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 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参考教案(第2课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参考教案(第2课时)
《东南亚》参考教案(第2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审批人
审批意见
课题
2.1东南亚(2)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矿产品的分布。
2、掌握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和在各国中的经济地位
方程与方法
进一步训练读图能力和对比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东南亚各国经济的特点,从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形式上的差异
4.锻炼学生读图解题的能力,养成学生读图解题的习惯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知识,最后综述东南亚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作业布置
必做
地理填充图
选做
板书设计
东南亚(2)
矿产资源
粮食作物
热带经济作物
课后小记
大家知道泰国的香米吗?他与我们我家产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味道很好,泰国就在东南亚,那么东南亚还有哪些物产呢?
板书:(四)富饶的物产
三、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阅读地图的方法必须先看图例。
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图,分析书38页图2-6东南亚的物产分布。通过名称引起学生兴趣。
2.总结:
(1)矿产资源:石油、锡
石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锡:马来西亚是世界上锡产量最多的国家
(2)粮食作物:水稻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热带经济作物:简单介绍。
(4)天然橡胶: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分居世界前三位。
油棕(棕榈油):泰国的棕榈油产量和出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椰子(椰油):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

《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重要性。

(2)了解东南亚的热带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和矿产资源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将地图上反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繁荣作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位。

(2)富饶的物产。

【教学难点】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位;华人华侨的贡献。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提问:东南亚地处哪两个大洲和哪两个大洋之间?地理位置如何?(学生回答问题)明确:东南亚位于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地处中部“十字路口”的位置。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近东南亚,去了解一下当地的地理事物和资源物产。

二、新课学习(二)马六甲海峡(1)地理位置与范围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的位置。

展示马六甲海峡示意图提问: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在哪里?(学生回答)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全长1080千米,水深25~200米,有利于航运。

马六甲海峡东南端的新加坡港,是世界著名的海港。

播放视频:《马六甲海峡》,展示“花园城市”——新加坡图片活动1:1.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学生回答)明确: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2.马六甲海峡航运非常繁忙,但是航道较窄,还有礁石和小岛,影响海上交通安全。

如果要开辟一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航线,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并说出理由。

(学生讨论回答)明确:可以考虑在克拉地峡开挖运河。

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教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教案(新版)湘教版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东南亚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东南亚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东南亚问题。
1. 地理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经济发展状况等基本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应用能力。
2. 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从地图、图表、文字等不同来源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能力。
3. 思维品质:通过分析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等条件,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因果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3. 素质层面: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可能不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4. 行为习惯: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形成了不同的学习习惯,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东南亚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东南亚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教案

(新)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1《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自然环境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2、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掌握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地位4、了解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重要的矿产的分布及人口分布的简况5、使学生通过分析东南亚的重要的地理位置,推理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运输地位6、让学生运用地图分析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组成范围国家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位。

2、难点:通过读图分析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不同地形特征。

三、教学课型新授课四、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思考图文结合分析师生合作解决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景观导入: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

设疑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地区”在整个初中地理课程的位置,做到对课程结构的心中有数(见课件)。

观察:展示图片“东南亚地形”图,观察其组成,中南半岛(提醒注意中南半岛西南面还有个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哪些岛屿)。

范围地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亚洲的东南部海陆位置:亚洲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南接大洋洲,西濒印度洋为邻。

纬度位置:10°S ~23.5°N(北回归线)之间。

设问思考:展示图片,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带(热带)?国家图片观察:展示“东南亚政区”图。

中南半岛:有哪几个国家?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按照由东向西顺序)?内陆国有?马来群岛:有哪几个国家?地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国家有(马来西亚)?地跨两大洋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总共有11国家。

