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_付阳

合集下载

爱情的心理学解析恋爱中的心理机制

爱情的心理学解析恋爱中的心理机制

爱情的心理学解析恋爱中的心理机制爱情作为一种情感,是人类生活中最为重要和复杂的一部分。

它涉及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并受着心理机制的调控。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爱情的心理机制,探讨恋爱中的心理过程。

一、爱情的初期阶段在恋爱初期,人们通常会感到心跳加速、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和浪漫的情感。

这是由于爱情激素的作用,如多巴胺和催产素。

多巴胺是一种与奖励和愉悦相关的神经递质,它会引起一种欣喜的感觉和渴望。

催产素则在亲密的接触中发挥作用,增加亲密感和依恋。

此外,在爱情初期,人们会出现对对方过度关注的现象,常常想起对方的好处,而忽视其缺点。

这种现象被称为“追求者效应”。

追求者效应与批判性思维的减少有关,人们更倾向于将对方想得完美无缺。

同时,由于热恋期的浪漫和激情,人们往往对潜在的问题视而不见。

二、爱情的中期阶段在恋爱中期,人们逐渐进入到一种更为稳定和深入的感情阶段。

这一阶段,亲密感和依恋成为主要心理机制。

亲密感涉及到对对方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而依恋则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依赖和归属感。

亲密感和依恋是建立在长期互动和共同经历的基础上的。

这种心理机制在恋爱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增强夫妻或伴侣的情感连结,促进情绪的交流和共享。

同时,依恋与亲密感也与个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有密切关联。

三、爱情的稳定阶段在恋爱经历了初期与中期的蜕变后,人们进入到一种更为稳定和持久的恋爱阶段。

在这一阶段,理性和批判性思维逐渐恢复,人们开始更加客观地看待对方。

爱情激素的分泌减少,心理机制逐渐转变为长期稳定的亲密感和依恋。

在稳定阶段,人们需要通过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来维持恋爱关系。

这种心理机制促使双方努力维系关系,并通过互相支持和沟通来稳固感情基础。

此外,包容和宽容也是维持稳定恋爱的重要因素,人们需要学会接受对方的缺点和不足。

四、恋爱中的心理需求在恋爱中,人们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需求。

首先,人们需要被爱和被关注,希望得到对方的肯定和赞美。

这种需求与人类的自尊心有关,得到他人的喜欢和认同可以增强自我价值感。

产生爱情的科学原理

产生爱情的科学原理

产生爱情的科学原理产生爱情的科学原理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话题,涉及到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爱情。

爱情是指两个人之间建立起的一种深厚情感和强烈吸引力的关系。

它包含着情感、性欲、亲密和承诺等维度。

而爱情的产生和维持离不开以下几个科学原理:1. 激素的作用:激素在爱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两个人相爱时,大脑会释放出多巴胺、内啡肽以及催产素等神经递质,这些激素会让我们感到兴奋、快乐和亲近。

其中,多巴胺是一种使人感到快乐和满足的激素,也被称为"幸福激素",当我们与另一个人感到亲密和满足时,大脑会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强化我们对对方的感情。

2. 相似之处吸引理论: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人们更容易被与自己相似的人所吸引。

这是因为我们更容易与相似的人建立共鸣和连接,我们会觉得彼此更容易理解和互相支持。

相似之处可以包括兴趣、个性特点、价值观等。

3. 互补性吸引理论:与相似之处吸引理论相反,互补性吸引理论认为人们更容易被与自己不同的人所吸引。

这是因为与对方的差异性可以带来新鲜感和刺激,使得我们愿意去了解和接触对方。

例如,一个胆小的人可能会被一个勇敢果断的人所吸引,因为他们互相补充对方的不足。

4. 爱的化学反应:爱情的产生还涉及到化学反应。

爱情中产生的多巴胺、血清素等物质会导致身体和情感上的变化。

例如,当我们看到喜欢的人时,多巴胺的释放会让我们的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皮肤变得敏感。

这些变化会使我们感到愉悦和兴奋。

5. 彼此共享积极经历:人们更容易爱上那些与之共享积极经历的人。

共同的积极经历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情感连结。

例如,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刻、共同克服困难或共同实现目标等,都能够增进彼此的情感和亲密感。

6. 约束理论:爱情的产生还与我们对关系的承诺程度有关。

当我们决定与另一个人建立长期稳定的爱情关系时,我们会更容易产生爱情。

这是因为我们对彼此的承诺和责任会让我们更愿意去投入和维护这段感情。

爱情生理因子

爱情生理因子
我再说些关于文化的一些东西,关于爱情的魔力。
这是一个听人转述的故事,应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研究生疯狂的爱上了另一个研究生,但是那个女生并不爱他,后来他们去一起参加一个在北京的研讨会。他从我们的工作中得知,如果你与某人一起做一些非常新鲜,可以使那人脑中的多巴胺之值上升,这样就很可能引致浪漫爱情的出现。
你会爱上那个刚刚和你“一夜情”的人。同时伴随性高潮,身体还会产生 “后叶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这些都是与“依赖”相关的激素,这就是为什么你与别人发生关系之后,你会感觉到自己和她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但是这三个情感系统,并不总会绑在一起,你对相处了很久的一个伴侣有很深的依赖和责任感,同时你又强烈的爱着另外的人,同时你可能对第三个人产生性欲,简单的说,我们能在同一时间爱很多人。
因为他决定把科学应用到实践中去,所以他约这个女孩一起坐黄包车,我自己从来没坐过黄包车,他们穿梭在巴士和卡车之间,非常的新奇也非常的嘈杂,男生觉得这样会增加女孩脑中的多巴胺,是女孩爱上他,一路上,那个女孩兴奋的叫着,靠着他,愉悦的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一小时后他们下了黄包车,那个女孩举起她的双手问道:“太刺激了,感觉太好了”“那个车夫好帅啊”。这就是爱情的魔力,在结束时我要说,在百万年前,人类就发展出三个大脑系统。性欲,爱情和对长期伴侣的依赖,这些循环系统深深扎根于人类的大脑中,它们将与人类一起长期共存,这就是莎士比亚说的“尘世的烦恼”。
产生爱情的那些生理因素
心理引言:当我们晚上躺在床上时,我们可以想着对某人的依赖感,再感受着与某人的浪漫爱情,在你的头脑中仿佛在开一个小组会议,因为你需要做一个选择。每个人都知道,多巴胺是与浪漫爱情联系的。 ——心灵咖啡网三个大脑系统中性,浪漫爱情,和依赖并不是总是结合在一起的,顺便说一下,他们是可以同时存在的,这就是为什么偶然的性爱也不是那么随便的,随着性高潮的到来,你的身体会释放多巴胺,多巴胺是和浪漫爱情联系在一起的。

浪漫爱情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浪漫爱情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5, 5, 1-6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5 in Hans. /journal/ap/10.12677/ap.2015.51001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NeuralMechanism of Romantic LoveHongwen Song, Yang Liu, Juan Kou, Zhiling Zou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Email: 2366872585@Received: Nov. 18th, 2014; revised: Dec. 11th, 2014; accepted: Dec. 22nd, 2014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AbstractRomantic love,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affective states,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s of mankind. Romantic lov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survival, re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Understanding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romantic love will be helpfu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hysiological of marriage crisis and rela-tionship disorder. 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romantic love.KeywordsRomantic Love, Dopamine, Vasopressi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浪漫爱情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宋洪文,刘洋,寇娟,邹枝玲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Email: 2366872585@收稿日期:2014年11月18日;修回日期:2014年12月11日;录用日期:2014年12月22日摘要浪漫爱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感状态,通常将浪漫爱情看成是催动人类成功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之爱解读爱情背后的心理学机制

