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spire无线课堂系统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电子教学、多媒体教学、虚拟实验等多种形式,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将探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电子教学电子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进行支持和辅助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电子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内容,丰富学习资源,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电子教学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资源。

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取到各种各样的数学教学视频、PPT、习题库等学习资料,这些资料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教学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作业,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

电子教学可以引入虚拟实验,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深入了解数学知识。

通过数学建模软件,学生可以模拟各种数学问题的求解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虚拟实验,学生可以在真实场景中应用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数学原理和概念。

电子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轻松地获取到电子教学资源。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经济条件较差的学校,学生可能面临网络垄断、技术设施不足等问题,无法充分利用电子教学资源。

电子教学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学校需要加强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数学问题的求解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动的数学动画,可以直观地展示数学原理和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通过声音、音乐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交互式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数学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数学教师可以更好地展示数学概念和过程。

通过使用数学软件、交互式课件和多媒体教材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数学的抽象概念和数学问题的求解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在家中或任何地方随时随地访问到这些资源,方便快捷地进行数学学习。

其次,信息技术还可以扩展数学教育的边界。

传统的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被动接受者。

然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学教育可以从教室延伸到虚拟空间,学生可以与电子教材、在线练习、数学游戏等进行互动,自主地进行数学学习和实践。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数学学习的形式和手段,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具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方式。

当然,在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例如,信息技术的使用需要相关支持设备和软件,一些学校和地区可能存在设备不足、网络速度过慢等问题。

同时,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此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才能找到合适的教学工具和资源,避免教学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然,教师需要认认真真地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手段,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能够得到更加恰当的应用和发展。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运用给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

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处理和传播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

网络上有大量的数学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软件、在线习题等,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巩固、拓展相关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更加个性化、差异化。

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可以加强课堂互动和合作。

通过网络平台或软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即时交流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在线问答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并及时得到教师的反馈和指导。

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互相学习,进一步提高彼此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加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而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虚拟实验、模拟演示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变得更加直观、形象。

在学习三维几何时,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软件,让学生亲自操纵鼠标探索几何图形的特性,加深他们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信息技术还可以播放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材料,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记忆。

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在网络平台上,教师可以设立个人学习档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困难点,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不同的教学建议和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信息技术还可以通过智能化的学习系统,自动化地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和学习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和有效。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加强课堂互动和合作,提供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以及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TI—Nspire图形计算器支持下的数学探究

TI—Nspire图形计算器支持下的数学探究

TI—Nspire图形计算器支持下的数学探究作者:房华来源:《新校园·中旬刊》2017年第01期数学探究活动是指在教学中设计的以操作观察活动、问题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研究问题本质的活动。

探究活动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借助于TI-Nspire图形计算器可扩大学生数学探究的主题范围,提高学生数学探究的效率。

一、学习目标第一,了解斐波那契数列,理解数列的递推关系。

第二,能探索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比的关系。

第三,能探索斐波那契数列相邻三项的关系。

二、技术准备一是会生成递归数列。

二是会根据已有数列生成新的数列。

三是会绘制数列的图像。

三、探究过程1.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主题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兴趣,教师播放《达·芬奇密码》中的电影片段,利用电影中斐波那契数列的出现开头,创建活动情景,引出活动主题。

2.环节二:合作探究,了解斐波那契数列及其递推关系问题背景: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他的著作《算盘书》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兔子繁殖的问题。

一般而言,兔子在出生两个月后,就有繁殖能力。

如果一对兔子每月能生1对小兔子(一雄一雌),而每对小兔子在它出生后的第三个月里,又能生1对兔子。

假定在不发生死亡的情况下,由一对初生的小兔子(一雄一雌)开始,第12个月后会有多少对兔子?问题1:上述兔子繁殖问题中有什么规律,请小组合作探究规律,并完成下表:问题2:记上述问题中兔子的对数为数列an,写出数列{an} 的递推公式。

首先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规律,笔算完成上述表格。

然后请各小组代表介绍探究过程,并反馈计算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修正完善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总结研究过程中好的思路和方法,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教师介绍这个数列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其中的每一个数称为斐波那契数。

斐波那契数列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有其方泛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1. 引言1.1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当今社会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界也在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智能教学软件和虚拟实验室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在数字化时代,学生们已经习惯了通过电子设备获取知识和信息,因此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变得至关重要。

