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途径研究

合集下载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儒家的仁义道德、道家的自然观念、佛家的慈悲心灵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和道德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提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发展。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践行、关系、重要性、内涵、特点、基本内容、意义、促进作用、实践、结合、社会进步、保障。

1. 引言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包括儒家的仁爱之道、道家的自然观念、佛家的慈悲之心、儒释道合一的思想等等。

这些文化传统强调天人合一、以仁爱为本、尊重自然、追求道德完善,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智慧启迪。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所在。

这些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强调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为世界谋和平,具有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基础和道德支撑。

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传统的文化智慧与现代的社会理念相结合,共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1.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共同价值追求。

作为一种新型的价值观念,它承载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而创造出来的,相反,它在文化底蕴和传承中寻找了源头和支撑。

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文化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的产物,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为其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相处、社会公德等方面的价值观念,正是这些价值观念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谐”等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仁爱”、“和谐”等内涵相互契合,共同构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伦理模式。

二、文化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需要依赖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对其精髓、内核的理解和提取,以及在现代化背景下的创新和阐释。

传承需要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通过创新的方式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例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概念的内涵都得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注入了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文化融合:现代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完成自身的发展与传承。

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融合并不是简单地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叠加,而是一个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过程。

传统文化中“礼仪”、“忠诚”等概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和传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本文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非常重要,传统美德如忠诚、孝顺、诚信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也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了道德观念的提升和社会和谐的构建。

两者在尊重人文关怀、奉献公益等方面有共同点,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

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纯正性与时代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性相结合,是我们在建设美好社会、推动国家繁荣发展中永恒的追求。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共同点、相互促进、纯正性、时代性、重要性、共同内涵、伟大复兴、持续发展。

1. 引言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现代中国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结晶,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和传统习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追求。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准则,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指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既有延续传承的关系,也有相互弘扬的作用。

在当代社会,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对两者的关系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发展。

2. 正文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是指通过对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进行继承和发扬,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和推广。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者:张丽婕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6年第04期[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价值观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0-0142-02一、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和矛盾接踵而来,为了应对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转型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这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产生诸多疑问,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大学生是广大青年中的先进群体,是实现中国梦的先锋队和主要践行者,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于未来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然而,大学生由于自身年龄、学习经历、生活阅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她)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容易造成价值观偏移,脱轨主流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因此,高校应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能确保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确保中国梦的实现,才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民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等思想都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论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天下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患寡而患不均”“修法治,广政教”等理念的体现与深化;从公民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同样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敬业乐群”“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义以为质”“言必信,行必果”“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等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深化改革传递向心力,汇聚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正能量,提供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指南,蕴涵着丰富的时代意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与精神追求决定了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蕴含着民族的德性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文化基础和资源基础。

辩证而有创造性地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语言习惯和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建设的现实基础,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整个民族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都凝聚其中。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文化背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集中了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这一层面来讲,认同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识。

《唐律疏议释文》中讲到: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绝不在于血统的缘故,而是对于中国文化的传习,认同中国文化和中国人身份的都是中国人。

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不仅仅源自中华儿女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源于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义就是倡导在热爱祖国的基础上建设一个富强、民主、自由的国家,其思想精髓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一脉相承。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教育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德性理念。

在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被看作是对人的本质的要求,强调对人的教化,在文化的不断绵延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美德、伦理和人生哲学。

比如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

仁是最高美德,内涵丰富,推己及人、爱人以及忠恕之道都是其应有之意.再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态度以及孝悌友爱、兄友弟恭的伦理精神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这些内容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诚信、友善的理论支撑,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教育资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形成的代表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宝贵财富,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与传播的重要路径,也是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支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等价值取向,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强调仁爱、和谐、孝道、忠诚等传统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与互通,共同构筑了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例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人民利益至上,追求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共生观念和中庸之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治观念也有着共通之处。

