术专家、教育技术中心培训教师进行教育技术专业知识指导。
2.2.2系本培训的优点系本培训缩小了培训单元,使培训管理起来简单易行、形式灵活;从师资看,培训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和学员是一致的,很容易实施案例教学,具体有以下几个优势:(1)有助于全员培训。
“系本培训”能实现全员可持续培训,把培训工作贯穿于全系教师的教学工作中,改变过去教师不能接受全面系统培训的弊端,也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全校集中培训管理难的问题。
在信息时代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成为其任职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师教育信息化,达到全体教师都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软件,进行教学课件开发以及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那么培训就应从“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转向“全员培训”,以“院(系)为单位进行培训”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
(2)“系本培训”能较快实现教师教育信息化,也促进早日完成“新世纪教改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任务,特别是对于一些教师师资力量较强的综合性重点院校而言,除了要发挥校本培训优势,着眼于解决学校问题外,系本培训能充分体现专业特色,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
(3)改变理论培训与教学实际脱节现象:“系本培训”不仅能很好的深入教学实际,按需培训,而且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极大带动全系教师掌握新型教学模式,理解和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由于该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随时渗透教学实际,使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教学一线教师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得以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既有利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也有利用实践对理论的发展。
(4)“系本培训”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培训方式,每一位教师都可以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选取需要的内容,有的放矢、机动灵活的完成培训任务。
(5)有助于“案例教学”的实现。
由于培训教师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对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较深认识,并且有和被培训教师共同熟悉的案例,“案例教学”模式实施起来简单,既充分利用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成人教育特点。
(6)“系本培训”基本上实现了个性化培训的需求,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培训,能随时渗透教学实际,在培训过程中,就能使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教育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得以整合,既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也有利于实践对理论的发展;并且同一个院系内教师之间有一定的熟悉度,能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需要进行个别指导,而且在培训后的服务很重要,进行院系培训能较便利的实现培训后服务。
另外,系本培训以学科骨干为培训教师,以达到“能者为师”效应,也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并且由于培训者熟悉院系环境,了解教育实际,具有一定感召力。
最后,系本培训的前提是骨干教师的核心培训,其次才是“以点带面”的“全员培训”,合理的利用这两种模式,能做到优势互补。
需要指出的是,系本培训源于目前教师自我提高意识较差,主要依赖教师集体授课、参与培训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并不否定其它培训机构的作用。
并且随着教师自学能力的提高,网络远程培训成为主流模式之时,这种培训模式有待进一步探讨。
2.2.3系本培训的实施前文分析了系本培训的必要性,介绍了系本培训的优势,下面探讨如何以“系”为“本”对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首先要取得学校领导的支持,以政策顾励教师积极参与;其次学校培训部门负责全校的培训工作,并重点培训院系学科带头人担任培训教师;另外,培训部门对各院系培训工作进行督导;还需要培训部门专任教师与各院系骨干教师一起参与培训内容、模式、培训考核等相关事项的研究(一般培训部门是由学校教育技术中心承担的)。
系本培训是一种基于校本培训,体现个性化需求的教师培训模式,在培训过程中要本着“转变观念,扩充知识,提高利用教育技术实施教育教学能力兼备科研”的思想来开展工作。
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教育技术中心负责培训院系学科带头人。
各院系依据教师教学的需要,确定培训内容,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如小组研讨、观摩听课、专题讲座、个别指导等,从而制定近期培训计划和长远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