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百科
四气五味简用及炮制
一、四气五味
一、五味常见作用:
辛:能散能行发散行气血开窍化湿
甘:能补能和能缓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酸:能收能涩收敛固涩(正虚滑脱邪去方用)涩:能涩收敛固涩
苦:能泄能燥能坚通泄燥湿坚阴(泻火存阴)咸:能下能软软坚散结泻下
淡:能渗能利渗湿利水
二、四气常见作用:
寒: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泄热通便清热利尿凉: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熄风
温: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脉热:引火归元回阳救逆
平:有争议,不离四气,有所性有所偏。
三:
芳香:避秽防疫解表散邪悦脾开胃化湿去浊
通窍止痛行气活血开窍醒神
二、炮制简述
一、常用总结:
酒炒能升:活血通络引药上行
姜炒能散:止呕解毒解表发散
醋炒能收:收敛固涩止痛舒肝引药入肝
盐炒能降:降气引药入肾
密炒润补:补益润燥
二、《本草蒙鉴》(陈嘉谟):
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
阴回枯,助生阴血,密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陈壁土制窃真气聚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醋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
有剜去瓤免胀,有抽去心除烦。
四气五味百科
四气五味百科四气,即风、寒、暑、湿。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
它们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篇文章将介绍四气五味的定义、特征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一、四气1.风:风是四气之首,它代表了一种环境因素。
风具有温凉、柔和的特点,可分为表风和里风。
表风主要表现为外感风邪所致的感冒、咳嗽等,里风则是内伤风邪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2.寒:寒是一种寒冷的环境条件。
寒具有收敛、凝滞的性质,若人体受寒伤,则会出现肌肉紧缩、面色苍白等症状。
寒邪喜欢袭击脾胃,导致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3.暑:暑指的是高温环境。
暑具有炎热、躁动的特征,可引发中暑、热病等疾病。
暑邪主要影响心脏和血液循环系统,导致心悸、口渴等症状。
4.湿:湿是指湿气在环境中积聚或人体内外体液失调所产生的状况。
湿邪主要影响脾胃,导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
二、五味1.酸:酸味具有收敛、固化的特性。
适量的酸味对人体有益,能够促进肝脏的功能,调节肌肉的收缩与松弛。
但过量的酸味会引发口干、牙齿腐蚀等问题。
2.苦:苦味有降逆、燥湿的作用。
适量的苦味对肺部有益,可以清热、润肺。
但苦味过重则会伤肾。
3.甘:甘味有补益、缓和的效果。
适量的甘味能够滋养脾胃,补充体液。
但食用过多的甜味会引发肥胖和糖尿病等问题。
4.辛:辛味有发散、祛寒的功能。
适量的辛味对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食欲有益。
但辛味过量则可能导致口腔溃疡等问题。
5.咸:咸味有软坚散结的效果。
适量的咸味有助于平衡体内水分,维持血液中的电解质平衡。
但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心脏病、高血压等患病风险。
三、四气五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四气五味是中医中重要的概念,它们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
四气:人体需要适应不同的气候环境,风、寒、暑、湿的变化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了解四气对健康的影响,有助于人们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保持身体的稳定。
五味:不同的味道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通过正确选择食物中的五味,可以调节身体机能和改善健康状况。
合理搭配五味有助于维持脾胃功能的平衡,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中医所说的四气五味是什么?
中医所说的四⽓五味是什么?导读我们常听中医说四⽓五味,但是这是什么意思呢,对于我们的疾病治疗和调理⼜有什么作⽤呢?⼀起来看看吧。
中医上说四⽓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
其中的“性”⼜称为“⽓”,是古代通⽤、沿袭⾄今的名词,所以四⽓也就是四性。
性和味的作⽤,既有区别,⼜有联系。
中医解析什么是四⽓四⽓,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凉和温热是对⽴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于⼈体发⽣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便清长、⾆苔⽩,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紫苏、⽣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姜的药性是温热的。
如果⽣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便黄⾊、⾆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中草药的药性,通过长时期的临床实践,绝⼤多数已为⼈们所掌握,如果我们熟悉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和“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情适当应⽤了。
⼀般是,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解毒等作⽤,常⽤来治疗热性病症。
温热药,⼤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常⽤来治疗寒性病症。
此外,还有⼀些药物的药性较为平和,称为“平”性。
由于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正⽓,⽽⼀般仍称为四⽓。