这些内在统一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机的继承与创新,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和参与性,它既承袭了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与精神,又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以儒家思想为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传统儒家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个人人权、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使传统文化得到了全新的激活。

同样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佛家等诸多思想学派也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和创新,形成了与时俱进的新时期的核心价值体系。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互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发展需要进行思想的交流与互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需要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交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的调研报告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与践行的调研报告一、前言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我们宿舍集体向本校学生随机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实际回收83份。

下面我们将分为几个不同的方向对其进行论述。

二、调研结果分析(一)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据结果分析,有87%的学生认为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持;有10%的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还具备一定的文化教育意义,但其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意义不大;有3%的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应该完全将其摒弃。

这说明我校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还是普遍偏高的,并对其现实意义有乐观的评价,这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继承。

中华传统文化经过5000年文明的积淀,已经深深烙印地在我们民族的血脉里。

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A.关于诸子百家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古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也包含了道家、法家等文化。

在战国时期中国文化曾出现过一段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也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

中学历史教材中也把百家争鸣这一部分作为学习重点。

因此学生对这一段历史比较了解。

如在“您对佛家、道家、儒家三家哲学思想的了解程度是多少?”这一问题中,85%的人都能回答,但对于课本中涉及较少或未涉及的阴阳家、法家、墨家、农家、名家等,只有25%的人表示全部都清楚。

B、关于中华传统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中清晰地展现出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变迁,历代的中国古典书画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家等用他们娴熟的技法在不同领域里书写着有关古老中国的艺术史诗。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与途径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与途径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与途径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一系列价值观念。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国家文明进步,增强国家凝聚力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与途径。

主体:一、教育领域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而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学校教育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将其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门课程,增强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课堂,也是一个重要的培养渠道。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从小培养孩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尊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同时,家庭也是传承家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可以通过家庭传统活动和节日庆祝等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机构的参与和引导社会机构如媒体、文化机构、志愿者组织等也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媒体应该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正能量,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信息。

文化机构可以通过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和展览,提高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解。

志愿者组织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让人们通过参与实践来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结语: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教育部门、家庭和社会机构的共同努力。

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提倡到培育和践行,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行为准则,需要落到实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具体包括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生产方式中,将核心价值观要融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只有多途径齐抓共管,才能在实践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可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什么样的社会及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精神指引。

当前,深入思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选择问题,对于新时代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第一,唱响中华文化好声音。

我们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总书记曾在北大专门讲到,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既然有这么多好的东西,我们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用起来,而且要用好,一定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到我们经济社会制度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被广泛地传承和弘扬。

同时,在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两者的融合与交融,有助于形成内涵丰富、意蕴深厚的中国精神,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首先,在价值取向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统一性。

其中,中庸之道、仁爱和谐、诚信守信等观念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精髓,而这些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人民至上、民主法治、诚信友爱等价值观念不谋而合。

例如在“民主法治”方面,优秀的传统文化强调仁爱和谐,重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配合,并提倡尊重法律法规,因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法治”互相印证,使社会文化建设取得更加积极的效果。

其次,在文化传承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能够实现生动的融合。

通过在学校教育、宣传报刊等渠道中将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其在道德、智慧、审美和品德方面的优秀性质,并不断开发和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现形式,使其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精神内核。

最后,在文化形态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也在不断进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时代感和实用性,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以其古朴优美、博大精深的艺术表现方式获得普遍认同。

