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到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内在逻辑演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辩证法三大规律及范畴总结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基本概念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和斗争形式不同,可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根本矛盾是指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的矛盾(全程性);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阶段性);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每一对矛盾决定矛盾性质的矛盾方面(暂时性)。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辩证关系
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一方面,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另一方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第二,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斗争性最终导致同一性的分解,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发展。矛盾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互联结、相互依存。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事物,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个性之中包含共性,并通过共性表现出来,世上没有特殊独立的事物,没有共性也没有个性。第二,矛盾的共性和个性既在一定场合相互区分,又可在不同场合相互转化。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一般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个别的;由于世界范围的广阔性和事物发展的无限性,二者在不同场合的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在这一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个性,反之亦然。事物发展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第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第二,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变化的源泉和动力,是第一位的因素,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根据,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第二,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和环境,是第二位的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历程恩格斯在给威·桑巴特的信中写道:“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的看法,即唯物辩证法。
哲学史的发展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圆圈式行程。
对这一圆圈式行程,恩格斯在 1875年底至1877年1月之间分别在《自然辩证法》的导言和《反杜林论》的引论中进行了详细阐述,即从古希腊的辩证自然观到近代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再到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演变过程。
但是,黑格尔哲学,作为唯心主义辩证法的集大成者,由于方法与体系的矛盾,必然要分化。
在对他的唯心主义体系的批判中,产生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然而,费尔巴哈也仍然停留在半路上,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他没有批判地克服黑格尔,而是简单地把黑格尔当作无用的东西抛在一边。
他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时,连同它的合理内核——辩证法——也一同抛弃了。
无论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还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都是“生长在活生生的、结果实的、真实的、强大的、全能的、客观的、绝对的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扬弃,产生了一个新的、唯一的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既继承了唯物主义传统,又吸收了辩证法的积极成果。
因此,它不是对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简单否定,也不是简单回复。
这样就决定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既要与形而上学相对立,又要与唯心主义相对立。
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主要是把事物当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去研究,当作抽象的、孤立的、片面的东西去研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乏联系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
相反,辩证法则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世界处在联系、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这种辩证的观点首先是在黑格尔那里得到最详细的阐述的。
马克思与阿多诺辩证法思想的比较研究
Vo . 3 No 6 12 .
De .2 0 e 09
马 克 思 与 阿多诺 辩 证 法 思 想 的 比较 研 究
王 成
(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 长春 10 1 ) 3 0 2
摘
要: 比较 了马克思与 阿多诺辩证法理论 , 出二者之 间既相通 又存 在差异 。只有把辩证法 的否定性植 根 指
a d c i c l e s o h e a i e d a e tc a e t e i h r n ai i .On y i u h wa a h e a i i n rt an s ft e n g tv i l c ish v h e e t l t i n v d y l s c y c n t en g t — n v t e t o o g l i h i h e . An h s p a i g a g e t r r l n h ma u v v la d l e a i n a y b h r u h y hg l td g d t u ly n r a e o e i u n s r i a n i r to s a b
