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表观密度计算表
碎石5-31.5试验记算表
1560
容量筒质量 容量筒+试样 容量筒体积
单个值Biblioteka 平均值2100 2100
36267 36481
20.08 1701.54 20.08 1712.20
1700 1710
含泥量
试验前质量 试验后质量 单个值
平均值
5000 5000
4986
0.280
4980
0.400 0.340
泥块含量
试验前质量 试验后质量 单个值
平均值
5000 5000
4997
0.060
4999
0.020 0.040
针片状含量
干质量
5000
针片状总含量
271 压碎指标
针片状总含 量%
5.4
试样质量 压碎后质量
单个值
平均值
3000
2831
5.6
3000 3000
2864 2858
4.5 4.7 5.0
颗粒级配
筛孔尺寸 37.50
31.50
26.50 19.00
4.75 90—100
1013 16.1
2.36 90—100
211 3.3
6300
散失 2
6297
累计筛余 0.0
4.7
21.3
39.6
60.7
80.5 96.6 99.9
5
21
40
61
80
97
100
标准
0.00
0—10
/
15—45
筛余质量 0
293
1052
1148
分计筛余 0.0
4.7
16.7
18.2
碎石5~25mm
3 3
表号:铁建试报03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 [2009]27号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记录编号 规格种类 报告日期 标准规定值 / / / / <40 ≤0.5 ≤0.2 ≤5 / / / / / ≤10.0 / /
90 75.0 63.0 53.0 37.5 31.5 26.5 19.0 16.0 30-70 9.5
单位(章)
.
/ /
/ /
/ /
/ /
/ /Biblioteka / /0-5/ 4
/ 66
1
37
93 25
5-25mm
最大粒径(mm)
检测评定依据:GB/T14685-2011《建设用碎石、卵石》、 TB/T3043-2005《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 术条件》
试验结论:所检项目均符合GB/T14685-2011《建设 用碎石、卵石》、TB/T3043-2005《预制后张法预 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
试验
复核
批准
单位(章)
.
表号:铁建试报03 批准文号:铁建设函 [2009]27号
5~25mm
试验结果 2680 1500 44 1630 39 / / / / / / / / 9.0 / /
2.36 95-100
100 25
项目均符合GB/T14685-2011《建设 、TB/T3043-2005《预制后张法预 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
5~25mm
试验结果 2680 1500 44 1630 39 / / / / / / / / 9.0 / /
4.75 90-100
有机物含量判定 压碎指标 碎石 值δ a 卵石 (%) 岩石抗压强度f (MPa) 筛孔尺寸(mm) 颗 标准规定累计筛余 粒 (%) 级 实际累计筛余(%) 配 符合粒级
碎石10-25mm
试验 .
复核
批准
单位(章)
≤10.0 / /
10-25mm
试验结果 / / / / /
0.4 0.2 4.3
/ / / / / / / /
筛孔尺寸(mm)
90 75.0 63.0 53.0 37.5 31.5 26.5 19.0 16.0 9.5 4.75 2.36
颗 标准规定累计筛余 粒 (%)
/
/
/
/
/
/
/
/
/
/
/
/
级
配 实际累计筛余(%) / / / / / / / /
/
/
/
/符合粒级/Fra bibliotek最大粒径(mm)
/
检测评定依据:GB/T14685-2011《建设用碎石、卵石》、 试验结论:所检项目均符合GB/T14685-2011《建设
TB/T3043-2005《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 用碎石、卵石》、TB/T3043-2005《预制后张法预应
术条件》
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T梁技术条件 》要求。
粗骨料试验报告
表批号准:文铁号建:试铁报建0设3 函 [2009]27 号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样品产地 代表数量
试验项目
表观密度ρ (kg/m3) 堆积密度ρ L(kg/m3) 堆积空隙率v L(%) 紧密密度ρ C(kg/m3) 紧密空隙率v c(%) 含泥量ω c(%) 泥块含量ωc,1(%)
针、片状颗粒含量(%)
坚固性指标δ j(%)
含水率ω wc(%)
吸水率ω wa(%)
三氧化硫含量ω so3(%)
有机物含量判定
压碎指标 值δ a (%)
粗集料表观密度压碎值自动随机算表
<=30
4.75-16mm碎石 试样重量 针片状总重量 针片状含量 1492.5 1325.8 137.7 119.1 9.2 9.0
9.5mm-31.5mm砾石 试样重量 针片状总重量 针片状含量 3228.6 3460.9 189.3 200.1 5.9 5.8
468.2 432.6 486.2 437.6 试样次数 1 2 容器重 468.2 437.6
水温 粗集料水中重(g) 粗集料烘干重(g) 表观相对密度 平均表观相对密度 水温 水的密度 表观密度 吸水率 平均吸水率
mw ma γ a=ma÷(ma-mw) γ a ℃