这两种文化形态虽然各具特色,但都可以实现融合。

比如,在文艺创作方面,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有意识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靠拢,塑造出更加中国化、更能引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文艺形象。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中,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创新理念和方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发展中去,才能切实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不仅丰富了中国精神,塑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形象,还有助于传承和创新文化,形成新时代下的中国新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善于运用网络进行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深入到人们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对人们 的价值观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新时期我们要善于发挥网络媒 体在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优势,多对传统文化进行生动活泼的宣 传,坚持正面引导,同时加强监管,不传播错误思想。《关于培育 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到“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 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 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 地。”不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化传播,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 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活动,弘扬主流价值观,这是我们做好 网络宣传工作的方向,也是社会责任。只有坚持正面宣传,把握正 确舆论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传统文化宣传中,运用 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弘扬主旋律,才能不断壮大主流价值观。
让优秀传统文化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培育与弘扬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前提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那些具 有民主性精华、与当代文化相适应和现代社会相 协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继承弘扬,纳 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精华,去其糟粕”,但何为精 华?何为糟粕?这个问题弄不清楚,“取”和“去”的说法就毫无 意义。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吸取什么,扬弃什么,直接 决定着民族精神的延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当务之 急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 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 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 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契合点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契合点分析

文化的精神契合点分析厘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下面就要具体分析二者的精神契合点,分析二者之间共同的价值意蕴,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之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契合点:仁“仁”,是我国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的象征。

(一)“仁”的由来与基本内容1、“仁”的由来任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大多都是以已有的思想文化为基础,并在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中去革新与发扬,从而形成新的思想,并在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认可。

“仁爱”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也不例外。

“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从其理论基础来看它借鉴了周朝的礼乐文化,孔子认为这是最好的礼乐制度,主张亲而不尊。

孔子生活在社会大动荡的春秋战国末期,在“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背景下,孔子希望通过“仁”来改变这种社会现象,把“仁”作为了最高的道德标准。

其目的是在于恢复周礼,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

可是,当时的社会现实条件决定了孔子不能以强制性的手段达文化的精神契合点分析到自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目的,天地君亲师的高低先后顺序已经被打破,周天子的威仪不复存在。

因此,孔子提出了“仁”,他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够尊重礼法是因为人们心中有爱,“礼”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其中最重要的是“仁”在人们心中发挥了作用。

要恢复“礼”就必须提倡“仁”。

2、“仁”的基本内容《论语·学而》中谈到“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也”1。

“仁”的根本便是孝悌,孝悌便是爱亲,所谓爱亲就是要孝顺自己的父母、善待自己的弟妹,尊敬自己的兄长。

儒家始终将“孝悌”作为其他道德规范的根本。

《论语·为政》中就说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2。

所谓孝就是子女能够按照义务去赡养父母。

《论语·为政》说:“……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乎?”3孝敬父母不仅要赡养父母而且要敬重父母,同时要使父母身心感到愉悦。

《礼记·内则》就指出:“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4。

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系 本身 蕴 含 着 民族 化 的 内容 .并 且 这些 民族 化 的 内容 已深
深 熔铸 在 每 一 个 中 华 儿女 的心 中 。已 经 获得 了普 遍 价 值 认 同。 把这 些 本 已获 得价 值认 同的 民族 化 内容 用 传 统文 化 的经
这 是 价值 内化 的 过 程 ,是 实 现 社 会 主 义核 心 价 值 体 系大 众 化 的基本 前 提 和 心理 基 础 ; 一 方 面 , 另 价值 认 同 向价 值行 为 转 化 , 是 理 论 践 行 的过 程 , 这 自觉 地 把 理 论 转 化 为 实 践 , 这 是 社 会 主义 核 心 价 值体 系大 众 化 的 实 现 和结 果 。积 淀 于 民
统 文化 中 明礼 、 知耻 等基 本 道 德 规 范 。 为新 时 期 以 “ 荣 八 八
建设 发 展 社会 主义 核 心价 值 体 系 的题 中之 意 。 21 年 l 01 0月 ,中共 中 央关 于 深化 文 化 体 制 改 革 推 动 < 社会 主义 文 化 大发 展 大 繁荣 若 干重 大 问题 的 决定 》 中提 出 , “ 秀 传 统 文 化 凝 聚 着 中华 民族 自强 不 息 的精 神 追 求 和 历 优 久 弥 新 的精 神财 富 , 发 展 社 会 主义 先 进 文 化 的深 厚 基 础 。 是 是 建 设 中华 民族 共有 精 神 家 园 的重 要支 撑 。 社 会 主 义核 心 ” 价 值 体系 作 为 社会 主义 意 识 形 态 的本 质 体 现 。具 有鲜 明 的 文 化 属性 , 且是 社 会 主 义先 进 文 化 的代 表 。 秀 传 统文 化 并 优
理 解 和 掌握 。 积 淀 于民族 心 理 之 中的传 统 文化 , 为社 会 主 义核 心 价值 体 系大 众 化过 程 中的 内化 和 践 行提 供 了丰 富 的 资源 依托 和借 鉴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在当代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发展的文化积淀,涵盖了诗词、音乐、绘画、书法、礼仪等众多领域。