性 的深 化理 解 。
一
、
对 辩 证 法 否 定 性 理 解 的相 通 之 处
马克 思 和阿多诺 都 强调辩 证法 的否定性 , 认 为只有 把否 定性 作 为辩 证 法 的本 质 , 都 才能 真正 在理论
和实践上理解和贯彻辩证法的思维方式 。因而 , 他们在对辩证法 的理解上必然有相通之处, 这主要表现
c ii a rtc lmod ft n n e o hi ki g.
Hale Waihona Puke Ke r s dae tc ;n g t i ywo d : ilcis e a i t v y;t en g t edae tc h e ai ilcis v
浅析阿多诺的辩证法
浅析阿多诺的辩证法摘要: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是否定性美学的哲学基础;阿多诺运用否定的辩证法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同一性、商品拜物教的流行以及艺术的商品化,论述了艺术的非同一性思维,指出了艺术的自律性、个体性、形式性,倡导无调音乐,揭示了丑的否定性意义,提出了艺术乌托邦。
关键词:阿多诺否定辩证法同一性非同一性艺术批判艺术真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核心理论家,阿多诺(1903-1969)为整个法兰克福学派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否定的辩证法。
否定的辩证法不但是社会批判理论的方法论,也是艺术批判理论的方法论。
认识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的非同一性思维,把握他的艺术批判理论,对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文化艺术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同一性的普遍化批判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表现在他对同一性哲学的批判和对非同一性的强烈主张上。
何谓同一性?阿多诺指出:“在现代哲学史中,‘同一性’一词有几种意思。
首先,它标志着个人意识的统一性:一个‘我’在它的所有经验中都是同样的。
这意味着康德的‘我思考那种能陪伴我的一切概念的东西。
’其次,同一性还意指在一切合理的本质上同样合法的东西的即作为逻辑普遍性的思想。
此外,同一性还标志每一思想对象与自身的等同,简单的A=A。
最后,在认识论上它意指着主体和客体和谐一致,不管它们是如何被中介的。
”阿多诺对最后这一方面的同一性即主客相统一持强烈的反对和批判态度,把对主客体统一的批判当作是对两千多年欧洲哲学直至黑格尔知识论和普遍基础论哲学的批判。
阿多诺认为同一性暴政的历史起源于启蒙。
启蒙的根本目标是利用知识替代幻想,从而使人类摆脱恐惧、获得自主。
他尖锐地指出,黑格尔的正、反、合式的三段论法的同一性哲学所讨论的最终达到和谐的主体客体之间的矛盾其实也是基于同一性内部的那种矛盾。
黑格尔通过调和的手法把差异、矛盾都同一到最高的和谐之中。
而差异、矛盾、偶然、特殊、冲突、对抗等非同一性要素不应该归并到某种更高层面的和谐状态中,与之相反,同一性应当被放置到非同一性之中。
浅析阿多诺与否定辩证法
( 二 ) 众 星 的 丛 结
同一性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是整个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基础 ,它通
过建立在 “ 一” 的本体论之上的概 念体系把世界 描述成一个 可控秩序 。 在阿多诺 看来 , 这 种实质上变现为主体优越性的思维是一切唯心 主义之 源 ,是人 统治 自 然 和他人 的思想根据 。它不仅是全 部唯心主义 的根 本特 征 ,而且试 图打开差异之路 的辩证法也未能避免 ;它不仅 是哲学 的最深 层假设 ,而且是资产 阶级 理 性 的直 接特 征。 因此 ,在 《 否定 辩 证法 》 中阿多诺从 思维方式 和现实人手对 同一性进行批判 ,并试图通过彻底 的
内部 瓦 解 了。 关键词 :否定的辩证 法;非 同一性 ;星丛
1 9 6 6 年 ,阿多诺出版 《 否定辩证法》 。这既是法 兰克福学派在 逻辑 上达到制高点的标 志。亦是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 主义逻辑 的顶点 。 否定辩证法的思想基础 阿多诺提出 “ 否 定 的辩 证法 ”不是 心血来 潮 ,而是 一种哲 学经 验 的最终升华 。这种 经验 既与其理论个性有关又代表 着法兰克福学派 整体 思想 的发展 。从个人来说 ,这是其哲学无调特征的最 极致表现 ,从 学派 来 说 。这是从批 判理论 到启蒙辩证法不断深化的批判逻辑 的归宿。
一
、
( 一 ) 主 体 的 暴 力 :人 本 主 义 的 逻 辑
阿多诺 通过无调 的方式进行哲学探究 ,在直接 的意义上 ,是对 西方 马克思主义传统 的反思与深化 。在阿多诺看来 , 卢 卡奇 等人 的人本 主义 马克思主义表面上好像是坚持马克思 的唯心主义立场 ,而实际上在 他们 的 “ 总体性 ” “ 主 一 客 体辩 证法 ” 和 “ 人 ” 的逻 辑 背后 ,显然 还 是 “ 重复 唯心主义 的主客体概 念体 系” 。他 强调 ,卢卡奇 式 的人本 主义 主 体论 的关键是 主体 与客体 的分 离。在 《 启蒙辩 证 法》 中阿多诺 对主体 与客体的二元分立进行 了分析批判 。他认为 ,传统哲学本体论 中作 为基 本 理论地 平的主体 与客体 的二元分裂是虚假的。 由此 。阿多诺反对任何形式 的主体人本主义。他认为 “ 人是一种结 果, 不是一种观念 ” 。在阿多诺看来 ,人本 主义表现 了一种 主体对客体 的支配和奴 役 ,主体性贬斥客体正是为 了更方便地 奴役它 。客体 只不过 是 主体所设 想的无 主体 “ 残余物 ” 。于是 ,与 实证主义一 样 ,人本 主义 不过 是以另一种形式变现 了主体对客体的隐性支配。 由此 ,阿多诺批判 了两个建立在二元分裂模 式之上 的哲 学观点 :总体 性原则 与物化逻辑 。 综 上所述 ,阿多诺 反对一切将 主体与客体对立起来 的二元分 裂做法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辩证法三大规律及范畴总结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事物发展质量互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理论意义: 第一, 认识和处理问题上坚持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统一,把握适度原则,既要“注意分寸”,又要“掌握火候”;第二,正确处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重视积累反对急躁冒进和急于求成式的“激变论”,又要反对畏首畏尾坐失良机和保守落后裹足不前的“庸俗进化论”。第三,坚持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相统一,反对形而上学只单纯承认事物飞跃式间断性或渐进式连续性的观点; 现实意义:第一,定性和定量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仍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准确把握这个定性分析,又要注重量的积累。在现代化建设中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质量关系,一步一个台阶,为实行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二,在实际工作中注重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掌握适度原则。每个人都要把远大的理想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学习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切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易小做起。“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阿多诺 辩证社会学