4.75-16mm碎石表观密度 1 676.9 819.1 1079.9 2.680 1305.4 2.684
2.682 19 0.99843 2.678
% % 9.5-31.5mm砾石表观密度 1 1405.6 1378.6 2262.9 2.640 2220.6 2.637
水温 粗集料水中重(g) 粗集料烘干重(g) 表观相对密度 平均表观相对密度 水温 水的密度 表观密度 吸水率 平均吸水率
mw ma γ a=ma÷(ma-mw) γ a ℃
2.638 20 0.99822 2.634
含泥量 0.7 0.8
平均含泥 量 0.8
9.5mm-31.5mm砾石含泥量 试验后烘 试验前烘干试样 试验前烘 试验后烘干试样 干试样+ 洗出重 +容器 干试样 重 容器 6720 6676 6228 6184 44 6852 6814 6410 6372 38
含泥量 0.7 0.6
平均含泥 量 0.7
2363 2433 2464 试样次数 1 2 容器重 492 442
多种土密度各种碎石堆积密度表格观密度
断后标距:353伸长率:26%{353-(280÷280)}
弯心直径:84(3*d)弯曲角度:1800
单面搭接焊:10d+200 mm双面搭接焊:5d+200mm
单面搭接焊:5d+lhmm
双面搭接焊:8d+lhmm
1.90~2.20
最佳含水量
14.0~15.0
13.0~14.0
15.0~16.0
10.0~14.0
8.5~10.0
常见
干密度
1.72
1.84
1.79
1.83
2.01
含水量
14.5
13.3
15.6
13.0
9.0
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风化山砂
粘土含山砂
粘土含砂
山砂含碎石
最大干密度
5:60:40
5:35:65
内掺
5:57.0:38.0
5:57.0:38.0
5:3.3:61.7
最大干密度
2.27
2.35
2.23
最佳含水量
4.45
6.2
5.8
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黑土
黑粘土
黄粘土
粉砂
河砂
最大干密度
1.70~1.73
1.80~1.85
1.75~1.90
1.80~1.85
左侧涵底标高:118.60+5.9*1.5%=118.689
右侧涵底标高:118.60-5.9*1.5%=118.512
六、钢筋:
直径:28mm长度:480mm(10d+200mm)标距:280mm
多种土密度 各种碎石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一、击实试验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试样重:(湿土重)3000*(1+8%)=3240 kg加水:10% 12% 14% 16%3000*(10%-8%)=60 ml干土 * 含水量之差二、液塑限试验特黄粘土: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 黄粘土: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 黄粉砂: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 黑粘土: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 黑粉砂: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三、基层无侧限成型:已知:混合料配合比(外掺)水泥6%;碎石60%;中砂40%(内掺)水泥6%;碎石%;中砂%最大干密度:cm3最佳含水量:%料的本身含水量:%试件体积:V=2651(兀R2*15)最大干密度P d= (最大干密度*要求压实度97%)混合料总量:6172(V* P d)水泥:370(6172*6%)中砂:2321(6172*%)碎石:3481(6172*%)水:185 {6172*(%%)四、弯沉值A*2*(10/)=A*已知弯沉值:黄河(10t)中湿:254 干燥:200东风()中湿:186 干燥:146(中湿:254÷=186)五、计算工程量:1、沥青面层:马歇尔标准密度: T/m3 (kg/cm3)整个工程量:沥青砼(体积) = 长9628m * 宽11m * 高总重量 = 体积 * : T/m3矿料总重 = 总重量 - 总重量 * %(沥青用量) 各矿料米数(m3)20~40 (40%)碎石方数 = 矿料总重 * 40%÷ (密度)10~20 ………..2、石灰土: 4%石灰土、6%水泥综合稳定土长 * 宽 * 高 * 压实度体积:100m * * * % = 181 m3密度: T/m3 = (kg/cm3)总质量:181 * = 330 T石灰重:330 * 4% = 吨水泥重:330 * 6% = 19吨19000kg ÷ 50kg = 380袋3、桥涵工程量:已知:盖板涵一侧墙身: * * = 18m3砂密度:1540 kg/cm3 碎石密度:1560 kg/cm3每立方米砼配合比(kg)水泥:砂:碎石:水 = 372:611:1242:175 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水泥:18 m3*372=6696 kg中砂:18 m3*611=10998 kg 10998÷1540= m3碎石:18 m3*1242=22356 kg 22356÷1560= m3水: 18 m3*175=3150 kg4、涵底标高:左侧上游、右侧下游、涵底标高、左右侧涵长、纵坡%左侧涵底标高: + * % =右侧涵底标高: - * % =六、钢筋:直径:28mm 长度:480mm(10d+200mm)标距:280mm截面积mm2: mm2(兀R2= m2 )屈服:233 屈服点:380(233÷ m2)尾数取0或5极限:336 拉伸强度:545(336÷ m2)断后标距:353 伸长率:26% {353 -(280÷280)} 弯心直径: 84(3 * d)弯曲角度:1800单面搭接焊:10d+200 mm 双面搭接焊:5d+200 mm单面搭接焊:5d+l h mm双面搭接焊:8d+ l h mm。