这些文化形式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如中庸之道、仁爱亲和、忠诚正直等。

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价值追求是相契合的。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为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扬,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 教育引导:学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从小接触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

2. 文艺创作:文艺作品是传播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

通过电影、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创作中,以娱乐和传播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核心价值观。

3. 社会活动: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文化展览、书画培训等,为社会提供了解和参与传统文化的机会。

这些活动可以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从而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传承。

三、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魅力,这种魅力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并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

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人们的行为准则中。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许多相通之处。

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自觉地践行这些价值观。

探析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探析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品位•经典经典解读探析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O龚照绮李沾意(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在当前社会历史条件下,我国不论是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等各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均是汇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论断。

传统文化为我国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基础,若想长远发展就不能离开优秀文化的源泉。

我国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核心价值观对有价值文化的借鉴,同时也是对无价值文化的摒弃。

理论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对我国几千年发展起来传统文化思想的去糟取精。

实践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以及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思想基础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与我国目前所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联系密切,归其根本,是由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要求所共同决定的。

在我国深度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传统文化一直发挥着为其提供思想基础的重大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汲取,这些理念规范着国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举止。

要想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树立正确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更为深刻的作用,就要不断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想、人文、道德等层面的深刻内涵,并将其与时代创新紧密结合。

对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内在联系的深刻把握,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方向指导。

一、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价值观概念及特征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基于社会生活实践而形成和持有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是人们的价值信念、信仰、理想、标准和具体价值取向的综合体山。

也就是说,对于价值观,它所针对的并不是某一具体事物有关于价值层面的观点看法,它所阐明的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所产生的有关价值层面的根本看法。

它是人民群众用来区分事物的好与坏、利与弊、美与丑等这些相对独立观点的基本体系,它指导着人们去分辨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坚决不做,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段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与发展,弘扬了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孝道、礼节等价值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深刻影响并传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优良品质。

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延续与体现,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通过相互促进和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传承发展二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展、影响、传承、延续、体现、相互促进、融合、优势、推动、共生共存、发展与繁荣、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 引言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灵魂,是全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优秀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精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关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传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奋斗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敬业为核心的职业精神、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品质等,这些核心价值观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宝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积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相互继承的关系,又有相互补充和促进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积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挥二者的优势,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们应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孝顺、忠诚、诚信等传统价值观念。

倡导家国情怀,让每个人都能热爱祖国,关心社会。

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观念。

提倡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可以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 传承, 美德, 家国情怀, 倡导, 践行, 提倡, 道德观念, 结论1. 引言1.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今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使命与责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

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如孝顺、诚信、勤劳、谦和等已经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弘扬这些传统美德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倡导家国情怀,让每个人都热爱这片土地、珍惜这个民族,将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出更多的社会正能量。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们始终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则,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的新时代好青年。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将这些传统美德融入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之中,让这份责任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强大。

2. 正文2.1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肩负起的责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德是人们行为准则的精华,是历代先贤智者留下的宝贵财富。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研究一、全面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精髓,它包括了儒家的仁爱之道、道家的虚无缥缈、佛家的慈悲之心、儒释道三家的和谐之美,还有中国的书画、音乐、舞蹈等等。