中药的五味是什么DISCOVERY⾟味⼝尝有⿇辣或清凉感,有的具⾹⽓,能发散解表、⾏⽓活⾎、温肾壮阳,适⽤于外感表症、⽓滞⾎瘀症、风寒痹症、肾阳虚亏症等。
如荆芥、紫苏、陈⽪、⽊⾹、当归、郁⾦、⾲菜⼦、蛇床⼦、菟丝于等。
⽢味⼝尝味甜,能调和脾胃、补益⽓⾎、缓急⽌痛,适⽤于机体虚弱,功能不⾜之症,和某些拘急挛痛,并能调和药性,如⽢草、党参、熟地、饴糖、黄精、枸杞⼦等。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
中药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配伍【【【第一节四气】】】1、含义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用以说明药物作用性质。
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此外,在寒热温凉之外,还有“平性”,“平性”的含义是指药性平和,寒热之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不同。
2、确定依据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即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础。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也称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凡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属于温性或热性,也称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3、所示效用四气,从本质上而言,只有寒热二性。
寒凉药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火咳嗽、高热神昏、热极生风、脉洪而数等阳热证)温热药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四肢厥冷、脘腹冷痛、面色苍白、中寒腹痛、肺寒喘咳、寒疝作痛、阳痿早泄、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注意:应用药物必须对证,如不对证,药物的偏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具体表述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通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的进一步区分。
5、阴阳属性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6、临床应用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热药;热证—寒药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
中医基础四气五味,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中医基础四气五味,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导读自古以来,就有四气五味之说,且一直沿袭至今。
每味药物都有一定的性和味,而药物的四气五味也是很多中医人的盲点,药物性味总是傻傻分不清。
到底何为四气五味?四气是什么,五味又是什么?且看正文!什么是四气“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如患者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
反之,如患者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一般来讲,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什么是五味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
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1辛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
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
此外,《黄帝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
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
2甘甘,“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多用于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
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药的药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等方面。
四气指的是寒、凉、温、热,五味包括苦、甘、酸、辛、咸。
这些特点反映了中药对人体的作用方式和疗效表现。
升降沉浮则是指中药在体内的运行方向和作用方式,通过调节气血运行实现疾病的治疗。
君臣佐使则是中药配伍原则中的重要概念,包括主药、辅药、佐药和使药,各自起到不同作用,共同配合完成治疗目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旨在帮助更多人了解中药的疗效机制和运用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简要概述本文的主题,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以及君臣佐使的原理,分析其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
最后的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探讨这些理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种结构,希望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从而提升对中医药的认识和理解。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君臣佐使的原理,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基本理论,揭示中药的药性归经、用药规律和配伍原则。
