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八班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一)我国农业的南北差异:农作物熟制耕地类型农作物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棉花北方两年三熟(华北)一年一熟(东北) 旱地小麦花生(黄河中下游) 甜菜(东北平原) 三大棉区: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秦岭淮河南方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田水稻油菜(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 甘蔗(南部沿海)八班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二)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时间分配不均及解决(措施):具有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措施修建水库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地区分布悬殊及解决措施解决措施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引黄济青)2、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量大大增加;不合理用水,浪费、污染现象严重。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3、南水北调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进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抵达天津、北京。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沿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终点北京。
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
八班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三)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特征: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自然资源的质量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全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的国家。
4、四个端点?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县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最南端: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5、南北气候差异显著的原因?南北跨纬度广。
东西时间差异大的原因?东西跨经度广。
6、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7、主要邻国?(P4图):按逆时针方向陆上邻国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缅甸、老挝、越南。
按从北到南(沿海行路线)隔海相望的国家依次为: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的国家是朝鲜、越南。
8、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两大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第二大岛?海南岛。
9、领海范围?从海岸基线起,向海上延伸12海里。
★10、基本的三级行政区划?省、县、乡。
中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5个自治区(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宁夏);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11、背出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P7图、P8表格)。
12、特殊的省级行政区①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区?新;②东西跨经度最广的省区?内蒙古;③位置最北、最东的省?黑;④位置最南,跨纬度最广、且全部位于热带的省?琼;⑤人口最多的省?粤;⑥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云南、广西、广东、台湾;⑦有2个简称的省?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
第二节、人口13、怎样看待人口问题?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14、人口国策?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预防人口老龄化,国家已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书必背知识点汇总(中国地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书知识点归纳总复习中国地理上册必背知识点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一、位置优越【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
【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纬度地区,小部分位于纬度带地区,没有带。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洲东部,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位置影响类型特点优越性不足之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①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降水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②沿海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③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①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交汇处,地质灾害严重,多火山地震;②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靠近台风源地,受台风影响大;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近50o,大部分在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①我国有寒暖适宜的气候;②南北气候差异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北部纬度高,热量不足,气温低;二、国土辽阔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千米,相邻国家有个。
3、大陆海岸线长千米,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和,它们都是洋的边缘部分。
和是我国的内海。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
【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东朝北蒙俄罗斯,西北哈吉塔斯坦;西面阿富汗巴基斯坦,南有印、尼不丹缅老越;隔海相望共六个、印尼马文菲日韩;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千米;南北距离约千米。
【领土四至】最北端:(53 o N)最南瑞:(4o N)。
最东端:(135o E)最西端:(73o E)5、图1.4:我国领土南北部气候差异的原因: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
图1.5我国领土东西端时间差异的原因:我国东西经度跨度大。
发展农业生产我国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东濒太平洋,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部编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
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部编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期末复知识点,旨在帮助同学们复和回顾学过的内容。
以下是知识点的概述:
单元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 经线和纬线
4. 地图的基本要素和使用方法
单元二:中国的行政区划
1. 行政区划的概念和组成
2. 中国的行政区划层级
3. 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4. 中国的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单元三: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气候和气象要素
2. 气候对人类的影响
3. 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
4. 气候带和气候类型
单元四:农业与工业
1. 农业的分类和特点
2. 农业与人口的关系
3. 工业的分类和特点
4. 工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单元五:交通与通信
1.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作用
2. 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和特点
3. 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 通信与信息时代
单元六:人口与城市
1. 人口变动和人口问题
2. 城市的功能和分类
3.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化问题
4.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地理八年级上册的期末复知识点总结。
同学们在复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本、课堂笔记和题进行系统性复,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参考资料:
部编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核心知识点提纲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没有寒带;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与14个邻国接壤(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我国领土四至点:最北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最南是曾母暗沙(南北纬度相差49度,距离相离5500千米,因而产生了季节差异);最东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最西是帕米尔高原(东西经度相差60度,距离相距5000千米,因而产生了晨昏差异);临海(从北到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海岸线长多千米,主要岛屿有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与六个海上邻国接壤(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3.34个省级行政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为三级:省(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包括自治县、自治洲、市)乡(民族乡、镇)我国共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熟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P7页图1.7和P8表1.2)。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3.4亿,约占世界人口1/5.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国人口的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与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复习计划与全册知识点归纳一、复计划1. 确定复时间:根据个人情况和复需要,合理安排复时间。
