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二期课改七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复习材料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材料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材料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材料口技一、补充注释1、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于.厅事之东北角在抚尺而已..罢了满坐.寂然……的样子遥闻..深巷中犬吠远远的听到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喂奶奶头当是.时这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个时候2、通假字坐,通“座”3、古今异意会:适逢,正赶上。

微:隐隐约约中间:其中夹杂走:跑4、词类活用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妇抚儿乳.喂奶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二、重点句子翻译1、会宾客大宴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3、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5、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7、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争先恐后的逃跑。

三、课文内容理解1、“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在文章中出现两次,有什么作用?前后照应;暗示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高超。

2、“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说明了什么?宾客对表演者的向往之情,反衬他那令人叹服的艺术魅力,为演出创造了静谧的氛围。

专题01 古诗文名篇默写-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上海专用)

专题01 古诗文名篇默写-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上海专用)

01 古诗文名篇默写1.默写(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3)秋风萧瑟,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人谋而不忠乎?(5)________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

2.默写(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

(《观沧海》)(2)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秋思》)(3)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

(《夜上受降城闻笛》)(4)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5)你有一个朋友即将远行求学,你可以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不舍与关怀。

3.默写①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4.默写(1)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2)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_______________。

(《秋词》)(3)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4)小明在游太湖时,看到太湖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情景,不禁吟诵起《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

5.(1)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古诗词复习专题资料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古诗词复习专题资料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古诗词复习专题资料一、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古诗文。

1、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

2、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来表示。

3、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5、《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6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7、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8、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

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是,。

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 ,。

是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

9、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送别”有关的完整诗句:,。

10、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

,。

出自本文的成语11、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12、《夜雨寄北》中设想将来与友人秉烛长谈之情景的句子是,。

13、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着重写今曰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

14、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朱熹在《观书有感》借景喻理,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出自本文的成语15、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一位学习有些松懈了的同学,。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童趣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上海中考必背古诗词

上海中考必背古诗词

上海中考必背古诗词上海中考必背古诗词本文整理的上海中考必背古诗词,包括初中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必背古诗词,以及一些课外必备古诗词,是同学们复习很好的参考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上课内文言文、古诗词复习资料(沪教版)

7上课内文言文、古诗词复习资料(沪教版)

7上课内文言文、古诗词复习资料(仅供参考)1.【小儿垂钓】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在学钓鱼,斜身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2.【小松】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3.【杂诗(其二)】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

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4.【春夜洛城闻笛】阵阵悠扬的玉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5.【月夜忆舍弟】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6.【赋得古原草送别】原野上的青草繁茂。

一年一度枯萎了又会繁茂起来。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

只要第二年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

蔓延到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

在晴天里,阳光照耀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

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7.【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边的尖尖的山峰如同剑锋,在这悲秋的季节,处处都感到它在刺痛我的愁苦的心肠。

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愁肠和身子割成千万份,撒落在峰头上看到故乡?8.【宿建德江】(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落黄昏使我又增添一份新的哀愁。

原野空旷,远处的天空好像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十分清澈,映照的月亮仿佛与人更亲近。

【石壕吏】(我)傍晚投宿石壕村,有差役夜里来抓壮丁。

老人越墙逃走,老妇走出来查看情况。

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相州服役。

7上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

7上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

7上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在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复习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而古诗词则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们以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以下是对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及古诗词复习的详细内容。

首先,文言文的复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理解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包括文言文的语法、句式、词汇等,这些都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2. 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如断句、翻译、理解文意等,这些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3. 熟悉文言文的经典篇章:如《论语》、《孟子》、《左传》等,这些篇章不仅文辞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4. 背诵文言文的经典段落:通过背诵,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记忆和理解。

其次,古诗词的复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古诗词的格律、韵律、意境等,这些都是欣赏古诗词的基础。

2. 掌握古诗词的阅读技巧:如理解诗意、感受诗情、欣赏诗艺等,这些技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古诗词的美。

3. 熟悉古诗词的经典作品: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这些作品都是古诗词中的佳作。

4. 背诵古诗词的经典篇章:通过背诵,可以加深对古诗词的记忆和理解。

在复习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结合历史背景:了解文言文和古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内容和意义。

- 多做练习: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也能够加深记忆。

- 交流讨论: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得启发。

总之,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复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实践。

通过有效的复习,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古诗文复习题集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古诗文复习题集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古诗文复习题集《核舟记》一、课文相关文学常识 1. 作者:明朝魏学洢。

2.作品:选自*《虞初新志》,我们学过的课文《口技》也选自其中。

二、课文分析1.主旨:这是一篇说明文,通过介绍核舟的形象、结构、主题等,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

2.内容分析:①第一部分: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引出核舟。

②第二部分:按空间顺序,围绕“奇巧”的特点,先总后分地描述了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等各个部分。