阿多诺辩证社会学
阿多诺的辩证社会学以“否定的辩证法”作为批判的中介,其目的是上升到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社会文化领域的批判。
他以解构黑格尔思辨的辩证法为起点,直接以批判黑格尔辩证法的“同一性”作为切入点,认为“同一性”是造成现实社会专制统治的根源。
阿多诺在一定程度上认可黑格尔将矛盾和差异性引入辩证法之中,但并没有将这种矛盾与差异性贯彻到底,而是以“同一性”掩盖了矛盾与差异性,最终仍然是按照西方传统“同一性”的形而上学方式完成了对绝对精神的体系建构。
因此,“非同一性”成为阿多诺建构其否定辩证法的理论基础,他将黑格尔抛弃的外在异质性的个体的“非同一性”,组织成具有内在关联又具有差异的“星丛”,以此跨越整体与部分、普遍与特殊之间的鸿沟。
阿多诺也把希望寄托在了个体意识身上。
他认为,资产阶级的个人,作为总体性的对立面,并不是完全自由的。
他主张积极自由的目标是要达到普遍与特殊的利益的统一,而消极自由在这个辩证的总体性中则是一个瞬间。
在目前的条件下,将个人和解于社会的任务是很有压力的,因为社会与组成它的个人是对立的,就像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一样。
而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需要我们的不妥协的批判外,还需要一种实现自由和公正的交换的方式。
浅析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中的形而上学批判
浅析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中的形而上学批判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中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批判,主要批判了形而上学传统中的同一性思维、概念帝国主义以及体系性。
阿多诺认为同一性思想破坏了现象界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妄图消解一切矛盾是需要批判的。
同时,阿多诺也批判了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观,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和基础本体论。
最后,阿多诺提出了自己的否定的辩证法并且建构了这一理论存在的空间—星丛。
否定的辩证法强调非同一性和彻底的否定性,注重特殊性和个别性。
标签:同一性;概念帝国主义;海德格尔;否定性;星丛阿多诺的晚年巨作《否定的辩证法》有着极其深刻的哲学渊源,在书中可以看到大量对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哲学家思想的独到解释和批判。
随着阿多诺遗著的不断问世,我们还发现古希腊哲学,特别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也对其否定辩证法的思考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否定的辩证法》一书不仅是伟大哲学家们思想碰撞的汇集地,同时也展示了阿多诺丰富及深厚的理论思想。
因此,对该书的深入研究是理解阿多诺思想不可回避的重要一环。
把握阿多诺的思想,不能仅仅简单地停留在否定一切、破坏一切、解构一切,以及揭露和批判形而上学的问题和缺陷之中,还应该深入到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内部,从内向外层层突破,最终在批判了形而上学之后,结合辩证法重建形而上学。
一、对形而上学的批判形而上学的传统是强调本质与实存的分离,追求一切流动变化的现象背后的不变的、永恒的、本质性的“一”。
可是,这样的形而上学始终充斥着对感性现实的漠视和否定,且对个性、差异物进行概念的强制和剥夺。
阿多诺对于形而上学传统的批判主要针对其同一性思维、概念帝国主义以及体系性。
(一)对同一性思维的批判纵观哲学史,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和核心就是同一性。
这个“一”在远古时代就得以确立,在巴门尼德那里,“一”是万物的本质。
在芝诺那里,“一”是感性万变中的不变。
恩培多克勒认为,火、土、气、水是万物之根,每个根都是独立的个体,就是“一”。
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在阿多诺与马克思之间
潜 藏在 黑格 尔体 系中 的“ 两种 辩证 法 ”
对 于黑格尔本人而言 , 辩证法究竟意味着什 么?
首先 需要说明 的是 , 我们 通常理 解 的“ 肯定一 否定一
否定之否 定” 意义上 的辩证 法并非 黑格尔 的独创 , 而是 早 已有之 。辩证 法的前身是神话 。( 1 ) 在人类 远古 时期 , 神 话被天然 地规 定为与实在事 物相 一致 的 自圆其 说 的朴 素
中真正富有 革命 性 的方 面被 大 大地延 宕 了。这 其 中 , 以 第二 国际 的“ 梅林 一普 列汉 诺夫 正统 ” 为代 表 , 把 马克 思 的“ 唯物辩证 法” 拆 解为 “ 唯物 主义 +辩证 法” 的形式 , 通 过借来的黑格 尔辩 证 法 的形式 , 嫁 接 到唯 物主 义 的地基 上, 企 图实现马克思 的唯物 主义从 “ 唯 物” 到“ 唯心 ” 的倒 转。如此这般理解马克 思思想 的观点 无疑都 是一 种对 马 克思哲学立场 的退 行性解 释 , 即所 谓 的“ 唯 物主 义” 乃是 前康德意义上 的, 而“ 辩证 法” 也不过 是徒有 “ 颠 倒形 式 ”
识地叙述 了辩 证 法 的一般 运 动形 式 ” 。只不 过集 中体 现马克思批判 黑格尔 辩证 法 的重要 文本 《 1 8 4 4年 经济 学 哲学手稿 》 ( 以下简 称 《 手 稿》 ) 直到 1 9 3 2年方 才重 新 问
世, 因此 , 在马克思 之后 虽然 不乏学 者集 中讨论 马克思 与
的外表 , 与黑 格 尔 相 去 甚 远 。
义拉 回到黑 格尔 的立场 , 但 却没有 进一 步从 黑格尔 那里
跃人一种新世界观 中。
在这一思想史 的前 提下 , 阿多诺 展 开 了对黑 格 尔全 部 哲学 的系统 性 的批判 , 这 一批判 的基 本立 场与马 克思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研究——兼论阿多诺与马克思辩证法之间的内在关系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研究——兼论阿多诺与马克思辩证法之间的内在关系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是他对辩证法的一种特殊理解与新阐释,也是他在哲学上的一个重要观点,其思想基础来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存在主义哲学。
本文将重点探讨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及其与马克思的辩证法之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五个例子来证明其观点的正确性。
一、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观点阿多诺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在阶级对抗的基础上进行的,“否定的辩证法”正是在这种阶级对抗的背景下被提出的。
对于阿多诺而言,“否定”是一种抵制和反对社会现实的方式,是指通过否定已有的社会秩序、文化、艺术等等,来追求一个更加完美的未来。
因此,“否定的辩证法”是一种在反对和抵制旧有秩序的同时寻求新的前进方向的辩证法。
在阿多诺看来,这种否定的力量不是一种消极的、毁灭性的力量,而是一种建设性的、创新性的力量。
因为通过否定旧有的秩序,才能够让社会更好地发展、进步和创新。