2. 制定复计划:根据课本内容和重点知识点,制定详细的复计划,合理分配时间。
3. 复重点知识点:重点复以下知识点:- 地球与地图- 中国的地理- 亚洲的地理- 欧洲的地理- 非洲的地理- 大洋洲的地理- 北美洲的地理- 南美洲的地理4. 制定复方法:根据自己的研究惯和效果,选择合适的复方法,如看书、做笔记、做题等。
5. 整理复资料:将课本内容和重要笔记整理成复资料,方便复时参考。
6. 制定检测方式:制定一些测试题或模拟卷,进行自我检测,查漏补缺。
二、全册知识点归纳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坐标- 地球的重要线和圈2. 中国的地理-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的气候和水资源- 中国的人口和经济发展3. 亚洲的地理-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亚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亚洲的人口和经济发展- 亚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4. 欧洲的地理- 欧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欧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的人口和经济发展- 欧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5. 非洲的地理- 非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非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非洲的人口和经济发展- 非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6. 大洋洲的地理- 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大洋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大洋洲的人口和经济发展- 大洋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7. 北美洲的地理- 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北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北美洲的人口和经济发展- 北美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8. 南美洲的地理- 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边界- 南美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南美洲的人口和经济发展- 南美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期末复习计划与全册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您顺利复习并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地球是一个近似的椭球体。
-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及其影响(昼夜更替、季节变化)。
2. 地图的基本知识- 地图的定义及其作用。
- 地图的比例尺、图例和方向。
- 地图的种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3. 地图的阅读与使用- 如何识别地图上的基本要素(山脉、河流、城市等)。
- 如何使用地图进行方向判断和距离测量。
- 地图上的比例尺和等高线的含义及其应用。
二、自然地理1. 大气与气候- 大气层的组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 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热带、温带、寒带气候)。
- 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 水文循环- 水文循环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 河流的类型、流域的概念。
- 湖泊、地下水的分布特点。
3. 地貌- 地壳的构造及板块运动。
- 常见的地貌类型(山脉、平原、盆地、峡谷等)。
- 地貌的形成过程(风化、侵蚀、沉积、构造作用)。
4.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的分类(地震、火山、洪水、干旱等)。
- 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减灾措施。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2. 农业与工业- 农业的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工业的分类及其分布特点。
- 农业与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3. 交通与通信- 交通方式的演变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现代交通工具的特点与应用。
- 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4. 旅游与环境保护-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 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措施。
四、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
- 遥感图像的解译与分析。
2.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
- GIS在城市规划、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导航、定位等方面的应用。
人教版新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
人教版新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知识点总结整理一、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椭球的形状。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进行公转。
- 地球的地壳构造:地壳由岩石组成,分为板块。
二、地理坐标与地球的地理格局- 经度和纬度:经度表示地球东西方向的角度,纬度表示地球南北方向的角度。
- 世界的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大洲有七大洲,大洋分为五大洋。
三、气候与天气- 气候与气象:气候是指多年平均的天气状况,而气象则是指具体的天气现象。
- 气候带和气候区划:根据气候特征将地球表面分为不同的气候带和气候区。
四、地球上的水资源- 淡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包括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 水循环:水在地球上不断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过程。
五、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地球表面有不同类型的地理环境。
-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根据城市的功能和需求进行合理布局和设计。
六、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居住在某个地区的人的数量,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 城市与城市发展: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繁荣、交通便利的地方。
七、农业与工业- 农业与农业区位:农业是指人们通过耕种、养殖等方式获得农产品,农业区位是根据自然条件选择适合农业生产的地区。
- 工业与工业区位:工业是指通过加工原材料生产商品的活动,工业区位是根据资源和交通条件选择适合工业发展的地区。
八、交通与通信- 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陆路、水路、空路和管道运输。
- 信息技术与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通信方式更加便捷和快速。
九、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资源:能源资源是指人们用来生产能量的物质,包括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护地球资源,使得未来世代也能满足需求的发展方式。
以上是人教版新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的知识点总结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地理知识点归
纳总结
地理知识点总结:
1. 自然地理:
- 陆地
- 世界和中国的大陆分布
-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高原
- 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 水域
- 世界和中国的主要海洋
- 中国的主要港口和海峡
- 中国的海岛及其特点
2. 地球与地图: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的经度和纬度
- 地图的表示方法和使用技巧
3. 人口与城市:
- 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
-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问题
4. 农业与工业:
- 农业的类型及其特点
- 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
- 工业的类型及其特点
- 工业在经济中的地位
5. 资源与环境:
- 能源资源的类型及其分布- 矿产资源的类型及其分布- 水资源的供需状况和利用- 环境问题及其保护
6. 区域联系:
- 世界和中国的交通运输网络
- 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 “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请同学们复时重点关注以上内容,并进行适当的练和思考。
祝你复习顺利,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详细梳理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详细梳理一、从世界看中国1. 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纬度位置: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无寒带。
2)领土面积与范围-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最大岛屿:台湾岛;第二大岛屿:海南岛。
-领土四至点: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上。
3)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省。
4)邻国与隔海相望的国家-陆上邻国:14个(如俄罗斯、蒙古、印度等)。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如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
2. 人口与民族1)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为界,东多西少。
2)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民族构成-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其余为55个少数民族。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