通过对中药的四气五味的认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药的性味归经,从而在临床应用中更加得心应手。
同时,深入探讨中药的升降沉浮和君臣佐使的原理,可以帮助医师更加灵活地运用中药药性,定制更加精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实现“以药调药”的最佳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药的运用原则和规律,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促进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2.正文2.1 中药的四气五味中药的四气五味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描述了中药性味归经所表现出的特性。
四气指的是寒、凉、温、热,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
中药的四气五味文章
中药的四气五味文章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和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
不同的药性和味道对人体的作用不同,因此,在中药学中,了解四气五味对于正确使用中药非常重要。
四气是中药药性的基础,不同的药性对人体的作用不同。
寒凉性的中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适用于热性疾病和温病;温热性的中药具有温中散寒、温经通络等作用,适用于寒性疾病和虚寒证。
因此,在中药学中,正确掌握四气是合理使用中药的重要依据。
五味是中药味道的分类,不同的味道对人体的作用也不同。
辛味的中药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多用于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等;甘味的中药具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多用于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疼等;酸味的中药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虚汗、咳嗽、泻痢、遗精、滑精等;苦味的中药具有泻火解毒、燥湿降逆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热证、湿证、火证等;咸味的中药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多用于治疗瘰疬、瘿瘤等。
在中药学中,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分类的基础,不同的药性和味道对人体的作用不同。
因此,在使用中药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选
择适合的药性和味道,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还应该注意中药的配伍禁忌和剂量控制等问题,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四气:寒`热`温`凉. -五味:酸`咸`甘`苦`辛. -这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如寒者热之(阐述了寒病用热药),热者寒之(阐述了热病用寒药),四气的作用. -五味与脏腑的关系:如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药的效用:辛味能温散,苦味能吐泄,甘味能缓补,酸味能收敛,咸味能润下软坚等.也是中医辩证施治基本理论之一. -药性具有:升`降`浮`沉的摡括性作用. -凡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浮而降,味薄者升而生(象春),气薄者降而收(象秋),气厚者浮而长(象夏),味厚者沉而长(象冬),味平者化而成(象土),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这是一般的说法并非没有例外. -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紫苏`升麻`葛根`细辛`羌活`独活`白芷`蔓荆子`藁本`辛夷`苍耳`木贼`生姜`葱白`西河柳`浮萍`香薷. -清热泻火药: -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龙胆草`胡黄连`柴胡`青蒿`鳖甲`秦艽`地骨皮`知母`石膏`天花粉`薄荷`元参`菊花`桑叶`芦根`地龙`石斛`竹茹`牛黄`十大功劳`人中白`天竺黄`木蘭`东瓜子`草决明`马勃`熊胆`蕤仁`谷精草`龟板`炉甘石. -解毒杀菌药: -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板蓝根`紫草`山豆根`马齿苋`蒲公英`紫花地丁`白头翁`苦参`鸭胆子`大蒜`大风子`夏枯草`常山`土茯苓`白藓皮`蟾酥`青黛`犀角`羚羊角`狼毒`玳瑁`穿山甲`砒石`败酱`蚤休`紫荆皮`雄慌`斑猫`铅丹. -化痰药: -半夏`桔梗`前胡`白前`瓜蒌`沙参`射干`麦门冬`紫菀`款东花`莱菔子`葶苈子`五未子`皂荚`白芥子`竹瀝`百合`海浮石`磞砂`薤白`灯笼草`橘络`硵砂. -止咳药: -贝母`杏仁`桑白皮`马兜铃`枇杷叶`白果`百部`蛤蚧`. -补气药: -人参`黄芪`党参`五味子`菖蒲`龙脑`樟脑`苏合香`麝香`合欢皮`茶(松罗茶)番木鳖`萱草. -理气药: -厚补`枳实`枳壳`青皮`陈皮`砂仁`白豆蔻`草豆蔻`沉香`木香`乌药`旋复花`代赭石`柿蒂`三稜`逢莪术`佛手`佩蘭`檀香. --补脾药: -白术`苍术`山药`莲子`芡实`白扁豆`甘草`大枣`蜂蜜`饴糖. -消食药: -神曲`麦芽`谷芽`山查`鸡内金. -泻下药: -大黄`芒硝`牵牛子`续随子`大戟`芫花`甘遂`巴豆`冬葵子`蘆荟`决明子`青礞石`郁李仁`胡麻`番泻叶`蓖麻子`藤黄. -渗湿利尿药: -茯苓`猪苓`泽泻`大腹皮`木通`车前子`萹蓄`瞿麦`滑石`灯心草`竹叶`海金沙`地肤皮`石苇`商陆`王不留行`防己`薏苡仁`木瓜`西瓜`萆薢`茵蔯蒿`蝼蛄`半边莲`赤小豆`水银`海藻`轻粉`瞿麦. -收涩药: -五倍子`地榆`诃子`椿樗白皮`石榴皮`肉豆蔻`补骨脂`乌梅`罂粟壳`龙骨`牡蛎`赤石脂`伏龙肝`禹余粮`海螵蛸`山茱萸`益智仁`金樱子`复盆子`莲鬚`荷叶. - 止汗药: -麻黄根节`浮小麦`五味子`黄莲`龙骨`牡蛎`山萸肉`. - 补精药: -肉苁蓉`锁阳`巴戟天`蛇床子`枸杞子`菟丝子`淫洋藿`沙苑蒺藜`韭子`仙茅`阳起石`海狗肾`蛤蚧`冬虫夏草`海马海龙`紫稍花`琐琐葡萄(藏葡萄). -滋阴补血药: -当归`川芎`地黄(生地黄`熟地黄)`阿膠`龙眼肉`鹿茸`鹿角`鹿角膠`玉竹`黄精`何首乌`女真子`桑椹`紫河车. -温热药: -附子乌头`肉桂`吴茱萸`干姜`高良姜`丁香`川椒`胡椒`筚拨`小茴香`硫黄`筚澄茄`, -止痛药: -乳香`没药`延胡索`金铃子`荔枝核`葫芦巴`五灵脂`白芍`续断`郁金`姜黄`洋金花(曼驼罗花)`黄腊`橘核. -逐瘀通经药: -桃仁`红花`赤芍药`藏红花`血竭`苏木`益母草`牛膝`刘寄奴`刺蒺藜(白蒺藜)`水蛭`虻虫`地鳖`土鳖`丹参`自然铜`芸台子. -止血药: -三七`白芨`仙鹤草`大蓟`小蓟`白茅根`藕节`茜草`蒲黄`艾叶`乌贼骨`棕榈皮`侧柏叶`槐花`百草霜`卷柏`降真香`猥皮`丝瓜`鸡冠花. -去风药: -天麻`天南星(虎掌)`钓藤`全蝎`蜈蚣`白殭蚕`蝉退`白花蛇`虎骨`青风藤`天仙藤`公藤(牻牛儿苗)`海桐皮`五加皮`骨碎补(申姜)`千年健`白附子`狗脊`威灵仙`桑枝`野葛`蜣螂(铁甲将军)`狶莶草`露蜂房`钻地风(地风). -安神药: -硃砂`琥珀`磁石`酸燥仁`柏子仁`远志`茯神`珍珠`密驼僧. -降血压药: -杜仲`夏枯草`桑寄生`黄芩`茺蔚子`槐花. -涌吐药: -瓜蒂`藜蘆`明礬(白矾)`缘礬(皂矾). -驱虫药: -槟榔`雷丸`贯众(管仲)`榧子`无荑`使君子`鹤虱`鹧鸪菜(海人草)`苦陈皮. -掌握了中药的药性;结合脏腑辩证;合理配伍;科学的炮制;季节的选择(夏不用热药,冬不用寒药).药有君`臣`佐`使;主病之药为君药,佐君之药为臣药,与君相反而相助之药为佐,引药至于病所(引经)者为使. - 掌握药性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
四气五味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四气五味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四气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四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气质,它们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1.寒气:–作用:具有收敛、收敛、凝聚的作用。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头痛等由风寒侵袭引起的疾病。
2.热气:–作用:具有扩张、发散的作用。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发热、口渴、便秘等由外感热邪或内热引起的疾病。
3.温气:–作用:具有温暖、保养的作用。
–功能主治:用于调养脾胃、养血、益气等调理作用,适用于体弱多病、气虚血虚的人群。
4.凉气:–作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暑热、烦渴、口疮等由外感暑邪或内热引起的疾病。
五味的作用和功能主治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每种味道都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主治。
1.酸味:–作用:具有收敛、涩肠、止泻的作用。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泄泻、出汗过多、牙龈出血等症状。
2.苦味:–作用:具有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湿热、疮疡、目赤等由湿热邪气引起的疾病。
3.甘味:–作用:具有润燥、滋养、调和的作用。
–功能主治:用于益气养阴、润燥生津、补中益气等调理作用,适用于气阴两虚、体力不济的人群。
4.辛味:–作用:具有发散、透表的作用。
–功能主治:用于解表发散、散寒、开窍等调理作用,适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等疾病。
5.咸味:–作用:具有软坚、行水、化痰的作用。
–功能主治:用于清热利水、软坚导滞等调理作用,适用于水肿、浮肿、脘腹胀满等症状。
通过了解四气和五味的作用和功能主治,可以根据具体症状和体质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或治疗。
另外,四气五味在食物中的含量也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要,合理搭配饮食,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中药学“四气五味”是什么
中药学“四气五味”是什么发布时间:2021-03-22T14:02:29.61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1期作者:潘娜[导读]潘娜(泸县福集镇卫生院;四川泸州646100)四气五味作为中药最核心的理论,这其中所谓的四气五味和天地的关系比较密切,也可以说,中药的气味就是天地之气的偏性,在药物身上有了详细体现。
一、何为四气五味?四气,这里指的就是寒热温凉这四种不同的药性,也是性质,在理论当中,动物和植物都是生活在天地之间,这些是自然生长的,天带来的是寒热风湿,地带来的是酸甜苦辣,这些味道大不相同。
所以当人生病的时候,体内的四气五味的平衡就被打破,所以这时候中药的四气五味将会给人体带来补充和纠正。
如果人体过于寒,就需要用温药或者热药来温暖,如果身体过于热,就需要用凉药,也会用寒药来过渡它的热,这也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五味的作用在于辛散、咸软、酸收、甘缓、苦燥。
气味也分厚薄之分,可以简称为: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味薄则通,味厚则泻。
这是一些基本原则,和定理是一样的。
四气五味,总体来说就是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也是中药药性理论中的基础支撑,因为药物都存在不同的性与味,两者都是药性的一方面,从古代开始,各类中药书籍都将药物的性味标明,便于对复杂的药物的共性和特性进行认知和临床用药的意义。
因为药性是依据实际情况多次验证得出的,也是在性质上对多种药物医疗作用的涵盖,同时药味的确定是通过口尝得出的,进而明确多种药物的不同滋味以及医疗之间的各种作用。
四气包括了寒、热、温、凉四种特性,也被统称为四性,寒凉与温热是呈现对立的,然而寒凉、温热两者存在程度各异,除此之外,还存在平性,其指的是药性平和,多数寒凉药都具有清热、泻火的疗效,对于各种热证有显著疗效。
温热药具有散寒、助阳等疗效,针对于多种寒证。
除寒、热、温、凉四种特性以外,针对一些药物,还会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药性加以区别,药物的四性是通过作用机体所反馈得出的,因为其症状具有寒热之分,故选择相对的性质进行治疗,可缓解热证的药物,例如黄岑、板蓝根可以治疗发热口渴,对于热证具有清热解毒的疗效,同时也证明了此类药物具有寒性,相反可缓解寒证的药物,都属温性,例如附子、干姜等,针对腹中冷痛等寒证均存在一定疗效,同时也证明了此类药物热性,所以“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都是基础的用药规则。
中药的五味与四气是什么,你知道吗?