这种“否定的辩证法”并不是革命宣言,而是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文化分析方法。
它强调了对社会的批判性思考,以及对反对力量的支持和保护,带来了重大的人文主义哲学成果。
二、马克思的辩证法观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阶级斗争过程,唯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建立起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
而在这个进程中,阶级对抗是一种内在的辩证关系,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必须从它的内部矛盾和冲突的角度出发,才能够得出更加深刻、科学的结论。
“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一大核心,意味着人类的意识和文化都是由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等物质条件所决定,当这些物质条件发生改变时,意识和文化也会受到重大的影响。
因此,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强调了物质生产和社会结构的重要性,实现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革命改变,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要点。
三、阿多诺与马克思辩证法的内在关系阿多诺和马克思对辩证法的理解和运用,虽然存在着一些分歧,但是两者的思想之间有着内在的关系。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读后感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读后感这本书给我最直接的冲击就是阿多诺对传统辩证法的“否定”。
他就像一个哲学界的叛逆小子,对着那些既定的、看似完美的辩证法规则说“不”。
以往我们习惯的辩证法是那种讲究正反合,有着一定的规律和结构的东西。
但阿多诺可不管这些,他觉得传统辩证法太过于僵化,好像把世界强行塞进一个预先设定好的框架里。
这就好比把各种形状奇特的云朵硬要放进方形的盒子里,云朵的独特性就被破坏了。
阿多诺认为世界是复杂多样的,不能简单地用固定的逻辑去套。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阿多诺的文字有点像一个执拗的朋友,反复地跟你强调不要轻易接受那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东西。
他对同一性思维的批判特别有趣。
就像是在一个聚会上,大家都盲目地跟着主流观点走,同一性思维就是那个带着大家一起走的无形指挥棒。
阿多诺却站出来说:“你们都醒醒,不能这样人云亦云。
”他觉得这种同一性思维压抑了事物的差异和独特性。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群鸟,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它们都归为“鸟”这个大的概念,而忽略了每一只鸟的颜色、习性、飞行姿态等独特之处。
不过呢,读这本书也有点像在爬山,过程很艰难。
阿多诺的哲学论述有时候特别绕,感觉他在故意和读者玩捉迷藏。
有时候一句话要读好几遍才能大概明白他的意思。
这就像在走一条布满荆棘的小路,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
但是一旦你开始慢慢理解他的思想,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的否定的辩证法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
以前我可能会轻易地对一个事物下定义或者判断,但是现在我会多想一想,是不是还有其他被我忽略的方面。
就像看待一个人,不能仅仅因为他的某个行为或者身份标签就完全定义他,也许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独特的性格特点等待被发现。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读后感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读后感阿多诺上来就给传统辩证法来了个“下马威”,提出否定的辩证法。
我感觉他就像一个特别挑剔的美食家,对传统辩证法那套做法不太满意。
传统辩证法就像是那种按照固定菜谱做菜的厨师,总是想把世界的矛盾归结为一些和谐统一的规律。
阿多诺可不吃这一套,他觉得世界的矛盾哪有那么容易被搞定啊。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烧脑”,阿多诺的用词和句子结构就像一团乱麻,有时候一句话我得反复读好几遍才能大概明白他想说啥。
但是一旦稍微理解一点,就觉得他还挺酷的。
他否定那种简单的肯定性思维,就好比是拒绝那种只看到生活美好一面的“傻白甜”观点。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常常被教导要积极乐观,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但阿多诺说,这可不够,我们得看到那些隐藏在美好背后的黑暗、压抑和矛盾。
他提到的非同一性概念也很有趣。
我觉得这就像是在说,每个东西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不能被简单归类或者同化的一面。
就像我们人一样,每个人都不是那种可以被简单标签化的存在。
不能因为你是某个职业,或者来自某个地方,就被完全定义。
这个世界充满了各种多样性和差异,传统的思维方式总是想把这些差异给抹掉,弄成一个整齐划一的模样,阿多诺就坚决反对这种做法。
读这本书也有让人很头疼的地方。
阿多诺的理论有时候太抽象了,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感觉好远。
我一边读一边就在想,这玩意儿怎么用到实际生活里呢?比如说,我知道要反对简单的肯定性思维,要看到矛盾的复杂性,但是当我早上起来纠结是吃面包还是吃油条的时候,这些理论好像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啊。
但是再仔细想想,也许他的理论就像一种深层次的思考背景。
就像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这件事,虽然在日常走路的时候我们不会时刻想着这个知识,但它会在某些大的思考框架里影响我们。
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可能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它在我们思考社会现象、人际关系或者文化问题的时候,悄悄地发挥着作用。
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
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其实挺复杂的,听起来好像有点让人头疼,但要真是想明白,倒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秘。
说实话,阿多诺这个名字一说出来,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有点高深莫测。
其实他就是个哲学家,研究那些看起来很抽象的东西,用了一些特别的方式来解释我们生活中眼花缭乱的事物。
所以今天我们来聊聊他的“否定的辩证法”,看完你可能会觉得,哦,原来如此,挺有意思的嘛。
先从“否定的辩证法”这几个字说起,咱们先别被这些学术化的词语吓住。
你想啊,否定,听起来是不是就有点让人感觉负面?好像是要摧毁什么、否定什么,但实际上,阿多诺想说的可不是这个意思。
他的“否定”更多的是一种批判,一种对现状的反思。
你想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在否定一些陈旧的观点、过时的规则或者不合理的现象。