碎石自动计算表
公称粒级 5-16 试样质量g 3773 3773 筛孔尺寸 19.0 16.0 9.5 4.75 2.36 筛底 筛余质量g 0 187 2245 2436 -1105 10 分计筛余% 0 5.0 59.5 64.6 -29.3 0.3 累计筛余% 0 5 64 130 100 规范要求% 0 0-10 30-60 85-100 95-100 筛分试样总质量(kg) 3.773 最大粒径(mm) 16.0 散失质量(kg) 0.000 掺配要求 0.40
烘干试样
10000
针片状
350
含量%2 100
筛后 2720
压碎指标 9.3
平均值 精确1g 平均值 1680
0.005 0.005
<=5
9 3000 2726 9.1 3000 2719 9.4 容积质量 容器+试样容积体积(L) 堆积密度 3260 36840 20 1680 3260 36830 20 1680
试验前 6000 6000 试验前 6000 6000
含泥量<
泥块含量
16-25MM碎石
公称粒级 16-31.5 试样质量g 7500 筛孔尺寸 37.5 31.5 26.5 19.0 16.0 9.5 筛余质量g 0 0 221 2245 2468 2247 分计筛余% 0 0.0 2.9 29.9 32.9 30.0 累计筛余% 0 0 3 33 66 96 0~10 25~40 55~70 95~100 规范要求% 0 / 筛分试样总质量(kg) 7.500 最大粒径(mm) 25.0 散失质量(kg) 掺配要求 0.60 7502 4.75 270 3.6 99 / 2.36 0 0.6 100 /
多种土密度,各种碎石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一、击实试验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试样重:(湿土重)3000*(1+8%)=3240 kg加水:10% 12% 14% 16%3000*(10%-8%)=60 ml干土* 含水量之差二、液塑限试验?特黄粘土: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黄粘土: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黄粉砂: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黑粘土: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黑粉砂: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三、:四、基层无侧限成型:已知:混合料配合比(外掺)水泥6%;碎石60%;中砂40%(内掺)水泥6%;碎石%;中砂%最大干密度:cm3最佳含水量:%料的本身含水量:%试件体积:V=2651(兀R2*15)最大干密度P d= (最大干密度*要求压实度97%)混合料总量:6172(V* P d)水泥:370(6172*6%)中砂:2321(6172*%)碎石:3481(6172*%)…水:185 {6172*(%%)五、弯沉值A*2*(10/)=A*已知弯沉值:黄河(10t)中湿:254 干燥:200东风()中湿:186 干燥:146(中湿:254÷=186)六、计算工程量:1、沥青面层:马歇尔标准密度:T/m3 (kg/cm3)整个工程量:)沥青砼(体积) = 长9628m * 宽11m * 高总重量= 体积* :T/m3矿料总重= 总重量- 总重量* %(沥青用量)各矿料米数(m3)20~40 (40%)碎石方数= 矿料总重* 40%÷(密度)10~20 ………..2、石灰土:4%石灰土、6%水泥综合稳定土长* 宽* 高* 压实度体积:100m * * * % = 181 m3密度:T/m3 = (kg/cm3)^总质量:181 * = 330 T石灰重:330 * 4% = 吨水泥重:330 * 6% = 19吨19000kg ÷50kg = 380袋3、桥涵工程量:已知:盖板涵一侧墙身:* * = 18m3砂密度:1540 kg/cm3 碎石密度:1560 kg/cm3每立方米砼配合比(kg)水泥:砂:碎石:水= 372:611:1242:175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水泥:18 m3*372=6696 kg中砂:18 m3*611=10998 kg 10998÷1540= m3碎石:18 m3*1242=22356 kg 22356÷1560= m3水:18 m3*175=3150 kg4、涵底标高:左侧上游、右侧下游、涵底标高、左右侧涵长、纵坡%左侧涵底标高:+ * % =右侧涵底标高:- * % =七、钢筋:直径:28mm 长度:480mm(10d+200mm)标距:280mm 截面积mm2:mm2(兀R2= m2 )屈服:233 屈服点:380(233÷m2)尾数取0或5极限:336 拉伸强度:545(336÷m2)断后标距:353 伸长率:26% {353 -(280÷280)}弯心直径:84(3 * d)弯曲角度:1800单面搭接焊:10d+200 mm 双面搭接焊:5d+200 mm单面搭接焊:5d+l h mm双面搭接焊:8d+ l h mm。
碎石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检验名称:碎石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简易法)
试验依据: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主要仪器:1、秤;2、烘箱;3、广口瓶;4、试验筛;5、毛巾、刷子。