通过数字化教材、在线教程和教育应用软件,学生们可以更加方便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利用多媒体教学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者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工具,不断探索适合数学教学的创新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1.2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作为被动接受者,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是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实际应用,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疲劳和枯燥感,难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三是教师的水平和教学资源不足,部分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教学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四是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需要通过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

1.3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在当前数字化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内容难以深化、教学资源匮乏等。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经迫在眉睫,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TI图形计算器在辅助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TI图形计算器在辅助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TI图形计算器在辅助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上高二中黄漪卉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普遍使用科学型计算器以及各种数学教育平台,加强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鉴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每天置身于机房上课显然是不现实的。

TI图形计算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学使用工具,它具备符号代数系统、几何操作系统、数据分析系统等,可以直观地绘制各种图形,并进行动态演示、跟踪轨迹。

TI图形计算器是教学、学习和做数学的强有力的工具。

它为数学思想提供可视化的图像,使组织和分析数据容易实现。

它们可以支持学生在数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更重要的是由于图形计算器的便携性、灵活性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可能,本文就笔者对TI图形计算器在辅助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运用TI图形计算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1、利用TI优化问题情境利用TI优化组合,动静结合,能更充分地发挥各种媒体深刻的表现力和良好的重现力,它所展现的信息既能看得见,又能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这种多层次的表现力和多样性,有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例如教师在讲解利用椭圆的定义作椭圆的图象时,一般的方法是利用自制教具演示.现在可以利用TI图形计算器动态演示作图过程。

椭圆的动点P是到定点F1和定点F2的距离之和为一个常数的点的轨迹。

程序开始运行后,随着P点的移动|PF1|与|PF2|的长度在随时变化,但是它们的和是一个不变的数;而且可以随时按键暂停,再按键程序继续运行,这样一来可以仔细观察图中数值的变化。

这时候可以询问学生那些是变化的?那些没有变化?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程序名称:PRGT1.92P2、利用TI突出重点由于TI图形计算器可以为学生创造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及时反馈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看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数学概念和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使教学的重点更加突出。

同时,学生参与教学提供的技术支持,能更有效地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浅谈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网络资源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

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网络化的教育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

”下面是笔者经学习、实践后对数学网络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一定的限度内信息活动强度越快,越有利于兴奋过程的高度集中,使学生的记忆过程初期出现的“瞬时记忆”能在教师有意识的信息强化后,较快地转变为“长时记忆”,从而提高其认识和操练的效果。

这些理论可以运用到新授课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为加深学生对新课重点、难点的理解和记忆,巩固教学内容,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飞入”、“切入”、“百叶窗”、“螺旋”等动画效果和“打字”、“机关枪”、“爆炸”、“打碎玻璃”、“风铃”等声音效果,或把重点、难点设计成彩色文字。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特点,多设计一些与概念相关的问题进行链接,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考查学生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及对外延的把握,从而增加课堂容量。

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存在着传授知识重机械记忆轻理解,重结论轻过程的问题。

存在着教材中信息量有限、过时脱离实际的问题。

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少。

网络教学目标大大突破了这个局限。

教学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自我发展,不在获得知识的多少。

而在于学生自我认知结构的建构与重构的能力与意向,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与探索的过程。

在“轴对称图形”一课中,学生通过网页上的图形进行分析、理解后,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画图”中,运用各种按钮,自由画出一个或几个轴对称图形,并根据它的特征给它起名子。