马六甲海峡两岸的国家有哪些?东南亚这些国家的首都分别是哪里?又分别位于哪条河流附近?地形和河流中南半岛:发现问题:河流有哪些?发现什么规律(流向,大小—大河)?引导分析:为什么流向由西北向东南?回顾知识:亚洲地形特征(中间高四周低)?发散思维:东亚河流流向(一江春水向东流—太平洋)?南亚河流流向(恒河与印度河—印度洋)?北亚河流流向(俄罗斯—北冰洋)?东南亚河流流向?补充: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湄公河流经那些国家?在哪个国家注入海洋?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发现什么规律(流向,大小—小河)?讨论思考:在大河的下游会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对比总结: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河流特点:中南半岛: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特征:上游水流湍急,下游缓慢,多自北向南流马来群岛:地形特征: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平原较少,火山地震频繁河流特征:河流短小而湍急,多呈放射状讨论思考:东南亚适合人口居住否(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为什么?教师引导:从地形、气候、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等角度思考。

《东南亚(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材分析东南亚是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材中“了解地区”部分的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环境,比如地理位置及重要性、东南亚构成、地形与河流、气候和自然灾害,以及东南亚的人文地理环境。

本节课在教材编排上分为“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富饶的物产”、“我国的近邻”四部分,实际分别涉及到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理位置、国家、地形、河流、气候、物产、海运、城市、人口等,地名多,知识点琐碎,核心内容是以上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教与学的活动中应重视拐顺各要素的关系,重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1.记住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知道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作物和矿产及其分布状况。

3.了解东南亚国家和首都分布,能举例说明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4.了解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的繁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东南亚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教学难点】1.东南亚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东南亚居民中华人的比例?。

【新课展开】(过渡)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东南亚的人文情况以及经济状况。

首先我们来学习东南亚的国家、城市和人口情况(板书)四、国家、城市和居民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空白处。

东南亚为世界人口_______区之一,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和____________,人种以________人种为主,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这些华人主要来自中国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省。

——内容简单,让学生阅读课文完成,然后抽学生回答即可。

(板书)1.居民人口稠密集中于平原与河口三角洲黄色人种为主华人华侨密集(过渡)你了解东南亚的国家吗?你知道东南亚有多少个国家吗?结合课本,认识东南亚的11个国家。

湘教版七下第七章第1节《东南亚》 第2课时 教案

湘教版七下第七章第1节《东南亚》 第2课时 教案

湘教版地理七下第七单元第2节《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2.请说一说,东南亚富饶的物产有哪些类型?出示东南亚物产图:提示学生:阅读图例。

【追问】(1)哪些国家的热带经济生产量较大?拓展材料:橡胶树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1876年,西方殖民者把橡胶树引种到东南亚,营建了许多橡胶种植园。

由于东南亚的气候、土壤条件十分适宣橡胶树的生长,更重要的是有大量麻价的劳动力,加上集中种植和科华管理,使东南亚橡校产量很快超过了南美洲。

目前,东南亚的橡胶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都是橡胶生产大国。

(2)请找出东南亚主要的稻米生产国。

(3)找出中南半岛水稻的主要产区,说出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类型。

议一议东南亚地区种植水稻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温馨提示]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需要大量的水分。

此外,平坦的地形也有利于水稻种植和农田管理。

出示资料图:补充:人文条件——劳动力: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经验:种植历史悠久。

1.东南亚的国家有哪些?出示东南亚国家分布图:(1)读图,找出东南亚有哪些国家?他们的首都是哪些城市?补充—群岛国家: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文莱——斯里巴加湾市;菲律宾——马尼拉;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东帝汶——帝力(2)找出东南亚哪些国家是内陆国?哪个国家是面积最大的?哪些国家是与我国相邻的?2.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什么?它流经哪些国家?注入哪个海洋?补充:湄公河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有”亚洲多瑙河”之称。

3.填写下列各国首都以及流经那里的河流名称。

4.观察中南半岛城市分布的特点,并举例说出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补充:古代时,河流还为城市提供防卫功能。

追问:河流对城市的发展有没有弊端?河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易危害两岸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再追问:城市的发展会不会对河流产生影响?5.提问:你认识这些明星吗?出示梁静茹、林俊杰等明星的图片引出这些东南亚人的祖籍是中国。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后,对东南亚地区进行深入学习的开始。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学生地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东南亚地区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提高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地球、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

2.难点:对东南亚地区地理特点和人文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表、实物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南亚国家或地区,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东南亚地区的地图、图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南亚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教版七下地理7.1东南亚教学设计2