注意事项:1、试验前,筛除小于5.00mm的颗粒,缩分至略大于3kg 的量两份。
洗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
2、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
3、做完试验清理工作台。
试验步骤:1、称取两份所需量。
2、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
装试样时,
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
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3、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
边缘。
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
口水面。
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
璃片总质量(m1)。
4、将瓶中的试样倒入浅盘中,放在(105土5)℃的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
至室温后称取质量(m0)。
5、将瓶洗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
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质量(m2)。
计算方式:1、表观密度(标准法)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ρ=( m0/m0+m2-m1)-αt×1000
式中:ρ——表观密度(kg/m3)
m0——试样的烘干质量(g)
m1——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m2——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αt——水温对砂的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试验结果:1、以两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2、当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
验。
高速公路基层基层碎石表观密度及堆积密度
2.618 2.617
平均值 1.41 平均值 1.45 平均值 1.49 平均值 1.472
2.618 2.619
2.628 2.628 平均值 2.634 2.633 2.634
集料的表观密度 2.61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19 2.628 2.634
(整理)多种土密度_各种碎石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一、击实试验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试样重:(湿土重)3000*(1+8%)=3240 kg加水:10% 12% 14% 16%3000*(10%-8%)=60 ml干土* 含水量之差二、液塑限试验特黄粘土:液限:w L=33.0 塑限:w P= 21.0 塑性指数:I P=12.0 黄粘土:液限:w L=35.9 塑限:w P= 22.5 塑性指数:I P=13.4 黄粉砂:液限:w L=23.2 塑限:w P= 16.3 塑性指数:I P=6.9 黑粘土:液限:w L=37.9 塑限:w P= 23.5 塑性指数:I P=14.4 黑粉砂:液限:w L=20.5 塑限:w P= 16.5 塑性指数:I P=4.0 三、基层无侧限成型:已知:混合料配合比(外掺)水泥6%;碎石60%;中砂40%(内掺)水泥6%;碎石56.4%;中砂37.6% 最大干密度:2.40g/cm3最佳含水量:4.5%料的本身含水量:1.5%试件体积:V=2651(兀R2*15)最大干密度P d=2.328 (最大干密度2.40*要求压实度97%)混合料总量:6172(V* P d)水泥:370(6172*6%)中砂:2321(6172*37.6%)碎石:3481(6172*56.4%)水:185 {6172*(4.5%-1.5%)四、弯沉值A*2*(10/6.96)0.87=A*1.37已知弯沉值:黄河(10t)中湿:254 干燥:200东风(6.93)中湿:186 干燥:146(中湿:254÷1.37=186)五、计算工程量:1、沥青面层:马歇尔标准密度:2.39 T/m3 (kg/cm3)整个工程量:沥青砼(体积) = 长9628m * 宽11m * 高0.05m总重量= 体积* :2.39 T/m3矿料总重= 总重量- 总重量* 5.5%(沥青用量) 各矿料米数(m3)20~40 (40%)碎石方数= 矿料总重* 40%÷1.56 (密度)10~20 ………..2、石灰土:4%石灰土、6%水泥综合稳定土长* 宽* 高* 压实度体积:100m * 9.5m * 0.2m * 0.95% = 181 m3密度:1.77 T/m3 = 1.77(kg/cm3)总质量:181 * 1.77 = 330 T石灰重:330 * 4% = 12.8 吨水泥重:330 * 6% = 19吨19000kg ÷50kg = 380袋3、桥涵工程量:已知:盖板涵一侧墙身:12.5m * 1.8m * 0.8m = 18m3砂密度:1540 kg/cm3 碎石密度:1560 kg/cm3每立方米砼配合比(kg)水泥:砂:碎石:水= 372:611:1242:175 