心理学之爱解读爱情背后的心理学机制

心理学之爱解读爱情背后的心理学机制心理学之爱:解读爱情背后的心理学机制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最为复杂和令人着迷的情感之一。

无论是古代文学中的悲壮爱情故事,还是现代社会中的浪漫爱情剧情,都深深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然而,爱情的本质是什么?爱情背后的心理学机制又是如何运作的呢?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如此神秘而充满深意的爱情进行解析。

一、互相吸引的心理基础爱情起源于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吸引,而这种吸引的心理基础主要来自于人类天性中的两个方面:相似性和互补性。

相似性是吸引的一大关键因素。

人们更容易对与自己有相似观念、背景和兴趣爱好的人产生好感。

这种吸引的心理基础可以追溯到心理学中的“认同理论”,即人们倾向于与那些与自己认同的人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此外,互补性也是吸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互补性指的是两个人在性格、技能、兴趣等方面互补对方的特质。

互补性可以提供更多的和谐以及新鲜感,从而增加双方对彼此的吸引力。

二、爱情的化学反应当两个人彼此吸引并建立了感情联系后,他们经历的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变化被称为“爱情的化学反应”。

在心理学中,爱情可以被归类为一种强烈的“情感依恋”。

这种依恋主要通过多巴胺、催产素和氧化氮等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实现。

多巴胺是一种与奖赏和快乐感相关的神经递质。

当我们与爱人在一起时,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会急速上升,使我们感到高兴和兴奋。