TI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示例-3页word资料

TI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示例-3页word资料

TI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示例一、设计背景及理念幂函数选自必修1第2章第3节,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也是高一学生继学习了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之后,遇到的第三类特殊函数.该内容是对函数概念及性质的又一应用,能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函数的性质研究一个函数的意识:即通过五个特殊幂函数的图像探究其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公共点,概括、归纳幂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一般认知规律.从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结构来看,前面已经学习了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学生对新函数的学习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幂函数的学习与探究过程可体现类比的学习方法,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并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并掌握研究基本初等函数的一般思路与方法.但是相对于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而言,幂函数的情况比较复杂,学生在对图像共性的归纳与概括方面可能遇到困难.笔者所在的学校于2013年建立了数学实验室,购进了40几台TI图形计算器,加强了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数学探索和发现.二、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建构概念自主探究二:从特殊走向一般在得到了五个特殊幂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后,教师指出,类似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研究,如果我们让指数α变动起来时,幂函数的图像会是怎样的呢?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图形计算器的“游标”功能,并把游标范围设置在区间[-5,5],步长设为0.1,接着用“抓取”功能拖动游标,观察图像的变化,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自主探究三:聚焦第一象限教师引导学生将幂函数在第一象限不同形态的图像画出来,并请一名学生将图像画到黑板上,通过对学生所画图像的纠错与分析,和学生共同归纳出幂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像与性质.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与探究一得到的图像形态相似,形成呼应.既利于帮助学生记忆,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所在.(三)课堂小结,归纳提升本节课给出了下面的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幂函数的图像,并借助其图像研究了性质,同学们通过对一些特殊的幂函数的研究,又一次体验了研究一类函数的一般方法,掌握了幂函数在第一象限图像的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当认识到,重要的不是去记忆某个具体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而应当注意掌握研究幂函数的一般方法和过程.三、教学亮点与效果分析本节课的设计紧紧围绕着如何突破传统的教法和学法,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新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热情!虽然教学指导意见上对幂函数这节的要求不高,但是鼓励学生利用图形计算器等信息技术来研究数学问题,无疑提升了他们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品质;提高了学生归纳概括、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研究一般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新知.在发现幂函数的性质时,很多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总结幂函数的性质,其中不乏很多“创新性”的正确结论,思维相当活跃.每名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而且对于重点内容的掌握也会印象深刻.以上就是笔者基于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对幂函数这一内容的设计与反思.可以说,整堂课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讲的容量是很少的,而学生的探究与交流讨论几乎占据了整个课堂.相信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引入,今后的课堂将会以全新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这应该正是课程改革所期待的结果.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TI-Nspire图形计算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苏教版必修一“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为例

TI-Nspire图形计算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苏教版必修一“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为例
组1:对比三个图像可以看出,底数犪 越大,函数 增长的越快.
其他函数 的 教 学 导 入 做 准 备:同 学 们,苏 格 兰 数 学 家 纳皮尔最早 发 现了“对 数”,他 最 初 是 为 了 能 够 使 天 文、航海方面数值运算流程变得更加简化而发明的对 数,通过发明对数,能够降低运算的频 次.对 数的 发 明,恩 格 斯 曾 说,这 是 世 界 上 数 学 学 科 领 域 最 为 伟 大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一是让学生了解 指 数、对 数 函 数 模 型 的 背 景、意 义.能 借 助 图 形 计 算 器,探 索 并 理 解 这 两 类 函 数 的 含 义、性质、特征,并学会将函数与图形结合起来; 二是明确对数、指 数 函 数 对 比 教 学 的 重 点,即 要 求学生能够掌握其增减性及增长趋势. 过程与方法: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建模抽象能力、提升其数形 结合解题能力,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有效借助多媒体 工具来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其网络学习思维. 设计意图:本节 课 利 用 图 形 计 算 器,通 过 多 媒 体 工具带来的技术,主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图形计 算器感受两类函数的变化规律,并掌握两类函数的含
图1 图2 生:图1为对数函数、图2为指数函数. 师:那么通过 观 察 这 两 个 函 数 图 像,回 忆 并 思 考 下面几个问题. (1)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有什么相似点? (2)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是什么关系?
生1:(1)当犪 >1时,这两个函数都是增函数; (2)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所以,在高中数 学 建 模 教 学 中,需 要 掌 握 一 定 的 方式方法,而 多 媒 体 工 具 与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的 融 合,能 够有 效 促 进 学 生 更 好 学 习 及 掌 握 建 模、函 数 等 知 识. 基于这些教学策略,本文以苏教版必修一第二章2.2 和2.3节为例,针对“利用TI-Nspire图形计算器比较 指数函数、对数函 数 的 增 长 ”这 一 教 学 设 计 来 探 究 多 媒体工具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图形计算器“颠覆”传统数学课堂

图形计算器“颠覆”传统数学课堂

图形计算器“颠覆”传统数学课堂图形计算器是一款集数据处理、方程解析、图表绘制、模型建立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型手持学习工具,为数理化等学科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经历近20年的发展,图形计算器获得了众多教育装备部门和学校的认可,并开始利用无线技术实现数字升级,再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为捕捉教育装备发展热点,提供相关应用参考,我刊特组织“图形计算器教学应用”专题,邀请美国德州仪器教育技术部中国区总监武艳民博士等专家剖析、解读图形计算器的技术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刊登上海、南京、沈阳、深圳、福州等地优秀教师的关于图形计算器应用案例和经验体会的科技论文,从理念创新、学科发展、教法研究等多个角度探讨图形计算器的教学应用。