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水泥:18 m3*372=6696 kg中砂:18 m3*611=10998 kg 10998÷1540=7.14 m3碎石:18 m3*1242=22356 kg 22356÷1560=14.33 m3水:18 m3*175=3150 kg4、涵底标高:左侧上游、右侧下游、涵底标高118.60、左右侧涵长5.9、纵坡1.5% 左侧涵底标高:118.60 + 5.9 * 1.5% = 118.689右侧涵底标高:118.60 - 5.9 * 1.5% = 118.512六、钢筋:直径:28mm 长度:480mm(10d+200mm)标距:280mm截面积mm2:615.75 mm2(兀R2=0.61575 m2 )屈服:233 屈服点:380(233÷0.61575 m2)尾数取0或5 极限:336 拉伸强度:545(336÷0.61575 m2)断后标距:353 伸长率:26% {353 -(280÷280)}弯心直径: 84(3 * d)弯曲角度:1800单面搭接焊:10d+200 mm 双面搭接焊:5d+200 mm单面搭接焊:5d+l h mm双面搭接焊:8d+ l h mm。
碎石计算公式
筒+试验质量m2(kg) 18829 18840
筒+试验质量m2(kg) 18821 18820
筒质量 m1(Kg)
筒质量 m1(Kg)
堆积密度
紧密密度
∮
1817
17012
1817
17023
紧密密度
紧密密度
∮
1817
17004
1817
17003
表观密度
17017.5 17003.5
样品干质量m0(g) 3000 3000
≤1.0
≤10 ≤16
≤1.0 ≤0.20
≤10
≤0.5
≤8 ≤10
表观密度(Kg/m3) 2703 2698
温度a 2700.5 0.003
10~20
16`31.5
20~40
0
筛孔尺寸
(mm)
筛余质量
(g)
分计筛余
(%)
累计筛余
(%)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0
0~15
/
85~100
0
0~10
/
/
85~100
/
0~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80~100
/
95~100
37.5
31.5
25
20
16
10
0
57
637
1092
0
0
0~10
0
0~5
/
0
0~5
/
15~45
0~5
/
/
30~65
含泥量
试验后干质量m1 4976 4975 2989
5~20碎石自动计算
注:两次单个值不能超过20 单个值2600以上、吊篮210-230之间
试样烘干质量2000左右
单个值精确到10。其它精确到5
先填黄在填绿抄白
注:容量桶、试样、单个值、平均值都精确到10 先填黄抄白
(14) 颗粒级配
31.5
26.5
19
16
9.5
4.75
2.36
最大公称粒径(mm)
20
散失质量(g)
含泥量ω c (%) ω c=[(m0-m1)/m0]×100 单个值
试验水温(℃)
(1) 表观密度
试验次数
试样的烘干质量 吊篮在水中的质
m 0(g)
量m 1(g)
吊篮及试样在 水中的质量m 2
(g)
水温t(℃)
1
2015
220
1467
20
水温修正系数α t
0.005
2
2000
220
1461
20
0.005
(3) 紧密密度
试验次数
容量筒质量m1 容量筒和试样总 容量筒的体积V
平均值
单个值
泥块含量ω c , L (%) ω cL=[(m1-m2)/m1]×100
平均值
量
针片状颗粒含量ω p(%)
ω p=(m 1/m 0)×100
20 0.005
21 0.005
22 0.006
23 0.006
24 0.007
25 0.008
先填黄在填绿抄白
注:5~10筛分试样质量是1900g 5~20筛分试样质量是3800g 5~25筛分试样质量是5000g
(g)
质量m2(g)
(L)
1
碎石的表观密度计算方法
碎石的表观密度计算方法
碎石的表观密度咋算呢?嘿,其实不难!先把碎石烘得干干的,称出它在空气中的重量,这就像给碎石来个“体检”,先知道它的基本“体重”。
然后把碎石放进水里,看看它排开多少水,这就好比碎石在水里“泡澡”,通过排开的水的体积就能算出碎石的体积。
接着用空气中的重量除以体积,不就得到表观密度啦!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不?那必须安全呀!只要你小心操作,别把碎石弄得到处都是,也别让水洒得到处都是,就没啥问题。
稳定性呢?只要你测量准确,结果就会很稳定。
那这表观密度计算有啥用呢?应用场景可多啦!比如在建筑工程中,知道碎石的表观密度,就能更好地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就像厨师知道各种食材的比例才能做出美味佳肴一样。
优势也不少呢!可以让工程更科学,质量更有保障。
我给你说个实际案例哈。
有个建筑工地,之前不知道碎石的表观密度,结果混凝土的强度不够。
后来一测量,调整了配合比,哇塞,那质量杠杠的!
所以呀,碎石的表观密度计算真的很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哦!。