这种多巴胺的释放会加强我们对伴侣的依赖感,并增加对伴侣出现的反应时间。

催产素是一种与信任和亲密感相关的神经递质。

当我们与伴侣亲密接触时,催产素的释放会增加对伴侣的信任程度,并提高对伴侣的满足感。

氧化氮是一种与性欲相关的神经递质。

它的释放会增加性欲,从而进一步促进两个人之间的亲密行为。

三、爱情的发展与维系一旦爱情开始了,它需要一些特定的心理过程来促进其发展和维系。

心理学中的“接受度”理论指出,人们对那些以积极态度接受自己的人更容易产生爱情。

相反,如果感到自己被拒绝或不被接受,我们很可能对对方的吸引力产生怀疑甚至减弱。

生物学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及相关实验证据概述

生物学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及相关实验证据概述

生物学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及相关实验证据概述林允珊!谢香芹!胡!薇!!!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B$7$D "摘!要!本文概述了生物学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及相关实验证据$强调了催产素在维系,爱情-中的关键作用#关键词!爱情反应链模型!催产素!基因!亲密关系!"生物学爱情的发现生物学爱情是指生物体之间的长期亲密关系#'T )02+&7'等人综合前人研究提出+生物学爱情的形成$包括两个不可或缺的生物学过程+首先$是爱情发生的过程$即由性欲所致的相互吸引$如动物之间通过嗅觉%人类之间通过视觉及谈吐等相互吸引$进而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其次$是爱情维系的过程$即由依恋而建立的长期陪伴过程#神经生理学实验结果&#$"'显示$生物学爱情为不同的激素和神经递质所驱动$并使恋爱个体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如+性欲主要被性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所驱动$而吸引主要为肾上腺素%多巴胺和五羟色胺所驱动(故在由性欲所致的相互吸引过程中$恋爱主体表现出遇到心上人时冒汗等生理反应!由肾上腺素增加所致"$在宏观上表现出精力增加%睡眠或食物的需要降低%注意力集中并能够在恋爱关系的细节中寻找到快乐等行为!由多巴胺增加所致"$在微观上则具有有关爱人的想法不断涌入其思维的表现!由五羟色胺降低所致"(而依恋主要为两种垂体后叶激素即催产素和加压素所驱动$催产素是在性爱过程中所释放的激素$而后叶加压素则是在性爱后才释放的激素$故在性关系后$伴随着催产素和后叶加压素的增加$,配偶联结-!/-T +]Y*.6T .,"形成$导致情侣长相厮守$进而建立长期陪伴#上述行为特性显示$性欲%吸引和依恋是分别基于截然不同但相互关联的大脑系统$而且它们以特殊的方式相互作用$用激素和神经递质调节着繁殖行为$即有着明确的生物学目标)))繁衍后代$且并非人类所特有#因此$科学家推测+生物学爱情是由基因决定的#那么$与爱情发生与维系相关的基因主要有哪些0这些基因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0("来自动物实验的证据除人类外$动物同样拥有爱情$如单配偶草原田鼠!5*.*,-5*I)/+-T +T 2S *42)"$严格遵循一夫一妻制!下文称之为爱情田鼠"$可作为探究生物学爱情的发生与维系的实验材料#为了对照研究$科学家找到了爱情田鼠的近亲$多配偶的草甸和山地田鼠!/*4V ,-5*I)52-6*^-.65*.1-.2S *42)"!下文称其为,花花公子-田鼠"#这两种在爱情中行为截然不同的田鼠到底有什么不同呢0对田鼠的神经解剖学和转基因研究&?'显示+田鼠的,配偶联结-系统是以荷尔蒙激素!催产素或加压素"为基础的(荷尔蒙激素受体在爱情田鼠相关脑区的分布数量显著多于花花公子田鼠(为探明是否是激素受体数量决定着个体对配偶的忠诚度$科学家进一步将相关受体!如催产素受体或加压素受体"的基因转入,花花公子-田鼠相应的脑区如腹侧苍白球!S 2.1+-4/-44T 6I5$`&"中$人为增加相关激素受体数量$基因改变后的,花花公子-田鼠$其行为立刻发生了改变$与爱情田鼠的行为完全一致$形成了稳定的,配偶联结-(相反$给爱情田鼠的大脑注入一种化学物质$阻断垂体后叶催产素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爱情田鼠会很快抛弃曾经深爱过的伴侣而胡乱交配#对啮齿动物的神经解剖学和药理学研究&B '证实$中枢多巴胺系统尤其是中脑边缘多巴胺环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世纪?$年代$当青霉素用于临床时$有人预言人类征服病菌已不远了$谁知青霉素的应用却使致病菌产生了抗药性$在抗生素和病菌的相互选择下$使之向前发展进化#)"意义通过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才使得生物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形成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性(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得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从而产生了生物的多样性#由此可见$只有生物与环境保持和谐统一$才能使生物和环境共同发展%协同进化$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主要参考文献&7'陈!敏8浅谈,协同进化-&Q '8生物学通报$#$$"$"D !?"+"78&#'李!难8进化论教程&A '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7KK$+"GG "GD8&"'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8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A '8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7$$8&?'林道之8生命与气候共同进化&Q '8大科技$#$$#!#"+78#*K C *生物学教学#$#$年!第?B 卷"第G 期在建构%表达和维系一夫一妻制的配偶联结中起重要作用#另有研究&C'表明$催产素!或加压素"与由神经递质多巴胺驱动的奖励和强化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可卡因和海洛因等药物使人产生快感和成瘾的电路一样# )"来自人类的实验证据>-+124)和J2fT&G'首次使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3A(="分析发现$当处于恋爱中的人看到爱人照片时$脑岛中部%前扣带皮层$双侧尾状核和壳核等脑区被激活$而后续的中枢神经生化研究结果显示$这些被激活的脑区有着丰富的后叶催产素%后叶加压素和多巴胺受体的区域$同时也是这些激素被大量释放的区域#与此研究一致的是$'T)02+研究组&"$D'发现处于恋爱早期的人们在观看爱人照片时$右腹侧被盖区和右尾状核被激活#这些脑区富含多巴胺$通常被认为是奖赏系统的核心脑区$这些结果提示$爱情并非是一种特定的情绪$而是一种奖赏%一种动机#后叶催产素是一种神经肽$它与后叶加压素是下丘脑垂体)))垂体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神经递质对伴侣亲密关系的形成至关重要&K'#同样$众多实验显示$当母亲观看其孩子照片时$其大脑奖赏区域的多巴胺是活跃的#因此科学家推断$人类配偶的观念可能是由调整潜在的亲子配对的大脑机制进化而来#+"爱情反应链 多巴胺 催产素 多巴胺的正反馈模型无论是田鼠的,配偶联结-$还是人类伴侣亲密关系$都与催产素!或加压素"和多巴胺等激素有关(那么$这些物质对人类爱情的作用机制又是怎样的呢0科学家通过鼻内给药直接操纵催产素!或加压素"系统来研究这些神经肽在调节人类社会相互作用中的潜在作用&7$'+把催产素做成鼻喷剂$使之通过受试者鼻黏膜的吸收直接进入大脑$同时$让受试者看包括其伴侣和大量漂亮异性的照片$检测结果显示$受试者的目光停留在自己爱人照片上的时候$大脑的活动最兴奋$与最开心时刻的大脑活动一样#可见$催产素的刺激并不能产生爱情$却能加深跟自己长相厮守的伴侣之间的感情#换言之$增加催产素$能够增进感情$而缺乏催产素$则爱情无法维系#那么$催产素为什么能维系爱情呢0科学家以失去爱人的闷闷不乐的爱情田鼠为实验材料$将催产素基因导入其大脑的不同部位$仅当催产素基因被导入分泌多巴胺的神经细胞中时$这只郁闷的爱情田鼠马上开心起来$尽管笼子里仍然只有它自己(其实代替了爱人的只是它脑子里的催产素#这说明催产素带来爱情的本质$是通过促进多巴胺的释放$让恋爱个体愉悦开心#进一步研究&77'发现$相较雌性处女鼠和雄性鼠$已生产过的雌性鼠下丘脑的前脑室周围核!-.12+*S2.1+-4/2+T S2.1+T U I4-+.IU42I)$F`&`"中有更多的酪氨酸羟化酶神经元!9L d F`&`神经元"(在雌性处女鼠的9L d F`&`神经元中增加酪氨酸羟化酶!1V+*)T.20V6+*W V4-)2$9L"的表达$会增加催产素的循环$促进其母亲护理和恋爱行为(而9L d F`&`神经元的消融$则会降低催产素水平#9L d F`&`神经元和催产素神经元!%9d&`N"间存在单突触连接#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科学家建构了生物学爱情反应链的模型+首先$恋爱双方通过亲密的两性行为促进脑细胞分泌多巴胺$使恋爱双方开心愉悦进而产生感情(其次$多巴胺的释放通过突触传递给催产素神经元$促使催产素神经元分泌催产素(催产素会让大脑不停地分泌多巴胺$使恋爱双方持续开心愉悦$进而长相厮守$建立长期陪伴#!通信作者主要参考文献&7''=EL@(L@89026+T S21*4*S2+902.2I+-452U0-.T)53*+5-12 )242U1T*.&A'8M M E12+.Y2+,(Q$[2T)e$26)8902N2^&)V U0*4*,V*3O*S28N2^c*+f+c-42R.S2+)T1V&+2))$7KDK8&#''=EL@(L@$F(%N F$>(%[N O O8(*5-.1T U4*S2+F 5-55-4T-.Y+-T.)V)1253*+5-12U0*T U2&Q'8&0T4*)9(*VE*U >$#$$C$"C7+#7G"#7DC8&"''=EL@(L@$F(%N F$>(%[N O O8(*5-1T U4*S2+F.3A(= )1I6V*3-.2I+-452U0-.T)53*+5-12U0*T U2&Q'8Q:*5/N2I+*4$#$$B$?K"+BD C#8&?'<%N F O<E%NJ($c%R N HO Q8%W V1*U T.$S-)*/+2))T.$-.6102 .2I+*,2.21T U)*3)*U T-4T1V&Q'8EU T2.U2$#$$D$"##!BK$""+K$$K$?8&B'F(F H%N F>Q$EA@O9J@(A<$e O@A F N(($21-48<*^.+2,I4-1T*.*3102U F A&)V)125^T10T.102.IU42I)-U U I5Y2.))0244 T)T5/*+1-.13*+/-T+Y*.6T.,&Q'8L*+5>2Y-S$#$$?$?C+D?8 &C'c%R N HO Q8>2T.,0I5-.+4*S2+.2I+*)U T2.U2+2S2-4)-44&Q'8 N-1I+2$#$$K$?BG!G##C"+7?D8&G'>F(9@O E F$J@e=E8902.2I+-4Y-)T)*3+*5-.1T U4*S2&Q'8 N2I+*(2/*+1$#$$$$77+"D#K"D"?8&D''=EL@(L@$>(%[NO O$F(%NF$21-48(2^-+6$-66T U1T*.$ -.625*1T*.+2,I4-1T*.)V)125)-))*U T-126^T10+2j2U1T*.T.4*S2 &Q'8Q N2I+*/0V)T*4$#$7$$7$?+B7C$8&K'O=H L9e:$H(@[@Ne A$F A=:%Q F8A*+23+2_I2.1/-+1.2+ 0I,)-.60T,02+*W V1*U T.42S24)-+24T.f261*4*^2+Y4**6/+2))I+2 -.602-+1+-12T./+252.*/-I)-4^*52.&Q'8>T*4&)V U0*4$#$$B$CK+B#78&77'E:%99N$&(=H H@A$c=J L F(%$21-48F)2W I-44V6T5*+/0T U 0V/*10-4-5T U U T+U IT1U*.1+*4)5-12+.-4U-+2-.6*W V1*U T.)2U+21T*.&Q'8N-1I+2$#$7B$B#B!GBG$"+B7K B##8#*$G*生物学教学#$#$年!第?B卷"第G期。

男女之间的爱情是在大脑怎么产生的

男女之间的爱情是在大脑怎么产生的

男女之间的爱情是在大脑怎么产生的浪漫的爱情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

心理学上认为爱情是一种认知和社会现象,你知道男女之间的恋爱跟大脑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男女之间的爱情是在大脑怎么产生的爱情不过是人体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当我们遇到某个特别的人时,我们的大脑就会产生大量的荷尔蒙,使大脑与身体产生反应。

荷尔蒙是人体内具有某种特殊效应的物质,由内分泌器官直接分泌到血液之中,促使神经细胞发生化学反应,对人体产生作用。

其实,不只是爱情,人类所有的感情都是化学反应的结果。

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曾说:“人们的快乐、悲伤、记忆、野心、感觉识别、自由愿望和热恋,都是大量神经细胞的行为。

”由此看来,人们在恋爱中的一系列反常行为都与大脑释放的激素有关。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心仪的异性时会莫名地兴奋、心跳加速、手心出汗,这是大脑释放苯乙胺的结果。

苯乙胺可以让人身心愉悦,巧克力中也含有这种物质。

另一种加速心跳的荷尔蒙是肾上腺素,当肾上腺素也被释放出来的时候,你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跳。

此外,恋爱中的人健康状况特别好,即使不吃饭也不觉得饿,而且已经患上的感冒还可以不治自愈。

这是因为大脑分泌的内啡肽可以优化人的免疫系统,使人的免疫力更强。

为什么恋爱总让人晕头转向?奥秘就在于大脑在热恋状态下会释放出多种化学物质,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它们的综合作用能使人处于简单的幸福状态,心跳加速、头晕目眩、两颊绯红。