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明确每一种文化内核的意涵和价值。

我们要全面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深刻领悟中华文化的精髓。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可贵的文化遗产。

而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重放光彩,必须进行传承。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作品。

经典是指在某一时代,某一特定社会环境中被奉为范本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普世的文化价值,同时在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传承中华经典文化作品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方面进行。

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统节日活动。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传承形式。

这些传统节日活动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

通过加强节日活动的举办和传承,可以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推广和普及中华传统文化。

通过文化艺术节目、文化体验活动、文化旅游等方式,让中华传统文化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三、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需要有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守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等手段,可以更好地守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要积极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市场潜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只要善于挖掘,就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文化名片,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

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让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好的传播。

四、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其精深的思想内涵,而这种内涵更多的是需要在生活中得以践行。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路径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路径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路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文化自信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一项文化工程,更是一个历史责任和现实需要。

本文将从理论逻辑和现实路径两个方面探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方法和措施。

一、理论逻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逻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历史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底蕴,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是对先辈的敬仰和对后人的责任。

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弥补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空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二)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基础,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源。

只有搞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夯实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树立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三)社会和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社会和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君子之道、和而不同、中庸之道等思想理念,倡导礼仪廉耻、忠孝节义、仁爱道德等价值观念,这些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社会基础。

只有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才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人文精神,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现实路径了解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逻辑,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路径。

(一)教育引导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从教育入手,通过教育引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话题。

本文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点入手,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和互相补充的关系。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补充和延伸等方面进行分析。

文章还讨论了在融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难,以及推动两者融合的途径和方法。

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对中国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并展望了未来融合发展的前景。

通过深入探讨该主题,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文化传承。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同点、传承、弘扬、补充、延伸、挑战、困难、途径、方法、重要性、意义、影响、展望1. 引言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在当今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作为中华民族的根本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智慧。

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两者之间的融合,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扬和弘扬。

通过这种融合,可以实现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互补,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贴近民众生活,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

传统文化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现代社会提供更多思想资源和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助于坚定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

这种融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2. 正文2.1 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点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重要体现。

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精神支柱和行为规范,强调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5 0 0 5 1 ;

f 摘要】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是 涵养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观 的重要源泉 ,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中华优 秀传 统文化的
最新形态。 在社会 实践层 面, 立足 中华优 秀传 统文化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是一 个全新的课题。通过 实证
分析群 众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 知度 可以看 出,大部分社 区居 民对 中华传 统文化与社会 主义 核 心价值观之 间的关系不甚 了解。 这就要求我们要找 准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契合 点, 充分发挥
区文化 、 社 区活动、 大众传媒四大栽体 ; 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践行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观 中的功能作用。
【 关键词】 中国共产 党; 习近平 ; 初心; 前进
【 中图分类号】 G 1 2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0 1 6 9 ( 2 0 1 6 ) 1 2 - 0 0 3 3 — 0 4
观 了解 的 占 4 5 %, 认识 模 糊 的 占 5 0 %, 有5 %认 为 自

群 众对 社 会 主义 核 心 价 值观 及 中华 优 秀传
统 文化认 知 度分 析
己对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观完 全不 知道 。针对 社会 主 义核 心 价值 观 的 内容 。 居 民选 择 的最 为 重 要 的 四项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众认同的途径研究
— —
基 于石 家庄 市社 区居 民的调 查
王 红 英 1 安 玉 宗
( 1 . 中共石 家庄 市委 党校 马 克 思主 义理 论教研 部 , 河 北 石 家庄
2 . 河北省 正定 县卫 生监 督所 , 河北 正定 0 5 0 8 0 0 )
2 0 1 6 年 1 2月
中 共 石 家 庄 市 委 党 校 学 报
ZHoNGGONG S HI T I AZHUA NG S H喇 E I DANGⅪ AO XUE B AO
De c . 201 6
第1 8卷第 1 2期
Vo 1 . 1 8 No . 1 2
【 文化覆意】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的涵养教化功能。认识弘扬 中华优 秀传统 文化是培 育和 践行
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观 的基础性工作 , 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的现 实需要 。 提 出立足 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 实现
社会 主义核 心价值观 大众认 同的对策建议 , 即尊重人 民群众的主体 地位 ; 创新培育践行的载体 形式 , 包括专题讲座 、 社