同时,欢迎更多教师、专家参与本专题的交流和讨论。

作为自然科学中主要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学科,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摸不着门道”,成绩提高慢。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世界上第一台图形计算器问世,并借助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不断完善,帮助学生摆脱学习数学枯燥、无助的困境。

20世纪90年代,美国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简称TI)等专业技术生产企业开始逐渐扩大市场规模,带着不同类型的图形计算器产品叩开了中国学校的大门,并借势“新课改”,充分利用图形计算器智能化、互动性强等特点,“颠覆”传统数学课堂,为数学甚至理科教学注入活力。

推进数字化教学改革“新课改”强调,学校教育需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而信息化素养在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的21世纪就显得至关重要。

图形计算器作为智能手持学习工具,在数学教学模式的数字化改革和学生信息化素养形成方面贡献了不容小觑的力量。

图形计算器就像一台小型掌上电脑,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信息化学习状态,也因体积小、携带方便而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图形计算器搭载有强大的“应用套件”,可以轻松完成图形绘制、几何模型建立、图表统计等工作,降低学生手动操作难度,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对信息化学习工具的操作能力,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借助工具解决问题的现代化学习习惯。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中引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思考。

一、数学课堂的数字化应用数学课堂数字化应用是指利用数字技术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

数字化教育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教授数学概念,增加课堂上的互动感,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1. 数学软件在数学课堂中,数字化应用最常见的方式就是运用数学教育软件。

数学教育软件是一种实现了丰富、多样、互动性强的数字化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好的理解数学内涵。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数学教育软件来练习数学计算、涂色和填空等,同时也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判断能力。

2. 电子白板电子白板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交互式演示工具,提供了可视化、三维化和丰富图形的能力,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利用电子白板,教师可以更容易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展示数学模型,澄清某些数学概念并解释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3. 互联网互联网是数学学习中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数字化教育手段。

使用互联网资源,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数学知识和信息,不仅能够拓展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整体学习水平。

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教学,更好地探究一些数学话题,以实现更高效的教学。

信息化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是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进行信息传递和互动教学。

利用信息化技术,教学过程可以更好地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能够更好地练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1. 数字化教材数字化教材是指将传统的纸质教材数字化输出,使得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来获取课程和教材内容。

数字化教程可以帮助教师更简单地控制教材内容、提高教材实用性,使得学生学习效率更高。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特别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发展。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丰富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书本和讲台为主要工具,学生容易感到乏味和枯燥。

而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图像或动画,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数学软件绘制函数曲线、三维图形等,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数学的美妙与应用。

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增加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的机会相对较少。

而通过信息技术,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交互式的数学教学软件或网络课件,让学生通过操作和互动的方式参与到课堂中,使学习变得更加活跃和有趣。

通过网络平台上的数学竞赛、解题比赛等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实时显示数学问题的图形或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问题的本质和解题方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白板进行实时记录和展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看到和理解教师的思路和解题过程。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和使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练习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

信息技术的运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信息技术设备的成本较高,学校可能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来进行设备的购买和维护。

信息技术对教师的技能和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低的情况下,教师难以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分散注意力和依赖性,如果不合理运用,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坚持科学、合理、适度的原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

学校和教师还应加大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TI-Nspire CAS技术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

TI-Nspire CAS技术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

TI-Nspire CAS技术改变传统的数学课堂2014年年初,我校装备了一套TI-Nspire无线导航系统,搭建了无线数学课堂。

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更主动,师生、生生交流更通畅。

技术促使教师端正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行为。

下面就以一堂数学建模课为例,阐述TI-Nspire CAS技术装备给数学课堂带来的巨变。

一、课例简介课题:病床转弯问题执教:陈静班级: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高一(9)班平台:TI-Nspire CAS无线导航系统(学生登录后界面如图1所示)图1二、病床转弯问题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主要研究当病床的长、宽和走廊宽度三者之间满足什么条件时才可把病床平推转过走廊拐角,这是一类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从分析我们通常用来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入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可以把病床平推转过走廊拐角的条件。

2.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比以及三角函数的全部内容,而我校高一(9)班为TI班,已经初步掌握了TI图形计算器的简单操作。

3.学习目标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验在模型中求解函数最值的方法;初步掌握TI图形计算器的运用方法。