其中一种最基础的化学物质名叫苯乙胺醇,就是所谓的爱情激素,它就像兴奋剂安非他命一样,能让人持续亢奋。

而人在失恋时会嗜食巧克力,据说正是因为巧克力中含有苯乙胺醇的缘故。

关于爱情的生理学解释

关于爱情的生理学解释

关于爱情的生理学解释在豆瓣时间不长,但是觉得相亲板块里面多少有一些人性的扭曲,也许是社会发展太快,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也说不准。

比如大把人把对终身伴侣的要求分解为各项指标,身高、体重、职业、财产,样貌什么的,某种程度上似乎爱情也已经异化为一种市场化的商品。

大家摆摊问价,各取所需,似乎这样的方式是找到理想爱侣的不二法门。

我书读得少,总觉得其中是否还有其他玄机,比如很多人见面,基本上秒级时间就已经确定对面前人的好恶,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对芙蓉姐姐,凤姐等人充满戏谑的感受,难道在生理学上也有一些规律,比如身高比例,五官位置强烈的影响人的观感吗?随手一搜,还真发现一篇极有趣的文章,看来万法自然,我们这些万物之灵视为极其主观,万分神秘的情感的背后也有科学的背景啊。

哈哈,朋友们啊,好事难谐未必是你的问题,说不定没有遇到合适你的催化剂吧。

我呢,至少有一点感悟:即使想要找寻伴侣,至少也需要增加必要的了解,像做买卖一样真正是一种自轻自贱,所以利用这样的平台,还是展示多点自己的个性,爱好,让虚拟的平台增加一点点爱情的情趣吧。

转贴:用科学解释我们的爱情——苯乙胺醇和多巴胺科学家就认为爱情是由于苯乙胺醇(PEA)在体内作怪,这种自然的安非他命会刺激脑袋和中枢神经,使人心情愉快、心跳加速、瞳孔放大、散发吸引异性的体味。

同时肾上腺素上升又会增加脑部多巴胺(dopamine)的分泌,令人精神更加集中、做事起劲。

当苯乙胺醇和多巴胺在神经系统泛滥,就会稀释了用来控制情感的神经化学物质——血清素(serotonin),缺乏血清素会令人产生焦虑不安感觉,因此热恋中的情人脑海经常都会这样:「我不能够忘记他 /她!」又或者「我无时无刻都在想念他 /她!」因此,这种化学反应同时令人产生妒意,热恋情侣若跟另一半分开,体内的苯乙胺醇就会无处发泄,但又缺乏血清素控制情绪,于是会产生若有所失、彷徨无助、胃痛、失眠、坐立不安、无法集中的感觉,正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用生理学解释爱情演讲稿

用生理学解释爱情演讲稿

用生理学解释爱情演讲稿爱情,是人类社会中最为美好、复杂和神秘的情感之一。

生理学无疑可以为我们解释爱情的激发、表达和维持,包括大脑、激素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都能揭示爱情的本质。

在本篇演讲稿中,我将以生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爱情,希望能让大家对爱情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说说爱情的激发。

当一个人陷入爱情中时,大脑中的多个区域会被激活,尤其是与奖赏和欲望相关的区域。

例如,大脑中的杏仁核在爱情中起到关键作用,它负责处理情绪的识别和加工,尤其是与爱情相关的积极情绪。

此外,大脑的奖赏路径也会在爱情中受到激活,释放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诱发愉悦感,使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

其次,让我们看看爱情的表达。

当人们相爱时,身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

首先,心率会加快,血压会上升,这是由于交感神经(体内的自主神经之一)的活动增强导致的。

同时,大脑也会释放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提高身体的兴奋度和警觉度。

此外,爱情还会促使人体分泌催产素(俗称“爱情激素”),这种激素可以增加人际间的亲密感和依恋,促进情感和性的发展。

最后,来谈谈爱情的维持。

长期恋爱中的爱情是一个持久而复杂的过程,而生理学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维持爱情的一些关键因素。

例如,神经调节剂(如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可以引起恐惧或兴奋,这对于维持激情和浪漫感情是至关重要的。

此外,长期恋爱中的亲密接触,如亲吻和拥抱,可以促进催产素的分泌,增加依恋感和亲近感。

此外,夫妻间的性生活对夫妻感情的维持也非常重要,性活动可以释放出多巴胺和催产素等激素,增加夫妻间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综上所述,生理学对于解释爱情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激发到表达再到维持,生理学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爱情的机制和生理基础。

通过对大脑、激素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爱情的本质,并在实践中更好地维持和发展爱情关系。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这篇演讲能够增进大家对爱情的理解和认识。

谢谢!。

恋爱心理背后的生物机制

恋爱心理背后的生物机制

恋爱心理背后的生物机制恋爱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心理、情感和生物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恋爱心理背后的生物机制,以揭示恋爱行为的内在原因。

一、荷尔蒙的作用荷尔蒙是指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化学物质,在恋爱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爱情中最为关键的荷尔蒙之一是催产素,它能够增强两人之间的亲密感,并对情感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催产素水平的升高有助于增加人对伴侣的信任感,从而建立更稳定的亲密关系。

此外,多巴胺也被称为“幸福激素”,它在恋爱过程中充当了奖励系统的角色。

当我们看到心仪的对象或处于愉快的恋爱状态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

这种愉悦感会进一步强化我们对伴侣的吸引力,并促进恋爱关系的发展。

二、大脑的作用恋爱过程中,大脑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与恋爱相关的神经途径主要包括前额叶皮层、扣带回和海马等脑区。

这些脑区与决策、记忆和情感等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前额叶皮层参与了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帮助我们评估潜在伴侣的优点和缺点。

扣带回负责情感的调节,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与伴侣相处时的各种情感反应。

海马则与记忆相关,有助于我们在恋爱过程中形成对伴侣的记忆和情感联系。

三、遗传和进化的影响恋爱的生物机制也受到了遗传和进化的影响。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会影响个体对伴侣的吸引力和亲密关系的建立。

例如,催产素受体基因中的变异可能导致个体对伴侣的信任感减弱。

此外,进化心理学认为,恋爱行为在人类社会中得到了保留和发展,是因为它有助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

选择性别吸引、对伴侣的亲密关系需求等行为特征都具有遗传和进化的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恋爱心理背后的生物机制涉及到荷尔蒙、大脑和遗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荷尔蒙的作用通过增强亲密感和制造愉悦感来推动恋爱关系的形成。

大脑参与了判断决策、情感调节和记忆等过程,帮助我们在恋爱中作出合适的选择。

而遗传和进化的影响则在基因水平上影响个体对伴侣的吸引力和亲密关系的建立。

情感调节的生理机制

情感调节的生理机制

情感调节的生理机制情感调节是指个体在面对外部或内部刺激时,通过自身的神经和生理机制来调整情感状态,以达到情绪的稳定和心理平衡。

而这种调节过程涉及多个神经系统和生理过程的协同作用。

本文将探讨情感调节的生理机制,从神经系统和荷尔蒙系统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神经系统的参与1.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它们共同调节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从而实现情感的调节。

在情感调节中,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深等生理反应,进一步激发情绪的激烈表达。

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负责产生相对镇定和放松的效果,通过减慢心率、调节呼吸深度等方式,使情绪得到平衡。