湘教版七下地理7.1东南亚教学设计2

湘教版七下地理7.1东南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下地理7.1东南亚教学设计2主要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与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与中国在各方面的联系,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亚洲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东南亚的部分国家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与民族等方面的认识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东南亚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与民族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会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与中国在各方面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周边国家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与民族等情况。

2.难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与中国在各方面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情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经济发展、人口与民族等特点。

3.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东南亚各国的发展差异,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好板书设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亚洲地理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东南亚。

2.呈现(10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展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情况,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

3.操练(10分钟)针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问题,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4.巩固(1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经济发展、人口与民族等特点。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东南亚精品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7.1东南亚精品教案

七年级下册地理7.1东南亚教案一、东南亚的位置、范围1、东南亚西临,东临,在和之间2、东南亚包括半岛和群岛,马来群岛包括、、、。

二、东南亚的自然环境读图2-1,观察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分析地形与河流的关系,回忆东南亚的气候,分析对农业的形象。

1、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①中南半岛北部地势,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大的山脉由向延伸,河流嵌入其中,形成、的地表形态这些河的大致流向是。

②中南半岛的河有、、、、。

③中南半岛河流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进入下游,水流,泥沙,形成,是重要的农业区。

2、马来群岛的地形与河流马来群岛大多数岛屿地势,山岭,平原,河流,多火山地震,这里有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之称。

二.展示目标 1.导入课题。

2.熟悉目标三.探究交流展示3、东南亚的气候及对农业的影响①中南半岛:气候,气候特征。

雨季:月至月,盛行风。

旱季:月至月,盛行风。

农作物一般在播种,收获。

②马来群岛:气候,气候特征。

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三、东南亚的国家读图2-3,找出东南亚的国家,与我国的邻国,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主要国家,完成课本 P36活动题4,记住重要过的首都及流经的河流①东南亚主要国家有共11个。

②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

③位于中南半岛的国家有位于马来群岛的国家有四.目标检测1、2004年12月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该海啸海域位于A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C 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2、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 伊洛瓦底江B 萨尔温江C 湄南河D 湄公河3、有“花园城市”之称的国家是A 菲律宾B 印度尼西亚C 新加坡D 马来西亚4、元旦前后,潍坊一代表团赴东南亚观光考察,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没有必要携带的是A 雨伞B 御寒衣物C 地图D 防晒霜4、有关中南半岛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中南半岛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与马来半岛共同组成东南亚B 中南半岛的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C 山河南北纵列分布,自西向东有湄公河、湄南河、伊洛瓦底江D 中南半岛大多位于热带5、东南亚的内陆国是A泰国 B缅甸 C老挝 D柬埔寨课堂小结课后反思:。

7.1《东南亚》第2课时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7.1《东南亚》第2课时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

2.1《东南亚》第2课时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中国建设中的贡献。

2.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以及锡、石油两种重要矿产的分布。

3.学会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难点分析自然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教学突破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一个较抽象的问题,学生较难理解,教学中利用录像、图片等直观、形象的手段,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热情,强烈的好奇心会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东南亚地区的地形图、政区图、物产分布图,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教学步骤(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一、东南亚的居民二、东南亚的物产本课总结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不仅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居民和经济特征也有很大的差异。

中南半岛(特别是半岛南部)人口密集,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和稻米;马来群岛大多数人口稀少,印尼、马来西亚和文莱矿产资源丰富。

板书设计(接第一课时)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居民和经济特征一、东南亚的居民1.东南亚人口分布不均:大河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交通便利农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因此为人口稠密区。

各大岛沿海平原热带雨林地区广大山区过于湿热,因此为人口稀少区。

2.东南亚是海外华人最大的聚居地二、东南亚的物产天然橡胶泰国1.热带经济作物:油棕—棕榈油椰子—椰油------ 菲律宾2.粮食作物:稻米(泰国、缅甸、越南)锡------马来西亚3.矿产:石油----印尼、马来西亚、文莱)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认真观察东南亚主要农产品和矿产有什么共同特点,讨论:东南亚经济发展特点及形成原因?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东南亚今后的经济发展方向?教学探讨与反思1.本节课的学习始终围绕各类地理用图展开,教学中应用到地形图、政区图、物产分不图、人口分不图、气候类型图、气温降水统计图等多种图表,对每一幅图的使用都应采用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方法进行分析,在反复的强化练习中,学生用图能力才能得到了提高。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东南亚教案2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东南亚教案2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

