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答案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答案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 C C B A C A B C 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 B B C B D B A C D二、材料解析题(共4题,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12分,24题12分,共50分)21.【答案】(14分)(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扩大;文学世俗化、平民化趋势的加强;商人阶层的政治经济地位有所提高;等等。

(5分,任答三点即可)(2)信息:阿寄身为徐家仆人,经商致富后却将财富还给徐家;商人施复和吕玉检到巨额财物后归还给失主,这些行为体现了儒家的“仁”“义”等思想,说明儒家思想的世俗化趋势。

冯少卿作为传统儒士,打破门户之见,将女儿嫁给商人蒋生;程宰、程寀“世代业儒”,但却弃儒从商,最终成为徽州巨商,这些现象体现了社会对商业及商人价值的认同,说明商品经济的繁荣冲击了明代“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结构,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三言二拍”中商人追求金钱、酒色的欲望得到充分肯定,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物质生活的富足促使人性得到解放,但过度的私欲膨胀也会导致悲惨的结局,如商人阿寄心存善念,最后积累了巨额财富,而商人王禄却纵欲而亡。

(9分)22.【答案】(12分)参考标准要点:(1)分类与价值史料1、5、6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档案与文书,是最原始、可靠、权威性的记录,史料价值最高。

可用于研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汉族地主官僚的崛起;研究李鸿章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和作用。

史料2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报刊类,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可用于研究李鸿章参与洋务运动的情况。

史料3、4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文集与书信,内容丰富,史料价值较高,可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可用于研究李鸿章在清朝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活动。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西安中学高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

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在“设厂自救”浪潮推动下,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 都是清政府的自救表现B. 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C. 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D. 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5.1899年,在清政府拒绝其租借浙江三门湾的要求后,意大利向清政府下达最后通牒并派遣军舰来华威胁。

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

最后意大利宣布放弃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

这反映了当时A. 清政府政治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 战争失利并未中断近代化进程D. 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6.清末民初,新名词大量传入,如“团体、革命、主义、阶级、公司、化学、公园、冰期、年代、手表、火车”等。

据统计,仅从日本传来被中国人认同的外来词,就有849个之多,这还不包括从西方直接翻译的外来词。

这些新名词遍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

新名词的大量传入A. 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反映B. 破坏了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 适应了对外交往的需要D.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进行27.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预示着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从“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A. 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B. 实现了社会转型的目标C. 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D. 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28.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

下列观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历史就是一家之言”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 “历史都是思想史”D.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29.有史家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花了20年的时间”。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西安中学高2024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学科(满分:110分时间:90分钟)命题人:张莉一、选择题(共13 小题,1-8题为单选,9-13 题为多选,每题4分,共52分)1.在足球运动中,足球入网如图所示,则A.踢香蕉球(可绕过人墙改变方向,路径似香蕉)时足球可视为质点B.足球在飞行和触网时惯性不变C.足球在飞行时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D.触网时足球对网的力大于网对足球的力2. 某项链展示台可近似看成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面,如图所示。

项链由链条和挂坠组成,其中a、b项链完全相同,链条穿过挂坠悬挂于斜面上,不计一切摩擦。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链条受到挂坠的作用力是由链条的形变产生的B.a项链链条的拉力大于b项链链条的拉力C.a、b两项链的链条对挂坠的作用力相同D.减小斜面的倾角θ,a、b项链链条受到的拉力都增大3.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速率为1m/s。

从此刻开始在与速度平行的方向上对其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两图取同一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10m/s2)A.滑块的质量为0.5kgB.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C.第1s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1JD.第2s内力F的平均功率为1.5W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A.Mg+5mg B.Mg+mgC.Mg-5mg D.Mg+10mg5. 超声波测速是一种常用的测速手段。

如图所示,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的测速仪B固定在道路某处,A为测速仪B正前方的一辆小汽车,两者相距为338m。