2. 边缘系统和皮质系统的互动边缘系统和皮质系统是大脑中负责情感调节的两个重要神经网络。

边缘系统包括扁桃体和海马体等结构,主要参与情感的产生和情绪的表达。

而皮质系统则负责情感的认知和调控。

这两个系统通过连结和反馈机制相互作用,实现情感调节的平衡。

当遇到需求情感调节的刺激时,扁桃体等结构会发出信号,引发瞳孔扩散、情绪反应等生理变化。

而皮质系统则通过前额叶皮质的参与,对情感进行认知和调控,以控制和适应情感的变化。

二、荷尔蒙系统的参与1. 嗜铬细胞功能调节素嗜铬细胞功能调节素(CGRP)是一种神经肽,它在情感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CGRP能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从而调节情感状态。

具体来说,CGRP可以通过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副交感神经活动等方式,实现情感的调节和稳定。

2.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等。

它们在情感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多巴胺在大脑中负责奖赏和愉悦感的产生,通过调节情感回路中的神经元活动,实现情绪的调节。

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则负责应激反应的产生和调节,使个体能够应对外界压力和情感波动。

综上所述,情感调节的生理机制涉及自主神经系统、边缘系统、皮质系统、嗜铬细胞功能调节素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等多个神经系统和生理过程的协同作用。

生理心理学原是多巴胺支配你的爱情

生理心理学原是多巴胺支配你的爱情

爱情是人们一直追求和向往的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是男女双方之间基于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纯真的感情。

有人说“爱情是盲目的”,也有人说“爱情让人疯狂”。

英国研究人员通过扫描大脑发现,人在坠入爱河后脑组织的确会发生一些变化,从科研角度诠释了这些说法。

一起来看看,你的爱情到底是什么在做主!何为激素?激素(Hormone)也音译作荷尔蒙或贺尔蒙,在希腊文原意为“兴奋活动”,是由内分泌腺或细胞产生的化学物质,随着血液输送到全身,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

激素在人体内的量虽然不多,它对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神经信号传导等起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放电期当人们经历爱情放电期时,身体会分泌一种激素,叫做苯基乙胺(phenylethylamine),简称PEA。

无论是一见钟情,或者日久生情,只要让头脑中产生足够多的PEA,那么爱情也就随之降临了,俗话说那种“来电”的感觉就是PEA的杰作。

有趣的是当人遇到危险的时候或是紧张的情绪也能够使PEA的分泌水平提高。

换句话说,人处在危险的时候,产生爱情的可能性反会提升,这就是为什么情侣喜欢结伴看鬼片了!恋人之间通过送巧克力来表达爱意,而巧克力确实也是最佳的爱情食物,它的PEA含量是所有食物中最多的一种。

所以,送爱人巧克力是有科学道理的。

爱意影响判断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美学教授泽米尔·扎基设计一项实验,给志愿者观看他们爱人或“仇人”的照片,然后借助磁共振成像仪器扫描他们的脑部。

结果显示,观看爱人照片时,研究对象大脑中负责判断和推理的前额叶皮层活跃度降低。

这意味着他们对对方不再怀疑或持批评态度。

而观看“仇人”照片时,大脑前额叶皮层变得活跃。

英国《每日邮报》援引扎基的话报道,“当你看到热爱对象时,固然大脑的某些区域变得活跃,但一个更大区域变得不活跃”,不过,恋爱中的人依然能够作出生活中的大多数决策,比如达成一项交易或是换一家抵押机构。

恋爱的生物原理

恋爱的生物原理

恋爱的生物原理恋爱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既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生物本能。

恋爱的生物原理可以从生理、心理和进化角度来阐述。

在生理层面上,恋爱涉及到荷尔蒙的释放、神经系统的激活和性器官的反应。

首先,荷尔蒙的作用在恋爱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恋爱的初期,大脑中的垂体开始分泌多巴胺,这是一种神经递质,它会诱发一种愉悦感和欢愉。

多巴胺的释放使得参与者感到兴奋和充满活力,增加对对方的吸引力。

此外,垂体还释放催产素和催乳素等荷尔蒙,这些荷尔蒙在亲密接触和性行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恋爱对神经系统的激活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人们处于恋爱状态时,大脑中的奖赏系统被激活,这导致一种快感和满足感。

奖赏系统中的多巴胺释放会使人们感到愉悦和幸福,从而增强恋爱情感。

此外,恋爱还会激活大脑中的扣带核和杏仁核等部位,这些区域与情绪反应和社交行为有关,它们的激活会促进人们形成亲密感并建立感情联系。

在生理方面,恋爱还伴随着性器官的变化和反应。

当人们处于恋爱状态时,性激素的水平会上升,这会导致性欲的增加。

此外,性器官的充血和兴奋还会引发生理反应,如性激素分泌的增加、生殖器官的勃起和分泌物的产生等。

这些生理反应进一步增强了恋爱的愉悦感和亲密关系。

除了生理层面,恋爱还涉及心理和进化的因素。

心理上,恋爱被认为是一种情感上的依恋和追求。

人们在恋爱中渴望获得他人的关注、接纳和爱。

这种心理需求源于人类的社交本能和情感渴望,它促使人们主动追求恋爱关系。

进化上,恋爱可以被解释为一种生存和繁衍的策略。

恋爱的愉悦感和亲密关系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伴侣关系,为繁衍后代提供有利的环境。

此外,恋爱还有助于选择最适合的伴侣。

人们的选择偏好往往与健康和能力相关,因为这些特质有助于后代的生存和繁衍。

因此,恋爱进化上也与选择偏好和繁殖成功有关。

总结起来,恋爱的生物原理可以通过荷尔蒙的作用、神经系统的激活和性器官的反应来解释。

恋爱不仅是一种心理状态,也是一种生物本能。

男女间闪亮的化学反应

男女间闪亮的化学反应

男女间闪亮的化学反应爱情,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化学反应之一。

男女间的化学反应可以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深厚的情感,让两个人彼此迷恋、相互依存。

无论是初次见面的火花,还是久经考验的稳固关系,都有着令人惊喜和难以言表的魅力。

从一开始,男女之间的吸引力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化学反应。

人类的生殖本能使得我们对性别相反的吸引力充满好奇与渴望。

当两个人彼此吸引时,他们的身体会分泌出一系列激素,如多巴胺、催产素和肾上腺素,这些化学物质在大脑中形成了一种愉悦和兴奋的感觉,激发着对彼此的浓烈兴趣。

此后,男女间的化学反应进一步深入。

交往的过程中,双方会产生共鸣和互动,彼此了解并寻找着一种默契。

这种默契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了一种称为“镜像神经机制”的反应。

镜像神经机制可以解释为什么当我们看到别人微笑时,我们也会感到快乐。

男女之间的化学反应在这个时候进一步加强了,他们会模仿对方的表情、姿势和语言,从而加深彼此的情感联系。

爱情的化学反应也会引发一系列身体上的变化。

例如,身体会产生一种称为催产素的激素,这种激素与亲密关系和信任密切相关。

催产素的产生会进一步增强男女之间的化学连接,使他们更加愿意彼此靠近、支持和保护对方。

这种强烈的连接有助于建立长久的亲密关系,使得男女之间的感情更加稳固。

然而,爱情的化学反应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化学反应会逐渐减弱,有时甚至完全消失。

这时候,需要双方付出更多的努力来保持关系的新鲜和激情。

研究表明,通过增加彼此间的接触和互动,例如一起旅行、参加新的活动,可以激发新的化学反应,帮助他们重新点燃对彼此的热情。

男女间的化学反应,不仅仅发生在恋爱关系中。

在友谊和家庭关系中,同样存在着强大的化学反应。

友情中的默契和信任、家庭中的亲情和支持,都是由于彼此间的化学反应所产生的。

这些关系中的化学反应同样需要双方的关心和维护,以保持其闪亮和持久。

总结起来,男女间的化学反应是一种充满魅力和神秘的现象。

从初见时的吸引力到亲密关系的稳固,化学反应在每个阶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_付阳