其实这就是阿多诺所谓的“否定”了。
只是他强调,这种否定不是为了推翻一切,而是为了让事物能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得到理解,甚至是得到改变。
这就像你跟朋友吵架,有时候吵得很激烈,但并不是要彻底决裂,而是想通过这场争论让彼此看得更清楚,弄明白问题的根源。
这种否定,才是阿多诺所说的“辩证”的真正意义——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或“错”,而是通过对立的张力推动事物的深入发展。
你说是不是很有点道理?再说说“辩证”这俩字,乍一听就像是高级哲学的代名词。
其实呢,阿多诺这“辩证”讲的也不复杂。
就是相对立的两个东西,在互动中产生新的理解,或者产生一种更为丰富的状态。
举个例子,比如你觉得自己有时候特别有耐心,但又觉得自己也有脾气。
你怎么理解这两个对立的特征呢?很简单,大家都知道一个人要有耐心,但脾气一来就能暴露你的真性情。
没有耐心的时候,脾气一发作,一切都可能泡汤。
这两者看起来是对立的,但你有脾气的一面,并不意味着你没有耐心。
你可以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
就像阿多诺所说的,辩证法的精髓就在于你要在对立中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
你看阿多诺这种说法,给了我们一种启发: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复杂的,不能简单用对与错来划分。
阿多诺辩证法马克思资本人格化
阿多诺辩证法马克思资本人格化引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理论,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历史发展规律。
然而,在阿多诺辩证法的视角下,我们可以将马克思的理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阿多诺辩证法将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具有人格特征的存在来看待,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
阿多诺辩证法简介阿多诺辩证法是由德国哲学家阿多诺提出的一种哲学方法论。
它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反思,试图揭示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压迫和异化。
在阿多诺看来,现代社会中的个体常常被剥夺了自由和真实性,而辩证法则是一种超越这种异化状态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基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而产生的一种理论体系。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将推动社会向着社会主义过渡。
马克思主义关注的焦点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资本人格化的概念阿多诺辩证法将资本主义制度看作是一个拥有人格特征的存在。
这种人格化并不是指资本主义具有自主意识或感知能力,而是指它具有一系列特定的属性和行为方式,从而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
1. 资本主义的追求利润的本质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基本的动力就是追求利润。
这种追求利润的行为已经成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特征。
阿多诺辩证法认为,这种追求利润的行为方式已经超越了单纯经济领域,在整个社会生活中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2. 资本主义对劳动力和商品化的剥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被视为一种商品,而劳动者则被剥夺了对自己所创造价值的支配权。
阿多诺辩证法认为,这种剥夺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的侵犯。
3. 资本主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终导致了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阿多诺辩证法强调,资本主义制度将自然界视为一种资源,而不是一种生命体。
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剥夺和破坏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4. 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个体之间需要通过竞争来获取资源和地位。
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理论逻辑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核心的三大要素,包括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实践唯物主义是指将实践作为人们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就是认识的源泉”。
人们通过实践来发展自己的思想和知识,而非依靠语言和推理,因此他们可以以实践为基础,直接认识客观事物,洞穿其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把握真实客观事物的变化,才能改造它们,改变过往的不公正,充实现在的Rights,确保未来的期待,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类解放。
历史唯物主义则是指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历史的进化而成形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哲学制度等,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会推动历史的发展。
被动接受客观现实,不要按照过去的模式从容接受,而是要改造它,去除不公正,实现真正的解放。
最后是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法是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和指导方式,它是从客观真理出发进行研究,在这种过程中,一个人要知道真理,就要先能把握客观事物发展的道理,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即内部的发展规律是复杂的,不能简单的总结,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实践情况寻求解决之道。
三重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它告诉我们要用实践的眼光看待事物,历史的耳朵去听取事物,从客观真理出发进行研究,用辩证法来把握发展的规律,不断改造社会,以求实现真正人类解放。
推行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理论逻辑,是要改造客观事物,是要深入洞察人性,最终达到真理自由的境地。
马克思实践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实践哲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内在逻辑作者:王利军来源:《桂海论丛》2022年第02期摘要:马克思的实践观实现了从两极到中介、从还原法到“从后思索法”的思维方式的转向,最终超越了实体本体论,创生了新的哲学世界观。