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为346m,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车加速度的大小为2m/s2B.超声波追上A车时,A车前进了4mC.经过2s,测速仪B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D.测速仪B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时,A车的速度为16m/s6.如图所示,是质量为3kg的滑块在大小为6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的一段轨迹,滑块通过P、Q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均为6m/s,在P点的速度方向与PQ连线的夹角α=30°,则滑块从P运动到Q的过程中A . 水平恒力F 与PQ 连线的夹角为60°B . 滑块从P 到Q 的时间为4sC . 滑块的最小速度为3m/sD . 滑块到直线PQ 的最大距离为2.25m7. 如图所示,水平圆盘上有两个相同的小木块a 和b ,a 和b 用轻绳相连,轻绳恰好伸直且无拉力。

2017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1月)历史试题

2017届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1月)历史试题

西安中学高2017届第五次月考试题命题人:向思婷张春锋王理(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礼》曾规定,只有王侯卿士有资格建家庙,普通庶民只能路祭。

明代嘉靖皇帝年间允许民间“联宗立庙”,民间建立宗祠获得了合法地位。

这种变化反映了A.生产方式的变革 B.宗法伦理的淡化C.社会发展的需求 D.君主专制的强化25.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

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小农经济的阻碍 B.精耕细作的需要C.冶铁技术的落后 D.专制思想的束缚26.据《唐会要》载:“贞观年间,皇子李恪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刘范弹劾”。

据此推断当时A.中央监察机构职能增加B.监察制度获得皇权的支持C.司法制度逐渐发展完善D.监察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27.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A.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D.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28.有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

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

”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B.圈地运动导致英国成本增加C.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D.中国传统纺织技术领先英国29.孙中山在1921年3月说,“‘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

”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主张A.调和劳资关系 B.生产资料收归国有C.没收外国资本 D.合理分配社会财富30.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月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 分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佛教的广泛传播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2.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3.马戛尔尼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日记中说,中国人“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儒家思想的保守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交通、通讯工具的落后D.政府禁绝海外贸易4.西欧中世纪的农户如法国的农户每份地是13公顷,折195市亩;而秦汉时期中国自耕农的理想份地是“百亩之田”,相当于31市亩。

由此分析错误的是()A.说明中国是小农经济,生产规模小B.是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方式的表现C.导致铁犁牛耕的使用D.说明中国耕地承受的人口压力大5.《诗经·齐风·甫田》记载:井田由于“民不肯尽力”,到处是“维莠骄骄”“维莠桀桀”的丛生茂草,一幅“公田不治”的景象。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周王室的衰微B.私田的大量开垦C.兼并战争频繁D.土地转让的停滞6.“井田废,田非耕者之所有,而有田者不耕也。

耕者之田资于富民,富民之家地大业广……是以田者日累其半,以至于富强;耕者日食其半,以至于穷饿而无告。

【高二】陕西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月试题及答案

【高二】陕西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月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

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

材料的主旨是A.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性的枷锁 B.贞节旌表制度存在一定的社会基础C.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 D.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五四运动不久,胡适在学术上拉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号,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目录》;1923年梁启超写了《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继胡梁后还有别人提出的国学目录,由此,形成了一股开列国学目录的旋风。

这反映了A.知识阶层对新文化运动的反思 B.知识阶层对传统文化的继续批判C.传统文化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D.知识阶层对西方文化的否定3.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在公开宣称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执行的宪法之中,就严格意义而论,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

”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A.“人权法案”的缺失是宪法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B.“人权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政府的需要C.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D.公民权利通过政府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4.1912年颁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

“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

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强烈的排满色彩 B.缺乏明确反帝要求C.明显的限袁倾向 D.最终成为一纸空文5.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

2020届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级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

2020届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级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

2020届西安中学2017级高三上学期二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共37分,第41题25分,第42题12分)41.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古希腊三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可得岀其特殊的自然环境;根据“带有鲜明的‘海的文化’特征,古希腊人的对海神、以力服人的英雄的崇拜正是从中孕育出来的”可知文化艺术等精神文化的推动;根据材料一第三句话可知奴隶制经济繁荣;根据“他们必须懂政治、会打仗”可知城邦体制(或民主政治)的影响,对外战争的需要。