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_付阳
那么失恋的被试, 其激活脑区又有哪些特征呢? 失恋的不同阶段心理反应明显不同, 在失恋初期被 试处于防御阶段, 通常表达出愤怒、渴望复合的情绪; 而在接受了失恋的事实后, 则过渡到了顺从/绝望阶 段, 此时主要是处于悲伤情绪中. 因此, 研究处于失 恋不同阶段的被试, 得到的结果会有不同. Fisher 等 人[12,15]研究了失恋初期的被试, 他们发现这些被试 在观看前任恋人图片时, 双侧腹侧被盖区、腹侧纹状 体等与奖赏有关的脑区仍然被激活, 其激活程度甚 至强于处于热恋中的被试. 这提示, 不管个体在恋爱 中是快乐还是不快乐, 动机、奖赏系统都参与爱情. 他们还发现失恋者的伏隔核、外侧眶额/前额叶皮层 也被激活, 这些脑区通常被认为与对药物的渴求等 成瘾行为有关, 因此, 其激活可能解释了失恋者的强 迫性的、反复思念对方、并渴求与对方产生情感上的 联系等类似“成瘾”行为. 此外, 与情绪调节有关的脑 区(如眶额皮层), 负性情绪有关的脑区(如脑岛)也均 被激活. 但已经接受了失恋事实的被试, 则表现出 几乎截然不同的脑激活模式. Najib 等人[18]研究了 9 名这样的女被试, 发现这些处于悲伤情绪的女性 在回忆前男友时, 后部脑区包括小脑、后部脑干、 后扣带、后颞顶结合部位、枕叶皮层被激活, 而纹状 体、外侧眶额皮层、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脑岛、前扣 带这些通常在恋爱中被激活的脑区则活动受抑制. 这从相反的角度, 也支持了上述脑区在爱情中的 作用.
1.2 爱情的三阶段理论
Fisher 等人[11,12]综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 爱情分 为 3 个阶段, 分别为: 性欲(lust), 主要被性激素(雄激 素和雌激素)所驱动; 吸引(attraction), 主要被肾上腺 素 (adrenaline) 、 多 巴 胺 (dopamine) 和 五 羟 色 胺 (serotonin)所驱动; 依恋(attachment), 是使情侣长时 间在一起的联系, 主要被催产素(oxytocin)和加压素 (vasopressin)两种垂体后叶激素所驱动. 其中, 不同 激素分泌水平的增加会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 例如, 肾上腺素增加主要引起遇到心上人时产生冒汗等生 理反应; 多巴胺增加在行为上的表现是精力增加, 睡 眠或者食物的需要降低, 注意力集中, 并使恋爱中的 个体能够在关系的细节中寻找到快乐; 五羟色胺变 化导致的行为表现为有关爱人的想法不断涌入你的 思维; 催产素是一种性爱过程中会释放的激素, 在性 关系后, 情侣的依恋关系会增强; 后叶加压素是在性 爱后释放的激素. 这些行为特性显示, 性、吸引和依 恋是分别基于截然不同但相互关联的大脑系统, 而 且它们以特殊的方式相互作用, 用激素和神经递质 (monoamines)调节着繁殖行为.

从医学角度解读“爱情”真相

从医学角度解读“爱情”真相

从医学⾓度解读“爱情”真相近⽇,⽹上热传⼀组“从医学⾓度看爱情”的图⽚,虽然讲的是医学⾓度,但⽂字通俗易懂,⽹友们纷纷表⽰“说得好有道理”,更有⾏动派称“⽴马去买巧克⼒”.⼀、爱的信号——多巴胺平时多巴胺的释放是受抑制的,只有遇到⼤脑⽪层“认可”的异性时,多巴胺才会⼤量分泌,使⼈第⼀次产⽣“爱”的感觉,多巴胺也被称为“恋爱分⼦”.多巴胺会令⼈上瘾。

烟民,酒⿁和瘾君⼦统统与多巴胺数量有关,受多巴胺控制。

⼆、爱得痴迷——苯⼄胺当⼀对情侣坠⼊爱河,⼈体内被激发产⽣⼤量“情爱物质”,此时双⽅⾎液中苯⼄胺的含量⽐平时⾼出2——5倍之多。

苯⼄胺最能使男⼥产⽣狂热之恋、⽣死之情,俗话说那种“来电”的感觉就是PEA的杰作。

但苯⼄胺具有很强的副作⽤,对⽅的优点会被⽆限放⼤,缺点则视⽽不见,于是,就出现了“情⼈眼⾥出西施”的情感效应。

科学家研究发现:巧克⼒含有丰富的苯⼄胺,咖啡、浓茶、⾖类、乳类、花⽣、⾹蕉、莴苣、⼈参、核桃仁、枸杞⼦、枣类等都含有苯⼄胺。

三、爱的表现——去甲肾上腺素使你砰然⼼动去甲肾上腺素上升使⼼跳加快,兴奋不已,出汗、脸红的外周神经兴奋,说明你可能对异性有了“爱”的感觉。

四、相思病的解药——褪⿊素⽬前有两种激素可以⽤来治疗相思病,⼀是⼤脑松果体分泌的褪⿊激素,这种激素在夜晚来临就会分泌,能促进睡眠、调节时差,并具有抗衰⽼、调节免疫等多项⽣理功能。

褪⿊激素能抑制⼤脑中的多巴胺活性,从⽽有助于缓解失恋或相思病的痛苦。

另⼀种是后叶催产素,它会使⼈感到平静和满⾜,使相思之苦变成幸福的思恋。

五、花⼼的合理借⼝——多巴胺分泌过多,⽽后叶催产素分泌过少如果有⼈多巴胺分泌过多,⽽后叶催产素分泌过少,就会见⼀个爱⼀个,这两种物质的分泌⽔平与遗传因素有⼀定关系,这给“花⼼”和“婚外情”的⼈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六、失恋情绪的治疗——给我⼀杯忘情⽔最好的“忘情⽔”可能是⾎清胺,⾎清胺也称为5-羟⾊胺、⾎清素,⾜量的⾎清胺有益于稳定与放松情绪,保持平和、快乐的⼼情,可以有效缓解失恋症状。

爱情的生理机制

爱情的生理机制

并发送化学信号给生殖器官释放与性有关的睾酮
(testoterone)。引导之后一系列的“激情”行为。接吻也是 男性投放“催情药”的过程。男性,特别是那些血气方刚的男 性唾液中含有睾酮,热吻过后,她也会因此渐渐“意乱情 迷”„
Not Romantic Love
——爱情的生理过程
Not Romantic Love
——爱情的生理过程
心理学家Bartels和Zeki通过扫描人们观看热恋对象时 的大脑活动为爱情发烧诊断——症结在于大脑中与成瘾物质多 巴胺(dopamine)有关的边缘系统的尾状核(caudate nucleus)——所以爱情给我们带来的快感和毒品相似。与此同 时,与恐惧、悲伤、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关的杏仁核(amygdale) 和右侧前额叶(right frontal cortex)活跃性被抑制。 Bartel他们还将这些“爱情”区域的脑区活动和被试“爱情量 表”上的得分进行统计,极高的相关程度证实了多巴胺系统和 浪漫爱情之间的紧密联系。
Not Romantic Love
——爱情的生理过程
心理学家称这种爱情上的“缺根筋”为“强迫性的重 复”(Repetition Compulsion)。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即是5-羟色 胺(serotonin)的缺乏。Fisher发现,热恋的人和强迫症患者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不仅症状类似,而 且一样都存在5-羟色胺相关蛋白质水平的降低,前者的5-羟色 胺更低于常人40%。反之,而服用了提高5-羟色胺水平的抗抑郁 药物的病人也出现了“爱无能”。看来恋爱中的“病人”说的 一点都没错。有趣的是,5-羟色胺和多巴胺呈现此消彼长的拮 抗作用。
——爱情的过程
不知不觉、爱情悄悄降临 + 、