马克思的实践观将经济、政治、宗教、道德、文化等要素纳入到认识领域,不仅拓宽了认识论领域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将历史理性纳入科学理性之中,凸显了哲学理性的变革,最终实现了从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这一哲学理性的变革是新的思维方式和新世界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观不仅仅是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因子,而是贯穿整个马克思哲学体系始终的基本原则和最高范畴。
关键词:实践;本体论;生存论;历史唯物主义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22)02-0043-06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逻辑·现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法论研究”(20Z080);武汉学院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KYP202201)。
马克思在梳理和探究西方实践哲学的基础上,传承西方实践哲学,又突破了西方实践哲学的思维框架,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品格。
今天我们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方式和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离不开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再认识,离不开对马克思实践哲学思维方式、历史演变的内在逻辑的再考查。
这种必要性一方面来自马克思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哲学基本原则和最高范畴,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再认识、再考查是推动马克思哲學研究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
另一方面,我们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是要突破沿用别人标准来评判我们自己的理论成果、理论创新的现象,这种突破首先是思维方式、思维方法的变革,这种突破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实践哲学历史演变的内在逻辑得到启发。
阿多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结
阿多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结张 亮西方马克思主义早已经成为了历史。
但是,在30年后的今天,对它的反思却日益显得必要和重要。
因为,在已经成为过去的80年代和90年代, 阿多诺对 总体体系 的预见,最终以出人意料的形式、不折不扣地变成了现实 。
现实和理论的新进展,迫使我们重新回到阿多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终结这一历史问题上来。
必须申明,这里所说的 终结 并不首先意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力的日渐消退,而是着重强调它内在固有的理论发展可能性空间的穷竭。
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接着追问终结的外在标识。
张一兵教授认为,在阿多诺和霍克海默40年代合著的 启蒙辩证法 中,一种可以指认其理论终结的新的逻辑意向就出现了;阿多诺1966年的 否定的辩证法 则是这种意向的集中表现。
这一观点很容易得到认同:威格史华斯认为 否定的辩证法 是 启蒙辩证法 的继续, 詹姆逊更是认为它们和 美学理论 作为一个正在展现之中的体系的各部分 , 同时 围坐在大英博物馆的书桌边 。
这些学者实质上都深刻触及到了阿多诺与霍克海默理论旨趣的差异问题:所谓新的逻辑意向,确切地说,就是阿多诺的理论意向。
一方面,我们需要深化上述洞识,因为巴克 摩尔斯的研究已经表明:自从30年代初,在本雅明的影响下确立自己的哲学理念之后,阿多诺的思想就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 否定的辩证法 不过就是阿多诺早期思想的一个丰满实现! 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历史地谨慎地再审这一洞识,以防得出 霍克海默反对阿多诺 的草率结论。
虽然阿多诺的哲学理念是在 历史与阶级意识 出版约10年后才确立的,但我们却要说,在思想史上,它是前 历史与阶级意识 的,并且作为一种亚逻辑潜存于 历史与阶级意识 之中。
这一点需要在西美尔、卢卡奇和本雅明的交互关系中加以澄清。
面对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结构性转变,西美尔率先尝试从社会、文化和心理的角度加以分析。
自由_实践的辩证法_否定的辩证法_解读
自由:实践的辩证法———《否定的辩证法》解读张一兵(南京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导 南京 210093)摘要:在《否定的辩证法》一书里,阿多诺最后讨论到现实中的否定辩证法。
在此,他将人类生存中的自由问题排在首位,以此来显示人类主体行为在历史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这一讨论中,他主要依托康德道德哲学的解析,并由此展开一轮实践理性批判的否定性反思。
这大有些政治哲学的味道。
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这也意味着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最后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升华发轫出来的。
而且显见的事实是,他的理解并没有走出青年卢卡奇所设定的那个主体与客体的历史辩证法领域。
注意这一点十分重要。
关键词:辩证法;实践;自由;阿多诺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1)2-0001-05 1.二律背反中的自由哲学一进入现实社会生存领域就必然遭遇人的自由问题,自古如此。
然而阿多诺认为,只是“17世纪以来,伟大的哲学把自由确定为它最特有的兴趣”〔1〕。
这是阿多诺常用的历史指认。
在学术思想史上,自由,肯定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首先历史地负载起的思想使命。
这也是启蒙思想始终很光亮的一面。
在康德那里,自由与上帝和不朽并在。
但阿多诺却认为,资产阶级的这种理论意谓从一开始就是对抗性的:“它反对旧的压迫,却助长了新的压迫”。
这是批判理论深刻的历史透视。
这里的旧的压迫是封建专制,新的压迫是资本主义自身以合理性为基准的新型经济政治力量(关系)所造成的物役性。
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大工业和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然而,也正是这种导致科学技术对象化的工业生产的合理化建制生发出了对自由新的更新的威胁。
这里要有一个特设说明,即这种威胁并不相对于封建专制及更早的人类历史生存尺度,而是人类主体在资本主义生活更高层面上的隐性病症。
这意味着,在历史的尺度上,封建主义及其历史变形物是不能合法否定资本主义的。
请一定记住这一点。