第二小问,根据¨古希腊体育对当时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利于城邦凝聚力的提升,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根据¨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西方近代体育的源头在希腊”可知古希腊体育为现代体育奠定了基础。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第二、三、四、五句话可知富含女性气息;根据材料二第六、七句话可知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根据材料二第八句话及¨用极其奢华、隆重的规模满足皇帝私欲”可知具有贵族化特征(或等级森严);根据材料二最后一句话可知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第五句话及尾句,并结合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特征,从皇宫独特的环境、君主专制制度、皇宫的经济优势、皇帝个人喜好的导向作用等角度加以分析。

答案:(1)原因:特殊的自然环境;文化艺术等精神文化的推动;奴隶制经济繁荣;城邦体制(或民主政治)的影响;对外战争的需要。

(7分)影响:有利于城邦凝聚力的提升;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为现代体育奠定了基础。

(6分)(2)特征:富含女性气息;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贵族化特征(或等级森严);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6分,任答3点即可)成因:皇宫独特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宫廷是。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西安中学高2017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6小题,每题1.5分,共54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所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是基于A.周初继承了商周时的地方政治制度B.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利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D.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2.《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黜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

材料反映战国时期A.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 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C.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 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3.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4. 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

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

据此推断班固认为A.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 B.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C.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 D.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5. 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

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

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6. 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精品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精品

一、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 西周晚期《颂鼎》铭文记载:“王曰:颂(人名),命汝官司(管理)成周(洛阳)贾廿家,监司新造贾,用宫御。

”由材料推断A.此时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B.工商业呈现出多元化新格局C.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从商之族具有专业化的特点【答案】A【解析】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手工业发展·特点【名师点睛】掌握四个重点。

一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二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突出成就;三是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四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运用两种方法。

一是联系的方法,了解古代中国经济情况需联系当时的政治发展情况;二是辩证的方法,对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它蕴含的消极因素。

2. 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

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从材料信息“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可知,这些变化主要是中枢机构的演变,故B项正确;A属于中央集权,地方组织。

C中效率错误;D中属于考试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代元政治制度演变·特点【名师点睛】汉朝到元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阶段。

复习时注意一个“继承”、把握两个“趋势”、抓住三个“创新”。

一个“继承”:西汉和唐朝明显继承了秦朝和隋朝的政治制度。

两个“趋势”:一是从汉到元宰相制度的变化,体现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趋势;二是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补习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补习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西安市大唐补习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

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

这反映了A.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B. 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C.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D. 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2.秦汉时期设置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

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决议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3.有史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官僚的选拔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两大问题。

围绕着两个问题,在制度方面有重大突破的朝代是A.元朝B.隋朝C.唐朝D.宋朝4.《中国古代都成制度史研究》写到:皇帝祭天是每年的大典礼,东汉以后规定祭天大典在国都南郊举行,都城布局逐渐由东西向改为南北向。

隋唐以后的中央官署逐步集中在富城附近。

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中央集权的特征B.出于都城整齐美观的需要C.为更好地适应皇权统治的需要D.根源于儒家思想内容的不断丰富5.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

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

"这反映了元朝A. 皇权遭到削弱B. 相权得到加强C. 中书省独揽大权D. 中书省职能专一6.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

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 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C.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7.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

陕西省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陕西省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陕西省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6题;共52分)1. (2分) (2017高一上·湄潭月考) 《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 . 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B . 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C . 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D . 秦代皇帝制度的内涵2. (2分) (2017高一下·奉新期末) 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

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

”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A . 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B . 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C . 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D . 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3. (2分)向达在《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中写道:“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

这表明()A . 唐代各种宗教已经被民众普遍接受B . 唐代长安已经被少数民族攻占C . 西域文化对长安有较大影响D . 唐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4. (2分) 2011年祭孔大典9月28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以纪念中国伟大的先贤孔子诞辰2562周年。