4.学习重点和难点数学建模。

5.教学过程问题背景在医院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把病床平推过走廊的拐角。

在搬运笨重的家具和在包装箱内设备等情况下,常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如果我们能根据有关尺寸预先判断出能否搬运过走廊拐角,在搬运过走廊拐角时能进一步确定应当采用什么搬运策略,那么就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避免费了很大的周折却最终发现无法搬运过走廊拐角的情况。

这类问题实际上可以通过分析走廊宽度w、病床宽度h和病床长度L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即归结为如下问题:已知走廊宽度为w、病床宽度h和病床长度L,当w,h,L满足什么关系时可以把病床推转过走廊拐角。

问题提出现有宽度为1.5 m的直角走廊,宽1 m、长1.9 m的病床(如图2所示),问:该病床能否平推过此直角走廊?图2问题简化首先,我们把问题进行简化,想象床缩成一根木棒(如图3所示)。

无线传屏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无线传屏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无线传屏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基于传统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无线传屏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优势,并对如何在教学中实现无线传屏进行具体介绍。

文中列举出无线传屏在数学课堂教学应用的一些场景,体现无线传屏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无线传屏技术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配合使用,使得移动电子设备的拍照录像功能走进课堂教学,无线传屏技术和教学 APP 整合能实现数学课堂的互动。

本文帮助广大教师认识无线传屏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为现代化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无线传屏;多媒体教学;小学数学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本设备主要由计算机、演示设备、展示台组成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用电脑进行PPT 演示,用展台讲评作业练习。

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又都存在以下不足:比如,教师站在讲台上操作电脑或是电子白板完成文稿演示,教师的教学位置局限在讲台周围,且电子白板的面积较大,对于个子小的教师而且难以完成大幅度触屏动作,消耗体力和精力。

另外,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需要回到讲台完成课件切换或是展台展示,使得教师走进学生中的时间减少了,限制了教师和部分学生的交流,影响了师生互动。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设备因其便于携带、功能强大的特点在日常中被广泛使用。

教师利用手中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配合使用无线传屏技术,成本低且效益高,能很好地增加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一、无线传屏的方式无线传屏,用户可以将手机、平板电脑置于教室中的任一位置,通过无线传屏技术,就可以将前述移动设备上当前的操作内容即时同步地显示到另外一个显示设备上(如平台电视或投影机),其中显示的内容包括视频、音频等各类多媒体信息。

无线传屏还有一个更大的意义是取代线缆,实现远距离的电子设备的无缝连接。

[1]传屏技术基于同一无线局域网,教室内有无线网络即可完成连接。

当所处教室内没有无线网络,可以通过电脑构建热点 WIFI 共享,或是智能手机设置热点 WIFI,从而连接网络。

开题报告范文探究智能教育系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开题报告范文探究智能教育系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开题报告范文探究智能教育系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开题报告范文】智能教育系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一、选题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进程,智能教育系统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中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表现一直备受关注。

本研究的选题目的是探究智能教育系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智能教育系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了解智能教育系统在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和个性化教学方面的作用,为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简述智能教育系统的概念和特点智能教育系统是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为教学提供智能化支持和辅助的教育系统。

它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计划。

2. 分析智能教育系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等方式,收集初中数学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反馈,分析智能教育系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效果。

重点探究智能教育系统在初中数学知识点教学、错题集整理和个性化辅导等方面的作用。

3. 探究智能教育系统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对比研究,分析智能教育系统在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考试成绩和学生反馈等数据,量化分析智能教育系统的应用效果。

四、预期结果与意义1. 预期结果通过研究,我们预期智能教育系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促进个性化教学,有助于解决传统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2. 意义该研究可为教育部门提供关于智能教育系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的参考意见。

同时,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可以了解智能教育系统的具体应用场景和优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

五、研究计划安排1. 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深入了解智能教育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

TI新技术对数学教学的新影响

TI新技术对数学教学的新影响

TI新技术对数学教学的新影响
黄炳锋
【期刊名称】《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给每台TI—Nspire图形计算器配备无线网络适配器,通过路由器和教师软件,连接到TI—NavigatorTM无线导航系统,就可以建立了一个班级网络,这是TI图形计算器与无线导航系统结合而成的最新技术.教学时,学生使用图形计算器探索研究数学问题,教师通过无线导航系统与学生的手持设备连接,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黄炳锋
【作者单位】福州第三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Ti、Ti6Al4V和Ti6Al7Nb对成骨细胞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
2.在TI上搭建数学--基于TI的数学教学模式探索
3.新热处理工艺对低碳Nb-Ti微合金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4.在TI上搭建数学—基于TI的数学教学模式探索
5.梯度结构对Ti6Al4V表面Nb2O5/Nb2O5-Ti/Ti多层涂层残余热应力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I新技术对数学教学的新影响精品文档6页