多种土密度,各种碎石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g/cm)、最佳含水量(%)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液限:w L=33.0塑限:w P=21.0塑性指数:I P=12.0黄粘土:液限:w L=35.9塑限:w P=22.5塑性指数:I P=13.4黄粉砂:液限:w L=23.2塑限:w P=16.3塑性指数:I P=6.9黑粘土:液限:w L=37.9塑限:w P=23.5塑性指数:I P=14.4黑粉砂:液限:w L=20.5塑限:w P=16.5塑性指数:I P=4.0 三、基层无侧限成型:四、东风(6.93)中湿:186干燥:146(中湿:254÷1.37=186)五、计算工程量:1、沥青面层:马歇尔标准密度:2.39T/m3(kg/cm3)整个工程量:沥青砼(体积)=长9628m*宽11m*高0.05m总重量=体积*:2.39T/m3矿料总重=总重量-总重量*5.5%(沥青用量)各矿料米数(m3)2水泥:砂:碎石:水=372:611:1242:175 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水泥:18m3*372=6696kg中砂:18m3*611=10998kg10998÷1540=7.14m3碎石:18m3*1242=22356kg22356÷1560=14.33m3水:18m3*175=3150kg4、涵底标高:左侧上游、右侧下游、涵底标高118.60、左右侧涵长5.9、纵坡1.5% 左侧涵底标高:118.60+5.9*1.5%=118.689右侧涵底标高:118.60-5.9*1.5%=118.512六、。
碎石表观密度
筛孔尺寸(mm )16筛余质量(g )分计筛余(%)累计筛余(%)125.6126.8123.5127.8124.0 1.2050.1×50.3×50.125102510251025102520规格种类 委托编号 委托日期 试验日期粗骨料试验记录(三)试样编号 记录编号 样品产地 代表数量 50.1×50.1×50.250.0×50.2×50.350.1×50.1×50.050.0×50.2×50.24.75(14) 颗粒级配9075635337.531.526.5199.550.1×50.2×50.12515326105129.7126315241318267310056320873312369试件尺寸(mm )试件的截面积A (mm 2)破坏荷载F (N )岩石抗压强度f (MPa )单块值平均值(13) 岩石抗压强度试样质量m 0(g )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m 1(g )压碎指标值δa (%)δa =[(m 0-m 1)/m 0]×100平 均 值(12) 压碎指标值(11) 有机物含量判定试样数量(m L )加3%NaOH 溶液时间标准溶液配制时间比较时间比较结(10) 三氧化硫含量粉磨试样质量m (g )坩埚质量m 1(g )800℃灼烧30min 后沉淀物与坩埚质量m 2(g )三氧化硫含量ωSO3(%)ωSO3=[(m 2-m 1)×0.343/m ]×10013801390380 1.0013791391380(9) 吸水率烘干试样与盘质量m 1(g )烘干前饱和面干试样与盘质量m 2(g )盘质量m 3(g )吸水率ωw a (%)ωwa =[(m 2-m 1)/(m 1-m 3)]×100单个值试验计算复核 监理见证(MPa)%)%)[(m2-m1×100。
碎石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
检验名称:碎石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简易法)
试验依据: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主要仪器:1、秤;2、烘箱;3、广口瓶;4、试验筛;5、毛巾、刷子。
注意事项:1、试验前,筛除小于5.00mm的颗粒,缩分至略大于3kg 的量两份。
洗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
2、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
3、做完试验清理工作台。
试验步骤:1、称取两份所需量。
2、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
装试样时,
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
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3、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
边缘。
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
口水面。
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
璃片总质量(m1)。
4、将瓶中的试样倒入浅盘中,放在(105土5)℃的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
至室温后称取质量(m0)。
5、将瓶洗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
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质量(m2)。
计算方式:1、表观密度(标准法)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ρ=( m0/m0+m2-m1)-αt×1000
式中:ρ——表观密度(kg/m3)
m0——试样的烘干质量(g)
m1——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m2——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αt——水温对砂的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试验结果:1、以两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2、当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
验。