其祭孔主题是“儒和天下”。

关于孔子思想,叙述正确的是()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②儒家传统文化注重自身反省和个人修养③其思想旨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④其创立的儒家文化经历代的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5. (2分)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 . 分封制和郡县制B . 宗法制和郡县制C . 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D . 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6. (2分) (2016高二上·玉山月考)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 . 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B . 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 . 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 . 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7. (2分) (2019高二上·西安期中) 历史课上,老师展示了如下两则材料,材料体现了明清时期的新思想。

陕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考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陕西省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考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陕西省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 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

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扩大西周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2.吴王濞招天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

……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气互通,相为消长,这一现象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冲击 B.商人低下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C.封国制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D.商品专卖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3.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

弱冠,历散骑、中书郎”。

这说明魏晋之时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 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 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4.“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

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

中宗时,权宠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

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

”这表明A.君主权力被削弱 B.用人机制较完善C.宦官专权已出现 D.行政规则受干扰5.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擅载外国入贡者”,否则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

这说明宋代A.逐步放弃朝贡贸易的体制 B.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C.调整重农抑商为官商分利 D.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6.唐甄说:“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

嘉庆《嘉兴府志》卷4记载,平湖县的乍浦镇,“番舶凑集,居民成市”。

两则材料都反映了A.政府对民间贸易约束比较少 B.我国手工业生产出现专业化趋势C.国内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兴盛 D.国内市镇已同国外市场建立联系7.隋文帝在强调“儒学之道”为治国根本的同时,也认为:“佛法玄妙,道教虚融,成降大慈,济度群品”“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深浅,殊途共致。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西安中学高2017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6小题,每题1.5分,共54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所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是基于A.周初继承了商周时的地方政治制度B.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利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D.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2.《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黜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

材料反映战国时期A.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 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C.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 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3.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4. 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

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

据此推断班固认为A.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 B.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C.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 D.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5. 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

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

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6. 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中学高2017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刘文芳一、选择题(本题共36小题,每题1.5分,共54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许倬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所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是基于A.周初继承了商周时的地方政治制度B.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利C.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D.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2.《春秋大事表》记载了大量“弑君”、“黜君”事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现象已较为罕见。

材料反映战国时期A.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度 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C.中央集权有了较大发展 D.社会矛盾逐渐缓和3.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4.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

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

据此推断班固认为A.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 B.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C.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 D.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5. 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

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

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6.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

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

”材料反映宋代的私营手工业A.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 B.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C.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 D.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7.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

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率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材料意在强调宋代A.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 B.封建租佃制的积极作用C.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8.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工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

……(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

”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没人身自由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9.《中华文化史》一书写到“这一时期的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

”这一时期A.百家争鸣局面出现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C.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儒学思想去趋向新启蒙10.魏晋南北朝时期,孝道思想逐步发展超越了忠君的思想,成为士人阶层安身立命的最高追求。

这主要是因为A.为了维护士族门阀政治合理性的需要 B.孝道思想成为唯一主导思想C.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D.为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11. 17—18世纪中国思想界出现了新现象,儒学家们经常以超世间的“道”和“世间”的“势”相抗衡。

这体现出当时的儒学家们A. 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反思B. 借鉴了道家和法家思想C. 对近代民主理论的探索D. 对西方民权思想的宣传12. 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

对上述悖论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B.“盐铁官营”等政策说明抑商主要是抑私商,官商继续发展C.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经济繁荣D.“四民异业而同道”、“工商皆本”等思想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13. 19世纪初,不法英商开始寻找对华走私渠道。

马克思曾指出,它使“当局、海关人员和所有官员都被英国人弄得道德堕落”,从而使“中国海关所颁布的严格禁令,结果都毫不起作用”。

如以此作为撰写论文的素材,下列最贴切的论题是A.片面最惠国待遇之我见 B.试析《南京条约》严重危害C.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 D.中国鸦片战争失败原因初探14.官僚地主杨宗濂兄弟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既投资棉纺织工业,又大量购买田产,增强自己的地主地位(苑书义《中国近代史新编》)。