在资本主义重要的历史进步中,“新的压迫就隐藏在合理性原则本身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实践辩证法的现实转向到否定的辩证法的文化转向——马克思到阿多诺辩证法的内在逻辑演变摘要:从实践辩证法到否定的辩证法的逻辑演进来看,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是对传统辩证法的批判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在抽象的理论层面或在形式上完成了辩证法的精神性的运动。
然而,这种辩证法表面所具有的批判性与否定性实则是对现存事物作为保守理论的一种辩护,也就是对“旧世界”的维护,而不能彻底的“改变世界”。
马克思实践的辩证法正是切入现实之中,只有对社会批判即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批判才能彻底的改变世界,以实现人类的整体的解放。
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生产关系在内的整个唯物史观的批判,无论马克思对整体性的社会批判还是对人类解放的政治追求,他的批判是以建构性为基础的,他的批判既是对启蒙以来辩证法的最高完成也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最后阶段。
终结本身就意味着开启,以解构性形式出现的辩证法就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是以解构性为基础的辩证法,阿多诺辩证法之所以会走向“否定的”批判性,之所以将马克思对于社会制度的现实批判转向对文化的现实批判,从现实批判性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是阿多诺辩证法的过渡和历史逻辑发展的一个理论环节。
关键字:否定的辩证法实践辩证法现实转向文化转向一、马克思实践辨证法批判的现实转向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批判的现实转向是针对传统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的基础之上而转向对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他反对一切将辩证法建立在抽象事物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反对为哲学寻找一切本体论的基础。
他立足于实践对传统的辩证法予以批判,即对旧世界进行批判而发现新世界。
这个新世界不再停留于抽象的思维层面,而是转向到人的现实生活之中。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独立的观念都不会成为历史,他反对建立任何一种哲学的本体论,哲学在马克思的视域内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马克思所要改变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表面所具有的批判性与否定性,而实则是作为一种保守的理论对现存事物进行完整的辩护,这种“批判的武器”即理性实则是在理论层面对现存的世界进行着解释。
而马克思抓住了黑格尔辩证法所存在问题的关键之处,他用实践的劳动特征对现实的矛盾进行彻底的批判与否定,这种革命性的力量是现实的革命性的力量,它是一种“武器的批判”。
在马克思看来,理性的批判当然不能代替现实的批判,只有对现实的社会或资本主义的制度进行批判才能够彻底的改变世界。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批判时指出,“现代德国的批判着意研究旧世界的内容,而且批判的发展完全拘泥于所批判的材料,以致对批判的方法采取完全非批判的态度,同时,对于我们如何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这一表面上看来是形式的问题,而实际上是本质的问题,则完全缺乏认识。
”[1]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传统的旧哲学的形而上学的最高表现,他用“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他将主体的思维过程作为产生现实世界的根源。
由此将这种思维过程所产生的现实事物作为一种“外部表现”。
将现实的本质确定在了抽象的存在之上,使其失去了现实的真实性与现实主体的能动性。
只能在抽象的直观的层面或作为观念的东西对现存的事物进行辩解与解释。
而马克思认为,正是由于传统辩证法的批判性特征只停留于理论层面,而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辩护才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所产生的对人的统治与支配,人生存在了牢笼之中没有自由可言。
马克思只有对现存的社会制度进行彻底的批判,人们才能获得自由的世界。
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之下,人们与自身的类本质、自然、社会都发生了异化,造成这种异化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所产生的私有制,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着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两方面的矛盾,进而导致了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与缺陷,只有通过对异化的扬弃及其对私有制的消灭才能够实现人们的自由与解放。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
[2]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
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3]马克思正是通过实践劳动才改变了生产关系,祛除了私有制。
马克思正是看到了以往哲学家在概念及其理论超越的有限性,实践并不是在观念之中来实现的,而是要从物质实践的角度来阐发观念。
实践不能在观念的领域内来完成,它只有在批判的与革命的实践之中来把握世界,只有通过实践或感性活动才能达到人与世界的现实的内在连接。
“对此,马克思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向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开火,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4]就这样,马克思从实践或劳动的角度变革了以往哲学中对世界的看法,他将世界赋予能动性的特征即实践的特征,将世界理解为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在不断的生成与改变。
由此,马克思便转换了哲学由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理论视角,他不再关注于对世界进行抽象性的解释。
试图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践性的批判中介来建构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种意义上来说马克思对现实的批判是以建构性为基础来完成的,只有在新世界里能够达到人与世界的统一,以至于在现实的世界中寻找到人的存在价值,这种存在价值的体现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及其对精神世界的改造,而是通过实践寻找到适合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新世界,即为人的自由与解放寻求一条现实之路,这也是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建构性批判的真正意图所在。