东南亚(2)而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形式上的差异。

新课导入展示东南亚地区人民生活的图片,带领学生们体验东南亚的生活。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预习导学感谢同学们上节课的辛勤考察,我们大家对东南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出发了。

不过,我们到那去要知道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会品尝到哪些美食,还要了解是否会有语言障碍、可能突发的自然灾害等.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东南亚的农业、旅游、居民和自然灾害。

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题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谐师生关系。

互动探究探究一:马六甲海峡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读图小组讨论:为什么称东南亚为“十字路口”?通过读图得知: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

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

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

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X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通过读图、识图、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通过教材中的插图及教师提供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马六甲海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讨论: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的“咽喉”?教师点拨: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可以控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

自主探究:如果要开辟一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航线,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并说出理由。

通过克拉地峡开凿运河,航线将变短,更加便利。

通过其他海峡,可以缓解马六甲海峡的压力。

探究二:富饶的物产看图,找一找下列物产的分布2.粮食作物:水稻3.矿产:石油、锡矿教师讲述: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蕉麻峡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利用图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读图自主探讨问题,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东南亚》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东南亚》教学设计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 东南亚》教学设计(新版)湘教版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1 东南亚》章节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以及主要国家等内容。

本章节内容较为丰富,旨在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南亚作为一个具体的地理区域,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东南亚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以及主要国家等内容。

2.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

2.东南亚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以及主要国家。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国家分布等。

2.案例分析法:通过介绍东南亚的典型国家,让学生了解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等情况。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东南亚的认识和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东南亚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东南亚典型国家的案例资料。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利用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

2.呈现(10分钟)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等情况,让学生对东南亚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东南亚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讨论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东南亚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进行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的热点问题,如一带一路、东南亚合作等,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东南亚》(第2课时)学案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7.1《东南亚》(第2课时)学案 (新版)湘教版

《东南亚》学案(第2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课本P36教材文字,结合图7-6,了解东南亚的主要物产分布。

2.读图7-8,了解东南亚的主要国家,知道东南亚是华人分布的集中区域。

学习过程.东南亚包括和两大部分,其中,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填出图中字母代表国家的主要物产:B ,C ,D 。

.东南亚具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其中吴哥窟位于(填E或F)。

该地区目前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其吸引中国游客的优越条件有【拓展阅读】南洋群岛火山风光南洋群岛山岭很多,地形崎岖,由于群岛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很不稳定,常有火山活动现象。

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利用它的火山风景资源,大力发展国际旅游,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子。

例如有“千岛之国”称谓的印度尼西亚,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78座,是全世界活火山最多的国家。

观赏火山的壮丽景色,是印尼开展的重要旅游活动之一。

该国被称为“诗之岛”的巴厘岛,就是融绮丽的热带风光、雄伟的火山群景观与具有东方色彩的文化艺术于一体的著名旅游胜地。

菲律宾全国有火山52座,其中活火山11座。

驰名的火山旅游胜地有塔盖泰的塔尔湖及火山、吕宋岛南端的马容火山和阿波火山等。

前者在马尼拉南部56公里处,它由一个长24公里、宽14公里、水深170米、面积达244平方公里的巨大火口湖和湖心火山岛所组成。

湖中的塔尔火山仅有300米高,山中间又有一直径约1100米的小湖,形成世界罕见的湖中有山、山中有湖的天然景观。

塔尔湖湖畔耸立着一座座淡雅别致、设备齐全的旅馆,游人伫立湖边可欣赏秀丽静谧的湖光山色和烟雾弥漫的火山奇景。

马容火山为菲律宾最大的活火山,也是世界上造型形态最完美的火山之一。

海拔2416米,周长138公里,呈圆锥形,顶端为熔岩覆盖,色彩灰白。

从远处眺望,山上云烟缭绕,烟雾腾腾,美丽如画。

1616年以来,火山先后爆发过20多次。

其中1814年的火山大爆发,使山坡卡格萨瓦教堂变成了一座历史遗址。

7.1东南亚(第2课时)-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案(湘教版)