中药的五味与四气是什么,你知道吗?研究药物当以功效为主,然而,更重要的一面,是必须研究其药理作用。
中医对于药理的研究,采用阴阳、五行学说来区别药物的性能,分为气和味两大类。
疾病的产生,不论外因或内因引起,均使体内脏气偏盛偏衰,因药物的气味也各有偏胜,故可借药物的偏胜之气来纠正病体的偏盛偏衰。
比如热病用寒性药来治,寒病用热性药来治,体虚用补药,病实用泻药,都是利用药物的偏胜来调整病体的偏盛偏衰,也就是以偏救偏,使归于平,此即《内经》所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调其气使其平也”的意思。
1.气药性的气分为四种,即寒、热、温、凉。
四种之外,还有平气。
所谓平气,实际上仍然偏温或偏凉,不过性质比较和平不太显著而已,故一般称为四气。
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可以分作两面来看,热性和寒性是两个极端,温次于热,凉次于寒,故细致地说,有寒性药、凉性药和热性药、温性药,也可简单地说成寒凉药和温热药。
把药物分为四气,是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各种反应中归纳出来的,也是药物性能的概括。
例如石膏、知母等能治疗热病,便知其有寒凉性质;附子、肉桂等能治疗寒病,便知其有温热性质。
也就是寒性和凉性药,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热性药和温性药具有祛寒、回阳作用。
使用药物必须先明四气。
所说的寒凉和温热,如果用阴阳来归纳,寒凉药便是阴药,温热药便是阳药。
我们知道阴阳是辨证的纲领,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生内热,阳虚则生外寒,这一系列的症候,治疗的大法就是阴病以阳药治之,阳病以阴药治之,疗热以寒药,疗寒以热药,阴虚滋其阴,阳虚扶其阳。
倘然只顾功效,忽视四气,治热以热,不啻火上添油;治寒以寒,无异雪上加霜。
前人曾说:“桂枝下咽,阳胜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必亡。
”这不是桂枝汤、承气汤的过失,而是不明两方的药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2.味味分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
前人通过亲自尝试的办法辨认药味,在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药物具有各种味道,因而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能,《内经》所说的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便是把五味的作用进行了归纳。
什么是_四气五味_
2008.5中国工会财会!报刊文摘!韩国人不喜欢“6666”中国人选手机号码时喜欢吉利的数字,对于韩国人来说,也有类似的考虑。
据调查,在手机的后四位号码中,韩国人最喜欢的黄金号码是“0000”。
在2007年9月10日至16日,韩国SK电信以消费者为对象,实施了手机的黄金号码第一轮抽签活动,结果显示,竞争最激烈的号码是“0000”,消费者第二喜爱的号码是“7777”。
在2007年9月17日,韩国电信运营商KTF公司进行的黄金号码抽签活动中,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别是“0000”和“7777”。
可见韩国人对“0”和“7”是比较中意的。
SK电信表示:“据分析,韩国人最喜欢‘0000’,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号码容易记忆,另一方面,在韩国人看来,‘0’这个数字的形象比较中立,便于任何行业和地位的人使用。
”根据此次调查,韩国人对后四位全都是同一数字的号码的喜欢程度,继“0000”、“7777”之后,依次为“3333、8888、1111、9999、2222、5555、4444”,而对中国人气很高的“6666”的喜爱度却最低。
在韩国,“3”是人们传统观念上的幸运数字,甚至韩国的文字都是以“天、地、人”的三维原理来创建的。
但是在此次黄金号码的抽签中却输给了“7”,这是因为韩国受到了西方文化影响的缘故,因为西方人普遍认为,“7”是一个吉利的数字。
□(摘自《广播电视报》刘中伟/文)什么是“四气五味”四气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能特征。
能够治疗热性病症的中药,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治疗寒性病症的中药,则属于温性或热性。
五味指中药的辛、甘、酸、咸、苦五种味道。
其中辛有发散、行血之功效,多用来治表症。
甘有补益、和中等作用,用来治疗虚症。
酸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之类病症。
咸有通便泻下及软坚散结之功用,常用来治疗有肿块症状的疾病,亦可消除痰火结核等。
苦味有泻火解毒和化湿作用。
□(摘自《健康时报》许晓华/文)大家都觉得吃豆腐能减肥,因为豆腐是蛋白质,不含脂肪和糖分,这是个很常见的误区。
四气五味六尘七情八食
四气五味六尘七情八食人类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无论是天空的变化、食物的口感,还是身体的感受,都与四气五味六尘七情八食密不可分。
这些元素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与情绪体验。
一、四气四气代表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所具有的特点。
在春季,气候温和、植物开始生长,人们常常感到充满活力,希望新的开始。
夏季炎热,人体容易出汗,体现出热情和激情。
秋季凉爽宜人,人们常常感到宁静和舒适,同时又有一丝秋意的淡淡哀愁。
冬季天寒地冻,人们则常常在寒冷的氛围下,智慧和坚韧。
不同季节的四气影响了人们身心健康的状态,对于人的生活习惯、饮食和情绪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四季的气候特点,合理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
二、五味五味分别是酸、甘、苦、辛、咸。
食物的味道对于我们的味觉和身体健康都有影响。
酸味能够促进消化和食欲,滋养肌肉组织;甘味具有补充能量的作用,增强体力;苦味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对于消散内热有帮助;辛味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咸味有滋补肾脏和水液平衡的作用。
通过摄取不同味道的食物,我们可以平衡身体内部的阴阳和五行,从而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三、六尘六尘即为目、耳、鼻、舌、身、意。
我们通过感官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感知,进而对事物有所认知和理解。
视觉的世界给予我们美丽和恐惧,听觉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喜怒哀乐,嗅觉的香气引发我们的回忆,舌头的味觉让我们享受美食,身体的触觉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冷酷,思维的意识带给我们欢愉和困惑。
六尘代表了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每一种感觉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通过留意和珍惜身边的感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他人和周围的世界。