③第三部分:总述核舟体积小、容量大,赞美雕刻者“技亦灵怪矣哉”,与开头相呼应。

3.写作特色:①对比的手法。

核舟形体之小和雕刻的人、物之多、之精细形成对比,突出了核舟的精巧。

②说明中穿插描写。

对核舟中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富有神韵与情感。

三、习题A套阅读《核舟记》,完成练习1.是一篇性的文章,选自清代张潮编选的《》。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下列对文章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全文结构可以概括为先总后分,先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再细致描述核舟各个部分的特点。

B.第二段中写到“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照应了前文“盖大苏泛赤壁云”一句。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采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核舟的体积之小。

D.作者在介绍核舟时,按照从上至下的空间顺序,先后介绍了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等各个部分。

【答案】1.说明;虞初新志。

2.那个人眼睛正视着,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3.B B套阅读《核舟记》,完成练习1.文中“神情与苏黄不属”中“苏黄”分别是指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

以叙事为主,也可以抒情和议论。

B.描述了用桃核刻成的小舟,表现了我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成就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期末复习-课内古诗文复习—上海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word版含答案)

期末复习-课内古诗文复习—上海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word版含答案)

课内古诗文复习※《诫子书》(一)课文与注释诫子书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达到远大目标增长才干达成,成就放纵懈怠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与“宁静”相对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

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

(二)作品及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1.作者简介: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

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蜀汉建立,拜为丞相。

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

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当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

上海(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整理

上海(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文整理

七年级古词文整理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小松【唐】杜荀[xún]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杂诗(其二)【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著花:著(zhu),开放;著花,开花。

你从故乡来, 该知道故乡的事. 请告诉我,你来时, 我窗前的梅树, 是否已经开花?描写的是诗人遇到了来自家乡的旧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绪.向游人询问家中寒梅花是否开了.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就这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又呈吴郎【唐】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

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

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

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任:放任、不拘束。

宁:岂,怎么。

亲:亲善。

征求:指税赋征敛[liǎn]。

敛:收拢,聚集。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背诵(中考复习必背)

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背诵(中考复习必背)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古诗文默写:七上1.辨明名句(篇)的特征,抓住复习重点一般能成为名句(篇)的文句,往往具有以下特点:(1)巧用修辞,意蕴深刻。

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寓含哲理,令人深思。

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情感积极,警策励志。

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凡是有以上特点之一的名句(篇)均是中考复习的重点。

2.反复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诵读对于学生学习诗词来说,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句意,理解文意。

反过来能“见义知句”。

3.归纳积累就是将相关的诗文名句按照不同的类别归类整理。

如“送别类、怀乡类、爱国类、理想类、描写类(花鸟树木、山水雨雪、春夏秋冬等)”。

并把它们做成卡片,便于比较记忆。

4.联想积累借助类比、联想的方式积累名句。

要求大脑中有“名句意识”:看到一个派别就联想到相应作家的名句;看到某个作家,就联想到他写过的名句;看到某篇文章、某首诗词的题目,就联想到里面的名句;看到一个名句,就联想到和它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名句。

例如:由范仲淹就能想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看见《游山西村》就能想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造句积累自己平时可以仿照中考题“理解型默写”的要求设置情境,运用名句写一个文段,把与内容、情感、思想相关的名句组织进去,这样既形成了系统,又灵活运用了知识。

一、《观沧海》(曹操)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2、水何澹澹,山岛辣峙。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观沧海》中统领全篇,点明地点和观察对象的句子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7.《观沧海》中描写大海动荡、山岛高耸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8.《观沧海)中描绘草木生机勃勃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整理

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整理

七上古诗汇总伤仲永1.文学常识: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还有《王荆公书笺注》。

2.中心思想:强调了后天学习和教育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

3.实词解释:伤:哀伤,爱怜,此处指为…感到哀伤民:平民世:世代隶:属于,从事生:长到年:岁尝:曾经识:认识书具:写字工具啼:大声哭求:要异:对…感到诧异旁近:附近,此指邻居即:立刻书:写为:题写收:团结为意:以…作为诗的内容是:此就:完成文理:文采和道理可:值得观者:观赏邑人:同乡的人奇:对…感到惊奇稍稍:渐渐宾客:用宾客的礼节款待…或:有人乞:讨取利:认为…有利扳:拉扯,这里有强要的意思环谒:到处拜访使:让余:我从:跟随还:返回令:叫让复:又泯然:消失的样子周处1.文学常识:选自《世说新语》,编者为南北朝时期的刘义庆,文学家。

2.中心思想:一个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下定决心,勇于改正错误,就能成为有用的人。