7.1东南亚(第2课时)-2020-2021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案(湘教版)

口国。

5、石油、天然气和锡在东南亚的矿业中占据突出地位。

主要石油产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莱等;_________、马来西亚等国的锡产量居世界前列。

6、东南亚有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东帝汶十一个国家。

其中与我国在陆上接壤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泰国的首都是_________;印度尼西亚的首都是__________。

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有“花园城市”之称的国家是。

7、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最集中的地区。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我国_______一带,特别是_______、_______两省,有大量劳动力“__________”谋生,他们及其后裔成为东南亚华人和华侨的主体。

四、教师讲评
(一)读教材读图7-4马六甲海峡图,日本在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二)中南半岛是水稻种植的主要产区,从地形和气候方面分析有有利的自然条件。

五、练习巩固(导学案)
六、课堂检测
读东南亚图
(1)东南亚位于洲与大洋洲,E
洋与
F 洋的十字路口,
(2)F是海峡,位于马来半
岛和D 岛,是十字路口的咽喉。

G 河。

(3)B是(国家),被称为“花
园城市”。

本地区(国家)有
“千岛之国”和“火山国”之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2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东南亚》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了解东南亚地区的地理特点、人文风情和资源状况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资源和人文风情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东南亚地区。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南亚作为一个相对陌生的地区,学生对其地理、气候、国家和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可能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了解东南亚地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准确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资源和人文风情等;学生能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分析东南亚地区的发展特点和优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和探究活动,提高地理信息获取、分析和运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资源和人文风情等。

2.教学难点:东南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究东南亚地区的地理特点、国家和文化等。

3.合作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探究活动法:设计一系列地理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材、地图、图片、视频、PPT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良好的网络环境。

7-1东南亚(第2课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课件(湘教版)

7-1东南亚(第2课时)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备课课件(湘教版)

柬埔寨吴哥窟
缅甸仰光大金塔
缅甸80%的人口信奉佛教, 据统计,该国现有佛塔10万多座, 平均300多人一座。因此,缅甸 又有“万塔之国”的美称。
中国的近邻
新加坡鱼尾狮夜景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中国的近邻
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塔
马来西亚美人鱼岛
中国的近邻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双塔大楼——双子星塔
中国的近邻 分析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
中国的近邻
华人与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国家 华人人口数 占全国比重
新加坡 泰国 越南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菲律宾 柬埔寨 文莱 缅甸
240万 600万 96万 600万 560万 140万
30 5万 90万
77% 11% 1.3% 3.5% 25% 2% 3% 18% 2%
下南洋
中国的近邻
越南下龙湾
2.东南亚国家唯一的内陆国是( A )
A.老挝
B.柬埔寨
C.缅甸
D.泰国
3.人们常以“凡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来形容华人的数量之多和分布之广。世
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是( C )
A.北美
B.北非
C.东南亚
D.南亚
岛国: 菲律宾、新加坡、 印度尼西亚
中国的近邻
填写下列各国首都以及流经那里的河流名 称,举例说出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国家 越南 老挝 柬埔寨 泰国
首都 河内 万象 金边 曼谷
河流 红河 湄公河
湄公河 湄南河
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 的交通;古代时,河流还为城市提供防卫功能。
中国的近邻
橡胶树上的橡胶能制造轮胎、高科技武器、 航天材料、气垫船、胶带、密封垫圈、胶板、 救生用品等。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教案2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教案2 (新版)湘教版

第七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
教学目标:
1、东南亚的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
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4、东南亚的风景
重点和难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教学准备:
1、东南亚地图;
2、自制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1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东南亚
一、地理位置
纬度
海陆
二、气候
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对比)
共同特征:湿热
三、农业
水稻气候
人口集中,耕地少
热带经济作物
四、地形特点(中南半岛)
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伸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五、河流
上游:多为峡谷,水流湍急―――丰富水能资源
下游:平坦开阔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有利农业生产六、城市分布――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原因:
七、华人、华侨集中
华侨:中国国籍
华人:外国国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东南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运用地图,掌握东南亚物产的分布。