四、七情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
情感是人类的本质之一,也是人类世界丰富多彩的重要组成部分。
喜悦带给我们幸福和满足,愤怒表达出我们的不满和抗争,忧愁代表了我们内心的苦楚和痛苦,思念让我们铭记和怀念过去,悲伤反映出我们对失去的伤痛,恐惧是对未知和风险的回避,惊讶则代表了我们对突发事件的震惊。
中药配伍原则“四气五味”
中药配伍原则“四气五味”中药的配伍原则很简单,根据中药的药性“四气五味”结合病症配合使用,“四气”指药物的“寒凉温热”;“五味”指:“辛、甘、酸、苦、寒”一般药物只有一味一性,各种药物配合使用的时候根据君臣佐使组成方剂。
1、运用原则(一)四气是指寒凉温热四性。
运用原则是:“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
”温性,热性药如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等,多具有温中散寒,助阳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寒性症;寒凉性药如石膏,黄芩,黄连,黄柏等,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阳热症。
温热与寒凉药同用,则多用于寒热错杂症。
(二)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寒、咸五味,“辛散能行,“甘能补能和”“酸能”,涩能收,“苦能泄能燥“,”“咸能软能下。
”运用原则是:辛味药如麻黄,川芎,半夏等多用于外邪袭表,气滞血瘀,痰湿等症;甘味药如生地,鹿茸,黄芪,阿胶等多用于阴阳气血诸虚症;酸味药如山茱萸,五味子,乌梅,金英子,白芍等,多用于久病滑脱虚症;苦味药如大黄,葶苈子,槟榔,莪术等多用于瘀结,痰饮,积滞,气逆,湿阻等症;咸味药如芒硝,牡蛎,鳖甲,海藻,等多用于瘰疡,瘿瘤,血分瘀结,大便燥结等症。
大部份药物只具有一性一味,即使多味药也是其中一味为主,绝无二重性。
诚然单行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因此必须相互配伍运用。
2、配伍方法:(一)辛甘温热法:辛甘发散以治寒症。
主要用于两种情况,一为发散风寒,如桂枝汤,用辛、甘、温配桂枝,配甘草、大枣用于外感风寒症;二为发散风,寒,湿如桂枝附子汤,用甘大热附子,辛、甘、温桂枝配甘草,大枣用于风寒湿邪留着肌肉,痹阻筋脉症。
(二)辛甘化阳以治阴虚里寒症。
主要用于三种情况:一为心阳虚,如桂枝甘草汤,用辛甘温桂枝入心助阳,配甘草益气。
二药辛甘合化,阳气乃生,用于心阳虚心悸症;二为脾阳虚,如附子理中汤,甘辛大热附子,干姜配人参,白术,甘草合化,温中助阳,益气健脾,用于脾虚寒吐利腹痛症;三为肾阳虚,如四逆汤,用甘辛大热附子,干姜温肾回阳,配甘草益气补虚,合为辛甘化阳,回阳救逆要方,主治肾阳虚衰,阴寒内盛所至四肢厥冷,腹痛吐利症。
中药性情之谜——四气五味(一)
中药性情之谜——四气五味(一)中药性情之谜——四气五味(一)作者天下无疾人有生命,全赖体内一团阳气推动。
故阳气常宜培补,不宜过度攻伐。
体现在用药上,我们可以发现,常见的几种邪气,风湿寒热、气滞血瘀,除热邪外,中医驱散其他几类邪气的手段,多用温法。
风邪得辛温而解,水湿痰饮得温则化,寒邪得温则散,气血得温则行。
自从神农尝百草,认识到草木对于疾病的治疗作用,自然界中千千万万种草木,就逐渐进入医生的视野,成为医生治疗疾病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
中药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发挥治疗作用的呢?大自然生长万物,往往不是公平的。
这不公,倒未必是谁高谁低,谁优谁劣。
而是万物所禀受的阴阳之气,通常都是不同的。
天有冬夏春秋,气有寒热温凉。
地有木火土金水,味有酸苦甘辛咸。
中医对草药的认识,主要是从“气”“味”两个方面展开的。
所谓气,是指寒热温凉的属性,称为“四气”。
所谓味,就是酸苦甘辛咸这五种味道,称为“五味”。
后世发展过程中,又在寒热温凉之外,补充了“平”性;在五味之外,补充了“淡”味。
不过中医已经对“四气五味”的说法约定俗成,我们今天仍然用此来表示中药的基本性情。
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方面展开,为大家讲述百种药物的诸般性情。
四气凡世间万物,皆秉阴阳二气而生。
但具体到某一种事物,往往都是阴阳的一种成分偏盛,另一种偏衰。
阴偏盛者其性多凉,阴气隆盛者多寒;阳偏盛者其性多温,阳气隆盛者多热。
寒凉就可以用来治疗热病;温热就可以用来治疗寒病。
但事物有一利则有一弊。
大寒大热的药,固然可以治疗重证大证,如阳热盛极,非大黄石膏类大寒药不能除;阴寒盛极,非附子肉桂类大热药不能去。
但寒热之药,气重力猛,一则容易矫枉过正,二则一旦用错,后果往往不堪设想,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所以,中医临床实践中,除非遇到明显严重的寒热病证,一般较少选用大寒大热之药。
中药学的经典之作《神农本草经》中,用上中下三品的方式,对药物进行了划分。
上品多性情平和,无毒,在今天看来,多属药食两用,久服无损于人;中品则性情偏颇较为明显,常服容易造成人体内阴阳的失衡;下品则多为性质偏颇十分明显,或大寒大热,或毒性较大,只有去病之用,无有养身之功。
自学中医不能不认识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一览表
自学中医不能不认识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一览表一、四气主要用以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病理变化的作用性质,是药物最主要的性能。
自《神农本草经》提出“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后,一直沿用至今。
而四气,又称为四性,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根据阴阳理论划分,则温热属阳,寒凉属阴。
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微寒与凉相似。
寒凉药性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药性具有温里、祛寒、助阳、通络等作用。
介于寒凉与温热药性之间,自古以来,将其称为平性。
二、五味的本义是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口尝而直接感知到的真实滋味。
而药物或食物的滋味实际上不止这五种,因受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为了能与五行学说相结合,人为地将淡味视为甘之“余味”,而附于甘味;又将涩味视为酸味的“变味”,而附于酸味,所以,一直习称五味。
以上各种味中,辛、甘、淡属阳,酸、咸、苦、涩属阴。
五味与药物的作用,根据前人的论述,目前一般认为:1、辛能散、能行用辛味表示药物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等方面的作用。
如细辛能发散风寒解表,木香行气止痛等。
2、甘能补、能缓、能和用甘味表示药物有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或调和药味等方面的作用。
如能调和药性的甘草和蜂蜜等。
淡能渗,如茯苓能利尿除湿。
3、苦能泄、能燥、能坚泄有降泄、通泄和清泄之分;降泄如杏仁、葶苈子能降壅遏上逆的肺气而止咳平喘,枇杷叶、代赭石能降上逆的胃气而止呕吐呃逆,使肺胃壅逆向上之气下降而复常等。
4、酸与涩都能收能涩用酸味或涩味表示药物有收敛固涩作用。
如乌梅能涩肠止泻、止咳、止血等。
5、咸能软、能下表示药物有软坚散结或泻下作用。
如海藻、昆布能消痰散结,治瘿瘤、瘰疬等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气五味目录摘要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