动心的生物学机制

动心的生物学机制

动心的生物学机制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旋律,无论是唐代白居易笔下《长恨歌》的回旋宛转还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莎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海誓山盟,都让我们无比动容。

今天,我们抛开一切感情,从生物化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爱情。

心动的感觉——多巴胺多巴胺(Dopamine)(C6H3(OH)2-CH2-CH2-NH2)是一种脑内分泌物,属于神经递质,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因为它传递快乐、兴奋情绪的功能,又被称作快乐物质。

多巴胺是一种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为神经递质的一种。

这种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爱情的感觉其实就是脑里产生大量多巴胺作用的结果。

多巴胺不足或失调则会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或是导致注意力无法集中。

失去控制肌肉能力,在严重时会导致手脚不自主地颤动、乃至罹患帕金森病。

当一对男女一见钟情或经过多次了解产生爱慕之情时,丘脑中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就源源不断地分泌,势不可挡地汹涌而出。

于是,我们就有了心动的感觉。

爱情的魔力如何让你的心跳加速

爱情的魔力如何让你的心跳加速

爱情的魔力如何让你的心跳加速当爱情降临时,我们的心跳似乎会跳得更快、更强烈。

这种现象很常见,但背后的原因却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探讨爱情的魔力,以及它如何让我们的心跳加速。

一、心理层面爱情是一种深情厚意的情感体验,它能引发人们强烈的情感波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我们陷入恋爱中时,大量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催产素被释放出来,这些物质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心理反应。

首先是多巴胺的作用。

多巴胺被认为是奖赏机制的关键成分,它在爱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时,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会显著增加,这种增加会产生欢愉感,同时也加强了对对方的注意和吸引力。

不仅如此,多巴胺还能提高我们的兴奋感,让我们感到充满活力和动力,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心跳加速的现象。

其次是催产素的作用。

催产素被认为是一种“亲社会”神经递质,它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和信任感。

研究发现,催产素能够促进社会接触和亲密行为,例如拥抱和亲吻。

当我们与心爱的人亲密接触时,催产素会被释放,这种释放会导致心跳加速、呼吸加深等身体反应。

此外,爱情还能激发我们的情绪,并带来强烈的快乐和幸福感。

当我们陷入爱情时,常常会感到开心、满足和充实,这些积极的情绪反应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率变化。