TI新技术对数学教学的新影响精品文档6页

TI新技术对数学教学的新影响给每台TI-Nspire图形计算器配备无线网络适配器,通过路由器和教师软件,连接到TI-Navigator TM无线导航系统,就可以建立了一个班级网络,这是TI图形计算器与无线导航系统结合而成的最新技术.教学时,学生使用图形计算器探索研究数学问题,教师通过无线导航系统与学生的手持设备连接,实现即时调查、实时演示、批阅作业、发送文件、使用公文包完成数学作业等功能,从而拓展了TI-Nspire图形计算器的应用范围.TI-Nspire持技术与无线导航系统引进教学课堂,已经引起并继续影响课堂教学在理念、方式、行为、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一、理念上的变化——从辅助教学到认知工具以往我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位是“辅助数学教学”,把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在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而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这种定位现在看来有些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要把信息技术尤其是TI手持技术与TI无线导航系统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来对待,手持技术与无线导航系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例如,在统计方法的教学中,教师让班级的每个学生都将最近的一次考试成绩发送到教师端接收软件.接着,教师将收集到的50个数据发送到每个学生手中,让每个学生利用TI-Nspire图形计算器分析研究这组数据.82 64 82 90 70 84 58 98 72 6480 84 90 86 88 69 80 84 83 6784 88 67 70 66 86 88 76 78 8281 80 80 92 81 90 94 69 83 6879 96 90 84 82 57 73 81 70 86鲜活的数据激起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列表与电子表格页面中的单变量统计功能,迅速呈现数据分析结果,最大值MaxX,最小值MinX,平均数x,方差σ2,标准差σ的统计意义在教师指导下得到认可.在数据与统计页面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给了数据的直观认识,同时在调整组距,改变数据的显示方式中,体会到“好”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与“不好”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还可以通过分析菜单,添加中位数、平均数等数值线,感受数据特征值的不同与相互关系.很明显,TI-Nspire图形计算器已经成为课堂的认知工具用于教学,在理念上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TI手持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也相应变为达到可测量、可操作的一种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这种理想状态就是教师在整合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教学水平、增长数学教学智慧、拓展数学专业视野;学生在整合过程中学会学习、掌握数学的本质、勇于创新、自我发展建构知识、交流、合作、探究;课程资源在整合过程中不断开发,优化组合、合理利用.二、方式上的变化——从演示点拨到自主探究例如,教师用TI无线课堂系统进行调查与收集学生的测试情况,该测试让学生求解无理不等式■>x-1,学生的反馈情况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的解决方法是两边平方,得到错误的答案0<x<3.此时,教师并没有急于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而是引导点拨学生应用TI技术的求解功能进行验证,用TI技术的图形功能直观形象地进行剖析,这是典型的自主探究学习的例子,学生的兴趣是自发的,能不主动探索吗?可以看出,这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热烈讨论,教师只在必要的时候予以指导点拨的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演示教学的形式和效果都明显不同.因为TI手持技术引进课堂促使的教学方式的变化,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探究能力,从而增强了课堂的教学力度和课堂效果.三、行为上的变化——从线性学习到跨越学习教学行为上的变化得益于TI无线课堂系统的使用,教师通过无线导航系统可以快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可以借助TI手持技术参与实践、操作、观察、分析以及互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整齐划一的线性过程,而是相对独立地对获得的图象、数据进行整理、观察、归纳和类比,找出结论或从中发现新的方法,获得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结论等的感性认识,并加工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跨越式学习模式.例如,判断当m为何值时,函数f(x)=x3-3x+m恰好有两个零点?