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
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
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
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
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四气五味-简介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四气指药物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每味中药的四气五味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
四气寒凉与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其间又有程度上的差别,即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是指其寒热偏性不甚明显,但实际上也有偏凉偏温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仍称四气(四性)。
四气理论是医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阴阳学说总结归纳形成的。
因此四气寓有阴阳含义,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如附子、肉桂、干等药性温热,用治四肢厥冷、脘腹冷痛、、脉微欲绝等阴寒证。
再如石膏、知母、黄连等药性寒凉,用治烦渴、面红、咽喉肿痛、脉洪而数等阳热证。
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降火、凉血解毒、滋阴退热、泄热通便、清热、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止痉等作用,主治实热烦渴、温毒发斑、吐衄、火毒疮疡、热结、热淋涩痛、、痰火、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阳热证;温热药多温具温中散寒、温肺化饮、暖肝散寒、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通经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用治中寒、肺寒喘咳、寒疝作痛、、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寒痹痛、血寒经闭、虚阳上越、亡阳厥脱等阴寒证。
由于寒热温凉还有程度上的差别,如当用热药而用温药,当用寒药而用凉药,则病重药轻,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反之,当用温药而用热药反伤其阴,当用凉药而用寒药易伤其阳。
如治疗寒热错综的复杂病证,则又当寒热药并用。
如治疗真寒假热证,则当用热药,真热假寒证,又当用寒药。
近代有关药物四气的临床观察和理化研究证明,寒凉药多具解热、抗菌、消炎、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及镇静、降压、抗、镇咳、利尿、抗癌等作用;温热药多具解热、镇痛、止呕、止呃、抗菌,促进免疫、强心、升压,兴奋中枢,改善心血管机能,促进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工作能力,兴奋子宫及性机能,并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通过实验测定,热证患者经寒凉药治疗后,植物神经指数下降,类和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减少。
五味是医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用五行学说总结归纳而成的。
药物的五味是通过长期的用药实践所获得的疗效而确定的。
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内经》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关于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最早的总结和概括。
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和发展,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日臻完善。
①辛味。
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
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故辛味药多用治外感表证及等病证。
②甘味。
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
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甘味,故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③酸味。
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酸味,故酸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滑精、、月经过多、不止等病证。
④苦味。
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降气平喘、止呕止呃、通利大便、清热燥湿、祛寒燥湿、泻火坚阴的药物多具苦味,故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气逆喘咳、、大结、湿热蕴结、寒湿滞留等病证。
⑤咸味。
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咸味,故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瘕痞块等病证。
咸味药多入肾经,有较强的补肾作用,用治肾虚证。
还有些咸味药走血分,有清热凉血作用,主治热入营血的病证。
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
淡味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一些渗湿利尿药多具有淡味。
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病证。
由于《神农本草经》没有提到淡味,后世医药学家多宗五味之说,不言六味。
涩味与酸味药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来标明药性。
五味也有阴阳的分属,即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味对五脏各部位有一定的选择性,《素问?宣明五气论》中有:“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之说。
其作用是辛味药以散肺气之郁,甘味药以补脾气之虚,苦味药以泻心火,酸味药以敛肝阴,咸味药以补肾虚。
有关五味的现代研究发现,五味之别主要与所含化学成分、化学结构有关,如辛味药多含挥发油、皂甙及生物碱、酚等;甘味药多含糖类、甙类、氨基酸及蛋白质、脂肪等;酸味药多含有机酸、鞣质等;苦味药多含生物碱、苦味质、甙类等;咸味药多含无机盐。