二、辩证法建构性批判的历史消解作为辩证法现实批判发展到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已经实现了对于包括私有制及其生产关系在内的整个唯物史观的批判,马克思无论从整体性对社会进行的批判,还是为实现全人类的整个解放的追求,他的实践辩证法的批判是以建构性为基础的。
马克思实践的辩证法既可以理解为近代启蒙在辩证法上的完成,也可以视为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最高形成和最后阶段。
然而,终结本身就意味着开启,建构性作为现代话语时代的产物本身就走到了它的历史的终点,以解构性形式出现的辩证法就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
这为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出场提供了理论准备。
马克思实践的辩证法建构性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并在“共产主义”之中而告结束。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既是对现代社会批判的逻辑的、历史的完成,又是在反对现实的基础之上所构建的现代性的方案,只有在共产主义之中才能完成人的全面的自由与解放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制度统治下的社会,人表现为异化的人及其生存危机的处境,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受劳动及其分工的影响导致了人的工具化与碎片化,人类在这样的制度当中完全失去了自由及其发展的可能。
马克思的实践辨证法正是以批判与审视的目光对资本主义制度给人类的生活或生存带来的压制,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剖析,马克思看到了“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5]同时马克思也看到了,历史的巨大的生产力给人类带来的异化的境遇,人在资本的急剧增长之中的贬值,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揭露与分析之后,提出了实践辩证法向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及其解决的措施,他不仅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的现实批判,更完成了人类的整体的自由与解放。
从逻辑的发展进程来看,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所建构的共产主义既是对近代启蒙在辩证法上的完成,又是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历史性逻辑的终结。
近代启蒙确立了现代性发展的基本路向,它以思维方式及其美好的世界图景以及获得人的自由与解放为最终的价值旨归。
但当这种自由仅仅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口号时,未能实现人的真正的自由。
黑格尔首次运用辩证法所实现的是历史性的表达是抽象的、精神的运动,他所完成的近代启蒙的价值追求仍然是精神性的抽象自由。
马克思从理论研究及其对现实性的分析中得出了合乎历史逻辑的共产主义思想成果,他在现实的意义上实现了人类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真正的在现实之中实现了自由,这种自由是在实践的辩证法上对近代启蒙的完结,也可以理解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最高表现。
马克思以实践辩证法对共产主义的追求完结了对现代性的建构性批判,但并没有完结辩证法本身的革命性进程。
卢卡奇主张总体性的辩证法,他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一种理解,他认为辩证法只能作为一种方法将社会生活与历史的发展作为整体的过程而显现,整体是凸显部分意义与性质的总和。
但卢卡奇认为“总体的范畴绝不是把它的各个环节归结为无差别的统一性、同一性”。
[6]他将社会历史领域中的主客体关系融入到总体性之中,将思维主体转换成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通过实践来完成对资本主义总体性的认识,进而通过阶级意识对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进行干预实现对社会的改造,由此,理论与实践统一到了社会历史之中。
同时,卢卡奇还对资本主义制度所造成的物化进行了批判,只有无产阶级成为整体社会意识的法人才能对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物化进行克服,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的辩证法不是对世界进行描述和认识的方法,而是对现实进行改造的方法,同时这也成为了马克思辩证法革命性的特点,成为辩证法实质的总体性才得以实现。
卢卡奇的总体性的辩证法不仅为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提供了对现实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理论视角而且还成为了向阿多诺以解构形式出现的辩证法过渡的环节,由之开启的是以解构形式出现的辩证法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三、否定的辩证法现实批判的文化转向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实现了对现实批判的转向,并在对现实的批判之中,用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建构了对共产主义的美好世界,马克思就此完成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革命性变革。
从马克思对现实的批判之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的批判是辩证法内部的包含肯定的批判,由此,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是建构性的批判。
而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从解构性的基础也对资本主义的制度进行了批判,他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展开批判的同时,借助于马克思实践辩证法中对资本主义制度当中的经济及其政治批判的基础,将其上升为对文化批判的转向。
文化及其意识形态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成为一种统治的形式,这种统治形式是由理性的同一性原则来操作的。
由此,阿多诺的辩证法走向了“否定的”批判性。
他将马克思对于社会制度的现实批判转向对文化的现实批判,从现实批判性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是阿多诺辩证法的过渡和历史逻辑发展的一个理论环节。
马克思的实践辩证法开创了向现实社会批判的理论步伐,对现实社会批判的理论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制度当中,资本主义制度包括经济及其政治制度等在内。
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发达都是靠科技背后的经济力量的推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本质矛盾便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商品的形式秘密的揭露便体现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力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