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游标建立变量m,并拖动游标改变m的值进行实验.有的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确定恰好有两个零点时的m值,有的学生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来控制零点的个数,还有的学生引入导数做工具,并用极值点处的函数值来判断恰好有两个零点的条件,教师通过无线导航系统观察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和多样的问题解决模式,不再对全体学生要求统一解题方法,而是进行个性化指导.比如,用观察法判断零点个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分页的方式插入列表与电子表格页面,并用命令“zeros(f1(x),x)”求出零点;若学生用因式分解的方式判断函数表达式的形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分页的方式插入记事本页面,并用数学框输入命令“factor(f1(x),x)”将函数的表达式进行因式分解,从因式分解的结果可以清晰看出函数零点个数与函数的零点式之间的联系;当学生用严谨的演绎推理进行求解时,教师可以实时演示计算器页面,展示学生的求解过程,并用规范的语言和解题步骤演示求解方法. 可以看出,新技术引入课堂,促使教学行为发生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关注更多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个性学习与个别指导成为可能.四、内容上的变化——从纸笔运算到多元联系TI手持技术的使用或将引起数学的教学内容以及数学方法的变化,正如《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所指出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课程设置和实施应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在计算机和计算器出现之前,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熟悉并掌握以纸笔运算为基础的计算方法,现在可以将这样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概念的深层理解和自主建构,并进行更有价值的思考.更为重要的,由于TI-Nspire内部的应用程序的多元联系,使得我们对同一个概念的认识,可以采用多元的表征,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选择更多的解决办法.例如,要深刻地认识函数的概念,需要从多种表示形式(如解析式、列表式、图象法)研究,用TI手持技术,只要输入解析式即可得到函数图象和函数变量的数值表,利用数表可以直观体会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应用“分屏”功能,还能实现在同一个窗口对一种对象的不同表示,其中数表与图、解析式与图的关联,用了多元的表征以及视觉化的形式,直观地认识了函数的概念.再如,有一个宝藏埋藏在一个岛屿上,岛上只有两棵树,一棵是橡树,一棵是松树.地图上说,从一个岩石开始沿直线步行到橡树,按顺时针方向转弯90°后走相同的路程到第一标志位置,然后回到岩石开始沿直线步行到松树,按逆时针方向转弯90°后走相同的路程到第二标志位置,两个标志位置的中点就是宝藏埋藏点,可是岩石不见了,你怎么能找到被埋藏的宝藏呢?先动手用几何页面作出相应的图形,发现改变岩石的位置并不影响宝藏的位置,说明岩石的位置不重要,任意取一个位置作为出发点,即可找到宝藏,只要动手就能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再深入的研究是为什么改变岩石的位置不影响宝藏埋藏点呢?这里可以引入坐标系用解析的方法或用平面几何的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应用符号代数系统进行演算,可见,多样的研究方法来自TI-Nspire应用程序的多元联系.TI手持技术与TI无线课堂系统,拓宽了我们的教学思路,让我们的研究与创新找到了依托.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附属 中学 承 办 了《 TI 手 持 技 术 与 高 中数 学 课 程 整
合》 国际研 讨 会 , 大 会 旨在 推 动 T I — Ns p i r e无 线 课 堂 技 术 在数学 教学 中的 应 用 , 积极 开 展 以 T I — Ns p i r e为
程标 准 即将 研 制 和实 施 , 但 是 关 于 TI Ns p i r e 及 HP —
同时 , 也 让 与 会 者 思 索 着 哪 些 数 学 教 学 内 容 更 适 合 应 用 TI — N s p i r e无 线 课 堂 系 统 。 目前 , 我 国 关 于 新 技 术
年 的汉化 工 作 , 于 2 0 1 0年 进 入 我 国 。全 国教 育 科 学“ 十一五 ” 规划 2 0 1 0年度 教 育 部 重 点 课 题 “ 中小 学 数学 课程 核 心 内容 及 其 教 学 的 研 究 ” 课 题 组 在 推 动 TI — Ns p i r e 无线 课 堂 系 统应 用 于数 学 教 学 方 面 , 做 了 大 量有 益 的工 作{ 一 ; 2 0 1 2年 , TI — Ns p i r e无 线设 备 被
持技 术 的融入激 发 了学生 的探 究 意识 , 挖 掘 了 学 生 的
用。 ” 我 国十分 重视 信息技 术对 教 育教 学 的重 大影 响 ,
教育 研究 者 和广大 一线 教师 也在 积极 更 新教 育 观念 , 探索 新形 势下 的教 学模 式 , 努 力适 应 信 息环 境带 来 的 教育 变革 。2 O年 来 , 图形 计 算 器 等 手 持 技 术 在 我 国 数 学教 育实 践 的应 用 愈 加 广 泛 , 研究愈加深入, 但 是