四气五味与养生《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它不仅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确立了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为中国传统饮食营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对饮食营养意义的论述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以下《素问》原文皆引自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黄帝内经素问》)所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所谓“地食人以五味”,即是指饮食营养之“五味”。
其中,“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合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脏象论》);“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灵枢?刺节真邪》,以下《灵枢》原文皆引自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等,强调了饮食五味、谷气、水谷之精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灵枢?五味》);“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灵枢?平人绝谷》)。
故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2 对预防思想与饮食营养的论述《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灵枢?逆顺》也指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强调预防为主的思想。
在预防医学中,饮食营养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这是有关“食养”概念较早的记载。
《素问?上古天真论》又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方法,如“法于阴阳”、“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但由于“人以水谷为本”,故最重要或最基础的还在于“食养”,在于饮食营养的“食饮有节”。
3 对膳食结构的论述《素问?脏器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也指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这是世界营养学史上最早根据食物的营养作用对食物进行分类,并认为膳食应以上述四类食物为主组成,进而用于指导人们饮食生活的记载,是我国古代营养学领域的一大发现,它“精辟地、纲领性地向人们揭示了饮食的要义,是世界上最早而又全面的饮食指南”,对于指导人们保持合理的平衡膳食具有重要的意义。
日本近代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六群”或“四群”,用于指导居民保持平衡膳食的方法,其精神实质也与《黄帝内经》相一致。
《黄帝内经》中这种“谷养、果助、畜益、菜充”的全面平衡膳食模式,曾对指导中华民族的饮食生活、增进民族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影响。
即使是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它对于预防由于经济发展、膳食模式西化所产生的所谓“文明病”或“富裕病”仍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4 对消化生理的论述在消化生理上,《黄帝内经》提出了“脾胃学说”。
认为“胃者,水谷之海也”(《素问?五脏别论》);“人之所受气者,谷也。
谷之所注者,胃也。
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 《灵枢?玉版》);“胃为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刺法论》);“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灌五藏”(《灵枢?五味》)等,指出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接受和消化饮食物。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都必须首先经过胃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转化为机体可以直接利用的气、血等物质,故称“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并将胃的这种功能概括为“胃气”。
由于“胃气”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故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
人无胃气曰逆,逆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根本也”(《素问?玉机真藏论》)。
有鉴于“胃气”之盛衰对人体生理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营养学上也就应十分重视保护“胃气”。
不仅如此,《黄帝内经》还进一步指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素问?经脉别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素问?厥论》);“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灵枢?本输》)等,进一步阐述了胃的这种消化生理功能,还必须得到脾的运化功能的配合,才能使饮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以化生气血,并运送到全,从而供养机体。
除此之外,人体的消化生理还关系到大肠和小肠,如“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刺法论》)。
由于人体是以五脏六腑为中心,故脾胃就构成了人体消化生理的核心。
任何饮食物的摄取,都取决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包括各种营养补充品等,最终都要通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输送。
由于脾胃在消化生理上的这种重要作用,故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这实际上是从理论高度概括了脾胃在饮食营养消化生理上的重要意义,这在传统饮食营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即强调饮食营养,必须首先重视脾胃的运化功能这一内因,必须以脾胃为本,重视保护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人体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和输送,这对于解决在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今天,为什么仍然存在着的许多营养不良性疾病提供了十分有效的方法,并正在影响着近代营养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