杨氏如此选择的原因是 A.受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 B.受到近代工业利润的驱使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D.处于半封建社会转型过程15.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16.1899年初,中国进口了几部马可尼无线电报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威远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舰艇上,用于军事指挥。

要知道,在同一年,马可尼才刚刚说服英国邮政部建立了一个无线电报站,英国无线电通讯业务方才起步。

这反映了①中国应用无线电报基本与西方同步②中国在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③中国仍处于学习器物阶段④世界市场的发展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17.1901年,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指出:“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

梁启超意在A.说明国际社会中没有道理可讲 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C.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18.有学者认为,晚清西学东渐可以分为四个历史阶段:1811—1842年;1842—1860年;1860—1900年;1900—1911年。

下列西学传播的特点属于第三阶段的是A.传播于沿海的通商口岸 B.系统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理论C.开始译介西方史地书籍 D.开始介绍近代西方各国律例19.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

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

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

该学者旨在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B.提倡使用白话文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倾向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20. 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

”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 B.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 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21.1931年秋,毛泽东将红色政权比喻为金字塔,塔基为红色政权的基层组织城乡苏维埃,选民参加城乡苏维埃的选举,选出自己信任的代表,管理苏维埃,就是用磐石建立坚固的塔基。

这主要表明A.土地革命取得了显著成就B.中共在探索苏维埃政权建设C.农村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D.苏维埃选举迎合了民众要求22. 苏联……五年计划立刻就要完成,这对于帝国主义非常不利……工农红军与苏维埃区域又英勇的冲破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第三次的围剿,……外国帝国主义看着……他在中国的走狗军阀国民党等已经不能随心所欲的替它保护并扩张对华掠夺的利益,因此便直接占领满洲中国的领土。

”对上述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A.揭露了侵略东北是日本发展的必然 B.苏联建设的成就加速了日本的侵略C.国共两党的内战为日本提供了时机 D. 国民政府“保护伞”的作用减弱23. 《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写道:苏格拉底“抨击智者冒充热爱民众,实际上却是阿谀奉迎,反复无常。

而伯里克利等政治家的错误在于,他们只是在满足公民的私欲中寻求其幸福和快乐。

”材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A.关注兴趣从自然转向社会 B.主张由哲学家执政C.对雅典民主政治丧失信心 D.力图重建道德价值24.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对婚姻的定义是“男女之间的结合,是终身的结合,是人法和神法的结合”,这就改变了罗马法中原有的“允许离婚,且不需要什么特别理由和手续”的现状。

这一变化说明A.罗马法注重保护妇女权益 B.婚姻制度逐渐走向世俗化C.私有财产受到罗马法保护 D.基督教丰富了罗马法内容25. 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上帝在创造人类之前,人类的命运早已决定。

第二,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

先定论提出的直接影响是A.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 B.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C.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D.为启蒙运动提供思想基础26. 据《资本论》: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力。

这表明A.早期资产阶级与封建政权存在某种共同的利益B.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化是资本发展的必要条件C.国家中央权力强化是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D.早期资本主义实质上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27.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

”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

各国效仿的理由是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28. 以下两种方式决定现代英国政府可否继续执政,第一种,首相明确地要求平民院就它是否信任政府举行表决;第二种,领衔反对党的领袖明确地向平民院提出对政府的谴责案即不信任案。

两种方式均需要平民院举行表决,以简单多数形成其态度。

英国的这种政治体制A.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 B.确保了议会的集体统治C.避免了国王的权力扩大 D.保证了议案的有效通过29.1895年美国三百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

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A.美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得到了完善B.垄断资本主义逐渐趋于成熟C.垄断组织干预国家政治经济生活D.垄断组织加强与政府间联系30. 直到1917年初,《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