-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1. 地势与地形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地形类型-多样,包括平原、高原、山地、盆地、丘陵。
-主要地形区: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 气候1)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温度带与干湿区-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以及一个青藏高原区。
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总结
根据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总结如下:
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
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以及地球的结构和地理环境的特点。
第二章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以及陆地和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第三章气候与天气
本章主要介绍了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以及气候形成的原因和影响人类活动的因素。
第四章人口与人口问题
本章主要介绍了人口问题的背景和影响,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和人口问题的解决措施。
第五章农业与农村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了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农村发展的背景和影响因素。
第六章城市与工业发展
本章主要介绍了城市与工业发展的关系,介绍了工业发展的类型和城市化的特点。
第七章交通与通信
本章主要介绍了交通和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交通和通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八章旅游与文化
本章主要介绍了旅游和文化的关系和重要性,以及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以上是对新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知识进行的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重点知识归纳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重点知识归纳一、地理的基本概念1. 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表层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
2.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在宇宙中绕太阳公转,同时自转。
3. 地球的大地构造地球的大地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个部分,地壳又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二、自然地理1. 地球表层的物质组成地球表层的物质主要由岩石、土壤和矿物组成,不同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
2. 地球的气候带地球的气候带分为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三个带状区域,每个区域的气候特点各异。
3. 地球的水文系统地球的水文系统包括大洋、海洋、河流、湖泊和冰川等,水文系统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气候产生重要影响。
4. 地球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地球上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丰富多样,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长着各种植物和栖息着各种动物,构成了地球独特的生态系统。
三、人文地理1. 人口与城市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不均匀,大部分人口集中在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成为重要的地理现象。
2.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自然条件塑造了不同的人文地理特点,例如不同地区的农业、工业和交通等活动。
3. 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地理学研究和实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为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四、地理实践1. 地理实践活动地理学的实践活动包括实地勘测、地图绘制、气象观测、资源调查和环境保护等,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地理思维培养地理学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素养,加强地理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的重点知识归纳,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希望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内容,培养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重点总结提纲
人教版八上地理全册知识点总结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路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2、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3、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5、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35人/km2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km2)的3倍多。
6、我国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7、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数最多。
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
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8、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自西向东:一、二、三。
9、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10、年降水量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1、一个地方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
12、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13、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14、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
它是我国最长、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15、长江三峡(自西向东):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6、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
(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17、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
(石油、矿产资源等)18、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
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全册复习知识点梳理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全册复习知识点梳理八上地理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亚),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全部位于北半球、东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光热条件好。
2、领土四至:帕米尔高原晚落日,黑龙乌苏早朝阳,漠河以北冬漫长,曾母暗沙最南疆。
(西至新疆帕米尔高原,是全国日出和日落最晚的地方;东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北到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春天来的最晚,冬天来得最早;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属于热带,没有四季之分)3、我国疆域广阔,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东西时间差异大。
4、陆上邻国:朝蒙东亚俄北亚,哈吉塔阿中西插,巴印尼不缅老越,南亚东南两分家(从东北逆时针顺序接壤,朝鲜(东亚)、俄罗斯(北亚)、蒙古(东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以上三个是中亚),阿富汗(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以上四个南亚)、缅甸、老挝、越南(以上三个东南亚))5、海上邻国:东亚韩国和日本,马菲文印东南趴,朝鲜越南兼海陆,辽宁广西两开花(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朝鲜和越南是中国的陆上邻国,但同时也与中国隔海相望,对应兼具陆上和海上国界线的省份是辽宁和广西)6、中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与欧洲面积差不错,陆上国界线2.2万多千米,海上国界线1.8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6个国家隔海相望。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内海包括渤海和琼州海峡8、领海范围:从领海基线算起,向海上延伸12海里9、我国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是省级行政单位,县、市(县级市)、区、旗、州、自治县、自治州、自治旗为县级行政单位,乡、镇、街道、苏木是乡级行政单位,市(地级市)、盟、地区不在三级行政区划之列。
其中盟、旗、自治旗、苏木是内蒙古地区特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中国看世界第一节疆域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4、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维吾尔**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5、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6、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与(14)个国家相邻。
7、我国大陆濒临海洋,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8、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近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众多岛屿。
我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