石子的表观密度
石子的表观密度1、方法概要检测卵石、碎石中的表观密度。
适用于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石、碎石。
2、引用标准GB/T14685—2011《建筑用卵石、碎石》3、主要仪器及设备3.1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3.2台秤:称量5kg,感量5g3.3吊篮:直径和高度均为150mm,由lmm~2mm的筛网或钻有2mm~3mm孔洞的耐锈蚀金属板制成。
3.4方孔筛:孔径为4.75mm的筛一只3.5盛水容器:有溢流孔。
3.6温度计、搪瓷盘、毛巾等。
4、试验条件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5℃,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5、方法步骤:5.1按四分法取样并缩分至略大于下表规定的数量,风干后筛除小于4.75mm的颗粒,然后洗刷干净,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5.2称取试样一份装入吊篮,并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液面至少高出试样表面50mm,浸水24h后,移放到称量用的盛水容器中,并用上下升降吊篮的方法排除气泡(试样不得露出水面)。
吊篮每升降一次约1s,升降高度为30mm~5Omm。
5.3测定水温后(此时吊篮应全部浸在水中),准确称出吊篮及试样在水中的质量,精确到5g。
称量时盛水容器的水面高度由容器的溢流孔控制。
5.4提起吊篮将试样倒入浅盘,放在烘箱中烘干,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至5g。
5.5称出吊篮在同样温度的水中的质量,精确至5g。
称量时盛水容器的水面高度仍由溢流孔控制。
(试验时各项称量在15-25℃范围内进行,但从试样加水静止的2h起至试验结束,其温度变化不应超过2℃) 6、结果计算:表观密度的计算:p 0=[G0/(G0+G2-G1)-a1]×p水P0一一表观密度,kg/m3p一一水的密度,1000 kg/mG2一一烘干试样的质量,g;G1一一试样,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G2一一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a1一一水温度对表观密度的修正系数。
表观密度取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0kg/m3。
碎石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之欧阳歌谷创编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欧阳歌谷创编 2021年2月1 检验名称: 欧阳歌谷(2021.02.01) 碎石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简易法) 试验依据: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主要仪器: 1、秤;2、烘箱;3、广口瓶;4、试验筛;5、毛巾、刷子。
注意事项: 1、试验前,筛除小于5.00mm 的颗粒,缩分至略大于3kg 的量两份。
洗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
2、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
3、做完试验清理工作台。
试验步骤: 1、 称取两份所需量。
2、 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
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3、 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
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
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m1)。
4、 将瓶中的试样倒入浅盘中,放在(105土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质量(m0)。
5、 将瓶洗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质量(m2)。
计算方式: 1、表观密度(标准法)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 3: ρ=( m 0/m 0+m 2-m 1)-αt ×1000 式中:ρ——表观密度(kg/m 3) m 0——试样的烘干质量(g ) m 1——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 m 2——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 αt ——水温对砂的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试验结果: 1、以两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2、当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kg/m 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