统 文化 和社会 主义 核 心价值 观 的认 知及 愿望 。选取
1 0个 社 区 的调 研 问 卷 进行 汇总 ,共 收 回有效 问卷
4 2 1 份, 其 中普 通社 区居 民 占 5 7 %, 社 区工作 人 员 占 4 3 %。 从调 查结 果看 , 认 为 自己对 社会 主义 核心 价值
观》 及《 石 家 庄 城市 精 神》 等 专题 , 在 授 课 过程 中 , 发
放调查问卷 。 与居 民 座谈 , 了解 居 民对 中华 优 秀传
庄市 1 0个 社 区发 放 调查 问卷 , 走访 座谈 , 进行 典 型 分析 。 充分 了解 群众 对 传 统文 化 和社 会 主 义 核 心价 值 观 的认 知现 状 , 提 出了立 足 中华 优 秀传 统 文化 实 现社 会 主义 核心价 值 观大众 认 同 的对策 建议 。
近 年来 。 以 中华 优 秀传 统 文 化 和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观 为 内容 的理论 研究 取得 了丰硕 的成果 。但 是
动, 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实施 文化 惠 民为宗 旨, 传 播优 秀文 化 , 丰 富居 民文化 生 活 。本课 题 组 成员 作 为 “ 燕 赵社 区大讲 堂 ” 的授 课 教师 , 讲 授
( H B s Z K T 一 2 0 l 5 0 8 6 ) 的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王红英 ( 1 9 6 8 一 ) , 女, 河北 石家庄人 ,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副教授, 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
社会发展研究 ; 安玉宗 ( 1 9 8 0 一 ) , 男, 刑 E 正定人 , 河 北 省 正 定 县 卫 生 监 督所 书记 、 所长 , 主 要 从 事 思 想 政 治 工 作研 究 。
依 次是 公 正 、 诚信 、 友善 、 和谐 。对 了解 社 会 主义 核
2 0 1 5年 4月开 始 , 石家 庄 市委 宣传 部 面 向全 市
社 区 居 民举 办 “ 燕 赵 社 区大 讲 堂 ” 公 益 文 化 讲 座 活
【 基金 项 目】 本 文 为 河北 省 思 想政 治 工 作 研 究课 题 “ 运 用 中华 优 秀传 统 文 化 培育 和践 行 社会 主义 核 心 价值 观 调 查 研 究 ”

3 3・
心 价值 观 的 主要 途径 的选 择 :依 次 是宣 传 标语 、 广
播 电视 、 社 区讲 座 、 网络 。在 “ 您 认 为社 会 主 义核 心 价值 观与 我们 的 日常生 活 关 系密 切 吗 ”一 题 中 . 只 有3 5 %的人 认 为 有关 系 , 还 有 部分 人认 为有 没有 都
《 弘 扬 中 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涵 养 社 会 主义 核 心 价 值
在 社会 实 践层 面 。 立足 中华优 秀 传统 文化 来 培 育 和
践 行社会 主 义核 心价 值观 却是 一个 全新 的课 题 。本
课 题 组 成 员 采 取 实 证 与 社 会 调 查 的方 法 深 入 石 家
值 观 的 现 实 需要
博 大精 深 源 远 流 长 的 中华 优 秀 传 统 文 化 是 中 华 民族 生生 不 息 的 民族 基 因 , 是 中华 民族 的精 神 家
园 ,对 国人 的思 维方 式 和行 为 方 式 有 着 深 刻 的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