此外,我国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9、我国有(2)个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10、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11、我国有(23)个省、(5)个**、(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第二节人口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2、2、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数为(13.40亿)。
3、我国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
5、201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6、我国人口密度的分界线(黑河——腾冲)。
第三节民族1、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成为(少数民族)。
(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人。
2、(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我国(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1、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4、我国地势的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
6、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地方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海拔( 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第二节气候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2、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 0℃ )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 50 ℃)。
3、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 20 ℃)以上。
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最热的地方(**的吐鲁番)。
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6、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火烧寮)、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托克逊)。
8、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
9、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旱)。
10、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和(半干旱)四类地区。
11、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润)为主,西北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
1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14、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15、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第三节河流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注入(太平洋)。
2、在**北部,(额尔齐斯河)向北流入( 北冰洋 )。
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
3、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4、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5、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京杭运河),全长( 1800 )千米。
6、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全长( 6300千米),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
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还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7、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
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
人们还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
8、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
9、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
10、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流入(渤海)。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11、黄河(含沙)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12、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13、黄河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坎,黄河成为(地上河)。
14、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15、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河口)、(桃花峪)。
16、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宜昌)、(湖口)。
第四节自然灾害1、自然环境经常发生异常变化,其中有些会造成资源破坏、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危害,这样的异常变化叫做(自然灾害)。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3、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等灾害。
4、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5、(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
6、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
7、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8、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
9、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10、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4、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
5、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1、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很(不均衡)。
3、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这里是我国农、林、渔业的主要分布区,土地利用程度很高。
其中,南方耕地以(水田)为主,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
(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
4、(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
5、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6、(土地)是立国之本。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7、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落实。
第三节水资源1、通常把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
2、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丰沛。
3、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措施之一是(兴建水库)。
4、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5、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6、我国的(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1、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3、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是(铁路运输)运输。
4、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两大组。
5、东西铁路干线主要有三条(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6、南北铁路干线主要有五条(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北同蒲-----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7、青藏线东起(西宁),西至(拉萨)。
第四章第二节农业1、(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2、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本身)。
3、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4、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农业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现代化。
5、我国四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牧区)。
6、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7、我国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农业的南北差异明显。
以(秦岭—淮河)为界,该线以北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以南地区耕地为(水田),主要种植(水稻)等。
8、走科技强农之路(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9、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宜林则林)。
10、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宜粮则粮)。
11、这里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12、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第三节工业1、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2、(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3、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盒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4、目前,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5、21世纪以来,我国加强工业研发,鼓励加强工业研发,鼓励技术创新,努力打造国产品牌,正在向(制造业)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