3.实词解释:少:年轻凶强:凶暴强悍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为:被患:认为是祸害又:另外并:一起皆:都暴犯:侵害谓:称作为:是横:祸害尤:更剧:厉害或说:有人劝说冀:希望唯:只余:剩下即:立即入:跳入或:有时候没:沉没俱:在一起谓:认为更:轮番相庆:相互庆祝竟:终于始:才知:知道为:被改意:悔改的心意具:全部以:把情:情况并:并且云:说欲:想要修:提升修养改:改正错误蹉跎:岁月流逝贵:以…为贵况:况且尚:还且:况且患:担心,害怕令:美好的彰:显露遂:于是励:勉励为:变成,成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文学常识:选自《刘禹锡集》。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2.中心思想:不但表达了作者常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积极乐观的精神,更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沉浮,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

3.实词解释: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所到之处凄凉地:凄清荒凉的地方弃:弃用,贬谪,不重用置身:容身空吟:徒劳地吟诵闻笛赋:指晋人向秀所用的《思旧赋》翻似:倒好像烂柯人:指王质万木春:上万株树欣欣向荣歌:吟诵长精神:振作精神题破山寺后禅院1.文学常识:选自《全唐诗》,作者是唐朝的常建。

上海部编版初中七年级第一学期7A 期末课文中古诗文言文总复习

上海部编版初中七年级第一学期7A 期末课文中古诗文言文总复习

上海部编版初中七年级第一学期7A 期末古诗文言文总复习古诗默写。

《观沧海》《江南逢李龟年》[东汉]曹操[唐]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__________,__________。

[唐]李益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马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王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古诗文复习题集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古诗文复习题集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言文古诗文复习题集阅读《口技》全文,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选自《虞初新志》,同样出自其中的课文还有。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中的“善”字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B.第二、三段描写了口技表演的第一次高潮。

C.第四段描写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及众人的反应。

D.第五段言简意赅,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答案】 1.《核舟记》。

2.(宾客们)两腿哆嗦,差点儿想要抢先逃跑了。

(关键字:股、战战、走;注意补充省略的内容)3.B(应是第二段)C套阅读《口技》第1段,完成练习(语段略,共计8分) 1.本文的作者是朝的(人名)。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交代了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等。

B.“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有意强调了道具的简单。

C.表演者过了一会儿才开始表演是为了等宾客静下来。

D.众宾客对这场口技表演充满期待。

【答案】1.清;林嗣环。

2.京城里有一个擅长口技表演的人。

(关键字:善、者) 3.C(文中交代满场静待表演,所以不是为了等宾客安静)四、考题链接2023届一模卷D卷阅读下文,完成练习(共计8分)①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②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③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上文选自课文《》,作者是(朝代)的林嗣环。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①层写了人们深夜救火前后的情形。

上海试用版初中教材每周一诗整理

上海试用版初中教材每周一诗整理

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试用版教材初中古诗文整理六年级(上)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寄酬韩冬郎兼呈畏之员外(其一)【唐】李商隐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采莲子(其二)【唐】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江上【宋】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新晴【宋】刘攽(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就义诗【明】杨继盛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南宋】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宿甘露僧舍【北宋】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清平乐【宋】刘克庄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姮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阙珠宫。

俯看积气蒙蒙。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蝉【隨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南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白鹿洞二首(其一)【唐】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上京即事五首(其三)【元】萨都剌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鹭鸶【唐】罗隐斜阳淡淡柳阴阴,风袅寒丝映水深。

不要向人夸洁白,也知常有羡鱼心。

《咏蟹》【唐】皮日休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上海二期课改(试用本)初中古诗文整理

上海二期课改(试用本)初中古诗文整理

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试用版教材初中古诗文整理六年级(上)11.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2.两小儿辩日《列子》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21.陋室铭唐·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2.爱莲说(背全文)北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7.为学(背1—2段)清·彭端淑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二期课改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古诗文复习
《伤仲永》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â)于邑(yì)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mǐn)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周处》
选自《世说新语》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乡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知,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âi)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jiàn)小潭,水尤清洌(liâ)。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î)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qiǎo)(chuàng)
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shù)己,曰奉壹(yī)。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小松》(唐)杜荀鹤蓬头稚子学垂纶,自小刺头深草里,
侧坐莓苔草映身。

而今渐觉出蓬蒿。

路人借问遥招手,时人不识凌云木,
怕得鱼惊不应人。

直待凌云始道高。

《石壕吏》(唐)杜甫《又呈吴郎》(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堂前扑枣任西邻,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无食无儿一妇人。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为困穷宁有此?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只缘恐惧转须亲。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即防远客虽多事,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便插疏篱却甚真。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已诉征求贫到骨,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正思戎马泪盈巾。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登岳阳楼》杜甫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昔闻洞庭水①,今上岳阳楼②。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吴楚东南坼③,乾坤日夜浮④。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亲朋无一字⑤,老病有孤舟⑥。

戎马关山北⑦,凭轩涕泗流⑧。

《春夜洛阳闻笛》(唐)李白《月夜忆舍弟》(唐)杜甫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戍(shù)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杂诗》(唐)王维《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
君自故乡来,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shi)。

应知故乡事。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来日绮窗前,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寒梅著花未?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卖炭翁》(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唐)柳宗元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zhǔ),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王安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