3.掌握东南亚人口分布特征,说出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密切联系。

4.了解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开发和繁荣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材料的引入,引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认知水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寻找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特征和成因的能力,初步掌握认识一个区域的方法。

通过学生分析地形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东南亚主要物产及其分布。

2.东南亚人口分布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
东南亚华人华侨对所在国家建设及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读图分析法、小组交流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准备各种有关东南亚的图文、图表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以一些农业生产的图片导入,利用多媒体播放这些图片,如下:
教师:大家知道这些图片分别代表了东南亚哪些农作物?
学生:水稻、茶叶、椰子、油棕
教师:东南亚繁多的热带作物,于这里的气候密切相关。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入本课时的学习。

导入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一、富饶的物产
教师:东南亚是一片富饶肥美之地,主要物产有哪些呢?出示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学生分别回答展示的农作物类型。

教师总结:东南亚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天然橡胶、棕油、椰子、椰油、
蕉麻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引导学生读图7.20“东南亚居民喜食米饭”、图7.21“东南亚的梯田”、图7.23“东南亚的橡胶种植园”、图7.24“东南亚的油棕种植园”,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农业生产以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形成对东南亚农业生产特色的直观印象。

读图7.22“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说出东南亚的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分布。

并设计成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
材料东南亚主要物产分布图
问题:
1.东南亚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种植这种作物具有哪些有利自然条件?
2.东南亚有哪些主要矿产?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参考答案:
1.水稻。

东南亚具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河流下游多平原。

各国普遍种植水稻。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2.东南亚的石油、天然气和锡储量和产量丰富。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出产石油较多;泰国、马来西亚的锡产量大。

过渡:富饶的东南亚,是我国的近邻。

二、我国的近邻
出示东南亚位置与国家图,设计成自主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二
材料1 东南亚国家分布图
材料2湄公河示意图
问题:
1.在材料1图中找出东南亚的11个国家,说出东南亚哪几个国家与我国大陆接壤。

2.读材料2图,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的名称叫什么?它流经哪些国家?注入哪个海洋?
3.填写下列各国首都以及流经那里的河流名称,举例说出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1.与我国陆上接壤的国家是缅甸、老挝、越南。

2.湄公河,在东南亚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

3.从上到下依次为:河内,红河;万象,湄公河;金边,湄公河;曼谷,湄南河。

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河流为城市提供便利的交通;古代时,河流还为城市提供防卫功能。

承转:东南亚是我们的近邻,也是世界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让学习阅读材料内容,了解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了解华人和华侨的祖先在解放前由中国的广东、福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历史。

学习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弘扬华人、华侨的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精神。

读图7.29“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比重”,使学生了解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在教学中,还可以播放一些有关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和华侨生活情况的录像,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读图7.30“东南亚的旅游胜地”,了解东南亚美丽的热带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了解东南亚各国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完成活动1和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近些年来中国人到新、马、泰等国家旅游成为一大热点,说明了什么?这可以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说明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蓬勃发展;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必将促进东南亚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了解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基本特征,尤其是日本如何根据本国国情,扬长避短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选择题
1.东南亚的国家中,属于内陆国的是()
A.越南 B.老挝 C.柬埔寨 D.泰国
2.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为()
A.红河 B.怒江 C.雅鲁藏布江 D.澜沧江
3.泰国的稻田主要分布在()
A.湄公河三角洲 B.湄南河三角洲
C.伊洛瓦底江平原 D.红河三角洲
4.马六甲海峡沿岸的三个国家是()
A.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
B.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
C.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
D.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
5.东南亚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是()
A.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
B.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
C.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
D.泰国、越南、缅甸
参考答案:
1.B
2. D
3.B
4.A
5.D
板书设计
第一节《东南亚》第2课时
一、富饶的物产
1.主要农作物
2.主要矿产
二、我国的近邻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1.自然景观
2.名胜古迹
3.风土人情
思考题
请说出河流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有哪些?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题。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