个重 要环 节 ,是衡 量教 育 水 平 的重 要 指 标 。《 教 育
信 息化 十年 发 展 规 划 ( 2 0 1 1 ~2 0 2 0年 ) 》 ( 第二章) 特 别指 出 : “ 探 索现 代信 息技术 与 教育 的 全面 深度 融 合 , 以信 息化 引领教 育理 念和教 育模 式 的 创新 , 充 分 发挥 教 育 信 息 化 在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中 的 支 撑 与 引 领 作

2 0 1 3年 1 1月 8 ~1 0日, 《 TI 手 持技 术 与 高 中数 学 课 程 整合 》 国际研 讨 会 在 首 都 师 范大 学 附属 中学 召 开 。 本次会 议 由人 民教育 出版社 主 办 , 首都 师 范 大学 附属 中学 承办 , 来 自美 国 、 中国台湾 、 中 国大陆 部分 师 范 院 校 教师及 广 大教 研 员 和 中学 教 师 等 近 3 0 0名代 表参 加 了会 议 。会 议 展 示 了最 新 手 持 技 术 T I — Ns p i r e无 线 课堂 系统 在教学 中的运用 , 在 让与 会者 耳 目一 新 的
算器 、 C AS ( C o mp u t e r Al g e b r a S y s t e m) 图形 计 算 器 、
1 手 持 技 术 在 中 国 数 学 教 学 中 的 发 展 概 况
从 1 9 9 5年 开 始 , 王 长 沛 等 推 动 手 持 技 术 在 数 学
中 学 数 学 教学 参 考
线

在 数 学 教 学 中 的 应 用及 思 考 *
杨 蕊 王 光 明 ( 天 津师 范大学 教 师教育 学 院)
教育 信 息化 已被 全球 视 为 教 育 现 代 化 过 程 中的

教学 中的应用 ; 1 9 9 8 年, TI 公 司与华 东师 范 大学 等 合 作 成立 了教学 技术 中心 ( T TC ) , 在 全 国范 围 内开 展 教 师 应用 培训及 教研 活动 ; 2 0 0 0年后 , 全 国各 地 陆 续 开 展 了手持 技术 与数 学课 程整 合 的相 关课 题研 究 , 我国
纳 入上 海市《 二 期 课 改 高 中教 学 仪 器 设 备 供 配 目 录 》 ; 2 0 1 3年 1 1 月, 由人 民教 育 出版 社 主 办 , 首 都 师 范 大
TI — Ns p i r e 无线 课 堂系 统对 哪些 具体 数学 课程 及 其教 学有 哪些影 响 的研 究并 不 多见 。新一 轮 高 中数 学 课
P r i me 等新 技 术 对 数 学 课 程 内容 的影 响 的思 索 并 不
深入。
技术 平 台的手 持技术 与高 中数 学课 程整 合 的研 究 。
2 T I - N s p i r e 无线课 堂 系统在数学 教学 中的应 用
计算 器 经 历 了科学 计 算 器 、 函数 计 算 器 、 图形计
*本 文 系 天 津 市 2 0 1 2年 度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重 点 课 题 “ 基 于‘ 学思结合 、 知行 统 一 ’ 的 教 师 专 业 文 化 认 同研 究 ” ( T J J X 1 2 - 0 5 9 ) ,
关于手 持技 术 的 发展 概 况 的 回顾研 究 还 不 多 见。
创造潜能, 并 且 使 教 师 的 教 学 效 果 有 了 显 著 增 强 ] 。2 0 1 0年 , 我 国教 育部 重 新 修 订 了《 高 中理 科 教 学仪 器配 备标 准 》 , 其 中把 图形 计 算 器 列 为 高 中数 学 教学 仪器 的标 准配 置 , 并对 图形计 算 器 的功 能进 行 详 细描 述 。与 此 同时 , T I — Ns p i r e无 线 课 堂 系 统 经 过
些数 学教 师对 手持技 术 的应 用表 现 出极 大 的热 情 ,
积 累了一些 图形计 算 器 教学 案 例 ] ; 2 0 0 7年 , 王长 沛、 曹 一鸣 开展 了 HP手持 技术 与 中学 数 学课 程 整合 的研 究 , 获 得大 量 丰 硕 的 一 手研 究 成 果 , 结 果表 明 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