当我们遇到喜欢的人、回忆起美好的时刻,我们的心跳会随之加速,这也是爱情的魔力所在。

二、生理层面除了心理层面的影响,爱情还能在生理层面引发一系列的变化,进而影响我们的心跳。

首先是肾上腺素的释放。

当我们对某个人产生强烈的爱意时,肾上腺素会在体内大量释放。

肾上腺素是一种激素,它能使心脏加快跳动,血管收缩,引发身体的兴奋状态。

当我们陷入爱情中时,肾上腺素的释放会让我们的心跳加速,血液流速加快,给我们带来一种兴奋和冲动的感觉。

其次是体内荷尔蒙的变化。

例如,雌激素和睾丸激素的分泌增加会对心率产生影响。

雌激素在女性身体中分泌增加时,会使心跳加速,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女性在爱情中会感到心跳加速的原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爱情的三阶段理论
Fisher 等人[11,12]综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 爱情分 为 3 个阶段, 分别为: 性欲(lust), 主要被性激素(雄激 素和雌激素)所驱动; 吸引(attraction), 主要被肾上腺 素 (adrenaline) 、 多 巴 胺 (dopamine) 和 五 羟 色 胺 (serotonin)所驱动; 依恋(attachment), 是使情侣长时 间在一起的联系, 主要被催产素(oxytocin)和加压素 (vasopressin)两种垂体后叶激素所驱动. 其中, 不同 激素分泌水平的增加会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 例如, 肾上腺素增加主要引起遇到心上人时产生冒汗等生 理反应; 多巴胺增加在行为上的表现是精力增加, 睡 眠或者食物的需要降低, 注意力集中, 并使恋爱中的 个体能够在关系的细节中寻找到快乐; 五羟色胺变 化导致的行为表现为有关爱人的想法不断涌入你的 思维; 催产素是一种性爱过程中会释放的激素, 在性 关系后, 情侣的依恋关系会增强; 后叶加压素是在性 爱后释放的激素. 这些行为特性显示, 性、吸引和依 恋是分别基于截然不同但相互关联的大脑系统, 而 且它们以特殊的方式相互作用, 用激素和神经递质 (monoamines)调节着繁殖行为.
和爱情密不可分的是性唤醒, 那么爱情和性唤 醒激活的脑区有何差异呢? 性唤醒和爱情所激活的 共同脑区包括: 前扣带回皮层、下丘脑、纹状体, 且 二者同样也使涉及判断形成的额叶皮层激活程度降
低[15]. Zeki[19]发现, 看具有吸引力的脸和爱人的脸时, 被试的前额皮层和杏仁核的激活同时降低; 但在看 爱人的脸时, 被试不仅判断能力降低, 而且在脸部寻 找不舒服信号的好奇和理解也降低了.
郁症、成瘾等行为都涉及相似的脑机制与神经生化基 础[7], 对于爱情的研究可能会对相关病态行为的研究 有所启发. 因此, 本文试图通过综述爱情神经生理机 制的研究进展, 探讨该领域的发展形势, 进而为后续 研究提供启示.
1 爱情的相关理论
爱情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 因为其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 所以时至今日人们仍无法对爱情给予一个清晰的定 义. 甚至有学者认为, 爱情的概念太过复杂而无法定 义[8]. 因此, 国外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通常不去直接 探讨爱情本质的定义, 而是通过对爱情类型的划分 间接地讨论爱情复杂而多维的本质[9]. 其中, 最具影 响力的是爱情的三角理论. 近年来, 随着爱情的神经 生理机制逐渐揭晓, 也有研究者提出了基于神经内 分泌基础的爱情的三阶段理论.
评述
1.1 爱情的三角理论
Sternberg[10]在 1988 年提出了爱情的三角理论, 认 为 爱 情 由 激 情 (passion) 、 亲 密 (intimacy) 和 承 诺 (commitment)三因素组成. 激情是一种“强烈地渴望 跟对方结合的状态”. 性的需要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 式, 自尊、照顾、归属、支配和服从也是唤醒激情体 验的源泉.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切、温馨的一种体 验. 亲密包含彼此互相喜欢、尊重、理解、分享、支 持、帮助、沟通和珍惜. 承诺由两方面组成: 短期和 长期. 短期就是要做出爱不爱一个人的决定; 长期则 是做出维护这一爱情关系的承诺, 包括对爱情的忠 诚和责任心.
2012-04-27 收稿, 2012-08-26 接受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110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EW-J-8)和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摘要 爱情是一种跨文化普遍存在的现象.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爱情已经成为神经生物学、 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新研究焦点. 对爱情及其相关行为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发现, 爱情主要激活奖赏环路, 尤其是腹侧被盖区和尾状核; 抑制与社会判断、负性情绪有关的脑区 活动, 如外侧前额叶皮层、后扣带皮层、杏仁核等. 这提示爱情并不是一种单一情绪, 而是一种 类似于金钱奖赏的激励动机; 同时爱情会降低人们对所爱对象的社会判断力. 爱情所激活和抑 制的脑区既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也有差异性. 另一方面, 爱情也会导致人体内多种激素和神经 递质的变化, 包括皮质醇、多巴胺、五羟色胺、后叶催产素和加压素、神经生长因子等. 最后, 我 们从爱情的测量方法、研究手段以及爱情对行为决策的可能影响等方面, 讨论了爱情领域未来 研究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
爱情 脑功能成像 激素 神经递质
爱情是自人类诞生以来就普遍存在的跨文化现 象, 可引起神经内分泌状态、神经功能及外显行为的 广泛变化, 对行为和情绪均具有调节作用. 因此,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爱情已经成为神经生物学、认知 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通过过去 20 年的研究, 研究者对爱情的神经生 理机制有了基本的认识, 即爱情有其神经生理基础, 它是由某种精确、长时间的神经机制所控制的结果. 脑功能影像学研究表明, 处于不同爱情阶段的个体, 其脑功能活动不同[1,2]; 爱情所激活的脑区与奖励系 统有一致性, 且高度集中在与奖赏、成瘾和精神欣快 状 态 有 关 的 神 经 调 节 物 质 —— 多 巴 胺 的 作 用 区 域 . 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 爱情会引发人体某些激素或 神经递质水平发生变化[3,4], 如多巴胺、五羟色胺、肾 上腺皮质醇和后叶催产素等. 跨文化研究表明, 不同 种族的人类具有相似的恋爱时的生物过程[5], 但也有 脑区激活的差异性[6]. 此外, 由于爱情和强迫症、抑
英文引用格式: Fu Y, Zhou Y, Liang Z Y, et al. New insights into the neur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romantic love (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Chin Ver), 2012, 57: 3376–3383, doi: 10.1360/972012-692
评述
2012 年 第 57 卷 第 35 期:3376 ~ 3383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Hale Waihona Puke 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付阳①②, 周媛①, 梁竹苑①, 李纾①*
①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01; ② 中国科学院研大学, 北京 100049 * 联系人, E-mail: lishu@
恋爱时间的长短不同是否会导致激活脑区的变 化? 比较 Bartels 和 Zeki[13]和 Fisher 研究组[14,15]的研 究会发现, 后者并未发现脑岛、前扣带皮层等脑区激 活. 相比于 Bartels 和 Zeki[13]的研究, Fisher 研究 组[14,15]所纳入的被试平均“恋爱时间”较短(分别为 7.4 和 28.8 个月), 但感情更为炽烈(PLS 量表得分分别为 8.54 和 7.55). 为此, Fisher 研究组[14,15]进一步考察了 恋爱时长与脑激活区的关系, 发现随着恋爱时间增 加, 右侧脑岛、右侧前扣带皮层和后扣带皮层激活越 强, 而左侧后扣带皮层激活越弱. 这证实了 Bartels
3377
2012 年 12 月 第 57 卷 第 35 期
和 Zeki[13]的结果, 提示这些脑区的活动与长期恋爱 关系的维持有关. 同样采用对比看爱人照片和熟人 照片的实验范式, Kim 等跟踪研究了一组志愿者, 比 较了其刚恋爱(不超过 100 d)和恋爱 6 个月后脑激活 程度的差异, 其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扣带皮层活 动与长期恋爱关系的维持有关[17]. 综上所述, 这些 脑影像学变化都发生在某种神经递质分泌或受体密 集的区域, 这就提示了这些脑区的变化可能与某种 特定神经递质变化模式有关, 比如热恋期多巴胺水 平较高, 维持期催产素水平较高, 不同递质变化模式 决定不同脑区激活模式. 当然, 这些猜测还有待于更 多相关性研究的验证.
那么失恋的被试, 其激活脑区又有哪些特征呢? 失恋的不同阶段心理反应明显不同, 在失恋初期被 试处于防御阶段, 通常表达出愤怒、渴望复合的情绪; 而在接受了失恋的事实后, 则过渡到了顺从/绝望阶 段, 此时主要是处于悲伤情绪中. 因此, 研究处于失 恋不同阶段的被试, 得到的结果会有不同. Fisher 等 人[12,15]研究了失恋初期的被试, 他们发现这些被试 在观看前任恋人图片时, 双侧腹侧被盖区、腹侧纹状 体等与奖赏有关的脑区仍然被激活, 其激活程度甚 至强于处于热恋中的被试. 这提示, 不管个体在恋爱 中是快乐还是不快乐, 动机、奖赏系统都参与爱情. 他们还发现失恋者的伏隔核、外侧眶额/前额叶皮层 也被激活, 这些脑区通常被认为与对药物的渴求等 成瘾行为有关, 因此, 其激活可能解释了失恋者的强 迫性的、反复思念对方、并渴求与对方产生情感上的 联系等类似“成瘾”行为. 此外, 与情绪调节有关的脑 区(如眶额皮层), 负性情绪有关的脑区(如脑岛)也均 被激活. 但已经接受了失恋事实的被试, 则表现出 几乎截然不同的脑激活模式. Najib 等人[18]研究了 9 名这样的女被试, 发现这些处于悲伤情绪的女性 在回忆前男友时, 后部脑区包括小脑、后部脑干、 后扣带、后颞顶结合部位、枕叶皮层被激活, 而纹状 体、外侧眶额皮层、背外侧前额叶皮层、脑岛、前扣 带这些通常在恋爱中被激活的脑区则活动受抑制. 这从相反的角度, 也支持了上述脑区在爱情中的 作用.
2 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
2.1 爱情的脑成像研究
(ⅰ) 爱情的脑功能成像.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是研究 爱情的脑机制的最常用技术; 考察处于恋爱中的人 观看爱人照片时的脑激活情况, 是研究爱情激活脑 区的最常见范式. 为了评定恋爱程度, 研究者常选用 激情爱情量表(passionate love scale, PLS), 其得分越 高 , 表 示 被 试 所 处 的 恋 爱 程 度 越 强 烈 . Bartels 和 Zeki[13]首次使用 fMRI 研究了处于恋爱中人类被试的 激活脑区. 通过对比看爱人和熟悉朋友的照片时脑 激活模式的差异, 研究发现, 当看爱人照片时, 脑岛 中部、前扣带皮层, 双侧尾状核和壳核激活, 而右侧 前额叶、双侧顶叶和颞中回、后扣带皮层、杏仁核激 活受抑制. Fisher 研究组[14,15]采用相似的实验范式, 研究了处于恋爱早期的志愿者. 研究发现, 在观看爱 人图片时, 右腹侧被盖区和右尾状核被激活. 这与 Bartels 和 Zeki[13]研究一致. 由于这些脑区富含多巴 胺, 且通常认为是奖赏系统的核心脑区, 因此, 这些 研究提供了初步的证据支持爱情与奖赏和动机有关. Ortigue 等人[16]用 fMRI 技术以及阈下启动的词汇判 断任务来研究爱情的激活脑区. 实验材料包括恋爱 对象、中性朋友或者爱好的名字. 行为结果表明, 不 管是恋爱对象或者爱好的阈下呈现都出现了显著的 启动效应, 但朋友的名字没有这种效果. fMRI 结果 表明, 和朋友名字相比, 阈下启动恋爱对象的名字和 阈下启动爱好的名称均激活了尾状核、脑岛、双侧梭 状回、海马旁回、右侧角回及枕叶和小脑, 提示爱情 和爱好一样, 都有动机和情绪系统的参与, 这与采用 爱人照片范式所发现的脑区基本一致[13~15], 进一步 支持了奖赏动机环路在爱情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